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医学研究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医学研究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医学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论文:探讨临床医学研究中的考试与淘汰制

中期综合能力考试时间安排在研究生入学后第三及第四学期根据内外学科分两次完成。考试由医院主管部门(如研究生部联合各学位授予点)负责组织成立研究生学业和考试委员会,考试委员会按二级学科分别组成(如内、外、妇、儿、肿瘤等专业组成),由3-5位(内科与外科可由6-8位)具有临床医学副高及以上职称且在专业领域有一定造诣的博学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半数以上为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考核研究生思想品德、劳动纪律和是否具备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由学业和考试委员会给出评语和评分(满分50分)。中期综合能力考试还包括三基及专业理论(笔试)和临床技能考试(操作),由学位主管部门统一安排考试时间,严格考场纪律。笔试中全部采用选择题,试题由医学研究生考试题库中抽取,类型分为A型题(选择题,又分A1、A2、A3、A4型)和B型题(配伍型),考试题目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联系临床。

公共科目、基础科目、临床科目的分值比例分配为10%、20%、70%,共300道试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基本技能的考试包括实践操作和临床思维能力,考官由学位主管部门在各学业和考试委员会成员中抽取,采用多站式方式进行测试,考区设有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如体格检查、胸穿、骨穿、伤口缝合等多项临床技能操作。根据考试内容分为若干考站(每站设两名考官),考生以抽签的方式依次通过考站接受实践技能的考试并有现场提问,每位考生必须在同一考试基地的考站进行测试,需进行3站式考试。每站5-10分钟时间分值50分(其中提问占10分)共150分。考试完成后计算两门总分并加上学业和考试委员的评分(满分500分)。

1引进激励机制、推行研究生按比例末位淘汰制

对在课程考试和中期综合能力考试成绩者(如总分在前十名)给予一定的奖励(以奖学金或优先去名校交流、优先留校等形式)。课程考试和中期综合能力考试均通过者颁发研究生资格考试合格证书,凭此证书方能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同时按研究生考试人数5%的比例实行总分末位淘汰制(软淘汰),软淘汰者可延长学习时间,参加下一学期的中期综合能力考试进行补考,重新考试合格者方能进入论文评阅和答辩阶段,重新考试仍在末位淘汰之列者将终止研究生学习(硬淘汰),或与后期没有通过论文评审和答辩的学生(按研究生总人数3%的比例)发给研究生肄业或结业证书。

2讨论

有关数据表明,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在世界上位居前列[1]。研究生的入学门坎大大减低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控制尤为堪忧。因此,如何保障在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的同时,稳步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建立科学、规范的质量保障体系,也是当前医学研究生教育面临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2]。并以此为导向与研究生的培养教育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南华大学附属及时医院在2009年后改革研究生中期考核制度,推行临床医学研究生资格考试和淘汰制度。通过这一制度的建立,让每个读研的学生从入学那天起就有危机感,认识到必须努力学习才能拿到学位,一改往日部分学生上课纪律散漫,不重视临床技能学习,科研实验马马虎虎的态度,学习的紧迫感增强,而毕业论文的质量也大有提高。根据相关统计,今年省教育厅学位办对医院147份毕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进行抽查,在实际抽查的58份硕士论文中,经专家评审论文8篇,占14%;良好论文34篇,占59%;合格论文14篇,占24%;不合格论文2篇,占3.4%,相比以往,及良好论文比例增加而不合格论文的比例明显下降。

近3年来,共有11名学生没有按照研究生培养制度要求毕业,淘汰率为2.8%,消除了不合格者获得学位的现象,提高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国外许多国家都实行严格的研究生资格考试制度。例如:法国资格考试形式多样,且有一定比例的淘汰率;“资格考试”也是美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制的核心环节[4],只有通过“资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论文写作阶段,“资格考试”是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的基本措施。他们认为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恰当的地方,有些学生不适合做研究,就应该通过恰当的机制淘汰出去。研究生按比例实行淘汰制有利于加强激励与竞争,国外各高校可以对本校录取的学生采取“宽进严出”的政策,一般高校淘汰率控制在3%以内,重点高校淘汰率控制在5%以内,以解决个别学生混文凭问题,以维护重点高校的社会信誉。美国也实行严格的研究生“淘汰制”,研究生入学率高,淘汰率也高。一般院校研究生淘汰率在10%~15%,部分知名大学可达30%~40%[5-6]。相比之下,中国研究生淘汰率很低,过分注重研究生入学考试,而轻视学习过程的考查[7]。而只有加强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以考促学,建立研究生淘汰制度,才能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医学研究生教育不但在管理上有创新,还要在教育制度上进行创新,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也应采取“宽进严出”的管理办法,加强入学后的严格训练,推行研究生资格考试制度,实行优胜劣汰制,严格把好“出口”关。推行研究生资格考试制度,有利于医学研究生主动适应医疗市场发展的需要,毕业后可顺利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增强自身发展和竞争能力。面对研究生大规模的扩招,我们认为引入研究生资格考试和淘汰机制并严格贯 彻落实,同时建立健全相关的激励机制是提高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

医学研究论文:分析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革新思路

1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改革的思路

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现有6个硕士学位点,涵盖10个基础医学学科,这些学科也是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公共平台。为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经过与广大导师论证,学院大胆地进行了研究生课程的改革,实施模块式教学。可供研究生选择的模块有:①平台课程模块,包括公共医学基础课程和学科课程;②进展课程模块,主要进行学科前沿进展介绍;③实践课程模块,主要进行技术方法操作训练;④学术活动模块,开展名师讲坛、博士论坛和研究生创新论坛活动。与先前的研究生课程相比,新课改中增加了基础医学研究进展、学术活动类课程模块。根据医学科学研究技术的进步,完善了技术方法类课程模块的内容,通过打破成规、精选教学内容和丰富课程内涵,达到加强课程的基础化和综合化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完善研究生知识结构的目的。

2课程改革的实施措施

完善课程改革组织机构。成立了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由基础医学院院长担任,主管研究生教育的副院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则由各学位点负责人担任。主要职责是对新课程的实施提供各方面的保障,并及时解决实施过程的问题。课程改革实施方法。组织各学科专家进行平台课程和模块课程内容的整合,确定该专业该水平导师开展新进展讲座。课程结束时,要求结合课程内容及自身专业研究方向进行文献综述。课程教师和参与课程学习的体系共同参与内容的讨论。学术活动类课程模块。2007年开设组织实施博士论坛和院士教授讲坛,以营造青年教师、研究生与博士、教授面对面交流的学术环境,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研究生很少接触其他专业导师的问题[3]。校内共有20名博士和10名教授,校外邀请到4位院士和40位着名学者通过专题讲座和报告的形式参与到研究生模块式教学改革中。此外,以研究专题的方式,实施多学科联合的学术沙龙,如神经生物学研究沙龙、血管发生和生成研究学术沙龙、群体遗传学研究沙龙、宁夏地道中草药有效成分研究学术沙龙等。通过不同学科就同一问题的研究思路的展示和讨论,师生的视角得到了延伸、方法获得启示、思路更加明确。为了提高研究生科技创新的热情,举办了神经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研究生创新论坛,组织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学院从事神经科学研究的研究生站在讲台上,展示研究思路和结果。技术方法类课程模块。技术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医学研究目标的实现和结果的可行度。为此,开设了细胞培养技术、分子生物学实验、电子显微镜技术、形态学技术与方法、高级生物化学技术、免疫学实验技术、病理学技术与诊断病理学、分子病理学、生理学实验技术。由具有丰富研究经验的教师和技术室的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提供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考试除了相关的理论测试外,主要是以学生的实验结果作为评分标准。为了上好实验技术课程,组织多学科导师及实验室技术人员,编写了两部针对研究生的技术教材,即《女性生育力保存技术》和《形态学实用技术》。这两套教材对课程的有效实施及研究生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各课程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实施年终学位点考核,听取学位点对研究生课程实施的效果评价,并收集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意义,对授课内容和方法进行及时必要的调整。

3结果

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研究生课程改革的效果。问卷调查针对2007级、2008级研究生,调查人数为100人,回收有效问卷80份。问卷涉及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课程选择和意见反馈四方面内容。同时,对20名调查人进行了此项目的定性访谈,主要内容包括上课的主动性,总体感受和需要进一步改进之处。课程设置。对课程设置的调查包括课程门数,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知识量和课程质量四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对模块式教学改革的课程设置总体认可程度为76.96%。课程教学。对课程教学的调查包括课程授课的知识量,授课内容的深度,与本科课程的区别,授课效率,专题讲座的次数和跨学科课程讲授六个方面,调查结果表明,研究生对模块式教学改革的课程教学总体认可程度为72.15%。课程选择。在所设置的两个课程平台和三个课程模块共35门课程中,研究生对各课程均有选择,其中选择生命科学研究进展的人数最多,占被调查人数的89.78%。实践类课程中分子生物学实验位居第二,为61.76%。细胞培养技术(60.23%),医学研究方法学(52.87%)和博士论坛(43.57%)分列第三、四和五位。定性访谈。分析定性访谈资料发现,课程改革后吸引力增强,多数研究生自述其上课的积极性有所提高,总体感觉良好。同时,部分研究生认为,改革后的课程安排需进一步完善,如课时偏长,时间不固定,小组人数太多,增加互动时间等。

4讨论

本课程的改革是本着建立富有先进性、有利于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宽口径课程体系的原则,妥善处理好经典内容和近期进展的关系,优化学科资源,构建具有创新性的交叉学科培养平台,去掉低层次课程,整合内容相近的课程;鼓励开设跨学科、实践性强的课程和多样性、高容量、短周期的科技前沿专题讲座。 从培养研究型的人才角度出发,制定各学科的学位课[4]。其特点在于:①在公共课模块基础上加上了学科研究进展,强调了在学科发展的大背景下地介绍课程的基本概念后,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学科的前沿。②学术沙龙的开展力求使各门课程在加深和拓宽研究生基础理论、学科知识面和专业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既有所分工,又相互补充,共享有限的研究生培养资源。③学术活动模块通过引入院士讲座提供给学生相关领域的国际前沿信息,院士的风采和对科学问题的引出和解决思路深深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生涯。④研究生创新论坛和读书报告会锻炼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提出问题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提升研究生课程的教学目标。⑤技术课程模块不但使学生了解了各种技术解决科学问题的正确方法,且对学生技术操作进行了规范,最主要的是,学生通过技术课程的学习,与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熟知了不同科研平台拥有的技术优势和大型共享设备,为以后课题研究过程中技术问题的及时解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研究生课程改革实施3年后,对参与课程改革的2007级研究生问卷调查显示,对改革后课程设置和教学的总体认可度均达到了70%以上,有效地解决了以往研究生课程分科过细,知识结构狭窄,教学手段方法单一等问题。在问卷的意见反馈中,研究生对课程改革持支持态度,并认为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进展类和实践类模块课程的建设,合理制定课时,增加互动性,增加研究生动手的机会和时间,使研究生课程更具吸引力。

总之,通过学科平台课程的搭建和技术方法类课程模块的建设及学科进展和学术活动的展开,使学生具备尽可能宽厚的知识面,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其科研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为今后进一步改善研究生课程的设置提供了参考。

医学研究论文:新世纪临床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新的历史时期,人们健康意识、维权意识和医疗需求等均在不断提高,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必须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不但要加强医疗法律法规和医德医风教育,增强医疗风险意识,强化伦理道德,提高临床技能和创新及写作能力,并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而且还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使其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临床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主题。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首要任务。现行的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主要采取学校与医院相结合的模式,从学生逐步过渡到医生,但目前还普遍存在重视专业学习和技能培养,轻视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现象。

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服务性及社会性极强的科学,研究生进入临床阶段后,需要按培养方案进行严格的临床科室轮转培训,使其不但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娴熟的临床操作技能,而且还要懂得医疗法律法规、具有医疗风险意识和高尚的医德,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一、医疗法律法规教育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文化飞速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医疗法律法规逐步健全,患者及其家属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由于医疗技术发展水平本身的局限和各种错综复杂因素的影响,医疗纠纷在所难免。因此,为确保医患双方的利益,在临床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加强医疗法律法规教育,使其懂得国家及地方政府颁布的医疗法规显得尤其重要,这些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等。同时,为减少医疗差错,提高医疗质量,临床研究生还必须懂得和严格遵守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的核心制度,如首诊医师负责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知情同意签字制度,等等。

二、医疗风险意识教育

医疗风险是指医疗过程中不确定的有害因素,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死亡或伤残,包括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疗意外、并发症和医疗纠纷,存在于医疗工作的各个环节。医疗风险意识指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行为时,对所承担风险的认识程度,通过风险意识教育可使研究生明确医疗风险观念,有效防范或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医学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按注册的执业地点、类别及范围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等业务,面对的是有生命、有情感的人,是一种高技术、高风险的医疗行为。同时,有些社会不法分子刻意用各种手段进行违法活动,侵犯医疗机构及医务工作者合法权益的现象越来越多,加大了各种医疗工作的风险。

医学研究生社会阅历浅、生活经验不足、经历不丰富,加强研究生医疗风险意识教育非常必要,培养研究生在懂得和遵守医疗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提高医疗风险意识,正确面对各种医疗问题,理智解决,学会保护自己。

三、科研诚信与伦理道德教育

医院在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的过程中,要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加强诚信教育,要求研究生在学习和科研工作中具有坚定的科研意志,不怕困难、不怕失败,遵守科研道德,诚实、守信、求真、务实、严谨、淡泊名利、不弄虚作假。尊重前人的工作,不能抄袭或剽窃他人的成果,不把一切成绩据为己有。科研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诚信是学术道德的基本原则,怎样强调都不过分。

医学研究生今后的工作对象是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不仅要治疗患者生理上的疾病,还要治疗患者心理上、思想上的疾病,这就要求医者不仅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素质,还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操守,在目前患者对医生信任度下降、医患关系紧张的形式下,思想道德教育非常必要。要培养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医疗工作中,摆正个人利益,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既重视个体的发展,又重视社会的整体利益,在社会利益中体现个人价值。培养研究生首先要有高尚的医德,把“救死扶伤”作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献身医学,具有“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责任感,做到“三好一满意”: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具有爱心、耐心、同情心,关爱患者,尊重患者的信仰和隐私保密的愿望。

四、临床综合技能培养

临床医学的本质是实践医学,医学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是目标中的核心指标之一。目前的临床研究生临床能力普遍不太高,临床知识视野狭窄,体格检查顺序不正确,手法不规范,病历书写不完善,病程记录不详,鉴别诊断依据不充分,病情分析缺乏逻辑性等。医院必须加强临床专业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导师及导师组成员必须有很强的责任心、娴熟的临床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带教经验。

研究生临床技能的培养,可由有关管理部门组织协调,各科室负责人或导师本人主导,制定详细 的临床能力培养方案,严格要求研究生在二级学科范围内进行的临床操作训练。要求临床研究生定时定点查房,接触患者,从接诊、检查到治疗,从门诊到病房,按整个医疗程序培训;要求研究生动手锻炼,规范基本操作;要求研究生珍惜临床实践和操作机会,跟随带教老师值班,掌握诊疗技术,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在临床技能培训过程中,让研究生参加科室的病例讨论、术前讨论、会诊,以便获得各种临床经验和教训,掌握本专业常见病的诊疗技术。对于医疗病历书写质量的培养,好根据病历情况进行个体化教学,认真检查研究生书写的病历,一对一指导,因人施教,及时纠正错误。

培养研究生临床能力,医院要健全严格的临床考核制度、临床能力评价指标、考核指标和具体考核方法,定期进行考核,客观、有效、公正、公平、规范地评价。建议分学科系统进行,各有所不同或侧重,如外科系统主要考核手术操作,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考核评估,内科系统主要考核辅助诊断方法及有关检查。

五、创新与科研能力培养

科研能力培养,是医学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手段,是出医学人才、医学成果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科梯队建设的重要内容。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好的办法是从事科学研究,通过科学研究,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培养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提高临床阶段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医院要加强实验室平台建设,为研究生进行科研实验提供条件,组织研究生选修科研设计与方法的课程或参与有关的科研讲座,参与各种形式的科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掌握必备的科研知识与方法。同时完善培养的激励机制,对有创新思路的研究生予以一定的经费支持,激发创新意识,催生创新成果。

指导老师要启发、诱导研究生对科研选题的思考,鼓励主动寻找方向,主动寻求答案,寻求解决途径。老师不干涉研究生对实验设计的想法,鼓励有独立见解,但要关注,放手不放眼,不能由其胡思乱想,要有科学的态度。选题是保障课题质量的基础,要求研究生在查阅本专业领域和相关专业领域文献资料达一定数量之后,结合文献和临床实际,考虑有无创新性来确定科研选题。注重选题与临床的关系,与过去和将来研究的联系,确保科研工作的连续性,以形成系列研究,既易于出成果,又易于提高临床医疗水平。研究生开题后,管理部门和指导老师要严格监管科研实施的每一个过程,每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和指导。

六、研究生学术论文撰写能力培养

研究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写作能力的高低可作为衡量其成熟度的标志,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直接体现。论文,特别是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论文的撰写,是研究生所做工作和进行科研的总结,是多年学习成果的最终体现。论文的题目、摘要,前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语等每一个部分各有要求,论文要有创新性,文字要明白、通畅、精炼,反复修改,达到发表水平。为了提高研究生论文水平,可组织研究生多参加学术会议,及时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近期情况,鼓励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医院可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对发表高水平论文的研究生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评选研究生可作为先决条件。

七、个人素质培养

新的医学模式涉及生物科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与社会、人文及其他自然科学交叉、融合,这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发展中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结果,要求医者从心理、社会、环境等多角度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医院不仅要培养研究生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研究生学习、借鉴人类文化遗产,对哲学、历史、文化、艺术、伦理等各个领域均有所涉猎,具有人文科学的知识与素养。

1.着装举止

医疗工作中,医生的个人形像非常重要。要培养研究生注重仪容仪表,个人的面部、头发干净利落,不留长指甲,衣着整洁,举止端庄,态度诚恳,面带微笑,与患者谈话时视线保持在同一水平线,适当安慰性接触患者,以证明自己值得信赖,有助于医患双方的沟通和交流。

2.沟通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技巧和方法在疾病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医患间的沟通及交流障碍是导致患者不满引起医疗诉讼的首要原因。现在的患者应被看成是生物的、社会的、有主观意识的个体,有学者做了这样的研究,患者诉讼的主要原因80%以上是由于沟通和交流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医院要培养研究生的沟通能力和技巧,可举办有关医患沟通的讲座和实地训练,或者组织研究生观看指导老师如何进行医患沟通,要用患者熟悉的词汇简洁明了地解释病情、治疗手段、检查目的等,熟练回答患者及其家属的问题,了解患者的所需所想,了解患者和家属的意见和建议。

医患间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能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拉近医患关系,可以避免或减少医疗行为中各种不必要的纠纷和事故,得到充分配合,利于诊断和治疗,出现问题时也能协调解决。

3.换位思考

人们的健康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患者对医疗的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日俱增,医生不仅治病,还要“治人”,不仅是健康保健的提供者、决策者,还是健康教育者。“医者,非仁爱之心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指导老师不仅要做好良好医德、严谨治学的表率,还要培养其学生成为具有精湛医术、人格健全的高素质仁心医者,学好做人,学好本领,大医博爱。多站在患者的角度想一想,换位思考,不凭想当然地不征求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而实施治疗。多替患者考虑一点,双方矛盾随之减少一点,医患关系则会得到缓解。

4.正确处理几大关系

现阶段的研究生大多是1990年后出生的独生子女,整体协作能力不强,医院要鼓励研究生融入团队活动,正确处理几大关系,包括与指导老师的关系、与所在科室及轮转科室主任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与研究生管理部门的关系、与同学、同事的关系。培养研究生尊敬长辈和上级,虚心请教、与同学、同事和谐相处,能在高速发展和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健康、开心、愉快地学习、生活和工作。

5.终身学习习惯

医疗卫生服务从形式到内容不断改变,学生学到的知识很快就过时,医院要培养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自我学习技巧和阅读技巧,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不断补充新知识,不断“充电”,这是成为一个临床医生的一个基本条件。

八、结语

医学研究生是医学领域高层次的人才,是国家医学发展的希望,也是医疗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后备力量。高质量的医学研究生教育 有利于提高整个医疗体系的教育质量。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素质的提高。研究生导师队伍素质的高低,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医院要加强导师素质的培养和责任感,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完善导师责任制,切实从临床、科研、生活等各方面给予研究生教育和指导。医院要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的每个环节,严抓各个环节,提高临床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之成为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医学研究论文:医学研究生自主实验能力培养

1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现状

目前,研究生教育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教学方法不合理

①研究生教学方式与本科阶段类同,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层次不清,内容重复,教学仍然以灌输为主要形式,学生学习方法也比较被动,无法为学生提供深层次思考的空间[5]。②片面强调自学,任由学生自主检索文献和撰写论文,但对于初入学的研究生来讲,尚缺乏判断文献质量的通用标准与规范,而与之相关的论文写作指导又跟不上,造成教育质量难以保障[6]。

1.2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不足

我国高校的教学单位基本以学科来设置实验室,并且主要是针对本科生教育,因此,研究生入学后,主要进入导师自建的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事实上,一方面拥有实验室的导师只占少数;另一方面,即使导师自建有实验室,也往往是针对博士生的科研需求。这种现状造成硕士研究生教育处于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而勉强进入实验室的研究生,也由于缺乏实验能力的培养,操作能力差,在科研学习中容易受挫,无法建立对科研工作的热情,即使勉强完成硕士课题,也无法保障教育质量。上述情况对于临床专业的研究生尤其严重。

1.3学生自身实验能力不足

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很多学生考研只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并不具备投身科研工作的热情。对于很多非“211工程”高校的学生,一进大学就准备考研,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最终造成一大批研究生的入学考试成绩很高,但是科研能力极差,甚至达不到一些知名高校本科生的实践水平。这批学生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对于分子医学常用技术的原理掌握的很好,但到具体操作就不行,实验中的防护措施不了解,对实验室设施人为损毁严重,且容易对自身健康带来危害。事实上,上述问题的产生既与研究生个人因素有关,又与本科阶段所处院校实习管理不善有关,同时很大程度上也是我国医学研究生招生制度和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制约的结果[7],因此,在研究生的培养阶段,夯实实验能力基础,使学生的实验能力与理论水平相匹配,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8]。

2改革的措施

面对上述现状,综合国内外的医学研究生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以下改革措施,以应对新形势下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培养需求[1,3]。

2.1课程设置改革

改变以往的课堂教育模式,缩减理论授课课时,增加实验学时至总授课学时的60%。实验课程为小班教学,每班学生不超过18人,2-4人为一小组,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从而杜绝类似本科阶段的1人做实验,其他人旁观的现象。实验授课教师实时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对具体实验的理解程度。使学生在尽可能掌握实验技能的同时,从实验中理解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学习科学思考和提出问题。课程实施过程中,于期中和期末分别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2实验教学改革

2006年以来,医学院克服多种阻力,整合实验场所,集中优势资源,建立了医学研究生教学实验中心,并采用专家指导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管理运行模式。该中心以研究生培养创新平台建设为基本内容,重点建设与医学研究生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相关的基础性平台。初步实现了实验教学资源共享的综合性和开放性,并得到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支持。截止2011年8月,该中心已完成三届超过1,100名研究生(含同等学力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2.3研究生创新实验项目

自2008年起,在台湾“光华教育基金”的资助下开展了医学研究生自主创新实验支持计划,即研究生完成医学细胞分子生物学课程学习后,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实验技能以及医学研究生创新实验平台条件,并结合自身专业和科研兴趣,成立创新实验小组(1-3人/组),1人负责,其他成员协助,自行设计具有创新性的实验课题。然后由医学院组织专家对该创新课题要求的实验技能、技术难易程度、实际操作性以及创新程度进行评审,选出最适合开展的方案立项,由教师点评,学生修改实验设计方案后正式启动课题。同时,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创新小组按照项目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进入项目实验研究阶段。期间,指导教师从操作流程、实验步骤、结果分析、资料总结等环节予以必要指导、评估及考核。课题完成后由主持的研究生负责结题和汇报成果。

3取得的成果

自进行课程设置改革和建立研究生教学实验中心之后,根据学生反应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的实验操作得到普遍的提高。特别是对于非“211工程”高校的学生,从起初对实验工作基本一无所知到可以独立承担一些常规的课题项目,成功的树立了他们的科研自信和热情,为他们此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迄今为止,医学研究生自主创新实验已开展了3年,针对2008级,2009级和2010级三届学生,共审批项目72项,每个创新小组获资助10,000元。从查阅文献、设计实验、开题、实验、分析数据,到撰写论文,所有过程均由小组成员独立完成。通过这个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性,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及独立科研的能力。这些学生中很多人都是以 毕业生的身份完成了学业。

4总结及展望

上述改革措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事实上,目前取得的成绩距离我们的预期还存在一定差距。根据学生问卷调查,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科研热情,他们期望实验课程中小组能分的更小,公用仪器设备能够更加充足等。这些问题为今后的工作方向提供了有效的线索,使我们在未来能够更好的为医学研究生教育提供指导和服务。研究生自主创新实验自开展以来,学生们的获益良多,但发表的科研论文并不多。这主要与该中心教学任务繁忙,能为研究生自主创新实验小组提供服务的时间较短有关,即每年的及时个学期(3月-6月)为研究生自主创新实验小组实施期。当然,我们也在及时总结经验,并努力改进。此外,近年来,医学院的研究生生源质量出现下滑,这与学校地处西北有较大关系。当然这也是启动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总的来说,基础医学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并艰巨的课题,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不断提高自身的同时,也关注国内外的近期进展,借鉴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应当前医学研究生教育需求的教育模式,不断完善,力争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医学人才。

医学研究论文:基础医学研究性教学实践

一、在实验教学中树立研究性教学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基础医学对于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机制及探索新的治疗策略有着重要意义,是临床医学与生命科学有机结合的桥梁,为医学难题的解决及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分子生物学基础[5]。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引人瞩目的发展,从分子水平上探索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不仅已具有现实可能性,并且已显露出巨大的优势。该方法拓展了疾病的治疗策略,是未来医学发展的趋势。作为重要的基础医学教学内容,基础医学实验除了培养学生基本科研方法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外,还兼具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优良的心理品质的任务,进而为其科研能力的锻炼与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目前基础医学教学中,重视课堂理论教学,而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充分发挥实验课的优势,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研究性教学,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合作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研究性教学已在许多高校中进行了实践,把它纳入基础实验教学也十分必要,但要从基础做起,在实验教学中融汇研究性教学的理念,逐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发挥研究性教学的优势,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二、实验教学中贯彻研究性教学的制约因素

鉴于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目前发挥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优势,贯彻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中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主要有:

1.学生依赖灌输式教学。由于从小学开始的灌输式教育,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习惯于老师逐步地展开教学内容,习惯于完成没有研究性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6]。在实验教学中,自然也习惯按照教材或教师的讲解,被动地完成实验,而不是积极地思考、设计、实施实验。要真正摆脱授受式教学,参与研究性教学,实现研究性学习,使实验课能真正地发挥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作用,还存在学生适应的问题。

2.学生缺乏基本的科学研究素养。参与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基本实验技能,如熟悉所进行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操作;能利用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查找文献并正确筛选检索信息;掌握科研仪器的操作与结果分析技能,以及论文撰写技能等;此外,敏锐的观察能力、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谐的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长期的灌输式教育,使很多学生在这些方面比较欠缺,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基本科研精神的培养,进而更好地实施研究性教学,同时也使实验课走向深入。

3.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传统教学中,课程被视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长期以来教师形成了被动、消极执行既定课程计划以及按计划培养学生的心理定势,不仅导致教学内容陈旧单调,形式单一,验证性实验多而探究性实验少等状况,也制约了教师在研究性教学中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同时,一些教师自身科研能力或教学能力有限,如知识面狭窄、教学实施渠道单一等,也制约了研究性教学在实验教学中实施。要在实验教学中贯彻研究性教学模式,需要教师首先改变教学理念,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和能力,从而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

三、在实验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方法

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只有科学严谨的实验才能得出可信的结论,促进科学的发展。实验带教老师在辅导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贯彻研究性教学理念,不仅要传授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使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及探索精神,进而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立题、设计、到实验的准备与实施,以及问题的解决等各个方面,都要贯彻研究性教学的理念,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着重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的能力。鉴于研究性教学对学生和教师都有较高的要求及其实施的难度,其在实验教学中的实施需要逐步开展,理念现行。下面就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方法作一探讨。

1.在实验过程中,锻炼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为其科学素养的形成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夯实基础。

(1)实验前的充分准备:磨刀不误砍柴工,没有充分的准备,不仅会延误实验进程,甚至可能造成实验结果的不可信。实验前,要改变以往由实验教师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学生按部就班重复实验的传统模式,提倡由学生独立完成,并重视准备工作的外延和内涵,从资料准备、实验技术准备到实验用品准备,做好课题设计和进行研究的技术准备。这一过程对于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细心的实验习惯,逐步提高科学素养有重要的意义。①资料准备。实验前,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课题设计要引导学生大量查阅近期相关文献,这样不仅可以使其获得一定的知识储备,避免重复性研究,同时也有助于了解相关课题的新动向,拓展其实验思路,使其立题着重解决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未曾涉及过的问题,从而使其所进行的研究更具有价值;②实验技术准备。确立了实验假设,明确了实验目的,下一步就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来支持并证明假设。首先可以鼓励学生多看相关资料,独立选出恰当的实验方法。此外,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实验技术的基本原理,还要求其了解影响实验技术的重要因素,从而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能够很好地控制实验条件,使实验结果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同时,规范的操作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要规范地示范每一个具体操作,尽量减少操作误差,提高实验的可重复性[7];③实验物品准备。实验前提前准备好实验物品,要求学生对于某些实验试剂及器材的特殊实验条件要做到心中有数,比如实验样品的准备、实验溶液的正确配置与保存,以及有特殊要求的无菌溶液及无菌器材的准备等。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实验时间,缩短实验进程,而且也使正确实施实验的条件得以保障,减少失误机会。这不仅是实验成功和可信的前提条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

(2)实验方案的严密设计与严格实施。①合理设计实验,进行有效的预实验。首先,每一次实验都要求学生充分认识所要做的内容,明晰实验的目的,围绕目的,合理设计本次实验。同时,配合科学的科研方法从宏观方面比如实验组、对照组合理与严密的设置,到具体细节比如绘制加样草图等等,培养学生严密的科学思维。其次,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实验。预实验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过程,每一次实验的环境温度、试剂生产批号及浓度、溶液的pH值、标本处理时间,甚至是实 验仪器的性能和稳定性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通过预实验,有助于摸索具体的实验条件,尽量减少误差,达到的实验效果,同时还可以有助于学生熟悉和掌握实验重点和关键步骤,发现实验细节问题,有利于实验有条不紊地进行,避免细节的遗漏。严谨合理的预实验还有利于实验本身及实验技术的改进。此外,预实验也可以避免时间和实验用品的浪费,使学生形成节约的习惯;②实验过程中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所出现实验的现象进行多方观察与思考,善于从中发现细微变化或差异,并思考其出现的可能原因,同时逐步深入地进行研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当出现与预期不一致的结果时,不要轻言放弃。实验过程中存在很多难以预料的因素,一方面要善于思考,从中发现问题;另一方面,要积极寻求新的解决路径,通过多方论证来证实。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做好实验记录和实验小结,这并花费不了多少时间,但详尽的记录一方面可以避免遗忘,同时在出现失误或未能达到预期结果时,可以帮助寻找和排除原因;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更加细心地观察实验现象,深入思考所出现的结果的可能原因,有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正确客观地分析实验数据及实验结果:实验是一个培养、锻炼、提高与创新的连续的渐进过程,在实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失误或其他错误,要引导学生科学地分析与思考,结合具体的情况正确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一方面要相信自己的实验结果,若有与文献不符者,可扩大文献检索范围,查找相关依据或比较设计的异同,找出差异存在的可能因素,但要保障结果的确实可信;另一方面,若是存在问题,则要积极考虑可能的原因,比如是操作误差、技术误差,还是其他因素等。把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在异常数据与结果中,发现问题,改进实验,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但最重要的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相反,若是一味追求所谓的“合理结果”,会造成的实验结果的偏倚,也可能会掩盖问题或错过新发现的机会,因此而失去潜在的有价值的创新点,是得不偿失的。

2.结合实验,贯彻研究性教学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科学素养。

(1)兴趣的培养: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兴趣是好的老师,而好奇心和求知欲则是激发学习热情的催化剂。所以,要结合学生个人的兴趣及特点,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从实验的选题,实施,到结果的讨论,教师始终做好这一过程的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角色,而要给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较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未知领域,对于某种实验现象的认知,不存在所谓的“标准答案”,要培养学生的怀疑和探索精神,鼓励提出不同的见解,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发掘自身潜在的能力。

(2)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首要社会职能和根本的社会价值体现。无论何时,高校创新都不能离开培养创新人才这一根本性的任务[8]。创新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笔者认为就实验而言,创新存在于许多方面,大到立题,小到实验细节问题,都可以创新,其重点在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进行解决的过程,既是一种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也是一种不畏困难的实践勇气。我们所进行的实验基本上都是探索性的,没有现成的道路可循,在实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新问题,一方面要多和老师、同学沟通交流,听取或者总结别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验,加以选择地利用,少走弯路;另一方面,要多思考,不断培养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随时随地都可能有新的思维和创新亮点的出现,这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所以,作为学生自身来说,要做好准备。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鼓励学生不断地学习,不仅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也要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扩宽知识面,拓展思维,摆脱思想僵化、一成不变,孕育创新,同时,要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提出合理的假说,进而设计科学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活跃的思维是创新的前提,要锻炼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比如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纵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等。

(3)团队精神的培养:一己之力是非常有限的,团队合作在当今的科研领域是一种强大的竞争力,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关键的一环,都有其特别的优点,发挥每一个人的特长,可以使实验更加高效地进行。此外,团队的凝聚力可以激励团队中每个人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加强彼此之间相互合作与交流,有利于共同提高及迸发出新的观点想法,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责任心,比如首先要做好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内的工作,不影响整个实验团队的实验进程,并能起到带头促进作用;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团队中要虚心学习,多探讨与交流,提高默契;成员之间要彼此信任,有效沟通,等等,这些也是进行科学研究必备的基本素质。

(4)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教学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必须依靠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心态、能力等心理因素[9]。在实验过程中,要多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鼓励其正确地面对遇到的问题,积极需求解决途径,调整心态等。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本门学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也可以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养成健康的竞争意识与开放的心态等,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3.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实施研究性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的知识结构,同时还要求其具有较强的课程组织与驾驭能力。作为教师自身,一方面,要树立研究性教学的理念,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把近期的研究成果及时整合到教学内容之中;同时,要倡导创新理念,把对于问题的独立思考渗透到教学之中,从而给学生更多的启迪;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教学手段的改进,提高教学水平。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双边互动的过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是一种沟通合作进而相互促进的关系[10]。研究性教学,对教师的教学及对学生的学习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贯彻研究性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共同发展。医学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医学生的素质教育既是具体的、细致的,又是多元化的综合,从基础知识的积累及临床专业素质的培养到科研能力的提高,从探索精神的培养到创新能力的激发,从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到人文精神的提升等,是一个循循渐进的过程。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贯彻研究性教学理念,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为了向社会输送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和相应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

医学研究论文:中医学临床医学研究生能力的探微

1研究方法

所选的案例证型不能过于单一,要具有一定的辨证难度,以起到训练学生中医辨证、类证鉴别的基金项目: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新开课程建设项目能力;在模拟诊疗之后,引入病症现代进展研究,内容涵盖鉴别诊断、诊断依据、临床治疗以及药物研究进展等,使教学内容更贴合研究生的学习方向;并对学生在中医经典的学习和运用提出要求。教学模式主要为:通过案例阅读,引出课堂提问内容,再进行问题分析,期间加强中医经典基础的复习与巩固,并在现代医学进展方面予以介绍,回顾总结。

2结果

在案例式教学结束后,对研究生进行本课程测试,病症为非授课内容,形式仍同研究方法,分析成绩并与前比较,每位研究生写一篇学习心得与建议。

2.1案例式教学前后学习成绩分析

分别对病史完善、理法方药、经典理论三个方面进行前后比较,均以百分制计算(见表1),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从表1可以看出,研究生在理法方药、经典理论这二块学习成绩提高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2学习心得分析

案例式教学结束后,每位研究生需完成一篇学习心得,其反馈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在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综合分析等方面是否有提高并提出建议。由表2可见,研究生学习能力提高人数所占百分比较高,说明案例式教学方法在形成良好思维方式、不断总结的基础上使研究生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进步。收回的33份反馈表中,27份提及希望其他临床课程采用相似的教学模式,21份建议在案例的设计上可多系统渗透,2份认为教学过程比较紧凑,适应能力有待提高。

3讨论

案例式教学法是通过模拟真实的事例,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体验、分析、决策,从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该方法多年来一直被广泛用于经济学、金融学、法律学、商业和法律课程的教学中。

20世纪80年代末,案例式教学法传入我国,逐渐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接受并广泛运用。案例式教学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其教学目的在于发展学生运用与课程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故而其面对的教学对象需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所以我们选取在临床专业课程中应用、实施案例式教学法,其授课对象均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学生在本科课程中已基本学习掌握了《中医内科学》常见病症的相关基础知识内容,但仍存在临床思路较为书本化,不能有效地把基础理论知识结合临床,中医诊疗辨证较为单一或辨证片面,从而导致处方用药的不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均反映出我们中医学类学生中医临床辨证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而学习能力的提高通常所需具备的三要素———规范的学习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对研究生而言更应在学习方法上予以引导,他们普遍基础理论较扎实,但临床分析能力尚有欠缺,所以我们尝试在教学授课中通过案例式教学法,选取典型中医常见病症案例为引导,在方法学上予以指导,以有目的的提问为主线,进行情景式、启发式教育,教学过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附加提供一些让学生能够参与、融入的背景资料,使学生感觉如同亲临其境,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主动性。并且,我们在问题的深入过程中穿插加入相关的中医基础、经典理论知识以及该方向的新进展,使学生在复习巩固、开拓视野的同时又做到了融汇贯通,从而达到较好的中医内科学临床理论课教学效果。事实证明:案例式教学在学生中的反馈较好,特别是在提高学习能力方面尤为明显;而且这种规范、严密的案例设计,对提高学生的技能也大有裨益。在收回的33份反馈表中,也表明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的认可和期待。

由此可见,以案例式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手段,逐步引导学生诊疗思路,在课程内容深入的同时,切入教授中医内科病症相关临床进展知识,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既解决学生临证辨治能力薄弱、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又弥补其临证治疗进展内容缺少的不足,对促进学生能力提高有一定作用。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使案例式教学方法更切合临床实际、更有利于学生成长是我们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医学研究论文:基于转化医学研究思路与模式综述

1中医药转化医学的特点

1.1中医药特点和规律符合转化医学理念

转化医学概念是新的理念,但其涉及内容并不是新的。转化医学研究旨在消除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之间的“死亡谷”。两千年前,我国汉代名医华佗从植物麻黄中提炼出麻沸散并用于临床治疗;现代青蒿素治疗疟疾和砒霜治疗白血病便符合转化医学的理念。以上案例体现了中医药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的具有自身特色的转化医学思路,为开展中医药转化医学提供了可能性。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疗观念不断更新。目前转化医学提倡从治疗疾病转变为关注健康,这与中医药强调“上工治未病”,提倡“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相符合;转化医学提倡标准化治疗转变为个体化诊疗,这与中医药强调辨证论治,三因制宜相符合;转化医学提倡从治疗局部转变为重视人体整体情况,这与中医药强调天人相应,五脏相关相符合。中医药以上的特点与转化医学理念不谋而合,为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前提。

1.2中医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是转化医学研究的必要条件

转化医学强调基础与临床结合、实现基础到临床的快速转化与中医药的发展殊途同归。中医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对临床经验进行相关机理的探索,寻找其内在的本质规律,最终指导临床实践并提高临床疗效;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所形成的验方和诊治技术,通过在实验室进行优化、完善,并进一步开发,形成新药和新的诊疗设备,应用于临床,不仅使更多的患者受益,同时还带动和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现代科技发展为中医药传承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21世纪以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信息科学、电子科学、材料科学、复杂科学和系统科学为前沿的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间相互交叉、渗透、融合,新兴学科不断产生,不断增长的知识、大量的数据库、分析工具和技术,为证实和阐明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关键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可能,也为中医药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

1.3中医药自身特点决定转化医学思路与模式必然有别于现代医学

现代医学基于转化医学开展研究一般按照“基础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临床应用-社区应用-医疗政策”的转化思路和模式。鉴于中医药自身的特点,中医药发展转化医学研究的思路与模式必然有别于现代医学。与现代医学比较,中医的根源就来自于临床实践,往往在临床经验和古今医籍中寻求解决临床问题的途径,具有注重整体观、重视健康和治未病以及辨证论治的特点。因此中医药发展转化医学,不能照搬现代医学的思路和模式,必须探索符合中医药自身特色的转化思路和模式。此外,中医药转化医学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趋势等尚不清晰。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生物信息学等支撑的预测、诊断、治疗等领域是西医开展转化医学的重点领域。根据自身的特点,中医学转化医学在临床疗效、健康评估与预防保健、慢病管理、中药新药研发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的潜力和优势,需要进一步研究提出发展战略。转化医学的关键环节和过程缺乏共性技术和方法支撑。在国内外大力倡导转化医学的情况下,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相对隔离并未真正消除,两者与预防医学之间未建立有效的良性循环。巨大的科研投入与对人群健康贡献存在反差。这与基础研究学者、临床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转化效率低,转化过程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关。转化医学的理念对医学研究人员的影响在逐步加深,但未能在整个转化过程和环节形成关键的共性技术和方法。

2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思路与模式探讨

2.1中医药特色的转化医学研究思路

结合西医转化医学“BtoB”,“CtoC”,“EtoE”和“MtoM”等经典的转化医学思维,发挥中医药特色,把握中医学和转化医学结合的契合点,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根据中医药来源于临床,注重名医经验和医籍经典的特点,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转化链。

2.1.1中医药“临床-基础”转化思路

以临床专科群为转化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从临床专科中凝练科学需求,借助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生物信息学研究、系统生物学等现代科学技术阐明理法方药机理,将基础研究成果在临床专科中转化应用,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如图1所示。

2.1.2中医药“临床干预-预防保健”转化思路

将中医药治疗干预环节提前至疾病与健康之间的阶段,通过对健康人群进行健康评估管理和治未病干预,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人群进行慢性管理,在社区与基层推广相对成熟的诊疗技术和方案,实施临床干预和预防健康相互转化的研究思路,实现“重点下沉,关口前移”的卫生保健目标。

2.1.3中医药“经验医学-证据医学”转化思路

在对名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整理归纳的基础上,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方法,通过临床科研方法学设计,形成科学合理的临床研究方案,客观评价名中医临床经验的实际疗效,提升研究证据级别,并借助研究,进一步服务于临床,提高临床疗效。如图3所示。

2.1.4中医药“科学研究-产业化”转化思路

紧密结合临床需求和市场需求,将临床研究成果、名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成果向市场转化,结合市场需求研发中药新药,打造符合国际规范的GCP平台。同时,在开展自身医学检验中心和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基础上,积极与市场接轨,促进产业化发展。如图4所示。

2.2中医药特色的转化医学研究模式

在建立上述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思路(转化链)的基础上,探索有机连接各条转化链的高效途径,构建以临床需求为入口,以提高临床疗效、促进预防保健、社区推广应用和产业化为出口的多维立体的中医药转化医学模式,寻求让临床问题找到转化路径最短、最科学的转化方式,实现成果的快速转化。建立一个如图5所示的转化医学模式。

3对基地重点病种研究的启示

3.1探索中医药转化医学模式,促进基地重点病种研究的成果产出

以提高重点病种防病治病能力为核心,建立沟通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科研方法学研究、新药研发和预防保健等多个领域的转化链条和网络。从临床一线提炼关键科学问题,以多学科交叉融合探索有效解决办法,促进名中医经验挖掘、理法方药机理探索、临床评价和治未病等研究成果向临床实践转化应用, 提高基地多个平台研究的优势资源和研究成果对提高临床疗效的贡献度。

3.2坚持转化医学理念,进一步整合利用基地多个平台的科研资源

开展转化医学研究,必然需要多学科现代技术的共同参与。基地科研平台和能力建设为实施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硬件条件。在转化医学理念指导下,进一步优化创新管理机制,推动各个平台高效协作共同攻关,为重点病种研究提供强大支撑和动力。

4小结

转化医学进入中国后得到政府及各类学者的重视和推崇。国内外诸多学者普遍认为转化医学的兴起为中医药研究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转化医学的理念已经被许多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所接受认同,并作为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下一步长期发展的方向。目前中医药开展转化医学研究存在思路和模式尚无清晰认识和统一意见,从以上思路和模式入手,进行探索性实践,将有利于为深入开展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提供借鉴和依据。

医学研究论文:对基础医学研究型教课的探讨

1研究型教学的内涵与意义

自20世纪9O年代以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一些国内重点大学都提出了建设世界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在教育改革方面形成了很多新的思路,并开始关注从传统教学向研究型教学的转变。在实施研究型教学方面,清华大学起步最早,成绩最为突出。此外,很多大学以及大学教师都在对研究型教学进行思考、探索和实践,但存在不系统、不自觉、非组织性等特点。研究型教学的理念迄今尚未被广泛接受,其运行模式尚未成为国内高校教学的主流模式。因此,教育界需要加强对研究型教学的系统研究,希望有更多的大学和大学教师参与探索、实践和交流,以推动我国研究型教学的进展。

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相比,研究型教学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传统教学以教学为中心,而研究型教学以育人为中心;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研究型教学以带领学生一起探索未知,发现、积累和创新知识为目的;在知识类型方面,传统教学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而研究型教学以过程性、全局性知识为主;在教学环境方面,传统教学以课堂为主,而研究型教学包括课堂、实验室、研究室、工厂、企业、社区等;在能力培养方面,传统教学主要培养理解记忆能力,而研究型教学培养行动、认知、交流、自主学习、探索等能力;在教学方法上,传统教学以课堂讲述为主,而研究型教学包括课堂讲授、研讨、科研、参观、设计等多种方法;在实验教学类型上,传统实验教学多为验证性实验,而研究型教学多为设计性、探索性实验;在教材选取上,传统教学多固定一本教材,而研究型教学不受教材束缚,可参阅多种教材和参考资料。

研究型教学的组织形式可灵活多样,其中研讨会(seminar)模式被广泛采纳。学生根据研讨课题进行调研,查阅资料,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技术路线,并完成一篇研究报告或论文。在研讨活动阶段,所有学生集中到一起,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题目作报告,然后讨论交流,由教师进行总结与评价。总之,对于培养创新人才,研究型教学具有许多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

2基础医学研究型教学的特殊性

20世纪初以来,全球医学教育经历了三波重大改革。及时波出现在20世纪之初,以1910年《Flex-ner报告》发表为标志,建立了以科学为基础的课程设置;第二波出现在20世纪中期,开始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创新;第三波改革刚刚开始,以21世纪全球医学卫生教育专家委员会的报告发表为标志,强调以卫生需求为导向,借鉴全球经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学生可自由选择课程和学习方式。这三波医学教育的改革进程表明,医学教育越来越重视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基础医学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新世纪时代潮流的洗礼,需要实现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转变。传统的基础医学教学模式基本上属于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其课程设置较为固化死板,教材选择余地不大,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且许多内容脱离临床实际。在理论课教学中大多采用课堂讲授、大班上课,常常是老师讲、学生记。实验教学大多采用验证性实验,对学生的创新意识没有明显的提升作用。考试方法也比较单一,常常是期末考试一锤定音。基础医学教学长期演绎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致使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长期受到压抑。因此,传统的基础医学教学模式存在不少弊端,不利于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性人才,有必要积极探索和推广研究型教学模式。

与理工科课程相比,基础医学教学存在某些特殊性。由于临床医学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大多是全科临床医生,故必修课较多而选修课偏少,不便推行学分制。同时,由于临床医学专业比其他医学相关专业更为紧俏,不便推行大类招生和入校后的专业调整。尤其近年来,许多大学招生规模扩大,师资相对不足,教学资源相对贫乏,很难实行以小班为单位的研讨式教学。实验教学中心的科研条件常常有限,不便于开展大规模的学生科研;而各系室的研究室则空间有限,也很难满足大批量本科学生的科研需求。因此,要在基础医学教学中推行研究型教学,必须从多个层面进行探索和改革。在 学校层面,必须建立起研究型教学的教学理念,进行相关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建立配套的教学评估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塑造研究型教学的学术氛围。

在系、室或课程层面,需要结合课程特点改革教材编写,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增加以小班为单位的研讨式教学,减少验证性实验,开展探索性实验。在教师层面,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开展研究型教学的指导水平和组织水平。

3中南大学基础医学研究型教学的初步实践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是国内最早成立的西医院校之一,基础医学学科伴随着湘雅医学院的成立而产生,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2000年,与中南工业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合并组建中南大学。从此湘雅医学教育融入了综合性大学的发展历程,借助综合性大学的教学科研实力,湘雅医学教育正在翻开新的一页。近年来,为顺应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时代要求,我们在研究型教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3.1开设基础医学创新课程和基础医学研究训练课程近年来我们为八年制和五年制医学生开设了基础医学创新课程和基础医学研究训练课程,选取历史上基础医学领域的重大创新成果为范例,介绍其研究背景、研究过程、主要创新点等,由院内教授担任主讲,旨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感受科学创新的艰辛和快乐。其中还特别安排了多场文献欣赏与批判研讨会,由学生主讲医学科技文献,针对文献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进行广泛讨论,以培养学生对科技文献的鉴赏和批判能力。

3.2开设PBL课我院各课程都开设了PBL课,以问题或病例为基础,由学生自主查阅文献、主讲并组织讨论,教师予以小结。

3.3开设“新生课”为使八年制和五年制医学生早期了解医学和医学研究,在其进校的及时学期开设“新生课”,为其讲述医学史、学校发展史、医学教育发展趋势、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启示录、转化医学实例等,使学生进校后即对医学教育和医学科研产生浓厚兴趣。

3.4大学生早期科研训练为让大学生早期接触科研,我们安排了大学生早期科研训练。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入各系室,在老师指导下开展文献查阅、科研设计、综述写作、实验技术培训等,历时两个月左右。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继续与教师保持联系并开展课外科学研究。

3.5学生参与教改部分系室组织学生参与教改,对实验教学和理论课教学改革进行研讨和评价,实现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3.6增加设计、探索性实验近年来各课程都缩减了验证性实验,增加了设计、探索性实验。其中部分探索性实验由学生自主设计,择优后予以实施;有些实验属命题式的探索性实验,即由教师划出一定的选题范围,学生在此范围内自主设计实验并付诸实施。

3.7组织基础医学创新设计大赛为配合全国基础医学创新设计大赛,我院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基础医学创新设计竞赛。近两届获得全国大赛一等奖两项,二、三等奖及优胜奖多项,有上千名学生参与了各个阶段的竞赛活动。

3.8建立基础医学强化班为培养基础医学后备师资和基础临床两用型人才,我们于2008级起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组建基础医学强化班,为其开设基础医学创新课程,并安排3个月的基础医学教学、科研实习。

3.9广泛开展学生课外科研各系室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科研活动。有些系室还建立了规范化的学生课外科研管理制度。学生获创新研究项目157项,发表科研论文100多篇。

4展望

研究型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预期将会在全国各高等学校更加广泛、深入开展。对研究型教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进行深入探讨,符合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基础医学教学中,有必要对研究型教学模式进行系统研究。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具有丰富的科研资源,为基础医学研究型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很多优越条件。教师应该秉承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理念,积极投身于研究型教学,创造教学和科研的双赢。教学科研并重型或教学为主型高校也可根据研究型教学的教学理念,因地制宜地开展研究型教学。

医学研究论文:现阶段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和对策

随着高校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的数量较以前大大增加,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有其特殊性,在规定的三年时间内,除要完成研究生基础课程的学习,完成学位论文外,临床能力的培养也是重要一环。本文列出目前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文中提出的解决方案均已在本专科研究生培养中顺利实施。

1.临床工作积极性和投入不足

临床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倾向是临床医学专门人才,提高临床医疗队伍的素质和临床医疗水平[1],这就要求临床专业毕业研究生有熟练的临床能力,但目前临床医学研究生由于面临按时毕业和学位论文的压力,自研究生阶段第二年开始就需要进行综述撰写、积极准备课题研究等,影响临床轮转计划,出现临床工作让位于论文工作,临床轮转敷衍甚至不负责任等现象。而部分临床导师由于同时带多名研究生,不能做到“一对一”的指导学生,临床学科的技能本身由于面对的对象是病人,有其固有的综合性和复杂性,而临床技能的学习也是一个艰苦和长期的过程。在以上因素的影响下,部分临床研究生在临床轮转时无人详细教授临床知识,临床学习积极性和投入不足,影响了临床学习的效果,毕业后难以独立胜任相关专业的临床工作。

针对以上情况,首先对同时带多名研究生的导师,在研究生指导小组成员中,专门设立临床副导师,用于指导研究生的临床轮转和考核,副导师可由副主任医师或临床能力强的主治医师担任;同时,从研究生入学考试,日常工作、学习、讨论中穿插进行医学人文主义方面的教育和渗透,当今的临床医学不但有医疗的诸多疑难问题,医学伦理、医药资源滥用、医疗技术行为失范等人文医学问题也常常困扰临床研究生,通过人文主义的渗透,使临床参与者能认识到所面对的是有社会性的人,运用人文医学的知识指导临床实践,减少畏难情绪[2];临床和科研实践分配方面,从研究生入学开始分配好临床和实验室的时间,做好计划。同时病房制定详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从制度上避免出现病人责任不清等情况。

2.课题论文进度过慢

临床专业研究生由于临床轮转任务较多,部分临床研究生出现课题拖拉,连续数周甚至数月没有任何进展,甚至有些研究生因课题未能按时完成,延期毕业,近年来我院出现延期毕业的研究生均为临床专业的研究生,究其原因,主观方面存在部分自身能力不足,而接受指导监督不够是重要的客观原因。

针对部分研究生主观能力不足而课题论文进度慢的现象,需在研究生招生阶段严格要求,临床专业研究生不但要完成临床能力的培训还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我们参考国外科研结构研究工作培养方案和制度,采用每2周定期汇报的形式,临床轮科每2周举办业务学习,由在读研究生独立准备幻灯发言,发言内容为临床进展综述或实验进展等;参加学习人员交流学习,导师予以讲评,从而在不同阶段督促研究生学习和科研探索。

3.课题研究重视不够,进展缓慢

主要出现在有一定临床工作经验的学生,研究生既往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一般的临床工作容易胜任,而科研作为一个全新领域,此类研究生在科研方面不足,课题科研作为一项全新的工作给研究生很大压力,开始进行试验时,挫折和失败容易使人产生畏难情绪,影响毕业课题试验的顺利进行。

解决方法,进入实验室前由实验室老师和同专科先入学研究生进行科研方面的基础培训;进入实验室开始课题研究后,每周的实验进度检查和每2周汇报也是对研究生工作进行监督的重要一环。如发现研究生进展缓慢甚至停止时,要针对性解决困难;避免临近毕业时才发现课题无法按期完成而导致延期毕业的情况。

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经历基础课程、临床培训和课题论文三个阶段。基础课程阶段的临床研究生,先在校本部上课,与本专科的老师不熟悉,此阶段参加科室汇报和科室业务学习,能够提前熟识本科室的老师,为将来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同时对自己进入临床后要开始的发言和汇报有明确的了解,使该学习和监督制度可以顺利衔接,避免日后刚进入临床的胆怯和畏缩,能更迅速高效的开展工作,同时通过汇报和学习,改变了以往基础学科和临床的割裂状态,在基础课学习阶段即可联系本专科临床和基础知识,部分学生可提前制定自己的课题方案,使基础课学习发挥更大的作用。临床培训阶段,现代医学信息杂志浩如烟海,往往令人有无所适从之感,进入临床后,首先要学习诊疗常规和细化的规章制度,从而各项诊疗活动能够有据可查;而临床轮转期间,以在读研究生为主的定期汇报制度,每次由研究生讲授一个临床专题,通过汇报讲授和参与的老师和学生互动,融会贯通临床的知识点和难点,使临床轮转的收获更大,从而抓住重点,有的放矢,高效率的完成临床培训。在课题论文阶段,汇报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汇报总结,首先锻炼了研究生的演讲能力,在将来的讲课和答辩中能不怯场,也提高了日后教学工作能力;其次通过汇报,能实时了解研究生做了什么工作,解除了以往研究生脱离临床后就放任自流的怪圈;也是最重要的是使科室各位老师能实时了解研究生课题工作的进展,及时纠正方向,少走弯路。

综合来看,针对目前研究生招生人数大幅度增加情况,为适应新形势下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和要求,可采取以贯穿培养全程的定期汇报和考核为主,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为辅的方式,并加强临床人文主义教育的方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医学研究论文:医学研究论文标引用词的选择及组配

[关键词] 科研论文 医学 主题标引 标准化

健康网讯:

绝大多数著名期刊在科技时,都要 求对文献进行标引,其目的在于充分展示 文献内容特征,有利于纳入检索系统,方便他人查找和利用. 但由于文献标引本身具有一定 的科学性、规律性和方法性,标引词的选择错误或标引组配不当,都会影响论文作用的发挥 . 因此,我们根据科技论文标引的一般规则,结合实践经验,简述医学科技论文标引中应把 握的几个方面.

1 主题分析与标引要点

1.1 论文主题分析 文献的主题分析,是标引工作的最初环节. 所谓主题分析 就是对每篇文 献的内容和中心思想进行浓缩、提炼,以及剖析主题结构的过程. 分析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 响文献标引和检索的结果. 文献的分析要立足于文献的检索,充分考虑用户的检索要求,分 析选定对用户有实际意义的主题概念,不但要对分析的范围、深度应与文献内容保持一致, 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到主题分析的性、专指性,较大限度地满足检索系统的要求,具体方 法是:审读文献内容. 要做到选词,充分展示文献的内外特征,必须对文献进行审读. 审读文献通常依据文献的篇名、文摘、简介、前言、结论、参考材料以及文中的小标题、斜 体字、黑体字、图表、数据等内容. 切忌只根据文献的篇名或书名片断进行分析,这是因为 有一部分文献的篇名或书名不能或不能概括出文献的内容,甚至有比拟、隐讳、反问、 双关等方式. 当然并不是所有文献都要抛开篇名或题目,某些专业杂志和专题论文的篇名或 题名是经过认真推敲拟定的,也能代表文章的主要内容,可根据不同的文献内容加以选定.

1.2 确定标引要点 通过认真审读论文的各个部分应确立论文的标引 要点,以便为选词 做准备,其标引要点的内涵应限定在:①论文的论述重点. 要在不同层次上拟定论文的检索 者可能检到本篇论文的内容途径;②本篇论文提出什么新论点、新技术和新方法. 所要标引 的主题要领是文章中讨论的实质内容,不应以作者推测和设想为准;③从文献的学科和体裁 来判断应使用什么样的主题标引原则和组配原则,是总论的、各论的、基础的、临床的、实 验的,还是人文的、地理的、药物的等等,这些概念的关系怎样,是相关的、从属的、影响 的,还是因果的、拮抗的等,文献中出现哪些特征和标识能充分反映出这篇论文的检索差 别,从哪些方面要作主要标引,哪些要做次要标引,哪些不要标引.

2 论文主题概念标引

2.1 主要概念的标引 主要概念的标引是针对文章的中心问题而提出的概念标 引. 主题是作 者集中力量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但作者所论述的东西并非都是主题. 如:论文中所提到前 人的研究,介绍性的说明,一时想法和背景等不是文章真正的研究对象. 总的说来主要标引 是文章论述的重点,是作者探讨的目的和对象,在医学领域中最常见的是:①医学各个学科 或专业知识主要论述的课题;②某种实验研究的直接目的和结果;③临床疾病的预防、诊断 、治疗等重要的手段、方法及创新;④一篇文章中篇幅占的较多的内容,⑤尽管篇幅不多, 但 材料新、有创见并为读者所关心,此外还包括词表和标引规则中规定应作为主要标引的概念 .

2.2 次要概念的标引 次要概念的标引经常作为组配标引或副主题标引. 一般 作为次要标引 的概念多为论文的非重点论点及概念、属于边缘性主题概念,主要包括为了某种研究目的所 提 供的载体、条件、方法和手段,比如:疾病的化学诱导、同位素标记、人工造瘘等治疗学 提到的药物剂型、剂量、换药方式等;某些检索所要求的特征词,如:地名、时代、文献类 型、语种、人类(性别、年龄)、动物(如大鼠、小鼠、狗、猫)等以及词表中规定应作为 次要标引的词.

2.3 非标引概念 作为论文中出现的非标引概念主要是指那些论文中提到 的常规技术,大家 熟知但未加讨论的东西;如:一篇关于心脏病诊断的文章,提到了常规的心电描记术,在组 织学和细胞学提到了常规显微镜应用等问题,其次是一些具有说明语字样的概念,如“抗肿 瘤抗生素放线菌素D”,其“抗肿瘤抗生素”即为说明性概念,主要概念应是“放线菌素D ”再就是文中未加讨论或不够成熟的某种概念,如一篇关于氨基酸的文章中,提到某种新的 、未加证实的氨基酸;临床上构成一种变化不定的不明显的症状群,已能被主题或概念组配 概括的无检索价值的概念,及词表里或标引规则中不作标引的概念,都不能作为主题词来标 引.

3 主题词的选择与组配

3.1 论文主题词选择  当论文标引概念确立以后,接下来便是选择主题词. 选 择主题词主要 是为正确表达主题概念. 一篇论文的情报内容,是否能选用一些恰当的主题词来地 表达出来,这也是保障达到较高利用率的重要条件之一,而哪些语词是主题词,哪些语词不 是主题词,哪一概念用哪一主题词(或哪几个主题词的组配)来表达,必须有非常明确的规 定,不致造成混乱,使主题词系统保持较高的检索效率. 这就要求使用主题词表,主题词表 对主题词做了严格的规定. 也就是讲,标引用词必须是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并且书写形式 应与词表中的表达形式一致;标引用词必须首先选用词表中最切合文献主题的专指词标 引,一般不得选用其上位词或下位词标引. 当词表中没有专指度相等的主题词时,则选用2 个(有时也可能用3个)最直接的上位词或近义词、最相关的主题词标引. 当用上位主题词 或近义词标引也不合适时,可用一个自然语词附于上位主题词后作限定,或增补新词.

3.2 论文主题词的组配 在采用文献主题词法的文献标引过程中, 绝大部分的主题都需使用 组配方法来表达. 组配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主题词组合起来表达一个文献主题,用主题词组 配的方法来表达文献主题,可以控制词汇量,用少量有计划的选定主题词即能表达大量的文 献主题概念,但如组配不当,会造成误差,降低论文的使用效率,因此,归纳医学文献最常 用的难度较大的组配标引模式有以下几种:①当A疾病引起B疾病,A疾病之后组配/并发 症,B疾病之后组配/病因学,并且致病因素常作为主要标引. 组配模式:A疾病/并发症 ,B疾病/病因学. ②当A疾病与B疾病同时存在,但并未指明相互间因果关系时,A、B 两疾病之后都与/并发症组配. 组配模式:A疾病/并发症,B疾病/并发症. 例:眼弓形 体病并发沙眼,标引:沙眼/并发症.弓形体病,眼/并发症. ③疾病状态下某器官组织及 细胞的解剖结构,组配模式:疾病/病理学,器官(组织.细胞)/病理学. 这里与/病理 学组配指的是与正常器官结构的不同,只阐明组织的不是疾病的同义语和代名词. ④当实施 某种治疗技术而产生的某种疾病时,组配模式:疾病/病因学,技术操作(物理作用剂)/ 副作用,例:剖腹产术引起膀胱阴道瘘,标引:膀胱阴道瘘/病因学;剖腹产/副作用. ⑤ 某种疾病情况下从某器官分离出某种病原体组配模式:疾病/微生物学,器官/微生物学, 病原体/分离与提纯. ⑥某种疾病情况下,

某器官对某药或化学物质的代谢:组配模式:疾 病/代谢,器官/代谢,药物或化学物质/代谢,如甲状腺疾病病人肾的晚碘化作用,标引 :甲状腺疾病/代谢,肾/代谢,碘/代谢,也就是说凡文章篇名中出现的结合、破坏、裂 变 、转变、降解、掺入、组合、调动、释放、储存传输、转化、利用、摄取、水解、氧化、去 甲基化、脱羧化、烧化、酯化、羟化等字样均可标/代谢. ⑦某疾病状态下某器官内某种化 学物质的定性或定量分析:组配模式:疾病/代谢、器官/化学、药物或化学物质/分析. 如肾性高血压患者肾脏中钠含量的测定,标引:肾性高血压/代谢、肾/化学、钠/分析.

总之,科技论文标引是刊物出版规范化和标准化所要求的,标引词选择的优劣,标引 方式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刊物质量的高低及论文生命力的强弱,诸如《Science》,《Nat ure》,《SCI》,《BA》,《CA》等大型刊物和检索体系都非常重视标引质量的提高,只有 充分熟悉标引规律、掌握标引技巧,才能提高标引质量.

作者简介:石建(1957-),男(汉族),河北省徐水县人. 1982 年武汉大学图书情报系毕业

医学研究论文:心血管内科临床医学研究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2月~2014年7月,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确诊的神经症患者85例,其中男31例、女54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34.2±5.1)岁。症状表现:心悸57例,占95%;死亡2例,占5%。治疗前凝血酶原时间(18.3±2.5)s,治疗后(4.2±3.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针对病因科学有效的治疗,可提高孕产妇救治成功率,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缩短凝血酶源时间。综上,临床治疗妇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例时,需依据发病原因和机体的具体条件,对合理、科学的治疗方案选择,并对患者体内促凝物质向血液循环进入阻断,使致病因素消除,并对适量凝血因子及时补充,发挥积极的治疗作用,进而较大程度的保障预后。表现为心脏搏动感增强,患者普遍反映静止状态、夜间可清晰的听到心脏搏动,心率偏快31例、偏慢7例,8例伴有心律不齐等病理表现;胸闷32例,以呼吸不畅为主要表现,多为阵发,发作无规律;胸痛25例,阵发,心前区21例,或痛无定处,其中针刺样痛3例、牵扯样痛22例;其它,手足发凉8例、头晕7例、失眠16例、四肢震颤14等。病程1个月~5年。经详细检查排除可解释症状的躯体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等。

1.2方法

以对症治疗为主,其中使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14例,3次/d,舌下含服,联合谷维素,10mg/次,3次/d。有严重失眠(睡眠时间不足5h每日,或觉醒次数≥5次),17例患者给予佳乐定,睡前口服,安神。对于15例,胸痛、心悸症状较严重者,给予血府逐瘀片治疗,1.35g/次、3次/d,8例美托洛尔治疗,2次/d,每次12.5mg。对于久治不愈者,推荐中药方剂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论述神经症发病机制,纠正患者错误认知,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减轻患者顾虑。指导患者延长健康的生活习惯,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酒,积极调节心理状态,学会自我开解、疏导,努力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3疗效判定

治疗8周后,评价临床疗效:(1)显效:胸痛、心悸等循环系统神经症状消失或减轻,心电图恢复正常;(2)有效:胸痛、心悸等循环系统神经症状有所好转;(3)无效:未达到显效、有效标准。

1.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表现变化

手足发凉改善率低于心悸、胸闷、胸痛、失眠、四肢震颤改善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显效73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显效者病程(16.6±1.6)个月、有效+无效者病程(17.7±5.7)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神经症是一组功能性疾病,心血管内科常有收治,患者以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神经症状为主要症状表现,本组85例患者亦是如此,常见心悸、胸闷、胸痛等症状表现,部分患者还伴随失眠、头晕等症状,部分学者将此类患者归于心血管神经症。该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手段,考虑到药物的副作用、价格以及神经症易反复发作等因素,心理治疗、健康教育、干预是。对于病情较轻患者可推荐至精神科接受专业心理治疗,对于病情较重患者,可考虑药物治疗;本次所有药物主要包括心肌保护类药物、镇定类药物、降压药物等,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缓解症状,减轻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增强患者治疗信心,避免患者陷入久治不愈-信心下降-病情加重的恶性循环怪圈。此外,药物治疗不建议运用强效药物,同时持续用药时间不易过长。目前尚无关于心脏性神经性心理治疗路径,且考虑到心血管医师心理治疗专业性不足,更愿意采用药物治疗,可能给患者长远预后带来负面影响,应就神经症建立关于精神科与心血管内科诊疗路径,以规范治疗行为,避免盲目用药。可见,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神经症以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神经症状为主要症状表现,治疗应以心理辅导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作者:杜士龙 单位: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

医学研究论文: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

摘要:

本文基于对人文、人文教育以及医学人文教育内涵的梳理,分析我国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整体偏低之因,进而给出相应对策。认为:文化断层、市场经济、相应师资水平配备以及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其主因。为此,应完善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课程设置,提升医学人文教育师资配备水平,着力抓好临床实践教学环节。

关键词:

医学人文教育;文化断层;市场经济;师资水平;实践教学

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市场经济大行其道,工具理性日益成为国人的主要价值诉求。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在对对医学研究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渐渐疏离了所应同时对其施行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和培养,致使其整体人文素质偏低,难以满足现时代的新要求。为此,探究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医学研究生的整体人文素质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一、人文、人文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

何为人文?至今尚无定论。相比较而言,我们倾向于如是的理解。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人文”一词都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人”,一是“文”。一是关于理想的“人”、理想的“人性”的观念,一是为了培养这种理想的人(性)所设置的学科和课程。前一方面的意思往往与“人性”(Humanity)等同,后一方面的意思往往与“人文学科”(Humanities)等同。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方面的意思总是结合在一起的,有着内在的关联:学科意义上的人文总是服务于理想人性意义上的人文,或相辅相成。[1]我们可由此人文的定义,引伸出人文教育以至于医学人文教育的内涵。人文教育就是通过相关教育途径,使人成为具有理性和德行的人。医学人文教育是人文教育在医学领域的延伸。而且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在医学这一特殊的领域表现得更为突出,但与普通的人文教育密切相关。“医学人文教育是一般人文教育在医学这一特殊领域中的特殊作用。因此,一方面它不可能游离于一般人文教育的本质内涵之外而独立存在,没有一般的人文教育也不可能有医学人文教育。另一方面,由于医学领域的特殊性,使得人文教育在医学中的作用比在其他领域更加重要。”[2]可见,医学人文教育与普通的人文教育的内在理念相同。一个具有良好的普通人文素质的人进入医学领域往往也能够表现出良好的医学人文素质,相反一个没有良好的普通人文素质的人一旦进入医学领域也往往难有良好的医学人文素质表现。

二、我国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整体偏下之原因探析

从整体上讲,我国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较低。比如求学过程中的尸体解剖课上不能表现出对遗体捐献者的应有敬意,在临床的实习过程中缺少对病人的最起码的尊重,与病人的沟通过程中用语粗疏,态度冷漠等。为什么会出现此种情形呢?我们认为这与我们国家的整体大环境以及我们的医学教育体制直接密切相关。具体讲来,可概括如下。

1.文化断层。

我们知道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的初旨在于:在寻求自强之路上培养人才、开启民智。比如,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确起到了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作用,然而它同时带来了很大的负面作用。毋庸置疑,新文化运动的主旨在于把人权从神权、皇权、族长权中解放出来,强调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恰恰就是在对中国传统文明的批判和声讨声中建立起来的,但最终的结果却很像是“在倒洗脚水的同时也将孩子倒掉了。”其实,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蕴藏着宝贵遗产,其中包括很为丰富的人文内涵。比如儒家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与我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之“友善”、“和谐”非常吻合。但是,近百年来,不能不说我们对国学和传统文化重视不够,甚至有漠视之嫌。因此许多人甚至连做人的基本道理都已经忘却了。虽然现在从国家层面有所警醒和重视,然而事实上已经形成的文化断层却需要我们花大力气长时间逐渐弥补。

2.市场经济。

这几近共识,市场经济可促使人们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的转变,医学高校也实难独领清高。现在的教育部门很难说是个事业部门,学校更像是或已经成了企业。整个教育系统内部弥漫着浓重的商业化气息。在这种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医学研究生,在理念上往往会埋下为逐利而忘义的“阿赖耶识”。很显然,作为一个医学研究生,其人文素质很难会因读几本医学史、医学伦理学、职业道德操守以及被动宣读希波克拉底誓言就能做到对病人的基本尊重和抱以诚挚的关爱之情。就好像按照党章,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前要庄严宣誓。可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最初的誓言其实并没有产生多少约束效用。大家对此种现象或许并不陌生,我国许多高校都热衷于更名大学,而其中的主要动力显然来自经济维度的考量。更名成功了,在我国这个很注重“正名”传统的国家就相对容易有生源保障,而且相应的生均拨款也会有明显增加。名利二字在我国当下结合得非常紧密。在如此氛围烘托下培养出来的医学研究生,我们怎能去苛求他们能够“出淤泥而不染”呢?那样的定力实在难觅。

3.师资水平。

大部分医学院校除了专业课之外,其他的课程往往与别的院校没有太大区别。一些医学院校往往将医学人文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混为一谈。而且即便有相应的医学人文课程,也基本上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老师“双肩挑”,而并非配备专业的医学人文老师。一个人的精力有限的,而且一个人的思维往往也有惯性取向。“双肩挑”本身意味着授课人员的杂牌化、非专业化。可以预想,非专业的人员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很难讲清讲透相关的道理。最终的格局往往是学生满足于混到相应的学分,老师则采取“稳定压倒一切”的战略,仅仅把授课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对所传授的内容缺少专业、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加之又缺少某种本不可或缺的激情。在这种显然很具负面色彩的教与学的互动中,其效果可想而知。

三、提升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对策

1.提升医药人文教育的师资水平。

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直接与授课教师的整体素质相关。针对许多高校,特别是医学院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应该尽量弱化市场经济导向,大力培养和配备医学人文师资。其实医学人文师资的培养是一个需要“慢工出细活”的艰难过程。换句话来讲,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医学人文教师,在逻辑上,首先要具备较扎实的医学知识,同时还要具有很深的人文素养。自己具有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背景,亲身体会到要想能够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搞出些名堂,则需要首先对科学技术本身有一定的理解和把握,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具备相应的哲学底蕴。其实,医学研究生能否对医学人文课程本身产生浓厚兴趣以至于引起本来就应该倾注的足够的重视,这与教师的授课效果直接相关。因此要想提升医学研究生的医学人文素质,首先应着力落实好相应的医学人文师资的配备。

2.设置好医学人文课程。

有了相应的师资,我们还要因地制宜地设置好相应的医学人文课程。比如,我们以上提到文化断层对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的极大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在课程设置时不妨考虑设置这样的一些课程来引导学生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人文养分。比如儒家经典《大学》、《中庸》,王阳明的《传习录》、佛家的经典《金刚经》、《心经》、《坛经》等都可试着引导学生来诵读和品味。也许有人说这似乎与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有些“远水解不了近渴”,那么我们可开设与医学结合甚密的医学人文课程。比如医学史,医学伦理学,职业导论、社会医学导论、医学道德与职业精神等,但从长远来讲,经典往往更能入心,有后劲,有长效。哈佛医学院的做法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其课程改革没有一项是出于进行人文教育的目的而开设的,但是审阅其所开设的众多课程,我们不难发现其往往都渗透着医学人文教育的目标和内容。[3]当然,我国医学院校有自身具体情况。比如开出高质量的课,需要高质量的师资,而高质量的师资,需要很强的经济实力的支撑,同时高质量的学生素质也是我们应该考虑的因素。虽如此,哈佛医学院的整体办学理念和思路的确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3.注重临床实践环节。

学生在课堂中所学到的各种人文知识和相应的医学技能首先要在临床的实践过程中展示。也正是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医学研究生可以检验自己的知识(包括医学技术、人文知识等)是否能够在临床实践中奏效。比如,在理论上医学研究生们或已学到许多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在临床实践中他们就可印证自己的所学是否能够在现实中派上用场。面对鲜活的病人,他们大可扪心自问,自己是否有一颗纯善的心真正为患者考虑。其实,那种现实的场景最能够检验一个人的医学人文素养。这是一个并不复杂的道理:一个人可以欺骗他人,但是最终却欺骗不了自己。因为自己对自身的及时意识的感知是最直接具体最明晰的。关于临床实践的重要性,有这样的看法,“医学教育的每个环节均存在人文精神,临床实习阶段更是人文知识转化的最集中场所,是学生专业知识强化和社会角色转变的关键阶段,重点在于诊疗实践中的人性化理念培养。”[4]可见要想切实提升医学研究生的医学人文素质,抓好临床实践环节很是关键。

作者:勾瑞波 单位:广东药学院人文社科部

医学研究论文: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1主要问题

1998年2月,为完善我国医学学位制度,提高临床医疗队伍素质,适应社会对于高层次临床医师的需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颁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明确规定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是以培养高级临床医师为目标,突出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临床能力培养和考核的内涵式学术性职业教育。然而,长期以来,原有培养模式未能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严格区分,存在明显专业学位学术化培养的倾向。

1.1课程设置缺乏特异性

2015年之前,由于国家缺乏统一标准的培养方案,各院校基本按照《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学位[1998]6号)自行设定学位课程。截至2014年9月,本校并未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单独设课,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共用一套课程体系,仅在专业课程和学分要求方面有所区分。近年来的课程改革方案也仅是对课程设置进行“小修小补”,没有从根本上根据培养目标,将“提高岗位胜任力”作为课程设置的指导原则,缺少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理论课程的有机融合,研究生课程的特异性和应用性显现度不够。

1.2导师认识水平有待提高

本校相当数量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由学术学位导师兼任,受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定式思维影响,部分导师对于专业学位的认识不足。主要原因是由于研究生教育普遍存在“重科研、轻临床”的现象,导师资格评审、职称晋升等受科研论文和申请课题的影响较大,迫于自身科研压力的考虑,部分导师为了增加科研产出,而将专业学位研究生按照学术学位类型进行培养。

1.3学位授予标准急需改革

仍有部分专家沿用学术学位论文的评价标准衡量专业学位论文水平,认为不发表高分值文章就达不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授予要求。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培养过程的“混淆”,造成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长期在实验室从事基础医学研究,临床训练时间较少,临床思维没掌握,临床诊疗不熟悉,临床操作不过关,无法开展有效医患沟通等局面。

2改革探索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逐渐出现“医教协同”的发展趋势。2010年,上海市率先启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的改革试验项目》(简称“临-住”项目)。2013年,本校获批“临-住”项目招生计划,开始尝试在及时附属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试点“四证合一”的职业化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截至2014年9月共招生83名该项目硕士研究生。经过2年的实践工作,本校对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研究生学位教育相衔接的培养模式,进行积极探索并总结了一定经验。“临-住”项目较之传统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明显存在几方面优势。一是临床训练方面,“临-住”项目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紧密结合,无论是培养目标还是培养内容,均强调临床医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学位授予时要求达到《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的临床工作水平。二是专业素质培养,“临-住”项目更加重视二级学科内各三级学科之间的发展和相互关联,增加三级学科轮转科室,丰富研究生专业知识结构,提高研究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临床教学方面,“临-住”项目研究生在轮转期间通过学习网络课程和开设专题讲座的形式,加强科研、教学、职业素质、工作协调等各方面能力的提升。然而,“临-住”项目在我国尚处起步阶段,诸多培养、管理环节仍然有待完善。首先,单导师制面临困境。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与专业导师接触较少,部分导师会产生“听之任之、不管不问”的心理,指导研究生的积极性不高;同时,轮转科室教师自身临床工作繁重,无暇指导研究生开展专业学习,使得研究生学习收获不大,在一定程度上挫伤研究生学习积极性。其次,临床考核不够严格。临床实践和考核是培养训练临床综合能力最为根本和有效的途径。临床考核主要考查研究生是否具有较强临床分析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然而,部分科室出科考核内容简单,程序简化,考核流于形式,甚至出现“走过场”的现象,导致部分研究生临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没有得到有效夯实和检验,年度考核和结业综合考核不合格,最终未能完成规范化培训。

3深化策略

2014年,教育部等6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明确深化院校医学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提出建立医学院校教育和住院医师培训相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同年,基于前期改革试点工作,本校参与研究的5校合作教育课题“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和创新—‘5+3’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荣获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进一步论证构建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技术能力与人文沟通相结合、专业素质与医德医风相结合的临床医学教育体系的可行性,为其他地区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借鉴。据此,本校拟于2015年始深化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从课程学习、临床训练、科研训练和保障机制几方面统筹谋划,建立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的,突出培养临床实践能力和岗位胜任力,兼顾提升临床科研能力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

3.1设置课程学习

研究生学位课程学习突出医学人文、生物安全和医学前沿。课程设置包括,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相关法律法规、循证医学、临床科研中的统计方法、临床医学发展前沿等几个方面;课程教学采取课堂授课、MOOC(MassiveOpenOhlineCourses,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教学、专题讲座与业余自学相结合的方式,面授时间集中在周末和晚上;课程考核采取笔试、口试、读书报告等多种方式进行。

3.2临床能力训练

硕士研究生临床轮转时间33个月,博士研究生临床能力训练和考核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有机衔接。以提升临床实践能力为目标,严格按照培养方案进行轮转,参加主要二级学科相关科室临床诊疗工作。每周安排半天时间集中学习临床医学新进展、新知识,在接受临床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理论。严格临床考核规范,制定标准化考核流程,落实考核效果,将当年考核结果与次年招生指标挂钩。

3.3科研能力培养

以提升临床科研能力为目标,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收集、数据处理、结果分析等科研方法,进行临床资料的整理、分析、总结工作并完成学位论文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对临床工作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和创新性;硕士学位论文应反映研究生运用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分类型制定学位授予标准,适当降低对于专业学位论文的科研要求,侧重考核实践技能和临床思维,切实保障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3.4制度机制建设

完善学校配套政策,制定“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试点项目全国统考招生简章及推荐免试生招生简章”“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管理实施细则”“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导师管理实施细则”,修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等管理办法。

3.5基地规划建设

本校及时、二附属医院为上海市2010年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认定的首批培训医院,2014年成为国家卫生计生委首批认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现已按照部级临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整合现有分散设置的多个临床技能训练场所,建成6800平方米的临床技能训练中心,拟将临床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纳入医院整体发展规划,制定配套政策和措施,给予经费、设施和人员支持,满足研究生培训考核需要。

3.6师资队伍建设

强化导师队伍培训,指导导师及时掌握研究生培养近期政策法规,明确各环节培养要求,严格考核制度,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政策水平和实际带教能力。推行研究生导师组制度,研究生本专业导师与各轮转科室导师组成导师组,负责研究生思想政治、临床实践、科研训练、论文指导等各方面工作,确保提升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应用能力、岗位胜任力和临床研究能力。

作者:万辉 郝璐 黄鹏飞 蔡行建 周俊 单位: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院教学培养处

医学研究论文: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临床医学研究

【摘要】

针对目前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频发,以及临床医学生缺乏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医疗急救知识现状。探讨临床医学生在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中发挥的优势作用。以资料收集和文献研究的方法,总结分析临床医学生在参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医疗急救的作用。根据临床医学生的课程设置,以及对学校体育的理解,结合理论与实践,发挥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参与救治组织及管理。指导临床医学生参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具有重要的意义,急救措施可以培养医学人才,伤害事故的发生也会降低或减少。

【关键词】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临床医学生;处理职责

学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缺一不可的组成部分,而医学生承载着我国医学事业发展的重任,在医学生教育过程中加强医学生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医学生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至关重要[1]。体育运动之所以是各学校意外事故中频频发生的一种,是因为体育运动原本就具有很多特殊的性质,比如相互对抗和教学环境较开放等等[2]。如何发挥临床医学生的优势作用,减少、避免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发生或降低伤害程度。

1临床医学生的课程设置

首先,临床医学生这个群体非常特殊,一般采用八年制或五年制学制,理论意义上他们不用担心升学的压力,但是他们要经历很多专业考试和较为多重的学业,每月每期中的考试让他们面临降级或转专业的压力,而且同学之间存在无形的竞争。第二,刚刚进入大学阶段,他们进入身体的发育阶段,成长的同时要不断接受学习积累知识。第三,这一阶段也是他们性格,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点时期。这关键的阶段,使临床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关注[3-4]。学生下医院学习以后,很向往知道临床阶段的课程设置和一系列的教学安排,每个学校教育处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的专业特点,并结合学生培养计划,为学生定制长期计划或短期计划,学生通过培养可以较为理想的完成下医院后的学习[5]。学生下医院以后的学习很关键,指导教师的引导和培养很重要,老师的行为往往也影响着学生的行为,邀请一些老前辈根据医学大家的成长历程指导学生,可以刺激学生的学习劲头,成为医术精湛且医生精神高尚的学医人。

2学校体育伤害事故

2.1概念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在学校内外,且负有管理组织责任的校内外,伤害事故发生在体育场馆设施内的,主体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有3个因素是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应该涵盖的。及时,主体要是学生;第二,已经发生了人身伤害事故;第三,发生事故的时间和地点,是在学校负责管理的体育场馆之内,且是学校组织的课堂教学期间。

2.2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原因

体育运动实际上就是需要由大脑支配身体,参与实践活动的行为活动,所有就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体育运动这一项目是要有生理内脏的刺激才能掌握或者学生的体质才有提高。由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理论可知,练习时强度越大对身体的刺激越大,身体的适应和应激也越明显,运动效果就越好[6-7]。根据类型划分突发伤害事故,主要包括:在学校组织的正常体育教学和竞赛活动中发生的伤害事故;在课余体育竞赛或者课间休息时发生的伤害事故;由于学校对体育场馆设施经营不善且维修不到位,而引发的人身伤害事故以及由于教师的主观原因而导致的伤害事故的4种类型[8]。对应这4种类型的伤害事故,发生在学校体育课、体育活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主要有:肌肉拉伤、擦伤、刺伤、切伤、脑震荡、晕觉、肌肉痉挛,运动中的腹痛、关节扭伤、关节脱臼、骨折等[9]。当这些损伤出现时,首先体育教师须冷静的处理,不要错过的治疗时机,同时根据伤情的具体情况临床医学生应利用所学知识辅助体育教师处理伤情。

3临床医学生学校体育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法制环境日益成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件是突然发生的,结果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的严重损害,可能是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给社会人类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它存在突然性和群体性。很多临床医学生毕业以后都会选择医院或者义务工作等。刘谦作为卫生部副部长,在中华预防医学会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管理分会成立大会上指出,医学生积极参与抢救,既学到了急救知识与技术,更增强了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医疗急救意识。医疗机构加强公共卫生工作、承担公共卫生职责,并不是给医疗机构新增工作职能和工作任务,而是恢复以往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经典方法[10]。

4结论

加深了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医疗急救重要性的理解。应急处理突发事件以及体育伤害事故的关键是井井有条的组织,精湛的专业知识,高尚的医德和个人修养,是一切处理的关键所在。临床医学生应自己编写急救措施预案,且深知操作过程,多做虚拟练习。紧急时刻要有意识的参与急救,这也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好的方法之一。总之,鼓励医学生进入到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急救过程中来,是提高临床医学生处理突发事件,增加医疗急救知识,加强临床护理意识、强化急救技术的首要方法。在医学生教育过程中加强医学生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医学生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至关重要。对培养高素质的高等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茜 雷鸣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