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凝结着老、中、青三代,三位作者,两位中国著名阿拉伯语专家及一位阿尔及利亚中国问题专家两年多来的辛勤汗水的作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潜心耕耘的佳作,也是一份献给2014年阿拉伯侨民日纪念大会的珍贵厚礼。
这本近300页作品时间跨度广,人物涉及阿拉伯在华侨民中最著名的医生博士、播音员、主持人、导演、教授、表演艺术家、格斗教练、歌手等。30位阿拉伯在华侨民、侨领、业界精英,鲜为人知的动人事迹、诚信故事,图文并茂让读者深受感染。作者或娓娓道来,讲述人物与中国结下的不解之缘;或饱蘸感情,追忆他们与中国人民友好交往的难忘往事,表达对中阿两国和两国人民友好的殷殷期盼。书中的篇篇文章是中阿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是21世纪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读者了解中阿关系65年友好交往历程的一扇亮丽窗口。
刘元培教授,中国中东问题专家、现代著名阿拉伯语学者、阿拉伯语言学家和翻译家、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阿拉伯语译审、位阿拉伯语播音员、博学记者,曾采访过阿拉法特主席等,曾任沙特通讯社首任驻华记者。潜心致力于阿拉伯语、伊斯兰学术文化的研究和译著活动,为促进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学术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通晓阿拉伯文、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客观求实,富有创见。其著作内容包括,阿拉伯、伊斯兰史文化、教育、语言文学等学科领域,为系统地翻译介绍和研究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
吴富贵教授,中国中东问题专家、现代著名阿拉伯语学者,中国与阿拉伯世界、中国与非洲国家物质文化遗产、游记文学领域博学研究员,阅历丰富,著述颇丰,曾任中国外交官,在我驻外使、领馆常驻,多年与阿拉伯世界打交道,埃及、摩洛哥、苏丹、利比亚、伊拉克、也门、叙利亚、约旦、阿联酋、也门、沙特、科威特等中东阿拉伯国家和非洲阿拉伯国家都是其职业生涯的重要站点,至今仍在苏丹共和国任职。著有《阿拉伯世界风情》、《一个中国人眼中的阿拉伯世界》、《发现苏丹之美》、《魅力苏丹:相识在尼罗河畔》、《阿拉伯侨民的第二故乡:新丝绸之路圆我梦想》等著作多部,因而被人们誉为"苏丹通、阿拉伯通",是当代中国阿拉伯语学者中,留下苏丹共和国旅游专著的及时人。在中国阿拉伯语界和非洲阿拉伯国家游记文学领域有着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王燕,汉族、系50后阿拉伯文化研究学者。多年致力于阿拉伯世界人文科学、游记文学、阿拉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先后在《阿拉伯世界研究》、《非洲》、《植物》、《地理知识》、《科技发展与改革》、《科技潮》、《回族文学》、《国际人才交流》、《国际食品》《伊拉克油气合作》、《人民日报》、《环球时报》、《中国黄金报》等各类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近年来合著作品有《发现苏丹之美》、《魅力苏丹—相识在尼罗河畔》、《阿拉伯侨民在中国---新丝绸之路圆我梦想》等著作。为纪念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京召开20周年,承担了将陆续出版的《深爱中国的阿拉伯妇女---阿拉伯驻华大使夫人们》、《非洲驻华大使夫人们》、《非洲侨民在中国》等多部中非、中阿人文系列著作的撰写工作。
法伊萨.卡布 ) FAIZA KAB 女士,阿尔及利亚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人民网阿拉伯文版外籍专家。现已进入不惑之年的法伊萨,自1994年来到北京求学起,已在此居住了20年。除了求学,她还陆续在阿联酋、巴林等阿拉伯国家驻华大使馆从事外事工作。获得学位后,她开始以外籍专家的身份,为人民日报社下属人民网阿文版工作。她的日常工作是将人民日报社论、国际时事评论等表达中国声音和立场的官方表态翻译成阿拉伯文,将中国声音传递到阿拉伯世界。
目录
出版前
在中国信息20 年 ——记苏丹专家叶海亚 穆斯塔法
2012 年12 月5 日是苏丹专家叶海亚 穆斯塔法一生中难忘的日子。这24小时他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在华工作的各国专家代表的座谈。这是当选为中共较高领导人后出席的首场外事活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作为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首次会见的外宾之一,叶海亚感到无比荣幸与自豪。他表示要继续为中国的对外宣传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愿意继续帮助中国培养更多的阿拉伯语翻译人才, 愿意继续亲身经历这个总给他带来惊喜的国家崭新的发展。
现年57 岁的叶海亚出生在苏丹首都喀土穆以北的尚迪市。中小学在当地的学校就读;1978 年,考入喀土穆大学文学院阿拉伯语和历史专业,1982 年获硕士学位;毕业后,在老家的一所中学教英语;1983 年,到苏丹通讯社工作,在国内新闻部任编辑,主编。期间到喀土穆大学进修新闻,获学士学位。叶海亚在苏丹通讯社工作期间,主要负责编辑世界各地要闻, 其中也包括中国新闻。通过工作,逐渐对中国有所了解,对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迅速崛起的经济产生了兴趣。并结识了不少中国朋友,也经常拜访新华社驻苏丹分社。
在苏丹通讯社工作10 年,叶海亚经历过四届政权变动: 尼迈里政权;苏瓦尔 达哈卜过渡军政府;萨迪克政府和巴希尔政权。曾两次随总统出访报道,还分别随议长、外长和内政部长出国访问,并进行报道。叶海亚认为,通过这些频繁的政治变迁,出国采访,提高了自己的新闻敏感,丰富了自己的采编经验。
经新华社驻苏丹记者介绍,1994 年末,叶海亚 穆斯塔法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阿拉伯语部工作。他万万没有想到,自接触新闻业务以来,能会与中国结缘,到中国工作,亲眼目睹和参与这个国家的改革发展。
笔者与叶海亚共事三年。在他身上体现出苏丹人的共性: 忠厚老实,办事可信。他工作踏实,遵守工作制度,有求必应, 待人诚恳。在生活和待遇等方面不提个人特殊要求,不给中方增添任何麻烦,是一位好合作的外国专家。
每天,他早早从位于复兴门广播大厦北面的外国专家楼来上班,有时比中国人还早。他不爱言笑,一到办公室,便立即投入忙碌的译稿和改稿之中。经他修改的稿件通俗易懂,既忠实原文,又符合阿拉伯语的表达方式。这都得益于他长期培养的新闻业务素养、深厚的阿拉伯语和英语的语言功底和对中国的深入了解。
除译稿和改稿外,他经常与中国年轻人一起拟定采访题目, 用阿拉伯语采写新闻报道。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工作期间,有时自己亲自动笔撰写稿件。1997 年香港回归时,他替中国朋友高兴,对"一国两制"这种符合中国国情的治国方式很感兴趣,并撰写文章《中国龙的现代觉醒》。他先后到河南、河北和宁夏等地采访。见识了中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前后采写了十多篇报道。1999 年,他在宁夏采访了一位因工厂效益不好而选择创业,从而走向成功的商人。他在用阿拉伯语写的报道《从一个工人到一个企业家的转变》中这样写道:"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好处的真实写照。"稿件向阿拉伯世界广播后,被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媒体转播。
2003 年,叶海亚荣获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先进工作者"称号。2006 年,工作合同到期,他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谈到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十年工作,他十分感激。他说,中国国际电台是我进入中国的大门,从而近距离了解中国,它的政治机构、经济和社会情况。同时结识了一些的中国男女同事。他们集体工作的意识使得大家工作起来十分和谐和融洽。国际电台那十年大大丰富了自己的实践经验。我也尽力把自己的新闻工作经验传授给周围的中国同事,以提高向阿拉伯世界宣传的水平。
由于他水平不错,为人厚道,所以他从国际台一出门,别的机关就马上请他过去了。从2006 年至今,一直在中国外文出版社下属的《中国网》阿拉伯文版工作。他对《中国网》的工作十分满意,他说,我十分有幸的成为及时个在中国网工作的阿拉伯人。中国网是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当今世界,电子新闻的作用越来越大,被称为新的新闻。人们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上网,而较少关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所以中国网已成为重要的新闻媒体、多语种的信息中心和一本百科全书,它的受众队伍将越来越大。叶海亚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他说, 我一到《中国网》就投入紧张的工作。想方设法努力培养年轻的阿拉伯语翻译,因为他们将建设连接阿拉伯人民与友好的中国人民之间的桥梁。除审改中国同事翻译的新闻和专稿外,还指导完成了数十个重大专题报道,如《中非友谊续写美好未来》《中国与非洲建交友好55 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0 周年纪念》《2011 年两会》《聚焦中东局势》等。报道一,就受到读者关注。由于他出色工作,连续数年被外文出版社评为先进工作者。
中央电视台阿拉伯语频道原定2009 年9 月开播。但因形势所迫,决定提前开播。6、7 月,该频道招收了70 多位年轻的阿拉伯语翻译和播音员及外籍工作人员,又召集北京高校的阿拉伯语教授,新华社和国际台等外宣单位的阿拉伯语博学翻译和外国专家。叶海亚也被请去帮助翻译和改稿。当时,任务重时间紧,叶海亚须《中国网》《中央电视台》两头兼顾,但他从来不讲条件,随叫随到。
无论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国网工作,还是到中央电视台帮忙,他一贯工作勤奋,态度认真,与中国同事同甘苦,共患难。2011 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中国友谊奖"。这是中国政府为表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而设立的较高奖项。得此奖项非常不易,获奖者来自中国科技、经济、教育、文化、新闻等各个领域。一个单位一年或数年才出一位。获奖后,他激动地说,我能得到这个奖项是对我工作的认可,也是对我以后继续为中阿友谊,特别是中苏友谊出力的鼓励和鞭策。这个奖不只属于他个人,还属于一直默默支持他的中国同事,属于许多奋战在中国对外宣传一线的人们。
他对笔者说:"到中国网是内容丰富的实践。因为过渡到了电子宣传的工作。电子宣传的作用越来越大,被称为新的新闻。我一投入工作,就努力培养年轻的阿拉伯语翻译,因为他们将建设连接阿拉伯人民与友好的中国人民之间的桥梁。中央电视台阿拉伯语频道开播时我曾去工作过。我认为,在建设西亚北非人民与中国人民友谊大厦过程中,自己仅出了微薄之力。"
笔者与叶海亚是好朋友。他称笔者为老师,笔者也称他为先生。自叶海亚离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后,笔者一直与他保持联系。在阅读阿拉伯语和翻译阿拉伯语的过程中,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时,笔者都首先请教他,并每次都得到满意的答复。平时也保持电话联系。每逢伊斯兰教开斋节和宰牲节重大节日时, 双方还互致问候。
2009 年夏,苏丹驻华使馆举行一次联欢活动。参加者除苏丹驻华大使、使馆官员和苏丹在华工作的专家和侨民外,还邀请部分曾在苏丹工作过和访问过苏丹的中国朋友。被邀请与会的中方人士有中国部分大公司的老总和朱明瑛等文艺界著名人士,笔者也有幸被邀出席。当天,叶海亚早早地等候在苏丹驻华使馆的门口,迎接笔者。参加这次活动的还有苏丹国家电视台的摄制组。摄影师拍摄了活动的全过程。席间,叶海亚把自己的情况向电视台记者作了简单介绍,并请他们对笔者进行采访。记者首先要求谈谈对苏丹的印象。笔者接过话筒,在大庭广众之下,用阿拉伯语讲了一段经历: 1980 年,笔者随武汉杂技团教练组到苏丹培训苏丹杂技小学员。1981 年4 月12 日,在苏丹杂技团成立7 周年之际,尼迈里总统亲自向笔者和另外5 名杂技专家颁发了国家一级勋章和勋章证书。这极大的殊荣至今难忘,大家都珍惜地珍藏着勋章和证书,照片还挂在家中的醒目处。笔者接着说:"苏丹和苏丹人给自己留下美好印象,自己视苏丹为第二故乡。"讲话博得了与会中外朋友的热烈掌声。苏丹大使也上前与笔者握手表示祝贺。事后不久, 有朋友从苏丹回国,他告诉笔者,苏丹电视台播放了自己在联欢会上的讲话,在苏丹的中国人都看到了,很高兴,苏丹观众看了反映也挺好。
叶海亚已在中国外宣工作20 年,见证了中国三代领导人的更迭,经历了中国的改革开放,领略了中阿友谊,特别是中国和苏丹两国关系的不断发展。同事们都说他是"中国通"。但叶海亚自己却不这么认为,他谦虚地说道:"中国太大,很难地了解。"
谈到对中国的印象时,叶海亚说:"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它有五千年的古老文明。通过我在中国的工作实践和日常生活,在自己的脑海中留下很多深刻的印象,其中最深的是热爱祖国忘我工作的中国人,也许这是震撼世界的中国复兴和飞跃成功的秘诀。"
再过三年,叶海亚就到退休年龄。谈到以后的规划,他对笔者说,中国的文化包容,人民友好。在这里生活和工作的外国人过得很舒心,始终感觉自己受人尊敬。他表示,希望自己能继续留在中国工作,直至退休。回苏丹后,我将继续耕耘, 把自己在中国积累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也将把余下的岁月留给慈善公益事业。
东西收到,很满意!!真的是超级好的卖家,解答疑问不厌其烦,细致认真,关键是东西好,而且货物发得超快,包装仔细,值得信赖!
阿拉伯侨民在中国:新丝绸之路圆我梦想N(汉)风情》、B《一个中国人眼中的阿拉伯世界》、《发现苏丹之10美》、《魅力苏丹:相识在尼罗河畔》、《阿拉伯侨民间的学J术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通晓阿拉伯文、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客观求实,富有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