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之称,普遍认为始于唐代开元年间的“丽正书院”,初为皇家藏书之所,而后逐渐发展成熟,成为古代圣贤向生徒们传道授业和弘扬学术的载体。书院作为中国独特的教育传统,为我们留下很多宝贵的历史经验,对于今天的教育颇有可资借鉴之处。
本书择取了历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二十家书院,对这些书院的历史沿革、代表人物、办学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选择各书院经典的学记、学规加以介绍和今译,让读者深切体会到古代先贤以作育人才为己任的高尚担当,感受到书院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所承载的文化使命和在教育史上的特殊意义
本书对书院文化与儒家教育历史的研究,对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书院文化的复兴,有着重要意义。中国古代书院值得推崇和借鉴的是它们的办学宗旨,即为学的方向。本书所选的大部分学记都在阐述各书院的办学宗旨,对我们当今学校的教育理念颇有借鉴意义。书院不仅树立了宏大的办学理想,还将其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去。本书所选的另一部分学记就记录了各书院规定的为学、修养和待人处事的准则、方法,将办学宗旨加以条规化。这些规约虽是几百年前制订,但对于我们当今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王涵,1969年生,曾在北京一所中学任校长十余年,其间积极倡导教育国际化,发起组建国际教育组织“世界学堂联盟”,在世界范围传播中国传统文化。2008年至今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国际汉语学院顾问、美国全球企业合作学院联盟首席执行官等职,多次承担国家及部委级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出版有《主体教育概论》《风雨读书声》《王逊学术文集》等十余部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