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病理学又称外科病理学是指临床上由于诊断和治疗的需要,对取自病人活体内的病变组织、细胞,进行病理诊断的一门医疗实践科学。作为一个学科,它是病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对象是患者,目的是为了确诊和治疗疾病,同时也有提供判定疗效和预后信息的作用。
诊断病理学(第3版)》内容丰富、,适用于从事病理诊断医生,对不同层次医院病理医生及部分临床医生均有参考价值。
刘彤华,(1929-),江苏无锡人,1953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就一直从事病理学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85-1995年任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主任,现任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教授。曾任多届《中华病理学杂志》编委、副主编及名誉主编,《诊断病理学杂志》名誉主编,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常务委员,国际病理学会中国地区分会司库,《国际外科病理学杂志》编委,多届《中华医学杂志》中文版及英文版编委。
刘彤华院士从事病理诊断工作至今已近60年,有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深的学术造诣,诊断正确率高,深得临床医师和患者的信任。其科研工作紧密联系临床实践,240余篇。近三十年来带领科研组建立了五株人胰腺癌细胞系,重点研究胰腺癌的形态、分子诊断、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特点,曾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1985年及1993年)以及guojia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1995年)。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一直进行胰腺癌实验性基因治疗的研究,在抑制胰腺癌生长方面,在细胞体外生长及裸鼠体内生长水平上均获得了明显效果。在内分泌肿瘤的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刘彤华院士始终站在学科发展前沿,引领病理学科的发展。21世纪的临床医学进入个性化医疗时代,肿瘤治疗也进入靶向治疗时代,刘彤华院士率先在国内提出了靶向治疗需要靶向诊断的概念,建立了DIYI个分子病理遗传实验室,拓展了病理学的发展方向,提升了病理医生在疾病诊治过程中的地位。在病理教学50余年的工作中,已培养40余名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及,(量进修生,她对学生严格要求、细心呵护、精心指导,为中国病理学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1988年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1991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被评为中国医学科学院24位名医之一:1995年获guojia教委颁发的“全国教师奖章”;2003年获首都劳动奖章;2010年获北京医学会医学成就奖;2011年获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终身成就奖。
DIYI章 诊断病理学的任务和准则
第二章 口、咽、涎腺和颌骨
第三章 食管、胃、肠和肛门
第四章 鼻腔、鼻窦、鼻咽和喉
第五章 气管、支气管和肺
第六章 纵隔、胸膜和心包
第七章 肝、胆、胰
第八章 腹膜、网膜、肠系膜和腹膜后
第九章 内分泌系统
第十章 泌尿系统
第十一章 男性生殖系统
第十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
第十三章 乳腺
第十四章 淋巴结、骨髓和脾
第十五章 软组织
第十六章 骨和关节
第十七章 心血管系统
第十八章 神经系统
第十九章 皮肤
第二十章 眼和耳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