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以后居然发了疯,被岳父胡屠户一个耳光打醒,这是科举功名对一个读书人的震撼。
王玉辉眼睁睁看着女儿饿死在屋子里,只为了殉夫,获得一块贞节牌坊,而他转过身却留下了悲伤的眼泪,这是礼教的残忍和人性的幽微。
沈琼枝逃婚到南京,孤身女子,想在风流荟萃的南京卖文为生,这是现代女作家都感到艰难的事,她终被官府捕获。这是对人格独立的渴望与压制。
严监生费尽心机把自己的小妾扶正,却一命呜呼,的宝贝儿子也夭折,这是命运对人的捉弄。
杜慎卿一心想收个小妾,延续子嗣,但自己真正爱的其实是男人,这是时代的限制与伦理的枷锁。
削尖脑袋往上爬的匡超人,万里寻父的郭孝子,招摇撞骗的牛浦郎,假扮名士的权勿用等等。《儒林外史》里面的几百人,都在自己的命运轨道上挣扎。读此书,有一种浮在云端俯瞰芸芸众生、滚滚红尘的感觉,人间百态,悲欢离合,功名尘土尽在眼底,或感动,或难过,或怅惘,千回百转,令人难忘。
鲁迅先生评价本书:戚而能谐,婉而多讽。可谓公道。《儒林外史》的讽刺是笑中带泪的,是发人深省的。
胡适先生分析本书:这部书是一种讽刺小说,颇带一点写实主义的技术,既没有神怪的话,又很少英雄儿女的话。确实如此,《儒林外史》是如此真实,吴敬梓冷眼旁观,把他的时给人们看,写得又那么有趣,短篇连缀成长篇的形式,又很符合现在人快节奏的生活,你可以随便翻开一回,当做一个短篇小说来读,也未尝不可。
吴敬梓
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代文学家。安徽全椒人。
因家有“文木山房”,故晚年自称“文木老人”。
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
暮年,客居扬州,落拓纵酒,逝于客所。
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小说《儒林外史》。
及时回 说楔子敷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
第二回 王孝廉村学识同科 周蒙师暮年登上第
第三回 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第四回 荐亡斋和尚吃官司 打秋风乡绅遭横事
第五回 秀才议立偏房 严监生疾终正寝
第六回 乡绅发病闹船家 寡妇含冤控大伯
第七回 范学道视学报师恩 王员外立朝敦友谊
第八回 王观察穷途逢世好 娄公子故里遇贫交
第九回 娄公子捐金赎朋友 刘守备冒姓打船家
第十回 鲁翰林怜才择婿 蘧公孙富室招亲
第十一回 鲁小姐制义难新郎 杨司训相府荐贤士
第十二回 名士大宴莺脰湖 侠客虚设人头会
第十三回 蘧駪夫求贤问业 马纯上仗义疏财
第十四回 蘧公孙书坊送良友 马秀才山洞遇神仙
第十五回 葬神仙马秀才送丧 思父母匡童生尽孝
第十六回 大柳庄孝子事亲 乐清县贤宰爱士
第十七回 匡秀才重游旧地 赵医生高踞诗坛
第十八回 约诗会名士携匡二 访朋友书店会潘三
第十九回 匡超人幸得良朋 潘自业横遭祸事
第二十回 匡超人高兴长安道 牛布衣客死芜湖关
第二十一回 冒姓字小子求名 念亲戚老夫卧病
第二十二回 认祖孙玉圃联宗 爱交游雪斋留客
第二十三回 发阴私诗人被打 叹老景寡妇寻夫
第二十四回 牛浦郎牵连多讼事 鲍文卿整理旧生涯
第二十五回 鲍文卿南京遇旧 倪廷玺安庆招亲
第二十六回 向观察升官哭友 鲍廷玺丧父娶妻
第二十七回 王太太夫妻反目 倪廷珠兄弟相逢
第二十八回 季苇萧扬州入赘 萧金铉白下选书
第二十九回 诸葛佑僧寮遇友 杜慎卿江郡纳姬
第三十回 爱少俊访友神乐观 逞风流高会莫愁湖
... ...
第五十六回 神宗帝下诏旌贤 刘尚书奉旨承祭
第四十八回 徽州府烈妇殉夫 泰伯祠遗贤感旧(节选)
王先生走了二十里,到了女婿家,看见女婿果然病重,医生在那里看,用着药总不见效。一连过了几天,女婿竟不在了,王玉辉恸哭了一场。见女儿哭的天愁地惨。候着丈夫入过殓,出来拜公婆和父亲,道:“父亲在上,我一个大姐姐死了丈夫,在家累着父亲养活,而今我又死了丈夫,难道又要父亲养活不成?父亲是寒士,也养活不来这许多女儿!”王玉辉道:“你如今要怎样?”三姑娘道:“我而今辞别公婆、父亲,也便寻一条死路,跟着丈夫一处去了!”公婆两个听见这句话,惊得泪下如雨,说道:“我儿!你气疯了!自古蝼蚁尚且贪生,你怎么讲出这样话来!你生是我家人,死是我家鬼。我做公婆的怎的不养活你,要你父亲养活?快不要如此!”三姑娘道:“爹妈也老了,我做媳妇的不能孝顺爹妈,反累爹妈,我心里不安,只是由着我到这条路上去罢。只是我死还有几天工夫,要求父亲到家替母亲说了,请母亲到这里来,我当面别一别,这是要紧的。”王玉辉道:“亲家,我仔细想来,我这小女要殉节的真切,倒也由着他行罢。自古‘心去意难留’。”因向女儿道:“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我难道反拦阻你?你竟是这样做罢。我今日就回家去叫你母亲来和你作别。”
亲家再三不肯。王玉辉执意,一径来到家里,把这话向老孺人说了。老孺人道:“你怎的越老越呆了!一个女儿要死,你该劝他,怎么倒叫他死?这是甚么话说!”王玉辉道:“这样事,你们是不晓得的。”老孺人听见,痛哭流涕,连忙叫了轿子,去劝女儿,到亲家家去了。王玉辉在家,依旧看书写字,候女儿的信息。老孺人劝女儿,那里劝的转。一般每日梳洗,陪着母亲坐,只是茶饭全然不吃。母亲和婆婆着实劝着,千方百计,总不肯吃。饿到六天上,不能起床。母亲看着,伤心惨目,痛入心脾,也就病倒了,抬了回来,在家睡着。又过了三日,二更天气,几个火把,几个人来打门,报道:“三姑娘饿了八日,在今日午时去世了。”老孺人听见,哭死了过去,灌醒回来,大哭不止。王玉辉走到床面前说道:“你这老人家真正是个呆子!三女儿他而今已是成了仙了,你哭他怎的?他这死的好,只怕我将来不能像他这一个好题目死哩!”因仰天大笑道:“死的好!死的好!”大笑着,走出房门去了。
次日,余大先生知道,大惊,不胜惨然。即备了香楮三牲,到灵前去拜奠。拜奠过,回衙门,立刻传书办备文书请旌烈妇。二先生帮着赶造文书,连夜详了出去。二先生又备了礼来祭奠。三学的人,听见老师如此隆重,也就纷纷来祭奠的,不计其数。过了两个月,上司批准下来,制主入祠,门首建坊。到了入祠那日,余大先生邀请知县,摆齐了执事,送烈女入祠。阖县绅衿,都穿着公服,步行了送。当日入祠安了位,知县祭、本学祭、余大先生祭、阖县乡绅祭、通学朋友祭、两家亲戚祭、两家本族祭,祭了24小时,在明伦堂摆席。通学人要请了王先生来上坐,说他生这样好女儿,为伦纪生色。王玉辉到了此时,转觉心伤,辞了不肯来。众人在明伦堂吃了酒,散了。
文人墨士至此,满腹迂腐,末路衰亡亦是定局。此书未至古典小说正宗,实有其理,前几回范进严监生者,尤为精彩,而后则絮絮叨叨,平淡无奇。至末几回,又喜见曲折,亦难掩总体之暇。若阅后,眷此草草数言,可称\'评点\',亦是承古人血脉至今。
比我想象中要好,尤其是“事起人物俱来,事尽人物俱散”自由的人物调度。其讽刺比钱钟书更为自然,钱钟书学贯中西讽刺起来不免有点掉书袋,局外人指手画脚的感觉。吴敬梓却完全描绘人物本来面目,“不着一字寓褒贬”讽刺已入骨。
儒林外史其实算是对古代儒生的最后的一个具有终结的意义的作品了。把它算作谴责小说不够确切,不过中国人喜欢凑数,凑成4仿佛是一个习惯,所以这个也并做后来的三部成为一个分组。
不仅仅是封建社会的一面镜子,也不仅仅是封建文人的一册医学标本,那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状貌,那是凝聚着作者对人世观察思考的心酸慨叹。由之既可见明清文人生活、心路的细微纹理,又可体味作者广历世事、深察人心之后对人的生存境界、精神追求的界定和重塑。
稀饭呀稀饭!是原版(也就是文言文版的),有个小缺点就是没注解,虽然看得懂,有些也能猜到意思,但是相比其他文言文版的书籍在这点上还是有欠缺的。不过只要有初二的水平就能看懂的,我觉得比水浒原著要通俗些吧
果麦文化出品。装帧设计比较精美,用纸和装订都还不错。但是只提了用于校勘的几个底本,短短一句话。没有详细的版本校勘说明,而且字体太小,书的开本又很大,上下左右留白太多,毫无意义。阅读困难,需要批评。当当的活动很给力,值得一赞。
算不得国学,当不得古典。只算是半白话的小说吧!人物刻画不能说不真实,也不能说不刻板。或者说,正因为真实才刻板?八股取士下的文人,或酸儒,或假道学,连虚伪都是千篇一律的。沽名钓誉,附庸风雅,趋炎附势,文人待价而沽。真学者支撑不起的时代。
是一本群像小说,刻画了一系列的文人儒士形象。中国现在的官场文化在这里全能找到根。贪赃枉法是正常,剥削欺压是应当,读书原是为功名,文章只是敲门砖,学问还请靠边站,纸上全部不当真。真是赤裸裸啊!士绅勾结,附庸风雅,迂腐可笑。全写尽了。
像是进入异度空间,被一个又一个戴方巾的游荡者牵着走,时间在身边静默流淌,最终凝固于南京。被学术研究提纲挈领出的概念重新长回血肉,文士社会的传统生活全貌现身纸上。“只有佼佼者才能使书写版本贴近众多无名讲故事人的口语”,吴敬梓就是这样一个讲故事的人。
也许负能量的暗黑才和现实的社会更接近,《儒林外史》受到历代文人推崇,无论是疯疯癫癫的范进或是虚伪无耻的匡超人,不仅活在在那个科举的封建王朝,他们的“子孙”们依旧带着难以琢磨的人性基因存活到了现代,也许就生活在我们身边。
有个时候,懊丧自己没有生在古代,或者资本主义社会,那样的话就不用思考,一心科举或一心发财。那是限于当时对历史,外国,以及现实的了解。不知过了多久,“九死一生”,仿佛不停的在超越,但是不知道尽头。也许就是,没有功德圆满,没有一步登天。
乱哄哄唱罢又登场,此起彼伏,如波涛滚涌。轶事、公案、笑话、美谈,都是戏里可以唱出来的。武生们都有些传奇,文士们怎么不见做出一行诗出来过?摹事状人周到轻捷,下笔短平快,事烦人众,读着未免昏昏。含而不露,骂尽天下势利之徒,不亦快哉!
第七回中,范学道近五十岁的人连苏轼也不识。一恍惚不知是作者在夸张还是科举时代一切诗词都是邪说。不过始终不信万历年代会如此荒芜。——读毕,近期仍想放在床头,因为这始终是本从小学时读到现在的耐读的经典。
老娘送我的13岁生日礼物,前后看了两遍,很喜欢开篇的王冕作画的那部分,也是全书唯一一部分没有讽刺的一段,从此开启了我的理想主义梦,一老牛一短笛,看云卷云舒,感鸟语花香,远离物化的尘世,拥自己的爱好终老~
“烛幽索隐,物无遁形,凡官师,儒者,名士,山人,间亦有市井细民,皆现身纸上,声态并作,使彼世相,如在目前,惟全书无主干,仅驱使各种人物,行列而来,事与其来俱起,亦与其去俱讫,虽云长篇,颇同短制;但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因亦娱心,使人刮目矣。”
坐了半日,日色已经西斜,只见两个挑粪桶的,挑了两担空桶,歇在山上。这一个拍那一个肩头道:”兄弟,今日的货已经卖完了,我和你到永宁泉吃一壶水,回来再到雨花台看看落照!“杜慎卿笑道:”真乃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一点也不差!“
我是第一次通读儒林外史,其中的很多人物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除去编入课本的范进,我们还需要了解虞博士、杜少卿、凤鸣岐等等这些正面人物。而书中一些或仗义疏财或或见利忘义的故事也可以作为年轻人的明镜。
《儒林外史》的文学价值绝不低于四大名著、四大奇书,只是相比篇幅短了一些。长期以来,社会对《儒林外史》的重视严重不够,其实这同样是一部经得起反复阅读和研究的好书,但相比四大名著,对这本书的研究远远不足。
——你们这些诗人靠什么活着啊?又不种地,又不经商,又不当兵,又不打劫。——我们,卖诗为生。——卖身太辛苦啊。世人有几个不趋炎附势的,那行得正的贫寒君子,又有几个去相与的,还不是被嘲讽为人孤僻;为欺世盗名,为蝇头小利,朋友不是,师友不是……
这样写的小说特别对我胃口,主角不断变换,其人其事,又何止世间百态。再者吴敬梓叙事可真是不显山露水,却潜移默化。我就不喜欢那些情绪太多,故意很多跌宕起伏之类的书,说到底也只是作者一个人在自顾自high而已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吴敬梓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
一群不学无术,骗吃骗喝的糊涂虫。 王冕是作者唯一尊崇赞誉的人 杜少卿是作者的原形,不拘礼法,但有不会持家,把祖上基业都败光了 还有后面写的是在南京的故事,所以读起来很亲切。元武湖,莫愁湖,鸡鸣寺。。。里面写的玄武湖犹如仙境。。嘻嘻
和以前课本里完全不同的感觉,值得读很多遍。第一遍粗粗的读就觉得很有意思,不过还是漏了很多吧。但其实不是很赞同杜少卿,还有那帮子文人。反倒是周进与范进也有其可爱之处。整本书中最让人感动的还是那些市井小民,比如鲍家老头。
中国小说是散点式意识流的写法,前头看着还清楚,不知道哪里看漏了头,越来越看的糊涂了。吴敬梓是安徽人,胡适说他是安徽第一个文学家。这本书里头确有很多安徽的方言,比如说“落后”做“然后”“之后”讲,似乎只有我们那里的方言里才有这种说法。
补课。其实,到底是以“显示着生活本身流动的、天然形态的艺术”作为叙事特点,还是琐碎零散的线索情节,也属于见仁见智吧……时间线实在是让我有边读边列表的冲动。讽刺是毒的,写人性是狠下手的。这种古旧版本的注释读来永远有极大的乐趣……
一直久闻此书大名,这次想起来买了一本,印刷质量还说得过去,就是边缘裁切有一段有些粗糙。全书内容毕竟有些年头,尽管小说语言和现今差距不大,但本书的注释让读者对那个时代的理解更加清晰,透彻,让我身临其境,越发感觉此书之绝妙。
好像星爷的电影,有丑态百出满嘴黄牙的吴孟达,比如胡屠夫,有扮丑可怜的君如大姐,还有疯癫兮兮的星爷们 真是可爱又可笑,相比金瓶梅事无巨细的吃喝玩乐,奢靡香艳的倚红偎翠,儒林外史实在是太亲民了,群像妙然,好一副乡绅官民百态图
重看了一遍。我现在觉得这并不是官场现形一类的讽刺小说,而是包法利夫人之类的东西。书中世界的平庸和命运的琐碎几乎是现代式的。背后的作者强健而多情,是此书胜于《水浒》《三国》之处。我想再把红楼看一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