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司法的印迹:中外经验及思考图书
人气:15

司法的印迹:中外经验及思考

本书集合了新锐作者对于中外司法制度的比较研究,从不同国家、不同法域的司法制度角度进行了分析,思想较为创新,内容具有独特性。本书所选论文不仅有介绍,而且有对于不同司法制度的思考,在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总...
  • 所属分类:图书 >法律>司法制度  
  • 作者:[郭义贵]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华中科技大学法学文库
  • 国际刊号:9787511899965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11
  • 印刷时间:2016-11-01
  • 版次:1
  • 开本:大32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本书集合了新锐作者对于中外司法制度的比较研究,从不同国家、不同法域的司法制度角度进行了分析,思想较为创新,内容具有独特性。本书所选论文不仅有介绍,而且有对于不同司法制度的思考,在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总体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作者简介

郭义贵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自1990年7月以来,在国内多所高校任教,主讲法律史学、法律英语、国际法、法理学等课程。2001年7月至今,在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任教,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法律史学、比较法学、法社会学。

自1988年以来,先后在《青年法学》、《青少年犯罪研究》、《台湾法研究学刊》、《福州大学学报》、《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外法学》、《法学评论》、《法学家》、《中国法学》等刊物上数十篇(含合撰)。主编、参编教材及学术刊物数部。参译、独译学术著作及论文数部/篇。独撰学术专著数部。主持、参与校级以上课题(含省部级、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余个。

中国法学会比较法研究会会员、理事。中国法学会西方法律思想史研究会会员、理事。湖北省法学会法律文化研究会会员、理事。2004年秋冬之际受邀访学英国。

目录

农村婚约财产返还纠纷的法社会学分析——以豫南H县法院相关司法判决为例(2009~2014年)

导 论

一、婚约和婚约财产概述及国内外有关婚约的法律

规定

二、H县的基本情况以及当地婚姻仪式的风俗习惯 0

三、H县婚约财产返还纠纷的概述、典型案例分析 0

四、H县法院婚约财产返还纠纷典型案例的进一步思考

结 论

财富、权力及司法——《卢太学诗酒傲王侯》留给我们的若干启示与思考

卢太学诗酒傲王侯》的故事梗概

简 评

结 语

审查起诉阶段程序分流问题研究

导 论

一、审查起诉阶段程序分流概述

二、我国审查起诉阶段程序分流之考察

三、完善审查起诉阶段程序分流的建议

结 论

19世纪英国司法改革略论

导 论

一、19世纪英国司法改革的背景

二、司法程序的改革

三、法院体系的改革

四、19世纪英国司法改革的评析

结 论

马歇尔法院对于早期美国社会的引导与推动——以五个著名案例为研究视角

导 论

一、马歇尔法院概述

二、马歇尔法院时期五大著名案例分析

三、马歇尔法院对早期美国社会的影响分析

结 论

论美国国家紧急状态时期的法律——以国家安全和公民自由的冲突为视角

导 论

一、紧急状态的定义和特征

二、美国国家紧急状态时期法律的概述

三、对美国国家紧急状态时期法律的评述

结 论

在线预览

这部论文集可以说是我和我指导过的学生的一次颇为愉悦的学术合作。

对于我来说,出版一部我们师生共同合作的学术论文集的想法可谓由来已久,这一想法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愈益强烈。当然,选取什么样的主题则无疑是值得考究的一个问题。这一问题于近年来逐渐变得清晰,于是,最终有了《司法的印迹:中外经验与思考》这样一个主题。

司法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意义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例如,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著名思想家西塞罗(公元前106~公元前43年)即明确提出:"对有关法的问题进行公断、对私人讼案设庭审理或命令设庭审理者为裁判官。他应是市民法监护人。他应有元老院规定的或人民要求的一定数目的等权同僚。"参见[古罗马]西塞罗著:《论共和国 论法律》,王焕生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7页。从他的混合政体理论中,我们不难窥见分权与制衡的雏形以及司法的重要作用的强调。

继孟德斯鸠(1689~1755)之后,西方社会三权分立与制衡的思想逐渐成为主流和基本共识,司法以及司法权的地位日益凸显。法院的设立以及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均足以表明司法对于社会的正常运行以及人权保障等的不可或缺的意义。

虽然说,中国古代并无"司法"这一概念,这一名词属于舶来品。

参见谭世贵主编:《中国司法制度》,法律出版社2013年第3版,第1页。但是,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古代并不缺乏司法机构、司法官员以及司法活动的存在。

清末以降,西法东渐,随着法治观念的逐步深入与接受,司法在中国无疑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存在。

对于司法,古今中外学人的论著已汗牛充栋,非本序言能够详述。仅就近几年以来的中国法学界而言,即有相当之多的学者于此方面着力甚多且成就斐然,如中国政法大学卞建林教授、浙江工商大学谭世贵教授、四川大学左卫民教授。

参见卞建林等著:《中国司法制度基础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谭世贵主编:《中国司法制度》,法律出版社2013年第3版;左卫民主编:《中国司法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版。

对于域外尤其是西方国家的法律(当然包括司法)的译介和研究,则可以追溯到清末。这一过程,除了中途因故略有中断,于百余年间,几乎一以贯之。仅就最近若干年以来而言,即不胜枚举,如中国政法大学的潘汉典教授,北京大学朱苏力教授、贺卫方教授、徐爱国教授、强世功教授、易继明教授、李红海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朱景文教授、何家弘教授、范愉教授、谢望原教授、陈卫东教授、张志铭教授、史彤彪教授,华东政法大学何勤华教授、李秀清教授、崔永元教授、李桂林教授,较高人民法院何帆法官以及毕竞悦、袁瑜琤 、苗文龙、泮伟江等人,均有大作问世。限于篇幅,这里恕不一一列举。

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则无疑是众多专家、学者联合推出的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成功典范。继2014年度的相关报告之后,2015年度的报告也在不久前对外。

参见张宝生、吴中、吴洪淇等著:《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2014)》,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2015)》",载news.ifeng.com/a/20160121/47164277_0.shtml,访问时间:2016年1月25日。上述由国内外众多的单位和个人合作推出的报告的意义至少说明:司法不仅限于制度层面,它还关涉一个国家的文明进步与发展。

当然,我们这部论文集主要针对的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司法,尤其是基层司法。此外,我们也不愿避开理论的探讨以及中国古代乃至于域外司法经验的观察和思考。

入选的5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均堪称,在所有入选的学位论文中,我们不难发现撰写者的辛勤、用心的程度以及经过深入的思考之后得出的自身的创建性的结论。自然,不必否认的是,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导师组以及作为论文指导老师的努力--至今,我们还依稀记得在论文的选题、开题、论文的写作以及论文答辩前后等阶段,我们师生反复不断的探讨和选择以及我们对于一字一句包括标点符号的斟酌或取舍。

感谢我们身处的这个电子通讯颇为发达的时代,使得人们之间的联系显得如此便捷。也正因为如此,即便是入选本论文集的多数作者业已走出华中科技大学这所地处武汉市内的美丽的著名高校,陆续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相继成为检察官、行政部门的新秀、公司业务的骨干,我们师生之间的情谊和交往依然深厚和频繁,我们与外界的往来依旧少有障碍。

如果让主编者选择一个重要的关键词,我可能会"有限"。这是因为本论文集的篇幅、相关论文涉及的时间段、地域以及国别等均有限,故而很多想法或表达不太可能尽数展开。例如,考虑到篇幅,每位作者的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再出现在本论文集中。幸而我们还有进一步合作的可能,所以,这一缺憾在不久的将来必将不复存在。

本书(论文集)的出版获得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的资助,法律出版社给予了大力支持。尤其是法律出版社年轻的编辑周洁女士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提供了较大的可能且快捷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本论文集由主编统稿,文字编辑方面的错漏当由其负责。本论文集主张文责自负,各篇论文作者的观点和立场并不当然代表他人和出版社。

必须要说的是,入选的这些论文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或错误。因此,在诚惶诚恐之余,我们真诚地希望学界朋友和广大的读者诸君提出宝贵的批评意见,以帮助我们更臻完善。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