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文学的方式》脱胎于作者王敦教授在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期间历经八年时间打磨的金牌课程“文学/文化解读”,已在豆瓣阅读开设专栏连载中,受到读者追捧。作者用类似科普的通俗有趣的方式,帮助读者克服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困难,建立从文本阅读欣赏达于文本审美意蕴的解读能力。
文学名著看不进去,一定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
王敦老师手把手教你对文学剥皮卸骨,让读书的过程重新爽起来!
不在枯燥的理论套话中打转,直击砍瓜切菜般的阅读现场。
这样畅快淋漓、妙趣横生的文学理论入门书,以前可曾有过?
豆瓣阅读9.6分作品,修订结集出版
王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语言与文化系中国语言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近年研究领域主要为听觉文化研究、中国现代早期叙事话语,并以作家身份从事面向大众的人文读物写作。
作者在学术研究之外的“文普”(人文普及)作品有《中文系是治愈系》(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
文艺作品有歌剧《山林之梦》(作曲王世光,剧本王敦),中央歌剧院出品,作为文化部2012年国家艺术院团剧目展演剧目,于2012年8月在北京保利剧院首演。
如何“打开”?怎样“解读”?
0.1 “文学名著看不进去,一定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
0.2 学会“打开文学的方式”是一件正经事
0.3 三个系列讲座帮你初步打开文学
及时讲 解读啥?
——符号,或“老天创造了人,人创造了符号”
1.1 符号学之“爱情=玫瑰?”
1.2 课间休息“小甜点”
1.3 “夜行火车的车窗”
1.4 符号修辞与巫术思维
1.5 “文学由两个梦境组成”
第二讲 如何走起?
——文本细读
2.1 “看小说也需要那么投入么?”
2.2 “好的阅读是慢读”
2.3 细读示范:王小波的几个自然段
2.4 课间甜点:例文两篇
2.5 让“你想多了”和“过度阐释”都滚
2.6 第二讲课后答疑
第三讲 聚焦于解读叙事
——“我们为什么非要故事不可?”
3.1 “我们为什么非要故事不可?”
3.2 “我们为什么对‘同样’的故事要个不停?”
3.3 “我们为什么总是要更多的故事?”
3.4 课间甜点:也来说一说解读韵文/诗歌
3.5 叙事就是对“意义”的设定
3.6 那么谁来设定叙事?——语言符号
3.7 课后甜点:从今以后少往“坑”里跳
符号是啥?往复杂了说,可以复杂得不得了。我们的语言,就是人类使用最频繁、最精微的,对整体人群来说都须臾不可或缺的符号系统。里面又主要分为两大层:声音的和图像的。
语言的声音层,就是用嘴说和用耳朵听的话。这连文盲也会。
语言的图像层,则是手写、印刷、键盘敲出的,记录声音语言的书面语言字符,靠视觉来辨认。
我们从小学开始的“受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超越“文盲”阶段的日常口头表达,而逐步掌握更复杂的书面语言系统的“符号化”过程。这就是狭义的“识文断字”。对于广义的“识文断字”而言,一个人的话语符号运用与意义内化两者,是鸡生蛋、蛋生鸡的一体两面,识文断字也就意味着概念、意义、思想,也内化于心,于是就能在“语言艺术”和书面阅读中,以及自己的言说、写作中,在“文化的符号之网”这一团乱麻中,交替地输入和提取新的“意义”。
除了语言符号之外,音乐艺术,运用声音的音高、强弱、节奏、音色来“符号化”,传递“意义”。美术呢,则运用轮廓、线条、色彩、明暗、笔触、留白等来“符号化”,传递“意义”。而电影呢,自从默片时代结束后,就是把视觉呈现的意义和听觉符号意义叠加到了一起,更不用说画面还是在时间中流动的,声音又分为场景音和画外音。这些事情,要多复杂有多复杂。
于是就有了各种版本和各个门类的“符号学”。
比如,要对符号的“层次结构”进行分类阐述,就有了索绪尔的语言符号“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的分层及其引申。若按符号的“类型和功能”来分,则有了皮尔斯的“icon”、“index”和“symbol”三分法。再比如说,对于语言之外的符号进行分析、研究、甄别,则有了音乐符号学、“图像学”、电影符号学、文化符号学等——它们与音乐学、艺术史、文化人类学、传播学等,生成了错综复杂的交叉。
所以说,若往复杂里去说,则这本书就不是仅仅一本书的容量,而要无限地扩容了。
还是就此打住,往简单扼要里说吧。
从何讲起?先从“爱情和玫瑰”的关系讲起,好不好?
这……貌似简单——爱情不就是玫瑰嘛!
实则不然。
然与不然之间,隐藏着符号问题的神秘的真谛。
但你会问:这……跟“符号”,跟“意义”的问题,会有关系?
有的。
爱情是什么?是人心里面一种复杂的情感,是无法直接言说的。——若直接言说出来,则成为“我爱你!”、“我太爱你了!”“我爱死你了!”……总之,对于“爱”的各种表态,就算把“爱”字重复一万次,也说不出爱本身为何物,怎样爱,仍然是“爱”这种“人心里面复杂的情感”的表述性“缺席”。“单纯”的陈述性语言,无法表达、描摹复杂的东西如“爱”。“单纯”的语言,可以传达“饿”、“渴”、“吃饭”、“喝水”、“睡觉”这样的讯息,却无法传达“爱”的状态为何物。
怎么办?诗人做到了。——把不可名状的“爱”的“意义”,符号化为外在的玫瑰。十八世纪的苏格兰著名诗人,《友谊地久天长》的作者罗伯特•彭斯 (Robert Burns), 在另一首迄今英语世界里无人不晓,并占据了当今无数明信片和网页的诗里说:“O, my Luve's like a red, red rose,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王佐良先生译为“呵,我的爱人像朵红红的玫瑰,六月里迎风初开。”
你看,“爱人”也好,“爱”也好,就和一种叫“玫瑰”的花草画上了等号。——“爱情=玫瑰”。
预料你会说:对嘛!诗人发现了真谛——爱情,不就是玫瑰嘛!
但我说“No”!
——玫瑰,一种蔷薇科植物,与人类进入文明阶段后的“爱”这种内在的隐秘情感,之间会有一毛钱的联系么?
——玫瑰,不论是“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的玫瑰,还是“玫瑰玫瑰我爱你”的玫瑰,本身都不曾拥有你所赋予它的“意义”。其脉脉的情意、浓烈的情意,都是人类的“符号化”行为强加给它的。
如果玫瑰懂得人类语言,你跟它说,“你代表爱情呀!”它会感到莫名其妙,“别烦我!我对爱情丝毫没有兴趣,我如同任何人类以外的生物一样,只是以保存和传播自己的基因为己任,与仙人掌、老玉米、蜜蜂或者苍蝇没有任何不同。”
如果玫瑰懂得人类语言,你跟它说:“你在中文叫玫瑰,在英文叫rose,在印地语叫……”它也会感到莫名其妙。有莎士比亚的诗句为证:“我们用别的名字称呼玫瑰,它也会芳香如故。”(《罗密欧与朱丽叶》)
但是,从诗人到广告商,再到情书写作者,都离不开“玫瑰”两个字及其符号化意指,而且也离不开其他的一些符号化勾连,将星光呀、月夜呀、巧克力呀、“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什么的,强行与人类心灵内分泌的“爱情”画上等号。
这么说吧,离开了语言和其他符号体系的符号化运作,我们就无法把爱情这东西,“真切”地表述出来。
没有对玫瑰这样的东西的指涉,就“木有”爱情,或者说就无法让别人感受到,当你想要表达出来的时候。
而玫瑰“这货”,对此一无所知。
你的内心世界的全部表达,往往就需要依靠对玫瑰这样,与你一毛钱关系也没有的东西的符号化。
语言,就是这样运转的。语言表达的高精尖集大成者是文学。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体系运作的总和,是文化。
一首情诗、一部电影或一段MV,绝不仅仅依靠“玫瑰”这一个符号而已,而是众多符号相互之间形成复杂的关系,而且实现不同符号体系的交叉。对符号问题的解释,就是对文学、文艺的魅力之所在的一种解释吧。
按照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符号学原理》(文学院或中文系的同学你懂的)的描述,作为“结构层面”的“能指”(比如“玫瑰”),和作为“意义层面”的“所指”(比如“爱人”或“爱情”),构成“及时级符号”。“及时级符号”又作为“第二级符号”的能指,与新的“所指”共同构成“第二级符号”。这样的“意指行为”(signification)还可以衍生出三级、四级乃至无限的符号系统,没有终极。……举例说吧。比如说在MV中,先给出一朵娇艳欲滴的玫瑰的特写镜头,这个“能指”意象,指向了与爱情和爱欲有关的“所指”意义,构成了一个“及时级符号”。它,也立刻成为新的“第二级符号”的能指,指向了新的所指——这时候的屏幕上紧跟着出现的一个女子娇艳欲滴(请原谅我的措辞,举例而已)的特写镜头,成了第二级符号的所指,即这个女子就是前面的二级能指的爱情和爱欲的指涉对象。这是一个“蒙太奇”,一个表达“爱情”的“蒙太奇”。蒙太奇是电影所发明出来之后,人类所调试出来的一种“视觉性修辞”。这个作为二级符号的蒙太奇,又会成为一个能指,指涉向新的所指,因为这个MV不会只有三十秒呀。一部两个小时的故事片,其符号运作,想必就比五分钟的MV更加复杂了。
同理,从一首诗,一段MV,到一个手机段子,一部长篇小说,在某种意义上——在符号学的意义上说——都是通过摆弄符号(“修辞”的、“叙事”的、“风格”的、“审美”的……),来操纵我们的视听,潜入我们的心灵。
文学名著看不进去怎么办?——《打开文学的方式》编辑手记
冀钦
上大学的时候,我是个话剧爱好者,演过几场戏,在几位大神前辈的指导下,竟也导演了几部原创话剧。据我那点粗浅的戏剧知识,一般的话剧有“斯坦尼”和“布莱希特”两种取向,“斯坦尼”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周星驰《喜剧之王》里那本《演员的自我修养》的作者,要求演得真实,让观众深受感染、身临其境;“布莱希特”则是布莱希特体系,要求演得“间离”,让观众很清楚自己是在看戏,而能冷静思考戏剧的内容。这两种取向谈不上谁比谁高,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长处。孙惠柱《第四堵墙》这本书里还写了个“梅兰芳体系”,不过怎么看怎么和前两者不搭调,就不去管他啦。
大概正是这样的演戏导戏经历和对戏剧的粗浅了解,让我意识到一个问题:作为观众/读者,我在看电影、读书的时候,也可以有不同的两种打开方式。不管电影怎么拍,书怎么写,我可以靠感觉沉浸在其中,也可以想一想,为什么导演要这样拍,为什么作家要这样写,为什么自己会产生沉浸在其中的感受。再往下说,就要细思恐极了,我在面对任何文本的时候,甚至面对一个人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拥有这样选择的自由,有本事在深信不疑和将信将疑之间双向切换?耶稣十二门徒里面有个圣多默,人称“多疑的多默”,持一种“非见不信”的态度,《黑客帝国》男主角尼奥的母体名字“Thomas Anderson”八成就是从此而来,因为他对人类生活在电脑中的真相“非见不信”嘛。《黑客帝国》是个不介意观众去细想的文本,每个人名、物名都有它的含义,几乎就是在邀请读者去按空格键暂停下来细想一下;而对很多并没有非常欢迎观众去细想的文本,我这样一个观众就会带上几分警惕,更加要细想一下了。话说回来,邀请读者去细想一下的作品,难道就是老实巴交的么?太不是了,很可能是另一种引诱读者亦步亦趋的策略,比如说我挺喜欢的马伯庸,他在讲座中好几次都提到过,他在写作中特别喜欢埋“梗”进去,让懂行的读者看了会心一笑,知道是“自己人”,把读者发展成了损友。对这种特别欠的作者,就不能只是细想一下,而要细想两下才行,不然非中了他的奸计不可。
这样一来,很难不想到鲁迅《忆刘半农君》有这样一段:“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鲁迅因此亲近刘半农,我却因此亲近鲁迅,因为我也成了一个“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的人,掉进了布莱希特的坑。沿着这个方向一路打听下去,从老师、同学、朋友那里就认识了当时还在中山大学的王敦老师,他有门很受欢迎的课叫“文学/文化解读”,做的事情就是教学生进行文本细读,据说老有意思了。后来我当了编辑,错过了他的《中文系是治愈系》一书后,了解到他正在写一部书稿,叫《文学解读讲义:打开文学的方式》,就此聊起来,我说,何不把副标题扶正,就叫《打开文学的方式》?于是聊得“入港”,版权拿下,就此做了起来。做到现在,内文已经定稿,封面在做后调整,下个月在三元桥老国展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就要和大家见面啦。
这本书讲的是什么?哎呀坏了,我上面东拉西扯的闲话,好像其实就已经剧透光了哈哈哈。它讲的,就是如何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除了感动之外还多留个心眼,想想自己为什么就被感动了,是怎样被感动的。多了这个心眼之后,一定会从文学作品的字缝里读出些隐秘的东西,甚至是作者本人都没有想到的东西来。这本书的宣传语叫“文学名著看不进去,一定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什么叫“看不进去”?如果是小孩子没耐心,翻个几页书就烦了,玩游戏去了,那不叫“看不进去”,那是根本就没想看。“看不进去”,是真心想看,但不得其门而入,看了光觉得好或不好,却不知道为什么,没法给人讲。要是光讲故事情节,那有啥可讲的呀?句子成分一分析,什么故事都能缩成一句话,听了这句话,等于什么都没听。咱们玩文本解读的,不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一套玄学,多是我看出什么奥秘来,藏着掖着故意不跟人说,都保留成私有财产。这样的“财产”越攒越多,多带劲儿!要是愿意分享出来,那你就是个现成的影评人、书评人,不用学什么倒金字塔的文法。无论是作者王敦还是编辑我,想法是一样的,“看不进去”是“打开方式不对”,但并没有什么“对”的打开方式的标准答案,能打开的,就是对的。
感谢豆瓣阅读,让这部书稿一直能得到大家的关注和讨论,并且把版权授权给我们厦大出版社。如果您觉得对我上面说的东西感兴趣,想要先睹为快,那就先去豆瓣阅读看电子书好了,没问题。作为纸书的编辑,我觉得,就算看过电子书,买纸书也不会后悔。它有作者王敦老师对文字的精细修订,有编辑——我,一个老实巴交的中文系本科生,一个对文艺学一窍不通而考研没考上的入门者——对内容的加工整理,让更多的读者拿得起来、看得明白。内文是双色印刷的,在版式上尽量做到让阅读过程更轻松流畅,所以不劳烦排版师傅,责编我自己操着半生不熟的InDesign一行一行调整起来。更何况,这本书本身在装帧上就有特别的“打开方式”,让读者对纸书有好玩的自由DIY方法。做这些的原因,就是想表达:打开文学是个技术活儿,但真的不难,捅破了那层窗户纸,就可以开发出自己的手艺来。
北京一统快递太次。。差评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单位买的书,不错。
不错,给个赞!
内容一般般
这本书犹豫再三,终于到手。
正在讀,雖然讀起來困難,但是有用
并不吸引人,评价一般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感觉不错,印刷排版很好
特别喜欢这种装订。
最初被外形吸引 讀後被內容折服
当当服务越来越好,点个赞?
发货速度快。书的质量很好。认准当当品质~~~~~
还没有来得及看,打开书的方式很特别。
包装很特别,果真是打开文学的方式之一,对于内容还未细看。
产品不错,内容也好,多次购买,以后还会一如既往的支持
非常喜欢的书!涨知识。值得认真去读!
包装完好,物流很快!
实用,优惠买的,值得拥有!
进入文学森林的引路书
解读透彻,好书
好书好书好书
《打开文学的方式》脱胎于作者王敦教授在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期间历经八年时间打磨的金牌课程“文学/文化解读”,已在豆瓣阅读开设专栏连载中,受到读者追捧。作者用类似科普的通俗有趣的方式,帮助读者克服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困难,建立从文本阅读欣赏达于文本审美意蕴的解读能力。
喜欢的书,喜欢的内容,喜欢的价格。
书觉得不怎样,博客体,废话太多有点受不了,纸质很好,装订封面也是无可挑剔的,内容不够,封面来凑!
因为听朋友说好,才来买的。今天到手后就开始看,停不下来的节奏。学者教授早该这样写多好!
真心实意喜欢这本书。作者说这叫“文普”——与“科普”平行的文化普及,我很喜欢。不知不觉就一页一页读下去,很有成就感,不枯燥。好书就是这样,深入浅出,不装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