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一颗足够强大的心灵!
毕竟,总有24小时,孩子要一个人走,要一个人面对世界。当孩子可以怀着一颗强大的心灵独立于世,面对各种问题可以从容应对的时候,所有的父母都会感到欣慰和满足。在那24小时到来之前,我们要用爱、耐心和信心给孩子的心灵以滋养,让它足够强大。所以,心灵的教育应该成为教养的核心与本质。
作者结合自己的育儿经历,与你分享让孩子内心强大的40个教养智慧。虽然孩子的个性千差万别,但活用这些智慧,你也能培养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
孩子和父母成功地分离就是所有教育、教养的终极目标。
孩子和父母成功地分离就是家庭教养的终极目标。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一颗足够强大的内心!
内心强大的孩子坚强、独立、自信、乐观!
吉元由美
1960年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成城大学英文专业。1984年,她以作词家出道,曾为日本许多著名艺人作词。代表作有《天使之树》。
如今,她主要以写小说、散文为主。她以温暖人心的话语受到众多粉丝追捧。著有:《读一读,就能带来奇迹》《如何表达爱与被爱之情》《想哭的时候,该如何努力》《读一读,就能带来幸运的88个方法》(三笠书房)《这样度过独处时间,让明天的自己更美好》(大和书房)等。
Chapter
孩子的自信源于父母及时、的肯定
01 "被爱着的安全感"是最重要的
父母的"无条件接纳"是孩子自信人生的基石
02 相信孩子即使跌倒也能重新站起来
父母要发自内心地信赖孩子
03 允许孩子撒娇,但不娇纵
表达爱意,肉麻一点也无妨
04 很多叛逆,只是想获得关爱
无可替代的陪伴与关注
05 那些影响孩子一辈子的话
否定性言语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
06 自己决定,自己负责
适当放开决定权,培养孩子对理性决策的能力
07 孩子是自己的,但不仅仅属于自己
适当保持距离,相信孩子本身的成长意志
Chapter
重视孩子的个性,就能在孩子心中孕育出才能的种子
08 抛弃"我希望孩子这样……"的想法
任何违背孩子本性的期待对孩子都是伤害
09 每个孩子内心都有敏感的地方
了解孩子对事情为什么会有意外的反应
10 不一样的想法,不仅仅是有趣
擦亮眼睛,就会发现孩子的爱好与才能
11 直接的体验远比书本上的知识重要
别因为知识性的东西忽略了感性教育
12 大自然是一切灵感之源
让孩子在敏感期体验真切的世界
13 "喜欢什么"和"想干什么"
支持孩子的理想,但保持一定距离
Chapter
被父母理解的孩子才更善良、更坚强
14 母亲的嘴就是用来和孩子说很多话的
像和大人一样和孩子沟通
15 培养会自己思考的孩子
要引导孩子有自己的意见
16 孩子会比父母想象得更像大人
既不要过分干涉,也不要放任自流
17 "在学校怎么样?"
随时准备听孩子说点什么
18 巧用"幽默"消除不开心
让幽默成为孩子渡过难关的精神拐杖
19 伤害他人,必将收获伤害
在言谈中发现欺负人的苗头时决不放过
20 让被欺负的孩子获得支持,不丧失自信
别让父母的不安情绪影响孩子的情绪
21 打架可以给孩子一个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机会
回顾自己做过的事情,有勇气审视自己
22 不要因为自己过度的期待让孩子拼命地努力
过于追求的母亲是可怕的
Chapter
家长的一句话,会使孩子心中充满干劲儿
23 别让孩子仅仅为了得到表扬而去做一件事情
认可孩子的努力过程,不要只表扬结果
24 高明的训斥方法,是让孩子自己思考
不是要让孩子去感受家长的愤怒,而是要让孩子明白事情的道理
25 老被父母拿来跟别的孩子比较的小孩是不幸的
比较的言语使用不当,就会成为伤害孩子的利刃
26 如何让孩子想努力做事
只有孩子自己真正感觉到"糟糕了",才会发挥出自己的力量
27 利用《岁时记》学习那些眼睛看不见的
培养出孩子纤细的感知力,是值得夸耀的事情
28 当孩子遇见手机、电脑、iPad……
不要让孩子沉浸在一个人的世界中
29 重新认识读书的重要性
与其冲孩子喊"去读书",不如创造一个阅读的环境
30 通过梦境分析孩子的心理状态
了解孩子的梦的含义,获得孩子自己也没意识到的信息
Chapter
对孩子表现出思念,孩子就会学到:人生是很重要的
31 让孩子适应严峻的未来
生存能力的三大支柱:智力、体力、精神
32 孩子更相信从父母身上看到的东西
孩子的成长痕迹中,反映着家长的价值观、生活方式
33 孩子能敏锐地看穿家长的用心
小心点,孩子的确在仔细地观察父母
34 鼓励孩子说出真相
诚实地将事情说出来是一件好事,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5 孩子说谎时,父母应该这样做
想想孩子为什么说谎,也是很有必要的
36 自己善良的行为也是为了自己
孩子善待他人的时候,家长对此表示认可是很必要的
37 作为人是不希望被忘记的
那些该让孩子清晰知道的事
38 可以告诉孩子自己的生存哲学
让孩子看到自己诚心诚意、全力以赴地生活
39 用心向孩子传递"语言力量"
使用"天使的语言"抵御孩子的混搭语
40 总有些主题,人生绕不开去
幸运就是每天的笑容、语言、感恩的心的叠加
后 记 和孩子一起成长
Chapter 1孩子的自信源于父母及时、的肯定
01 "被爱着的安全感"是最重要的
——父母的"无条件接纳"是孩子自信人生的基石
"我喜欢自己。"——在生活中,我们能否这样想,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如果有"反正我怎么也不行"这种自我否定的心理,那么心情将是晦暗的,生活将是辛苦的。不管是爱还是被爱,都将变得很困难——连自己都不爱自己,又如何有能量去爱别人?
"喜欢自己"这种心理状态,不同于所谓的"过度自恋",也不是傲慢;而是对自己的存在的意义感到愉悦,对自己的存在有安全感。正是有这种心理素质,孩子才能健全地成长,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总是能够积极乐观向前看。
为了使人能够建立起对自己的肯定心理,从刚出生的婴儿开始,就应让他充分感觉"这个世界是安全的"、"这个世界是善良的"、"这个世界是充满爱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直到上小学为止,孩子和社会之间的纽带都是父母。虽然有保育园、幼儿园这些联结方式,但孩子基本还是通过父母感知和认识外面的世界。
在这个时期,孩子会以自己的方式去感知世界,他们会全力运用自己的感知觉,全身心地感知来自外界各种各样的事情。
孩子重复体验着来自父母的关爱、大量柔情的话语,自己被父母所接受、被父母所保护,这个世界是安全的,这样的概念就会被强烈地印在孩子的潜意识中。所以,在这个时期,父母必须全力培养孩子的自我肯定感。
有一种说法,"3岁看大,7岁看老","3岁前,决定孩子的一生"。确实,从婴儿开始到三岁左右,在成长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和最需要照顾的时期。
我女儿在快3岁的时候,开始会说各种话,自己能做的事情一点点增加,在感性教育过程中,"女儿的话"有令人感到新鲜的、惊讶的、欣喜的、好笑的,在这个时期有意思的事情接连不断。
这个时期孩子的笑脸,对不管多么疲劳的父母都有着治愈的功效,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为人父母的喜悦。换言之,父母自身也从孩子身上获得了珍贵的爱的馈赠。
养育孩子,不仅是父母在抚育孩子,也是父母和孩子的相互抚育,共同快乐,共同分享安全感。
给孩子的心灵筑造"一生的基础"
随着孩子从保育园、幼儿园进入小学,孩子的世界也在向外扩展。对于孩子来说,也有不高兴的时候,比如小朋友之间,当孩子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的时候,为了和周围的小朋友和睦相处,其基础就是有一个"喜欢自己"、"认可自己的存在"的良好心态。所以,在孩子稍微大一点儿之后,父母就有必要在语言和态度上表示出"你就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做就好"的意思。
"自己有自己的立场"、"我父亲是爱我的"、"我想让他抱的时候,他就会抱我"……有这些想法的孩子就会心安理得。从这个意义上说,父母就是孩子的避难所、力量补给站。
当孩子成为小学生,随着年级不断增长,可以说他们在不断实践自立。不过,离自立还为时尚早。这时,孩子在朋友关系上会遇到各种问题。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应该减少对孩子的感情干预程度。但是为了消除这样做给孩子带来的不安,也应该有意识地注意孩子,和孩子接触。
女儿小学六年级时,有时候我在沙发上坐着,她会一言不发地将身体靠过来。看到她这个样子,我就能感觉到她在学校里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情,便很自然地给予她拥抱。
因为女儿没有特别地想和我说,我也就不去问。这时,她只不过是在感情上给"外边的自己"和"家里的自己"寻找内心平衡,或者是在母亲的怀抱中得到被保护的安全感。
孩子通过这种肢体接触来感受父母的关爱。对于寻求安全感的这种行为,我想对于幼儿和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其实都是一样的。
喜欢自己;自己是被爱着的;这个世界是让人放心的——这就是孩子通过与父母的情感交流切身感受到的。这些交流包括无数的关爱的话语、拥抱,等等。孩子们正是通过这些情境,在意识里树立起向前看的态度,同时变得坚强起来。
02 相信孩子即使跌倒也能重新站起来
——父母要发自内心地信赖孩子
当孩子发生任何事情或遇到挫折的时候,有些父母马上就会想:"这孩子真是差劲,自己什么都不行。"
还有些父母会条件反射般地认为:"不会吧,我家的孩子应该不至于这样的。"
多数的父母会有上述两种想法之一。例如,孩子在学校和小朋友打架了,或者孩子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虽然想相信自己的孩子,可是,万一……如果……"这样的想法会划过脑际。
我从心底相信孩子;可是,万一惹出什么祸来,也不是没有可能——这就是"左右摇摆"。
这里"惹出什么祸来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意思,就是那个所谓的"万一……",其动机就是万一发生这样的事情的时候的"心理准备"。父母的这种想法对于孩子来说,是极其错误和失败的。
我们为了生存,很多重要的事情都要从"经验"中学习得来。为了让孩子能够掌握"经验",让失败变成有益的经验,大人的循循善诱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当孩子犯了错误和失败的时候,父母的态度对于孩子是非常重要的。
最重要的就是如何信赖孩子。
所谓信赖孩子,并不是相信"我们家的孩子不可能干坏事"、"我的孩子不会失败"。而是应该相信"他(她)虽然干了坏事,但有很强的反省能力"、"就算失败了也能够重新站起来"。
没经历过失败的孩子是没有的——这话对于任何年代的孩子都是适用的。有时失败不是因为失误,而是干一些明知道不该干的事情。但是,即使是大人也有失败和犯错误的时候,更何况未成年的孩子们?不发生问题是不可能的。
正因为如此,和他们最亲近的父母才是最重要的。不要过于责备孩子,而是要考虑下一步应该如何做——"失败是成功之母"。"即使失败,我也相信你有能力从失败中学习到经验教训。"应该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孩子的失败。
这种态度不仅局限于发生问题的时候。对于那些胆小、过于内向、很容易放弃的孩子,也是同样有效的。
"我相信你能够重新站起来"——父母首先要相信孩子并明确地向孩子传达出这种信任的信息,那么孩子就会放心,从而能够继续向前进步。
信任孩子是父母最重要的工作之
对于孩子来说,没有比得不到父母信任更悲哀的事情了。这就等同于自己的存在被否定了。
就像前文所说的,自己的存在是被认同的,自己是被热烈欢迎的——有了这种安全感之后,本身具有的力量才能发挥出来。这样看来,"相信孩子"可以说是父母的重要工作之一。进一步说,相信"孩子具备的能力",既关系到孩子能否变得坚强,也关系到孩子今后的发展。
遭遇问题的时候,一方面,应该让孩子清楚理解"这个可以做,或者不可以做",促使他们反省;而另一方面,明确表示"无条件地接受存在问题的孩子"也是重要的:
"不管你怎么样,我都会接受你的,我是爱你的。"
不管发生什么事情,父母都要有一种接受的姿态和语气……父母应张开双臂坦诚地接受他(她)。这种确信,关系到孩子能否重新站立起来的问题。
"不管什么时候,我都被父母爱着,他们永远接纳我。"我认为自己和父母之间的这种信赖感、自我肯定感,能够改变孩子的任何不良习惯和表现。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与父母分离的过程。许多成人问题往往是与原生家庭父母的问题。
我女儿刚出生的时候,一位养育过孩子的长辈对我说:“从今以后,有的受了,你做好心理准备吧。”对于这句话的意思,我现在已经非常理解了。如今不仅是我,凡是正在养育孩子的父母,不都感同身受吗?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由于自己的焦虑、担心,最终带着各种情绪对孩子进行管教,很难做到理性,这样的事例很多
自己已经买了很多类似的教育书籍了,希望自己能做的越来越好,书质量不错,发货快!支持当当这次一共买了29本书,每一个都认真写评论,好累呀,不过积分还是很值的。
学习放手,做个有智慧的家长。这才是为孩子着想的最佳选择,毕竟孩子长大了还得自己会处理各种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身心健康、笑对人生。所以很赞成这本书的许多观点,不错!
孩子看重的是和父母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而父母在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时候,理解孩子的情绪,增进亲子关系,为孩子将来的成长打下有益的基础。
中国的教育体制只能用“应试”来形容,搞的孩子天天都跟上了发条似的,没有机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当父母的也很无奈,能怎么办?有时候只能就这样接受了,其实想想,最终还是苦了孩子,现在只能在抓紧学习的基础上给孩子尽量少的压力,好多事情总觉得孩子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学着独立去做!悲哀啊!
作者对孩子的深沉的感情,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凝聚了作者极大的精力和心血,大部分的孩子都是普通平凡的,大部分的父母也是如此,如何教会他们独立是家长们的必修课,终有一天他们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孩子,总有一天,你要一个人走!将孩子成长过程的细节分割成一段一段小故事,也有不少共鸣之处,还可以学习作者的育儿经验。
怎样的家庭教育才能够得到众人的肯定呢。对于孩子,莫过于鼓励,支持和包容的爱。用这些去让孩子懂得父母的教育如此用心良苦。没人会替你走完人生旅途,所以这一路且行且珍惜。
我告诉:孩子,总有一天,你要一个人走!现在你学会的每一样东西都是为了你的将来的独立做准备,比如很简单的做饭,你学会做饭是为了你自己的胃不受委屈。所以独立是为了你自己,而不是为了家长。
除了学习优秀,人生还要包含很多……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书本上的知识并不是人的一生。孩子从小应该学会更多的独立性,这样长大了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孩子,总有一天,你要一个人走!希望天下的母亲都可以像书中的母亲一样用爱去教育孩子,而不用自己的经验去告诉他正确和错误,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立性。
每个孩子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他们的未来也应该有孩子独立完成,所以,我们应该告诉孩子:孩子,总有一天,你要一个人走!
每位父母都是爱着孩子的,但很多时候我们的方法都欠缺妥当,我们这一代对待孩子教育上比我们的父辈更注重方法、技巧。但是实际生活中我们却还是在沿用父母给我们的教育方式对待我们的孩子。这本书,让我们懂得给孩子自由,他(她)才会成为他(她)本该成为的样子,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学会放手。毕竟,孩子,总有一天,你要一个人走!
父母的爱,永远给不完。可是,孩子,我们仍要忍住,放手让你走。孩子,总有一天,你要一个人走!用心灵的交流,跟孩子一起成长。给孩子一个天真的童年,一个自由的未来。
我很高兴能读到这本书。孩子的教育过程确实需要爱,更需要规矩。值得大家看,我买了就马上看,不是长篇大论的说教,那一点一滴都是母亲的记录,都是来自一个母亲的分享,所以我恨不得马上就跟阅读完。。。孩子,总有一天,你要一个人走!
一天看完,从中受到的最大一个启发就是,允许孩子犯错,也相信孩子会犯错,但是更要相信的是,孩子有正视错误、承担责任并改正的能力,很不错的书籍,能从中学到许多,和《为何家会伤人》一起买的,不过感觉那本更加深入人心一点。
孩子,总有一天,你要一个人走!孩子会在爱的环境中变得勇敢,独立。因为爱,孩子才有了更多的安全感,因为爱,孩子才会勇敢的离开父母的怀抱,走向前,因为他们知道,身后的父母永远在凝望着他们,是他们的后盾和港湾
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并不按照父母所设想的那样行动。作为父母,想说的话却不能说,像吞了一块石头似的忍耐,这样的事情也是常有的。其实,培养孩子,父母也能获得成长。如果能够如此带着迎接挑战的心态去面对孩子的成长问题,培养孩子就会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
孩子是我们家长带到这个世界来的,但孩子不是属于家长的私有产品。父母陪孩子走一段路,但是有限的一段路程,最终路是孩子自己走的。世间有很多爱是为了在一起,但唯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为了分离,为了把他推开,让他独自生活。大声地告诉我们的孩子,“孩子,总有一天,你要一个人走!”
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并不按照父母所设想的那样行动。作为父母,想说的话却不能说,像吞了一块石头似的忍耐,这样的事情也是常有的。其实,培养孩子,父母也能获得成长。如果能够如此带着迎接挑战的心态去面对孩子的成长问题,培养孩子就会变成一件快乐的事
在父母的翅膀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能飞得比自己的父母更高吗?如果父母觉得自己很普通,就不要再给孩子瞎操心,设计什么人生了,还是设计一下怎么样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好一些。不管怎样,孩子,总有一天,要一个人走!
中国父母都应该看看,孩子是我们自己的,要我们自己去培养,不要把教养的责任推给老人和老师,那是不负责任的。只有培养了孩子独立思考和独立行事的能力,才是真正合格的家长。因为,孩子,总有一天,你要一个人走!
这本书写出了妈妈细腻的感情,教会了做妈妈的人怎样与孩子有好的相处,看过后收益很大!对于孩子真的要放手,他会自己慢慢长大,要一个人走。父母只要从旁边看着,孩子只要没有原则性的错误就可以,让我们用爱去引导孩子独立、快乐的成长。
现在很多孩子缺乏独立自理能力,想想这是不是跟父母有很大的关系呢~一定要告诉孩子——孩子,总有一天,你要一个人走!父母不可能一辈子都能陪伴在孩子身边,也不可能帮孩子解决所有问题,所以,要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独立自主地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近来,我一直在看《孩子,总有一天,你要一个人走》这本书。每当看到书本封面上那个满脸自信笑容的小男孩拎着大大的旅行箱,坚定地迈向远方的道路时,我总会记起很久以前看过的一个与狐狸有关的纪录片:狐狸妈妈生了一窝小狐狸崽,十分精心地照料着它们。然而严冬过去,春天来临,狐狸妈妈竟然狠心地把它还未成年的儿女们推出了家门。小狐狸们不舍得离去,在窝前徘徊、哀叫,狐狸妈妈不仅不为所动,反而疯了似的冲出来对着它们一顿撕咬,硬生生地将它们赶离了洞穴。小狐狸们乍一离开妈妈,显得那么不知所措,可是慢慢地,它们似乎明白了什么似的,向着未知的森林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