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中国最美古诗文:心若有诗我便从容图书
人气:37

中国最美古诗文:心若有诗我便从容

46篇经典诗文+46幅精美书画+15首原声录音,扫码喜马拉雅即可在线收听;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古典文学专家袁行霈先生作序推荐 ;范曾、田黎明、何家英、邱振中、管峻、王家新等书画名家插图
  • 所属分类:图书 >文学>中国古诗词  
  • 作者:[王能宪]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69911022
  •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7
  • 印刷时间:2017-07-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中国美古诗文》共为中国古代 46 篇美、动情的古诗文做了精湛的解读和赏析,其中大部分是作者早年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王牌节目《阅读与欣赏》撰写的赏析稿,该节目的特色是名人介绍名作,由名播音员广播。本书在此基础上再加“一名”——当代书画名家范曾等为诗文配书画,以文字、书画、声音,多方位、多角度呈现古典诗文的无穷魅力。 -CN;mso-bidi-language: AR-SA'>46篇经典诗文 46幅精美书画 15首原声录音,扫码喜马拉雅即可在线收听

编辑推荐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古典文学专家袁行霈先生作序推荐

范曾、田黎明、何家英、邱振中、管峻、王家新等书画名家插图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王牌节目《阅读和欣赏》经典赏析稿

著名播音员夏青、葛兰、林如、铁城、方明等原声呈现

46篇经典诗文 46幅精美书画 15首原声录音,扫码喜马拉雅即可在线收听

作者简介

王能宪,江西瑞昌人,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者,作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常务副院长。 曾长期在高校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和学术研究,后到文化部机关工作,主要从事文化政策和文化理论研究。先后担任文化部政策法规司研究处负责人、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等职务。2006年3月调任中国艺术研究院。 主要著述包括:专著《世说新语 研究》《文化建设论——王能宪演讲 集》《自由创造是文学艺术的本质要求——论文化政策与文化战略》《二分集——文学与文化摭论》《忘机斋文集》,校点古籍《魏叔子文集》等。

目录

目 录

袁序 1

如何读懂古人(原序) 3

壹 材与不材之间:庄子的处世哲学 《庄子 山木》(节选)1

贰 独立不迁的人格颂歌 《楚辞 橘颂》7

叁 修心养性,才能安身立命 蔡邕《女训》13

肆 俯仰天地的生命哲学 王羲之《兰亭集序》18

伍 回归自然,躬耕南野 陶渊明《归园田居》三首29

陆 隐者之心,劳者之事 陶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40

柒 水碧山青画不成,最美不过富春江 吴均《与朱元思书》47

捌 隐者情怀,佛家理趣 王维《山居秋暝》57

玖 上穷碧落不为仙,俯视洛阳五内煎 李白《古风》其十九63

拾 自由的心灵,自由的人生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68

拾壹 从积极的“狂人”到消极的“狂人” 李白《留别广陵诸公》77

拾贰 干戈离乱中,忧国忧民泪 杜甫《蜀相》85

拾叁 妙笔传奇童 柳宗元《童区寄传》91

拾肆 命之不存,钱将焉用 柳宗元《哀溺文》103

拾伍 集忠奸于尺幅,显美刺于行间 薛用弱《集翠裘》109

拾陆 浪漫而瑰丽的爱情诗 李商隐《碧城三首》117

拾柒 为伊消得人憔悴 唐代闺怨诗三首129

拾捌 一样春风一样柳,不同情志不同诗 唐人咏柳诗三首139

拾玖 血泪铸就的辞章 李煜《虞美人》147

贰拾 梦里不知身是客,别时容易见时难 李煜《浪淘沙》155

贰拾壹 醉翁之意何在 欧阳修《醉翁亭记》161

贰拾贰 悲秋而伤时 欧阳修《秋声赋》171

贰拾叁 受之天不若受之人 王安石《伤仲永》181

贰拾肆 明月清风,物我两忘 苏轼《前赤壁赋》188

贰拾伍 一曲潇洒高雅的青春之歌 李清照《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201

贰拾陆 农作之辛劳,农家之生趣 杨万里《插秧歌》207

贰拾柒 莲叶荷花别样景 杨万里咏荷诗两首213

贰拾捌 稻花香里说丰年 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219

贰拾玖 伤心人别有怀抱 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225

叁拾 神鬼也怕恶人 《艾子杂说 行水》229

叁拾壹 人灵于物 刘基《司马季主论卜》237

叁拾贰 用智胜于用力,用人高于自用 刘基《说虎》245

叁拾叁 宦官弄权,祸国殃民 王磐《朝天子 咏喇叭》253

叁拾肆 爱子有道,教子有方 郑板桥《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257

叁拾伍 欲速则不达,躁急者自败 周容《小港渡者》266

叁拾陆 风华正茂,指点江山 《沁园春 长沙》273

叁拾柒 气势磅礴的长征颂歌 《七律 长征》283

后记 289

在线预览

贰 独立不迁的人格颂歌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可任兮。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楚辞 橘颂》

楚辞是继《诗经》之后中国文学的又一高峰。楚辞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即所谓“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屈原是楚辞的奠基者和主要作家,其代表作品有《九歌》《九章》《天问》《离骚》等,体现了楚辞的较高成就。

橘颂》是《楚辞 九章》之一。《九章》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九篇作品,这些作品并非一时一地之作,是汉人刘向编辑《楚辞》时汇集而成,并冠以此名。一般认为,《橘颂》是屈原早期的作品。这主要从两方面分析:从内容上看,通篇咏物言志,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没有丝毫悲愤痛苦的情绪,可以看出是作于政治上失意之前;从形式上看,基本上继承了《诗经》的四言形式,句法没有多少变化,不像后来成熟时期的作品那样句式参差,变化多端。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全诗以拟人化的手法颂橘抒怀,字面上歌颂橘树的品格,实则是在歌颂自己的理想人格,那就是“受命不迁”“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秉德无私”等高尚情操和坚贞品质。

全诗分为两部分,及时部分写橘的形貌,即外在之美。第二部分写橘的本质,即内在之美。

我们先来看及时部分。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这几句说橘树是一种只宜生长在南方楚地的皇天后土中的佳木,不能迁移到别处。后,是后土、大地的意思;皇,即皇天。这里所谓的皇天后土,诗人是用来形容和赞美自己祖国的。嘉树,则是对橘树的赞美和称颂。徕,同“来”;服,是适合、适宜的意思。兮,是楚地方言,也是楚辞中使用得最多的感叹词,用在句末以增强咏叹的语气和韵味。“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这两句说橘树生来就适宜在楚地这皇天后土中生长。“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是说橘树禀受自然的天性,只能在南方生长,不能迁移到别的地方。《周礼 考工记》上说:“橘逾淮而北为枳。”橘树只适宜在南方温和的土壤中生长,迁移到淮河以北就变种为枳了。“深固难徙,更壹志兮”,这两句进一步强调橘树品性专一,坚贞不移的特征。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这几句描写橘树的枝叶、花朵和果实的美丽。“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是说橘树绿叶白花,枝繁叶茂,蓬蓬勃勃的样子,十分可爱。素荣,是白色的花。纷,指枝叶纷繁茂盛。“曾枝剡棘,圆果抟兮”,进一步描写橘树枝干上长着尖尖的刺,枝头挂着圆圆的果实。有人说这是形容橘树具有方圆统一、刚柔相济的品性,似乎有一定道理。曾,同“层”,重叠的意思。剡棘,锋利的刺。橘树的枝干上都长有尖锐的刺。抟,通“团”,描述橘子的形状,即“圆果”。“青黄杂糅,文章烂兮”,接着描写果实的色彩:橘子未成熟时是青的,已成熟时是黄的,将熟未熟时,则是青黄杂糅,颜色十分鲜艳好看。文章,是形容橘子的色彩。灿,是灿烂艳丽。

“精色内白,类可任兮。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这两句总写橘的形貌特征。“精色内白,类可任兮”:橘子的外表色泽精美,而内瓤晶莹剔透,这好像是可以担当大任的君子。精色,是承接前一句“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称赞橘子的外表色泽精美。内白,是说橘子的内瓤洁白,这与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橙红色的橘瓣不同,不知道是物种的进化,还是品种的不同。类,是“像”的意思。可任,即可以担当重任。“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由于橘树具有与众不同的品性,无论怎样修饰都得体而美好。纷缊,茂盛的样子。宜修,适宜于修饰。姱,美好。不丑,超群出众。以上及时部分,描写橘树的生存环境、枝叶、花果,从外表到内质,都美好可嘉。

再来看第二部分。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这一句总领,说橘树自幼具有与众不同的品质。嗟,是感叹之词,在这里表示赞许的意思。尔,指吟咏的对象“橘”;也有说是作者自况。本来,诗人就是托物言志,写橘即是写己,物我已融为一体。有以异,即有所以异,也就是说橘树与其他树相比有异常之处。那么,橘树有哪些异常之处呢?

首先,具有独立性。“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这几句称赞橘树苏世独立,不随流俗的品格。这是对及时部分“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这些内容做更进一步的强调和发挥。廓,是广大的意思;廓其无求,这里指胸怀广阔,一无所求。苏世独立,即清醒地独立于世,也就是众人皆醉我独醒之意。不流,即不随波逐流。

其次,有高尚的道德。“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这句说橘树具有谦虚谨慎,不致招致过失的品德。闭心,指加强自我修养,不受外界的诱惑;自慎,即“慎独”之意,闭心自慎,就是谦慎自守。“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是说橘树具有无私的美德,可以与天地并立。“愿岁并谢,与长友兮。”由于橘树有这样美好的品德和修养,因此希望永远与它做朋友。愿岁并谢,是说愿意与橘一起度过岁月,一同终其一生。岁,指岁时、岁月。谢,即消逝、逝去。

再次,有耿介正直的品格。“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这句说橘树既有内美,又有外美;既刚强正直,又通情达理。淑,内心美好。离,同“丽”,这里指外在之美。不淫,不过度,恰到好处。梗,同“耿”,梗其有理,是正直而有法度。因此,接着说:“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年岁虽少,是呼应前面“嗟尔幼志”的,说橘树虽然年幼,但它的品质和道德修养却是可以作为师长加以效法的。行比伯夷,是说橘树的品行可以与古时候的贤人伯夷相比。伯夷是商朝末年孤竹君的长子,他和弟弟叔齐反对武王伐纣,武王灭商后,因耻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上。因而,后人把伯夷当作坚持操守、品格高尚的典型。置以为像,说是作为榜样。“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这两句可以看作是对全诗的总结。诗人以行比伯夷的橘树为榜样,表明自己要砥砺品质和情操,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

前面说到,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通过对橘的赞美和讴歌,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追求。这种理想人格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诗中反复吟咏的独立不迁的精神。屈原的一生,“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始终热爱自己的祖国,与邪恶势力做不屈的斗争,就是这一人格精神不懈的追求和实践。香港电影《屈原》以《橘颂》为主题歌,可以说是抓住了屈原精神最本质的一点,起到了有力的烘托作用。诗中对橘的形状和特征的描写,赋予了它人格化的情感,橘这一艺术形象实际上就是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倾注到客观物象之中,使二者达到的统一,首开了后代咏物诗文的先河。

媒体评论

在中国文化之传统中,诗歌之宝贵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诗歌可以从作者到读者之间,不断传达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感发的生命。读诗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培养我们有一颗美好而活泼的不死的心灵。

——叶嘉莹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漫漫向**的评论:

两大箱子的书,还没看

2017-09-05 22:00:0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是给家里老人买的,还不错。

2017-11-23 20:43:4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正版书,比实体书店便宜很多,真值。这本书有很多图片,好看

2017-09-01 20:13:2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是本好书!

2017-09-04 22:18:26
来自利涛zhl**的评论:

好书,甚好,真正的学者和专家。

2017-09-06 14:11:42
来自知识贩**的评论:

收到货后特意和书店的对比了一下,没有发现和书店的有什么不同,装帧印刷都非常好,相信是正版的,还比书店便宜好多。物流也相当的快。全五分,以后买书就找当当了。

2017-09-08 14:28:28
来自zhjsfj**的评论:

非常好,内容详实,讲解细致,包装精美,我很喜欢,值得推荐。

2017-09-17 22:04:3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好好好,很好的一本书。

2017-09-19 18:29:00
来自j***悠(**的评论:

中国最美古诗文:心若有诗我便从容 包装完好,宝贝全新,活动价给力,喜欢当当购书。

2017-10-01 09:43:15
来自y***h(**的评论:

中国最美古诗文:心若有诗我便从容 该书对古诗文解说得很好,但量太少了,不过瘾。

2017-10-15 12:50:2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书很不错。

2017-10-15 19:26:02
来自猪头老**的评论:

作者的实力决定着书的内容。

2017-11-06 14:28:15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很好的一本书

2017-11-11 14:00:1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很好的书,非常非常实用,对于爱学习的人很有帮助,还是纸质书看的舒服,便于记笔记,记得住,当当上买书非常有保证,都是正版好书,快递也非常给力,速度超快,快递小哥认真负责,及时送到。

2017-11-12 17:50:5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非常不错的一本书。印刷、排版、装订、内容都非常好。

2017-10-12 16:05:58
来自oo细嗅**的评论:

导师老师的书,她说要送给另一位同学。希望他们会喜欢。装帧精美。

2017-10-14 18:51:4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诗文浩如烟海,其中有些名篇已融入我们中华民族的基因之中。

2017-10-14 17:26:3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以优美的语言讲述了一篇篇优秀的古诗文,既讲了文学又讲了文学背后的故事

2017-10-31 09:03:29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