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瑛的《风从海上来(张爱玲图传)(精)》 介绍:张爱玲,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才华横溢, 少时成名,惊艳文坛。她的文字像一把华丽又寒冷的 剑,她优雅地挥舞,舞动落花的烂漫,也粉碎明月的 光芒。
人生短短,磨难长长,她享受过世人瞩目的荣耀 ,也遭受过人们的口诛笔伐。从十里洋场到异国他乡 ,她横空出世地来,旁若无人地活,毅然决然地走, 从年少时孤芳自赏,遭遇爱情后痴心不悔,到人生迟 暮时离群索居,一生辗转,几多忧伤,她仍是一朵傲 然于世的海上花。
穿过百年的烟雨,在旧上海悠长的弄堂里,仿佛 仍能看见她穿一件旧色却华丽的旗袍,昂着高贵的头 ,孤傲又漠然地看着凡尘往来。没有不屑,无关悲喜 。
落尽繁华 夕阳无限好 挂在斜阳外的命运 没有时间的钟 行将奔走的灵魂 背影,记忆里的香气 春日迟迟 暮色里相依为命 父亲的馈赠 一刹那的悲与喜 朱红的快乐 向左or向右 我的心像一根木头 不可挽回的脚步 晴天霹雳 看不见的网 总有撒手的一日 澌澌流走的青春 该来的总会来 扑朔迷离的前程 月色也癫狂 在你的心里睡着月亮光 鞋里的沙粒 一出没有结局的戏 一无是处的才华 西风多少恨 一根稻草 人类天生地喜欢浪费 那些触目惊心的战事 花至茶? 及时炉香 原来你也在这里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与半个人类为敌 手心里的月色 千疮百孔的爱 只爱一点点 太平洋的风 背着故事行走的人 另一面镜子 渐行渐远渐无书 人生何处不相逢 寂寞开无主 聚散两依依 我的心是一座小小的孤岛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夕阳无限好 我没赶上看见他们,所以跟他们的关系仅只是属 于彼此,一种沉默的无条件的支持,看似无用,无效 ,却是我最需要的。他们只静静地躺在我的血液里, 等我死的时候再死一次。我爱他们。
——张爱玲 大约天才合该是这样的一一要么出生在贫穷之家 ,要么出生于没落贵族。不知是否缺钱少衣能够引起 人的斗志,还是因为急景凋年容易让人敏感多愁,总 之,天才们从一出生就注定了要走这样一段人生。
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张爱玲如是说。
“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 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 ,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 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 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 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这是我们熟悉的《金锁记》,开篇苍凉的月色铺 满了整个故事,像笼罩了晕黄的丝织物,那织物虽贵 重,却总有点儿轻飘飘的距离感——1920年的夜晚, 中秋才过了几日,毛茸茸的月亮照着上海公共租界的 一处中西合璧的老房子。老房子靠近苏州河,藤萝爬 满了院墙,从外面看倒还是一处幽雅的居所,只是凑 近了才闻到一股铜绿发霉的腐朽味道。
张爱玲就出生在这样的老房子里,很多年以后当 她从天津的家返回上海时还跟着保姆何干一起回访住 在那里的大爷大妈,对老房子影子似的往下沉的感觉 依然触目惊心。好在,那一晚,她还只是个粉红色的 婴孩。当她睁开好奇的双眼开始打量这个世界的时候 ,不知及时眼看见的是否是她那位美丽非凡的母亲, 黄素琼。母亲黄素琼将她交给老妈子何干。何干是张 家的老人了,服侍过老太太——李鸿章的女儿李菊藕 ,张爱玲的奶奶,连带着又养大了她的父亲张志沂( 字廷重)、姑姑张茂渊。她出生的时候,这个曾经的 簪缨世家只剩下了空壳子,像夕阳的余晖一样,看着 和煦但终免不了西沉的一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 昏。
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光父亲这一边继承的 祖宗家业就有安徽、天津、河北等地大宗土地,南京 、上海等处房产8处。
此时,她的奶奶已经过世好几年,而爷爷张佩纶 则更早。“我没赶上看见他们,所以跟他们的关系仅 只是属于彼此,一种沉默的无条件的支持,看似无用 ,无效,却是我最需要的。他们只静静地躺在我的血 液里,等我死的时候再死一次。我爱他们。”后来的 她曾说过这样动情的话,对一向“寡情”的张爱玲来 讲,这也许是最深情的告白了。
当年张佩纶与李菊藕的婚姻也算是一时佳话。张 佩纶原先娶过两任夫人,先后病故,待到四十岁的时 候反倒成了一身拖累的光棍汉,奶奶李菊藕容貌清丽 ,样貌很是端方,嫁给张佩纶的时候,自己还是个姑 娘却要学着做人家的后母。在这一点上,她与张爱玲 的后母颇相似。 夕阳无限好 我没赶上看见他们,所以跟他们的关系仅只是属 于彼此,一种沉默的无条件的支持,看似无用,无效 ,却是我最需要的。他们只静静地躺在我的血液里, 等我死的时候再死一次。我爱他们。
——张爱玲 大约天才合该是这样的一一要么出生在贫穷之家 ,要么出生于没落贵族。不知是否缺钱少衣能够引起 人的斗志,还是因为急景凋年容易让人敏感多愁,总 之,天才们从一出生就注定了要走这样一段人生。
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张爱玲如是说。
“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 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 ,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 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 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 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这是我们熟悉的《金锁记》,开篇苍凉的月色铺 满了整个故事,像笼罩了晕黄的丝织物,那织物虽贵 重,却总有点儿轻飘飘的距离感——1920年的夜晚, 中秋才过了几日,毛茸茸的月亮照着上海公共租界的 一处中西合璧的老房子。老房子靠近苏州河,藤萝爬 满了院墙,从外面看倒还是一处幽雅的居所,只是凑 近了才闻到一股铜绿发霉的腐朽味道。
张爱玲就出生在这样的老房子里,很多年以后当 她从天津的家返回上海时还跟着保姆何干一起回访住 在那里的大爷大妈,对老房子影子似的往下沉的感觉 依然触目惊心。好在,那一晚,她还只是个粉红色的 婴孩。当她睁开好奇的双眼开始打量这个世界的时候 ,不知及时眼看见的是否是她那位美丽非凡的母亲, 黄素琼。母亲黄素琼将她交给老妈子何干。何干是张 家的老人了,服侍过老太太——李鸿章的女儿李菊藕 ,张爱玲的奶奶,连带着又养大了她的父亲张志沂( 字廷重)、姑姑张茂渊。她出生的时候,这个曾经的 簪缨世家只剩下了空壳子,像夕阳的余晖一样,看着 和煦但终免不了西沉的一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 昏。
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光父亲这一边继承的 祖宗家业就有安徽、天津、河北等地大宗土地,南京 、上海等处房产8处。
此时,她的奶奶已经过世好几年,而爷爷张佩纶 则更早。“我没赶上看见他们,所以跟他们的关系仅 只是属于彼此,一种沉默的无条件的支持,看似无用 ,无效,却是我最需要的。他们只静静地躺在我的血 液里,等我死的时候再死一次。我爱他们。”后来的 她曾说过这样动情的话,对一向“寡情”的张爱玲来 讲,这也许是最深情的告白了。
当年张佩纶与李菊藕的婚姻也算是一时佳话。张 佩纶原先娶过两任夫人,先后病故,待到四十岁的时 候反倒成了一身拖累的光棍汉,奶奶李菊藕容貌清丽 ,样貌很是端方,嫁给张佩纶的时候,自己还是个姑 娘却要学着做人家的后母。在这一点上,她与张爱玲 的后母颇相似。
后来的张爱玲对爷爷很感兴趣,而姑姑张茂渊则 直说爷爷配不上奶奶。没错,姑姑的美貌遗传的是奶 奶的——虽然她自己觉得长得像爷爷多一点。
张佩纶祖上是河北丰润人,算是“耕读世家”。
他个性狷急耿直,书生意气,在朝中与同辈张之洞等 人常常语出惊人,因倾慕明末东林党,遂自称他们是 “清流党”,光听这名字就可得知他是有多讨厌“浊 流”了。
他甚至公然反对过李鸿章,只是不知为何李鸿章 非但没有计较,反而在他政治上走下坡路的时候伸出 援手,将心头爱李菊藕嫁给他。后来张爱玲弟弟张子 静的回忆文章里提及,李鸿章大约是因为体恤故人之 子才“出此下策”。李鸿章的夫人十分不乐意,自己 的女儿花容月貌,对方已经年过四十还是个“罪臣” ,将女儿嫁过去简直是自讨苦吃。做母亲的总是比父 亲多一点疼爱,这是“国际惯例”。
据说当时的张佩纶被曾朴写进了清末著名谴责小 说《孽海花》——后辈们好奇的时候就看《孽海花》 去追寻先人的踪迹,张爱玲稍长的时候总问父亲,奈 何父亲一味辟谣,告诉她全是假的,令她失了兴味。
她转而去问询姑姑,姑姑却说:“我们是没办法,受 够了,现在不作兴这个,你们这一代要向前看……” 多么英气的姑姑! 受够了什么呢?显然不是张佩纶,想来应该是受 够了所谓大家族的虚妄与道德的虚伪,像《红楼梦》 中的探春一样,要么希望自己是个男儿身,要么幻想 自己出生在一个寒门小户里还能享点家庭的温馨。
爷爷张佩纶是名重一时的文人,但终其一生他也 只是个文人,政治上的作为与他的老丈人李鸿章是不 可比拟的。
人人都说张佩纶与李菊藕的结合是佳偶天成,张 爱玲却说奶奶并不怎么会作诗,存下的一首诗还是经 过爷爷润色的。胡兰成在《今生今世》里说她这样舍 得破坏佳话,所以写得好小说。
张佩纶去世的时候,儿子张志沂只是个七八岁的 孩童,女儿张茂渊两三岁,对他似乎没留下什么特殊 的印象。李菊藕对子女的培养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个 性,乃至后来的张爱玲一切成长的遭遇都与此有关。
一般说来,母亲独自带大的男孩通常性格温顺, 敏感细腻,而一手培养的女孩则常有着独立自主的坚 强。
关于张爱玲父亲与姑姑的成长,她在自传体小说 《雷峰塔》里通过几个老妈子的嘴有过清晰的描写。
李菊藕不知出于何种缘故,将男孩当女孩子养,却将 的女儿当个男孩子一样散养。张志沂幼年常常穿 着女孩子气的衣服,不大出门,有时偶尔出门,清瘦 的身子必定挨着墙角走,面色苍白,身形瘦长,仿佛 一阵风吹着就能倒了似的,活脱脱一个女子气的男人 。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