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传统教育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传统教育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传统教育论文

传统教育论文:传统教育社会学的论文

一、教育社会学的“新”发展———对传统教育社会学的超越

进入当代社会,教育社会学经历了较快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在英国取得了空前的知识地位和政治影响,英国的社会学家在“新”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处于“领跑”地位,并于70年代晚期建立了教育社会学的专业课程。教育社会学成为现代西方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主要流派,产生的原因也由于世界的全球化进程而具有国际性。当今世界学术传播、交流的国际化的现实也决定了其必定与“传统”教育社会学有很大区别。首先,对传统结构-功能主义方法论的挑战。功能主义建立在社会进步和工业发展的乐观主义背景中,主张通过特定道德价值的社会化,使学校教育制度成为促成个体适应社会并整合到社会系统中的最合适工具,具有代表性的是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他在对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研究中认为,学校是典型的社会化的现代环境,他将班级视为社会体系的子系统,认为其作用在于维护社会秩序,而学校和家庭是承担传递价值和规范责任的机构,塑造个体人格和符合工业社会要求的特定发展。20世纪60年代,随着西方文化运动的发展,“新”教育社会学研究以“冲突理论”为武器,矛头直指功能主义。主张以社会冲突来考察教育现象,批驳功能主义的技术功能理论,认为无法把学校教育的发展直接归因于经济与技术变化的结果,也无法把学校教育的主要作用归结为对学生进行从事未来职业所需技能的训练;学校的主要作用在于传授社会支配集团的身份文化(statusculture),学校教育发展的动力来自不同身份集团之间的冲突。其次,对传统教育社会学“教育平等”观的超越。传统教育社会学承认教育不平等的合法性,认为教育竟争是一种民主政治的机制,不平等本身是教育系统外在的因素,人们职业上的差别是社会职业结构变化的结果,教育系统中的不平等是从外界带入的偶然的无能为力的东西,学校本身是公正的、中立的,教育是获得成功的钥匙,人们可以通过工作和教育保持或改变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新”教育社会学则认为学校从表面上看是公正的、中立的,其实它却是处于统治阶级控制下,“不仅学校制度、教育价值观为统治阶级所控制,而且连学校教什么、教谁、如何教也是如此;教育竞争也不是公正的,首先,具有不同阶级等级背景的学生在受教育的条件方面有优劣之分;其次,学生的成就动机也不是中立的因素,它受着阶级结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再次,学校里传授的知识以及掌握知识成败的标准对中、上层阶级的学生有利,对下层阶级学生不利;另外,从总体而言,教师的操作性价值判断也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相一致。”学校并不能产生教育平等。

二、“新”教育社会学发展趋势及其批判

(一)“新”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融合

吴康宁教授认为,从60年代末开始,西方教育社会学逐渐繁衍出各种各样的理论,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学派,从而使教育社会学进入一个学派争鸣的时期。而到了90年代以后,教育社会学虽然存在多元化发展,但各学派之间的论争渐渐少了,出现了多元共存共融和形成教育社会学共同体的发展态势。米歇尔·扬的《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的新方向》一书将教育社会学与知识社会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作为传授知识主要渠道的学校课程纳入了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视域。在70年代中期,美国一些学者也参加了“新”教育社会学的讨论。如阿普尔作为课程论领域中的政治———社会派激进主义的“重构概念论者”运动的领袖出现的,他是从课程论领域的意识形态批判开始的。在70年代末,他在《新教育社会学:分析的文化与经济再生产》一文中把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激进的教育社会分析概括在“新”教育社会学之中。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将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互动理论与知识社会学熔合并铸就了一套新的、多元的批判性工具。教育社会学中纯粹的理论急速减少,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学科跨界、观念变化。到了90年代后,批判的传统与后现代的发展集中在教育政策分析和教育改革领域。

(二)学科继续发展的批判取向

“新”教育社会学研究的领军人物兰德拉(Laudera)、布朗(Brown)和哈尔西(Halsey)认为,在过去的40年中,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构成中的关键要素包括下面一些问题:“不同社会群体的生活机会中教育究竟发挥了什么样的功能?怎样有效地解释为什么有些群体总是会赢而有些总是输?教育是作为个体解放的途径还是社会控制的途径?教育后果与经济和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怎样好地理解教育过程?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吉诺斯(HenryGiroux)在《新教育社会学的再制与反抗理论:批判的分析》一文中更尖锐地指出:“劳工阶级学生不全然是资本的副产品,亦即不全然顺从教师与学校———它们教导他们以过着一种感觉迟钝的劳工生活———的命令。相反地,学校代表纷争的领域,这个领域不只具有结构的矛盾与意识形态的矛盾,而且也具有集体的、有知识的学生的反抗。”这些问题是对教育的目的与作用、教育与个体关系、失败儿童的原因等方面进行考察,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传统教育学研究的突破。

传统教育论文:试论青年传统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摘要; 关键词

:传统教育原则 方法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步深入,青年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对当代青年的历史传统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实:由于过去长时间的政治运动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摧残和“反传统”教育,把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置于与传统隔绝的状态,这种消极影响至今还在一些人的思想深处留有“阴景”.同时,刚刚恢复的传统教育,虽然在全国各地出现了不少好的作法和经验,但还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社会性传统教育机制和系统的可操作的方式、方法,相对于其他教育来说,传统教育在总体上还存在着薄弱现象.为此,作者在总结、借鉴国内外传统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就当前我国青年传统教育的指导原则和一些可行性方法,谈一点意见和建议.

一、对当代青年实施传统教育的主要原则(一)传统教育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相结合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障.对青年实施传统教育,必须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只有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才能保障传统教育的正确方向,才能够帮助青年人明辨是非,区分出传统文化的优劣精糟.离开了四项基本原则,传统教育就势必陷入盲目,甚至误入歧途.但是,四项基本原则是在我们的国情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如脱离了的文化传统,四项基本原则就会失去贯彻和坚持的深厚土壤.所以,四项基本原则教育与传统教育既是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也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二)扎根于传统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相结合

对青年进行传统教育,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在广大青年中坚持和发展我国文化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使他们认识到作为一个中国人,不仅不能忘了民族的“种”,断了民族的“根”,而且还要在吸收运用中更加民族化.从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看,越是民族的才真正是属于世界的.扎根于传统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我们在实施传统教育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种关系:(1)批判与断承的关系,剔除封建糟粕,吸取民主精华;(2)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超越;(3)本族文化与外族文化的关系,以中华文化为基础,积极吸收消化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使其融汇于中华文化之中;(4)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要有中国传统文化去适应现代化的要求,为发展现代人类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以上关系处理好了,就可以使我们的传统教育具有更大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同时,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的命运和未来延续问题也找到了比较圆满的答案.

(三)坚持“大传统”教育与突出重点相结合

所谓“大传统”概念应该这样理解:从纵向观察,它不仅包括“从孔夫子到孙中山”,①,在中国古代和近代史上形成的文化传统,也包括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在中国现当代所形成的革命传统和作风;从横向上观察,它不仅包括儒家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也包括墨、道、法、释等诸子百家的传统思想;不仅包括传统哲学、伦理、宗教,也包括传统教育、科技、文学、艺术、思维方式、生活习俗等.作为现实的教育活动,必须首先树立“大传统”观念,把在中国历史上所形成并延续下来的所有传统文化资源,都要系统地整理、挖掘出来,让当代青年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从中吸取的营养.然后在兼顾的基础上突出两个重点教育:

重点之一是儒家传统伦理思想教育.深厚悠远、包罗宏富的儒家伦理思想,主导了漫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浸润和滋养了二千多年的华夏文明,代表了东方传统伦理精神的特殊方向与价值取向.儒家伦理文化关于社会、人生与家庭的道德范畴与修养方法的许多思想,经加工改造后对当代青年卓有教益.

重点之二是革命传统教育.以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列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培育和形成了一整套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包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公而忘私的雷锋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压倒一切敌人和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对生活和革命事业的的前途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严守纪律、自我牺牲、顾全大局、勤俭节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德等等.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反映了我党、我军、我国人民的光荣历史,闪烁着时代的光辉,“至今仍然是我们保持革命本色、拒腐防变的巨大精神力量和思想屏障.特别是在无数革命先烈身上体现出来的高尚情操和革命气节,荡气回肠,感人涕下,永远是我们学习、敬仰的楷模.”②

传统教育是我们对青年进行传统教育的出发点和基础,不从大传统观念出发去考虑问题,很容易使传统教育因缺乏立体感而显得支离破碎.如果过份强调大传统教育而忽视突出重点,就会使传统教育因不得要领而流于空泛.两个重点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典型意义,在大传统教育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就能够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能将青年传统教育引向深入,进一步强化效果.

以上三大原则是我们当前在实施青年传统教育工作中应当时时把握的指导思想.除此之外,由于传统教育属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领域,还需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原则,如教育与青年特点相结合的原则;社会教育与家庭、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的原则;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等.把这些一般性原则运用到青年传统教育领域,同样具有指导作用.

二、对当代青年进行传统教育的主要方法加强当代青年传统教育的任务十分明确,指导原则亦已拟定,那么,教育效果就直接取决于我们在施教活动中采用何种相应方法、方式和手段.曾形象地把工作任务比作过河,把方法比作桥或船指出:“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③正确的方法来源于社会实践.在传统教育的方法、方式上,理论界和全国各地以至于国外都在精神文明的建设的实践中,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少宝贵经验,为本文的总结归纳提供了现实的素材.

(一)寓传统教育于社会文化建设之中

社会文化建设所形成的文化环境与舆论导向,对青年接受传统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当务之急的是政府采取宏观调控的手段,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要求,构建弘扬文化传统与借鉴外来文化的消化吸收机制,确定共享的文化传统认同及其时代价值系统.明确提出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并把它推向社会,成为人们的一种行为判断标准,从面形成繁荣向上的文化氛围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在这方面,新加坡政府近年来向国民提出的“五大共同价值观”④的作法,值得借鉴.要加快建设文化市场体系和市场运作规范,建立必要的宣传、整理、奖惩、调控、保护等综合性传统文化的运行机制.出版界有计划地组织力量系统挖掘、整理、撰写、出版正面引导传统文化的书籍和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的读物;影视、戏剧界要改变重“宫廷戏”的作法,把能够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历史人物、故事,经过提练、加工和艺术包装,不间断地推向文化市场,让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在愉快地鉴赏文艺作品的同时,受到传统文化的陶冶,达到传统教育目的;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整顿和管理好文化市场,大力支持、奖励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和介绍传统文化的作品,严禁那些充满色情、暴力、凶杀、迷信等不健康书刊、音像制品流传社会,毒害青年;全社会都要注重对各地历史文物、古迹、纪念馆、博物馆的精心保存、维护和开发,搞好定点德育基地的建设,定期组织青少年参观游览,再现它的宝贵价值.

(二)寓传统教育于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系之中

大、中、小学校是集中培养未来人才的场所.我国各级学校总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发展,对青少年学生“德”的培养是及时位的.我们理解这个“德”的培养基础和发展方向应该是:在灌输、培养、训练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再融入现代道德意识,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青少年身上得到继承发展,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化,为当代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以学校这个专门场所对学生施加传统美德教育和影响,具有其他任何场所无可比拟的优势.学校可以通过制定完善的培养目标体系,明确地把传统美德教育纳入各科教学计划之中,渗透于各科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之中,使传统美德教育与其他各项教育互相交织,对促进学生的发展,保障人才培养的正确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在学校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方法、方式很多,比如开设专门的传统美德课或知识讲座;举办弘扬传统美德的知识竞赛或演讲比赛;采劝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走出校园建立德育基地,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了解国情民情,请当地的老将军、老八路到校内作革命传统报告;强调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和日常训练,实行严格管理和操行评定等.

这些作法总的来说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事实证明也是有效的.但问题在于寓传统教育于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系之中这个重要方法及要求,在一些教育管理者思想上还没引起真正的重视,没有形成广泛的自觉意识,致使一些很好的传统教育形式成了应景、应时之作而流于形式主义.这些活动的开展还缺乏系统性、目的性和创新性,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学生往往是迫于压力被动参与,使教育效果无形中受到抵消.如何更好地将传统教育有机地融合到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系之中,充分发挥出学校在传统教育中的优势,还有待于施教者进一步的努力和探讨。

(三)寓传统教育于大型群众性的教育活动中

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开展大型群众性教育活动,较大限度地吸引青年职工和学生参加其中,经受锻炼和陶冶,迅速提高思想觉悟水平,是新形势下加强青年传统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这种活动的较大特点是主题鲜明,有严密的组织程序和措施.形式新鲜活泼,强调青年人自觉自愿地参与.

近年来,国家机关的有关部委和部分省市在青年中提出并尝试开展了此类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比如,由团中央、国家教委联合推出的、从1993年开始启动的“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活动;上海市从1982年起在广大青年中开展的“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从1994年始在全市青少年学生中开展的“五心”教育活动.⑤所谓“五心”,内容是“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这项活动开展后,立即得到全市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热烈响应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五心”教育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强烈的震撼和广泛的共鸣,就在于它正确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及时回应了时代的呼唤.这种教育的突出优点是把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机地衔接起来,找到一条崭新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道德教育途径.事实证明,“五心”教育的效果是明显的,这种方法的运用是成功的,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四)寓传统教育于具有地方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之中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各地传承时总是带着浓郁的地方乡土特色.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在历史上曾有许多地方被誉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积淀着丰富而又有个性的文化遗产.各地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吸收利用本地先贤们创造的文化成果,注入时代内容,加以更新提高,用以鼓舞、激励和教育当地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为地方性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直接的传统文化资源.在这方面,我们发现湖南省岳阳市的一些作法⑥值得借鉴和推广:修葺文物古迹和名胜景点,开辟民族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园地;继承民间传统习俗,开展独具匠心的文化娱乐活动;锤炼历代先贤和革命前辈的思想精粹,铸造富有时代气息的城市精神;挖掘从古至今的地方传说和史实,酿造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这些作法系统而具体,切实可行,把它移植过来,用以加强青年传统教育,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好路子.

有鉴于此,我们建议今后各地对青年进行传统教育时,应充分挖掘利用具有乡土气息的传统文化资源,这样做不仅会强化青年传统教育的效果,而且还会使精神文明建设因独具地方特色而充满无限生机.

传统教育论文: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缅怀纪念活动汇报

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缅怀纪念活动汇报

---缅怀先烈激励斗志勤奋工作

四月一日至二日,局全体党员以及部分老干部和辖区先是事务所的党员共29人,在党组书记亲自带领下,冒雨前往我省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浙江平阳红军革命根据地进行缅怀纪念。重点参观了以粟裕为师长的红军挺进师司令部、抗日学校、红军当年艰苦生活的环境、革命的简陋武器和革命纪念碑等。亲眼目睹了,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和人类的解放,在极其艰苦、困难和危险的环境下,仍能坚定信念,不怕牺牲,英雄战斗,全体党员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党性观念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大家认为:

一要不忘先烈、牢记宗旨,不断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发扬红军的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观念。用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提高司法行政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实现我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的认识;

二要明确目标任务,为创造良好的法治社会而努力。不断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任命感。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创造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全体同志要立足本职工作,主动作为。要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基层司法所工作,不断提高我区司法行政队伍整体水平;要及时了解和掌握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做到早发现,早处理;要加强“五五”普法以及法律进社区的工作力度,不断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要大力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真正维护好弱势群体合法权益。要紧紧围绕中心,明确目标,为促进我区的法治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工作;

三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提高司法行政队伍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要以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加强司法行政队伍管理和业务素质的提高,进一步树立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政为民的高素质司法行政队伍。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好人民的公仆。

传统教育论文:论我国传统教育类出版社数字化转型

摘 要:教育出版业在我国出版业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教育出版机构以教材、教辅的形式把图书发行出去,并获得了巨大的收益,然而,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被应用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数字化成为教育出版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无疑警示教育出版业要紧跟时代步伐,做好数字化准备。本文分析了我国教育出版的现状并给出了教育数字化出版面临的挑战,然后就如何实现数字化出版提供了可行性思路。

关键词:传统教育; 出版社数字化转型

数字出版是出版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出版行业的一次大发展、大变革,数字化出版一方面丰富了图书内容,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出版的形式,并延伸了出版空间,扩大了消费群体需求。生活在信息网络时代的人们,阅读方式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曾经人们通常是手不释卷,到了今天,大多数人更习惯于通过网络来查询阅读自己所需求的信息,而且出版人也可以通过网络得到最及时的反馈与评论。由于数字出版涵盖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人们对数字出版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1 数字出版的定义与特征

数字出版是近年来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存储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基础上,融合并超越了传统出版内容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出版产业。数字出版代表了整个数字出版的整体革命,是多方位数字化的过程。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及时,是出版业的流程和工艺进行数字化;第二,是我们便于记录二次信息的介质,现在越来越多的存储介质比纸张更易于记录和读取数字化信息,这种新介质叫做数字媒体;第三,就是流通领域的革命,包括我们的电子商务。随着信息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我国出版行业无论是在出版形式还是在出版样式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变得丰富多彩,结合时展特点与社会的进步规律,我们可以看出,数字出版是未来出版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它代表了出版业发展的方向和潮流。

数字出版具有以下优势特征:首先,数字出版具有开放性、即时性、多媒体性等;其次,它降低了出版的成本,大幅度减少了传统出版的许多中间环节,与传统出版相比,操作过程更加简单,节省了纸张,使出版产业朝着低能耗、高环保的方向发展。国家已经把发展数字出版和多媒体技术列为科技创新的重点。根据调查表明:我国的传统出版业发展已经走进瓶颈期,具体表现在:及时,纸张图书的售出量明显呈现出下滑趋势;第二,图书的人均购买量也逐年下降;第三,图书出版业利润收益逐年呈现下降趋势;第四,我国居民的阅读率逐年下降,根据调查显示:1999年我国国民阅读率为60.4%,2001年下降至54.2%,到了2005年竟然下降至48.7%,取而代之的是国民花费大量的时间上网,浏览网页,聊天,玩游戏。到了最近几年,人们多数以电子书代替纸张图书,人们多数是利用大量的时间来浏览电子书来娱乐生活,种种迹象表明:数字出版将成为中国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出版业重量级成员的教育出版业,在网络信息时展的冲击下,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教育出版业应该怎样进行数字化转型,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2 我国教育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业内人士认为,教育出版业主要负责教育类图书的出版和发行,它的内容具有针对性、侧重性、实用性等特征,存在固定的消费群体,这些消费群体拥有巨大的购买力,而且教育部门的研发能力很强,因此,图书的出版与更新速度也是非常之快,一旦某一类图书打入市场,就会获得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同时也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我国教育出版业在整个出版行业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因为教育出版物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接受教育的国民群体的素质的培养,一些人甚至认为中国的出版经济是教育出版经济,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因为只有教育教辅类读物才拥有最广泛、最众多的读者,只有教育类图书才会有最稳定的收益,每一位国民都需要接受教育,出版教育图书是传统教育出版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教育出版大约占据了整个图书市场的70%左右,教辅图书则支撑了整个出版业的半壁江山。但是现行的教育出版也存在一些问题,正是由于教育类图书的市场需求量比较大,收益比较好,才导致了各类出版社和民营企业竞相涌入教育出版市场,这一方面加剧了市场竞争,另一方面一些不法商家在利益的驱使下不顾出版物的质量,以单纯的数量为目标肆意发行教育图书,一些质量不合格的出版物流入市场,扰乱了市场秩序。近年来,伴随着高考自主命题政策的实施,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教育图书,所以,出版社的市场销售格局受到限制,再加上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日益把目光集中在互联网信息搜索上,传统教育出版的发展正在迎接新的挑战,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型,走数字化发展的道路。

从表面上看,出版业的数字化革命并没有给教育出版业的发展带来威胁,因为,现在大多数的教育类图书仍是以纸张的形式发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电子类图书更具发展潜力,因为它具有低碳环保,可循环使用,覆盖面广,应用形式多样化的特点,而高端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会使电子教材应用更加广泛,国家政策也会向这种更为环保和便利的出版方式倾斜,所以,教育出版的数字化发展势不可挡,教育出版业的发展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字化水平。

面对这种形式,我国教育图书的数字化出版主要面临三大挑战:

首先是市场需求的变化。伴随着数字化的发展,教育形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我国的教育出版已经从提供广泛化、标准化的出版物向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转变。

其次是出版社角色的转变,由出版商变成服务商。从数字时代学生与教师的需求来看,他们需求的内容不再仅仅是一个纸课本,而是一套涵盖电子教材,融合多媒体多个行业的个性化的教育解决方案,所以,此时的出版社重新定位自己由教育出版向教育服务转型,是否能赢得客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客户服务的质量。

是产业规划方面的变化,从传统出版到数字化出版,我国的教育出版商面临着如何整合资源、技术和资本的挑战。

3 教 育出版如何实现数字化发展

我国教育出版社的数字化发展中自然会出现很多问题,要想实现出版业的数字化发展,就必须明确这些基本问题,从实际出发来探究解决策略。

首先,出版物的内容资源有限,数字产品的一大特点就是信息量大,然而,单个出版社的信息资源是十分有限的,所以,要加强出版行业的内外联合,实现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建立数字化出版服务平台,形成数字化资源的聚合效应,这样才能确保拥有足够信息量,迈出数字化出版的及时步。在出版行业强强联合的条件下,信息资源实现丰富化和较大化,构建规模庞大的数据服务系统,这样才能更加吸引消费者,开拓了市场,此外,还要加强教育出版社与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因为高校是教育类知识的源产地,是教育出版事业发展的原动力,把高校研究出的学术成果进行整理并发展为数字产品在构建好的数字内容平台上出售,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建立数字化教育服务平台已经成为教育出版业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方法,这些服务平台包括:学习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学习资料数据库、课后测试系统等,这样就将课上学习、课后作业和家庭辅导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多方位的数字化服务体系。数字化服务平台是数字产品售出的货架,要想实现教育出版行业的数字化发展,这一服务平台是基础。

其次,打造教育图书的数字化精品内容。评价一个出版产品的优劣主要看它的内容质量的高低,一本书版本形式再丰富多彩,如果没有好的内容作支撑也不会吸引来消费者,所以,打造数字化精品内容是实现出版数字化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来合理改善数字产品,积极开发形式多样、内容生动的教学资源,例如:多媒体教学资源、网上资料查询等等,通过交流互动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内容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这样的教育资源才能获得价值。

再次,要提高数字化服务质量,在数字化背景下,让读者读上数字化图书并不是最终目的,要想实现其长远发展,就要提高服务质量,教育图书出版服务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形成个性化服务,针对不同的读者建立有侧重点的学习数据库和数字化题库等,创造教育出版数字化服务方式。要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树立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为了方便读者学习,可以利用无线移动通讯技术展示教育资源,让读者利用多种数字移动终端和载体实现随时随地学习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4 国家和社会如何促进教育出版数字化

未来5年是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首先,为了使教育出版数字化运作积极有效地进行,国家应该加快制定适用于网络特性和数字出版的法律法规并进一步出台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对于不顾出版内容质量,扰乱出版市场秩序的盗版行为要给予严厉打击,严格规范数字化出版秩序。

其次,要培养全体公民的知识产权维护意识,彻底净化互联网环境,从根本上消除数字版权的盗版问题。国家要利用网络、媒体等多种传媒手段,加强版权保护宣传力度,使消费者积极参与到版权保护行动中来。在出版人方面,要提高维权意识,全体社会成员要齐心协力共同打击侵犯版权的不法行为。

再次,要想有效维护版权,就要掌握先进技术,对数字产品进行权限设置、添加密码,实行数字签名、认证措施等来保护数字出版时代的版权,保护措施与共享措施相结合,技术与法律互为补充;同时,教育出版行业要相互联合起来,共同对抗不法盗版者,在全国范围内成立系统的版权保护组织,形成区域联盟或行业联盟。

,在出版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今天,教育出版行业已经认识到,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对接过程中,人才匮乏成为主要问题,成为影响出版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瓶颈,表现在既懂数字技术又精通出版业务的人才少之又少,这样就导致出版社只能提供满足社会需求的方案,却无法自主研制并开发方案,技术人员与出版人员无法实现畅通的交流,无法进行有效编程。面对这种局面,国家教育机构要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注重跨学科人才的培养,要培养出既精通网络信息技术,又通晓出版行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实现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化出版的顺利转变,实现信息化技术切实为出版业的发展服务,使出版业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带动下拥有更多的读者,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总结:本文首先解释并分析了数字化出版的定义与特征,接着又分析了我国教育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从国家、社会和教育出版社三个层面提出了教育出版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建议和措施。从中可以看出,教育出版业的数字化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因为在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出版业不能与时展相分离,虽然我国现在的数字出版发展还面临一系列难题,但是教育出版的数字化发展与应用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所以,各个教育出版社一定要注重自身经营方式和理念的革新,积极跟上时代的步伐,着重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性的力量。

传统教育论文:X院遵义革命传统教育之行

这就是红色之旅——记重庆市地房勘规院遵义革命传统教育之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在改革开放不断发展、深入的今天,在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执政能力的今天,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到“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为了学习艰苦奋斗、团结向上的长征精神,9月24日重庆市地房勘测院48名党员和老同志踏上了前往遵义的列车,开始了这次历时3日的“红色之旅”……遵义是红色的,“红得耀眼”。红,这里指遵义是中国革命圣地。在红军长征中,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遵义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地,是党的及时代领导集体的诞生地。25日早晨,在绵绵秋雨中,同志们来到“遵义红军烈士陵园”。红军山的三百多梯台阶,身旁的石刻栏杆上,记载了1934年10月开始的那场纵横十一个省份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幅红军战士以血肉铸成的历史画卷展现在眼前,林莽沉沉,裸山如刃,黄沙大漠,激浪长河,刻下长征者铿锵的足音;寒风砭骨,雪压冰封,矗立起长征者英勇的雕像。纪念碑前,党旗下,8名新党员庄严宣誓,以无限的忠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随后,同志们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和息烽集中营,重温党的历史,看着那矮小阴冷的牢房,了解到革命先烈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斗争,遗物在目,却是故人难在,深深的触动了在场每一位共产党员,大家感到在充分享受着烈士们流血、牺牲换来的胜利果实时,身上同样肩负着沉重的历史使命。心是红色的,“红得烫人”。在“红色之旅”中,以革命圣火烧红的拳拳赤子之心,更加坚定。“在党的关心下,今天我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庄重的向党保障:从今以后,我更要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模范地履行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现在我在土地利用规划所,承担的市级规划正在进行,各个区县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也逐步展开。作为一名研究生,党和国家在培养上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我应当努力工作,争作业务技术骨干,做出业绩来回报组织,回报社会,不负国家的培养和大家的期望。树立高度的责任和敬业精神,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新入党的同志如是说。“作为老党员,我们首先是要带头勤俭节约、廉洁奉公、自觉奉献,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浩然正气。在院的努力实现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再创业的重担以落在青年人的身上,希望他们更要严格要求自己,秉承我院‘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攻关’的优良传统,在长征精神的感召下,踏踏实实,艰苦创业,全身心的投入院的建设中去。”老同志如是说。血是红色的,我们誓为红色的事业奋斗一生。在党中央提出要加强执政能力的背景之下,院的发展要上新台阶,就必须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牢记“艰苦孕育着希望,奋斗孕育着成功”,做到“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扑下身子将勘测事业做大做强。

传统教育论文:浅析传统教育的教师地位与现代远程教育教师地位之比较

论文摘要:无论在传统教育中或是在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师都起着他人不可替代的作用,且具有一定的特殊地位。文章从中国传统教育的教师社会地位和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变化论述入手,揭示了传统教育的教师地位与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师地位所具有的共性,厦其独特的个性。从而阐明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师的社会地位,及其在现代远程教育中所应有的支持服务现念和基本素质。

论文关键词:传统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教师地位;个性;共性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可以说,始终伴随着教育活动。教育起源于原始人类为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而旨在使人适应其生存环境,使人从物质性存在向精神性存在不断地超越、发展。对于动物界来说,遗传、环境是决定其生存的两大因素,但对于人类来说,除此之外,还有第三种因素,这就是人类的创新的倾向和技能,而这些又要依靠教育加以引导和强化。其中,教师就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史载,我国夏代已经开始建立学校。《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学则三代共之。”这里阐明了夏、商、周学校名称的不同称法和作用。

《礼记·文王世子》:“凡学世子及学士,必时。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簖,皆于东序。小乐正学干,大胥赞之;箭师学戈,衡师丞赞之;胥鼓南;春诵,夏弦,大师诏之;瞽宗秋学礼,执礼者诏之;冬读书,典书者诏之。”这就是说,凡是教育世子和学士,按四季安排科目。春夏二季教授持干戈的武舞,秋冬两季教授持羽蒋的文舞,都在东序进行。由小乐正教授持干的舞,大胥助教;由篇师教授执戈的舞,篇师丞助教。大胥掌鼓击南乐。春天讽诵诗歌,夏天以诗配弦乐,都由太师传授。在秋天里于瞽宗(殷学名)学礼,由礼官教授。冬天读书,由掌管古籍的官员教授。由此可见,西周的教师是由相应的官员充当,体现了当时“政教合一”的教育特点。

春秋初、中期,很多奴隶主贵族没落为士。这些人由于失去了世袭的特权而流入社会,于是成了历史上及时批出卖知识维持生计的“士”。士除了给统治者出谋划策外,也以自己的知识传授他人换取生活费用,这就使相当一部分“士”承担了教师的职能。而春秋末期逐渐出现的私学,预示着中国教育重心的大迁移,它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标志着中国教育的新模式、新阶段。私学不像官学,隶属于政府机关部门,而具有相应的灵活性和独特性。其经营者并非官吏,而是专门化的教师,是单纯的脑力劳动者。他们以教书育人为谋生之道,以造就人才为自己的专业责,因而使“师”区别于历史上旧形态的王官而获得了新的意义。随之,教师成为一种从事教育的特殊职业者,且具有一定的特殊地位。

《苟子·礼论》:“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此语不仅表明师是礼之本,而且将师与天、地、君、亲相提并论。又《苟子·修身》:“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这里苟子又把教师作为“正礼”的准绳,使教师的地位超过了礼的本身。

《吕氏春秋》则提出了具体的“尊师”问题。《吕氏春秋·尊师》中有:“生则谨养,谨养之道,养心为贵;死则敬祭,敬祭之术,时节为务。此所以尊师也。治唐圃,疾灌渡,务种树;织葩屦,结置网,捆蒲苇;之田野,力耕耘,事五谷;如山林,入川泽,取鱼鳖,求鸟兽。此所以尊师也。视舆马,慎驾御;适衣服,务轻暖;临饮食,必蠲絮;善调和,务甘肥;必恭敬,和颜色,审辞令;疾趋翔,必严肃。此所以尊师也。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听从不尽力,命之曰背;说义不称师,命之曰叛。背叛之人,贤主弗内之于朝,君子不与交友。”这是说,对老师,“生则谨养”,“死则敬祭”。老师的一切生活起居,都在弟子尽职范围。并要求侍奉老师必须和颜悦色,恭谨庄重。对老师所教,必须言听计从,“听从不尽力,命之日背;说义不称师,命之日叛”,认为“说义必称师”、“听从必尽力”才是君子之学。而“背叛之人”,则不得任官交友。可谓把教师的地位推到了至高。这种师道至尊的思想也为汉代“师法”之严作了先导。

汉代官学和私学都很兴盛,学生不断增多。为了提高私学的办学效率,有的经师采取“次相传授”的方式,即先生直接对高业弟子传授知识,再由这类弟子传授给初学弟子。史载董仲舒“下帷讲诵”,有些弟子靠“次相传授”,从未见过老师的面。经学家郑玄拜马融即是这样,竞至三年未见师面。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分学生为“及门弟子”和“著录弟子”(如同现代远程教育中的“注册生”)两种。前者以直接向先生请益,商讨学术,论辩经义。后者慕大师之名而来,请老师著其姓名,承认他弟子的身份,以后则伺机请教。其“师法”之严可略见一斑。汉王充针对汉代儒生治学,好“褒古毁今”、“信师是古”提出了“距师”,主张破除对教师的迷信。但其“距师”并不意味着否定教师的作用。他认为,孑L子门下所以能出现七十二贤人,就是归功于老师的“引而教之”。

汉代至唐代,师道衰微。当时,一般士大夫议论拜师之事,辄“群居而笑之”,人们更“耻学于师”。于是韩愈写下了著名的《师说》,强调“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苟子以师的地位高于礼,韩愈则以道的地位高于师,这反映出在传播道、礼手段进步后(唐代书籍已可刊印),师的地位有了变迁;也说明教师的地位在经学衰落、文学勃起后,毕竟再难与先秦、两汉相比。及至宋、元、明、清,教师的地位时起时伏,虽有“九儒十丐”,以及后来的“臭老九”之说,但总体来讲,“尊师”,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在人们的头脑中已经定格。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现代远程教育,导致了全新的教育环境与教学模式。随之,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都相应地出现了新的变化。其中“教师的地位”的改变,引人注目。有人提出,从事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师,应是由“讲台上的圣人”转变为“路边的向导”,从传统教育中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辅导者。我们说,将现代远程教育中的教师定位为“从传统教育中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辅导者”,转变为“路边的向导”,有着一定的道理,但不无偏颇。

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的载体。其教学的设计、实施都是由教师担负完成的。尽管在远程教育中,教育的主体已经从教师个人扩展到了一个教育团体。在这个团体中,有相关的网络教育设计人员、网络教育技术人员和美术设计人员以及网络管理人员等。但教师作为教育主体和教学载体的中心地位没有变化。所以,现代远程教育中的教师,首先应是“传授知识者”,其使命仍然是“传道授业解惑”,只不过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其“道”、“业”不同罢了,其“解惑”的手段更加现代化而已。比如西周时期的乡学,其“授业”手段主要是“言传身授”,其授课内容主要是“六德”(知、仁、圣、义、忠、和六种道德规范)、“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种道德行为)和“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种科目),类似现代远程教育所讲的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其次才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辅导者。时至今日,如果把教师定位为如上面《苟子·礼论》、《吕氏春秋·尊师》所言,以及“讲台上的圣人”,显然是不现实的。至于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路边的向导”,也是值得商讨的。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站在“路边”作“向导”,还应置身其中,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如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网上的相互交流”、“BBS”讨论等。这里所说的“组织者”,也要与一般意义上所说的教辅人员分开。

这样说来,在现代远程教育中,“严师”是否还有必要?我们说,答案是肯定的。《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其意是说,凡是学习的途径,尊敬教师是最困难的。只有教师得到尊敬,道理、学问才为人所重,道理、学问为人所重,这样百姓才知道尊重知识、学问。这句话强调了尊敬教师的重要性。只有尊敬教师,才能尊重知识、学问,从而学到真正的东西。所以,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尊敬教师仍然是学习好知识的重要前提条件。否则也有个“民”(学生)不知“敬学”的问题。反过来说,要想使学生“严师”,教师必须有值得学生尊重的地方。这就要求从事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技术(或者称手段)。

首先,在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作学生的良师益友。从“天地君亲师”的传统理念中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的“忠”、“孝”、“敬”。今天虽然没有哪一位教师还拥有这种思想,但是在人们的思想中,“尊师”还是挥之不去的。这就要求,一方面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学生有可尊敬的地方;另一方面必须有丰富的有关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有可供学习的内容,以便做好学生的“良师”;同时,还应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从学生角度出发,进行换位思考,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以便做好学生的“益友”。《吕氏春秋·诬徒》:“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矣。所加于人,必可行于己,若此则师徒同体。人之情,爱同于己者,誉同于己者,助同于己者,学业之章明也,道术之大行也,从此生矣。”也就是说,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同一起点,要学生所做的,必可反推及于己身,这样才能“得教之情”,才能称为“善教者”,也才会使“学业彰明”,“道术大行”。所以说,那种不分教育对象如何,一本教案讲终身的做法是万万要不得和行不通的。《孟子·尽心上》:“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孟子这句话是讲教人方法的。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就是没有条件到门直接接受教育的,也会以自身的作为影响那些私下仰慕自己的人。其实,我们可以把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学生看作“私淑”自己的人。生活中,我们对自己从没见过面的某某教授敬仰,是因为他的人格或学识影响了自己。《苟子·劝学》:“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其意是说,学习的途径没有比爱好教师再快速了。这就告诉我们,现代远程教育中的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影响学生,使他们喜欢自己,以便产生一定的学习动力,从而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

其次,在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掌握一定的多媒体技术,以便更好地传授知识。现代远程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概括起来讲,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专业知识随时更新要快。因为时展变化快,作为教师不仅仅要求自己精通业务,还应捕捉专业发展的前沿信息,以便提高自己的学术理论水平,及时地吸收那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新知识,尤其是对那些变化较大较快的专业知识,更应如此。这里也有个与时俱进的问题。

二是专业知识因人更新要快。现代远程教育的对象绝大部分是成人,而这些人在学习中无疑有着诸多困难。《礼记·学记》上说:“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就要求教师传授知识时一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有利于他们的自学为目的。

三是要掌握一定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积极参与课程建设。作为一位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师,我们说,未必要成为一名多媒体教育技术的专家,但是必要的、基本的、常识性的多媒体技术还是应该了解和掌握的。这样更有利于自己对知识的传播手段有所选择和有效地利用。同时,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不仅有利于教师认识水平的提高、合作意识的增强,而且有利于其专业技能的发展、知识结构的优化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四是要用新知识启发学生。在具体的授课中,无论面授或网上授课,都要注重用新的材料阐明自己的观点,做到深入浅出,不故弄玄虚,并切忌浅人浅出式的庸俗化。另外,结合学生学习的内容,还要经常提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新问题,开展书面讨论或网上讨论,并适当地给以引导,借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便达到学生“好之”、“乐之”的理想效果。从而改变他们被动学习的模式。

五是要有良好的教学支持服务态度,解惑、及时。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他们有着更大的学习自主权和学习主动权,他们可以根据自己是否便利来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和进度。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同时,还必须能够更多地担负起指导学生的担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信息和学习资源,提供较好的学习方法。另外,要将自己的联络方式(如电话、E—MAIL、BBS网址等)告诉给学生,以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向自己提问。同时,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知识性问题要认真、及时地进行回答,做到有问必答,力求无误。而对于学生提出的带有研究性的问题,要适时进行开导。这种开导主要是向学生提供一些思维方法,重在“导疑”、“导难和“导法”,而不是具体的内容和答案。如果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师以良好的心态做到以上几点,那么教师这时得到的回报,无疑是学生的信赖,或者是仰慕。由此,现代远程教育中“严师”风尚的形成,也就不期而至,教师在人们的心目中的地位,也就可想而知。

总之,中国的传统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虽然说从载体到教学方法等均有很大的差异,但总体来讲,还是一脉相承的。其中,教师起着他人不可替代的作用,且具有一定的特殊地位。传统教育的教师地位与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师地位虽具有较大的变化,有着各自独特的个性,但同时也有着不可否认的共性。

传统教育论文:浅谈古诗教学中的中华文化传统教育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不仅历史悠久,作者众多,而且作品丰富,题材广泛,技巧高超,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一绝。古诗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一座宝库。古诗自然成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文化传统教育。”那么,作为蕴涵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在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下面浅谈四点:

一、 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

1、热爱祖国的教育。“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2、热爱家乡的教育。古人言:“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足见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自己对家乡的恋恋不舍。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3、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包括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说过:“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可见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他们身上闪烁着中华文化传统的光芒。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唐代李绅在《锄禾》一诗中写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他们的劳动成果,做一个爱人民的好孩子。

二、 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1、亲情教育。亲情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亲情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点。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魏朝曹植的《七步诗》则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之间不可互相迫害,应和睦相处。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

2、友情教育。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学生来说,与朋友的交往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朋友的学生,不仅会孤陋寡闻,而且心理是不健康的。因而友情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古人一向重视朋友的间交情,如李白的《赠汪伦》,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三、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观的教育。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在注意环境保护的同时,我们可结合古诗教学,着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1、热爱水资源的教育。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教育学生节约用水十分必要。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幅壮丽的瀑布图,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赞叹之余,我们不禁要反思:假如没有了水,还会有瀑布吗?大自然的许多与水相连的神奇景观还会存在吗?

2、热爱鸟类等动物的教育。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动物的生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在古诗中,涉及写鸟的比比皆是。如孟浩然在《春晓》中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处处鸟语,使春天显得有了气息。杜甫在《绝句》中也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的鸣唱和白鹭的飞翔,充满了一派生机,从侧面反映出自然环境的美好。此外,骆宾王的《咏鹅》,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等诗都是环境教育的良好素材。如果恣意破坏鸟类等动物的生存环境,那么绝不会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诗)的动人美景。

3、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的教育。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写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出墙来的一枝红杏赞美了满园春色。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以荷花的美来衬托西湖的美。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仅描写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表达了自己对小草的深切赞美。贺知章在《咏柳》中写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两句将柳树、柳条描写得非常美,既写出动人的形态,又写了碧绿逗人的色彩。杜牧的《山行》、《江南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等诗均有相关的描写。这些用来教育学生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具体直观,具有很强的教育性。

4、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赞美了西湖美丽宜人的风景。李白的《望天门山》写出了天门山的巍峨险峻;刘禹锡的《望洞庭》写出了秋夜月色下的洞庭美景;张继的《枫桥夜泊》则描绘了枫桥一带的夜景……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强调了以自然为友,以山水为师。是向学生介绍祖国壮丽山河的生动、凝练的语言。它们不仅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四、 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学生成才的基础。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挖掘内容,进行的教育。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体现了诗人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精神。明代诗人于谦《石灰吟》则表现了作者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甘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高尚精神。王安石《梅花》一诗中的“凌寒独自开”歌颂了梅花不屈不挠的精神。诗中的梅花,其实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元代画家王冕在《墨梅》中也写道:“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不仅写出了墨梅的高雅气质,而且反映了他的人品和贞操。在教学这些优美的诗句中,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其效果自然好于枯燥无味的说教。

诗歌教学自身不仅是审美性的,还兼有伦理、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正如《论语•阳货》中所提到的:“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诗的思想感情,使之受到感染,进而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让古诗这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传统教育论文:论信息时代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网络教育 传统教育 影响互补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信息时代网络教育的突出特点、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影响和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而着重点在于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影响。对此影响从师生关系、教学方式和教育观念加以深入具体地分析,阐释了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互补相长的辨证关系。

关键词:网络教育 传统教育 影响互补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而网络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基于网络技术的网络教育应运而生。上世纪90年代末,教育部推出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拉开了网络教育的帷幕。新千年伊始,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则标志着网络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新时代新形势伴随着新问题:网络教育的突出特征如何?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产生哪些影响?二者的关系怎样正确看待?本文不揣浅陋,意在对上述问题略作探讨。

一、网络教育的突出特点

所谓网络教育就是把技术层面和行为层面相结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构建出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在网络教育中,学习资源在较大范围内共享,形成教育环境,保障学生个性张扬、思维创新的空间。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较,有以下特点:

(一)交互性和开放性。在网络教育中,师生的双向互动、实时互动得到了加强。在与学生的交往和交流方面,教师少了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通过邮件或实时聊天的形式接收教师传来的教育信息。接受教师的个别辅导,也可以向教师反馈教学信息;教师则根据学生随时发送的教学信息不断调整和改善教学,促进教学网络多方位的能动性的实时交互,使师生之间的不间断的交流成为可能,促进教学相长。网络教育由于技术上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网络教育可以是实时的或非实时的,在线的或非在线的。网络教育使受教育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接受网络学习,且网络教育对所有个体都是开放的。个体不会因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被拒之门外,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教育。

(二)虚拟性和共享性。网络教育是虚拟的教育,它没有真正实物形态的教室等教育场所。受教育者不必每天去教室,只需进行键盘操作。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电子课本、案例等,在网络上开展实时或非实时的教学,同时利用后台管理系统对学生的作业、测试进行监控。网络中的资源是共享的,可以为网络用户所有。网络资源是数字化资源,它不是少数人的特权。因特网上有人类迄今为止最丰富的教育资源,任何人可以通过任何地点的因特网终端进入网络,享用网络资源。网络中的数据库、图书馆、信息库等都可以为用户所用。

(三)个性化和多样化。网络教育是基于个性的教育。学习者在网络中点击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自主学习探索。他们又可以不受到主流文化和意识的控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视角来理解知识、发展个性、开发创新思维。

二、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影响

(一)网络教育解构了传统的师生关系。网络教育的出现使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网络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互动的网络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准长期性分离状态。缺乏了真正实物态的教室和学校,教师的也不复存在。教学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角色在网络教育中的转变,由知识学习的指导者、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课程教材的执行者和教育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未来生活的设计者、知识体系的建构者、课程教材的研究者和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网络教育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网络教育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网络教育中的教学是以传者和受者相互作用的形式,以信息内容为主要认识对象,以自主的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在传统教育中,学生是以班级的方式同时同地学习,学生彼此互相影响,互相交流,共同参与。在网络教育中,时空的彼此分离决定了学生采取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个别化学习,很少受到教师和他人的干涉。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己的生活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安排如何学习。网络教育的教学方式的独特处还体现在技术媒体的应用上。传统教育中,教师主要借助黑板、粉笔、课本等辅助媒体,同时运用自己的语言、非言语行为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网络教育中技术媒体代替了传统的口头传授,教师主要依靠技术媒体传播教学信息,如教学软件、电子邮件、网上讨论、数据文件和数据库、在线学习管理系统等。

(三) 网络教育更新了传统的教育观念。网络教育的出现为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提供可能实现的空间,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从网络教育中受益并把学习贯穿一生。网络教育改变传统教育中片面注重现实、追求已有知识的观点。教育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我们今天把重点放在教育与学习的过程上,而不是放在传统教育学的教学原则上。网络教育有利于把学习中的他教转变为自教,网络教育中没有教师的压力和外在事物的干涉,学习自主。学生要想获取知识,只有自己去网络中寻求,去自主选择。网络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不断解构原有的知识体系,不断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互补相长

(一) 网络教育益于开发学生的智商,传统教育益于培养学生的情商。网络教育中的信息异常丰富,教学信息的多元化,可以激发学生对现代科学的向往。学生在网络中不仅要接受信息,还要对信息进行判断、分析与综合。当学生从传统教育耗时重复的任务中解脱出来后,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学习和创造。虽然网络教育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但是网络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情商上却有较大的困难,因为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不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如果忽视学生情商的培养将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传统教育可以弥补网络教育的这一不足。传统教育十分重视学生情商的培养,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规范、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事的原则,以便在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

(二) 网络教育益于培养学生的自我,传统教育益于发展学生的协作。网络教育中学生往往是单独学习,单独解决问题,有很强的独立性: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不是求助于教师,更多的是在网络中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但独立性发展到一定程度,也有可能向自我中心转变。当一个人过度相信自己,就听不进他人的意见,不能与他人合作。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使得各项任务绝非个人就能完成,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显得尤其重要。传统教育中学生和教师彼此互相联系,经常交流,经常从事同一活动,接触的时间很多,彼此之间也更容易沟通,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经常在各项教学活动中得到体验,学生的合作精神也日益增强。这将为学生今后进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 网络教育益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传统教育益于形成学生的观念。网络教育中没有的。学生可以置疑、调查研究并进行考证,可以把自己的新观点、新想法公布在网络中,真正做到个性张扬。然而网络教育的开放性也影响到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学生的价值观对学生的行为有很强的指导性。网络教育中没有规范价值,面对各种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学生很容易迷失其中,形成不良的价值观。如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电脑黑客。且过度上网容易使学生逃避现实,形成网上依赖综合症。传统教育则不同,学生接受的教育材料是经过严格筛选考证的,不符合社会规范、道德标准与法律范畴的内容一般不会出现在教材中,且学生的日常行为受到教师的严格监控。如果出现不符合规范的行为,教师会运用教师权力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纠正。

总之,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彼此不可取代,而应取长补短,相辅相成。网络教育是传统教育的补充,它只有与传统教育相结合,才能完成教育的使命;而传统教育只有借助于网络教育才能实现学生的个性化、独立性的发展,实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

传统教育论文:试论传统教育不容忽视

论文关键词:传统文化 传统教育 流行文化

论文摘要:传统经典文化和崇高的人生美德,是大浪淘沙,沉淀历史、积淀文明的结晶。因此接受传统教育,学习经典文化,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求,尤其对于正在求学的茶苹学子,更应成为时尚。

c

传统美德、经典文化是人类奠基性的财富,传统经典就是我们敬爱的先人们灿如织锦的文化造就的主线,是中华民族世代尊奉的美德。从先民的歌唱、圣贤的著述,到元明清的戏曲、平话小说,无不贯穿着人文精神,大爱情怀。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其基调就是关心人世,热爱人生,健进而厚德,中和而崇礼,尊重自然万物而心系苍生家园。

传统美德是历史大浪淘出的真金一样的文化精华,是我们整个民族选择的结果,它穿越时空,久已激起世界上有识之士的赞赏和悦服。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栋梁,应该拥有坚定的信仰。只有这样,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才能担负起社会赋予的责任。目前大学生在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要大力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1进行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教育

大学生消费观念扭曲,产生盲目樊比,畸形消费,冲昏头脑,越来越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开始为了物质享受而向自己的道德挑战,民族的传统美德面临了严峻的考验。正确引导学生文明不等于奢侈,优势不应引来懒惰,进行吃苦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2顽强的意志是传统道德的根本

顽强拼搏的意志;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气概;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风格;自尊自信,自强不息的品质是传统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市场竞争的“法宝”。我们必须高扬顽强拼搏这面旗帜,在学习领域扫除形形色色的浮躁现象。很多青年学生不喜爱自己的专业,出现厌学情绪,坐在教室魂不守舍,心不在焉,迟到、早退,上课睡觉,终日漫无目的,其实就是缺乏顽强的意志。大诗人李白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柞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终成二代诗豪;茅以升少年立志,远涉重洋,经历千难万险,终成为桥梁之父;中国体育健儿用顽强拼搏的精神书写壮丽篇章;我国拥有勇于创新、善克难关的科技人才队伍,因为他们的顽强拼博,才有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与返回,圆了中国人“太空之旅”的梦想成为我国科技史上的又一光辉里程碑。“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用坚韧不拔的意志顽强拼搏,成功才会摆在你眼前。

3树立为民族的明天而奋斗的远大目标

人生如航船,只有用力稳住航舵,遇到暴风雨才不会使你偏离航向。好多学生认为考好大学就是为了好工作,好工作就为好收益。为了目的不要过程,为了目标不择手段。急功近利,一再喊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其实自己根本没注意已“先发而后至”,输在了终点。近年来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令人触目惊心的事件,深人思考发现,大学生与所谓的“问题少年”思维方式太相似了,都是惊人的短视。物欲的膨胀,使得大学生迷失了人生的目标和方向。我们努力的较高目标不应是金钱和权力。一定要有激情、热情、责任、义务,唯有如此,才能担负起引领和救赎的职责。

4珍惜感动,选择快乐,永不放弃,相信自我

处在学习生活之中,正是青春年少,拥有美好的年华,应该历数自己拥有的幸福,珍惜朋友亲人带给的感动,用一颗平常的心面对人生和生活。每一个人都是有待开发的金矿,而决定个人含金量高低的则是心态。大多数人的智商、享赋和条件相差无多,又都一样年轻,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因此,积极或消极的心态,对自己的人生和生活、学业的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正确的心态,整日消沉抱怨,患得患失,又怎能实现自己辉煌的梦想和人生目标呢?

选择快乐,永不言弃,相信自我,在自我肯定中完善自我。接受良好的教育和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树立人生观和价值取向,构筑自己风光别致的精神家园是十分必要的。

5知识教育是获得成功的必要保障

“知识就是力量”,“教育是及时生产力”,这些真理早已在实践中被人们反复验证。不接受教育,不学习知识,一个人一生中就很难做出一些令人可喜的成绩,而且还会由于知识贪乏而造成失败。因此,在求学阶段,尤其是处于大学期间,认清知识的作用,并且积极主动地涉猎广泛的知识领域,为将来参加社会工作的实践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就显得尤为迫切。

由于人生精力和时间有限,每一个人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洞悉全部内涵,因此学习间接经验,接受传统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拥有这方面的知识,就能洞悉事态的走势,把握创业方向,才能推陈出新,拥有美好的人生。

传统教育论文:浅谈传统教育的审美特征

【论文关键词】审美特征 教育美学 传统教育

【论文摘要】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与南京当代教育科学研究所不久前联合举办了江苏省首届“教育美学与教学改革研讨会”,省内一些著名教育专家应邀出席会议,并就教育美学这一门新兴学科的普及应用,以及与教学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关系等作了交流。现将部分专家的发言整理,以飨关心这方面问题的读者。

要研究教育美学的审美特征,首先要追本溯源,了解教育美学教学艺术的起源和根本。

历史上的汉民族属于农耕民族,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农业对天有着强烈的依赖性。风调雨顺,就会丰衣足食。一旦遇到旱灾洪涝,就会饥寒交迫。这种天与人福祸相依的共同性就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观念,而“天人合一”的观点就成为中国古代最根本的哲学思想和审美理想。同时,由于农业需要对种子、土壤、天象的耐心观察,就造成了发达的形象思考能力,丰富的情感性格,形成了象形文字,形成了中国古代的美性文化和我们民族的美性思维。

西方主要是渔猎民族,那里的环境险恶,生存艰难,信息的传播显得相当重要。灯光、旗语、信号的发展,就成为符号,形成了发达的辨声拼音的文字系统。同时,渔猎饮食长于解剖分割,最终形成了欧洲民族逻辑分析性的思维模式,这就是理性思维模式。

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生活方式的不同,经济基础的不同,东西方形成了不同的文字和文化,中国产生了象形文字,形成了美性思维;西方产生了拼音文字,形成了理性思维。西方这种理性思维决定了西方世界对各种自然现象,各种问题,用逻辑分析性的思维,剖析个一二三四,这就好像他们的餐具刀叉一样,是一种分割式、解剖式的思维模式。我们中国人的美性思维方式是具象性的心灵体悟,中国古代讲“天人合一”,人即宇宙,宇宙即人,没有差别,自然和谐。和谐的自然,和谐的艺术,和谐的伦理道德,构成整个宇宙,整个世界,整个社会的和谐秩序。这样的一种哲学美学意蕴,这样的一种社会理想境界,你不可能用西方的理性思维来分个一二三四,问个子丑寅卯,它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你只能用心灵来体悟它,来感知它。

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教育教学在内容与方法上的必然不同。西方的思维是科学、抽象的理性思维,这必然决定了他们崇尚的是自然科学。他们的教学内容,物理、数学、化学等等,都是科学的,分析的,解剖的。而中国的思维方式是形象式的美性思维方式,这就决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内容必然是艺术性的审美教育内容,是哲学、是艺术,是对人格美的追求和完善。比如孔子的“六艺”——礼、乐、书、数、射、御。这之中,礼就是道德规范,对应了今天的德育;乐就是音乐,对应为今天的美育;书、数分别为语文、数学,对应为今天的智育;而射、御分别为射击和骑马,对应为今天的体育。德、智、体、美发展。

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教学方法,西方采用的是以阐述、说明、分析、推理为主的讲解式教学方法,是一种左脑的教育。中国古代的教学方法,与其艺术性的教学内容相适应,为一种形象、情感的体悟式教学方法,这是一种右脑的教育。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哲学以及科学都靠“体悟”才能理解。

到底什么是体悟,我们不做西方形式逻辑式的定义解释,这种体悟只能用中国式的体悟来体悟。举个例子:孔子向老子求教哲学上的辩证法,老子闭目养神了半天,问道:“你看我的牙怎么样?”孔子说:“已经全掉了。”老子又问:“我的舌头怎么样?”孔子说: “还好。”老子又闭上眼睛,再也不说话了,孔子站了半天,恍然大悟,连忙道谢,带着弟子一同退出,弟子不解其意,孔子说,他讲出了真理。老子讲的是什么真理,老子讲的是什么———“至刚者至弱,至柔者至强”。老子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把辩证法的较高深的道理讲得这么透彻,这就是体悟式的教学方式,这就是较高超的教学艺术。

体悟式教育,是在中国大一统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教学艺术,是教者点悟和学者领悟的高度统一,是教与学的高度统一,这一中国独特的教育方式舍弃了定义的阐述,概念的理解,推理的判断,逻辑的把握,是生动形象的充满情感、想象、智慧和活力变化的审美艺术教育。

但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正在把人当作机器人来进行教育。“五四”以来学习西方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搞全盘西化,抛弃了我国古代教育的传统。建国以来,又是学习苏联的教育模式,搞成了左脑教育,概念的、定义的、分析的、推理的、抽象的、逻辑的,这是教育史上的大倒退。例如,现在的语文课,小说、散文、诗歌,总是时代背景,一二三四;作者介绍,一二三四;主题思想,一二三四;段落大意,一二三四;艺术特色,一二三四。几个一二三四,一篇很好的文章,形象没有了,意境没有了,韵味没有了,支离破碎、七零八落,在学生的头脑里,成了一堆抽象的东西、概念的东西,“1 + 1 = 2”的东西。语文课成了演绎推理,甚至连艺术课也成了物理课。应当说,这种语言教育,没有形象和形象思维的教育,是一种枯燥的教育、僵硬的教育、教条的教育、没有生命的教育,是一种扼杀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教育。这样的学生,还会有什么素质和能力?只能是范进,是孔乙己。所以,讲教学改革,首先应该是思维的改革,把美性思维渗透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去,发扬我们古代教育的传统,重建我们的教学艺术思想体系。

传统教育论文:新课改互补传统教育论文

一、对教改目标的认识——情景化的解决之道

“解决问题”这一概念最早美国数学教师协会(NCTM)于1980年4月提出,这一概念的提出符合旨在提高美国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直到1992年12月,张奠宙教授根据研究意识到情景交融的教学法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于是撰写《数学素质教育设计(草案)》一文,向教育部门呼吁将“解决问题”的教学作为对我国基础数学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张教授阐述的“解决问题”不仅是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更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种学习能力需要贯穿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过程中。“解决问题”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培养的过程,整个过程一直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笔者分析这正是为了摆脱教育“高分低能”的与实际应用脱机的重要途径,故“解决问题”也是一种实践能力的培养。数学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目标在此已十分明确,关于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其教学目标和达到要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课改以来,我国小学数学教学重点“应用题”不再是独立的一个版块,而是融合到各个的教学内容中,我们要根据教改目标批判地继承应用题教学的理论和经验,积极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和探索出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经验和基本规律,以期更好地落实课程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二、对数量关系分析的弱化——数量关系分析的重要性

从“应用题”到“解决问题”,是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的碰撞,两种教学方式各有其特色:传统应用题是一种经过简化了的文字题,把一些现实问题抽象出来高度加工而成,缺点是远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解决问题”则按着情境重设,重视素材的现实性和趣味性,表现方式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图文,且生动形象,缺点是过于弱化了数量分析过程。两者在表现方式上的不同,教学目标上的偏重,直接导致了教学方式上的差异。新教材要求教师通过现实生活情境的创设,在日常教学之中把数量关系的运用问题渗透。问题就暴露出来了,首先是教师不太适应此种没有重点,又全是重点的融合渗透教学方式,融合渗透让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的生活情境过于泛滥,缺乏抽象的精简,特别是缺乏对数量关系的专项训练以至于学生不能有效地结合情境来理解渗透了数量关系的运用问题。其学生的课堂表现为:对解决问题望找不到思路,乱猜乱撞解题,对综合列式不理解,理解能力差的学生的认识和思维水平便只能停留在某些具体的情境上,而缺乏抽象概括能力。而实际上,基本的数量关系是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模型的基础,换句话来说就是拥有概括和抽象问题本质能力的底子,只有积累了基本的数量关系和结构之后,掌握了基本的综合分析方法之后,才能使学生在繁杂的情景之后进行抽象的概括,有效地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应该是批判和继承,因为对于数量关系的训练是解决传统应用题的核心教学方法之一。小学教育是基础性教育,社会对小学成绩没有高考一般的关注,但是小学阶段数量关系的算术运用,将影响到学生以后对于方程和不等式知识等后续学习,因此小学阶段数量关系运用的教学十分重要。由此可见,尽管传统的和新教改之后的教育目标不同,但是教育方法却应是互补的。我们要把创设情境和还原生活问题与分析数量关系和形成解题模型并重,教学改革绝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是通过新的方法来解决旧有的问题,反过来既有的经验来指导新的解决方法。笔者结合本校教学组的经验探讨和思考,提出“将数量关系的运用和运用能力的加强,要红会贯通到“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

三、对数量关系的剖析——对数学化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能让学生达成“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化思维能力,因为老师的教只能是一个个案例,而思维能力才是目标之中的目标。

1.小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两次转化

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思想上要完成两次认识上的转化,及时次抽象出数学问题,是指从繁杂的实际问题中观察、收集、筛选出有用的信息。第二次是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根据已经抽象出的数学问题,进行的数量关系,并进行检验和运用。这两次转化是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矛盾也集中在传统教学和新课改之后教学的的不同侧重:传统应用题教学过于重视第二次转化而忽视了及时次转化,课改后的教学又过于重视及时次转化而忽视第二次转化。即传统的教学不注重信息的搜集和整理,课改之后的教学不注重数量关系的形成与分析。传统的教学直接抽象出问题,导致学生脱离实际,课改之后教学从“生活情境”直接走向“应用”,忽视了“数量关系形成”的数学建模过程,削弱了学生的思考过程以及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至此,可见数量关系的教学仍然是“解决问题”的教学重点,它是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人深的认识问题的环节,是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分析法。

2.数量关系的形成过程和运用过程的有机统一

在以往的数量关系教学中,教师为了训练学生对运用数量关系来解决应用题的能力,编制了大量题型进行操练,这种题型往往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并不匹配,故而学生脱离实际。新课改正是针对这一问题才力求还原问题的生活原貌,以便让学生通过进入可理解的情境来求解。据国内外的多项研究表明,在情景交融的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时的重点是问题与运算的意义,而不是问题和类型的联系。因此,师者在将数量关系的形成过程和运用过程运用到新课改之后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提供相对真实的现实情境,然后再将“现实情境”抽象出并引导进“数学问题”的数量关系形成过程中,让学生在过程中探索和理解数量关系。这种结合的过程将学生的个体“数学思考”能力强化,故“数量关系的形成”和“数量关系的运用”有机统一是解决问题的教学的有效探索。

四、教学案例——对数量关系的提炼与概括

1.注重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和累积

前文说过,学生解决问题时的重点是问题与运算的意义,故教师要充分的领会到教材编排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将情境中的问题与运算的意义相联系,经历一个充分思考和体验的过程。以教学加法为例:如一上教材P40,静态相加,两部分合并,“3个男生和2个女生在浇花,浇花的一共有多少人?”动态相加,在原有的人数上增加数量,“3个人在浇花,又来了2个人,现在有多少人?”二上教材P26,在“比较”情境中求较大的量,如“红花片有11个,绿花片比红花片多3个,绿花片有几个?”这些例子首先在编排上就根据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了分级,其次情景交融有助于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理解,他们潜移默化的意识到情境中的问题与数学的意义,其基本的数量关系教学也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渗透,比如针对上述三个例题,学生可以依次建立部分量+部分量=总量、部分量+增加量=总量、较小量+相差量=较大量的数量关系模型,这种原始的积累和拓展,强化了学生对运算本质的理解,逐步巩固了学生对运算意义理解和建构过程,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加强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常见数量关系的抽象概括能力。

数量关系除了有按加、减、乘、除意义总结的一些基本关系,也有一些密切结合了某种素材的常见数量关系。如: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多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结合实际来自己出题,通过学生自己的出题,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梳理和归纳,而得出更简约、更概括的数量关系模型来抽象自主构建“原生态”数量关系。比如学生自我设定一个问题情境:“做一个长为8厘米、宽5厘米、容积为360立方厘米的长方体纸盒,最少需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纸板?”学生首先就会在脑海里浮现出一个长方体的样子,然后长度、宽度和容积已经给出,及时步要求出高度,学生就会运用长×宽×宽=容积的数量关系,第二步求面积,由于长方体三组相对面的面积相等,故学生会得出数量关系长×宽×2+宽×高×2+长×高×2。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又可以转换角度,引导学生考虑长方体的六个面只有两种大小,故可以其分为两组来求和,由此得出新的数量关系(长×宽+宽×高+长×高)×2。这种拓展思维、加强抽象概括能力的训练相当于有成效,因为从多种角度来思考更能明晰数量关系之间的本质联系。由此可见,新课改之后依然要求对学生进行数量关系的抽象训练,强调加强基于学生对数学理解的前提下的数量关系的抽象和概括。

五、分析数量关系的基本方法——探求解决问题之道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具有多样性的,但是对于常规问题的解决,师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不断地训练让学生获得解题策略。对于某些不守成规的问题,教师则应引导学生在理解了常规策略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创新验,并形成个性化的解题策略。

1.熟练运用分析数量关系的基本法

经验之所以可传承,首先是通过了实践检验,对于传统的应用题教学中我们积累了许多经验,如分析法、作图法、综合法等等,其次是基本的经验具有广泛的基础性、普适性和迁移性,基础性和适用性适用于解决基本问题,迁移性则适用于拓展解决问题的空间,故基本的数量关系以及运用经验是解决问题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在教学中,教师仍然要重视对学生运用“综合思维”以及“分析思维”能力的强化训练,对一些常规性的问题解决要进行比较完整的“说理训练”,为学生指明思考问题的方向,这个说理的过程就是结合了对数量关系的解题思路,即数学化思维能力的训练。

2.分析数量关系的基本方法应与解决问题策略搭建桥梁

现实情况是复杂的,师者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学会从纷繁的具体问题中跳出来,将具体的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从而去解决问题。通过论述,我们可以确定,通过新课改的“解决问题”和传统的“应用题”的所长,所有的问题都能通过基本方法找到其隐含的数量关系。如同除了最基本的数量关系之外,应引导学生更多的拓展数量关系一样,对于解决问题的策略,我们除了最基本的分析问题的方法之外,也要要求学生具备更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新课改在实际上已经搭起了隐形的一个分析方法与解决问题的桥梁。对于发展学生的策略意识方面,新教材已在第二学段的每册均开辟了独立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一些诸如列表整理、枚举、假设、转化和还原等基本的解题策略也被循序渐进的介绍给师生。对于在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倡导结果的统一而不要求过程的一致,因为数量关系是可以拓展的,是可以多样化的,多样化数量关系相应的就有多样化的解题策略,将分析数量关系的基本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机合的共同作用下,可以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找出方法和途径。比如对于一个具体的“解决问题”,首先,可以运用数量分析与综合的方法,理清现实情境中出现的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其次从多种基础策略中选择有效策略并构建恰当的数学模型,以数学符号、数学图形、数学表达式、数学概念清楚地表达出来,对于信息的隐含比较深的问题,还可以借助数学化的手段,如画辅助图、信息列表、关系转化等来梳理信息之间的数量关系,用数学语言构建基本模型,进而解决问题。再次是在建立了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数学演算和逻辑推理,并做出问题的解答。,是把答案放回到问题出检验数学模型的选择正确与否,检验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

六、结论

综上所述,教育的本质就是提高人的素质,而小学的基础教育今后接受教育的基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重视数量关系教学,不仅是为了解决问题,也不仅是完善“解决问题”教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化思维能力,这才最接近教学改革的理想。

传统教育论文:传统教育中网络教育论文

一、网络教育的定义

网络教育是我国网络技术发展的成果,是将现代的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网络教育的招生没有学历和年龄的限制,因此能够为更多想获得学历提升的人以进修的机会。截止到今年,我国共成立了68所网络远程试点高校,例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考生可以通过“高校网络教育阳光招生平台”,“中国现代远程与继续教育网”等教育部承认的网站查询各高校招生简章,从而制定自己的报考计划。在这些专业和正规的网站上,有意向的考生可以查找关于:入学条件、学习形式、修业年限、学历证书、注册信息、收费标准等政策。我国的网络教育包括:幼儿网络教育、中小学网络教育、高等网络教育、企业E—learning等内容。我国的网络教育采取各高校自主招生、自主命题的形式,高校根据自己的招生计划和培养计划制定招生简章,并且在高校的网站和网络教育网站上进行公布。我国的网络教育以水平考试为基准,主要考察考生的基础知识,因此考生只要符合了相关的入学标准,满足了基本的学习条件,取得入学的资格并不难,很多高校采取的是“宽进严出”的策略。

二、网络教育的研究现状

随着网络教育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个环节,我国学者对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都展开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我国的学者主要从两个角度对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进行研究,一是侧重对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差异性进行分析。二是对关注二者的整合、互补。在差异性分析方面,田溪、邓凡(2009)的《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比较研究》一文通过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在教育对象、教育方式、教育观点上的比较,得出了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特点,以及这两种教育方式的不足之处,他们认为网络教育是不能取代传统教育形式的,二者是共存并且相互促进的关系。庞天祥(2007)《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是对立还是统一》运用了教育学的基本思想,从实施方式的角度对二者的差异进行了讨论,并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的是互补性,二者在各自的方向上逐步靠近并且统一。朱书强、刘明祥(2001)的《共存与互补: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中指出:网络教育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和教学的方式,网络教育以其优越性,对传统教育产生着巨大的冲击,他们对网络教育将使学校、图书馆、书籍成为历史这个观点进行了驳斥,但同时也指出了网络教育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与其他学者一样,朱书强等学者也认为在当前的国情下,网路教育是不能取代传统教育的,但是可以对传统教育产生一个很好的促进和补充的作用。在这个观点的贯彻下,我国的教育事业将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从另一个角度看,刘胜强(2005)《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互动与共存》中指出,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使得传统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其文从网络教育的特点,传统教育的优势以及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互补和共存发展等方面加以阐释,指出了二者都有优势和不足,不能够相互取代,应该彼此相互补充以达成和谐的发展与进步。倪政林(2012)《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研究》一文在阐明了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策略之后又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了二者的优势互补是可行有效的策略。杨建军;杨改学(2005)《保障质量,实现网络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一文首先肯定了网络教育的作用和功能,网络教育具有使教育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共享,在新技术的辅助下扩大教育范围,适应了教育大众化和教育终身化的需求,因此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同时指出了生源质量、教育质量、学习标准、评价标准在网络教育中是四个重要的指标。应该时刻受到重视。程艳林(2004)《网络教育的利弊分析及对策探讨》一文从网络教育的概念、特点、本质等基础性的信息角度出发,对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进行了分析,二者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教学的时空性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该文对两种教育方式的利弊进行了客观的分析,认为网络教育能促使教育突破时空的限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素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想象力,实现创造性的学习。洪彬彬(2002)《展望网络教育》一文对网络教育会不会取代传统教育这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网络教育有着不可避免的缺陷性,网络教育要与传统教育相融合,从而实现虚拟学校与现实学校的一体化发展。总结起来,学者对于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认识基本是一致的,即二者有各自的优缺点,并且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将网络教育的优点应用于传统教育,是传统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也是网络教育发展的立足点。网络教育的互动性、自动性、个性化、开放性等特点都是超越于传统课堂教学的,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在教育层次、教育对象、教学领域和教学目的上各有分工,在网络时代,更应该把握好网络教育的主动权,让网络教育成为发展传统教育的重要渠道。

三、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教学理念存在差别

网路教育提倡学生主动自主的学习,采取自学性的方式,自动自觉的接受新知识,因为网络教育的课程存在于服务器中,这就需要考生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等,制定学习计划,定期的进行自我测评等,通过学生的自学加强构建知识的能力。而传统教育是以教师教授的方式进行辅导,无论从学习计划到学习内容都是由教师进行安排,这就减少了学生学习时的自主性,从这一角度看,传统教育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得学生对学校和教师有较强的依赖性。网络教育提倡采用网络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助手段,网络课程的内容是及其丰富的,网络平台中的多媒体信息都可以被学生所利用,例如:文本、音频文件、视频文件、实时的交流与互动等都是网络教育中所独有的。这些优点是网络技术所赋予的,现今的传统教育中也借鉴了网络教育的这一优越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包括录音、视频、电影、电视剧、网络评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性的教育,开启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比起枯燥单一的“课本教育”,更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网络教育依托于网络数据库为基础,对每个学员的个人信息资料、个性提点、学习流程、薄弱环节、阶段状况等信息都能进行实时记录与跟进,同时系统能够根据学员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制定目标和计划,指导学员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学习,这些繁琐的工作由计算机来完成,无疑省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传统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信息记录工作、学习特点、薄弱环节和学习阶段等信息的记录工作全部是由教师完成,这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不利于教师进行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工作。

四、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教学方式存在差别

网络教育采取的是试听、距离、交流三个平面相结合的方式,虽然网络教育是远程教育,师生是分离的,但是视听效果和实时交流弥补了这个缺陷,网络教育利用视频会议进行授课,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看见在各个终端上课的学生,而同时在各个终端上课的同学也可以在视频里看见教师的形象,教师上课所呈现的文本、音频和完整的授课流程,教师可以与学生随时进行交流和互动,为学生答疑解惑。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可见,网络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模仿中而改进的,传统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面对面的讲授传授知识,但是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受到人数的限制,总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网络技术的教育既有试听结合的良好效果,又能达到现场交互的良好效果,并且在时间和地点上都没有限制,与传统教育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也有着明显的优越性。传统教育自形成以来,逐步形成了其独特的教学方式,首先,传统教育以班级授课为组织形式,教师和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集中在一起的,教学过程的实施需要一定面积的教学场地即学校、教室、课桌、实验室、教学器具、器材等,大部分学校采取全日制的教学形式,因此要有相应的后勤服务,学校应该配备相关的管理人员与服务人员。其次,传统教育的班级在师资配备上是统一的,也就是说某一部分特定的班级是由特定的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讲授,学生在年龄上相仿,在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甚至智力发展水平上都不相上下,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较小,缺乏对于学生个性和发散思维的培养。三是教学工作由教师进行主导,由教师制定教学计划、衡量学生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考试是评价学生发展水平的重要且几乎的标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教育确实有着一定的优越性,在我国,接受传统教育的学生的年龄基本上是在6岁到21岁之间,在这个期间,学生们通过传统教育完成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高级中学的九年义务教育,一部分学生继续进行了4年或者5年的大学本科教育。可以看到,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不仅需要基础知识的学习,也需要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一阶段的传统教育使得他们认识了世界,认知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相对封闭的学校环境中,学生不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学习集中且效果更好。通过与班级同学的接触,初步的培养了自己的集体意识,养成了与人合作的意识。同时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有着最强的接受和吸收的能力,对于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信息能够进行由易到难的有层次的掌握和理解,总结来讲,传统教育更加适合思想意识都尚未成熟的6岁———21岁人群。因此,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教育对象是不同的,传统教育主要面向青少年、具有相仿的年龄与知识积累,而网络教育的受众在年龄和知识积累上都有很大差异,因此要求网络教育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与变通性,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的需求。传统学校教育多以“应试”为目的,网络教育除了对基础知识的加强,由于选择这种教育方式的受众往往目的性比较强,且具有自主自动的特点,因此会更加自觉的吸收新知识、新技能。,传统的学校教育以追求升学率为目标,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即在有限的学制能完成全部的学习计划,并且通过了相应的考核,就能够获得学历证书,而远程教育在获取了学历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关注如何将所学转化为专业的技能,所学的内容能否快速的应用到实践中来。因此远程教育往往是结合社会所需制定学习内容和计划。

五、结语

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校园教育虽然在方式、方法、理念上存在着诸多的不同,但是从教育的概念和教育的初衷来看是相同的,从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我国的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做着不同领域的努力,网络作为一种技术影响着教育的过程,也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着人们的关联性,网络教育对传统的师生观带来了变革性的启示,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与“学生”的概念,师生关系在网络教育中更加自由和民主,二者也成为了亦师亦友,相互汲取的关系。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远程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历史阶段,远程教育是适应我国的国情的,在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和我国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被人们重视并且应用起来,从而铸造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辉煌一页。

作者:肖贺飞 单位:吉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传统教育论文:语文教学对传统教育的思考

一、语文传统教育的“双基”

语文传统教育讲求重视“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语文是其他科目的根基,而“双基”是“毛细血管”,它是获取语文知识的工具。当前教育改革,有些思想偏离了“双基”轨道,一味崇尚“刻意”改变,忽视“双基”的重要性。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个“不教”就是基础的夯实性。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终身发展高度上出发,了解“双基”在教育中的作用。语文新课程教学虽称作“新”,但并不是对传统教育的全盘否定,而是利用传统教学精髓加以弘扬和发展的创新。传统教学精髓是血脉相连的中的“DNA”。教师要对“语文双基”有辩证思维,虽然新课标没突出说明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两个概念,但是我们在文本中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自主、合作、探究”“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积累、感悟和应用,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由此可见,新课标不但没有否认“双基”,而且还在“双基”上做了进一步的强调,强调以学生自主合作式掌握技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在学习发展中借助浓厚兴趣和丰富独特的情感体验获取自我探索的能力,这就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的立体目标。

二、语文创新教育“探究”

新“三维目标”教学中,三者并不是独立个体,而是相互融合相互贯穿的整体系统。这个系统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要始终贯穿以学生掌实用知识和技能,注重系统每一个环节的衔接,包括教师每一节课程的传授、每一次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都要落实在“双基”的基础之上。教师要顺应新课标要求,针对与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要了解新课标的要求、了解学生存在的“短板”,针对短板来查找问题存在的原因,然后进行“对症下药”的“治疗”。至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笔者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由于学生的思维局限性,不能洞察知识点前后联系和相互作用,在教学当中引导非常重要,引导是建立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上,也就是“合作”;为追求和结合知识连贯性,老师可在课堂课件设计下足功夫,力求摒弃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满堂问”,以积极方式,如情境、探究式提问、兴趣的引导,让学生自由发挥主观能动性;彻底贯彻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观念,强调“自主”,才能将学习激情得到释放,取得学习扎实效果。“探究”存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点探究,围绕语文知识所遭遇问题进行研究;二是学习手段方法寻找学习途径的研究。针对于“语文知识问题”探讨,可在语文教师之间展开民主谈论,利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进行,语文教师可将教学课件拿出来进行评述,广泛征求大家意见,这不是专家评述而是自由式的畅所欲言;每一个教师都有着丰富的讲台实践,都有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技巧,“探究”既是批评和自我批评也是分享。“学习手段和学习方法的研究”,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民主谈论,同样利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手段,让同学们自由发言,能同样让其他同学受到启发和模仿。

三、结语

语文教学传统继承和创新并不矛盾,现时教师需要的不是改革的勇气,而是深化改革的方法,努力挖掘传统语文教学精髓,在创新中继承和发扬,那么语文教学工作会做的更好。

作者:胡秀华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青阳小学

传统教育论文:提高大学生道德传统教育思考

当前大学生中令人堪忧的不良道德观念和行为主要表现以下方面:及时:在成才目标和人际交往上,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许多大学生只重个人价值、忽视社会价值,缺乏社会主人翁意识,社会责任心和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对于各类社会问题,他们常以旁观者自居而恣意评论或抱怨,但在行为上却缺乏担当、无所作为,奉行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人际交往中,许多大学生功利主义道德取向严重,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强调个人利益,缺乏换位思考、关爱他人的思维;注重“实际”“实惠”,丧失道德原则和底线的低俗行为并不鲜见。第二:在个人信念和意志上急功近利,缺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多数大学生普遍渴望成名成才,具有较强上进心,但在成才过程中,许多人强调偶然性和暂时性因素,缺乏自觉的目标和持之以恒的信念。如:等、靠观念严重,热衷“拼爹”等外围因素;幻想一蹴而就、一夜成名;意志薄弱、不愿吃苦,抗压能力差;等等。第三,在道德修养和自律上,诚信严重缺失。真诚和守信,是良好人格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品质,大学生本应是一代青年中践行诚信之德的楷模。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在校大学生中,缺乏诚信的观念和行为比比皆是。如:大学考场舞弊之风十分盛行,荣辱观念淡漠,许多学生甚至将作弊列为所谓“必修课”之一,“”屡现;为了功利目的,许多大学生浮夸成风,满篇优点、无缺,缺少客观的自我评价等等。

造成大学生道德滑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国的改革开放,一方面带来了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上的巨大变化。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一些见利忘义、营私舞弊的不良现象,通过家庭和社会学生思想和认识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中西文化和道德观念交流与碰撞,价值观念多元化。尤其是,西方个人主义伦理思潮的渗入,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其中把“单纯利己”奉为评价人的行为是否道德的标准和观念,极大地影响了判断能力尚不成熟的大学生,成为部分学生奉行个人主义的理论依据。此外,学校思想教育模式和方法上的滞后和效果的局限性,也削弱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上的实效性。

笔者认为,积极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的整体思想道德素质,是一项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以及本人共同努力的长期工程。仅就学校教育内容而言,加强对学生的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教育,是一个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任务。因为,优良传统道德,既是我们民族固有的基因和烙印,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的经验之精髓。引导大学生批判地继承民族传统文化,汲取民族优良传统道德,对于提升大学生道德状况和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1.弘扬“仁”“义”道德精神,激发大学生关爱他人和社会,追求人际和谐。“仁”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原则。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己欲立而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既是一种道德品质,也是人际交往的准则。“义”包含“正义”、“公正”和“公平”等。中国传统道德强调,能否坚持“公平”“、正义”,是衡量一个人和一个社会道德水平和道德素质的标准。孔子说“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又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这些观念在当代仍然具有极大的人文价值和现实意义。实践证明,功利主义往往导致“见利忘义”、狭隘自私、不择手段,造成矛盾激化、人际紧张。社会有“正义”“公义”,人际之间才更有情义。强调“仁”的合理之处在于: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尊重,乐助才可能享受“多助”;没有人永远强势或弱势,关爱他人实际上是自身权利和资源的让渡和调剂,利人、利己。引导大学生真正认识到这一传统道德所蕴含的智慧和作用,才能自觉弘扬其要义,自觉承担社会责任,重视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奉献,摒弃功利主义行为,学会爱别人、爱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际环境。

2.弘扬谦敬礼让精神,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平等、宽容的健康人格。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实践证明,谦逊则好学,虚怀若谷才会不断进取。而礼让是人生必备的美德,它既是十分有效地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也极能体现一个人的心胸和涵养。汲取这个传统美德的养分,有助于学生客观认识自身和他人,学会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对待得失成败上更加泰然和从容,善于认可自己,欣赏他人;在处理人际矛盾中,减少极端思维和行为,“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并学会自省,避免“自矜”、“自是”等不良习惯,培养平等、宽容等成熟健康的人格习惯等。

3.弘扬“智”、“信”精神,帮助学生确立明辨是非、从善如流、恪守诚信、知行合一。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并不匮乏,但许多学生缺乏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精神。传统道德中的“智”,不仅包含知识、技能,也包括学习精神、认识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抉择和坚持。“信”,主要是指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要“诚实守信”。孔子把“信”列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四大科目”(言、行、忠、信)和“五大规范”(恭、宽、信、敏、惠)之一,强调要“言而有信”。弘扬“智”“信”精神,就是要学会明辨是非、坚持真理,在生活里做到知行合一、诚实守信。

此外,我国优良传统道德中,立志乐道、克己内省、改过迁善、笃实躬行等观念,在引导学生培养良好习惯,提高道德素养上,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当代大学生是传承、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先锋和主力军。重视当代大学生中国传统道德的教育,既是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现实需要,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这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并不断总结提高的课题。

本文作者:李春香 单位: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传统教育论文:美术中的传统教育和开放性教育思考

徐老指出:“教育要有多样性、协和性、艺术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愉快教育、情境教育等等给教学活动带来了新的活力,也给美术教学注人了新的内涵。我觉得小学美术教育应从培养学生素质出发,结合学科特点,重视学生对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创造。要改变长期以来美术教学的程式化、封闭化的关键是:放开老师及学生的手脚,创造一个开放、轻松、平等的教与学的环境。我认为采用开放性教学模式,使游戏方式及各种辅助教学手段进人课堂进行教学辅导,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及同伴之间的合作,使之更好地主动学习,使他们有兴趣、有激情、有创造、有表现的冲动,更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开放性教学模式更具有可操作性,从而强化儿童学习个性和潜质。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开放性的教学模式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揭示学习步骤和学习方法,蕴涵着教材的思想性和教学性。美术课不再是以培养小画家为最终目的,而是尽量让学生通过美术活动接受美的熏陶,扩大视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使每位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主动地去思索、判断。故我认为题材、命题、形式的开放性,教学程序的开放性,评价标准的开放性,合作关系的开放性,能使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空前的高涨。 一、题材、内容及教学形式的开放性 教学题材、内容及教学形式的开放性能体现鲜明的时代感。美术课要拓展教材内容,力求构筑开放的教学内容,提供尽量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兴趣的需要,考虑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发展为教材内容的拓展给学生带来的有利因素,从而呈现出新颖及时代感。 1.课程标准是的,而教材只是课程标准的一种表现形式。一名好教师,要根据标准的要求对教材题材及内容进行取舍。在教学中,老师是用教材来教,而不是在教教材。故我在教学中不再拘泥于教材规定的题材作为学科内容进行创作表现,而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切身生活经验多进行随感性美术活动。上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美术》第十一册的第二课《献给教师节的画》时,我没有按照教材所要求的只停留在绘画活动上,而以《献给教师节的礼物》来拓展学生的思路,利用《我最敬爱的老师》、《我和老师有个小秘密》、《我给老师做件小礼物》、《欢庆教师节》、《我给老师唱首歌》等小故事、手工制品、绘画作品紧紧抓住学生的情感,与孚生一起进行情感体验。结果学生表现得都非常积极。 2.注意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扩大美术教学知识内涵,促进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记得一位教育家曾说过:“缺乏历史文化知识的孩子很难欣赏艺术作品,缺乏自然科学知识的学生很难把物质的结构特点掌握好,缺乏生活经验的学生也很难产生创造的灵感。”故我觉得美术教师在明确本学科题材定位的基础上研究和把握学科之间的知识、技能的迁移,促使儿童的知觉能力的发展,利用生动的故事、儿歌激发孩子的想象能力,利用音乐、舞蹈的欣赏给予孩子创造的灵感是很有必要的。如:在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艺术》一年级上册三单元时,我先把《图画里的声音》里的欣赏内容编成故事、儿歌激发孩子想象后,再出示要欣赏的画,接着我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现其他画面,又有了用舞蹈、话剧等表演形式。这样不光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还初步了解、学习了欣赏和创作的一些方法。反过来,我又让学生听音乐、欣赏舞蹈、看故事片段、回忆生活片段,鼓励学生大胆命题创作图画。 3.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师以“学生为本”,教学成为一种创造性行为,行为主体发生了变化。老师采用能满足其需要的教学手段、教学环节,引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这种开放的、互动的教学方式,使美术课堂焕发独特的个性光芒。 老师应该充分和鼓励学生大胆地虚构、想象,帮助孩子冲破概念式的模式,恢复孩子的创造本能。孩子本能的艺术天性非常好,许多科学家都谈到,科学研究中近期的发现不是靠逻辑的推论,而是靠一种直觉和想象力。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种知觉和想象力不能靠智育而是靠艺术门类来培养和完成。如:上美术欣赏课前,我先让学生在网上、其他学科书上、图书馆里查找自己比较喜欢的有关资料,课堂上鼓励他们分小组交流讨论汇报,老师再作补充、小结。 我在四年级上了一堂自编课《变一变、猜一猜》,采用观察法、游戏法、发现法,引导学生看、听、试、玩、做,冲破原有的概念、经验,创作出新的作品。……在这种自由地主动学习、创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能力都得到了充分展示。这时老师是学生的倾听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主动的发现、思考、创造,慢慢地学生们学会了运用创造的方法进行高水平的发挥与深层次的表现。 以往的小学美术教学,以一种禁锢不变、形式化的教学模式根据执教者自己固有的程序和理解方法对儿童进行教学,更有甚者是老师画什么学生画什么,老师画一笔学生跟着画一笔,这种教学方法就象给婴儿喂食,在教育者看来是方法对头营养丰富,对接受者却无法接受消化不良。而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命题可由老师、学生自由命题,优化组合,即由老师根据教材思路来命题或由老师出宽题,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来出题,或放权让学生自己出题。如: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艺术》一年级上册二单元课题(一),((校园发现》时,我先带领学生观察校园,鼓励学生分小组讨论,大胆说一说自己参观后印象最深的地方,再要学生自己命题想象创作,就有了《红旗下我快乐成长》、《哥哥真行》、《沙坑真好玩》等富有想象力的作品。 二、教学程序的开放性 课堂教学程序体现出一种确定性、不确定性的统一状态。课堂教学的确定性指的是教学的目标是确定的,不确定性是指课堂是动态的,有许多突发事件。 1.课堂教学程序不再是一层不变的了,改变以前那种先由老师设计一条思路,再引着学生按部就班达到教学目标的呆板教育程序。我认为一名好老师不能将课堂教学变为教案剧的上演,不要设置一些不适应学生主动学习而又烦琐的教学环节,来达到控制学生的目的。老师课前认真备好教学目标、学生情况、教学思路,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放手,让学生去表现,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形成互相尊重、关怀的意识,根据学生的兴趣指数,参与程度,情绪状态决定美术教学步骤,课后老师又能总结出符合学生的教案。只要能让学生学得轻松而又有收获,教师又何必让一本“死”教案、一种教学程序来束缚自己呢。2.改变原来的强调从低一中一高年级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程序,采用有序无序的教学相结合,互补共存,适当地采用超常规的教学方式。以前我教孩子们手工时,总按学科技能的一个个方法、一种种的技巧来传授。而今,不再受传统教学观念所局限,老师的任务是熟悉教材、开发教材,在活动中启发、引导学生有不同的发现,不同的创新。学生可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方式方法去表现、创作。这样能提升学生学好艺术学科的欲望,创造意识、表现能力。如在教《纸条穿编》时,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开放式的,先让学生自学尝试,找出问题,然后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在解决了重点难点的基础上,老师再拓展思路,引导学生想一想:你能用这种方法穿编出一些不一样的图案吗?下课时学生交上来的作品百花齐放,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p#分页标题#e# 三、评价标准的开放性 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美术课程的评价主要侧重于对学生学术学习效果及教学设计实施效果的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程度、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 1.我透过学生的学习活动形式了解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行为表现,透过课堂中情境的创造来了解美术教学的延伸,看是否给学生自由发挥和个性发展的余地,看学生是否对自己也对他人的作品给予延续性的关注与投人。 2.我打破教学固有模式的束缚,让师生以平等的地位参与评价,不光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表现展开自评、互评,也可让学生对老师的课堂表现展开评价,体现评价标准的开放性。 3.我改变以往用一个标准来评价学生,而是因人而异,找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实行形式多样化的评价,如:随堂性的评价、过程性评价、总结性的评价、游戏性的评价、鼓励性的评价、形象化的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家长评价、老师评价,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还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只要学生在起点上有进步就加以鼓励,以“等第、星星、红花、红旗、你真棒、好样的、你进步了、加油”等等带给孩子以成功的喜悦和信心,并设计了家校联系卡、师生沟通卡、单元评价反馈表及学生学习情况评价表等多种评价工具来加强家长、老师、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从而不但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的内在潜能,还以较大的限度发挥了评价开放性的导向、激励、反馈、调节作用。 四、合作关系的开放性 开放式合作关系有利于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沟通,有了沟通的空间就更有利于相互之间的合作,合作的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是相互影响相互依靠的,是种激励提高的过程,从而发挥了老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达到了I加l大于2的效果。 1.在美术课堂上,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学习氛围,形成一种开放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正确定位恰是他自身的价值所在。当你走下高高的讲台,试着和学生打成一片的时候,你将会获得真正的幸福体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学校生活的各种人际关系中,居首位的是师生关系。美国罗杰斯的“人际关系”理论、前苏联的“合作教育学”,都把师生关系提到办学水平的高度来认识。 事实也证明,从某种意义上讲,师生关系就是教学质量,师生关系融洽,就能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依靠探厚的师生情感来维系,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与热爱,学生对教师的敬佩与爱戴,是产生师生情感的源泉,也是和谐师生关系存在的基础。 在教育教学中,我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朋友,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根据小学生具有好动、好奇、自控力差、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我投入到学生之间,和他们一起探索、质疑、分析、思考、讨论、创作。 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他需要教师真心付出,长期投入。我很欣赏“你快乐,所以我快乐”这句话,我认为,学生的成功和快乐,那就是老师的快乐源泉。 2.在美术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人,主动学习,一起合作,互相帮助,大胆的展现自己,营造一种开放的同伴关系。 同伴合作关系是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动力。课堂上组织学生自学或小组讨论,以合作活动形式进行学习,以动态的分组活动教学和静态的班级教学相结合,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叉沟通的自由空间。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艺术》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我喜欢的动物朋友》的活动中,我先让学生从课件中了解动物的特征,引导学生体验材料、探究创作方法,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拓展其思维,允许学生在不影响他人的基础上可以下位寻求帮助、相互讨论,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及工具材料来表现动物,完成作业以后再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即兴表演,让学生的个性和创作激情得到充分的发挥和表现。 任何教学模式都不可能无条件地适应一切课堂教学,这只是我在实践中的一点粗浅的体会,还需要继续探索、改进、完善。我想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实践中,老师和学生都会不断成长,都会有较大的突破和超越。

传统教育论文:体育教学中传统教育教学重要性分析

一、体育能够培养出身体健康的学生

体育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的身体活动。不同的运动项目,锻炼的身体部位不同。身体各部位通过各种运动可以提高耐受力、柔韧性等,使机体各机能得到充分发展,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具体来说,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肌肉力量,还能够使其肌肉线条更加流畅;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骨骼不断发育、完善,还能够使学生的各内脏器官更加健康;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身材匀称,协调发展。教师在体育课中,传授学生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指导学生开展练习,纠正不正确的动作,规范不到位的姿势,进而组织学生开展一定强度和力度的体育锻炼,在长期的锻炼中,增强学生的体质。

二、体育能够锻炼出意志坚强的学生

当前学校教育的主旋律是实施素质教育,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初中体育课不能仅仅满足于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还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即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遇到困难习惯寻求家长和教师的帮助,自己应对问题的能力欠缺,一旦得不到他人的帮助,就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垂头丧气、萎靡不振。体育课通过体育锻炼,能够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使学生遇到困难不逃避、不躲闪,而是勇于直面困难、克服困难。这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设置具有一定难度的练习,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使学生的意志品质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良好的意志品质能够促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自觉地设定目标,有意识地根据设定的目标调节自己的活动,努力克服困难,最终达到目标的实现。研究表明,良好的意志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在不断地克服困难中逐渐形成的。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是良好的意志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学校和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和担当,这将决定学生未来的发展。体育运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必须承受一定的身体负荷,付出必要的辛勤和汗水才能达到预期的训练目标,这对于娇贵惯了学生而言是一种鞭策,更是一种锻炼,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智慧也是一种考验。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原则,使学生既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又有克服更大困难的强烈愿望,使学生在教师不断设置困难———学生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增强意志品质。

三、体育能够培养出有体育精神的学生

学校和教师普遍反映,现在的中学生因从小被家长溺爱,怕苦怕累,部分学生还自私、狭隘,以自我为中心,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不顾全大局,没有集体主义观念和精神;部分学生还缺乏社会交往的能力,不合群,喜欢独来独往,对集体活动不询问、不关心,缺乏团队意识和协作观念;部分学生则娇气、任性,盛气凌人,好发号施,引起同学的不满,造成同学关系紧张,等等。针对这种情况,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集体活动,既锻炼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又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思想。体育运动的性质决定了学生在进行训练和比赛时,必须付出极大的辛勤和汗水,接受艰苦的磨炼,才能达到设定的锻炼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苦了、累了,教师都不能让学生轻言放弃,要激励他们咬牙坚持、再坚持,每次坚持一点点,无数次就是很大进步。学生在无数次的坚持后,就会渐渐培养出吃苦耐劳的精神,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就会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就会绝不气馁,奋勇拼搏;在取得成功和胜利时,就会头脑冷静,处之泰然。体育精神是指学生在从事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吃苦耐劳、奋勇拼搏、团结有爱、精诚协作的品质德行。在体育教学中,开展集体性质的体育训练和比赛,不仅能够激发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还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中学生有极强的求胜欲望和荣誉感,为了在比赛中取得胜利,他们乐于同其他同学分工合作,拿出好的训练和比赛方案,努力去拼搏竞争。虽然训练或比赛的方法不同,胜负、成败的结果不一,但其中蕴含的体育精神是相通的。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不断接受着体育精神的影响、教育和熏陶,不断改变和塑造着自己的人格精神。

四、体育能够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

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拥有良好的心态、阳光的性格,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生活、学习、成长。但由于学生从小所处的环境不同,接受的家庭教育各异,性格方面都有自己的长处,又有自己的短板。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各种体育活动的特点,使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完善个性品质,塑造学生的良好性格。如通过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提高学生与同伴交往的能力,使学生获得珍贵的友谊;如通过乒乓球、羽毛球等需要快速反应的活动,锻炼学生果敢的品格;如通过单双杠、跳马、平衡木等运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探索创新的态度和精神。学生良好性格的塑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合适的方式方法,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使学生共同训练,积极比拼,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中共同发展、完善。

作者:伊爱华 单位:福建省莆田第四中学

传统教育论文:传统教育模式远程教育论文

一、现代远程教育的内涵与优势

信息化时代下的远程教育就是以信息技术发展为核心,以无限制的时空分布为基础,通过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等手段,运用受教育对象可实践操作的线下技术和技巧,为受教育对象提供高质量的标准化教育模式,即通过高新技术实现传统课堂教育模式与在线实时教育模式的结合。

(一)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特征

1.打破时空界限,实现广泛的双向互动

现代远程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方式在时空条件和人员投入上的限制,满足了当代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教育的特点。同时由于社会化多元化教育需求的存在,现代远程教育能够适应社会个性化教育和自主性学习教育和个人发展需求。远程教育网络体系打破了传统的地域界限和时间限制,实现不同空间和时间下的教育资源整合,能够有效融合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激发不同群体和相关参与者的思想和教育模式的互动,进而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产品。

2.新型线下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教育的实时更新

现代远程教育存在可供受教育对象实践操作的线下技术,它便于教育市场上的需求和供给方的双向互动,有利于教育内容、方式等及时沟通和调整。现代远程教育是一种基于信息化技术的虚拟学习环境体系,需要教师、学生等参与群体的自主控制和应用,因此线下技术是推进远程教育体系发展的核心环节。在虚拟的学习环境中,必须大力发展如计算机、投影仪等工具和传输平台、教学前端等有线、无线技术,方便教育人员和受教育对象访问和学习相关内容,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便利地进行双向信息传输,形成良性互动的教育和学习环境。

(二)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

现代远程教育已成为当前国内外高等教育体系革新的核心发展环节,只有重视和研究远程教育模式,才能有效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现代远程教育适应了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

能够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作为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现代远程教育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革新传统教育方式,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知识经济时代是要求终身学习型的社会,要求每个从业人员必须坚持终身学习。然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比较短缺,虽然近年不断进行大学扩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力素质,但是“式”发展产生了学生不适应传统高校教育模式、传统高校教育毕业生知识滞后社会需求等问题,并且进一步带来了就业竞争激烈等社会问题和不稳定因素。因此,充分发挥人、财、物等资源,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可迅速扩大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满足大众化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知识性社会的社会需求,避免传统扩招模式的弊端。

2.远程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创新

提高了高等教育质量。远程学习环境虽然在时空要素上隔离了教师和学生,但是通过网络实时传播课程和线下技术的发展应用,学生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接触到同一门课程,根据自身的学习进度和理解能力,分阶段地主动学习相关内容,提高学习效果。反之,在课堂教育体系中,学生只能被动同步接收教学内容,不同理解能力的学生在同一时间的学习效果存在巨大差异,进而降低整体的教育质量。当今,绝大多数远程教学课程使用数字化教授手段。诸如听力辅助手段、论坛和互动软件等的发展和应用可实现写作、问题分析和合作学习的共同进行,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替,适应社会需求。较之传统的课堂教学,从学习角度看,合理的在线课程能够为每个学生更好地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更为个性化的指导方式;从管理角度看,在线课程能够更好地满足非传统和难以获得满意服务的学生的要求,在课表的设计上更灵活;从教育者角度看,在线课程的及时互动,有利于教学内容适应社会需求的实时更新。这种灵活多变的教育模式,能够提高高等教育机构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高等教育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学生”互为主体的现代远程互动型教学模式,提倡没有终极参照和标准的多元化、开放式的教学实践,削弱了教师强势力量,提升了学生力量,形成交互主体的彼此依存的关系,打破了课堂封闭的主客两分结构,突出了具体化、个体化的教育过程。“每一个实践者都是课程创造者和开发者,而不仅仅是实施者”的学习模式成为师生共同构建的不间断的反思和对话的教育互动过程。富有高度创造力的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会不断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构建高层次的远程高等教育体系,实现传统和远程教育模式的良性互动

(一)设计高效的学习过程支持服务体系

现代远程教育作为适应数字技术发展的教育模式,使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教和学的概念内涵不断延伸,所需的学习过程支持服务越来越新颖和实用。电子信息化虚拟技术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实体教室,学生可以进行在线学习和考试,可以通过E-mail和聊天室功能与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可以通过手机、USB设备、流媒体等方式及时沟通,可以通过数据库等保存所需资料和知识。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过程支持服务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众所周知,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与教育者的知识储备、知识传播方式和手段有重大关系。因此作为保障现代远程教育质量的学习过程支持服务体系,在教师素质提高的前提下必须获得足够的重视和发展。

1.完善网络教与学的平台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体系中,教师可以迅速地根据学生直接和间接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实现良性互动。因此,为达到这种交互性教学效果,需要逐步完善网络教学平台,提升基本硬件设施,优化资源配置,为教师供给教学内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提供支持服务,便于教师教学内容的高质量传播,同时有利于学生高质量的接收和学习。

2.结合传统教育的优势,完善教学辅助环节

实际上,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通过课堂提问、作业设计和评改,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以自主学习为主”的现代远程教育必须继承和发展传统教育模式的优势,重视作业设计、完成要求等方面的学习支持体系建设,创新应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课程讨论、作业、评价方法等教学辅助环节的高效构建,并积极结合Email和实地教师访谈等手段,完善现代远程教育的课后讨论和反馈信息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质量。

3.积极研究和发展适用于现代远程教育的线下学习资料

在远程教育模式中,学生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必须重视学习资料的应用。因此现代远程教育应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教育需求,积极调整和改进学习资料,研发能够适应远程教育特点的品质教材,使这些教辅等学习材料适合受教育者,保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优化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的技术

环境现代远程教育的理想模式就是将所有教学环节通过网络结构实现,包括多媒体教学、实时和非实时的教学互动、作业的提交和批改、远程考试模式的实现等。因此,必须不断优化和完善现代远程教育所需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软件开发技术,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在不断完善技术硬件的基础上,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还需重视多媒体教学资源等软环境的开发、建设和应用。我国在现阶段就是要开发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资源的设计应由教学设计人员和教师共同完成,现代远程教育人员应针对学科性质和课程特点,研究以何种媒体组合形式传播学科知识才能达到效果,建设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资料。通过高质量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实现其与传统教材等学习资料的良性互动,构建完善的教材体系,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即在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中,相关参与主体需要考虑信息容量和表述方式,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时间要求,以文字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以视频资料作为学习和讨论的重要手段,以Email等交流手段作为互动手段,通过各类资源的有效组合,实现课程的高质量教学。同时,它还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不断完善导师指导和作业测评等环节,构建科学合理的反馈评价体系。在定位、索引、提炼、大数据库和重新包装等数字视频压缩和存储技术不断完善的基础上,优化信息沟通平台,实现学生与教师的面对面交流和考试,应用诸如手机、USB设备、流媒体等视频技术与方式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及时沟通与联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评反馈模式,保障学生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提高教师获得学生学习的测评效果和信息的能力,促进远程教育体系的完善。

(三)创新现代远程教育的制度

建设为促进现代远程教育的健康发展,要学习传统教育模式中的监督机制,认真设计和建立符合远程教育特点的规章制度,从制度上规范远程教育体系,督促教育者不断发展和完善教学内容、作业评改等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积极引入新型管理模式,打破高等教育机构的传统行政管理模式。构建独立自主的教育管理体系,建立高素质的教授委员会管理大学教育体系,减少教师的后顾之忧,避免教师疲于应付各种人际关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远程教学和学生互动,同时畅通高等教育机构和政府、企业的沟通渠道,优化远程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高等教育管理队伍,能够更好地实现高校等机构人力资源的优势整合,降低高等远程教育的投入成本,增加教育服务的有效供应,同时利于制定符合现代远程教育特征的规章制度和具体工作模式,便于教师对学生情况的及时把握,进而不断发展和完善开放式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知识经济时代下,我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存在知识经济实力上的差距,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较短缺,为避免传统大学“”式的盲目扩招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我国需要优化和整合高等教育资源,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促进传统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的良性互动,实现全社会的自主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真正有效地扩大我国的受教育群体,最终提高我国的知识经济实力。

作者:刘向华单位: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传统教育论文:传统教育社会学论文

一、“新”教育社会学产生的背景

教育社会学的“新”发展———对传统教育社会学的超越进入当代社会,教育社会学经历了较快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在英国取得了空前的知识地位和政治影响,英国的社会学家在“新”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处于“领跑”地位,并于70年代晚期建立了教育社会学的专业课程。教育社会学成为现代西方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主要流派,产生的原因也由于世界的全球化进程而具有国际性。当今世界学术传播、交流的国际化的现实也决定了其必定与“传统”教育社会学有很大区别。首先,对传统结构-功能主义方法论的挑战。功能主义建立在社会进步和工业发展的乐观主义背景中,主张通过特定道德价值的社会化,使学校教育制度成为促成个体适应社会并整合到社会系统中的最合适工具,具有代表性的是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他在对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研究中认为,学校是典型的社会化的现代环境,他将班级视为社会体系的子系统,认为其作用在于维护社会秩序,而学校和家庭是承担传递价值和规范责任的机构,塑造个体人格和符合工业社会要求的特定发展。20世纪60年代,随着西方文化运动的发展,“新”教育社会学研究以“冲突理论”为武器,矛头直指功能主义。主张以社会冲突来考察教育现象,批驳功能主义的技术功能理论,认为无法把学校教育的发展直接归因于经济与技术变化的结果,也无法把学校教育的主要作用归结为对学生进行从事未来职业所需技能的训练;学校的主要作用在于传授社会支配集团的身份文化(statusculture),学校教育发展的动力来自不同身份集团之间的冲突。其次,对传统教育社会学“教育平等”观的超越。传统教育社会学承认教育不平等的合法性,认为教育竟争是一种民主政治的机制,不平等本身是教育系统外在的因素,人们职业上的差别是社会职业结构变化的结果,教育系统中的不平等是从外界带入的偶然的无能为力的东西,学校本身是公正的、中立的,教育是获得成功的钥匙,人们可以通过工作和教育保持或改变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新”教育社会学则认为学校从表面上看是公正的、中立的,其实它却是处于统治阶级控制下,“不仅学校制度、教育价值观为统治阶级所控制,而且连学校教什么、教谁、如何教也是如此;教育竞争也不是公正的,首先,具有不同阶级等级背景的学生在受教育的条件方面有优劣之分;其次,学生的成就动机也不是中立的因素,它受着阶级结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再次,学校里传授的知识以及掌握知识成败的标准对中、上层阶级的学生有利,对下层阶级学生不利;另外,从总体而言,教师的操作性价值判断也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相一致。”学校并不能产生教育平等。

二、“新”教育社会学发展趋势及其批判

(一)“新”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融合

吴康宁教授认为,从60年代末开始,西方教育社会学逐渐繁衍出各种各样的理论,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学派,从而使教育社会学进入一个学派争鸣的时期。而到了90年代以后,教育社会学虽然存在多元化发展,但各学派之间的论争渐渐少了,出现了多元共存共融和形成教育社会学共同体的发展态势。米歇尔•扬的《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的新方向》一书将教育社会学与知识社会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作为传授知识主要渠道的学校课程纳入了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视域。在70年代中期,美国一些学者也参加了“新”教育社会学的讨论。如阿普尔作为课程论领域中的政治———社会派激进主义的“重构概念论者”运动的领袖出现的,他是从课程论领域的意识形态批判开始的。在70年代末,他在《新教育社会学:分析的文化与经济再生产》一文中把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激进的教育社会分析概括在“新”教育社会学之中。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将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互动理论与知识社会学熔合并铸就了一套新的、多元的批判性工具。教育社会学中纯粹的理论急速减少,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学科跨界、观念变化。到了90年代后,批判的传统与后现代的发展集中在教育政策分析和教育改革领域。

(二)学科继续发展的批判取向

“新”教育社会学研究的领军人物兰德拉(Laudera)、布朗(Brown)和哈尔西(Halsey)认为,在过去的40年中,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构成中的关键要素包括下面一些问题:“不同社会群体的生活机会中教育究竟发挥了什么样的功能?怎样有效地解释为什么有些群体总是会赢而有些总是输?教育是作为个体解放的途径还是社会控制的途径?教育后果与经济和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怎样好地理解教育过程?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吉诺斯(HenryGiroux)在《新教育社会学的再制与反抗理论:批判的分析》一文中更尖锐地指出:“劳工阶级学生不全然是资本的副产品,亦即不全然顺从教师与学校———它们教导他们以过着一种感觉迟钝的劳工生活———的命令。相反地,学校代表纷争的领域,这个领域不只具有结构的矛盾与意识形态的矛盾,而且也具有集体的、有知识的学生的反抗。”这些问题是对教育的目的与作用、教育与个体关系、失败儿童的原因等方面进行考察,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传统教育学研究的突破。

作者:方蒸蒸单位: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传统教育论文:土族传统教育分析

一、土族传统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是该民族成员世代传承相沿的共识符号,是族群内聚力和整合的象征。在外来文化干预出现之前,每种文化本身的教育功能是维持传统文化系统。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须对自己的文化系统有信心,其社会才能发展。_2历史上,土族儿童基本上与学校教育无缘。所以,受教育的方式主要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辅之以私塾和寺院教育。为了生存和繁衍,其传统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生产劳动教育、宗教教育、乡规民约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等等。

(一)生产劳动教育

历史上,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土族民众的日常活动基本上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因此有关生产、生活的教育内容在传统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土族很早就从事农耕经济,但由于受原有畜牧业生产及生活方式和特殊的地理条件的影响,还兼营一定的畜牧业和园艺业。为了掌握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搞好农业和其他生产,求得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生产劳动教育就成为土族传统教育的首要内容。如当小孩刚满周岁时,阿妈就领着学步的布勒(小孩)沿着粪堆转三转,说:“阿妈心尖上的小布勒啊,你别嫌它臭,你别嫌它脏,马帮的金子在驮子上,农家的金子在粪堆上。你要把土族人家的粪堆,积攒得像高山一样。”到了秋天,阿妈又把小布勒带到场院里,对着青稞说:“阿妈肝花连肉的小布勒啊,你别怕它高,你别怕它长,喇嘛的希望在经卷上,农民的希望在麦垛上,你要争口气,要把土族人家的麦垛堆到云天上”。_3土族人民参加劳动时经常携带孩子一同参与,孩子们的玩耍形式绝大多数是属于模仿性劳动,如挤奶、耕地、挖锅灶、捏泥碗锅、做饭待客、奕棋、游艺等,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们的劳动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二)宗教信仰教育

土族除了信仰藏传佛教以外,还信仰萨满教、道教、苯教等,崇拜多神。土族对天地、日月、水火、山石、树木、祖先等都有崇拜。许多土族村庙里既供奉龙王、圣母等道教神祗,又供奉释迦牟尼、观音菩萨等佛教佛像;既供奉山神、地方神,也供奉全村及家庭的各种保护神和神箭。此外,文昌、关帝、-"l~lg神也是他们顶礼膜拜的主要神祗。逢年过节,许多人家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这些祭祀活动对孩子们往往起到一定的道德教化作用,如祖先崇拜使孩子缅怀祖先的养育之恩,增强家庭团结,强化家庭成员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对土地的崇拜、自然崇拜教育孩子爱惜土地、保护水源和植被等。

(三)乡规民约教育

历史上,土族地区发生纠纷诉讼等事宜,往往通过两种途径予以解决,一是官办,即依政府法律裁决,一是私了,即以民约乡规为准,由村民选出的“老者”和“特柔其”按照乡规民俗负责监督执行和调解。这些乡规民约逐渐发展成为土族民间的习惯法和社区行为规范。如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前后,各地以村落为单位,召集村民大会,制定以护苗为主要内容的村规民约,推选出“特柔其”,具体负责全村的护苗任务,并监督乡规民约的执行情况,调解村民间一般性的纠纷,对违犯乡规民约者予以处罚。有的村子还制作专用木牌,从即日起逐户传递,轮流值日巡视,发现村民吵架,或在田埂、护坡上放牧,牲畜和孩童踩踏农田麦苗,在村内唱情歌等,及时报告“特柔其”,由其罚处,村民必须服从处罚。土族青少年在这些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受到村落秩序与规范的实践教育,自律意识和村落社区认同得到提高。

(四)社会礼仪与伦理道德教育

社会礼仪与伦理道德教育是土族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土族人民将社会礼仪与伦理道德教育视为做人之本,并始终贯穿于日常生活和交往当中。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常以年龄、疏密、通例等作为待人接物的伦理规范,讲求人与人之间论资排辈、大小有序、男女有别,彼此以礼相待。喜庆佳节,村舍邻里、亲戚朋友互相拜访庆贺。在公开或有长辈的场合,妇女不能摘下帽子,不准脱去衣衫,不得高声喧哗。途经寺庙、拉什则,必须绕行,或下马步行。春节期间,禁止家人间发生吵架等不愉快事情。到他人家中拜年,要携带礼物(如馍馍、茶、酒等),不能空手去做客等等。去土族家做客,不论相识与否,都会受到热情招待。民间有“客来了,福来了”之俗语,表现出土族好客的良好风尚。在款待客人时,不能使用裂纹的碗碟、长短不齐的筷子,凡事特别讲究一个圆满如意。5此外,土族民间的谚语、俗语、俚语格言和传统故事中也含有丰富的伦理道德教育思想,这也成为土族民间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教育

土族民间关于自然和社会的许多知识多蕴藏于民间传统故事、史诗和巫术文化之中。神话传说故事记载了土族民间对天地万物、人类起源和民族历史的认识;阴阳、法师的咒语、念语、诵词中含有哲学、民族史方面的知识;卜算活动中含有原始天文、历法知识及数学的概念;除魔驱鬼活动中则掺合有医药知识。土族民间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通过神话传说、故事、史诗、巫术这些载体加以传播,尽管带有神奇虚幻的色彩,往往披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它来源于土族先民的实际生活,赞美了人们不屈不挠勇于胜利的可贵精神,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起着激励推动作用。故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教育历来为土族民间所重视。土族民间将擅长讲述神话、传说和史诗者视为知识渊博之人,不仅尊重他们,还积极向其学习。

二、土族传统文化的教育者

土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由熟悉本民族文化的族长、特柔其、法拉、派头、法师等口耳相传或口手相传,他们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民族传统教育的施教者。

(一)族长。土族村民称宗族为“家伍”或“党家”,族长一般由辈分较高、年龄较大的人担任。他们生产、生活经验丰富,办事公道,热心公益,熟悉乡规民约,能说会道,活动能力强,在群众中有较高威望,是土族村落成员的师长。

(二)道把式。土族爱唱歌,每逢喜事、重大节日,都吟唱歌曲,好多道把式被土族人认为是有知识的师长,他们经常在婚姻宴席上,演唱叙事歌、劝事歌,讲故事,讲民族历史,受到土族人民的尊敬。

(三)阴阳、“波奥”(法师)、“胡古什典”、“什典增”(法拉)、“班爹”、“欢爹”。其中“班爹”、“欢爹”分别是土族人对藏传佛教格鲁派僧人与宁玛派僧人的称呼。¨6他们有的是土族民间文化人,有的与土族民间文化紧密相关,往往集宗教经师和医师、舞蹈家、故事家为一身,通晓土族民间的史诗、传说、歌舞、祭祀礼仪等,懂得一定的医药知识,有的还会一些武术功夫和魔术技巧,被土族村民视为与神鬼打交道的使者和能人,认为他们能预卜凶吉,驱鬼除魔,消灾祛病,在社会上颇受人们的尊重,他们在传播和发展土族传统宗教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派头。是民和三川土族民间组织头目,每年在各村庙举行纳顿会前选出下届派头,分为大派头和小派头,大派头只能选出一位,多是村里威望高,熟知土族风俗,有魄力的老人,小派头有七八人,多为干练的青壮年男子。大小派头不但筹集当年纳顿会的花销,而且平时指挥田间管理,负责村庙内的日常供奉,维护本村落的社会秩序和治安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土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五)特柔其,亦称“堪过”,意为领头人,是土族社会的一种民间称谓。在“插牌”的24小时,由众人推举产生或村民按户轮流担任,任期一年。其职责是组织召集村民商议宗教、民间重大事宜;监督执行众人议出事项;调节群众中的一般纠纷等。直到秋后举行“换届”仪式后,便终止其义务。

三、土族传统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日常生产、生活活动

土族社会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在个体家庭劳动和日常生活中进行教育是土族传统教育的重要形式和途径之一。男孩长到七八岁即跟随父亲(兄)参加放牧、割草、耕地、收割等农业生产活动,女孩长到六七岁即跟母亲(姐)学习刺绣、缝衣、纳鞋、做饭等。长辈们还注意通过起灶、嫁娶、丧葬等日常活动及民间人情交往对青少年进行生活礼仪和生活技能等教育,通过日常生产生活的行动教育和口头教育,使土族青少年学到了生产技能、劳动本领和适应日常生活所需遵循的生活礼仪和行为规范。

(二)以村庙为中心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

土族各村寨都有自己的寺庙,土族群众一些宗教活动如青苗季节的“饽”法会及“插牌”、“祈雨”、“斯过拉”等活动,都集中在村庙前举行土族村民尤其是青少年,通过参加村庙的各项活动,受到了本民族习惯法、伦理道德观念、生活礼仪、生产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接受了民族文学的熏陶,提高了组织、协调的办事能力,促进和推动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宗教祭祀活动

土族文化中的许多英雄史诗、祭词、祭歌、神话,还有祭祀舞蹈、戏曲、音乐等都是在各种祭祀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土族有信仰萨满教的遗俗,认为万物有灵,鬼魂观念较重。疾病、天灾、人祸等自然现象或社会异常现象的出现,都认为是神差鬼使。故凡事大小,如起灶、搬迁、求子、育儿、求雨、治病、消灾、丧葬等活动,都要举行预卜等巫术活动,祈求神灵保佑,希冀安居乐业。土族民间凡举行大型的宗教祭祀活动,围观者成百上千,宗教活动往往体现扬善除恶的观念,人们耳濡目染,不仅使人们受到宗教文化的熏陶和教育,而且也起到传播社会生活知识和文化科学知识的作用。

(四)节日庆祝活动

土族传统文化多是通过民族节日活动得以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的。土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和庙会,如纳顿节、端午节、“花儿”、擂台会、观经会、刚日纳顿、正月二十、二月二、谷雨、“天社”会、九月九庙会、腊八、冬至等等。每逢节日,人们都穿上节13盛装,享用美味佳肴,举行摔跤、射箭、跳舞等娱乐活动。届时,多姿多彩的民族节日,成为服饰、饮食等物资文化交流的展示台;成为舞蹈、音乐、美术等精神文化的交流园地;是民族共同心理、共同感情、共同风俗习惯集中表达的场所。总之,土族民间节日庆祝活动实为土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性展示的载体,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交际联谊活动

土族人际交往频繁,每逢搬迁、嫁娶、生育、增寿及老人过世等红白喜事,亲朋及近邻都要前往道贺或表示哀悼。族中大事都由整个家族甚至整个村庄来承办。人们通过这些活动,交流了思想,传递了感情,增进了友谊,也对青少年进行了传统文化教育,从而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如土族各种礼俗歌、生活歌、情歌、念词和颂词,就是在这些交际联谊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以土族婚礼为例,从出嫁、迎娶、拜堂,无不在歌声中进行。在举行不同的婚礼仪式和程序时要唱不同的歌曲。人们通过歌声,介绍情况,展现才华,建立感情。

四、土族传统教育的主要功能

“一切社会制度或习俗、信仰等等的存在,都是由于它们对整个社会有独特的功能,也就是说,对外起着适应环境、抵抗外力,对内起着调试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的作用。”土族传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社会教育,有着显著的宗教性、文化性、民族性,其功能也有着特殊性。

(一)促进个体发展和民族角色认同

土族人民喜爱体育活动,并常与群众性娱乐活动交织进行。如轮子秋、合尼、瓦日、打作若、路路套(赶猪)、打儿冈、罕跃(赶羊)、母胡古、瓦日(玩石子)等游戏培养娱乐者的灵敏性、协调性等能力。这些传统文体活动,不仅是一种竞技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愉悦了生活,增进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培养了土族人民勇敢、坚毅、进取的精神。同时,土族人民在参与各类活动的过程中,宗教信仰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民族文化习惯逐渐内化于土族民众的内心,成为他们普遍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在日常的土族文化仪式中以相同信仰为基础建立起的共同的文化生活,使他们彼此联系起来,彼此认同,恪守已成为民族习惯的生产、生活方式,自觉担负起自己的角色和使命。

(二)提升土族民众民族美感素养

土族是个爱美的民族。土族的民居建筑依山傍水,排列整齐,林木葱茏,给人以美的感受;土族民间文学艺术丰富多彩,有色彩斑斓的传统故事,有种类繁多的民间歌谣,有悠扬动听的土族音乐,还有古老的民间舞蹈、民间刺绣。仅民间故事而言,就有讲述人类、事物起源发展的神奇故事;有反映忠孝节义的历史故事;有歌颂英雄勇敢无畏的精神故事;还有智勇过人、爱憎分明、诙谐乐观、敢于蔑视权贵、同统治阶级抗争的机智人物故事;有表现男女爱情,向往美好生活的优美故事;有赞美勤劳、鄙视懒惰的传统故事;有反映穷苦人民悲惨生活情景,揭露、控诉财主、富豪、贪官污吏凶残面目及人民的反抗斗争的故事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艺术,反映了土族人民的希冀、愿望和追求,显示了土族人民的聪明才智,给人以美的感受、美的熏陶、美的教育。总之,这一切体现了土族传统教育的隐性功能,它实现了土族对青少年的美感陶冶。

(三)维护土族村落秩序,维护社区稳定

历史上,土族人民的信仰为土族民众提供了一整套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法规。信仰体系本身,以及以信仰教育为核心的一系列日常活动的开展,具有维护社区、社会平衡的作用。另外,土族传统教育所倡导的孝敬父母、民族互助、邻里和睦、诚实守信、童叟无欺、禁止偷盗、勤俭节约、婚姻自由、关爱自然等社会规范,有利于建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对于维护土族村落秩序和社区的稳定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传承和发展土族文化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被教育人类学者常常理解为根植于日常社会生活中的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的过程。8而人类的日常社会生活方式就是人类学视角下的文化。教育人类学者Hatano和Serpell认为,文化是解释人类本性的一种阐释过程。人类以其独特的方式获取规范的行为知识,并通过社会化将这些知识传递给下一代。同样,在土族人民日常的生产实践及各种活动中,总是存在着土族的传统教育,民众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也就担当着“意识”或“无意识”教育下一代的重任,使其掌握本民族文化传统。另外,在土族传统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学习者或具有血缘关系,或具有师承性、同一民族关系等,从而决定了其情感的亲近和良好的教育效果。土族传统教育是在其传统文化的土壤中长期积淀而成的,具有地域性、民族性、长期性。在土族的教育实践中,为促使土族青少年儿童尽快适应主流文化,适应时代的发展,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向学习者注人人类文明的新思想、新的价值观念等。而这些新的文化要素与土族长期积淀的文化相互碰撞、交融,逐代相传,促使土族现代文化的生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