戴靓华编的《医养结合城市社区养老居住设施 规划设计》基于对社会老龄化的严重性与复杂性、养 老居住设施的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养老居住设施演变 特征的梳理与分析,阐述了以医养结合为导向的研究 视角、目的、意义和框架等基础平台问题。本书内容 包括养老居住设施的发展与变化;医养结合的可行性 分析;医养雏形的多方位解读;医养导向下养老居住 设施的营建体系;医养导向下养老居住设施的规划策 略;医养导向下养老居住设施的设计方法等。
本书可供广大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管 理人员等学习参考。
戴靓华,生于古城西安,本科、硕士研究生就读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建筑学博士。现就职于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老年人居环境、社区医养服务体系及绿色建筑。参与多项新农村建设规划项目,在国内外建筑设计竞赛中数次获奖,参编《城市环境生态学》一书,参加数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一项,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陕西省社科基金各一项,发表期刊及会议论文共二十余篇。
1 养老居住设施的发展与变化 1.1 老龄化的严重性与复杂性 1.1.1 全球老龄化背景 1.1.2 中国老龄化现状与趋势 1.2 国内外养老居住设施的演变过程 1.2.1 欧关 1.2.2 日本 1.2.3 中国 1.2.4 国内外养老居住设施对比分析 1.3 我国养老居住设施的发展现状 1.3.1 选址布局 1.3.2 户外环境 1.3.3 室内空间 1.3.4 相关服务 1.4 老年人医养结合需求不断增长 1.4.1 现实和道义之间.社会规则 1.4.2 分离与整合之间,经济形态 1.4.3 漠视与重视之间,认知价值 1.4.4 需求与供给之间,市场定位2 医养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2.1 关键学科的支撑与运用 2.1.1 医养发展的研究范畴 2.1.2 医养融合的演化动力 2.1.3 医养实施的指导平台 2.2 意识形态特征及需求影响 2.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养老思想 2.2.2 老年人不同生命周期特征及需求 2.2.3 医疗需求对养老环境建设的影响 2.3.4 社会化养老认知及其接受度 2.3 物质形态演化及政策干预 2.3.1 养老模式演变与建筑设计关系 2.3.2 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出台与引导 2.3.3 保障制度对养老设施建设影响 2.4 医养模式的可行性探讨 2.4.1 个人方面:老人就医困难 2.4.2 家庭方面:养老功能弱化 2.4.3 社会方面:资源急需整合3 医养雏形的多方位解读 3.1 医养现象的集成与分级 3.1.1 医养现象 3.1.2 医养分级 3.1.3 医养关系 3.2 医养雏形的解读与归类 3.2.1 紧邻型——优化选址 3.2.2 吸纳型——预留场地 3.2.3 融合型——协同发展 3.2.4 依托型——拓展深化 3.2.5 研究区域范围的确立 3.3 医养案例的调查与分析 3.3.1 杭州蓝庭颐老公寓 3.3.2 成都第二社会福利院 3.3.3 日本淑德共生苑 3.3.4 日本剑路北医院 3.3.5 德国纽伦堡智力衰退人士康复中心 3.4 医养模式的评述与启示 3.4.1 美国 3.4.2 澳大利亚 3.4.3 意大利 3.4.4 新加坡 3.4.5 日本4 医养导向下养老居住设施的营建体系 4.1 相关评估的内容与意义 4.1.1 老年综合评估 4.1.2 养老服务评估 4.2 体系建构的目标和原则 4.2.1 主要目标 4.2.2 基本原则 4.3 医养体系的建构与调整 4.3.1 元素提取归纳 4.3.2 调查问卷制作 4.3.3 权重分析调整 4.3.4 新型体系建构 4.3.5 与传统养老设施对比研究 4.4 建构核心的提取与归纳 4.4.1 动态平衡——多方的博弈 4.4.2 多元复合一格局的形成 4.4.3 普适持续——发展的目标5 医养导向下养老居住设施的规划策略 5.1 选址布局 5.1.1 规划选址 5.1.2 场地布局 5.2 设施定位 5.2.1 配置规模 5.2.2 服务内容 5.3 资源配置 5.3.1 人力资源 5.3.2 物力资源 5.3.3 资源调配 5.4 户外环境 5.4.1 散步道 5.4.2 活动区 5.4.3 社交区 5.4.4 休憩区 5.4.5 相关设施 5.4.6 景观环境 5.5 智能应用 5.5.1 便民信息网 5.5.2 紧急呼救与远程监控 5.5.3 健康信息管理与共享6 医养导向下养老居住设施的设计方法 6.1 整体布局 6.1.1 基本型 6.1.2 基本型 模块 6.2 单元设计 6.2.1 适老照护单元 6.2.2 核心养护单元 6.2.3 核心医疗单元 6.3 照护空间设计 6.3.1 居室 6.3.2 护理站 6.3.3 交往空间 6.3.4 交通空间 6.3.5 公共厨房 6.3.6 公共沐浴间7 未来展望 7.1 系统,从封闭到开源 7.2 发展,从静态到动态 7.3 模式,从分离到统合 7.4 布局,从集中到分层附录A 专家调查问卷附录B 专家背景资料附录C 老人访谈记录后记 1 养老居住设施的发展与变化 1.1 老龄化的严重性与复杂性 1.1.1 全球老龄化背景 1.1.2 中国老龄化现状与趋势 1.2 国内外养老居住设施的演变过程 1.2.1 欧关 1.2.2 日本 1.2.3 中国 1.2.4 国内外养老居住设施对比分析 1.3 我国养老居住设施的发展现状 1.3.1 选址布局 1.3.2 户外环境 1.3.3 室内空间 1.3.4 相关服务 1.4 老年人医养结合需求不断增长 1.4.1 现实和道义之间.社会规则 1.4.2 分离与整合之间,经济形态 1.4.3 漠视与重视之间,认知价值 1.4.4 需求与供给之间,市场定位 2 医养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2.1 关键学科的支撑与运用 2.1.1 医养发展的研究范畴 2.1.2 医养融合的演化动力 2.1.3 医养实施的指导平台 2.2 意识形态特征及需求影响 2.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养老思想 2.2.2 老年人不同生命周期特征及需求 2.2.3 医疗需求对养老环境建设的影响 2.3.4 社会化养老认知及其接受度 2.3 物质形态演化及政策干预 2.3.1 养老模式演变与建筑设计关系 2.3.2 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出台与引导 2.3.3 保障制度对养老设施建设影响 2.4 医养模式的可行性探讨 2.4.1 个人方面:老人就医困难 2.4.2 家庭方面:养老功能弱化 2.4.3 社会方面:资源急需整合 3 医养雏形的多方位解读 3.1 医养现象的集成与分级 3.1.1 医养现象 3.1.2 医养分级 3.1.3 医养关系 3.2 医养雏形的解读与归类 3.2.1 紧邻型——优化选址 3.2.2 吸纳型——预留场地 3.2.3 融合型——协同发展 3.2.4 依托型——拓展深化 3.2.5 研究区域范围的确立 3.3 医养案例的调查与分析 3.3.1 杭州蓝庭颐老公寓 3.3.2 成都第二社会福利院 3.3.3 日本淑德共生苑 3.3.4 日本剑路北医院 3.3.5 德国纽伦堡智力衰退人士康复中心 3.4 医养模式的评述与启示 3.4.1 美国 3.4.2 澳大利亚 3.4.3 意大利 3.4.4 新加坡 3.4.5 日本 4 医养导向下养老居住设施的营建体系 4.1 相关评估的内容与意义 4.1.1 老年综合评估 4.1.2 养老服务评估 4.2 体系建构的目标和原则 4.2.1 主要目标 4.2.2 基本原则 4.3 医养体系的建构与调整 4.3.1 元素提取归纳 4.3.2 调查问卷制作 4.3.3 权重分析调整 4.3.4 新型体系建构 4.3.5 与传统养老设施对比研究 4.4 建构核心的提取与归纳 4.4.1 动态平衡——多方的博弈 4.4.2 多元复合一格局的形成 4.4.3 普适持续——发展的目标 5 医养导向下养老居住设施的规划策略 5.1 选址布局 5.1.1 规划选址 5.1.2 场地布局 5.2 设施定位 5.2.1 配置规模 5.2.2 服务内容 5.3 资源配置 5.3.1 人力资源 5.3.2 物力资源 5.3.3 资源调配 5.4 户外环境 5.4.1 散步道 5.4.2 活动区 5.4.3 社交区 5.4.4 休憩区 5.4.5 相关设施 5.4.6 景观环境 5.5 智能应用 5.5.1 便民信息网 5.5.2 紧急呼救与远程监控 5.5.3 健康信息管理与共享 6 医养导向下养老居住设施的设计方法 6.1 整体布局 6.1.1 基本型 6.1.2 基本型 模块 6.2 单元设计 6.2.1 适老照护单元 6.2.2 核心养护单元 6.2.3 核心医疗单元 6.3 照护空间设计 6.3.1 居室 6.3.2 护理站 6.3.3 交往空间 6.3.4 交通空间 6.3.5 公共厨房 6.3.6 公共沐浴间 7 未来展望 7.1 系统,从封闭到开源 7.2 发展,从静态到动态 7.3 模式,从分离到统合 7.4 布局,从集中到分层 附录A 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B 专家背景资料 附录C 老人访谈记录 后记
书很好!!
非常好的一本书,作者写得深入人心。当当正版书
发货快,满分!
很好,很实用
很好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