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一个人的世界大战史:看倪乐雄重建烽烟现场图书
人气:27

一个人的世界大战史:看倪乐雄重建烽烟现场

及时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为什么只经过了短短二十年的和平,就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二战之后,世界并不太平,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地区性动荡此起彼伏,不时地刺激着人们的...
  • 所属分类:图书 >政治/军事>军事>中外战争纪实  
  • 作者:[倪乐雄]著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11221339
  •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1
  • 印刷时间:2012-01-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及时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为什么只经过了短短二十年的和平,就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二战之后,世界并不太平,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地区性动荡此起彼伏,不时地刺激着人们的神经。纷乱的世界格局,我们该如何应对?

著名军事学者倪乐雄独辣点评、翔实论述,为你拨开世界的战争迷雾,让你看懂整个世界的风起云涌。

回首战争,珍爱和平!那些以武止戈的杰出将帅,他们的名字值得我们铭记;那些反侵略的无名士兵,他们的事业值得我们尊重;而那些战争背后的真相,更值得我们辨析。

编辑推荐

著名军事学者倪乐雄独辣讲述:

两次世界大战中,中、英、法、苏、美、德、意、日,各国成败缘何;

二战中隆美尔、蒙哥马利、曼斯坦因、朱可夫,哪个将军英雄;

世界大战背后的那些笑破后人肚皮的荒唐事……

世界大战书:好看的战例解读,好懂的战略阐释,讲述历史课本、军事节目绝不会告诉你的大战真相!

为了攻打法国,德国悍然入侵了中立国比利时,德国首相贝特曼对这一事件解释道:"虽然我们对比利时的侵犯违背了国际法,但我们正在犯的过错,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而需要是不懂法律的。"

当威廉二世任命小毛奇为德军参谋总长,小毛奇说:"一旦发生战争,我不知道将如何是好。"威廉二世戏谑道:"这有什么关系,你伯父老毛奇曾经威震欧洲,只要你叫`毛奇`,就足以让其他国家心惊胆寒了。"

德军马上就要打到巴黎,法军欲与德军作殊死一战,这时吓破了胆的英国远征军却表示拒绝参加反攻。法军总司令谴责一番后,一拳砸在桌子上喊道:"元帅先生,英国的荣誉正处于生死存亡关头!"这位英国元帅被"英国的荣誉"刺激得泪流满面,不得不答应与法军并肩作战。

德国侵占波兰后,苏联为了尽快分得波兰的领土,询问德国:"你们是否同意我们以德国威胁波兰境内的苏联人为由,进军波兰呢?"德国外长回答:"欢迎苏联采取军事行动,但把罪名推在德国身上是不行的。"于是,苏联政府发表声明:《苏波互不侵犯条约》不再有效,苏军开进了波兰。

在苏军攻打柏林期间,希特勒眼见大势已去,他乞灵于星象图,期待奇迹降临,挽救第三帝国。1945年4月12日,当罗斯福总统逝世的消息传来时,纳粹高层欣喜若狂,以为奇迹真的降临了。希特勒指望在德国即将崩溃的时刻,苏联同英美的联盟发生破裂,从而让第三帝国死里逃生,但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作者简介

倪乐雄:

著名军事学者,上海政法学院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系教授、渥太华中国事务研究院院长。

美国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称他为:"一位杰出的中国政治与学术精英"。

美国学者称他为:"也许不是仅有的、但却是最有创见的中国马汉学派的代表";"创见的马汉学派的代表"

目录

自序翻过世界大战这道坎儿

及时部分:及时次世界大战

及时章欧洲这个火药桶

第二章巴尔干上战火点燃

第三章欧洲坠入战争漩涡

第四章参战各国的"虚"与"实"

第五章1914年:开战

第六章1915年:陷入僵

第七章1916年:形势逆转

第八章1917年:大反攻

第九章1918年:战争结束

第二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十章各国军事的思想状况

第十一章瓜分东北欧的阴谋

第十二章西欧的战争狂澜

第十三章北非的激烈厮

第十四章入侵苏联

第十五章亚太战

第十六章苏联战场大转折

第十七章血战太平洋

第十八章魂归大西洋

第十九章盟军肃清北非

第二十章德国法西斯的败亡

第二十一章亚太战场的大反攻

第二十二章轴心国投降

在线预览

俾斯麦规划的德国之路

德国首相奥托?冯?俾斯麦老谋深算,精于张弛之道,他感到德国的暴发户形象已吸引了各国的注意力,如果照此扩张势头发展下去,势必促使其他国家共同对付自己,那时德国将像法国路易十四和拿破仑一世时期的情形一样,在一场战争中,被分裂成几块。因此,德国只有在一个互相制衡的和平环境中,才能巩固既得利益。这种现实感使俾斯麦不以追求世界霸权为德国的外交目标,或许是他精于韬略,深谙张弛之道,待时机成熟,再问鼎世界霸权。他有句名言:"当我们尚未听到上帝在历史中的足音时,除了等待也就别无它事可做,但是,只要一听到了,我们就必须向前跳跃并尝试抓住上帝的袍角。"

因尚未听到"上帝的足音",俾斯麦制定了一整套以保障德国既得利益为宗旨的外交政策。德国最担心法国人强烈的复仇心理。普法战争胜利后,基于老毛奇和他的总参谋部的强烈要求,德国吞并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俾斯麦当时确有先见之明,他反对吞并这些土地,认为这会成为新德意志帝国的致命隐患。既然吞并已成事实,俾斯麦便以两面手法来对付法国。他向法国政府保障:他将全力支持法国在世界各地的殖民活动,使其所获之利益可超过割让阿、洛两省之损失而有余。这使法国在非洲、亚洲的殖民扩张中得到极大的好处,以至于1883年任内的法国总统格里维声称,他对战后十三年来俾斯麦对法国的善意感恩戴德。

另一方面,俾斯麦深知要法国人彻底放弃复仇和收复阿、洛两地的念头十分困难,然而单凭法国自身的力量则根本不能同德国相抗衡,但它却可以同其他国家结成联盟来达到目的。俾斯麦认定,如果有24小时法国感到它可依赖俄国的援助的话,则法德之战也就为期不远了。所以,除了殖民地问题上对法国网开一面,俾斯麦外交的重点就是要孤立法国,防止它同其他国家结盟来对付自己,尤其要防止法国与俄国的结盟,不然,德国将处于腹背受敌、两面作战的困境。

因此,必须同俄国友好,这是关键。但又不能让俄国捏住自己的软处,降格以求得这种友好关系,俾斯麦采取迂回策略,于1879年10月7日,同俄国在巴尔干的竞争者——奥匈帝国缔结了"德奥同盟"。德皇威廉一世原先反对与奥匈结盟,担心俄国因此与德国为敌,俾斯麦匠心独运,指出德奥同盟不仅不会得罪俄国,还会使它乖乖就范。德奥同盟条约规定:缔约双方如有一方遭受俄国攻击,即应彼此互助。如有一方遭受其他国家(意指法国)攻击,则另一方应守善意中立。如法俄合作,则德奥也将联合行动。(后来该条约一再延长,到1914年仍然有效。)这时的俄国正一心致力于东北亚扩张,"德奥同盟"使它感到有后顾之忧。俾斯麦对俄国一面施加压力,一面又尽量博取好感,他不干涉俄国寻求不冻港的努力,拒绝了俄国在远东的竞争者日本提出的缔结同盟的要求(一旦德日建立同盟,俄国即处于两面被夹击的态势),他也劝说奥国应让俄国向君士坦丁堡发展,以激化俄英的矛盾。

俾斯麦挟奥国以自重,迫使俄国就范,达到了阻止法俄联手的预期效果。俄国感到一个友好的德国对自己是有利的。1881年6月18日,德、奥、俄三国在柏林缔结了"三皇同盟"。条约规定:三国中任何一国与第四国发生战争,其他两国应维持善意中立以使战争局部化;俄国承认《柏林条约》所给予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地位。另有秘密附约规定了奥俄两国在巴尔干的势力范围。"三皇同盟"维持了6年,后因俄国不满奥国在巴尔干的政策而拒绝续约,但俄国愿意继续维持与德国的同盟关系,双方遂于1887年6月18日签订了所谓的《再保险条约》。

解除了俄国方向的隐患后,俾斯麦继续向法国背后的意大利和西班牙施展外交谋略,结果在1882年,德、奥、意组成"三国同盟"(罗马尼亚不久加入,塞尔维亚也一度参加)。西班牙国王则向德国首相保障:如果法德之间发生战争,西班牙一定帮助德国。俾斯麦在外交棋盘上布下这一连串棋子后,意犹未尽,又一手斡旋出一个英、奥、意地中海三国同盟(后来西班牙也加入了同盟),以此来维持地中海区域的现状,同时给"地中海同盟国"和正朝这个方向蠢蠢欲动的俄、法制造一个摩擦的场所,德国自己却置身事外。例如为保持与俄国的平衡关系,德国拒绝了英国要它加入"地中海同盟"的建议。

这样,这位19世纪杰出的德国外交家在其执政的10年里,已经成功地达到了孤立法国的目的。他鼓励英、法、意进行殖民地竞争以分散法国对阿尔萨斯、洛林的注意力,用意大利来牵制法国,用奥匈来牵制俄国,他与俄、奥这两个互相敌视的国家同时保持着友好关系,通过"地中海同盟",他假道罗马和维也纳同英国建立了联系,于是,俄罗斯熊、不列颠狮和德意志鹰欣然合作,孤立在一旁的,只能是高卢雄鸡。

法兰西会战第二阶段

6月5日,波克的"B集团军群"首先在海岸地区发起第二阶段作战。6月7日,隆美尔第7装甲师在亚布维尔和亚眠之间突破法军防线,随后同第5装甲师协作将大批英法部队逼向海岸。几天后,这些被围的部队在一个叫圣瓦雷里?昂科的小渔港向德军投降。6月16日至19日,隆美尔的第7装甲师狂奔220英里,创下当时战争史上较高的进军纪录,而他的装甲师也获得"魔鬼之师"的称号。法国的松姆河防线遂告崩溃。

就在波克集团进攻的第五天,6月9日,伦德斯特的"A集团军群"在东端的埃纳河一线发动进攻,德军统帅部以闪电般速度,仅用两天时间将4个装甲师从松姆河调到埃纳河,8个德国装甲师达成突破后,向法国腹地排山倒海般地涌进。新组建的古德里安装甲兵团在夏陶-波尔斯附近撕裂法军阵地,向马奇诺防线后方展开大规模迂回攻击。6月17日上午,古德里安的坦克纵队已抵达瑞士边境的潘塔利城,封闭了马奇诺防线的后方。6月14日,德军李布"C集团军群"所属维茨勒本第1军团和多尔曼第7军团,也向马奇诺防线展开正面进攻,会同进至防线后方的古德里安装甲兵团一起围歼了法国守军,俘虏70万人。举世闻名的马奇诺防线终于被证明是一件无用的摆设。

随着军事形势的严重恶化,法国的政治外交局势也急剧震荡。6月10日,首都巴黎被放弃,百万难民如决堤之洪流向南涌去,意大利趁火打劫,于这天向法国宣战。6月14日,德军进入巴黎。6月16日下午,雷诺宣布辞职,法国总统勒布伦授权贝当元帅组成新政府。第二天,贝当通过西班牙政府向德国提出休战要求。命运使这位及时次世界大战的"法兰西救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里扮演了"法兰西掘墓人"的角色。6月22日,德法两国代表在上次大战签订停战协议的地点——康边森林的一节列车车厢里——签订了休战协定。不过,这次的胜者和败者的位置互相交换了一下。两天以后,6月24日下午,《法国-意大利停战协议》在罗马签字,由于意大利的32个师在一周的战斗中竟然不能使6个法国师后退一步,所以只占领了几百码的法国领土。这个向处于危机中的邻居背上扎"小刀"的国家,初次在全世界面前暴露了军事上的无能。

停战协定相对一个被彻底打败的国家来说还算宽大,但对一个曾经是强大而独立、领土完整的国家来讲又是非常的屈辱。停战协议规定:第三共和国的宪法不动;德军占领法国北部,南部和东南部仍由法国政府自己管理;法国在本国可保留10万陆军限额,在非洲殖民地可维持18万人的法军;法国舰队必须复员、解除武装,舰只停泊于本国海港内废置不用,德国保障不使用法国舰队为自己作战。以后希特勒几乎违背了所有的诺言,战败的法国实际上成了德国的附庸。

如果说波兰军队是落后的武器装备同古老的中世纪骑兵观念的混血儿,那么,法国军队则是的武器装备与落后20年的军事理论的结合体。后者比前者更为不幸。仅仅在观念上的一步落后,导致了法军战略和战术方面一连串的失误。在战略上,坚持以防御为核心的国防战略,以"建立连续不断的正面防线"来对付德军的进攻,把战争样式想象成及时次世界大战的模式。在战术上,仍持炮兵为战场主宰的拿破仑时代的观念,对战术空军的作用认识不足。对飞机和坦克的使用都采取了分散的原则,而不是像德国人那样采取集中使用的原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制空权决定战场胜负的趋势已为许多国家的军事当局所认清。法国空军和德国空军相比,数量上前者尚占优势,由于军事后勤管理体制长期的严重弊端,法军总司令甘末林将军竟然不知自己的空军究竟有多少架飞机,法国统帅部对到底有多少架飞机可用于作战是一笔糊涂账。掩护法国第1集团军群5个集团军的飞机一共才746架,且分派给各陆军单位使用,没有组成独立建制的航空兵团。同一作战地区的上空,德军投入两个航空兵团近3000架飞机,在决定生死存亡的时刻,法国2000架左右的飞机躺在仓库里,其背后的原因直到今天仍未弄清。会战期间,一些陆军指挥官还往往谢绝空军主动支援的建议。

在指挥体制上,甘末林将军出于自私的动机,将较高统帅部的职能分成两个部分,他负责制订计划和下达实施计划的命令,东北战线总司令乔治负责对该作战计划进行实施和指挥。这种指挥体制在历史上可谓罕见,在绝大多数的国家里,较高统帅部是集二者职能于一身的。甘末林选择这一奇怪的指挥体例的用心在于:胜利了,可把功劳记在自己的账上,因为仗是按自己的计划打的;失败了,可将罪责推到乔治身上,因为仗是他指挥的。实际上,这是一种可以互相推诿责任的体制。在整个作战过程进行时,乔治明知计划不对,仍按错误计划进行指挥,不敢修改,他认为这样即使打败了,自己不负责;甘末林也看出乔治的指挥是错误的,但他不愿干涉,更不愿立即接过指挥权亲自指挥,因为万一战败了,责任不在他而在乔治。这个由高级将领的私心派生出来的荒谬指挥体系,破坏了较高统帅部起码应有的职能——根据战场情况变化修正计划和实施指挥的职能。这种情形使威廉?夏伊勒在《第三共和国的崩溃》里万分感慨道,"这不是一两个领导人的问题,而是整个民族出了问题"。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庄老捏**的评论:

本书文笔流畅,一战内容和《八月炮火》描写的很类似,能从军事外交战略角度描述2次世界大战的的进程并分析得失。

2012-03-01 15:34:3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作者知识很渊博,但由于自身的知识的有限,看着感觉有点乱

2012-05-13 10:33:07
来自雨后清**的评论:

算是一战二战的简明史了,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可以看看,虽然不是很详细,但文笔还好

2012-06-11 18:27:0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如果只是突然对那几十年的历史有点兴趣,想泛泛了解一下还可以看看。个人觉得浅尝即止都算不上,买得不值……评论真不能看

2015-02-25 22:49:40
来自可爱多**的评论:

喜欢个人写史,总会有一些是大路历史课本里没有的观点视角

2013-07-02 12:48:29
来自bluesea**的评论:

如果喜欢军事,然后喜欢历史,那这本书非常适合你。

2013-09-26 14:49:50
来自gswm15**的评论:

要阅读后再来评价。从介绍来看是不错的一本书

2014-05-14 11:35:47
来自hyfchzu**的评论:

这个书内容不错,用纸的不行,印刷也是一般。不值这个钱。

2015-10-04 22:49:55
来自黄笑200**的评论:

书不错,给军事迷的爸爸买的,就是在、字貌似是五号字,小了点。

2014-03-05 11:09:09
来自劲劲铭**的评论:

世界大战第一书,讲述历史老师、军事节目绝不会告诉你的大战真相,写得不错

2012-08-22 20:59:4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一买回来就被一个领导看到了,他也喜欢,就给了他!打算做特价时重买!

2014-08-18 08:45:09
来自西安卜**的评论:

倪乐雄的书一直在分析一如既往的深入看,上次爆出了抄袭门,对我有点冲击,希望都不是真的,这本书还是不错的,

2012-06-08 10:06:13
来自胡绵铸**的评论:

很好很强大 买给老公的 他是历史军事迷 很喜欢 快递太赞!

2015-06-03 15:19:43
来自wuzizha**的评论:

还没看,不知道写的怎样,体裁上倒是有想看的愿望。有时间会看看。

2015-10-02 12:20:0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倪老师的视角就是不同,赋予了二战很多新的看法,深受启发。

2015-09-15 17:00:38
来自saber19**的评论:

10元买的,还可以,价格划算,挺满意的,详细的讲了一站和二战的一些细节,不错

2015-10-26 11:16:15
来自天生好**的评论:

很好看的书,很精彩,买书就到当当网,我买书买上瘾了,每次评论都打到手疼

2016-10-22 00:21:5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有点自己的见解,得仔细看,如果泛泛的看,就只是一本世界大战的普及读物了。

2016-10-28 12:38:0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不错。写二战的书很多,这本解读视角有特点,语言文字也还好。

2016-08-25 13:27:23
来自劲劲铭**的评论:

商品与描述相符 ,卖家的发货速度快,很满意包装,很满意配送服务满意度,不错的历史书籍。

2016-12-05 21:31:24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作者把交战几方的战略战术都分析的十分到位!!!

2017-06-14 23:15:19
来自大明29**的评论:

这本书便宜的没有道理,如此浅显易懂地介绍两次世界大战的书,任何一个初中生都能看明白的军事历史,作者写的真是好!

2016-09-02 13:59:18
来自情义深**的评论:

正在看,作者写的很详细,易懂。准备看完了推荐给孩子看。

2017-11-10 19:43:2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一个人的世界大战史:看倪乐雄重建烽烟现场 很不错的一本书,文字内容直接,废篇少,排版不错,字迹清唽,大小适中。可推荐给孩子学习历史!

2017-09-12 12:46:04
来自美***4(**的评论:

了解中国历史文化,更加想了解世界历史文化,价格便宜,顺手就买了,先囤了此货,希望当当多搞活动,我等老顾客一直支持当当网

2017-08-30 13:39:08
来自倾听风**的评论:

一个人的世界大战史:看倪乐雄重建烽烟现场 世界大战毁灭了无数生命财产,而且,最无奈的是,人类没有记性,一次次发动战争,一次次毁灭自己。所有的计谋和战略都是怎么杀人,杀掉自己的同类。

2017-10-27 20:04:33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