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野蛮”时代“野蛮”生长又“野蛮”立世的“野蛮”文人,就靠着自己的“野蛮”江湖路,成就了自己的一段“野蛮”人生。他原是体制内的学者,睿智而温厚,却阴差阳错的走进商界,也从而激发了他骨子里的江湖气,狡黠而尖刻。他带着满身江湖气息,领着一群小弟,浩浩荡荡的投身于商海,铸就了“万通六君子”之名;却又因江湖情谊,万通挥泪分家;更因江湖道义,他独挑大梁,带着万通大步前行。他的一生,充满了“野蛮”和“江湖气息”,却又因为那份学者书生的智慧,充斥着文化与道理。他用段子构架了他独特的思维模式,更用饱含书卷气的野蛮书写了他独特的行为准则。他就是冯仑:一个地产界的“文化流氓”、商界的“野蛮书生”,他一直在用自己野蛮的智慧创造属于世界的奇迹。
冯仑的成功是中国“书生”的胜利,他作为草根一族,在中国这快速发展的几十年里,也和这个国度一道成长起来,成就了他的“商业帝国”。他用近乎“粗俗”的语言讲述深刻的真理;他信奉老庄,不善理财;他玩转冯氏江湖,打响“绿色”革命。本书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娓娓道来冯仑的传奇人生,让我们一起看他如何“草根逆袭”成就万通,臻于。
韩啸,吉林长春人。涉及文字领域多年,曾在杂志社和出版社工作,发表作品50余篇,同时为全国部分省市电视台栏目进行剧本创作,并系多部励志题材话剧的核心创作人员。并擅长以风趣幽默的写作风格,对社会、人物等进行多角度分析,力求呈现富有鉴赏力的独到见解,已出版作品《李彦宏:百度与智能时代的畅想》等。
序1 “冯野蛮”的“草创”路变局时代的幸运儿
文明“土匪”
与牟其中的恩怨
“草创”,只为生存
中国合伙人
万通“及时桶金”
志同道不合
智谋者的艰难
“以商人方式退出”
从6到1
“老财”潘石屹
“好孩子”易小迪
“好兄弟”刘军、王启富
“梦”回万通序 1 “冯野蛮”的“草创”路 变局时代的幸运儿
文明“土匪”
与牟其中的恩怨
“草创”,只为生存
中国合伙人
万通“及时桶金”
9 和冯仑一起思考人生 李嘉诚、奶牛、草 详细观察人或事物的行为和动向,能够更客观地了解他们的用意。因此,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对成功也是很有帮助的。冯仑就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
冯仑爱说段子,爱讲故事,一旦让他说起来,可就没完没了了。但是,所有人都承认,这些话会让你在发笑的同时陷入沉思。这些年,他曾和很多企业家去世界各地参观,走过很多国家、很多城市,遇到了不同阶层的大人物、小人物,还有“动物”。
这一过程中,有两个方面给冯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香港成功企业家李嘉诚,冯仑在李嘉诚身上学会了怎样做人;一是蒙牛奶牛场里的牛和沙漠中的草,在牛和草身上,冯仑学会了如何做事。冯仑对李嘉诚十分尊重,尽管把他和牛、草放在一块儿说,却绝没有诋毁李嘉诚的意思。
一次,蒙牛的牛根生约冯仑一众企业家到蒙牛参观,及时站就是牛奶厂。当时里面的工作人员正在给奶牛挤奶,本来大家都不以为然的事情,冯仑却看得兴头正起,还一边看一边琢磨。当其他参观者已经离开时,发现冯仑还在那发呆地看着,同行的人一再催冯仑,甚至有人就开起了冯仑的玩笑,说:“快走了,就这么点儿挤奶的事,你还看个没够了!”周围的人都大笑起来,当时冯仑尽管也有点不好意思了,但他一直都没想明白一件事:母牛都在这老老实实地被挤,那些公牛都跑到哪去了?
后来在吃饭的时候,又有人再次用“看奶牛”的事调侃冯仑,冯仑便借机请教了牛根生。牛根生则说:“别着急,下次单独安排你去看公牛!”
不久,冯仑再次去蒙牛时提起了此事,牛根生便带着冯仑去看公牛。公牛生活的地方叫“种牛站”,站内大公牛数量众多,品种优良,每一头都比汽车贵。
当地的养牛户都会来蒙牛的种牛站给牛配种,要是生出来母牛,全家高兴得不得了,敲锣打鼓地庆祝,因为奶牛能赚到更多的钱;一旦生出来公牛,全家可就闷闷不乐了,因为公牛挤不出来奶,只能做种牛,这就等于赔钱了。
说到这儿,大伙都开始好奇了,都想继续听下去,弄明白到底是为什么。这时,冯仑接着发出疑问,这么吃亏种牛站到底是谁来经营呢?谁来吃这个亏呢?牛根生给出的答案是:政府企业。
此前,冯仑在阿拉善做慈善机构负责人时,曾经参观过一个特别迷人的企业。这家企业似乎有一些传奇故事,企业创始人从上大学时就一直都在坚持着做一件事情:研究草。他专门研究内蒙古沙漠和极其缺水的地方所生长的植物,并在这些地方种上新的植物。
草、树木及任何奇特植物是一样的,都需要水分的供养,因此他的笔记中记录哪些不爱喝水,或是从来都不喝水的花花草草。
其实,这件事情并不难,但他却坚持了二十几年,其后,他邀请冯仑去参观,那里已经是一万亩示范草场和草原了。
草原上有很多冯仑不认识的植物,有的草长得像花,有的花长得像草,但它们都很有韧性,拔也拔不掉,吹也吹不跑,就像是混在水泥里的钢筋一样,一直“屹立”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之中。
这些植物似乎不会凋谢,不会枯萎。创造这些奇迹的人,就是那个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便成为企业家的男人。他只是把“草”做好了。此时,这些被人看不起的草反而成了他赚取利润的载体。在创造利润和价值的同时,他也让“秃顶”的西部焕发了青春,重新长起了头发。
讲完后,冯仑说:“这是什么,这就是没有竞争的竞争力,在竞争关系中到底在竞争什么?”饭桌上的冯仑一旦打开了自己的“话匣子”,便开始滔滔不绝的演说。很多业内人士都表示,能听到冯仑的一些独到见解,也算是人生中的课外补习班了。
冯仑接着讲了另一个故事。
他去香港时,李嘉诚组织去香港交流学习的企业家们吃饭,这顿饭吃出了冯仑这半辈子的感受。
没见到李嘉诚之前,冯仑多少还有点紧张。李嘉诚作为全世界华人中最成功的企业家,并且是自己的偶像,不知道这样的人在生活中会是什么样。冯仑不停地忖度着。
在冯仑的“世界”里,越是“大人物”越是要踩着点进场,遇到脾气不好的,还得让你干等一时半刻,待大家都“手背后”坐好的时候,才会缓缓进场。这还不算什么,进来以后话说不到三句,要是吃饭的话,他老人家一定要坐在主桌。在主桌的位置上一般都会有个名签,上面是“大人物”响亮的名字,然后席间几十人都围坐在他身旁,其他提不上名字的只能坐在一边的桌上,还没等大伙吃完,大爷就得退场了,以示他不是来吃饭的,纯粹是给大伙面子才来的。
这些都是冯仑自己的想象,在他的生活中,这样的人不计其数。如果李嘉诚也是这样,他在心里上也是能理解的,也不会怪他。
想这些的时候,冯仑还在电梯里,正想到好笑的地方时,电梯门突然打开。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大名鼎鼎的李嘉诚竟然已守候在门口了,而且是谦卑地微笑着,然后把已经准备好的名片逐一递给从电梯走出来的每一个人。
年逾古稀的李嘉诚,能亲自在电梯口等着来宾,这已很出人意料了,以他的身价和地位早已不需要名片这种东西了,却还是如一个经营小买卖的老板一样,仿若用发名片的方式悉心培养客户群。随后,李嘉诚拿出来一个盒子,冯仑纳闷,这又是干什么的?
“抓阄”,对,就是抓阄,每人抽一支签,签上有号码,这是一会儿拍照留念时每个企业家所站的位置。
冯仑有些蒙了,为什么照相还要抽签呢?难道抽不到签的不让照相?待拍照时冯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李嘉诚的用心良苦之举,经历这么多年的社交活动,他很了解每一位宾客的每一种感受。
为了能让来宾心里都舒服,不因为排位或是尊卑的问题产生矛盾,就出现了这种能避免“三六九等”等尴尬问题的解决办法。
冯仑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回去以后也打算利用起来。在冯仑赞叹的时候,李嘉诚要求各位来宾再抽一支签,这是吃饭时所坐的位置,理由和照相一样,这样谁能坐在李嘉诚身边,就要看运气了。
李嘉诚上台讲话的时候和大家说,其实他不想讲什么,也不知道讲点什么,只是为了和大家见个面。
后来,众人一直拱李嘉诚讲两句,他就简单地分享了自己的生活趣事。他还谦虚地表示,自己长话短说,不会占用大家太多时间。
讲话结束后,李嘉诚走下台,之后又再次走了上来,用英语把刚才自己说过的话又说了一遍。冯仑没搞明白,都明白普通话为什么还非要说英语呢?冯仑四处看了一下,发现现场还有一个老外,这下他明白了,原来李嘉诚想照顾到每一个人。
在席间,冯仑发现李嘉诚每桌停留15分钟,一共4桌,正好1个小时。此时,冯仑对李嘉诚的这种面面俱到已佩服得难以言表了。临走时,李嘉诚与每一位来宾、工作人员、餐厅的人员逐一握手、道谢,一路把所有人送上电梯,待电梯门缓缓关闭后,还能从门缝中看到他微笑着摆手道别,未曾离开。
讲完这个故事,冯仑对大家说:比如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人,做一些事情偶有所得,有点成功,他的自我就会让别人不舒服,他的存在让你感到压力,他的行为让你感到自卑,他的言论让你感到渺小,他的财富让你感到恶心,他的自我使别人无处藏身。
冯仑觉得,做人就应该去思考人生,李嘉诚一直都在追求无我,修炼自我,这是一种高级的生活态度,与三观融洽相处的准则。
“思想者”的思维 把自己的位置摆得越高,摔下来的可能性就越大。冯仑每天都会关注来自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各种信息。慢慢地,他发现身边有很多人都陷入到了各种各样的困境之中,从当下来看,麻烦中的大热门应该是“捐款门”“学历门”事件。
冯仑说,在他身边,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太多太多,很多人都渐渐衰退,选择退出。究其原因很简单,在现代生活中,人们总是过分追求自我,却忘记了平凡人生的本质——“无我”。
人们往往执着于自我建设,当自己越来越厉害的时候,身边就会有一些人随声附和,你不叫好他不高兴,你不吹捧他不开心。而真正的成功者,在处理这类事情上的方式与常人不同,他们在自身还未达到成功时,就已经以一种让周围的人觉得很舒服的方式存在了,不会让人感觉到任何负面的情绪,这就是“无我”之态。
冯仑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他早已是中国富豪榜的前几名了。曾经,这位朋友向冯仑借了5000万去买股票。随后,他便问冯仑,你借我这么多钱不怕我不还吗?冯仑则回答:你开口了,我也没多想,你要是赚了分我点,要是赔了我也不打算提了。后来这5000万股票变成了几十个亿,要是这个时候来分钱的话,冯仑怎么也能分到几个亿。
不过,冯仑拒绝了这次分红,他觉得当时只是为了借钱给朋友,朋友能给利息就已足够。,他真的只拿走了属于自己的利息以及本金5000万。对此冯仑则表示,这并非有性格或是与众不同,而是守规矩,这样才能和朋友之间建立更多的信任,以后做起事情来,彼此心里才会更加踏实。
冯仑在这方面一直都奉王石为师,他心里装着许多王石的事,时不时地就会拿出来研究一下,从中提取一些精华来提升自己。
有一次,王石和一个朋友做了一笔交易,把自己的一块地卖给了这位朋友。结果,几天后两人一起吃饭,王石看朋友说话欲言又止,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后来王石了解到,原来这个朋友觉得买地花钱多了,自己有点舍不得,故此心里一直都觉得不怎么舒服。王石便安慰这位朋友,不要想太多,现在回家睡一觉,要是早上还是想这些事情,就把买地的钱如数归还,两人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说完,王石带着这个朋友到处去玩,又是桑拿、又是唱歌的。结果第二天一早,王石就接到这个朋友的电话,王石问他是否想好,那个朋友则说自己还是不舒服。没过多久,王石的这位朋友便再一次打来电话,说已经收到王石的退款了。
冯仑知道此事后,专门跑去王石的办公室做“采访”,想问问王石当时是怎么想的。王石的回答是:这件事情对于万科来说只不过是一件习以为常的小事,但对那个朋友而言可能就是个大事,搞不好心里还会憋出病来。
在行家眼里,这块地并不是什么好地,在万科手里都快烂了,从正常的生意场上来说,这样的商品能处理就尽早处理掉。可王石硬是自己撕毁了这张收益不错的生意单。
冯仑总结出一个道理:在别人都去争抢的时候,自己不要再加入其中,就像李嘉诚那样,从来不争“高度”,只争平淡。
王石争的不是钱,而是信用,他想让身边的朋友都信任他,他也愿意为身边的朋友负责。他今天成为了了不起的人,更使得一些同样了不起的人物把他当作更了不起的人物。因此说,成功靠的是为人处事的方法和内心将自己摆在何种位置。
冯仑把这些能力称为“软实力”,相比较其他,软实力更重要。在他眼里,这成为了一切依据,凡事归根结底都取决于“软实力”。
一如李嘉诚那样,很多人都愿意去主动帮助他,并不是因为他有钱,而是因为他待人的态度。若是他始终都把自己的地位放在脑门上,还老是让人来学习他是如何成功的,那么他是不会有今日的成就的。
冯仑一直都记着李嘉诚曾说过的一句话:“只是时代给我特殊的机会,让我能够做成这样的事情,但是我自己读书很少,所以我要努力研究、学习。”
十八届三中全会结束后,冯仑和朋友们一块儿吃饭,期间有人问冯仑,房地产新政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冯仑的回答是,现在工作方向并不是看政府怎么做后我们再拿出相应的对策,我们现在应该看的是马云怎么做。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被这位“地产界的预言者”的话惊到了。
不久,马云便提出了“网购打房价”的预言,有人推测,马云的这句话将来很可能会成为缔造新地产神话的“神预言”。其后的一段时间内,“大炮”任志强不断对马云的这些想法予以调侃,王健林也很有自信地认为,未来电子商务将会与传统商务并存,形成全新的混合式经济市场。故而,冯仑挺身而出,并对外公开承认:“未来的房地产要看马云怎么做。”
冯仑在房地产市场中摸爬滚打了20多年,经历了野蛮生长和欢笑聚义,他对房地产业的未来走向看得也是最清楚的。他和其他房地产大鳄不同,别人被冠以的称呼多为商业领域的称谓,而冯仑的头衔更多的则是“思想者”一类的。因此,他要对社会负责,他要讲真话,哪怕因为揭露事实而被同行指责。
冯仑把这几年的房地产公司都做了详细的调查,而且全国性的房地产公司的变化和转型也早都被媒体公开,不再是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了。
就像万科,在很早之前就已将业务方向转到产业化住宅地产;王健林更是带着万达沿着文化产业链,在商业地产领域寻找更多的突破口;恒大也在逐年转变,通过对足球产业充分合理的利用,打造了品牌足球,并以此为平台进行跨界转型,同时媒体也早有介绍,绿城已经着手开发社区化的老年公寓群了。
其实,这些大型房企的老板心里都很清楚,眼下房产项目的技术含量大多只保持在合格边缘,价格还高的离谱,在用户需求方面越来越难以达到标准水平,所以他们也只不过是不敢承认今日房地产业正面对着“滑铁卢时代”到来的现实。如此紧要关头,每个人想到的都是如何自保,冯仑以一名博学房地产业内部人员的身份站出来承认了一个事实,即房地产业应该“看马云眼色”办事。
这样的出头鸟行为,对冯仑来说也并不是什么坏事,能以房地产商人的身份来点明社会大势的行为,其实是自己在给自己创造机遇。
冯仑曾在网上看到了一项数据调查,是关于我国空置房问题的。当前很多城市都出现了“鬼城”,大部分社区入住率都在10%以下,我国的空置房数量已经达到了6800万套以上。
类似于传统房地产业能居高不下的神话,并不是冯仑、任志强这些地产大佬随随便便的几句保障就能托底的。能够决定房价的只有市场规律这条件。尤其是网购趋势的日益强盛,过去的小众行为,眼下已成为国民现象,这样一来,对传统行业的冲击将会是巨大的。
当前,很多产业的根基已经动摇了,多数以薄利多销取胜的卖场,今时皆已渐入萧条期。冯仑其实就是想早点对未来进行规划,趁早转型,紧跟市场的风向标,不被落下。
而今,传统房地产行业已经做到了悬崖边上,那就应该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这个民生大问题最薄弱的环节上,用在政府不擅长做、不方便做和不想做的行业当中。冯仑选择将目标转向医疗产业,将医疗和房地产结合,在国家医疗配备不完善、资源匮乏的时候发力,才能更有效地解决百姓看病难、住不起院的尴尬窘境,也就更利于自身发展了。
冯仑在思考,这时候“软实力”还能不能派上用场呢?而且,不可能别人做网络,你也跟着做网络,这样的话又违背了“蓝色海洋”原则。他想,不如把这种“软实力”用在客户身上,以此来获得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如今,传统房地产行业都在拼命谋求各自的转型方向,如此,市场对资源配制所发挥的作用就成为了要求。这种要求,也可以用在国家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之上,从而使地方相关政府部门的职能发生改变。
父女聊人生 白岩松曾将人生比喻成跳高,他认为,每当跳过一个高度,就要挑战下一个高度。所有跳高选手都以一跳的失败来宣告自己的成功。人生的确如此,不管年纪到达多少岁,都要被动地去选择挑战新的高度,人生的意义就是要永不停滞地去挑战自己。
冯仑的女儿13岁的时候,曾主动向父亲索要礼物,冯仑却吝啬地送了女儿13分钟的谈话。多年以后,女儿长大了,此时她才明白,当时父亲所讲的13分钟是自己未来道路上非常宝贵的财富。
生活中,冯仑和女儿很少见面,相处的时间少得让人心酸。女儿很小的时候,冯仑一直在外面忙业务;此时自己的事业做好了,有些时间了,却又到了女儿该出去读书的年纪。
女儿一直在国外读书,只有放假的时候才能回来和家人团聚。有时候,冯仑只能借着工作的机会去看看女儿,而父女俩的每一次谈话对冯仑而言,都一定要有质量、有意义,在最短的时间内,与女儿交换最多的意见,做最多的精神互动。他与女儿的交流从来都不会很僵硬,不是女儿笑得前仰后合,就是冯仑大笑不止,女儿继承了父亲的语言天赋,因此两人的聊天更像是两位志趣相同的友人在交流各自的人生。不过,有一次谈话意义非凡,显得不那么轻松。
这24小时,是女儿的生日,冯仑准备了特别的礼物:他决定,将自己人生经验的一部分教给女儿,让其在青春期过后学会如何去面对社会以及不断变化的人生。
冯仑说,人的一生中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生活,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去充分地体会和了解这些未知的生活。人的一生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种生活是为了生计,每天勤勤恳恳地工作,每天上班下班过日子、讨生活,在不断的改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的过程中,获得更多乐趣和幸福感,而世界上95%的人差不多都是按照这样的生活方式生活着,有人想过改变,所以就会出现成功者和先驱者。
而另一种人生,则与及时种稍有不同,剩下这5%的人,会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意愿来创造生活,在稳定工作的基础上,还会给自己创造更多的乐趣。他们喜欢创造生活、挑战生活、改变自己和他人的未来,他们都拥有一种非常不同的价值观。
如果把这两种人生做比较的话,那么及时种人生更像是一个待嫁的女人,二十几岁的时候想着要嫁人了,找一个年龄适合的,家庭上能门当户对的,另外再有一份安稳的工作,然后开启自己全新的“繁衍”人生,每天带着孩子到处学习,陪着孩子完成作业,为了家庭忙碌奔波。
而第二种生活相比及时种生活则是非常规性的、是不走寻常路的。
世界上最普遍的生活,就像是及时种人群在看一场电影,在电影的情节中他们看到了活在第二种生活中的人的人生。第二种人生所要对面的问题就像是地心引力一样强烈,现实与自身格格不入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摩擦,然而这种摩擦程度达到较大时则是最痛苦的,因为人无法脱离正常轨道,不过,要是真的脱离了,也倒是自由的。因此,冯仑很希望女儿能在没进入社会之前,把自己的人生想好,到底是做电影中的人,还是做电影外的观众。
女儿在这次谈话中给了冯仑明确的答案,她说,自己很想并且很可能选择及时种人生。原因很简单,因为她认为,父亲冯仑不能经常出现在家里会让她很委屈。
听到这里,冯仑心中有些莫名的堵塞,他安慰女儿说,对此我很抱歉,这是你的不幸,爸爸没有给你一明朗而又清晰的人生让你轻松地做出选择,不能让你远离这些负担。但是你的起点已经高过很多很多人的终点了。
其实,冯仑想告诉女儿的是:现在的她已经拥有了太多别人一辈子都无法拥有的东西,比如就业、工作、买车、买房、调薪、升级、再换房……别人的目标简单又清晰,但她已经拥有了这些,所以,别人就会羡慕她。
这些身外物看起来十分诱人,可冯仑语气坚决地告诉女儿,其实你是不幸的,因为你没有办法规划自己的人生和做出适当的选择。你的未来可能只有两种选择,及时种就是为自己而活,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人,你可以是某一领域的专业经营者,就像小鸟一样,想出现的时候就出现,不出现的时候就到处翱翔;第二种则是为他人而活,你可以用你现在拥有的去帮助别人,去做些公益事业、社会运动,让你的人生变得更加拥有使命感,你也可以走进媒体,用另一种方式传达你的正能量来回报社会。
女儿的年龄毕竟太小了,听到这些有些迷糊,她觉得人生好痛苦,此刻好纠结。冯仑不忍心告诉女儿,现在的社会就是这样的状态——“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人生,在不同的人生中又会有不同的痛苦。
困境中的自由就是枷锁,当感觉自己自由了的时候,其实你已经套上了新的枷锁,然后再去寻找新的自由。冯仑告诉女儿:你的选择就是放弃,你选了这个,就意味着你要放弃另一个,人要先懂得放弃,再说想要什么。
谈话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冯仑再次接到女儿的电话,这次是女儿主动打来的。是时,女儿正在台湾和很多宗教人士见面,她说:“得赶紧回来,不行了,我都快被迷惑了。”
冯仑知道,这就是女儿对自己人生大方向的认知,当外界的信息和内部的认知发生矛盾甚至是偏差而无法兼容共存的时候,她就应立刻做出反应。这样一来,好的信息就会自动接收并保存,不好的则封锁在防线之外,也就不会混乱了。冯仑说,这些不光是针对孩子的未来,作为大人也应该清楚和明白这样的道理。
冯仑经常和女儿开玩笑:如果爸爸要和你依法谈话,万一出现了什么问题,我可不能帮助你,还要说我没有做好监护人的本职工作,那你这不就是在坑爹吗?《未成年人保护法》上面都说了,只要你18岁了,我就不用管你了。事实上,冯仑一直都是很轻松地在处理孩子的事情。
冯仑爱观察、爱研究,对于女儿的未来也自然十分关注。比如女儿几岁谈恋爱的问题。他觉得18岁恋爱也是很幸福的,25岁才开始恋爱的也一样幸福,毕竟,也有很晚才去想着恋爱结果却特别痛苦的。
其实,在冯仑眼里,孩子是不需要刻意去教育的。他觉得,如果这个社会遭遇了不幸,那么上一代人就会把全部的希望丢给下一代。就像冯仑所经历的时期,有些人有家仇,这些人就要求自己的子女去为家族报仇;如果社会能够正常发展下去,那么上一代就开始放纵下一代自由选择,甚至是过上和自己不同的生活。
冯仑会经常和女儿说:你想什么时候谈恋爱就什么时候谈恋爱,爸爸不管。但是,他还会补充一句:我发现谁和谁谈恋爱,其实和幸福没什么关系,但是有一点你要自己想清楚,那就是以后你想要过什么样的日子?你想拥有什么样的生活,然后你再去选择自己应该和什么样的人去恋爱。就像你之前和我说的,你想要做诗人,那你就去找一个不靠谱的文艺青年,过得爽就好。反正你老爸不会给你把这个关。
冯仑从来都不会刻意去教育孩子,只是以聊天的方式渗透真正的人生道理罢了。对女儿没有过任何特别的需求,但是他始终强调,应该让孩子们都有一个“GPS”,要把他们的大方向定好,然后让他们自行其路,按照自己的方式走,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掌握如何判断人生的技能。
和“独唱团”共成长 “80后”是可怜的一代,也是最幸运的一代。
在冯仑眼里,80后就应该叫作“独唱团”。如今,成功的80后有很多,他们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是独立存在的,而这些特有的精神状态又都集中反映出了80后的特点。
冯仑说,80年代出生的人具有独立的个性,与新时代一起成长,这是十分重要的,相对于旧时期的批判性,体制已经从没有“小我”进步到有“小我”的阶段了。在这期间,整个社会都在不断地淡化“大我”。
80后的独立,在中国几百年的历史上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所以这是他们这一代人的幸运之处。毕竟只有独立才能够创新——想睡觉就睡觉,想不吃饭就不吃饭,想上班就上班——一切拘束似乎都从主动变成了被动,他们较大的集体特点就是善于表达,他们爱“唱”,会时不时地“唱”出豪言壮志。他们不需要任何人来代替他们,只需要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虽然80后各自独立,但在价值观相同的情况下,还是能很有纪律性地保持共同进退的,并且是彼此促进的良性发展。故此,在独立表达的同时,也是再续找与自己相同的伙伴来组成属于自我意识的独立团
不错
经常在当当买书,书是正版,包装也好,每次都很满意。
非常好
不错的书,物流给力,内容好!值得推荐!峨眉山市—黄金老师
还没看
不错
一次买了100多套,当当自营很全很强大!没有缺损,印刷清楚,值得推荐!
完美的购物体验,下次还来
书很好!!!
no good
公司采买,供员工阅读
商品包装印刷都还不错,送货速度很快。
我最近写科研论文,明白了一件事儿。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明白了某个术语,便特别想把它用在自己的分析框架中。可是等到你想对多个术语组合应用的时候,你往往会发现,深层逻辑并没有理清。之前的一再提及,自以为贯通,只是狭隘的臆想而已。世上,知道有什么和是什么很容易,可是,知道深层的怎么用是很难的。无论是理工科模型,还是人文社科的分析范式,我想都存在这个瓶颈。
不错
质量嗷嗷的好
内容不错,值得购买。
不错不错不错
非常不错的一本书,大爱
这究竟都是什么啊
此书非常好。
收到后包装完好,印刷也不错,性价比很高,总之很好的一本书。
好
好
图书质量不错,快递给力。
书的包装还行,不能说特别的好
是正品 所有一次买了这么多本 给员工发福利用~
物流蛮快的,基本两天到,书还没看,不过封面蛮喜欢的。
一次买了1000多得书,晚上11:35下订单没想到第二天11点就送到了家,真是太厉害了,书的质量非常好,都是正版,可以看一段时间了,读书让人宁静,好!继续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