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潇潇风雨满天地:清诗之旅图书
人气:12

潇潇风雨满天地:清诗之旅

李元洛先生精彩收官之作,带你领略清诗之美
  • 所属分类:图书 >文学>中国现当代诗歌  
  • 作者:[李元洛]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古典流连系列
  • 国际刊号:9787515347790
  •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8
  • 印刷时间:2017-08-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清诗是中国古典诗歌后的辉煌,李元洛先生喻之为落霞与晚潮。它的整体成就与海拔高度当然不及唐诗宋词,但却远胜元明之诗,是仅逊于唐诗宋词两座入云高峰的又一座高峰。本书并非清诗观止,因为许多名诗人名作品并没有依序入列,一如此前的唐诗、宋词、元曲之旅,作者“将古典诗词与现代生活熔于一炉,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合为一事”,记叙和抒写了一些情动于中的诗人与诗作,抒写了对清诗的个人生命体验和人生感悟,开绝了清诗的当下意义和现代价值。

编辑推荐

作为“古典流连系列”的第四部作品,《潇潇风雨满天地:清诗之旅》是李元洛先生的力作,为该系列图书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同时,也是老先生的精彩收官之作。清诗的声名虽不及唐诗宋词元曲,但实际上,清诗可说是唐宋诗之后的又一座高峰,不仅是大江晚潮,而且是高峰落照时分的绚丽晚霞,有待我们游目骋怀,倾心欣赏。

作者简介

李元洛,湖南长沙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员,多所大学名誉教授与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在海峡两岸出版《诗美学》《红紫芳菲——诗词经典导读》《写给缪斯的情书——台港与海外新诗欣赏》等诗学著作十余种,《书院清池》《穿越唐诗宋词》《风骚百代——诗文化大散文》等散文集十余种。他对唐诗、宋词、元曲和清诗的解读直抵作品的灵魂,注重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家的独特人格。中国青年出版社已出版其《万遍千回梦里惊:唐诗之旅》《曾是惊鸿照影来:宋词之旅》《风袖翩翩吹瘦马:元曲之旅》《浪漫芬芳:穿越千百年仍活色生香的爱情诗词》。

目录

文雄

多情才子 无双国士

碧海青天夜夜心

风尘侠女 诗国名姝

青泥中的莲花

矛盾的灵魂 人生的苦酒

撑天立地古今情

一代才人的悲歌

避席畏闻文字狱

世家原自重文章

友谊地久天长

三百年前旧板桥

千古文章未尽才

通向现代的桥梁

盛世悲音

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

剑气与箫声

千秋不死的英魂毅魄

巾帼英豪

民族精英 诗界巨子

壮士横刀 美人挟瑟

国士与巨人

晚潮与落霞

后记

在线预览

沧海横流中的坚守

明末清初,是一个地坼山崩的时代,是一个铁血交飞的时代,也是一个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的时代。这个时代,是一座精钢万炼的熔炉,也是一座人鬼立判的炼狱。许多人平日大言高蹈,一旦被投入熔炉,便化作一堆破铜烂铁;许多人平日位高权重,一旦被投入炼狱,便显形为一群牛鬼蛇神。但是,在风雷激荡的大时代中,在沧海横流的罡风苦雨里,不少人还是显示了他的松柏节操,冰霜品格,英雄志略,钢铁脊梁。他们或为奇女子,或为伟丈夫,他们是永远也不会被时间磨蚀的真金,有的人还留下了金子一样永远也不会生锈的诗篇。

清代才子袁枚有《谒岳王墓作十五绝句》,其中第十首写道:“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他赞美抗拒外侮的宋代岳飞和明代于谦,也许是为了避忌,他没有提到也与西湖相映生辉的时间较近的抗清烈士张煌言。

张煌言(1620-1664)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南明弘光元年(1645)他时年二十五岁,与钱肃乐等人于邑中起兵,坚持抗清斗争达二十年之久,“三度闽关”“四入长江”“光复名城三十座”“潜行穷山二千里”。顺治十六年乙亥(1659),他与郑成功会师从海上攻入长江,分兵芜湖,收复四府三州二十四县,江南半壁为之震动,惊恐之下的顺治帝竟一度欲退回东北。然而,天意难回,人谋不臧,抗清失败,大势已去,这的一面抗清旗帜也只得在凛冽的朔风中怆然落下,张煌言解散旧部后隐居于南天悬岙岛(今浙江象山县南),一度入普陀为僧。康熙三年(1664),因清廷穷搜,叛徒出卖,他于隐居之地被捕,当年九月就义于杭州,时年仅四十四岁,那是生命中过早的句号,青史中永恒的惊叹号。

张煌言的生命乃是一首壮烈的诗,他无意做诗人却成了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诗人,使许多号称诗人者相形之下黯然失色。“赤羽飞驰露布哗,铜陵西去断胡笳。横流锦缆空三楚,出峡霓旌接九华。歌吹已知来泽国,樵苏莫遣问田家!前驱要识王师意,剑跃弓鸣亦谩夸”,这是他攻入安徽时所作的《驿书至偏师已复池州府》,全诗既慨当以慷,又忧思难忘。可惜性格刚愎自用的郑成功不听张煌言与大将甘辉的意见,坚持围攻南京,以致功败垂成。甘辉战死,成功退出长江,芜湖上游的张煌言成了孤悬敌后的孤军,兵败后只身突围,他有《生还》组诗四首以记其事。如及时首:“落魄须眉在,招魂部曲稀。生还非众望,死战有谁归!蹈险身谋拙,包羞心事违。江东父老见,一一问重围。”犯难履险,九死一生,但他绝非心有余悸,而只有大功不成的遗憾。此后,他仍召集义民,耕屯自卫,直到惊闻郑成功在台湾去世,他在恸哭之余才将义兵遣散,于南田的乡间隐居不出。

张煌言最动人的诗,是被捕后与就义时的绝笔之作。康熙三年(1664)七月被捕,八月被押杭州,途经故里鄞县时,百姓围观而挥泪送行者达数千人。他作有《甲辰八月辞故里》二首:

义帜纵横二十年,岂知闰位在于阗。

桐江空系严光钓,震泽难回范蠡船。

生比鸿毛犹负国,死留碧血欲支天。

忠贞自是孤臣事,敢望千秋春史传。

国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早在南明政权覆亡之前,张煌言就多次以死自誓,从前之所以还有“生还”之想,是因为大厦尚未倾颓,而后,他就决心将别名武林的杭州作为的归宿之地,而与谥武穆的岳飞和谥忠肃的于谦为伴了。他同时所作的七绝《忆西湖》,可以与上述二诗互参:“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祠一座无?”其时浙江总督赵廷臣多次劝降,云如归顺清廷将授予兵部尚书之职,相当于今日中央正部级高干之国防部长,这是许多人梦寐以求而求之不得的功名利禄,但张煌言却断然拒绝:“父死不能丧,国亡不能救,死有余罪。今日至此,速死而已,何必多言!”如此堂堂烈士,慷慨赴死,不惟贰臣羞惭,志士哀痛,浩气长存,青史永在,而且是足以惊天地而泣鬼神的了。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个商品不错。

2017-11-07 19:19:15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