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阳编著的《梨园趣闻录》分为德行、励志、诙谐、机智、辛酸、名利、怪异、拾遗等八个篇章,一百多篇小文章,梅兰芳、谭鑫培、程长庚……各路戏剧大家生平趣事,每篇几百字,以趣事带出知识,以段子文化普及梨园文化。言浅意深、词简情深、由浅入深地谈论梨园掌故,且行文畅快,一泻千里,操纵自如。
天长日久,集腋成裘,共得一百多篇小文章,编成《梨园趣闻录》一书,这是作者王向阳作为一个戏曲界的义工,所尽的绵薄之力,献上的一瓣心香。每篇小文章大多只有四五百字,短小简洁,通过梨园行的趣事、轶事和发人深省的时事,说的大概就是近百年来梨园行的趣闻、轶闻、奇人、好人、坏人和不好不坏的尴尬人,配以剧照,以适应快读时代读者的审美趣味和阅读习惯。
一九六八年生于江南的一个千年古镇——浙江浦江郑宅的一户木匠人家。一九八六年游学杭州,一九九三年获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供职于传媒界。爱好古典诗词、传统戏曲和现代散文,现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会员。著有乡土散文集《戏剧的钟摆》、《六零后记忆》(邮箱:xwl.tt@163.com)。
德行
程长庚让新娘
梅巧玲为偷钟的下人掩饰
许德义自己打自己
梅兰芳救助冒名卖假画者
难道尚小云家经常有丧事
袁世海主动揽过
傅全香与戏迷的遗照合影
两个省主席,不如一个常香玉
王芝泉家的饭店生意不错吧
裴艳玲敢给工宣队长贴小纸条
青龙刀吓走上海"小瘪三"
励志
汪笑依:汪桂芬笑话我
李万春台上台下齐"斩子"
袁世海"后台狗不理"
徐玉兰为了学戏躲进棺材
筱文艳练功入迷惊起—对鸳鸯
厉慧良将"劳改"艺术化
常香玉的鞋为什么早上大晚上小
徐天红和公鸡比高低
王文娟主动要求演死人
新凤霞练功把裤子都跑掉了
关肃霜躲在坟堆里练功
胡芝风是大学生小徒弟
赵葆秀"罪有应得"练真功
杂拌的好处
不能面授,只得函授
歪头的头肩花旦
"十字街头黄牯叫"是什么意思
机智
余三胜连唱几十个"我好比"
假皇帝还有座,真皇帝哪有座
"金麻子"戏督军
有人夜半偷听余叔岩吊嗓
金少山《连环套》里串演《敬德装疯》
侯喜瑞在麻将桌上学戏
将错就错"麒麟童"
谭富英听谯楼打九更
李玉茹急中生智补漏洞
你就是个王爷,也得给我滚出去
武松为何只穿一只衣袖
萧恩脚底下穿的是什么鞋
绿珠坠楼装死只为一睹佳人芳容
薛平贵体形瘦小,王宝钏高头大马
"娄阿鼠"救场
卖烧饼的"许褚"智斗吃戏饭的"曹操"
一个诓来的婺剧小生
一出《滚灯》救了场
半小时的《磨豆腐》磨了一个半小时
诙谐
你父不如我父,我子胜于你子
慈瑞泉受谭家祖孙三世"打骂"
裘盛戎误场反赏一千五百个肉包
要是张君秋成气候,我把闺女聘给他
您早点把我杀了吧
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
到底是你醉了,还是马醉了
阴间的赌博比人间还厉害
"奚小人儿"跺门槛
给小偷"练"功
观众不让李秀英"死"
"小孩爷爷"不会老
左手肉,右手屎
一个"小和尚"背了五十多个"小尼姑"
赵匡胤:你我就此"撒哟那拉"
上吊嘛,吓得尿都出来了
名利
先演《借赵云》,还是先演《九龙山》
金少山俞振飞双挂三牌
郝寿臣演戏明码标价
小花脸挂头牌勿来三格
将相和》中的"将相和"
躺着、坐着和站
辛酸
慈禧太后杖责宋朝奸相欧阳芳
宁愿挨打,不愿罚俸
曹锟先禁后演《捉放曹》
余叔岩的一只鼻烟壶换来一套刀法
唐韵笙戏好却挨骂
赵燕侠的戏是父亲"打"出来的
吴双连与"吴双莲"
狗剩临终当"皇帝"
喝了一碗粥,带回—席酒
"豆腐花旦"的传奇
馊气豆腐烂冬瓜
睡在棺材里暖和多了
"王连举"误把围巾作绷带
怪异
汪桂芬临阵脱逃
盖叫天把水牛、骆驼牵上台
言菊朋妆前洗鼻孔
孙权怎么爬着上场
"娃娃"何必要加"白"
男铁头不敌女铁头
御封的倒霉蛋
拾遗
余三胜"难""蓝"不分
谭鑫培台上唱寄子,台下哭兄弟
杨小楼:问问后头,我吃饱了没有
杨宝忠醉拉胡琴如有神助
俞振飞出场前寸步难行,上场后健步潇洒
叶少兰:霍元甲打不过的戏曲演员
从想九宿到想九霄、响九霄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烂笔头还靠好记性
希腊皇帝穿龙袍
昆剧、婺剧、瓯剧"三会串"
程派青衣,老黑好听莫常唱
里面的梨园故事,很简洁,很生动,很有趣。
看着戏曲段子,笑得前仰后合。
这本小书对梨园界的许多著名角儿各方面的趣闻进行了汇集,作者从德行、励志、诙谐、机智、心酸、名利、怪异、拾遗等八个方面收集了一百多篇短文,言简意赅,是很好的段子文学。值得欣赏。
看完《最喜小儿无赖》后,就喜欢上王向阳的文风,平实不失幽默。对传统戏剧越剧京剧黄梅戏有兴趣,这书挺好的。
戏曲段子,令人捧腹,发人深省。推荐。
短小精悍,幽默风趣,100多个段子,令人解颐。
好书
这个封面很有气势。
有趣、深刻、简约,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