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德裔美籍物理学家(有瑞士国籍)、思想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工学院。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在伯尔尼专利局任职,在苏黎世工业大学、布拉格德意志大学任教授。1913年返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和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33年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从事理论物理研究。
在《爱因斯坦传》中,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凭借翔实的及时手资料,向我们展示了爱因斯坦不平凡的一生。
爱因斯坦是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的一生都在寻找宇宙的简单法则。他运用大脑、铅笔和纸,发现和论证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即使在今天,我们再看"相对论",也不得不承认这个理论所具有的革命性。 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所著的《爱因斯坦传》沿着爱因斯坦人生和思想发展的主要脉络,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爱因斯坦,描述了近代科学奠基人爱因斯坦辉煌的一生。
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1940— ),德国传记作家,大学时代攻读物理学。1973年起任北德意志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自然与科学"栏目主任。著有《伽利略传》等。在本书中,他凭借翔实的及时手资料,向我们展示了爱因斯坦不平凡的一生。
及时部分 童年,青年,学生时代 第1章 家庭 第2章 在学校 第3章 少年天才 第4章 "流浪者与独行者":苏黎世的学生时代 第5章 "上帝创造了驴,同时给了它一张厚厚的皮。" 第二部分 在"尘世修道院" 第6章 三级技术专家——"这里需要很多思考" 第7章 爱因斯坦博士和原子存在 第8章 "非常革命"的光量子 第9章 相对运动:生命中的七年时光 第10章 相对论:时空理论的变革 第11章 接受、反对和称颂 第12章 二级技术专家 第三部分 新哥白尼 第13章 从"蹩脚的笑话"到教授先生 第14章 执教苏黎世 第15章 时间短暂的布拉格正教授 第16章 通往广义相对论之路 第17章 "我不知道,我还能不能下蛋"——从苏黎世到柏林 第四部分 战争的喧嚣和宇宙的大小 第18章 "在疯人院"——普鲁士的和平主义者 第19章 "我一生中较大的幸福"——广义相对论的完成 第20章 战争中的柏林 第21章 战后喧嚣和革命 第22章 确认光的偏移:一夜扬名的爱因斯坦博士 第五部分 辉煌与名誉重负 第23章 聚光灯下的相对论 第24章 相对论遨游者 第25章 犹太人、犹太复国运动和美国之行 第26章 更多的喧嚣、漫长的道路、更多的政治、很少的物理 第六部分 分裂时代的统一理论 第27章 获得诺贝尔奖同时成为普鲁士人 第28章 "残酷自然的冷笑":探寻统一场理论 第29章 "宁愿做个赌场里的雇员"——量子理论问题 第30章 "不是真的雅各"——对量子力学的批评 第31章 政治、专利、疾病和"非常奇妙的蛋" 第32章 公共和私人事务 第33章 再见!柏林 第34章 自由的流亡生活——"我可能不会再见到我出生的国家。" 第35章 在普林斯顿 第36章 物理现实与矛盾,相对性与统一理论 第37章 战争、一封信和原子弹 第38章 原子弹与方程:"方程是永恒的" 第39章 一份旧债 爱因斯坦年表
第1章 家庭1879年3月14日,一个寒冷但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在中午教堂钟声响起前半个小时,爱因斯坦降生于德国南部的乌尔姆城。及时个孩子就是男孩,这对于急于延续家族的父母和亲属来说无疑是无比喜悦的事情。当然,就像所有及时次作为父母的年轻夫妇一样,他们的喜悦中笼罩着担心甚至焦虑。
多年以后,爱因斯坦的妹妹写道:"妈妈及时眼见到他那不同寻常的带有棱角的后脑勺,惊呆了,甚至以为他是个怪物。"医生安慰年仅二十一岁的母亲波琳·爱因斯坦,这种现象很快就会消失,几周后,这个婴儿的脑壳确实正常了,然而那宽平的后脑勺成为伴随他一生的特征。
第二天早晨,赫尔曼·爱因斯坦穿上外衣,兴冲冲地到市政厅登记儿子的出生。他给儿子取名阿尔伯特,这个名字和他的祖父亚伯拉罕·爱因斯坦的名字有点略微的关联。"乌尔姆人都是天生的数学家,"这句传说一直可以追溯到繁荣的中世纪,但刚刚出生的小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却没有丝毫迹象表明他能以自己未来的成就为这一传说证明。在儿子出生登记证的宗教栏里,赫尔曼郑重地填写为"犹太人"。
不仅仅是犹太人,确切地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祖先是真正的施瓦本人。从父亲家谱中可以看到,爱因斯坦家族在这个地方已经居住了二百多年,但不是在乌尔姆,而是在其南四十英里,坐落在阿尔卑斯山脚,菲德湖畔的一个小城——布豪。公元十六世纪,一个小的犹太人团体在一个贵族修道院的庇护下开始在这里繁衍生息。1665年,巴洛克·摩斯·阿因斯坦家离开位于德国、奥地利和瑞士之间的康斯坦茨湖畔地区,来到这里。再后来,阿因斯坦家的后代把家族姓氏的及时个字母A改成E,变成了今天人们熟悉的姓氏爱因斯坦了。
在布豪的犹太人墓地,层层灌木丛中,静静地矗立着几十块墓碑,这是爱因斯坦家族几代历史的见证。在布豪居住的一个犹太居民是阿尔伯特的侄孙希戈伯特·爱因斯坦。希戈伯特从莱瑞斯达德集中营中幸存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担任过一段布豪市副市长,他负责照看墓地,并为偶尔的几位参观者打开墓地的大门。1968年。他也葬在那块墓地,他不仅是布豪市一位犹太人,也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德国的一个亲属。
在1665年3月16日德国布豪的城市记录簿中,记载着当时来此定居的犹太人所要遵守的各种限制和条件,也记述了犹太人争取自由和解放的斗争历程。他们抵制每年要交的十二块金币的定居费,还争取到了可以自由进行宗教活动和贸易的权力,但只能像摩斯·阿因斯坦家那样,仅可以做马匹和布匹生意。直到19世纪末以前,做买卖是犹太人惟一可做的维持生计的事。1806年,在拿破仑的庇护下,布豪划归符腾堡南德意志王国。
1828年,终于在那里通过了一项法律,允许犹太人自由选择自己的职业,这标志着犹太人作为居民走向解放的第`一步。然而在符腾堡,这种胜利直到三十四年以后的1862年才得以取得。 第1章 家庭 1879年3月14日,一个寒冷但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在中午教堂钟声响起前半个小时,爱因斯坦降生于德国南部的乌尔姆城。及时个孩子就是男孩,这对于急于延续家族的父母和亲属来说无疑是无比喜悦的事情。当然,就像所有及时次作为父母的年轻夫妇一样,他们的喜悦中笼罩着担心甚至焦虑。
多年以后,爱因斯坦的妹妹写道:"妈妈及时眼见到他那不同寻常的带有棱角的后脑勺,惊呆了,甚至以为他是个怪物。"医生安慰年仅二十一岁的母亲波琳·爱因斯坦,这种现象很快就会消失,几周后,这个婴儿的脑壳确实正常了,然而那宽平的后脑勺成为伴随他一生的特征。
第二天早晨,赫尔曼·爱因斯坦穿上外衣,兴冲冲地到市政厅登记儿子的出生。他给儿子取名阿尔伯特,这个名字和他的祖父亚伯拉罕·爱因斯坦的名字有点略微的关联。"乌尔姆人都是天生的数学家,"这句传说一直可以追溯到繁荣的中世纪,但刚刚出生的小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却没有丝毫迹象表明他能以自己未来的成就为这一传说证明。在儿子出生登记证的宗教栏里,赫尔曼郑重地填写为"犹太人"。
不仅仅是犹太人,确切地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祖先是真正的施瓦本人。从父亲家谱中可以看到,爱因斯坦家族在这个地方已经居住了二百多年,但不是在乌尔姆,而是在其南四十英里,坐落在阿尔卑斯山脚,菲德湖畔的一个小城——布豪。公元十六世纪,一个小的犹太人团体在一个贵族修道院的庇护下开始在这里繁衍生息。1665年,巴洛克·摩斯·阿因斯坦家离开位于德国、奥地利和瑞士之间的康斯坦茨湖畔地区,来到这里。再后来,阿因斯坦家的后代把家族姓氏的及时个字母A改成E,变成了今天人们熟悉的姓氏爱因斯坦了。
在布豪的犹太人墓地,层层灌木丛中,静静地矗立着几十块墓碑,这是爱因斯坦家族几代历史的见证。在布豪居住的一个犹太居民是阿尔伯特的侄孙希戈伯特·爱因斯坦。希戈伯特从莱瑞斯达德集中营中幸存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担任过一段布豪市副市长,他负责照看墓地,并为偶尔的几位参观者打开墓地的大门。1968年。他也葬在那块墓地,他不仅是布豪市一位犹太人,也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德国的一个亲属。
在1665年3月16日德国布豪的城市记录簿中,记载着当时来此定居的犹太人所要遵守的各种限制和条件,也记述了犹太人争取自由和解放的斗争历程。他们抵制每年要交的十二块金币的定居费,还争取到了可以自由进行宗教活动和贸易的权力,但只能像摩斯·阿因斯坦家那样,仅可以做马匹和布匹生意。直到19世纪末以前,做买卖是犹太人惟一可做的维持生计的事。1806年,在拿破仑的庇护下,布豪划归符腾堡南德意志王国。
1828年,终于在那里通过了一项法律,允许犹太人自由选择自己的职业,这标志着犹太人作为居民走向解放的第`一步。然而在符腾堡,这种胜利直到三十四年以后的1862年才得以取得。
爱因斯坦家族的一些人抓住了这次新的机会,相继成为毛皮匠、订书匠等工匠。他们仍居住在具有谦逊习俗的老镇。那里的各种限制和贫困仍然令人想起三十年战争年代,以至于他们中间没有人能够出类拔萃。犹太人墓地的墓碑可以验证19世纪客居布豪的犹太人和爱因斯坦家族与当地人逐渐同化的过程:希伯来的刻印文字越来越少,消失;受人尊敬的圣经名字如撒母耳、大卫和亚伯拉罕逐渐被如奥古斯特、阿道夫和赫尔曼等德国名字所代替。尤其是南部德国人的自由运动,瓦解了德国犹太团体与犹太会堂曾经非常牢固的联结:而布豪的犹太人,由于不如东欧的犹太人那样牢牢地扎根于传统宗教之中,亦越来越疏远于会堂的钟声了。与此同时,工业革命给大城市带来繁荣和生机,对那些褊狭老镇的人们产生了巨大的诱惑。
多瑙河的古城乌尔姆是当时距布豪最近的繁荣中心。旧的城墙被推倒,给新的不断向外扩展的城市让出发展空间。爱因斯坦家族的吉特·爱因斯坦和来自布豪的丈夫库斯曼·德雷夫斯于1864年首先踏上了这座新城。1869年以后,爱因斯坦家族的几名男成员又相继来到乌尔姆城碰碰运气。根据1875年的统计,这座城市当时有三万居民,其中有六百九十二名犹太人顺利成为当地居民。
1877年,整个乌尔姆城都在庆祝大教堂奠基及其南塔建成五百周年。
犹太居民们敬献了由当地艺术家雕刻的大预言家耶利米的雕像,这份厚礼象征着犹太居民与乌尔姆城及其基督教居民的大团结。在捐献者名单中,爱因斯坦出现六次。由此可以看出,包括与爱因斯坦家联姻的德雷夫斯和摩斯家的人,爱因斯坦家至少有十二人从布豪搬到乌尔姆,其中就有阿尔伯特的父亲赫尔曼。
赫尔曼·爱因斯坦于1847年出生在布豪,是商人亚伯拉罕的儿子,少年时被送到符腾堡的省会斯图加特读高中。尽管他很聪明并且具有一定的数学天赋,但由于当时家庭的经济状况,他不可能继续读大学。然而就这仅有的中等水平的毕业证书也为他今后步人上层社会提供了保障,并且让他享有只服一年兵役的特权。当时规定,每个成年公民要义务服役三年的,而且作为军官培训生,还有可能提升为预备役中尉。年轻的赫尔曼显然对两次野外训练这一提升中尉的必需条件没有兴趣,这样也免去了皇家符腾堡军队因为要接受一位犹太人作预备役中尉所要面对的麻烦事。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母亲家族也源于施瓦本犹太人社团,他们居住在施瓦本高地的北面,靠近哥廷根的杰本豪森。在那里,阿尔伯特的外祖父朱利斯·多茨巴赫开了一间小面包房供养全家。1842年,家族的姓氏改为科赫,十年以后,朱利斯·科赫搬到斯图加特附近的堪斯塔特,同他的兄弟亨利斯一起做回报丰厚的粮食生意。几年下来,积累了不少财产,直至成为 "皇家符腾堡宫廷的供应站"。很显然,科赫家族的贸易与爱因斯坦家的小本生意不同,不仅利润高,而且业务范围广,具有全球性。朱利斯· 爱因斯坦娶了一位比他小十一岁的年轻漂亮的姑娘,她办事利落、具有良好品行和音乐天赋。大家都认为他们是天生的一对。
P3-5 ……
这本书很厚实,纸质很好,就是送来的时候看着有点旧的感觉,角有点皱,内容我只看了一部分,还行
不是按照时间顺序铺叙的,混乱错杂,翻译一般,但总体还可以。
较为详细地描述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一生,但语言缺少感染力,心理描写显然不够,过于客观。
天才的他,用常人无法理解的努力与执着铸造人类科学事业的光辉,他告诉我们,成功=天才+努力+勤奋。不用功,不努力的人,就算是天才,也枉然!!!!!
一本不错的人物传记,更能企发孩子去探索科学!
还没看呢,送来时书感觉有点旧,不过印刷还可以.
内容不错,每天睡觉时读读,挺好的,我我看完了,再留给孩子看
是看了居里夫人后决定一起买的。不过,没居里夫人描写吸引人。
书的质量很好。内容主要是关于爱因斯坦的思想发展。
在购书中心里比较了好几个版本,还是觉得这个版本和商务版的都很不错。
看了一大半,看过就忘记前面的了,没有找到兴趣点
还没仔细看,不过粗粗翻过以后觉得书的质量还是不错的,排版看起来比较舒服
希望让女儿看些励志的书对她的人生有些帮助
当当的包装越来越好了 送货很快 一直喜欢当当买书 这本书的内容很吸引我 520
书拿到的时候,封面有点被卡到了,旁边的页面也被卡到了。可能是运输途中的问题。
书本身很好,可孩子要了后又不肯认真读,还是需要自身有水准才行
传记写得好不容易,科学家的传记就更不容易,我是先买了居里夫人的传记,有买的这本,比较而言前者更好。主要是书里的各种数学或物理的东西把我弄乱了。
让我看见了他----我在世上唯一的偶像,完整的不平凡的一生,让我体会世纪伟人的天才勇敢以及对世界的爱
这个是他老师要求买的,太厚了,不晓得能不能读完。
爱因斯坦的生平让我看到了他对社会的独特看法。他不仅仅是一位科学家,更是一位言论家。
1950年的一天,爱因斯坦和同伴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突然转身问同伴,是不是只有在望见月亮时,他才相信月亮的存在。同爱因斯坦相处大概会让人愉悦,因为他将自己的传奇人物身份当做生活现实。曾经有一个教授认为自己发现了爱因斯坦推广的引力方程的解,爱因斯坦认为这个家伙是个傻瓜,只会算计不会思考,因而拒绝再次接待这位教授。经常直接走进朋友课堂给人惊喜的爱因斯坦是个喜欢听笑话的人,听得开心时可以像一个淘气的小学生,开怀大笑。
都是给朋友买的书,钻石VIP给自己挣了不少积分,呵呵!自己选的经典版本,好书
还不错,让你走进爱因斯坦,喜欢物理的朋友不要错过
本书主要以爱因斯坦科学研究为线索展开,没有物理学基础的人读起来会比较无聊。全书内容充实,但难免有一些多余的琐碎,读完本书也需要足够的耐心。相信本书能让读者受益匪浅。
很喜欢爱因斯坦,自小的偶像之一,高中时候看了一遍,现在想要再回味,作为一个科学家,他是伟大的,以前不太习惯他做和平事业,现在年纪大了,懂了。他的价值观、世界观一直影响着我。
爱因斯坦是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的一生都在寻找宇宙的简单法则。他运用大脑、铅笔和纸,发现和论证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即使在今天,我们再看“相对论”,也不得不承认这个理论所具有的革命性。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所著的《爱因斯坦传》沿着爱因斯坦人生和思想发展的主要脉络,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爱因斯坦,描述了近代科学奠基人爱因斯坦辉煌的一生。
虽然象文学作品,但象写科技研究论文,没有文学的趣味。书中内容很丰富,原书也可能很有趣味,但可能由于翻译水平的原因,中文版的显得不够流畅,看着看着就变催眠的了。书中也有不少爱因斯坦的趣闻,但文字表达不够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