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景南所的《朱子大传(性的救赎之路增订版 )(精)》系统地挖掘搜集到了关于朱熹的上千 种史料,考明众多历史事件的真相,对朱熹的一生及 其思想发展历程作了深入的新研究,破除历来的 误说、错案、悬案、谜案,把朱熹由“神”还原为“ 人”,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朱熹,从中 揭示出了朱熹人本的“性学”思想体系的本质及其价 值所在,也活画出了一幅南、北宋交替时代风云突变 的历史画卷。
此次增订一是补充了朱熹的新资料,对原来一些 写得比较含混或写错的地方作了补充或改写;二是写 进了三十年来作者对朱熹的新思考、新认识,如认为 朱熹的理学体系应称为“性学”的思想体系,朱熹是 从体用关系来构建自己的“理一分殊”的哲学体系, 朱熹的“性即理”的性学是一个人性救赎(复性)的 思想体系等;三是校改了错字错句、漏字漏句、 错误标点、错误引文等。
献词
增订版前
序
序二
我对束著《朱子大传》的评价
自序:朱熹的心态世界
引论 道学文化心态论纲
一、道学——一种文化心态
二、道学:士子文化心理的失范与重铸
三、心与性:道学的两条灵魂拯救之路
四、“圣贤气象”——“道”光轮笼罩下的心态世界
五、道学心态的二极对立
及时章 人性救赎“圣人”的诞生
败落世家的浮沉
从尤溪、浦城到都下
在建瓯环溪
第二章 师事武夷三先生
卜居潭溪
“三字符”与“昭昭灵灵底禅”
由白水、籍溪通向湖湘派
第三章 出入佛老的心路历程
踏上心学之路
通向“牧斋”
“从谦开善处下工夫来”
第四章 儒家心态的迷失与复归
高士轩中的世俗主簿
主县学下的自我反思
泉南佛国的“杜鹃夜悟”
第五章 从学延平:从主悟到主静
畏垒庵中的理学信徒
“困学”的艰难跋涉
走出“恐闻”
第六章 在隆兴北伐与和议的旋流中
师事延平的一章
“诋诃百事”的入都抗争
苟安氛围中的自我奋进
第七章 从李侗到程颐_
清算宗呆一无垢的佛学论战
中和旧说的历程
衡岳之游
己丑之悟:中和新说的诞生
第八章 寒泉著述:砥砺理学之剑
超然会太极
清算湖湘派的论战
前《四书集注》的经学体系
道统与正统
第九章 鼎足分合:朱吕陆三会
寒泉之会
鹅湖之会
三衢之会
第十章 丁酉年:生平学问的及时次总结
顿进之功
《四书集注》经学体系的诞生
五经学思想的飞跃
第十一章 儒宗在匡庐
“见儒者之效”
封事与赈荒
从观音寺之会到白鹿洞之会
吹向江西的朱学旋风
第十二章 浙东提举——道学人格的风采
“卧龙”再起
六劾唐仲友的“人间喜剧”
浙东的三学角逐
第十三章 跄伏武夷山中
武夷精合中的道学夫子
在反道学文化逆风中
第十四章 多方位的文化论战
内圣外王:义利王霸之辩
平衡浙学与陆学的道学砥柱
通向图书象数的占学
第十五章 戊申延和奏事风波
“抛却书册去寻春”
延和奏事
朱林交奏背后的党争
第十六章 从传统反思到现实批判
“自无极而为太极”之谢
朱陆太极论战
戊申封事——反思与批判的里程碑
第十七章 己酉年:生平学问的第二次总结
先天学与太极学的珠联璧合
离经叛道的新经学体系
人本主义的四书学体系
“性”的救赎之路:“理一分殊”性学体系的建构
第十八章 南下临漳
在相党纷争的闹剧中出山
“经界”风云
又一次失败的地方更革
南陬民间学术素王
第十九章 卜居考亭
横流独抗:与浙学的新论战
朱辛双子星座
“我愿君王法天造”
第二十章 二入湖湘
“精密严恕”的长沙百日新政
卷入宫廷内禅闹剧
第二十一章 入侍经筵四十六天
“帝王师”人都
一个被新君憎厌的经筵老儒
逐出国门的“天下大老”
第二十二章 庆元党禁:在文化专制的炼狱中
沧洲精合——“吾道付沧洲”
道学一伪徒一逆党
打入伪籍的逆党之魁
第二十三章 守吾太玄:生平学问的第三次总结
游心于韩文屈赋之间
“空同道士”与周易参同契
经学大师与经学弟子们
第二十四章 莫向人前浪分雪,世间真伪有谁知[
的精神漂泊
“我不就狱,众无所恃”——道学党魁之死
尾声:回到多维文化视野:人性救赎之路
后记
主要征引参考书目
后跋
一、道学——一种文化心态 (一)道学(理学)文化思潮在宋代从民间喧嚣 崛起、泛滥流布直至跻身官方统治思想的宝座,盛极 一时,却是同时伴随着一个声名狼藉、面目丑陋的道 学家的“怪胎”形象出现的:褒衣博带,幅巾大袖, 保养得啐面盎背,修养得心气平和,开口圣人道统, 闭口孔孟大法,有时正襟危坐,谈性说命;有时昂首 阔步,非礼勿视;有时垂眉闭目,正心诚意;永远是 不苟言笑,面孔板板六十四;等而下之者,则头脑冬 烘,破袍烂衫,蓬头垢面,不善理生计,陋巷破屋中 ,薄汤麦饭度日,忧道不忧贫;有的教几个村童糊口 ,终日摇头晃脑;有的抛家读经于穷山萧寺,待价而 沽;有的做了达官公卿门下清客,摇尾乞食……这就 是后世人们心目中的道学与道学家。“道学”成了虚 伪、空谈、迂腐、古板、矫饰、冥顽、欺世盗名、不 近人情、不通世故的代名词。道学似乎从它诞生之日 起就被视为“洪水猛兽”,三教九流的人,从保守恋 古的陋儒到狎妓风流的名士,无不群起而攻之。南宋 正当道学煌煌大兴、如日丽中天之时,有一个倜傥不 羁的天台名士徐渊子,因不堪忍受顶头上司的道学酸 腐气,在这个道学清高之士丁母忧去官守孝时,作了 一首《一剪梅》狠狠讽刺挖苦道: 道学从来不则声,行也《东铭》,坐也《西铭》 。爷娘死后更伶仃,也不看经,也不斋僧。却言渊子 大狂生,行也轻轻,坐也轻轻。他年青史总无名,我 也能亨,你也能亨!(《癸辛杂识续集下 徐渊子词 》) 而与此同时,另一个正统守旧的吴兴老儒沈仲固 先生,也为道学画了一幅相同的肖像: 道学之名,起于元祐,盛于淳熙。其徒有假其名 以欺世者,真可以嘘枯吹生。凡治财赋者,则目为聚 敛;开阃扦边者,则目为粗材;读书作文者,则目为 玩物丧志;留心政事者,则目为俗吏。其所读者止《 四书》、《近思录》、《通书》、《太极图》、《东 西铭》、《语录》之类,自诡其学为正心、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故为之说日:“为生民立极,为 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为前圣继绝学。”其为太 守,为监司,必须建立书院,立诸贤之祠,或刊注《 四书》,衍辑《语录》,然后号为贤者。则可以钓名 声,致朊仕。而士子场屋之文,必须引用以为文,则 可以擢巍科,为名士。否则立身如温国,文章气节如 坡仙,亦非本色也。于是天下竞趋之,稍有议及,其 党必挤之为小人,虽时君亦不得辨之矣。(《癸辛杂 识续集下.道学》) 徐渊子和沈仲固典型代表了当时两种立身志趣全 然相反、但却都共同反对道学的不同士夫阶层,他们 自然绝不会料到他们的生花妙笔之作,竞被后世奉为 了道学家的“经典”肖像,以至直到今天还是有人只 根据这幅错位的肖像去认识道学。道学家的历史肖像 误画成了讽刺漫画,道学在文化舞台上演的历史正剧 也被看成了小品喜剧。其实,他们画的是“假其名, ,的假道学徒的肖像,是草窗周密说的自附道学之名 的浅陋之士的肖像,并不是道学家的肖像。对这种“ 假道学”,就连真道学也是深恶痛绝的。当韩侂胄一 手制造了骇人的庆元伪学党禁,假道学们纷纷向反道 学当权们乞哀表忠,公开声明自己不是道学。有的告 发自己的道学老师,捞取了一顶乌纱帽;有的脱下高 巾大袍携妓搂妾遁人深山,狎邪放浪。朱熹就为党锢 分清了真假道学而高兴,他在给道学大弟子黄榦信中 一再说:“前此尝患来学之徒真伪难辨,今却得朝廷 如此开大炉鞴锻炼一番(指庆元党禁),一等混淆夹 杂之流,不须大段比磨勘辨,而自无所遁其情矣。” (《朱文公文集 续集》卷一)后来周密把道学分为 四等:一等是以伊洛大儒为代表,从二程直到张栻、 吕祖谦、朱熹,是传孔孟之道的正宗的真道学;二等 是杂以佛老异端、词章之学与功利议论者流,从张九 成、陆九渊直到永嘉学派诸公,他们是道学别派变种 ,是道学之不纯者(杂道学);三等是诡附道学的浅 陋嗜利之徒,他们是假道学;四等是利用道学的统治 者,上自皇帝宰辅、权奸佞臣,下至持节一方的路使 郡守和横行乡里的县官胥吏,他们今日可以大反道学 ,明天又可以大捧道学,他们才是真正的伪道学,他 们的高妙之处就在于在实际中参透了道学三昧,运用 道学无不如意,在他们政治权势欲的狰狞面目底下也 有一个道学心态的甜蜜灵魂。周密并不严谨的道学分 等,不过道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事实:道学作为一种 文化类型,在从思想形态走向实际进入人的大脑中, 是转化为一种多层面的文化心态,道学文化思想的共 相内化为各个社会阶层的道学文化心态的殊相,呈现 出二极对立的人格和千奇百怪的世相。(P2-P3)
物流非常差!半个月至今还没有解决pos机刷卡的问题,真的是太让人伤心了,没有一点服务意识,看看何时能解决我的问题。
送货快,质优价廉
好货又便宜
非常理想的一本书 写的入木三分!
好评
他人推荐的研究朱子学必备
作为国内研究朱子的第一流学人,景南先生的大作足可以承上启下,作为明日研究朱子理解理学的核心之书。
目前为止 国内研究朱熹的集大成之作 大量的新史料及作者本人的客观评价 对于重新评价朱熹颇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