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教育经济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教育经济学论文: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的探微
在社会的重大转折时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邓小平为了社会主义祖国政治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了顺利实现旧的计划机制向新的市场经济的转变,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他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作了精辟的阐述,这一系列极为重要的思想包括教育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体制等方方面面。邓小平的教育经济思想体系,作为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其深刻、丰富的内容,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有其理论发展的清晰线索,它使广大干部群众从过去一个时期盛行的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目标的胜利实现作了重要的思想、路线和政策准备,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列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原理与我国教育在新时期的实际条件相结合的结晶,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宝库的丰富和发展,是发革和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制定教育战略、方针、政策的思想理论基础。鉴于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的博大精深,在此仅对邓小平如何站在社会主义中国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教育在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处的战略位置,以及如何据此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等教育经济思想作一粗浅探讨。
一、教育的经济战略地位
邓小平作为我们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以一个伟大政治家的战略眼光和科学态度,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视野,把教育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范围和宏观战略高度上,把教育摆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背景下,一方面突出强调教育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另一方面强调教育按照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要求改革和发展教育,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教育的经济功能
邓小平肩负着如何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他根据国内主要矛盾已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经济文化日益增加的需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以及国际上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关注并致力于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指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1〕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现实需要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新态势,邓小平做出了将工作重心由政治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抉择。不仅如此,他还高瞻远瞩地洞察到一个国家的教育状况是衡量社会经济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主张大力发展我国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认为教育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质量不仅关系到教育事业,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未来。他认为在实现“三步走”经济发展宏伟目标的工程中要讲战略重点,其中的“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这一战略重点“是关键”。〔2〕这是因为“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3〕。改革开放的中国要走向现代化,必须发展国家的经济,发展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改变过去把教育简单归属于“上层建筑”,把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单单突显教育的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忽视教育经济功能的态度和实践。邓小平敏锐地把握着这一时代的脉搏,在他的教育经济思想中,对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教育的经济性、教育如何为经济服务、如何依据经济发展需求促进教育的发展等问题有许多非常精辟的论述。他不仅将教育的发展看作是百年大计,看作是一种基础产业,看作是带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龙头,他还旗帜鲜明地主张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来。
即使在教育的政治属性方面,邓小平也从经济的角度论述其存在的意义。他说:“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4〕因为人的劳动能力中既有技术文化上的因素,又有思想道德上的因素。因此,“我说人的因素重要,不是指普通的人,而是指认识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为之而奋斗的有坚定信念的人。”〔5〕我们的社会主义教育要体现时代特色,满足现实需要,就要在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技术水平的同时,确立建设者的社会主义信念,不仅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还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思想保障,对内服务于社会主义的安定团结,对外增强我们抵制“和平演变”、“西化”和“分化”的能力,从而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保驾护航、鸣锣开道,这是教育与经济建设互动发展的又一结合点。在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已进入以改革开放为中心的新时代,教育具有的政治属性已经不能脱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建设就是当前较大的政治,提出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是对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加强和深化。
(二)人力资源开发是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动力
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现代化建设发展动力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行了深刻的论述。邓小平地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否则,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影响了发展,还要再耽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6〕近一二十年来,世界高科技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为了使整个国家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必须搞好科技,加速教育事业的发展步伐。邓小平简明扼要地指出:“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7〕他还指出:“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8〕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9〕。显然,邓小平把教育看作是传播和发展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途径,看作是培养和输送各种科技人才的园地,看作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结合起来的纽带,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如果说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是目的,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是途径,科学技术是关键,人才是一切实践活动的主体的话,那么,教育则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必须依靠科技和人才,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离不开教育,这就是邓小平教育
经济思想中一条清晰的思路。 1984年10月,邓小平在谈到经济体制改革问题时指出:“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10〕人口众多是我们的国情,如果人口素质高,便是最宝贵的财富,否则就成了沉重的包袱。如何化劣势为优势,如何变包袱为财富?只有依靠教育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他说:“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11〕我国是“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三步走”的经济发展目标“就有把握达到”。〔12〕因此,不能将工作重点的转移单纯地看作只转到经济建设上,还应转到教育上。在198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还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不是已经实现了全党全国工作重点的转移吗?这个重点,本来就应当包括教育。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如果只抓经济,不抓教育,那里的工作重点就是没有转移好,或者说转移得不”,“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13〕
在邓小平教育经济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党中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二大将教育和科学确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党的十三大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轨道上来。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指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培养大批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14〕
二、发展教育事业,促进经济快速稳步发展
邓小平的教育经济思想不是空洞的理论阐释和逻辑推理,而是为了解决整个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求真务实、精辟实用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与经济建设密切结合,实现经济增长、教育进步的良性循环
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中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教育必须与经济密切配合,教育事业在发展计划、规模、速度以及人才质量上要力求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包括适应经济对教育超前的要求。早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就指出:“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15〕,“我们的国民经济是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我们培养训练专门家和劳动后备军,也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周密的计划。我们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16〕
他还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高度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赋予了新的内容,发展了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在提倡和论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时,邓小平纠正了时期把生产劳动简单地理解为具体的体力劳动和改造思想大熔炉的错误思想,也纠正了后“一朝被蛇咬”而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否定的错误思想。他明确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17〕显然,邓小平认为,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是新时期培养合格建设人才的需要,生产劳动不再是片面的体力劳动项目,而是泛指社会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
邓小平还强调说:“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制订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18〕也就是说,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要讲方向、讲策略、讲科学,要与国民经济的当前需要和未来发展趋势相适应,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精神实质,避免教育事业与经济建设相脱节,培养和造就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提高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国家劳动经济的实际需要。
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站在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人才、发展生产力的角度,提出了教育适应国民经济建设需要以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把教育的立足点放在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上,放在教育事业与经济建设的结合上。不仅教育“生产”出来的人才要与国民经济建设相结合,教育自身也要根据劳动就业的需求来培养人才,这为如何“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发展的新人”指明了“根本途径”,〔19〕为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使学生所学知识与将来进入社会所要从事的职业相适应,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邓小平从更高的角度审视教育,着力构建一个面向市场、面向产业结构调整、面向经济发展态势,能主动应变的,能适应时代潮流提供合格的社会生产工作者的教育系统。教育只有与科技含量极高的社会化大生产相结合,由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动向引导教育的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适者生存。正如邓小平引用列宁关于生产劳动的论述所指出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20〕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了辉煌成就,为各行各业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劳动者和上千万专门人才,为21世纪国民经济建设、科学技术进步提供了智力支持。近年来,地方政府继续推进城乡教育的综合改革,对当地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在城区积极进行社区教育试点,探索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和城市教育管理新体制;在农村继续实施“燎原计划”,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各方面需要。教育系统自身也在打破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各部门的积极性,促进教育与经济更加紧密地结合。
(二)保障教育投入,促进教育自身健康持续发展 教育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教育具有的收益滞后性和投资长期性的特点,使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显得复杂而微妙。一方面,教育对于经济的增长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成果要投入到教育中去,增加教育经费是搞好教育的基本保障。解决教育经费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发展经济。然而,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下,教育的投资比例如何把握仍是一个必须给予重视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教育投入长期以来严重不足。邓小平非常重视这一问题,一再提出要增加教育投入。1977年邓小平就指出:“现在国家还很困难,有些实际问题一下子还解决不了。我个人认为,科研、教育经费应该增中。”〔21〕1980年,他在对比了我国与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在教育投入上的差距之后指出:“总之,我们非要大力增加教科文卫的费用不可……无论如何要逐年加重这方面,否则现代化就化不了。”〔22〕在邓小平的倡导下,我国“六五”期间教科文卫费在国家财政支出总额中的比例由“五五”期间的11%提高到15.9%,并提出今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还要逐步增加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开支的目标。
根据邓小平的一系列指示,《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发展教育事业不增加投入是不行的。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教育拨款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教育经费作了专门规定:“增加教育投资是落实教育战略地位的根本措施,各级政府、社会各方面和个人都要努力增加对教育的投入,确保教育事业优先发展。”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明确规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步提高。”
今天,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使得所有的经济行为不得不依赖于知识的存在,知识成为创造财富的最基本生产要素,而教育作为生产和再生产知识的社会部门,将越来越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前进的根本动力和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因此,社会主义的中国要想实现经济上的腾飞,要想在未来世界经济技术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认真落实邓小平的教育经济战略思想。一切有远见的领导都应该向邓小平所说的那样:“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22〕。这就提醒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认识教育的作用,从思想上根本解决对教育地位的认识问题,站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思考教育问题,打破只有物质生产部门才是经济建设组成部分的传统观点,从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高度重新认识教育的生产性,把教育看作是有巨大经济收益的投资行为,把教育看作是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极大地提高落实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问题,主动积极地抓好教育综合改革,这对于我国教育和我国经济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三、贯彻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的实践意义
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中首要的、基本的问题,就是确立教育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形成教育必须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当前教育界对教育在经济改革中的方向和出路仍然存在着模糊认识和畏难情绪,在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中还存在很多疑惑、观望或裹足不前的现象。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等、靠、要”思想观念没有得到彻底转变,安于现状、平均主义的思想观念和机制仍起着惯性作用,教育面对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市场经济法则,无论从思想观念上还是机制上都显得不太适应。从教育的外部环境看,仍然有少数领导对教育的重视不够,没有意识到教育是最基础的产业。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须继续用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武装头脑,深入学习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的理论和精神实质,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坚持邓小平关于教育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按照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发展教育的教育经济思想,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结合实际,敢为人先,勇于突破,大胆创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在思想观念转变的基础上,必须以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为指针,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为契机,设计行之有效的教育改革发展方案。我们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灵活高效的教育内部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学校的社会功能,使其肩负起知识创新、技术推广、创建知识型产业等多重功能;大力开展校企联合办学,大搞科技和大力兴办产业,大力推进科教兴国,走上教育与经济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依据经济发展需要,创建各级各类的新型特色学校;紧密结合经济发展实际,不断调整、改造和优化教育结构,优化课程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销对路人才;抓住机遇,积极探索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办学新机制;坚持质量与效益及时的经济观念,加快教育发展的步伐。
总之,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的视角和内涵作为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和有机组成部分,是邓小平根据国内外经济建设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从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教育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是从历史事实和历史发展进程中作出的确切结论,它开启了教育思想解放的先河,促使人们重新思考社会主义教育的内涵及其本质,它为解决教育与经济发展互动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明了方向、开辟了道路。只有认真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的教育经济思想,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有长足的发展,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社会主义教育,才能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供内在动力,让我们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的教育经济思想为指导,把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推向21世纪!
教育经济学论文: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特点和向度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所创造的能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和发展,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效应。思想政治教育既具有一般事物所拥有的性质和特点,又具有其自身特有的属性及表现形态。其经济价值的四个基本特点分别为:依存性;间接性;多端性;两面性。这些性质和特点又内在地决定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向度。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性质特点表现形态
一、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基本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基本特点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对劳动生产、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并发挥作用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的、独特的属性。它既蕴涵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社会价值共性,又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活动中的特殊价值个性。
1.依存性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依存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及其程度,它随着人类社会主导类型经济形态的更替和特定国家中心任务的变迁而改变其自身作用的质与量。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呈逐渐上升的发展轨迹。循用潘懋元教授的观点①表述为:“农业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游离于经济活动之外;工业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处于经济活动边缘;知识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被提高到经济活动的中心”。造成上述景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这三种经济形态的更替。它们的生产要素分别为:土地和劳动力(以数量为主);资本、劳动力(数量和素质并重,以数量为主)和原材料;知识、科技和劳动力(以素质为主,包括思想政治等非技能性素质)。而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大小取决于社会占主导类型的经济形态,取决于这种经济形态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①潘懋元教授原观点为:农业经济时代,大学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工业经济时代,大学处于经济社会边缘;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学被推向到经济社会的中心。参见潘懋元、刘振天:《发挥大学中心作用促进知识经济发展》,载《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6期。)资源与生产要素,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限度。由此不难瞥见,伴随着三种经济形态的更替,劳动者的素质、精神性因素在劳动生产和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呈线性攀升。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也逐渐彰显。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之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与我国正步入工业经济社会进程,少数行业进入了知识经济行列,而且知识经济还必将成为我国主导经济形态是紧密相连的。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预见,在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社会里,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体现,也会被更多的人所认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在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科技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对经济、科技的发展更为突出和重要。”①而提高人的素质(主要是非技能性素质),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精神转化为物质等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核心使命。这从一个视角说明了其经济价值的发挥程度与经济形态的更替是紧密相连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家中心任务由政治性任务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特别是从1992年(此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人们开始重视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此后,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日益凸显,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研究也日趋深入。同志指出:“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服务和保障这个中心任务的完成。经济建设要搞上去,必须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政治条件和政治保障,社会不稳定,经济就搞不上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保障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②
2.间接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形态结构中,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归属于间接性价值之列,即与智能教育、科技教育等直接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往往是通过改变构成经济活动的中介环节或相关因素来实现的。“教育和经济效益并非是一种直接的线性关系,也就是说,教育本身并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产生经济效益,它往往需要经过一个中间环节作用于经济活动之后,才能产生经济效益。”③这种间接性具体表现在要素、环节和过程、机制等层面。
(1)要素、环节层面。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是通过影响经济活动中的以下有关环节、因素为中介来发挥其经济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能够形成、培育的一定的经济文化、经济思想(思潮)、经济制度、经济道德、科技精神等,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劳动者与经济组织、劳动者和劳动者以及经济组织和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劳动者除了智能技术以外的素质,特别是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等和潜能发挥程度、劳动态度(含积极性与创造性)、动机水平以及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科技意识,效益观念与时间观念等等。
(2)过程、机制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实现中的过程、机制的间接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潜能的发挥等,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个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及时,内化阶段。教育者将社会要求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等传递给受教育者(劳动者),影响受教育者(劳动者)的情感、意志和动机,激发其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外化阶段。受教育者(劳动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发下,把与劳动、生产有关的精神性因素变为实际劳动行为,较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了物质价值(经济价值)。这个“价值”是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活动的“物化”④。在这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劳动者这个中间环节作用于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也就是以间接的途径参与了创造物质价值(经济价值)。马克思指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⑤这个过程、机制示意图如下: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对象(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物质价值(①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6页。②《、邓小平和论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出版社,2000年,第8-9页。③范先左:《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8页。④项久雨:《论思想道德教育价值的表现形态》,载《江汉论坛》2003年第2期。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10页。)
3.多端性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多端性,即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既可以表现为宏观层次对整个国家经济活动产生影响,也可以表现为中观层次对某个经济组织、团体的经济活动产生影响,还可以在微观层次对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施加影响。
(1)宏观层次。同志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 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政治优势,才能保障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从而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强大动力与保障。”①
(2)中观层次。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中观层次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一个经济单位、组织和团体等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这个层次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价值在经济领域的具体表现。而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管理理论”,则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中观层次的经济价值提供了学理支撑。“文化管理强调企业与员工、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信念、利益、目标远景等的协调一致性,通过共同的价值观、信仰、道德、习俗和礼仪等文化要素的作用,实现对人的规范作用……从而显示出较强的协调力和控制力。”②
(3)微观层次。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依赖于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教育。“只有教育,才会有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否则,仅仅重视劳动者智能的培养,忽视对其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劳动态度等方面的引导、培养。教育的经济价值就会降低,甚至是负数。”③就劳动者的主观世界而言,受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劳动价值观)、道德观、心理素质以及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效益观念和时间观念等制约。而培育、提高劳动者的上述观念、素质和品质等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活动中的基本功能。
4.两面性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两面性具体表述是,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形成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对经济发挥影响既可以是维护性的,即维持和保存社会既定的经济态势;也可以是变革性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孕育和发展新的社会意识形态,充当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思想先导。这种变革既可以发挥正面的积极功能,就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也可能是负面的消极功能:阻碍、束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当前,使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其正面的积极功能,一方面要重视民族文化的承扬,使那些对历史发展具有必然性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在这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变革功能,主动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向度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向度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活动的开展提供方向保障、营造环境、参与管理、精神动力激发等四个方面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方向保障价值思想理论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解放生产力,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前提,对经济发展起(①载《人民日报》2000年6月29日。②吴松强:《“知识经济”视角下文化管理实施对策探讨》,载《江苏商论》2007年第11期。③王殿卿、李春玲:《新编大学德育学》,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63页。)着导向和调节作用。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任何一种社会,在经济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都要以自己的思想体系影响社会生产、制约经济发展方向。我国以“三个有利于”标准作为判断和衡量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价值标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先进的思想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灌输于人,成为经济建设的有力保障。
2.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进步的环境营造价值市场经济具有经济和道德的“两面性”,即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虽然具有其经济合理性,但同时也内含着一定的社会风险和道德风险,如果缺乏必要的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单纯的经济利益驱动和效益较大化追求,不仅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实利主义风气和个人利己主义的冲动,而且难以保障经济社会的发展,更难以确保人类和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因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必要的社会规导和限制,它要求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不仅要有清晰的法律规范界定,而且要有明确的伦理道德约束。①
事实证明,市场经济一旦缺乏良好的道德环境、法制环境和文化环境,往往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并阻碍经济的发展。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价值之一就是为其发展扫除精神障碍,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精神环境和社会风气。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认识、道德、社会心理环境。
3.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活动中参与管理的价值社会物质利益的激励、法律与规章制度的约束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经济管理的三块宝石。当代经营管理是建立在社会人、文化人的基础之上的,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和开发人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所在。②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作用显得日益突出,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员工的科学文化技能、敬业精神和劳动积极性等的充分发挥。传统的“见物不见人”的管理方式逐渐被冷落,思想政治教育得到普遍重视。对于管理者来说,只有和员工形成精神的真正沟通,才能把管理者的思想、企业的目标变成员工的自觉行为。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劳动的主要形式成为脑力劳动,其劳动强度和质量均取决于人的自觉性、责任感和角色意识的强弱。创造性脑力劳动必须依靠劳动者自我控制和自主行为。因此,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就更加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来提升员工的敬业精神,培养其对企业的忠诚意识,那种认为只有严格管理的规章制度才是有效的组织原则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参与管理,承担了管理职能,而且是管理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日益丰富了其经济价值。
4.思想政治教育对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人的因素是生产力中最活跃、具潜力的主导性因素,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对推动经济活动开展的精神动力价值在于:首先,激发人的活力。即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作用在于使人们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和行为,联系生产力的内涵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作用,可以具体理解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和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加速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其次,变革生产关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认识到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才能使人们投入到这一实践中去,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提供正确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等诸多的方法论。在这个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精神动力激发价值。
教育经济学论文: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 社会经济活动 创新知识 教育经济学 经济时代 经济因素 经济价值 现实性
论文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因素。以传播、保存、创新知识为主要任务的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看,高等教育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但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能否由潜在性转变为现实性,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 高等教育经济效益内涵与类型
1.高等教育经济效益内涵。高等教育经济效益,是一围或一地区高等教育或高等教育投资所引起的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 )的增长与高等教育投资的比较,即高等教育间接产出与高等教育投入的关系。衡量高等教育经济效益,首先需要研究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即计算 出间接产出 ,然后以此与高等教育成本相 比较,来确定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
2.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类型。从国际上看,由于每个学者采用的划分方法不同,高等教育经济效益有如下类型:
(1)个人效益和社会效益。个人效益是指由受高等教育的个人所获得的经济收入;社会效益则还包括本人不能单独占有的,为社会其他成员共享的收益。一般认为,属于个人范围的收益,是从个人终身收入流量中扣除与高等教育收益相联系的税的支付,除此之外的高等教育收益则属社会效益。由于社会效益内容广泛,相比较而言,个人效益较之容易度量。
(2)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直接效益是指高等教育投资所获得的效益来自高等教育过程因素本身或归受教育者本人所享有,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高等教育生产因素所直接生产的利益,即受教育者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所获得的消费利益及获得的知识、技术;二是受高等教育者就业后所获得的薪金。间接效益主要指高等教育对于社会整体的贡献及经济效益增长两方面的利益。对直接效益的统计分析为计量间接效益提供了及时手资料,研究间接效益需要度量高等教育投资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量以及外溢性带来的社会效益。
目前 ,学者根据各自的理论建立了多种不同的计量方法,如舒尔茨把教育资本的增加看作做是带来 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丹尼森把教育水平的提高看作是促进劳动力质量提高,从而对经济产生影响,这都显示出由于计量理论方法不同而造成计量结果的差异。
(3)金钱效益与非金钱效益。不难理解,高等教育投资所获得的个人、社会效益中直接以金钱形式取得的,称为金钱效益,反之为非金钱效益。直接利用金钱收益的量化指标可以减少度量工作的困难但非金钱效益的客观存在,会给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度量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特征
经济效益 ,又称经济效果,是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消耗与成果 、费用与效用之间的对比关系,其实质是对各项合乎预期目的的经济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一种最显露、最直接的效益,可以用明晰的财务指标来分析与计算,便于评价与考核。而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具有间接性、多重性与社会性 ,成本 与效益在时间上具有迟滞性 ,在人群上具有不对称性。高等教育的产出是多元的、复杂的,有着不同于物质资料生产的特点。
1.长期性和间接性是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外在表征。物质生产领域的投资是定期投入、定期发挥作用、定期收回,可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新增量的大小来判断投资经济效益的高低。而教育则是定期投入,劳动者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将在其整个劳动期间长期地发挥作用,因此,不可以把其经济效益简单、直接地用国民收入某一时间段内的增长量表示出来。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周期长是其特点,一个高中毕业生一般要经过至少四年培养才能本科毕业(如果加上研究生教育还需三至五年),毕业后仍然须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四五年,才能成为高级专门人才。这种人才培养时间上的长周期,决定了高等教育经济效益长期性的特点。同时,高等教育经济效益还表现在为社会进行多方面服务,具有间接性的特点。
2.高等教育的经济效果优于单纯的物质生产的经济效果。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认为: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源泉,其作用远远超过了被看做具有实用价值的建筑物、设备、库存物资等物质资本。因此他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他说:“尽管在某种程度上教育可以说是一种消费活动,它为受教育的人提供满足 ,但它主要是一种投资活动,其目的在于获取本领,以便将来进一步得到满足或增加此人作为一个生产者的未来收人。所以,我主张将教育看作一项投资将其结果看作资本的一种形式。由于教育成为其接受者的一部分,我把它称作人力资本。”他进一步认为:“美国国民收人增长中未经解释的某一部分甚或很大一部分可以归因于这种资本的形成。”舒尔茨 1961年在研究美国 1929~1957年经济增长时指出,美国整个国民收入增长额中的33%是通过教育投资获得的。
据此,我们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的生产力是提高了的生产力,这样的生产力更加有助于扩大再生产。也就是说,在费用相同的情况下 ,用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比单纯增加劳动力和机器设备的数量,更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一旦有了提高,就可以成倍甚至几倍地增加社会财富。二战以后,美、英等国都在逐年加大对高等院校的经费投入,使其成为国家培养科技人才 、补充科研队伍的重要基地 ,对其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实现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作为我 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学校是科技大军的重要力量,他们承担着国家许多重大的科研任务 ,其理论创新、研究成果等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是及时生产力 ,这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的任务,恰恰在于通过传授 、继承和发展人类的生产技能和经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促使科学技术这一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也就是说,人们通过接受教育,掌握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又通过受教育者现实的生产活动得以转化。而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级科技及管理人才的专业性教育,在社会的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
由此可见 ,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是通过培养和输送具有高级文化科技水平的劳动力大军来实现的 ,即通过培养“人才”来实现的。这些高级专门人才在受教育期间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有别于物质资料 ,具有延时性的特点。
三、影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因素
影响我 国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因素很多,本文仅就影响较大的几个因素来进行分析比较。
1.对高校的教育投入。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来看 ,对高校的教育投入是对高 等教育经 济效益影 响较大 的因素。包括国家对高校的投入,地方政府对高等学校的投入,以及企业或个人对高校的捐赠投入等等。加大教育投入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物质保障。1980年 6月,国家发 出了《高等学校建立学校基金和奖励制度实行办法》的通知,批准高等学校建立基金制度。这一制度的施行能够使高等学校大力兴办校办产业、开展科技开发以及后勤服务 ;使高等学校对 内、对外投资渠道更加丰富和畅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
2.高校的学生培养成本。高校的学生培养成本是研究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核心问题。有人要说,教育投入不就是学生培养成本吗?地说 ,不是。至少不是。例如:现行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的设备购置费和修缮费,尤其是大型购置和维修所形成的固定资产 ,因为一次性投资可以多次参与教学业务活动 ,而且在若千年内被重复使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和使用价值不变。显然 ,把它一次性摊人当年的学生培养成本,就会造成教育成本的不均衡 、不科学、不合理。应 当提取折旧,逐年分摊成本。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讲的学生培养成本不能单纯的以支出大或支出小来评定其优劣。由于高等教育所提供产品的具有特殊性,所以高校学生的培养成本应以高校培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合格人才的合理耗费来计算。这样进行的学生培养成本测算才是科学合理的。
3.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的不断深入 ,社会上要求高等学校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符合 市场需要 的相关 专业 的毕业生。而现有的某些专业社会不需要,社会需要的专业,高校反而没有设置。这对矛盾近年来显得尤为突出。如果从全国范围来看,已经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
4.高等学校的管理模式。目前,由于我国大部分高校进行了合并 ,没有进行合并的高校管理模式比较单一。所以,我国高校的管理模式一般分为集权模式、分权模式 、混合模式三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对应着不一样的财务管理模式。所以,不管何种管理模式,由于学校合并的出发点是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就要求学校的领导层从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
5.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在目前的形势下,高校的财务管理决不单单是一个记账、报账的会计工作 ,也不仅仅是财务一个部门的工作。尤其是合并后变成超大规模的高校,其经济活动总量持续增长的趋势不断增强,经济活动内容所涉及的领域也更加广泛。校内的经济责任制、内部监督机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实施和落实不彻底。对外投资、贷款风险管理机制尚未形成等等。这些因素无不影响着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而影响其经济效益。
教育经济学论文:俄罗斯高等教育经济利益与质量的矛盾分析
摘要:
转型后俄罗斯高等教育经过10余年的发展,产业市场的格局已基本形成。俄罗斯教育产业市场化后,经济利益与教育质量的矛盾逐渐显露出来。同时教育质量问题为转型后走上市场的俄罗斯教育行业敲响了警钟。俄罗斯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发展趋势令人深思。
关键词:俄罗斯高等教育 ;教育经费;教育质量
作者简介:徐明(1964-)男,黑龙江人,俄联邦科学院经济学博士,哈尔滨工程大学管理科学博士后研究员,现工作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与经济管理学院。
一、俄罗斯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经费虽向高等教育倾斜但数额有限
俄罗斯教育部与财政部的教育预算虽向高等教育倾斜但数额有限。转型后俄罗斯教育经费在各层次的投入是向高等教育倾斜的,而教育投入的多寡却取决于国家经济运行状况。俄罗斯的能源经济与教育的关系,可以从其教育经费来源上得到答案。俄罗斯政府的预算取决于收入。俄罗斯能源产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这也意味着能源经济发展的好坏将会影响到国家的总体收入,从而会影响到对教育的投入。近年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不断攀升,俄罗斯石油出口收入大增,不但拉动了国内经济,各领域的财政预算也节节攀升,教育也因此获益。近年俄罗斯联邦教育预算支出占国家预算总支出的百分比(%)为,1995年,教育总支出3.86%,高等教育占2.23%,1996教育总支出3.5%,高等教育占2.0%,1997年,教育总支出3.49%,高等教育占1.99%,1998年教育总支出3.44%,高等教育占2.06%,1999年教育总支出3.6%,高等教育占2.26%,2000年教育总支出3.75%,高等教育占2.28%,2001至今教育总支出均高于4%,高等教育占2.5%以上。由此可见,俄罗斯的高等教育预算与国家经济增长是成正比的,而俄罗斯国家经济的增长与能源经济的增长成正比。
近年来俄罗斯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石油出口。俄经济发展和贸易部公布的材料显示,俄罗斯整个财政预算收入的35%来自石油和天然气工业。2003年,俄石油行业收入达718亿美元,其中石油出口收入达407亿美元,石油产品出口收入达145亿美元。也就是说,俄罗斯高等教育在获得的国家财政预算中,每100美元中就有35美元是来源于石油行业。但即便如此,每年俄罗斯有150万人中学毕业,继续读大学的是少数。这点投入远远不能满足俄罗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俄罗斯一名技术专业的大学生的教育成本每年是2200美元,而国家只能投入500美元。
(二)俄罗斯高等教育的质量令人堪忧
不久前,俄罗斯进行了一次广泛的社会调查。调查表明,有44%的家庭愿意交费使子女接受高等教育,而俄罗斯的许多低收入家庭只能将收入的3.3-7.5%用于子女教育。美国家庭在这方面的教育支出是22%。这说明俄罗斯人对教育服务的支付能力尚且不足。与有限的支付能力相联系的还有择校的边际费用支出,一些家长为使孩子能上一所好学校还要额外支付数额不菲的“好处费”。这说明,尽管教育市场价格高,但消费者数量多,支付能力却较弱。在有偿教育条件下,俄罗斯的教育质量令人堪忧。整体来看,有偿教育的水平、技术保障、办学条件、教学内容与方法参差不齐。有的学校将教育作为追求收益的商业性活动,而不注重质量效益。但也有的学校却将教育质量视为办学的生命,将质量视为数量增加的必要前提基础。莫斯科国立社会大学校长瓦西里·茹可夫认为,只有在国家承担起经费的责任与义务的条件下,各学校才有可能全力以赴地提高教学质量,而不只是为了生存。[1]
(三)俄罗斯高校扩招问题
一直以来,俄罗斯的国立大学预算内计划招生名额都多于自费名额。而私立大学却存在计划招生名额与实际招生名额的反差。如,1995年全俄私立高校计划招生13.55万人,而实际招收5.24万人;1998年全俄私立高校计划招生25.07万人,而实际招生17.71万人;2000年全俄私立高校计划招生47.06万人,而实际招生35.72万人。[2]因为目前在俄罗斯人的意识中,俄罗斯国立教育要比私立的商业性教育有威望得多。这种供需矛盾是无法用增加国立大学预算外招自费生名额的方法来解决的。(类似问题在我们中国也同样存在。试想,如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扩大自费生招收比例,不但会影响到生源质量,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公平、公正问题。这种供需矛盾的存在短期内不会得到解决。)即便俄罗斯家庭中有44%的家长肯花大钱供孩子读大学(莫斯科市占50%以上),但并非肯花钱就能进入好大学。
(四)俄罗斯高等教育市场的无证经营问题
俄罗斯高等教育市场的无证经营问题历来以久。不规范的教育市场主要表现为违反许可证制度及教育活动中的行贿受贿等方面。俄罗斯教育部曾在70个联邦主体中,对大约700所高校及其分校进行过检查。结果表明,有100多所高校在违反许可证制度的情况下经营。
俄罗斯教育部最初规定国立大学招收的自费生数量不得超过预算内学生名额的25%。但是,如果至上而下的限制国立高校的自费招生的规定,会抑制社会需求。私立学校因有办学的自主权,开设了许多管理部、法学部、会计部等。这样本应进入联邦大学腰包的钱流失了。为了重新向国立大学吸引资金,教育部决定取消原定25%的限额。俄罗斯高等职业教育处负责人柳鲍维· 克拉夫佐娃提出,“原则上俄罗斯的高等院校可以招收70%的自费生”。[3]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只能获得余下的30%预算招生的拨款。任何一位校长,尽管想赚钱,也不想铤而走险。要知道国家预算拨款对他们来说是有保障的,至于他们是否能招来足够数量的收费学生对他们来说还是未知数。这导致在高校招生过程中,行贿受贿现象的出现,主要体现在决策人决定将某人招收为公费生或自费生、录取到某学校等环节上收取贿赂。“教育寻租”之风盛行,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五)俄罗斯高等教育的“灰色”消费
上大学前要花一大笔钱。据社会问卷调查显示,约有36%的人花钱请家教,36%的人花钱参加各种补习班、备考班,32%的人为能被录取支付“人情”费。去年莫斯科市每个家庭用于考大学的平均支出是725美元,非莫斯科市的家庭是280美元。为考入首都内大学“人情”费要花2500~3000美元。根据高等教育经济支出统计的预测,未来80%大学生的家庭花钱上大学的费用,在俄罗斯的总支出将为年均8.8亿美元。总体上用于孩子高等职业教育的费用年均50亿美元。这其中4.2亿是“灰色”消费,它们大多进了家庭教师的腰包或用于行贿。[4]可见,俄罗斯教育市场化需要加强规模与规范化管理,以减少准大学生们在入学前就落入教育“灰色”消费的陷阱。
二、俄罗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俄罗斯政府开始加大打击力度
对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俄罗斯早在1999年12月17日就通过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根据该法案规定,因教育服务质量破坏消费者权益的,消费者有权终止学习合同并要求校方退还全部费用。随着向市场关系的过渡及收费教育的合法化,自费学生自然逐渐成为教育服务市场的消费者, 消费者有权向国家质量管理局或法院投诉。此外,“国家有偿教育服务条理法案”也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出台。为避免教育市场的种种不规范行为,国家推出了统一高考制度,2004年在莫斯科已有47000多名中学应届毕业生首次参加由国家统一命题的高考,这足以说明,俄罗斯已经开始为建立与完善市场竞争机制,使教育市场化向文明迈进做好了相关的准备工作。[5]
(二)俄罗斯教育市场化理念正在趋同
90年代初受到市场法则变化震荡的俄罗斯教育体系已经自然走向平衡。时间使人们认识到了教育市场化的代价,认识到了无形教育资产、教育质量及教育价格的关系。教育将成为预算的间接收入款项已被俄罗斯教育界普遍认同。教育投资在现代社会是盈利事业。美国研究者及新西伯利亚科学家的分析研究所都认为,在现代工业社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占工作人员的25%,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多半是由他们创造的。也就是说,他们对经济的贡献要远远高于他们在居民构成中的份额。相反,教育程度低于平均水平的人(大约占四分之一的居民)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只占10%。目前,教育投资是赢利事业及教育消费是可以得到回报的意识,可以说已经普遍得到俄罗斯社会的认同。俄罗斯要加入世贸组织,教育也要入世,为此教育界曾忧患重重。[6]不过,随着市场观念的转变,俄罗斯教育市场化理念正在趋同。
(三)俄罗斯教育市场有步入良性竞争轨道的趋势
随着教育产业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私立教育机构已从数量的竞争转向了质量的思考。这些机构更加重视现代化技术投入、课程开发、教材建设,更多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与管理方法,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办学体制灵活,更适应市场需求,教师的待遇普遍提高。与此同时,国立教育机构为保持竞争地位,也在利用与开发原有资源,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与管理机制。这说明俄罗斯教育市场正在步入良性竞争轨道。显而易见,俄罗斯的收费教育不但不会取消,相反,名望高的学校收费会更高。
(四)教育走向国际市场
在“冷战”的最初几年, 美国总统的分析家在思考如何扩大美国的世界影响时,得出的结论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方法是发展外国大学生教育。因为,对外国人的教育是一笔不小的经济收益。2000—2001年在美国高校就学的外国学生为547.867万人。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学院2001年有关国际教育交流的统计资料,外国学生仅学费支出一项就为美国带来约60亿美元的经济收益,而用于学校教学的间接支出是95亿美元。美国政府对外国大学生的财政支持是45亿美元。这样,在一个学年内仅外国学生就为联邦各洲增加了近110亿美元的收入。澳大利亚作为教育水平弱于俄罗斯的国家每年在外国学生身上也能收入约20亿美元。
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成功经验极大地刺激了俄罗斯。俄罗斯还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收益指数,每年大学招收的外国大学生约8万人,国家的经济收入年均只有1.5亿美元左右。为此,普京总统指出,俄罗斯作为一个大国,不能没有前景广阔的教育体系。问题在于,学生的学习是靠国家预算,还是商业基础。他号召高校校长讨论招收外国大学生问题,并着重强调独联体国家的大学生教育及其专家的培养问题。首先瞄准独联体国家的教育市场被普京总统列为是首要的任务。[7]
俄罗斯首先加强了对独联体国家留学生教育市场的开发,确立了国际联合办学的新思路。(同样值得我们中国教育界反思的是,我国与俄罗斯有着优越的地域优势,近年来的经济发展令俄罗斯瞩目,教育水平与质量正逐步被世界认可,俄罗斯学生在其国内学习汉语的势头看长,特别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我国教育收费和生活消费水平远低于欧美国家,但我们却没有把吸引俄罗斯留学生的教育市场开发问题重视起来。)
(五)加快与国际教育市场接轨的进程
俄罗斯的一些高校为了与国际教育市场接轨和普及大众化高等教育,也开始实施学分制。在国际教育实践中,学分制在美国大学广泛推开。从1988年起,欧盟成员国为加速欧洲教育的一体化进程,开始在成员国内的145所大学普遍实施学分制。学分制保障了大学生稳定地接受高等教育,它已成为欧洲教育结构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到2000年已有一千多所欧洲大学推行了学分制,并以此作为大学之间交流与合作招生的依据。俄罗斯的高等教育在向国际化迈进的同时,正在建立科学的学时计算转换机制,已经多次专门组织俄罗斯高等职业教育学分制体系实施问题研讨会,交流学分制经验。科学的学时计算转换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大大地推动了俄罗斯与国际教育市场接轨的进程,为本国学生在国外大学继续深造铺平了道路。
三、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启示
目前,在俄罗斯,教育质量问题已经为俄罗斯敲响了警钟。在全俄罗斯,约有10%的大学达不到教育质量标准,俄联邦教育和科学监督局计划关闭一批国立和私立大学的分校,将有近百所分校被关闭。同时,自2004年9月起,俄罗斯开始禁止高校开办分校,并对现有的各高校分校展开教育质量大检查,不合格的专业、分校在关闭后,学生将被安排到其它大学继续学业。俄罗斯教育界长期以来把教育看成是一种社会公益事业。认为如果以纯市场化的态度来对待教育会有害无益,这将使教育与受教育变成一种纯买卖关系,而不是社会公益事业,也将脱离民族特有文化发展的基础。教育质量问题为转型后走上市场的俄罗斯教育行业敲响了警钟。许多国家的商业化教育都是精英式的、高质量的、有限制的。通过以上数据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俄罗斯也有力争向这一方向发展的意图,这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从计划到市场,转轨后的俄罗斯教育产业历经十余年的论战、实践,逐步走上市场化。我们国家的教育产业市场起步晚,考虑到教育体制及国情的因素,虽可以走市场之路,但并不适合的市场化。不过,在整个教育产业走向市场的过程中,体制内与体制外的教育产业交错融合,在很多方面,中、俄两国教育界所面临的问题、困难极其相似。无论是普及式的初等义务教育还是精英式的亦或大众化的高等教育,都被教育经费的“瓶颈”制约着。令人深思的是,中国教育受到的困扰来自的层面繁杂,远超俄罗斯,更需要教育立法与监督体系的保障;但俄罗斯的教育立法与监督体系的建立健全机制却远远走在了中国的前面。转型后的俄罗斯是一个充满矛盾的集合体,俄罗斯教育产业的市场化就孕育和发展在这个充满矛盾的集合体中,俄罗斯高等教育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教育经济学论文: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
【内容提要】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与功能,在现代社会越来越突出,也必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物质与精神的相互转化、经济与文化的相互作用、人的素质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等方面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存在的理论依据,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作了概括。本文认为,在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必不可少,而且能够有所作为。
随着经济建设日益成为社会的主导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所创造的能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和发展,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效应。[1](P119)思想政治教育有没有经济价值,实际上要回答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服务于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总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表示怀疑,自觉不自觉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建设分离开来,对立起来,甚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解决不了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反而是浪费时间。这正是导致有些地方和单位出现经济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一手软、一手硬”,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现象的认识根源。因此,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从理论上澄清一些模糊的问题,对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经济价值的理论依据
1.从物质与精神的相互转化来看。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在揭示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时,充分肯定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对历史发展进程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又指出思想理论对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影响着历史的发展并往往决定着历史进程的特点和特殊的形式。马克思曾经说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P9)马克思这里所说的理论说服人,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而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就是说理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经济价值。
马克思关于物质与精神可以相互转化的思想,得到了马克思主义后继者们的继承与发展。明确指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3](P840、839)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根据现代中国社会的实际,提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揭示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互为条件、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即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精神文明能动地反作用于物质文明。这种反作用不仅集中表现在思想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等方面,而且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所传播的思想理论、道德观念直接为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服务,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直接参与物质文明的创造,并使精神文明的成果在物质生产过程中转化为物质成果。同志也多次强调精神文明、先进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推动作用,并从综合国力的高度论述了精神力量的价值。“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技术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技术力量发挥出更好更大的作用”。[4](P14)这些精辟的论述,对我们更好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无疑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启示。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与转化,是在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的。人的实践需要思想、理论的指导,正确的思想、理论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实现这种转化的重要途径与方式。
2.从经济与文化、道德的相互作用来看。
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有自己的道德基础或价值意义,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政治、文化和道德的条件。从历史发展来看,经济生活既对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社会的精神力量、文化价值取向也对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马克斯·韦伯曾对此作过深入而专门的探讨,明确指出资本主义在欧洲的萌芽与发展归功于新教伦理,是这种被称之为资本主义精神的伦理、价值观念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在当时并不发达和强大的欧洲产生。[5]他认为,在任何一种经济模式背后都必然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与这种经济模式的文化背景有密切的渊源。在一定条件下,这种精神、价值观念决定着这种经济模式的成败兴衰。当代西方一些“发展论”学者认为,在现代社会,社会科学中的思想理论、伦理价值观念、政治思想等,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这些因素。正是在此意义上,“发展论”学者们认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政治思想理论与产权理论、国家理论一样,构成了现代经济制度变迁的三大支柱。即使以定量分析为特征的“知识经济学”,也把人的价值观念作为重要因素纳入经济科学的视野。政治思想理论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协调、整合、规范和激励功能等方面。
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合理健康的道德信念和规范构成了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必要的公共伦理信念和道德规范,是市场经济普遍可能和持久进行的前提条件之一。诚实守信之于交易行为,勤劳节俭之于资本积累,团队精神之于企业的组织和发展,社会道义和人道精神之于经济管理等,就是好的说明。许多研究表明,道德资源是一种可以转化的特殊社会资本,道德力量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著名学者福山在其近著《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一书中,通过对欧美、日本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社会信任度差异的实证审察和分析,揭示了诸如诚信一类的“社会美德”在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经济生活中所产生的不同作用和效果。[6]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认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除了通常所说的市场调节(“无形之手”)和政府调节(“有形之手”)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和调节手段之外,还存在着介于“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之间的第三种调节,即习惯与道德调节。道德力量不仅影响资源的配置与经济活动的效率,规范经济行为和提供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而且关系到社会公平与正义(包括分配公平),影响社会协调发展与生活质量的提高。他在《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一书中明确指出:“通过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即使在市场经济中,在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都起作用的场合,在法律产生并被执行的场合,习惯与道德调节不仅存在着,而且它的作用是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所替代不了的。”[7](P134)而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道德环境,提高个体思想道德素质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使命。
3.从人的素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
在所有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不仅由人的数量来表示,而且也由人的素质来表示。在技术水平既定的前提下,效率的真正源泉在于人的作用的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以往在效率源泉问题的研究中,通常只看重经济因素与技术因素而忽略非经济因素与非技术因素,只注意利益的影响而不注意社会责任感与公共目标的作用,只强调物的价值实现而忽视人的价值实现”。[7](P50)这显然是十分片面的。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其根本任务就是要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发展。而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即人的思想水平、道德面貌、劳动态度以及事业心、责任感、敬业精神等,不仅直接影响生产力及其要素的作用方式和人自身的发展状况,而且还决定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性质和方向,影响人的智力和体力发挥的程度,影响劳动者技术水平、劳动能力和创造性的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与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价值的创造密切相关。
智利知识界领袖萨拉扎·班迪博士回顾发展中国家追求现代化的道路时,曾深刻指出: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会经济图画的统计指数,也是一种心理状态。[8]当国民心理和精神还被牢固地封锁在传统意识之中时,就会构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方式乃至政府机构形式、教育制度等,但是,“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8](P4)这充分说明了人的素质的改变是获取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功能就体现在通过“人”这一中介来参与社会生活,影响经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实现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具体体现
从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经济的层次来看,可以分为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所谓宏观作用层次,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能够形成一定的经济文化、经济道德和经济思想,即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以此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在宏观层次上作用于经济以外,还在微观层次上对经济的发展直接发挥作用。人是经济的主体,作为具有思想意识的人,他们的经济行为、经济生活总要受到一定思想意识的支配。在现代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激发人们的主体意识和竞争意识,帮助人们确立现代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1](P120)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导向。
思想理论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解放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思想前提。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充分表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同人们思想的解放、理论的创新和民族精神状态的深刻变化紧密相联。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实现中华腾飞的宏伟蓝图,开拓进取、奋发图强的民族自立精神,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总是以其特有的价值导向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任何一种社会,在经济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都要以自己的思想体系影响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方向。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衡量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价值标准。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传播,通过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以及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为保障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和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发挥着自身的作用。
邓小平一再指出,发展是硬道理,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要靠自己的发展。同志也多次强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对我们都很紧要。思想政治教育要站在面向新世纪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高度,告诉人们世界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揭示发展经济对民族和国家的意义。从而激发人们对民族、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树立为中国的繁荣昌盛奋发图强的信念,振兴和加快民族经济的发展。在中国进入小康社会后,针对社会上出现的“富而忘本”、“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教育活动,使人们从“思源”中领会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必要性,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富而思进”,加快发展。为中国经济的“第二次创业”提供精神动力,为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更高阶段作好必要的思想准备。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弘扬先进的经济文化、经济伦理和经济思想,在全社会倡导进步的发展观、生产观和消费观,树立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提倡科学合理的消费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特别要重视形成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经济精神。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是一种新的经济制度确立和完善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适应与引导市场经济的健康社会心理、现代经济精神的形成过程。现代经济精神是贯穿在现代经济全过程,影响乃至决定经济发展方向的无形力量。具体地说,它包括经济行为合理、高尚的动机,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经济交往中的信誉,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意识,健康、文明的精神追求等。树立现代经济精神,要求在经济活动中从五个方面实现精神转变,即:必须把贪欲财富的物质冲动、单纯谋利动机转变为一种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成就感,使全民族的经济行为有一个更高尚的动机;必须把庸俗化的重商主义转变为一种实业精神;在经济交往中,必须把以邻为壑、损人利己的观念转变为一种互惠互利观念;必须从只把自然当成劳动对象、资源对象的意识转变为人与环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生态伦理精神;在财富面前,必须把安逸、享乐意识转变为一种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价值和生活意义的意识。[9]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现代经济精神形成、倡导现代经济精神方面应该并且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进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要求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而且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10](P94)市场经济作为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为先进合理的经济模式,已被实践证明是最有效率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也是一种较为公平合理的经济模式。然而,市场经济如同一把“双刃剑”,具有经济和道德上的两面性。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虽然具有其经济合理性,但同时也内含着一定的社会风险和道德风险。如果缺乏必要的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单纯的经济利益驱动和效益较大化追求,不仅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实利主义风气和个人利己主义冲动,而且难以确保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更难以确保人类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因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必要的社会规导和限制,它要求对市场主体(包括企业、个人和政府)的经济活动不仅有清晰的法律规范界定,而且有明确的伦理道德约束。换言之,市场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不仅需要法律的强制力保障,而且需要伦理规范使经济行为更加合理、更加文明。
事实证明,市场经济一旦缺乏良好的道德环境、法制环境和文化环境,往往会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并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行为不正当,不可能有真正的经济效率,国家经济实力也不能真正增强。从经济运行的角度看,行为主体如果自身缺乏基本的诚信,而彼此之间又没有相互的道德约束,行为必定短期化,导致假冒伪劣、合同欺诈、“三角债”恶性怪圈等现象出现。最终不仅企业会失去市场,行为主体也会因缺乏稳定的预期而对经济前景失去信心。据2002年3月25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我国每年因为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损失约55亿元,产品质量低劣和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至少有2000亿元,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有2000亿元。福建省企业家协会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诚信缺失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进步的重要作用之一,就在于扫除精神障碍,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精神环境和社会风气。具体地说,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使人地、辩证地看待经济的进步问题,客观地、科学地分析经济形势,使人们的眼光从片面的、狭隘的纯经济增长的旧框框中解放出来,代之以的系统的发展观念,为经济和社会的进步,提供总的方法论的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增强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形成奋发向上、开拓进取,公平竞争、精诚合作,讲求信誉、竭诚服务,崇尚奉献、服务大局的良好氛围。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提高对社会发展前景的认同与信心,同时揭示改革过程中的存在的矛盾、困难和风险,引导和调整社会心态,增强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形成有利于经济进步的认识环境、道德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
3.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主体提供精神动力与道德激励。
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人的精神状态,人的素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直接关系和影响生产的效率和经济的发展。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重视精神激励和潜能开发,不仅成为不同社会制度下人们的共识,而且已成为许多学科共同研究的课题。如果说,在战争年代,面对无数艰难困苦,需要一股决不屈服的革命精神,一种战胜困难的拼命精神;那么,在和平年代,面对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同样需要理想和信念,激发起人们的潜能,较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以其特有的方式,为经济主体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激励。
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正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价值观,更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灵魂与精神支柱。如海尔集团的“无私奉献、追求”的企业精神;长虹股份有限公司的“以产业报国、民族昌盛为己任”的价值观;日本日立公司的“和、诚及开拓精神”的企业精神;美国杜邦公司“通过化学为更美好的生活提供更美好的东西”的企业宗旨等,都是企业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不仅对于企业的经营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企业道德和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等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对于企业中每一个成员的精神状态都会产生巨大影响,从而造就具有社会责任感、富有进取精神、开拓精神的企业员工。企业文化不仅使人们有了明确的精神追求,还会营造一种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文化氛围,融洽人际关系,增强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和团队精神,把个人生存劳动的目的同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壮大自觉地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效率具有双重基础,即物质基础和道德基础。在经济分析中,动力来自个人物质利益的假设是有局限性的。人是“社会的人”,除了有经济需求之外,还有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需求。人的积极性,除了物质利益这一基本动因之外,还明显受精神因素的制约。在个人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物质利益对个人主动性、积极性的激发会有所减退,而精神激励和道德激励的作用将有所上升。思想政治教育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人性化原则,充分尊重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工作方法,企业、社会公共目标的激励以及精神境界的提升,都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的价值在工作中得到体现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管理的结合,可以大大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经济活动的效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们精神世界的价值导向系统,为人们“应该如何行为”提供了价值信念上的共识,进而减少人们合作行为的“摩擦费用”,提高管理效率,促进经济的发展。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与功能,在现代社会越来越突出,也必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必不可少,而且能够有所作为。
教育经济学论文:职业教育经济发展论文
一、国内发达地区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也发展迅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态,国内发达地区的成功模式也为该地区经济的腾飞插上了有力的翅膀。主要表现在:民营经济带动,政府支持。纵观浙江省经济的发展情况,总体来讲持续上涨,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充裕的浙江在职业教育发展上崛起,民间资本办学成为浙江省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亮点,民办职业技术学院占高职总数的40%以上。当然政府在这个过程中的支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上海许多职业院校都与企业紧密联合,建立了由行业专家,尤其是生产服务及时线的工作人员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由他们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教学计划的制订以及教学质量的评估;通过与企业的联合,学校还能及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调整专业。从就业上看,上海高职所培养的学生就业率都在90%以上,为企业的发展乃至上海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不可小觑的力量。
二、吉林省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吉林省处于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总生产方面尤其是生产一线,对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需求极为迫切,而职业教育在之前的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招生生源匮乏以及实验设备投入不足所导致的低质量的教育环境,使得职业教育发展处于尴尬境地,发展乏力,无法及时有效地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储备人才。
(一)职业教育建设与发展乏力
目前,吉林省职业教育生源严重不足,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与国家的要求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职业教育模式相对僵化,没有办出“职业”特色,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而对应用性、实践性重视不够,脱离为企业培养技术人员的办学宗旨与定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开展得还不够深入。在专业设置上不能紧跟社会经济需求,重复设置比较突出。一些专业设置所面向的职业早已淘汰,使得学生毕业后面临无业可就的局面。
(二)技能人才的数量与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吉林省“十二五”规划期间面临的严峻形势之一即是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和分布不合理,高技能人才短缺,而且人才在城乡、区域、产业间分布不合理。据统计,全省每年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只占全省城镇从业人员总数的3%。而吉林省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发展各类产业所需的人才缺口极大,不仅技能人才而且部分企业的一些职业(工种)已经青黄不接,由于技术岗位后继无人,已退休的老技术工人被重新聘用到岗位上来。
三、推动吉林省职业教育与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的对策
目前,吉林省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重要阶段,人才队伍处于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过渡阶段。在这一进程中,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两者只有良性互动才能保持社会经济发展的经验丰富地位,借鉴国内外的成熟经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相关完善。
(一)职教与普教取长补短,培养经济发展的实用性人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人力资本的要求也就相对提高。虽然我国教育总体来说,普通高等院校仍然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但是普通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也并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培养的专业技能人才在生产一线发挥的作用直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纵观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历程,其发展必然需要高科技的人才的管理带动经济结构的创新转型,但也离不开专业技术人才在经济方针践行到各生产部门过程中的技术指导。更何况,职业教育发展成熟的德国和美国在职教和普教相连接双管齐下发展职业教育方面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可见,加快普教与职教的相辅相成,形成终身化一体学习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政府主导,加大经费投入,完善技能人才的激励机制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方针政策,而培养职业技术人才能够很好地为这一方针政策服务。由此看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就显得尤为必要,具体来说,可以从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中专项提取规定比例的经费,以该经费支持培养选拔高技能人才;还可以加大对各级各类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的相关经费投入力度,主要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更新培训设施。另外,相关部门要保障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经费的投入,拓宽用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资金的筹措渠道,保障高技能人才培养经费落到实处。
(三)加快整合经济发展和职业教育资源共享
长期以来,吉林省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导致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而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关键环节,因此在促进吉林省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应该较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整合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资源的协调和共享。
作者:张玉华 汤红丽
教育经济学论文: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发展论文
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要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引领、调控和监督市场经济的发展。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改革的深入,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蔓延问题大量出现,这其中不乏有政府官员和领导干部。这就使政府部门不仅是改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同时也是被改革的对象。在各种各样的腐败中,权力寻租是产生消极影响最为严重、对党和国家人民危害较大的。政府部门的各级官员利用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去逃避各种规章制度和审查的监控,从而维护和获得自己既得的利益。一些政府官员行使他们手中的权利对资源进行配置和调控,一些政府官员本身是经济人,受权钱的诱惑,在客观上缺少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在主观上缺少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利用手中的权利公款私用、收受贿赂等,利用国家和政府赋予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换取金钱以满足其个人的利益。这些行为不但破坏了干部内部之间的关系与党和群众的关系,而且也严重无视了各类规章政策的性和严肃性。由此表明,权力如同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够培养人,也能够腐蚀人;既能够促进社会大众获得利益,也能够将人类送向毁灭的坟墓。腐败不仅使国有资产受到侵吞,也势必危及我国的政治稳定及社会前进。因此,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各级官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是非常必要的,深化对领导干部正确的权力观、金钱观的教育,使其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人民服务。
二、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导向
(一)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政治动力
在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经济利益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类经济利益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方面人们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以实现利益较大化和私有化;另一方面人们在实现经济利益上所产生的贫富差距也在不断地拉大。因此,各种社会经济利益之间不同程度的矛盾便广泛扩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引起范围和程度不同的利益冲突。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培养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还能够帮助人们有效树立正确政治观,是引导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有效前提。在经济发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和健全的政治人格,使人们自觉以积极的政治态度和健全的政治人格自觉遵守经济改革的原则并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支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动力推动了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进行更好的决策,节省了决策时间,从而以较低成本推动全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实现经济持续、高效、稳定的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动力
安定有序、健康和谐的经济环境能够促进经济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政治多极化扩展,西方的自由主义、民主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及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市场经济追逐利益作用等,驱使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摒弃道德原则,为此进行不公平的经济交易,这些现象,均对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带来了新的压力。思想政治教育能为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使人们成为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在推进经济发展进程中,对培养人们形成顺应时展和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提供着重要的价值推动力。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树立正确的经济观念和弘扬先进的经济文化等内容,在整个社会提倡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树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观念,妥善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倡导人们以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和健康正确的价值观进行经济生活。
(三)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就是进行深化改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首要问题是协调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做到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有效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作为监管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不仅要以身作则,为人民树立良好的榜样,更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精神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以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能力,并坚持以人为本、造福人民为原则。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导致一些贪污腐败现象大量存在的原因很多,其中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是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思想精神松懈和意志力薄弱是腐败产生的前提。因此,党和国家政府应对各级领导干部和政府官员加强有效的思想观念教育,正确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自觉用道德规范约束自身行为,成为符合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需要的人。
三、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支持的有效方法
(一)渗透法
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运用渗透法有效解决经济高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法可以通过对人们进行思想渗透,矫正人们在经济发展中错误的价值观和消费观,为经济发展中我国改革开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推动改革发展顺利进行。其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人民和企业思想渗透还能够加强各个市场主体服从我国各项方针政策的意识,自觉以国家整体利益为重,不拘泥个人利益为代价,认真执行政府实施的政策。尤其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和经济发展出现波动时,通过加强对各个市场主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稳定市场,安抚人心,避免社会动荡的发生,为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创造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从而为经济发展创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榜样示范法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解决腐败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应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积极为人民服务的公仆观,增强他们以人民群众利益作为一切执政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的思想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榜样示范法能够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中领导干部的自身问题,并在将领导干部的思想精神矫正后,使领导干部能够以身示范,为人民群众做好榜样。首先,通过正确的思想意识指导,使党员和领导干部在面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自觉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更好地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为官清正廉洁、政治清明,自觉遵守廉政准则,严格执行中央指令,以身作则的同时加强对身边工作人员和亲属的教育和监督,有效使领导干部从思想的本质上杜绝腐败侵袭,为经济的高速平稳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为经济的可持续增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高科技宣传法
在经济改革的深入进行中,为了形成一种适应时代的现代经济精神,促进人们更快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运用高科技宣传法,正确引导人们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高速发展。高科技宣传法即通过创建互联网平台宣传正确的价值观和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政策方针等,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培养人们形成市场经济秩序井然、社会公德意识浓厚、社会风气纯正的意识。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运用高科技宣传法使人们认识到制度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对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依法惩治腐败、伪诚信现象,培养人们自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摒弃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腐败落后的观念,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经济的平等竞争,提高全体人民生活水平,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全民,从而为经济发展的有效推进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使社会呈现和谐发展的状态。
作者:马金宏 单位: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育经济学论文:中职教育经济增长论文
一、数据选择和研究过程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 《西藏统计年鉴 (2013 年)》和2003-2012 年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告。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方法很多,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回归分析法、有索罗的速度增长模型方法、有生产函数法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法、有丹尼森因素分析法计算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等等方法。但最为常见的分析中等职业教育和西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关关系、最能反应中等职业教育对西藏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方法是回归分析法。本研究以 EViews(统计分析软件)为分析工具,以 2003年—2012 年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人数为基础,揭示西藏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的依存关系,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探讨西藏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对西藏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二、西藏中等职业教育与西藏 GDP 总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与简单线性回归分析
(一)西藏中等职业教育与西藏 GDP 总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利用 Eviews 软件作出西藏中等职业教育与西藏 GDP总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图。Y 代表 GDP,X 代表西藏中等职业教育人数,由此可见,从 2003 年至 2012 年随着西藏中等职业教育人数的增加,西藏国内生产总值 GDP 也在增加,这表明西藏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西藏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着依存关系。
(二)西藏中等职业教育与西藏 GDP 总量之间的简单线性回归分析
为了更好地揭示西藏中等职业教育与西藏 GDP 总量增长之间的关系,建立一元回归模型。1.假设建立如下一元回归模型:表 1-2 给出了采用 Eviews 软件对表 1-1 中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的计算结果。一般可写出如下回归分析结果:=75.72123 + 0.020031Xi(0.670710)(3.004096)R2=0.530092 R2=0.471353其中,括号内的数值为相应参数的 t 检验值,R2是可决系数,R2是调整后的可决系数。2.模型检验在给定显著性水平 α=0.05,查 t 分布表得自由度为n-k=8,临界值 tα/2(n-k)=2.306。由表 1-2 中数据可得,与对应的 t 统计量为 3.004096,其值大于 tα/2(n-k)=2.306,这说明应当拒绝原假设,也就是说,当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解释变量“西藏中等职业教育人数的增加”(X1)对被解释变量“西藏国内生产总值 GDP”(Y)有显著的影响。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西藏中等职业教育人数每增加 1 人,西藏国内生产总值 GDP 就会增长 0.020031 亿元。
(三)西藏高等教育与西藏 GDP 总量之间的简单线性回归分析
为了更好地揭示西藏高等教育与西藏 GDP 总量增长之间的关系,建立一元回归模型。1.假设建立如下一元回归模型:同西藏中等职业教育与西藏 GDP 总量回归分析一样,采用 Eviews 软件对表 1-1 中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的计算结果。一般可写出如下回归分析结果:=-77.43496 + 0.018508Xi(-0.920054)(5.860176)R2=0.811061 R2=0.7874432.模型检验在给定显著性水平 α=0.05 时,查 t 分布表得自由度为n-k=8 临界值 tα/2(n-k)=2.306。由表 1-3 中数据可得,与 对应的 t 统计量为 5.860176,其值大于 tα/2(n-k)=2.306,这说明应当拒绝原假设,也就是说,当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解释变量“西藏高等教育的人数的增加”(X1)对被解释变量“西藏国内生产总值 GDP”(Y)有显著的影响。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在假定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西藏高等教育人数每增加 1 人,西藏国内生产总值 GDP 就会增长 0.018508 亿元。
三、西藏中等职业教育与西藏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对比
通过对西藏中等职业教育与西藏 GDP 总量之间的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和西藏高等教育与西藏 GDP 总量之间的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的对比,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西藏中等职业教育人数每增加1 人,西藏国内生产总值 GDP 就会增长 0.020031 亿元。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西藏高等教育人数每增加 1 人,西藏国内生产总值 GDP 就会增长 0.018508 亿元。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西藏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比西藏高等教育经济增长贡献率高。五、结论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2003 年—2012 年西藏中等职业教育对西藏经济增长贡献率为 2.0031%,高于 2003 年—2012 年西藏高等教育对西藏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说明西藏高等教育的普遍化使得西藏经济增长对高等教育的依赖增加,但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高于高等教育。
作者:张晓莉 张鹏 邵青红 申亚杰 单位: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教育经济学论文: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提升途径
摘要: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其质量要求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尤其是在高校发展所需经费越来越高的背景之下,提高其经济效益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呼吁重点,是由于高校投入的增加,更重要的是高校产出逐年下降,高等教育生素质下降、高校创新能力、科研水平日益平庸。因此,作者顺应潮流,对比进行了相关研究。
关键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制约因素;提升途径
通过笔者的调查研究,高等教育面临形势严峻,如何提高效益已经成为不得不面对的研究课题,因此,就效益提升的制约因素和具体解决方法展开,结合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解决效益进行解读,细化探讨其投入与产出,并就此进行分析,深层剖析投入的不合理结构并进行改良,提高教育质量,希冀以此提高效益。
一、高等教育经济效益以何种标准衡量
要提高效益,首先需要解决的事项即是如何进行效益的评定,也就是效益的衡量标准和影响因素,下面介绍几个方面的标准参考:人才质量,即培养出的学子能否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能否具备相应的能力与素质,定量资金下的人才数量与质量,高校的科研成就,等等,上述方面均是反映高校产出的有效性,总结其经济投入下产生的社会效益,所创造的社会价值,经济转为智力、科学等非物质性因素和就业率、经济产出等物质因素的大小。从这个方面看,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解读就是经济投入与社会价值之间的比值问题,也就是其经济效益并非高校一家之事,而是整个社会的整体表现,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二、制约效益提升的因素刍议
1.经费投入不合理,结构混乱。效益的停滞一方面是由于投入过度,另一方面是由于产出不足。教育经费的投入,近年来教育的作用逐渐深入人心,其增长速度愈发惊人,而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带有明显的政策偏向性,具体而言,各个高校之间的投入比例具有极大差异,专项基金占比过高,而常规划拨较少,这一做法会产生许多弊病:扩大高校之间发展不平衡,差距与日俱增,名校效应进一步强化,不利于二三类高校的发展;使得高校之间恶性竞争,使得高等教育经济效益提升之路愈发艰涩,高校无法专注科研事业,导致产出相应减小;名校资金过多,易导致资源滥用、浪费,从而降低效益。2.学生培养成本偏差,盲目扩招。近年来,各高校频繁加大招生力度,虽然是为了发展教育及解决就业问题,但过于庞大的招生规模使得高校对于学生的资金投入过大,从而导致下拨资金用于科研事业比例减小,也因此产出较低,且由于资金集中于名校热门专业,导致普通学校、普通专业投入较少,因此,扩招带来的资源紧缺问题尤其严重,这种资金投入的政策偏向性和扩招现象,使得教育结构日渐偏斜,名校学子投入过多,普通学校学子获得资源较少,从而导致名校教师科研项目发展受限,普通学校学生发展不足,这种差异造成高校教育整体发展畸形,投入产出不对等,效益偏低。3.管理落后,产出不尽如人意。学生规模的扩大使得学校管理难度加大,一些本身基础设施、管理方法、文化底蕴不强的学校的管理难度难免呈现无法负荷之像,而这种管理的缺失或者力度不足,导致高校办学的效益和效果不尽如人意,导致同样的学费却是不同的待遇和效果,教育产出无法与投入相对应,管理制度的落后导致教学资源空置,一些自控力差的学子甚至无法在学校学得任何有用的知识,这种教学势必无法承担到培育下一代、培养社会主义新青年的任务,因此经济效益难免受到影响;高校对于教师的管理无法激发其科研热情,对学术钻研力度不足,从而致使高校科研成果无法满足大众期待。
三、提升经济效益的途径探寻
1.科学进行投入,调整比例。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高校,不仅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大量品质人才,而且对于提高就业率、增强人口素质等作出了巨大贡献,高校教师的科研事业也是我国科技与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对于高等教育的投资是必需的,也是值得的。但是,不加规划的盲目增加资金,而不考虑投入与产出之比,无法有效提高效益,达到提高教育水平的目的,投入需要平衡各高校,但这并不等于平均,但是偏向力度需要科学计算、严格掌握,比例的适当尤其重要,毕竟普通高校占据比例极其大,大量学生需要国家的支持。2.合理调控培养成本,适当招生。高校的疯狂招生一方面是响应国家培养人才的号召,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加生源,培养更多人才,亦是另一种吸纳资金。这种状况下,扩招就带有政策偏向和竞争意味,也因此其规模和速度都令人叹为观止。就近几年,各个高校人数已经接近甚至远超其正常容量,于是,平摊到每位学子的培养经费远远不足以支撑其受到品质的高等教育,因此,投资难免无法发挥出其应有作用,对于教育和科研的促进作用降低,效益自然无法提供,依据经费及招生规模算出可用资金,找出最合适的方案,将招生规模限制在合理范围内。3.创新管理,加强监督,人才高度专业化。管理方式无疑对于投入、产出均有极其重要作用,严谨的财政和科学的预算及核算等,能够有效加强对于投入资金的科学规划和利用,也因此更能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以最小投入获得较大效益,而高校运行的管理,不仅涉及运行体制,更重要的是对于教师及学生的管理,提升工作热情,不仅能够降低花费于规范学生纪律等的成本,而且能够敦促教师进行科研,从而带动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增强人才的活动能力和动手能力。人才必须专业化,高校教育并不是为了培养全才,而是各个领域能够独拔头筹的人,因此,集中力量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才是高校发展的方向。
四、结语
通过笔者的阐述及对整个文章的把握,相信关于经济效益的相关问题,读者已经有了大致把握,以此文为高校的发展建言献策,希望能够以理论指导,深入高校的教育改革,尤其在国家管控方面,能够有所助益,改变现有局势。
作者:万子君 单位:西南大学
教育经济学论文:教育经济学学科形成和发展探析
一、我国教育经济学学科形成背景分析
1.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经济学的思想萌芽
对于教育与经济的相互作用,自古以来就有着各种各样的论述。这些丰富的教育经济思想,对于我们研究不同历史条件下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的不同特点和社会主义教育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教育经济既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产物,又是历史上教育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我国自秦汉以来,教育经济思想的不断缓慢发展,儒家大师孔子提出“先富后教”和“以学求富”的思想。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司马迁认为:“巧者有余,拙者不足。”唐朝陆贽认为:“巧而能勤则丰富,拙而兼惰则窭空”。宋代王安石变法中的教育改革明确的表明了教育的经济效用。以“经济是为学结果”、“教以济养,养以行教”为主张的颜元,作为清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思想的核心是继承了先要富强再谈教育的基本理论,他认为能培养出能治国之士,为天下苍生谋福寻利的人才才是办学兴教育的目标,在封建社会中他的思想无疑是教育经济思想的合成者。这些教育思想和主张,对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使我国一度在较长时期内走在世界的前列。
2.近代西方社会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现代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美国等西方国家兴起关于现代教育经济理论作为一门学科的讨论和定义。以教育经济学大师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基础。舒尔茨认为,人力投资是西方国家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强调提高人口质量对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重大作用,把教育投资作为人力投资的主要内容,着力研究和阐述了培养人才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的经济价值、教育投资与教育成本的效益分析等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最突出的创新就是将人力作为一种资本引入经济的范畴。近代社会主义阵营中也涌现了一批教育经济学方面的杰出专家,1924年,前苏联经济学家斯特鲁米林发表了《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一文,这不仅标志着现代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开端,更体现了社会主义阵营关于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态以及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下的现代教育经济学理论研究。而后,陆续出现了一些基础指导理论和创新研究方法都有较广综合性和较强科学性的教育经济学论作。特别是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教育与经济如何均衡合理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七十年代,筛选理论、文凭主义、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以及一些激进的社会化理论应运而生,从不同角度向人力资本理论提出挑战,并从新的理论框架出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进而极大地丰富了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内容。八十年代,虽然人力资本理论和筛选理论等之间的争论仍然没有平息,但是关于教育内部收益率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力资本理论获得了实证结果的支持。当前,西方教育经济学越来越注重实证分析,对学校以及部门层次的微观分析更受关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教育产生的影响的兴趣与日俱增。
3.我国教育经济学学科的建立
我国,教育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建立较晚,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开始这方面的系统介绍和专门研究。中国的教育经济研究人员积极借鉴国外的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如创作了《教育经济学》专著的北京大学厉以宁教授,他在该书中系统阐述了关于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以及智力投资对社会的经济效用。再比如华东师范大学邱渊教授的《教育经济学纲要》一书,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经济学讲座》等著作均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为我国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构建了稳固的框架结构,此后涌现出的大批专家和学者在教育经济研究领域积极探索,发表了大量的著作和大量的实证调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系统的学科展现出无限的活力。
二、当前我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的几个问题
1.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在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研究中表现最为直接和明显。以高等教育为例,因为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用较快,通过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在短时间内就可展示出他的经济效用,而且可以给研究者提供大量的数据。通过不断的调查分析和实证分析,主要包括:对高校进行系统调查的一系列数据分析揭示了过去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总体规模的发展走的是一条外延式的发展道路,对现有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使用不当,因高校的规模效益低而造成了本已紧缺的高教资源的浪费,从而•14•综述•专著课程教育研究CourseEducationRessearch2015年11月中旬刊论证了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效益现象的存在。通过对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的研究,以大量高校经验数据为依据,建立了包含学校产出、效率指标为内容的多参数拨款公式,对如何公平、透明、有效地分配高教资源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等。以上这些分析,肯定了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的积极作用。对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国际比较,探讨了高等教育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对高等教育与就业、经济增长率、资源利用率、实际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结构等方面的关系进行了论证。这些研究使得对于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论证不再单单是种理论研究,而发展为有丰富内容的、有大量例证的、有说服力的论点。高等教育投资是生产性投资的论点在以上多种论证的基础上逐步被确立,进而,教育投资是非生产性投资的传统观点从根本被推翻。在此基础之上,关于国民生产总值中教育投资的黄金配比问题的探讨,得出了想要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必然加大教育投资的结论,教育投资对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社会资本理论对教育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增长的阐释
社会资本理论与教育经济学的发展的息息相关,在现代人力资源观要求教育经济的研究中应注意社会资本的作用。在研究中,借鉴社会资本理论对人际关系、社团组织、网络沟通以及规范契约等的研究,在教育经济学研究中,教育对经济的影响同样也会因为教育对人际关系、各种组织、网络应用等的影响而对经济产生影响。所以,教育会促进社会资本增长,社会资本增长促进经济增长的规律,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首先,人际关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当今社会经济环境下,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经济的全球化,构建人际关系的目的性会更强,更具有浓厚的投资色彩。因为在市场经济下,各市场参与者都希望实现自我利益的较大化。因而与各利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可以促成交易与合作,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交风险。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而形成。社会资本理论正是吸收了组织行为形成社资本的观点,通过各利益主体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增长。其次,群体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教育通过促进协同效应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群体协同效应是指群体的工作效果不等于个体工作效果之和,可能大于个体工作之和,可能小于个体工作之和。教育可以使群体尽可能避免社会惰化效应而增长促进效应,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网络时代开创新的沟通桥梁、提高了人力资本收益,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现实教育的基础上,通过网络教育和网络沟通,学校、家庭和社区网络有意识的建设人际交流关系网,使虚拟网络交流和现实社会交流相结合。通过这种方式,使人们能及时地抓住机会,个人的人力资本才能有效地产生收益。未来的环境多变,组织也具有多边性,人们不断地在虚拟的环境与现实的环境中交替寻找机会,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虚拟的人际关系也是寻找机会和及时把握机会的重要保障。
3.教育经济学研究中存在的缺陷
教育经济学作为教育学和经济学的融合学科、分支学科,从两个学科分别来看都比较重视研究过程中的实证研究,教育经济学也不例外的采取文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统计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和调查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运用于一般研究中,不仅如此,现今有部分青年研究者以经济学计量模型为基准,对教育经济学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然而,综合而言,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仍不具备科学的体系及完善的应用方法。从研究方法来说,我国的研究者主要是运用现成的或略有修改的经济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和实证分析;从研究数据来说,我国的研究只是简单的输入教育调查统计数据,然后对国外教育经济模型做单一的验证就得出相关结论。在选题意义不明确,课题设计无逻辑,研究步骤不清晰,理论和实践关系无联系的情况下,这样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数据对教育经济大环境有无适应需求,对教育经济学科的问题研究有无使用价值都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论证。同时,类似于研究方法上出现的问题也表现在研究内容,研究性质和研究主体上。具体表现为:研究内容较为重视微观和中观研究,而对重大实践问题缺少前瞻性探索。研究性质比较重视实践研究,而对学科基本理论的创新性研究不足。研究主体队伍层次不断提升,而专业研究队伍的培养仍待加强。
三、关于我国教育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经济学从无到有,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学术组织,设立了一批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培养了一批专业研究人员,不少研究成果也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各个领域风起云涌,日新月异,我国教育经济学应不断掌握近期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不断发展进步,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其中,应更加关注教育经济领域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加强学科自身建设、提高理论研究水平,以在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此,对我国教育学学科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1.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探讨和研究知识经济兴起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主要影响因素主要。一方面,探讨知识经济的内涵和本质特征。另一方面,探讨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尤其是具有非凡使命和特殊贡献力的高等教育学,必然会极大地丰富和促进教育经济学学科的理论建设。靠投资和就业增加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然是会成为过去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依靠技术和知识的投入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虽然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知识可以通过改变生产函数本身来影响经济发展的,但是将知识内化进入生产函数从而影响经济发展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为了了解知识经济,需要在传统的经济概念和研究方法之外有所突破。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过程中,应积极采用实证研究的分析手段,研究知识经济在国外和我国发展的现状,对我国知识经济的现状进行宏观测度并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分析,将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课题。对知识经济这样一种还处于前期发展的经济形态,尚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它的研究存在着一些先天的障碍。
2.积极研究高等教育对教育经济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首先,进一步深入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我国经历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巨大变革,经济体制变革带来了教育体制变革,教育体制的转换直接造成传统的计划经济价值观念的摧毁,我国的特殊国情为研究教育经济学的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中国独有的不可复制的实验场地。在这样独有的基础条件下,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工作者应努力从改革的实践中发掘出对教育经济学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资料和普遍实践经验的资料,最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学说。其次,高等教育财政是教育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既有研究的理论价值,也可以为政策制定提供必需的实证分析。研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可能;研究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的程度和速度、管理方法和成本;研究如何将教育经费以符合效率、公平的原则分配到各教育机构;研究在对高等教育进行成本补偿的同时,如何进行高等教育机会的再分配、如何建立和完善学生资助系统,以充分体现受教育机会平等等,是迫切需要人们关注的研究领域。,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招生和收费制度的改革,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将更加受到个人教育需求的支配,而这种需求同时又与劳动力市场就业前景紧密相联。教育经济学可以对未来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需要进行一些有益的前瞻性的分析,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各种科类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可替代性进行探讨。我们不能仅仅把注意力放在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教育投资的增加上,而进一步研究合理的教育投资结构以及有利于教育投资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因素之间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3.加强理论建设,营造活泼的学术氛围,培育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学派
改革开放30余年以来,我国教育经济学通过不断深化发展,学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就。但由于我国国家建设时期的特殊历史原因,我国的教育经济学存在理论体系发展缓慢,理论内容自创性不高,理论结构重复性强,理论框架受限制成都高等问题。其中,我国教育经济学理论内容中有大量是从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经济理论学习而来,我国教育经济框架构建中对教育经济领域热点问题的阐述和说明都比较浅显而且受国外教育经济学体系束缚较深,总体来说关于教育经济学的原创性研究深度缺乏且理论创新贫乏。改革开放后我国陆续出版的教育经济学相关著作,内容均在伯仲之间,研究者个人独到的教育经济观点严重缺乏,量与质的比例严重失衡即只见凉的增长不见质的飞越。以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导致了我国没有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教育经济学理论学派,缺乏学派意识。古有百家争鸣,现代的研究缺少的就是大胆独创,敢于挑战,敢于创新的闯劲。没有学派意识便没有真正的学术争鸣与创新,也就很难使一个学科真正成熟,伟大的思想只能在各种学派的争论与实践中产生。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经济学领域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学术影响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以我国几大教育部直属的师范院校等为代表的一批高校逐渐涌现出来。作为一个教育大国,我国不仅缺少真正的教育经济学家而且缺乏在世界教育经济学界的话语权,这都和我国没有原创性创新性教育经济学理论息息相关。由此可见,中国教育经济学的发展,必通过鼓励学界百花齐放各抒己见,为培育一批具有坚定学术信念,并具有中国梦的学术团队提供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让他们的思想在不断碰撞、共鸣中推动教育经济学科向前发展。因此,只有加强教育经济学基本理论体系方面的深入研究,系统梳理教育经济学相关理论,深入总结学科建设的经验和问题,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才能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引领学科走向成熟。
4.开拓研究视野,建设教育经济学学科专属方法论体系
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应该不断拓展视野,从教育与经济发展视角入手,坚持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致力于回答和解释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经济现象和准经济现象问题。学科研究应实现由过去从单一的国内宏观层面研究转向中观层面的省际或区域研究,再由中观层面研究转向微观层面的学校运行管理方向研究。从教育经济学角度来说研究转向微观问题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并且能解决部分新时期的教育难点,为教育政策的发展方向提供的理论依据,为宏观问题研究提供真实完善的实践依据。这就引出了研究方法的问题,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研究都需要用方法论体系作为支撑。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从其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来看,教育经济学既要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领域的有关问题,又要运用教育科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经济发展中的教育问题,这两种性质截然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在教育经济学研究中发挥着同样重要作用。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绝不能是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简单移植和合并,在运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时,应实际地考虑教育经济活动的特殊性,同时针对研究的具体问题,采用的方法也应因地制宜,灵活变通。历史证明,任何学科的发展都有其独特的方法论体系。同样,我国教育经济学学科要蓬勃发展,就必须形成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论体系。
作者:刘洋 单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教育经济学论文:诚信教育经济法教学论文
一、诚信教育的内涵
诚信是一项道德标准,做人做事讲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今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东汉《说文解字》就专门对诚信做了注解:“诚,信也。”意为诚实与守信二者相通,互为印证1。我国古代四书中《大学》对“诚信”的解读是慎读,在个人独处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也能实实在在、不折不扣按照道义要求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无论在人前还是在人后,都能做到言行一致、内外一致,没有丝毫的虚假不实。《墨子•公孟》中”政者,口百之,身必行之”意为,为政的官员们,必须言行一致,以身作则,说到做到。诚信做为中华民族的道德观有着悠久的历史,并被一代代传承着,凝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中。经济法教学中的诚信教育不仅要体现在具体法律法规的诚信原则的讲解和分析上,更要将诚信观念融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以期学生形成诚信观念,明确“经济人”的社会责任,养成“一诺千金,言出必行”的处事态度和行为准则。
二、诚信原则在经济法中的体现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使得诚信不再只是存在于人们内心当中的一种道德行为准则,更是社会应普遍遵守的行为规范,诚信原则是贯穿于民商法和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如,《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行自愿、平等、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合同法》第六条:“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信托法》第五条:“信托当事人进行信托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循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条:“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还有很多经济法律规范中写入了诚信条款,在此不一一列举。由此可见,在经济法中诚信具有重要的地位,经济法教学也应将诚信教育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应渗透到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去。
三、经济法教学中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以前所未有的自由度高速发展,对于传统的诚信观念所带来的很大的冲击,人们在这样一个经济社会,人们不停的追逐金钱,利益至上的思想导致严重的不诚信的问题,可以说,我国社会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诚信危机2。诚信危机的造成有很多方面的原因,究其根本无非是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公民个体来讲,内化于思想中的诚信道德越来越弱化,尊崇利益较大化的行为方式。同时信仰的缺失,让人们做事无所顾忌,只要是关乎自己利益的事情都可以做,不管对他人,对社会能够造成什么样的损害,这是非常可怕的。对于商业企业一样,企业是由人来创办的,是由人去实际经营的,诚信缺失没有信仰的人去从事商事活动,最直接的后果是,为了利益去造假,去违约,造成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外在原因是制约诚信的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失信成本过低,行为主体基本不会冒什么风险就可以得到几倍于风险的利益,屡获成功,那么还有谁愿意甘愿当“傻瓜”眼看别人获利,自己抱着诚信去吃亏呢?内在德育教育的弱化,外在法律制度的保障机制不健全,共同引发了现代社会的诚信危机。
四、加强经济法教学中诚信教育的途径
1、加强学生诚信法律意识,做诚实守信的商业人在实际教学中,告知学生,诚信不仅是重要的道德标准,更是法律的原则性要求。诚信是做事立人之根本,是法治精神的体现,没有诚信的态度,要真正做好一件事情是不可能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运用法律手段鼓励人们诚信,对于虚假和欺诈行为做出法律上的制裁和惩戒。2、在授课环节中融入诚信教育目前教师授课仍以教材为主,但是经济法的教材中很少有诚信专题或是在章节知识点中渗透进诚信教育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以经济法律知识和诚信教育相结合为着眼点,丰富教材诚信教育内容。如在讲授“消费者权利和经营者义务”时,涉及到经营者对商品的真实情况介绍,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观。3、利用案例教学,让学生明确失信成本,意识到失信的严重性通过现代信息途经,如网络、电视等对真实发生的案例进行介绍,说明失信对于商业行为的影响,行为主体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通过大量案例的介绍,让学生运用所学相关法律条文和法理知识,结合具体案例,融入案例当事人角色中去,知法明荣辱3。这些直观的案例能够有效的引起学生对诚信的重视,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搜集和观察发生在身边的失信案例,引发其自身对于诚信的思考,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非常有帮助。4、加强经济法教师的道德修养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思想意识有很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的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诚信品质。经济法教师应当具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在讲好经济法律知识的同时,有能力将诚信教育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去。经济法教师更应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这样才能率先垂范,做学生学习的榜样。
作者:吕继妍
教育经济学论文:职业教育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1高等职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高职院校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不够如今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现状急需高职教育行业服务能力的提高,此外我国经济还面临着产业的升级。就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行业服务能力来说还差强人意,距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还很大。这在以下几方面都有体现:首先,高职院校欠缺科技创新能力,在这方面的实力不强,对于应用与技术开发的研究,没能为企业贡献多少力量,超低转化率的科技成果未能使之成为高新技术的孵化基地;其次,相关的业内知名人士欠缺,他们既要有丰富高深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缺少能真正参与到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工作中来的人才;,设备支持不足,特别是供生产使用的,以及用于研发新技术的设备,在提供员工培训的服务方面未能起到真正有用的效果。而恰恰是这些因素影响了校企合作,对企业不能形成吸引力,这就非常不利于高职院校服务于参与区域经济的发展。1.2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经济发展促使产业转型,产业的转型促使对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科研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这两个方面也逐渐成为制约高职院校提升服务能力的主要因素,造成师资队伍水平落后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普遍缺乏的教师科研和攻关能力。教师为企业发展贡献的科研力量微乎其微。由于高职教师普遍是从毕业学校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的,几乎没有多少一线实践经验,因而也缺乏科研能力,真正能建立起校企合作的领军人物更是欠缺。这就无法彰显出吸引企业和院校合作,更无法将院校自身的价值体现出来,这是针对企业来说的,还有就是针对学生来说,教师的教学能力更新速度跟不上发展节奏。专业教师缺乏一定的意识,没有及时做到对产业发展的追踪,他们对人才的培养自然就很难达到行业对知识更新和技术进步的要求。
2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
2.1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教育理念的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在同时带动了产业和行业结构的变革,面对规模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多的产业群,高等职业教育要以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致力于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并不断培养和训练他们相关的能力,尤其要注意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努力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有助于学生毕业后更好地走进市场,增强自身优势竞争力。2.2服务区域经济和具有区域特色专业设置的建构人才资源是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资源,”区域特色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首先在对就业职业分析方面加强研究。切实了解到各工作岗位的真正需求,并以此为出发点,对社会上新出现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要有敏锐的观察力,积极做好相关的企业市场调研工作,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并有侧重地培养自己院校的特色专业和优势热门专业,有机结合通用性与特殊性的,完善传统专业与前瞻性专业的相互融合进步,对于本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专业要重点突出出来,以复合型的高精尖人才为培养目标,丰富并拓宽课程内容并实现不同岗位、不同专业和职业之间的沟通融合。2.3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采用灵活多变的办学形式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形式对两方面的教育内容都有所涵盖,相当于同时进行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这二者分别体现了正规化的基础学历教育和针对市场需求和区域产业特点的非学历教育。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协调两者的发展,将学校形态的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同时并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共同发展,实现在职教育和转岗教育等之间的联合发展,沟通有无,使教育的发展道路协调有序,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更的、和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
3结束语
“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对准需求与人才”。高职教育做好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工作,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高等职业教育要想走出一条康庄大道来,还必须立足于并且服务于地方经济。
作者:刘希 单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教育经济学论文:网络教育经济价值及发展
一、网络教育的经济价值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在现代社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方面,我国一些地区师资力量不足,还有许多适龄学生因为大学招生的规模的限制,无法在学校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网络教育恰好通过远程教育的形式弥补在教育上的缺漏。另一方面,鉴于网络教育的特点,只要学习者具备主动学习的兴趣和上网条件,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学习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近年来我国一直坚持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高等教育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仍然存在着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现象。
除此之外,我国在普及义务教育的同时,更注重推进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发展,这些都使得近几年来我国教育市场的规模大幅度增长,据调查仅2010年就达到50亿元左右,这就为网络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目前,网络教育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按照教学内容和学员可以分为企业电子学习、网络学历教育、网络非学历教育,在我国的网络教育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网络学历教育。随着网络教育的进一步推广与深化,网络教育学员的人数在逐年增加,调查表明,我国每年通过网络招收的大学生有20多万名,学费平均在1万元左右,平均学历时长平均为两到三年,这样算来,仅网络学历的教育市场每年的经济效益为20多亿元。
二、网络教育的发展
网络教育是由及时代、第二代远程教育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三代信息技术和三代远程教育”理论是由加拿大学者加里森、荷兰学者尼珀和英国学者贝茨首先提出和发展的,及时代远程教育的起源要追溯到19世纪中叶,建立在邮递和印刷技术的发展上的函授教育是及时代远程教育,第二代远程教育起源于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兴起的时间是20世纪中叶,它是建立在录音录像、广播电视等视听技术和大众媒体的发展上的教育形式。第三代远程教育又叫做“现代远程教育”,它的兴起得益于20世纪末的数字化虚拟教育,主要是以网络和计算机多媒体为核心的电子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依托。现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在支持网络教育的发展,不断增加对网络教育的投入、拓宽网络教育的内容,以及网络教育的普及化程度,我国国务院明确提出把网络教育构建成终身学习体系。
三、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教育的迅速推广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网络教育的内涵引入,具体论述了网络教育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概况。
作者:吕彤 单位: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教育经济学论文:中国远程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前景
随着远程教育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尤其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远程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远程教育的经济学研究也开始进入到国内研究者的视野。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清华大学的一些学者也开始从实证角度更加深入地对国内的远程教育进行经济学的分析。本文将从教育经济学这个学科的核心研究领域谈起,借鉴国际上教育经济学一些成型的研究结合远程教育所特有的一些规律,展望未来十年内我国远程教育经济学的一些研究方向,从而为国内远程教育的研究者提供一个可供讨论的参照系,以有利于国内远程教育经济学的健康、快速发展。从教育经济学及相关研究领域谈起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一批顶级经济学家开始关注教育(包括培训在内的大教育)的经济学价值,并且掀起了研究人力资本的高潮。人力资本理论(humancapitaltheory)的创始人Schultz(1961)[1]明确指出因为学校教育能够提高学习者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两方面的能力,所以是一种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Becker(1964)[2]和Mincer(1974)[3]用不同的计量模型分别度量了在职培训和学校教育的收益率,发现个人如果投资在职培训或者学校教育,将会获得颇为可观的收益。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除了能够提高个体的劳动生产率外,还认为因为受教育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就是说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的经济价值不仅能够在微观层面提高受教育者的各种技能、从而促进个体收入的增加,还能从宏观层次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关于教育对经济的宏观促进作用,Schultz(1961)[4]首先在理论上做了巨大的突破。随后Denison(1962)[5]通过计量发现1929-1957年美国经济的增长,有23%归功于教育带来的贡献。一般认为,正是随着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人力资本关于微观层次促进个体劳动生产率和宏观层次促进社会经济增长这两条主线的发展,教育经济学才逐渐兴起。因此,教育经济学的核心就存在于教育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研究中[6],也就是说研究教育的外部效率,包括私人与社会的教育收益与收益率(教育收益率一般用明瑟收益率①
1或者内部收益
率来衡量)、教育的溢出效益(比如:教育与受教育者自身健康及家人健康之间的关系、自身教育与子女教育之间的关系等)等。随着教育经济学的不断发展,还有很多学者开始将研究视角深入到教育过程这一黑箱中去,探究具体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教育对学习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研究怎样用最小的投入导致较大的教育产出。因此,教育经济学开始研究教育生产的各个环节,即开始研究教育系统的内部效率,使得教育经济学从一个纯粹的经济学学科向教育学学科转向,成为了一个全新的交叉学科。对于教育内部效率的研究,包括教育生产函数、教育成本函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研究、教师培养的经济学、教育技术的经济学等。随着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本、是一个生产过程的观念越来越被政府、大众所了解,如何为教育生产提供充足的资源并且体现公平与效率,开始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这就为教育经济学开辟出了一块新的研究领域,也即教育财政,包括拨款、成本补偿、学生资助体系等。
可以说,正是上述三个领域的研究,使得教育经济学最终成为一个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等共同关注的学科:(1)教育的外部效率即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2)教育的内部效率即教育生产的各个环节与教育产出之间的关系。(3)如何公平、有效地为教育生产提供充足的资源,也即关于教育财政的研究。我国远程教育经济学可以研究的领域经过近40年的发展,教育经济学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成熟的学科,但是相比其他教育的实践环节,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远程教育这一重要教育实践环节的经济学问题的研究并不多②。但是目前对于远程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不多,并不意味着对于它们进行研究的意义就小或者它们可研究的问题不多。接下来,我们就参照教育经济学的三个主要研究领域来探讨我国未来远程教育经济学可以开展研究的领域。(一)远程教育的外部效率1.远程教育与经济增长虽然在经济学领域,关于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确切关系并没有定论,但是人力资本理论和新增长理论,都认可教育能够促进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撇开经济学学术内部对于这一问题的争论,目前对于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政府而言,基本上都是认可教育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如果我们也认同教育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那么远程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则肯定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
关于远程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应该有以下两个方面值得去研究和探讨:其一,研究远程教育的规模对于经济增长的直接促进作用。现有关于发展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度量过不同阶段学校教育的发展规模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7],从而论证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那么关于远程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可以借鉴发展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的这一思路,考察远程教育的规模对于国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比如可以考察远程教育受众的规模即远程教育受众的人数和相对规模即按照人口分布的远程教育受众所占的比例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其二,研究远程教育的发展对于学习型社会的促进从而间接推动经济的增长。学习型社会的建立,是能够从本质上改变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力资本的积累与构建方式———学校教育作为构建人力资本的核心主体地位将削弱、整个社会和所有个人都将成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主体;可以预见的是人力资本积累方式与主体的改变,将进一步提高远程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那么远程教育的发展不仅能够直接促进经济的增长,还能通过构建学习型社会而间接推动经济的增长。那么将远程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这一间接促进作用度量出来,也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
2.远程教育的社会收益、私人收益以及收益率
从教育经济学诞生起,对于学校教育的社会收益、私人收益以及收益率等方面的研究一直是经久不衰的[8]。通过对不同年代、世界范围内多个国家学校教育投资收益率的分析与整理,研究者发现一般而言:(1)初等教育的收益率高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收益率;(2)初等教育的社会收益率要高于私人收益率;(3)高等教育的私人收益率要高于社会收益率;(4)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收益率要高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收益率[9]。正是因为上述有关学校教育的社会收益、私人收益以及收益率的研究发现,才吸引了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对于学校教育进行投资,也为国家通过法律形式将初等教育设立为义务教育,而在高等教育却实行收取学费、建立学生贷款制度等提供了坚实的实证基础。与此相对应,如果要发展远程教育,要吸引更多的受众、更多的主体来关注远程教育、来投资远程教育,那么科学测算、对外公布远程教育的社会收益率与私人收益率就是非常有必要的工作。
如前所述,教育收益率一般用明瑟收益率或者内部收益率来衡量,李锋亮等(2009)[10]就利用南京电大和哈尔滨电大远程教育本科在校生的数据,运用明瑟收入函数,计算了远程教育的明瑟收益率。这项研究发现远程教育的确能够给受众带来可观的私人收益,整体而言远程教育的明瑟收益率为6.9%,也就是说学习者每多接受1年的远程高等教育,其个人收入能够显著提高6.9%。不过和2004年我国普通本科教育的私人明瑟收益率18.9%相比较而言[11],显然远程教育的收益率还是远远不足的。李锋亮等(2009)的这项研究在远程教育的收益率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尝试,后续的相关研究还应在以下等方面进一步扩展与提高。
其一,需要质量更高数据。李锋亮等(2009)的这项研究所用数据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横截面数据,更不要说用目前国际学术界流行的面板数据(Paneldata)来进行分析。除此之外,研究所用样本只是两个地区的学员,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因此,极其需要全国范围内的大样本的跟踪数据来分析远程教育的收益率。其二,需要测量远程教育的内容与质量的收益。在教育经济学领域,除了测量平均的教育收益率外,很多研究都对准了教育的质量以及教育的内容、比如不同专业、学科与类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教育收益率。
其三,需要测算远程教育的社会收益率。李锋亮等(2009)的这项研究只是测算了电大远程本科教育的私人收益率,并没有探究社会收益率。而实际上,远程教育除了帮助每个学习者更好地获取私人收益外,更为重要的是一项社会要务,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与收益。这是国内学者彭坤明(2008)[12]所呼吁的“远程教育发展的整体效益观”。他认为:“所谓整体效益,是指远程教育发展的社会贡献、人本价值、经济效益的综合……远程教育的发展是旨在为社会公众提供广泛的学习机会……远程教育首先必须注重于社会化与人本化的效益评价。”
因此,要进一步科学测量远程教育的社会收益。只有、科学地测量出远程教育的社会收益和私人收益,才能为今后制定科学的远程教育财政投入政策以及成本分担政策提供坚实的实证基础。这说明要研究远程教育的私人收益率与社会收益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要研究远程教育的社会收益率更是需要高质量数据的支撑,而目前国内相关的数据建设基本上是空白。这也从侧面表明这一研究领域有大量的宝藏等着后续的研究者来挖掘。
(二)远程教育的内部效率
如果说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核心是研究教育的外部效率,那么对于远程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核心应该是远程教育的内部效率。这是因为学校教育较之远程教育,前者的投资主体较为单一,尤其是基础教育,主要还是政府投资,政府投资自然更多关注教育的外部收益,而不太关心或者不太擅长评价教育系统内部的效率;而远程教育的投资主体可能更加多元化,会有很多企业、NGO参与其中的投资与运营,他们之间必定要形成良性而且有序的竞争,那么只有在对于这些投资主体内部效率做出科学评价后,才能更好引导潜在受众对于不同运营商进行理性地选择从而促进市场秩序的发展。所谓教学机构的内部效率是指整个教育系统内部或者单个教学机构内部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简单地说,就是衡量办学机构内部资源的配置状况是否合理、是否经济有效。所以,远程教育的内部效率是度量、评价远程教育的资源使用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常见的分析教学机构内部效率的方法有教育生产函数以及成本函数,其中通过成本函数的估计,可以测算办学机构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等。接下来的内容将一一分析和远程教育相关的教育生产函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以及远程教育的师资供给与培训。
1.远程教育的教育生产函数
教育生产函数是教育经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主要研究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业成就,从而判断哪些投入的效率更高、哪些投入的效率更低,从而指导政府、学校、老师与家长来调整不同资源的投入方式与构成,以达到用最少的资源促成好的学习效果。这个学业成就可以是学习成绩也可以是其他的可以衡量学业成就的变量,比如辍学率、保有率、毕业率等。而影响因素更是包括了从家庭到社区(比如父母亲的职业、受教育情况、社区的治安等)、从学校到老师的方方面面(比如学校的建筑、图书馆、班级规模、师生比、教师的职称、受教育情况、参加师资培训情况以及年龄与收入等),甚至同学、同伴对于学业成就的影响(peereffect)也是重要的研究问题。远程教育作为一个以现代技术手段与理念支撑起来的教育体系,对于它的教育生产函数的研究就有非常强的时代意义。除此之外,对于它的研究还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首先是理论意义,和传统教育相比较,远程教育的教学过程与组织架构都有着很大的不同,那么对于远程教育的教育生产函数的研究就能够扩展、丰富整个教育生产函数的研究;其次是实践意义,将来教学质量肯定是决定远程教育生存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对于远程教育的教育生产函数的研究,将指导远程教育的运营方根据研究成果来改进自己的服务。关于这一研究领域,我们认为应该在以下四个方面应该马上进行研究和探讨:
其一,技术手段。教学中技术手段的使用对于学习者学业成就的影响,这在传统的教育生产函数研究中并不是研究的重点,然而在远程教育中,这必然将是研究的重点。因为技术手段的组合使用是远程教育得以跨越时空组织品质教育资源进行教学的特点所在,而且技术手段的使用远远不是将书本知识、课堂内容简单地复制到网络或者其他现代媒体上,而是应该发挥不同技术手段的优势、避免它们的劣势,使得不同技术手段的组合与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默契配合,才能真正使得技术手段的使用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因此,实证考察不同技术手段的单独与组合使用对于学习者学业成就的影响,应该尽早提高到相关远程教育运营方的日程上来。
其二,对远程教育教育生产函数的研究应该注重对于学习者的辍学概率或者保持率或者毕业率的研究。传统的教育生产函数研究将研究重点更多关注在学习者的成绩上;而对于远程教育而言,对于学习者辍学的研究其重要性可能要超过对于学业研究的重要性。这是因为远程教育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学习者入学门槛低,中途放弃学习的概率也就随之增大。英国的开放大学就非常关注学生的辍学率问题,他们也承认对于远程教育而言,较高的辍学率似乎是难以避免:尽管学习者入学前的教育程度越高,他们辍学的概率会有所降低,但是入学前就拥有了本科学位的学习者的辍学率依然高达20%(Simp-son,2004)[13]。Simpson(2004)认为对于远程教育的辍学问题,一方面要正视其不可为的一面,即无论如何都具有一定的低辍学率;但另外一方面,也要积极研究教育机构可以有所作为的一面,并认为远程教育机构可以降低学习者辍学率的空间大致为7%左右[14]。那么具体有哪些因素会降低学习者辍学的概率呢?目前国际上一些实证研究③专门考察了远程或成人学习者辍学的影响因素,得到了如下发现[15][16]:(1)如果学习者对教育机构缺少归属感,那么他们放弃课程学习的可能性更大(2)如果学习者对教育机构提供的教学与支持服务不满意,那么也会导致学习者做出中止学业的可能。(3)学习者所学科目和课程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辍学概率的高低。比如如果课程含有过多的数学成分、如果课程内容有很多重复,那么学习者中断学习的可能性就更高。除此之外,如果学习者感觉到专业学习困难或者觉得错误选择了所学的专业或课程,那么辍学的概率也会增加。(4)研究还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有些特定人群的学习者本身就具有较高的辍学率,比如初始教育程度越低者、以及那些年轻人更容易辍学;而且那些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辍学的概率更高。Simpson(2004)[17]还专门研究了辍学发生的时间问题,并发现30%多的学习者在及时次交作业之前就已经中止了学习。因此,他认为在初始阶段对于学习者的支持服务活动具有异常重要的有意义。他还指出,减少学习者的辍学率,以下四个阶段是关键:(1)入学咨询阶段;(2)注册就读阶段;(3)课程学习阶段;(4)针对辍学或未通过课程考试学生进行的挽救阶段。之所以国际上尤其是英国开放大学如此关注学习者的辍学率问题,并且对其进行了大量细致而且科学的研究,这是因为:(1)大学学生保持率是英国政府对大学进行拨款的重要评价指标。(2)对于辍学率的研究,使得学习者和社会越来越相信教学机构本身能够对辍学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而并不是无可作为,因此对教学机构有了更多的问责。(3)不同教学机构间为了争夺生源展开了激烈的竞争。(4)对辍学问题给予关注,将促使教学机构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办学效益,避免教育投入的闲置和浪费[18]。国内对于远程教育辍学的研究,应该借鉴上述研究的方法与成果,探究远程教育中学习者发生辍学的共性与特性,然后有针对性的采取应对措施,减少远程教育的辍学率,提高远程教育的教育生产效率。
其三,对同伴效应(peereffect)的研究。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者就开始关注同学或者学伴对于学习者学业的影响[19]。远程教育教学的发生,不但是师生分离而且还是生生分离的,那么远程教育学习者的学业成就是否也具有同伴效应呢?上面提到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远程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学习某门课程的学生太少,那么学生辍学的可能性越大[20]。这证实了即使是生生分离的远程教育可能依然存在着显著的同伴效应。根据2009年奥鹏研究院的一项针对网络学习者学习障碍的调查发现,网络学习中成人学习者最常见的学习障碍就是和人交流太少,缺少归属感[21]。这说明在远程教育中可能也会存在着显著的同伴效应,也就是说学习者之间的互相交流能够减少学习者的障碍,进而可能提高学习者的成绩、降低他们辍学的可能。在远程教育下对于同伴效应的研究,应该和对于技术手段以及组织架构的研究结合起来,看同伴效应是否在不同的技术手段中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是否不同的组织架构会影响到同伴效应等。
2.远程教育的规模经济
远程教育工业化理论一直是远程教育的经典基础理论,这个理论认为远程教育和制造业的工业化生产一样同样存在着机械化、流水线、成批生产、标准化等特点。根据该理论,远程教育的生产是和其他工业产品一样,其经济效益必须建立在大规模产出的基础上,也就是只有实现规模经济才能保障远程教育的持续运行[22]。早期国际上有关远程教育规模经济的实证研究也相继证实了有关远程教育工业化的理论。Wagner(1977)的研究发现,随着英国开放大学在校生规模的增长,开放大学获得了规模扩大带来的好处,即规模经济[23]。国内近期的一些研究也证实了在省级电大远程教育生均成本存在规模经济特征,即随着在校生规模的扩大,生均成本下降,而且通过二次型的单一成本函数计量模型,发现省级电大远程教育在校生数的规模在55000人左右[24]。
3.远程教育的范围经济
1989年,著名教育经济学家Cohn和他的同事,首先运用多产出(multi-product)的成本模型研究了普通高等教育的范围经济(EconomiesofScope)[25]。在这篇研究中,高校被当作典型的多产出组织,比如高校产出起码包括教学产出(teachingoutput)和科研产出(researchoutput)。而教学产出又可以划分为不同级别的产出,比如专科教育产出、本科教育产出、研究生教育产出等。在现有有关远程教育的成本函数研究中,大多数是将远程教育的办学机构当作一个单产出的组织(singleproductorganization)研究远程教育的规模经济,却很少将远程教育的办学机构当作多产出的组织(multi-productorganization)来研究它们的范围经济。这是因为当远程教育还处于工业化大生产阶段的时候,远程教育的主要职能和目标是为那些由于种种原因而错过学习年龄的人提供补偿式的继续教育或者成人教育,产出主要就是学历教育,其他产出非常少[26]。然而对于远程教育而言,“远程教育”本身就包含了多产出的概念与含义。因此,可能单纯的规模经济并不能很好地评价远程教育的内部效率。因此,必须高瞻远瞩地将远程教育当作一个多产出的组织,加强对于远程教育的范围经济的研究。需要注意的是,范围经济的“范围”是有“边界”的,如果办学机构跨越了“边界”,就很有可能导致从“范围经济”走向“范围不经济”,也就是说不同产出不但不会实现成本互补与节约,反而会出现相互制约,导致成本的增加或者产出的减少。因此,对于远程教育的范围经济研究应该注意到“范围”的边界、服务的对象与内容应该符合成本互补的原则。Lloyd等人(1993)[27]考察了澳大利亚大学合并中的范围经济问题。他们对澳大利亚高校合并的研究发现,在中等规模以下的合并高校中出现了范围经济,合并带来的成本节省程度从3.6%-13.1%不等。这项研究对于远程教育范围经济的研究特别具有启示意义。这是因为大学的合并不是常态,而远程教育办学机构的合并却可能是常态,将来的远程教育办学机构可能将会出现各种不同形式的合并与拆分,因此对于远程教育合并与拆分的范围经济研究就必将成为远程教育经济学的一大亮点。
4.远程教育的师资供给与培训
师资供给的经济学和师资培训的经济学都是教育经济学研究内部效率的重要领域。这是因为根据教育生产函数的研究,在传统的面授教学中,教师的水平与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业成就[28];因此就牵扯到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中,到底是投资给学校、学生和教师的问题?我们认为师资供给与培训的经济学也是关系到远程教育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目前可能有些远程教育的实践者与研究者认为远程教育较大的优势在于技术手段,至于师资可以整合社会上其他优势师资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远程教育就可以忽视在师资供给与培训上的投资。相反,我们认为应该让的师资团结在远程教育周围,并对其产生归属感与主人翁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师资的教学潜力。那么如何吸引的师资,如何通过培训保障师资的忠诚度以及持久而且高质量的教学能力,这都是远程教育的实践者和研究者需要去做理论探讨与实证考察的重要领域。
(三)远程教育的财政问题
教育财政主要研究的是谁来为教育提供财政与经费的支持,以及如何在不同人群中分配教育资源,比如政府财政投入的比例问题、学习者进行成本分担的比例问题、政府对于学习者资助的政策问题等,这些都可能是远程教育应该涉及到的经济学问题。
首先,是政府对于远程教育的财政投入。在上面的内容我们提及了应该实证度量出远程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远程教育的社会收益率,如果真的有了这些扎实的实证数据作为依据,那么政府是有动力也有义务对于远程教育的发展进行投资与投入,以避免由于溢出效益的存在而导致整个社会对于远程教育的投资不足,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与福利(welfare)的减损。在此,我们也有一个这样的大胆假设,当社会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在质疑目前国内远程教育发展遇到的困难时,是不是也应该考虑到政府对于远程教育投入是否充足这个问题呢?如果政府承担的财政责任存在缺位的话,一味指责远程教育的实践单位,那么这是不公平的。因此,远程教育一定要注重对于政府财政投入的研究,包括财政投入的充足性、公平性与效率的研究。
其次,是学习者进行成本分担的比例问题。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是不需要缴纳学费进行成本分担的,然而在高等教育阶段,进行成本分担就是合情合理的。然而,如何制定合理而且科学的成本分担比例,一直是学术界和社会上争论的热点问题。可以相信对于远程教育而言,关于学习者的成本分担同样会成为一个有争议的地方,尤其是如果得到了政府的财政投资后,学习者、社会和政府会有更多的理由要求远程教育的运营方提供成本分担的科学依据。对于这个潜在的问题,远程教育必须正面去面对它。
再次,如果远程教育收费达到一定标准后,可能有些人群就无法来接受远程教育,这必然会带来新的公平与社会分层(socialstratification)问题。一个可行的方案是借鉴普通高校的学生资助政策,由远程教育的运营方和政府以及社会力量建立起一个面向远程教育学习者的资助体系,比如可以提供学费贷款、比如给的学习者提供学费减免,鼓励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等。结论与建议本章从教育经济学的三大研究领域分别引出和远程教育有关而且重要的经济学研究问题,并且对于这些经济学问题给出了研究的建议与展望,包括:
(1)远程教育的外部效率,比如远程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远程教育的社会收益与私人收益以及收益率的度量等。
(2)远程教育的内部效率,比如远程教育的教育生产函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师资供给与培训等。
(3)关于远程教育的财政问题。对于上述这些经济学与财政学问题,可能有的在目前看来并不是特别紧迫的问题,然而却是可能会影响到远程教育长远发展的问题。因此,我们建议对于远程教育经济学问题的研究一方面要和实践领域紧密相关以指导远程教育的发展,另外一方面要有前瞻性以引领远程教育的发展。
为此我们建议,必须加强远程教育相关研究的数据基础,比如加强对远程教育学习者的数据调查,增加普查数据中有关远程教育的信息与变量,增加办学点的成本调查等,只有有了可信的数据作为依据,才能得到可信的研究成果。
教育经济学论文:有关加强中国高等教育经济效益措施研究
一、教育经济效益的概念
关于教育经济效益的定义,目前理论界还没有达成共识。有人认为教育经济效益是指“通过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素质,在物质生产部门取得的经济增长额,抵偿用于教育和培养的全部经费之后的纯收益。它从计量上表示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可以说是给经济增长带来的效益”。有人认为,教育经济效益是指“教育通过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技能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2]。也有人认为,教育经济效益是指“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可以理解为教育的投入和教育产出的比较。”[3]。由此看来,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教育经济效益作出相应的界定,同时也表明,教育经济效益之概念本身具有丰富的内涵。笔者认为,广义的教育经济效益是指从事一切教育活动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利益。它包括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活动所产生的所有直接与间接经济利益之和。而狭义的教育经济效益是指从事教书育人的学校教育活动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总和,它包括一切从事教书育人的学校教育活动所产生的为社会经济增长带来的宏观经济利益、教育机构本身由此所产生的中观经济利益和受教育者因其知识与技能的增加而给其带来的收入增长的微观经济利益。也可以说,狭义的教育经济效益是指专门从事教育或培训的劳务机构等“集合体”给国民经济的增长、教育培训机构本身和受教育者个人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总称。
二、评价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标准
高等教育不同于企业生产和商品流通。高等教育的产品就是大学毕业生、硕士和博士毕业生,他们是劳动者,是先进的生产力。在这一点上不同于生产企业所制造的产品,表明了教育产业的特殊性。从某种意义上讲,高等教育的产品是企业产品的生产者和创造者。因而,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不能等同于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其自身特有的衡量指标和计量方法。衡量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也要从两方面来进行。其一,高校是否对现有的资金、资源提高了使用效率;其二,高校的毕业生是否对现实社会有用,对社会的未来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三、影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因素及分析
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仅就影响较大的几个因素来进行分析比较。
1.对高校的教育投入。从投入产出角度来考量,对高校投入的程度和力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里的投入包括国家的投入和地方政府的投入。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投入体制与学校所属有紧密的联系。例如,部署院校大多由国家投入为主,省属、地方属院校大多由地方各级政府投入为主,民办高校大多由自筹经费和学费为主。
2.高校的学生培养成本。高校学生的培养成本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从学生培养成本可以直接反应出学校的资金充裕程度。学生培养成本同时也是一个难以计算的指标,由于这里包括了基础设施建设费,而这项费用要计提折旧,还有很多建筑已经提完了折旧但仍然在使用中。因此,在很多研究中就省略了这一部分的费用。培养成本在计算的时候也要有所区分,必须是那些高校培养出来的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耗费。
3.高等学校的投资状况。1980年6月,国家发出了《高等学校建立学校基金和奖励制度实行办法》的通知,批准高等学校建立基金制度。从那之后,很多学校都开始兴办校办产业或与企业合作等。但这里面也有一些问题,有些学校的校办产业发展情况不尽人意。但这些活动总体上来说,对于解决高校财务问题是十分有利的。
4.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随着这些年高校的发展,可以看出,高校的专业设置还是有问题的,趋同化现象日趋严重。这是十分影响高校未来发展的,应该尽量避免,走出自己的特色化道路。在专业设置方面,应该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未来需要哪些人才就要加大对他们的培养。
四、提高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方法
提高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只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做一个简单的概要。
1.建立合理的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测算模式,加强对学生培养成本的测算。关于高校学生培养成本的测算方法有很多种,笔者倾向于采用实算法。这种方法要求对学校的固定资产按不同类别分别予以折旧进行计算,并且扣除与培养学生无关的费用。更接近实际,更具科学性。用公式表示:C=(L+M+N+0+P)*T/Q其中:C-学生年培养成本L-流动资金。直接影响学生培养成本的行政管理支出和后勤支出,包括水电费、差旅费、师资培训费、学生实习费等M-固定资产建设费、维修费N-折旧基金O-教学人员的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讲课费等P-学校的年收益T-学生学习的年限Q-年学生平均数
2.设置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需的专业。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这种需求直接表现在毕业生的就业率上。例如,有的专业就当前看也许是冷门,但是国家的发展十分需要,可能在将来的发展中很有前景。学校应该对专业发展方面有足够的预见性。另外,高校在专业设置的时候要根据自身发展特色来定,不要只是考虑大而全,更要适合自身发展才行。从全国的角度讲,由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结合的方式最能发挥优势,最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
3.教育制度创新是当前提高我国教育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追求经济效益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提高教育经济效益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诸多影响因素。以上两方面都是从学校自身出发作出的一些举措,但无论如何,提高我国教育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在于教育制度创新。
及时,教育管理体制与学校管理体制的创新。要提高教育经济效益的很大的一个方面在于,使所花费资源能够得到较大限度的产出,教育管理体制和学校管理体制影响着培养效益,也影响着培养人才类型与社会发展的切合度。这些都要求改革现行的教育与学校管理体制。
第二,教育投融资体制创新。除义务教育外,其他教育要按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基本原则,除政府逐年加大教育投资在GDP中的比例外,还要形成一个以政府投入为主,学生缴纳学费、社会筹资资为辅的多渠道教育投融资新体制,鼓励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和产学研合作。多种形式联合办学可以带动社会各界投资教育的热情,使大家共办大教育。产学研合作是高校与企业结合的一个很有利的形式,可以使高校的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定程度上解决财务问题。
第三,教育体制创新。要深化与改革现行的教育体制,努力提高办学效益。要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增强社会自主办学的能力。只有提高大部分劳动力人口的整体素质,才能体现出我国教育体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高等教育,也要重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各类教育共同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全社会的教育经济效益较大化。[5]另外,在各个层次类型教育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尤其要重视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所涉及的范围广、人群多,是对于每个人毕生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应该建立健全良好的继续教育制度。
教育经济学论文:教育经济学和高等教育的管理思索
本文是应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同行们的要求而写的。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还处在草创阶段,而高等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正处在分娩的前夕,因此,我们对该问题的学习和研究将是极其肤浅的,只能说是提出一个探讨何题的轮廓和线索。
本讲分三小部分:
一、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内容;
二、高等教育管理的含义,
三、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研究高等教育管理的现实意义。
一、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内容教育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的定义,据日本《教育学用语词典》表达,“是就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的经济性作实际上的验证和理论上的体系化的新的学科领域。
虽然,教育经济思想的出现,人们可以追朔很远。一在西方,有人追朔的亚当·斯密,在中国,有人追朔到墨子。但是,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创立,应当说还是近三十年来的事情。从国外有关教育经济学的英文文献的统计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它的发展,1940年以前五十年代后期,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呈现高潮,是有其时代背景的:一是日本和西德在战败的废墟上,迅速恢复和发展,一跃而为世界经济强国。这一奇迹引起了各国经济学家们广泛的注意和深入的探讨,研究结果揭示,人力资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二是计量经济学的进步,提供了定量的分析,证实了对经济发展而言,人力资源的作用高于物力资源。
近两年来,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在我国迅速兴起,也是有其背景的,这就是党重新确立了“在本世纪末实现我国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宏伟奋斗目标,并号召我们“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我国情况和特点的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道路”。在全党广泛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三十年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大家一致感到,由于长期以来左的思想的影响和束缚,教育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一直没有摆到应有的位置,其突出表现是,教育投资比例过低,·欠账太多,造成教育与国民经济之间严重的比例失调。“实现四个现代化,科技是关键,基础在教育”,“教育上不去,四化要落空”,这些精辟的论述引起了全党的重视。与此同时,各工业发达国家关于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研究也引起了一些教育学家、经济学家,以及在教育和计划部门从事实际工作同志的浓重兴趣。大家从各自不同的岗位出发,努力寻求和探讨教育和经济的内在关系。一支我们国家的教育经济学研究队伍逐步地形成了,并在日益扩大着。
我国的教育经济学,虽然是一门引进学科,但它决不是造搬,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思想关于教育和经济的科学论述为理论基础,从我国实际出发,在认真吸取国外教育经济学研究有益成果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的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它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研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在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一一教育部门所表现的性质、作用的特点。为了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国家从财政总支出中拿出一定的比例投入熟练劳动少.力扩大再生产,我们的教育经济学就是要研究这个“一定比例”的科学确立及其合理流动。换句话说,也就是要研究社会主义教育与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探讨社会主义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客观规律。
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任务和内容,就其主要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l。根据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经济规律,研究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既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也是现代化建设的直接内容,从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来说,从建设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强国来说,教育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首要任务。
2。根据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学说,研究教育投资,教育投资的经济效果。教育投资,传统的观点认为是一种“消费性投资”,这是导致长期不重视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学说,教育投资是用于“劳动力再生产”的生产性投资。大量实践表明,它是一种比单纯物质、设备投资更重要的生产性投资。教育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教育投资在国民总支出中应占多大比例,是由客观规律所决定的,这个规律既反映了经济对教育的需要,也反映了教育必须和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
教育投资的经济效果,也就是教育投资的利用率问题。在我们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经济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怎样科学地使用有限的资金,使它为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服务,确实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课题。优越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为我们取得经济效果提供了的保障,但是,要真正实现经济效果,还需要我们认真地按教育与经济的客观规律办事。
3.根据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作为制订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理论依据。进行人才予测(包括数量、质量和规格予测)是制订教育规划和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人才予测要立足子经济发展的远景规划,要从未来生产部门对人才的需要来决定今天的教育规模、教育投资。科学地进行人才予测,进行现有教学能力的测算,找出它们之间的差距,作为教育投资重点投放部分,这是教育经济学的又一重要任务。
当然,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内容还有许多,我们所例举的三个方面是其最主要的,与高等教育管理联系最密切的方面,其他方面在以后的论述中也将涉及。
二、高等教育管理的内容
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管理,是一门包括范围很广、内容十分丰富的科学。几十年来,随着我们党所领导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从成功和挫折中我们逐步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管理经验,可以说,形成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管理学的条件已趋于成熟。目前,上海市和一些省外的高等院校已在着手此项工作。本讲座不准备涉及高等教育管理的一切方面,仅想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探讨高等教育管理的有关方面。
关于高等教育管理的内容,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广大教育管理干部也基本上是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各级政府机关从事教育管理的干部,这一部分人相对来说,与宏观管理关系紧密些;另一部分是大学的管理干部,这部分人相比较而言,与微观管理联系更直接些。
从宏观来看,高等教育管理包括两个大方面:一是党的方针、政策管理,这是管方向、竹路线的,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大学区别于其他国家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例如,严格遵循“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执行中央关于高等教育的一系列政策、法令,以保障我们培养的人才德、智、体发展,又红又专。二是事业计划竹理,这是管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和规格的,它是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所决定的。例如,①高等教育怎样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②高等教育应当与中、小教育形成怎样的比例最合理;③普通高等教育与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怎样协调发展;④应当建立怎样的专门人才涕队,即高等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中等专业教育应当确立什么样的比例关系等等,也就是说,我们应当立志探索怎样建立经济结构中的高教结构。
从微观来看,高等教育管理就是一所大学的管理。大学工作千头万绪,但主要还是沿着三条线展开的:一是思想管理,这是保障党的教育方针得以贯彻,保障人才的质量标准之一一一思想素质的根本环节。它包括:党委领导、党团建设、党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教师的“为人师表”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德育教育研究、青年心理学研究。二是教学、科研管理,这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保障人才质量另一标准一一业务素质的关键环节。它包括: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实验室管理、图书馆管理、电教管理等,其中,教学和科研管理又可以分为:一般教学管理、尖子教学管理、师资管理、‘、诊籍管理及教学、科研管理干部的业务管理。三是后勤管理,它是为教学、科研及时线服务的重要环节。后勤工作好坏,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科研的质量和水平。它包括:财务管理、基建管理,以及日常生活管理,主要是食堂管理、宿舍管理等等。下面,是我们所谈论的高等教育管理的示意图:
三、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研究高等教育管理的现实意义
建囚三十二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以一九四七年(解放前高等教育较高年份)一与一)L/又O年相比:学校数由207所发展到675所,增长2.3倍;学生数由15.艺万人发展到114.4万人,增长6.4倍;研究生数由424人发展到2。16万人,增长了5。倍,校舍面积「!J340万平方米扩大到4090万平方米,增长了11倍,教师由1.69万人发展到?4.69万人,J曾长了13.6倍,其中正、副教授由9330人增加到1.66万人,增长0.8倍;讲师邮426人增加到11.17万人,增长31.6倍;助教由4184人增加到6.6万人,增长14.8倍。中等专业教育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以一九四七年(解放前较高年份)与一九八O年相比,学校数由1626所发展到3069所,增长了0.9倍;学生数由38.3万人,增加到124.3万人,增长2.2倍,教师由2.9万人增加到12.9万人,增长了3.4倍。职工高等教育也有了相当可观的规模,八O年生37。6万人,在校生总数155.4万人,教师3.49万人。据统计,三十二年来,我们的普通高等教育共培养了317.8万毕业生;职工高等教育共培养了33。6万毕业生,中专共培养了579.8万毕业生,共计息30多万人。这930多万高、中级的专门人才目前正活跃在我国四化建设的各条战线上,特别是五、六十年代培养的毕业生,经过一、二十年实际工作的锻炼,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我国科研和生产的骨干力量。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在过去的工作中,由于对教育和经济之间客观规律认识不足,工作中存在着不少的盲目性。例如,一九五八年前后,高等教育大发展,红专大学数直线上升,一个省办起一百多所大学,并提出“十五年普及大学”,显然,良好的主观动机脱离了经济所能提供物质条件的可能性,所以不得不一轰而起,再一轰而散,但这一__L一下就已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再如,我们的专业设置,许多是“三十年一贯制”,这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兴学科大量涌现的形势下,是罕见的,这也是一种盲日性。还有,一所大学经费基数一旦确定,年年如此,招多招少,毫不棺干,这又是一种盲目性。
总而言之,由于长期以来左的思想影响,加之对教育的客观规律缺乏认识,在我们的工作中存在着许多盲目性,特别是“”中又遭受、“”的疯狂破坏,使得我们的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出现了许多方面的间题。分析其中一些最主要的问题,如教育一与整个国民经济失调问题;教育内部结构失调问题乙多育自身还存在的用钱不当问题等等,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问题,既属于高教管理问题,,又属于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这就激起我们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研究高教管理的兴趣。
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研究高等教育管理,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及时、有利于建立教育和经济协调关系。教育的发展需要依赖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教育的发展,又通过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智力的物化(如工具改革等)有力地促进生产发展。教育和经济之间有一个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一定发展阶段的经济,必须有一定规模、规格的教育与之相适应,否则经济的发展就要受阻碍。这里有一个客观规律在起作用。为了使我们计划管理更科学,就必须逐步认识并驾驶这个规律,教育经济学正好在这一点上给我们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第二、有利于建立教育内部的协调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生产部门对劳动者智力结构的要求是有其内在规律性的。目前,总的趋势是,随着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高级专门人才的比例越来越大,但究竞多少适宜,·要视生产力发展水平而定。这就要求,教育内部的结构必须与该阶段生产发展要求相一致。并不是说越多越好,越高越好。而是要求高、中级专门人才,以及尖端人才之问有一个合理的比例,才能使他们各得其所。确立这一合理比例,是高等教育科学管理的使命,也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课题。
第三、有利于高等院校的科学管理。目前,我们的高等院校普遍存在机构臃肿,人员庞杂,工作效率低等弊病。这些弊病也是“大锅饭”在高等院校的反映。这种现象的直接危害,就是导致教育投资的经济效果差。例如,我们现在培养一个大学生年度花销就有一、二、三等之差。一等三千多元,二等二千多元,三等一千多元。尽管各类学校性质不同,但这么大的悬殊总不能不反映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间题。改进目前管理上的混乱局面,实行科学管理,是提高教育投资的经济效果的有效途径。教育经济学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就是教育投资的经济效果的计算,它能为我们建立科学管理提供定量的依据。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正处在调整时期,中央已经指出:我们要走一条“投资比较少,积累不算高,效益比较好,人民能得实惠”的新道路,这是经济建设的重大战略转变。为了使高等教育工作能与这一战略转变相适应,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高等教育工作是非常有益的。
教育经济学论文: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与中国高等教育创新
潘懋元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巨大贡献不仅在于他开创了高等教育学这个新的学科领域,还在于他丰富的教育理论和高等教育思想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潘懋元先生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可以更系统地理解和领会潘懋元先生的高等教育理论及其思想体系,避免因片面理解而产生的错误认识,同时对促进高等教育经济学的发展、促进高等教育科学的多学科研究是非常有益的。
一、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高等教育经济学是研究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高等教育经济学所必须研究的核心问题。从潘懋元先生的大量著作中,我们可以充分地领会到这一点。在他创造性地提出教育的两条规律(即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和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中,他将正确处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作为教育的外部规律的重要成分之一详加论述,并以此贯穿于他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中。
他提出,“教育必须与社会相适应:一方面,教育要受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所制约;另一方面,教育对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起作用,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在这里,他将经济置于政治、文化之前,表明了他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与经济关系的新认识。就高等教育发展而言,“最基本的制约因素是生产力与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因素。……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与速度、专业的设置与课程的选择、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的教学内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无不直接受生产力与科学技术所制约。”而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教育,要求教育为其服务。事实上,教育本身具有巨大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劳动力的再生产,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把一般劳动力培养成为具有一定的生产知识、劳动技能、有觉悟、有文化素养的特殊的劳动力,以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通过对二战后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和经济关系的比较研究,潘懋元先生认为,职业性、应用性、技术性的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起直接作用。这些国家或地区经济的起飞和加速发展,得力于这类高等教育所提供的人才资源。他对“”期间教育的极其浓厚的政治化提出了强烈的批评,当时的教育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批评所谓‘白专道路’,忽视教育要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这就违反了教育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规律,以致教学质量下降,不但不能很好地培养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也不利于巩固无产阶级政权。”他非常赞赏“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教育发展方针,强调教育要为经济建设服务,这是与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改革开放的形式相适应的。高等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这些人才将直接走向经济部门担任专门工作,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因此,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应持积极态度,而不应囿于将教育看作是纯粹消费事业的传统观念。
但另一方面,他反对将教育的经济功能扩大化,反对“教育商品化”。他认为,“教育商品化”是只看到商品经济对教育的积极作用,而忽视其消极影响,整个教育实践偏重于经济效益(姑且不论经济效益如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既有产品性的一面,但又有社会性的一面,而“教育的商品化”是将教育的社会性的一面也商品化了,这是应该反对的。不应该将“教育商品化”等同于“教育产业化”。无论是“教育政治化”还是“教育商品化”,由于未能把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因此都必然会影响教育的综合效益,不利于教育多种功能的发挥。
如何正确处理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呢?根据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潘懋元先生富有创见性地提出了两条基本的原则:(1)要适应不要片面适应;(2)要主动适应不要被动适应。经济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中心工作,但是教育与社会适应不能局限于教育适应于经济的发展而忽视适应其它方面的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适应是的适应,任何只强调某一方面的适应而不顾其它方面是否适应,这种片面性的所谓‘适应’,必将走向的不适应。”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适应不是盲目的“紧跟”形势,不是不加批判适应一切,尤其是那些不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消极的、落后的、有偏差的、错误的东西,而是“对积极面的适应,抓住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凡符合教育自身规律,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的,一般说是积极的、正确的;否则,可能是消极的、错误的。”他提醒人们:“教育的失误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纠正过来,不但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最终必将危及经济及社会的进步。”
分析潘懋元先生有关高等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述,我们可以深刻领会到他在这个重大理论问题上的创造性。其一,他认为研究和处理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不能脱离高等教育与社会的政治、文化发展的关系,用纯经济学的观点难以、科学地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其二,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是及时生产力,因此他强调,在探讨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时要将高等教育与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关系联系起来考虑,将科学技术融入经济中共同与高等教育发生关系。这一点是以往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中所普遍忽视的问题。高等教育所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如果现代经济发展中科技含量不足,势必影响经济对高级专门人才的吸收能力,既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又影响经济的繁荣。
知识经济的兴起进一步佐证了他有关高等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点,同时更激发了他深入探讨高等教育与知识经济关系的热情。他认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成为生产力内在要素,科学技术是及时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积累与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创新知识的高等教育(大学),也就从经济社会的边缘走进经济以至整个社会的中心。”“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从经济社会边缘走进社会中心,体现了知识经济的本质特点,也体现了知识经济与大学之间内在的关联性和一致性。”在知识经济中,“知识是经济的最基本的资源和生产的最核心要素……知识驱动经济,知识创造财富。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沿着两大方面展开:一方面是经济的知识化趋势,另一方面是知识的经济趋势……在某种意义上,大学所从事的活动,也可以说是一种经济行为。以知识为中心的经济和以知识为中心的大学教育,发生了许多重合。二者统一于知识这个共同的基础之上”,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由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两者可能融为一体。“从理论上讲,在知识经济时代拥有知识优势的大学,应当是一方首富。”我们坚信他的这一宏伟构想能在不久成为现实。
二、高等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
自本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如何适应经济体制的改革与经济的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对此,潘懋元先生作了系统而又科学、精辟的阐述。他认为,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挑战,主要作用于教育体制,通过体制改革以促进教学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前提与保障,体制不改革,教学改革很难展开……一切体制改革工作,必须围绕着(教学)这个核心”,而其中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受到的冲击较大。针对理论界有关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冲击的种种议论,潘懋元先生明确指出: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冲击,具有客观必然性,是由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所决定的。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决定了他与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科技的关系比基础教育更为直接、更为密切,因此,高等教育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就更为尖锐,更为深刻,高等教育要想独立于市场经济之外是绝不可能的。他认为,“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冲击作用,具有积极的与消极的两重性,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能够使高等教育领域引进竞争机制和效益原则,能够激励高等教育不断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但是,在价值观方面,市场经济所遵循的是价值规律,而其驱动力是逐利思想,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实施。“在运行机制方面,市场经济是按价值规律和供求变化来进行市场调节的,这种调节在一定程度上是自发的、盲目的,市场行为的短期性、速效性、波动性非常突出,与教育的周期长、稳定性、滞后性、长效性等特点相冲突。”为了克服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消极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潘懋元先生提出,高等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参见及时部分),扬长避短,促进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共同发展。
由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引入和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非公有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对原来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高等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潘懋元先生敏锐地抓住这一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的强大因素和动力,率先提出了在我国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富有战略性和超前意识的观点。早在80年代末,潘懋元先生就指出,“30多年来,我国不复存在私立高等教育体制,乃是经济体制决定的”。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城乡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更由于这些经济成分在生产水平上的提高,民办高等学校的出现与发展就有其必然性。”民办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体制,“有利于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集资办学,广开财路,增办高校”;“有利于调整高等教育结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引进竞争机制,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化”;“有利于开发智力资源,征聘所需师资”,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降低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运作成本。所以,尽管民办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某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如质量问题、盈利问题等,但是只要政府在目标质量上严格管理,在人事、财务上不要干涉过多,允许其自主经营,确认其社会地位,将民办高校纳入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并给予适当的资助,那么,民办高校一定会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后来的事实证明了他的远见卓识。迄今,民办高校已逾千所,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他的倡议、参与和指导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也蓬勃展开。鉴于潘懋元先生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巨大贡献,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委员会授予他“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创业奖(理论奖)”的崇高荣誉。
三、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
按照传统的教育经济学的理解,经济的技术结构决定教育的层次结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决定教育的专业结构。潘懋元先生突破了这种传统的思想,另辟蹊径,根据现代社会经济、科技的各种状况,将经济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分析经济结构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从层次结构看,中国的产业结构大量的还是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的专科层次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趋向低重心”。所以,他非常赞赏高等专科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培养专科层次人才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他认为,在经济改革与发展中,高等专科教育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他反对将专科划入低于本科的一个层次中去,“高等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或称第三级教育)系统中的同一个层次的两个并列的子系统。它们基本区别在于培养目标与规格,不在于年限与水平。”
在经济发展中,职业的种类日趋多样化,与产业结构、部门行业结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职业结构对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影响引起了潘懋元先生的高度关注。一方面,对于依据社会的热门职业而设置的热门专业,如经济信息、文秘、广告、证券交易、房地产经营等,他给予了充分肯定:“由于市场经济起调节作用,专业课程、教材往应用方面倾斜,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高等教育脱离社会需要的弊端。”另一方面,对其中出现的某些偏颇,如自然科学人才的数量与质量的削弱、师范院校的不被重视,表现了一定的忧虑,并希望在发展中加以克服。
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启示我们: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水平和规模。这就决定了我国在高等教育发展中不能搞一刀切,而要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制约高等教育各种水平的决定性因素,而中国各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经济将要走的是发展区域经济与地方经济的道路,“如果说,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教育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对于具有明显经济功能的高等教育来说,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就更为重要。”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中国经济改革的政策之一是发展区域与地方经济,因此,必须实行高等教育地方化,使高等教育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服务,成为地方的文化科学中心;使高等教育管理的权限属于地方,并以地方财政拨款作为办学资金的主要来源。在他和邬大光教授看来,“高等教育地方化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能够作出较为敏感的反应,可以部分地满足地方经济的需求与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集资办学”,“有利于深化高等教育内部改革”,使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保持最密切联系,促进高等学校潜力的充分发挥。
就农村而言,随着农村经济、特别是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高等教育需求,潘懋元先生及时、敏锐地预见了这种需求,率先倡导并开展高等教育如何通向农村问题的研究。他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能忘记农村的现代化建设;‘科教兴国’战略不能不包括‘科教兴农’战略;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也不能不包括广大的农村青年接受高等教育,并在农村创造就业机会。”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乡镇企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存在着对高等教育的极大需求。……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和需求,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高等教育通向农村问题,是一个带战略性的问题。”在他的指导下,一名博士研究生完成了以“高等教育通向农村”为题的博士论文。他们认为,“以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并不是主张把大学办到农村,而是在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考虑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高校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社会服务等也要面向农村经济;要建立和健全促使大学毕业生乐于到农村工作的机制。同时,要探索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制度化教育形式。”可以预见,这些思想和建议,对我国高等教育今后的改革和发展,必将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
四、高等教育投资与经济效益
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反映了国家、个人、社会等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一个国家的政府,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如何,与其看他那庄严的誓言,不如看它的教育经费预算;教育事业计划能否实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拨款。潘懋元先生认为,国家是教育的较大受益者,因为教育的经济效益,虽然不能直接、立即体现在市场经济交换过程中,却存在于社会之中;教育不仅有经济效益,而且是国家的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国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承担是合理的。但是,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承担并不等于只能由政府承担。实践证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高等教育经费,全部依靠政府财政拨款,这种单一的投资体制,大大限制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此情形下,“如果高等教育发展过快,势必挤占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经费,影响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职业教育的发展。”面对上述困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种种矛盾问题,潘懋元先生提出,“改革教育投资体制,多渠道筹集资金以充实教育经费。在中国当前国家财政困难的情况下,这是必然的选择,也是人们所能理解的。”他认为,高等教育是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投资体制应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种渠道集资为辅,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对不断提高的学费额标准和奖学金受益面低、款额低的状况,潘懋元先生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他强调,“向大学生收学费,要充分调查研究一般家庭的承受力,不应只着眼于少数富裕家庭的收入。否则,许多有才能的青年,将被排斥在大学门之外。”当然,民办高等学校的学费可以略高一些。
鉴于民办高等学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潘懋元先生呼吁政府从财力上扶持民办高校。他指出,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办学者的捐赠、学生的学费以及学校自身的收入。但在办学过程、尤其在发展过程中,似乎不应理解为政府不给予必要的资助。因为在中国,“当前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公有制以外的社会财力,远不如资本主义国家财团资财雄厚,个人的财力更为有限;收学生学费,则必须考虑一般工资收入者的承受力。所以,政府有一定的资助是必要的。”对于民办高校的营利性问题,他是这样看的:中国的教育法明确规定“不得以营利为办学宗旨”,这是符合教育事业的社会性质的。但是,教育又有产品性的一面。他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私人及私营企业投资办高等教育,可否以营利为目的,尚值得研究,不宜过早下结论。在另一方面,“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不等于学校不得从事营利性活动。公立高等学校,尚且可以通过营利活动筹集经费,何况私立高等学校。
在高等教育发展中,投入了一定的教育经费,是否就一定能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呢?潘懋元先生不以为然。他回顾本世纪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在西方流行时,许多国家受其影响,大量投资发展高等教育。但大规模的投入并未能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他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由于高等教育规模膨胀过快,一方面国家财力不胜负担,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尚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严重。”也就是忽视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其它社会条件,忽视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非经济功用。在他看来,单纯追求教育的经济效益,也许在某一历史时期或某种特定条件下,有暂时的效果,但是最终将影响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与经济效益相比,教育的其它效益,往往表现为隐性的。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这种隐性的非经济效益将逐步发展为显性的联系,并将起着更为深远的作用。在他的倡导下产生了“高等教育的综合效益观”之新思想:“教育的效益不只是体现在经济上,也体现在政治上、道德上、文化上以及社会的其它诸多方面。……社会进步,是社会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现,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因而教育的效益也是综合的”。
他认为,高等学校自身的经济效益要讲,但更要着眼于社会效益,要讲国家的经济效益,以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作为衡量学校工作的准绳。他强烈呼吁,“必须高度重视教育的整体功能与综合效益,建立可以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使教育决策与教育实践有所遵循,这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五、高等教育供求关系与高等教育大众化
高等教育供求关系反映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需求和个人需求的适应状况。实现高等教育的供求平衡是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客观要求。潘懋元先生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量增大,必然要求与社会发展有着直接联系的高等教育在专业结构、培养目标和规格、课程教材上都趋向应用人才的培养,这是任何高校所无法回避的。在学习他的有关著作时,我们可以发现,下述思想显得尤为突出。及时,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科技等意义上的需求,因而要求高等教育充分发挥其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多种功能,满足上述多种需求。第二,应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出发,保持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的平衡。急功近利的发展观只会加剧高等教育供求的不平衡,阻碍高等教育(供方)和社会、个人(需方)的健康发展。高等教育对市场经济的“适应”和“主动适应”观点,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潘懋元先生有关正确处理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的指导思想。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也日趋强烈。为此,潘懋元先生呼吁,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注意满足个体的高等教育需求。
他寄希望于即将到来的21世纪,通过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既持高等教育与个体之间的供求平衡。他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必然的趋势,而不是“要不要”的问题。就现实来讲,“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既不应该徘徊不前,也不应该操之过急。应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适度超前发展。”针对在我国推行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潘懋元先生置之坦然:其一,“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岗位,不是一个常数,而是一个变数。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需要高等教育水平的职业岗位必将增加;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进步,那就不是只占据一个岗位,而可能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二,大学毕业生多了,可能出现“高才低就”,“从短期看,可能是一种浪费。但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看,未必不是好事。”
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种不同于精英教育模式的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式或新思路,因此,潘懋元先生强调指出,一方面,“不能用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学术方向与标准……办学体制与管理体制等来规范大众化高等教育”;另一方面,“大众化高等教育并不排斥而应包括精英教育作为它的组成部分”,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和出路。为了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的矛盾,潘懋元先生提出了颇具创意的“节支”与“增收”的方法。“节支,就是采取非精英教育的消费水平以扩大高等教育”,在保障一定比例的精英教育条件下,发展类似国外的社区学院、成人高等学校、开放大学、远距离高等教育,以减轻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资金负担。“增收,就是发展私立(民办)高等教育,以吸收法人或私人投资和学生较高的学费。”他坚信,“在21世纪,教育消费将成为国民消费强有力的增长点,投资者也看好这一教育产业。”“如果按照教育作为一种产业的性质,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投入,允许给予适当的回报,并加强立法管理,将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资金投入开辟一条重要的增收途径”,使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过程中顺利通过征途中的关隘。
高等教育经济学作为高等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从一开始就受到潘懋元先生的极大关注。他认为,高等教育经济学起步较早,曾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近年来进展不大。他提出,研究高等教育的理论问题要从多学科角度进行,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本学科领域。否则,难以得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结论。他希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本学科的研究,共同为繁荣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作出贡献。
教育经济学论文: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探微
【关键词】邓小平/教育/经济
【正文】
在社会的重大转折时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邓小平为了社会主义祖国政治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了顺利实现旧的计划机制向新的市场经济的转变,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他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作了精辟的阐述,这一系列极为重要的思想包括教育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体制等方方面面。邓小平的教育经济思想体系,作为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其深刻、丰富的内容,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有其理论发展的清晰线索,它使广大干部群众从过去一个时期盛行的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目标的胜利实现作了重要的思想、路线和政策准备,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列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原理与我国教育在新时期的实际条件相结合的结晶,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宝库的丰富和发展,是发革和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制定教育战略、方针、政策的思想理论基础。鉴于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的博大精深,在此仅对邓小平如何站在社会主义中国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教育在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处的战略位置,以及如何据此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等教育经济思想作一粗浅探讨。
一、教育的经济战略地位
邓小平作为我们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以一个伟大政治家的战略眼光和科学态度,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视野,把教育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范围和宏观战略高度上,把教育摆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背景下,一方面突出强调教育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另一方面强调教育按照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要求改革和发展教育,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教育的经济功能
邓小平肩负着如何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他根据国内主要矛盾已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经济文化日益增加的需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以及国际上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关注并致力于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指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1〕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现实需要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新态势,邓小平做出了将工作重心由政治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抉择。不仅如此,他还高瞻远瞩地洞察到一个国家的教育状况是衡量社会经济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主张大力发展我国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认为教育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质量不仅关系到教育事业,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未来。他认为在实现“三步走”经济发展宏伟目标的工程中要讲战略重点,其中的“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这一战略重点“是关键”。〔2〕这是因为“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3〕。改革开放的中国要走向现代化,必须发展国家的经济,发展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改变过去把教育简单归属于“上层建筑”,把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单单突显教育的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忽视教育经济功能的态度和实践。邓小平敏锐地把握着这一时代的脉搏,在他的教育经济思想中,对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教育的经济性、教育如何为经济服务、如何依据经济发展需求促进教育的发展等问题有许多非常精辟的论述。他不仅将教育的发展看作是百年大计,看作是一种基础产业,看作是带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龙头,他还旗帜鲜明地主张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来。
即使在教育的政治属性方面,邓小平也从经济的角度论述其存在的意义。他说:“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4〕因为人的劳动能力中既有技术文化上的因素,又有思想道德上的因素。因此,“我说人的因素重要,不是指普通的人,而是指认识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为之而奋斗的有坚定信念的人。”〔5〕我们的社会主义教育要体现时代特色,满足现实需要,就要在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技术水平的同时,确立建设者的社会主义信念,不仅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还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思想保障,对内服务于社会主义的安定团结,对外增强我们抵制“和平演变”、“西化”和“分化”的能力,从而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保驾护航、鸣锣开道,这是教育与经济建设互动发展的又一结合点。在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已进入以改革开放为中心的新时代,教育具有的政治属性已经不能脱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建设就是当前较大的政治,提出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是对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加强和深化。
(二)人力资源开发是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动力
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现代化建设发展动力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行了深刻的论述。邓小平地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否则,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影响了发展,还要再耽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6〕近一二十年来,世界高科技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为了使整个国家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必须搞好科技,加速教育事业的发展步伐。邓小平简明扼要地指出:“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7〕他还指出:“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8〕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9〕。显然,邓小平把教育看作是传播和发展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途径,看作是培养和输送各种科技人才的园地,看作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结合起来的纽带,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如果说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是目的,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是途径,科学技术是关键,人才是一切实践活动的主体的话,那么,教育则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必须依靠科技和人才,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离不开教育,这就是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中一条清晰的思路。
1984年10月,邓小平在谈到经济体制改革问题时指出:“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10〕人口众多是我们的国情,如果人口素质高,便是最宝贵的财富,否则就成了沉重的包袱。如何化劣势为优势,如何变包袱为财富?只有依靠教育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他说:“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11〕我国是“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三步走”的经济发展目标“就有把握达到”。〔12〕因此,不能将工作重点的转移单纯地看作只转到经济建设上,还应转到教育上。在198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还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不是已经实现了全党全国工作重点的转移吗?这个重点,本来就应当包括教育。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如果只抓经济,不抓教育,那里的工作重点就是没有转移好,或者说转移得不”,“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13〕
在邓小平教育经济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党中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二大将教育和科学确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党的十三大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轨道上来。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指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培养大批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14〕
二、发展教育事业,促进经济快速稳步发展
邓小平的教育经济思想不是空洞的理论阐释和逻辑推理,而是为了解决整个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求真务实、精辟实用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与经济建设密切结合,实现经济增长、教育进步的良性循环
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中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教育必须与经济密切配合,教育事业在发展计划、规模、速度以及人才质量上要力求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包括适应经济对教育超前的要求。早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就指出:“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15〕,“我们的国民经济是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我们培养训练专门家和劳动后备军,也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周密的计划。我们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16〕
他还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高度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赋予了新的内容,发展了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在提倡和论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时,邓小平纠正了时期把生产劳动简单地理解为具体的体力劳动和改造思想大熔炉的错误思想,也纠正了后“一朝被蛇咬”而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否定的错误思想。他明确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17〕显然,邓小平认为,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是新时期培养合格建设人才的需要,生产劳动不再是片面的体力劳动项目,而是泛指社会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
邓小平还强调说:“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制订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18〕也就是说,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要讲方向、讲策略、讲科学,要与国民经济的当前需要和未来发展趋势相适应,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精神实质,避免教育事业与经济建设相脱节,培养和造就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提高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国家劳动经济的实际需要。
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站在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人才、发展生产力的角度,提出了教育适应国民经济建设需要以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把教育的立足点放在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上,放在教育事业与经济建设的结合上。不仅教育“生产”出来的人才要与国民经济建设相结合,教育自身也要根据劳动就业的需求来培养人才,这为如何“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发展的新人”指明了“根本途径”,〔19〕为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使学生所学知识与将来进入社会所要从事的职业相适应,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邓小平从更高的角度审视教育,着力构建一个面向市场、面向产业结构调整、面向经济发展态势,能主动应变的,能适应时代潮流提供合格的社会生产工作者的教育系统。教育只有与科技含量极高的社会化大生产相结合,由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动向引导教育的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适者生存。正如邓小平引用列宁关于生产劳动的论述所指出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20〕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了辉煌成就,为各行各业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劳动者和上千万专门人才,为21世纪国民经济建设、科学技术进步提供了智力支持。近年来,地方政府继续推进城乡教育的综合改革,对当地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在城区积极进行社区教育试点,探索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和城市教育管理新体制;在农村继续实施“燎原计划”,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各方面需要。教育系统自身也在打破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各部门的积极性,促进教育与经济更加紧密地结合。
(二)保障教育投入,促进教育自身健康持续发展
教育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教育具有的收益滞后性和投资长期性的特点,使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显得复杂而微妙。一方面,教育对于经济的增长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成果要投入到教育中去,增加教育经费是搞好教育的基本保障。解决教育经费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发展经济。然而,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下,教育的投资比例如何把握仍是一个必须给予重视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教育投入长期以来严重不足。邓小平非常重视这一问题,一再提出要增加教育投入。1977年邓小平就指出:“现在国家还很困难,有些实际问题一下子还解决不了。我个人认为,科研、教育经费应该增中。”〔21〕1980年,他在对比了我国与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在教育投入上的差距之后指出:“总之,我们非要大力增加教科文卫的费用不可……无论如何要逐年加重这方面,否则现代化就化不了。”〔22〕在邓小平的倡导下,我国“六五”期间教科文卫费在国家财政支出总额中的比例由“五五”期间的11%提高到15.9%,并提出今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还要逐步增加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开支的目标。
根据邓小平的一系列指示,《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发展教育事业不增加投入是不行的。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教育拨款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教育经费作了专门规定:“增加教育投资是落实教育战略地位的根本措施,各级政府、社会各方面和个人都要努力增加对教育的投入,确保教育事业优先发展。”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明确规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步提高。”
今天,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使得所有的经济行为不得不依赖于知识的存在,知识成为创造财富的最基本生产要素,而教育作为生产和再生产知识的社会部门,将越来越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前进的根本动力和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因此,社会主义的中国要想实现经济上的腾飞,要想在未来世界经济技术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认真落实邓小平的教育经济战略思想。一切有远见的领导都应该向邓小平所说的那样:“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22〕。这就提醒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认识教育的作用,从思想上根本解决对教育地位的认识问题,站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思考教育问题,打破只有物质生产部门才是经济建设组成部分的传统观点,从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高度重新认识教育的生产性,把教育看作是有巨大经济收益的投资行为,把教育看作是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极大地提高落实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问题,主动积极地抓好教育综合改革,这对于我国教育和我国经济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三、贯彻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的实践意义
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中首要的、基本的问题,就是确立教育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形成教育必须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当前教育界对教育在经济改革中的方向和出路仍然存在着模糊认识和畏难情绪,在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中还存在很多疑惑、观望或裹足不前的现象。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等、靠、要”思想观念没有得到彻底转变,安于现状、平均主义的思想观念和机制仍起着惯性作用,教育面对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市场经济法则,无论从思想观念上还是机制上都显得不太适应。从教育的外部环境看,仍然有少数领导对教育的重视不够,没有意识到教育是最基础的产业。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须继续用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武装头脑,深入学习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的理论和精神实质,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坚持邓小平关于教育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按照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发展教育的教育经济思想,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结合实际,敢为人先,勇于突破,大胆创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在思想观念转变的基础上,必须以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为指针,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为契机,设计行之有效的教育改革发展方案。我们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灵活高效的教育内部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学校的社会功能,使其肩负起知识创新、技术推广、创建知识型产业等多重功能;大力开展校企联合办学,大搞科技和大力兴办产业,大力推进科教兴国,走上教育与经济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依据经济发展需要,创建各级各类的新型特色学校;紧密结合经济发展实际,不断调整、改造和优化教育结构,优化课程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销对路人才;抓住机遇,积极探索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办学新机制;坚持质量与效益及时的经济观念,加快教育发展的步伐。
总之,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的视角和内涵作为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和有机组成部分,是邓小平根据国内外经济建设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从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教育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是从历史事实和历史发展进程中作出的确切结论,它开启了教育思想解放的先河,促使人们重新思考社会主义教育的内涵及其本质,它为解决教育与经济发展互动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明了方向、开辟了道路。只有认真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的教育经济思想,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有长足的发展,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社会主义教育,才能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供内在动力,让我们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的教育经济思想为指导,把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推向21世纪!
教育经济学论文:浅析基础教育经济价值
众所周知,国民素质是经济良性发展的基础。研究基础教育的经济价值,对于建立教育良性发展,保障教育与经济良性循环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经济的角度看,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与持久性都直接与基础教育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
一、基础教育经济价值的定义及特点
基础教育是社会中最基本的教育,使社会中的受教育者掌握社会基本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掌握最基本的社会技能的教育。目前就我国来讲,基础教育一般指从小学到初中这一阶段的教育,也就是义务教育。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基础教育是为了受教育者掌握最基本的社会思想道德品质,了解社会中最基本的社会规范。
正因为基础教育是社会最基本的教育,它也是国民整体的素质教育,是国家进步的基础工程。基础教育价值的实现关键是养成人的素质。从我们国家的发展战略来讲,基础教育不仅要培养基本的社会道德品质,还要形成较强的社会价值观念;不仅要学习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会与时代相适应的社会生活知识;不仅学习基本的社会实践技能,还要学习独立自主的社会品德。
基础教育的经济价值从本质上来讲,是指基础教育在社会物质资料生产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在不发达的社会中,人们只看到资本对于物质资料生产的投入和产生的价值,没有看到资本对于劳动力的投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经济学科理论的不断完善,研究者越来越重视对劳动力的投入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基础教育对经济的增长起到了决定性、长效性的作用,是经济价值的最根本因素。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基础教育就是义务教育。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清楚的认识到增强劳动者的科技水平和劳动素质对于生产的直接作用。
基础教育的经济价值不同于物质生产的规律性,但是因为具有双重性,在经济价值方面也存在如下特性:
及时,非商品性和商品性。基础教育是一种培养人和发展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基础教育的产出品是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青少年。但是这种产出品并不是商品,是一种为了劳动交换而生产的特殊品。国家对于基础教育的投入,不是一种直接的商品投入。
第二,直接性和间接性。直接性指的是一旦进入市场或社会,就会产生经济价值效应;间接性指的是基础教育产生经济价值是间接性的。青少年通过基础教育,学习到基本的社会道德观念以及基本的时间技能,了解了基本的生产知识,掌握了一定的生活生产技能。但是这些青少年直接进入市场中,必须还要经过进一步的“开发”,才能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第三,高效性和长效性。基础教育经济的高效性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高效益的教育投入,另一个是高效率的教育投入。教育使产业由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化,使企业由行政管理向现代科学管理转化,提高了社会使用和推广新技术的吸收能力。基础教育使青少年获得了基础的知识和能力,虽然在经济价值上不能立刻显现出来。但是青少年所学习的知识技能,不能立刻产生经济效益。但是经过进一步的学习和培训,劳动者能在将自身前期所学的知识技能转化为知识和能力。
二、基础教育经济价值的相关因素
基础教育经济价值的实现受到了众多的相关因素的促进和制约。这其中包括了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科学技术、教育体制以及教育资源等。同时基础教育自身也直接影响着经济价值的效益。要想充分发挥基础教育的经济价值,就必须处理好基础教育和其他因素的相关关系。
及时,政治体制对基础教育经济价值具有导向性。从教育的实施上来说,是由政府主导,把基础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同时教育方略方针政策的制定,也充分反应在对人才培养要求。我国从建立之初就非常重视扫除文盲和普及基础教育,带动了中学、高职等教育的发展。
第二,经济体制是基础教育经济的基础。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基础教育就是义务教育。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清楚的认识到增强劳动者的科技水平和劳动素质对于生产的直接作用。基础教育要充分发挥经济价值,应该以科技作为桥梁来发挥作用,真正做到教育服务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促进教育的进步。如果经济体制没有达到发展的要求,基础教育的投资渠道也会不通畅,基础教育就得不到相应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很大的,正是由于人才与经济之间的相互矛盾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扩大了教育的投资渠道。
第三,科技是基础教育经济价值实现的基本动力。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个国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劳动者在接受基础教育的阶段,只有努力学习并掌握基础的科技知识,才能具备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进而拥有创新的能力。基础教育要充分发挥经济价值,应该以科技作为桥梁来发挥作用,真正做到教育服务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促进教育的进步。
第四,教育体制对基础教育起着决定作用。国家明确指出,教育是为了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最终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还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要改变政府大包大揽的局面,逐步建立与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基础教育要以政府的大致方针为主,各级办学、分组管则,在教育投资体制方面,只有建立起科学的教育新体制。才能保障基础教育的高速发展和普及,才有基础教育高效率的运行。
三、发展教育的建议
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一是重点强力推进与贵阳市教育资源的合作,创新推动“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实施,构建教育大数据平台;基本建成中小学教与学互动网络。二是加快学前教育内涵发展,普及公益性学前教育。深入推进“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提升计划”,不断推进学前教育的水平建设。以政府为主导,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建立起覆盖城乡、群众满意的基础教育服务体系。对已有的幼儿园进行科学的考核,并不断完善现有的基础教育设施。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示范幼儿园,并形成一套科学的基础教育标准。根据城市和农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不断推进义务教育普及。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学院)
教育经济学论文:论高等教育经济效益评估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关于大学的各类评估和排名应运而生。在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欧美国家,对大学进行评估的民间机构或大众传媒普遍存在,其评价规则也较为成熟,评估结果得到社会较普遍的认同。相比而言,我国的大学评估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理论研究与评估实践都获得了长足发展,对国家制定教育政策、调整教育投资以及学生择校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评估高等教育经济效益,就关系到如何从微观上使高校教育投资使用效率较高,宏观上使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力发挥到较大的重要问题。
一、高等教育评估与高等教育经济效益评估
高等教育评估,顾名思义,即对高等教育进行价值判断。具体来说,高等教育评估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运用一定科学、可行的办法对高等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优化教育的动态过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蓬勃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十几个单位发表了三十余个大学排行榜,有关中国大学排行榜的网站更多达三十二万余个。高等教育评估之所以蓬勃发展,源于其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有的学者提出,高等教育评估具有坚定、自省、参谋、批判以及中介等五项功能,在总结高校发展的得失、建立高校与社会的沟通渠道、在提高高校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高等教育评估中,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评估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根据其投入的起点和实现过程的不同,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可被通常分为内部经济效益评估和外部经济效(或社会经济效益)评估。其中,前者侧重考察高等学校内部资源投入后的产出效益以及节约办学成本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后者着重考察高等教育成果投入到生产过程中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与其他类型的评估不同,高等教育经济效益评估集中承担着面对有限的教育投入时,如何评价并促进优化配置高校教育资源,从微观上使高等教育投资使用效率更高,从宏观上使高等教育对国民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更大的重要任务。
具体来说,高效经济效益的评估的作用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比较地衡量高等教育的经济价值,提高社会对教育经济功能的认识,消除所谓教育是单纯的消费和福利事业的偏见,为制定正确的投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其二,可以开展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比较研究,更好地了解高等教育经济效益之间的差距及原因,寻求提高高等教育经济效益切实有效的途径;其三,可以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或其他相关指标体系,检查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是否协调,找出薄弱环节,探索与社会经济发展更加适应的高教发展道路,并为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依据。这既是高等教育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必经之路。
二、高等教育经济效益评估的理论基础
高等教育经济效益较大化的实质是要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既定的有限教育经费投入高校教育后得到较大值的产出。当高等教育经济的实际效益非常接近这个较大值的时候,即可认为高等教育取得了极大经济价值。在此,边际效用理论可用于指导对高校进行经济效益评估。在经济学中,效用可以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总效用是指消费一定量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边际效用是指边际效用是指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据此可知,教育经费使用的边际效用就是指高校办学过程中经费在某一方面的投入(消耗)每增加“一个单位”(如每万元)时所引起的效用增量;教育经费使用的总效用则为高校办学过程中的财力资源在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等各方面的消耗形成的效用的总和。
在西方经济学中,关于效用既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又有边际效用相等时总效用较大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随着所消费的某种物品数量的增加,该物品对消费者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总效用增加的速度则越来越缓慢。高校在办学过程中,随着教育经费在某一个方面的投入量增加,在这一方面的边际效用也将随着教育经费的投入而逐渐降低,而在这一方面的总效用以不断减缓的速度增加。若高校办学所需投入的各方面投入的一个“单位经费”所产生的边际效用应当相等,则教育经费使用总效用较大化。
三、高等教育经济效益评估的原则
基于边际效用的相关理论对高校财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的指导意义,高校可以主动采用策略,合理考虑教育经费的流向,实现财力资源的科学配置。为了更有效地衡量既有的资源配置是否有效,应当综合考虑经济效益评估的一般策略和高校教育的特点,制定合理的评估原则:
1.高校经济效益评估应遵循性原则。评估必须系统、地反映高校经济效益质与量的实际情况,涵盖效率、效果和效能三方面的内容,其中,效率主要是指教育投入产出的比例,数值越小,经济效益越高;效果主要表现为教育质量和科研成果,培养的人才和产出科技成果越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则效果就越好;效能等于效率和效果的乘积,综合反映了教育资源的状况,如高等教育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等等。
2.高校经济效益评估应遵循可操作性原则。一方面,我国高校众多、情况各异,为保障评估的公平,应当设定符合我国之情,可在全国范围内通用的标准;另一方面,原始数据的收集要简便易行,评估使用的数据应直接取自相关的业务部门。因此,必须考虑学校事业单位的特点,使评估标准能够运用于高校实践,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为满足以上的要求,评估的指标必须满足清晰、直观、简练、便于收集材料、便于计算、便于比较、可以转化为其他指标等特点。
3.高校经济效益评估应遵循可比性原则。我国各高校始在专业设置、办学规模和学科结构等方面始终存在着不同,评估的开展不能局限于校际横向对比,更要进行各高校自身与以前年度的纵向比较,从发展的角度多方位反映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变化。
4.高校经济效益评估应遵循连续性原则。高校与企业一样,其投入有资本性投入和费用性投入之分,费用性投入当期耗用,当期发生效益,而资本性投入(如基本建设投入、仪器设备投入)的收益期就不仅仅是投入当期。评估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时,应当注重被评价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中长短期效益的综合考量。
5.高校经济效益评估应遵循多样性原则。高校的产出是多样的,高校经济效益体现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多方面,资金来源呈现多元化,因此,对高等教育的评估既要反映学校建设和发展的进度、速度和规模等经济效益的基本情况,又要着力关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的具体情况。
根据上述原则,高等教育评估可从内部经济效益评估和外部经济效益评估两部分进行:前者包括“年生均教育经费”“年生均个人投资”“年生均占用固定资产量”“年生均事业费”“师生比”“科研成果转化率”等指标的测量;后者则对“高等教育对GNP增长的贡献”(可以采用“劳动简化法”,即通过劳动简化系数,将复杂劳动简化为简单劳动量,从中计算出因教育而增加的劳动量,再依此计算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适应经济发展的毕业生比例”等内容进行量化评估。将内外两部分的评估结果综合考虑,即可得出对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最终评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追求高等教育经济效益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高等教育经济效益评估必须在具体环境的前提下,计量个人与社会、直接与间接的经济效益。本文仅就高等教育经济效益评估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策略提出一些浅见,还远远不够。在实际的探究中,只有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数据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采用数学方法对高校经济效益进行细致、公正的评估,才能发挥出评估真正的促进作用。高等教育经济效益评估仍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