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冯尔康所的《雍正皇帝》意图是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用概述、提炼的方法表现出来,让雍正帝的为人与朝政交织起来,兼顾政事、为人与生活,目的是不偏废,然而在概述中,由于传主是帝王,又是政治上有作为的人,政治史不能不成为重点,有的事情,如嗣统史,应有所详,唯因已有专论。故而适当略写。
及时章 兼重传主政治、生活及其理念的写作原则(代序言) 一 现代人心目中的雍正帝是民间传说与学术研究成果的混合物 二 雍正帝是值得研究的帝王 三 研究雍正帝历史的文献记载 四 本书的写作目标与方法 第二章 雍亲王缵承大统 一 皇后养育的四阿哥二十一岁获得贝勒封爵 二 在废立太子事件中八面玲珑的胤稹受封雍亲王 三 二废允初后诸皇子争取储位与允褪崭露头角 四 雍亲王谋求储位的计划与实施 五 康熙帝畅春园召见雍亲王与病逝 六 雍正帝登基和嗣位疑案辨析 第三章 “振数百年颓风”的政治抱负 一 兴利除弊的更新政治思想 二 主张务实反对沽名钓誉的政治观 三 舍“宽仁”从“严猛”的政策方针取向 四 强调忠君的反对朋党 五 主张“人治” 第四章 清查亏空与整肃吏治 一 设立允祥主持的会考府清查中央部门财政亏空 二 地方清查与追索赃款的种种措施 第五章 耗羡归公和养廉银制度的实行 一 滥征火耗与雍正帝乾断耗羡归公 二 耗羡率下降 三 低俸禄与养廉银制度的实行 四 简略评论耗羡归公与养廉银制度的实行 第六章 实行益贫损富利国的摊丁入亩制度 一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促使地丁合一制度的产生 二 雍正帝观念的改变与实行地丁合一制度的过程 三 压抑绅衿的士民一体当差政策 四 户籍编审制度的实际取消与对民人控制力的削弱 第七章 消灭允禊朋党 第八章 屠戮功臣年羹尧与隆科多 一 铲除尾大不掉的功臣年羹尧 二 “舅舅”隆科多由柱石大臣到禁锢致死 三 雍正帝惩治年、隆评议 四 年、隆案衍生的几起文字狱 第九章 政治斗争的总结——曾静案 一 出奇料理的曾静案、吕留良案 二 《大义觉迷录》的颁布及其宣扬的中国各族一体论 三 雍正帝登基及其初年政治斗争的总结 第十章 面向民间的社会政策 一 清理民欠与试验性的清丈田亩 二 以农为本与授予老农顶戴 三 除豁贱民 四 大力推行保甲制 五 倡导宗族建设与创立族正制 六 制定存留养亲法和存留承祀法 七 宣讲《圣谕广训》 八 京师与地方民间社会状态 第十一章 军机处的设立及其他行政制度的完善 一 完善秘密奏折制度与政令的推行 二 削弱六科封驳权的“台省合一”政策 三 设立军机处与皇帝综理庶务 四 完善引见制度及接见中下级官员中的政治活动 五 好用权术与密探政治 第十二章 经营青藏与西北两路用兵 一 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之乱与西宁设府 二 平定西藏阿尔布巴之乱与驻藏大臣制度的开端 三 从守势到攻势的西北两路用兵及失利 第十三章 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 一 土司制度的弊端与雍正初年对不法土司用兵的议论 二 批准鄂尔泰建议与改土归流的实现 第十四章 驱逐西洋传教士与签订《恰克图条约》 一 雍正帝对西洋天主教的认知与驱逐传教士于澳门 二 接待葡萄牙使臣及由此反映出的外事方面吏治的败坏 三 行商贸易与吏治不清 四 与沙皇俄国订立《恰克图条约》 第十五章 文化政策与信仰:崇儒礼佛与用道 一 向孔子顶礼膜拜与科举方针 二 天人感应论崇尚者的大讲祥瑞 三 密用僧人参政与崇佛遭受攻讦 第十六章 多面性格与政治人生 一 急性子的工作狂 二 刚毅与未能彻底改正的喜怒无常性格 三 江湖汉子性格——对臣工的一种笼络手段 四 以领主意识驾驭满洲臣工——肆意辱骂满洲臣工的主子脾气 五 多面性格 第十七章 日常生活与追求 一 圆明园中的日常生活 二 节日生活 第十八章 家庭生活、死亡与传位 一 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母子、夫妻、父子关系 二 秘密建储 三 疾病与炼丹药补益元气 四 暴亡与可能的原因 五 乾隆帝继统 第十九章 雍正帝留给后世的诸种历史文献 一 留给后世的各种文献 二 君臣合作的《朱批谕旨》——朱批尤其珍贵 第二十章 结语:一个锐意更新的独裁君主 一 革除历史积弊.有益于吏治民生 二 多民族国家现实的新概念——华夷一家 三 有益于民间生产能量的发挥与不自觉地催生近代因素 四 沿着君主集权制方向再发展——至高无上的独裁皇帝 五 重农抑末与世界潮流之重商主义背道而驰 六 紧张中有悠闲、奢华中有节俭的生活 七 刚毅、残忍、喜怒不定的多面性格的人 八 雍正帝革新成为后世励精图治、政权自救的政治思想遗产 九 无法逾越现实与传统——雍正帝“为君难”的君主之治与改革限度 十 使用历史主义方法论评价雍正帝:肯定他是杰出的革新帝王 十一 历史上雍正帝挨骂的原因探论
四雍亲王谋求储位的计划与实施 (一)胤稹谋求储位的方针策略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第二次废黜允扔以后,储位虚悬,皇储的事牵动着J乱稹的每一根神经,他为自己的未来而奋斗。在实践中,他和他的属下总结经验,制订出谋求储位的方针和方法。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雍亲王府属人戴铎在去湖广出差以前给胤禛写了一封建议书,专谈如何营求储位的事情。他首先分析政治形势,明确争取皇储的奋斗目标。他深知此时处于“君臣利害之间.终身荣辱之际”的关键时刻,应当确立争取储位的奋斗目标,不能大意,让他人捷足先登。因为允...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雍亲王府属人戴铎在去湖广出差以前给胤禛写了一封建议书,专谈如何营求储位的事情。他首先分析政治形势,明确争取皇储的奋斗目标。他深知此时处于“君臣利害之间.终身荣辱之际”的关键时刻,应当确立争取储位的奋斗目标,不能大意,让他人捷足先登。因为允初再次废黜、储位人选尚未确定的时候,诸位皇子争夺激烈,谁活动得有力,谁就有可能夺标,所以在这关系终身荣辱的时刻,一定要参加角逐,争取得到储位,走向人世间的较高台阶——皇位。这时一点不能放松努力,稍有懈怠,高才的皇子率先获得储君的地位,那时就悔之无及了。争储目标确定了,要有行之有效的措施,戴铎提出了四项方略:及时,要想方设法获取康熙帝的宠爱。因为康熙帝是天纵圣明之主,皇子不表现出自身的才华,恐怕父皇会认为这个儿子是蠢材,弃置一边,但若把能耐尽情表露出来,皇帝又可能怕他有野心。因此主子需要适度表现才能,既不能显出笨拙,也不能过分袒露才华,使皇帝产生好印象。当然,更要对皇上尽孝道,不要有一点瑕疵。第二,要以废太子凌虐昆季为鉴戒,妥善处理好兄弟关系,减少争储的破坏力。第三,要加意联络百官,尤其是康熙帝的亲信大臣,万万不可怠慢,就是对那些受歧视的汉人官僚、地位不高但在皇帝身边的太监、侍卫也要放下高贵皇子的架子。同他们亲近,以便感动他们为主子制造敬老尊贤的贤明王爷的美名,把允禊的好名声夺过来,对皇帝考虑继承人人选施加影响,以利对主子的选择。第四,要大力培植雍邸人才,使他们成为建立江山的基干力量。培养的办法,是为他们谋求朝内外的重要官职,包括允许门下人借银子捐纳做官,不然的话,王府人才就像金玉藏在匣子里,珍珠沉在海底,表现不出他们的价值。为此恳求主子对于还不怎么认识的下人,亲自面试提拔,对于已经知道的人,恩上加恩,使本门的人由鲜为人知而显露出来,由地位低变得地位高。在外省做官的出任总督、巡抚、提督、总兵,在中央任职的做尚书、九卿。虽然不一定人人都能飞黄腾达,就是仅有两三个人才出现,也会是主子成功的助力。
雍亲王看了信后,写了一通批语:“语言虽则金石,与我分中无用。汝但为我放心,凡此等居心语言,切不可动,慎之,慎之!”他承认戴铎说的是金玉良言,认识到戴铎对形势的分析很精当,争取储位的策略、方法完善而巧妙,可以接受和实践。但是他又说什么做储君、皇帝是苦事,与他分中无缘,实在是欺人之谈。对自己的亲信还如此做作,真真假假,胤稹心眼太多,活动手法隐蔽,就这一件事,暴露无遗了。然而不论胤稹怎样骗人,戴铎的书启表明,雍亲王集团在太子复废之后,制订了争夺储位切实可行的计划,剩下的事情就是实践了。 四雍亲王谋求储位的计划与实施 (一)胤稹谋求储位的方针策略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第二次废黜允扔以后,储位虚悬,皇储的事牵动着J乱稹的每一根神经,他为自己的未来而奋斗。在实践中,他和他的属下总结经验,制订出谋求储位的方针和方法。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雍亲王府属人戴铎在去湖广出差以前给胤禛写了一封建议书,专谈如何营求储位的事情。他首先分析政治形势,明确争取皇储的奋斗目标。他深知此时处于“君臣利害之间.终身荣辱之际”的关键时刻,应当确立争取储位的奋斗目标,不能大意,让他人捷足先登。因为允...
好评,不错的帝王传记。
真的不错,经典!
喜欢这套丛书
太不错了,书是正品,大赞当当
雍正皇帝是一个务实的领导人,学习一下他的精髓
好书是好书!就是老版!冯尔康的雍正总是一个版本,几时可以重新写本!
由冯尔康所*的《雍正皇帝》意图是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用概述、提炼的方法表现出来,让雍正帝的为人与朝政交织起来,兼顾政事、为人与生活,目的是不偏废,然而在概述中,由于传主是帝王,又是政治上有作为的人,政治史不能不成为重点,有的事情,如嗣统史,应有所详,唯因已有专论。故而适当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