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类可以穿越时光,那我一定要去盛唐。我要陪张九龄看海上生明月,听王维唱阳关三叠,站在祖咏身边望终南余雪。我还要随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听王昌龄表白一片冰心在玉壶,请求李白带我去长安市上饮酒,帮助漂泊西南的杜甫漫卷诗书。在夜来风雨之后,同孟浩然一起担忧花落知多少。烟花三月下扬州。姑苏城外,张继已经和我相约枫桥。
——李晓润
在中国文学的圣殿里站着两排神仙,一边是唐朝诗人,另一边挤在一起的是其他朝代的文人。江西诗派领袖黄庭坚很不以为然,但看看庄子、司马迁、曹植、陶渊明、庾信和自己的老师苏东坡都没意见,只好忍气吞声。
假如没有唐诗,那么唐朝只有贞观永徽和开元天宝两大盛世值得一提。每个国家都会有一段时间相对强盛,如果没有民主制度,这种依靠圣君贤相一时兴起建立的所谓盛世很难持久,其中一个例证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和他的开元天宝。
唐朝在对外战争中负多胜少,武功战绩和宋朝一样不堪回首,但在后人眼里,它依然是那个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王朝。这个王朝已经远去千年,但是全世界的华人聚居区依然取名唐人街。一切都和唐诗有关。
安史之乱使唐朝站在悬崖边缘,杜甫反而因此得出结论:“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上天送给唐朝的天才诗人太多,所以唐人相信天佑我朝。
离开唐诗,唐朝平淡无奇。因为唐诗,唐朝无与伦比
本书将带你回到那个惊才绝艳的时代,出新意于旧史之中,寄妙趣于文学之外。
只要你是中国人,你就会喜欢唐诗。只要你喜欢唐诗,今日就应断屠,用买肉的钱买书。
重返汉语诗歌的黄金时代,在故事中与唐诗相遇
再现特定时空山水人情,重温文人墨客遭逢际遇,体悟字字珠玑神韵由来。
大唐,人类历史上的流金时代。
唐诗,一个民族青春心灵的自然抒写。
沿着唐诗的字里行间,追寻诗人们的传奇人生,回到悠悠三百年大唐:
长安城中,渭水河畔,与诗人们一道临风把酒,赏花对吟……
李晓润,江西宁都人。首都师范大学魏晋南北朝文学硕士,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戏曲学博士。做过大学语文老师,现为编剧和自由撰稿人。出版著作有《小河淌水和过桥米线》《无诗不成唐》《功夫皇帝李连杰画传》等。
及时回 王子安星沉碧海 骆宾王剑起清淮
第二回 陈子昂寂寞登台 卢照邻苦痛投水
第三回 恃才傲物杜审言 近乡情怯宋之问
第四回 张若虚压倒全唐 贺知章老大回乡
第五回 李颀解听又解赏 王翰醉卧在沙场
第六回 春风不度玉门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第七回 王昌龄诗家天子 李太白上清沦谪
第八回 王维独坐幽篁里 浩然不才明主弃
第九回 张九龄请斩安禄山 李太白醉挑杨玉环
第十回 李华凭吊古战场 杜甫献赋唐明皇
第十一回 身当恩遇恒轻敌 功名只向马上取
第十二回 杜少陵栖身草堂 李太白流放夜郎
第十三回 夜半钟声惊客梦 满城飞花动帝容
第十四回 祖咏望终南余雪 钱起见湘灵鼓瑟
第十五回 韦应物侍卫君王 刘长卿刚而犯上
第十六回 戴叔伦看鲤鱼上滩 刘方平听虫声报春
第十七回 卢纶挂念司空曙 顾况调侃白乐天
第十八回 李君虞夜上受降城 刘禹锡怀古西塞山
第十九回 韩昌黎声讨大鳄 柳宗元同情捕蛇
第二十回 居大不易白居易 始乱终弃元微之
第二十一回 恨不相逢我未嫁 不知秋思落谁家
第二十二回 孟东野走马观花 李长吉骑驴觅诗
第二十三回 贾岛推敲月下门 张祜往来瓜州渡
第二十四回 沧海月明珠有泪 秋尽江南草未凋
第二十五回 温庭筠横行考场 韦端己难忘娇娘
附录 唐代职官简述
诗文音书画五绝,又长得帅,这样的人生到底会有什么故事?
苏东坡堪称古今及时全才,最接近他的不是李白而是王维。苏东坡是诗文书画四绝,王维是诗文音书画五绝。苏东坡诗词的成就加在一起,才能接近王维的诗歌造诣。王维的散文《山中与秀才裴迪书》毫不逊色于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和《记承天寺夜游》。
历来对王维诗画较高最的评价正是来自苏东坡,他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于维也敛衽无间言”。这后一句的意思是,我对王维佩服得无话可说。“敛衽”是指行礼时收敛衣袖,《战国策 楚策》:“一国之众,见君莫不敛衽而拜,抚委而服”。“间言”有建言和非议两解,这里应该更接近后者。
王维有一点远超苏轼,那就是他的音乐造诣。有人批评苏东坡的诗词不协音律,这和他性格豪放有关,但他的音乐才能确实相对平凡。而王维堪称音乐大师,正是他的音乐天赋帮助他考中状元。他在开元九年(721)中进士后做的及时个官就是太乐丞。
王维祖籍山西祁县,他父亲做了汾州司马后全家迁到山西永济也就是鹳雀楼所在地。他和弟弟王缙都是从小多才多艺。王缙后来通过草泽文辞清丽科考试,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两兄弟一个才华绝代,一个位极人臣,生了这么两个儿子,他们的父母想不得意都难。
因为才名早著,所以王维十五岁就去京城应试,并很快得到王公贵族推许。不久之后,长安开始流传一个和他音乐天赋有关的神奇传说。
某个王公大臣家藏一幅教坊演奏图,这幅图画的名字已经模糊不清。有人想看看王维是否名实相符。
“根据这些乐工的神态姿势,郎君可否看出他们在演奏什么乐曲?”
王维仔细看了看之后回答:“他们在演奏《霓裳羽衣曲》,此时正演奏到第三叠及时拍。”
在座王公大臣将信将疑,有好事者立即召来教坊乐师当场演绎。到了《霓裳羽衣曲》第三叠及时拍,乐师们的神态手势果然和画上一致。在场公卿叹为观止。
当时的伶人乐师远没有今天的歌手有地位,说白了就是倡优蓄之,所以王维决心考进士。在王维交往的王公大臣里,最欣赏他的是唐玄宗的弟弟李隆范。李隆范就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里提到的那个“岐王”。岐王听说王维想考进士,所以带他去见太平公主。王维打扮成伶人,怀抱琵琶跟在岐王身后。
席间岐王让王维上前奏乐助兴。太平公主觉得非常好听,询问岐王乐曲名。
岐王说:“我也不知道。这是乐师本人刚度的新曲。”
太平公主这才注意到王维。
“你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
“还没想好。请公主赐名。”
太平公主见王维身穿一袭郁轮袍,妙年洁白,玉树临风。
“要不就叫《郁轮袍》吧。”
王维演奏完毕躬身退下。岐王趁机把王维的诗卷递给太平公主。
“最近我得到一本诗集,不知公主看过没有?”
太平公主随手翻了翻。
“看过呀,怎么啦?”
“那您知道这些诗的作者是谁吗?”
“这些诗风格很像东皋子王绩的《野望》,不会也是王绩写的吧?”
“这些诗的作者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他就是刚才演奏《郁轮袍》的那位少年。”
“怎么可能?你肯定在骗人。”
“我哪敢骗姑姑呀。”
岐王和李隆基都是太平公主的侄儿。
太平公主问:“既然他这么有文采,你怎么让他做伶人?”
“他希望我介绍他认识公主,有事相求。”
“你是一字齐肩的亲王,还有什么事你不能办,必须我出面?”
“王维想考进士,但是听说公主已经推荐了张九皋,他只好明年再考。”
“为什么呀?”
“王维认为状元非他莫属。可是公主推荐张九皋的话,他就只能屈居第二。”
“这么自信呀。那你让他考吧。只要他有真材实料,我保障没人可以把他挤掉。”
因为王维是才华横溢的翩翩少年,而唐朝皇室的公主又以豪放著称,所以人们传言王维和太平公主、玉真公主或唐玄宗在杨玉环之前的宠妃武惠妃有私情,甚至说王维和李白是情敌,他们都喜欢玉真公主。下面这首《秋夜曲》就是王维写给心上人的情诗。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桂魄就是月亮,相传月中有桂树,魄是指月初生时的微光。轻罗是指轻盈的丝织品,通常用来做夏装。后来杜牧写过“轻罗小扇扑流萤”。
王维经常出入贵主府,这些流言也不是空穴来风。后来王维一心向佛,可以理解为情场失意看破红尘——的香港电影剧本。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王维年少的时候不是书呆子,不然写不出《相思》这么美好的情诗。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宁王李宪有宠姬数十人。其中一人和潘金莲出身相似,她的前夫也卖烧饼。有24小时宁王问她:“你还会想念卖烧饼的吗?”她不回答。宁王把她前夫找来和她相见。她泪流满面。当时王维也在场,即席赋诗。
莫以今时宠,宁忘昔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其他文士搁笔不敢再写。这首诗让宁王动了恻隐之心,他让宠姬跟卖饼者破镜重圆。
孩子很喜欢
囤着慢慢看
书非常好,快递速度也很快
包装严实,全新成色,书价打折,全五星了!
很棒的一本书,
不错,值得购买。
很好的一本书,值得细品。
要写好古典文学解读,学识、文采、深入浅出的文字组织能力缺一不可,我觉得这本书的作者全部具备
书中自有诗仙境!
书的质量不错,快递小哥很高效快捷,服务周到,善解人意,真想点100赞
装帧精美,经典必读。
喜欢作者的书
帮同事买的,同事一定要我夸夸快递小哥,态度极好,一定要有奖励
当代古典诗词解读我只认两个人:蒋勋、李晓润。
因为在晚报上读了连载,孩子很喜欢,就买了,很不错。
这书最早在天涯煮酒论史连载,好评如潮,我已经向很多亲友推荐。
这是我给十岁外甥的生日礼物,我觉得比单纯给红包好
这套书偷都要偷来读(读书人窃书不算偷)。值12分。
如果只买一套古典文学基础读物,我觉得这套书就是首选
这套书和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配套读,会有意外收获
孩子上初中,给孩子买的,看他乐得前仰后合,还跑过来跟我讲里面的故事。感谢作者。
我真希望我小时候也有一个这样的长辈。自己送给自己最好的财富
我曾经动过念头要把同学的《唐诗演义》、《宋词演义》偷走,既然出了新版就算了。。。。。。
《银鞍白马度春风》的前身《无诗不成唐》五年前就出版了,而我直到今天才知道这本书
这几年提倡传统文化,我觉得这套事故适逢其时。如果宣传到位,作者可能要发家致富
这书是同事推荐我买的。我的那个同事博览群书,很少看见他对一个当代作家如此佩服
《唐诗演义》也就是这本《银鞍白马度春风》让我爱上古典诗词,现在我正准备报考中文研究生
要写好古典文学解读,学识、文采、深入浅出的文字组织能力缺一不可,我觉得这本书的作者全部具备。
作为普及一下唐诗宋词的基础阅读,还是很不错的!书的设计很精美,彩插古色古香,很又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