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化论丛(第五辑)》主要收录法律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凡有关法律方面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研究作品皆在刊载范围内,尤以精神文化中的制度文化、观念文化为主。本论丛力求汇集所有研究古今中外法律文化的成果,并倡导今古相参、中西互证,秉承着视角新、话题新、观点新的办刊宗旨,力争为读者提供科研成果。
法律文化论丛为连续出版物,有一定的品质保障,之前主要在法律出版社出版。主编霍存福教授是法制史领域的,在该领域享有极高的声望。
霍存福,现为沈阳师范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历任吉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院长,吉林大学法学院学位委员会主席;兼任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长春市政协委员。研究方向为法律史、法律文化、权力问题等。
法律文化论丛(第5辑)》目 录语言与文化 中西法谚的跨文化比较霍存福/经济法文化 唐代钱货法制史料疏正陈 玺/刑法文化 从衙蠹“吓诈致毙人命”罪看清代严胥吏思想章 燕/司法文化 秦汉法律简牍中的“鞫”研究于洪涛/清代人犯递解中的空间难题李 明/阳奉与阴违:清代地方官审转制度下的规避策略姜 翰/末世刑章细羽毛:吉同钧“朝审失出”事考 ——从陕派律学家事迹看晚清司法(一)张田田/品读堂现代法律意识的形成机制 ——评泰勒《人们为什么遵守法律》金 星/法贵为平,官贵为清 ——评李甲孚《古代法官录》夏婷婷/在法律传统的回归中开新 ——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丛书韩 伟 沈玮玮/学术通信霍存福就《权力场》致编辑刘杨同志/学林数往戏作打油诗谢赠同仁师友钱大群/高平碑刻法律资料考释高平寨上村施井与诉讼碑刻考释杨 波 孟 伟/书契积腋郑氏文书冯学伟收集、整理/译林对伯希和在敦煌发现的唐《职员令》的 再思考[日]仁井田陞著 郑奉日译/《法律文化论丛》稿约/法律文化研究重镇巡礼/封面图片宋代版画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意义相同的谚语,汉谚与英谚却采取了不同的修辞手法,使用了不同的喻体。如汉谚“同行是冤家”,在英谚中却是Two of a trade never agree,用贸易中双方合议的不能达成,形容其存在竞争、意见相左;汉谚“有利必有弊”,在英谚中却是You buy land, you buy stones; you buy meat, you buy bones,直译是“你买土地,也买下石头;你买肉,也买下骨头”,通过耕地中的无用石头、动物肉上附着的骨头,来形容利弊共存。这里喻体的使用,反映着英国人对买卖、交易合议的达成等法律生活现象的重视,以及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究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的体现。汉、英谚语在表达习惯上虽有类似或一致之处,但其所表达的思想却不同。一是喻体类似,但寓意不同,如汉谚“兔儿沿山跑,还来归旧窝(《金瓶梅词话》八七回)”,大抵是叶落归根的意思,也有最终逃不出命运摆布之意;而英谚Chickens always come home to roost.(鸡总要回窝栖息),以及Curses, like chickens, come home to roost.(诅咒和鸡一样,总要回窝栖息),表达的是“恶有恶报”“咒人必咒己”之意。二是喻体相同,但重心有异,如汉谚“蝼蚁尚且贪生,为人岂不惜命([元]施惠《幽闺记》一一出)”,意思很明显,作为生物都有求生欲望,小至蝼蚁,大至人类,莫不如此;而英谚Even a worm will turn.(甚至小虫子也会反抗),重视的是小虫子贪生行为中的反抗,喻意为:即使最卑微、最顺从的人也会在愤怒中对过度的反复袭击和自私利用最终给与回击,强调的是复仇、报复。英谚中有关法律事务或法律生活的喻体使用颇多,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契约传统也是英国人法律生活的重要内容。英谚A mans word is as good as his bond,或An honest mans word is as good as his bond,或A gentlemans word is his bond,即“人的话是契约”“诚实人的话是契约”“绅士的话有如契约”;而在汉谚中,却是“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中国人的“重然诺”或者说“君子言而有信”,是用四匹马拉的车的高速奔跑之追不及,来作形容的,颇有侠骨风范。仔细揣摩,二者意蕴不同。前者虽强调保障,但更重视“保障”的约定性、合议性,已不是单方的事情;而后者则重在诺言的践行上,是单方面的事情,更多地是靠“君子”的德性作保障的。同理,遗嘱、继承、起诉或控告,是中外古今都有的,但作为喻体用以表达生活常理,英谚居多。在英谚中,“A fat kitchen makes a lean will”,即“厨房肥了,遗嘱瘦了”,意为过度的吃喝,给子孙留下的就不多了,强调对将来的影响;在汉谚中,却是“贪吃者败家”“吃着滋味,卖尽田地”,注重的是对当下过度消费的关照(尽管这里也涉及了法律生活中的买卖)。又如,英谚“Walnuts and pears you plant for your heirs”,即“核桃树和梨树是为继承人种的”,以财产继承为喻体,强调前人行为对后人的影响;在汉谚中,则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同样是种植,喻体不同,意味有别,且对象已不仅是子孙,也可能是子孙外的其他人;汉谚还有“心田先祖种,福地后人耕”,含义虽也是前人行为对后世子孙的影响,但反映的是积德善报之类的意识。相近的汉谚“贵买田地,积于子孙”,可能是最可与之相媲的谚语,但直白有余,喻事不足。再如,英谚“Sue a beggar and catch a louse”,即“起诉乞丐只能捉住跳蚤”,形容不可能得到经济利益之事,使用了起诉生计依靠他人施舍的乞丐;在汉谚中,则是“得不偿失”。英谚“He who excuses himself accuses himself”,及“Who excuses himself accuses himself”,直译为“原谅自己的人其实是在控告自己”,或“替自己开脱的人实际上是指控自己”;汉语成语有“欲盖弥彰”,形容越是掩盖越是彰显,但反映不出英谚的“试图开脱无异于认罪”这一层含义;汉谚则无相应表达法。一是法律生活的投影——中西谚语中的契约文化观照。笔者曾对英语中的法谚进行过探讨。发现在英语法谚中,对契约的尊重,反映在方方面面。对守信、信义的表达,与中国人的形容方式不同。中国人说:“君子言而有信”,比较直白,是一种对“君子”——有德者的伦理要求;但同样是对“信”的强调,英谚中却使用了契约:“A gentlemans word is his bond”即“绅士的话有如契约”。中国人说:“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用速度来形容君子这类有德者之“信”的;而英谚中却说:“A mans word is as good as his bond”即“君子之言有如契约”;或者说:“An honest mans word is as good as his bond”即“诚实人的话是契约”。英语法谚在“信义”“守信”问题上,无疑是一种“契约思维”。这种思维习惯,使得在中国人强调某些与交易无关的事情的时候,比如我们会说:“有利必有弊”,英谚却说:“You buy land, you buy stones; you buy meat, you buy bones”即“你买土地,也买下石头;你买肉,也买下骨头”,是以交易作比的。因而又可以说是一种“交易思维”。这种“契约思维”“交易思维”之对契约和交易的重视,来源于英谚中的“性恶论”基础。这一基础,也使依此逻辑推衍出的以自利为特征的交易规则、游戏规则,显得朴实和。互利、公平与自由是其应有之义。英谚强调“It takes two to make a bargain”,即“两个人才做得成交易”,却又说:“If it takes two to make a bargain, it takes two to break it”,即“如果两个人才做得成交易,那么两个人也可以取消交易”。这种对契约和公平交易的尊重,也使得人们对债的态度很注重。一方面是积极还债,“Be just before youre generous”,即“你在慷慨大方之前先要做到公正”,这是说:在你开始疏财和奢侈生活之前,你应弄清你的债务都已还清和其他义务已履行。最早的记载出现于1834年的这条法谚,虽已作普通之用,但其原始意义却仍保留着。另如,“Pay what you owe and youll know what you own”,即“还完欠债后,你才知道自己拥有多少财富”,也强调有债必还。另一方面,应当积极还债,“Out of debt, out of danger”,即“摆脱债务,就是摆脱危险”,或者说“Pay as you go and nothing youll owe”,即“随行随付款,你将不欠债”。尽管我们在莎士比亚戏剧中能够看到类似中国的“人死账烂;人死债灭;一死百了”的法谚,如“Death pays all debts”,即“一死偿百债”,表明死者不再对生者负有任何义务,无论金融上的或其他方面的,但重心在“一死百了”或“其他方面的”负欠。无疑地,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英国,及其后来的殖民扩张,使这种法谚所表达的价值观推行、扩展到全世界。二是现实法律的实录。法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法律实录。汉语法谚来自于法律生活,反映法律的规定、原则和精神;而且笔者以为,汉语法谚的较大的功能在于:“实现着从法律语言到生活语言的切换,实现着从法律知识到生活常理和经验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