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老上海:已逝的时光(老城影像丛书)图书
人气:33

老上海:已逝的时光(老城影像丛书)

三百余幅历史老照片,再现旧时繁华
  • 所属分类:图书 >历史>地方史志  
  • 作者:[吴亮] 著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老城影像丛书
  • 国际刊号:9787562483915
  •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8
  • 印刷时间:2014-08-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本书是老城市系列中的一本。作为一本地域文化类读物,本书以随笔的形式图文并茂地讲述了老上海在历史、文化、经济等层面,作为国际大都市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作为一个老上海人,作者并未平铺直叙对于老上海的所见所闻,而是从旁观者的角度解读老上海,带着思考和评论审视上海百年间的变迁。他的视角深入到了老上海的街头巷尾,寻觅那些已经消失的人和事,并结合鲜活、生动的老照片,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业已泛黄却有生命力的上海滩。

在本书中作者吴亮书写了他多年来对城市的持续迷恋、疏离、沉溺以及不合时宜的幻想。进入21世纪以后,有关城市的各类写作层出不穷,吴亮不愿意与那些时髦写作者共同分享这座城市,他谋求用他的文字表明,在他笔下的城市既可能是任何一座城市,又决不是任何别人笔下的某一座城市。本书的五十个章节写的是一个身份不明的人在城市里的游牧式生活,双重地既呈现出一个犀利的批评家所观察到的外部世界,又混杂着一个无所事事者的内面之思。

编辑推荐

老照片留下一座城的百年风云,勾起多少记忆与想象

全新装帧设计、全新图片处理,楚尘文化精制珍藏版

以珍贵历史老照片,重现清末民初"真实的上海记忆"。

人们沿着当时摄下的照片所指示的方向,逆时间而上,在寻常事物的影像中发现了诗意与悲剧性。

旧事物,一座旧的城,那些在当初生存着而今已逝去的人影,现在与我的呼吸同在。

※老城影像丛书※

徐城北:《老北京·帝都遗韵》、《老北京·巷陌民风》、《老北京·变奏前门》

叶兆言:《老南京·旧影秦淮》

吴亮:《老上海·已逝的时光》

黄爱东西:《老广州·屐声帆影》

流沙河:《老成都·芙蓉秋梦》

陆文夫:《老苏州·水巷寻梦》

林希:《老天津·津门旧事》

作者简介

吴亮

1955年生,现居上海。当代文学艺术评论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主要活动于文学批评领域,九十年代后开始将目光转移至当代视觉艺术,其间始终保持着对城市和当代文化的关注。自称城市漫游者、思想鼹鼠和游击队员,行踪不定,凭兴趣写作,点到为止,无恋栈之意。三十多年来,时写时辍,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文学的选择》、《批评的发现》、《画室中的画家》、《艺术家和友人的对话》、《秋天的独白》、《思想的季节》、《与陌生人同在》、《闲聊时代》、《艺术在上海》、《往事与梦想》、《我的罗陀斯——上海七十年代》、《夭折的记忆》、《此时此刻——吴亮谈话录》等;以及城市系列作品:《城市笔记》、《城市伊甸园——漫游者的行踪》、《老上海——已逝的时光》、《没有名字的城市》等。现任《上海文化》主编。

目录

已逝的时光(代序)

及时章 观览与迷思

支离的旧城图像

只有照片才是贮存一切细节的仓库

城市是一只大沙盘

俯瞰上海

背 时

寻常事物和摄影

停滞和缓慢

事过"镜"迁的趣味

比现实更持久的是照片

第二章 往昔的皮影

肖像照

在照片里梦游,并为之添油加酱

乘坐独轮车的丝厂女工

名人的行迹

西式婚礼

搭乘电车的女人

电台脂粉女郎

无 声

满满的人群

表 情

槛外人

饥 民

赌 博

小摊贩

丰满的女性

四舞女

从前的人打麻将

聚会场面:看热闹

第三章 照片为人世瞬间留痕

空与有

他乡是故乡

不署名的摄影师

许多这样的房子

沙逊大厦和老年爵士乐队

布 景

居家内景

神秘的别墅

图片上的旧马路

药铺和酱园

银色汽车

公用电话亭

盛宣怀的算盘

报业

第四章 留有体温的城

老字号

形同陌路

兰心戏院

片场和舞台

教堂

纸糊的牌楼:老戏院

当铺

地图上的咖啡店

电影院的挑唆

适合当代

过时的旁注

歧义

进步时尚

拆除

遭水淹的街道

第五章 通过印象之门

摄影革命文件

反复引用的照片

抵制的民众

"世上的人生又过了一刻"

上海大事记——btr

在线预览

l 俯瞰上海

远远地俯看过去,那时的上海就已经极像是一个巨大的社会世界的镶嵌作品,它铺展、连贯、绵延……在这个由无数细工匠人制作的世界里,从一个镶嵌符号过渡到另一个镶嵌符号是很突然的——不同的风格比肩而立:简陋的集居地、财富、大家族的徽记,或者是一位建筑师的纪念碑。分歧的趣味和生活模式堆积一处,毗连为邻,产生了容忍、惊讶、反感,也滋生了晕眩、兴奋和野心。凭着它,我们可以想象出另外一个城市,它是一切城市的原型。随便你称呼它什么。其实,考据并非在所有场合都有优先权,只要我们不在学术领域冒险,就能在想象世界中一试身手——它是你个人所看到的一座昔日的城市,你现在居住在其中,但它已经不再是照片里的那个城市了。

l 背时

有人一看到旧货头脑就发热,甚至旧照片,也足以使他们心跳。一张并不漂亮的脸,只因泛黄模糊,想象的热

情就会被激发了。一架老爷唱机,发出的声音绝不会悦耳,偏相信它是轻歌曼曲。西服并不合身,电卷烫发俗气逼人,仍赞不绝口……这都是不恰当的。但是人们愿意这样想象。背时一向是时髦的敌人,那是指"刚刚背时"。如果翻出几十年甚至一百年前的老货,背足了时,则又是新一轮的时髦了。要是手表慢了一分钟,这手表就出了毛病;要是墙上的挂钟慢了十二小时呢,指针依旧停在相同的数字上。

l 比现实更持久的是照片

24小时上午,我在福州路的一家书店底层意外地撞见这幅照片,模糊、泛黄,不过,它已经被复制成旅游明信片

摆在陈列柜中。和它一起展示的还有别的几张老上海照片,当然,如今它们都是崭新的了。但是我仅仅被这幅摄于30 年代的照片所击中,一种无声的惊愕使我说不出话来。我一向所熟悉的淮海路,六十多年前"曾经是那样的"!这的确让我讶异——整条街没有繁华喧闹的迹象,倒可以用"寂寥"一词来形容,我甚至嗅到某种忧郁的花香。沿街的白色楼房和竖窗、光秃秃的法国梧桐、屋顶的瓦、昏朦的天空、电线杆、有轨电车和小汽车。拍这张照片的时候可能是清晨,因为左侧的五昌南货号还紧闭着店铺的门。行人也很稀少,除了那个穿浅色长衫摆动双臂走路的男人和推着胶轮板车的脚夫,其余的人都隐没在朦胧的早晨光线阴影中。顺着透视线往右看,那幢高楼就是闻名遐迩的培文公寓(今天的妇女用品商店),再往前,便是一片天空——那时,永业大楼还没有盖(现在它的楼下是银行、土产公司和超级市场),更不要说几年前突然耸立起来的伊势丹了——不过,我可以断定赫赫有名的渔阳里(早期共产主义者在上海的活动地点)就在这幅照片右侧的边缘,肉眼也能识别得出。

谁在无意中,推开窗户拍下了这张并无特殊用意的照片?拍摄者的位置,一定是在老胡开文笔店楼上,这幢房子坐落在淮海路南侧,临近淡水路的拐角。只有在这里才能获得宽阔的视野,把街景一览无余地摄入照相机镜头。

一幅纸质的照片虽然脆弱,易于损毁被弃,但又是极其坚固的,它可以把一种有过的真实保持在平面之中,永不变形,而照片所反映的事物之原貌,却总是处在不稳定的状态里。所以,照片常常要比现实更持久。

我从小熟悉的淮海路如今早就面目全非,它给我的今日印象无比杂乱。相比之下,这幅照片中的"寂寥"和"忧郁"才恒久如斯地诉说着它曾有过的一个清晨。一幅照片能够击中我,是因为它提醒我有些事物已经不存在,而它的"标志"还有迹可寻。它还告诉我空间位置没有变移,但时间却从中永远流逝。这些都是令人惊愕的。尤其是,这条街道我从小就熟悉,它常常在我的梦中。

媒体评论

见解、雄辩、无可遏止、言论的快感!有如欣悦于吴亮的中低音,我从来不敢怠慢他的文字,每当展读,随之神旺。为什么美术界没有这样令人难堪的辞锋?而当书写城市,吴亮笔端柔肠百转。

——陈丹青(画家)

漫游者吴亮的敏锐经验,成为我们抓握城市灵魂的话语把手。在城市变得越来越陌生的时代,这种零度情感的观察照亮了我们的困顿。

——朱大可(文化批评家)

吴亮堪称告发中国当代城市之诡秘的及时人。他游走于街道,指点风景和非风景,恍惚如梦。

——陈村(作家)

他将繁杂的世界及对这世界的冷静描绘鎔铸于独特的个人风格,并用不容辩驳的语调将他的沉思默想彰显于世。

——孙甘露(作家)

吴亮的城市随笔给人留下深刻影响,是我记忆中最有趣的探索城市密码的文字。

——叶兆言(作家)

我曾向我的学生、朋友和那些依然喜欢阅读的人推荐过吴亮的城市随笔,因为他的这些文字与我们的呼吸和身体贴得很近,充满激情和活力。基于它对日常体验的传达,轻而易举跨越了由于知识背景差异导致的阅读困难,它的再次问世是时间的胜利:精品终将是精品,就象山峰终究是山峰一样。

——李小山(美术批评家)

如果说许多中国作家的写作不仅在内容上属于乡村,而且在文字感觉上也属于乡村的话,那么"城市孤儿"吴亮的写作从一开始就是城市的。他的文字闪烁着城市特有的质地与肌理,可以感受到城市的活力与动量。最主要的是他用他的文字,同充满了图像的城市展开了一场不分胜负的较量——揭发与转述城市的欲望,摄录与重播城市的景象,确认与扩展城市的经验。城市在他的摄影式的文字中获得了新生。

——顾铮(摄影理论家)

吴亮的《另一个城市》是一部真正的城市史。

——王明贤(建筑评论家)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枕书君**的评论:

吴亮写老上海,文笔精彩,细腻

2016-12-14 14:48:25
来自a011382**的评论:

好,很好,非常好!

2016-12-15 16:07:38
来自snoopy0**的评论:

非常满意,很喜欢

2016-12-19 05:37:59
来自j***n(**的评论:

上海地方志,值得一读

2017-01-23 14:55:06
来自随***6(**的评论:

正版图书。。。

2017-02-06 15:04:35
来自t***o(**的评论:

一套买齐了。喜欢人文地理的朋友可以挑感兴趣的买来看一看。书设计的很有怀旧感。

2017-02-15 12:37:12
来自大***五**的评论:

老上海:已逝的时光(老城影像丛书)

2017-03-07 12:45:30
来自汉***(**的评论:

非常好的书,值得收藏与阅读,谢谢当当。

2017-03-29 18:01:44
来自r***o(**的评论:

还不错。。。

2017-04-10 13:36:04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物流速度超快,性价比超高

2017-05-04 18:14:22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不错,都是老照片。

2017-05-21 14:46:36
来自梦***0(**的评论:

把它当做我的旧友来珍惜!

2017-05-25 17:35:52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老上海:已逝的时光(老城影像丛书),看看老上海。

2017-06-03 13:37:53
来自k***d(**的评论:

包装完好,质量极佳

2017-06-10 20:07:1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确实好!以前从来不评价,浪费了许多积分。现在好好评价,积累积分。

2017-09-20 13:50:31
来自买好书**的评论:

本书以随笔的形式图文并茂地讲述了老上海在历史、文化、经济等层面,作为国际大都市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作为一个老上海人,作者并未平铺直叙对于老上海的所见所闻,而是从旁观者的角度解读老上海,带着思考和评论审视上海百年间的变迁。他的视角深入到了老上海的街头巷尾,寻觅那些已经消失的人和事,并结合鲜活、生动的老照片,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业已泛黄却有生命力的上海滩。

2014-09-15 15:23:57
来自knorrcu**的评论:

蓝灰色的纸张上面印黑色照片看不清,真的很失败,内容还好。

2015-05-09 19:21:17
来自作人类**的评论:

书的内容比较无序,一些照片的堆砌。不适合系统的研究者,看得是个意境。

2014-11-05 20:52:4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看完了,注重看照片旁边的标注,文章内容没怎么看。

2015-09-09 07:29:5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整本书几乎都是老照片,照片的画质非常差,又是黑白的,可看性不高,失望

2015-07-22 08:44:31
来自***(匿**的评论:

老上海:已逝的时光(老城影像丛书) 陆续买了这套书,印刷质量不理想,老照片的缘故?或者是故意要的效果?内容还不错。

2017-05-18 22:08:33
来自sissi81**的评论:

对旧上海很感兴趣所以买的这本书,图片丰富,排版合理,看着挺舒服

2015-05-26 12:29:50
来自bao123m**的评论:

老旧的照片映衬出并不模糊的老上海记忆,老城的往事随照片浮现眼前,仿佛历史又穿越到从前,这种个感觉很美妙。

2015-09-18 16:38:57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用来送北京的客户,想把最美最有韵味的上海送给远方的客人。

2017-03-10 08:49:46
来自豆蔻咖**的评论:

用光影和文字记录下过去的老上海,很有史料价值

2016-08-03 20:04:16
来自liuzhen**的评论:

对了解上海这座城市的底蕴很有帮助,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2016-04-23 21:19:5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本书是过去江苏版《老上海》的再版,好像增加或替换了一些照片。但缺点是老照片清晰度不高、作家的文字也一般。在印刷精美又画幅较大的老照片类出版物很容易找到、网上搜索也很方便的当今,本书也只能属于可有可无了。

2016-04-07 13:40:46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