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和艺术的有机结合,赋予了汽车新的内涵,形成了艺术新的领域。本书以汽车构造、汽车行驶理论、汽车造型理论为基础,介绍了汽车发展史中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代表性产品和现代汽车技术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力求从汽车的艺术性、技术性和实用性出发,以艺术的眼光来综合评价赏析汽车,服务于科学、理性、积极的汽车文化的形成。
第1章 概述
1.1 汽车艺术的内涵
1.2 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
1.3 汽车公害
1.4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趋势
第2章 汽车发展史
2.1 车轮和车的发明史
2.2 蒸汽机汽车发展史
2.3 电动汽车的发明史
2.4 内燃机汽车的发明史
2.5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
2.6 典型汽车公司发展史
第3章 汽车构造和行驶理论
3.1 概述
3.2 汽车构造
3.3 汽车行驶理论
3.4 汽车使用寿命
第4章 汽车造型
4.1 汽车造型发展史
4.2 现代汽车设计流程
4.3 汽车造型的美学基
4.4 汽车造型的人机工程学基
4.5 汽车造型设计中的空气动力学基
4.6 汽车造型的设计要求
第5章 现代汽车先进技术
5.1 动力及传动控制系统
5.2 底盘控制系统
5.3 信息及导航系统
5.4 车身控制系统
第6章 世界著名的汽车公司和典型车型
6.1 欧洲的汽车公司
6.2 美洲的汽车公司
6.3 亚洲的汽车公司
6.4 我国的著名汽车公司
第7章 汽车相关知识荟萃
7.1 世界汽车大奖赛
7.2 世界汽车名人
7.3 世界上的五大汽车展
7.4 世界四大汽车城
7.5 汽车俱乐部
7.6 汽车模特
7.7 国际汽车之
第8章 未来的交通工具--电动汽车
8.1 电动汽车发展的社会环境
8.2 电动汽车概述
8.3 当代电动汽车发展简史
8.4 国外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8.5 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
8.6 电动汽车的代表性产品
参考文献
第1章 概述
1.1 汽车艺术的内涵
现代社会对于汽车并不陌生,汽车已经成为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借助它扩大了活动半径,世界由此变得狭小。谈到汽车品牌,每个人也能说出一二来,但如果真的要问"什么是汽车"的话,许多人未必能说得清。在《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等书中也仅运用了"内燃机做动力,主要在公路或马路上行驶的交通工具,通常有四个或四个以上的橡胶轮胎。"等描述性的语言进行解释,显然,这样的定义不够严谨。如拖拉机符合上述定义却没有人称之为汽车,而以动力电池为储能元件,用电机驱动的电动汽车称之为汽车却不符合上述定义。
汽车源自西方,英文中的汽车即"Automobile"是由"Auto(自己)"和"Mobile(会动的)"构成的,其意思是自己会动的,即自动车。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汽车应该属于"自动车"范畴中一个发展着的家族,不同时期的汽车有着不同的技术性能和结构特点。从当代汽车的特点而言,这样类似灯谜的描述似乎更加确切:"汽车是世界上的一种零件以万计,产量以千万计,保有量以亿计,售价以万元计的商品。"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是人类行为的精神内涵。人们在制造和使用汽车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套行为方式、习俗、法规、价值观念等构成了汽车文化。可以说汽车文化是伴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消费数量的增加,在其主要的"使用价值"以外形成的一种非物质社会财产。汽车文化以汽车产品为载体并与之结合,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在汽车的设计、生产和使用中,从汽车外表到内饰,从风格到品质,都深深打下了文化的烙印。首先,汽车文化是其品牌和企业的文化,世界著名汽车生产厂家和著名人物对形成汽车文化起着直接作用,他们赋予汽车性能、品质和内涵。其次汽车文化是汽车设计的文化。另外,还有其与地域、社会生活相融合形成的汽车使用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