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较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工作指导用书。针对刑事案件的监督、提起公诉和自侦自查,在刑法理论、刑事司法实务方面研究、反映司法改革、司法建设、司法发展的动态与成果,追击并剖析刑事司法领域的问题。全书内容包括刑法适用、司法实务、证据运用、疑案剖析四个栏目,收录了相关的文章及论文。这些文章及论文以全新的视角及独到的观点论述了上述方面的问题。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及独立性,是从事司法工作的人士必备的参考工具书。
[刑法适用]
突发公共事件刑法适用原则研究
死缓减刑制度若干问题探究
绑架罪若干疑难问题探讨
试论诈骗罪中的处分行为
规范案件死刑量刑标准探析
私分国有资产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
[司法实务]
关于公诉集体办案模式的探讨
试论我国起诉变更制度的完善
——兼论起诉效力与审判范围的关系
公诉人当庭举证、质证的策略与技巧
[证据运用]
英美法上的意见证据规则及其对我国司法的借鉴意义
集资诈骗犯罪案件证据收集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疑案剖析]
强奸罪司法认定中的两个疑难问题研究——以两起无罪案件的成功抗诉为切入点
采取"低价购房"形式受贿的法律适用问题——析裴某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
公司成立后自有资金超过虚报注册资本额行为的定性问题——析杨某虚报注册资本案
关于非法买卖烟花爆竹制品法律适用的几个问题——析黄立娟、张凤法非法买卖爆炸物罪案
刑法适用
突发公共事件刑法适用原则研究
一、引
自1986年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风险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风险社会"概念后,风险社会就引起世界各国诸多领域研究人员的关注。得出的基本观点是,信息技术、科技进步在带来诸多客观方便的同时,也使整个社会处于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风险之中,并且这种风险具有突发性、不可预见性、迅速扩展性、超民族性、后果灾难性等特征。快速发展的中国也初步具有了风险社会的症状,各种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如2003年SARS病毒肆虐中华大地、2008年汶川大地震震惊中外等。随着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恶化,还会有更多突发公共事件在不远的将来等待着我们。
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和救援期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奉献爱心者有之,而"趁火打劫,浑水摸鱼"的实施犯罪者亦有之,如在2003年SARS病毒猖獗期间,就出现了诸如生产、销售伪劣的防治、防护产品、物资的犯罪行为;编造与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有关的恐怖信息的犯罪行为;贪污、侵占用于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款物的犯罪行为等。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间,出现了诸如盗窃、抢劫、哄抢救灾物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扰乱、破坏灾区市场秩序的犯罪行为,以赈灾募捐名义诈骗、敛取钱财,散布传播各种谣言、制造社会恐慌的犯罪行为等。
……
发货及时,绝对正版,不错@下次继续光顾
很好,很好,车很好。
公共
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