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白茶被人与绿茶混为一谈,是少有人能详细了解它的起源、品种、产区、制作方式、品饮、文化以及市场。为此,我们历时一年多、行程数千公里,足迹踏遍了中国白茶主产区的所有土地,收集了众多白茶样本,本着让国人看懂喝透中国白茶的初心,从茶园深处捧出了这一本厚厚的《中国白茶( 一部泡在世界史中的香味传奇)》。
在这条埋藏于历史深处的古茶道上,我们遇到了许许多多可爱的人,他们世代耕耘在这片土地上,合力将白茶推到了世人眼前,使之成为一种人人都能消费的健康饮品,让白茶发挥出它的根本作用,这是 可贵的。为此,我们将这种种也收录书中,成为将来回眸往事的见证,也让世人明白中国白茶所走过的道路。
本书由吴锡端、周滨。
1、 这是一本白茶百科全书,涉及白茶的方方面面,既是一本工具书,讲述了白茶的分类、鉴别、品饮方式、工艺流变等;也是一本茶文化书,作者亲赴产区,结合当地的文献资料,完整的呈现了白茶的起源、白茶故事、白茶对产区当地人文风俗的影响,以及白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白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2、 本书作者中国茶叶专家吴锡端先生是一位实干型茶叶专家,原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有丰富的茶行业一线工作和调研经验。而茶文化学者周滨女士,是国内茶界知名媒体人、茶文化作家,多年奔走在产茶区,对中国茶叶有其独到的认知。他们联手梳理了中国白茶的发展脉络,为白茶科学和文化普及之路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
3、 目前图书市场上,还没有这样一本完整的记录白茶的图书,《中国白茶》内容信息含量之大,让读者真正能通过一本书了解白茶、喝会白茶,对白茶普及和推广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吴锡端:中国茶叶专家,原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现祥源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安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著有图书《茉莉花茶》、《祁门红茶》。
周滨:作家,茶文化学者,原《中华合作时报 茶周刊》首席记者,国家共青团中央和茶业新闻奖获得者。著有《芳村三十年》、《透视中国茶产业商业地产之困》、《北京茶叶老字号的涅槃与重生》、《当星巴克遇上中国白牡丹——福鼎白茶产业逆风飞扬启示录》等中长篇纪实报道,图书《全国百佳茶馆经营指南》编委。
及时章 发现 山林之茶 1 从福鼎开始,追寻白茶的样貌 2 白毫银针,一段最初的传奇 3 从柏柳到点头,从祠堂到市场 4 政和的农耕之美和田园牧歌 5 政和大白,一种不屈的生长 6 千年唐宋茶,最忆是澄源 7 再说白牡丹和贡眉茶的原产地之争 8 水仙白会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9 带你了解一杯好白茶的标准 10 影响一杯白茶的品质的因素有哪些 11 你可知白茶饼里的奥秘有多少 第二章 寻找 茶中故旧 1 翠郊古民居内外的吴氏悲欢 2 从左宗棠的白茶到福州港的兴衰 3 一杯政和白茶的中国味道 4 回望前村,宋氏祠堂托起的白茶歌 5 石圳——一个白茶小镇的前世今生 6 东平老茶村,家家户户晾茶忙 7 锦屏人犹在,还望古茶楼 8 古郡建阳,从建茶、建水到建盏 9 漳墩的流水和那年的南坑白 10 白琳茶厂,新工艺白茶诞生记 第三章 现场 风华绝代 1 河山庄园,有个男人和他晾晒的白金梦 2 太姥山中,走过晴雨相间的绿雪芽 3 一梦五十年,祖孙三代人的白茶情 4 一座茶窖、一片荒园、二十年风雨,与一位少年的逆袭 5 人说她的任性是愚公移山,而她说要留下一座可传家的茶园 6 海拔1200米的澄源乡,是他穷一生寻一壶好茶的桃花源 7 他们都是在新旧观念交锋中的70后茶人 8 他用15年辟出2000亩生态茶园,至今只敢采摘它的十分之一 第四章 行走 茶里茶外 1 中茶福建公司,一部60年的茶叶外销史 2 香港,香港茶餐厅里挥不去的寿眉香 3 下南洋的人和下南洋的茶,都在说故土难忘 4 老白本是民间味,而今处处说茶香 5 只有刚刚好的老白,才有正确的打开方式 6 带你看懂白茶的世界版图 7 泡好白茶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生活艺术 特别记录:张天福和其身后的白茶历史 参考文献
3 从柏柳到点头,从祠堂到市场 福鼎的春天,海风温柔、山林秀美,无数泛绿的茶园如同一条条碧玉腰带。而我们从县城出发,行驶了五十多公里后,进入了点头镇柏柳村。
在村口,赫然入目的是一块写着“中国白茶及时村”几个大字的石碑。这意味着,我们已经进入了福鼎大白茶真正意义上的原产地。
众所周知,嘉庆元年(1796年)时,福鼎茶农曾采摘当地普通茶树(菜茶)的芽毫制作银针,但是因菜茶的茶芽细小,制作时外形口感均不佳,所以没有被推广。而在中国,虽然适合制作白茶的茶树品种有很多,但要制作传统意义上的白茶,要求必...
在村口,赫然入目的是一块写着“中国白茶及时村”几个大字的石碑。这意味着,我们已经进入了福鼎大白茶真正意义上的原产地。
众所周知,嘉庆元年(1796年)时,福鼎茶农曾采摘当地普通茶树(菜茶)的芽毫制作银针,但是因菜茶的茶芽细小,制作时外形口感均不佳,所以没有被推广。而在中国,虽然适合制作白茶的茶树品种有很多,但要制作传统意义上的白茶,要求必须选用的品种茸毛多、白亳显露、氨基酸等含氮化合物含量高,这样制出的茶叶才能外表披满白毫,有毫香,滋味鲜爽。
转机出现在1857年,来自福鼎点头镇柏柳村的茶商陈焕,在太姥山中发现了符合“芽壮毫显”要求的大白茶母树,带回乡里繁育良种,结果获得成功,这就是今天的福鼎大白茶。1880年,又是在点头镇的汪家洋村,茶农们选育另一白茶良种福鼎大毫成功,至此福鼎白茶才有了稳定发展的基础。
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华茶1号和华茶2号,它们在1985年就被国家部门认证为国优品种,而《中国茶树品种志》更是把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列在了77个国家审定品种的及时位和第二位。那是因为在部级茶树品种与省认定的品种中,有25种茶树是以福鼎大白茶作为父本或母本进行繁育的,如福云系列、浙农系列、福丰和茗丰系列等,这足够说明福鼎大白茶优良的基因。
而因为福鼎大白茶的抗旱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20世纪60年代后,福建、浙江、湖南、贵州、四川、江西、广西、湖北、安徽和江苏等省区曾大面积栽培福鼎大白茶,用于制作红茶、绿茶、白茶等各种茶类,掀起了一股如火如荼的生产浪潮。
如前所述,在1885年时,迫于国内外市场形势的压力,福鼎人开始用福鼎大白茶制作白毫银针,到 1910年出口后,风头一时无二。可是突如其来的及时次世界大战打乱了这种格局,很多人开始想办法扩大白茶的市场。 3 从柏柳到点头,从祠堂到市场 福鼎的春天,海风温柔、山林秀美,无数泛绿的茶园如同一条条碧玉腰带。而我们从县城出发,行驶了五十多公里后,进入了点头镇柏柳村。
在村口,赫然入目的是一块写着“中国白茶及时村”几个大字的石碑。这意味着,我们已经进入了福鼎大白茶真正意义上的原产地。
众所周知,嘉庆元年(1796年)时,福鼎茶农曾采摘当地普通茶树(菜茶)的芽毫制作银针,但是因菜茶的茶芽细小,制作时外形口感均不佳,所以没有被推广。而在中国,虽然适合制作白茶的茶树品种有很多,但要制作传统意义上的白茶,要求必...
中国白茶百科全书。参透白茶之香,传承白茶之艺,勾勒白茶之美,述说白茶故事。
茶路无尽,永远在学习的路上。
推荐购买!编辑很用心
不错的书,太值了。机会不容错过。
别人推荐白茶,想要对白茶有更多的了解
非常棒的书,知识面全
内容和装订品质都不错,服务和快递速递很快,值得购买。
书很好,快递也给力,正在研读中,读完了再追评!
是原装正版书。涨知识了!还知道写评论有积分。
值得推荐的书籍,当当的速度和服务都是最好的
非常好的一本介绍白茶的书 让我们从根源了解白茶 希望提个小小的意见 以后可不可以邮寄的时候有盒子 不然长途跋涉书邮寄来都有破损了
全,精,通于白茶已无他书
满怀期待,书还没阅读,看到快递把书弄成这样,我的精神食粮这般破损,很伤心,希望快递改进
好书!真的是一本好书!
非常好无破损
白茶,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
老了很多本白茶的书,这本是第N本,哈哈。还在看中,看完再来追评
白茶是我日常喝的茶之一,了解一下白茶的来龙去脉,也是很有意思的。
书中的内容很真实全面。可以作为课件的参考文献。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