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漫谈中国文化(南怀瑾讲述)图书
人气:37

漫谈中国文化(南怀瑾讲述)

两种版本封面*发货,内容一致
  • 所属分类:图书 >文化>文化评述  
  • 作者:[南怀瑾]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06033176
  •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10
  • 印刷时间:2008-10-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南怀瑾先生2007年在太湖大学堂应邀就金融、企业、经济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所做的三次重要讲座内容的辑录。南先生“破天荒”地次以资本为题,开篇即幽默地指出:“在社会上做事情,攻击人家犯罪的就是两件事,一个是男女关系,一个是钱。”用举重若轻的“南氏风格”,用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南氏语言”,从《管子》、《货殖列传》、《食货志》、《古今图书集成》等中国古代典籍里的财货观切入,从自己在近现代中国的亲身经历出发,将人们的日常经济活动与传统文化联系起来,讲述了近一个世纪中国金融、企业、文化演进的“另类史”。言简意赅,大题小讲,既化古为今,又旁涉西洋经济、管理体制,虽各有侧重,但每每表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包罗万象和玄深妙用,及其痴心、醉心于中华文明的缘由和立场。大道至简,虽曰漫谈,真知卓见处处可现。

编辑推荐

台湾商务印书馆国学经典文丛(套装全六册)南怀瑾、毛子水等著

没有古代哪有现代,没有父母哪有儿女,没有祖先哪有我们呢?可是我们现在迷了路……

我只是一个年纪大、顽固的、喜欢中国文化的老头子。

从《管子》、《货殖列传》、《食货志》、《古今图书集成》等古代典籍里的财货观切入,以历史见证者、亲历者身份讲述近一个世纪中国金融、企业演进的“另类史”,既能化古为今,又旁涉西洋经济、管理体制,虽曰漫谈,实处处真知卓见。

推荐购买国学基础读本《唐诗三百首详注》(版本经典

推荐购买国学基础读本《宋词三百首详注》(版本经典

推荐购买:季羡林图文版超值套装(国内精装版,两百余幅季老生前从未公开过的照片)

南怀瑾著作精选(精装19册)

目录

与银监会的漫谈

及时堂

不虞之誉,求全之毁

缘起

北伐与南伐

翻译问题大

西方、东方和人类的经济学

吃饭大如天的农业

自己的金融、法律体系

求索而迷惘的百年

票号、钱庄、银行与金银、钞票、卡

第二堂

财富从哪里来

清末民初的货币战争

张恨水的文章

抗战与抗战后的金融

到了台湾 朝不保夕与白色恐怖

分税制、黄金、计口授粮

治理通货膨

绝利一源,用师十倍

合作社、搭会与信用

第三堂

小国寡民与治大国

政治与经济的主辅

克难运动

土地公有与金融

公与私的辨证

盛名之下不可久居

票据法》的兴废

文物衣冠与中药

美国、法国的银行

做生意的时机

金温铁路与试验中国银行

文学与人生修养

两首诗的感慨

新旧文化的企业家反思

及时堂

缘起与感想

奖学金与助学金

所谓“经济”

学问知识文化

历史的重要性

政治与经济的主辅

管鲍之交与做领袖的条件

第二堂

国之四维

管仲相齐

吕不韦相秦

春秋大义

文景之治

发展的虚实

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第三堂

一穷二白的发展经验

政策的争论

读《史记》的窍门

政治哲学

史官的品格

六经皆史也

骄奢淫逸的风气

经济、政治的教育原则

谁够得上儒商

第四堂

贤愚不肖皆爱财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财产与人格

财富的无常与无情

财富与文化、道德

欲望的极限

第五堂

微言大义

文化的基础在文学

经史合参

企业实业事业

六个突然

新旧企业家

管理学的历史

访问日本

第六堂

自我管理

诫子书》

唯大英雄能本色

管理自己的性与情

较大的管理学

晚餐后答学员问

国学与中国文化

及时堂

缘起

国学中国文化国粹汉学

焚书坑儒的背后

项羽的一把文化劫火

中国历史上的文化断层

对汉学的无知

白头宫女在

学国学的及时步——诵书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

二百年文化反省

文字是中国文化宝库的钥匙

第二堂

万古通晓的文化体系

先研究“小学”

中国的书院

尺牍与师爷

教授与“叫兽”

儿童经典读诵工程

教育的终极目标

民办、官办教育的历史得失

知识分子的榜样与精神追求

第三堂

有容乃大与通变

组织与利害关系

研究中国文化的捷路

朱子治家格言》

如何读史

文化文学诗词

第四堂

诗词与文艺

玩索而有得

好小说中短命的爱情

帝王的诗才

诗人政治的代价

尾声

在线预览

与银监会的漫谈

及时堂

郭利根先生(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尊敬的南老,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来到太湖大学堂,请到南怀瑾老先生给我们讲课。本来,刘明康主席是准备亲自来主持这个讲座的,由于工作的原因,他不能来,特别委托我,向南老先生致意,并带来了亲笔信。我们也特别感谢海航董事长陈峰先生的大力帮助。

南老先生是贯通东西文化、学识渊博的国学大师,在海内外都享有盛名,他的情况不用我太多地介绍。南老给我们讲课,这是我们金融系统思想文化教育工作中一大盛事,更是我们诸位莫大的荣幸。我们准备了一件小礼物,借以表达我们对南老先生的敬意和感激之情!(郭副主席代表学员送礼物给南老师)

南师:非常感谢!

郭副主席:下面,让我们用学生对老师特有的掌声,欢迎南老先生给我们讲课。

南师:诸位,非常抱歉!刚才郭副主席讲我学问如何如何好,那都是假的。我经常提到孟子说的两句话,一个人活着,有时候有“不虞之誉,求全之毁”,这两句话诸位也要留意。任何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有时候虚名是莫名其妙的,讲你好的,并不是那么好,“不虞”就是想不到的,想不到的恭维,叫“不虞之誉”。“求全之毁”,一般人活在世界上,要求别人都很严格的。这个世界上的人很奇怪,手里都拿一把尺子专门量人家,够高吗?矮吗?胖吗?瘦吗?从来不会反过来量自己的,所以人对人有“求全之毁”,求全责备。这两句话是圣人之言,我们中国古代的圣人孟子的话,我经常深深感觉到很有道理。

我经常告诉诸位朋友,在社会上做事情,攻击人家犯罪的就是两件事,一个是男女关系,一个是钱。说你贪污多少钱,跟哪个女人有关系,哪个女人跟哪个男人,这两件事很难求证的。你说这个女的同这个男的没有关系,他说“你怎么知道?这个东西是两个人悄悄干的事,没有办法兑现的”。你说他没有拿钱,他说“你也不知道,他悄悄给他的”。所以这个很麻烦。活到这个世界上,尤其你们做金融业务的,更要小心了,一个男女,一个钱财。这是讲到“不虞之誉,求全之毁”这两句话。

我说这个话的意思是想说明,刚才郭副主席讲我怎么样了不起,都是过分的话,那是大家爱护我,我只是一个年纪大、顽固的、喜欢中国文化的老头子:

平常我对于自己的评价,我讲了很多次了,不过你们没有听过,我讲我一辈子,今年活到九十岁,再过一个月,大概不死就到九十一了,“一无所长,一无是处”,是这么一个人。孔子讲“乡愿,德之贼也”(《论语 阳货》),什么叫乡愿?乡巴佬,这个人规规矩矩,各方面都讲他好。孔子就骂他,你啊,德之贼也——看起来很有道德,很有学问,实际没有东西,虚的。“子日:幼而不逊悌,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论语 宪问》),孔子用手棍打他的腿,像你这个老家伙……所以我们这些人老了就是贼。这是首先要声明的。

这一次不是讲课,刚才郭副主席对大家讲说我讲课,不对的,是跟大家来闲谈,讲个故事给大家听。

这一次事情发生的原因,就是我们这一位老同学,老朋友,陈峰先生,他搞了个“海航”,做得不错,他算是老学生了吧,也是我的老朋友,不过我经常骂他的。我们这里有好几位同学都说我脾气坏,经常骂他。我真的讲他年轻不懂事。可是讲句实际的话,他是我的几位“言听计从”朋友学生里头的一位。我讲什么他就听,告诉他们怎么做,他也照办。我说陈峰啊,你当年没有钱,能够弄到这个航空公司,我说你“骗”来的,但是你“骗”得好。世界上都是骗的,可是你成功了。要跳出“海航”变成全国的航空公司。结果他听我的话,努力了四五年,现在变成大新华航空控股公司了,全国性的,这是一点。同时我告诉他,你不要光做民航,中国缺乏的是空中的货运。我说我找一个朋友来帮忙你搞空中货运,他听了照办,也办好了。当年他飞机也没有,不到一两年,有了,发展很快,现在空中货运也开始了。

上个月,他突然打电话给我,他说有一位先生你知道吗?我说谁啊?刘明康先生。我说久仰大名,干什么的?好像管金融的吧。他就告诉我是银监会的主席。我说久仰了,什么事啊?他说他想请您讲点话,讲课吧!

陈峰我经常骂他,经常开他玩笑的,我说好吧!人家既然找到你,就答应吧!当时讲话的确是无意的,因为我正在忙事情,一边在做事,一边拿到电话就这样答复他。他一听就说谢了,就认真起来了。这件事是这样来的,对不起,开玩笑来的。所以劳驾诸位从各地远道而来,非常抱歉,请大家原谅,我这是开玩笑来的。

那么同时,我一看名册,你们在座的,都是中国当今了不起的人才,吓住我了。讲银行、金融、经济,我通通外行,什么都不知道,这怎么讲话?他们说讲中国文化吧。

对了,我说把上个月对人民大学讲中国文化课的记录印给大家,诸位都有了吗?(答:有)好,上个月,人民大学国学院的师生来过。现在有个风气很奇怪,每个大学都讲国学。我说请问你什么叫国学?我也不懂。还有中国文化,甚至讲中国文化特色。我说中国文化的含义究竟是什么?你简单两句答复我,我想几乎没有人答得出来。如果说中国文化就是孔子、孟子、儒家,错了。中国文化诸子百家那么多啊!孔孟之道代表个人修养是可以,代表中国文化是不可以的。

那么,国学又是怎么来的?推翻满清以后,民国初期开始才有“国学”这个名称。我说这个名称也有问题,中国人说这是我的国学,英国人讲他们的国学,德国人讲德国的国学,究竟国学是个什么东西?

人民大学的纪校长为了这个,创办了一个国学院,挨了大家的批评,很痛苦,但他还是办了,不过据说现在国学院很热门。办了以后,他要我到北京,我这个人老了,哪里都不动,只有劳驾他们赶来。上个月他们带领博士班的学生同老师们在这里,我讲了国学与中国文化的问题。

你们银监会的刘主席要我讲这个问题,我说不需要重讲,所以我让他们发了给人民大学讲话的记录,那里面讲了一点点国学方面的问题,给诸位做一个参考,甚至给我一个指点。

我们长话短说。这一次来,除了你们这班金融界的英才以外,听说还有些人,我的老朋友皇甫平也在吧?这位周瑞金先生,我说一九八九年后能够继续改革开放,他是及时功臣。当年讲姓“资”的也好,姓“社”的也好,争论走资本主义路线、社会主义路线的时候,邓小平先生还在,很难下结论的时候,他敢于带头站出来写篇文章,影响很大。他当年是准备挨斗的。我说你这个读书人,老朋友,有胆识,、很有功劳,他今天也在这里。听说还有大哲学家周国平先生也在这里。这些老前辈们,我都要请大家原谅,给我一点指教。

我今天想在这很短的时间里,讲故事给大家听。你们诸位是搞金融的,我常常在谈中国文化时提到“经济”,“经济”这个词语,我一直到现在心里不舒服,从年轻就开始了。

诸位要知道,我们推翻满清以后到现在为止,九十六年,再过一个月以后是九十七年。当年我的老师辈,都是前清的遗老,有功名,起码是举人,有些是进士,做过官的。我长大一点,正是北伐阶段,他们这些老前辈都笑,你们年轻人乱听这些,书不好好读,什么开始北伐!军事是北伐,政治是南伐。

我们当时小,老师讲话是坐着,我是站着的,背书也站着,不像现在,以后慢慢改了,上课是学生们坐着,老师站着。将来时代学生们躺着,大概老师们要跪着。这个时代的变化啊……(众笑)

当时老先生们这样一讲,我们就不敢说话了。在那里我是年纪比较轻的,我就问老师,那个时候不叫老师,叫先生。先生啊!怎么叫“军事北伐,政治南伐”?他说,你看,这些革命党(所谓革命党包括了国民党、共产党和其他的一切党派),他们懂什么?就是拿到政权,做官做事什么都没有经验,拿到政权以后,用的都是满清的遗老遗少,一切规矩都没有变动。只是表面做得很好,实际没有内容。

当时他这样讲,现在我回想,好像九十年来都是这样,还是一样道理。包括我们共产党成立新中国以后,新建立的政权到现在,这些情形同当年几乎没有什么两样,道理是一样的。而且,中间虽然对中国文化那么严重地整顿,但中国文化坏的一面并没有去掉,这是个什么道理?

是文化问题吗?人性问题吗?我们这里有哲学大师们,好几位都在,值得研究。现在这个问题扯开就大了,有关政治、哲学、教育,都有很多的问题。

我们回过来还是讲本身的问题,刚才提到“经济”,我常说,我们很多翻译的名称是二手货,西方文化变成中国文化,很多名称没有自己翻译,日本人是用汉文,用中国文字,日本人先接手翻译的。譬如说“智慧之学”,我们中国人叫“慧学”,日本人翻成“哲学”。当我到台湾以后,一听闽南语的发音,哲学叫做“铁盒”,我们浙江人一听“铁盒”,铁的盒子啊!实际他是用“哲学”两个字。可是“慧学”给日本人一翻成“哲学”,我们用到现在还是“哲学”。

再譬如说“经济”,我就严重地反对,中国讲“经济”,在中国文化里头很严重啊!是经纶济世,大政治家,大文化家,这个叫“经济”。我们常说中国古人的对联,“文章西汉双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那个“经济”不是现在这个“经济”。他讲写文章文学,西汉一个司马迁作《史记》,一个司马相如文学及时,所以“文章西汉双司马”;“经济”,中国经纶济世之才,赤手空拳打下来天下,建立一个政权而万古留名的,很好的榜样只有诸葛亮一个人,所以叫“经济南阳一卧龙”,卧龙先生就是诸葛亮。这是中国人由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一直到现在的观念。日本人把管财经的问题叫经济,这是很好笑的事。现在一提到经济就想到管钞票,要钱,这个文化问题很严重。

所以我们有一个遗憾,把西方文化翻到中国来,从来没有做统一的翻译,包括自然科学。我们国家从满清末期开始翻译西方文化,满清同治年间,成立了同文馆,这是国家翻译院。可是到现在呢?不管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一切翻译都没有统一。

讲到同你们工作有关系的经济,这里一位李慈雄博士,是我的老学生,比陈峰资格还老,他也是同学里头言听计从的一个人,他是斯坦福大学的博士。我在美国的时候,他正在世界银行做事。我说慈雄啊,这个不能做了,你马上就辞了吧。他地位很好,拿高薪的。我说,我看了美国,不行,遇到问题及时个开除的,一定是东方人,而且是中国人,你赶快辞掉,在你巅峰的时候、好的时候辞掉。他说,老师,我也想辞,辞掉到哪里?我说回大陆去。他很难,他是台湾人,美国留学的博士,岳父萧政之中将,政治部主任,曾经是反共的主将,他三个身份都很难。他说老师让我到大陆干什么?我说,到上海去发展,中国需要人,经济发展这一方面你是专家。他在我面前站不到一分钟,说,老师叫我到哪里,我就去哪里,就一句话。然后他到上海做企业,现在叫斯米克公司,股票也上市了。

当时他在斯坦福大学时,学校里有个经济学的名教授,慈雄就给他谈中国文化,他说到他中国的老师是南某人。他说南老师批评我们学经济的。我说世界上的经济学家,欧美的经济学家,是强盗的经济学家,都是为一个国家、一个观点,写了许多经济学的书。你们学经济不要乱跟他们。从《原富论》开始,通通不对。没有一个学者研究全体人类的经济学,马克思有一点像,还不,他在那个时代还看不清楚。任何一个学问,我们中国人有一句土话,叫做“麻子上台阶”,一个麻子上了台阶,群众观点,个人看一点。整个麻子脸,哪个洞在哪里都搞不清

楚。世界上所有的经济学都是这样。实际做国际大生意的,影响了整个世界,他们对全人类究竟是怎么个影响法,今天乃至以后的全人类,究竟应该怎么样生存生活,没有人研究,这是很严重的大问题。

那么,请问中国原来有没有现在所谓的“经济学”?没有。这是十九世纪以后过来的。譬如说,我们“抗战”以前,经济学没有几个人,某人在外国留学,学经济回来,好像很不得了。

那么,中国到底有没有自己的经济学?有!我今天特别带来,这是康熙、雍正时代整理的《古今图书集成》,恐怕你们图书馆没有,它把几千年的财经,一切内容的要点囊括在里面。所以康熙、雍正时期对中国文化,很对得起。

经济学,在中国过去叫什么呢?叫“食货”。中国人过去是重儒轻商,看不起商业。司马迁写《史记》,他写了一篇《货殖列传》、一篇《平准书》。后来班固写《汉书》,在《史记》的《平准书》、《货殖列传》的基础上写了《食货志》。

你看“货”字,为什么用这个字呢?这要研究中国字了。不认识中国字,你中国文化讲不通的。“货”是“化”下面加个宝贝的“贝”。贝是什么?我们上古货币是用贝壳做的,最初商朝、周朝以前的货币是贝壳,后来慢慢变成用其他的货币。“货”是化贝,包含了物品交换和货币贸易的内容。“贸”字上面是“卯”,下面是“贝”,早晨五六点钟(卯时)在集市上买卖交换物品。“易”上面是“日”,下面是“月”,日、月每天轮转更替,包含交换、交易的意思。

由“货”字,谈到货币学。我常问学经济的同学,我说古今中外每个国家,每个社会,货币一定会通货膨胀,每个时代都会通货膨胀,而且每个新时代会把货币变了,这是为什么?这是一个经济哲学的问题了。货币为什么一定会变?譬如刚才讲到“货”字,是变化的“化”下面加一个宝贝的“贝”,有财富变更变化的意思。所以,司马迁及时个提出来商业的哲学,写了一篇《货殖列传》,那么中间有两句话很重要,“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切学问道德抵不住一个钱、利,利之所在,拼命苦干,命不要就是为了这个利。人家说司马迁是历史学家,我说你们不要搞错了,司马迁是一个历史哲学家,他走道家的路线,他为人类开了一条路。

司马迁以后,班固写《汉书》,走司马迁的路线,但是改了,把这个叫《食货志》。我抽出来这部《古今图书集成》里面叫《食货典》的,把五千年农业社会的经济、税务的收入、国家财政的给配、商业的行为、政策的安排,都收录在其中。可是可怜我们中国人自己,这一百年

当中,有几个学者回转来研究研究自己的经济学?

换句话说,我们讲银行,银行怎么来?我等一下讲外行话给大家听。可是今天所有的银行,没有研究中国文化特色的银行应该怎么样。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崇尚狼**的评论:

读得酣畅淋漓啊,大师毕竟是大师,深奥的东西信手捻来,讲得浅显易懂、出神入化,让人神往,兴趣被增。平生没遇到一个这样有启发性的老师,好遗憾哦,浪费了一个人才胚子哦。呵呵...不象现在的老师,很简单的东西弄得很复杂,故弄玄虚,晦涩得很,让人兴趣全无。

2008-11-28 11:38:2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看过很多南老师的书,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真是恰到好处

2016-12-13 15:29:52
来自叶寻**的评论:

一直以来我就为自己过去不重视历史知识而感到深深地后悔,读《漫谈中国文化》使我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给我补充了我几十年来都学不到的历史知识和文化内涵,不但如此,还给我指明了以后的学习方向。在此向作者及出版社表示深深的谢意。

2008-12-09 17:28:38
来自david_1**的评论:

真正的大师!南大师的书总是非常亲切,浅显易懂。他的四书五经我读买了细读。收获颇丰!这本书是在太湖学堂给证监会官员的的讲稿,内容和水平和以前的文章要逊色不少。当然南大师也已经高寿,应当让他多休息了,而不应当多勉强他再抛头露面!

2011-11-22 21:26:5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此书很有价值,南怀瑾大师在谈笑间就将中国文化的特色信手拈来,洒脱,简约而又经典,但句句皆是忧患,都是对民族未来、国家兴亡、文化复兴的期盼,文化兴则中国兴,文化亡则中国忘,国家兴亡在我、民族兴亡在我。

2008-12-03 18:28:40
来自海上明**的评论:

每次看完南师的书,总是赞叹我们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不要太迷信欧美文化,现代与传统应相结合。我国教育系统应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多多安排在幼儿、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各个阶段,全面提高国民修养素质,对中国的富强和经济可持续性有着极大的功效!

2008-12-17 15:45:14
来自放马山**的评论:

看了南老的《漫谈中国文化》,才知道我中华大地也有这等强人。对照下当今中国官场上有些鬼嘴脸的人,水平太差了。最可恨的是他们还在重要位置上指手画脚。最近看了郎咸平评说的2010年中国经济,更多的是担扰。

2010-03-26 09:36:20
来自临风独**的评论:

听南老讲演,就有这种是这种感觉,用他自己说的话就是这句诗:白头宫女在闲坐谈玄宗。一个对中国文化很顽固的一个老头在那里给你讲久远的故事,尽管他只提出问题,没给出什么解决的办法,但是听一个90多岁的人在讲故事就已经很不错了。

2009-03-11 08:49:52
来自yanliup**的评论:

一直以来就很喜欢看南老师的书,这一本《漫谈中国文化》也不例外,南老师所讲的故事中,无不蕴含着深义,教人深思,发人省悟;最后一篇为大家列出了一系列的古书名,无不见证着南老师推广我们中国文化的良苦用心,顶礼赞叹!

2009-02-18 13:11:2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本书是课堂笔录整理而来.从书中,我领略到了南先生的国学大师的风貌,又获得了做人,做事,作诗的启迪...改革开放三十年,物丰但脑空,中国文化的底子太薄!只争朝夕,多读南先生开出的书单,弘扬中国文化.来个物质精神双丰收!

2009-02-01 15:03:51
来自舞乐飞**的评论:

这是南大师在太湖大学堂几次讲座的整理稿,所以更容易懂。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听南大师娓娓道来,却是备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更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在给人民大学国学院的同学们讲课时,南大师还开了一个书单,非常有用学习。

2012-01-06 08:24:48
来自woaini1**的评论:

中国文化的深奥,往往令人无法理解和阅读,然而,南先生通过简单的话语,介绍了中国文化,让每个人都能阅读、易懂。想了解中国文化、研究中国文化的人,此书是本好书,对于商人、公务员、学者、学生等都可阅读,并能获得乐趣和知识。

2008-12-09 14:24:09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言简意赅,小题小讲,既化古为今,又旁涉西洋经济,管理体制,虽各有侧重。表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包罗万象和玄深妙用,虽曰漫淡,直知灼见处处可现

2017-08-24 16:16:16
来自zoey200**的评论:

既然是漫谈,那可能就是说到哪是哪,粗看觉得挺没章法,但是细品又感觉是那么回事。这和咱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也有关系,你让谁将这几千年的文化很详细很有章法地一一描述,估计这工程大了去了。文化这东西本来就是种感悟,从文字里可以悟,从图画里可以悟,从某一两个器件上也可以悟,各有各的遭遇,那么这感悟自然也不同。在这书中读到的是作者的悟,或许这“漫谈”正是他博览群书,博学多才的体现。毕竟现在读的不是数学物理,不需要一个个结构严谨的公式,当然历史本身的结构是严谨的,但是从中透出的文化又可以多元。怎么说呢,悟吧

2011-06-20 15:32:47
来自小甜饼c**的评论:

现在已经是南老师的粉丝了,正在读他的相关书籍,“《漫谈中国文化》的内容很好,讲座有激励性,后两个讲座比较好(给人民大学国学院\给工商界),给证监会的讲的主要是自己关于银行方面经历及发展谈的经历,略有重复,如关于诸葛亮的<诫子书>和关于张恨水的小典故等,但是讲的越多,读者了解和学习的知识就越多.希望能出更多的太湖大讲堂方面的书1讲座的系列书没有专著系统,但有聆听教诲和让人忧患的感觉,希望南老师能出更多的书,会使人受益非浅.已搜集了南老师的大部分著作,正在细细品读.

2009-02-15 14:42:36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