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如何当医生?医患关系如何?有没有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本书从一位美籍华人医生的视角展现了美国医疗界令人惊诧的现状。在美国当医生是一个高风险、高压力的职业,住院医生要承受每天14小时以上、且没有周末的炼狱般培训;而不购买保险就行医的医生则可能被患者告上法庭而倾家荡产,可总有少数能规避高风险且医术高超者成为年收入百万美元的医生。美国患者的命运也千差万别,高收入人士会得到较好的医疗服务,而没有医疗保险的穷人则只能到急诊室排队"等死",这种分化促使了美国的医疗改革,而上百年的医改史一直到现任总统也没有画上句号。一方面,政府拿出天价的医疗预算;另一方面,年收入数十亿美元的医院还纷纷破产、倒闭。医生、患者、医院、保险公司以及其他相关群体矛盾交织,无法协调。医患该向何处去?医疗该向何处去?人类从与疾病之间的矛盾为什么变成与看病之间的矛盾?
一位美籍华人医生眼里的美国医疗那些事儿。
在美国,当医生比进华尔街要难十倍,每个医生都是工作狂,医生可年入百万美金,新入行的医生可能付不起医疗保险。
在美国,每一位患者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前提是你能买得起医疗保险,否则,生病只能去免费的急诊室,但是否能看得上病只能听天由命。
在美国,作为非盈利的机构,医院可以年入数亿美元,但是仍然要面临破产倒闭的危险;
在美国,无论医院、医生,还是患者,没有保险就没有保障,真正的巨无霸机构也许不是世界500强的企业,而是默默无闻却动辄百亿美元规模的医疗保险公司。
在美国,医患之间打一场医疗官司动辄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赔偿及诉讼费,耸人听闻。
现实与荒诞并存,天使和魔鬼共生,温情与冷漠相伴……这就是美国医疗界的众生态。
田穂荣:美籍华人医生,在美国某著名医院任麻醉主治医生,拥有数年的医疗从业经验。近年,热衷于医疗制度和问题的研究,并经常参加国际医疗学术交流。
目录:
从中国医生到美国医生
及时章:美国医生是怎样炼成的
从普通大学到医学院
炼狱般的住院医生训练
住院医生种的另类
出师前的大考
一位整形医生的专科考试
第二章:解开美国医疗的面纱
美国诊所的运作
美国医院的运作
不堪重负的急诊室
美国的外伤急救
美国医生的收入
美国特色的护士
从护理费到日间手术
顶级医生
不同的阶层,不同的治疗
第三章:过度医疗
德贝基教授的心脏手术
瘾君子的手术
无用的手术
第四章:美国医保
百年“全民医保”路
党派之争
民众——我们不要NHS
美国医学会——全民医保是把双刃剑
保险公司——其实我也很冤
美国的医保体系
奥巴马的医改
全民医保前途未卜
第五章 美国医疗诉讼
急诊科医生经历的一场医疗诉讼
陪审团
医疗责任险
改变住院医师命运的官司
第六章 美国的医德与医责
第七章 美国医疗故事
一份推荐信引发的巨额赔偿
军医的故事
约翰•霍普金斯与协和
用雪糕退烧
止痛剂没有那么可怕
医生必须学会说“不”
拒绝输血的病人
她死了,死了,死了
第八章 一家美国医院的倒掉
改变住院医师命运的官司
1984年3月5日,有忧郁症病史的18岁女大学生利比o锡安因发烧、瞻望症来到纽约康奈尔医学中心的急诊室,此时她已经有些神志不清,医生认为需要住院治疗,就以补液和观察为由将其收入院。住院医温斯坦和斯通接诊了她,这两位医生分别接受了8个月和20个月的住院医师培训。检查后,两位医生未能明确诊断,但为了减轻患者痛苦,他们开出了杜冷丁。锡安的家庭医生在电话中同意这一处理,此时是凌晨3时。病人交给护士后,温斯坦继续照顾其余的40位病人,斯通去睡觉了。
后来护士向温斯坦报告,病人烦躁不安,温斯坦下了医嘱对锡安实施身体约束以防病人伤害到自己,并且给了氟哌啶醇(一种抗精神病药物)。用药后,锡安终于睡着了。温斯坦由于忙,没顾上再次检查该病人。早上6点30分,护士发现病人体温42℃,医护人员赶紧紧急降温,但不久锡安心脏骤停,于7时30分去世,距她入院只有8小时。
尸检结果很模糊地说锡安死于肺炎,现在大多数医生认为锡安死于血清素综合征,这是由杜冷丁和苯乙胫共同使用引起的。
锡安的父亲是个记者,对医生的解释不满意,他的看法有两点,一是医生给了杜冷丁,与锡安平时服用的苯乙胫相互作用后可以致死,二是使用身体约束。他很激进地指出:"他们给了杀死她的药,然后忽视了她,只是把她像狗一样绑起来。"并且指责住院医生连续工作36小时的政策,认为医院为了省钱,让住院医师超负荷工作,以至于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精力和体力对病人进行最起码的照顾。为了进一步给医生施压,他以谋杀罪对值班医生提出指控。他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最终把这一事件演变成漫长的,知名度很高的一场医疗诉讼,多次的上诉,多篇病例报告发表在重要医学杂志上。
1986年,检察官建议让大陪审团考虑"谋杀"的起诉,也就说这两位医生可能以谋杀罪被判刑,幸运的是陪审团予以否决。
1987年,两位住院医生被控38项重大过失,结果纽约医学委员会进行了听证,从1987年到1989年,30个听证会上33位证人作证,作证人包括毒学专家、急诊室专家和6位医学院的校长等人。,听证会认为这38项指控缺乏证据,这一结果被陪审团接受。但锡安的父亲没有放弃,发誓要把官司进行到底。直到1991年,纽约州上诉法庭清除了对这两位住院医生的所有起诉。
尽管此案未被陪审团定性为刑事案件,但死者父亲提出的民事诉讼仍在进行,直到1995年,这个诉讼才了结。曼哈顿的陪审团认为两位住院医生和锡安的家庭医生开错了药造成病人的死亡,应该赔偿375000美元。尽管陪审团认为医生存在疏忽(negligent),但是没有忽视(disregard)病人。锡安自己也有部分责任,因为她没有告诉医生,她服用了可卡因和其他处方药。
此案轰动了医学界,许多医学院的校长、教授出庭作证,多次漫长的庭审给政府带来了庞大的开支,检察官、陪审团、大陪审团、不同级别的法院等都参与到这一案件中。尽管锡安的父亲获得了赔偿,但是超过10年的诉讼花费巨大,个人付出的精力更是无法计算,估计到手的赔偿金也没多少。而医院、医生们的诉讼费自然也不会是小数目,这是耗费无数金钱的战争。此案的正面意义是改变了住院医生们的命运,也就是说,他们确实得益了,这是锡安的父亲无法预料的结果。
表面上来,相对健康的锡安入院8小时后死亡,医生的责任是跑不掉的。可在这场诉讼中,住院医生、医院等有关人员有机会为自己辩护,从而引发了人们对美国住院医生培训中的一些问题的关注。陪审团认为医院让温斯坦照顾40个病人是他忽略锡安的原因,而连续工作36个小时使医生的精力、体力不可避免地下降,这导致他们无法地照顾患者。换句话说,住院医生培训制度也要对锡安的死负责。
纽约卫生局建立了以贝尔医生为领导的小组,小组评估了美国住院医生的培训和监督制度,发表了一系列建议。1989年纽约卫生局接受贝尔小组的建议,规定住院医生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80小时,连续工作时间不超过12小时,两个班之间的间隔至少是8小时,每周至少有一个连续24小时的休息。一场普通的医疗诉讼,迫使美国有100年历史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进行改革,这大概是它的较大意义。美国工人早在1886年就争取到每天8小时工作制的权利,住院医师们在1989年还在为每周工作不超过80小时奋斗,而且这一权利还是患者家属无心为他们"争取"到的。
内容真的不错,教会了医学生如何面对困难,值得学习。
多看一些工作相关的书籍,就能多借鉴别人优秀的学习方法。希望可以从日常中发现新的经验和惊喜,每天增长一些知识。
很好的书。。
粗略的翻了一下,还如期望的内容
好评
书的包装很好,活动价性价比高,看了一下内容,写得很具体,不那么琐碎,很好很喜欢
不错
还不错,包装很好
超值,很满意,会推荐其他人购买,划算,好看!
还行,就是物流慢,没送到家
很好的书,就是物流太慢,其他都挺好的。
挺好的,以前重来不去评价的,不知道浪费了多少积分,自从知道评论之后积分可以抵现金了,才知道评论的重要性,积分的价值,后来我就把这段话复制了,走到哪里,复制到哪里,既能赚积分,还非常省事,特别是不用认真的评论了,又健康快乐又能么么哒,哈哈哈
好
还挺好看的
挺好的,刚拿到,还没看
当了医生以后特别喜欢这样的书籍,很喜欢看。好好学习。提高自己。
我非常满意 在当当上买书包装很好 价格实惠!
还好,挺不错的~
可以了解国外的医生生活!
很信赖当当,一直在这里购买,包装有保证,沟通方便
多年来,当当带给我发现好书的惊喜、购买好书的快乐、阅读好书的愉悦和收藏好书的满足。当当是爱书人的明灯、向导和天堂。感谢当当!为当当点赞!
比较满意的一次购物经历。
小楷本大小,真实,物流速度很快!
买聊两本,肯定好。
不错的好书
文字不能苛求,醫生寫出這許多字,還通順,有興有賦屬難得。畢竟出版換錢 ,還是過過關值得價。
经验与实践之谈,增加读者的眼见,可作为教学、学习等参考。
一个麻醉师写的书,让我们真正的了解美国医疗体制
想知道在美国当医生什么滋味,看这本书没错的。
32开192页的书定价32,有点贵了,好在这次满200减100,打折后合12元一本,还可接受。内容嘛主要了解一下美国的医疗制度、医疗环境、医患关系,以及医生的工作状态,还是很长见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