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怎样让旅行遇见文化图书
人气:18

怎样让旅行遇见文化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钱文忠教授作序推荐!“毒药”高点击率专栏作家吴玫老师又一力作!
  • 所属分类:图书 >文化>文化交流  
  • 作者:[吴玫]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31687597
  • 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8
  • 印刷时间:2016-08-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精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27篇丰富、知性的随笔和大量精美的图片,生动地记录了作者与朋友远行俄罗斯的一次文化之旅。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作者参观了与各位作家、诗人、作曲家、音乐家、舞蹈家相关的场所,引发了自己对俄罗斯文化的深远回忆。上篇中,作者与普希金、屠格涅夫、高尔基、托尔斯泰等人对话,动情讲述与俄罗斯文学的遇见;下篇中,作者聆听柴可夫斯基、普加乔娃、梁赞诺夫等人的琴声、曲声、歌声,优美再现与俄罗斯艺术的遇见。作者用极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多方位的文化视角,诠释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结合。

编辑推荐

正如那句话所说,“生活不仅仅是眼前的苟且,还要有诗和远方。”

那么,当我们去到远方,又该如何不忘却曾经的生活和诗歌呢?

在《怎样让旅行遇见文化》一书中,作者吴玫呈现了多种解答方式。

我的答案是:一场说走就走的任性旅行,远远不如一场有书相伴、由景生情、有人追忆的文化旅行。

你呢?

作者简介

吴玫,1985年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以后,做过五年语文老师,后在企业做过五年行政管理,1996年开始一直在目前供职的报社工作,从记者、编辑部主任一直到现在主管编辑业务的副总编,管辖有《上海中学生报》《少年日报》《当代学生杂志》和《好儿童》杂志等两报两刊,著有《怎样听一首名曲》《于悦读中如痴如醉》等书。

目录

上篇 遇见俄罗斯文学

阿赫玛托娃的皇村呢?

背诵他,延续他

高尔基去过克里姆林宫后

跟着车尔尼雪夫斯基问过:怎么办?

攫住他,让他相思

灵魂碎了,安能苟且?

涅瓦大街,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左,果戈里在右

普希金,用鹅毛笔宣誓了俄罗斯的丰赡

我有我的肖洛霍夫

燕燕,我在重读屠格涅夫

墓木已拱,但他从未走远

下篇 遇见俄罗斯艺术

不再回首,只为城南旧事?

隔排而葬,天堂里已经比邻了吗?

看看,十二月党人的女人们

女人,是英雄永远的手下败将

让他醉吧,他已完成《图画展览会》

斯特拉文斯基,以毁灭为乐?

虽有七年之痒,但鲍罗丁的《夜曲》经久不衰

天才是上帝最脆弱的孩子

铁幕坚不可摧?有人穿墙而过

伟大的作曲家,卑劣的丈夫?

乡愁如潮水,退后一片荒芜

写在五线谱上的俄罗斯声音,从这里散播出去

一枚棋子?照样走通全世界

一走近柴可夫斯基,就情怯

爱你入骨,但不保障永远

所谓大师,能从错综复杂的世俗中犀利地看到必然

在线预览

高尔基去过克里姆林宫后

红场,是每一位到莫斯科游玩的旅人必到的一个地方。俄语的另一层意思为“美丽广场”的红场,因为疏阔,仿佛再多游客涌入其间,都会被吸附:地上的条石照样放着幽光、墙上的红砖照样含蓄得耀眼、圣母升天大教堂的尖顶照样夺目、古姆百货公司照样用一副爱答不理的姿态宣示它淡而又淡的名贵。只有列宁陵墓前,排着很长很长的队伍,人们耐心地挪动着缓慢的脚步,等待走进去,看一眼安睡在水晶棺材里的列宁。

就算极度缓慢,从走进安放着列宁棺椁的墓室到围着经过技术处理、百年以后看上去还像在熟睡中的列宁遗体转一圈,顶多三五分钟,我们却为这三五分钟用了一个多小时排队等候。刚刚度过20周岁生日的俄罗斯姑娘丽达表示很不理解:为什么要去看一个死去那么多年的人?他把俄罗斯搞成了什么样你们知道吗?他其实是一个德国人??我们冷眼看着丽达,用行动表示,哪怕再多一倍的时间我们也要去看看列宁,与历史如何盖棺定论无关,只因为在我们比丽达还小很多的时候,这个小个子、秃脑袋、说起话来喜欢将双手大拇指插在西装马甲袖口的外国人,曾经不容置疑地左右了我们的思想。

还记得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就被老师关在一间墙壁雪白、钢窗被剥蚀、日光灯亮得刺眼的教室里集体通读列宁关于星期六义务劳动的论断“普通工人起来克服极大的困难,奋不顾身地设法提高劳动生产率,设法保护每一普特粮食、煤、铁及其他产品,这些产品不归劳动者本人及其‘近亲’所有,而归他们的‘远亲’即全社会所有,归起初联合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然后联合为苏维埃共和国联盟的千百万人所有—这也就是共产主义的开始”,并像尾巴一样跟随爸爸妈妈参加在当时此地风起云涌的义务劳动:爱国卫生、脱砖坯、除四害,等等。至于《列宁在1918》和《列宁在10月》这两部电影究竟看过多少遍,我的同龄人恐怕都难以说清。只是看的遍数太多,到后来关注的重点已从列宁转移到了一闪而过的芭蕾舞《天鹅湖》片段上—满大街灰蓝色的20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有着曼妙身材的舞蹈家们在能让人屏息凝神的音乐中翩翩起舞,值得我们因此一次次地走进电影院。

高科技让水晶棺材里的列宁遗体鲜活得犹如昨天他还在跟这个世界相谈甚欢。我们一边讨论着是什么技术能够做到让一个百年前故人的面容还如此真切,一边走进了红场的先贤祠。抬头望去,十二块墓碑各归其主: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捷尔任斯基、朱可夫元帅、列宁的妻子克鲁普斯卡娅、高尔基、及时位宇航员加加林等。

在红场的先贤祠看见高尔基墓碑时,我心潮澎湃。

他是我最早读到其作品的外国作家。还在童年时期,我就读过改编自他的三部曲的连环画。比常见的杂志小了一半的开本,每一页都被画面占据了大半面积,只在画面的下方有三两行文字说明。每一本书都不厚,相较于高尔基的原著,我读到的三本连环画要精简了许多,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太缺乏读物了,而高尔基讲的故事,苦情、温暖、励志等这些在今天看来畅销的元素一样不缺,于是它们深深地印刻在了我的记忆中。我为《童年》中丧父的阿廖沙随母亲回到外祖父家后常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而啜泣,我为《在人间》中因为外祖父家横遭灾祸十岁的阿廖沙不得不去当绘图师的学徒、到轮船上做洗碗工、去圣像作坊做徒工备受凌辱而悲伤,我为稍稍长大的阿廖沙终于可以自主地在喀山的贫民窟和码头这样的“社会大学”中接触到革命团体、读到了《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等著作感到欣慰,甚至羡慕—谁在少年时期不曾跟父母有过矛盾?每每与父母产生冲突,我就会告诉自己,忍一忍吧,再长大一点就能像高尔基一样,去随便什么地方上“社会大学”。

再长大一点,我就在语文课上读到了高尔基的散文《海燕》和《鹰之歌》。这两篇至今还在我们语文教材里的他的散文,不知道让多少原本就血脉贲张的青少年更加热血澎湃,所以,上高中、上大学、做了老师之后,我不知道听过多少回他或她站在简易的舞台上,面孔因为豪情万丈而通红,开始朗诵:“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很久以来,对高尔基的认知,就是一位伟大的红色作家,直到1998年读到了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不合时宜的思想》。

十月革命的最初时期,高尔基在彼得堡自己办的《新生活报》上发表大量文章,谩骂和攻击列宁和十月革命。他反对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一切政权归苏维埃;反对列宁“消灭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出版自由”的政策;反对推翻选举产生的立宪议会,实行无产阶级专政;还反对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等。在这些原则下,他对十月革命采取了彻底反对的立场。高尔基的这些文章,结集为《不合时宜的思想—关于革命与文化的思考》。此书没有被收录进三十卷本的《高尔基全集》,七十年后才重见天日。

乍一读中译本的《不合时宜的思想》,我简直不敢相信作者是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的高尔基!这是另外一个我们感到陌生的高尔基,一个闪耀着人道主义思想的伟大作家。怀着对《不合时宜的思想》作者的尊敬,我重读《海燕》和《鹰之歌》,真有点“不知鸿鹄之志”的羞愧。

离开列宁陵墓,我们进入克里姆林宫参观。

没有去过莫斯科的人,一听说克里姆林宫,会以为那是俄罗斯国家政权的所在地。事实上,克里姆林宫是一个建筑群,主要建筑物有:列宁陵墓、二十座塔楼、圣母升天大教堂、天使教堂、伊凡大帝钟楼、捷列姆诺依宫、大克里姆林宫、兵器库、大会堂、古兵工厂、苏联部长会议大厦、苏联较高苏维埃主席团办公大厦、特罗依茨克桥、无名战士墓,等等。允许我们参观克里姆林宫的时间不长,我们只来得及四周环顾一下这个世界上较大的建筑群之一和选择其中一个教堂细看。恰好,克里姆林宫的卫队表演渐入佳境,吸引了很多游客,平时需要排长队的圣母升天大教堂门前冷清,我们赶紧入门参观。圣母升天大教堂是克里姆林宫建筑群中最巍峨壮观的一座,建于15世纪后期,一直是俄罗斯皇家举行加冕大典的地方。整个建筑呈月牙白色,山字形拱门和三个金光闪闪的圆塔是它别具一格的地方。教堂内保存着许多堪称俄罗斯宗教艺术珍宝的壁画和圣像画,这些画都在克里姆林宫内创作完成。不过,教堂内最值得看的,恐怕是伊凡雷帝的棺椁。棺椁再豪华,伊凡雷帝也已经是隔了几世的历史人物了,我在想,在伊凡雷帝行将就木的瞬间,他有没有后悔过自己误杀儿子的冲动?肯定有吧。展示在特列恰科夫画廊里的那幅由列宾创作的《伊凡四世杀子》,在被儿子的鲜血染红的地毯上,身着黑衣的伊凡雷帝紧紧拥住身着金色睡袍的儿子,亲吻着他的头发,眼里满是意外、惊恐、慌张和不舍、不甘。

怀着要去特列恰科夫画廊看看列宾的原作是不是比印刷品更恐怖的念头,我们离开了圣母升天大教堂,此时,排队等候进入教堂的游客已经绕了教堂一匝半。我们当然有些得意,得意中脚步难免轻快,结果被导游警告:“别过去,当心卫兵开枪。”抬眼一看,果然,一名荷枪实弹的卫兵守在路口,卫兵身后,就是俄罗斯政要包括普京办公的地方。

我突然想问,高尔基有没有进过克里姆林宫卫兵身后的区域?当然,那时在那里主政的,是斯大林。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还可以

2016-09-14 11:40:5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好书,喜欢俄罗斯文化。

2016-09-16 16:54:1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不错

2016-09-23 10:18:1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游记散文,我喜欢的题材

2016-09-24 23:56:3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阅读经典,提升自我!

2016-10-09 19:46:40
来自zyzxlm**的评论:

一般般

2016-12-06 11:11:06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非常好的一套书,纸张印刷都很好,而且价钱便宜,非常值得收藏

2017-02-08 23:07:07
来自知***1(**的评论:

很不错的一本书。很多次在当当买书了,正品有保证。物流也很快,主要是还便宜,性价比相当高。

2017-03-13 12:40:44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慢慢品读,值得收藏

2017-03-30 19:18:50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旅行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017-07-01 15:37:3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包装完好,物流很快!

2017-07-08 14:10:2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质量很好,便宜够实用,很实用,与描述的一样,快递态度不错,发货快,包装仔细严实!

2017-08-29 19:58:42
来自qqqmfqk**的评论:

一个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并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

2017-10-02 10:37:14
来自梅兰竹**的评论:

吴玫老师的文章真的是太令人深刻了,这是旅行中的最需要的,持续关注她的书。

2016-11-19 16:51:3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去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时带上一本,一定会让行程更加丰满。

2016-08-30 15:09:2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从作品看作家对俄罗斯不仅了解,堪称专家,虽为旅行随笔,可带入感很强,唯一缺憾是图片不是彩色,摄影师的图片很漂亮,若彩色的,一定让喜欢俄罗斯的,更加喜欢和亲切。

2016-11-19 17:01:56
来自简单好2**的评论:

拿到手挺惊喜的一本书,封面雅致大气,纸质精装手感细腻,迫不及待的读了几页,内容非常吸引人,作者介绍俄罗斯文化的角度相当特别,对喜爱俄罗斯文学、艺术和音乐的朋友来说,这本书一定要拥有!好想看到比海洋还要幽蓝的长裙和懒洋洋搭在女诗人肩头的杏黄色披肩啊,如果插图彩色就更好了!

2016-08-25 14:40:48
来自danan73**的评论:

在上海书展的作者吴玫对话钱文忠的活动中,当场被吴老师的才华和旅行的结合就很喜欢和敬佩,我的一圈朋友经常旅行,拿回签名本后,朋友们看了,都非常兴奋,因为也去过俄罗斯,所以,这次帮朋友买了,大家觉得读读吴老师作品,再去就不当邮差了。非常棒的作品。

2016-08-27 14:39:51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