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赖克林儿童情绪手册图书
人气:22

赖克林儿童情绪手册

初为人父或人母,你是否有点不知所措,甚至总有点力不从心?宝宝咬人了、莫名其妙地又哭又闹、不按时上床睡觉、不看医生不打针、挑食、整天黏着你、嚷着要买玩具、插嘴、兄弟姐妹争吵不断……所有这些都让你心烦意...
  • 所属分类:图书 >亲子/家教>品格养成  
  • 作者:(美)[赖克林] 等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213050480
  •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11
  • 印刷时间:2012-11-01
  • 版次:1
  • 开本:12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初为人父或人母,你是否有点不知所措,甚至总有点力不从心?宝宝咬人了、莫名其妙地又哭又闹、不按时上床睡觉、不看医生不打针、挑食、整天黏着你、嚷着要买玩具、插嘴、兄弟姐妹争吵不断……所有这些都让你心烦意乱——培养孩子的好品行,迫在眉睫!

赖克林儿童情绪手册》为你量身定制。它为2~5岁孩子的父母提供最为贴心和实用的指导,让你轻轻松松解决所有在养育孩子过程中遭遇的棘手问题。此外,大量生动有趣的实例让你读来心情舒畅,家里烦人的小鬼也变得无比可爱。在教育孩子之外,更培养了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

编辑推荐

亚马逊榜首图书。本书数年来在亚马逊网站的家教类读物中名列榜首,好评如潮,已被翻译成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16国语言,在全球各地发行。

作者盖尔·赖克林:父母资源网络基金会(The Parents Resource Network)创办人,国际知名的演讲者兼顾问。她曾在芝麻街工作室担任幼儿教育顾问,参与过许多儿童早期教育计划和项目,被选为宝洁公司"帮宝适"美国地区代言人。其关于育儿心得的文章及采访刊载于《育儿》杂志(Parenting)等知名刊物。

给繁忙父母的育儿专书。宝宝嚷着买玩具、不肯看医生、守着电视机,宝宝打人、骂人、说谎、插嘴、发脾气,这些都是让年轻父母极为头疼的问题。本书针对40个育儿过程中必定会发生的问题,提出了467条实用的建议,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好品行。

湛庐文化出品

更多好书尽在湛庐文化专卖店

作者简介

盖尔·赖克林

博学育儿专家,国际知名的演讲者和顾问。有着30余年丰富的幼教经验,引导学龄前孩子的父母和教师以积极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

美国著名的父母资源网络基金会(The Parents Resource Network)创办人。该基金会是于1984年创立的非营利性组织,致力于为家长提供幼儿教育方面的支持,在美国具有极强的影响力。

曾在芝麻街工作室担任幼儿教育顾问,参与过许多儿童早期教育计划和项目,被选为宝洁公司"帮宝适"美国地区代言人。其关于育儿心得的文章及采访刊载于《育儿》杂志(Parenting)等刊物。

本书已被翻译成16国语言,在全球各地发行。

卡罗琳·温克勒

作家。与盖尔·赖克林在芝加哥合办一个关于子女教育的有线电视节目,广受欢迎。

目录

序言 赖克林教你摆平调皮小鬼

前言 繁忙父母的育儿专书

及时部分 要约束不要惩罚

1. 每个孩子都有不良行为

2. 不要为孩子不听话而愤怒

3. 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4. 平衡与上一辈教养理念的冲突

5. 培养孩子应有的礼仪

6. 是时候教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了

第二部分 培养好行为的16个时刻

1. 孩子精力过于旺盛,不按时上床怎么办

2. 早晨孩子把家里弄得一团糟怎么办

3. 是硬逼着孩子做家务,还是避免争吵自己承担

4. 家庭成员离世如何告诉孩子

5. 孩子每次打针都很伤脑筋,怎样让他淡定地看医生

6. 孩子怕黑,总缠着父母陪他一起睡觉

7. 父母难免争吵,是否要回避孩子

8. 上幼儿园的及时天,如何让孩子摆脱离开父母的焦虑

9. 孩子不愿交朋友,独来独往怎么办

10. 如何让孩子学会倾听

11. 如何让吃饭变成快乐又健康的事

12. 如何让孩子把玩过的玩具收起来,而不是到处乱扔

13. 如何让孩子学会自己上厕

14. 遇见陌生人时怎么让孩子既不失礼又免于危险

15. 如何安排和孩子一同旅行

16. "缓一缓"策略的应用技巧

第三部分 情绪急救的17个时刻

1. 有了老二,老大不听话怎么办

2. 宝宝咬人怎么办

3. 孩子总要买玩具怎么办

4. 孩子说"我恨你"时怎么办

5. 孩子打人怎么办

6. 孩子插嘴怎么办

7. 孩子说谎怎么办

8. 孩子顶嘴怎么办

9. 孩子说脏话怎么办

10. 怎样帮助孩子建立自尊

11. 孩子总粘着父母怎么办

12. 怎样回到孩子提出的"性"问题

13. 兄弟姐妹之间争吵怎么办

14. 孩子乱发脾气怎么办

15. 孩子离不开电视机怎么办

16. 孩子吮吸拇指怎么办

17. 孩子不停哭闹怎么办

后记 无计可施的时候

译后记

在线预览

赖克林教你摆平调皮小鬼

伯顿·怀特博士

"哈佛学前项目"总负责人、美国父母教育中心主管

养育一个孩子,尤其是当初为人父母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些也许是无关紧要的,一些或许是可以通过常识与智慧来解决的,但是更多的则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似乎无法回避与解决的。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办?

给在养育孩子过程中遇到难题的父母们提供建议的图书为数众多,但是鲜有含金量高值得大家掏腰包去购买。时髦的词汇、误传的信息以及流行的理论在现实情形面前似乎很无力,可这就是时下一些育儿图书的通病。

事实上,这些年来育儿图书市场鱼龙混杂的情形让我更乐于建议年轻父母们去拜访有成功育儿经历的妈妈们(当然啦,还有爸爸们!),用那些成功的经验来作为指导。试想一下,要论摆平闹人的小爱哭鬼,谁能比得过那些妈妈们呢?还有,对付眼前哭喊着要东西的3岁小孩儿,有谁会比那些曾经经历过这样情形的父母们更有发言权?并且,他们还能够与我们平等交谈,而不是想书中的作者那样居高临下。

盖尔·赖克林与卡罗琳·温克勒正是这样值得我们拜访和倾听的家长。我本人与盖尔认识数年,没人比她更有资格去写这样一本育儿教材了。她不但育儿经验丰富,还特别喜爱孩子。她和合作者卡罗琳·温克勒两人都是极为能干的女人,个人育儿经验丰富(二人各有三个孩子)。这些经验被她们加工成了一本精准流畅、可以信赖的高品质育儿指导图书。这本书提供了几乎所有育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对策,字里行间流露出智慧,读之使人如沐春风般温暖。这本书是除了认识这二位之外我较大的收获。因为你知道,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有了它,一切都不再困难。

繁忙父母的育儿专书

上次有人称赞你是个好父母是什么时候的事了?想想吧。想象你那3岁的小鬼嚷嚷着:"妈咪,谢谢你提醒我带玩具!"或者5岁的那个在晚餐的时候主动说:"老爸,真感谢你给我们做了这么健康的一大桌子菜,你对我们已经够好啦!"听到这样的话,有什么感觉呢?

或许我们都得承认,这样的情形在实际生活中鲜有发生。事实上,在实际生活中,虽然没有这些赞美或者专业的指导,但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为人父母的工作都做得很棒。当然了,很多时候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可是,生活中已经有许多它事,再加上事情总是需要你迅速做出决定,于是不免会感到困惑。我们有时会对孩子们发火,甚至会歇斯底里、崩溃。而后便少不了要焦虑、愧疚与自责。

邻里间闲谈中交流育儿经验、互倒苦水的日子早已经是过去时了。你知道的,那种可以信赖的邻居——年纪稍长,幽默感十足,随时准备着一杯咖啡,给你一个安慰的拥抱,然后给你说说她那个时候经历,包括迷茫与困惑。这些经历具有多么神奇的参考意义啊!然而时下的社会,忙忙碌碌的全职爸爸或者妈妈似乎认为邻居可不能信赖;那些拼命工作的父母们也没有时间去探讨育儿问题。所以当经历了悲惨的24小时、快要抓狂的时候,你想大声呼救,可是和谁求救呢?到哪里才能找到清醒的配方呀!

即使是这样,也请牢记:你不是一个人!找我们吧。在经历了与父母孩子打交道的三十年后,我们知道父母会问什么样的问题,因此我们写了这本《赖克林儿童情绪手册》,真诚地希望它能够给出参考答案。它包含着幽默与同情,希望能帮你有效地解决孩子偶尔或经常出现的坏毛病。毕竟2-5岁的小鬼们可总是每天每天都挑战着父母的智商与脾气呀!

那些困惑与迷茫,我们也都经历过——公共场所中遇到的难堪、一场场没有输赢的对决、忍不住在他们面前大发雷霆。更甚的是,有的时候从早到晚我们会跟孩子吼那些连对付敌人都不会轻易出口的话:"把它关了!马上!""听到我说的话了没有?""停下!""看你把弟弟弄的!""快点道歉!""你又犯规了!……就不能友爱着点?"

我们在为人母的那一年,发现真是有好多好多的育儿建议呀。可是不久后就感觉其中的许多要么是不切实际,要么就是自相矛盾,总之让人越来越焦虑。于是我们开始寻找一些贴近生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我们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所谓的"专家们"的意见。然而却越来越迷惑、不知所措。

因此,我们这本书更像是朋友与朋友间的聊天。话题涵盖了从生活中的点滴琐事到大的原则问题,从对付早上的忙乱、分配家务,到诸如解释死亡、培养自信以及价值观的养成等一些抽象性的问题。我们选择了令人舒服的非正式的方式——邻里间的"谈天"。我们注重的是帮助大家养成为人父母的自信。因为毕竟你才是解决与自己儿女问题的专家。没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的孩子。我们只能给大家提供建议。对,就是建议。也不是说你一定要做这个或千万别做那个。所以我们的书里没有诸如"禁忌"或者"必须做的事项"这样的字眼。它们只会徒增大家的焦虑感罢了。

倘若你对那些条件反射似的管理方法(比如吵嚷、赏巴掌、唠叨、恐吓、妥协或者惩罚)感到反感,或者你常常发现自己对在乎的爱子爱女们总是以一种漠不关心的方式说话,那么我想你会从我们的书中受益的。我们认为,若是想改变孩子们的坏毛病,首先得改变我们自己的行事方法!有效的交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本书提供了上百个例子,在其中我们会给大家展示怎样说话、给孩子传递什么样的信息。我们也会给出参考意见,让这些交谈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让孩子知道不可逾越的底线的同时,也传递出对他们的关切与理解。在孩子童年时期起就保持开放性的对话非常必要,所以我们给大家提供了许多种可行的方法。

赖克林儿童情绪手册》中在管理孩子的问题上认为要充分尊重父母与孩子。我们的书要鼓励家长们不但考虑自己想说的,还要懂得怎么去说。我们选择的与孩子沟通的方式可以换来孩子们的合作,在家庭中建立亲密和谐的氛围,也让大家更好地享受家庭时光。

我们相信,有效地沟通不仅仅意在纠正孩子们的坏毛病,也应该关注毛病背后透露出来的情感讯息。比方说,如果小孩与其他小朋友打了起来,你的职责是在他们酣战时候及时出来制止,妥善处理孩子的愤怒情绪。但我们可能会建议大家在事情平复了之后还要好好考虑怎么对孩子的愤怒进行疏导以免再次发生此类状况。尝试探究孩子坏毛病的来源,然后根据来源做相应的处理。在打架这个例子中,可能问题与对方小孩本身无关(或许结果表明她只是嫉妒新生的宝贝)。只有发现了表象背后的实质问题,我们才能阻止同样的事情发生。

家长是孩子的及时任教师。在孩子儿童时期,我们真的可以经过努力培养他们的自律精神与能力。此书中呈现的不仅仅是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还自始至终贯穿着对孩子的爱护、理解与同情。我们介绍了怎样言传身教,并且适当合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也探讨了父母在解决矛盾时候会用到的小技巧或者一些特殊的用词,利用这些去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情绪问题并鼓励他们用语言而不是暴力表达出来,目的就是帮助大家在初期与孩子建立起相互间的理解,着眼于孩子长期的性格养成。

但话又说回来,为什么要在早期就注重小家范围内,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于相互尊重基础上的沟通呢?因为有了一个个健康的小家庭才会形成一个健康的社会。家庭给了孩子最初的归属感与接受感,还有一生的感情纽带。在孩子人生的初期,家庭是他们最开始学会怎么控制自己情绪、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地方。家庭是容许你或者孩子们犯错并从错误中汲取经验的地方。虽然说"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比方说,家庭结构有可能是父母与亲生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或者是继父继母的家庭、单亲家庭、同性家长家庭等等),但这些幸福的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家作为永不消失的无条件的爱、理解与鼓励的源泉。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需要得到满足、情感得到回应、幽默感得到培养还有就是从错误中学到经验。这样的男孩女孩们最终会成长坚强又细腻的成年人。

1.有了老二,老大不听话怎么办

问:自打我们从医院生完小孩回来,女儿就一直使性子。怎么办呢?

答: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百分之百的关爱。他们才不管你是不是有工作要处理、有衣服要洗还是要照顾新生的小孩。想象你看到丈夫领回一个比你年轻漂亮可爱的姑娘时候的感受吧。那就是在你抱回家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回家的时候,大孩子的感受。更糟糕的是,大孩子还要为了取悦你而去喜欢这个小婴儿,并且还要与她分享所有的一切!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呀!

清醒贴士

确保孩子的安全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即使是并不嫉妒新生儿的孩子也可能会在无意间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卡罗琳的朋友听说了她那3岁小孩的事情后,建议她在忙事情的时候把睡着的婴儿放在楼上的房间,这也是这位朋友的经验之谈。在婴儿房的门上安装一个8英寸长的钩子以保障孩子睡觉的时候门是半开着的。这样一来,既能保障婴儿哭的时候能听到,还能让大孩子有足够的空间朝房里偷偷看却进不去。

自己带着婴儿而不是把婴儿留给他的兄弟或姐妹(4岁以下),哪怕是"一小会儿"也不行。

分离:当两个孩子都哭喊着以引起父母注意的时候,用婴儿吊袋或者背包把两个隔离开来。

卡罗琳总是用胸前吊带装着老二。这样一来,她可以腾出手与3岁的老大玩,同时也不冷落新生的宝宝。

用温柔的言语或动作让孩子停止攻击性的行为。

有时候,还真的需要快速反应的能力哦!24小时,当盖尔照顾新生的女儿时,两岁大的儿子突然伸出手,像练空手道一样朝女儿的喉咙劈去。盖尔马上温柔而有力地抓住了儿子的手,拿开。她并没有骂儿子,反而说:"你妹妹喜欢你这样摸摸。"

设定一些具体的规矩,并简要解释什么样的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对蹒跚学步的学前小孩来说,立下规矩是有帮助的。

在盖尔的家中,有三条主要的规矩:不打、不骂、不能伤害。

沟通:与大孩子商量沟通可以接受的抒发愤怒情绪的行为。(详见"愤怒"一章和下文的"发脾气"一章。)

杰夫告诉女儿:"你不可以打宝宝。用语言告诉我你的感受,这样我才能帮你。"

有一次,3岁的西恩因为宝宝而生气了。卡罗琳跺了一下脚说:"我们做愤怒的鬼脸吧。让我看看你有多生气。"听了这话,西恩愣了一下,随后两个人都笑了。

保障24小时之内有几次你的注意力是全部放在大孩子身上的。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但是一旦做到了,你会发现惊喜的。

理解:不管孩子的情绪有多糟糕,我们也要给予关注并理解。告诉孩子嫉妒是人之常情,但是因为嫉妒而去伤害宝宝就不对了。

达芙妮把3岁的儿子安顿下来,看着他的眼睛说:"有个新生的妹妹不是件让人高兴的事,是不?"儿子点点头。"有时候我觉得你好像不希望妹妹住在家里,"达芙妮接着说,"我明白你的感受,但是因此伤害妹妹是不对的。"

明白一个常识:并不是所有的负面情绪都会用过激行为表现出来。

两岁的柯黛拉从来不找小弟弟的麻烦,但却总是在妈妈要照顾弟弟的时候将她捶打到自己最喜欢的椅子里。妈妈意识到这是柯黛拉嫉妒的表现,于是任由女儿发泄出来,并试着在沙发上腾出三个人的位置。

把大孩子纳入到解决问题的智囊团中能有让他享受拥有控制权的感觉。

24小时卡罗琳给了3岁的西恩一个限制性选择:"我照顾宝宝的时候,你可以去和爸爸玩,或者坐在我边上,给宝宝读书听。

立场:着重给大孩子讲我们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站在新生儿的立场上。这样有助于降低孩子的抵触情绪,让她乐于帮助你。

给婴儿喂奶的时候到了,桑迪没有说:"宝宝比你更需要妈妈,你先等会儿。"相反,她解释说:"我必须要给宝宝喂奶了,要不然妈妈的身体会疼的。"

以身示范怎样处理自己的愤怒情绪。(具体的建议详见前文)

当4岁的儿子咕哝着因为宝宝而不能去公园玩了的时候,杰棋真的生气了。她回答说:"妈妈受够了!我现在要回房安静一下!"

这又是一个极其挑战神经的早上。吉米终于管不住自己的脾气了,因为女儿不停地追问:"为什么那个蠢娃娃要和我一起坐在婴儿车里?"于是他强忍着,咬牙说:"在回答你之前,我得先数五十个数!"

保障,并且要一再向孩子保障没有人能取代他的位子。(小孩子需要不止一次地听到这样的保障。)

特里萨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她总是向3岁的帕蒂解释说:"我们要爱家中的每一个人:约翰叔叔、萨利阿姨、表姐简、奶奶、爷爷还有新生的宝宝。但是在我的心中,总有一个你的特殊位置,它只属于你。你是我的帕蒂宝贝!"

温和、循序渐进地鼓励大孩子参与照顾新生宝宝的过程中。千万不要总是突然地让孩子帮你拿尿布、鞋子还有毯子,这样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肯是个体贴的爸爸,他会问4岁的孩子:"你认为该给妹妹穿哪件外衣?"

鼓励孩子与新生宝宝建立亲密的联系。这会需要时间、精力以及创造性的思维。

卡罗琳常常会站在西恩的身后,只让新生的宝宝看到自己。这时,她会做鬼脸逗婴儿笑,然后对西恩说:"看看,诺兰在对你笑呢!他一定认为你很特别!"这样过了几个月,她发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24小时晚上,西恩突然特别骄傲地站在门口与妈妈分享好消息:"猜猜我弟弟会做什么了,妈妈?他能自己爬到我的床上啦!"

不要有过高的期望。别指望大孩子会"一夜长大,做出好榜样"。如果家长不大惊小怪,孩子那些上厕所的坏毛病、吮大拇指或是口齿不清等似乎是要回到婴儿期的行为都会很快不见的。

萨拉和杰克为了迎接新生儿的到来,费了很大工夫改造了一间婴儿房。于是3岁的马克斯好像对期间父母不怎么关注这件事很不满。24小时,萨拉发现马克斯正故意撕着厕纸的边缘。她并没有责备孩子,只是问马克斯愿不愿意到新的婴儿床里玩玩。然后她打开了自动开关,问马克斯那个角度宝宝会喜欢。马克斯很喜欢参与其中,觉得自己也是欢迎宝宝的一份子啦。

卡罗琳的女性朋友朱迪和3岁的西恩玩了个游戏。西恩非常喜欢。朱迪会使劲把西恩塞到自己腿上的婴儿吊袋里。卡罗琳给诺兰喂奶的时候,朱迪会说:"这是我的宝贝。他叫西恩,你的叫什么名字。我的宝贝有三十磅重呢,你的多大?我的宝宝可漂亮啦!"西恩的眼中闪闪发光。我们知道,他一定很喜欢这样的游戏。卡罗琳这时明白西恩那些可笑的要回到婴儿期的行为也挺可爱的。与其一惊一乍,倒不如不把它当回事儿。可千万不要说"你是哥哥,要做出表率"之类的话,那会把他们气坏的!

适时找机会告诉另外的孩子们,和新生的宝宝待在家里也不总是有趣的。

虽然玛丽莎很累,迫切地需要休息,但是她还是让不愿意去上幼儿园的沃伦在家里待上几天。因为她感觉沃伦像是认为妈妈故意把他送出去,好单独和婴儿在一起。可是一旦沃伦每天接触到宝宝,闻到它的味道,看到婴儿总是哭喊着要这要那,他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学校啦。

保护:当新生儿学移动的时候,帮助另外的孩子保护他最喜欢的东西。

诺兰5岁半的时候,卡罗琳的第三个儿子克拉克出生了。她惊奇地发现诺兰很是欢迎弟弟的到来。而克拉克也很喜欢坐在摇篮里看着诺兰玩。但是当克拉克学会爬的时候,一切都变了。好像诺兰最珍贵的玩具对这个小家伙有天然磁场似的,这其中包括诺兰最爱的棒球卡片。卡罗琳面对这种情形,做的不是对诺兰徒劳地解释克拉克并没有恶意,或者责怪诺兰没有把东西看好,而是想出了个法子。她和诺兰把玩具盒子贴上标签,然后把"只给大孩子"的玩具放在了家中的橱柜里,在那里,他可以保存自己最喜欢的玩具而不被克拉克损坏。

安排一个特殊的"约会夜"。这个"约会夜"是为"原来"的家庭准备的,不包括新生的婴儿。

3岁的里奇和父母市时常聚在一起,不带着刚出生的宝宝。他们很喜欢出去吃比萨。就达到的效果来看,花费高昂的保姆费和错过喂奶引起的身体不适都值了。因为它不但让里奇明白自己还是个特殊的存在,而且也让爸爸妈妈从照顾新生儿的疲惫中暂时解脱出来。

媒体评论

暑假里,天天在家的孩子们竟然滋生了"电视瘾",而我只能暗自抱怨自己太忙,让孩子们的坏习惯"见缝插针"地冒了出来。孩子们有制造各种坏习惯的"天赋",让我们防不胜防。而这本《赖克林儿童情绪手册》是给繁忙父母的好礼物,它一边帮你"对付"恼人的小鬼,一边增进你跟小宝贝的感情。

朱正欧

父母世界Parents》执行主编

30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年轻妈妈时,斯波克博士的书常常放在我的枕边。如果能够回到从前,《赖克林儿童情绪手册》将会成为我的不二选择。我不仅会把它放在枕边,而且会把它放在我的手提包里、车里,以及其他任何触手可及的地方。

卡罗琳·纽伯格

哈佛医学院临床心理学教授,教育学博士

这本书用乐观、慈爱的口吻写成,描写了生活中各种妙趣横生的小事。它在帮助读者强化家庭关系的同时,提供了许许多多专业的知识,积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玛丽安娜·内福特

育儿》(Parenting)杂志特约编辑,医学博士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u(**的评论:

孩子很喜欢啊

2017-04-15 21:43:09
来自l***x(**的评论:

速度挺快,价格不贵,内容挺好!

2017-05-31 20:20:04
来自l***9(**的评论:

做活动,价格实惠,值得购买

2017-06-18 07:13:14
来自爱书320**的评论:

很好,值得一看。“它为2~5岁孩子的父母提供最为贴心和实用的指导,让你轻轻松松解决所有在养育孩子过程中遭遇的棘手问题。”

2014-09-28 14:18:1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收到的时候简直就是旧书一本,书页发黄,封面和封底还有N多黑手印,顿时没有了阅读的欲望。希望当当在出货时候严格把关商品质量,谁愿意花三四十元收到一本这样的书?

2013-08-26 10:43:44
来自seasona**的评论:

在当当买了那么多次书,这次是史无前例的慢!8号拍的17号才收到啊!!!非常不满意!

2014-02-17 10:47:45
来自幸福de**的评论:

外国人的书,有的时候里面的语言很难懂,有点晦涩,读不进去

2014-02-12 09:36:0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书刚回来两天,还没翻来看,不知道内容怎样!但是外观挺好的,物流也很给力!!

2013-08-31 18:09:45
来自于周**的评论:

没读完,但是针对孩子的一些行为模式给出了具体的操作建议,挺好。

2013-10-28 10:54:4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嗯,很不错的育儿书,里面的内容挺实在的,文字也比较平实,赞

2013-11-21 22:34:3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网络育儿红人推荐,觉得意义一般,理解了孩子就可以。

2014-08-10 21:55:0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一直想买这本书,总忘,这回买回来了,一定好好读

2013-05-02 17:26:54
来自tjchenf**的评论:

买过斯波克的书,赖克林的也书也是别人推荐的,应该不错

2013-07-01 09:17:1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非常好的书!!值得学习!!就等宝宝出来实践啦~哈哈

2013-10-21 21:24:0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有实例滴,不少都是自家宝宝身上出现的情况,正好派上用场。

2014-01-03 15:50:0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送错地址,晚到了,最近宝贝情绪波动很大,希望看了此书对我有帮助!

2014-04-17 08:23:48
来自汪汪果**的评论:

有案例 比较通俗易懂 看了有助于了解孩子的情绪

2013-07-03 20:41:08
来自咖啡茶6**的评论:

看书名标为手册, 不过书上的内容却是聊天似的语气。需要点耐心以及用心,才能明白作者的真意

2014-06-13 15:39:10
来自lily_06**的评论:

好身体,好品行是我们教养的最终目的,书的内容不错,很有借鉴价值!

2014-08-14 13:59:31
来自无忧小**的评论:

微博上推荐买的,一次买了好多书,还没来得及读

2014-09-25 12:28:01
来自jymm101**的评论:

帮同事捎的书,等她看好了,我再拿来看看。也是听别人推荐买的,希望对孩子的情绪有帮助。

2013-05-30 13:12:46
来自自在飞**的评论:

这本书确实不错,孩子的情绪一直是父母关注的问题,也会影响孩子一生,希望可以学到不少。

2013-11-29 10:35:44
来自无忧小**的评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包括孩子,这套书送朋友了,准备再买一套!

2014-07-27 00:01:39
来自猫小小3**的评论:

很好 挺实用 只要父母能坚持书中的做法 就会有收获

2015-11-29 00:38:3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不懂小朋友的时候多看看书,里面会讲述很多孩子的心理,很有帮助

2016-04-23 22:03:3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比较失望的一本书,和国内那些没什么两样,最重要是国情不同,未必适合国内的孩子(看了觉得我还不如看《超级保姆》)。一起买的还有另一本《理解孩子的语言》就好很多,这本书却比另一本的贵十元,真是不值!!!不值此价!

2014-04-08 15:25:45
来自涵锦堂**的评论:

在微博上看到这本书的介绍,一下子就被吸引了。第一时间来当当下单,书一到手就马上读了。非常实用的一本书,语言平实,例子详尽,真的能够成为指导我克制情绪并理解孩子的指南。值得一读再读,而且可以随时应用,我会将它放在床头,活学活用起来的。

2013-03-27 14:12:47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