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何谓文化图书
人气:25

何谓文化

余秋雨一生散文写作中的自珍箧藏,深情追忆巨匠生命印迹;均为首次与读者见面,字字饱含敬意,何谓文化——听余秋雨振聋发聩的思想表达!

内容简介

这是继《文化苦旅》之后,余秋雨20年来对迷失的中国文明的心灵叩问。

文化究竟是什么?在《何谓文化》一书中,作者在深邃的观察之后,用亲身经历和鲜活的感受来解读这一根本的问题。分别从学理、生命、大地和古典四个层面来解析作为一个文化大国,从精英界到公众心理,到底缺失了什么。所有篇章均为次公开出版。本书可谓是一次文明巡阅之后的思想结晶有价值的。

部分《学理的回答》,系统化地论述了何谓文化,何谓中国文化的本性等等问题,针对社会心理的浮躁,和作家本人的深邃思索,用罕见的直言不讳的批评,揭示了各阶层对文化本源的迷失,响亮提出文化重建的要义在于回到真善美。可谓发聋振聩。。

第二部分《生命的回答》,以鲜活的笔触,追溯了对和那些已经离世的多位文化巨匠的往事,如谢晋、黄佐临、巴金等,因为他们几乎用自己全部的生命揭示了文化的本源。《仰望云门》,则写了三位依然健在的台湾文化耆宿林怀民、白先勇和余光中,写他们是如何以敬畏之心对待传统,家国和人类精神穹庐的。这些文章,是余秋雨一生散文写作中的自珍箧藏。

第三部分《大地的回答》中,则是收录了余秋雨生命中撰写过的一些碑文。其中,还包括他为他的好友、大导演谢晋先生撰写的墓碑。

在后一部分《古典的回答》中,则是精选了四个的经典文本(分别是《心经》《离骚》《赤壁赋》和《逍遥游》),将它们翻译成尽可能优美的白话散文。之后还附印了一些余先生的书法真迹,弥足珍贵,以飨读者。

编辑推荐

文化苦旅》出版20年之后,余秋雨振聋发聩的思想表达!

何谓文化》是余秋雨教授继《文化苦旅》之后,又一部重量级作品。何谓文化,文化的目标是什么?听余秋雨诚恳、隆重的回答!

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中华文化的重要成果,就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

所有篇章均为首次公开出版,中国人不可不读的文化自省录。

何谓文化》中饱含深情的文字,是余秋雨先生回忆七位文化巨匠的七篇文章,此乃余秋雨一生散文写作中的自珍箧藏,均为首次与读者见面,字字饱含敬意。他认为这些大师亲身用生命揭示了文化的深层奥秘,对“何谓文化”作出了生命的回答——声称自己“六十岁才成熟”的大导演谢晋,萧伯纳的中国学生、戏剧大师黄佐临,坚持“斥棍子”“说真话”的巴金老人,四十年前为文化重建作出贡献的总理,在受到诬陷时站出来维护自己的大学者章培恒先生,以及台湾文化大家林怀民、白先勇和余光中。

首度披露往事,回应媒体诸多质疑。

“余秋雨到底是不是石一歌?诈捐门真相到底是什么?余秋雨在时期是个什么样的人?”在中国文化圈,再也找不到一个像余秋雨这么“饱受争议”的作家了。而在本书中,余秋雨将澄清和驳斥历年来媒体和个人针对他的各种质疑、诽谤与争议。比如在《寻石之路》中,他就以寻找“石一歌”这个带给他许多困扰的名字为主题,来详细道出自己如何被误解为“石一歌”的成员,从而一步步蒙受不白之冤的经过。

作者简介

余秋雨

一九四六年生,浙江人。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经由教育文化界的多次民意测验和专家推举,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最年轻的高校校长,并任上海市中文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兼艺术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曾获“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十大高教精英”、“中国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等荣誉称号。

二十多年前毅然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考察并阐释中华文明诸多被埋没的重要遗址。这些遗址就此受到保护和弘扬,他也被公认为当代中国重新梳理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所写作品,开创了“文化大散文”的一代文风,追摹者众多。

二十世纪末,又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人类最重要的文明故地,对当代世界文明作出了一系列全新思考和紧迫提醒。作为国际间亲身完成这种穿越的人文教授,他及时判断了新一轮恐怖主义的发生地,预言了欧洲不同国家的经济危局,在海内外引起极大关注。在这过程中所写的书籍,长期位居全球华文书排行榜前列。仅在台湾一地,就囊括了白金作家奖、桂冠文学家奖、读书人书奖、金石堂最有影响力书奖等一系列重大奖项。

以高层级的思考性作品持续二十年受到社会各族群的广泛欢迎,他创造了惊人的阅读奇迹。直至二○一○年一月,国内发行量的《扬子晚报》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在全国各省青年学生中票选“谁是您最喜爱的当代作家”,他仍然名列及时,且经验丰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杂志等机构一再为他颁奖,表彰他“把深入研究、亲临考察、有效传播三方面合于一体”,是“文采、学问、哲思、演讲皆臻高位的当代巨匠”。

自二○○二年起,赴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华盛顿国会图书馆讲授“中华宏观文化史”、“中外文化对比史”等课题,广受好评。二○○八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授成立“余秋雨大师工作室”。最近几年,兼任香港浸会大学人文奠基教授、香港凤凰卫视首席文化顾问、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

莫言,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二月河,南阳作家群代表人物,现任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

王安忆,中国当代文学女作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被视为结束之后,自1980年代中期起盛行于中国文坛的“知青文学”、“寻根文学”等文学创作类型的代表性作家。

董桥,台湾著名作家。历任《今日世界》丛书部编辑、英国国家广播公司制作人及时事评论、《明报月刊》总编辑、《读者文摘》总编辑等职,现任《苹果日报》社长。

李欧梵,国际知名文化研究学者,著名教授、作家、文化评论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现代文学及文化研究、现代小说和中国电影。

目录

学理的回答

何谓文化

利玛窦说

世界报告

身上的文化

向市长建

生命的回答

谢家门孔

Let them say

巴金百年

四十年前

寻石之路

欠君三拜

仰望云门

大地的回答

炎帝之碑

法门寺碑

采石矶碑

钟山之碑

大圣塔碑

金钟楼碑

秦长城博物馆

云冈石窟

都江堰

昆仑及时城

谢晋墓碑

古典的回答

心经》今译

离骚》今译

逍遥游》今译

赤壁赋》今译

在线预览

谢家门孔

直到今天,谢晋的小儿子阿四,还不知道“死亡”是什么。

大家觉得,这次该让他知道了。但是,不管怎么解释,他诚实的眼神告诉你,他还是不知道。

十几年前,同样弱智的阿三走了,阿四不知道这位小哥到哪里去了,爸爸对大家说,别给阿四解释死亡;

两个月前,阿四的大哥谢衍走了,阿四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爸爸对大家说,别给阿四解释死亡;

现在,爸爸自己走了,阿四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家里只剩下了他和八十三岁的妈妈,阿四已经不想听解释。谁解释,就是谁把小哥、大哥、爸爸弄走了。他就一定跟着走,去找。

阿三还在的时候,谢晋对我说:“你看他的眉毛,稀稀落落,是整天扒在门孔上磨的。只要我出门,他就离不开门了,分分秒秒等我回来。”

谢晋说的门孔,俗称“猫眼”,谁都知道是大门中央张望外面的世界的一个小装置。平日听到敲门或电铃,先在这里看一眼,认出是谁,再决定开门还是不开门。但对阿三来说,这个闪着亮光的玻璃小孔,是一种永远的等待。

他不允许自己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因为爸爸每时每刻都可能会在那里出现,他不能漏掉及时时间。除了睡觉、吃饭,他都在那里看。双脚麻木了,脖子酸痛了,眼睛迷糊了,眉毛脱落了,他都没有撤退。

爸爸在外面做什么?他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有一次,谢晋与我长谈,说起在封闭的时代要在电影中加入一点人性的光亮是多么不容易。我突然产生联想,说:“谢导,你就是阿三!”

“什么?”他奇怪地看着我。

我说:“你就像你家阿三,在关闭着的大门上找到一个孔,便目不转睛地盯着,看亮光,等亲情,除了睡觉、吃饭,你都没有放过。”

他听了一震,目光炯炯地看着我,不说话。

我又说:“你的门孔,也成了全国观众的门孔。不管什么时节,一个玻璃亮眼,大家从那里看到了很多风景,很多人性。你的优点也与阿三一样,那就是无休无止地坚持。”

谢晋在六十岁的时候对我说:“现在,我总算和全国人民一起成熟了!”那时,结束不久。

“成熟”了的他,拍了《牧马人》、《天云山传奇》、《芙蓉镇》、《清凉寺的钟声》、《高山下的花环》、《的贵族》、《鸦片战争》……。那么,他的艺术历程也就大致可以分为两段,前一段为探寻期,后一段为成熟期。探寻期更多地依附于时代,成熟期更多地依附于人性。

一切依附于时代的作品,往往会以普遍流行的时代话语,笼罩艺术家自身的主体话语。谢晋的可贵在于,即使被笼罩,他的主体话语还在顽皮地扑闪腾跃。其中最顽皮之处,就是集中表现女性。不管外在题材是什么,只要抓住了女性命题,艺术也就具有了亦刚亦柔的功能,人性也就具有了悄然渗透的理由。在这方面,《舞台姐妹》就是很好的例证。尽管这部作品里也带有不少时代给予的概念化痕迹,但中批判它的较大罪名,就是“人性论”。

谢晋说,当时针对这部作品,批判会开了不少,造反派怕文艺界批判“人性论”不力,就拿到“阶级立场最坚定”的工人中去放映,然后批判。没想到,在放映时,纺织厂的女工已经哭成一片,她们被深深感染了。“人性论”和“阶级论”的理论对峙,就在这一片哭声中见出了分晓。

但是,在谢晋看来,这样的作品还不成熟。让纺织女工哭成一片,很多民间戏曲也能做到。他觉得自己应该做更大的事。的炼狱,使他获得了浴火重生的机会。以后的他,不再在时代话语的缝隙中捕捉人性,而是反过来,以人性的标准来拷问时代了。

对于一个电影艺术家来说,“成熟”在六十岁,确实是晚了一点。但是,到了六十岁还有勇气“成熟”,这正是二、三十年前中国最知识分子的良知凸现。也有不少人一直表白自己“成熟”得很早,不仅早过谢晋,而且几乎没有不成熟的阶段。这也可能吧,但全国民众都未曾看到。谢晋是永远让大家看到的,因此大家与他相陪相伴地不成熟,然后一起成熟。

这让我想起云南丽江雪山上的一种桃子,由于气温太低,成熟期拖得特别长,因此收获时的果实也特别大,大到让人欢呼。

“成熟”后的谢晋让全国观众眼睛一亮。他成了万人瞩目的思想者,每天在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寻找着既符合自己切身感受、又必然能感染民众的描写,然后思考着如何用镜头震撼全民族的心灵。没有他,那些文学描写只在一角流传;有了他,一座座通向亿万观众的桥梁搭了起来。

于是,由于他,整个民族进入了一个艰难而美丽的苏醒过程,就像罗丹雕塑《青铜时代》传达的那种象征气氛。

那些年的谢晋,大作品一部接着一部,部部深入人心,真可谓手挥五弦,目送归鸿,云蒸霞蔚。

就在这时,他礼贤下士,竟然破例聘请了一个艺术顾问,那就是比他小二十多岁的我。他与我的父亲同龄,我又与他的女儿同龄。这种辈分错乱的礼聘,只能是他,也只能在上海。

那时节,连萧伯纳的嫡传弟子黄佐临先生也在与我们一起玩布莱希特、贫困戏剧、环境戏剧,他应该是我祖父一辈。而我的学生们,也已成果累累。八十年代“四世同堂”的上海文化,实在让人难以忘怀。而在这“四世同堂”的热闹中,成果最为显赫的,还是谢晋。他让上海,维持了一段为时不短的文化骄傲。

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谢晋较大的成果在于用自己的生命接通了中国电影在一九四九年之后的曲折逻辑。不管是幼稚、青涩、豪情,还是深思、严峻、浩叹,他全都经历了,摸索了,梳理了。

他不是散落在岸边的一片美景,而是一条完整的大河,使沿途所有的景色都可依着他而定位。他是一脉彩色的光缆,为很多并不彩色的历史过程提供了审美可能。

我想,当代中国的电影艺术家即便取得再高的国际成就,也不能轻忽谢晋这个名字,因为进入今天这个制高点的那条崎岖山路,是他跌跌绊绊走下来的。当代艺术家的长辈,都从他那里汲取过美,并构成遗传。在这个意义上,谢晋不朽。

谢晋聘请我做艺术顾问,旁人以为他会要我介绍当代世界艺术的新思潮,其实并不。他与我最谈得拢的,是具体的艺术感觉。他是文化创造者,要的是现场设计,而不是云端高论。

我们也曾开过一些研讨会,有的理论家在会上高谈阔论,又明显地缺少艺术感觉。谢晋会偷偷地摘下耳机,出神地看着发言者。发言者还以为他在专心听讲,其实他很可能只是在观察发言者脸部的肌肉运动状态和可以划分的角色类型。这好像不太礼貌,但高龄的他有资格这样做。

谢晋特别想说又不愿多说的,是作为文化创造者的苦恼。

我问他:“你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较大苦恼是什么?是剧作的等级,演员的悟性,还是摄影师的能力?”

他说:“不,不,这些都有办法解决。我较大的苦恼,是遇到了不懂艺术的审查者和评论者。”

他所说的“不懂艺术”,我想很多官员是不太明白其中含义的。他们总觉得自己既有名校学历又看过很多中外电影,还啃过几本艺术理论著作,怎么能说“不懂艺术”呢?

其实,真正的艺术家都知道,这种“懂”,是创造意义上而不是学问意义上的。

那是对每一个感性细节小心翼翼的捧持,是对每一个未明意涵恭恭敬敬地让它保持未明状态,是对作品的有机生命不可稍有割划的万千敏感,是对转瞬即逝的一个眼神、一道光束的震颤性品咂,是对那绵长多变又快速运动的镜头语汇的感同身受,以及感同身受后的气喘吁吁、神驰心飞。

用中国传统美学概念来说,这种“懂”,不“隔”。而一切审查性、评论性的目光,不管包含着多少学问,都恰恰是从“隔”开始的。

平心而论,在这一点上,谢晋的观点比我宽容得多。他不喜欢被审查却也不反对,一直希望有夏衍、田汉这样真正懂艺术的人来审查。而我则认为,即使夏衍、田汉这样的艺术家再世,也没有权利要谢晋这样的艺术家在艺术上服从自己。

谢晋那些最重要的作品,上映前都麻烦重重。如果说,前的审查总是指责他“爱情太多,女性话题太多,宣扬资产阶级人性论太多”,那么,后的审查者已经宽容爱情和女性了,主要是指责他“揭露革命事业中的黑暗太多”。

有趣的是,有的审查者一旦投身创作,立场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我认识两位职业审查者,年老退休后常常被一些电视剧聘为顾问,参与构思。作品拍出来后,交给他们当年退休时物色的徒弟们审查,他们才发现,这些徒弟太不像话了。他们愤怒地说:“文化领域那么多诽谤、伪造、低劣都不审查,却总是盯着一些好作品不依不饶!”后来他们扪心自问,才明白自己大半辈子也在这么做。

对于评论,谢晋与他的同代人一样,过于在乎,比较敏感,容易生气。

他平生最生气的评论,是一个叫朱大可的上海评论者所揭露的“谢晋模式”。忘了是说“革命加女人”,还是“革命加爱情”。谢晋认为,以前的审查者不管多么胡言乱语,也没有公开发表,而这个可笑的“谢晋模式”,却被很多报纸刊登了。

他几乎在办公室里大声咆哮:“女人怎么啦?没有女人,哪来男人?爱情,我在《红色娘子军》里想加一点,不让;《舞台姐妹》里也没有正面爱情。只有造反派才批判我借着革命贩卖爱情,这个朱大可是什么人?”

我劝他:“这个人没有什么恶意,只是理论上幼稚,把现象拼凑当作了学问。你不要生气,如果有人把眼睛、鼻子、嘴巴的组合说成是脸部模式,你会发火吗?”

他看着我,不再说话。但后来,每次研讨会我都提议让朱大可来参加,他都不让。而且,还会狠狠地瞪我一眼。

直到有24小时,朱大可发表文章说,有一个妓女的手提包里也有我的《文化苦旅》,引起全国对我的讪笑。谢晋也幸灾乐祸地笑了,说:“看你再为他辩护!”

但他很快又大声地为我讲话了:“妓女?中外艺术中,很多妓女的品德,都比文人高!我还要重拍《桃花扇》,用李香君回击他!”

我连忙说:“不,不。中国现在的文艺评论,都是随风一吐的口水,哪里犯得着你大艺术家来回击?”

“你不恨?”他盯着我的眼睛,加了一句:“那么多报纸。”

“当然不恨。”我说

他把手拍在我肩上。

在友情上,谢晋算得上是一个汉子。

他总是充满古意地反复怀念一个个久不见面的老友,怀念得一点儿也不像一个名人;同时,他又无限兴奋地结识一个个刚刚发现的新知,兴奋得一点儿也不像一个老者。他的工作性质、活动方式和从业时间,使他的“老友”和“新知”的范围非常之大,但他一个也不会忘记,一个也不会怠慢。

因此,只要他有召唤,或者,只是以他的名义召唤,再有名的艺术家也没有不来的。

有时,他别出心裁,要让这些艺术家都到他出生的老家去聚合,大家也都乖乖地全数抵达。就在他去世前几天,上海电视台准备拍摄一个纪念他八十五岁生日的节目,开出了一大串响亮的名单,逐一邀请。这些人中的任何一个,在一般情况下是“八抬大轿也抬不动”的,因为有的也已年老,有的非常繁忙,有的片约在身,有的身患重病。但是,一听是谢晋的事,没有一个拒绝。当然,他们没有料到,生日之前,会有一个追悼会……

我从旁观察,发觉谢晋交友,有两个原则。一是拒绝小人,二是不求实用。这就使他身边的热闹中有一种干净。相比之下,有些同样著名的老艺术家永远也摆不出谢导这样的友情阵仗,不是他们缺少魅力,而是本来要来参加的人想到同时还有几双忽闪的眼睛也会到场,借故推托了。有时,好人也会利用小人,但谢晋不利用。

他对小人的办法,不是争吵,不是驱逐,而是在最早的时间冷落。他的冷落,是炬灭烟消,不予互动。听对方说了几句话,他就明白是什么人了,便突然变成了一座石山,邪不可侵。转身,眼角扫到一个朋友,石山又变成了一尊活佛。

一些早己不会被他选为演员和编剧的老朋友,永远是他的座上宾。他们谁也不会因为自己已经帮不上他的忙,感到不安。西哲有言:“友情的败坏,是从利用开始的。”谢晋的友情,从不败坏。

他一点儿也不势利。再高的官,在他眼中只是他的观众,与天下千万观众没有区别。但因为他们是官,他会特别严厉一点。我多次看到,他与官员讲话的声调,远远高于他平日讲话,主要是在批评。他还会把自己对于某个文化高官的批评到处讲,反复讲,希望能传到那个高官的耳朵里,一点儿不担心自己会不会遇到麻烦。

有时,他也会发现,对那个高官的批评搞错了,于是又到处大声讲:“那其实是个好人,我过去搞错了!”

对于受到挫折的人,他特别关心,包括官员。

有一年,我认识的一位官员因事入狱。我以前与这位官员倒也没有什么交往,这时却想安慰他几句。正好上海市监狱邀请我去给几千个犯人讲课,我就向监狱长提出要与那个人谈一次话。监狱长说,与那个人谈话是不被允许的。我就问能不能写个条子,监狱长说可以。

我就在一张纸上写道:“平日大家都忙,没有时间把外语再推进一步,祝贺你有了这个机会。”写完,托监狱长交给那个人。

谢晋听我说了这个过程,笑眯眯地动了一会脑筋,然后兴奋地拍了一下桌子说:“有了!你能送条子,那么,我可以进一步,送月饼!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你告诉监狱长,我谢晋要为犯人讲一次课!”

就这样,他为了让那个官员在监狱里过一个像样的中秋节,居然主动去向犯人讲了一次课。提篮桥监狱的犯人,有幸一睹他们心中的艺术偶像。那个入狱的官员,其实与他也没有什么关系。

四年以后,那个人刑满释放,及时个电话打给我,说他听了我的话,在里边学外语,现在带出来一部五十万字的翻译稿。然后,他说,急于要请谢晋导演吃饭。谢导那次的中秋节行动,实在把他感动了。

我一直有一个错误的想法,觉得拍电影是一个力气活,谢晋已经年迈,不必站在及时线上了。我提议他在拍完《芙蓉镇》后就可以收山,然后以自己的信誉、影响和经验,办一个电影公司,再建一个影视学院。简单说来,让他从一个电影导演变成一个“电影导师”。

有这个想法的,可能不止我一个人。

我过了很久才知道,他对我们的这种想法,深感痛苦。

他想拍电影,他想自己天天拿着话筒指挥现场,然后猫着腰在摄影机后面调度一切。他早已不在乎名利,也不想证明自己依然还保持着艺术创造能力。他只是饥渴,没完没了地饥渴。在这一点上他像一个最单纯、最执著的孩子,一定要做一件事,骂他,损他,毁他,都可以,只要让他做这件事,他立即可以破涕为笑。

他当然知道我们的劝说有点道理,因此,也是认认真真地办电影公司,建影视学院,还叫我做“校董”。但是,这一切都不能消解他内心的强烈饥渴。

他越来越要在我们面前表现出他的精力充沛、步履轻健。他由于耳朵不好,本来说话就很大声,现在更大声了。他原来就喜欢喝酒,现在更要与别人频频比赛酒量了。

有一次,他跨着大步走在火车站的月台上,不知怎么突然踉跄了。他想摆脱踉跄,挣扎了一下,谁知更是朝前一冲,被人扶住,脸色发青。这让人们突然想起他的皮夹克、红围巾所包裹着的年龄。

不久后一次吃饭,我又委婉地说起了老话题。

他知道月台上的踉跄被我们看到了,因此也知道我说这些话的原因。

他朝我举起酒杯,我以为他要用干杯的方式来接受我的建议,没想到他对我说:“秋雨,你知道什么样的人是真正善饮的吗?我告诉你,及时,端杯稳;第二,双眉平;第三,下口深。”

说着,他又稳又平又深地一连喝了好几杯。

是在证明自己的酒量吗?不,我觉得其中似乎又包含着某种宣示。

即使毫无宣示的意思,那么,只要他拿起酒杯,便立即显得大气磅礴,说什么都难以反驳。

后来,有一位热心的农民企业家想给他资助,开了一个会。这位企业家站起来讲话,意思是大家要把谢晋看作一个珍贵的品牌,进行文化产业的运作。但他不太会讲话,说成了这样一句:“谢晋这两个字,不仅仅是一个人名,而且还是一种有待开发的东西。”

“东西?”在场的文化人听了都觉得不是味道。

一位喜剧演员突然有了念头,便大声地在坐位上说:“你说错了,谢晋不是东西!”他又重复了一句:“谢晋不是东西!”

这是一个毫无恶意的喜剧花招,全场都笑了。

我连忙扭头看谢晋导演,不知他生气而走,还是霭然而笑。没想到,我看到的他似乎没有听到这句话,只是像木头一样呆坐着,毫无表情。我立即明白了,他从这位企业家的讲话中才知道,连他们也想把自己当作品牌来运作。

“我,难道只能这样了吗?”他想。

他毫无表情的表情,把我震了一下。他心中在想,如果自己真的变成了一个品牌,丢失了亲自创造的权利,那谢晋真的“不是东西”了。

从那次之后,我改变了态度,总是悉心倾听他一个又一个的创作计划。

这是一种滔滔不绝的激情,变成了延绵不绝的憧憬。他要重拍《桃花扇》,他要筹拍美国华工修建西部铁路的血泪史,他要拍《拉贝日记》,他要拍《大人家》,他更想拍前辈领袖的女儿们的生死恩仇、悲欢离合……

看到我愿意倾听,他就针对我们以前的想法一吐委屈:“你们都说我年事已高,应该退居二线,但是我早就给你说过,我是六十岁才成熟的,那你算算……”

一位杰出艺术家的生命之门既然已经第二度打开,翻卷的洪水再也无可抵挡。

这是创造主体的本能呼喊,也是一个强大的生命要求自我完成的一种尊严。

他在中国创建了一个独立而庞大的艺术世界,但回到家,却是一个常人无法想象的天地。

他与夫人徐大雯女士生了四个小孩,脑子正常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谢衍。谢衍的两个弟弟就是前面所说的老三和老四,都严重弱智,而姐姐的情况也不好。

这四个孩子,出生在一九四六年至一九五六年这十年间。当时的社会,还很难找到辅导弱智儿童的专业学校,一切麻烦都堆在一门之内。家境极不宽裕,工作极其繁忙,这个门内天天在发生什么?只有天知道。

我们如果把这样一个家庭背景与谢晋的那么多电影联系在一起,真会产生一种匪夷所思的感觉。每天傍晚,他那高大而疲惫的身影一步步走回家门的图像,不能不让人一次次落泪。不是出于一种同情,而是为了一种伟大。

一个错乱的精神漩涡,能够伸发出伟大的精神力量吗?谢晋作出了回答,而全国的电影观众都在点头。

我觉得,这种情景,在整个人类艺术史上都难于重见。

谢晋亲手把错乱的精神漩涡,筑成了人道主义的圣殿。我曾多次在他家里吃饭,他做得一手好菜,常常围着白围单、手握着锅铲招呼客人。客人可能是好莱坞明星、法国大导演、日本制作人,但谢晋总会搓搓手,通过翻译介绍自己两个儿子的特殊情况,然后隆重请出。

这种毫不掩饰的坦荡,曾让我百脉俱开。在客人面前,弱智儿子的每一个笑容和动作,在谢晋看来就是人类最本原的可爱造型,因此满眼是欣赏的光彩。他把这种光彩,带给了整个门庭,也带给了所有的客人。

他自己成天到处走,有时也会带着儿子出行。我听谢晋电影公司总经理张惠芳女士说,那次去浙江衢州,坐了一辆面包车,路上要好几个小时,阿四同行。坐在前排的谢晋过一会儿就要回过头来问:“阿四累不累?”“阿四好吗?”“阿四要不要睡一会儿?”……过几分钟就回一次头,没完没了。

每次回头,那神情,能把雪山消融。

他万万没有想到,他家后代的正常人,那个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典雅君子,他的大儿子谢衍,竟先他而去。

谢衍太知道父母亲的生活重压,一直瞒着自己的病情,不让老人家知道。他把一切事情都料理得一清二楚,然后穿上一套干净的衣服,去了医院,再也没有出来。

他恳求周围的人,千万不要让爸爸、妈妈到医院来。他说,爸爸太出名,一来就会引动媒体,而自己现在的形象又会使爸爸、妈妈吃惊。他一直念叨着:“不要来,千万不要来,不要让他们来……”

直到他去世前一星期,周围的人说,现在一定要让你爸爸、妈妈来了。这次,他没有说话。

谢晋一直以为儿子是一般的病住院,不知道事情已经那么严重。眼前病床上,他可以对话的儿子,已经不成样子。

他像一尊突然被风干了的雕像,站在病床前,很久,很久。

他身边,传来工作人员低低的抽泣。

谢衍吃力地对他说:“爸爸,我给您添麻烦了!”

他颤声地说:“我们治疗,孩子,不要紧,我们治疗……”

从这天起,他天天都陪着夫人去医院。

独身的谢衍已经五十九岁,现在却每天在老人赶到前不断问:“爸爸怎么还不来?妈妈怎么还不来?爸爸怎么还不来?”

那天,他实在太痛了,要求打吗啡,但医生有犹豫。幸好有慈济功德会的志工来唱佛曲,他平静了。

谢晋和夫人陪在儿子身边,那夜几乎陪了通宵。工作人员怕这两位八十多岁的老人撑不住,力劝他们暂时回家休息。但是,两位老人的车还没有到家,谢衍就去世了。

谢衍是二○○八年九月二十三日下葬的。第二天,九月二十四日,杭州的朋友就邀请谢晋去散散心,住多久都可以。接待他的,是一位也刚刚丧子的杰出男子,叫叶明。

两人一见面就抱住了,嚎啕大哭。他们两人,前些天都哭过无数次,但还要找一个机会,不刺激妻子,不为难下属,抱住一个人,一个经得起用力抱的人,痛快淋漓、回肠荡气地哭一哭。

那天谢晋导演的哭声,像虎啸,像狼嚎,像龙吟,像狮吼,把他以前拍过的那么多电影里的哭,全都收纳了,又全都释放了。

那天,秋风起于杭州,连西湖都在呜咽。

他并没有在杭州住长,很快又回到了上海。这几天他很少说话,眼睛直直地看着前方。有时也翻书报,却是乱翻,没有一个字入眼。

突然电话铃响了,是家乡上虞的母校春晖中学打来的,说有一个纪念活动要让他出席,有车来接。他一生,每遇危难总会想念家乡。今天,故乡故宅又有召唤,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给驾驶员小蒋说:“你别管我了,另外有车来接!”

小蒋告诉张惠芳,张惠芳急急赶来询问,门房说,接谢导的车,两分钟前开走了。

媒体评论

我一生投过稿的报刊不计其数,但我始终觉得《明月》令我有亲切之感。自由、独立、中国情味大概是我对《明月》欣赏的几点特色。——余英时(著名学者)

明报月刊》不在场的时候台上冷场、台下萧条,他每再一次在场,锣鼓丝竹便应着幕起而响起,无他,文化的价值观也。——郑愁予(诗人)

明月》是一本真正的知识分子刊物,她的价值中立立场和中性态度是一贯的。——刘再复(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荣誉教授)

明月》是海内外华文世界中,更多人文关怀、更严谨、更公道、更可信赖、可读性又更高的刊物之一。——柏杨(作家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佳佳猫**的评论:

余秋雨这个人一直围绕他的是非不少,最近又出来一篇他当年抛弃前妻的报道。反正他从来不接招、不辟谣的。这么些年一直看他的书也习惯了。反正文字比我的境界要高得多,所以每每开卷也有收获。

2014-11-20 10:24:2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一直很喜欢余秋雨的文笔,这本书里有很多他自己的见解,值得一读。同时这本书也让我认识到了那个看似温顺的余秋雨其实也是很有性格的。值得一阅,对文化,中国文化的分析鞭辟入里。

2013-01-13 17:29:31
来自红叶宝**的评论:

一直是余秋雨老师的粉丝,他能有细腻的故事来讲述沉重的历史,并设身处地的描写人物在当时的环境背景下的做法,感觉历史很近。这本书是关于“文化”这个大话题,相较于之前的书有部分板块可能会更专业些,更学术些。值得好好看

2012-11-05 10:40:1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余秋雨先生是当代中国最有份量的大家 他把历史 现实 文化 完美嫁接 已感化天下苍生 追寻人性最原始的善 是现实生活中指引人的灯塔 请在繁杂的生活中驻足小憩:---何谓文化 她会触动你日益迷茫冰冷的心灵,她会让你少一份浮躁多一些恬静。谢谢你秋雨20年的陪伴。

2012-10-01 11:29:12
来自河东书**的评论: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是我很喜欢的一类,出类拔萃的是《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但凭心而论,以后的作品却逊色了不少,但由于阅读惯性,还是买了。

2016-05-29 10:26:5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读完此书,方知许多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太差,只会炒作,其实是文化素养不行。大师们站在高高的山顶,而我等却一直在山涧徘徊,这样永远也不会有与大师们的对话机会,对话是有等级的。只有不断地向上攀登,方有接近的机会,努力吧。

2012-12-05 11:19:41
来自麦子开**的评论:

这个时代,酒也文化,烟也文化,盗、娼等等也粉饰为文化登场。本书给你一个真正诠释,什么才能堪配文化二字。的的确确是最诚恳、最隆重的回答,可以让我们具备甄别真正文化的能力。

2013-10-16 09:55:45
来自装睡的**的评论:

还是初中的时候看的《文化苦旅》,之后就再没怎么看过余秋雨的文字了,也没对余秋雨有什么特别的关注。买这本书,纯属“冲动”,似乎自己喜欢的书大部分都是源于这种“冲动”呢。。国庆不想出门了,好好看一下书吧。

2012-10-03 21:43:44
来自430126**的评论:

这是余秋雨先生继《文化苦旅》出版20年之后又一有重大影响的一本书,时隔20年后,作者又对文化一题作了更深刻的闡述,这是一本哲理很深的书,但又通俗易懂,值得每个文化人好好一读。

2012-12-17 22:20:12
来自jiajiax**的评论:

一直很喜欢余秋雨,不管别人如何评价他,我始终认为一个敢于放弃的人,一个勇于行走的人,一个乐于思考的人,一个文笔那么好的人,我们应该好好读读他的书和他的思想,这本书为我们分析了中国文化的特点,我很喜欢

2013-01-05 10:09:13
来自高岗的**的评论:

我想他很有可能会成为欧洲的那些伟大的作家,这个人是为数不多的文化大家,当然人们还期待他也写出一些小说来,或者自传体的书出来,或许那样更全面一些,不过现在的一些已经确立他的地位是够了,我期待他更多的好作品出来,因为是种享受

2012-10-11 20:32:46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当当的老客户了,家里有学生,每年都要购很多的书,这里是不错的选择,经济实惠,质量也好,没有动手的放心购书,一定在有活动时多多入手,折扣相当给力。这书是老师要求必看的,总体不错。

2017-06-22 16:03:19
来自第3001**的评论:

余秋雨的文笔依旧隽永,也依旧能用普通人能读懂的语言刻画貌似艰深的文化,还依旧能让很多人收益,让我能够推荐给自己的老师和朋友。只是希望秋雨不再为时的旧事而纠结了,无论是于人还是于己,说放下了就真放下吧。

2013-08-29 14:10:46
来自丁非非0**的评论:

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学理的回答,主要是他的一些演讲;生命的回答,主要是他对一些名人的追忆;大地的回答,主要是他写的一些碑文;古典的回答,主要是他对一些古文的翻译。读的并不是很多,只是读完了学理的回答,一部分生命的回答,略略看了下大地的回答和古典的回答。走马观花,但也获益匪浅了。

2013-10-24 10:36:38
来自叶落染**的评论:

在何谓文化这样的大命题下,也只有像余秋雨这样的作家才敢置喙,但感觉四种类型的回答中,关于“生命的回答”和“大地的回答”有些意思,也从碑帖中发现作者的书法写的也不错,算是传统文人的一点遗风吧。只是关于作者的历史,好像这么多年来一直纠缠不清,令人费解!

2012-11-13 20:30:2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希望有更多人可以看到这本书,尤其是政府机构的人员,你们应该深刻的反省一下你们现在的所作所为。你们为这个社会贡献了什么,你们是否意识到了文化危机。你们是否重视过文化的发展,你们又将把文化引向何处

2013-08-10 18:58:48
来自湛迪gen**的评论:

文化是个很大的标题。我不否认很多人也会偶尔黑一下余秋雨先生。虽然我不是NC粉,但是我确实还是很关注先生的东西。中国的文人到现在来说,剩下的不多,很多东西是沉淀出来的。好好学习中国的文化,才是正途

2013-02-03 21:09:4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喜欢,其实我对余秋雨先生的印象一直不错。何谓文化,多宏大的命题,值得我们一起探讨!

2017-10-15 07:35:27
来自楼兰默**的评论:

阅读了余秋雨老师所有文化散文,余秋雨老师的《文化苦旅》启发了我对文学的爱好和对中国文化的喜欢,我有两位人生导师,一位是余秋雨,一位是孔庆东。这本《何谓文化》比起余老师的早期作品,力度显然没有那么深刻,但是因为喜欢所以喜欢。如果有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同志可以买来看看,不错的书。

2014-03-03 10:16:39
来自时V维**的评论:

文化这个词博大精深,曾经钱钟书先生说过“作概述的人是傻瓜”,毕竟每个人看待问题都可以说是片面的,都不可能顾局到全局。但是,人让更多的人喜欢文学,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作家就要做出很多努力,让大量的读者接受,从而可以鼓励更多的人畅游书海。

2013-04-20 22:21:33
来自喜欢你**的评论:

刚买,因为是在书店看好的,应该不错,另外这不是一本专门谈论文化的书,是一本从各地作讲演的文章集子,让作者和在一起拿来卖,有点讨乖讨巧,不过作为一个比较有文化的人,文章还是有深度的,从序言看,有点矫情和傲气,但愿文章没有这些气息。

2012-11-08 15:13:2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何谓文化》是趁满1000减300时候果断出手买下的,接近五折了。这是余秋雨一本最新著作,余秋雨是当代中国最有份量的散文大家,他的文笔向来就很好,很担心他侵入文化后会搅乱文化。

2013-11-19 15:58:01
来自因为金**的评论:

余秋雨是有些东西的,虽然很多人不喜欢他,但毕竟他写出过一些让人有感悟的书,最早接触的是《文化苦旅》,到《霜冷长河》再到《我等不到了》不能说通篇都那么精彩,但总有玑珠,这一本提前试读了几段,感觉又回到了最初的余秋雨。希望读完之后能有不同的感悟。

2012-10-12 23:01:4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文化传统、传统文化,这在当代的社会,当代的中国都是缺失的,作者从“学理”“生命”“大地”“古典”这四个方面做了回答,讲了自己,讲了已故的文学巨匠,讲了各种碑文匾额,也翻译了古代诗词,让人细细品味了一番,很有收获

2013-06-25 15:05:51
来自淡泊明**的评论:

出版20年之后,余秋雨最振聋发聩的思想表达!《何谓文化》是余秋雨教授继《文化苦旅》之后,又一部重量级作品。何谓文化?文化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听余秋雨最诚恳、最隆重的回答!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

2015-02-12 17:40:08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