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了不起的匠人图书
人气:26

了不起的匠人

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一辈子只爱一个人。匠人匠心,便是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亚洲治愈系匠心微纪录片,精粹内容全新升级,传承匠人精神!
  • 所属分类:图书 >文学>纪实文学  
  • 作者:[知了青年]、[黄乔]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40481612
  •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8
  • 印刷时间:2017-08-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15位来自亚洲各地的的手工匠人,为接近,倾注一生。

15件精妙器物,丰富翔实的技术和工艺解读,探寻造物的魅力。

他们或远离喧嚣的都市,或隐于市中,

他们有着稳定的手,纯净的心,

一生只专注做一件事。

他们传承的不仅仅是手艺,更是一种匠人的精神。

编辑推荐

1.匠人匠心,是更好的生活方式:书中讲述的是匠人的故事,是器物的故事,但是更多的是想传递出一种精神,一种生活方式: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一辈子只爱一个人。这就是所谓的匠人,他们可能是孤独的,是枯燥乏味的,但是不慢待每一分钟,是不辜负时间,投入自己热爱的事,不辜负生活。不负,就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2.有别与纪录片,全新升级内容:书的基础是纪录片,但是书中的内容却是纪录片里没有涉及到的、全新的内容,由知了青年团队的作者撰写,书中匠人的故事、技艺的技法都是纪录片没有呈现给大家的。作者没有把更多的笔墨停留在器物上,而是走进每个匠人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他们的个人生活为器物做生动注解,这种匠人故事之美让人心动。记录片中没有涉及到的详细技法、匠人的生活、器物背后的故事以及文化传承等内容,书中都有细细讲述。

3.全彩精致排版,不少于300张的照片:详尽细腻的文字,配上精美的照片,没有视频节目的时间限制和快节奏,让读者慢慢融入手工匠人们的生活中,不仅可以体会到技艺的传承,还可以感受到一种感动。

作者简介

了不起的匠人》 及时季

亚洲治愈系匠心微纪录片,由知了青年与优酷联合出品。

镜头对准具有匠心的20位亚洲匠人的手艺生活,林志玲首次跨界担任分享人。脱离既往题材的惯性讲述手法,以平行视角,重在讲述温暖的匠人,执着的匠心。

该片荣获2016“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新媒体纪录片奖”、第22届中国电视纪录片“网络人气作品”等国内外奖项,并被列入国家广电总局推荐2016年国产纪录片名单。

黄乔

黄乔,网名西门菌,《了不起的匠人》外宣文案。有时跟着剧组上山下海,有时蹲在办公室琢磨宣传词。收集整理20多万字的文字素材,从下笔及时个字到集结出版,全组人员历时一年。在此感谢每一位工作人员,尤其是《了不起的匠人》各位编剧。

目录

及时章 直通巴黎的高原女神

——益西德成

.一念起万水千山

.高原上的软黄金

.从女学生到成功匠人

.坚强,是柔软地改变这个世界

.我有很多梦想

.心安之处是吾家

.采访侧记

第二章 唐卡世家新势力

——唐卡家族的继承者旦增平措

.卡朵家族的第4代继承人

.面朝雪山,传承唐卡之美

.穿越时光的指尖修行

.更多更好的选择

.最带感的“西藏金城武”

第三章 浪人大叔的漆器魂

——轮岛涂漆器匠人坂本雅彦

.漆:神的血液,亚洲的礼物

.轮岛涂:最结实耐用的美好之器

.漆器之序:历经120多道工序,是绝不允许速成的慢工

.莳绘和沈金:锦上添花的巧工

.坂本雅彦与轮岛:从摩托少年到活泼涂师

.采访侧记

第四章 团扇狂人的碎碎念

——手工团扇匠人李晶

.爱上团扇是从昆曲开始

.爱一样东西,爱着爱着就痴了

.缂丝与团扇

.画扇画皮难画骨

.实用才是好的传承

.采访侧记

第五章 修复残缺的神奇魔法

——中国金缮及时人邓彬

.手艺活儿不离生活

.不在中国的漆艺

.尝试金缮的独角戏

.不是技术是艺术

.有限制才能有自由

.用微博记录“修复日志”

.采访侧记

第六章 锡伯古弓的铁血与柔情

——角弓匠人伊春光

.冷兵器也有软强悍

.合力之弓

.众心之箭

.你是我的眼

.采访侧记

第七章 逃离北上广,遇见景德镇

——景德镇陶瓷匠人董全斌

.搬迁:一夜之间,北京遇上景德镇

.转身:从工业设计师到手艺人

.作品:从无缺中领悟自然

.生活:也许每一步都是正好的安排

.醒梦如

.采访侧记

第八章 与火对赌的柴烧狂徒

——苗栗柴烧匠人田承泰

.与其做陶,不如开一家牛肉面店

.灰釉的灰,他研究了7年

.盖一座夫妻柴窑

.窑变:每一件都不可预知

.光做陶就可以养活全家

.云彩不是每天都有的

.采访侧记

第九章 京城铁匠,斯文硬汉

——铁器匠人蔡德全

.童年里的铁匠梦

.艺术拯救手艺

.铁匠铺子的4年

.新时代铁匠的新尝试

.生活在宋庄

.采访侧记

第十章 微缩港岛的旧时光

——微缩模型匠人黎炽明

.昨日今时的一场抵押

.人生理发屋里的碎发

.不弃的木屋

.采访侧记

第十一章 章东源村的木活字修谱师

——木活字印刷匠人王超辉

.被仪式感养活的古代技艺

.盛大的修谱仪式

.王超辉的修谱事业

.木活字的活路

.“非遗”的消失

.采访侧记

第十二章 烟斗“老炮儿”雷州陈

——烟斗匠人陈灿聪

.虔诚的烟斗

.“老炮儿”不是24小时练成的

.每一只烟斗都

.采访侧记

第十三章 “天目”独行者

——“天目盏”匠人江有庭

.回归自然的茶道美学

.不思不创意,唯事无心烧

.穿越千年的“藏色天目”之美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享受离岛式人生

第十四章 一个人的木勺世界

——木勺匠人黄强

.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木头情感

.及时把勺子,开启黄强的木作生涯

.迟迟未出现的第100把勺子

.只要想做,每个人都能做一把勺子

.采访侧记

第十五章 上海滩的百岁老裁缝

——旗袍工匠大师褚宏生

.手工针脚里的花样年华

.曾为影后胡蝶做旗袍

.没有人,比他更懂女人的身体

.海派旗袍演绎上海传奇

.采访侧记

在线预览

唐卡,从1300多年前的佛像中走出来,以天然矿物、植物为原料,绘制在平整光滑的画布上,并用彩缎等装裱成卷轴以便悬挂供奉,是具有浓郁藏文化特色的一种绘画形式。

昔日的藏民们骑马牧牛,逐水草而居。一卷唐卡,随手展开,可悬挂在黝黑的帐篷里接受供养,让虔诚的藏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信仰的庇佑,感悟到佛法的真谛。

如今,唐卡除了接受虔诚的顶礼膜拜之外,还成为展示藏文化不可或缺的符号。越是画工精美的唐卡,就越是收藏家们趋之若鹜的艺术珍品。每一幅细致精美的唐卡,因为纯手绘的缘故,也因为绘制工序繁杂,所以从开画到完成,所需时间往往要以年来计算。

在西藏,一位稍有名气的唐卡画师,年收入少说也能达到六七位数。但是有这样一个以画唐卡闻名百年的家族,不但没有靠卖唐卡致富,反而将自家的画技免费教授给每一个真心喜爱唐卡的人。这个家族就是卡朵家族,而旦增平措,正是这个家族的第四代继承者。

卡朵在藏文里是“颜色”的意思,因为家族里的祖辈都擅长绘画,卡朵也就成了家族的姓氏。

旦增平措出生的卡朵家族,是一个传统的藏族美术世家,西藏的宫廷艺术文化在这个家族的血脉里流淌和传承了100多年。旦增平措和他的祖辈们一样,拥有与生俱来的绘画天资和浪漫个性,不过旦增平措一直认为,“卡朵这个名字过于浪漫”。

绘画的天赋也许还和卡朵家族来自一个名叫“艾”的地方有关。艾地(今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曲松县贡康沙乡)是闻名全藏的艺术之乡,这里的人们大多以艺术创作为生,绘画、泥塑、金属工艺、堆绣、书法等多种传统艺术在这里世代传承。在绘画方面,艾地继承的是勉唐派传统。

17世纪时,第五世达赖喇嘛阿旺 罗桑嘉措(1617—1682)为了重建布达拉宫,从全藏召集最的画师共66人来到拉萨,直至红宫落成。其中有大部分是来自拉加里的艾地。

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1876—1933)专设宫廷画院,称为“索琼”,院址设在大昭寺南侧一座名叫“西热”的院子里,当时在此供职的画师也主要来自艾地。他们在这里从事壁画和唐卡的绘制任务,并将勉唐派绘画艺术代代相传至今。旦增平措的曾祖父即是宫廷画院中首屈一指的画师。

旦增平措的曾祖父名叫乌钦 次仁久吴(1872—1935),18岁就因画技高超被聘到当时的宫廷画院,30岁就获得了其中的较高职称“乌钦”。作为十三世达赖喇嘛的随身画师,1904年他也跟随达赖喇嘛去北京觐见过慈禧太后。回到拉萨后,他就在罗布林卡的金色大殿里绘制壁画,将颐和园的形象呈现其中,并且据说还创作过一幅画有慈禧太后的唐卡,可惜没能保存下来。这次朝觐的经历还塑造了一位潮人画师:留着络腮大胡子,头戴形似小斗笠的黑帽,一袭锦缎长袍马褂,右手拇指上戴着一枚玉扳指,手持拐杖走在拉萨街头。这身打扮相当新潮,隔着老远人们就能认出是“久吴”(藏语“久吴”是“大胡子”的意思)来了。

旦增平措的爷爷仲多 格桑诺布(1910—1966),也是在20岁就进入了“索琼”画院,23岁获得“乌琼”称号,调入“雪堆白”(代表着西藏地区手工艺较高水平的管办机构)后取得了“崇多”这一较高职位,成为近代西藏杰出的设计大师,设计了位于布达拉宫红宫西侧的十三世达赖喇嘛灵塔。其塔高14余丈,用近2万两品质黄金包裹,并刻有精致的龙凤花卉、吉祥八宝图纹,塔身遍缀五光十色的珠宝,璀璨无比。仲多?格桑诺布还在20世纪50年代时设计了藏银100两套色纸币(合人民币100元)和藏银25两(合人民币25元)的套色纸币,那个时代还没有缩放技术,钞票实际幅面有多小,画家就得画多小,作品靠画家异常精细的手绘技艺。

旦增平措的父亲丹巴绕旦(1941— ),是勉唐派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1岁起开始学习绘画技法与造像量度的理论知识。绘画对丹巴绕旦来说似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学得又快又好,15岁的他就系统掌握了从起稿到上色、勾线、开脸等所有唐卡技法。1979年,他被调入西藏师范学院,从事《格萨尔王》的研究和插图绘制工作。1985年到西藏大学艺术系任教,并组建藏族传统美术教研室,将西藏传统绘画的实践和理论教学引进到高等教育体制中。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非常棒的书

2017-11-22 02:02:2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好好好好好

2017-11-14 21:58:44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是原装正版图书,先收货看后再写评论。

2017-11-15 13:23:3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冬天囤书慢慢看

2017-11-15 18:36:58
来自***(匿**的评论:

快递没有联系我,直接把东西放楼下提货柜了

2017-11-15 19:02:4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用一辈子去做好一件事的人太少。

2017-11-16 16:17:51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很不错的图书,哈哈

2017-11-18 13:41:0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2017-11-19 14:02:14
来自用时间**的评论:

包装很好,一直信赖!

2017-11-20 12:23:30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