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日本近代经济的开创者涩泽荣一的演讲集。在书中,涩泽荣一主张将《论语》作为经商和立身处世的准绳。这是他多年以来在学校、慈善机构以及商会、协会所做演讲的合集,主题涉及青年立志方法,如何应对逆境,正确的工作态度,保持精神年轻之法,金钱观,对商业道德教育的关注,对慈善事业和履行社会义务的鼓励,对教育制度的思考甚至如何尽孝等,包含了他多年的人生经验和处世智慧。
涩泽荣一在日本近代经济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他所创办的企业更是深刻地影响了日本社会。他之所以在一生中能够创办如此多的企业,不单由于他具有超于常人的商业才华,还在于他真正做到了把《论语》中的道理应用到经营中。
作者简介:
涩泽荣一,日本近代著名实业家,拥有“日本企业之父”、“日本资本主义之父”、“日本商业之父”等诸多称号。他是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奠基者,一生创办了五百余家企业。亦是日本首家银行及时国立银行的创办者。其所倡导的“义利合一”的经营观奠定了日本经营思想的基础。
及时章处世和信条
论语》与算盘,似远实近之物
士魂商才
天不罚人
观察人物的方法
论语》是万人通用的实用教训
要等待时机
人人平等
斗争是否理所当然
大丈夫的试金石
量力而为是关键
得意时与失意时
第二章 立志与学问
预防精神衰老的方法
立足于当下
大正维新的决心
秀吉的长处和短处
亲力亲为
立大志与立小志的协调
君子之争
社会与学问的关系
培养勇猛之心的方法
一生应走的道路
第三章 常识和习惯
常识是什么
口是祸福之门
从恶中了解善
习惯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伟人与完人
看似友善的不友善
什么是真才真智
动机与结果
人生在于努力
趋正避邪之道
第四章 仁义与富贵
真正的生财之道
有无效用取决于人
孔夫子的富贵观
扶贫的首要任务
金钱无罪
用金钱作恶的实例
确立义利合一的信念
富豪在道德方面的义务
会赚又会花
第五章 理想与迷信
希望要合乎道理
做事要热诚
道德是否应该进化
要根绝如此矛盾
人生观的两面
真的没有希望吗
日日新,又日新
装神弄鬼者的失败
真正的文明
发展的一大要素
肃清歪风是目前的紧要任务
第六章人格和修养
少年时的乐翁公
人格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容易被误解的气魄
二宫尊德和西乡隆盛
修养不是理论
平时的意志很重要
务必细究缘由
东照公的修养
批驳被误解的修养论
人格的养成法
商业不分国界
第七章 算盘与权利
当仁不让于师
金门公园的告示牌
惟有王道
竞争的善意与恶意
合理的经营
第八章 实业与武士道
武士道即实业道
文明人的贪婪
以相爱忠恕之道交往
征服大自然的抵抗
告别模仿时代
这里也有提高效率的方法
究竟是谁的责任
铲除功利主义的弊端
有一种误解
第九章 教育和情谊
孝不能勉强
现代教育的得失
伟人与其母亲
究竟是谁的过错
从理论到实践
不像是孝的孝
人才过剩的一大原因
第十章 成败与命运
惟有忠恕
看似失败的成功
尽人事而待天命
湖畔的感慨
顺逆二境的由来
细心而大胆
成败只是身后的糟粕
格言十则
后记
论语》与算盘,似远实近之物
论语》是孔子的学生们编撰的著作,该书记录了孔子的言行,对于后世的道德观念产生了极为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人们即使没有读过,也多半听说过其中的只言片语。《论语》与算盘本来风马牛不相及,将两者相提并论,似乎有些不伦不类,但是我始终相信,用算盘经商要依靠《论语》的指引;同时《论语》的思想也要依靠算盘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财富。因此可以说,《论语》与算盘的关系似远实近。我年满七十岁的时候,有位朋友送给我一本画册, 其中一页上画着《论语》和算盘,另一面画的是一大一小的礼帽和红色刀鞘。有24小时,学者三岛毅先生来我家造访,看到这幅画觉得很有意思。他说:我是研究《论语》的人,而你是专攻算盘的人,既然连你这个拿算盘的人都如此认真地读书,那么我这个读《论语》的人也必须研究一下算盘了,你我二人一起努力,让《论语》与算盘密切地联系起来。后来他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论述《论语》与算盘的关系,举了各种各样的例子来证明道理、事实和利益必然是一致的。
我一直认为,人必须抱着巨大的欲望,全力谋求利益,才能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那些追求不实际的理论、爱慕虚荣的国民,不可能推动真理的进步。因此我希望,那些在政治界争权夺利、在军界专横跋扈的人都尽量收敛,致力于增强实业界的力量,也就是生产物质财富,如果做不到的话,国家就无法富裕。而说到致富的根源,那就是根据仁义道德的原则,以正确的道理创造财富,唯有如此, 这种富裕才能永远维持下去。所以我主张,如今最紧要的任务就是将看似毫不相干的《论语》与算盘联系起来,让它们共同发挥作用。
士魂商才
以前,平安时代的菅原道真提出过“和魂汉才”的说法,我认为很有意思,就据此提倡“士魂商才”所谓的和魂汉才,其根基必然是日本人所特有的日本魂。不过由于中国这个国家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又出现过孔子、孟子这样的圣人贤者,在政治、文学及其他方面都经验丰富于日本,所以在这层意义上,日本必须学习古代中国的文化和学问,培养自己的精神文明。中国的古代文化和学术博大精深,著作也不计其数,不过其核心是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另外还有《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等书籍,记述了大禹、商汤、文王武王以及周公的事迹,相传这些作品也都是由孔子编定的,因此孔子成了汉学的中心,提到汉学就离不开孔子的学问。《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的书籍,自然深受菅原道真的喜爱。据说在应神天皇时代,百济的王仁向朝廷进献过《论语》和《千字文》,菅原将其抄录了一遍之后供奉在伊势神宫,那就是世间现存的菅原版本《论语》。
士魂商才也有着同样的意义。当然,我们为人处世必须具有武士的精神,然而如果仅有士魂而没有商才,经济上无法自立,就容易招致灭亡,因此士魂是离不开商才的。关于士魂的培养,书本上有很多内容可以借鉴,而我觉得,养成士魂的思想底蕴终究还是在于《论语》。至于商才,也可以通过《论语》来充分地培养。或许有人觉得,谈论道德的书籍与商才好像没有关系,但是所谓的商才原本也是以道德为根基的,如果商人背离道德,欺骗、浮华、轻佻,赚取不义之财,那只是玩弄小聪明,绝不是真正的商才。因此我主张商才与道德是不可分割的,应该靠论述道德的《论语》来培养。此外,虽然为人处世之道相当艰难,如果熟读《论语》,仔细品味其中的内涵,就会领悟到许多人生的至理。所以我毕生都遵从孔子的教诲,把《论语》当作处世的金科玉律,从未离开过案头。
我国也有许多贤人豪杰,而其中既擅长带兵打仗、又精通处世之道的,要数德川家康公。正因为他深谙处世之道,才能够威服众多英雄豪杰,创下了德川幕府十五代的霸业,让后人得以在两百多年间高枕无忧,实在是伟大的人物。这位善于处世的德川家康公,曾经留下过各种各样的遗训,比如《神君遗训》就充分地检释了我们的处世之道。我把《神君遗训》和《论语》对照着阅读,惊讶地发现有许多相同的观点,可见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出自于《论语》。例如《神君遗训》中说:“人之一生,犹如负重担而行远道”,这与《论语 泰伯》中曾子所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一致。
此外,“责己不责人”是化用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雍也》)的句子;“不及胜于过”与孔子“过犹不及”的教导(《论语 先进》)是一致的;“忍耐为平安长久之本,怒为大敌”,是“克己复礼”(《论语 颜渊》)的意思;“人当有自知之明,如草上之露,重则坠落”,是让人安分守己。还有“若以不自由为常事,即可知足,心中若生奢望,则回想穷困之时”,“知胜而不知败,终致其害”等等,在《论语》的各篇中可以找到类似的说法。
由此可见,德川家康公的处世技巧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益于《论语》,从而开创了两百多年的宏图霸业。
世人认为,汉学的教育是肯定禅让讨伐,不符合日本的国体,这种说法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要看过《论语•八佾》中的一段就可以明白,孔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乐描述的是尧舜的事情,尧欣赏舜的贤德,于是让位给舜,因此歌颂此事的音乐也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而武乐描述的是西周武王的事情,虽然武王有贤德,但是他用兵讨伐纣王,通过革命夺取了帝位,因此孔子说歌颂武王的音乐没有达到至善。显而易见,孔子是不赞成革命的。话说回来,讨论一个人物的时候必须考虑到他的时代背景,孔子是两千多年前的周代人,不能露骨地批评周朝有多么不好,所以只能用婉转的表达方式,说尽美而未尽善。遗憾的是,孔子既没有见过日本,对日本这种万世一系的国体也一无所知,假如他在现代的日本出生,或者来到日本,耳闻目睹我们万世一系的国体,将会发出怎样的赞叹呢?他肯定会表达更高的赞赏和尊敬,像韶乐那样的尽善尽美已经不足以形容了。世人谈论孔子的学问,必须先认真探究孔子的精神,也就是说,以入木三分的敏锐眼光去考察,否则就有流于皮相的危险。
因此我认为,要学习处世,首先应该熟读《论语》,才能不误入歧途。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有各种新的学说从欧美国家传入日本,然而在我们看来,这些新的学说实际上大多是老调重弹,是东方人在几千年前就已经阐述过的内容,只不过表达的方式比较巧妙,或者容易让人接受而已。欧美诸国的进步日新月异,我们有必要研究那些新事物,但是同时也不可忘记,在东方自古流传至今的传统之中, 也有不能抛弃的宝物。
涩泽荣一语录:
工商业犹如厨房之米柜,乃国家之基础。
工商业者是文明的开路者、先导者。
信用实为资本,是维持商业繁荣之根基。
商业道德乃自修而得,绝非受之于他人之物。
拥巨万财富,未必是成功者,囊中羞涩者也未必是失败者。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發錯書 還不給退款 多次打電話反應 每次都撒謊欺騙我 直至今日都不給推薦
不错,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