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农业推广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农业推广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农业技术推广创新途径

1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紧迫性

首先,市场化机制的推进。改革的深化,加快了我国农业迈向市场的节奏。越来越多的农副产品受市场供求的影响和支配;一般性农产品供应相对过剩,而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则供应紧缺。其次,推广体系的滞后性。进入新世纪以来,既有的农业推广体系暴露出了一些亟待问题:农业推广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农业科技转化能力有待增强;农业推广的社会化服务范围有待扩大。再次,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营养价值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农业科技的研究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然而,我国的农业科技转化能力却有待进一步提高:农业部科技司的统计表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只有30%-40%,而与发达国家多的70%-80%却相差甚远。,农民对科技的迫切需求。随着市场机制的深化,农民需要面向市场;市场中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热销,使广大农民清晰的认识到了农业科技的重要性,要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

2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问题

2.1人员素质能力的提升

这里所指的人员不仅包含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者,还包括接受、应用农业技术的普通农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到农业技术推广的层次,而农民的专业水平高低则最终决定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

2.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周期长

当前,国内农业技术推广的模式是:以农科院、农业高等院校等为重点的研究单位研发农业技术,各级农业部门、技术推广机构负责组织、推广农业技术的工作。从农业技术创新到成果推广却相应的要经历4-6年的周期。

2.3管理与服务机制的转变

尽管我国有关部门已经倡导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然而各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服务机构在实际的农技推广工作中,仍旧过多的履行其管理职能,忽视农民诉求,导致农技推广工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4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内部管理强化

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作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体系的基础,他们的工作直接关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然而,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却是管理松懈:人员专业能力层次不齐,工作考核评价制度不严密,奖励措施不到位等问题。

3如何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3.1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

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技推广工作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增效;采取形式多样的、寓教于乐的技术推广宣传手段,激发农民对学、用农业科技的兴趣;改变行政管理型的农推模式,积极引导与农户签订技术承包合同,实现风险共担;努力提高农民采纳农推部门建议、使用农推技术的积极性。

3.2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手段

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努力使农业新技术简便易行。由于小农思想的存在,新技术出现后,绝大多数农户不愿承担风险;对于新技术持观望态度。所以,农机推广部门要努力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户,通过鲜实的例证,引导农户采用增产效果好、收效高的农业技术项目;用事实教育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生产观念,树立科技致富思想,切实为农民增收、农村社会发展服务。

3.3创新专业素质教育

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通过采取专业能力培训、到农业院校进修等手段,努力提高农推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要面向农户,加强农户技术培训,定期开展农业技术讲座,邀请农业专家为农户讲解技术知识;对于文化水平不一的农民,要分层次、讲步骤地开展实用性强的农业技术能力培训;另外,要根据地区实际条件,发放通俗易懂的农业技术手册,给农民赠送相关的农业技术书籍,着力提升农民的专业素质。

3.4创新服务理念

在农技推广工作中,工作人员要更新服务观念,注重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的服务,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和专长,使农民在农技推广中得到实惠。在产前,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为农民提供的生产信息和技术;在产中,要及时帮助农民解决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在产后,要想农户之所想,积极参与农产品的收购、加工、销售,努力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3.5创新体系建设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机制的良性运行,有助于巩固和完善农推工作。因此,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敢于创新,要努力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改革以往的推广模式;努力尝试在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新技术开发、技术推广与经营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4展望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我们确立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思想,为我们推进和开展农技推广工作构画了美好蓝图。在全国广大农技推广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逐渐实现农业技术推广格局的多元化、手段现代化、服务专业化、行为规范化。

农业推广论文:生态农业技术创新特性与其推广分析

摘 要 利用推广学原理分析了生态农业技术创新的特性,指出它的优越性并不突出、技术复杂,相容性、可试验性和可察性都比较差,从而导致生态农业推广缓慢。

要害词 生态农业 推广 创新

我国生态农业经过20多年的推广历程,依然处于试点阶段,可以说生态农业在我国的推广步履缓慢,这其中既有内部因素的制约,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生态农业推广缓慢的技术创新内因。

推广学认为,影响一项创新被采用速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创新的特性。这里所讲的创新特性强调的是指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特性的熟悉,或者说是潜在采用者所感知到的创新特性,而非技术专家或行为变革者所理解的创新特性。要想推广我国的生态农业,必须先了解它的技术创新特性。研究表明,影响创新采用的创新特性主要相对优越性、相容性、复杂性、可实验性和可观察性。

1 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

所谓相对优越性,是指一项创新的采用较未采用前的状况的改进程度。创新优越性与创新采用率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潜在采用者感到创新的优越性越明显,其采用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所谓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指的是生态农业与以往其他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的相对优越程度。下面主要从效益性因素来分析。

这里所说的效益性因素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我国当前的生态农业的试点来看,生态农业的三个效益是较为明显的。

我国1993年开始建立的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经过5年的实践,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效果。首先是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51个县中实施生态农业建设的,1994~1997年平均年增长分别为8.4%、7.2%和6.8%,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分别高2.2%、 0.6%和1.5%。其次是显着改善了生态环境。经过5年的努力,试点期间水土流失治理率达73.4%,土地荒漠化治理率达60.5%,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其三是推动了农村社会的进步,拓宽了农林牧渔各业的生产领域,缓解了新的就业压力,如湖北省京山县在建设生态农业中产生了“三回流”现象,山下人往山上流,城里人往乡下流,县外人往县内流。至1998年该县农村劳动力有11万人从农田中脱离出来、转向林果业、养殖业和二三产业,占农村劳动力的57%。

但是,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生产模式相比,在经济效益上的优越性并不突出。在全国2 400多个生态村和生态试点中,几乎没有一个村镇经济发展水平能在当地居于首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者居多。纵观我国所有的亿元村镇,均是靠大力发展乡镇工业致富的。而追求生态建设的村镇,主要力量都放在了改土造田、林网建设、太阳能建设、沼气利用、生物链建设上了,工业往往发展不快,或者被有意加以控制。因此,在现阶段,由于各种限制,生态农业的生态效益还无法“显化”为丰厚的经济效益,它主要是综合效益明显,远期效益突出,而农民是最讲实惠的,他们只看重经济效益,而且是只看重近期的经济效益,并以此单项指标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从而大大缩小了农民对生态农业优越性的实际体验。

2 生态农业的相容性

相容性是指潜在采用者认为创新与其需要、既有的观念、以往及现在的经验等相适合的程度。从创新采用导致的不确定性而言,相容性越高,意味着采用创新的不确定性越小,从而对采用者的冲击越小,不至于受太大的抵制。一般来说,相容性往往会影响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的认可。

就目前来说,我国广大地区的农民对生态农业知识知之甚少,对常规农业存在难以割舍的恋旧情结,再加上我国农业的总体利益较低,农民们从心理上认为农业不能使自己致富,因而对生态农业持怀疑态度,没有情感上的需求。一方面是因为常规现代化农业从50年代起就开始宣传,已对农业科技人员、治理者和农民起到较深的潜移默化作用,人们一讲农业现代化就自然想起“四化”,对“四化”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不熟悉,对全球现今的新发展不了解,习惯性熟悉有意无意地阻碍着人们对生态农业的认同。另一方面,生态农业究竟是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很多人并不了解它的实质内涵、它的优越性和他的技术要求,推动起来也轻易被动和盲目。此外,我国生态农业研究和实践上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上的阐述比较复杂,科技研究还不够深入,实践效果的定量分析和描述也很不够,尤其是未总结出一套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短时间内就出效益的生态农业实用技术,这些也是影响生态农业相容性的原因。

3 生态农业的复杂性

复杂性是指一项创新被认为难以理解和使用的程度。一般说来,创新越易于理解和使用,其被采用的可能性也就较大。复杂性和采用者对自身能力的评估都是一种主观感觉。一种创新的复杂性越高,自觉可以领会和使用该创新的人就越少,因此人们采用创新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从总体上讲,我国生态农业比较复杂难以理解。首先,生态农业的系统既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又是一个松散的集合体,有多重时空上的相对独立的组分组成,这些组分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在一起,或构成时间上的延续,或得到空间上的互补。其次,在食物链设计上,试验的农业生物数量和种类、物质和能量投入的值、生产治理条件等都要从实践中获得数据加以分析,拿出科学的依据,而这无疑是一个艰辛和复杂的过程。其三,生态农业的原理、原则过于抽象,难于为大多数农民所把握。例如,何为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如何协调系统和组分间的关系 如何充分发挥系统的组织作用等等问题,这都是很难把握的。,生态农业强调的是对现有的技术的优化组合,这是生态农业的创新之处,但过多的利用现有技术往往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即生态农业同其他农业形式没有什么区别。同时,由于生态农业的技术支持系统不过硬,缺乏具体的优化组合技术,又受系统复杂多样性的影响,如何在实际生产中实现技术的有效组合仍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如农业资源保护增殖技术、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等都比较抽象难懂,再加上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要真正把握生态农业的技术可以说是非常困难。

4 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

可实验性是指用户在正式采用创新前对创新性能所能试验、考察的可能性。由于采用创新的决策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消除不确定性和风险感的过程,即使是有限度的实验或使用,也能够使用户对创新的特点和功能有一个实在 的感觉,帮助消除诸多担忧和疑虑,从而有利于创新的扩散,因此,创新的可实验性越强,创新的采用率越高,它们之间有正向的相关关系。

总体上讲,我国的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较差。由于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技术的生产体系,技术种类需要多而且整合起来还比较复杂,且短期内不易见效益,单靠农民现有的知识水平难以消化和把握,更别提单独操作和实验了。非凡是对生态农业的早期采纳者来说,它们对生态农业可实验性非凡看重,因为它们可参考的经验不多,他们可以借鉴的通常只有从大众媒体获得的有关生态农业的一般知识。因此,他们经常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感,对采用可实验性较差的生态农业可以说是慎之又慎。从宏观上来说,对于一个生态农业示范县或省,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事业,建设面广,综合性强,单纯靠某一个部门的力量是难以奏效的,生态农业必须在政府的领导下,把相关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结合起来,按照各自的业务要求,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统一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农民采用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以弥补生态农业可实验性较差的不足。

5 生态农业的可察性

可察性是指创新的采用结果对其他人来说显而易见的程度。有些创新被采用后不易为人所知,有些创新的采用则一目了然,尽人所知,通常,对大多数创新来说,可察性是和其采用率呈正相关关系。

由于生态农业究竟是农业,无论是生产过程或是最终产品,外观上和其他农业的区别不大,其效益具有滞后性,因而,导致其可察性在短时间内不够明显。从附表可以看出,河南内乡县各种生态农业类型1999年比1995年粮食产量增长幅度远没有环境效益的增幅大,单从粮食产量这种可察性方面来看,生态农业的可察性就比较低。不过,近年来,我国大力宣传和发展生态农业,非凡是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的成功,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相比,可察性有所提高。

总而言之,我国生态农业虽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受各种条件所限,优越性不很明显,再加上它的可容性低、比较复杂、可试验性和可察性都比较低等特性,决定了其对农民的吸引力有限,而生态农业技术创新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其对政府的吸引力很大(生态农业的社会效益和长远效益所至),这也正是国内所有生态农业试点均为各级政府组织和扶持,而农民大范围的自发“学习”却是一个十分缓慢进程之原因所在。

农业推广论文:谈农业技术推广的探索与思考

1调整思路,创新机制

1.1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置的基本要求

及时,农技人员实行总体调控管理,即按专业特长、职称、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等分层次管理,以便对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有一个的了解和认识。

第二,根据工作性质和工作任务设置机构选用人员,机构和人员随工作重点和工作性质转变而改变,或撤销或调整,做到按需设岗,量材用人,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第三、农技人员实行全员聘任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形成用机制选人、用人和管人的良好氛围,消除过去那种人选人,人管人的种种弊端,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始终围绕农业发展的大方向,更灵活、更有效。

1.2人员素质目标化

农技人员的素质是事关农业技术推广质量、速度、成败的关键因素,农技人员的素质不仅仅指文化程度、职称、职务,而是对具体从事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适应能力和驾驭能力。在目前农技人员大量精简的条件下,农业技术人员自身素质必须能服从和服务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任务和目标,人员选择、调整应该以人员是否具备具体推广工作素质为标准,人员培训以高素质为目标,以服务农业技术推广目标为前提。为此,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完成现实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就必须有的放矢地强化现有农业技术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使广大农业技术人员有紧迫感和危机感,促使其自觉学习,加强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综合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以适应多种农业技术工作岗位和农业技术推广目标的需要。

1.3推广装备现代化

目前我们的农业技术队伍仍然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装备、八十年代的人员,靠眼看、步量、手掂、口算、嘴尝搞推广的水平,多年来没有多大改变;资金缺乏、设备仪器老化、新设备短缺,已成为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一个大问题,致使一些相对复杂的高新技术难以推广,一些新引进技术难以完善,一些高水平的农技人员技能难以发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农业技术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保障,而推广装备现代化是农业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有必要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打破国家一家投资的办法,实行多方面、多渠道、宽领域筹集资金,大量购置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推广设备,加速农业技术推广设备的更新换代,使农业技术推广设备与现代农业技术发展同步,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同步。

1.4制度建设科学化

制度建设必须以科学高效为目标,本着人性化、科学化、现代化以及充分尊重个性和创造性的原则,从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特点出发,贴近农村发展环境、贴近农业发展现实;既体现原则性,又体现灵活性;既给广大农业技术人员和推广机构充分的自主权和发挥才能的舞台,又能规范他们日常行为,给他们一个公平竞争和脱颖而出的机会,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模式和生活方式。

2抓重点、借助民力

2.1狠抓重点农业项目

紧紧抓住那些技术先进、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推广潜力大农业项目,特别是国家、省、市重点农业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有配套资金支持,各级各部门十分重视。狠抓重点农业项目的实施,依托项目资金、技术优势,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立高标准的试验示范基地、锻炼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培训人员,服务群众,扩大影响,强化农业技术人员在农民群众中的技术威望和良好服务形象。同时以此为契机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增强农业技术推广实力和改善农业技术推广条件和推广水平。

2.2借助农资、农产品流通企业及营销大户

农资、农产品流通企业及营销大户经营的各类农资及农产品是农业技术的的载体和物质基础,同时是农业技术成果的现实反映,它的变化是农资、农产品市场需求的晴雨表,同时也是农业技术需求晴雨表。借助农资、农产品流通企业及营销大户,加强对农资及农产品市场与技术的了解,根据其经营状况的变化,把握农资及农产品发展的脉搏,深入了解农民及农产品消费者的现实需求,以便掌握农业技术发展与创新走向和趋势,加强与农资、农产品流通企业、合作社和营销大户的交流与合作,抓住信息源头、技术源头,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引进和创新,减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盲目性和脱离实际,避免造成农业技术推广资源浪费。

2.3借助农业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生产大户

农业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大户是农业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力量,借助他们的影响和力量,能有效地加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步伐。首先,依靠这些企业经理场长、职工和技术人员以及农业生产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素质高和对新技术、信息有迫切需求,通过农业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生产大户与农业技术人员的结合,实现土地与技术的联姻,可以有效地避开针对千家万户的复杂和繁琐的工作,减少了工作量,降低了工作难度。其次,由于农业生产企业和生产大户土地面积较大,管理水平较高,自身有一定的技术力量,在当地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一些先进适用农业技术一旦推广成功,示范和辐射作用可想而知了,特别是一些以公司加农户模式经营的农业企业,还可以直接影响千家万户农民。再次,通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同农业生产企业和生产大户建立合作和服务关系,可以利用他们的土地、资金和人员,有效地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试验、示范和研究工作,不断完善现有技术,同时为农业发展作好技术储备。

2.4借助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产业协会

近年来,广大农村自发组成的各类区域性和行业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产业协会,并迅猛发展,自成体系和自有网络,而这些组织大多带有科技服务和科技推广性质的,如我县范围内的金玉田农业产业化研究会,就是将农业科技人员、农业企业管理人员、农村中种田大户、科技种田能手、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经纪人以及农村中的其他能人组织起来,进行农业产业化研究与实践,目前会员人数已达200余人,其他还有玉田县中药材协会、玉田县花卉协会等等,他们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可以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产业协会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其点多面广、网络联系严密和会员大多身份是农民优势,将他们与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现有效的对接,达到互相渗透、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理念,通过大量会员深入农业产业的每个环 节,迅速传递到千家万户,一石激起千冲浪,产生裂变式的效果,带动农业产业的升级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3抓关键技术,实现新的突破

3.1抓前沿技术

抓住当今世界前瞻性、前沿性和具发展前途的技术理论和技术措施,依靠自身的技术条件和技术实力,有针对性地研发一些具有超前性,颇具发展潜力,处在农业科技前沿的理论和技术,作好技术储备工作,抢占新技术的制高点,争取更多的大发展、快发展的机会。这就要求我们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加速推广设备及推广人员的现代化,加强与农业大中专院校、农业科研单位联系和联合,将他们的技术、理论优势转化农业技术优势,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技术研究和攻关,将高深的前沿技术产业化、本地化、通俗化,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3.2抓前线技术

对于一些优新品种、新产品推广与应用,病虫草害防治等群众长期接触、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技术和措施,特别是由于气候、土壤等条件剧烈变化和农民操作不当而引起的常见或突发性技术难题。这些技术和难题是直接与农生产实践活动及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在这里我姑且称之为农业生产前线技术(或一线技术)。解决好这些技术和难题,对推进农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产生现实效果,大大提高我们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群众的影响力。树立农业技术人员在农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和信誉。

3.3抓产前物化技术

产前物化技术指新型农药、农膜、种籽、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产前农用物资,这些东西对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抓住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技术,研究其使用方法和作用机理,并加大其推广力度,形成突破,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抓产后增值技术

长期以来,人们仅仅偏重于生产技术,而忽视诸如产后清选分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等技术,在这方面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它是造成我们的大部分农产品市场空间狭窄,农产品卖难,品质不优价,高产不高效主要原因之一。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和传统的工作方法,将产后增值技术放在产前、产中技术同样位置上,加以大力研究和推广,以便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品质、档次和市场空间,及时打通农产品销售增值的渠道,突破产后增值技术滞后瓶颈。

农业推广论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困境与策略

一、农村劳动力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低

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层次都偏低,甚至有些农民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状态。据统计,我国农村务农劳动力大多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且文化素质多为高中以下,这些人文化素质偏低,很多农户市场信息闭塞,更缺乏对科学知识的有效认知,在农作物种植结构选择方面也大多随波逐流,对于新技术、新设备的引用程度也不高。因此,我国农业新技术无法在农村地区得到有效的推广。

二、对策及建议

(一)构建新型农技创新体系和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

及时,积极构建新型农技创新体系。即要立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切实将科学进步作为农技推广的出路,大力加强农业技术集成创新,打造集培训、推广、科研及示范于一体的农技推广体系。而且,要加强政校合作、企校合作以及院校间合作,共建现代农技示范基地,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第二,积极建立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改善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的服务条件,并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依托于该机构,不断加大农技推广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实现技术传输,帮助农民解决各种农业技术方面的问题,努力实现农村科技致富。

(二)制定完善的配套政策,保护农技推广环境

首先,要加强政府对农技推广的财政支持力度。可以建立农技推广专项基金,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增加对农技推广方面的资金划拨;其次,相关部门可以发展和引导农技市场,规范农技推广市场行为。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管理办法等来规范农技推广市场,不断净化推广环境,提高农民对农业技术的信任度;再次,不同地方农技推广要有针对性。因为不同生态类型的区域,其农业发展特点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农技推广之前需要对该地区进行适当的调查和测试,待确保农技推广方向以后,才能够有针对性、大规模的在该市场做推广。

(三)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长期工作在农业及时线上,其直接服务于三农。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对农技推广人员的知识体系培训,才能使其不断适应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具体来说,及时,农技推广人员需要加强对新型农业技术知识的培训,确保所获取的知识是当前我国农业、最前沿的知识;第二,具体培训方式无需拘泥于单调的学习农技推广知识,而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实行短期或长期、集中或分散、派出去或请进来等方式相结合的教育培训模式,从而实现该地区农技推广人员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

(四)加强新型农技知识的宣传与普及

只有加强对新型农技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基层农村才能逐步接受这些先进技术,并运用到日常劳作当中去。具体来说,及时,要积极利用各种新闻媒介,深入宣传农作物新品种、新科技,从而使农民更深入的了解到运用新技术带来的好处;第二,针对不同的推广人群,可以有针对性的通过业务交流、知识培训、技术普及教育等方式进行宣传;第三,可以在每年耕种季节,积极开展各种农技培训下乡活动,用最直观的方式让农民感受到科技带来的成效。

三、总结

总而言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不断提高基层农业技术以及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加强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才能提高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才能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

农业推广论文:对自助型农业推广队伍创建分析

1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的发展概述

1 1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的主要特征

从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包含的要素来看,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推广内容。农业合作组织需要依据组织业务发展和组织成员的生产与生活的需求来决定推广内容,该类组织的推广内容一般偏重于社会经济性。(2)推广对象是参与合作组织的成员及其家庭人口。(3)工作目标。组织的工作目标是提高合作组织成员的生活福利,行动计划以组织辅导和资源传递的形式表现出来。(4)技术特征。技术特征以操作性技术为主,在进行资源传递服务工作时,其技术特征则以实物性技术为主。(5)组织规模。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通常是农业合作组织的部分单位。因此,其组织规模随着农业合作组织的联结关系而定,也会受到组织经营活动状况的制约。(6)推广计划。为了满足组织成员的要求,此类组织大都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来制定农业推广计划。(7)推广方式。农业推广人员具有多项工作任务,不仅要促使农民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的改变,而且还要努力促成农业推广工作有益于取得整体农业合作组织的经营成果。所使用的推广方法偏重于组织或团体方法。(8)组织结构。在组织结构上,该类组织的管理形式是由全体成员参与控制的,但其效率不高。决策时,可吸纳基层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参与,因此,其权力集中度偏低。(9)组织分化。组织分化是依团体成员的需要而进行的,因此,团体成员需要的种类越多,则部门分化越广,而组织内的地位网络越不易确定。(10)组织表现。在组织表现上,该类组织是对团体成员负责,因此,其组织成果主要是以合作效益来估计。(11)组织资源。该类组织的农业推广工作资源是自我支持和管理的。部分农业合作组织可能接受政府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的经费补助,但维持农业推广工作活动的主要资源条件仍然依赖农业合作组织的自有经费[1]。

12我国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的产生背景

121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农民面临的困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实行的以土地承包为基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被公认为是一次农村经济组织的创新。但农业的小规模生产,限制了农业机械化和产业化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的农产品购销体制改革,将农民推向了瞬息万变的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农民要根据市场需求安排生产,进行资源配置。农民作为小规模的商品生产者,在千变万化的市场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由于信息不对称、交易费用较高、选择余地较小等原因,农民不得不接受处于优势地位的各种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经销商的压级、压价行为。因而农民不仅要承担自然风险、技术风险和政策风险,还要面对更大的市场风险,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就农业生产的技术特性而言,除了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的影响之外,许多农产品的季节性和易损性的特征,造成了某种资产的特殊性和在农业生产与交易中对时间和季节的特殊依赖性,进而也增强了农民对农业生产技术的要求,相应地,农民对能够提供农业生产技术的民间组织的需求性也随之增加

122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变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发生了很多变化,一方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施,使农业生产经营的单位缩小、数量增加,给原有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的推广工作造成了极大的难度,从而影响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机构改革等原因,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出现了“网破、线断、人散”的现象,其推广职能进一步弱化。与此同时,农民作为家庭生产经营主体和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使他们在农业技术的需求方面,从被动变为主动,农民对推广服务内容的需求增加,对需求的层次也有所提高,原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经满足不了农民的实际需要,造成农业技术的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农业部1984年3月颁发了《农业技术承包责任制试行条例》,其目的在于改变过去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推广技术的办法,克服推广技术吃“大锅饭”的弊端,构建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总之,广大农民迫切需要新的农业实用技术和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来提高农产品产量,为农产品寻求稳定的市场销路,抵御市场风险,提高规模效益。面对广大农民这种新的需求,国家技术经济服务组织、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实力和服务能力,难以满足各类专业生产经营的农户对多样化服务的需求。因此,为了弥补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滞后的不足,农民自发形成的合作组织便于20世纪80年代应运而生了。

2我国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的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比较典型的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科技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实用技术推广站、农民科技示范基地等。从这些组织发展特点来看,可将其归纳为三大模式类型:即合作组织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和农技服务部门牵头型。

2 1合作组织型发展模式

合作组织型的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是指由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户自愿组织起来,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增加组织成员收入为目的的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2]。组织通过举办技术培训和技术示范等活动对会员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此外,为改良当地的品种和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合作组织还采取了引进新技术和新品种、开展技术交流、组织地区内外经济技术协作等措施。其在组织创新方面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①组织不改变农民最敏感的土地承包关系,不改变农户自主经营权利,农民可以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参加各种各样的专业协会;②组织的专业性强,它大多以专业化生产为基础,以某一类专业产品为主组织起来;③专业合作组织以服务为宗旨,能有针对性地为农民开展各种服务;④在组织管理上,实行自愿结合,入退自由,民主监督,民主管理;⑤在经营方式上,灵活多样,独立自主;⑥在利益分配方面,实行赢余返还,给农户带来实惠,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就我国该类组织整体发展现状而言,既非政府推行的强制性制度创新,也不是农民在逐利动机驱使下自发行动所能实现的诱致性创新,而是介于两者之间[3]的政府主导性制度创新。目前,我国农民合作组织还处在发展初期,特别是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才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组织治理结构,但不能因此而否定这些组织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2 2龙头企业带动型发展模式

龙头企业带动型的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生产同类产品为基础,以 合同形式连接农户,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同时也为农户提供科技咨询、培训等方面的服务。由于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存在着纵向的产业协作关系,龙头企业可为农户提供各种科技服务。一般来说,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形成的各种不同的交易关系,可归结为以下三种情形。一是纵向协作紧密,产业高度关联。基于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的产业协作关系,为提高合作效益,龙头企业会考虑向农户提供必要的、低成本甚至无偿的科技服务。二是区域联系紧密,地缘高度依存。具有地域特点的农产品生产往往和该地的加工流通企业相联系,为保障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龙头企业也愿意考虑向农户提供相关的科技服务。三是不确定性明显,风险高度关联。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等特征,农产品生产经营存在着较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为使双方对抗不确定性的风险,龙头企业会与农户达成要素供给或者农产品购销合同。但他们签订的合同往往是非常脆弱的,大多没有的执行保障,一般仅以信誉作为执行担保。当有第三方参与出价竞争时,无论农户还是龙头企业都会有不惜撕毁合同,以取得较大利益的交易倾向。对于从事小规模经营的农户而言,其选择投机行为的倾向往往更明显。由于毁约对农户与龙头企业造成的损失具有不对称性,因此企业在与农户签订合同后,必须考虑是否有必要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和相关技术服务[4]。由此可见,在这种制度安排下,龙头企业如何有效发挥其科技服务的功能是有待解决的难题。

2 3农技服务部门牵头型发展模式

农技服务部门牵头型的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是指农村各类普及与推广农村实用技术的部门或团体,根据农民生产经营的需要和自身发展的实际,利用和发挥它们在信息、技术、经营场所、设备和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优势,在科学技术应用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示范带头作用,以技术、劳务和资金参与合作的方式与农民结成的利益共同体,为会员提供技术咨询、培训等各方面的服务[5]。农技服务部门一般具有技术、信息和人才优势,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开发、推广等方面作用明显。这种发展模式一方面使农技服务部门在在技术、信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为农民提供支持和帮助,提高为农民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另一方面,农技服务部门通过组建并参与合作组织活动,为自己找到了可以展示其科技优势的试验基地,将服务和经营结合起来,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不断壮大自身实力。这种类型合作组织的领导和技术骨干多是从农技服务部门聘用来的,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合作组织的人员素质和业务层次,但是也可能因此削弱合作组织的独立性。合作组织领导由部门领导担任或由其提出最初候选人,再交由会员投票选举,使得部门在合作组织中掌握了主动权。合作组织在运行中可能会以部门利益为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导致农民的组织最终演变成为部门的代言人或下属机构。

3元氏县农林牧联合会的服务创新与绩效分析

元氏县农林牧联合会(简称联合会)始建于1992年10月,初建时只有一个养殖协会,现在已经先后成立了农业协会、林果协会、蔬菜协会、食用菌协会、养蜂协会、奶牛协会等7个协会和一个股份合作委员会(统一进行资金运作和财务管理),拥有两万多名会员户,属于龙头企业带动型的合作组织。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元氏县农林牧联合会逐渐形成了一个“联合会—专业协会—村级科教兴农合作社—订单会员”的四级管理网络,实行以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为核心、“科技示范—技术推广—技术服务”为内容,涵盖“农林牧、种养加”的农村合作化组织。绩效往往指一定的制度安排下行为努力的结果,它不仅仅是以货币计算的收入,还包括个人或集团表达对现状(包括制度安排、行为及相互作用)满意程度的所有指数。如产出的增加、效率的改善、公平程度的提高、成本或交易费用的降低、激励水平的提高等,都可以称之为绩效的改善[6]。本文从组织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创新的角度,来分析联合会在经济和社会两个维度的绩效。

3 1元氏县农林牧联合会的经济绩效

这里的经济绩效主要指农户参加联合会后获得的直接经济效益,主要体现收益的增加和降低交易成本导致间接地使成员收入增加的情况。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加入联合会农户的收入要高于未加入的农户。例如种植小麦的会员户平均每亩年收入增加70—80元,每饲养100只绿壳蛋鸡的会员比饲养100只普通蛋鸡的农民年收入增加4000—6000元。元氏县农林牧联合会经过多年的发展,会员户平均年增收562元,会员户经济增长率达16 4%。

3 1 1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普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联合会凭借自身优势,通过上联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教学、科研单位,下联千家万户的方式架起了科研与生产之间的桥梁,解决了科研与生产时常脱节的问题。一方面,联合会通过联络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等,使其能够得到稳定的技术、经济、信息来源,并通过自身开展技术服务,成为吸纳近期科学技术的“接收器”,加快有关科技成果向生产实践的传播;另一方面农民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通过联合会可迅速反馈到科研部门进而促进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这种桥梁作用促进了科技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科技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联合会充分体现生产者的意愿,让农户根据自身的文化素质、生产要素的占有量等条件,接受相应的技术,承担应用技术可能产生的风险,同时又直接享受技术成果产生的收益,也就是说,其成员既是技术的推广者,又是技术推广的受益者。这种激励机制使农民能自觉地按照经济规律和市场需求,利用科学技术,加速了高效实用技术成果的推广。

3 1 2创新服务经营机制,为农民提供全程系列化服务。联合会中养殖协会的“公约”规定,对养殖会员户实行统一鸡舍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供应雏鸡、统一防疫灭病、统一供应饲料、产品统一销售等制度。“公约”还规定:养殖会员户购雏鸡3日后,就由专业协会组织技术部技术人员和村理事负责清理鸡群,建立全程服务饲养管理日程表,由专业协会和村合作社按日程定期上门服务,确保公鸡不超过5%的鉴别率,全程饲养达到80%以上的成活率和产蛋率以及肉鸡出肉率。如果达不到这四率标准,损失部分由专业协会全部赔偿。同时明确产后实行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对肉鸡实行效益低保护价,可以有效地避免农产品市场价格涨落对农民生产和收入的影响。1993年春,及时批4万只鸡成活率达98%以上,产蛋率达90%以上。2003年在许多养鸡户受到市场冲击,遭受重大损失的形势下,养殖协会的1260个养殖会员户中不仅没有一户亏损,而且有508户脱贫致富,721户实现了小康,仅靠养殖一项,人均年收入增加1200元。

3 1 3推进产品的深加工,不断扩大经营规模。1997年元氏县农林牧联合会投资17万元从四川配套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对被他们兼并的苏阳乡办粉丝厂进行技术改造,这个项目的启动,带动了20个村的专业合作社兴办淀粉加工业,并且同50个村 专业合作社联办股份制合作饲料加工和面粉加工企业。联合会以苏阳等山区乡镇10万亩红薯生产基地为依托,形成山区红薯产加销体系,带动了红薯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另外,联合会以山区养蜂协会为基础,投资100万元兴建蜂蜜保健饮品迅速形成批量生产,推向市场。

3 1 4实行自我服务,使农民拥有了农业生产以外的经济利益。以往从事为农业产前、产后服务的组织,大都是以盈利为目的,农民创造的价值以各种形式流入这些服务组织。而元氏县农林牧联合会成立以后,以一体化经营的方式将产前、产后的利润留住,并普遍地在提供生产资料和销售农产品的服务过程中,以价格优惠的形式将其部分地返还给农民,农民的收入因此而明显增加。如元氏县农林牧联合会给会员户提供的小麦原种价格为4 6元/千克,同样的原种,非会员在市场上购买为5 2元/千克。收购小麦时市场价格为0 86元/千克,专业协会回收会员户的小麦价格为1 04元/千克,仅此一项,使每个会员户平均每亩增加收入80多元。

3 1 5实行联合经营,增加了市场竞争力。元氏县农林牧联合会与村级合作社实行了技术、服务、加工、销售相统一的股份合作经营机制;与农户建立以“协会+基地+农户”为模式的一体化经营合作机制,形成了“优势互补,共同投资、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合作社和农户搞好生产、质量、加工,专业协会负责技术服务、信息传递和市场开发,有组织地进入市场,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既增加了市场竞争力又保护了农户利益,充分体现了合作经营的巨大优势。2003年在全省养鸡业面临较大市场波动的情况下,联合会根据市场信息迅速组织农民转移养殖重点,在短短5个月时间便引进品质肉鸡30万只,投入扶持周转资金30万元,销售肉鸡20万只,很快扭转了被动局面。

3 1 6直接批量购进生产资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元氏县农林牧联合会直接从批发市场或生产厂家批量购进生产资料、帮助农民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通过与加工者、销售者的批量、稳定的交易,减少了中间环节,稳定了销售渠道,降低了外部交易成本。联合会还围绕其成员生产中的服务急需,创办实体,从事中间产品的生产,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如针对养鸡成本中有60%的费用是饲料费,且鸡饲料价格较高的状况,联合会正在筹建鸡饲料加工厂,自己生产并以优惠价格供应会员饲料,这可使养鸡的成本降低。联合会直接从厂家进货提供化肥等生产资料、不仅价钱比市场上便宜且从未有过假货,使农民买得放心,用得安心,农民也不必到市场上直接销售农产品。联合会与广东、福建、湖南等城市的收购商联络,每年定时到元氏县收购绿壳鸡蛋,使养鸡农户生产的绿壳鸡蛋有了稳定的销路。联合会还与农户之间通过一定的章程、合同、协议等把双方的交易内容、交易关系等固定下来,将多次联络简化为一次联络,节省了内部交易费用。

3 2元氏县农林牧联合会的社会绩效

3 2 1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我国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开始突破地缘、血缘的束缚,形成跨地区开展经济技术交流,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联合会的发展不仅遍及除东关外全县所有的村庄,并且辐射到周边的县(市),带动了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促进了农村劳动力、技术、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在市场规律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向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进而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带动了产业规模的壮大和规模效益的提高。元氏县农林牧联合会还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农业产业化的本质要求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元氏县农林牧联合会正是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务,实现了生产、加工、运输、储存、购销等各生产经营环节的联合,加工企业、购销组织和农户等经营主体的联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3 2 2加快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从体制上看,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研究和推广是相互脱节的,研究工作由许多农业科研部门、大专院校承担,而推广工作则由农业部系统的农业推广部门承担。实际上,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农业推广过程也就是成员采用农业技术的过程。这些人既是科技的推广者又是技术应用的直接受益者,因而增强了农民接受科技的内在动力,大大缩小了科技与生产结合的时空,加快了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也使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成为政府推广组织和农民建立联系的有效组织形式。元氏县农林牧联合会创办了“跨世纪人才培训中心”———农函大,所有理事都要经过培训掌握专业技术后才能开展生产。几年来,元氏县农林牧联合会充分重视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放到重要地位,先后举办各种专业技术培训174期,培训会员近两万余人次,印发各种科技资料一万多册,现场咨询解决技术难题两万多个,引进推广新品种21个,新技术27项。

3 2 3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扩大了农民的社会交往圈。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在参与竞争中形成的组织,它能为其会员带来比以往更多的发展机会,也为农民在社区范围之外提供了新的社会交往途径。对一般会员来讲,交往的范围的扩大和交往层次的不同,使他们了解到外面的精彩世界,促使其观念的更新和转变。对于联合会的决策者来说,除了观念更新和转变外,许多人的社会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在联合会中,许多分会的会长、村级合作社的理事等决策人被推举为村一级的领导干部,如村支部书记、村长、科技副村长等,时家庄村的村级合作社理事时某还被县里选举为省人大代表,这些来自农民中的能人代表广大农民直接参与了政治活动。

3 2 4弥补了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不足,完善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区合作经济组织面对农村日益深化的产业分化,难以满足农民的各种专业化需求。而农村新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一种组织形式,由于它独具的鲜明个性,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元氏县农林牧联合会的产生,打破了原来县政府涉农部门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领域中独家垄断的局面。原有的服务组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受到来自专业协会的严峻挑战,只有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来加强自身在竞争中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组织加强了与农民的合作,并开始重视农民的利益。2003年元氏县化肥农药市场价格比往年高出很多,联合会从厂家直接进货,以相对便宜的价格提供给农民。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参与市场竞争,元氏县农药市场价格也相应降低,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同时也起到了稳定市场价格的作用。

4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4 1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存在的问题作为农村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的发展为农民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发展高效农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同时,组织自身也暴露出很多缺陷和不足,其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 1 1组织数量相对较少,发展规模小,农户覆盖率低,经济实力薄弱。大多数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竞争优势缺乏,合作领域较窄,服务内容单一。很多组织的发展后劲不足,发展态势不佳,存续时间短暂,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有限。

4 1 2组织运行机制不健全,内部组织管理很不规范。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的组织结构不完善,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建立完善的章程,民主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不健全,组织负责人的权力得不到会员的有效监督,尤其是在有依托的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中,农民很难行使民主管理权利。大部分组织的产权制度比较混乱,没有建立起会员所有的产权制度,一旦发生权、责、利纠纷,就会影响到整个组织的发展。农民从组织获得的利益主要是社会化服务,对农民进行盈余分配的组织比例很小,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薄弱,农户与组织之间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

4 1 3组织带头人的公益性、利他性思想意识薄弱,具有合作精神、乐于奉献的人才稀缺。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提供农业科技服务虽然经常是免费的,但它们一般只注重那些直接影响组织经济效益的技术,对于组织利益没有直接关系的技术服务,组织一般不会介入。在很多组织内部,实际上是带头人操控了组织,而农户弱势群体社员的经济利益无从保护,但是组织却通过披上合作社的外衣,试图垄断本地农产品的原料来源,并较大限度地攫取国家的扶持、优惠政策。很多组织与农民的关系比较松散,在很大程度上两者是一种买卖关系,农民没有真正成为组织的主体,组织不能提供农民真正需要的社会化服务。

4 1 4技术转化水平低,普遍存在地区间的同构性。从推广服务的技术来看,多属于低层次的常规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所占的比重很小。并且多集中于产前的良种、化肥、农药等物化性技术的提供和应用,而对产中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重视不够,导致技术效率低下,更缺乏对产品营销特别是绿色包装、品牌意识的重视。在同一模式特别是同一行业内在技术水平、技术内容和品种结构上,普遍存在雷同现象,即所谓的地区间同构性,导致技术资源过度竞争以及农产品低水平、低档次的结构性过剩[7]。

4 2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的发展趋势

4 2 1组织发展将逐渐趋于规范化。伴随《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政府将会加大力度对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进行引导和规范管理,扶持和规范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的发展必将成为政府的制度选择。在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发展的宏观背景下,以及商品农业、市场力量、法律支持与政府推动等一系列作用下,该类组织的发展将逐渐走向规范化,组织数量、组织规模、农户覆盖率、市场竞争优势都将逐渐得到提升,农民作为原料生产者、小生产者、分散生产者的不利地位也会逐步得以改善。

4 2 2经营格局由封闭式逐步向开放式转变。由于农业生产本身具有地域性特点,另外,地域资源优势会在很大程度上保障现实经济利益的获得和制度创新成本的节约,并且充分利用地域共同体的传统组织制度资源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制度成本。所以,目前我国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的区域跨度都比较较小。可以认为,我国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在形成之初通常是不太可能跨区域的,多为封闭性运作。目前也不可能有大的改观,但以后它们必将走向跨区域的开放的经营格局[3]。

4 2 3政府的角色定位将逐渐转向立法和制度服务,自下而上的组织将逐步成为发展的主体,组织发展模式多样化,服务内容综合化。为保持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的组织纯洁性,政府部门在扶持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成长起来以后,会考虑主动创造条件逐渐退出,政府干预逐步减小。同时,由于我国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组织发展模式将会更趋于多样化;组织的服务内容也会由单一的技术性服务为主向更加完备的综合性社会化服务转变。

4 2 4就组织制度创新而言,将由政府主导性制度创新向诱致性创新转变。制度环境既决定着外部利润的存在空间,也同时决定着通过制度创新将外部利润内部化的可能路径[8]。随着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的发展逐渐规范化,其对政府部门的依赖性将会逐渐减小,农民对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将有具有更多的积极性和主动精神,因此,该类组织的兴起和发展,将由政府主导性制度创新向农民在逐利动机驱使下自发行动所能实现的诱致性创新转变。

4 2 5引入股份制,形成股份合作组织,向企业化经营方向发展。企业化经营是提高组织经营效率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一部分组织将在不放弃为成员服务这一宗旨的前提下,转向企业化经营方向发展。也有些组织,借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起家,待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再通过资金重新组合,并利用组织的无形资产,在其核心会员的基础上,将组织演变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

农业推广论文:设施农业技术推广路径

一、临泽设施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思考

设施农业是综合应用工程装备技术和生物技术,按照动植物生长发育所需求的环境,进行动植物生产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是现代农业的显着标志。临泽县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是落实县委文件精神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自2005年提出“少占地,多采光”的荒漠化日光温室以来,近6年来以发展建成荒漠化日光温室近1.5万亩,棚均效益达1.8万元。但作为县级技术推广部门,还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加上设施农业具有高投入,高技术含量的特点,在发展设施农业上应在产前、产中、产后等系列技术集成,配套方面做文章,进一步提高技术支撑能力。设施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技创新在“高产、品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的实际应用中的一个重要体现。有效的农业技术进步不仅取决于技术本身的创新,而且取决于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而有效的推广服务又取决于服务内容和方式是否符合农民需求。

近几年来,农技推广体系虽然不断改革和完善,但现行体制下的组织形式还是自上而下的主导控制模式,机制不活、服务方式单一、针对性不强,多元化的服务组织发育滞后。一个重要原因是在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重点发生转变后,农民仍然是农业技术服务的被动接受者,而对农民技术需求的特点与变化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要想实现设施农业生产种类丰富齐全、生产手段加强改善、生产过程标准规范,生产产品品质安全的总体目标,必须逐步建立起适应集约化、商品化、产业化农业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民作为一个类群,在心理特征、年龄组合、行为规范、获得资源和信息的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别,设施农业技术推广必须按照“用户导向”的模式,提高农业技术服务的实效,确立农民在技术应用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以农民需求为根本取向的农业技术服务运行机制。

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以举办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明白纸)、建立示范基地、广播电视宣传、科技下乡等为主,优点是一次性覆盖面较广,但缺乏针对性和长效机制。对于多品种、多模式的设施农业,传统的推广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实施主题多层次、多方面需求。应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选聘技术过硬、素质较高的农业技术推广员、协调员、经纪人开展推广服务和营销,为设施农业发展培育骨干人才。应根据当地实际,把设施农业技术推广的重点放在科技示范户和专业大户身上,采用“专家进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的推广路径,要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产后流通、技术推广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二、对临泽设施农业技术推广的建议

㈠政府项目推广与技术示范辐射相结合的推广发展设施农业是由经济规律、社会需求和农民增收愿望共同决定的,以项目为载体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势在必行。农技推广部门要选择的实施一批适宜当地生态条件、品质优、基础好、效益高、有市场需求的设施农业重点项目。有计划、有组织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开展以入户为主要方式的技术服务,技术指导员要统筹制定指导方案,开展育种、栽培、装备、管理等方面的入户指导、培训和信息服务,不断提高设施农业种植户的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技术指导员要在生产关键环节必须到户指导,并结合农事活动的实际需要,经常回访,帮助解决生产实际难题。

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技术扩散的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技推广网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具有很高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相对于单个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信息采集、技术采用、市场开拓三个方面有明显优势;相对于政府部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民集体进入市场的载体,也是农业信息化的组织载体,在带领农民开拓市场方面有较为的切入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既是信息源,也是信息宿,更容易贴近设施农业种户及满足其需求,是及时、,高效信息供应的忠实服务者。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专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可以引导会员农户科学决策,减少设施农业生产的盲目性,降低风险。农技通过部门要围绕当地主导产业或绿色产品,结合自身优势,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机制,带头创办一批涉及种植、加工、储运、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收购等方面的专业合作组织,以合同形式把企业,基地和农户连在一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依托龙头企业建立,使农产品有了销路,企业有了原料基地,各自发挥其比较优势、共同开拓市场空间、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资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

㈢农业科教与技术推广在农科教结合下,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加强适用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培养一大批扎根于农村的科技力量。

总之,提高设施农业技术推广效率,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在临泽现代农业建设中,促进设施农业发展要逐步完善多元化的技术推广机制,把政府推广机构,涉农企业及民间推广组织等有机结合起来,各显所能、优势互补、多层次、多渠道地的开展设施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推广论文:分析农业技术推广与发展

1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战略

针对上述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农民素质偏低、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推广不能满足农民生产需求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战略对其进行有效地解决。

1.提升农民素质

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途径,特别是要重视培养农村青少年。所以,要完善相关机制,有机整合各级农业科研、推广及教学等在内的科技资源,充分发挥农业部门、教学部门、科技部门的联合优势,摒弃单纯的技术推广,而是以普及技术的方式来提升农民的科技技术和能力。以重点推广的农业技术和主要推广的农业品种为中心,深入到农村和农户,以“面对面”和“手把手”的方式,对农民进行技术示范和技术指导,培养出一批精通农业技术的科技示范户,使其在提高自身科技文化水平的同时,发挥技术推广带头作用。

1.2增加资金投入

基于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业品种的推广需要大量的实验经费和人员经费,因此,若想更好地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政府就需要增加在农业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虽然目前一些与农业相关的企业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也有所参与,但从本质上来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还是具有很强的公益性,所以主要还是靠政府的投资。投入的资金可以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条件和推广人员的待遇进行有效改善,使推广人员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1.3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制度体制

首先,在制度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展开需要制度作为保障。一方面,要建立岗位责任制,这可以避免各地方政府挪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保障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人员可以到位;另一方面,建立激励制度和考核制度,激发推广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其次,在体系上,要转变之前单一的推广模式,按照农民的实际需求对新的农业品种和技术进行推广,建立主导为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参与者为涉农企业和农民组织、无偿服务结合有偿服务的具有多元化特点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在体制保障下真正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落实到位。

2结束语

总之,农业技术的推广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立足于发展中农业大国的国情,各级政府必须重视这项工作的开展,满足农业生产对相关技术的需求,推动农业的快速发展,进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农业推广论文:农业技术推广的形式及方式

1帮扶性质的推广形式

对于帮扶性质的推广形式来说,它是具中国特色的推广形式,主要是通过对农民提供针对性的帮助与服务,以达到农业技术推广的目的。在帮扶过程中,各地政府、机关、企业等都会参与进来。帮扶形式还包括技术的支持。虽然,这种帮扶性质的推广形式是比较短暂的,但相比而言还是很有效果的。该推广形式的缺点在于: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帮扶的单位来自不同的行业,不能对农业技术进行的了解,甚至不能有效把握技术的实用性。

2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方法

对于农业技术的推广来说,就是要让农民能够及时掌握新的技术信息,并对技术加以使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技术推广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2.1广告的宣传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广告宣传是农业技术推广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包括多种的宣传媒介,比如电视、报纸、网络等。这种广告宣传的方法,在新品种、新农药等方面的推广上,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当然,在广告宣传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还应该做好事前的准备工作,进行周密地规划与设计。

2.2技术讲座

对于农业技术的推广来说,开展技术讲座是最常见的推广方法。讲座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利用电视广播来开展,也可以直接到田间去开展。同时,它不仅可以组织成百上千人的讲座活动,而且还可以组织几个人的技术讲座活动。在农业技术的推广中,加强技术信息的传播是很重要的及时步,要想农民能够接受,还必须辅助以其他工作。2.3试验、示范试验、示范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的必然要求。因为农业技术的使用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要想农民欣然接受,就应该做好风险的控制工作,但是受自然生产特点的影响,这种风险不可能控制。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做好试验、示范工作才是对农业技术使用安全的有效阐释,同时,它们也是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基础。

3结语

在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过程中,农业技术的推广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它的推广形式与方法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农业技术的推广更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出适应实际需要的推广之路,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农业技术的推广效率,从而加快农业技术的发展,为农业的生产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农业推广论文:财政视角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困境研究

引言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是建立在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之间的重要桥梁,是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中创新服务平台的基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站作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基础性单位,是普及农业科技,提高我国总体农业技术水平的重要平台,也是广大农村干部、农户了解农业科技,提高农业产量与财富的重要载体。财政政策作为中央发展农业科技、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必然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效果起着重要影响。

农业作为国家基础产业,其自身存在的双重性风险致使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保护。作为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也离不开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因此,分析财政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效果的关系具有必要性与合理性。从财政资金配置规模角度来说,财政资金的支持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得以存续的基础,假如没有足够的财政资金支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便无法开展正常的技术推广与宣传工作,这将导致我国总体农业技术水平长期停滞不前。从财政资金配置方式角度来说,合理有效的财政资金配置结构与方式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更好地落实推广工作起着巨大的激励作用,同时对农户接受并尝试应用先进技术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1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困境

1.1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资金投入强度偏低,保障经费不足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投资强度(农业技术推广支出/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相较于世界平均水平较低。据相关研究表明,我国投资强度长期低于0.4%,农业技术推广人均经费仅1400—2000元,这一水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资强度(0.62%)的水平,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投资强度(0.44%)的水平。虽然近年来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仍然难以维持庞大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运行。长期以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主要的经费投入来自于各级政府制定的中短期农业政策而拨付的推广项目费,而据本项目实证研究表明各级政府的年度财政推广事业经费预算长期处于供给不足状态。财政对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普遍采取“全额拨付、差额拨付与自收自支相结合”的资金拨付制度,这导致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长期处于保障经费不足的状态,只能勉强维持其日常运行,这极大地限制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效果的发挥,在调研中97%认为经费不足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都表示难以落实年度推广计划。

同时部分地方政府在机构改革中为了减少负担,不断减少甚至取消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资金投入,致使许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走上自收自支道路或者长期处于“瘫痪状态”,这也导致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效果长期得不到提升。

1.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补贴方式难起激励作用

据笔者的实证调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补贴方式难以激励农技推广人员积极开展工作,创新推广方式,也难以激励农户尝试使用新技术,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目前,大多数农技推广人员工资水平都低于事业单位人员平均工资,甚至低于地区的低工资标准,部分地区长期拖欠农技推广人员的工资迫使工作人员不得不另谋生计。据调查得知,75%的工作人员表示当地不存在绩效补贴的方式,这严重地限制了财政补贴激励作用的发挥。86.7%的农户表示当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下乡推广频率过低,推广方式单一且效果较差,这也表明了不合理的财政补贴方式难以激励农技推广人员更好地落实工作。

目前财政对农户的补贴主要有良种补贴、节约环保技术补贴与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虽然补贴范围比较且补贴标准不断提高,但是这些补贴政策普遍存在忽视公平的现象,这也导致财政难以激励农户去应用推广的农业技术。由于我国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国家的良种补贴政策上更愿意支持适宜在粮食主产区的作物品种,而忽视了西部抗旱保收类作物与南方经济类作物的补贴,这导致广大西部与南方农户不信任推广的技术,严重阻碍了农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调研中,了解财政补贴政策的农户只有26.7%选择了因为存在财政补贴而尝试应用推广技术,这进一步表明了财政补贴的激励作用有限。

1.3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在发展动力不足主要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综合素质低、继续教育与培训机制不健全。截止到2007年。中国共有农技推广机构103334个,农技推广人员752441人,其中县级以下机构及人员数量分别为98990个和679032人,分别占总数的95.8%和90.24%,但是县乡两级的农技推广机构国家编制内人员中具备农业专业学历的农技推广人员仅占编内人员的38.3%。而且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人员中40岁以上的占了七成,51岁以上的占到了25%,超过半数的农技推广机构没有引进年轻的专业人才。这说明了目前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制呈现 “素质偏低、老龄化严重”的现状,这难以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专项资金不足使得农技推广人员继续教育与农户培训难以进行,在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中,每年仅9.7%的人才能够得到一周左右的培训机会,每年只有2%的人可以获得三个月以上的培训机会,由于再教育不足导致了农技推广人员知识老化,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也难以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创新服务方式;由于长期缺乏对农户的农业技术培训,导致农民对高新技术的接纳能力普遍较低,这严重限制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持续发展。

1.4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风险增加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风险增加主要是指影响其稳定的因素增多,主要包括农技推广工作从业欲望下降、业务工作重心转移等因素,这极大地影响了正常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我国近十年来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出现了投入时间少,从业人员不安心本职工作的现象,甚至许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被迫倒闭。由于财政投入资金的不足,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不得不另谋生计,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地方财政的压力,缓解了农技推广人员收入下降的问题,但由于背离其公益性的性质必然会带来影响农技推广工作稳定开展的因素。

1.5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供给主体单一,与市场要求不适应

由于目前政策环境仍有待改善、融资困难等因素导致民营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发展较为缓慢,大多数农技推广服务工作仍 由政府统一管理,而长期存在的靠行政管理方式、按计划模式运行的管理方式致使推广工作缺乏协调配合,导致了推广体系的低效率与推广组织的低效能。同时由于供给主体单一,在推广项目、项目推广范围方面主要由政府决定,而不是依据农民的实际需求,这不符合市场经济的供求规律。

2提高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效果的对策

2.1加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项目的投入,优化财政资金配置方式

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各级政府要把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确保经费投入随财政收入经常性收入的增长而增长,保障农技推广工作得以顺利落实;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工作与技术条件,更新老旧设备;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信息化平台建设投入,保障农业信息更新及时;确保基层农业科研、宣传、培训等领域的资金达到一定的水平。

优化财政补贴方式,发挥财政激励作用。各级政府应当逐步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待遇,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绩效工资体系,将农技推广人员的薪酬与推广效果结合起来;定期对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服务效果进行评估,适合对工作成效优异的人员给予奖励,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中央政府应给予各级政府调整补贴种类与范围的权力,各级政府应该根据本地区农业分布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良种补贴种类与范围并上报中央,激发农户应用农业技术的热情。

2.2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完善信息反馈与考评机制

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各级政府应当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宣传工作的资金投入,确保宣传投入强度达到一定标准;建立乡镇农业广播电视频道,利用媒体宣传提升农民对国家农业政府的理解,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支持;完善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发挥示范场的宣传与带头作用,密切技术推广与应用的关系,培养一批有一定技术基础的新时代农民。

建立健全信息反馈机制。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反馈机制,设立信息反馈点,定期下乡收集技术应用的基本情况,了解农户应用技术的效果以及遇到的问题,知晓农户对技术推广工作的看法;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并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以便于以后工作的改进与方式的创新。

完善考评机制。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考评机制,将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量、下乡推广工作效果与服务态度列为主要考评指标,以群众为主要调查对象,定期进行考评排名,对考评成绩的给予奖励,对考评成绩较差的给予惩罚。

2.3重视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工作

重视并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待遇,拓宽其发展前景,吸引更多的农业专业人才投身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加强与地方农业学院的交流与合作,为农业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推广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建立健全农业技术人员准入制度,明确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准入资格,确保农技推广人员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鼓励支持与引导涉农专业大学生毕业生下乡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实施农业技术推广项目。

加强农业技术教育培训工作。一要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更新其知识,提高其专业技能,有助于创新基层推广服务方式、提高推广服务效果;二是要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让农民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推广技术,转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方面要利用当地农业频道或者定期下乡开展农业课堂,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和操作技巧。另一方面是通过重点培养一小批专业技术强,理论知识过硬的农民,让他们在实践中带领其他农民学习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

2.4加强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规范农技推广单位的职能分工

以市场为导向,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推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必须打破“以政府为主体”的单一供给模式,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的发展,积极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优势,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农业推广体系;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社成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新主体,在财政税收政策上予以支持。

规范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的职能分工,实行“公益性”与“经营性”相分离。农业技术推广单位长期存在的创收现象导致其业务重心不断偏离“公益性”,这不利于社会效益较大化,因此,规范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的职能必须将“公益性”与“经营性”相分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确保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的“公益性”职能,将原本由农技推广机构承担的农资供应等经营性业务分离出去,按市场化方式运作

农业推广论文:推广旱作农业综合技术 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

本文作者:刘晓红

杏园乡位于安定区东南部,距市区40公里,辖9个村76个社9000余人,全乡流域面积1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7万亩。20__年人均纯收入1950元。全乡平均海拔2200米;年降雨量420mm左右,60%的水被无效蒸发。长期以来这里十年九旱,生产条件十分严酷,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为解决干旱问题,提高天然降水的有效利用率。近来年,杏园乡在安定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抗旱实际,把推广旱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农民增产增收的主要目标,大力推广马铃薯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促进了全乡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发展现状

20__年杏园乡种植马铃薯2.8万亩,总产量达4万吨,农民增收2400万元。依托全省旱作农业项目的实施,全乡推广旱作农业综合技术3200亩,其中全膜双垄沟播陇薯3号2600亩,在今年上半年遭受60多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夏粮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的情况下,应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的陇薯3号长势喜人,夺得了丰收。根据对同一地块陇薯3号是否覆膜对比试验,据测算全膜亩产1986.7公斤,露地亩产1435公斤,全膜比露地亩增产551.7公斤,增产率38.4%。康庄村农民韩秉仁20__年种植全膜马铃薯2.2亩,亩产2655公斤,比露地增产1937公斤。旱作农业项目的实施,真正实现了特大灾害年份农业不减产、农民不减收,使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看到了马铃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巨大抗旱增收潜力,从而更加坚定了发展旱作农业、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决定和信心。在具体工作中,做到了“五抓五到位”:

一是抓领导,责任靠实到位。杏园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顺应天时、顺应市场、调整结构,把马铃薯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加快科技推广步伐、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来抓,研究制定了《杏园乡20__—20__年旱作农业项目实施方案》。并成立了由政府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包村干部为成员的行政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与各村签订责任书,纳入农村目标管理责任书考核,认真落实“四定”(定地块、定任务、定时间、定奖罚)管理责任制和技术人员“四包”(包规划、包质量、包技术、包验收)技术责任制,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明确任务、分工负责,深入村社发动群众抢时抢墒覆膜,有效地推动了工作的进展。全乡仅一周时间完成全覆膜3200亩,占任务3000亩的107%。

二是抓宣传,群众参与到位。乡上把发动群众、引导群众 作为工作的切入点,逐村逐社召开群众会议,大力宣传全膜双垄沟技术具有膜面集雨、覆盖抑蒸和增产增收的旱作优势,大力宣传项目实施政策。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先后举办宣传动员技术培训班3期,培训人数达3000人(次)。通过深入广泛宣传教育,使广大农户充分认识到了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保障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进一步增强了农民覆膜的积极性。同时,印发《旱地马铃薯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规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全膜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等技术资料各20__份,下发到基地内各农户,使项目实施宣传资料到户率达到了100%,进一步提高了农户对覆膜技术的知晓率。

三是抓融资,物资配套到位。杏园乡在落实项目配套补贴地膜的同时,加大农户自筹力度,并将农资补贴重点向示范片带倾斜,确保物资配套到位。在康庄、李河、牛营等村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种植重点片带,在省、区亩均补助项目资金20元的基础上,乡上每亩再增加补助25元,使补贴资金达到所需地膜资金的一半,切实解决了群众自筹资金困难的问题。同时乡上调进地膜14吨、良种230吨、稀土旱地宝1000袋,购置覆膜机4台、起垄机26台、点播器224个、划行器100个、打孔器100个,组织基地内农户备化肥150吨、农家肥3000方,保障了覆膜和种植任务的完成。

四是抓服务,技术指导到位。覆膜期间,包点干部、技术人员起早贪黑、长期深入田间地头,从整地、施肥、覆膜、种植等各个环节跟踪指导,通过现场演示、示范操作,提高了技术规范程度,使覆膜质量达到“平、紧、严、实”的要求,确保了工程质量。邀请区农技中心技术人员骨干,从抢墒覆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配方施肥、覆膜技术方法、良种选择、种子处理、田间管理技术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讲解,使每个种植户基本掌握了种植技术要领,做到了种植技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按照区上统一安排,在中心示范点设立了“马铃薯不同覆膜方式对比试验”、“马铃薯全膜双垄沟不同揭膜时间对比试验”、“马铃薯全膜覆盖种植密度试验”、“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马铃薯配方肥校正试验”等五项试验,试验结果将为今后推广该项技术提供理论数据。乡上抢墒覆膜结束后,将调进的230吨陇薯3号一级种投放到农户,于4月5日开始点播,五月份出苗后,广大农民在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及时加强除草、防病等田间管理,使大旱之年全膜双垄沟陇薯3号长势喜人。

五是抓订单,产后销售到位。按照“政府主导、公司介入、协会服务、农民参与”的原则,积极采用“ 企业+基地+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依托康庄、李河马铃薯产销协会,按照“投一还一”的方式与薯峰淀粉公司签订加工薯订单6000亩,协议保障收获的加工薯按大、中、小混装,每斤高于市场价0.02元全部收购,这样既解除了种植户销落难的后顾之忧,增加了农户种植效益,提高了农户种植积极性,又保障了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综合技术推广项目的顺利实施。在九月下旬马铃薯集中上市后,乡产业办、乡马铃薯协会依托杏园乡康庄马铃薯交易市场,将收购户集中到市场,统一划拨摊位、明码标价、亮牌经营,工商、公安、乡产业办等人员多方位管理,规范了市场,保护了群众利益,达到了产业增产增收的目的。

二、存在问题

(一)配套资金受到制约。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栽培技术推广工作科技含量要求高,全乡适宜推广该技术的区域大,由于乡级财政十分困难,农民收入相对较低,筹资难度较大。

(二)技术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马铃薯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推广工作还在起步阶段,部分农户对关键技术环节还没有充分掌握,部分农户只重视种,不注重管,培训农户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三)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由于产业协会规模小,宣传和促销力度不够,没有与终端市场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延长了产品流通环节,增加了流通费用。扩大营销规模,壮大营销队伍,延长产业链条,扩大产品就地增值转化的空间难度较大。

三、发展思路

(一)加强领导,科学规划。要充分认识发展旱作农业的重要意义,加强对旱作农业项目实施的领导,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旱作农业发展步伐。结合全乡实际,制定实施《杏园乡旱作农业项目实施规划》,综合考虑全乡经济发展,农业发展需求,群众生活水平等因素,从川区向山区大范围、大面积、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栽培技术,走“梯田+水窖+地膜+科技”的旱作农业发展路子,计划到20__年,使全乡旱作农业推广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

(二)加强教育,转变观念。针对部分群众狭隘思想和抵触情绪,要围绕抗旱生产和农民增收,教育群众树立主动抗旱、科学抗旱的理念,积极应用全膜双垄沟栽培等农业技术,改变年年干旱、年年抗旱、年年受旱的被动局面,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实现保粮增收促发展的目的。要坚持以政府补贴为引导、以整合项目资金为补充、以农民自主投入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宣传动员、算帐对比等方式,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和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强与信用社的衔接,制定合理投资结合,保障农民对地膜、化肥、农机具需求,激发农户自筹配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加强培训,提供服务。按照“工作措施到村、上下联动抓户”的总体要求,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利用“三讲三送”、党员“冬训”,以会代训、现场示范等多种形式,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提高全乡干部群众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开展农民技术员培训工程,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利益意识和科技意识,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用得上”的新型农民,实现“村有技术员、社有示范户、户有明白人”和“先进技术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的目标,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四)突出重点,完善体系。要采取示范引导、宣传动员、物资帮扶等措施,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探索推广合理轮作、测土配方、机械深松、优良品种等农业技术,变单一技术为综合技术、变传统技术为现代技术,提高旱作农业发展水平。要改变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格局,发展农民专业合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农民营销队伍,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市场化、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解决农业机械短缺、经营规模小、营销管理缺乏、产业化程序低等问题,统一机械利用、统一品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市场管理、统一产业深度开发,确保农民增产增收。通过全覆膜双垄沟播马铃薯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使政府、干部、农民找到结合点,使农民真正成为自主经营的主体。

农业推广论文: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思索

现阶段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尚未建立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较快,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仍然是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即政府直接领导,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多部门协作的农业推广体系。该体系形式上功能健全,国家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人、财、物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立项选定重点推广技术成果,组织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建立科技服务实体,结合技术服务推广新产品、新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农业技术开发研究与农业技术推广分离;科、教、研及农业技术服务组织等系统间相互协调困难,难以产生协同效应。许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功能仅仅是销售种子、农药及地膜等农业生产资料,技术服务推广功能形同虚设。先进的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基本没有形成,这种落后的推广方式和农业技术严重影响着生态农业的发展。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单一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仍然是传统农业技术的推广方式,主要是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中。这种推广基本上是单纯的耕作技术的推广,忽视对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以及农产品自身的安全等问题,使农业技术推广仅仅限于农业生产这一个环节上而不是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推广,最终导致了土壤污染、耕地衰竭、草场退化、水资源浪费及农产品质量低等种种生态问题。这种推广方式不利于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生产模式相比,它主要是综合效益明显,远期效益突出,而农业企业是最讲实惠的,他们只看重经济效益,而且是只看重近期的经济效益。因此,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近年来用于农技推广的财政拨款逐年减少,用在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上的更是少之又少,况且少数地方还出现挤占、挪用现象,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因资金问题难以维持。与发达国家相比,一般发达国家的推广经费占国内农业生产总值的5%左右,世界平均1%,而我国目前仅占0.2%,差距相当大。经费不足已严重影响了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缺乏生态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它强调的是对现有技术的优化组合,对推广人员的技术要求高,但我国现有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大部分只有中专学历,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不多。同时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基层农科站所“网破线断”的现象。另外,我国平均2000多个农业劳动力中仅有1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发达国家平均不足400人有1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我国生态农技推广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这严重影响着生态农业推广和发展。

我国进一步推广生态农业技术的对策

建立新型科技创新体系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要以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为基础,确保实现农业现代化,保障农民收入。一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和高校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相互合作的农业技术创新组织体系;二是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将农业科技人员、农业科技成果与农户有机结合在一起,有效地解决了研究开发与产业发展脱节问题;三是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保障体系。农业科技成果是一种公开的、保密性差的成果,具有正外部性效益,因此,要制定保护农业科技创新的配套政策,保障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有效与快速地发展。

建立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间的自然情况不同,因此,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必须首先考虑到不同地区间的差异问题。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建立要确保以下两点,一是要让农民懂得如何利用生态规律,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保持农村生态平衡;二是建立农业信息交互网络平台,及时将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技术成果传授给农户,并听取农民的生产需求。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通过政策倾斜,促成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及推广投资主体多元化。生态农业技术推广远期效益明显,因此,必须依靠国家的大力支持,同时积极发展合作推广,建立多渠道融资投入机制。

提高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建立生态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及农民科技培训机制,对推广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在编人员的学历水平。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完善科技成果推广奖励制度,针对在工作中取得重大成绩并创造显着经济效益的人员要给予重奖。

农业推广论文:农业技术推广探新

一、农民文化素质低,导致推广难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宏观上分析,对各式各类农业技术成果的需求比较大同时也是较迫切,但从各地推广实践来看,真正具有采纳应用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需求”并不高。一是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特别是无形技术方法类成果的推广应用,要求采用者一般应具备一定的农业基础知识、掌握基本原理和严格的操作技术,而现阶段只有极少一部分农户有这种能力来带头。大多数的农民根本不具备这种能力。二是几千年来养成的小农生产方式,让农民一时改变也是有很多困难的,在我国大多数的农民比较现实,急功近利的意识与回避风险的本能是多年养成的习惯,对新技术不愿意采纳。大多数农民都会沿用传统陈旧的方法。他们认为老方法还是比较保险,根本没有风险。农民接受新技术与农民的文化素质有一定的关系。随着近些年来,我国有许多有知识的青壮年都进城打工。造成农村留守人口年龄老龄化,严重影响了劳动力的素质,导致给留守老人推广新技术难上加难。

1.农业运行机制不适应

由于现有农技推广体系是在计划经济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仍然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农技推广人员在技术推广过程中收入不与工效挂钩,考评机制还不健全,缺乏激励机制,使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下。平均分配的“大锅饭”现象严重制约了科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长此以往,造成干也是那样、不干还是那样,懂与不懂的人和干多干少的都一样。出现以上问题,能给技术较强的骨干带来消极的心理。

2.我国农业生产分散、农技推广工作较难

由于我国农业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农业是以各家各户较为分散的农户经营。每户的规模又比较小,以亩为单位,生产时较为分散,增加了推广人员的难度。有一些在城里工作的农户,自己不种地把地空留着,造成土地经营权不流转,给稀有的土地资源带来极大的浪费。同时每一户农民都有自己的经营方式,想种什么就种什么。向这种小规模的经营方式给机械化收播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科技主要带来了的是大规模的生产,小农户的经营适得其反,促使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困难重重。

二、加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策略

1.加强政府财政支撑、对农技推广人员严格管理

首先,及时点政府要保障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稳定和发展,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要认识到农技推广人员是为政府及农民服务的。政府要做到保障公益性推广工作的经费。第二点要求政府保障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资和办工经费,政府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加快推广体系的建设。第三点是要求政府加快建立农技推广专项基金,以便专供农业技术推广所用。是推广人员要不断的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只有对农民进行培训才能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才能做到农民科技致富的需求。

2.加强农技培训、引导农民提高科技文化素质

农民是我国农业经营的主要力量,同时也是需求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员及农技推广市场的主体。现阶段,农民文化成度普遍较低,对新农技的了解和认识比较肤浅。要想更好的推广新农技,笔者认为,目前首要认务就是对农民进行培训。一方面,农技推广人员要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要让农民认识科技的力量,使农民对新农技的认识由外行过度的内行。就目前我国农民文化素质的现实状况来看,给农民培训新技术主要注重他的实用性,要让农民培训后就能看到效果,应用起来方便快捷。同时我们可以邀请一些知名专家教授来讲课,利用培训班的方式与现场做示范相结合的办法,进一步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提高运用农业技术进行自我服务的能力。另一方面,对那些好的项目及收益高的项目,要建立重点的科技示范园,让农民可以看到新技术带来的实用效果,用科技事实及成果去改变农民的传统思想意识,最终引导农民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科技致富的目的。

3.要加快建立具有农民自由选择的新技术机制

农民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主体。在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当中,农民需求那种新技术,推广工作人员根据农民的需要给予关注,只有针对性的推广新技术才能得到农民的欢迎,才能解决好推广难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加快建立农民参与选择推广技术的机制,要及时地把先进技术及市场的需求信息传递给农民,让农民去了解先进技术的功能,给农民一个自由选择的空间,只有这样做农民才会自愿的去学习、去利用农业新技术来致富。

农业推广论文:农业技术推广与发展

1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战略

针对上述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农民素质偏低、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推广不能满足农民生产需求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战略对其进行有效地解决。

1.提升农民素质

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途径,特别是要重视培养农村青少年。所以,要完善相关机制,有机整合各级农业科研、推广及教学等在内的科技资源,充分发挥农业部门、教学部门、科技部门的联合优势,摒弃单纯的技术推广,而是以普及技术的方式来提升农民的科技技术和能力。以重点推广的农业技术和主要推广的农业品种为中心,深入到农村和农户,以“面对面”和“手把手”的方式,对农民进行技术示范和技术指导,培养出一批精通农业技术的科技示范户,使其在提高自身科技文化水平的同时,发挥技术推广带头作用。

1.2增加资金投入

基于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业品种的推广需要大量的实验经费和人员经费,因此,若想更好地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政府就需要增加在农业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虽然目前一些与农业相关的企业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也有所参与,但从本质上来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还是具有很强的公益性,所以主要还是靠政府的投资。投入的资金可以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条件和推广人员的待遇进行有效改善,使推广人员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1.3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制度体制

首先,在制度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展开需要制度作为保障。一方面,要建立岗位责任制,这可以避免各地方政府挪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保障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人员可以到位;另一方面,建立激励制度和考核制度,激发推广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其次,在体系上,要转变之前单一的推广模式,按照农民的实际需求对新的农业品种和技术进行推广,建立主导为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参与者为涉农企业和农民组织、无偿服务结合有偿服务的具有多元化特点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在体制保障下真正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落实到位。

2结束语

总之,农业技术的推广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立足于发展中农业大国的国情,各级政府必须重视这项工作的开展,满足农业生产对相关技术的需求,推动农业的快速发展,进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农业推广论文:论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1现阶段无法满足有效需求的根本原因

1.1农民掌握的生产资金有限

掌握的生产资金有限,针对现有土地资源不能充分利用,限制了农民对现代农业技术的采用和需求。由于大部分农户所掌握的生产资金有限,无法对新技术的费用进行有效的支付。在零成本的条件下,以期能获得相应的技术成果,农户只能在可支付范围内选择一项技术成果好的技术,从而不会对农村技术科研部门带来经济上制约。不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会使得新型技术的采用成本增高,使得农户不得不放弃对新型技术的采用。个别农户所需求的技术和其改进信息,在反馈到科研部门后会大大增加科研主管部门的研究成本,限制了其获得的利润。同时,针对个别农户需要的技术成果,其找寻费用也是相当高的,利润的获得也相当有限。再加上大部分农户的单体土地分散,以至于无法采用机械技术和一些综合类型技术。

1.2农户科技文化觉悟有待提高

农户科技文化觉悟差,不能及时有效的吸收和理解现代化农业技术。在对农户提供农业技术的过程中,因其表现出的文化程度水平偏低,缺乏经营远见以及科技意识,使得新技术的能力未能得到广泛的认可。由于某些地区的科技文化限制以及信息闭塞等,使得农户对科学技术的传播和接受程度上还有着一定的落后。

2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方案

2.1农业科研体制改革落实到实处

将农业科研体制改革落实到实处,提高现代农业技术的有效供给,将如何解决生产与科研相脱节的问题作为此次改革的核心内容。将生产、科研和推广相分离的现象彻底根除,将分散的管理体制进行整合,改变原有的“重成果,轻转化;重研究,轻开发”这一保守观念。

2.2大力推进农业适度经营规模改革

从各方面出发,大力推进农业适度经营规模改革,农业生产的规模在一些特定层面决定着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的效益和成本,只有在适度的经营规模体制下运营,才能打破一些小型规模对农业技术成果需求的制约。应将土地承包权进一步稳定,将土地流转权及土地使用权活化,减少土地分割,集中使用土地资源;鼓励农户组合,打破土地资源太小对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的制约;加强农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2.3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体系改革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体系改革,促进农业技术的普及,完善起以政府引导为主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扩充完善相应的政府专项资金扶持制度,扩大投入力度,使农业技术的推广及应用、经济服务功能和职业教育体系可有效的开展。完善农业技术的推广体系,加强复合型技术人员的培养,使农业技术推广的措施以及内容合理科学化,避免走弯路。加强农科推广法制度化建设,执行好新品种保护法、技术市场管理法、专利成果法以及农业技术合同法等。充分调动其广大农村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营造一个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为我国农业的新时期发展目标确立一个明确的方向。

农业推广论文:自助型农业推广队伍创建分析

1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的发展概述

1 1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的主要特征

从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包含的要素来看,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推广内容。农业合作组织需要依据组织业务发展和组织成员的生产与生活的需求来决定推广内容,该类组织的推广内容一般偏重于社会经济性。(2)推广对象是参与合作组织的成员及其家庭人口。(3)工作目标。组织的工作目标是提高合作组织成员的生活福利,行动计划以组织辅导和资源传递的形式表现出来。(4)技术特征。技术特征以操作性技术为主,在进行资源传递服务工作时,其技术特征则以实物性技术为主。(5)组织规模。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通常是农业合作组织的部分单位。因此,其组织规模随着农业合作组织的联结关系而定,也会受到组织经营活动状况的制约。(6)推广计划。为了满足组织成员的要求,此类组织大都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来制定农业推广计划。(7)推广方式。农业推广人员具有多项工作任务,不仅要促使农民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的改变,而且还要努力促成农业推广工作有益于取得整体农业合作组织的经营成果。所使用的推广方法偏重于组织或团体方法。(8)组织结构。在组织结构上,该类组织的管理形式是由全体成员参与控制的,但其效率不高。决策时,可吸纳基层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参与,因此,其权力集中度偏低。(9)组织分化。组织分化是依团体成员的需要而进行的,因此,团体成员需要的种类越多,则部门分化越广,而组织内的地位网络越不易确定。(10)组织表现。在组织表现上,该类组织是对团体成员负责,因此,其组织成果主要是以合作效益来估计。(11)组织资源。该类组织的农业推广工作资源是自我支持和管理的。部分农业合作组织可能接受政府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的经费补助,但维持农业推广工作活动的主要资源条件仍然依赖农业合作组织的自有经费[1]。

1 2我国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的产生背景

1 2 1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农民面临的困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实行的以土地承包为基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被公认为是一次农村经济组织的创新。但农业的小规模生产,限制了农业机械化和产业化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的农产品购销体制改革,将农民推向了瞬息万变的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农民要根据市场需求安排生产,进行资源配置。农民作为小规模的商品生产者,在千变万化的市场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由于信息不对称、交易费用较高、选择余地较小等原因,农民不得不接受处于优势地位的各种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经销商的压级、压价行为。因而农民不仅要承担自然风险、技术风险和政策风险,还要面对更大的市场风险,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就农业生产的技术特性而言,除了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的影响之外,许多农产品的季节性和易损性的特征,造成了某种资产的特殊性和在农业生产与交易中对时间和季节的特殊依赖性,进而也增强了农民对农业生产技术的要求,相应地,农民对能够提供农业生产技术的民间组织的需求性也随之增加。

1 2 2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变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发生了很多变化,一方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施,使农业生产经营的单位缩小、数量增加,给原有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的推广工作造成了极大的难度,从而影响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机构改革等原因,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出现了“网破、线断、人散”的现象,其推广职能进一步弱化。与此同时,农民作为家庭生产经营主体和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使他们在农业技术的需求方面,从被动变为主动,农民对推广服务内容的需求增加,对需求的层次也有所提高,原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经满足不了农民的实际需要,造成农业技术的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农业部1984年3月颁发了《农业技术承包责任制试行条例》,其目的在于改变过去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推广技术的办法,克服推广技术吃“大锅饭”的弊端,构建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总之,广大农民迫切需要新的农业实用技术和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来提高农产品产量,为农产品寻求稳定的市场销路,抵御市场风险,提高规模效益。面对广大农民这种新的需求,国家技术经济服务组织、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实力和服务能力,难以满足各类专业生产经营的农户对多样化服务的需求。因此,为了弥补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滞后的不足,农民自发形成的合作组织便于20世纪80年代应运而生了。

2我国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的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比较典型的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科技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实用技术推广站、农民科技示范基地等。从这些组织发展特点来看,可将其归纳为三大模式类型:即合作组织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和农技服务部门牵头型。

2 1合作组织型发展模式

合作组织型的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是指由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户自愿组织起来,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增加组织成员收入为目的的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2]。组织通过举办技术培训和技术示范等活动对会员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此外,为改良当地的品种和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合作组织还采取了引进新技术和新品种、开展技术交流、组织地区内外经济技术协作等措施。其在组织创新方面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①组织不改变农民最敏感的土地承包关系,不改变农户自主经营权利,农民可以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参加各种各样的专业协会;②组织的专业性强,它大多以专业化生产为基础,以某一类专业产品为主组织起来;③专业合作组织以服务为宗旨,能有针对性地为农民开展各种服务;④在组织管理上,实行自愿结合,入退自由,民主监督,民主管理;⑤在经营方式上,灵活多样,独立自主;⑥在利益分配方面,实行赢余返还,给农户带来实惠,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就我国该类组织整体发展现状而言,既非政府推行的强制性制度创新,也不是农民在逐利动机驱使下自发行动所能实现的诱致性创新,而是介于两者之间[3]的政府主导性制度创新。目前,我国农民合作组织还处在发展初期,特别是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才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组织治理结构,但不能因此而否定这些组织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2 2龙头企业带动型发展模式

龙头企业带动型的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生产同类产品为基础,以合同 形式连接农户,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同时也为农户提供科技咨询、培训等方面的服务。由于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存在着纵向的产业协作关系,龙头企业可为农户提供各种科技服务。一般来说,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形成的各种不同的交易关系,可归结为以下三种情形。一是纵向协作紧密,产业高度关联。基于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的产业协作关系,为提高合作效益,龙头企业会考虑向农户提供必要的、低成本甚至无偿的科技服务。二是区域联系紧密,地缘高度依存。具有地域特点的农产品生产往往和该地的加工流通企业相联系,为保障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龙头企业也愿意考虑向农户提供相关的科技服务。三是不确定性明显,风险高度关联。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等特征,农产品生产经营存在着较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为使双方对抗不确定性的风险,龙头企业会与农户达成要素供给或者农产品购销合同。但他们签订的合同往往是非常脆弱的,大多没有的执行保障,一般仅以信誉作为执行担保。当有第三方参与出价竞争时,无论农户还是龙头企业都会有不惜撕毁合同,以取得较大利益的交易倾向。对于从事小规模经营的农户而言,其选择投机行为的倾向往往更明显。由于毁约对农户与龙头企业造成的损失具有不对称性,因此企业在与农户签订合同后,必须考虑是否有必要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和相关技术服务[4]。由此可见,在这种制度安排下,龙头企业如何有效发挥其科技服务的功能是有待解决的难题。

2 3农技服务部门牵头型发展模式

农技服务部门牵头型的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是指农村各类普及与推广农村实用技术的部门或团体,根据农民生产经营的需要和自身发展的实际,利用和发挥它们在信息、技术、经营场所、设备和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优势,在科学技术应用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示范带头作用,以技术、劳务和资金参与合作的方式与农民结成的利益共同体,为会员提供技术咨询、培训等各方面的服务[5]。农技服务部门一般具有技术、信息和人才优势,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开发、推广等方面作用明显。这种发展模式一方面使农技服务部门在在技术、信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为农民提供支持和帮助,提高为农民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另一方面,农技服务部门通过组建并参与合作组织活动,为自己找到了可以展示其科技优势的试验基地,将服务和经营结合起来,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不断壮大自身实力。这种类型合作组织的领导和技术骨干多是从农技服务部门聘用来的,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合作组织的人员素质和业务层次,但是也可能因此削弱合作组织的独立性。合作组织领导由部门领导担任或由其提出最初候选人,再交由会员投票选举,使得部门在合作组织中掌握了主动权。合作组织在运行中可能会以部门利益为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导致农民的组织最终演变成为部门的代言人或下属机构。

3元氏县农林牧联合会的服务创新与绩效分析

元氏县农林牧联合会(简称联合会)始建于1992年10月,初建时只有一个养殖协会,现在已经先后成立了农业协会、林果协会、蔬菜协会、食用菌协会、养蜂协会、奶牛协会等7个协会和一个股份合作委员会(统一进行资金运作和财务管理),拥有两万多名会员户,属于龙头企业带动型的合作组织。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元氏县农林牧联合会逐渐形成了一个“联合会—专业协会—村级科教兴农合作社—订单会员”的四级管理网络,实行以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为核心、“科技示范—技术推广—技术服务”为内容,涵盖“农林牧、种养加”的农村合作化组织。绩效往往指一定的制度安排下行为努力的结果,它不仅仅是以货币计算的收入,还包括个人或集团表达对现状(包括制度安排、行为及相互作用)满意程度的所有指数。如产出的增加、效率的改善、公平程度的提高、成本或交易费用的降低、激励水平的提高等,都可以称之为绩效的改善[6]。本文从组织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创新的角度,来分析联合会在经济和社会两个维度的绩效。

3 1元氏县农林牧联合会的经济绩效

这里的经济绩效主要指农户参加联合会后获得的直接经济效益,主要体现收益的增加和降低交易成本导致间接地使成员收入增加的情况。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加入联合会农户的收入要高于未加入的农户。例如种植小麦的会员户平均每亩年收入增加70—80元,每饲养100只绿壳蛋鸡的会员比饲养100只普通蛋鸡的农民年收入增加4000—6000元。元氏县农林牧联合会经过多年的发展,会员户平均年增收562元,会员户经济增长率达16 4%。

3 1 1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普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联合会凭借自身优势,通过上联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教学、科研单位,下联千家万户的方式架起了科研与生产之间的桥梁,解决了科研与生产时常脱节的问题。一方面,联合会通过联络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等,使其能够得到稳定的技术、经济、信息来源,并通过自身开展技术服务,成为吸纳近期科学技术的“接收器”,加快有关科技成果向生产实践的传播;另一方面农民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通过联合会可迅速反馈到科研部门进而促进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这种桥梁作用促进了科技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科技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联合会充分体现生产者的意愿,让农户根据自身的文化素质、生产要素的占有量等条件,接受相应的技术,承担应用技术可能产生的风险,同时又直接享受技术成果产生的收益,也就是说,其成员既是技术的推广者,又是技术推广的受益者。这种激励机制使农民能自觉地按照经济规律和市场需求,利用科学技术,加速了高效实用技术成果的推广。

3 1 2创新服务经营机制,为农民提供全程系列化服务。联合会中养殖协会的“公约”规定,对养殖会员户实行统一鸡舍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供应雏鸡、统一防疫灭病、统一供应饲料、产品统一销售等制度。“公约”还规定:养殖会员户购雏鸡3日后,就由专业协会组织技术部技术人员和村理事负责清理鸡群,建立全程服务饲养管理日程表,由专业协会和村合作社按日程定期上门服务,确保公鸡不超过5%的鉴别率,全程饲养达到80%以上的成活率和产蛋率以及肉鸡出肉率。如果达不到这四率标准,损失部分由专业协会全部赔偿。同时明确产后实行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对肉鸡实行效益低保护价,可以有效地避免农产品市场价格涨落对农民生产和收入的影响。1993年春,及时批4万只鸡成活率达98%以上,产蛋率达90%以上。2003年在许多养鸡户受到市场冲击,遭受重大损失的形势下,养殖协会的1260个养殖会员户中不仅没有一户亏损,而且有508户脱贫致富,721户实现了小康,仅靠养殖一项,人均年收入增加1200元。

3 1 3推进产品的深加工,不断扩大经营规模。1997年元氏县农林牧联合会投资17万元从四川配套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对被他们兼并的苏阳乡办粉丝厂进行技术改造,这个项目的启动,带动了20个村的专业合作社兴办淀粉加工业,并且同50个村专业合作社联办股份制合作饲料加工和面粉加工企业。联合会以苏阳等山区乡镇10万亩红薯生产基地为依托,形成山 区红薯产加销体系,带动了红薯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另外,联合会以山区养蜂协会为基础,投资100万元兴建蜂蜜保健饮品迅速形成批量生产,推向市场。

3 1 4实行自我服务,使农民拥有了农业生产以外的经济利益。以往从事为农业产前、产后服务的组织,大都是以盈利为目的,农民创造的价值以各种形式流入这些服务组织。而元氏县农林牧联合会成立以后,以一体化经营的方式将产前、产后的利润留住,并普遍地在提供生产资料和销售农产品的服务过程中,以价格优惠的形式将其部分地返还给农民,农民的收入因此而明显增加。如元氏县农林牧联合会给会员户提供的小麦原种价格为4 6元/千克,同样的原种,非会员在市场上购买为5 2元/千克。收购小麦时市场价格为0 86元/千克,专业协会回收会员户的小麦价格为1 04元/千克,仅此一项,使每个会员户平均每亩增加收入80多元。

3 1 5实行联合经营,增加了市场竞争力。元氏县农林牧联合会与村级合作社实行了技术、服务、加工、销售相统一的股份合作经营机制;与农户建立以“协会+基地+农户”为模式的一体化经营合作机制,形成了“优势互补,共同投资、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合作社和农户搞好生产、质量、加工,专业协会负责技术服务、信息传递和市场开发,有组织地进入市场,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既增加了市场竞争力又保护了农户利益,充分体现了合作经营的巨大优势。2003年在全省养鸡业面临较大市场波动的情况下,联合会根据市场信息迅速组织农民转移养殖重点,在短短5个月时间便引进品质肉鸡30万只,投入扶持周转资金30万元,销售肉鸡20万只,很快扭转了被动局面。

3 1 6直接批量购进生产资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元氏县农林牧联合会直接从批发市场或生产厂家批量购进生产资料、帮助农民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通过与加工者、销售者的批量、稳定的交易,减少了中间环节,稳定了销售渠道,降低了外部交易成本。联合会还围绕其成员生产中的服务急需,创办实体,从事中间产品的生产,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如针对养鸡成本中有60%的费用是饲料费,且鸡饲料价格较高的状况,联合会正在筹建鸡饲料加工厂,自己生产并以优惠价格供应会员饲料,这可使养鸡的成本降低。联合会直接从厂家进货提供化肥等生产资料、不仅价钱比市场上便宜且从未有过假货,使农民买得放心,用得安心,农民也不必到市场上直接销售农产品。联合会与广东、福建、湖南等城市的收购商联络,每年定时到元氏县收购绿壳鸡蛋,使养鸡农户生产的绿壳鸡蛋有了稳定的销路。联合会还与农户之间通过一定的章程、合同、协议等把双方的交易内容、交易关系等固定下来,将多次联络简化为一次联络,节省了内部交易费用。

3 2元氏县农林牧联合会的社会绩效

3 2 1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我国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开始突破地缘、血缘的束缚,形成跨地区开展经济技术交流,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联合会的发展不仅遍及除东关外全县所有的村庄,并且辐射到周边的县(市),带动了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促进了农村劳动力、技术、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在市场规律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向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进而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带动了产业规模的壮大和规模效益的提高。元氏县农林牧联合会还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农业产业化的本质要求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元氏县农林牧联合会正是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务,实现了生产、加工、运输、储存、购销等各生产经营环节的联合,加工企业、购销组织和农户等经营主体的联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3 2 2加快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从体制上看,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研究和推广是相互脱节的,研究工作由许多农业科研部门、大专院校承担,而推广工作则由农业部系统的农业推广部门承担。实际上,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农业推广过程也就是成员采用农业技术的过程。这些人既是科技的推广者又是技术应用的直接受益者,因而增强了农民接受科技的内在动力,大大缩小了科技与生产结合的时空,加快了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也使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成为政府推广组织和农民建立联系的有效组织形式。元氏县农林牧联合会创办了“跨世纪人才培训中心”———农函大,所有理事都要经过培训掌握专业技术后才能开展生产。几年来,元氏县农林牧联合会充分重视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放到重要地位,先后举办各种专业技术培训174期,培训会员近两万余人次,印发各种科技资料一万多册,现场咨询解决技术难题两万多个,引进推广新品种21个,新技术27项。

3 2 3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扩大了农民的社会交往圈。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在参与竞争中形成的组织,它能为其会员带来比以往更多的发展机会,也为农民在社区范围之外提供了新的社会交往途径。对一般会员来讲,交往的范围的扩大和交往层次的不同,使他们了解到外面的精彩世界,促使其观念的更新和转变。对于联合会的决策者来说,除了观念更新和转变外,许多人的社会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在联合会中,许多分会的会长、村级合作社的理事等决策人被推举为村一级的领导干部,如村支部书记、村长、科技副村长等,时家庄村的村级合作社理事时某还被县里选举为省人大代表,这些来自农民中的能人代表广大农民直接参与了政治活动。

3 2 4弥补了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不足,完善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区合作经济组织面对农村日益深化的产业分化,难以满足农民的各种专业化需求。而农村新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一种组织形式,由于它独具的鲜明个性,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元氏县农林牧联合会的产生,打破了原来县政府涉农部门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领域中独家垄断的局面。原有的服务组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受到来自专业协会的严峻挑战,只有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来加强自身在竞争中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组织加强了与农民的合作,并开始重视农民的利益。2003年元氏县化肥农药市场价格比往年高出很多,联合会从厂家直接进货,以相对便宜的价格提供给农民。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参与市场竞争,元氏县农药市场价格也相应降低,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同时也起到了稳定市场价格的作用。

4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4 1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存在的问题作为农村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的发展为农民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发展高效农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同时,组织自身也暴露出很多缺陷和不足,其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 1 1组织数量相对较少,发展规模小,农户覆盖率低,经济实力薄弱。大多数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竞争优势缺乏,合作领域较窄,服务内容单一。很多组织的发展后劲不足,发展态势不佳,存续时间短暂,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有限。

4 1 2组织运行机制不健全,内部组织管理很不规范。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的组织结构不完善,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建立完善的章程,民主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不健全,组织负责人的权力得不到会员的有效监督,尤其是在有依托的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中,农民很难行使民主管理权利。大部分组织的产权制度比较混乱,没有建立起会员所有的产权制度,一旦发生权、责、利纠纷,就会影响到整个组织的发展。农民从组织获得的利益主要是社会化服务,对农民进行盈余分配的组织比例很小,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薄弱,农户与组织之间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

4 1 3组织带头人的公益性、利他性思想意识薄弱,具有合作精神、乐于奉献的人才稀缺。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提供农业科技服务虽然经常是免费的,但它们一般只注重那些直接影响组织经济效益的技术,对于组织利益没有直接关系的技术服务,组织一般不会介入。在很多组织内部,实际上是带头人操控了组织,而农户弱势群体社员的经济利益无从保护,但是组织却通过披上合作社的外衣,试图垄断本地农产品的原料来源,并较大限度地攫取国家的扶持、优惠政策。很多组织与农民的关系比较松散,在很大程度上两者是一种买卖关系,农民没有真正成为组织的主体,组织不能提供农民真正需要的社会化服务。

4 1 4技术转化水平低,普遍存在地区间的同构性。从推广服务的技术来看,多属于低层次的常规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所占的比重很小。并且多集中于产前的良种、化肥、农药等物化性技术的提供和应用,而对产中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重视不够,导致技术效率低下,更缺乏对产品营销特别是绿色包装、品牌意识的重视。在同一模式特别是同一行业内在技术水平、技术内容和品种结构上,普遍存在雷同现象,即所谓的地区间同构性,导致技术资源过度竞争以及农产品低水平、低档次的结构性过剩[7]。

4 2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的发展趋势

4 2 1组织发展将逐渐趋于规范化。伴随《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政府将会加大力度对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进行引导和规范管理,扶持和规范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的发展必将成为政府的制度选择。在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发展的宏观背景下,以及商品农业、市场力量、法律支持与政府推动等一系列作用下,该类组织的发展将逐渐走向规范化,组织数量、组织规模、农户覆盖率、市场竞争优势都将逐渐得到提升,农民作为原料生产者、小生产者、分散生产者的不利地位也会逐步得以改善。

4 2 2经营格局由封闭式逐步向开放式转变。由于农业生产本身具有地域性特点,另外,地域资源优势会在很大程度上保障现实经济利益的获得和制度创新成本的节约,并且充分利用地域共同体的传统组织制度资源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制度成本。所以,目前我国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的区域跨度都比较较小。可以认为,我国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在形成之初通常是不太可能跨区域的,多为封闭性运作。目前也不可能有大的改观,但以后它们必将走向跨区域的开放的经营格局[3]。

4 2 3政府的角色定位将逐渐转向立法和制度服务,自下而上的组织将逐步成为发展的主体,组织发展模式多样化,服务内容综合化。为保持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的组织纯洁性,政府部门在扶持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成长起来以后,会考虑主动创造条件逐渐退出,政府干预逐步减小。同时,由于我国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组织发展模式将会更趋于多样化;组织的服务内容也会由单一的技术性服务为主向更加完备的综合性社会化服务转变。

4 2 4就组织制度创新而言,将由政府主导性制度创新向诱致性创新转变。制度环境既决定着外部利润的存在空间,也同时决定着通过制度创新将外部利润内部化的可能路径[8]。随着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的发展逐渐规范化,其对政府部门的依赖性将会逐渐减小,农民对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将有具有更多的积极性和主动精神,因此,该类组织的兴起和发展,将由政府主导性制度创新向农民在逐利动机驱使下自发行动所能实现的诱致性创新转变。

4 2 5引入股份制,形成股份合作组织,向企业化经营方向发展。企业化经营是提高组织经营效率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一部分组织将在不放弃为成员服务这一宗旨的前提下,转向企业化经营方向发展。也有些组织,借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起家,待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再通过资金重新组合,并利用组织的无形资产,在其核心会员的基础上,将组织演变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

农业推广论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制的建议

1资金保障不足

农技推广经费由乡镇政府统筹安排,往往不能直接用于基层农技推广,导致五缺现象:办公缺场所、下乡缺经费、实验缺基地、服务缺手段、检验缺仪器。有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虽然有办公室,但办公条件差,人员工作条件艰苦,农技推广手段、设施依然比较落后,缺乏工作经费和交通工具等。

2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发展对策

2.1稳定现有的服务体系

对乡镇农技站的管理,应规范到县乡共管、以县管为主的管理体制上来。逐步实现“有先进服务手段、有优良专业人员、有规模示范基地、有严格责任制度,有稳定财政保障”的五有目标。行政主管部门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施管理和指导,人事部门按照“整合力量、专业互补、精简效能”的原则,结合乡镇产业特点、承受能力和实际需要,核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所需编制,实行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因事设岗,定岗定编,确保在一线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不低于全县农业技术人员总编制的2/3,专业农业技术人员占总编制的比例不低于80%。“十二五”期间,应抓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的实施。

2.2不断创新农民科技培训方式

“十二五”期间,按照尽量盘活原有资产与新增投入填平补齐的办法,完成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独立办公用房(每个不低于200m2,投资40万元)建设。以农业部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模式为基础,建设农民田间学校(面积不低于3.33hm2,补助20万元),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为每个乡镇争取1套开展公益性农技服务所需的基本仪器和1辆科技服务车(2项投资20万元)。在24个乡镇选取100名有一定规模、对周边农户有辐射带动能力的农业大户进行不定期培训与随时指导,对科技示范户在日常开展的农事生产活动中给予一定的补助。

2.3推广服务体系功能创新

出台政策支持组建农村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指导有意流转土地的农户组建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专业合作社,将土地依法集中流转到合作社,再由合作社对外土地流转信息,将土地流转给有资质、讲信誉的业主,较大限度地发挥土地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成功流转土地的农民,每年除了有固定的租金收入以外,还可以到业主基地从事生产劳动,由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同时,随着土地流转,农民可以把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转嫁到抗风险能力强的业主,获得稳定收入。

2.4增加经费投入

乡镇政府要根据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需要,将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随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而同步增长,按照国家对公益事业岗位工作人员待遇的相关规定与标准,把乡镇农技人员的各种待遇落实到位。

农业推广论文:农业技术推广的运用

在中观史学理论视阈下开展府县历史文化研究,同时探索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可以扩展史学研究的范围,与宏观史学和微观史学相互促进。我们试图以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为指导,以“小地方大历史、小人物大事件”为研究路径,以基层民众的生活和文化为研究内容,努力挖掘府县层面的历史文化资源,阐明中华民族精神的渊源与特质,从而重新建构和解释宏观层面的历史文化。府县与民众联系紧密府县级政权是历史上变动最小的基层政权,与下层百姓的联系甚为紧密。其政令运作、官民互动、社会结构、文教状况、宗教信仰、民风民俗以及境内的音乐、美术和古代建筑等,无一不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息息相关。府县承载了中华历史文化的具体事项,保留了基层民众的生活场景,积淀了各具特色的大众智慧,传承了因地而异的民风民俗,能够具体地呈现郡县制确立以来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府县历史文化包含政治运行、经济活动、社会生活、文学艺术、价值观念和民俗信仰等诸多内涵,作为中观层面的文化形态,在中国文化的链条中具有承上启下、无以替代的作用。通过研究视角和研究手段的创新,深入而系统地开展府县层面的历史文化研究,或可对当今的研究范式、文化传承和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启示意义。

府县历史文化研究地位重要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史学研究一定程度上存在游移于宏观的宏大叙事和微观的细碎饾饤之间的偏颇。前者有时机械地呼应和诠释意识形态,选题流于空泛,论证失之疏阔,往往以玄想空谈代替切实印证;后者虽有视角向下和关注民间社会的指向,但因其较少整体与全局的观照,每每纠缠于细枝末节,同样疏离于历史的真相和常态。新的史学理论的引入或可有助于矫治这种偏弊。

20世纪中期,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在社会学领域提出了“中层理论”(MiddleRangeTheory)这一概念。受其启发,我们尝试开展中观史学理论视阈下的府县历史文化研究,主要出于如下考量。从方法论的视角而言,我们试图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寻找一个中间层面的切入点。视角向上的国家层面历史文化研究,经常陷于机械诠释和简单对应意识形态之窠臼,过于关注重大事项而抽掉了一些本不该忽略的具体内容,因问题过于宏大而难免顾此失彼。而视角向下的社会层面历史文化研究,又往往缺乏整体把握和宏观统筹,每每忽略具体问题之间以及具体问题与重大问题之间的内在关联。选取府县这样一个适中层面进行历史文化研究,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

从社会运行机制的视角而言,重点关注中间行政机构对文化活动的具体影响。府县是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中间行政机构,在国家主流文化和主导价值方面起着重要的整合引导作用。通过考察府县对民间文化的干预和作用方式,可以深入了解主流文化在民间发生作用的机制,从而更为地把握中华文化的特质及其变化。

从文化纵向构成和互动路径而言,意在把府县文化视为国家主流文化、社会民间文化和边缘支系文化的中间环节和调适力量。府县文化上承国家主流文化,下启下层大众文化,起着融通和调适作用。通过研究府县文化来认识和把握中华整体文化,是值得探索的研究路径。

从地域文化的特定空间而言,旨在把不同府县境内的文化视为相对独立的、中等规模的、更易操作的研究样本。以往的区域文化研究,一般沿用燕赵文化、齐鲁文化、湖湘文化、岭南文化等概念,其价值当然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它也存在着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一是这些较为广袤的区域内部的文化差异难以呈现;二是在对这些区域文化进行具体研究时,尚需从较小的区域文化单元进行切入。开展府县文化研究,有望找到更能充分呈现文化特征和意义的空间范围和叙事单元,使区域文化研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更易于趋向深化。

从经济运行的视角而言,无论中国古代经济,还是转轨后的近代经济,乃至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县域经济都在宏观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古代社会,小区域经济是最能反映社会形态经济属性的研究领域;而在对迁代经济转轨后的区域差别研究方面,以往的切入点侧重于经济领域内部的部门经济及其对社会层面的影响。事实上,小区域经济发展对于社会生活,环境变迁的影响,在府县视阈内更易探寻。

府县历史文化研究前景广阔以府县为叙事单元开展历史文化研究,可以充分借鉴区域社会史、历史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和经验,既符合史学理论和方法的内在逻辑,又可为历史文化的实证研究提供具体研究样本,学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促进不同学科专业学术群体间的合作。府县历史文化研究在府县范围内把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涉及诸多学科。不同学科专业的研究人员协同攻关,既是顺利开展这一研究的必要条件,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分科治学造成的弊端,更为地呈现历史文化的特质和演进。

带动新材料和新问题的发现。学术界尚未对府县历史文化研究的价值给予足够重视,致使很多相关资料被视为难登大雅之堂的无用或辅助材料,从而未被纳入搜集、整理和使用的范围。在府县历史文化研究的过程中,随着研究视角的转换,以往那些被视而不见或鲜为人知的史料将会引起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和全新阐释,一些历史文化现象之间的关联性就可以得到确立,传统视阈和方法之下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可能迎刃而解。随着新材料的使用,新的问题意识会不断涌现,新的研究领域将被逐渐开拓。

有利于比较研究法的充分使用。比较研究法是历史文化研究中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得到了广泛运用。中观史学视阈下的府县历史文化研究,可以为历史比较研究方法的运用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从时间角度看,历时与共时之间可以进行比较;从空间角度而言,不同府县之间可以进行比较。而府县这一层级规模的设定,可以为历史文化现象的比较研究提供理想的比较对象。

将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府县历史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将有益于阐释一定区域内历史文化的本质特征。总之,中观史学理论视阈下的府县历史文化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矫治历史文化研究领域存在的偏失,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开辟新的学术境界

农业推广论文: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分析

一、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存在的问题

1、培训缺乏专一性,培训时间短。近几年基层乡镇农业技术员培训机会比以前增多,但培训班主要是针对全省情况,没有地域特色,没有根据所在地农作物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每次培训时间较短,多为3~5d,培训效果不明显。

2、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人才流转机制。目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现状是: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评选先进和评定职称不是按能力选拔。选拔人才缺乏竞争机制和有效的人才流转机制。

3、科研、教育、县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与农业生产脱节。一是忽视实用技术研究项目,导致农业科技研究与农业生产实际相脱节。二是受体制影响,高等院校与研究机构往往把论文与获奖作为晋升和发展的主要考核指标,县市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受经费、居住地影响,加之没有试验基地等,深入到农业生产及时线的时间少,导致农业科研、教育与生产实际相脱节。

4、部分农业技术或成果推广的成熟度不够,推广的可行性较差。目前推广的农业技术与成果良莠不齐,有的能给农民带来实惠,也有的反而造成经济损失,严重打击了广大农民接受新技术、新成果的积极性。

5、科技创新难,课题成果转化更难。目前基层农业技术人员从事农业课题研究所需经费基本由个人解决,当课题成果完成后,申报奖项所需要的高额鉴定费也由个人承担,严重挫伤了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了当地科研成果的转化和生产力的提高。

6、基础办公设施匮乏,办公经费紧张。目前基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基础办公设施严重缺乏,基本没有电脑、打印机、照相机、投影仪、仪器等设备。基层乡镇所需农业推广经费基本由乡镇政府拨付,但政府没有设立专项农业推广经费。

二、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发展建议

1、明确职能,理顺体制

(1)明确机构职能。根据政事分设的原则,明确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公益性职能。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要尽量减少抽调农技人员从事行政工作,让农技人员专心致志地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县乡两级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技术服务站的管理,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2)合理设置机构。根据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要求,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结合地方财力实际,选择适宜的形式设置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对于县级机构,要按行业实行综合设置;对于县级以下农技推广结构,要按经济区域或大镇布局设置综合服务站。

2、合理用人,加强培训

(1)确定岗位编制。按照“整合力量、专业互补、精简效能”的原则,由人事、编制、农业部门等按照服务区域实际工作需要,做好人员编制调配工作,农业编制实行垂直管理(即由上级农业部门统一管理)。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站人员编制的确定应按照职责、服务区域范围、耕地面积、农业人口、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工作任务大小和规划等因素综合考虑,不能简单地按农业人口和按一定的比例确定。

(2)创新用人机制。一是实行农技推广人员资格准入制度。严格的资格准入制度可精简农技推广队伍,提高农技推广效率。同时,分流不具有专业技能的非专业人员,让他们从事非公益性的推广工作,进行合理流转。二是实行考试录用制和毕业生到一线工作的制度。在农业技术岗位出现空缺时,应从的农业大中专毕业生中考试录用。制定规章制度,要求毕业生至少要在基层一线工作5a以上,通过实践培养的农业技术员,为农民提供好的服务。三是建立人才合理流动机制和竞争机制。在县市级农技岗位出现空缺时,要在县市范围选聘,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3)加强学习培训。重视农技人员的学习培训和再教育工作,为其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通过培训使农技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素质,适应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鼓励农技人员参加各种类型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学习、进修、培训,包括脱产、短期培训班或进修班等,力争使每位农技推广人员每年都有一次以上的再教育学习机会;制定在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再教育学习激励机制,争取财政在支农支出中列出一定比例,专项用于农技推广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3、创新推广机制,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基层农技推广部门要加强与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各类技术服务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从根本上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自然流转和科技推广自然完成的机制。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在基层乡镇建立示范基地、试验基地、教学实习基地等。农业科研院所与基层农技推广部门的合作与交流,不仅可以提高当地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民素质,还可以把科研院所“高、精、尖”技术与农业生产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开展此项工作,可以使课题研究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4、加强科技创新,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对于基层从事农业科技创新的人才,政府应给予一定资金、物质扶持。对于个人课题研究成果的鉴定,政府应成立相关部门帮助协调解决,加大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推动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5、加强农业技术的熟化与规范确定推广的农业技术除了具有先进性外,还必须具有成熟性,以保障技术应用后效果稳定。农业生产受气候和地理条件的严重制约,因此,农业技术不仅一定要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也要适应当地的耕作制度。为此,在新技术推广前一定要先进行小范围的试验,结合当地实际条件进行改进,提高其成熟度。为了使广大农民尽快应用新技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结合当地条件,对所推广的技术和技术体系制定出通俗易懂的操作规程。

6、落实经费,明确用途建立长效财政保障机制。把农技推广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中,并确定人员经费、培训费、试验示范等业务经费的比例。同时,要加强对各级财政的 审计监督,防止下拨经费被截留或挪用。

7、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建设中,办公设施、仪器设备等必要的设备要逐步配备;同时要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账户,定期抽查,防止固定资产流失。通过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基础条件,来提高基层技术推广的现代化水平。

三、结语

总之,健全和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效能,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当务之急。大力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必将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质量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