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通过仪式抵抗:战后英国的青年亚文化图书
人气:38

通过仪式抵抗:战后英国的青年亚文化

西方青年文化研究经典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国外青年文化研究的译著。此书为《通过仪式抵抗》的修订扩充版,包含一篇新序言。该序言向读者介绍了自从这本著作1975年在《文化研究工作论文集》(working papers in Cultural Studies,简称WPCS)合刊上初版以来所发生的变化。

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工作,由于富有历史性地引领了一个新的文化研究领域而闻名;该中心产生的这些论文,也成为许多攻读文化研究学位的学生们必读的经典著作。此修订本包括了初版收录的所有富有独创性的论文,并增加了本书主编在该书出版30年之后所作的反思,后者进一步充实了这些论文的内容。

当青年文化已经广泛呈现在公共视野的时候,却很少有人能认识到这是社会政治变革最为显著和引人注目的表现;这些论文正好在此时发表,从而改变了这种状况。《通过仪式抵抗》通过详细考察战后英国出现的广泛的青年亚文化现象(从泰迪男孩[Teddy boys]、摩登族[mods]、光头党[skinheads]到黑人拉斯特法里派[Rastafarians]),讨论了青年文化究竟是如何反映和应对文化变革的。

该书体现了这个引领当代文化研究的伯明翰中心的集体认知,有助于在新世纪对20世纪的一些重要文化著作进行重新定位。

编辑推荐

任何一位对青年流行文化和风格真正感兴趣的人,都不能忽视这部著作。

——斯坦利?科恩(Stanley Cohen),《泰晤士高等教育副刊》

我们应当感谢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是它初划定了真正的讨论范围。

——《新社会》(New Society)

此书……为研究二战之后在青年人当中出现的各种社团性的亚文化群体提供了一种的视角。它关于反叛传统的诸多说法,值得所有关注青年或试图理解青年的人学习。

——《内伦敦教育局通讯》(ILEA contact)

作者简介

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在传媒和文化研究以及政治方面有重要贡献的文化理论家。他于1968年担任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主任,并在此期间写出了许多有影响力的著作。

托尼?杰斐逊(Tony Jefferson):英国基尔大学犯罪学教授,对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有重要贡献。

目录

译丛总序

民间恶魔、身份认同还是仪式抵抗?

——西方青年文化研究的历史和多重视野 孟登迎

编者简介

各界评价

新版序

再谈《通过仪式抵抗》 斯图亚特?霍尔 托尼?杰斐逊

初版序

序言 斯图亚特?霍尔 托尼?杰斐逊

及时部分 理论1

1 亚文化群体、文化群和阶级

约翰?克拉克、斯图亚特?霍尔、托尼?杰斐逊、布莱恩?罗伯茨

2 关于社会控制文化、新闻媒体以及社会治安运动建构之间关系的研究笔记

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抢劫研究小组"

第二部分 民族志

3 泰迪男孩的文化回应 托尼?杰斐逊

4 摩登族的意义 迪克?赫伯迪格

5 光头党与社群的神奇恢复 约翰?克拉克

6 无所事事 保罗?科里根

7 吸毒的文化意义 保罗?威利斯

8 穿越镜像的民族志研究 格夫瑞?皮尔森、约翰?托劳治

9 群居公社 科林?维布斯特

10 雷鬼乐、拉斯塔法里教信徒和牙买加小混混 迪克?赫伯迪格

11 一种生存策略 伊恩?钱伯斯

12 (社会)结构、文化群和个人经历 查斯?克里彻

第三部分 理论II

13 风格 约翰?克拉克

14 阶级意识和世代意识 格雷姆?默多克、罗宾?麦克奎恩

15 女孩和亚文化群体 拉?默克罗比、詹妮?嘉柏

16 关于边缘性的研究笔记 雷切尔?鲍威尔、约翰?克拉克

17 青年文化的政治 保罗?奎根、西蒙?弗里斯

第四部分 方法

18 研究亚文化群体和越轨行为的自然观察法 布莱恩?罗伯茨

19 参与式观察法的调查逻辑 史蒂夫?巴特斯

参考书目

索引

译后记

在线预览

序言(初版)

斯图亚特?霍尔 托尼?杰斐逊

这一期的《文化研究工作论文集》致力于讨论战后的青年亚文化群体。我们已经试着对"青年文化"(Youth Culture)这个通常被用来讨论该话题的术语进行了拆解,并把它重构成一幅更的概念图景,用以描述各类青年亚文化群体以及它们与阶级文化的关系,描述它们与文化领导权的维持方式(在结构和历史两方面)之间的关系。因此,这期刊物是该中心的"亚文化研究小组"在过去3年多时间里集体协作的成果。这项工作不但在中心内部得以持续和扩展,而且与同一领域中的其他研究工作保持着富有成效的对话。因此,这里拿出来的成果和构想只是一些半成品。它们决不会冒充为是不可更改的、最终的或"正确的"思想。我们期待它们会引发进一步的研究、讨论和澄清,并期待这方面的内容在其他场合也能够在学术刊物上发表。

尽管这项研究带有未完成性,我们依然认为它有助于勾勒这项研究的简史,即,这项研究的关注焦点在这段时期是如何转移的,我们当下的位置是如何到达的(立场是如何得出的)。像其他许多人一样,我们的起点是霍华德?贝克尔(Howard Becker)的《局外人》(Outsiders)。至少在我们看来,这个文本较大限度地标明:主流社会学与随后被许多社会学家——主要研究越轨行为(deviance)、亚文化理论或犯罪学——所接受的并为我们后来所熟知的符号互动论(interactionist)、后来的"交互影响"(transactional)理论或"贴标签"理论,都存在一种"断裂";这些理论最初在美国,但很快在英国也被接受。然而,我们在阅读这个文本及随后在这个迅速崛起的传统中出现的英国研究成果的时候,在平时接触这种理论视角的时候,一直都有一种双重性的感受:对这种"怀疑论革命"所引发的某些观念(例如,认为社会行为是过程而不是事件,最重要的是,认为越轨行为是一种社会创造,是某些人有权对其他人贴标签所造成的结果)的重要意义既感到振奋,又感到不安——感到这些阐释虽然包含许多重要的新洞见,但还是不够;尤其是感到越轨行为除了公众贴标签之外应该还有其他的根源。我们随后对于菲尔?科恩的开创性论文的阅读(此文论述了青年亚文化群体以及它们是如何在伦敦东区的阶级结构和阶级文化当中生成的,发表在《文化研究工作论文集》第2期),为这种不安感赋予了一种具体的经验和理论内容(substance)。这基本消除了我们的困惑感,并且将交互影响分析降归到一个边缘位置,转而关注那些造就英国青年亚文化群体的结构和文化根源。

在随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专心于充实科恩所提供的提示性理论框架。最初是通过数篇论文来进行,这些论文对一些独特的亚文化群体——如泰迪族(Teds)、摩登族、光头党,等等——提出了更详尽的解释,我们从这些论文当中抽取了一部分,重新发表在本书"民族志研究"一章。我们还努力在许多论文中去发展我们的理论立场,包括对科恩观点的扩充、修正和批评,这些努力为这期刊物所展现的理论概述提供了基础。

在开展青年亚文化研究工作的中间,我们又参与了"行凶抢劫研究"项目,这次参与对我们随后的研究工作的进展产生过非常大的、独特的有机影响,甚至影响到我们在这本刊物中所采取的理论和方法论立场的形成。这一项目在两个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政治方面看,由于它最初源于对一个孤立的本地事件的关注,就带入了一种更直接的接触(engagement); 从理论方面看,它把交互影响论(transactionalism)带回到了我们的研究日程当中。由于我们最初的关注点是因当局对于伯明翰汉兹沃斯事件(Handsworth case)的司法反应过度严苛而促成的,因此,我们不能再忽视社会反应问题,而我们在亚文化研究中所关注的各种形式的结构和历史分析让我们不会退回到一种幼稚的交互影响论视角。因而,我们的目标就变成既要解释社会行为又要解释社会反应,从结构和历史两个方面试图适当地处理各个层面的分析:从分析违法犯罪者与控制媒体(control agents)之间"面对面"互动的动力,到分析更广泛的、更间接的各类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被"纯粹的"交互影响论者忽略了,要分析这些行为同阶级和权力关系、意识、意识形态及领导权等因素的转变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还要谈谈成果呈现的问题。这个问题大部分——包括这篇长的理论概述——起于"亚文化研究小组"的研究。不论好歹,为了与研究中心的目标保持一致,这是一项协同合作研究:努力支持一项正在进行的围绕核心理论问题的讨论,并支持集体写作和修改论文。事实上,这种集体研究非常难以维持,也并不总是可行:但已经参与这项研究的人,还是愿意在此记录自己对于研究收获的持续感受,尽管随之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这一领域的许多实证工作也是由研究中心的其他一些成员(他们并不直接属于亚文化研究小组)完成的:这期论文集广泛吸收了他们的成果(比如保罗?威利斯和迪克?赫伯迪格的研究)。亚文化研究小组的成果已经赠送给中心全体成员并经过了集体讨论,其他一些章节就是由这些成员撰写的。我们从许多人那里受益良多,他们尽管不是研究中心的人,但与我们沿着相似的思路在搞研究,而且已经直接进入了与我们的讨论,并给予我们学术上的支持。这一次,我们欢迎他们作为编著者加盟这期刊物,他们是:保罗?科里根、西蒙?弗里斯、格雷厄姆?默多克、罗宾?迈克龙、杰夫?皮尔森和约翰?托劳治。要说明一点,这期刊物是由亚文化研究小组和编辑团队共同完成的,编辑团队不但承担了实际的任务,还在讨论、修订和重写论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点在本期刊登的一些论文结尾处的一些令人费解的"著作人归属"当中,得到了部分但不充分的确认)。

再说明一下格式问题。这一期论文集开头是一篇概述文章,我们希望它能确立本期的主题。然后安排了一个长的章节,选录了一些用"民族志方法"研究战后青年亚文化群体各个方面情况的成果。这样做的目的有三个:首先,是为了指明(但不可能)范围;其次,是为了提供经验性的证据;第三,是想用这些提供的经验性材料形成一种理论基点、理论问题或理论论据,把"概述"中勾勒出的主要主题联系起来。这一章后面选了一部分篇幅较短的理论文章,这些文章重提并发展了概述一章当中仅仅提及的一些理论点:"风格"的问题,"世代意识"(generational consciousness),"政治"与女孩和亚文化群体的关系。

在全书结尾部分,布莱恩?罗伯茨(他虽然在其他系注册,但在亚文化研究小组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史蒂夫?巴特斯(他与研究中心数个研究领域有长时间的联系)返回到了方法论的问题。史蒂夫?巴特斯所写的一节是一种开放性的尝试,无论是了解亚文化研究小组的研究工作还是对其持同情性批判态度的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开启了一种对其研究方法及这些方法潜在的问题框架的批判。

(孟登迎 译)

媒体评论

任何一位对青年流行文化和风格真正感兴趣的人,都不能忽视这部著作。

——斯坦利?科恩(Stanley Cohen),《泰晤士高等教育副刊》

我们应当感谢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是它最初划定了真正的讨论范围。

——《新社会》(New Society)

此书……为研究二战之后在青年人当中出现的各种社团性的亚文化群体提供了一种的视角。它关于反叛传统的诸多说法,值得所有关注青年或试图理解青年的人学习。

——《内伦敦教育局通讯》(ILEA contact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因为我要做研究,觉得很好!

2015-04-23 02:55:4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等好久!终于出了!伯明翰学派必读呀!

2015-05-08 10:37:06
来自美豆爹**的评论:

赞爆!

2015-06-21 16:57:4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哈哈

2015-09-09 17:51:29
来自shf101**的评论:

挺好的,速度快,态度好。

2015-09-15 15:59:5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书很喜欢 老师推荐的~

2015-09-18 22:24:12
来自dana06**的评论:

学习一下亚文化知识。

2015-10-31 11:13:4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好书,通俗易懂,正版!

2015-11-06 19:48:33
来自蓑衣翁**的评论:

还可以吧

2015-12-31 11:31:5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经典经典必须收藏

2016-01-08 17:46:35
来自壁花少**的评论:

???λ~ ??

2016-08-12 02:07:4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几个网络书店,还是觉得当当体验最佳。虽然最近折扣不高。但是配送服务快,品相也好。书的设计和内容都不错。

2016-08-30 20:55:51
来自边家村**的评论:

很好看

2016-12-12 11:21:25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内容装帧都很好

2016-12-31 15:59:49
来自越***7(**的评论:

内容和包装不错

2017-06-06 18:03:50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好书,翻译的不错

2017-06-09 11:32:0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纸张很好!

2017-08-01 20:09:3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看过以后觉得实用才买的,很满意

2017-08-10 19:55:1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纸张很好!

2017-08-29 16:27:5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活动期间很划算,但是运输造成封面受损,懒得退了

2017-08-31 13:27:11
来自jingxin**的评论:

书很好快递很快

2017-09-04 17:13:09
来自雀巢学**的评论:

霍尔作为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其著作棒棒。

2017-09-07 18:44:1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通过仪式抵抗:战后英国的青年亚文化 了解青年文化的一本好著作,推荐

2017-11-04 15:54:16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