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天国之秋图书
人气:30

天国之秋

甲骨文丛书系列,点击进入专题》
  • 所属分类:图书 >历史>中国史>近代史(1840-1919)  
  • 作者:(美)[裴士锋]著,[黄中宪]译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09752647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11
  • 印刷时间:2014-11-01
  • 版次:1
  • 开本:大32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精装
  • 套装:

编辑推荐

十九世纪中叶,东西两半球各自发生了一场大规模内战。西半球那场发生在崛起中的美国,东半球则发生在日益衰颓的中国。而当时的全球霸权英国,则在其间发挥了关键性影响。

大清帝国这场内战,台湾称为太平天国之乱,大陆则视之为革命或农民起义。奇特的是,太平天国的领导者洪秀全是当时中国为数极少的基督徒,他在屡试不第之后崩溃瘫软,断断续续做异梦四十天,数年后宣称自己是上帝的第二个儿子,并开始领导宗教运动,随后转为政治军事运动。

鸦片战争后,中国已嵌入全球贸易体系中,西方列强的外交与军事力量对清廷或太平天国更有一定的影响力。西方各国的舆论甚至国会内部,对于是否干涉这场战事各有看法,但才刚攻进北京并放火烧掉圆明园的英国后却选择帮助满清朝廷。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人物伊藤博文便认为,英国介入使得清廷多活了五十年,因而加大后来的动荡程度,并推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作者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切入,特别着重英美各国在外交与军事上对太平天国战事的影响,而不流于夸大。除了组建湘军的曾国藩之外,也侧重介绍了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他为太平天国提出的「资政新篇」可说是中国套现代化纲领。本书于二〇一二年获颁坎迪尔奖(Cundill Prize),是全世界奖金的历史著作奖。

作者简介

裴士锋(Stephen R. Platt)

耶鲁大学中国史博士,其博士论文获颁瑟隆费尔德奖(Theron Rockwell Field Prize)。目前执教于美国阿姆赫斯特马萨诸塞大学,著有《湖南人与现代中国》(Provincial Patriots: The Hunanese and Modern China)。他大学时主修英语,因此大学毕业后以雅礼协会老师的身份在中国湖南待了两年。他的研究得到富尔布莱特计划、国家人文基金会、蒋经国基金会支持。目前他与妻女住在马萨诸塞州的格林费尔德。

译者简介

黄中宪

政治大学外交系毕,专职翻译,译有《明代宦官》《维梅尔的帽子》《大探险家》《帖木儿之后》《成吉思汗》《剑桥伊斯兰史》《非典型法国》等。

校译简介

谭伯牛

清史研究者,尤为关注太平天国战争及湘军、淮军历史,著有《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天下残局:断章取义说晚清》《湘军崛起:近世湖南人的奋斗史》。

在线预览

领兵作战不是曾国藩原本希望走的路,他也未料到这个安徽省乡间的偏远山谷,如今在他看来,竞可能会是他丧命之处。他不是军人,而是文人:饱读诗书和理学,自幼生长的环境和洪秀全及其他数百万想考取功名之人生长的环境差别不大。他生于湖南乡下农家,身为长子,下有四个弟弟,从出身来看,前途并不看好。这不是说他家族中的男丁没受教育,而是说他家族里尚无人考取过功名。他父亲是家族里及时个认真参加科考的,但光是为考取秀才,他就考了十六次都落第,直到一八三二年才通过,那时他已进入中年许久。但曾国藩比他父亲远更有本事(至少就科考官所想要的那种本事来说是如此),父亲考取秀才来年,他也通过同级考试,那时他才二十二岁,有着大好前程。这并不轻松——他第七次才考取秀才——但靠着无比毅力和苦读的决心,他通过了层层的科考考验。来年,他通过洪秀全从未通过的乡试,成为举人,然后赴京参加由皇帝主持的较高阶考试,会试。会试两次落第,一八三八年以优异成绩通过,考取众所艳羡的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在由儒家学者治理的帝国里,翰林院汇集了全国精英中的精英,是人才的储备所,曾国藩一八三八年获选为翰林,使他成为帝国约四亿人口中精选出的百名左右学生与教师的一员。博学翰林掌管儒家典籍的诠释;为科考命题并担任科举考官。他们是皇帝的私人教师,也是日后有可能成为皇帝的年轻皇子的私人教师。他们是皇帝的智囊团,是将数千年前的古老艰涩哲学典籍转化为有用政策与治国良方的智库。对曾国藩之类资浅翰林来说,翰林是登人权力殿堂的门槛——在这段领朝廷俸给期间,跟着帝国内最博学的学者学习,开始进入京城朝廷的社交界。他将在复杂的清朝官僚体系里平步青云,一路往上爬,而获选为翰林正代表这段生涯的开端。科考屡试不第令洪秀全精神失常,走上造反之路,而在曾国藩这位如愿考取功名的小孩身上,艰难的科考则令他对清廷生起效忠与感恩之心。

考取功名不仅会带来权力和名望,还有更具体的报酬:财富。为资助他求学,曾家已背负巨债,即使有翰林俸给,他在北京生活也不宽裕。但随着及时次外派出京,担任四川乡试主考官,情况跟着改观。巴结他的下层官员争相送礼,而通过考试的学子的家人也上门送礼以示感谢。他返回北京时有十六顶轿子随行,轿里装满裘、玉跟银,用来还清他的巨债还绰绰有余。但同时他也忧心于朝中腐败与淫逸的蔚然成风,斥责京中许多友谊都建立在虚伪讨好和政治利害的考虑上,他写信告诉弟弟,表示自己不想与无助于增进人格修养之人为友。随着他受到北京一批杰出导师的影响,他对北京社会的忧心更增。这批导师拥护理学这个严格的道德哲学学派,而律己与自我修养是理学的理念基础。在他们的指导下,他开始以严厉的批判眼光检视自己,开始制定严格规范来管理自己的日常作息:早起,每天早上花一小时静坐;夜不出门;一书未完,不看他书;每天写日记;每餐饭后走一千步,诸如此类。P115-116

……

媒体评论

2012年坎迪尔(Cundill Prize)历史奖大奖(世界奖金的历史著作奖)

裴士锋生动重现了……十九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战争。这场战争所夺走的人命之多,在人类史上名列前茅。它的深远影响,在当今中国仍未消失。《天国之秋》是由流历史学家和杰出作家完成的引人入胜之 作。

——基辛格(Henry A. Kissinger) 《论中国》《大外交》等书作者

精心琢磨的历史铺陈,是极出色的典范。从一八五〇年代初期打至一八六四年的这场中国内战,可能是人类史上死伤惨烈的内战;裴士锋以生动翔实的手法,呈现中 国的统治者及其数千万子民的命运如何受到英国外交与商业利益的摆布,如何受到太平天国本身的非正统宗教和政治理念影响。一个悲惨且撼动人心的故事。

——史景迁(Jonathan Spence) 《追寻现代中国》《大汗之国》等书作者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天国之秋 专门写太平天国的史书不太多,高品质的就更少了,这本还是值得读的。

2017-09-20 21:18:41
来自gaozhen**的评论:

全书从19世纪世纪历史角度切入,对中国太平天国后期历史作了全方面的描述,对相关历史人物包括咸丰皇帝、曾国藩、洪秀全、洪仁玕\等人物,从言行到内心世界都作了生动全面的叙述和刻画,对相关事件的来龙去脉也作出分析和描述,对国外史学界某些论断提出质疑并提出新的看法。

2014-12-10 17:10:1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十九世纪中叶,东西两半球各自发生了一场大规模内战。西半球那场发生在崛起中的美国,东半球则发生在日益衰颓的中国。而当时的全球霸权英国,则在其间发挥了关键性影响。

2016-10-31 21:40:45
来自鳳凰於**的评论:

早就想了解关于太平天国的有关历史,一直以来都没有找到,天国之秋是介绍太平天国的好书,鼎力推荐。

2015-06-23 09:51:18
来自加***(**的评论:

非常精彩!从西方列强对太平天国与清廷的立场这个角度,观点有趣。叙事生动,跃然纸上。

2017-05-18 15:09:0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个人非常痛恨太平天国这段历史,认为那是开历史倒车的,除了是罪恶之外什么都算不上。找来这本书,就是想再看看国外的视角。

2017-07-15 17:42:2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些年太平天国史的研究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这本著作应该是最近研究的代表,文笔不错。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作者的汉文能力有限,里面出现了许多常识性的东西。另外价格较高 。。

2015-06-16 08:56:04
来自***(匿**的评论:

小时候不知道,一直认为天国都是正面的,随着年岁渐长,看的东西越多越杂,慢慢知道事实也许并不那样,所以当知道这本书的时候就毫不犹豫的买了,选当当还是因为当当性价比高

2017-02-09 09:20:36
来自玛雅201**的评论:

这是美国人写的关于太平天国的故事,与国内关于太平天国的书角度有所不同。中国人通常认为曾国藩和湘军剿灭了天平天国,而在西方,则更强调华尔与戈登的作用。读完这本书,我们能更清楚地了解十九世纪西方列强与中国的关系,有助于我们为二十一世纪的国际关系找到一个稳定的基础,求同存异,彼此尊重。

2014-12-17 15:34:29
来自我不再**的评论:

首先得说,甲骨文丛书从书稿的选择,还是翻译,封面设计,印刷等等,都是一流的,很喜欢,再说本书的内容,写的是太平天国运动,是以全球视角来写的,这本书里有中国人,有外国人,有政府军,也有反对派,好似当今一些国家的形式一样,对我们也有些借鉴,最主要是为了看曾国藩的,但写的也不太多。???

2016-04-19 20:55:21
来自n***i(**的评论:

作者把南北战争和太平天国并列,似乎想表达点内容,我倒是想看到太平天国里,谁是罗伯特李……

2017-04-01 16:25:00
来自舞***(**的评论:

书本可读性很强,注重从洪仁玕的角度来写,与史景迁的太平天国刚好交相辉印

2017-01-01 15:01:26
来自看花少**的评论:

跳脱了国内视野的局限,较为客观。感觉他本是想表现国际力量对太平天国战争的影响巨大来着,但是到最后也没发现有多大。当然,弥补了传统对这一块不够关注的不足。

2015-12-23 16:02:02
来自x***g(**的评论:

外国学者写的关于太平天国的历史书籍,从另一个角度讲述了那段清朝末年的战争,有些资料在国内找不到,如要读懂吃透,需要许多精力和时间。

2017-02-16 14:53:0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同样是写太平天国,这本书写得比《太平天国》不知强多少倍。妙笔生花地把太平天国时期写成一个令人神往的世界。

2016-07-15 16:08:18
来自wxpl_m**的评论:

厚实的书,正文的纸张和彩页的纸张都很不错,封面设计体现了历史的优美与沧桑。无论历史事件发生的如何惊天动地,到头来,都将变为纸上墨迹,手指拂过,也只能用心体会。字里行间透出的凝重感也只是历史时空交错那一霎,火花过后的冷灰残迹。

2014-12-12 11:34:09
来自青空之**的评论:

这本书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十大好书”之一,作者的另一本《湖南人与现代中国》则是2015年十大好书之一。以外国学者的视角讲述太平天国运动时牵涉其中的中外各方所发生的故事,值得一看。

2016-04-23 23:55:45
来自父猫**的评论:

关于太平天国的历史著作很多,例如罗尔刚先生的四卷本《太平天国史》,但大多是从政治、甚至阶级角度出发。而这本《天国之秋》,则从经济、外交的层面,分析了晚期太平天国政权走向衰亡的原因,值得一读。

2014-11-27 10:04:11
来自你的思**的评论:

最近读了裴士锋的《湖南人与现代中国》,他的诚意基本可以相信,而且他对中国也更多一些切身的了解。买这本书是想与其他太平天国研究形成互文,以图打开一些新视野。

2017-09-30 17:12:02
来自elsa_be**的评论:

外观很大气,是精装的样式,封面上的画,大气素雅,承托出历史的凝重感、沧桑感。一种内敛而深厚的美。内容讲的是太平天国的往事,还没有仔细阅读,对那段历史一直都是朦朦胧胧,知之甚少,这部由外国人写就的历史,又将如何描述那段动荡悲戚的往事?

2014-12-12 10:37:13
来自k***5(**的评论:

全书上下处处显露出作者对太平天国明显的同情,有时或许也是太过明显了。即便如此,也难免令读者为假如太平天国获胜,如今的中国又会有怎样一番际遇而浮想联翩啊。

2016-12-29 13:45:21
来自C***n(**的评论:

这本书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十大好书”之一,作者的另一本《湖南人与现代中国》则是2015年十大好书之一。以外国学者的视角讲述太平天国运动时牵涉其中的中外各方所发生的故事,值得一看。

2017-03-03 17:06:06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甲骨文系列的图书都是精品!看一段历史要多方比较,任何专家的著作也不能成为权威!在大量的描写太平天国历史的图书中,这本天国之秋以不同的视角让你感受不一样的那段历史!

2017-06-18 20:08:02
来自puyhx95**的评论:

这是一本很有趣和很有可读性的关于太平天国的史学著作,生动和全面地描绘了满清朝廷、太平天国领袖、湘军、西洋传教士、列强在华势力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和行动,从全球贸易和经济的视角来解读彼此的多角关系及太平军和中华帝国的衰亡之路

2014-12-18 14:30:31
来自雾霾吞**的评论:

对太平天国的评价方面不出史学界定论,创新点在于新材料的运用,大量采用传教士、外交官的回忆、报告等,的确是很新颖的视角。可以提醒我们做中国近代史千万不要忽略教会史料。作者耶鲁毕业,继承了史景迁重视细节的传统,画面感很好,阅读快感极强。

2015-09-07 17:25:42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大清帝国这场内战,台湾称为太平天国之乱,大陆则视之为革命或农民起义。奇特的是,太平天国的领导者洪秀全是当时中国为数极少的基督徒,他在屡试不第之后崩溃瘫软,断断续续做异梦四十天,数年后宣称自己是上帝的第二个儿子,并开始领导宗教运动,随后转为政治军事运动。

2017-06-26 16:12:1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与太平天国相关的书,堪称汗牛充栋,多一本少一本,似乎已不再重要,在这个熟题材上想写出新意来,几乎不可能。 但,裴士锋告诉我们,其实还有完全不同的新视角,那就是从国际政治来看太平天国,非常新颖的一本书!

2016-04-23 22:23:59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