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丛刊》收录古籍469种,九千余万字。是按照经、史、子、集的传统分类法编的一部重要丛书。由近代最有文化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傅增湘、叶德辉、缪荃孙、周叔弢、叶景葵、孙毓修等人提供学术支持。经部收录了儒家的全部经典著作(《尚书》、《周易》、《诗经》、《周礼》、《礼记》、《春秋》、《左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说文解字》),均为大藏书家世代珍藏的珍贵典籍,不但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精神囊括其中,更为后世保存了完整的哲学原典。
史部收录了有别于"二十四史"的重要史学著作,如《竹书纪年》、《资治通鉴》、《罪惟录》等史书,是中国古代史中更具有文献性的一个历史系统。如《竹书纪年》系西晋时出土于古墓的先秦史书,未遭秦火和篡改,《罪惟录》则是清代私人著史中的巨著,整个清代统治时期未敢示人,在夹墙中藏匿二百余年,直到民国时期才面世。与官方系统的《二十四史》相比,《四部丛刊》中收录的史书文献性更强,价值更高,保存了更加完备,更加翔实的史料。
子部收录了诸子百家及艺术,谱录等。收录了管仲、商鞅、邓析子、老子、孔子、墨子、庄子、韩非子、列子、鬼谷子、尹文子、孙子、吴起、荀子、司马穰苴、吕不韦、陆贾、贾谊、桓宽、刘向、刘安、扬雄、王符、班固、应劭、荀悦、刘邵、徐干、荀勖、贾思勰、王充、颜之推、葛洪、刘义庆、王通、王惟一、张仲景、王叔和、唐慎微、赵君卿、焦延寿、魏徵、虞世南、褚遂良、马总、段成式、僧祐大师、道宣法师、道世法师、法云大师、张君房、司马光、张载、杨进、鲍山、崔豹、王应麟、张邦基、李昉、李穆、徐铉、陈思、苏象先、陶宗仪、道原法师、关尹子、程端礼、桂万荣、郭若虚、盛熙明、王俅、忽思慧、洪迈、沈括、岳珂、范摅、冯贽、王明清、周煇、李谅、张师正等八十余位哲学家、医学家、数学家、史学家、小说家的作品,很多作品以孤本状态传世。此次整理是对民族文化的极大传承。
集部将中国古代文学著作网罗无遗,收录了先秦时期文学家的作品《楚辞》,以及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以来的全部具有代表性作家的作品。可谓千秋文脉之源流、民族薪火之再传。
四部丛刊》凝聚着现代文化史上多位藏书大家,版本目录学家的心血,由著名学者、出版家张元济领衔影印出版。学者们公认此书的特色是讲究版本。纂辑者专选宋、元、明旧刊(间及清本者,则必取其精刻)及精校名抄本,故版本价值之高远在《四库全书》之上。胡适、鲁迅、蔡元培、赵元任对此书均有较高评价,堪称国学大师首肯的大型文化盛典。
张元济(1867~1959),号菊生,浙江海盐人。出生于名门望族,清末中进士,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后在总理事务衙门任章京。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出版巨子。1902年,张元济进入商务印书馆历任编译所所长、董事长等职,主持了大量的出版工程。在他的主持下,商务印书馆成为远东及时大出版机构。不但出版新编教科书,而且出版有《东方杂志》、《小说月报》、《教育杂志》等大型进步刊物。此外,最有影响力的是为保护中国传统文化而影印古籍,以《四部丛刊》和《百衲本二十四史》最有影响力。
经部
(25种)
1《周易》
2《尚书》
3《毛诗》
4《周礼》
5《仪礼》
6《礼记》
7《春秋经传集解》
8《春秋公羊经传解诂》
9《春秋谷梁传》
10《孝经》
11《论语》
12《孟子》
13《尔雅》
14《京氏易传》
15《尚书大传》
16《诗外传》
17《大戴礼记》
18《春秋繁露》
19《经典释文》
20《方言》
21《释名》
22《说文解字》
23《说文系传通释》
24《玉篇》
25《广韵》
史部
(23种)
1《竹书纪年》
2《前汉纪》
3《后汉纪》
4《资治通鉴》
5《资治通鉴考异》
6《资治通鉴目录》
7《司马温公稽古录》
8《资治通鉴外纪》
9《资治通鉴释文》
10《通鉴纪事本末》
11《汲冢周书》
12《国语》
13《战国策》
14《晏子春秋》
15《古列女传》
16《五朝名臣言行录》
17《三朝名臣言行录》
18《吴越春秋》
19《越绝书》
20《华阳国志》
21《水经注》
22《大唐西域记》
23《史通》
子部
(61种)
1《孔子家语》
2《荀子》
3《孔丛子》
4《新语》
5《新书》
6《盐铁论》
7《新序》
8《说苑》
9《扬子法言》
10《潜夫论》
11《申鉴》
12《徐干中论》
13《中说》
14《孙子集注》
15《六韬吴子司马法》
18《管子》
19《邓析子》
20《商子》
21《韩非子》
22《齐民要术》
23《黄帝内经素问》
24《灵枢经》
25《难经集注》
26《金匮要略方论》
27《注解伤寒论》
28《王氏脉经》
29《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30《周髀算经》
31《九章算术》
32《太玄经》
33《焦氏易林》
34《墨子》
35《尹文子》
36《愼子》
37《鶡冠子》
38《鬼谷子》
39《吕氏春秋》
40《淮南子》
41《人物志》
42《颜氏家训》
43《白虎通德论》
44《论衡》
45《风俗通义》
46《群书治要》
47《意林》
48《西京杂记》
49《世说新语》
50《山海经》
51《穆天子传》
52《酉阳杂俎》
53《弘明集》
54《广弘明集》
55《法苑珠林》
56《翻译名义集》
57《老子道德经》
58《冲虚至德眞经》
59《南华眞经》
60《抱朴子》
61《云笈七签》
集部
(213种)
1《楚辞》
2《蔡中郎文集》
3《曹子建集》
4《嵇中散集》
5《陆士衡文集》
6《陆士龙文集》
7《笺注陶渊明集》
8《鲍氏集》
9《谢宣城诗集》
10《梁昭明太子文集》
11《梁江文通文集》
12《徐孝穆集》
13《庾子山集》
14《寒山诗》
15《王子安集》
16《杨盈川集》
17《幽忧子集》
18《骆宾王文集》
19《陈伯玉文集》
20《张说之文集》
21《唐丞相曲江张先生文集》
22《分类补注李太白诗》
23《分门集注杜工部诗》
24《唐王右丞集》
25《高常侍集》
26《孟浩然集》
27《元次山文集》
28《颜鲁公文集》
29《岑嘉州诗》
30《皎然集》
31《刘随州文集》
32《韦江州集》
33《毘陵集》
34《钱考功集》
35《唐陆宣公集》
36《权载之文集》
37《昌黎先生文集》
38《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集》
39《刘梦得文集》
40《吕和叔文集》
41《唐张司业诗集》
42《皇甫持正文集》
43《李文公文集》
44《欧阳行周文集》
45《孟东野诗集》
46《唐贾浪仙长江集》
47《李贺歌诗编》
48《沈下贤文集》
49《李文饶文集》
50《元氏长庆集》
51《白氏文集》
52《樊川文集》
53《姚少监诗集》
54《唐李义山诗集》
55《李义山文集》
56《温庭筠诗集》
57《丁卯集》
58《唐刘蜕集》
59《唐孙樵集》
60《李羣玉诗集》
61《碧云集》
62《披沙集》
63《皮子文薮》
64《唐甫里先生文集》
65《玉川子诗集》
66《司空表圣文集》
67《司空表圣诗集》
68《玉山樵人集》
69《桂苑笔耕集》
70《唐黄先生文集》
71《甲乙集》
72《白莲集》
73《禅月集》
74《浣花集》
75《广成集》
76《徐公文集》
77《河东先生集》
78《小畜集》
79《小畜外集》
80《宋林和靖先生诗集》
81《河南穆公集》
82《范文正公集》
83《河南先生文集》
84《苏学士文集》
85《温国文正公文集》
86《直讲李先生文集》
87《丹渊集》
88《南丰先生元丰类藁》
89《宛陵先生集》
90《伊川击壤集》
91《欧阳文忠公集》
92《嘉祐集》
93《临川先生文集》
94《分类东坡先生诗》
95《经进东坡文集事略》
96《栾城集》、《栾城应诏集》
97《豫章黄先生文集》
98《后山诗注》
99《张右史文集》
100《淮海集》
101《石门文字禅》
102《鸡肋集》
103《浮溪集》
104《增广笺注简斋诗集》
105《简斋诗外集》
106《于湖居士文集》
107《朱文公文集》
108《止斋先生文集》
109《梅溪先生廷试策奏议》
110《攻媿集》
111《象山先生全集》
112《盘洲文集》
113《石湖居士诗集》
114《诚斋集》
115《渭南文集》
116《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
117《水心先生文集》
118《鹤山先生大全文集》
119《西山先生眞文忠公文集》
120《白石道人诗集》
121《後村先生大全集》
122《文山先生全集》
123《滏水文集》
124《滹南遗老集》
125《遗山先生文集》
126《湛然居士文集》
127《秋涧先生大全集》
128《剡源戴先生文集》
129《松雪斋文集》
130《静修先生文集》
131《容居士集》
132《牧庵集》
133《道园学古录》
134《翰林杨仲弘诗》
135《揭文安公全集》
136《范德机诗集》
137《渊颖吴先生集》
138《金华黄先生文集》
139《圭斋文集》
140《柳待制文集》
141《萨天锡诗集》
142《句曲外史贞居先生诗集》
143《九灵山房集》
144《倪云林先生诗集》
145《东维子文集》
146《铁崖先生古乐府》
147《宋学士文集》
148《刘文成公集》
149《江贝先生文集》
150《苏平仲文集》
151《高太史大全集》
152《高太史凫藻集》
153《逊志斋集》
154《匏翁家藏集》
155《王文成公全书》
156《重刊荆川先生文集》
157《震川先生集》
158《亭林诗集》
159《亭林馀集》
160《南雷文案》
161《姜斋诗文集》
162《牧斋初学集》
163《牧斋有学集》
164《梅村家藏藁》
165《渔洋山人精华录》
166《尧峰文钞》
167《曝书亭集》
168《陈迦陵文集》
169《敬业堂诗集》
170《望溪先生文集》
171《樊榭山房集》
172《惜抱轩文集》
173《戴东原集》
174《鲒埼亭集》
175《鲒埼亭诗集》
176《洪北江诗文集》
177《孙渊如诗文集》
178《抱经堂文集》
179《潜研堂文集》
180《述学》
181《容甫先生遗诗》
182《揅经室集》(二函二十册)
183《大云山房文稿初集》
184《定盦文集》《定盦文集补编》
185《茗柯文初编》
186《茗柯文补编》
187《曾文正公诗集》
188《六臣注文选》
189《玉台新咏》
190《中兴间气集》
191《河岳英灵集》
192《国秀集》
193《才调集》
194《古文苑》
195《唐文粹》
196《西昆酬唱集》
197《乐府诗集》
198《皇朝文鉴》
199《中州集》
200《谷音》
201《河汾诸老诗集》
202《国朝文类》
203《皇元风雅前集》
204《皇明文衡》
205《文心雕龙》
206《唐诗纪事》
207《增修诗话总龟》
208《花闲集》
209《乐府雅词》
210《唐宋诸贤绝妙词选》
211《中兴以来绝妙词选》
212《增修笺注妙选羣英草堂馀前后集》
213《朝野新声太平乐府》
续编
(总共75种)
经部(17种)
1.《仪礼疏》
2.《春秋正义》
3.《尔雅疏》
4.《汉上易传》
5.《周易要义》
6.《吕氏家塾读诗记》
7.《礼记要义》
8.《春秋胡氏传》
9.《东莱吕太史春秋左传类编》
10.《公是先生七经小传》
11.《读四书丛说》
12.《羣经音辨》
13.《急就篇》
14.《汗简》
15.《龙龛手鉴》
16.《切韵指掌图》
17.《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
史部(11种)
1.《贞观政要》
2.《尽言集》
3.《孔子祖庭广记》
4.《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传》
5.《马氏南唐书》
6.《陆氏南唐书》
7.《吴越备史》
8.《大清一统志》
9.《麟台故事残》
10.《作邑自箴》
11.《金石录》
子部(18种)
1.《张子语录》
2.《龟山先生语录》
3.《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4.《棠阴比事》
5.《图画见闻志》
6.《法书考》
7.《啸堂集古录》
8.《饮膳正要》
9.《容斋随笔》
10.《梦溪笔谈》
11.《愧郯录》
12.《云溪友议》
13.《云仙杂记》
14.《挥麈录》
15.《清波杂志》
16.《桯史》
17.《续幽怪录》
18.《括异志》
集部:(29种)
1.《东皐子集》
2.《宋之问集》
3.《郑守愚文集》
4.《朱庆余诗集》
5.《周贺诗集李丞相诗集》
6.《雪窦显和尚觉大师颂古集》
7.《山谷外集诗注》
8.《嵩山文集》
9.《北山小集》
10.《沈忠敏公龟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