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生态农业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生态农业论文:生态农业共建机制研究
一、基于对广北区情的深刻把握争取示范区省部共建核心区地位
1.基于对广北历史方位和地理方位的宏观研判。从广北的基础条件、土地性质和区位看,这一区域具有典型的城郊经济特征,适宜于开发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和示范功能,创建具有现代农业高端形态的特色园区;适宜于打造“绿海花洲”式的中心城近郊环境和壮大市属经济的功能板块;适宜于建设一个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新经济区。搞好这一区域的开发建设,对于完善东营高效生态经济布局,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2.基于对广北区域环境与资源禀赋的区情把握。东营市委市政府将国营广北农场进行改制,成立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按市政府直属正县级单位管理,参照市属省级经济开发区的职责界定,赋予县区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投资计划、建设项目实行计划单列。园区具有自主配置资源、快速构建新机制、整合利用资源的组织优势,为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提供了体制和机制的活力保障。园区土地成方连片,土地权属明确,国有土地面积占78%,一方面有利于进行统一规划,根据实际需求引进各类投资主体,选择多种投资经营模式;另一方面可以进行适度规模经营,有助于按产业链条集中连片,发挥规模优势和效应。另外,介于园区各片区之间的土地可以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辐射地区乃至今后的土地后备资源,具有吸引要素集聚、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独特优势。
二、核心区落户广北得益于一个好的发展规划
在研究示范区区情、广泛征求专家及领导意见的基础上,东营市按照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农、林、牧业循环,一、二、三产融合,集农业高端产品生产与贸易、农业高新技术创新与推广、城乡一体化发展于一体的总体思路;按照现代农业发展内在要求、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高端需求以及园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按照技术链集成、产业链融合、服务链配套、利益链持续的原则,着眼长远科学谋划,立足高点定位、错位发展,提出了“一城、六园”的规划布局和“一个平台、六个特色产业、三个支撑体系”的主导产业体系,探索建立国内经验丰富并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一城”即生态科技城;“六园”即:现代林业示范园、都市农业示范园、循环乳业产业园、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农产品综合物流园和生态产业园。“一个平台、六个特色产业、三个支撑体系”是指农业高端服务业平台,现代苗木花卉产业、有机蔬菜产业、循环乳业产业、高端农产品加工产业、农产品物流业、生态旅游业六个特色产业以及投融资服务体系、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体系。
三、广北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核心区的实践与探索
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是东营市实施行政管理创新的产物。实施国有农场管理体制改革,在国有农场基础上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企改革,更不是简单地再造一个行政区,同时也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省级经济开发区,而是市委市政府着眼于“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基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体制机制创新试验,按照“小机构、大服务,小板块、大辐射”原则,赋予老农场新使命,肩负起为全市乃至整个黄三角高效生态农业担当“试验场”和“窗口”的历史任务。管委会班子到任以来,边谋划、边改革、边建设,把握“优先编制发展规划、优先完善基础设施、优先营造生态环境、优先搭建支撑平台、优先突破机构设置”五个优先的发展途径,率先做了五方面工作。
1.着眼于突破土地空间约束,推进土地经营机制改革。以土地经营机制转换作为农场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制定了以实行基本工资制度和提高社保水平为基础,以土地规模经营为核心,以健全专业化服务为保障,统筹解决遗留问题、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土地经营改革意见,在依法自愿基础上,采取职工内退、发放低保障金等有偿置换的办法,买断农工分散承包经营权,扭转了25年来“包田到人,分散经营”的做法。通过成立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化服务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专业化生产、规范化经营,将农工转变为产业工人,大幅度增加他们的工资性收入。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创新,优化了资源配置,为实施土地经营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创造了条件。
2.着眼于精简效能,推进机构人事制度改革。为尽快理顺体制,履行正常的经济社会管理职责,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兼顾农场实际,扎实做好示范区机构综合设置和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一是综合设置组织架构。本着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原则,成立 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局、财政局、社会事务管理局、建设管理局“一办四局”,暂时保留三个分场,作为落实上级扶持政策、项目等的操作主体,彻底扭转了农场时期“小而全”的体制弊端。二是推进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建设精干高效的干部队伍。打破人员身份界限,新调入人员、考选进入人员与原农场管理人员在示范区内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待遇、竞聘上岗。三是实行灵活的用人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示范区管委会机关、生产经营性机构和服务性机构工作人员,实行全员竞聘制和岗位工资制,近两年参照全额事业单位工资标准,逐步实行职业年金制度。四是通过实行在职管理人员离岗休养制度、鼓励管理人员提前离岗休养、鼓励在职管理人员领办创办企业等系列政策,优化示范区管理人员结构。目前,管理人员离岗休养32人,其中提前离岗休养14人;面向广北农场管理人员公开考选机关工作人员24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事业人员10名;面向市直机关选调管理人员6名。
3.着眼于灵活高效,初步构建支撑示范区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一是联合推进机制。贯彻落实部省共建协议精神,建议市成立专门领导机构,把东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的重点考核任务,明确年度计划目标和任务,协调科技、农业、发改、财政等各个部门的行政力量,细化任务分工,加强工作联动,集中各方面的优势资源,加快建设东营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区。二是政府引导机制。发挥政府宏观指导和调控作用,运用产业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政策,鼓励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促进示范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三是企业主体机制。示范区管委会设立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有限责任公司,以公司为主体,负责示范区基础设施、产业运营、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等,承担示范区资本运作、融资开发、发展对外合作等职能,为园区建设及一、二、三产业融合等提供机制支撑。四是利益联结机制。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利益驱动原则,建立起以示范区国有土地承包经营为载体、“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联结机制和以投资联盟、技术联盟、产业联动为主要内容的园区产业互动机制。五是科技特派员机制。建设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开展科技特派员科技创业行动,创新科技特派员选派机制,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同时加强新型农民培训,提高专业化农民的数量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六是分配激励机制。建立责权利一致的激励分配机制和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相关政策,建立收入与经济收益挂钩的机制,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和加强专利保护、股权奖励等,使人才的收入和社会地位符合其劳动创造的价值和贡献。
4.着眼夯实根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水利设施配套完善工程。协调市水利部门实施引、蓄、节、排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总库容240万方水库3座,地下渠、扬水站等设施,以及引黄河水进示范区灌溉系统。二是电力设施改造工程。投资8600万元实施供电设施、电网改造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2200万元建设10千伏供电线路18.7公里。三是道路改扩建工程。计划总投资2.5亿元,新建、改建道路220公里。目前已有30公里道路工程列入全市今年计划。四是高标准现代化农田建设工程。计划投资9000万元,实施2.38万亩土地灌排模式转换工程,变渠道水利为节水节地型精细化“管道”水利,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建成高标准现代化农田。五是生态科技城建设工程。投资11.5亿元开工建设限价商品住宅2500套,配套建设公建用房、道路、绿化、供排水、供暖等设施,总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六是山东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可持续研究院建设工程。投资2亿元,建设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研究院主楼,搭建人才项目科技要素聚集区。
5.着眼于龙头带动,高起点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一是东营南郊林场一期建设项目。投资13848.1万元,建设面积达10282亩。二是大地循环乳业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3.5亿元,引进澳大利亚品质荷斯坦奶牛5000头,建成日处理鲜牛乳500吨的乳制品加工厂和有机牧草基地5000亩。三是高效能现代化温室及有机蔬菜产业化项目。注册资金1000万元,成立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投资9亿元,利用3~5年建设有机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5000亩。项目一期工程完成投资4700万元,建设智能连栋温室6栋,建设面积3.5万平方米,目前产品已上市。四是绿海花洲乐园项目。估算投资1.2亿元,占地800亩,建设集观赏、旅游、婚庆、度假、休闲功能于一体的绿海花洲主题生态乐园。五是智慧农场科技示范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以物联网技术为依托,建设覆盖政务管理、社会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社区服务等各个领域的信息化示范工程,建成全国首个智慧农场。六是部级棉花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595万元,建设高标准部级棉花生产示范基地1万亩。
四、省部共建与多方合作共赢机制在示范区的实现形式
作为省部合作的承接载体和核心园区之一,省部共建为示范区提供了强力引擎,在示范区实现“管道式”纵向直通管理模式。
一是省部共建的配套政策以及推进机制将在示范区先行先试。省部整合双方的行政资源,建立统筹协调、高效运行的管理体制,将在示范区落实一体化工作运行机制。同时,国家科技项目、重大科技投入将通过示范区的产业体系和融资平台实现有效承接。围绕这一目标,示范区按计划启动了大地循环乳业项目、品质园林种苗花卉产业项目、有机蔬菜产业化项目等融合战略性、前瞻性、示范性于一体的高端项目以及投融资平台建设。
二是省部共建使示范区与全国农业科技示范区的战略合作联盟成为可能。此举为跨地域合作开辟新途径,将使共建区域内、园区间形成“跨栏式”横向联合, !凝聚起优势互补的强大合力。各联盟园区间的要素资源将实现跨地域流转,既结盟合作又采取差异化竞争方式,实施错位发展,达到“1+1>2”的效果。科技部统筹协调各地规划,实现共建联盟区域一盘棋,发展方向和产业布局上,构建联盟园区各自发展的“微循环”融入省部共建的“体循环”,辐射共建范围以外的“体外循环”。具体到示范区,在省部共建的提纲挈领下,着眼全局搞规划,规划既要符合科技发展趋势、符合“黄蓝”国家战略的总要求,也要符合本地实际,突出优势与特色,避免与其他园区直接“撞车”。
三是黄河三角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与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陕西杨凌国家农高区进行战略结盟联合。2011年9月底,省科技厅带领滨州、东营两个核心区,在科技部与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陕西杨凌国家农高区就战略联盟合作进行了会商,初步达成战略联盟合作意向。联盟园区省建立科技、金融、信息、人才等有效资源的整合机制,培育开放式、专业化共性技术研发集群,构建“平台—基地—人才—项目”一体化科研开发体系,实现人才、信息、资源、政策等方面的互通共享以及金融与产业的有机融合。
在省部共建机制导引下,着眼新型合作机制,延伸>!大学、院所乃至金融机构间的深度合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示范区划出1.87万亩土地,在不改变现行管理权属的情况下,采用飞地模式,按照“统一规划、共同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与广饶县合作建设生态产业园。此项合作既有效解决广饶县发展用地瓶颈问题,又为示范区快速起步提供了资金支持,成为借力社会资源的合作机制在示范区的生动实践。
生态农业论文:对生态农业开发区环境初探
1划定生态农业开发区的意义
划定大港西南生态农业开发区,其意义在于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应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建立并发展起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通过10多年的示范、试点、推广实践,证明发展生态农业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找到一条根本途径,大大提高了现代化进程;其次,有利于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注意对农业可更新资源的增值,对不可更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不仅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土壤退化,而且有利于整个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改造,使自然资源得到持续利用;第三,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力和资源利用率,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要;第四,有利于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为剩余劳力的就业广开门路,生态农业是一种综合性农业,它因地制宜使农林牧副渔发展,农工商联合经营,为农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建设现代化新农村有重要作用。
2农业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水资源缺乏
区域内大部分一级河道为分洪河道,只在汛期时才有来水,枯木季节基本无来水,农业和生活用水基本依靠地下水,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农业生产上的用水基本上停留在靠天吃饭的水平,生活用水(机井)近一两年内水质被油、气污染,特别是沙井子乡一带地区,饮水已经基本不能使用。严重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威胁农民的身体健康。
2.2土壤理化性质不良
地下水位高,矿化度高,土壤质地大部分为中壤、重壤,孔隙度小,比较粘重,适耕期短,有机质含量偏低,水、肥、气、热不协调,限制作物生长。
2.3耕作粗放
化肥使用量大,有机肥使用较少,单产偏低,种地不养地。
2.4经济结构不合理
农业产值仅占全部农村产值的5%,林业仅占0.1%,牧业占3%,渔业占0.4%,而工业则占了农村总产值的67.36%。
2.5其他
乡镇工业布局混乱,环境污染较严重。
3农业环境方面采取的措施
大港西南生态农业开发区依靠生态学原理,合理安排,总体布局,协调好农业内外各部门关系,实现3个效益增长,遵循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充分利用,经济结构合理化的原则,利用本地区的自然资源和条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建设富庶、文明的现代化新农村。
3.1充分提高生物能的利用率和废物的循环转化
利用太阳能,加速物流、能流在生态系统中的运动过程,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物主要是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将秸秆树叶等发展畜牧业、畜牧粪便制造沼气,既为农业提供了饲料和能源,又为农业生产增加了肥源。
3.2增加绿色覆盖率
采取有力措施,增加区域内的绿色覆盖率,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沙化,保护土地资源,用地养地,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合理间混套作,选择耐盐植物,减少土地的裸露。
3.3保护生物种群
保护生物种群,严禁乱砍滥伐,保护有益鸟、兽、昆虫,推广生物防治,尽量少施化肥、农药,保护自然天敌。
3.4防止污染
扭转生态恶化的趋势,充分利用环境中的自净能力,可考虑修建大型氧化塘处理乡镇企业和镇所在地的工业、生活污水,扩大绿色植被,推广综合防治技术。
3.5实施因地制宜的多种生态工程
应用对于盐渍化土壤的水利改良、农业改良、化学改良、生物改良技术等;对于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能源开发、立体种植、食物链结构工程技术等;农林牧副渔一体化,种植、养殖、加工相结合的配套生态工程技术。大港生态农业开发区的建设,应重点协调好发展农业与保护农村环境的问题,既促进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又保护、改善农村环境,目的是建立一个能维持自身土壤肥力、减少对环境污染和控制病虫害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系统。大港区正在把农林牧副渔工商运输业等结合起来,走综合经营整体发展的道路。
生态农业论文:生态农业示范区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一、“十一五”前三年规划实施情况
(一)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农村经济发展。截止20__年12月,全区实现农业增加值11428万元,同比增长15.63%,占规划目标11800万元的96.8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50元,占规划目标3300元的86.36%。
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到20__年12月,全区发展潜力较大的有机茶、干果、蔬菜、中药材和畜牧业五大生态产业已初具规模,农业的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村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完成农业总产值19142万元,比20__年增长18.96%,占规划任务1.7亿元的112.6%;粮食总产量达到2.03万吨,占规划任务1.8万吨的112.78%;油料产量达到305吨,占规划任务300吨的101.67%;水产品产量达到100.75吨,占规划任务200吨的50.38%。
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全区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个(红坪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年销售收入1280万元),已经完成规划目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达到27个,占规划目标20个的135%;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27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14.11%,占规划任务50%的28.21%;农产品加工率为14.11%,占规划任务40%的35.26%;农产品品质率和农业综合商品率均达到了60%,已经完成规划目标。农产品出口创汇收入达到2万美元(20__年),占规划任务100万美元的2%。主要农产品的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和一体化经营正在逐渐实现。
农业科技公益性服务顺利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每年达到了4500人次以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就业率达到81%,均完成了规划任务;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正在改革调整之中,“以钱养事”机制正在规范健全;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占规划任务90%的105.56%,病虫草鼠害防治面积达到8万亩,每年有1万亩农田测土配方施肥,农村八大技术推广达到80%,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6940元/劳,耕地产出率达到1000元/亩,分别占规划指标的69.4%和;畜牧水产业发展迅速,生猪良种覆盖率98%,山羊良种覆盖率达到60%,水产品良种覆盖率达到40%,动物防疫密度、死亡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农业基地管理趋向规范,种植业产投比达到1:4.5;农产品安全得到保障,农产品检疫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农业机械发展迅速,农机总动力逐年增加,小型农机推广数量达到10000台以上,以上指标均达到了规划目标。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正在建立,农业信息网络村级覆盖率逐年提高。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区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88%,占规划任务89%的98.88%;水土流失治理率和土地退化治理率达到90%以上,空气、地面水、声环境质量达标。单位面积农药和化肥使用量以及农业自然灾害成灾率逐年下降,养殖场全部利用沼气,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率达到了95%,占规划任务90%的105.56%;耕地土壤肥力稳步提高,农业自然灾害成灾率限制在0.5%以下,完成了规划目标。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耕地质量逐渐提高,旱涝保收农田面积达到1.52万亩,占规划任务5万亩的30.4%;有效农田灌溉面积达到1599亩,占规划任务5000亩的31.98%;中低产田比率为70%,占规划目标50%的71.43%;农村公路通村比例、乡村公路黑色化比例、农村电力入户率、水毁农田恢复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等指标均达到了规划目标;农村能源建设逐步开展,推广沼气池5566口(截止于20__年),占全区总户数1.3万户的42.81%,占规划任务40%的107.04%。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农村城镇化水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农村卫生机构数量,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农村每百户上网计算机数量,村级养老院,村级图书室数量,农村电视覆盖率,农村每百户拥有电话、移动电话数量以及适龄儿童入学率等指标均达到了规划任务指标。
(二)主要规划任务完成情况
1、有机茶。在巩固木鱼镇生产基地的基础上逐步在下谷、阳日和松柏等区域发展有机茶,开展无性繁殖,扩大速生品质茶叶基地面积,积极优化品种结构,加大良种引进推广力度,其面积已经达到1.15万亩,占规划任务3万亩的38.33%;茶叶加工量为92吨,占规划任务1000吨(2015年)的9.2%,产值达到900万元,占规划任务2500万元(2015年)的36%。有机茶公司、康俊公司等龙头企业逐渐形成规模,产品开始上档次,有机茶产品形成了系列化开发,产品科技含量和加工档次逐渐提高。
2、蔬菜。现已发展2.9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不含2.94万亩马铃薯),占规划任务5万亩的58%;苞菜、萝卜、白菜等高山无公害蔬菜以及山野菜继续以红坪、大九湖等高山乡镇为主发展,并向宋洛、松柏等乡镇扩大了生产规模;重点发展蔬菜大棚等设施蔬菜栽培,在阳日、松柏等经济发达乡镇城郊发展精细菜,满足了区内城镇居民和游客需求。
3、干果。 “十一五”期间,干果板块继续以松柏、红坪、木鱼、宋洛为主发展,并向全区辐射。调整品种结构,着力保护和开发利用本地野生干果资源,扩大“神农架小板栗”的发展规模,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产量、品质和品牌影响力。截止20__年6月,全区干果总面积达到12万亩(板栗10万亩,核桃2万亩),总产量达到了1500吨,占规划任务3000吨的50%,产值达到了450万元,占规划任务8
00万元的56.25%。4、中药材。神农架是炎帝始祖创五谷,尝百草,医百病的发祥地。现有药用植物195科、816属、1886种,其中有120余种名贵药材,素有“天然植物园”、“中草药王国”之美誉。目前,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7.4万亩以上(其中草本中药材面积稳定在1.8万亩以上),占规划任务10万亩的74%;中药材种质资源保存圃建设项目正在申报之中,中药材基地和中药材精深加工已经逐步展开。
5、畜牧业。由于加大了动物防疫和优良品种推广力度,畜禽出栏率、商品率大幅度提高,整个畜牧业发展呈平稳上升趋势。“十一五”期间,我区以发展养殖大户为抓手,在生猪生产上以宋洛为中心向其它乡镇辐射,突出发展生猪养殖片区,着力解决生猪饲料缺乏与规模发展的矛盾,促使生猪养殖规模达到了106981头,占规划任务10万头的106.98%。山羊养殖规模达到45581只,占规划任务6万只的75.97%;淡水养殖品种结构开始优化,网箱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动物防疫体系逐渐完善,禽流感、口蹄疫以及猪链球菌等重大疫病得到了有效监控。
(三)主要项目完成情况
《神农架林区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十一五”发展规划》设计了种植业生态工程、养殖业生态工程、旅游产品开发工程、土壤水肥生态工程、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生态工程、生态家园建设工程、农业生境恢复工程、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工程、旅游观光农业工程、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等10大工程和高效粮油基地建设等29个项目,目前, 高效粮油基地、有机茶板块基地、干果板块基地、中药材板块基地、蔬菜板块基地、品质三元猪工程、10万头商品猪基地、特种养殖项目、畜禽良种繁育基地、10万亩人工草场、阳日库区网箱养鱼、3万箱中蜂品质蜜、中药饮片加工、杜仲速溶茶加工、蜂蜜深加工、有机茶系列产品开发、山野菜脱水加工、香菇木耳脱水压制、神农奇石及根艺木雕开发、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蝗虫地面应急站、神农架林区动物防疫体系、户用沼气池建设、中小型畜禽场沼气建设、小流域治理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城郊旅游农庄建设、珍稀植物园、神农百草园、、大九湖湿地公园、“绿色证书”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农业新技术推广及高产高效种养模式试验示范、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38个项目已经完成或正在建设之中,占项目任务总数的70.37%;特色珍稀鱼类流水养殖、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工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站、原始小杂粮自然资源保护工程、野生种质资源保护区、齐口裂腹鱼驯养繁殖基地、大鲵保护区、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圃、塔坪民俗村、神农鸟语林、1000吨板栗贮藏保鲜库、板栗加工、蔬菜大棚排(滴)灌技术推广应用、农产品质量监测站、太阳能综合利用工程等15个项目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占项目总数的27.78%。
二、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是农产品加工产业扶持政策不足,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导致农产品加工产值比重过低,农产品出口创汇比重过低,难以达到规划目标;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缓慢,有效灌溉耕地比重过低,中低产田比重过高;三是项目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部分项目的申报和实施。
三、规划需要调整和修订的内容及下一步发展思路
(一)规划需要调整和修订的内容
一是部分指标需要调整,建议将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等指标适当调增,将农业加工产值、农产品出口创汇等指标适当调减;二是10万只商品羊基地项目因影响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需要调整项目设计规模。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1、狠抓板块基地建设,推进旅农林产业链建设。及早规划,围绕旅游业的发展搞好以结构调整为主的农业综合开发,突出抓好蔬菜、茶叶、干果、中药材、畜牧业五大板块建设,形成五大增收支柱产业。在产业发展上重点抓关键环节,抓产品开发和加工,抓龙头企业,抓专业合作社,抓市场营销。抓好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品牌申报,做好已申报品牌的跟踪管理与服务,引导农民靠品牌增收。
2、狠抓农业科技培训与推广,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以“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绿色证书”培训为载体,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采取“点单式”培训,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专业,拓宽培训领域,加大培训力度,确保完成全年的培训任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引进推广一批先进实用技术,重点实施推广有机茶园标准化生产、测土配方施肥、“猪-沼-茶”种养模式、“林-草-鸡”生态养殖模式以及生猪规模化养殖150模式等主推技术,着力开发旅游农产品,深入开展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以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为重点,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新机制。
3、狠抓法制建设,提高依法治区水平。继续做好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工作,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抓好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为,建立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通、廉洁高效的农业综合执法队伍。狠抓农资市场监管,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等不法行为,净化农资市场,保障游客和全区广大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4、狠抓项目建设,培植产业发展后劲。一是进一步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加强旅农林重点项目申报、争取和衔接工作。二是加强在建项目管理,严格督办,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确保项目争得来、放得下、建得好、收效高,经得起上级检查验收,真正能促进农民增收。
生态农业论文:分析生态农业园政府扶持策略
一、中央财政投资扶持的范围和对象
(一)扶持范围
三峡库区的种植、养殖等生态农业项目及农产品加工和配套储藏、批发等流通设施项目,只要符合国家农业产业政策,都应该属于国家投资扶持的范围。具体来说主要包括果园、蔬菜、食用菌、苗木、茶叶、花椒、胡椒、药材等种植类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生猪、鸡、牛、羊、鱼类等养殖类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生态观光、立体种养等综合类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以及以上各种农产品的加工、储藏、批发等配套建设项目。
(二)扶持对象
国家投资扶持对象主要包括:及时是三峡库区从事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我们的调研发现,三峡库区每个县市目前都已经培育了数十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在促进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农业龙头企业还存在生产规模小、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等一系列问题,还需要国家投资的大力扶持,帮助他们做大做强,从而为三峡库区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二是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园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定义,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共同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是一个非盈利性的组织。三峡库区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8亩,如果由农户独立组织生产销售,不仅成本高、产量低,而且市场风险特别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统一组织生产资料的采购,统一组织科技培训,统一进行市场开拓,就可以大大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产量,显着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民的市场风险。第三是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园区的农民。生态农业园的经营管理模式不同,国家投资扶持的对象就会有所不同。在“公司+农户”模式下,园区农户已将土地租赁给龙头企业,部分人外出务工,部分人成为龙头企业的雇工,生态农业园由龙头企业投资,并由龙头企业承担全部的经营风险,国家投资扶持的对象就是龙头企业;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下,龙头企业一般是从事农产品加工业务,他们会向基地的农户提供种植、养殖技术,提供良种等部分生产资料,并向农户收购农产品,基地主要还是由农户自主投资、自主经营并承担经营风险,那么龙头企业和农户都应该是投资扶持的对象;在“农村经纪人+农户”模式下,生态农业园由农户投资建设并自主经营,农村经纪人主要通过农产品的购销业务获取利润,并没有参与农业园的投资,只有农户才应该享受投资扶持;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下,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自发成立的互助组织,他们服务于全体社员,统一购置农业生产资料,统一组织生产,统一进行技术培训,统一组织产品销售,对农户的增收致富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国家投资扶持主要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对象。
二、中央财政投资扶持的内容
国家资金应该主要用来扶持农业园区具有社会公益性或社会正效应的项目和部分资金需求量较大的项目,因为农业园的经营者往往不愿意或无力投资这些项目。根据这一原则,国家对农业园的投资扶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园区的道路交通、土地整治、农田水利设施、电网改造、农业技术推广设施、气象服务设施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是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园区农作物种子、种畜禽、牧草种子、食用菌菌种、兽药、农机及零配件、蔬菜大棚、高科技杀虫设备、水产苗种、渔药、农机渔具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购置;三是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园区生活污水处理利用池、农村改水、改厨、改厕、改圈配套设施建设、农田废弃物收集池、农村废弃物发酵处理池等建设、环境监测设施等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四是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园区农业技术推广、动物防疫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粮油储存设施、退耕还林工程和天然草原退牧还草、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植保工程、种养业良种工程、渔政渔港、保护性耕作、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三、中央财政投资扶持的方式和条件
(一)扶持方式
目前,国家财政资金对农业投资的扶持方式主要采取国家直接投资、投资补助、贷款贴息、奖励四种方式,而《2011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明确规定,国家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采取贷款贴息和财政补助两种方式,以贷款贴息为主。根据三峡库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特征和库区生态农业园建设发展的要求,国家财政资金对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园建设发展的扶持,可以根据不同的项目分别采取直接投资、投资补助、贷款贴息和奖励四种方式。
1.直接投资
直接投资是指运用国家资金投资建设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园区具有广泛公益性而且没有财务收益的项目。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园区的道路交通、土地整治、农田水利设施、电网改造、农业技术推广设施、气象服务设施等农业基础设施和环境监测设施等部分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效应,单个农业园业主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本不愿意也无力投资建设,而这些项目的建设完善对生态农业园的建设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只有依靠国家资金的无偿投资去完成。我们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三峡库区大部分县市的生态屏障区的基础设施还非常薄弱,农业园的经营者普遍反映道路交通、农田灌溉等基础 设施是阻碍他们生产经营活动的最主要的难题。
2.投资补助
投资补助就是为调动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降低他们的资金压力,按照他们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或一定金额给予现金补助的投资扶持方式。这种扶持方式在前期的帮扶过程中采用得比较多,效果也比较好。在后期的帮扶过程中,应该继续对生态农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资料购买、农业科技推广、农业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投入给予投资补助。
3.贷款贴息
贷款贴息的主要扶持对象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是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的弱质产业,农业龙头企业购置固定资产、收购农副产品等生产经营环节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申请金融机构贷款是解决自有资金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高额的贷款利息成本会吞噬企业微薄的利润。通过贷款贴息方式对龙头企业进行扶持,既可以降低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提高其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从而让更多的资金需求企业获得信贷支持,又可以降低农业龙头企业的投资成本。
4.奖励
科技是及时生产力,生态农业园的发展要想实现预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标,同样离不开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的应用,所以应该对生态农业园的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应用给予相应程度的奖励,对采用新的生产技术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农业园也给予奖励,以调动农业园经营者进行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应用的积极性。
(二)扶持的条件
1.预期效益良好
生态农业园的运营效益可以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来评价,申请国家投资扶持的生态农业园应该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生态效益是首位的。在三峡库区发展生态农业园,首要的目标就是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面源污染,改善库区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生态农业园正常运营后园区的生态环境必须比建园前有所改善,也就是生态农业园的生态效益必须为正效益才能获得国家的投资扶持。
2.具有一定的规模
受制于中国的农地集体所有制,中国的传统农业生产基本上是采取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模式,单个家庭的农地面积一般都在10亩以下。不论是从生态效益角度还是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这种小规模分散经营的模式都无法发挥大规模集中经营的规模效益。建设生态农业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推进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国家资金对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园投资的扶持应该鼓励或者引导这种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只有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才给予投资扶持。但是,鉴于三峡库区的经济基础和地形地貌特征,这个规模标准不宜过高。而且可以制定多个规模等级,对不同规模等级的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的扶持力度不同。
3.享受国家投资扶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该是农民自发的组织,是一个非盈利性的机构。
4.接受国家投资扶持的生态农业园应该符合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园的相关建设标准。
5.接受国家投资扶持的生态农业园应该有低经营年限约束,未达低经营年限停止经营的生态农业园,要根据未满年限的长短补偿国家投资。
6.接受国家投资扶持的生态农业园应该建立合理的移民收益保障机制,以确保生态农业园的发展能带动移民增收致富。
四、中央财政投资权益的管理
国家对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园的建设发展进行投资扶持的目的是在改善库区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带动库区经济发展,使库区广大农民尤其是移民能够增收致富,所以国家对生态农业园的投资扶持都是无偿的,投资形成的资产都会转变成园区的农民尤其是移民的资产。具体来说,根据投资扶持的对象不同,资产权益的转换有几种不同的形式。一是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分散自主经营的农民的投资扶持,直接受益对象就是农民,投资后形成的资产由农民管理,或者由农民专业合作社代表农民进行管理,自然就转成了农民的权益。二是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投资扶持,其中以贷款贴息和奖励的方式进行的投资扶持,可以直接转为龙头企业出资人的权益。但以直接投资方式进行的投资扶持和对农业园建设初期的基地设施建设和固定资产购置等给予的投资补助,就不应该转为企业出资人的权益,而应该让更广大的农民或移民享有权益。这部分资产如何转为农民的权益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及时种方式是根据投资扶持资金占企业投资总额的比例转换为向企业出租土地的农民的股权;第二种方式是将这种投资扶持当做是对农民土地的投资,从而增加土地的级差地租,龙头企业在与农民商定土地租金时,由政府相关部门出面干预,将投资扶持形成的级差地租考虑进去。此外,对生态农业园的产权转让也是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农业投资是一个风险高且投资回收期非常长的产业。龙头企业带动型的生态农业园,接收国家资金的投资扶持后,其市场价值必然上升,农业园的产权所有者可能存在短期内高价转让农业园的产权套现、骗取国家投资的倾向,这是其规避风险和追逐利润的理性选择。但这种行为将导致三峡库区后期规划资金的流失,也使生态农业园失去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甚至会直接导致生态农业园的经营困难或破产。在前期国家对农业企业投资扶持的实践中不乏这样的先例。为了防止这类事件在三峡库区的生态农业园中发生,应该加强对生态农业园产权转让的监督管理,对于在合同期未满前转让产权的农业园经营者,应该按一定比例退还或补偿国家投资,否则不予办理产权转让手续
生态农业论文:扬生态农业优势走特色产业之路
兴化是农业大市,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当前,在全党全社会强调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发展生态农业对建设现代农业的极端重要性。现在可以这么说,对一个地区而言,生态是基础、是品牌、是发展、是后劲,而这些在农业上则表现得更突出、更直接。下面,主要结合兴化实际,在这方面作一些初步探讨。一、发展生态农业是兴化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现代化不管搞到什么程度,都不能丢掉这个基础。兴化位于江苏里下河地区腹部,有着2393平方公里的面积,155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达133万之多。作为历史上的农业大市,其优势和特色一直是较为明显的。多年来,我们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实践加快做强农业,建设现代农业。20__年我市被认定为部级生态示范区和江苏省生态农业示范县后,我们进一步坚定了扬生态农业优势,走特色产业之路,切实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已有的实践、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都充分表明,兴化农业要不断突破,发展生态农业是必然选择。只有发展生态农业,才能进一步彰显兴化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兴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生态环境好,农业资源丰富。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河流纵横,雨量充沛,195万亩耕地基本上是“吨粮田”,可以说是一个天然的米粮仓。好的生态资源是我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基础。而用好资源优势,必须处理好利用与保护的关系。现实生活中,因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而造成对环境的破坏不乏其例。现在有人提出,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相统一的载体,要更加重视发展生态农业。我们从兴化的实践看也确实如此。就兴化生态环境的保护而言,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而言,水是首要的。水是兴化之魂、兴化之本。兴化的水域面积占区域面积的三分之一。因此,我们在建设部级生态示范区的过程中,围绕营造“蓝天、碧水、绿色、清静”的生态环境,始终坚持不懈地把护水、治水、养水摆在突出位置,由此夯实生态农业的发展基础。我们从这一理念出发,注重农业结构调整观念的转变、路子的探索。比如在处理发展市场农业、效益农业与生态农业的关系上,我们尊重市场农业、效益农业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但是离开了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不行的。围绕市场需求什么种什么,什么赚钱种什么之外,还要加上一条,生态保护是前提。只有有利于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长期得利,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现代农业。所以这几年,我们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对有损于生态环境的事,即使能取得一时的效益,也绝不容许干。比如在水产业养殖上,对滞涝区、行洪区进行严格控制,确保行洪滞涝的需要、水质的净化;对那些宜林的湿地,积极发展人工湿地林,防止图一时之利,造成对整体环境的破坏。现在兴化的整个生态环境好,水环境的保护功不可没。据省、市部门检测认定,兴化农田灌溉水质量和土壤质量达到AA级环境质量指标,地面水水质均达到国家Ⅲ类水标准。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兴化农业始终保持了较好的优势,得到了繁荣发展。粮食、棉花、油料等农产品常年产量在110万吨、1.5万吨、3.5万吨,均居全国前列,水产品总量已连续13年居江苏淡水养殖之冠。只有发展生态农业,才能进一步提升兴化农业的发展水平。当前,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得到人们关注和重视,绿色食品倍受青睐。受其影响,在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竞争中,绿色安全成为筹码,“绿色壁垒”日趋严格。从兴化农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看,最走俏的是具有生态品牌的农产品。兴化蟹田大米、红膏牌大闸蟹、兴化大青虾供不应求的旺销,充分表明了生态农产品强大的竞争优势。兴化蟹田大米生产采取稻渔共作模式,无污染,口感好。全市种植面积达12万亩,年产6000万公斤,市场价格比一般稻米高出20以上。现在农民自己吃的是蟹田大米,客人来兴化带走的是蟹田大米,蟹田大米已在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建立了稳固的销售渠道,行情日益火曝。活生生的事实告诉我们,新一轮农业发展的竞争是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要特征的。面对新的竞争,我们要战胜挑战,抓住机遇,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必然是要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绿色食品。近几年来,我市根据资源特点,着力优化农业结构的布局,已初步形成了“东部特种种养、南部生态工业、中西部蔬菜、北部水产”的四大生态经济区,品质稻米、专用小麦、双低油菜、蔬菜、特水特禽等主导产业也初具规模。诖蛟炻躺放粕希幸炎⒉岬羌歉骼嗯┎飞瘫?40多个,“一禾”瓜蔬、“楚天”大米等15个农产品品牌获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20个农产品被认定为省无公害农产品。新的实践、新的成效、新的挑战,这一切都激励我们,在走向现代农业的道路上,要坚持以发展生态农业为突破口,努力追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只有发展生态农业,才能更好地促进兴化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代表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其本身的内涵要求我们要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产业的联动发展和人的发展。这几年,我们按照这些要求,树立生态农业是大农业、大经济的观念,坚持不懈地进行探索,努力做足发挥生态优势的文章。在发展工业上,我们多年以前就提出农工接轨,近年来更是把农业的产业化作为主攻方向,取得了新成效。我市的粮食、脱水蔬菜、水产、棉花、木材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业现已成为工业的支柱产业。农产品加工占全市工业的比重已达到30以上。在发展三产上,农产品交易市场在全市市场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全市共有这类市场70多个。戴窑粮食交易市场经有关方面评估,今年已成为全国较大的粮食交易市场。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是近几年来兴化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李中人工生态林、垛田“千岛春色”、乌巾荡生态公园等景区建设取得新的成效。李中镇人工生态林面积约7000亩,是目前里下河地区规模较大的人工湿地森林生态系统。垛田水中有垛、垛上有田,地貌独特,被称为“千岛之乡”。今年我们进一步制定了这方面的详细规划。生态农业在促进经济发展上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可低估。无论是在观念还是在实践上,生态农业的发展,都会使人们对在社会事业领域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和启发。所以在农业大市,实践科学发展,发展生态农业这个题不仅要破,而且要做深做透,做出新的辉煌。二、兴化发展生态农业必须走特色产业之路发展生态农业路子至关重要。从兴化的实际看,我们要实现生态农业与市场农业、效益农业的统一,与产业联动、人的发展的有机结合,就要坚持产业化发展,特色化推进。围绕这一思路,近几年来,我们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中,主要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1、强化四条龙,发挥龙头企业对生态农业发展的带动作用。粮、棉、菜、渔是兴化农业的主打产品,自然也是兴化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内容。近几年来,我们围绕这四条龙型经济的发展,把生态农业的发展寓于产业化的带动提升之中。一是集群发展,育强 蔬菜产业龙头。兴化香葱是著名的地方特色优良品种,全市香葱种植面积达12万亩。我们利用这一资源特色优势,着力从基地建设、行业规范、信贷支持等方面扶持引导,促进了脱水蔬菜加工企业的集群发展,使以香葱为主的脱水蔬菜加工成为我市农业产业化的较大特色之一。现在我市城郊有100多家脱水蔬菜加工企业,年加工蔬菜50多万吨,其脱水蔬菜产品80出口,已成为全国较大的脱水蔬菜加工出口基地。二是引导竞争,育强粮食产业龙头。近年来,我们引导粮饲加工企业跻身市场,加快技改,竞争发展。仅我市戴窑粮食市场在一年多的时间内,50多家米厂全部更新了生产设备。目前全市拥有各类粮食加工企业200多家,年加工大米80万吨,等级面粉10万吨,饲料15万吨,麦芽10多万吨。三是依托资源,育强水产业龙头。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70万亩养殖水面的规模效应,扩张规模特水养殖,巧打生态牌,发展水产加工,加快了加工、种苗、销售产业群的形成,水产总公司、外贸冷冻厂、燎原公司、九寿堂公司等一批水产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现全市水产品加工能力达1.4万吨。四是激发优势,育强纺织业龙头。我市既有棉花产地优势,又有纺织业的基础,近年来通过改制、新办企业、鼓励技术改造,发展壮大了纺织龙头。长新公司和通裕公司近两年投入8000多万元,新上一批进口先进设备,去年两家企业产值2.58亿元。现我市龙头企业已发展到560家,去年新办67家,有省级龙头企业2家。2、建立生态园区,发挥科技对生态农业发展的示范作用。坚持政府启动引导投入、农民入股参与、招商引资开发为主的办法,在全市建立了7个市级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规划建设面积10万亩。通过园区示范带动,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和科普宣传,积极推广了生物农药、生物菌肥、有机肥,池塘混养青虾、畜禽投入品管理和防疫灭病“五统一”等一大批农业生态技术。陈堡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做强红富堡番茄特色产业,着力推进工厂化育苗、商品化供苗,提高了品质,形成了万亩生产规模,在省内外进一步叫响了红富堡品牌。里下河现代渔业科技园区规划集工厂规模化育种、特水加工、批发市场、渔业观光垂钓为一体,去年繁育特色种苗1亿多尾,加工水产品500吨,实现产值1.3亿元,辐射养殖面积5万亩。去年以来全市迅速兴起的18个畜禽养殖小区,带动了生猪、家禽、食草畜禽的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也有力地促进了生物安全、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海南镇20万只品质草鸡养殖小区、李中河10万只水禽养殖小区、陶庄英特福公司万头生猪养殖小区在区域内已初有名气。3、推广生态模式,发挥效益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好的生态种养模式是追求生态建设与增加效益统一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围绕复合型生态结构,农牧渔立体种养,努力延长生态链条,重点推广四种生态模式。一是稻渔共作模式。这种模式既养蟹养虾,又种稻,亩平效益比单纯种粮高400-500元,同时实施无公害生产,避免了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保护了生态环境。目前我市已发展12万亩稻田立体种养,该项目已通过了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初评,并被列入国家科技部攻关项目。二是大水面生态立体开发模式。主要是实行渔虾蟹生态混养,实行“稀放养、低污染”的生产管理,达到“亩平产量超千斤,收入超千元”的“双千”塘标准。大纵湖养殖基地还实行轮休轮养,确保每年有三分之一面积植草养护,进一步提高了效益。我市红膏集团10万亩养殖面积运用这种模式,生产的红膏牌大闸蟹以个大、膏红、肉鲜,与著名品牌蟹一争天下。今年10月在浙江举行庆典活动,一上市就火爆。三是河藕、水生蔬菜生态种养模式。充分利用食物链,实行藕(茨菇、水芹等)田养鱼(泥鳅、黄鳝等),促进降本增效,保护生态环境。目前,这方面全市的养殖面积达6万亩。四是林经、林牧复合经营模式。我们坚持在公路、圩堤、湿地等宜林地带,大力植树造林,尤其是突出培植意杨产业。近3年投入资金4500多万元,植树1340万株,林木覆盖率比3年前增加了3.5个百分点。在发展林业,推进绿色兴化建设中,注重采用林下套种旱作物、套种蔬菜,林下养羊、养鸡等复合经营以增加收益,现通过这种模式可实现亩平收入1500-20__元。4、建立健全标准质量体系,发挥体系对生态农业发展的规范提升作用。标准质量体系是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保障。近年来,我们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取得了新的成效。一是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我市作为江苏省25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县之一,经去年以来的努力,环境质量经检测,全部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标准,已认定基地面积70多万亩,认证品种3个。在地方农产品标准的制定实施上,先后制定了池塘混养青虾、稻渔共作等省、市以上农业标准8项,建立了10个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2个。二是加强检测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检测的要求和相关责任。去年以来,我市农业局、林牧业局已对城区所有农贸市场的生猪、蔬菜进行正常检测。这方面的投入也进一步加大,通过购置先进设施、培训人员,提高了检测水平。三是加强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工商、技监、农业、林牧业、水产执法,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渔药、兽药的使用,在强化农产品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的行为上,形成了新的合力。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升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发展生态农业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现在,我们发展生态农业仅仅是取得了初步成效,这方面的建设任务仍然任重道远。就兴化市来说,目前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因地方财力低,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严重老化;种植结构不尽合理,大宗农产品比例偏高,产业化水平偏低;作为里下河区域三大洼地之一,水面较大水源丰富,但开发利用保护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平衡。对此,我们一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生态农业建设步伐,提升生态农业发展水平。今后工作中,我市将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多实践、多探索,求突破、上台阶。1、进一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发展生态农业,首要的是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兴化是水乡 ,水环境的保护最为紧要,我们要把水资源保护始终放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头等重要位置。“九五”期间我市完成了21家工业企业治理污染的任务。“十五”以来,我们坚持把好“环保及时审批权”,仅今年1-9月,就对104个违反国家产业政策,且污染严重的项目予以拒批。今后,我们要进一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科学方法,尊重自然规律,切实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环境的保护,突出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2、进一步确立产业发展的理念,更加注重特色产业的带动作用。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也是提升生态农业发展水平的关键措施。在推进生态农业发展中,我们要把特色产业建设与生态农业建设更好地结合起来。要以生态农业的发展,着力推进生态工业;以生态工业的发展,带动提升生态农业,从而实现生态农业与生态工业的互动并进。要推进发展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结合,充分发挥湿地、湖泊、生态资源,积极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农业生态旅游,促进生态农业的产业升级,扩大生态农业的内涵。3、进一步确立创新发展的理念,更加注重生态农业工程建设。20__年我市创建部级生态示范区时,就对生态农业建设着力进行了规划。近几年内,我们将重点抓好20万亩稻渔共作、20万亩香葱种加销、15万亩大水面特种立体养殖、500万只水禽养殖等九大农业生态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快科技兴农的力度,推进高抗新品种引进、选育和扩繁,组织重大技术的科研攻关和协作推广,切实提高生态农业建设的科技含量。要加快转变农业科技创新的经营机制,形成农业科技开发项目“法人投资,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新型运作模式,促进生态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坚持不懈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使之成为引进品种、示范技术、创新机制、吸纳投资、保护生态和培训农民的基地,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4、进一步确立合力发展的理念,更加注重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发展生态农业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形成发展的合力。我们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部门服务的作用,各级都要加大对发展生态农业的扶持和投入,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加大生态农业宣传、推广的力度,使生态农业的理念深入到千家万户,把生态农业的种养模式、技术送到千家万户。要按照市场竞争的要求,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导向作用,通过品质优价,使发展生态农业,生产品质、高产、高效、安全的农产品,成为广大农民的目标。要在全社会形成更加浓烈的氛围,使生态农产品得到广大民众的广泛认同,并切实加强有关市场监管,促进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
生态农业论文: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一、引言
利川市着重围绕“推进三大战略,发展‘三特’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三特经济”是指发展特色工业、特色农业、特色旅游业,利川市坚持以城市经济发展引领农村经济发展,以旅游业带动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突出特色农业、新型农业、生态农业的优势,着力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
二、利川市发展生态农业取得的成绩
1.农民的收入水平显着提高。2005年以前,当地年人均年收入水平只有1000元左右,2012年提升到3000元左右。2003年,齐岳山偏僻地区的农民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经过几年的农村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特色蔬菜,特色旅游,特色养殖业,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大为提高,现在大部分都盖上了小楼房,生活状况大有改观。
2.农民收入渠道多样化。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各乡镇大力发展农林牧副渔多种生态农业产业,比如旗杆村,龙船水乡、老场村的春季养鱼,销售到恩施、重庆、万县、武汉等地;农民在秋收后,还发展养殖业,诸如柏杨镇,南坪乡,长乐等地区养殖鸡鸭等,形成了多收入渠道,使农民走向了致富的道路。
3.开展农村职业培训,农民素质逐步提高,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条件。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技术来源。农民是生态农业建设的主体,是生态农业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和主要受益者。没有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生态农业建设就缺乏根本支撑。利川市适时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比如种植业烤烟,每年春节后,市政府,乡政府,烟草站负责发展烟叶部门亲自打电话慰问农民群众,嘘寒问暖,主要是询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哪些困难,需要政府提供哪些现实条件,以及指导他们如何进行科学的种植,从育苗,大田栽培管理,采收,烘烤等进行专门技术指导。同时村支两委每年也会组织农民培训,传授他们如何走向致富的道路,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发展本地农业,提高收入水平;每个乡镇都会举办一些职业技能培训,如柏杨坝乡政府对妇女进行缝纫机技术培训等;凉务乡对部分农民进行养殖技术培训;毛坝乡对当地农民进行采茶技术培训等。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培训,利川市较大限度地培养造就了一批批新型农民,成功地把农村人口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形成了持续推动建设生态农业的力量源泉。
4.农村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为生态农业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从2007年开始,地方各部门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一是加大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力度,逐步扩大中央和省级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规模,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机制。实施新一轮沃土工程,改善耕地质量,提升地力。二是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基本实现通公路。三是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四是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大幅度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资规模,加快普及户用沼气,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灶。
5.农产品发展多元化。以往是单一的农产品结构,实施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后形成农林牧副渔竞相发展的局面,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实惠。近年来,利川市依托特色资源优势,先后建起品质农业基地15万余亩,其中山药、黄连和莼菜3个产品已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由此产生了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2家,年收购额近2亿元。
6.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近年来,利川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产品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产品开发和技术升级,全力实施“名牌工程”,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增强地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结合市内自然资源优势,重点对黄连、烟叶、莼菜等一批质量好、知名度高的产品“开小灶”,推动产品提档升级。例如莼菜的生产,2004年12月,利川莼菜获得了国家原产地域保护,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品牌效应。天佛莼菜获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被授予“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湖北名牌产品”、“省消费者满意产品”。作为莼菜产业,其销售量占全国60%的市场份额,产销量占全国及时,其产品主要出口日本和韩国,国内销量只占20%,产品供不应求。目前,利川市蔬菜种植年产值达到5.2亿元,为农民增收近1500万。
7.不断深化特色农产品经营模式,实行生态农业的一体化经营,推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形成了一批专业村、专业户。据统计,该市现有蔬菜种植大户277户、药材种植大户65户、烟叶种植大户2169户、果树种植大户58户、茶叶种植大户168 户、生猪养殖大户800余户。扶持天佛莼菜、奥龙生化、飞强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逐步向深加工、科技型转变,培育特色农产品销售、运输、冷藏、加工等方面的服务组织,已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25个、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近20个。
三、利川市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劳动力严重缺乏,影响农村生产发展。其原因是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很多年轻人、有知识有技术的人外出务工,致使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劳动力。家里剩下的全是老弱病残幼等,这对未来利川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挑战。随着农村劳动力流动性不断增强,主要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夏收期间一些劳动力不能返回,致使一些老弱病残和生活困难农户因缺乏劳动力而不能完成夏收工作,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夏收工作。
2.农村水利取得一定进展,但只是点与点,还没有形成面与面,这也是影响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比如凉务的山岔村、车罗村、南坪和谋道的齐岳山部分村落,文斗忠路村落这些地方要种植烤烟,但却受到水资源缺乏的制约。
3.农产品深加工不够,附加值不高,这是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农产品不具特色性,导致产品销售利润率低下,因此生产积极性不够高,只能另谋他路。如果农产品附加值较高,那么也可以有效地稳定农村劳动力。
4.农村资源开发不够。利川市煤铁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林业资源和旅游资源等都很丰富,但是对这些资源的开发仍存在一些难度。农村生态旅游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热点之一,恩施州利川市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旅游资源为该区域发展农村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目前开发相对滞后。
5.科教相对落后。利川资源虽然丰富,可是长期存在科技落后,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人才流失造成的,一方面是由于政府不够重视人才,没有完善的人才奖励机制。另一方面源于当地经济发展实在落后,个人经济收入不能收回教育投入的成本,导致那些有专长的农民都到外地谋生,大学生到外地就业,从而导致当地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或者是停滞不前。
四、利川市生态农业发展方向
1.建立多元、长效的现代农业投入保障机制。市政府应该增加农业资金投入,努力做到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建立政府资金引导,企业金融等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的多元投入保障机制,解决现代农业所需要的资金。
2.打造集研发、推广、农民科技培训于一体的科技支撑平台。现代农业是一种科技型产业,要求有现代化的工具,科学化的手段和知识化的农民。建设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优良品种大农户推广网络。高度重视对农民的培训,加大对农民以及农业科技人员推广的力度,为现代农业建设打下较好的人才基础。
3.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夯实现代生态农业基础。一是基本建成功能完善的防汛抗旱减灾体系。清江、重点中小河流防洪能力达到国家标准。完成山洪灾害易发区水文、气象、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和重点山洪沟治理。城区和临河乡镇防洪排涝能力明显提高,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二是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十二五”期间,全市年用水总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达到国家要求的控制标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村村通”,完成利中盆地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新增、恢复、改善有效灌溉面积16万亩,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三是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健康保障体系。主要河流及水库水生态明显改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75%以上,城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
4.发展特色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利川虽然是一个县级市,但是各乡镇有很多特色产业。白杨的特产豆干,其特色在于水源硬度较大,因此豆干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忠路文斗的柑橘;毛坝的生漆、茶叶;南坪的水产黄鳝;沙溪大米等。同时还要注意到农村特色旅游文化资源也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谋道万年古松、大水井古建筑群、腾龙洞、龙船水乡、水莲洞等。这些都可以充分开发出来,成为拉动经济循环增长的链条。
5.加强区域合作。现代农业是开放的农业,生态农业更加需要区域合作。要想本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竞争力,必须加强合作,促进区域合作与交流,实现资金、技术、市场等领域的资源共享。利川的高速公路和铁路交通便利,农产品进出方便,与万州、重庆巫山、恩施等毗邻,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具备很好的条件。
6.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早在2005年时,利川凉雾乡双井村发展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如种植牧草-养羊-喂鱼(沼气)。这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雏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7.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支撑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整合资源,共建平台,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目前利川市农业发展信息几乎为空白。这里面应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总之,生态农业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探求其自身的发展模式,以农村环境优美、农民幸福安康、农业稳步发展为目标,立足现实,着眼长远,让农民积极投入建设美好家园,实现民族复兴的美丽中国梦。
生态农业论文:高效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建设途径探讨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国务院领导多次指出:“二十一世纪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历史阶段,现代化的农业应该是高效的生态农业。”这就为发展现代农业指出了方向。随着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对农产品和食品的要求不仅品质化、多样化,而且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的是生态、安全问题,并作为市场的目标。同时,国际贸易已把食品安全及其生态环境作为农产品和食品进出口的根本条件。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对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现代农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生态农业内涵
生态农业是指遵循生态学规律和经济学规律,吸收传统的农业经验,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通过现代管理手段,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使其具有生态合理性、资源利用高效性、发挥农业多功能性,形成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的农业体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产高产、品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产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特点
生态农业是在农业进入现代化建设阶段产生的生产转型模式,目的是推进和维护农业生产与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以下四个基本特点。
(一)生态农业是保障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农业强调农业生态本质,强调生产系统的良性循环,强调系统功能的稳定性、持续性。因此,要求在结构上,体现多层次、多产业复合;在效益上,体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并重,在资源利用上,体现“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要求,充分发挥资源自然生产潜力,充分利用和保护资源。
(二)生态农业是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农业技术有机结合的农业。生态农业既吸收了传统农业技术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又吸取了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生态技术和新方法,如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生物能的转化率和废弃物的再循环率等,通过现代管理协调农业生产、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利用及其保护关系,以提高农业生态经济生产力和农业综合生产力,实现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
(三)生态农业是从生产到消费环环相扣的标准化农业。生态农业从源头开始,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备、销售和出口等各个环节,都是按照生态农业的要求,根据国内、国际实际情况,制定各类标准,包括土地、水、投入品、技术、设备、基础设施、产品及其包装等,都有明确的标准,并从田间、基地到餐桌,各个环节都建立了质量监控体系,对农产品进行全过程检测检验、层层把关。
(四)生态农业是推进生态和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农业把农业生态系统的运行,切实转移到良性的生态循环和经济循环的轨道上,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经营方式为手段,龙头企业与农户紧密结合,因地制宜实现种养加、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发挥生态农业多样性、层次性、区域性的优势,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发展生态农业势在必行
国务院领导多次指出:“要把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与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与发展无公害农业结合起来,把我国生态农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实践证明,粗放型、掠夺型的农业增长方式,已成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耗竭资源的重要源头,将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需求、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竞争力的迫切要求,是我国实现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一)发展生态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需要。随着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已难以为继。
农业资源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不断下降。我国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45%,并且还在以每年500万亩的速度减少。全国沙漠和沙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面积的15%,1/3的国土受到风沙威胁。全国平均每年旱涝灾害造成1000万吨粮食损失和3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工业“三废”对农业环境污染正向整体蔓延。我国因固体废弃物堆弃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已达200万亩以上,8000万亩以上的耕地遭受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全国利用污染水灌溉的面积已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7.3%,比10年前增加了1.6倍。由于大量工业污水排放入海、入江,每年造成渔业经济损失达几十亿元。
农业自身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目前我国平均每公顷化肥施用量达400公斤以上,已远远超过发达国家。目前,全国农药年使用量已达120万吨以上,农药的50%左右进入土壤、水体,污染农田面积已达1.36亿亩。地膜、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畜禽粪便等污染也呈加剧趋势,给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带来了严重影响。
农业生态恶化对农产品的污染加剧。据农业部对工矿企业区、污灌区主要农畜产品污染情况典型调查表明,其污染超标率达18.5%。许多城市郊区和公路沿线的耕地重金属污染严重超标。农业环境和农产品污染,造成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每年出口农产品因农药残留退货的达500多起。
农业生态恶化导致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草地已经或正在退化,草地退化、沙化、碱化面积每年以200万顷的速度增加。由于生态恶化造成自然灾害频繁,由上世纪50年代每年1000万至20__万公顷发展到90年代的每年3000万至5000万公顷。90年代中期以来,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的频率越来越高。
(二)发展生态农业是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需要。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出现新的趋势,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一是温饱阶段,人们追求的是“吃得饱”,表现在农业生产上只追求农产品产量;二是总体小康阶段,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人们开始追求“吃得好”,表现在饮食结构上,肉、蛋、奶消费比例明显增加;三是建设小康阶段,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普遍提高,对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更加敏感,不仅要求“吃得饱”、“吃得好”,更加追求“吃得科学”,特别关注食物对人健康、营养、安全和生态的要求,关注生产环境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越来越不能够满足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特别是对农产品生态、安全问题需求,越来越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在这种形 势下,发展生态农业迫在眉睫。
(三)发展生态农业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发展生态农业,能够缓解农业资源过度消耗、农业生产过度开垦、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捕捞等,对于适应气候变化有着明显优势;能够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包括化肥农药、畜禽粪便、作物秸秆、农用塑料薄膜等;能够降低农业生产对化肥、农药的依赖性,治理农产品生产加工以及农产品消费带来的污染;能够改善广大农民居住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生态农业的发展,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能够推动相关领域产业循环发展,使农业融入一个良性的循环经济之中。
(四)实施生态农业是加快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需要。生态农业适应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通过生物链加环和产业链延长,可实现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基地(中介组织)+农户”等多种模式,使龙头企业和农户收入大幅度增加。据有关部门调查,常规小麦、绿色小麦、有机小麦亩均净收益比为1∶1.29∶3.38,玉米为1∶1.14∶1.39,茶叶为1∶1.5∶4.3。实践证明,生态农业不仅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而且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现阶段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必然选择。
(五)发展生态农业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需要。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进一步开放和国内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农产品买方市场特征更加明显,世界性绿色食品消费浪潮和农产品贸易“绿色壁垒”同时兴起,使出口的农产品质量门槛越来越高,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越来越大。这些趋势表明:以绿色食品消费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深入推进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结构调整,走生态农业发展路子,是世界各国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共同选择。
发展生态农业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状况与整个国民经济及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伴随着现代农业建设的全过程。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可以归纳为“四个制约”。
(一)发展阶段制约。农民文化知识水平较低,生态农业观念淡薄,要彻底转变农民千百年来重产出、轻生态生产行为的惯性,必将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我国农产品种类丰富,从农田到餐桌要经过多个环节,不可能一蹴而就。从各地实践看,一些地方发展生态农业仅局限于小规模试点,进行大规模产业化生产还较少。
(二)潜在风险制约。在新形势下建设现代农业,必须面对工业化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所带来的问题,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面临多种污染物的危害,有的源于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有的源于农业投入品使用不规范,有的人为非法添加,消除风险隐患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三)技术支撑制约。一是生态农业技术研发不够。广大农村缺乏农业污染防治、病虫害防治等先进适用技术。二是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不够。目前,我国登记使用的农药有600多种,列入国家药典的兽药有1500多种,每种都有严格的使用技术规范。有关调查显示,近50%的农民在使用农药和兽药时,得不到有效的技术指导,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技术掌握程度更为有限。三是严重缺乏自主创新的检验检测设备。当前,我国农产品检验检测设备主要依靠国外进口。
(四)管理保障制约。农业生态环境工作基础薄弱,行政监管力量、执法力量严重不足,普遍存在缺人员、缺手段、缺经费等问题。生态农业标准体系不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基础差,工作水平低,尤其是基层检测机构表现更为突出,常常出现“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准”等问题。农产品品质不优价的情况屡见不鲜,缺乏市场动力机制。生态农业建设初期,普遍缺乏资金投入。
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建议
发展生态农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作,关键在于创新体制机制,增加资金投入,强化技术支持,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有效发展机制,使投入的资金和技术真正发挥作用。
(一)积极宣传生态理念,实施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生态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阶段,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200美元,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标准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态安全已成为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应抓住这个关键时期,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宣传生态农业理念,使消费者更加青睐生态农产品,使农业生产者更加自觉地发展生态农业。
(二)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梯次推进生态农业建设。要根据各地实际,研究制定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规划。一要着眼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与条件,二要着眼于优化农产品质量结构、区域结构和市场结构,三要着眼于消除潜在危害因素。东部发达地区,要重点防治城市和工业污染,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面源污染,防止农业环境恶化和农产品污染。西部生态脆弱地区,主要是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与条件,利用生态环境优势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应用综合措施改善和恢复生态功能。
(三)大力强化科技进步,加快生态农业技术推广。要从生态农业涉及学科多、领域广的实际出发,培养和组建高水平的生态农业科技队伍,长期跟踪研究>:请记住我站域名/
(四)积极健全制度,提高生态农业管理水平。要抓紧建立农产品风险评估制度,建立健全生态农业生产档案制度,建立生态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探索建立产地证明方式和信息追溯平台,通过市场机制引导品质优价。
生态农业论文:平原地区生态农业的进展方式
现代高效农业具有强烈的生态区域特点,其发展模式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载体,其形成和发展都带有较强的地域性。江苏省是南北气候交织地带,省内分布有平原、丘陵、江河湖海、城郊等不同类型生态区域,其中平原生态区面积占江苏省土地总面积的70%左右。
1江苏省平原生态区的划分
1.1划分依据
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长三角发达地区,东濒黄海,西连安徽省,北接山东省,东南与浙江省、上海市毗邻。河川交错,水网密布,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具有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江苏省农业生产存在地域性的问题:一方面是自然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交错,形成了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地区差异,另一方面是长期的社会生产活动形成了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经营方式、生产水平等的地区差别。根据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农业生产特征和高效农业发展方向在一定地域内的相似性和地域间的差异性将全省划分为平原、丘陵山区和湖泊及滨湖3个生态区。
1.2平原生态区的概况
平原生态区是暖温带向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分布于江苏省13市,东濒黄海,西接安徽省,北连山东省,南与浙江省毗邻,自北而南为黄淮平原、江淮平原、滨海平原、长江三角洲,土地总面积7.06万km2,占总面积的70%,是全省面积较大、人口最多、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也是江苏省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迅速、规模较大的地区。黄淮平原位于苏北灌溉总渠以北,是华北平原的组成部分,由黄河、淮河及其主要支流泗、沂、沭诸河合力冲击而成,该区是稻、麦、棉、油、豆、烟等重要商品生产基地,蚕桑、畜禽、果品、林木也在省内占相当比重。江淮平原位于苏北灌溉总渠和通扬运河之间,内部河湖交错,水网极密,是重要的三麦和油菜商品粮基地,此外水产生产发达,并有多种水生作物生产,水禽也占重要地位。滨海平原位于串场河以东,水热条件尚好,地形平坦,滩涂资源丰富,作物以粮棉为主,能提供较大的商品量,蚕桑、牛羊、海洋渔业有一定比重。长江三角洲地处北亚热带南部,热量条件好,雨量充沛,地势平坦,湖泊河道交叉成网,水利条件较好,以种植水稻为主,土壤自然肥力较高,城镇密集,工商业和交通均较发达,自然和经济条件均较优越,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居经验丰富地位。长江三角洲向来是重要的稻麦、水产、畜禽、蚕桑、花果等产区,二、三产业发展很快,在农村经济中已占主体地位。
2江苏省平原地区高效农业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高效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环境,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2.1发展现状
江苏省平原地区高效农业生产起步于“九五”时期,但发展思路不明确,较为盲目。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效农业得以理性发展,不仅丰富了城乡人民食品结构,而且致富了农民,改变了农村面貌,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江苏省全省设施农业主要集中在平原地区,其设施园艺占全省总规模的70%以上,日光温室占全省的97%。2009年,江苏省平原地区高效农业累计面积近133.3万hm2,占耕地比重30%以上;设施农业累计面积达到3万hm2,占耕地比重为8%;目前,江苏省平原地区百亩以上的连片设施园艺生产基地发展到3000个,千亩以上有400多个,万亩以上80多个。全省平原地区钢架大棚平均效益达到100500元/hm2,日光温室平均效益达到144000元/hm2,分别为露地栽培的4、6倍[1]。
2.2发展特点
经过近10年的发展,江苏省平原生态区的高效农业加快推进,呈现出以下特点[2]:(1)高效农业面积增加。2009年江苏省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9.1万hm2。其中江淮平原和黄淮平原新增高效农业面积均超过5.3万hm2,滨海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均超过2.7万hm2。(2)设施农业面积大幅增加,农业装备水平提高。2009年江苏省新增设施农业面积8.1万hm2。其中江淮平原新增设施农业面积超过2万hm2,黄淮平原超过1.3万hm2,滨海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均超过0.7万hm2。同时,农业生产设施水平提高。日光温室、大棚等保温设施,避雨设施、套袋技术、防虫网等防病控虫设施,喷滴灌设备等设施大幅增加,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控性。(3)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壮大。2009年销售产值10亿元以上的县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到105个,其中江淮平原和黄淮平原的7个县域地区已各自形成4个以上的年产值超10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平原地区1/3以上的村、1/2以上的乡镇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品”高效农业的发展态势。(4)农业园区平台建设取得突破。平原地区拥有73个地方产业特色突出的现代农业园区、86个具备一定规模和基础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88个农产品物流园区、6个苏台农业合作园区。
3平原地区高效农业发展主要模式及社会经济效益性评价
3.1设施农业模式
设施农业是指区别于露天种植、养殖形式的有设施的农业项目。江苏省平原地区设施农业主要有设施园艺、设施畜牧。近年来,平原地区积极发展设施蔬菜生产。经过科学规划、改善生产条件、政策扶持,目前设施蔬菜已成为江苏省平原地区高效农业发展中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徐州是江苏省设施蔬菜主产区之一,目前全市设施蔬菜栽培面积93333hm2,约占全省的1/3;其中,日光温室13333hm2,大中棚53333hm2。其他是以连栋大棚和智能温室为辅、遮阳网和防虫网为补充,多种形式并存的蔬菜设施生产新格局[3]。设施畜牧业是在现代工业发展之后,采用先进设施和饲养技术为畜禽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并保障饲料营养和防疫条件,使分散的畜禽养殖实现规模化工厂养殖。设施畜牧业是以科学技术进步为依托,以提高 劳动效率和畜禽生产力水平为方向,以在有效保持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追求较大经济效益为目标,不断提高装备水平、改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的经济活动。设施农业使农业生产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生物潜能,有效地拓展了农业生产的新时空,丰富了农产品市场。实现农业生产的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有利于解决农业资源短缺和生产环境恶化。设施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产业集聚,从而辐射周边地区发展;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种植效益。但是设施农业投入大,政府补贴比例不高,农民参与投入的积极性不高,而且技术水平不高,进一步增加面积的难度加大。
3.2优势农产品模式
由于农业生产本身表现出强烈的地域性特征,所以各区域农业发展依据自身资源优势,突出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遵循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规律,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的配置效率。随着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为适应市场需求,必须要调整生产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优势农产品模式应运而生。根据当前形势需要,选择若干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采取一种产品确定一个发展思路,明确主要目标市场,选择一批龙头企业,推广一套实用技术,制定一套扶持措施,实施项目带动的办法,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培育,可以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带区,辐射和带动全省甚至全国农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如东台西瓜,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土壤条件、丰富的种植经验,成为具有知名品牌的农产品,也促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产销衔接机制。同时,东台西瓜相继创出无公害西瓜、绿色西瓜、有机西瓜,现又提升到原产地西瓜,使品牌得到了维护,市场知名度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3.3现代农业园区模式
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江苏省平原地区,农业园区发展成为以一产为基础,与二产、三产相结合的模式[4]。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生产的同时,侧重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农业休闲度假等产业项目。从2005年江苏省提出发展高效农业以来,现代农业园区不断涌现。江苏省省级农业园区中,平均每个园区的面积从几千亩增加到近万亩,有的园区在原有基础上向临近地区扩大。农业园区集成农业生产技术和资金保障,实现规模化生产,并配备较为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明显提高园区的经济效益,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在江苏省首批56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中,涉及的产业基本覆盖了农业产业的所有类型,包括一产的花卉、蔬菜、果树、苗木、茶叶、食用菌、畜牧、粮食等,二产的农产品加工,三产的农业、农村休闲旅游。以这些园区为基础,形成和带动了一批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产业带、产业群[4]。从运营模式来看,园区发展模式主要包括科研开发模式、示范推广模式、工厂化集约模式以及综合模式,但在这些模式的园区中,主题特色与景观特色表达同构化现象较为明显,缺乏有效的核心竞争力。有的园区只注重农业的生产功能和经济效益,缺乏对园区主题文化的营造,难以给人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根据所在地的资源优势,平原地区农业园区的功能己拓展到农业生产、示范展示、加工贸易、教育培训以及旅游观光等农业的各个领域,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项目内容设置上注重农业生产,而忽视了农业作为旅游载体的功能表达。
3.4产业化经营模式
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在各利益主体之间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将生产、加工、销售紧密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推动农业向专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转变,实行一体化经营。它实现了农户家庭经营的外部规模化,突破了产业链的部门分割,促进了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深化了农业经营制度改革的方向。近年来,平原地区各地按照“三二二”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批发市场主体,强化质量和科技支撑,创新利益联结和投入机制,高效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有力地促进了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2009年江苏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到2.95万个,其中部级龙头企业43家、省级龙头企业343家,部级龙头企业总数位居全国第二,其中有2家企业进入中国500强企业行列[5]。江苏省共有涉农上市公司7家,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17家,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16家,部级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15家。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了对优势农业产业的导向集聚功能,围绕粮油、畜禽、水产、蔬菜、苗木等优势主导产业,积极开展“一村一品”建设,建立规模化、专业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培植不同的专业村、特色村。2009年,85%左右的省级以上龙头企业通过了ISO9000系列和HACCP等质量认证[6]。很多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各地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创新和强化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从起初的“公司+农户”的简单联结逐渐转变为“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利益联结较为紧密的形式,保障了农民利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农户和龙头企业的双赢。2009年43家省级以上企业直接带动农户366.96万户,其中直接带动农户超10万户的有10家。同时,龙头企业发挥其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的优势,每年使用季节农工49.5万人次,同比增加2.3万人次,企业支出报酬18.7亿元,同比增加3.8亿元,每人次获得报酬3812元[6]。农业产业化的合作组织形式多样,但由于公司处于强势地位,而使分散的农户处于依附地位,因而合同中的权利义务往往失衡,利润的分配也难以真正平等,农户有可能成为企业转嫁风险的对象。而且合作组织形式连接关系相当松散,缺乏必要的约束,因此,农民容易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利益得不到最终的保障。
3.5规模养殖业模式
平原地区以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为主线,以增加供给、保障安全为重点,加快推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组织实施各类扶持项目,平原地区畜牧规模养殖示范创建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根据资料可知,规模养殖在平原地区呈上升趋势。至2008年底,生猪、肉禽、蛋禽、奶牛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52%、76%、75%、81%[7],创建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200个以上。虽然各地发展不平衡,总体逐年递增。同时,规模养殖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比较明显,如江苏省盐城市引进发展规模养殖业的“三资”达10多亿元,响水天蓬、响丰、羽丰、江苏仁达等10多家大型现代化规模养殖业纷纷兴建或建成投产[8]。平原地区的畜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数量扩张、量质并重和转型提升”3个阶段,特别是近10年的稳定发展,基本实现了畜产品供应由相对紧缺到不断充裕的历史性转变。但是良种繁育体系却没有跟上畜牧业经济发展的需求:一是种畜禽退化较重,选育不力,严重影响了种畜生产和种畜质量;二是种畜禽场规模小,基础设施简陋,经营效益低;三是种畜资源保护不力,丢失严重,不利于新品种的选育与开发。在畜产品买方市场的形势下,市场体系不健全 、市场发育不完善、宏观调控不力等问题也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障碍;同时,市场信息传输渠道不畅,信息反馈严重滞后,产品需求信息不能及时反馈到生产者手中,致使供需结构不平衡,地区结构不平衡,供给过剩与需求短缺同时存在,阻碍了生产的正常发展。
4建议
4.1发展高效农业必须坚持规划先行
江苏平原地区发展高效农业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和主导作用,进一步强化规划的超前意识。一要明确功能定位,农业发展必须高点定位,建议政府立足实际情况,把重点放在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等方面,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将农业做成名副其实的高效农业;二要突出重点,根据各地高效农业规模化的发展现状和区域特色主导产业发展要求,结合自然资源和农民种养现实基础等特点,科学合理安排种养业发展重点,突出高效设施农业、四青产业、规模养殖的发展,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形成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开发;三要适度规模,围绕发展规模高效农业,集中资金,集中连片,滚动开发,力求开发一片、建成一片、见效一片;四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不搞大规模的土地平整,适当控制高耗水产业发展,确保平原地区农业资源开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得益彰的局面。
4.2发展高效农业必须坚持科技先导
江苏平原地区开发要走发展高效、外向农业的道路,必须以技术成果为支撑,依靠科技进步,进一步提高综合效益,建立“产、学、研、政”合力推进平原地区开发的有效机制。首先要加快名特优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大力培育适合当地气候、土壤等资源条件的高产品质品种,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品种推广应用机制,促进新品种在平原地区开发中商品化、产业化的进程;其次要加快品质、节本、高效栽培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确保平原地区农业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再次要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以示范园区为载体,以产品生产、销售为纽带,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让技术进村入户。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载体,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带动了一批优势主导产业的形成,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4.3发展高效农业必须要求政策扶持
江苏平原地区发展高效农业需要政府扶持。建议政府认真研究发展高效农业的优惠政策,对影响力大、示范辐射带动能力强的规模基地、农业龙头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议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土地流转,大规模地发展高效农业。平原地区高效农业的发展与资金投入紧密相连,建议政府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各类投资主体发展高效农业。培育示范园区江苏平原地区高效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建议政府通过区域规划、政策倾斜、资源整合等途径大力培育出具有一定规模的设施农业示范园区。
4.4发展高效农业必须培育知名品牌
建议政府协调整合各类资源,培育可以在国内外产生影响的农产品品牌。首先,企业和基地要加大优良品种的培育、引进和推广,加快农业标准化的生产步伐,申报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其次,根据资源条件,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扩大优势农产品建设规模,形成一批大型农产品生产基地,提高农产品主导产业的市场贡献份额;再次,积极扶持和发展各类经济组织,完善农业专业协会功能,不断提高他们的经营能力和水平,逐步扩大他们的销售规模,加强内部合作,打造农产品品牌;,利用各种推介活动,加强品牌宣传,形成品牌建设的浓厚氛围
生态农业论文:对东北生态农业区划分析
1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区域划分指标体系的构建
1.1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区域划分原则
1.1.1生态关系原则。生态关系是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组成成分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关系。生态农业系统是一个人工的生态系统,也有其特定的结构和功能,其中各个组成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人为设定的,人为设定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生态系统功能实现的程度,并最终影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发挥[11]。不同的生态条件下,采用的生态农业经营模式是不同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必然有所不同。在生产实践中,经常采用增加食物链长度及数量的方法来提高农业生态系统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率。因此,在进行生态农业分区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域生态农业系统中的各种不同的生态关系。
1.1.2一致性原则。一致性原则要求在划分出的农业区域内必须注意其内部各单元间的一致性,包括自然资源、农业生产结构及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条件等。要求区域间差异较大化和区域内各单元差异最小化。当然,不存在相同的生态环境单元,一致性是指在“一定水平”上的相似,因此也称为“相对一致性原则”。至于保持多大相似程度,则要根据区划目的、分区对象、区域分异程度、分区等级体系等因素确定。
1.1.3综合分析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农业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进行区划时必须考虑构成生态环境的各种要素及其综合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使用综合性原则,目的是要保障所划分出的区域是一种具有自身特点的综合体。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再确定区域分异的主导因素。主导因素原则强调选取反映区域分异主导因素的主要指标作为确定区域划分的主要根据。
1.1.4共扼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划分出的区域是连续的地域单元,不能有空间上存在于某区域之外,但又属于该区的分区单元。
1.1.5保持行政区界的完整性。在许多自然地理区划中,行政区划作为一个“人为”的现象。是许多地理学家在进行研究时不予以考虑的。但在许多经济现象的研究中,行政区划往往占有重要的位置。农业生产是在自然过程和人类社会双重作用之下进行的,因此,在进行区划时应该尽量保持行政界线的完整,便于正确的管理和规划,避免产生纠纷。由于本文研究范围较大,同时又考虑到绝大多数县市生态环境条件存在明显的差异,因而首先考虑保持县级行政范围的完整性[12]。
1.2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区划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以上原则,结合东北地区的实际情况,突出东北地区的气候、地貌、土壤、植被等自然环境分异的特点、人类活动强烈程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数据的可得性与性,从自然条件、生态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等三方面设计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区划的评价指标体系。
2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层次聚类分析法是聚类分析法中比较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对一组样本或变量进行层层分类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基本思想是,首先在聚类分析的开始,每个样本自成一类;然后,按照某种方法度量所有样本之间的亲疏程度,并把其中最亲密或者最相似的样本首先聚成一小类;接下来,度量剩余的样本和小类间的亲疏程度,并将当前最亲密的样本或小类再聚成一类;再接下来,再度量剩余的样本和小类(或小类和小类)间的亲疏程度,并将当前最亲密的样本或小类再聚成一类;如此反复,直到所有样本聚成一类为止。对样本距离测度方法是采用欧氏距离(EuclideanDistance),即两样本(x,y)之间的距离是各样本每个变量值之差的平方和的平方根(k个变量)。运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进行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区划的具体路线如下:①根据东北地区平原、丘陵、山区分布特征,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不同组合以及农林牧副渔发展水平,较均匀地选择了41个单元(县、市)作为一级生态农业区划分的代表样点,在定性和定量基础上,将样本粗分为K类,计算每一类的聚类中心。②应用欧式距离模型:EUCLID(x,y)=∑(xi-yi)2。计算其他各县市到聚类中心的距离,根据判别函数逐个将各县市样本归入与其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③计算新类别的聚类中心,如果与原聚类中心相近,则聚类完成,否则回到第二步重新进行。计算结果最终形成东北地区二级生态农业现状地域结构。
3评价结果分析
3.1与稳定的农业分界线划分的东北地区农业地域格局基本一致
东北地区比较稳定的农业分界线有:①东北、北部山区与半山区之间以及半山区与中部平原之间的分界线;②中部平原和西部半干旱区之间的分界线;③三江平原分界线以及以热量为主导因素南北分异的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的分界线[13]。由这几条分界线可以把整个东北区域大致分为东部山区—半山区农业区、北部农业区、三江平原农业区、中部平原农业区、西部半干旱农业区、南部农业区。其中北部生态区由大、小兴安岭地区和小兴安岭南部过渡区共同组成。这与由层次聚类法划分的东北生态农业划分基本一致。
3.2区域特色明显
东部生态农业区主要指东北地区东部的长白山区,是山区、半山区林、粮、药混作生态农业区。三江生态农业区主要是三江平原地区,是以农为主的农林综合生态农业区。中部生态农业区主要是指东北平原主体区域,拥有自然肥力高,土层厚的黑土层,这为种植业的大规模经营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北部生态农业区是指黑龙江北部的大小兴安岭山区及部分周边地区,为我国独有的温寒带冷凉湿润或半湿润林区气候,是典型的冷凉生态农业区。南部生态农业区主要指辽东半岛以及辽河三角洲等地区,是多雨渔、果、粮复合生态农业区。西部生态农业区主要包括黑龙江三省西部地区和蒙东地区,是半干旱生态农业区。
4结论与建议
东北的振兴是绕不过农业的复兴。作为全国较大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农业发展不仅要面临来自生态、社会和经济方面的严峻挑战,而且还将经受日益严峻的国际竞争所带来的压力。只有充分发挥地域生态优势,打破国际农业贸易绿色壁垒,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才能把东北地区建成我国较大的品质农产品基地,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也是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及时,发挥区域生态优势,实施农业生态系统优化管理。东北地区土地、水、森林资源比较丰富,地貌和气候差异比较大,导致区域生态环境多样,具有突出的区域组合优势,开展农业生态系统优化管理,运用生态农业、生态经济、农业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东北区进行整体化及层层优化设计,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同时,使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把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建立在和谐与稳定发 展的基础之上,对于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虽然东北地区农业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却存在着资源利用不合理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因而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开发农业自然资源潜力,发展集约、高效农业经营是东北生态农业的一个首要问题。建立起具有相当规模的专业化、区域化农产品生产带[14]。
第三,在振兴东北的历史机遇面前,东北农业发展要破除省、市、县等行政区划的界限,把东北地区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合理安排,发挥各地区位优势,整合农业资源,建设以品牌农业和绿色农业为标志,以粮食、畜产品及其加工业为载体的现代农业,把东北地区建设成为国家粮食安全基地与绿色农畜牧业基地。
生态农业论文:生态农业技术创新特性和其推广分析
摘 要 利用推广学原理分析了生态农业技术创新的特性,指出它的优越性并不突出、技术复杂,相容性、可试验性和可察性都比较差,从而导致生态农业推广缓慢。
要害词 生态农业 推广 创新
我国生态农业经过20多年的推广历程,依然处于试点阶段,可以说生态农业在我国的推广步履缓慢,这其中既有内部因素的制约,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生态农业推广缓慢的技术创新内因。
推广学认为,影响一项创新被采用速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创新的特性。这里所讲的创新特性强调的是指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特性的熟悉,或者说是潜在采用者所感知到的创新特性,而非技术专家或行为变革者所理解的创新特性。要想推广我国的生态农业,必须先了解它的技术创新特性。研究表明,影响创新采用的创新特性主要相对优越性、相容性、复杂性、可实验性和可观察性。
1 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
所谓相对优越性,是指一项创新的采用较未采用前的状况的改进程度。创新优越性与创新采用率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潜在采用者感到创新的优越性越明显,其采用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所谓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指的是生态农业与以往其他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的相对优越程度。下面主要从效益性因素来分析。
这里所说的效益性因素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我国当前的生态农业的试点来看,生态农业的三个效益是较为明显的。
我国1993年开始建立的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经过5年的实践,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效果。首先是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51个县中实施生态农业建设的,1994~1997年平均年增长分别为8.4%、7.2%和6.8%,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分别高2.2%、 0.6%和1.5%。其次是显着改善了生态环境。经过5年的努力,试点期间水土流失治理率达73.4%,土地荒漠化治理率达60.5%,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其三是推动了农村社会的进步,拓宽了农林牧渔各业的生产领域,缓解了新的就业压力,如湖北省京山县在建设生态农业中产生了“三回流”现象,山下人往山上流,城里人往乡下流,县外人往县内流。至1998年该县农村劳动力有11万人从农田中脱离出来、转向林果业、养殖业和二三产业,占农村劳动力的57%。
但是,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生产模式相比,在经济效益上的优越性并不突出。在全国2 400多个生态村和生态试点中,几乎没有一个村镇经济发展水平能在当地居于首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者居多。纵观我国所有的亿元村镇,均是靠大力发展乡镇工业致富的。而追求生态建设的村镇,主要力量都放在了改土造田、林网建设、太阳能建设、沼气利用、链建设上了,工业往往发展不快,或者被有意加以控制。因此,在现阶段,由于各种限制,生态农业的生态效益还无法“显化”为丰厚的经济效益,它主要是综合效益明显,远期效益突出,而农民是最讲实惠的,他们只看重经济效益,而且是只看重近期的经济效益,并以此单项指标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从而大大缩小了农民对生态农业优越性的实际体验。
2 生态农业的相容性
相容性是指潜在采用者认为创新与其需要、既有的观念、以往及现在的经验等相适合的程度。从创新采用导致的不确定性而言,相容性越高,意味着采用创新的不确定性越小,从而对采用者的冲击越小,不至于受太大的抵制。一般来说,相容性往往会影响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的认可。
就目前来说,我国广大地区的农民对生态农业知识知之甚少,对常规农业存在难以割舍的恋旧情结,再加上我国农业的总体利益较低,农民们从心理上认为农业不能使自己致富,因而对生态农业持怀疑态度,没有情感上的需求。一方面是因为常规现代化农业从50年代起就开始宣传,已对农业科技人员、治理者和农民起到较深的潜移默化作用,人们一讲农业现代化就自然想起“四化”,对“四化”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不熟悉,对全球现今的新发展不了解,习惯性熟悉有意无意地阻碍着人们对生态农业的认同。另一方面,生态农业究竟是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很多人并不了解它的实质内涵、它的优越性和他的技术要求,推动起来也轻易被动和盲目。此外,我国生态农业研究和实践上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上的阐述比较复杂,科技研究还不够深入,实践效果的定量分析和描述也很不够,尤其是未出一套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短时间内就出效益的生态农业实用技术,这些也是影响生态农业相容性的原因。
3 生态农业的复杂性
复杂性是指一项创新被认为难以理解和使用的程度。一般说来,创新越易于理解和使用,其被采用的可能性也就较大。复杂性和采用者对自身能力的评估都是一种主观感觉。一种创新的复杂性越高,自觉可以领会和使用该创新的人就越少,因此人们采用创新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从总体上讲,我国生态农业比较复杂难以理解。首先,生态农业的系统既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又是一个松散的集合体,有多重时空上的相对独立的组分组成,这些组分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在一起,或构成时间上的延续,或得到空间上的互补。其次,在食物链设计上,试验的农业数量和种类、物质和能量投入的值、生产治理条件等都要从实践中获得数据加以分析,拿出的依据,而这无疑是一个艰辛和复杂的过程。其三,生态农业的原理、原则过于抽象,难于为大多数农民所把握。例如,何为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如何协调系统和组分间的关系?如何充分发挥系统的组织作用等等问题,这都是很难把握的。,生态农业强调的是对现有的技术的优化组合,这是生态农业的创新之处,但过多的利用现有技术往往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即生态农业同其他农业形式没有什么区别。同时,由于生态农业的技术支持系统不过硬,缺乏具体的优化组合技术,又受系统复杂多样性的影响,如何在实际生产中实现技术的有效组合仍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如农业资源保护增殖技术、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等都比较抽象难懂,再加上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要真正把握生态农业的技术可以说是非常困难。
4 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
可实验性是指用户在正式采用创新前对创新性能所能试验、考察的可能性。由于采用创新的决策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消除不确定性和风险感的过程,即使是有限度的实验或使用,也能够使用户对创新的特点和功能有一个实在的感觉,帮助消除诸多担忧和疑虑,从而有利于创新的扩散,因此,创新的可实验性越强,创新的采用率越高,它们之间有正向的相关关系。
总体上讲,我国的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较差。由于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 学科技术的生产体系,技术种类需要多而且整合起来还比较复杂,且短期内不易见效益,单靠农民现有的知识水平难以消化和把握,更别提单独操作和实验了。非凡是对生态农业的早期采纳者来说,它们对生态农业可实验性非凡看重,因为它们可参考的经验不多,他们可以借鉴的通常只有从大众媒体获得的有关生态农业的一般知识。因此,他们经常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感,对采用可实验性较差的生态农业可以说是慎之又慎。从宏观上来说,对于一个生态农业示范县或省,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事业,建设面广,综合性强,单纯靠某一个部门的力量是难以奏效的,生态农业必须在政府的领导下,把相关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结合起来,按照各自的业务要求,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统一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农民采用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以弥补生态农业可实验性较差的不足。
5 生态农业的可察性
可察性是指创新的采用结果对其他人来说显而易见的程度。有些创新被采用后不易为人所知,有些创新的采用则一目了然,尽人所知,通常,对大多数创新来说,可察性是和其采用率呈正相关关系。
由于生态农业究竟是农业,无论是生产过程或是最终产品,外观上和其他农业的区别不大,其效益具有滞后性,因而,导致其可察性在短时间内不够明显。从附表可以看出,河南内乡县各种生态农业类型1999年比1995年粮食产量增长幅度远没有环境效益的增幅大,单从粮食产量这种可察性方面来看,生态农业的可察性就比较低。不过,近年来,我国大力宣传和发展生态农业,非凡是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的成功,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相比,可察性有所提高。
总而言之,我国生态农业虽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受各种条件所限,优越性不很明显,再加上它的可容性低、比较复杂、可试验性和可察性都比较低等特性,决定了其对农民的吸引力有限,而生态农业技术创新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其对政府的吸引力很大(生态农业的社会效益和长远效益所至),这也正是国内所有生态农业试点均为各级政府组织和扶持,而农民大范围的自发“学习”却是一个十分缓慢进程之原因所在。
生态农业论文:分析山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的构建
1木孔乡建立山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的“三大基础”
基地及市场建设初具规模。该整合涉农资金,加快水、电、路等配套建设,引导工商资本到农业领域发展,发展了以湾子为核心,培育生态辣椒生产基地及其深加工为主导产业。通过土地流转方式推动土地向业主和大户、合作社集中,实行规模化种植的“公司(协会)+基地+农户+市场”生态辣椒,建成毕节市较大的辣椒专业交易市场,该乡的实践与探索,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品牌建设取得初步成效。该乡积极引进资金和技术,不断加强品牌建设。县乡组织编制了《品质辣椒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辣椒基地的生产,从品种准备、播种育苗到分级与贮藏,都置于11条生产技术标准中,生产的辣椒以其皮厚、味鲜、质优、香辣而享誉省内外。其中遵椒1、2、3号获省种子审定委员会审核定名。目前有贵州隆喜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立生产加工企业,生产能力1万t,年产值在8000万元以上。获得“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及“金沙县十大名优特产”称号。 “一业为主、多业齐兴”格局初步形成。在大力发展生态辣椒生产的同时,还积极培育后续产业——茶叶基地、其他蔬菜基地、核桃基地和玛瑙红樱桃科技示范园基地等,其他产业目前已具备一定规模。
木孔乡辣椒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仅辣椒产业,每年支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500元以上。积极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采用反包倒租、租赁、合作、入股等形式,支持农民以土地入股企业,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2在木孔乡建立山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议
2.1发展定位
建立中国南方生态辣椒示范基地。
2.2发展目标
到2015年,发展建立以木孔乡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种植生态辣椒6666.7hm2。原料产值3亿元,加工产值25亿元。拟建部级龙头企业1家,规划建立省级以上辣椒研究所1个,规划建设中国南方辣椒育种基地1个,核心区域666.7hm2,规划建设省级以上山地生态农业培训基地1个,规划建立省级以上山地生态农业试验基地(实验室)1个,每年举办一届中国南方辣椒文化节(辣椒商品交易博览会)和中国南方辣椒论坛。
2.3发展模式
公司+农户、订单+服务;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农户;科研机构+基地+农户。
2.4市场定位
立足国内,面向世界。产品突出新鲜特色,无任何人工色素、化学添加剂和防腐剂的原生态、纯天然、无污染绿色健康食品,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为让该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拟请有关专家进行科学指导,紧紧依托基地资源优势,扩张基地,做大做强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3在木孔乡建立山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需要注意的问题
3.1资金问题
用于基础设施、生产基地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农产品深加工、品牌宣传、市场体系、物流冷链等重点环节建设。
3.2技术问题
通过建立科研机构、试验基地、技术攻关等,不仅可把木孔建立为辣椒生态示范基地和种子繁育基地,把木孔乡建设成为贵州辣椒博览园,把湾子辣椒培育成为贵州省重要的辣椒科普示范基地和信息培训中心、商品中心等。结合木孔乡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的优势,“辣旅结合”,打造靓丽的田园景观,深度挖掘辣椒的各种产品类型。
3.3人才问题
示范基地建设和种子繁育都需要专家和科研机构及其试验基地作为支撑,为此,既要培训大量的地方人才,还需将这些人才送出去进一步深造,更重要的是需要专家现场指导和培训,还需与高级科研机构建立联系,通过网络长期进行培训指导。重点培训种植能手、农村致富带头人,龙头企业经理。
生态农业论文:对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研究
1 生态农业 1970年,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由美国土壤学家 Aibreche 最早提出的。1981年,英国农学家 Worhtington 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经济上有活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991年将生态农业进一步定义为: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
改革以确保当代及后代人的需求得到持续地满足。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能维护土地、水、动植物遗传资源,它是环境非退化的,技术上适当,经济上有活力,并能为社会所接受[1]。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农业的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我国的生态农业是通过精耕细作、培肥地力、间套轮怍、农牧结合等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2]。
2 生态农业的重要性
当农业满足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之后,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方向过度,农业生产方式及发展模式也随之发生明显的改变[3]。现代农业与其他部门的融合变得更加紧密,现代农业与工业的界限逐步模糊,尤其表现在以农产品为加工对象的轻工业、服务业等部门,农业与其他部门的一体化体系正在形成。现代农业的基础地位比以前任何时期都要重要,它对其他部门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强。1993年,国家七部委正式成立“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领导小组”,生态农业正式被纳入政府的工作议程、成为政府行为。1994年,国务院批准了七部委(局)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的报告”,要求各地积极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其基本内涵就是要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4]。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把建设生态农业文明放在核心地位。21世纪将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历史阶段,而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必然选择和正确方向。可见生态农业在我国现阶段农业有着重要的地位。
3 发展可持续生态农业的可行性分析
农业的可持续性大体上包括3个方面,即农业的生态可持续性、农业的经济可持续性和农业的社会可持续性[5]。我们这里主要分析农业的生态可持续性。农业的生态可持续性是指农业生产所依赖的耕作和生态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如果不具备耕作条件或者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业生产就不能实现可持续;相反,如果保障了耕作条件和生态环境能满足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要求,那么就可以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
曹志宏等人利用能值分析理论,分析了河南生态农业系统的可持续性,发现生态农业系统能值产投比相对较高,具有较强的发展优势,环境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均较强,整体运营状况良好[6]。顾永芬等人认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保障城乡居民食品安全,是提高民众身体素质的根本措施,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7]。发展高产高效的可持续性农业,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对我国生态脆弱地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推进现代农业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建立种植业与养殖业互相促进、相互协调的良性循环的农业等生产体系,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可行的模式之一。杨谨等人将种植业、养殖业和生态旅游业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对沼气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认为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和沼气工程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可持续的生态农业是可行的[8]。
4 我国生态农业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4.1 存在问题 虽然我国已发展了多年的生态农业,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1)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不合理造成农村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过量使用化肥,忽视甚至不使用有机肥,造成土壤板结、坚硬、地力下降和农作物减产;2)规模化养殖业造成农村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我国农村禽畜养殖业发展迅速,并且日渐规模化和集约化,畜禽养殖污水排放量已远远超过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量之和[9];3)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生态破坏,如乱砍滥伐、荒地滥垦、草场过度放牧等掠夺性开发[10];4)快速发展的农村工业对生态农业造成了较大的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印刷、造纸、化工等污染大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农村,致使农村局部污染严重,对生态农业造成巨大压力。
4.2 解决措施 为了保障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克服以上存在的问题是必要的。主要措施主要包括以下3点:1)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立法,使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法制化。尽快制订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以及农村各级政府法 律职责、污染环境的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2)加强环保法规宣传,提高农村环境意识。农村环境保护牵涉千家万户,只有依靠大家动手,才能取得积极成效,可通过村规民约等方式,形成村民自治机制,起到互相监督和互相制约的作用;3)加大环境执法力度,遏制农村环境面源污染。建立环境管理体系,采用规范、科学的环境管理措施,提高执法
能力,强化环境执法与群众、人大政协、社会舆论监督相结合,增强环保执法的自我约束性。
生态农业论文:关于生态农业建设的调研对策
1 __县沼气生态农业建设进展
__县沼气建造工作可分为3个时期,一是20世纪70年代建造的小型沼气池,沼气池容积为12m3左右,目前绝大多数已损坏废弃,完整保存的不多,如黄避岙镇精制茶厂用于饼肥发酵的沼气池。二是20世纪80年代未至90年代初建的沼气净化池,总共7家,共计1910m3,主要用于生活污水处理。三是20__年开始建设的中小型厌氧发酵沼气池,单个容积以50m3为主,目前全县已建成130座,总容量6500m3。我县建设沼气池的功能与北方地区不同:北方地区主要是解决薪柴燃料,保护环境,集改厕、改圈、改厨“三改”于一身;我县沼气池主要用于畜禽养殖粪便无害化处理,沼液沼渣用于柑桔、蔬菜、葡萄等作物生产,沼气用于居民生活燃料和畜牧业生产,集农村养殖环境治理、生产用肥、生活燃料于一身。第三个时期的沼气池建设工作真正体现出了生态农业的功能和效益。通过近5年的努力,沼气建设技术成熟,施工技术储备充足,并建成了一批示范小区和示范户。
2 沼气建设的生态效益
沼气生态农业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肥料效益
经检测,并与农业生产上的常用肥料作比对,每立方米沼液相当于尿素0.75kg、氯化钾0.37kg、过磷酸钙1kg;每立方米沼渣相当于尿素7.6kg、过磷酸钙8kg、氯化钾1~2kg。养殖规模为150头左右的养殖户,建一个50m3的沼气池能解决养殖污染问题,同时年产沼液为沼气池容积的3倍,沼渣为沼液的10%,即年产沼液150m3,沼渣15m3,相当于生产肥料尿素226.5kg、氯化钾127.5kg、过磷酸钙165kg,经济价值700元以上,可供0.2hm2蔬菜田全季使用。农产品使用沼肥,不仅能使农产品增产增效,品质优良,而且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从而减轻或避免农业面源污染。
2.2 能源效益
沼气是沼气生态农业的副产品,作为清洁能源和农村热能已被农户普遍应用。一个容积50m3沼气池,日可产沼气12.5m3,可供7个以上3~5个人口的家庭使用。农村家庭每年用煤气以6瓶计算,一个50m3沼气池的能源效益相当于42瓶煤气的价值,其经济价值约4000元。
2.3 环境效益
用沼气池厌氧发酵猪粪便,基本达到养殖环境无蚊蝇无臭味的效果。经我县环保监测中心对沼气池污水排放测试:未经处理的养殖污水,其化学需氧量(cod)为10000个单位;沼气池厌氧发酵后沼液的cod为1000个单位,减少了90%;沼液再经氧化塘氧化后,cod可以达到400个单位的国家农用灌溉水排放标准。
3 __县沼气生态农业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3.1 沼气生态农业工程进展不一
我们在工作中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发展沼气生态农业县里很重视,把发展沼气生态农业作为我县生态县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有些乡镇领导重视不够,沼气池建设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进展缓慢,有的乡镇尽管养殖污染治理任务很重,但沼气池建设工作尚是空白。
3.2 地质环境影响施工进度
__县土壤成土母质为滨海沉积土,地表2m以下多为海涂淤泥,施工中常出现塌方现象,这不仅影响工程进度,加大沼气池建造成本,而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像岳浦、贤庠等乡镇在沼气池施工中就出现该问题。50m3沼气池在一般情况下半个月就能建成,一旦出现塌方至少要延迟一个星期,造价成本要增加5000元以上。
3.3 沼气池的规范使用和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沼气池安全使用技术手册中要求畜禽粪便干湿分离,且50m3沼气池最多只能处理150头生猪的排泄物,可实际生产中,养殖户不按技术手册和沼气池安全使用有关规定执行,导致沼气池超容量使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削弱了沼气池的厌氧发酵能力,达不到处理污染的目的。
3.4 沼气生态农业链的延伸工作开展不够
近5年的实验已证明“猪-沼-肥”是很典型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由于有关政策的规定,养殖户能在沼气的建造上投入,但要他们再投入建设农业循环经济中的后续部分就很难,需要政府支持。我县已建的和在建的畜牧小区如双联峙畜牧小区、高塘珠益畜牧小区、茅洋畜牧小区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在沼气生态综合利用技术推广上也存在试验示范推广不够的问题,在沼气、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方面经验不足,示范引导作用不强,沼气综合利用停留在较低层面上,应用的领域比较狭窄,还没有发展成为以沼气为纽带,集养殖、沼气、种植业为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沼气生态农业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还没有发挥出大的作用。
3.5 服务体系仍不完善,服务功能不强
一是县级管理机构不健全,县农村能源工作站虽已被编入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但只有一名专职工作人员,任务重,工作量大,适应不了沼气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二是服务体系仍不完善,虽然我县有通过培训的建池施工人员,但缺乏服务车辆、出渣车、建池技工与模具等。
4 对策建议
4.1 加强组织领导
要加大对乡镇一级组织的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的督促检查,要组建县、乡镇(街道)、养殖小区或场(户)多级沼气生态农业工作组织网络。沼气工程实行的是属地管理,50m3以下中型沼气池的安全管理和科学使用管理由乡镇(街道)和建池户负责,100m3以上大中型沼气池由县农村能源管理部门备案管理,因此乡镇一级的管理工作很重要。
4.2 加大对沼气生态技术综合利用的支持
要按照规模化、产业化的思路,在沼气池建设政府引导、政策激励的基础上,加大对沼气生态技术综合利用的支持,积极推进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建设,引导农民将沼肥应用于果树、蔬菜、粮食、育苗和养鱼养虾等无公害生产领域,建立一批“猪-沼-果”、“猪-沼-菜”、“猪-沼-鱼”等生态农业模式,充分发挥沼气综合效益。
4.3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宣传沼气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宣传沼气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作用,宣传发展沼气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培训沼气建设的新技术、新工艺,普及沼气池科学管理和安全使用知识。坚持沼气池建设一批,验收一批,培训一批的工作原则。要按照《安全生产法》和《浙江省沼气开发利用促进办法》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做到每个沼气池前有安全制度和警示牌,每户都有一个沼气技术明白人,每个灶前都有一张安全使用明白卡,保障每个沼气池都能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通过多方位、深层次、经常性的宣传培训,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认识水平,建设高层次、高标准沼气生态工程。
4.4 建立健全沼气生态工程管理服务体系
沼气生态农业要根据农业部户用沼气国债项目的要求,加强县农村能源工作站的工作能力建设,按项目要求建立8个
自负盈亏的基层服务网点,购置必要的沼气清渣专用车辆和沼气池维修必要用具,做好沼气池的有计划按期保养工作,确保沼气池安全使用。
生态农业论文:生态农业发展整治策略
1生态农业现状
1.1农业生态自然现状
河南省新蔡县地出华北平原的南端,属北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降雨量902.1mm,大于零度以上有效积温4861.6℃,无霜期221天,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日照时数2180.4小时。土壤有黄棕壤土、潮土、砂姜黑土三大类型,适宜于南北方多种农作物生长。
1.2污染程度及地理环境
新蔡县地处华北平原的南端,地上无矿山,地下无资源,没有大型工矿企业,乡镇企业发展也较薄弱,受工业“三废”的污染程度也较轻,新蔡县又是全国平原绿化达标县,平原农业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得较好,宜于发展生态农业和无公害农产品。
1.3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是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少而单一,单纯的种植业获养殖业生态农业较多,尤其是立体种植型的生态农业更多,而种养结合型的生态农业更少,特别是集农作物、林果、花卉、药材、养殖、加工于一体的立体综合型的生态模式更少。例如:充分利用光、热、水、气如、肥、空间多种形式的间作套种则较多。全县9.87万hm2耕地,有5.67万hm2实现了多种形式的间作套种。养殖型的生态农业只有363处,种养结合的立体综合型生态农业仅有36处。
二是生态农/:请记住我站域名/业发展不平衡。交通发达的地方发展较快、发展得好,而偏僻落后的地方发展得慢、发展得差。如沿洪、汝河两岸的林果、农作物、蔬菜间作型生态农业发展得好。
三是化肥的大量使用及盲目施肥,特别是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导致了农田污染、土壤肥力降低、耕性退化变差、养分失调、土质恶化、病虫害滋生、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下降,严重阻碍了农业实现品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
四是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和滥用,成为农田、农业环境、农产品的最直接污染源。
五是沿河流流经该县的污水是该县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破坏者。
六是农村垃圾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形成农田和农业环境的新的污染源
2治理对策与模式
2.1加强治理
各级环保部门应加强环境保护综合治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灭源治流,从根本上治理,严防环境恶化。
2.2综合运用多种措施,发展生态农业
2.2.1加强宣传工作
广泛深入宣传,使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农业环境恶化的严峻性、治理环境恶化的紧迫性和大力发展优先提供的必要性、重要性。
2.2.2强化技术培训
强化各种生态农业经营模式的经营和市场技术培训,使农村致富能人、快捷示范户、农民技术员、种养大户和广大群众掌握多种生态农业模式的市场和经营技术。
2.2.3政府积极引导和支持
政府应采取政策引导,资金倾斜,制定优惠政策,采取优先提供经营场地、优先提供生态农业项目资金,优先提供贷款,适当降低土地租金,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等措施,积极鼓励引导生态农业示范户,大力发展各种模式的生态农业。
2.3改以化学农药为主的病虫害防治为综合防治病虫害
一是农业防治,通过科学的鼓励措施,培养健壮植株,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化学农药用量。二是加强化学农药管理,严禁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剧毒、残效期长的农药。三是扩大生物防治面积和生物农药使用面积。四是科学使用化学农业,以减少农药对人、畜的危害,降低农产品、农田污染,有效保持农业生态良性循环。
2.4大力推广平衡施肥技术
平衡施肥就是根据不同作物的生理需要和不同类型土壤中养分含量的不同,合理地供应和调节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营养元素,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减少肥料浪费、防止农田污染的目的,有利于生产安全、健康、无公害的绿色农产品。
2.5积极推广秸秆还田技术
秸秆还田不仅可以消除秸秆废弃或焚烧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增强土壤肥力,改良土壤性状,使农田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2.6妥善处理农村垃圾
农村垃圾应得以妥善处理,否则将成为新的农业环境污染问题。
2.7大力推广各种形式的生态农业经营模式
2.7.1立体种养综合型
在农民科技素质高、种养业起点高的地方宜于发展“立体种养综合型”生态农业。
2.7.2依靠食物链循环利用物质能量型
在养殖业发展较好的地方宜于发展“依靠食物链循环利用物质能量型”生态农业模式。如:
2.7.3果(林)草牧型
在沿河的河堤坡滩上宜于发展“果(林)草牧型”生态农业模式。例如:果、草为鸡鸭鹅提供了品质饲草,降低了养殖成本;鸡鸭鹅减轻了果树、牧草虫害和杂草危害,鸡鸭鹅粪为果树、牧草肥田,降低了果树、牧草成本;牧草、果树减少了水土流失,起到保堤护坡的作用。
2.7.4光、热、水、气、土、肥、空间充分利用型
在土地平整、土壤肥沃、种植技术先进的地方宜于发展“光、热、水、土、肥、空间充分利用型”间作套种生态农业模式。
生态农业论文:发展生态农业的几大障碍
目前,虽然我国在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不能否认,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成为限制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理论基础尚不完备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
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需要建立生态农业的自身的理论体系。
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政策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民不能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
而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食物安全保障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
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
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还无法向农民们提供品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信贷与信息服务。例如,信贷服务对于许多地方生态农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们来说,盈利可能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之后才能得到,在这种情况下,信贷服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信息服务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
另外,尽管必要的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但生态农业应当更趋向于开发一种机制,以使农民们自愿参与这一活动。要想动员广大的农民自觉自愿、并能够自力更生地通过生态农业发展经济,能力建设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建立比较有效的能力建设机制,对于更为重要的基层农民来说,很少得到高水平的培训与学习的机会。
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在中国的许多农村地区,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生态农业的实际情况还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因为在一些地方,仅仅依靠种植业的发展,难以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益。中国加入WTO,既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之面临着新的挑战。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生态农业的发展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而其中,农业的产业化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估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在继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来实现。
组织建设存在着不足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组织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正如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所指出的那样,新的挑战和问题的综合与相互依赖的特征,与当前的组织机构的特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这些机构往往是独立而片面,与某些狭隘决策过程密切相关。中国当前的生态农业,也同样存在这种组织建设的不足。
推广力度不够虽然生态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政府也较为重视,但仍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101个部级生态农业县与全国相比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因为从总体而言,沉重的人口压力,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农业的面源污染在许多地方还十分严重。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水体和大气污染、森林和草地生态功能退化等,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的生态农业试点,还只不过是“星星之火”。
但我们相信,只要大家不断努力,生态农业这一“星火”,一定能在中华大地形成“燎原”之势,成为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