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我是凡尘最美的情花:纳兰容若图书
人气:13

我是凡尘最美的情花:纳兰容若

(以简约如莲的笔调,将纳兰的情与诗结合,带给你全新的阅读体验!)
  • 所属分类:图书 >传记>文学家  
  • 作者:[宗露]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06389570
  •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9
  • 印刷时间:2017-09-12
  • 版次:1
  • 开本:32开
  • 页数:--
  • 纸张:轻型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以历史注解诗词,以诗词再续前世今生——

一个生活在三百多年前的男子,在他的词中不倦不悔地倾诉对感情的执着,温暖了、唤醒了,我们冰封的情感。

凝视这枝轮回千百年的清莲无我无他盛开,

品味涵咏“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美好无奈;

邂逅他——凡尘美的情花:

他被推崇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以词留名。

他是纳兰容若,满清词人。

编辑推荐

纳兰以诗词回溯一生,

着一袭青衫,披一身绛袍,

衣缕过处,流水滥觞……

有一种生命,即便短暂,光华灿然辉耀后世绝不黯淡;

有一种情爱,彼时戛然,黯然销魂穿越时空再续前缘!

作者简介

宗露,80后,人民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写作。

自小喜好阅读与绘画,沉浸诗词曲赋之中,畅游书画涂鸦之间,也算得偿所愿,人生乐哉。

目录

1 楔子

3 及时章诞生 人生若只如初见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顺治十一年甲午,农历腊月十二日,纳兰容若降生于京师明珠府邸……

尚在沉睡中的孩子,不知自己已经降生到一个与皇室有千丝万缕关系的天潢贵胄之家,从此富贵荣华,繁花似锦;更不知在今后的岁月中,他的名字,总会与“词”联系在一起,更是被后人们赞为“清代及时词人”!

19 第二章初恋 一生一代一双人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康熙六年(1667)丁未年,这一年,纳兰容若十三岁。

也就在这一年的七月,康熙皇帝亲政。

第二年,即康熙七年(1668),纳兰府迎来了三年一度的选秀,纳喇氏入宫。

56 第三章知己 知君何事泪纵横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康熙十五年(1676)丙辰。

这一年,纳兰容若认识了他一生之中的知己至交—顾贞观。

一首《金缕曲》,”德也狂生耳”,纳兰容若词名从此流传天下!

这时候的纳兰容若,身边已经有了很多至交好友,朱彝尊、顾贞观、吴兆骞、姜宸英……

114 第四章婚姻 感卿珍重报流莺

“感卿珍重报流莺。惜花须自爱,休只为花疼。”

康熙十三年(1674),纳兰容若娶妻卢氏。

161 第五章仕途 不是人间富贵花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康熙十六年(1677),纳兰容若终于步入官场,成为乾清宫的一名御前侍卫。

从此,他跟随在康熙的身边,北上南巡,足迹遍及大江南北。

185 第六章情殇 一片伤心画不成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康熙十六年(1677),卢氏因产后患病,于五月三十日离世,永远地离开了纳兰容若。

221 第七章离世 纳兰心事几曾知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斑丝廓落谁同在?岑寂名场尔许时。”

康熙二十四年(1685),乙丑。

五月三十日,纳兰容若因七日不汗病故,是年三十一岁……

240 后记

红楼梦》与纳兰容若的渊源

在线预览

及时章

诞生 人生若只如初见

纳兰容若,原名纳兰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现存词作三百四十八首,刊印为《侧帽集》《饮水集》,后多称《纳兰词》。

其词哀婉清丽,颇有南唐后主遗风。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顺治十一年甲午,农历腊月十二日,纳兰容若降生于京师明珠府邸。

及时次见到纳兰容若这个名字,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偷偷看梁羽生的武侠小说时。那时年纪小,似懂非懂,也未必就能把小说给看明白了,可当眼中突然出现“纳兰容若”四个字的时候,不知为何,小小的心弦竟为之轻轻颤动了一下。

也许是因为那四个字组合起来,有种奇妙的、仿佛画一般意境的音节吧?

字简单,并不生僻,一旦组合在了一起,却给人一种美妙的感觉,令人不禁心驰神往。

那有着这样一个美丽名字的少年公子,该是怎样的风度翩翩、宠辱不惊?该是怎样的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几千年前那些善良的人们,在《诗经 卫风 淇奥》中赞道:“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便是对翩翩君子们最恰到好处的描写。

君子当如玉。

君子当翩翩。

君子当是浊世佳公子,来于世,却不被世俗所侵。

而千年前的人们又怎么会预料得到,在千年后,竟有一位出生在大雪纷飞寒冬之时的少年,仿佛是那传世的诗篇中走出来的一般,翩翩来到我们的眼前。

纳兰容若,自此,丰容尽现,带着他与生俱来的绝世才华,仿佛天际翩然而落的一片新雪,带着清新的气息,缓缓地、缓缓地坠入这尘世间。

那时,他还只是个小名“冬郎”的少年,浑然不知自己今后的命运,注定要在金装玉裹的锦绣堆中惶惶然荒芜了心境,纠缠在理想与现实的隔阂中来回地碰撞着,而与几位女子缠绵悱恻中,终是痛苦了自己的心,情深不寿。

那时,他也只是像所有的年轻人那样,带着少年的天真,在暮春时节,眼波流转,看落花满阶。

看天下风光,看烟雨江南,看塞外荒烟、夜深千帐灯。

那时,少年不羁。

那时,少年得志。

及时节 纳兰家世

有这样一种人,他似乎生来就该被我们所钟爱,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不吝于用最美好的词汇去描述着他的形象,去赞美他无与伦比的才华。

仔细想来,纳兰容若不正是如此?

即使他早已辞世几百年,我们依旧乐于用这世上无数美好的形容词,去形容他,去想象着他那短暂的一生。

浊世翩翩佳公子,当是最恰当的描述了。

纳兰容若是满洲正黄旗人。其父鼎鼎大名,正是康熙年间名噪一时的重要大臣—明珠,官居内阁十三年,“掌仪天下之政”,倒是完全当得上“权倾朝野”四个字。只可惜这么个长袖善舞的人物,在官场中也免不了经历荣辱兴衰、起起落落,在他晚年的时候,被康熙罢相,一下子从官场的顶峰狠狠摔了下来。

总之这一下摔得够惨,很多关于他的资料就都因此湮没不详了,反正家破人亡那是免不了的。而和他同样鼎鼎大名,只不过是在另一个领域有名的儿子纳兰容若,却因为过世得早,反而避过了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在一夕之间从云端跌入谷底的悲剧。

在北京的西郊有一块明珠及妻觉罗氏诰封碑,上面记载的,就是这位曾经权倾一时的明珠的仕途经历,从一开始的云麾使,逐步升到太子太傅、英武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称得上是平步青云、扶摇直上,甚至可以说得上是飞黄腾达。

这样一位在官场之中长袖善舞的人物,自然不可能是庸碌之辈。

根据记载,明珠在撤三藩、收台湾、抗外敌等重大事件中,都是相当关键的角色,若非跌了那狠狠的一跟头,未尝不会继续风光下去。

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演的稍微有点不一样的是,现实中的明珠,与阿济格的女儿成婚,倒可以说是冒了很大风险的。

阿济格是多尔衮的哥哥,战功赫赫却没什么政治头脑,落得个被囚禁的下场,儿女们赐死的赐死,贬为庶人的贬为庶人,这样的姻亲关系,对明珠来说,肯定是不能帮助他在官场中步步高升、青云直上的。当然,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以当时明珠一介卑微的小侍卫来说,能“高攀”上阿济格的女儿,到底是怎么想的,也只有明珠自己知道了。

反正在以后的岁月里,两口子还是把日子给过了下去。

在外,明珠在官场中游刃有余;在内,觉罗氏把家操持得妥妥,让自己的丈夫毫无后顾之忧。

若是以政治婚姻来说,这样的相处也未尝不是一种美满。

而就在这样的“美满”之下,纳兰容若出生了。

对当时的明珠与觉罗氏来说,他们也没有料到,这个出生于寒冬腊月的孩子,未来将会被赞誉为“清代及时词人”吧?

明珠与纳兰容若,一对父子,同样的大名鼎鼎,却又如此的不同。

一个在官场长袖善舞,一个在词坛游刃有余。

纳兰容若永远也不明白,父亲是怎么在无数人虎视眈眈中,一步一步毫不犹豫而又铁腕地攀爬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百官之中呼风唤雨。

就像明珠永远也不可能明白,自己为儿子精心规划、已经铺设好了的那条通往鲜花与荣誉的道路,为什么儿子却是如此的不情不愿以至于抗拒。

想来想去,只能说,因为他们毕竟是不同的人吧?虽然有着最为亲近的血缘关系,但生长环境不同,成长之后自然也就不同。

这也是古往今来,天下的父母与孩子之间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

没有父母敢说自己百分之百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也鲜有孩子会尝试着主动去了解父母。事实上,对孩子来说,尤其是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能够不和父母处处对着干就已经很好了。

当然,要是纳兰容若也跳着脚和父母对抗,这样的画面我是无论如何想象不出来的。但可以确定的是,纳兰容若确确实实选择了一条与他的父亲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他把他的才华、他的天分在诗词上尽情地发挥了出来,可谓淋漓尽致。

第二节 “性德”之名的由来

顺治十一年,农历腊月十二日,即公元1655年1月19日,纳兰容若生于京师明珠府。

那时候,他父亲明珠才二十岁,风华正茂,为这个孩子,取名叫成德。

纳兰成德。

其实纳兰一直都是叫“成德”,只是在他二十多岁时为了避皇太子的名讳,才改名叫“性德”—也只用了一年而已。

但是在人们约定俗成的观念中,更喜欢叫他“纳兰容若”,以至于本名反倒鲜有人知晓了。

那我们也不妨约定俗成一下,后文还是用那个人们都十分熟悉的名字来称呼他吧!

“成德”二字,在古代典籍里面出现的次数不少。

南宋朱熹《论语集注》:“言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宋史》中也有言:“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易经》中更说:“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

同样是“成德”两字,意义却各有不同,究竟当时明珠是想到了哪一句才会给儿子起名“成德”的,至今无人知晓。只是,“成德”成了纳兰的名字,一直沿用了下来。

但不管“成德”出自哪句,至少有一点是可以猜到的,明珠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之后能当真人如其名,成为一名君子。

天下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龙的,从古到今,从皇侯贵族到走夫贩卒,每一个孩子的降生,都会带给父母新的希望,而名字,就是父母给予孩子的及时个祝福,也是期望。

纳兰倒是一点儿也没辜负父亲的好意。

如今说起纳兰,用到最多的句子,就是“浊世翩翩佳公子”。

“公子”常见,古往今来最不缺的大概就是这“公子”了,上到几十岁下到几岁,泛滥的程度大概可堪比现在的“美女帅哥”俩词儿。只要稍微有点模样,走上大街,生理性别为男性的,可能都能被叫作“公子”。但是古往今来,够得上这资格的,还当真是屈指可数,到了现代,一说起“公子”二字,人们脑海中条件反射出现的,大概就是纳兰成德了。

古人的习惯,除了姓名之外,还会给自己起字,所谓“名字”是也。纳兰身为一名对汉文化的真正仰慕者,也自然而然地给自己起了字,就是“容若”。所以严格地说起来,纳兰名“成德”,字“容若”,只是有时候他也会效法汉人的称谓,以“成”为姓,署名“成容若”,他的汉人朋友们也大多用“成容若”这个名字来称呼他。

不过有一个名字,却算得上是容若父母的专属,那就是他的小名—“冬郎”。

也许是因为出生在冬季的关系,容若的小名唤作“冬郎”。

看着这个名字,让人想起另外一位“冬郎”来—

“冬郎”除了是容若的字之外,也是唐朝诗人韩偓的字,李商隐曾经写过一首七绝赠予韩偓,其中有两句“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便是“雏凤清声”一词的由来。而韩偓是著名的神童,吟诗作文一挥而就,才华洋溢,所以说,大概明珠也有把自己儿子比作那神童韩偓的意思吧?

究竟明珠有没有这么认为,那就是天知地知了。

不过最常见的解释,还是因为容若在寒冬腊月出生,所以才起了这么个小名儿。

纳兰容若是满洲正黄旗人,算得上是根正苗红的“八旗子弟”。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说起“八旗子弟”,大概脑海里浮现出来的及时个画面,就是周星驰《唐伯虎点秋香》里面四大才子招摇而过,摇晃着扇子“妞,给爷笑一个!不笑?那爷给你笑一个”的场景,尤其是到了清朝后期,那更几乎等同于纨绔子弟的代名词。

若是纳兰容若也是这般模样,想必也就不会有王国维的“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高度评价了。

也许是因为那时候清朝入关不久,一些坏的习气还没沾染上,所以纳兰容若这个“八旗子弟”表现出更多的是—正面的清新的气质。

据说他最早的诗词记载,是在他十岁的时候。

十岁已经能成吟,由此可见明珠夫妇对纳兰容若的教育是很下功夫的,后来更是请来名士大儒顾贞观做纳兰容若的授课师父,也让容若从此有了一位亦师亦友的忘年之交。

据说有一首词《梅梢雪 元夜月蚀》,是他十岁的时候所作。

星球映彻,一夜微褪梅梢雪。紫姑待话经年别。窃药心灰,慵把菱花揭。

踏歌才起清钲歇,扇纨仍似秋期洁。天公毕竟风流绝。教看蛾眉,特放些时缺。

如今看来,这首词若说是个十岁孩子写的,词风又未免显得太过成熟了一些,而且用典颇多,从“紫姑”“窃药”,到“踏歌”等等,颇有些风流之态,十岁的孩子,当真能写得出来这样的词吗?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疑惑的问题。

不过,纳兰公子是出了名的自小聪敏,读书过目不忘,也说不定当真有可能写出一首成熟的词来。这首词究竟是不是纳兰十岁时候写的,各有各的说法,但是,在那些言之凿凿说此词为纳兰容若十岁所写的笔记记载中,大多会大肆渲染地描写当年那年仅十岁的稚子是如何的出口成吟。

于是我们就不妨窃喜一下,至少这也算是一种对纳兰容若—冬郎才华的肯定吧!

只不过说起神童,很多人都会想到王安石笔下的《伤仲永》,再有天赋又如何?若得不到学习与正确的引导,最终也只能是“泯于众人矣”。

好在身为父母的明珠夫妇,对儿子的教育从来都是毫不放松的,所以我们才能见到纳兰容若那些清丽美妙的词句,而不是哀叹着、惋惜着,伤容若。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