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文华世家·吴祖光和他背后的五百年吴氏家族(精装)图书
人气:33

文华世家·吴祖光和他背后的五百年吴氏家族(精装)

兴吴氏 簪缨官宦世家频遭遇政治纠结 生正逢时 文脉薪火相传五百年故事蜿蜒
  • 所属分类:图书 >传记>家族研究/谱系  
  • 作者:[王凡]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15330075
  •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1
  • 印刷时间:2015-01-01
  • 版次:1
  • 开本:32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精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吴氏家族是中国著名的文化家族之一。

文华世家——吴祖光和他背后的五百年吴氏家族》展示了戏剧大师吴祖光和他背后的五百年家族史,配有一百八十张精美老照片。讲述了吴家历代数十人的人生故事。映照出吴氏一脉的五百年沧桑,留下了一段充满抱负、荣耀、摧折与情义的传奇。

编辑推荐

与众多戏剧大师相比,吴祖光的确与众不同。

他创作力强,19岁一提笔就写出连演300场的抗战剧《凤凰城》,随后的《正气歌》《风雪夜归人》,声震剧坛。建国后,他与妻子新凤霞合作改编的评剧《花为媒》,堪称经典。他导演的电影《洛神》《荒山泪》,为梅兰芳、程砚秋留下了的影像资料。

他的作品与作为,独具历史性:1945年,他胆识过人,在自己主编的《新民晚报》副刊率先发表的《沁园春·雪》;他的《风雪夜归人》,七进剧场观看,两次提出修改意见。

他的家族,能文能武:父亲吴瀛中国文博事业的奠基者,为故宫博物院的创建、战乱时期珍惜文物的保护呕心沥血,曾接待过青年,鼎力支持他完成人生革命的首战——"驱除军阀张敬尧";祖父吴殿英是张之洞的部下,作为湖北新军的督办教务,成为辛亥革命的推手;他的直系先人吴中行,授翰林院编修,《明史》记载他"直声震天下",连权倾天下的张居正也不怕得罪。他的儿子吴欢,白石老人以"无欢无不欢"赐名,以文学、政论、书画名扬海外华人社会,有"香江神笔"之称。

吴氏家族中世人罕知的五件业绩:

◎ 吴纶、吴仕首创紫砂"供春"壶。

◎ 吴正志、吴洪裕保存《富春山居图》。

◎ 吴瀛与故宫博物院的创建。

◎ 吴佑孙、吴琳、吴瀛助推"辛亥革命"。

◎ 吴瀛及家人支持、、瞿秋白的早期革命活动。

吴氏家族是中国著名的文化家族之一。

文华世家——吴祖光和他背后的五百年吴氏家族》一书两册,分为"文字"和"影像"。"文字"部分展示了戏剧大师吴祖光和他背后的五百年家族史,讲述了吴家历代数十人的人生故事。"影像"部分通过一百八十来张珍贵照片来直观展示这段历史,包括老照片、家谱、书画、信件、日记、剧照等等,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简介

王凡,著名纪实作家。著有《知情者说》系列,《红墙童话》《红墙医生》等。

目录

引 言 一个五百年文华世家的话题

及时章 美国人选了文华世家之后做"使者"

第二章 "神童"与美人

第三章 不该湮没的故宫元勋

第四章 京城较大的文化沙龙

第五章 水未吹皱而人吹皱

第六章 一言难尽"二流堂"

第七章 两个女人撑起一个家

第八章 没有在患难中倒下的家族

第九章 生正逢时 各领风骚

后面的话

在线预览

一个五百年文华世家的话题

几年前的24小时,吴欢兄突然给我打来电话:"不好了,江苏宜兴来人了,要把我带走!你快到我家来。"这没头没脑的话,除了让我吃惊之外,更多的是纳罕。倘若这个时有出人意外之举的家伙犯了什么事,我这个成天扒拉陈芝麻烂谷子的人如何救得了他?

带着满肚子狐疑的我赶到吴欢家,才知道宜兴来人是宜兴博物馆馆长邢娟。正是她要把吴欢"请回宜兴认祖归宗"。

吴欢之所以急匆匆唤我过来,是因为此前他将写吴氏家族传记之事郑重地托付给了我。此事源起于他得到常州博物馆送给他的一份厚礼,清光绪年间续录的《吴氏宗谱》复制本。宗谱一代名录中有他的祖父吴瀛及其兄弟、姐妹五人,整个家族历史由此可上溯近四百年。

我当初翻看这部家谱,见封面上写着宜兴北渠,不免心生诧异。因为此前吴欢和他的家人日常念叨和用白纸黑字写下的,都是祖籍常州。经查相关资料我才弄明白,吴家人所说的并非狭义的常州,乃是在宜兴曾划归常州治下时的那个常州。

那天,邢女士告诉吴欢:"宜兴曾长期归常州府管辖。因此,您的家乡在常州没有错,但您家族的根在宜兴。我们在宜兴县志和吴氏其他支脉的族谱等资料中查到很多重要历史事实,发现你们家和宜兴吴家的血缘关系,你们家族的历史由此可追溯到五百年前。"她以此为由,非要吴欢跟随她马上赴宜兴"认祖归宗"。

吴欢认祖归宗之后,我亦有幸到宜兴探访吴氏渊源。在追溯和梳理吴氏家族相关资料的过程中,意想不到的发现和感观接踵而来。随着一点点看清这个家族历史延伸的痕迹,我思考了许多以往不曾思考的问题,许多认知是我在正正经经钻研中国近代史的时候都没能悟出和体会到的。例如一个家族与一个民族的历史联系,一个个文化世家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积累的作用,文化的内涵和力量对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有着怎样一种潜移和多维的影响……

在反复的看阅、研判和交谈中,我渐渐意识到我面对的这个吴氏家族,并非此前定格在我意念中的那个吴氏家族,并不是只有我所认识的吴祖光、新凤霞和吴欢、吴钢、吴霜,其有文字可考的家族历史,可上推五百年。

早期的吴家一脉,其思维行止言论,竟然牵连着五百年来历史上众多政治文化的重头人物,如明朝的大画家唐伯虎、文徵明、沈周、董其昌曾是吴家座上客;吴家最早为宜兴紫砂壶注入文化内涵,赫赫有名的《富春山居图》曾是他家藏品;其祖上因对"中国历史上杰出内阁首辅之一"张居正不守规制穷究不舍,于史籍留有"直声震天下"的记载;风靡近代经世致用思潮之源常州学派创立者庄存与、刘逢禄和吴家有着亲缘关系,晚清开风气之先的魏源、龚自珍皆受之影响……

而到了近百年间,对吴氏家族历史的描述,所涉及的清末耆宿、民国政要、中共领袖,更是长长的一串如雷贯耳的名字:张之洞、张謇、袁世凯、康有为、梁启超、黎元洪、 段祺瑞、徐世昌;孙中山、黄兴、蔡锷、、张静江、吴稚晖、李石曾、张学良、张群;、、董必武、、瞿秋白、、李富春、蔡畅、……文艺界则有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于非誾、李苦禅、李可染、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郭沫若、茅盾、老舍、巴金、曹禺、田汉、夏衍……基本囊括了中国现代文艺界全部名流。

盘点近现代中国大事,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南北议和、民国肇始、溥仪出宫、故宫博物院的创建、文物南迁、及时部抗战多幕剧的问世、亲莅重庆谈判、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四十周年庆典、联合国秘书长连任庆贺、连战近年几度来访……总会看到吴氏家族的人台前幕后摩顶放踵不辞辛劳的身影。

像吴家这样,绵延数百年,与中国的社会、政治、文化有着如此难解难分的因缘,或隐或彰的影响力始终不衰,实在是不多的。特别是这种因缘和影响力,并非简单凭借多么雄厚的政治背景和资源,而更多的是倚恃文化底蕴与人格操守。

然而,一个极其有意思的现象是,虽说自晚明以降,吴家与众多政界巨擘、文坛硕彦有着非同泛泛的交情,本该左右逢源,长袖善舞,仕途得意。但近百年来的吴氏家族却更专注于自己喜爱的文化事业,心无旁骛,疏离政治与官场,为国家和民族做的事不少,但遭的难却更多,而在其蒙难之际,又处于万般无奈万方无助的凄怆之中,这就特别耐人寻味。

跟随舅舅为民国肇始奔走的吴瀛,北洋当局忌其与国民党声气相通,国民党政府又疑其与中共瓜葛粘连,罗织构陷惊天冤案,毁了他半生的清白;弃名利不顾一片赤诚从香港投入新中国怀抱的吴祖光,却因其家族与国民党渊源深厚和其本人直言敢谏,几经整肃封杀,且殃及妻子新凤霞,一代名伶在最为熠熠耀眼之时被撵下舞台,继而惨遭摧折以致残疾,后半生与轮椅为伴郁郁而逝……星移斗转,风云变幻,如今国共两党关系改善,吴家五百年的文化根基、广结的善缘又被视为正面资源,人到中年的吴欢,成为国共政要的座上宾。吴家遭际映射出的政治之吊诡无常,着实让人感叹,拍案惊奇。

我想,在太平盛世,文化是会被恭请上座的,但近代以来的文华吴家偏偏赶上了"战争与革命"的纪元,而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从一开始就是以暴力形式拉开帷幕的,民国前后的政治,更是用枪杆子说话才算数,文化人的知识与激情逐渐变得可有可无,甚至让信奉枪杆子的政治家们讨嫌。

和平宁静才是文化生长的理想温床,但近代中国文化却长年在武化争斗的夹缝中挣扎,以致政治、经济总与文化别扭相拗。出现这样的局面,当然还有意识方面的因素,大概是因为我们真的还蹭蹬在文明进程的初级阶段?

文化的气质和意义,高于政治、经济,是形而上的,特别是成为文化精华的部分,超越了政治分野、经济利益,不同的政治群体、经济阶层,公然表态视风雅如粪土者极为鲜见;文化的生命力比政治、经济的生命力更持久、更顽强,政治、经济的产物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被历史的尘埃覆盖,但文化的硕果却不会因朝代的更迭而被湮没,反而历久弥新,更具价值。

然而,政治、经济总是硬道理,而文化却是软实力;文化纵然在政治、经济面前没有弯下腰,却也曾在漫漫历史中屡有长年抬不起头来的时候。

文化与政治、经济本不该是相互违拗的关系,政治、经济有文化的支撑才会精彩,故而有时政治、经济要拉文化装饰门面,但文化人有时"不识相",又对政治、经济外行,结果时不时受到修理和摧折,以致每每出现黄钟毁弃瓦缶长鸣的局面。

但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化却是不会被绞杀的,她会潜入文化家族的血脉得以珍藏传承。伟大的自然科学家发现了"物质不灭定律";拜吴欢兄所赐,我对文化家族加以关注,并从中悟出了"文化不灭定律"。

文华世家之所以成为文化传续的承载,恰恰在于其领悟到文化的真谛,心灵经过文化的洗涤而清澈,栽种下至高至美的精神追求,"仁义礼智信"所涵盖的道德恪守,以致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寒不能移,桎梏不能羁。这在以理想、文化、法制立国兴国的当今,似乎是尤为值得关注和汲取的资源。

绵延数百年的吴氏家族,虽说在近百年来名声并不十分显赫,隐而不彰,但文化之脉丝丝不断,精神和魅力长存, 辗转参与和影响着历史和文明的不断递进的里程……附着在这个世家之上的如许现象,对一个有历史癖的文字工作者来说,是不乏吸引力的。

富春山居图》名画在吴家来了又去,不过寻常轶事;吴中行和炙手可热的当朝宰相较真,被打得皮开肉绽,无怨无悔;吴瀛抛弃官场仕进优裕生活,投身国家文博事业故宫博物院草创的筚路蓝缕,毅然决然;吴祖光劝父亲捐献了两百余件珍藏文物,妻子新凤霞捐献一百余件戏剧行头,一家人清风两袖搬出自家在王府井帅府园的大院,晚年过着普普通通的清贫生活,安之若素;一生经历起伏坎坷,世人为之感叹唏嘘,然而吴祖光却淡然自谓"生正逢时"……相对于这些年来越来越让人厌恶的官场某些人的蝇营狗苟,巧取豪夺,为官不检,寡廉鲜耻,文化清流们的瑰意琦行着实是一面很好的镜子。

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虽说有关吴祖光、有关他的家族的文字面世者洋洋大观,可从文化家族与社会演进这个层面去展现曾经的风风雨雨曲曲折折,并对之做更入微体察、潜心探究的,始终未能得见。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现状,我在接手吴氏家族传记的写作之前,并不曾通过已有的文本对卓尔不凡的吴家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吴欢兄认准了我,非要让我这个长期专注中国近现代政治社会史,而对中国近现代文化艺术圈稍显疏离的人,来担当他们吴氏家族故事的撰述者。

事情有时就是这么有意思,一个在吴祖光印象里没有印象的人,一个当初对吴家没有多少了解的人,如今却最终成了书写吴祖光家世的人。我之所以应下这件事,实在是磨不过同吴欢兄的友情。人的一生,被友情绑架的事情时有发生,而此次接下吴欢兄这个力所不补的重托,却真的让我备尝艰难。

诸位读者,看到我的这一番感慨和唠叨,是不是也会对这样一个家族的历史已然生出一窥究竟的兴致来了?在经历过一度严重湮灭毁损历史文化的时期之后,居然还能发现这样一个有谱系参差辗转引证延绵至今五百年的家族,实为罕见和值得珍视。我们就闲话少叙,赶紧切入正题吧。

然而叙述这样一个超逾二十代的文华世家,关联之人颇众,所涉之事浩瀚,从哪里下笔呢?我突然记起,钩稽笔录吴家数百年来历史现状一事,实际上吴欢兄早在八年前就萌生念头并向我提起,究竟是经历了怎样的情形触发了他对溯源家族的意趣呢?我们就从这儿说起吧。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闽南小**的评论:

不错,好评!

2016-03-22 17:31:5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挺好的,总买书,以前从来不去评价的,不知道浪费了多少积分,自从知道评论之后积分可以抵现金了,才知道评论的重要性,积分的价值,后来我就把这段话复制了,走到哪里,复制到哪里,既能赚积分,还非常省事,特别是不用认真的评论了,又健康快乐又能么么哒,哈哈哈。

2016-12-12 17:19:23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发货速度快,快递小哥态度超好!经常在当当网购书,方便快捷!

2017-02-10 16:44:42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