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八品官的岁月回望,情节生动有趣,叙述幽默风趣
创业的苦乐艰辛、被招商的惊险奇遇,
贫穷的窘迫、误会的尴尬、失败的教训,苦楚心酸之事尽付笑谈中
本书讲述了作者从参加工作时连“政治经济学”这个名词都没有听过的“无知青年”,成长为一名镇委书记,以及在改革开放早期当镇委书记的故事,客观地书写了改革开放起步阶段珠三角镇区人民艰苦创业的真实历史。
何联明,中山市原横门镇镇委书记
及时章秘密招工
第二章改变一生的辩论
第三章路线教育运动
第四章县委宣传部
第五章南朗人在北京
第六章弯弯的路
第七章初到横门
第八章路在何方
第九章路在脚下
第十章“NO ! NO ! NO ! ”
第十一章修建宾馆
第十二章捕鱼旅游
第十三章尴尬与窘迫
第十四章最失败项目
第十五章最成功项目
第十六章污染零项目
第十七章被招商
第十八章东进序曲
第十九章宽宽的路
第二十章笔直的路
第二十一章热土
附录为了这一片热土
后记
学工、学农、学军
那时“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 石岐二中归石岐玻璃厂领导,学校的革委会主任也是玻璃厂派来的。我们经常走一个多小时的路,到位于狮滘口的玻璃厂劳动,名曰“学工”。我们没什么技能,大多只是搬搬东西。如果能和工人师傅攀上关系,也许会让你吃力地举着一根铁管,冒着高温走到熔炉前,伸到炉里沾上一点像糖浆一样的玻璃溶液,用嘴对着它吹几个玻璃瓶过过瘾。
在学工中,跟环卫工人一起掏大粪最令我难忘。每到晚上九点多,路上的行人渐渐稀少,我们就开始行动。掏粪的小木桶是特制的,用铁环扣在一根两米多长的竹竿上。我们吃力地挪开粪池上的水泥板盖,把小木桶伸到粪池里,使劲压下去,装满粪后,顺着竹竿拉上来,倒进大木桶。大木桶装满之后,两个人一起用力端起它,把粪便倒进齐胸高的木制粪车里。我们双手以及全身都沾满粪便,甚至溅到脸上、嘴上,奇臭无比。两只手用肥皂洗上十遍八遍,闻一闻还是臭的。环卫工人教我们用桔子皮狠狠擦手,挤出桔子皮的汁把臭味盖住。掏一次大粪,身体起码“留香” 三天。同学们晚上分头去掏粪,第二天一起上课,教室里的空气就会不断发生变化,开始是桔子的清香味,再闻下去就觉得不对劲。
“学农”,就是带着铺盖到贫下中农的家里“三同”,即同吃、同住、同劳动。春天去“抢插”,夏天战“双夏”(夏 收、夏种)。
有时候,我们还要配合工人纠察队的“劳力归田”行动。那时,凡是“影响”生产的事都归工人纠察队管。例如,热恋中的情侣钻进公园树丛里抱成一团,过了晚上10点,眼前会突然亮起手电筒,然后迅速闪出一两个纠察队员:“回去睡觉!回去睡觉!明天抓革命促生产!”我们嚷着也要去公园钻林子,但叔叔们对我们爱护有加,对这种“累活”总是独立承担,亲力亲为,不让我们参加,而让我们去干“轻松”的活,例如去“对付”农民。“对付”农民的时候,同学们都头戴一顶尽可能与解放军帽相似的帽子,左臂戴着红卫兵袖章,守住入城的各个路口,拦住由乡下骑自行车进城卖芒草(柴火)的农民。理由是这个季节是 插秧季节,应“劳力归田”,不能到县城卖东西而影响春耕生产。
有一次,我们几个红卫兵在入城路口截住一位用自行车载满芒草的农民。
“县革委通知,现在是春耕大忙季节,不能进城卖芒草!”我率先开了腔。
“你想大石砸死蟹呀?细佬!”农民不服。
“回去抓革命,促生产!”“抓革命,促生产!”“抓革命,促生产!”
同学们七嘴八舌,人多势众,像蚂蚁一样围着他。有的抓住他的车货架,有的拉住捆芒草的绳子。
眼见寡不敌众,农民只好悻悻而回。
第二天,我们到张家边公社沙边大队农民家里“三同”。一进屋,我大吃一惊,屋主竟是昨天被我们拦回去的那位农民!吓得我一直低着头不敢看他一眼。
世上竟有这么巧的事!谢天谢地,大概是每只“蚂蚁”都差不多,他竟然没认出我。
为了响应“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人民学解放军”的伟大号召,学生还要到部队学军。我们学校的学军安排在库充军区。
学军是我们最向往,最令我们兴奋的活动。解放军在我们的心目中具有特殊的崇高地位。那时候,如果能弄到几粒军服上的纽扣缝在衣服上,或者用上一条军用皮带固定裤子,都可以引来旁人羡慕的目光。如果拥有一套旧军装穿在身上,那肯定超过现在开宝马的身价。
学军的生活是:白天,必须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把被子叠成“豆腐块”,跑步,列队,用木头枪练刺杀,割芒草供饭堂做饭……
晚上,玩“捉特务”游戏。在黑暗的树林里狂追,在坟堆边乱窜。摔跤比赛,卸下“太平铺”上的蚊帐,掀掉铺在稻草上的席子,在稻草上轮番“开战”,直至比出“摔跤王”。
学生们还经常提早放学排练节目,晚上也经常回校排练。排练好之后,就上街到处表演给观众看。在脸上胡乱涂上一些红颜色,找一个人流多的地方,插上几根红旗,敲锣打鼓,有几个人围拢过来就开始唱歌跳舞。
“敬爱的,敬爱的,您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不断地唱,不断地手舞足蹈。有时,十几个人气喘吁吁地跳上一两个小时,大半的时间只有几个观众看。
凡有伟大领袖要发表“近期指示”的消息,机关、工厂、学校都要组织人员去迎接。敲锣打鼓,彩旗飘扬,抬着近两层楼高的“忠字牌”,举着巨幅标语到仁山广场(现在的孙中山纪念堂)等候。
等候的时候要跳“忠字舞”,或者单位之间互相“拉歌”。“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亲……”
“三排唱得好不好?”
“好!”
“再来一个要不要?”
“要!”
“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条,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造反有理!造反有理!’”
“近期指示”经常是晚上快12 点才来到,但大家乐此不疲,热烈而虔诚。
吃“阶级粥”也值得一说。用芋头叶子、芭蕉树干、芭蕉蕾切细,加点其他野菜,放上一点米,熬成一大锅粥,名曰“阶级粥”。全体同学中午吃完粥后,就再不准吃别的东西,下午由“苦大仇深”的前辈倾诉被地主、资本家剥削之苦。老师告诫我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苦,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不要忘记还有一千多万的台湾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一反我当初预想,文风竟然如此通俗生动,时不时还藏些幽默。而书里面所描述的不少事情也是相当有意思,描述得相当生动活泼,可以通过这些事情了解到当时社会的种种,同时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思考和感悟。
很不错噢!质量棒棒哒!内容也超级棒!
广东珠三角八品官的岁月回望,情节生动有趣,叙述幽默风趣。创业的苦乐艰辛、被招商的惊险奇遇。贫穷的窘迫、误会的尴尬、失败的教训,苦楚心酸之事尽付笑谈中。本书讲述了作者从参加工作时连“政治经济学”这个名词都没有听过的“无知青年”,成长为一名镇委书记,以及在改革开放早期当镇委书记的故事,客观地书写了改革开放起步阶段珠三角镇区人民艰苦创业的真实历史。
八品芝麻官镇委书记的主政生涯,揭露很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版面疏阔,字体漂亮,读起来很舒服。故事津津有味,不错不错。
在中山生活了二十几年,看到这本书才知道,身边竟然发生过这些事。通过一个缩影了解整个中山,改革开放早期人民艰苦创业的真实历史。
改革开放40周年啦,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吗?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生活像一把无情的杀猪刀,改变了一代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喝水不忘挖井人。来看看一位县委书记的亲身经历,鬼才知道他经历了啥。嘻嘻嘻嘻嘻......
这是一本很有研究价值的中山改革开放口述史,很详细地讲述了当时那个年代,作者在中山任职期间经历的种种,朴素的文字,画面感十足!通俗易懂,却丝丝入扣,让人不禁咀嚼几遍并想象起如果让自己亲身经历,该是如何一段韵味十足的历史。
《穷当家》是中山改革开放口述史丛书的第二本,通过作者何联明的实践,用口述的方式讲述横门镇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和发展进程。改变横门镇落后面貌的过程,浓缩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绝对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图书之一。
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珠三角八品官的基层执政历程,情节生动有趣,叙述幽默风趣,让人在微微发笑的同时深思。
内文语言实在太风趣幽默了,轻松的语句描述繁杂的政治故事。精装的开本,拿起来很有分量感,期待该出版社继续出版更多回望改革开放历史的相关书籍。赞赞哒!
这本书比想象中要有趣多了,作者的镇委书记生活虽然艰难但欢乐多多,感觉作者是一个有逗逼潜质的人,太可爱了。书的印刷很好,是硬精装,为做工点个赞。Ps:这个价格买到这样的书太划算了。
作者哪是个政府干部啊,明明是个段子手好不。里面关于进京出游的描述逗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