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喜民、刘浩然的《揭秘契丹辽王朝(2澶渊之盟)》选配契丹辽代遗迹、出土文物、壁画等精美图片,融真实性、知识性、趣味性、完整性、直观性、观赏性于一体,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老少咸宜。使广大读者如欣赏文学作品一般欣赏契丹人、契丹辽王朝历史,品味特色的契丹辽文化。
及时章 扶植儿皇 1 太子避居后唐 2 后唐内乱 3 以“梦”说母 4 扶植儿皇 5 述律后语杀赵德钧 6 国号大辽 第二章 铁马中原 1 石晋称孙不称臣 2 赵延寿和杨光远 3 一伐石晋 4 再伐石晋 5 辽晋议和 6 三伐石晋 7 入主汴京 第三章 祖孙争权 1 客死他乡 2 叔侄都想当皇帝 3 拘捕赵延寿 4 柩前即位 5 横渡之约 6 悲剧人生 第四章 皇室内乱 1 二国舅帐 2 汉化改革 3 萧翰谋反 4 图谍南征 5 火神淀之乱 第五章 睡王执政 1.平叛即位 2.扶北汉结南唐 3.平叛是及时要务 4.喝酒睡觉打猎是及时工作 5.失三关 6.室韦、乌古诸部反辽 7.乱杀无辜戕自身 8.佐国良臣 第六章 辽宋交兵 1.赵宋代周 2.北汉攻守战 3.高梁河之战 4.辽宋拉锯战 第七章 澶渊之盟 1.雍熙北伐 2.历史上的杨家将 3.徐河之战 4.澶渊之盟 后记 主要参考资料
1.太子避居后厝 辽太宗在母后述律平铁腕安排下坐上了契丹国龙椅,那应当继承皇位的太子耶律倍的命运又当如何呢? 一般来讲,储君的命运只有两个,一是当皇帝,二是被杀。耶律倍也许是特殊的一个,他既没有当成皇帝,也没有被杀,而是走了第三条路。
耶律倍从小受儒家思想熏陶,是一个很现实的人,既然母后有权选择皇帝,又选择了二弟,那自己就甘心当一个东丹国王好了。本来一个应该当皇帝的人,能够这样想也是难能可贵的,但是,这一想法显然又是不现实的。
辽太宗坐上龙椅后,心里并不舒服。因为他心里清楚,自己屁股底下的龙椅是母后用一只手换来的,是从皇兄手中抢过来的,为此他必须做好两项:一是好好地表现自己,当好这个皇帝,不让母后失望;二是保住龙椅,别让皇兄抢回去。当然,保住龙椅是及时位的。而要想保住龙椅,就要很好地安置皇兄。只要皇兄在国内,哪怕是没有任何官职,对皇位都是一种威胁。这样一来,他只有两个选择了,一是杀掉皇兄,二是想办法让皇兄远离龙椅。
其实,辽太宗没得选,因为母后早已为他选择好了安置皇兄的路子。
述律平的母性要远远地强于武则天,这或许是由于游牧民族生活在草原上,对老牛舐犊、虎毒不食子的天然亲情有着切身感受的缘故。她毫不手软地杀掉一百余名拥立太子为皇帝的大臣,毫不犹豫地砍掉自己的右手,却对自己的亲生儿子、当事人耶律倍没有下杀手,而是话里话外地劝说其远离皇权。
辽太宗想要把母后的想法变成现实。可如何才能让皇兄出国呢?靠做思想工作显然是不行的。自己抢了皇兄的皇位,怕皇兄再抢回去,而做皇兄的思想工作,让皇兄出国离自己远点,这哪说得出口呀!既然说不出口,那就只有暗中行事了。
辽太宗举行完柴册礼成为契丹国家的正式皇帝后,命诸部酋长和地方要员都回到辖地履职,却把皇兄耶律倍留在了皇都,兄弟两人一起喝酒、一起祭祀太祖、一起出入皇宫、一起觐见母后、一起行猎等等。
一切都表明,兄弟俩并没有因皇位之争而产生隔阂或发生什么矛盾,还是亲亲热热的兄弟。就这样两兄弟在一起度过了一年的美好时光,耶律倍才回到东丹国。不过,此时的东丹国已非彼时的东丹国了,而是从原渤海国地区搬到了辽阳地区(928年12月)。
原来,辽太宗把耶律倍留在皇都是有政治意图的,那就是背着皇兄把东丹国从原渤海国地区迁到了辽阳地区,同时将辽阳东平郡升为南京。辽太宗这样做,显然是一箭双雕之策。1.太子避居后厝 辽太宗在母后述律平铁腕安排下坐上了契丹国龙椅,那应当继承皇位的太子耶律倍的命运又当如何呢? 一般来讲,储君的命运只有两个,一是当皇帝,二是被杀。耶律倍也许是特殊的一个,他既没有当成皇帝,也没有被杀,而是走了第三条路。
耶律倍从小受儒家思想熏陶,是一个很现实的人,既然母后有权选择皇帝,又选择了二弟,那自己就甘心当一个东丹国王好了。本来一个应该当皇帝的人,能够这样想也是难能可贵的,但是,这一想法显然又是不现实的。
辽太宗坐上龙椅后,心里并不舒服。因为他心里清楚,自己屁股底下的龙椅是母后用一只手换来的,是从皇兄手中抢过来的,为此他必须做好两项:一是好好地表现自己,当好这个皇帝,不让母后失望;二是保住龙椅,别让皇兄抢回去。当然,保住龙椅是及时位的。而要想保住龙椅,就要很好地安置皇兄。只要皇兄在国内,哪怕是没有任何官职,对皇位都是一种威胁。这样一来,他只有两个选择了,一是杀掉皇兄,二是想办法让皇兄远离龙椅。
其实,辽太宗没得选,因为母后早已为他选择好了安置皇兄的路子。
述律平的母性要远远地强于武则天,这或许是由于游牧民族生活在草原上,对老牛舐犊、虎毒不食子的天然亲情有着切身感受的缘故。她毫不手软地杀掉一百余名拥立太子为皇帝的大臣,毫不犹豫地砍掉自己的右手,却对自己的亲生儿子、当事人耶律倍没有下杀手,而是话里话外地劝说其远离皇权。
辽太宗想要把母后的想法变成现实。可如何才能让皇兄出国呢?靠做思想工作显然是不行的。自己抢了皇兄的皇位,怕皇兄再抢回去,而做皇兄的思想工作,让皇兄出国离自己远点,这哪说得出口呀!既然说不出口,那就只有暗中行事了。
辽太宗举行完柴册礼成为契丹国家的正式皇帝后,命诸部酋长和地方要员都回到辖地履职,却把皇兄耶律倍留在了皇都,兄弟两人一起喝酒、一起祭祀太祖、一起出入皇宫、一起觐见母后、一起行猎等等。
一切都表明,兄弟俩并没有因皇位之争而产生隔阂或发生什么矛盾,还是亲亲热热的兄弟。就这样两兄弟在一起度过了一年的美好时光,耶律倍才回到东丹国。不过,此时的东丹国已非彼时的东丹国了,而是从原渤海国地区搬到了辽阳地区(928年12月)。
原来,辽太宗把耶律倍留在皇都是有政治意图的,那就是背着皇兄把东丹国从原渤海国地区迁到了辽阳地区,同时将辽阳东平郡升为南京。辽太宗这样做,显然是一箭双雕之策。
一方面,迁徙东丹国至辽阳是辽太祖阿保机迁渤海人于别地,化整为零消化渤海人策略的延续。东丹国迁到辽阳后,渤海人离开了故土,打破原来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余县建制,重新设置州县,从而弱化了渤海民族向心力,削弱了其民族力量;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方面,将辽阳东平郡升为南京,实际上就是把东丹国降为契丹国家省级建制,耶律倍也置于辽太宗的领导之下。
不仅如此,辽阳东平郡升为南京后,辽阳城内便有了两套权力机构,一套是东丹国权力机构,一套是南京东平府权力机构。从东丹国建立时的管辖权限来看,其迁到辽阳地区后,只是管辖从原渤海地区迁徙到辽阳地区的渤海民户,原来居住于辽东地区的渤海、汉、女真等民户则隶属于南京东平府管辖。
原渤海国民户迁徙到辽东地区后,并不是单独划地加以安置,而是错置于原来住户之间。这样一来,东丹国实际上只管人不管地,丧失了行政管辖权,只是徒有虚名而已。而南京东平府既管人也管地,其权限要远远地大于东丹国。也就是说,东丹国迁到辽阳后,其政府机构成为一个空架,“特别行政区”的意义已经丧失,实际上变成了耶律倍家族的封地,只是享受待遇和荣誉,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行政行为。正因为此故,耶律倍回到辽阳东丹国后,无所事事,并没有住在辽阳城本宫内,而是长期生活在医巫闾山西宫,自寻其乐。他在中原购买数万册图书藏于医巫阊山中,在山顶上建筑了望海堂,整日里与爱妾高美人吃喝玩乐,作诗画画,谱词唱曲,俨然一副无所谓,对政治不感兴趣之姿态。
耶律倍虽然如此,但辽太宗并没有收手,又以加强皇兄人身安全为由,将其身边的警卫人员全部换成了自己的人,对其加以严密监视。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