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农业经济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农业经济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问题论文:农业经济发展观心得体会

县域经济是综合性的区域经济,而作为传统农业大县的农业经济要寻求新的提升点,增长点,除应对好入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外,应把着力点放在“五化”上。

一、经营产业化。产业化经营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工业化的要害环节。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着力发展一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关联度高的具有较强产业拉动和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群体。唐河县要实现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乃至经济强县脱胎换骨式的转变,最现实的出路就是坚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经过近几年实践,我们探索出四种产业化经营模式:一是龙头牵动型。县肉牛产业集团、湖阳登昌黄牛有限公司围绕黄牛系列开发,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销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引领全县黄牛产业快速发展。二是市场拉动型。小辣椒、生猪和兔通过源潭小辣椒、少拜寺生猪、古城皮毛交易三大市场的不断建设,初步形成了周边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市场,有力地拉动了产业的持续发展。三是主导产业带动型。充分发挥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培育起了以豫南清真肉联厂、凯达肉食品有限公司等为主的畜产品加工,以南部几个乡镇为主的面粉生产加工,以经纬纺织集团、丰源公司为主的棉花深加工,以中棉、豫油等为主的科技型良种加工,以“三粉”为主的脱毒红薯加工等近500家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年创产值近20多亿元,有效地提升了全县农业产业水平,初步培育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骨架。总投资2566万元的与北京中商农产品公司合资兴建的栀子产业开发项目已基本建成,使全县6万亩栀子产业很快步入产加销一体化的发展路子。四是中介组织联动型。全县先后组建了一批各类专业协会,内联生产,外拓市场,有效地架起了分散生产经营与外部市场的融合对接,助推各类特色产业不断发展。

二、农民组织化。农业的现代化,首先应是农民的组织化。发展各类民间专业协会,提高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是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相对接的必由途径。我们坚持“入会自愿、退会自由、平等、互惠、互利”的原则,将农民的分散经营联接起来,组成各类专业协会或合作社,采取“专业协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走发展农村经济的新路子。一是帮扶引导。把专业协会建设纳入全县整体目标,发动、鼓励各业能人牵头组织成立协会,并在财政贴息、税费优惠、规划用地等方面向协会倾斜。并要求县信息中心、价格监测中心无偿为各类专业协会提供网上商务、价格信息等服务,吸收农户向协会靠拢。二是规范完善。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出台章程制定、利益分配方式、争端解决办法、违约惩罚等措施,用制度规范协会运行。三是培育典型。畜牧业重点培育了湖阳黄牛合作社、古城兔业协会,瓜菜业重点培育了源潭小辣椒协会,农副产品重点培育了城郊农副产品购销协会。目前,全县民间专业协会(合作社)已发展到92个1.1万多人,使千家万户抱成团闯市场,极大地增强了农民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农业市场化。传统的旧有的治理方式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是目前发展各类经济的基本原则和特征之一。为此,我们进一步创新机制,改革传统的治理方式,用市场化的理念和方法来发展农业。一是发展股份农业。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以资金、实物、劳力、技术和土地使用权等折合入股,成功地组建了6家股份制农业公司;二是“四荒”开发推向市场,推进规模经营。三是多形式改制水利设施。面向社会共拍卖、承包机电井4100眼,占全县机电井总数的67.5,个人投资打配机电井1300眼,调动了农民兴水积极性,减轻了政府压力。四是实施农业招商。积极吸引鼓励外商投资兴办各类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提高农业的外向度。引资1000万美元的金龙浓缩果蔬汁加工项目建成后,将使全县瓜菜、林果的种植与加工形成对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生产科技化。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及其向现实生产力的迅速转化,已成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决定性因素。我们把深化全国首家科技示范县建设作为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水平的重中之重来抓,自1997年以来,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吸引以中国农科院为主的300多名专家和科技工作者来唐工作,引进、示范、推广27大类340多项新技术、新品种组装改造传统农业,科技对农业经济的贡献份额达47。为应对“入世”挑战和市场准入制度的推行,我们着力推进标准化生产,组织引导农民先后对无籽西瓜、品质梨、肉牛等主要特色农产品实施了标准化生产,并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使用标志和开展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在去年四家生猪企业获准上海、北京等四城市市场准入资格的基础上,今年又帮助13家畜牧企业进行无公害产品产地认定,已有5家畜牧企业通过无公害产品产地认定,占全市获此资格企业的一半。西瓜获得全省首批品质无公害使用标志,品质梨于去年底荣获省无公害产品的使用标准。

五、产品品牌化。品牌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准入证”,名牌是农产品打入市场的“绿卡”。发展特色产业必须走品牌化之路。我们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以标准育品牌,以质量创品牌,以品牌争市场。20__年,对无籽西瓜和品质梨分别注册了“金唐河”和“唐酥梨”商标,尤其是“金唐河”牌无籽西瓜,在广州等南方五大城市市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带动全县无籽西瓜年外销2.4亿公斤以上,实现产值1.1亿元;县种子公司以买断制种权与中国农科院及省农科院棉油所合作,成立了5个紧密型良种专业化生产企业,“金唐河”种子销往8省25市120多个县区,初步打响了品牌;县肉牛集团公司生产的“群发”牌系列产品20__年获中国农业国际博览会金奖称号,今年以来对港供货额达260多万元。

农业经济问题论文:绿色农业经济快速发展途径

1我国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1.1绿色农业产业基地初具规模2004年,农业部在黑龙江省开展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试点工作,并于2005年在全国范围正式启动。近年,全国各省市发挥区域优势,结合区域特点,发展适合当地的绿色农业产业基地。据国家农业部网站及中国绿色发展中心介绍,截至2010年底,全国已有340个单位建成绿色食品原料生产标准化基地,种植面积超过0.073亿hm2,生产总量超过1亿t,产品年销售额超过2000亿元,出口额超过20亿美元,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7%。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企业总数达6391家,对接龙头企业1256家,带动农户1686万户,每年直接增加农民收入8.4亿元以上。已开发的绿色食品产品包括农林及加工产品、畜禽类产品、水产类产品、饮品类产品等四大类57个小类,覆盖农产品及加工食品的1000多个品种。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部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00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过1000家。仅2010年,全国共有80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绿色食品产品1387种,成为绿色食品发展的新兴主体,有效加快了绿色农业经济发展。

1.2绿色农业经济品牌效益不断提高随着我国绿色农业的不断发展,打造了诸多代表我国安全品质农产品的精品品牌,绿色食品日益丰富和多元化,涌现了一大批绿色食品知名品牌,绿色农业经济品牌效益不断提高。目前,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不仅已在国内第1、2、3、5、29~33类等以食品为主的九大类产品上注册,而且在日本、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葡萄牙、芬兰、澳大利亚等11个国家和地区完成注册。2010年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在国内大中城市,绿色食品品牌认知度超过80%;在国际上已有法国、芬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4个国家的7个企业、22个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使用我国绿色食品标志商标,2009年国内年销售额达到3162亿元,出口总额达21.6亿美元,在国际市场日益显现出强劲的竞争力。

1.3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为了引导和规范绿色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已经建立了认证管理基本制度。目前农业部绿色食品相关标准102项,地方标准235项。近年来,我国绿色农业经济以品牌带动龙头企业、促进标准化基地建设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着力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力推广“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提高了绿色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各省市陆续培育了一批绿色农业产业化骨干龙头企业,其中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企业490多家,浙江省绿色食品企业190多家,湖北省绿色食品企业140多家。目前,江西省已成为全国较大的有机茶生产基地、较大的绿色茶油基地、较大的绿色食品脐橙基地和较大的绿色水产基地。湖南省的天龙米业有限公司和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形成了现代化精米生产线和国内较大的集生产、研发、销售茶籽系列品质植物油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集团;河南、山东、北京等省市的部分地区也因地制宜推进集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体系。

2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有利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2.1有利形式

2.1.1政策支撑为绿色农业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党和国家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在制度、政策和投入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我国于2003年正式提出绿色农业的概念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省陆续出台了各种政策,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国务院从2000年开始每年出台政策引导和扶持绿色食品产业,并把扩大绿色食品生产,推动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从政策上支持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建立产品质量追溯机制,推行标准化生产。国务院2007年通过《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大幅度提高我国绿色农业生物制品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2009年通过《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促进高效绿色农业的发展;2010年通过了《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提出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特色农业和绿色农业,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黑龙江省出台了全国及时部绿色食品的地方性法规《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管理条例》;河北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加快绿色食品发展的意见》,河北省农业厅下发了《关于加强绿色食品工作的指导意见》等。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对绿色农业经济的重视和政策推动为我国绿色农业经济的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1.2市场需求旺盛为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日益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关注保护生态环境,对安全、品质、环保的绿色农产品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在国内,居民逐步倾向于将绿色农产品作为消费的;在国外,有机食品也已成为日常消费的主流。伴随国际“绿色壁垒”的日益强化,绿色食品将在扩大农产品出口贸易中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成为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发展国际贸易的主力军。现阶段,绿色食品市场总体供不应求的形势以及绿色农产品的需求量呈快速上升趋势,显示出绿色农产品非常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前景,为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2.1.3生态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重视。绿色农业经济生产过程按照农业生态规律,对各种农业资源进行开发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推进,农业受到的资源制约和环境承载压力日益突出,农业生态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农业发展更加注重农 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已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趋势,这为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2007年国务院通过《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国家生态保护的重点方向。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提高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水平、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要求;将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切实减少面源污染,严格农作物秸秆禁烧管理,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展农业和农村环境统计等作为农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改革中的重点工作。

2.1.4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成为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任务。发展绿色农业经济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品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任务,这也为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2.2存在问题

2.2.1绿色农业经济市场体系尚不健全。目前,我国绿色农业经济市场中的农资、生产、销售、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网络体系还不完善。区域及行业间发展极不平衡,市场流通体系发展滞后,营销网络不健全,绿色农产品市场欠发达,绿色食品市场发育还未成熟,整体相当落后。此外,对市场具有引导规范作用的各类认证、认定管理不健全,存在生产标准多样化且执行不力,市场准入机制不规范,市场对绿色农产品的甄别机制不健全,未形成完整、系统的绿色农业市场体系。对绿色农产品生产企业及消费者的保护不足,企业侵权和假冒绿色食品的行为时有发生,部分绿色食品企业不严格执行绿色食品标准和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生产产品达不到绿色食品标准,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扰乱和影响了绿色农业经济市场的整体形象[8]。

2.2.2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支撑条件缺乏。一是资金投入不足。在政策上缺乏有效推动绿色农业企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当前相关政策通常停留在支持、鼓励发展阶段,缺乏税收减免、贷款优惠等实质性扶持政策。由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部分企业并没有享受到政策的惠泽。总体上财政投入不足、政府支持不力,尚未形成多元化市场投资体系[9]。二是技术储备、转化不足,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缺乏有效的科技支撑。绿色农业技术研发相对滞后,并存在供给与发展需求不配套现象,形成无效供给;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推广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保障不足、科技与生产脱节等问题,不能适应绿色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三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体系和农业环境质量保护体系不完善,专业化绿色农业经济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网络信息服务不到位。

2.2.3绿色农业产业的整体水平偏低。我国绿色农业产业经过多年发展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但整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部分企业生产规模小,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不高,绿色农产品的产量占农产品总量的比重较低,且结构不合理、品种单一,产品多以植物类产品、野生采集产品为主,动物性产品相当缺乏,地域也比较分散,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绿色农业产业技术含量低,绿色农产品产量低、质量差,多为A级产品,AA级绿色农产品的比重偏小,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强[10-12]。

2.2.4绿色农业经济发展龙头带动能力弱。近年来,虽然我国绿色农业企业总量大幅增加,但仍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生产规模小,功能不完善,缺少有实力、产业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部分企业生产、加工、包装等环节尚达不到绿色农产品标准,产品档次低,加工链短,精深加工能力弱,初级产品较多,深加工产品较少。企业和基地以及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企业品牌意识薄弱,知名品牌少,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缺少知名企业、知名产品和知名品牌[9],缺乏带动能力。

3加快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3.1强化政策扶持和引导绿色农业经济是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离不开各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以及投入资金大力扶持。各地区应继续加大绿色农业投资和示范区(基地)建设力度;结合实际需求,在现有财政扶持政策基础上,在绿色农业立项、技术和产品开发、产品营销、信贷、税收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支持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财政政策,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管理和服务职能。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对绿色农业的认识;加强在生产技术性服务、物流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劳动力转移培训等。组织协调农业、环保等部门力量,形成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合力。

3.2加快绿色农业经济市场体系建设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加强科技创新,针对绿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产、加工、销售及服务问题,加快新技术研发和科研攻关;健全绿色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做好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开展技术指导,为发展绿色农产品提供技术支撑。建立健全绿色农业产品的标准体系,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操作规程、产品质量和卫生标准、农产品质量分等分级标准、产品包装标准等。完善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立完备的基地建设、环境监测,产品质检和市场监督等管理体系。促进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建立,完善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增强市场服务能力。严格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保障市场公平和效率。

3.3合理规划绿色农业发展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发展绿色农业经济资源禀赋不同,在绿色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突出区域发展特色,合理规划布局,因地制宜发展。国家及各省市应根据各地生态环境和资源特色,制定可操作的绿色农业经济发展规划,并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规划和科学设计绿色农业经济产业的发展,明确发展绿色农业经济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并按照规划分期、分批组织实施。充分发挥绿色农业示范基地的探索、展示和示范推广功能,依据当地自然和农业经济状况,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基础条件及发展目标,做好绿色农 业的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品。制定基地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生产规范、技术标准并保障实施。构建严格的基地产品数量、质量、生态和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加大指标评价体系的执行力度,跟踪绿色农业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确保绿色农产品执行全程绿色标准。加大绿色农业经济科研投入,研究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的技术方案,加大对绿色农产品的示范推广,利用各种途径扩大绿色农业基地的影响力、知名度和可信度。

3.4培育绿色农业经济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运作和经营,增强其内在活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加大对规模大、带动力强、效益好的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生产要素向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集中,扶持做大做强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加大扶持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企业生产规模和产品档次。依托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新建或改建一批大中型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推进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培育一批绿色农业企业集团。增强企业品牌意识,鼓励各类企业创立名牌绿色农产品,发挥品牌效应,依靠品牌打开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提高产品及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带动产业发展。突出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区域特色名牌产品,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绿色农业知名品牌,增强品牌区域带动能力。强化农业科技对品牌价值的增值能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着力打造一批产品档次高、科技含量高的精品品牌。加强绿色品牌的创新和保护,利用绿色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会及各种媒体,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

农业经济问题论文:高校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创建

1.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

作为国家重点关注的领域,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是发展的重点,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起步较早,从出现至今,为全国输送了大批人才,为我国农业建设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最初的几个课程到现在的涉猎广泛,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今天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以更加成熟的姿态为农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从整体来看,其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完善,可以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中迫在眉睫的问题就是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系的建设问题,值得我们深深思索。

2.完善高校农业经济管理系的有效对策

从上文分析中我们看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系从创建至今发展迅速,推动了我国农业乃至世界农业的发展,但是仍有些问题亟待解决,经过实践分析,我们发现,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高校的农业经济管理系水平。

2.1提高我国高校农业经济管理系的教学团队水平

作为建设农业经济管理系基础的教师对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系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最关键的两项内容包括:优化教师的人员组成与人员素质的提升。要想人员组成的优化主要是教学团队的构成更加合理,而人员的优化则主要是实现教学团队构成的品质化目标。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措施:及时,增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提高团队的整体教学能力;第二,加强教师的基本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层次,增强其专业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第三,开展多样的教学研究方式,加强教学督导,增强群体能力;,结合发展的需要,制定合理的发展方向,奠定教师提高的基础。

2.2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

针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农业技能型的人才需求逐渐增多,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可以实行行业与学校相结合、校农相结合的方式来建立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的培养上可以采取专业单项技能培训、岗位能力模拟训练、岗位实习训练、层层递进的方式,培养更多的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

2.3根据发展需求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经过实地调查,经过统计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毕业生应职岗位为农村合作经济管理人员、农业企业经济核算人员、农产品推销员、农产品经纪与人。以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应职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根据农业经济“产前策划、产中管理、产后营销”流程特点,根据专业课程的门类职业化与内容的逐渐综合化,根据发展需求,设置专业的核心课程,其中主要包括:农村经济调研与策划、农村经济核算、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和农产品营销。根据国家发展的需求以及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需求,设置了专业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2.3.1宣传案例教学的方法

相对而言,高校农业经济管理系对理论知识的要求十分严格,而在理论课的教学中,案例分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可以大大提升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3.2自学与讲解相结合

相对小学与初中,高校的教学方式以自学为主,但是在在自学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教师的讲解作用,尤其是在经济学基础等重要课程中,有一些难点是学生自学无法解答的,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3.3实行教学内容改革的不断深化

教学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结合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大多数高校设置了经济学等新的课程,对原有的专业进行了调整,增强课程的实用性与普遍性,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2.3.4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增强教学水平,突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感知性,强化基本的技能训练,提升教学效果,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2.4校企结合,培养针对性的人才

高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发展输送更多的人才,因此,要建立校企结合的模式,有针对性的输送人才。

2.4.1利用有效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基础

结合各大高校的实际情况,并且发挥手中有限的资源,与社会上相关的企业建立联系,为学生实习奠定基础,好可以与其签订合同,建立直接的学习与生产关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2.4.2利用社会资源,组织专业性的教学过程

为了增强办学的社会适应性,各大高校可以组织相关单位进行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建立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知道专业的教学与协调工作。

2.4.3建立政府、社会、企事业单位与学校的联系

只有良好的社会关系,才能具有有效地实践基地,利用积极有效地手段,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2.5课堂与社会发展不脱节

2.5.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具体而言,就是聘请专业的人事制定出严格的用人标准与规格,按照经济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根据农业经济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2.5 .2实行“四位一体”的模式

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运用多种关系,将学生、老师、企业与学校相结合,实行一体化教学,避免就业难的问题,推动教学体系的发展,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2.5.3完善评价方法

在很多高校,农业经济系需要取得多个证书才能毕业,根据发展的需求,可以制定合理的评价方式,以技术考核为主,理论知识为辅,采取二者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评价,切实改善当前的教育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对当前我国高校的经济管理系的发展现状有了新的认识,对如何改善其当前的不足也有了清楚地方向,总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共同提高教学质量,从多个方面共同改进当前教育的不足。

农业经济问题论文:农业经济科技资源分析

1研究的方法介绍

本实验主要对农业经济与农业科技资源进行一定的关系论证分析,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及时,运用ADF的方式来记录分析科技人员、科研经费支出、机械总动力以及农业经济增长.:农业经济的衡量指标主要是农业总产值,通常情况下,农业、牧业,以及林业和渔业等方面的总产值构成了农业的总产值,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特定时期的农牧业的生产的总成果以及所达到的总规模,从而能够代表农业发展的某方面领域。通过有效的检验这四个时间序列的稳定性,确定其单整阶数;第二,在检测结果过程中,若四个序列显示出有相同的阶数单整性时,那么就利用E——G两步的方法对农业科技资源同经济增长是否存在均衡关系进行检验;然后在二者协整关系之后,建立一个对误差进行修正的有效模型,通过对二者短期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通过Grange的因果关系来对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另外,因为对数的变换难以实现对原始变量之间相互的协整关系产生影响,因而对农牧总产值、科研经费的支出、机械总动力以及科技分析人员这4个变量分别进行自然对数的取舍,就能够得到经过对数变换之后新的变量。

2二者分析的结果

如果对时间序列上的数据直接进行回归,那么很可能会发生缪误回归的状况,从而使得后续的推论不符合实际,而且只有当变量的序列都是同阶单整的序列时访客协整分析,因而在此之前,需要对验LNH、LNM、LNRD和LNY这四个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经过单位根检验表明变量LNY、LNH、LNM、LNRD都是二阶单整变量,所以可以进行协整分析以验证LNY与LNH、LNM、LNRD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Granger和Sims提出的因果关系检验可确定一个变量能否有助于预测另一个变量。Granger和Sims提出的因果关系检验法的基本思想如下:如果变量x有助于预测变量Y,即根据Y的过去值对Y进行自回归时,如果再加上x的过去值,能显着地增强回归的解释能力,则称x是Y的Grange原因;否则,称为非Grange原因。同时,Granger指出,如果变量之间是协整的,则至少存在一个方向上的Granger原因;在非协整情况下,任何原因的推断将都是无效的,由此可见,农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Grange原因并不是农业经济发展,从而能够从另一角度上反映出我国农业科研投入机制尚未完善,还需要对其进行探讨分析。

3结论与发展对策

首先,需要对农业科技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利用,这种开发利用没有得到落实的主要原因还是农业的科技创新水平能力有限,使得一些科技成果流失,而且需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作用,加强其在水、气、土和其他生物资源方面的运用,从而不仅可以高效的利用这些环境资源,而且可以起到防止污染和恢复生态等效果,这样可以不断的改善农业的生产环境,提升农业科技资源的利用率,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其次,可以构建农业和经费的长效机制,虽然国家政策上强调对农业要增加投入,但是各个地方政府还存在较多的短期行为,时间一过,依然是粗放式发展,因而不具有可持续性,使得农业经济得不到飞速的发展,因而从长远的角度看,我国应该在农业科技拉动农业经济的政策上采用长期的策略。再者,适度的推行农业的机械化,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可以给予很好的优惠,提供政策和经费以及理论等方面的支持和指导;,就是不断加强对农业科技方面人才的培养,当今社会人才是及时生产力,要较大限度的让农业科技的成果贡献给农业经济,使其变为真正的效果,这就需要充分发挥人才效应,尽管我国在过去已经培养了很多的有农业专业背景的人才,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和政策导向的问题,使得很多人才流失,造成人才浪费的现象发生,所以必须要不断的改善这一现象。

农业经济问题论文:农业经济发展因素及方法探索

1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现阶段虽然我国对于农业的投入不断加大,但是仍然满足不了农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各级政府应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加大资金投入。一方面,要加大农村水利设施、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另一方面,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投入的使用效率,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的开发、利用和推广的投入。建立有效的支持农业发展、调整农业结构支持体系,以及农业信息服务、市场营销服务等支持体系。

2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业技术发展水平

提高农业技术发展水平,发挥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应做到以下几点:农业技术研究推广工作要深入加大对科教兴农的财政投入,对农业技术研究推广工作要加大财政支出,围绕提高农产品产量开展科技攻关,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到农业生产的及时线,给农民传授实用技术,积极投入到农村。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加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力度,把科研力量集中运用到园艺产品、深加工产品上,使农业经济向着品质次、高质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围绕降低生产成本开展技术研发。大力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能和节劳农业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农业科技体制,创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信息体系。加大农技所技术投入加大对基层农技所技术设备的投入,培养更多技术过硬的农技推广人员,去基层重点指导农户、农业企业的工作,同时围绕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3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经济发展

发展农村经济,首先要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尤其是青年农民的科技,他们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根据农村的现有实际情况,加大对农民的科技技术培训,加大科技教育投入,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建立多种方式,多层次的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远程教育、函授等学习途径,加大对农民的科技技术的培养,农民的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的服务农业经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4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实行土地流转机制

土地是极其宝贵的资源,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用好土地使用权,才能使土地资源升值。只有把土地流转工作做好,才能把农业规模化经营搞好,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一要运用好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在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采取出租、转让、转包等形式,使土地流转起来,既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应用,又使土地与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从而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二要制定一些管理办法和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对土地流转的程序和手续进行规范,使土地流转有章可循。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的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加以解决,使农业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农业经济问题论文:信息化在当代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及分析

前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社会各界对于农业及农村地区发展问题更加关注 在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农村经济管理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 与世界上很多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农村经济管理方面尚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信息化建设的相对滞后,导致部分管理工作无法持续和深入开展。因此,适时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一、农业经济管理对于信息需求的特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各行业 各领域对于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强,而且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到农村地区发展策略、管理机制的不同,而导致其对于信息需求的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综合分析国内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现状,对于信息需求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时效性

农业经济管理中相关信息涉及到农产品的种植与销售,以及涉农企业的各项经济管理活动,是各级政府及经济管理机构加强对于农村地区经济管理工作指导的主要依据。与其特行业的信息需求相同,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各种信息的获取一定要保障时效性,这就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各种信息的获取渠道,从而保障各种信息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二)实用性

从农业经济管理的角度进行信息,各种农业信息主要是以非物化形态展现出来,无法直接进入农村地区的市场管理,农业信息普遍具有较强的社会与公益性质,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由于农业经济管理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较大,而广大农民群众没有广泛的信息获取渠道,从而导致各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存在严重的滞后性。

(三)综合性

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较为常见的行业有:农、林、牧、副、渔等,同时与电力、金融、环保、水力、运输、科研、农机、财政、气象等部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各种信息的获取时,一定要注意信息的综合性,即进一步加强与相关行业或部门的联系,促使信息获取渠道、方式的不断增加,在获取相关信息后,并不能直接应用,而是要在进行综合分析与考虑的基础上,才能判定各种信息的实际应用价值,以及是否适用于本地区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

二、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中信息化应用的创新途径

目前,我国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尚未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系统,从而导致各项工作的开展长期停留于表面层次,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在我国推进信息化社会建设的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必须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从而实现各项工作的深入推进,并且有效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实际效率和质量。

(一)完善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我国是世界上较大的农业国家,农业在国内经济的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十分重要,若想建设完善的农业信息数据库,必须综合利用各种资源个条件,特别是要注意加强信息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针对国内农业地区的发展现状,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应以县 乡等行政单位为基础,积极利用国家调配的各项农业管理专项资金,并且引入高素质信息化人才,加快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步伐。

(二)加速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中,为了进一步提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否得当是至关重要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促进各类农业信息的收集、整理、保存、检索等流程的集成化 一体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必须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管理环境,从而实现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化、市场化与信息化,这也是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基本发展需求的。同时,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还要加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力度,加快农村经济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速度。

(三)实现多角度的农业信息服务

在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内涵、目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但要利用宏观及微观经济手段指导农村地区各项经济活动的有序开展,而且要强化农村地区自主组织经济建设的实际能力。为了加强农业经济管理部门的实际工作能力,必须实现多角度的农业信息服务,即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步拓展各类农业信息的服务手段与空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经济管理在现代社会的经济活动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目前,在国内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到各方民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限制,而导致管理手段、方法相对落后,严重限制了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特别是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农村地区在发展中并没有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从而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速度。因此,在我国农业高度发展的时期,必须加强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从而在促进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管理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远目标。

农业经济问题论文:探究发展乡村旅游和振兴农业经济的若干深思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事业的发展逐渐转向具有独特自然风景、淳朴民风等特色的农村环境,农村成为了城市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我国近年来的乡村旅游发展很快,并且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乡村旅游形式也是丰富多样,包括农家乐、采摘、民俗、民建筑等,依靠乡村旅游振兴农业经济已经成为了一项口号,并在全国各地广泛的开展和实施着。

一、发展乡村旅游对振兴农业经济的作用

1.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

我国农业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发展乡村旅游与振兴农业经济的若干深思在产业结构是能够却较为单一,一直是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包括林牧、渔业、养殖等作为辅助行业,总体来讲受到自然地理环境较大的影响,农业技术含量低,农业生产缺乏经营性和高效性。近年来,党中央和政府都高度重视“三农”发展,对农业经济发展也提出了产业化的要求,而发展乡村旅游不但能够实现农业经济结构的丰富,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农业经济内容和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只有科学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才能真正引领农业经济的振兴。

从乡村旅游的实际作用来看,带动了农村相关的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手工艺品加工、商贸、运输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的二、三产业也有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2.有利就近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我国农村人口占有总人口的较大比例,在现代化农业的推动下,农村剩余劳动力也逐渐增加,很多的农村剩余劳力都流向城市。发展乡村旅游,不但旅游行业能够解决剩余劳力的工作,相关产业的发展也能够解决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乡村旅游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不高,还能够让劳动者就近工作,不但避开了劳动者的离乡背井,也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劳动者在家乡围绕旅游,开展特色经营和服务,还能够大幅提高农民收入,对农民而言是具有很多的实惠的。

二、依靠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农业经济振兴的倡议

1.丰富、深化乡村旅游产业链,实现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旅游产业链是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为框架,将产业化总具有核心价值和竞争力的企业作为中心,将与之相关的产品、服务、技术等进行综合,通过各种方式提供给旅游者。乡村旅游产业链的丰富和深化重要是将乡村旅游相关的住宿、餐饮、景点、交通、旅游产品等进行丰富,同时深化产业结构的升级,使乡村旅游成为更加富有吸引力和旅游专业性的特色服务。以旅游产品销售为例,乡村旅游的游客主要是来自城市,他们对购买农村的信箱的瓜果蔬菜或者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有着较大的兴趣,因此在旅游商品的产业链条上就要建立起农产品生产加工的企业支持旅游业发展,还要对当地特色手工艺品的制作和加工方面加大力度,做好面向城市游客需求的产品设计和制作。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手工艺品的加工制作都你呢哥哥实现农业经济结构的丰富,也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这是农业经济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

2.建立与城市的乡村旅游合作,共同推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振兴

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各地都开展 多种形式的城乡共建的发展模式,在发展乡村旅游项目上,很多地区也进行了城乡旅游合作,城市读农村的旅游投入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投入,提供了各种资源和政策支持,共同推动者农业经济的发展振兴。

与城市的着名旅游景点相比,很多乡村旅游项目都没有知名度,对此可以利用城乡合作的形式,将乡村景区与城市着名的景点进行统一旅游线路规划,将乡村旅游融入到着名的旅游景点环境中,实现共谋发展,共同进步的发展局面。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合作中要找好带动的景点,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力求实现双赢。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利用网络建立起城乡一体的旅游网络信息系统,在宣传、销售等环节相互衬托、相互推动,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动,共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此外,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环境,科学的利用自然资源,维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健康、绿色旅游,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推动农业经济的长期、稳定、和谐发展。

三、结语

乡村旅游是近年来日益兴起的行业,我们要正确认识乡村旅游,抓住时机,科学的进行规划,利用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发展,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振兴。乡村旅游对振兴农业经济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要想实现这一效果,还要积极的采取措施,结合实践在产业链和城乡合作等方面做出完善和改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经济的振兴。

农业经济问题论文:现代化农业经济惠农政策分析

一、我国农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的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算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我们还不是农业强国。土地分散、生产效率低、技术落后,水利,机械等农业设施薄弱、竞争力低。在很多偏远的山区,都是靠人力经营土地,收成的好坏也是靠天说了算,防灾抗灾能力差。都说中国地大物博,但是人均占有水平很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农业效益偏低,农民收入渠道窄,收入少,城乡居民收入仍持续扩大;农业物质投入成本和劳动力成本节节攀升。在如今的社会常年守着土地的农民很少了,大多在农闲的时候都去外面打工。所以有人说减少农民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然而,这并不能从根本解决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问题,相反,有可能引导农业走向误区。农业、农村、农民是“三农”问题,根本是农业问题,农民是这一古老产业中的从事者,从农业产业这个角度讲,有些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首先,我们不承认农业发展的比较劣势,试图通过发展农业来解决农民的福利问题。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们的农业缺乏根本的竞争优势。在外国农产品的不断冲击下,我们的农产品只会收缩不会扩大。这是因为农业的自然资源条件不好,组织机构不合理,后期积累的技术也不够,与国外规模化的农业结构相比不占优势。当前农民大多数还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下,农业商品化还很低,大多数农民是为了把粮食卖了来换取生活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农村人口减少了,也不能解决实际的根本问题。放弃农业也是不行的,从古至今农业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即使是在发达的国家。民以食为天,目前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粮食为人类解决温饱问题,所以要保障农业的发展空间。只有给农业定好位,制定的农业政策和农业制度才会合理,利于农业的发展。在现代城市进程化很快,并且是没有止境的,这就使农村在不断的缩小,这种城乡的此消彼长使农业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农业很重要,但是古老的农耕方式不适应现代化的要求,所以各国通过不断的改进,逐步实行农业的现代化,用机器代替人的操作。无论城市化的进程多么的迅速,但是农业始终不能被代替,要不断的解决农业目前处于的尴尬地位。

二、发展农业经济可以采取的措施

(一)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城镇化一方面是工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可以吸纳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创造条件;它既为农业发展创造需求,又为农业发展提供现代化物质技术装备,提供资金积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总的思路和措施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在具体工作中,尤其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要求的那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使耕地向农村种田能手和专业大户集中,逐步实现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二)农业现代化

现代的物质条件把农业装备起来,利用科学技术来改造农业,大力推进农业自主创新,壮大农业的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在农村普及农业技术知识,逐步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用科学技术种田。面对一些偏远的山区,环境地貌无法改变,但是人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农业专业知识来和土地要收成,较大限度的避免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三)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是为了解决农业在社会化生产时遇到的种种困难,无论是农业的科技服务,还是农业信息服务,以及农业在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服务,都离不开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这就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现在实施的很多惠农政策可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给农民带来更大的收益。虽然惠农的政策不是解决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措施,但是这个措施从一方面调动了农业发展的劳动力的积极性。国家加强对农业的宏观帮助,在农产品价格和相关的惠民政策上给农民实在的好处,提起农民的积极性。

(四)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

世界各国为适应国民经济对农业发展的要求,都实行了保护和支持农业的政策。如美国,尽管它的主要农产品的产量接近或超出其国内实际需求的一倍,但是,它为了保持农产品的生产能力,以便能在特殊的情况下应付可能出现的粮食短缺,仍然在国内生产领域和国际贸易领域对农业和农产品进行极其严格的保护。我们应借鉴其做法,强化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首先,市场经济是以法制为基础的经济,法律手段是农业保护的重要手段,它能够确保农业保护连续、稳定的实施。其次,政府可以建立以初级集贸市场为基础,批发市场为中心,结构完整、功能互补的市场网络;健全市场规划,维护市场秩序,规范交易行为;建立市场信息传播网、大宗农产品储备制度和相应的价格保护体系;降低农用生产资料的市场供应价格,减少农业生产成本。从而实现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五)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兴农战略

科技进步是实现农业集约经营的根本途径。国际上有关专家分析,20世纪5 0~80年代世界农业发展的这30年中科技对提高土地生产率的贡献为80%,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为73%。今后全世界农产品增加量的83%将靠科技来实现。这主要依靠:1、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增加发展的后劲。据研究,世界平均农业科技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一般为1%左右,一些发达国家超过5%,发展中国家为0.5%左右,而我国仅仅是0.117%~0.27%,是世界上农业科技投资低的国家之一。为此我国已经制定农业投资的具体计划,到2005年,政府农业科技投入占总产值的0.7%~1%,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科技推广的资金在整个财政支农资金中的份额达到20%以上。2、加快农村教育步伐,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文盲达到8507万人,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率由15.88%下降为6.72%,下降了9.16个百分点。虽然文盲人口大幅度减少,但是绝大多数文盲人口仍然集中在农村。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者所占比例极低,而只有小学文化握度的却占全部劳动力的50%以上。3、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分成研究开发、技术服务、科技管理和科技企业等部分,对农业科技机构进行分类重组;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加强以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为重点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立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机构,加强对农业科技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六)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据统计,1998年到2001年,国家投入14亿元财政资金用于发展农业产业化;新增农业就业人口1051万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农民新增人均纯收入约300元。同时,农业综合开发还安排财政资金972亿元,建设59个农业高新技术示范项目、22个农业科技推广综合示范项目。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普遍采用的经营方式,它能够促进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加农业经济效益。农业产业化经营集产、供、销于一体,把农业生产、农用生产资料的提供、技术措施的采用以及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运和销售环节统一起来,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它解决了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把资源、人才、技术和资金集中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规模优势,借助群体力量,拓展市场空间;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目前主要可以采取"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三、我国农业经济的前景

近年来,中央支农、惠农,农业连年丰收、农村欣欣向荣、农民喜气洋洋。2006年,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取得长足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实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局,也为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和“十一五”开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此;必须要对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领域及技术政策进行战略调整:为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国家食物安全提供技术支撑;为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技术支撑;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速小城镇建设、缩小城乡差别提供技术支撑;为综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大幅度地提高亿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供技术支撑;为推进农业集约经营的增长方式提供技术支撑。我国的农业改革还需要很长的路走,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对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具有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对农民的安居乐业和国家的稳定发展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我们要让农业现代化同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共同进步,走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让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就要让农业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农业经济问题论文:农业经济财政支农资金分析

1前言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是一切产业发展的源头和母体,也是当前保增长、保民生的基础。支农资金的投入是解决“三 农”问题的物质基础,是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化农业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要实现科学跨越的战略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农业是基本国情的观念,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从更高层次上夯实农业基础,打牢农业根基,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2明确分工负责,落实管理责任

对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拨付和项目管理严格实行“领导负责制”,明确各乡镇政府党政“一把手”对本乡镇财政支农项目的可研论证、申报和资金安全运行、使用绩效等负及时责任;项目主管部门负责人对财政支农项目的确立、资金安排、项目监管等负及时责任;财政部门负责人对专项资金拨付和财务管理负及时责任。严格实行财政支农项目和资金管理责任追究制度,财政局和项目主管部门明确职能分工,加强相互监督,审计局依法审计监督财政支农资金,对违规、违纪使用财政支农资金,给国家和群众造成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同时,实行专账管理,确保资金安全。以县为单位,财政下拨到县直各部门、各乡镇的财政支农资金,都必须建立专账。严禁将财政支农资金和单位预算资金合并使用;严禁将财政支农资金直接划拨到乡、镇政府或借调到县直主管部门使用。对财政扶贫、义务教育、退耕还林补助资金、粮食“三项补贴”等各项财政支农资金,由县财政部门在国库设立“财政支农资金专户”,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封闭运行。

3撬动社会资金投入

以财政支农资金整合为契机,不断改进整合资金的引导和支持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调动民间、信贷、企业等社会资金投入“三农”的积极性。利用补助、奖励、贷款贴息等办法,鼓励、引导、吸引民间资金投入“三农”,形成在政府投入的带动下,主要依靠农民自己投工、投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有效机制。大力推行财政担保、财政贴息等支农方式,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及农民群众借贷发展,吸引金融、信贷资金投入“三农”。

4整合财政支农资金

近几年,由于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渠道较多,造成“三农”资金在分配使用、实施范围等方面条块分割、重复投入,影响了资金的投放效益。只有以资金整合为突破口,以协调部门管理和减少资金周转环节为重点,对各类资金进行统筹安排、捆绑使用,才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过去支农资金以分散建设为主,农口各部门条条管理,很难“握指成拳”形成合力。以项目整合带动资金整合,将各类支农资金集中投入到对农村经济发展有长期牵动作用的大项目,有利于较大限度发挥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

5强化财政监督机制,确保支农资金安全运行

实行财政资金跟踪问效制,专门负责对财政支农项目的预算、项目方案的审批、项目的实施以及项目竣工后的管理进行监管。把事前控制和事后监督检查有机结合起来,对每一项财政支农资金都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的安全和有效。同时,要严格拨款制度,保障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本着“不误农时、不误农事”的原则,严格执行财政内部拨款制度,根据单位用款计划及时拨付支农资金,保障了支农资金的及时到位。

6建立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

应该不断创新财政支农举措,着力构建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建立涵盖农林牧副渔在内的从基地生产、品种研发、农产品加工到市场销售的全过程支持政策体系,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同时,推进财政支农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与监督,确保资金安全有效运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应该制定出台《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县区级农业财政财务管理综合考评办法》等一系列资金管理办法和财政财务管理制度来规范项目申报、评审、检查验收和资金拨付程序。开展支农资金专项检查,对财政投资的重大支农项目重点跟进、重点指导、绩效考评,建立健全以绩效为导向的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机制。

7实行集中支付,提高使用效益

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的拨付采取国库集中支付方式,除项目管理费、前期费等资金可拨付到项目管理部门外,其它用于工程、货物、服务类等资金支出经主管部门审核后由财政部门直接拨付到承包商、供应商和劳务提供者。涉及村级的支农资金由村民委员会根据项目计划和施工进度写出专题报告,报乡、镇长和财经所长审核签字后,分期分批从村级支农账户上直接拨付到承包商、供应商和劳务提供者,严禁以取现金支 票等方式由乡镇、村干部代领专款。继续完善财政支农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建立支农项目政府采购机制,所有工程项目资金必须履行招投标和政府采购手续,否则,县乡财政将停拨或不予拨款。

农业经济问题论文:农业经济科技资源的重要地位

1引言

安徽是农业大省,全省国土总面积13.9万平方公里中有耕地422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30.36%.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1]表明,全省总人口5950.1万人中有3391.0万居住在乡村,占总人口的56.99%.但安徽还不是农业强省,2000至2009年,安徽省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06%,低于14.36%的全国平均增长.安徽省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在全国的位次2000年为第七位,2009年降至全国第十位.安徽省农业增长低于全国水平,这与各种农业投入的结构及其比重息息相关.安徽省农业投入要素及其比重与农业发达省份相比,尤其是在农业科技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本文就科技资源对安徽农业发展的贡献进行分析,并给出政策建议.

2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0-2010年《安徽统计年鉴》为面板数据(表1)[2].选定安徽GDP、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业从业人数、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科技三项费用支出等指标.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衡量农业的总产出,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能的反映农业的生产状况,在统计数据中它包括了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的生产总值;二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时间序列数据容易查找,有利于研究.农林牧渔业从业人数为相应年份的农业劳动力投入;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为相应年份的农业资本投入;科技三项费用支出来代替科技资源投入.为剔除价格波动因素,以2000的价格作为不变价对表1进行处理.以2000年安徽省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4]和2010年安徽省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4]为面板数据(表2)进行安徽农业科技资源投入分析.

3数据分析

3.1文献回顾

吴海民的《基于新C-D生产函数的广东省经济增长实证研究》在原有C-D生产函数基础上,加进了制度因子θ,把资本、劳动力、科技、制度作为决定产出的投入要素.并以广东的经济发展数据为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要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化的转变,就必须进行制度的革新[5].龙海亮的《基于DEA回归的C-D生产函数分析》,把DEA回归和C-D生产函数结合起来,分析了2001-2006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资本和劳动产出效率.分析结果表明建立在DEA基础上的回归模型对经济现象的释义比一般的生产函数要得多[6].韩静舒在《安徽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贡献率测算分析》一文中运用C-D生产函数模型,分析表明科技进步对安徽农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是非常显着的,文章分析的各要素贡献率如表3[7].

3.2数据分析

由上表可以看出2000-2010年,农林牧渔总值占安徽GDP的比重逐年降低,且降幅趋于平缓.随着安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二、三产业已成为安徽经济的主要增长点.这是促使安徽农林牧渔总值与安徽GDP比值下降的关键,而2000-2010年安徽的农林牧渔从业人数逐年减少.但农林牧渔业从业人数在全社会的从业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很高,2000年为58%,2010年仍然占39.1%.这说明在安徽农业经济增长中,劳动力投入仍然占有较大的比例.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资本投入强度的加大导致劳动力对农业增长的贡献有所弱化.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资本投入是一项重要的因素.从表1可以看出安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逐年增加.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与农业产出比从2000年的11.5%上升到2009年的59.07%.农业固定资产的投入如:农业机械、农田水利设施等提高了农业耕作的机械化、自动化,替代了农业劳动力的使用,导致农业从业人数逐年下降.表一显示相对于资本、劳动力的投入,安徽的农业科技的投入较低.2000—2004年间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增长缓慢,2005-2010年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开始出现较快的增长.上表显示2001-2005年间对安徽的农业增长贡献中,物质消耗增长亦即资本的贡献率为74.67%;劳动力的贡献率为-4%;科技进步贡献率为2.94%.而改革开放到2005年间,对安徽的农业增长贡献中,物质消耗增长亦即资本的贡献率为51.32%;劳动力的贡献率为4.78%;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8.20%.在科技贡献率中科技资源的投入占据绝大部分,因此科技资源投入是安徽农业由大向强转变的关键.2000年安徽农林牧渔R&D经费支出为0.34亿元,占同期全省R&D经费总支出比重的1.7%,高于同期0.9%的全国水平,此年安徽农业总值全国排名第七位;2009年安徽农林牧渔R&D经费支出仅为0.18亿元,占同期全省R&D经费总支出比重的0.13%.低于同期7%的全国水平,此年安徽农林牧渔总值全国排名第十位.安徽农林牧渔R%D经费支出与安徽农林牧渔总值全国排名呈现出了高度的相关性.安徽农林牧渔R&D经费的低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安徽农业的低产出.

4结论与政策建议

4.1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知:安徽农业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农业科技资源的投入.当前安徽农业科技资源投入力度不够,成为制约安徽农业由大变强的根本因素.为实现安徽农业跨越式发展,提高安徽农业科技资源投入的强度是必要的.

4.2政策建议

4.2.1加强安徽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的投入.强化农业科技工作人员的再教育、在职培训,制定农业技术人员轮训、跨岗、跨地区交流计划;对有志于从事农业科技研究的工作者,提供政策上、 财政上的支持;加大农村的基础教育投资,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农民夜校、农技培训辅导班,对有意愿参加培训的农民给予财政补贴、减免培训费用.

4.2.2加强安徽农业科技财力资源投入.提高安徽在农林牧渔R&D经费支出方面的投入强度,赶超国家投入的平均水平.积极地把企业资本、私人资本引入农业科技研究领域.让企业参研到有关农业科技的项目,实现农业科技研究与企业需求、社会需求的有机衔接.对于农业科技领域投入研发资本的企业,政府应该运用税收政策给予特别支持,减免其企业所得税.

4.2.3加强安徽农业科技物力资源投入.继续推行“农业机具下乡”政策,把农机具补贴的范围宽进一步放,补贴水平进一步提升,简化补贴的程序,缩短农具补贴资金的时滞.对于大型、昂贵的农机具设备,政府可以与与银行合作,为农民提供分期付款支持;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物资市场的监管并提高监管部门的检验水平.对农业化肥、种子、地膜、农药实行严格的检验,防止出现假冒伪劣产品,保障物资投入的质量水平.

4.2.4加强安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投入.政府建立公益的农业科技传媒如农业科技网站、农业科技电视频道、农业科技广播、农业科技报纸杂志等,拓宽农业科技的传播渠道;政府牵头举办农业科技、农业设备、农业产品、农业产业等展览、交流会,扩大本地区的农业影响的同时招商引资;进行农业科技图书下乡,向农民发放免费的农业技术知识实用手册,建立乡村农业科技书屋;不定期聘请农业科技研究人员到农村开展农业技术知识的专门讲座。

农业经济问题论文:农业经济增长转变模式

一、辽宁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辽宁所辖14个市,100个县(市、区),其中县(市)44个。全省总人口437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956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44.71%。全省陆地面积14.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5%。耕地面积6128万亩,人均耕地1.4亩,其中基本农田面积5448万亩。2009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65.6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76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58元。这些充分说明“十一五”期间,辽宁经济发展已经奠定了新的格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接近6000美元,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开发大开放”的态势形成;沈阳经济区“晋升”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并展开先行先试,相关地区的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努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坚持科教兴农战略,增强农业科技攻关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技术推广。”这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而且要求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任务。这说明“转方式”不仅是工业的事、城市的事,也是农业的事、农村的事。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既要积极实现农业经济的“数量”增长,更要注重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并由以往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转变。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将农业发展建立在依靠科技积极创新、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节约利用农业资源、保护改善农村环境。

二、辽宁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问题

辽宁虽然是一个工业比重较大的省份,但随着我国粮食生产重心进一步由南向北推移,辽宁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等方面所肩负的任务将越发艰巨。尽管辽宁现代农业发展具备了一些有利条件,农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农业基础仍然十分薄弱,未来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有待于“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当前辽宁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1.由于农产品生产效益偏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较难。在农民享受中央的惠农支农政策同时,各种农资、饲料价格却也一路飚升,加上原油价格的上涨和工资水平的提高,使农机使用成本、农村畜力的租用价格也相应提高。农产品生产收益没得到提高反而降低了,粮食直补和取消农业税费等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在一定程度上被抵消,这对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较低,竞争力不强。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辽西北等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缓慢,与南部、中部地区发展水平形成较大反差,县(市)与县(市)之间生产总值较高相差20倍以上。辽宁全省44个县(市)中还有15个贫困县,主要分布在辽西北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较高。不同地区间农民收入差距较大,大连、沈阳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阜新、朝阳高出近两倍。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强者恒强、弱者常弱,各自为战,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3.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还不够科学,粮食增产现代化水平还较低。在一、二、三产业中,辽宁农业与工业相比科技含量、装备水平相对滞后,地少人多、增收缓慢、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现状仍然存在。在农村局部地区还是一亩地种植一个品种几十年,品种退化严重,产量不高,质量不佳,效益不好。抓好粮食生产,促进粮食增产增收任务仍然艰巨。多年的实践证明,要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路子。通过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实行良种良法相配套,依靠科技挖掘增产潜力,把专家的产量变成农民的产量,把小面积实验产量变成大面积推广产量,真正实现粮食大面积区域平衡增产。

4.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农业龙头企业优势带动作用的发挥有待加强。农村务农劳动者素质普遍不高,已成为增强农业后劲的重要制约因素,不少农村相当数量的青壮劳力从务农转到其他行业,务农劳力科技文化素质低,年龄趋于老化,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接受新技术慢,加上家庭经营条件的局限,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亟待加强。从龙头企业看,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仍偏弱,带动农户规模不够、作用不强,与目前部级重点龙头企业平均带动农户7.6万户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调查中还发现,有些龙头企业经营规模较大,但生产原料和基地建在省外,对当地农民的直接带动作用不大。产业集群特色不鲜明,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规模化经营,没有发挥出自身优势,对整个产业的支持和推动力度不够。

5.乡镇企业管理水平较低,需要树立起有市场号召力的特色品牌。辽宁省城市化水平居全国第6位,而农村城镇化水平居全国第13位。全省包括县城在内的近600个小城镇人口不到560万人,仅占全省村镇人口总数的26%,镇均人口不足万人。一些小城镇缺少科学规划,企业产业发育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对周边农村发展带动和辐射作用不强,特色品牌数量有限,需要树立起有市场号召力的特色品牌。

6.环境保护和资源优化配置意识需要加强,软硬环境建设亟待总体提升。农业生产专业化、组织化程度还不够高,特色产业布局不够集中,生产基地相对分散,缺少覆盖面大的专业化生产基地。农业标准化水平较低,部分农产品质量动态不稳,市场竞争力较弱。农产品加工率为45%,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0.42:1,与发达省份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农业利用外资和农产品出口规模不大,外向型农业总体水平不高。

三、加快转变辽宁省经济增长方式的路径建议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首先是从加强农业开始的,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应该从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开始。“增长”追求的是规模的扩张,总量在短期内的不断增大,它更注重总量的增幅以及如何缩短实现这一增幅所耗费的时间;“增长”强调的则是质量的提升以及这种提升的可持续能力,它更加关注总量增大中所投入的成本和所付出的代价。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如何实现辽宁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既是目前学术界正在探讨的理论问题,又是辽宁经济增长中亟待回答的现实问题。

1.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内涵。提升农业科技内涵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核心依托。特别是以设施农业等优势农业为载体的深度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性。辽宁设施农业面积已经达到1000万亩,日光温室据全国首位,这为辽宁农业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奠定了基础。设施农业能使传统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推进农业走向现代化和 工厂化。同时,根据辽宁实际大力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循环生态农业以及动植物良种繁殖、疫病控制、农作物栽培标准化规范化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等农业标准化技术、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农产品无公害化生产,同时加快发展如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农业信息系统及装备、农业物联网、创意农业等内容。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含量,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和加快农业文化建设普及等。

2.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视农业合作社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要充分发挥龙头农业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让农业合作社与农民形成合理的利益关系,农民得到实惠,在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扩大优势和特色产品的生产,加大农产品加工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力度,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

3.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要以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重点。具体工作是:建立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高效精干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其他多种渠道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按照“公益性、区域性、综合性、层次性”的原则,加快构建政府推广机构和其它所有制推广组织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促进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示范、推广和应用。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鼓励科技创新,把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与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结合起来。通过科技手段不断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4.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加速推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合理有序转移,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农业劳动力转移后,平均生产规模就会扩大,农业劳动生产率就能得到提高。在非农业人口增加之后,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加,从而扩大了消费市场,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同时也需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为支撑。所以要以加快农村义务教育改革为重点,提高未来农民的文化素质,不再产生新的文盲和素质低下的从业者;同时切实做好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5.争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现代化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发达国家的做法是,凭借强大的工业经济后盾,由政府给予大量的投资支持和各种形式的补贴。长期以来形成的依靠农业积累发展工业的体制政策的惯性还在影响着对农业的投入,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长比例低于财政本身增长的比例态势还没有改变。近几年,虽然政府实施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一系列政策,但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农民收入水平不高且不稳定,还难以实现承担巨大的基本建设投资,同时农村的道路、水利、农田等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维修任务十分繁重,所以,现在还需要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大中型以上的项目还是应该以政府投入为主,给农民更多的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时间,为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奠定物质基础。

农业经济问题论文:当代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及其优势

我国的三大产业是工业、农业、服务业,而作为三大产业中的基层产业,农业已成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基础建设工作。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战略要求,大力发展农业的现代化是目前党的首要工作内容。相关规定也不断提出新的农业发展目标,其中,农业信心化和信息服务等已经开始实施建设。所以,农工业信息化是当今现代农业的具体表现,也是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上,不断变化农业的增长方式,促进农村经济的和谐发展,在此基础上拓宽农业的发展范围和前进的有效途径,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所以,对于农业经济的改革创新极其总要。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为适应我国突飞猛进的发展要求,各行各业开始实行信息化发展方针,在信息发展迅速的现代社会,农业的改革也离不开信息化发展方向的指导。作为当代农业创新的前进动力,农业信息化为现代的农业提供了发展的必然趋势,指导了其前进的方向。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已经从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化的农业过渡,虽然,整体状态都有所提供和改善,但是,我国却开始面临新的挑战,无论是在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上还是发展知识型农业上都将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难题。另外,如何发展市场农业经济和如何根据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资源也都是我国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同步发展策略,有机结合各种相关知识,与其他各产业互相帮助,互利共赢,提供一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动力。

二、农业创新管理的必要性

农业管理的创新研究已成为近几年世界各国的热门研究课题。我国对农业管理的创新意识提出的时间相对先进国家来说比较晚,虽然我国对此项目研究的起步晚,但是我国已经摆脱过去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越来越向多样化研究趋势发展。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对农业的经济管理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学科内容不断丰富,研究方法也突破了传统的定性研究,开始引入数学模式这一先进的手段,进行对农业经济管理的分析研究,方法的使用逐渐灵活多变,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另外还常采用理论实证结合分析法。这些各具优势的研究方法都有着其相应的研究效果。理论分析有理论归纳又有逻辑演绎,建立命题又对理论分析。世界上大批的专家学者通过理论模型来分析研究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农业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就是理论研究的其中重要的代表。实证研究则是对实证进行归纳总结或者进行演绎分析,绿色生态食品的研究以及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大部分属于实证研究。

经过观察可以发现,近十年来,世界先进国家对农业的管理方法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阶段,保持现有的高水平,又向另一种未知的研究方法扩展。研究手段一直在优化,不断改进研究方法,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计量经济模型应用范围的扩展和发展的日益成熟稳定性。此外,他们在发展的同时不断尝试新的研究方法,创造新的研究模型。通过新理论的应用和多角度思维方式的引入来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丰富其知识内容,结合多学科的有关知识文献,把一个个新的研究课题尽可能地发挥其研究价值。以下提出几点相关建议:

1、开发新的研究方法,以围绕模型创新为主要入手点。国外许多专家学者敢于在研究农业经济问题时采用前所未有的方法,勇于对知识探索创新,其中以着名的选择实验和乙醇扩张实验为代表。通过新方法的研究开发,不仅为以后的研究奠定基础,还有助于科研人员挖掘内在的探索发现的欲望和潜力。

2、优化已经存在的研究方法,并尽可能地扩展这些方法的应用范围。有一批钻研创新的同时,也存在大批的优化完善已有研究方法的科研人员。对所存在的研究方法的改进工作已经有了显着的成果。不仅得到广泛的应用还促进了其他研究领域的发展,为其他研究课题提供研究方法和经验,这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3、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方法在农经研究领域的应用开始逐渐盛行。进入新世纪以来,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方法也逐渐出现在农经问题研究中。行为经济学以现实为基础构造理论,摆脱了传统理论以抽象的假设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的束缚,给经济学的研究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而实验经济学的实验方法为经济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复制性和可控性。

三、结语

根据世界的发展趋势,本文探讨了一些关于农业经济管理的出现在国内外的创新研究方法,提出信息化农业的现实作用,并且强调创新研究的优势,以便得出利于农业经济管理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我国今后的农业经济管理理论提供了推广的可能。

农业经济问题论文:县域农业经济发展趋势

一、上林县农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上林县农业经济简介

上林县农业生产以水稻、甘蔗、桑蚕为主,上林品质米以其独特的口感驰名中外。2009年上林县农业总产值实现181312万元,其中农业(种植业)76463万元,林业5605万元,畜牧业86768万元,渔业11911万元,服务业565万元。2009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485元,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453元[3]。

(二)农业总产值及各项指标分析

1、60年来农业总产值独立分析

上林县农业经济在60年的过程中呈逐年稳定上升态势,利用SPSS软件,可以时间参数作为X轴,即自变量,农业总产值作为Y轴,即因变量,数学模型设为:Y=αeβX。经指数模型分析求得α、β的参数估计值,得回归方程Y=1.98*10-60e0.0743X。

2、按分项产业模型整合分析

参照农业总产值的时间序列分析,将各产业分项产值分别代入SPSS软件,以农业各分项产值为因变量Y,年份为自变量X,可得以下回归方程:农业:Y1=1.32×10-53e0.0662X1畜牧业:Y2=2.87×10-97e0.1161X2林业:Y3=1.73×10-58e0.0704X3渔业:Y4=4.36×10-114e0.1347X4服务业:Y5=1.85×10-72e0.0854X5

3、按照更合理的推算方式,农业总产值应当等于各分项产值的总和,即Y=Sum(Y1,Y2,Y3,Y4,Y5)。在1990年之后,以上五项产业基本开始纳入全县总量计算,因此对1990年之后的农业总产值作出二次模拟回归,得Y6=2.47×10-77e0.0939X。经实际数据对比,这条方程曲线更加接近农业总产值发展趋势的实际情况,所以以此作为中长期预测曲线模型。

(三)农民收入与支出情况的变化

1、农民纯收入与农业总产值的联系

上林县自1970年以来农民纯收入随农业总产值增长而逐年提高,使用SPSS软件,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因变量Y,将农业总产值作为自变量X,建立回归方程Y=kX+b,通过分析得出k、b的参数估计值,代入得一元方程Y7=0.0179X—6.5955。

2、农民纯收入与消费性支出的联系

通过SPSS软件,以人均消费支出为因变量Y,农民纯收入为自变量X,同样进行一次线性回归,建立模型为Y=k’X+b’。分析得出k’、b’的参数估计值,代入得一元方程如下:Y8=0.4279X+981.96。

二、上林县农业经济发展趋势

(一)预计农业总产值与农民纯收入走向

根据回归模型(1)~(6)对上林县未来农业发展走向做出预计,可将时间自变量代入回归方程,来求得中长期对农业总产值的预测值。例如回归模型(7)中,农业总产值对应时间参数的回归方程为Y=2.47×10-77e0.0939X,将曲线向X轴正向推进若干个单位,便可以从计算或图形中得到未来若干年上林县农业总产值的预测数据。

(二)未来农业经济的结构调整

1、受到国家调高农产品价格政策以及国际农产品价格传导的影响,未来几年我国农产品价格总体水平上涨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因此上林县农业经济仍然要保持把粮食生产放在首位,确保粮食总产量增长。

2、加快发展优势特色农业,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继续巩固发展糖蔗、桑蚕等优势产业[8],大力发展生猪、肉牛等特色养殖,推动水产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积极发展油茶种植,推进林下经济种植,促进林业健康发展。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

(三)全县农村经济形势展望

按照“中央1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全县“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活动,继续掀起水利建设新高潮,抓好节水改造配套工程建设,同时扎实推进农田水利、人饮、沼气等设施建设。继续推进新农村和生态家园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完成第三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

2、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加大惠农支农政策力度,保护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水平。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稳定主要农产品价格,避免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加强农村劳务培训,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实现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

三、结束语

60年来,上林县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上林县委、县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全新的发展思路。在大力抓好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县委、县政府积极实施推进“农业稳县”战略,不断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更好地发挥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阶段的基础作用。

农业经济问题论文:生态农业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1端正指导思想正确认识农村经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指出,要调动并保护好农民的积极性,农民积极性的源泉在于农民的经济利益。利益是“刚性”的,它主宰着人们的经济和政治行为利益推动是一般规律,对于农民群体而言尤其如此。现阶段要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农业的建设工作,必须把保护和照顾农民的利益作为及时要务,把它当做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农民的各种行为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基本需要,并不是以集体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前提,以获得更多社会价值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仍处于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各取所需的简单交换之中。只有把农民个体生产行为归入到社会化大生产的范畴,把他们放入市场经济,这样个人生存和发展才能实现根本性变化。所以,建设生态农业,坚持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坚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条道路,才能从根本上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建设生态农业重要任务之一,便是要把广大农民从原始的、落后的自然经济生产生活方式中改变过来。

2深刻认识农业的内容、范围、地位和作用

农业跟自然生态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农业是一种生态产业,它具有较强的自然性、地域性和风险性。农业曾经是人类社会的生产内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的农产品在满足劳动者需要后出现了剩余,手工业便逐步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随着社会分工的日渐增大,越来越多的生产部门不断形成并且独立出来。随着社会生产的飞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需求发生着根本性变化,物质消费的比重在渐渐下降,精神方面的社会追求在逐渐增长。只有农业得到发展,社会生产率得到提高,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能够提供更多的剩余农产品,社会就可以腾出一部分劳动者从事其他方面的生产活动。3建设农业生态文明是建设我国全社会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着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体系的基础性内容,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们不可能奢望物质激励、政治权益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当中。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立适应生态需要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范围,使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状况得到同步发展,抛弃高消耗、重污染、低效益的传统社会生产模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中国的当务之急,也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3结束语

当今世界中,中国农业困扰经济发展的现象最为严重。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怎样选择其发展战略是当今主要研究的热门话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侧重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以重生态、重经济为基本,更加重视农业的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