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季羡林口述人生图书
人气:29

季羡林口述人生

季羡林先生是著名的语言学家、佛学家、印度学家、翻译家、梵文及巴利文专家、作家,在佛经语言、佛教史、中印文化交流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成果丰硕,著作等身,是国内少数几位被誉为"学术大师"的学者之...
  • 所属分类:图书 >传记>国学大师  
  • 作者:[季羡林] 口述,[蔡德贵] 整理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60095509
  •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04
  • 印刷时间:2010-04-01
  • 版次:1
  • 开本:大32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编辑推荐

季羡林先生是著名的语言学家、佛学家、印度学家、翻译家、梵文及巴利文专家、作家,在佛经语言、佛教史、中印文化交流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成果丰硕,著作等身,是国内少数几位被誉为"学术大师"的学者之一。

目录

及时章 临清:度过童年时光

生日不是8月6日

父亲和九叔一夜暴富

从悬赏盖房到一贫如洗

家乡的侠客——胡二疙瘩

饥饿的童年

二大爷一家

童年小伙伴

第二章 济南:我的小学和中学

六岁时到了济南

和叔父的关系一言难尽

感念王妈

有了学名"季羡林"

上新育小学

中学报了"破正谊"

转入山大附设高中

与秋妹闹别扭

"五·三"惊魂

两位国文教师:胡也频、董秋芳

第三章 初到北京:水木清华苦读书

进京赶考

为什么选清华,不选北大?

德文教师艾克

恩师陈寅恪

参加卧轨和绝食

因为沈从文,撤回了批评丁玲的稿子

第四章 德国:十年岁月

被派到哥廷根大学学习

真正的德文老师是女房东

被梵文、巴利文的课迷住了

恩师谱第—名是西克

选择副系

参加德国学生会和当模特

和吴弱男一家

为法院担任翻译

给伊姆加德当"骑士"

德国大学体制

第五章 漫漫回国路

准备回国

取道瑞士

从法国到西贡

第六章 重回北京:北大执教

当了一个礼拜的副教授

客观评价胡适

得罪了吴晓铃

得到校花妹妹的青睐

儿女见面不敢认

东语系的老师和学生

竞选工会主席

到政协礼堂的食堂吃饭

第七章 政治风云

讲了点实话,被揪了辫子

学生闹转学

用其所学

出国访问

参加中印边境反击战谈判

钦佩的人:文是梁漱溟,武是彭德

在线预览

饥饿的童年

我小时候,我们那里有老缺。曾到我们村绑人的老缺有五六个人,五六杆枪。我见过他们在村子里绑票,用绳子拴着一大串人,让主人家拿钱去赎。有钱人家往往会追上老缺,把500块大洋交上,就从绳子上解救下一个。我们家当时很穷,绑票绑不到我们家。

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大概四五岁,母亲带我到家里仅有的三分地里去,摘一点还没有成熟的绿豆荚,回家把绿豆粒剥出来,熬粥吃。我可能是擅长具象记忆,对具体画像很容易记在脑子里。

对门住的,是宁家大婶子和大姑。她们家也穷得够呛。她们就带我到村外很远的地方,就是富人的地里去"拾麦子"。因为我们村子附近的麦子已经被拾完了。所谓"拾麦子",就是别人家的长工割过麦子,总还会剩下那么一点点麦穗掉在地上,这些都是不值得一捡的,我们这些穷人就来"拾"。因为剩下的决不会多,我们拾上半天,也不过拾半篮子。然而对我们来说,这已经是如获至宝了。一定是大婶和大姑对我特别照顾:(像我这样)一个四五岁、五六岁的孩子,拾上一个夏天,也能拾上十斤八斤麦粒。这些麦穗母亲亲手搓出来,为了对我加以奖励,麦季过后,母亲便把麦子磨成面,蒸成馍馍,或贴成白面饼子让我解馋。(你问饼子是不是发面的?)什么发面啊,不懂这个。就是拿面贴成糊饼,就往锅上一贴。有一次,我吃着高兴了,偷吃了。我母亲气得在后面撵,我就跳到水里面了(母亲就没法抓我了)。

我记得及时次吃月饼,也是那时候。母亲不知道在哪里弄来的月饼,自己合不得吃,给我吃了。那是我一生及时次吃月饼,那个味道就没有法子形容啦。

我六岁以前,在家乡没有吃过肉。我姥娘家在王里长屯,她家隔壁是个宰牛卖牛肉的。我姥娘家也很穷,牛肉自然吃不起。卖牛肉的在冬天把一些牛肉汤做成冻,不过不是肉冻,里面没有肉,而是汤冻。有一次,我四五岁的时候,姥娘从王里长屯提了一罐子汤冻给我。我吃了这种汤冻,就是吃肉了。

二大爷一家

就我知道的,我父亲在农村就算是知识分子了,因为他毕竟是举人的侄子,所以有文化,能写信。我大概也给父亲写过信,但后来主要写信给二大爷。举人的老大、老二是亲兄弟。分家时候当然平均分了。老大(大大爷)一辈子和我们没有什么来往。他那个人是,不知道怎么说呢?大大爷和二大爷分家的时候,举人的房子,大大爷就住下了。

大大爷有个儿子叫季宝庆,宝贝的宝,庆祝的庆,我并没有见过他。季宝庆比我大好多岁,娶过老婆,也生过孩子。生的是男孩子。我下生的时候,季宝庆已经不在了。季宝庆的孩子,都叫他刘二,也不知道为什么,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是姓刘的刘。

大大爷不善于经营,大概是参加过农业劳动,但是经营不行。二大爷善于经营,结果起码是富农,也可以说是地主。他雇着长工,雇着一个长工,他自己不参加农业劳动。长工管着种地,养着两条肥牛。二大爷在官庄前街是第二富翁。及时富翁就是张家楼,就是院墙上有铁丝网的那家,装上铁丝网,外人进不去。到后来我在北京念书,有一年(哪一年忘记了,可能是母亲死的时候),这个张家楼啊,一看我是北京来的学生,请我到他家里去,炒了一盘子鸡蛋,摆出酒来,让我吃酒。因为那时候我在北京(上大学),(所以在)我们附近很有点名啦。

我们那个村子内外难分,它没有围墙。外边就是我二大爷的场院。场院,土地很多的人家才有场院。平常用不着。当时大大爷为什么不行,我不知道。反正当时分家时候是平均的。二大爷的时候,忘记给他划了个什么成分。我记得他的嗜好就是喝茶。喝茶喝的当然不是什么龙井啊,不是那个,就是的茶叶。他每天下午啊,大概得喝半下午的茶,大碗的。我们那里也没有壶,煮茶就是用饭锅煮。饭锅里面煮粥,开水沏茶。所以我对二大爷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每天下午喝茶。他也没有别的享受,我就不记得他吃过肉。

那时候我们家(贫穷),我那时候也不过五岁,早晨起来以后,到村庄外边的高粱地劈高粱叶——高梁叶可以喂牛的。所以一起来以后,先到高梁地,劈一捆高梁叶背在身上,背到二大爷家里边。二大爷,他不是有两头牛吗?高梁叶是喂牛的。所以每天早晨,我那时候最多五岁,六岁就进(济南)城了嘛,背着一捆高梁叶,就在二大爷家不走,以为自己有了身价了:我给你作了贡献,劈了高梁叶,喂了你的牛。目的就是混一顿饭吃。他那个饭也没有什么,就是"黄的",玉米面或者苞谷面,就这两种,做的窝窝头。饼子也吃过。饼子就是往锅上一糊。

那时候我大奶奶,就是举人的夫人,还在。她是的,官庄前街能吃"白的"人。所以我那时候大概四五岁,早晨起来以后,从来也不洗脸,一骨碌爬起来,去村头大柳树那里。那时候大奶奶就坐在大柳树下边。她穿着肥大的衣服,看我来了以后,把手伸进衣服去(兜在衣服里面),掏出这么一块白馒头来。这是她留给我的。那是我24小时里较高兴的时候,因为可以吃这块白面(馒头)。差不多每天都是这样子,我记得,她老是坐在大柳树下边,当然不是躺椅啦。大柳树下不是村里什么重要的地方。我起来以后,及时个任务就是找她,看她手一缩,拿出一小块(馒头)。

当然,那是最美的啦。二大爷啊,我不记得他吃过"白的"。我劈了高梁叶,送给二大爷喂那两头牛,坐那里等着蹭一顿饭时,不记得他吃"白的"。我只记得他吃过炖肉。我们官庄是小庄,没有集,要买肉,得去赶集。我记得二大爷的较高享受就是赶集买一斤肉,回来在锅里边炖肉。家里就那么一个锅。什么炒菜的勺啊,都没有。我记得的,他炖肉起码有一次。他也不吃"白的",吃的也是玉米面饼子。P17-22

媒体评论

真理和科学要求真实。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 季羡林以一身而具有三种难能:一是学问精深,二是为人朴实,三是有深情。三种难能之中,我以为,最难能的还是朴实。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不错的书

2012-05-24 20:01:50
来自goodthr**的评论:

季老的文字很朴实,故事很生动,也很感人。

2012-06-19 16:48:2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了解历史人物的好书

2012-07-05 08:06:5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个商品不错~

2013-12-03 09:13:2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大师已去,而留给我们的我们一辈子也学不完。

2014-03-17 09:11:4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很好

2015-03-24 14:19:2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非常满意,很喜欢非常满意,很喜欢!

2015-05-04 23:35:29
来自陈铭桂**的评论:

大全集注音带拼音儿童故事书睡前小学生一二三四!

2015-06-20 16:20:24
来自melon_**的评论:

帮别人买的,应该还挺不错的

2015-12-23 11:52:46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季羡林口述人生 季老粉丝忠实读者,这本书有收藏价值,不少内容在以往书中有涉及,但还是有很多新内容。

2017-04-12 13:35:26
来自c1221**的评论:

坎坷的充满,一个充满智慧的人。挺有传奇色彩的。

2012-06-20 14:01:2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书很不错,一直想看,就是封面稍微有点不整洁,不过还能接受。

2015-03-30 14:01:55
来自爱读书**的评论:

最钦佩的两个人:梁漱溟和。因为他们两个都有一个特点——敢顶嘴。我也钦佩这两个人。

2012-06-23 10:26:20
来自Lv02200**的评论:

书我还没看,老爸看了。说里面讲的很好,很多事情他小时候也经历过。

2013-09-27 21:30:0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还没读 是送给女儿暑假读的 想让女儿从国学大师的身上学到真正大师的风采 踏实做人

2013-06-27 16:59:19
来自wpchen**的评论:

刚刚开始看,主要是为了看看口述历史的方式和方法,作者记录了几十次录音,但注释稍少些,整体印象需等看完才有发言权。

2011-12-03 17:12:35
来自厚厚的**的评论:

口述了,讲述了季老师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生。精彩。

2012-06-21 14:24:32
来自丁丁爱**的评论:

季老先生的人生很坎坷,经历过很多故事。通过故事可以反映他们那代人的生活。在那个年代,从一个小山村里走出的国学大师,很不容易。

2012-06-19 17:20:19
来自不雅猫**的评论:

季老说,人生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没有尽到孝心。一是对一叔、二是对王妈。文字里充满了感恩。

2012-06-19 17:30:43
来自ywho**的评论:

留洋回国,美女追求,仍然不休糟糠之妻,即使是没有爱情的包办婚姻。季老是一个很朴实的人。

2012-06-21 17:06:42
来自当当白**的评论:

季老赎还八卦各种名人,沈从文、丁玲,等等。有意思。

2012-06-21 16:22:23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