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儿童情绪管理与情商培养三部曲(共3册)图书
人气:31

儿童情绪管理与情商培养三部曲(共3册)

儿童教育心理学+陪孩子做的45件事+孩子强大取决于妈妈
  • 所属分类:图书 >亲子/家教>品格养成  
  • 作者:[阿德勒] [明鲁镇] [和田秀树]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24043164
  •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 出版时间:2015-01
  • 印刷时间:2015-01-01
  • 版次:1
  • 开本:32开
  • 页数:--
  • 纸张:轻型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儿童情绪管理与情商培养三部曲》,帮你找到隐藏在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问题,让孩子建立起强大内心、学会控制情绪、乐于合作敢于竞争!

儿童教育心理学》

1976年,S.T.E.P.课程由美国知名心理学家邓克梅尔和马凯以阿德勒《儿童教育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创立,该课程的宗旨是避免体罚及以冲突的方式管教孩子,让父母更有技巧,更为有效地与孩子相处,培养高情商、乐于合作和独立自主的孩子。该课程以跻身西方父母三大培训课程之一,39年来深刻影响了西方的儿童教育理念。

在《儿童教育心理学》中,阿德勒指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孩子的责任感、合作能力、自信心要从儿童期培育。这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三岁看到老”。阿德勒以经过实践检验的教育方法指导父母们帮助儿童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敢、不惧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集体合作的能力……

小学六年一定要陪孩子做的45件事》

终日忙于工作的你,可能会突然发现自己与孩子已经渐渐疏离:你不再是孩子的倾诉对象,你们之间有了看不见的隔阂,那个天真无邪的小毛头已经长成和你差不多高的“大人”了,隐隐的失落感会浮上你的心头……

在韩国,有一位爸爸也在为同样的问题苦恼,但他决定通过努力重塑亲密的亲子关系。于是,他以“想跟孩子一起做的事情”为主题,对多位富有经验的教育专家及与自己有类似烦恼的朋友进行了采访,精粹出小学阶段一定要陪孩子做的45件事。

有些事再不陪孩子做就来不及了!长大以前,孩子需要跟你共享欢乐时光,需要更多的时间跟你单独相处……请你再忙也要做个好爸爸,再忙也要做个好妈妈,对孩子来说,陪伴才是不可或缺的教育!

孩子内心是否强大取决于妈妈》

孩子的未来是由“内心是否强大”决定的,孩子内心是否强大是由妈妈决定的!为什么你是否知道,做一个好妈妈是有有效期的。孩子小时候会把妈妈当作全知全能的倚赖,而这也正是妈妈教育孩子的黄金期;进入青春期后,妈妈就很难继续对孩子施加影响,此时应该是验收教子成绩的时候了:你的孩子是否能够面对一时的挫折和失败、是否能处理好不同情境下的人际关系、是否有独立于社会的能力……学校不会给孩子“独立生存”的教育,社会不会给孩子“宽松适应”的环境,妈妈们培养孩子“内心强大”就是在塑造孩子美好的未来!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教会孩子内心强大,你就给了孩子好的教育!

编辑推荐

《儿童情绪管理与情商培养三部曲》培养心理健康、高情商、高智商儿童的经典读本

1.专业—— 美国S.T.E.P.父母效能系统训练核心课程,心理学大师阿德勒代表作,父母和教师案头读本!

2.实用——15个真实案例、 15种儿童常见问题;破解孩子的语言及行为密码,告诉你:你的孩子每天在想什么?!

3.必备——学校不会给孩子“独立生存”的教育,社会不会给孩子“宽松适应”的环境,好父母要给孩子强大的内心,易于成功的能力!

心理学大师阿德勒指出:世界上没有问题儿童,只有缺少正确引导的“生活的失败者”!帮助父母理解孩子行为,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给立之作!

陪伴是爱的教育!孩子24小时天长大,好父母不要失去做孩子成长参与者、指引者的珍贵机会!

孩子的未来由内心是否强大决定,孩子内心是否强大取决于妈妈!内心强大的孩子遇挫不折,让孩子拥有强大的内心比培养天才儿童更重要!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年),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1912年,阿德勒创办《个体心理学杂志》,开始把自己的理论应用于儿童的抚养和教育。他和他的学生们在维也纳三十多所中学开办的儿童指导诊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26年他访问美国,受到教育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和追随,1927年他受聘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76年,阿德勒S.T.E.P.父母培训课程在美国创立,成为风靡西方的教育经典。其代表作有《生活对你意味着什么》 《儿童教育心理学》《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等。

明鲁镇,韩国知名独立作家。毕业于延世大学法语系,后进入《体育朝鲜》工作,并在社会部和演艺部从事了3年记者工作。著有《独立作家》《写我的书》等单行本,及《汽车嗡嗡》《潘道龙的世界之旅》等畅销儿童书。

和田秀树,1960年出生于大阪市。国际医疗福祉大学研究生院教授(临床心理学专业)、一桥大学经济学部客座讲师(医疗经济学)、川崎幸医院精神科顾问。近些年来,他关注于实用心理学,出版了多部具有影响力的著作,代表作有《孩子内心是否强大取决于妈妈》《培养孩子喜欢学习的方法》《人因“感情”而老化》《大人们的学习法》《打动人心的心理学》等。

目录

《儿童教育心理学》

及时章引言

第二章人格统一性

第三章追求优越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第四章追求优越感的正确引导

第五章儿童的自卑情结

第六章防止儿童产生自卑情结

第七章社会情感和儿童成长的障碍: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

第八章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儿童的心理处境及其矫正

第九章作为准备性测试的新环境

第十章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第十一章外在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第十二章青春期和性教育

第十三章教育的失误

第十四章对父母的教育

附录Ⅰ个体心理问卷

附录Ⅱ五个孩子的案例及其评论

《小学六年一定要陪孩子做的45件事》

及时件事 孩子,我们一起享受漫步的美好时光

第二件事 对爸爸有什么不满意,尽管说出来吧

第三件事 嘘!这是只有我们才知道的秘密暗号

第四件事 找一个只属于我们的秘密基地吧

第五件事 带上行囊,我们去扎帐篷露营

第六件事 别只是读过就算,来跟我讨论这本书吧

第七件事 我的梦想是团购一次宇宙旅行

第八件事 站出来和我一起为挨骂的人做辩护

第九件事 再热情点!一起为我们喜欢的球队加油

第十件事 世界上没有的真实,这只是个善意的谎

第十一件事 今天我们一起关心小虫子

第十二件事 走吧,爸爸带你去你梦想中的地方

第十三件事 去做志愿者吧,能帮助别人你就不是最弱小的

第十四件事 放轻松点,爸爸告诉你小孩儿是从哪里来的

第十五件事 什么是代沟?我们一起去看演唱会吧

第十六件事 我们做到了!自己奖励自己一次

第十七件事 人生的必修一课,我们一起来写遗书

第十八件事 准备好了吗?今天我们去参观博物馆

第十九件事 一起寻找回忆,去到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

第二十件事 今天我们来读一读伟人传记

第二十一件事 你真棒!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你的优点

第二十二件事 我们一起学习吧,外语其实并不难

第二十三件事 最喜欢你做诗朗诵,自信又勇敢的孩子

第二十四件事 孩子,跟爸爸一起变身超级大厨吧

第二十五件事 为孩子养个宠物,给孩子加点责任心

第二十六件事 给身边的人写封感谢信,谢谢你们如此爱我

第二十七件事 一、二、三、四!跟爸爸一起做运动

第二十八件事 现在召开编辑会,新一期家庭报纸开始编排了

第二十九件事 安慰一下做错事的孩子吧,我们一起做补救

第三十件事 这个周末,我们一起去农村种菜吧

第三十一件事 砸开存钱罐,里面的钱花在自己想花的地方

第三十二件事 送一件自己最珍爱的东西给孩子做礼物

第三十三件事 时间是怎样用掉的?跟孩子一起制作时间记录表

第三十四件事 浇水、施肥、晒太阳,跟孩子一起养株植物吧

第三十五件事 爸爸和你在一起,我们去攀岩吧

第三十六件事 闭上眼睛,我们一起体验残疾人的生活

第三十七件事 冬天来了,我们去为孤寡老人送“爱心蜂窝煤”

第三十八件事 跟孩子一起给一年后的自己写封视频信吧

第三十九件事 共享冥想时间,生活太紧张我们需要静一下

第四十件事 爸爸也需要充电,我们一起学习吧

第四十一件事 记录每日消费,跟孩子一起制作月家庭账簿

第四十二件事 在适当的时候,跟孩子一起玩电脑游戏

第四十三件事 跟孩子一起祈祷,让心中充满美好祈愿

第四十四件事 从今天起,关心我们身边的环境和世界

第四十五件事 跟孩子一起,把目标写在纸上

《孩子内心是否强大取决于妈妈》

第1章 让孩子内心强大的妈妈们正在做的事

以坦诚的亲子对话练就孩子强大内心/003

锤炼孩子不被困难击倒的强韧精神/008

养成坚信“我家的孩子没问题”的习惯/012

教育孩子“在外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017

多参与竞争,无论胜负孩子都能成长/021

让孩子在补习班学习与学校不同的价值观/025

增强孩子的抗压能力也是父母的职责/028

让孩子主动学习的方法/033

第2章 好妈妈给孩子源源不绝的上进心

永不服输是培养孩子上进心的方法/041

我能顺利考上名校滩中的原因/044

相信孩子能行,孩子就一定认为“我能行”/048

引导孩子认真思考“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052

孩子进入青春期前的父母须知/058

孩子是否有好朋友取决于父母/063

现在的孩子与过去的孩子的较大区别/066

告诉孩子,没必要让每个人都喜欢你/069

不要总害怕孩子的心灵会受到伤害/074

第3章 在家培养孩子“不输给自己的精神”

铁的法则——孩子学习期间关闭电视/083

内心强大的孩子考试能力强/087

发现孩子的优势并把优势强化为才能/090

让孩子在餐桌上回忆在学校学了什么/095

“不让一人落后”的教育方法/099

聪明孩子的学习时间是“学年×20分”/101

让孩子不再逃避学习/106

“内心强大的孩子”身体也强壮/112

第4章 孩子的意志力强弱由教育决定

把学校作为学习人际关系的场所/119

对学校老师可以期待的事与不可期待的事/125

让孩子每天早晨打招呼可以改变一切/128

好让孩子觉得“父亲很强大”/134

七条家庭规则培养意志坚强的孩子/140

说到就要做到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好办法/144

制定规则,让孩子不断进步/150

聪明妈妈告诉孩子什么不能做/153

第5章 让孩子拥有“只要做就能行”的强大自信

好妈妈培养小学生价值观的方法/161

把伟人传放在孩子的书架上/163

激发孩子的良性嫉妒/167

和孩子一起制定手机使用规则/171

“让孩子远离有害网页”的基本知识/175

把电脑放在一眼看得到的客厅里/178

“父母的爱”是孩子成长的动力/182

在线预览

《儿童教育心理学》

及时章引言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问题可以归结为一种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的过程。成人教育与儿童的教育相类似,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相比成人而言,儿童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能力非常薄弱。若要儿童自行培养这一能力,所需过程会十分漫长。因此,成人必须对儿童进行教育,关注并引导他们的成长。

然而,这里较大的困难莫过于对儿童的无知。因为成年人正确认识自我已属不易,更何况是地了解儿童,要在此基础上去指导和引导就更加困难了。

个体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儿童心理的重要科学,这不仅因为这个领域本身很重要,同时还因为它可以让人认识到成年人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与其他的心理学不同,个体心理学不允许出现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个体心理学着重研究整体人格,并将自己的科学目光投向整体人格对其发展和可能表现的充满活力的追求。站在这一立场考虑,个体心理学的科学知识就是实践知识,因为所谓的知识也就是源于对错误和谬误的认识;不管是心理学家、父母、朋友还是个体本身,只要他拥有这样的知识,就会懂得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指导人格的发展。

因为个体心理学采用这种研究方法,所以它的所有论述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根据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个体的行为是由个体的整体人格发动和指引的,因此,个体的行为反映了个体的心理活动。在引言部分,我试图对个体心理学的观点作一个总体性的论述,并在后面的章节里进行更进一步的详细探讨。

关于人的发展有一个根本事实,那就是人的心理总是充满着有活力的、有目的的追求。自出生起,人就不断地追求发展,追求伟大、完善和优越的美好图景。这种图景无时不在,但却是无意识形成的。正是这种有目的的追求主宰了人一生的具体行为,甚至决定了他的思想。因为人的思想绝不是客观事实,而是与他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相一致。

整体人格内在于每个人的存在之中。每一个体代表了人格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同时每一个体又是其整体人格所塑造的。每一个体都是一幅精美的人格画作,画作的作者就是个体本身。不过,他不是的画作者,因为他对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没有的认识。

在考察人格的构建时,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即人格的整体性及其独特的生活目标和生活风格并不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个体对客观事实的主观看法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个体对客观事实的看法绝不是事实本身。所以,尽管人类生活在同样的现实世界之中,但却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来塑造自己。每个人都根据他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来塑造自己。有些看法在心理上是健康的,也是正确的;但有些则是不健康的,也是错误的。我们要观察个体的成长过程,时刻关注他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心理问题和障碍,特别是关注他童年时的心理问题和障碍,因为这些心理问题和障碍会影响他以后的人生轨迹。

此处用一个具体的例子来加以说明。有一个52岁的女人,她总是不停地贬损比她年长的女性。回顾她的童年,我们发现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她的一个姐姐所吸引,而她这个时候就产生了一种屈辱感和无价值感。若用个体心理学的“纵向”观察方法来分析这一案例,可以发现在这个女人从童年到生命的都存在同样的心理机制,同样的心理动力:她总是怀疑别人看不起她;当她注意到别人更受人喜爱,或是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时,她就愤愤不平。因此,尽管我们对这个女人的生活或她的整体人格一无所知,但是,我们可以根据所了解的事实来理解她。在这方面,心理学家与小说作者类似,运用一个确定的行为主线、一种生活风格或一种行为模式来构建人物的生活,以确保人物的整体人格不会被破坏。一个的心理学家甚至能够预测这个女人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并能够清晰地描绘出她独特的“生命主线”所附带的人格特征。

个体的追求或有目的的活动是以人的自卑感为前提的。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们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缓和或者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补偿。

自卑感和心理补偿机制有着共同的一点,即它开启了人们犯错误的极大的可能性。自卑感可能在客观上有助于个体的完善,虽然这种补偿性心理特征的形成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但是它也可能导致单纯的心理调适,从而会扩大个体和客观现实之间的差距。如果自卑感过于严重,那么当事人最终只能在心理上而不能在行为上加以克服。

在这里,我们把那些明显表现出补偿性的性格特征的儿童分为三类:生来就衰弱或有器官缺陷的儿童,从小受到严厉教育或没有受到父母关爱的儿童和从小被宠坏的儿童。

这三种类型代表了问题儿童三种基本的处境。通过研究及时类儿童中的极端例子,我们发现,尽管不是每个儿童都是天生残疾的,但令人诧异的是,很多孩子都表现出某些由身体缺陷所引发的心理特征。而通过研究另外两类被严厉教育或被娇宠过甚的儿童,我们发现,在实践上,几乎所有的儿童都在不同程度上属于其中一类,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上述三种基本处境都会使儿童产生欠缺感和自卑感,从而刺激儿童形成超越其自己潜力的野心。在病理学上,我们很难判断对于个体而言,过度的自卑感和膨胀的野心这两者到底哪一个的伤害力更大。两者通常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再现。过度的自卑感会激起儿童膨胀的野心,而这种野心有时又会毒害他的心灵,使他永不安分。由于受到了野心的过分浇灌,这种不安分不会结出任何果实,因此,它并不会导致有意义的行为。这种野心又与个体的格怪癖相互纠缠,从而不断地刺激儿童自身,使他变得更加敏感,很容易动怒或实施伤害行为,并最终走向过度的自卑。

……

《小学六年一定要陪孩子做的45件事》

对爸爸有什么不满意,尽管说出来吧

“来,说说吧。对爸爸有什么不满?”

那天,我们一家子刚外出用餐回来,围在一起吃着从冰箱里取出来的冰激凌。这时,我老婆开口了:“我说,最近看你好像不怎么关心孩子呀。”什么?这话我可不能接受。

“你说我不关心孩子?上个月孩子的开销不都是我挣的?辅导班,私人课程费、新买的演出服装……孩子吃的穿的用的,哪个不是我挣来的?别说孩子的老师叫什么,就连他那些朋友的名字我都能随口叫上三四个。而且,我每个星期都会抽出一个小时陪孩子玩,还时不时带孩子去洗洗桑拿。而且,我还辅导他的数学学习呢。”

我认为自己对孩子可算是尽了一个老爸的应尽之责,但我万万没想到,孩子竟然这样回答我:

“请老爸多关心一下我平时在校的学习情况!我钢琴课学的什么曲子,哪24小时去上钢琴课,什么时候钢琴演出,也请老爸都记在心里!还有,你要多多鼓励我,说我‘做得好’!”

我着实吃了一惊。我与孩子一起度过了同样的时间,可我们记住的东西却如此地不同;我记住的是自己为孩子所做的事情,可孩子记住的却是我没有为他做的事情。

记得某位著名精神科医生也这么说过:“父母与孩子虽然住在一起,留下的记忆却是不同的。父母记住的永远是为孩子做过什么,而孩子记住的却永远是父母没有为他们做什么。”

即使父母为孩子付出了再多,孩子仍然不知感恩、满腹牢骚。他们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而且父母还有许多许多没有做到的事。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说,对父母的关心要达到对自己的孩子生病时的关心程度才是孝道。

这就是身为父母的心情。可是孩子们却并不这样想。他们希望父母为自己做这个、买那个,希望父母关心关心自己这个、考虑考虑自己那点。对我这个老爸,孩子内心中竟然堆积着这样多的不满。要不是那天的聊天,我也无从得知孩子内心的这些想法。

自此以后,我开始变得更加忙碌了。在我的日历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孩子的考试时间、钢琴课时间、试演以及演出时间。今天,我也要问孩子一句:

“在学校里过得开心吗?”

要说一起度过时间最长的,肯定非家人莫属。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总会认为家人一定能够了解彼此的一切,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即使家人经常在一起谈天说地,在我们内心深处某个角落里仍然藏着一些没有说出来的东西。其实,一句话就可以将误会统统化解,比如孩子对父母的忽视,或是父母对孩子无意的伤害。

要想关系和好如初需要的是时间。要知道,身上的疤痕会很快痊愈,但心中的伤痕却不可能轻易地说抹去就抹去。我们对彼此想说的话越来越少,我们之间的心灵壁垒就会越筑越高。

我们需要拿出一些时间说一说对彼此的不满。或许话一出口,不满便会瞬间消失。只有对父母、兄弟姐妹敞开心扉,说出不满,你才能心无芥蒂地愉快生活。

找一个只属于我们的秘密基地吧

根洙又在学校惹祸了,被他打的孩子足足用了三周时间伤势才痊愈。学校对中学3年级的根洙做了停学处分。得知此事后,爸爸狠狠地给了根洙几巴掌要儿子改过自新。可是,过了几天,根洙突然离家出走了。

根洙的妈妈四处打听仍没有得到一点关于儿子的消息。

“是我做得过分了……要不然儿子怎么会离家出走啊。”

“儿子到底能去哪儿呢?身上就带了那么一点点钱……唉,在外面睡都没法睡,到了晚上天又冷。”

“和一群坏孩子打成一片,会不会也变成个坏孩子啊?”

一整个晚上爸爸妈妈翻来覆去难以入睡。根洙离家出走四天以后,两人再也挨不下去了,于是去派出所报了案。回来的路上,根洙爸爸突然说了一句:

“我去江村一趟。”

“江村?为什么去那儿?”

“你不记得了吗?根洙上小学的时候,我和他去那儿旅行过。”

“记得……”

“那是那时候我们俩一块儿去过的地方。不管怎样,我去看看,到时候给你电话。”

根洙读小学5年级的时候,父子两个去江村的山谷旅行过。那天,在一家民宿店里,爸爸曾对儿子说道:

“根洙啊,爸爸对你也没有什么奢求,只要你身体健健康康的就好,明白吗?”

“我明白,老爸也要身体健康。”

“生活中,谁都会遇到一些困难。一定要记着今天老爸说的话,OK?”

“那么说这里就是只有我和老爸知道的秘密场所了?”

“对,儿子,这里就是只有我们俩知道的秘密场所。”

爸爸刚刚走进民宿店,就发现儿子正在一个角落里狼吞虎咽地吃着拉面。

“爸爸……”

“带钱了吗?”

“嗯……”

爸爸走过去,与根洙坐在一起吃起拉面来。这天晚上,两人安静地交谈了许多许多。

“对不起,爸爸打你了。”

“不,是我错了……”

“我再不会那么做了。”

“我也再不会那么做了。”

夜空,一颗流星划过。

词典中对“秘密”一词是这样定义的:不泄露给他人的事情或一定不让他人知道的事情。

当秘密被共享时,人们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格外亲密。因为共享了一定不让他人知道的事情,两个人才会紧紧凝聚在一起。人是需要通过沟通交流才能生存的动物。如果在一起没有什么可以交流,两个人在一起就会感到尴尬,但如果能将自己的心事与另一个人分享,经常见面交流,两个人自然也会变得越来越亲密。

所以,相爱的人共享秘密、共享秘密的人最终相爱,都是真情的一种体现。爱与秘密的关系,就像上面说的一样。

与孩子发掘一个只有两个人知道的秘密场所怎么样?大家是否还有小时候与朋友在约定的秘密场所一起玩耍的记忆呢?

我跟自己的孩子做了这样一个约定:

“如果战争爆发,我们变成了离散家庭,我们就在战争结束一周后的上午10点在我们约定的秘密场所见面吧。”那么,属于我们的秘密场所又在哪儿呢?

嘘——

这是一个小秘密。

……

《孩子内心是否强大取决于妈妈》

让孩子不再逃避学习

学习绝不是件轻松的事。

我们甚至可以说,学习的过程是痛苦多于快乐的,相信即使对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人来说也是如此。

那么,学习成绩的孩子与不的孩子到底有何区别呢?

我认为,二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不逃避学习的内心强弱之差。

如前文所述,孩子只有具备学习能力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过上幸福的生活。因此,他们必须从小开始好好学习。

无论多么讨厌学习,你学的东西早晚都要派上用场。既然这样,如果因为讨厌学习而逃避学习,那就百害而无一利。

既然无论如何都必须学习,那么,与其选择逃避,还不如花些时间和精力研究“不痛苦学习”的方法。

会这么思考的一般都是不逃避痛苦的内心强大的孩子。

那么,面对逃避学习的孩子,父母又该如何做呢?

我认为首先应让孩子拥有成功的体验。

无论是学习还是体育活动,只要让孩子体验到战胜他人的喜悦,他(她)就会想在其他方面也超越别人。而这种欲望正是帮助其战胜困难与挫折的动力,也能极大地影响到孩子的学习进取心。

因此,首先应重点发展孩子喜爱的科目和优势科目,让其体验到“只要做就能成功”的乐趣。

如果无论孩子怎么刻苦学习都不能使成绩有所提高、不能超越他人,他们往往就会丧失干劲和自信。

特别是小学生,让其拥有“我能行”的自信尤为重要。

孩子之所以逃避学习是因为对学习没有自信。如果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后还是以失败告终,再想帮助孩子提高自信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因此,在采取其他行动前,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相信自己能行。

而让孩子相信自己的好方法就是成功的体验,即让孩子在自己喜爱的科目和优势科目上取得好成绩。

因为这些科目是自己喜欢的、擅长的,所以孩子就可以在快乐地学习的同时考出好成绩。

如果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那么孩子不但会对优势科目产生坚不可摧的自信,还会把这种自信转化为学习其他科目的动力。

虽说全科平衡发展很重要,但我认为,集中力量发展优势科目,并让孩子拥有该科目成绩经验丰富的体验会更有效率。

以我为例。虽然我上小学时比较擅长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科目都很突出。相对而言,数学是比较的,而语文,特别是阅读理解则是我的弱项。

语文的阅读理解不像数学有固定的套用公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更需要领悟能力。

为此,无论是备战中考还是高考,我都得在语文上费尽心思。

而我之所以能将语文成绩保持在中等水平,无非是因为我拥有数学优势带来的自信。

虽然对我来说,学习语文不像数学那样顺利,但只要我多做些阅读题就能掌握答题的技巧。

得益于这种小小的成功,我的语文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

如果孩子在某个科目上取得了成绩,他们就会将这种成功体验化为继续努力的动力。

反之,如果最终收获的是失败,他们就会意志消沉,认为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不会成功。

因此,让孩子通过重点发展优势科目获得自信,就成为了实现其他一切目标的前提。

至于何时攻克劣势科目,在孩子获得自信后再去做也不迟。

“内心强大的孩子”身体也强壮

我们的社会,不仅存在着孩子学习能力低下的问题,体能低下的问题也同样严重。

从前,就算孩子不爱学习也会在室外精力充沛地玩耍,而如今的孩子只要稍稍运动就会上气不接下气。

因为现在是一个电视、游戏机、手机等电子产品无处不在的世界,所以外出玩耍的孩子数量锐减。

对此,各界人士都纷纷表示,这会造成孩子体能低下。

甚至还有人指出,随着车辆的普及,城市孩子的体能已经远远比不上乡村的孩子了。

虽说现在大力提倡“让孩子茁壮成长”,但想要实现却并非易事。回想我小时候,不是在广阔的原野上奔跑,就是在空地上与伙伴一起打棒球,身体自然而然就得到了锻炼。

但是,现在的情况却大不如从前。

住在城市里的孩子,既没有原野可供他们疯跑,也没有草地可让他们打棒球。非但如此,现在很多孩子喜欢玩游戏已经胜过了外出玩耍。

甚至可以这么说,通过玩耍锻炼身体的好环境已自行消失了。

以前经常有人把只顾学习的孩子称为“豆芽菜”,但现在努力学习的孩子反而体力更好。

据某中学备考补习班的调查显示,努力备考的孩子比消极应考的孩子睡眠时间更长。

众所周知,想要提高学习成绩,早起早睡才最有效率。而补课班老师也会把这一诀窍告诉努力备考的孩子们。

那些沉迷于电视、游戏、手机短信的孩子因为就寝时间晚,很容易引发睡眠质量问题,导致体能下降。

据说,有很多小学三年级的孩子经常一两点以后就寝,这让人很是惊讶。

长此以往,孩子的发育必将受到妨碍。

通过我对孩子们的体能现状所作的分析,大家已经大致了解了体能好的孩子和体能差的孩子有何差别了吧?

如今,无论是参加补习班还是体育教室,相比那些没有目标意识的孩子,拥有目标意识的孩子的体能都要更好。

这并非言过其实。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和那些选择电视和游戏的孩子相比,选择补习班和体育教室的孩子因为早已在竞争中经历了千锤百炼,所以内心更强大。

正是孩子们内心的强弱之别导致了体能之差。

如今的时代,父母必须替孩子们做些选择。

无论是选择让孩子去文化补习班,还是体育教室、音乐教室,总之,只要让孩子有事可做就行,至于具体参加什么补习班并不重要。

综上所述,让孩子“选择做些什么”也是父母的工作。

……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2016-11-25 14:59:26
来自静静宝**的评论:

很不错

2016-12-05 22:21:5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家里所有的书基本上都是在当当买的,质量都不错,包装也比较不错,有活动的时候比较合适,比在书店买合适。家里有孩子,多看书还是很有用的,孩子也喜欢,不错不错!全五分全五分!!

2016-12-12 00:52:44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送货服务态度好,送货超快的,东西经济实惠,非常满意!已经在当当买了很多个本了,质量都很好。

2017-02-09 22:42:53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当当的品质一向不错 很喜欢 速度也很快 赞一个

2017-02-21 20:32:5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纸的质量感觉一般,就心理学的还可以,总体来说,是我买了好多次最差的一次了。

2017-08-22 09:19:23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