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会计核算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会计核算论文:房地产会计核算有技巧的论文
税法规定,房产税的征税对象是房屋。企业自用房产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至%30后的余值按1.2%的税率计算缴纳。房产原值是指纳税人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在帐簿“固定资产”科目中记载的房屋原价。因此,对于自用房产应纳房产税的筹划因当紧密围绕房产原值的会计核算进行。
一、房屋范围有章法,既不扩大也不缩小
税法规定,独立于房屋之外的建筑物不征房产税,但与房屋不可分割的附属设施或者一般不单独计价的配套设施需要并入原房屋原值计征房产税。这就要求我们在核算房屋原值时,应当对房屋与非房屋建筑物以及各种附属设施、配套设施进行适当划分。
所谓房屋,就是上面有顶,四面有墙(或柱),能够遮风避雨,可以供人们生产、休息、娱乐、活动、仓储等的场所。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区别于其他的独立于房屋之外的建筑物,如围墙、假山、烟囱、水塔、变电塔、油池油柜、酒窖菜窖、酒精池、糖蜜池、室外游泳池、玻璃暖房、砖瓦厂灰窑以及各种油气罐等,以上建筑物均不属于房产,不征房产税。与房屋不可分割的各种附属设备或一般不单独计算价值的配套设施,是指暖气、卫生、通风、照明、煤气等设备,各种管线,如蒸气、压缩空气、石油、给水排水等管道及电力、电讯、电缆导线,电梯、升降机、过道、晒台等等。由于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往往不仅仅为房产服务,税法同时规定了具体界限:“附属设备的水管、下水道、暖气管、煤气管等从最近的探视井或三通管算起,电灯网、照明线从进线盒联接管算起。”
关于房屋中央空调设备是否计入房产原值的问题,财税地字[1987]28号文件规定,新建房屋交付使用时,如中央空调设备已计算在房产原值之中,则房产原值应包括中央空调设备;如中央空调设备作单项固定资产入帐,单独核算并提取折旧,则房产原值不应包括中央空调设备。关于旧房安装空调设备,一般都作单项固定资产入帐,不应计入房产原值。
二、核算地价有技巧,围绕“相关”找归属
无形资产准则第21条规定,“企业进行房地产开发时,应将相关的土地使用权予以结转。结转时,将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一次计入房地产开发成本。”该规定不仅适用于房产开发企业开发的商品房,对非房地产企业自行建造自用的房屋同样适用。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第47条规定,企业购入或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尚未开发或建造自用项目前,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并按本制度规定的期限分期摊销。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商品房时,应将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开发成本;企业因利用土地建造自用某项目时,将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在建工程成本。这里应当注意,一次结转的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只是指与在建工程相关的土地。
这里的“相关”应当理解为“对应”或“配比”。企业应当以对应房产占用的土地面积按比例结转,对于非房产占用土地(如场地),应当予以摊销。
例如,某企业于2002年3月1日征用100亩(66666.66平方米)土地,支付土地出让金500万元。企业按50年摊销。2002年6月份,动用5000平方米(长100米,宽50米)
兴建一号厂房。相关账务处理为:
1.取得土地使用权时:
借: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500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00
2.2002年3月、4月、5月,每月应摊销:5000000/50/12=8333.33(元)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8333.33
贷: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8333.33
3.2002年6月初,“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账面余额为:5000000-8333.33×3=4975000(元)
应结转至在建工程金额为:4975000/66666.66×5000=373125.04(元)
借:在建工程——一号厂房373125.03
贷: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373125.03
4.本月应摊销额=(4975000-373125.03)/597月=4601874.96/597=7708.33(元)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7708.33
贷: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7708.33
以后仍按上述方法进行账务处理。
上述方法的可行性,在于会计核算时遵循了“配比”原则,避免了场地占用的土地结转至在建工程成本,从而减少了房产税税负。需要注意的是,有人提倡推迟项目建设时间,以便在“管理费用”中多摊销土地价款,从而减少结转至“在建工程”的金额,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推迟项目建设时间,会影响投资进度,即使是提前征用土地,也会浪费500万元的资金成本,这种做法只能是得不偿失。
会计核算论文:会计核算房地产的论文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合算的现状和特征
1.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因为其产品本身的建设周期较长,所以对于一般的项目商品在建设过程中会投入大量的资金,想要收回成本需要大量的时间,在这个期间中,即使预售工作已经完成,但是对于我们会计工作来说也无法确认收入,这就对两者的配比的原则造成了影响。另外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是以整栋建筑为基本单位,而对于销售楼房来说是以户型为基本单位,这就造成了两者的不配比。
2.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工作是以整个企业为主体来进行编制工作。投资和筹资活动也是以一个企业单位为基本的单位,而房地产开发企业是以建筑部门作为一个基本的生产部门,其基本的运营都是以这个部门为主。在工程进行阶段时我们编制现金流量表所体现的是工程用物资、支付工资等科目,但是在整个房地产开发工程完成后则是表现为销售款的回收科目,以上所描述的这些原因都会对企业内部会计核算造成较大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会对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无论对于内部的审查还是外部的认知,现金流量表都无法表现出企业现金流的全貌,这也就造成了我们会计工作的困难性。
二、解决会计核算问题的措施
1.合理设置会计科目
在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会计账目设计的时候要仔细的对本企业的所有的工程进行详细审查工作,要明确本企业对于开发项目的数量,项目的具体规模,并要求结合具体的内部管理章程进行成本的核算工作。一般说来公司的下属公司部门如果不对本单位内的所有资金的流动进行独立的核算工作的话,那就不用单独设立开发间接费用账。只是在成本栏目内增加利息栏一项及管理费这一项。由于利息费用和管理费用等费用是主体,为了账目的核算更加方便,可以对开发成本一级账适当的取消,并且可以把代建工程、房屋开发等科目设为一级账,然后根据相应的一级科目设置明细账。在我们的实际的工作中房地产开发企业能够设立一份明细台账,然后根据我们进行的核算的不同对象,设立成本卡片,这个卡片主要作用就是对项目从开始起到结束的所有的成本费用进行详细的记录工作。在一个会计年度工作完成后要将本年度已经完成的工程项目归档、整理、保存。成本卡片要注明抬头和账表部分,抬头的内容包括开工的具体时间、结束的具体时间、建筑面积及变更施工的单位的具体情况。对于这个卡片的主要内容则是应该采取多栏式的明细账进行记录。这种成本卡片的优点是反映整个项目的进程的资金情况,有利于对项目是否投资进行详细的分析。
2.实施现金收付实现制
房地产开发企业因为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可能会导致企业的账目和资金实际支付和发生的实际时间不一样。我们国家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的核算是以权责发生制为主体,但是经过我们会计人员多年的工作经验发现其实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在日常的会计核算的工作中进行现金收付实现制。因为在我们的会计核算的过程中选择权责发生制的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缺陷,能够让人为的对所产生的利润进行调剂,权责发生制在客观上为企业的待摊费用和应收账款等账户进行调节提供了便捷,能够导致我们会计信息的不,进而导致资金的流失。再就是权责发生制不能的反映出企业的资金周转和其收入的实际情况,这样会导致企业的资金的周转情况不明确,如果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工程项目签订越多的购销合同,所产生的资金问题也就更加的明显。由上可以看出权责发生制并不适合我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如果是收付实现制能够符合会计核算的谨慎性的原则,而且能够很明确的表现出房地产企业的资金的流向问题,在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时候也不影响现金收入、费用及营业外收入的情况。
3.扩大信息透明度
在房地产开发公司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时候应该加大信息的披露力度:一是对于土地的拥有量及其成本的信息,对于一个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拥有大量的土地资源就意味着更多的建筑项目,这些土地随着年限的增加也可以产生一定的利润,如果用于开发的话会给房地产开发企业带来的利润更是不可估计。一般的房地产公司在信息中并没有土地使用权、总额等相关的信息。所以我们在房地产开发公司应该在财务报告中增加关于土地使用及拥有量的相关信息,这样可以有利于社会对于土地资源的监督;二是企业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应该将所有的资金流向进行公开,让媒体和社会进行监督。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应该把企业作为基本一个的单位,在这个项目中的所有的活动都应该受到公众的监督活动,尤其是对于资金的流动情况,更应该有详细的报表让媒体及公众来时刻监督。主要的监督内容应该有购买工程物资款,对工人的工资发放情况,还有就是对于楼房销售所得到的房款的多少;三是注重质量保障金及风险信息的透明度,我们房地产开发企业有一定的高危险性,为此我们应该建立起保障金制度来保障房屋产品的质量,以此可以防范风险。但是对于我们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开发的工程需要的资金量巨大,所要消耗的时间也相对其余的商品比较长,所以对于保障金的数额自然较高,而且需要保障的时间也相对较长。基于此种情况企业应该就开发的具体情况提取质量保障金,把保障金计入工程成本,提高对于风险的应对能力。同时在企业的财务报告中应该把企业可能遇见的各种风险进行详细的列明,并对项目的抗风险力度进行标注,这样才能够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的透明度。
三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于会计的核算制度和体系趋于完善,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于房地产企业会计的核算问题的探索,让企业的经济效益更进一步提升,从而可以有效地带动我国的经济发展。
会计核算论文:保障房建设项目会计核算论文
摘要:
近年来,房价高是我国各省市房地产市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一些中低收入人群来说,受到房价的影响,住房需求无法有效的满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推出了保障房建设项目,随着保障房建设项目大量的开展,其中的会计核算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当前保障房建设项目会计核算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做好会计核算工作的方法。
关键词:
保障房;会计核算;方法
前言
保障房建设项目的开展具有比较高的社会效益,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难问题,同时,建设企业也可以获得经济效益。由于保障房的特殊性,在建设过程中,其会计核算工作与普通住房建设项目的会计核算存在比较多的区别,需要在实际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格外的注意,以便于保障会计核算工作开展时的正确性。
一、当前保障房建设项目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与普通的房产建筑项目相比,保障房建成后出售的价格比较低,而且采用出租的方式时,租金也比较低。保障房的建设由政府来主导,类型包含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租房、限价房及棚户区改造五种,这五种类型的保障房销售或出租时,严格的要求购房者或租房者的要求,如不符合要求,不具备申请资格,此外,申请对象的条件也会存在差别,依据申请对象的具体条件,对户型和面积进行限定[1]。此外,保障房在建设的过程中,政府会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其中包含资金扶持,使得保障房的建设成本降低,进而使被保障对象使用保障房时,支出减少。这一系列特殊的特征决定了保障房建设项目会计核算工作的复杂性,当前,由于保障房项目会计核算工作发展的还不成熟,因此,会计核算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分摊系数问题,而是建设核算制度问题,三是资产负债率问题。现阶段,建设企业在开展会计核算工作时,方法主要包含三种,及时种是政府管理与开发一体,各自采用核算方法进行核算;第二种是建立平台公司,在平台中完成会计核算工作;第三种代建制。核算过程中,责权发生制、收付实现制是该项工作开展的基础性保障。现阶段,在房价一直升高的背景下,为了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主要采用建设保障房的方法,建设过程中,资金紧张是突出性的问题,由此,必须要加大财政投入,在此影响下,会大量的增加企业的账套,造成制度过度复杂,不但提升核算工作的复杂性,也降低了核算工作的性,影响了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做好保障房建设项目会计核算工作的方法
(一)合理的选择会计核算方式
保障房建设过程中,营利并不包含在建设目的中,因此与房地产开发项目存在较大的差别,其所采用的会计核算工作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别,但实际情况是保障房所采用的会计核算方式基本与房地产开发企业相同,影响会计核算工作的性。保障房项目并非局限于某一个城市中,而是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由此一来,具体的承建部门不同,选择会计核算方式时,也应该与实际情况相符合[2]。通常来说,可供选择的会计核算方式包含三种,及时,承建部门即具备政府的管理职能,同时,也具备开发的职能,开展会计核算工作时,应采用两种方法,成都就是使用此种方式的典型城市;第二,建立平台公司,建立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房管局的组织下,设置平台公司,其与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平行,具备投资和融资的功能,是一个住房投资公司,黄石为典型的城市,一种是由住房保障局出资,建立子公司,保障房的建设由该子公司来进行,融资工作由住房保障局承担,重庆建设保障房时采用的为此种核算方式;第三,代建制,保障房的建设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进行,开展会计核算时,按照企业现有的会计制度和方式核算。
(二)密切注意会计核算中的关键性问题
保障房建设的过程中,承担的建设单位包含房地产开发公司和事业单位两种,及时种模式中,由于企业自身具备清晰的会计核算制度,因此,核算工作只需按照企业原有的制度来开展即可,而在第二种模式中,会计核算工作需要分项目单独建账来进行,实际操作中,繁琐性非常强。通常,保障房建设项目由事业单位承建的例子比较少,而且即使由事业单位承建,建设资金均来源于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不同于住房保障局承建项目时的实际情况。对于事业单位承建的保障房会计核算,国家尚未形成专门的制度,从而导致其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性比较差,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房地产开发公司承建时的关键性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保障房建设过程中,财政部门会拨付一部分的资金,会计核算工作中,还需要考虑财政部门的需要、完善会计信息质量两方面的问题,核算的项目包含保障房分项目和各个支出大类,促使审计部门有效的进行监督与审计工作,保障核算工作的性[3]。保障房的建设资金来源比较多,会计核算处理时,应按照具体的来源采取恰当的核算方法,来源为财政资金时,核算的项目中,财政补助收入和支出项目应设置在账目中,同时,非流动资产基金也应该加入其中,来源为自有资金时,财政资金来源所增加的项目都应该撤销。通过不同的核算项目,保障核算的有效性。
三、结论
保障房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展会计核算工作中,基于特殊性的存在,应合理的选择具体的核算方式,并在核算工作实施的过程中注意其中的关键性问题,从而保障会计核算工作的性及合理性,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
作者:张丽 单位:易门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管理中心
会计核算论文: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问题论文
摘要:
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是企业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要求企业决策者要牢牢把握煤炭企业发展的机会。但是在兼并重组过程中必须做好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把财务管理意识增强,确定并做好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主要目标,保障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信息取得信息化建设,从而使得企业在变革中稳定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兼并重组过程中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的方法等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
煤炭企业 兼并重组 财务管理 会计核算
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资本企业的发展,使得我国煤炭企业决策者也踏入改革发展的队伍中。目前煤炭企业发展的核心为企业兼并重组,其中成功的改革与发展无法离开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为保障煤炭企业兼并后会有更多发展利润,就必须做好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但是目前煤炭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现实问题等待解决。因此煤炭企业要稳定发展必须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战略,科学的安排税务工作,使用合理财务处理方式披露会计报表,保障每个环节的标准均可创造价值,从而保障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一、兼并重组过程中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兼并重组后财务管理分析。
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后实施财务管理是保障企业发展的基础,这不仅要求其使用特殊方式对财务活动实施整治、整理,还要保障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加强协作,只有这样才可以保障企业发展中进行统一调控并且对现有财务活动实施管理,这是煤炭企业扩大经营的基本需要,对企业兼并重组有一定控制效果,也是实现煤炭企业兼并合作的基本保障。
2.财务整合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煤炭企业主要为分散、数量多等特征,其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均较差,很多煤炭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财务管理工作,导致财务管理工作中时常出现营私舞弊、管理混乱、违法乱纪等不良现象。因小煤炭企业主要为私企,只有流水账面甚至没有账面,如煤炭企业没有与经营者的产权划分清楚,则会对整体资源实施造成不良影响,如经营者私人账务和企业账务互相纠结,就会对企业财务建设及会计核算工作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对会计工作也会造成相应影响。
二、加强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的方法分析
煤炭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是我国各企业面对现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方案。煤炭企业在改革过程中,经济、安全等因素对企业发展直接造成了一定影响,其中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就是无法忽略的重要因素。企业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好坏会对企业生存、发展造成直接影响,如企业兼并重组中只重视表象而忽视本质,仍然会出现无法避免的失败,所以企业在兼并重组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意识。
大部分煤炭企业经营人员均是技术出身,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意识较差,所以在兼并重组过程中要不断将各领导财务管理意识提高,对领导人员、财务会计人员加强知识培训。要求煤炭企业的经营人员以及财务会计人员均认识到企业管理核心为财务会计管理核算。只有不断重视会计核算要求、资产调控等工作才会保障企业发展中遇到问题时各个部门按照规定工作,使得煤炭企业内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有良好作用。并且要求在管理工作中要求企业稳定、迅速发展。
2.对财务资金加强管理。
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以后,企业的主要特征是母公司和子公司均有独立法人资格,并且子公司为独立理财主体,在发展运行中均有自身财务组织,从而表明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职能均有多元化特征,管理体制上主要使用分权式和集权式互相结合的管理制度,母公司在发展中通常只能决定核心财务活动、会计核算工作,在企业发展的战略性、方向性上实施管理。而子公司要按照自身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制定战略性的财务管理制度及会计核算制度。在缴纳税款、购买煤炭资源、扩建改建时均需要使用大量资金,所以企业不仅要保障资金科学流通,还要求会计人员及时分析企业盈余状况,对现金流量、资金周围情况实施综合调控。
3.创新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制度。
煤炭企业在兼并重组以后要积极使用现金财务管理制度及会计核算制度加强效益核算工作。煤炭企业在要把传统落后的财务管理制度及会计核算制度积极打破,保障财务管理观念及时更新。市场经济中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及会计核算人员理智分析目前煤炭企业的发展情况,通过企业财务报表观察煤炭企业实际财务情况,从而熟知煤炭企业的实际效益并且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财务分析及会计核算报表不仅仅要求财务部门有关人员罗列指标文字、账目,还需要积极寻找企业财务管理控制中潜在的消耗规律及发展趋势,为企业稳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以及建议,保障煤炭企业在调控中长远发展。
4.使用ERP方案加强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信息化建设。
煤炭企业发展的核心为财务管理,而会计核算则为管理基础,只有把两者之间的联系合理调控才可以保障企业在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中步伐一致,对流动资金、固定资产、专用资金实施科学调动,而关于物资的调控则进行科学供应,对企业内的财务实施统一管理。并且对大型煤炭企业实施清晰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管理,充分使用ERP方案进行信息化建设。
三、结语
总而言之,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无法避免的问题,这要求企业要按照自身内部实际控制情况,设置相应的人员及机构进行科学财务管理,做好控制工作并且把工作中遇到的弊端及时完善。财务管理可为企业经营者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而会计核算则是按照决策结果进行账务处理,因此这两者间相辅相成。这要求煤炭企业在兼并重组过程中要对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进行科学处理,从而保障企业稳定健全的发展。
作者:尹艳莲 单位:云南省后所煤矿
会计核算论文: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论文
1事业单位为什么要对会计核算进行完善,改良会计核算的出发点
1.1会计反映工作与别的工作相比有很多不同之处。
1.1.1会计反映工作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用货币作为尺度,力求真实的、不断的反映出会计主体的财产、物质、财务的收支情况,并计算出最终财务成果。这是一项把繁多的事物中综合起来的工作。
1.1.2会计反映工作不是断断续续的,不是想做的时候做一下,不想的时候就置之不理的工作。这项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在长时间内连续不断的工作,从而才能得到最接近真实的财务状况。
1.1.3财务、资金可以说是所有单位部门的命脉,对本单位本部门的资金状况如果不能真实掌握,就会使决策者的决策产生巨大的失误。因此,会计工作者的准则就是真实的反映本部门的财务状况,确切的记录收支详情,把本部门最为真实的财务流动记录下来。
1.2我国的改革开放工作不断持续的深入,改革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事业单位自然也不能例外。
单位主体的渐变也使得原来的规章制度逐渐的与单位现实的状况产生脱节,不能为单位提供品质的服务。所以说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必须得到革新,来适应事业单位不断变化的情况,更好的为单位领导提供本单位的真实财务信息。只有这样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才能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促进本单位健康、科学、有序的发展。事业单位作为国家的重要单位,它的会计核算制度的革新是不可避免的。
2改革的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会计换算工作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发展
会计核算工作的改革进势在必行,就要求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不能一成不变,原来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同时,也不能是对以前工作方法的全盘否定。会计工作制度就好比是一座大楼,它的改革是对它进行装修,而不是推到重建。新的制度是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继承原有制度的优点,并且把优点发扬光大,但对于原先会计制度不适应性形势的部分,则需要大胆的改进,让会计核算工作良好的适应新的工作情况,继续为事业单位掌握自己的的财务状况工作。时代的发展改变给了会计工作更多的内容,但是会计工作的真实性,综合性和连续性是不变的。在保持着三个性质不变的前提下,新增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2.1会计核算工作的边界有所扩大
以基本建设支出为例,原来的会计核算制度并不把它列为工作内容,但是在新的会计核算工作中,基本建设支出这一内容也进入了会计核算的范围。这就标志着长久以来基本建设支出这个项目的划分问题,新制度实行以后,基本建设支出将不需要单独单独计算、单独管理的问题,使得会计工作更加具有完整性,而不再是一个一个的小块。也使得会计工作具有了一定程度的统一性。适应新情况的会计核算范围划分,避免了因为权责不明而可能产生的漏洞和错误,使得会计核算工作稳定、科学而且有序。
2.2需要核算的内容有所增加
在原有核算内容的基础上,新的核算内容有了很多的调整。这些调整时应对我国新的经济情况而定的,国家的财政政策在不断的微调,会计核算工作的的内容也随之微调。会计核算工作积极地与财政政策相适应,增加了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等很多适应于变革的新内容。当然,会计核算工作的范围不是一味的扩大,加大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与工总难度,而是有增加也有减少。比如曾经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内容的“材料“”产成品”以及“成本费用”着三个项目,直接归入“存货”这个大的项目中去。这个项目的分配,可以解读为会计工作内容的减少,把这三者统一起来,一起进行会计核算,提高了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效率。会计核算内容的各项具体调整,并不是随意的,它遵循的准则就是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一成不变的保障会计核算的真实性。这是繁多而具体的调整,增加了会计核算工作对国家新形势的适应能力,也确保了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科学性不会受到调整的影响而产生不良后果。
2.3进一步的明确了会计要素,是会计要素变得更加合理
与原有的会计要素相比较,新的会计要素的划分比原先多出两项,重新划分后会计要素变成五项,他们分别是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和净资产。资产是事业单位所有的财产和可用资源的总和。从字面意义上看,负债就是事业单位从别的地方借入或者说是应该缴纳但还没有缴纳的财物。事业单位的收入则是,事业单位通过有形或者是无形的手段所得到的财务收入。支出是指事业单位为了维持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而耗费的财务。净资产是别的单位部门对事业单位的产权的净值。新会计核算制度对会计要素科学合理的划分,能更加有效的让事业单位处理生产经营中出现的财务收支问题,提高了单位的工作能力,工作效率,为单位会计核算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贡献。
2.4在新的会计核算标准中,存货和固定资产的划分有了新的标注
对于非专业设备一千元以上的属于固定资产,一千元以下的属于存货。对于专业设备,一千五百元以上的属于固定资产,一千五百元以下的则属于存货。这样的划分明确了存货和固定资产的界限。有利于事业单位对自己的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新增了一个“累计折旧”的科目,以便与固定资产的后续计算。简单的说,累计折旧的意思就是在计算固定资产的价值的时候,根据某个特定资产的原价值,和这个特定资产的新旧程度来确定该固定资产现在的价值。这样一来单位里的一些陈列品、装饰物、书籍档案就可以得到合理的价值评估。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会计制度的推广,标志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入科学化管理时代,必定会给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新的发展动力,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迈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作者:宋晓东 单位:大庆市交通运输局
会计核算论文:新制度事业单位基建会计核算论文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基本特点
事业单位的基建会计工作主要包括会计核算、项目投资管控、概算工作的执行与控制、招投标项目管理、项目合同管理、工程总体量价的审核、工程竣工核算以及项目财务核算等基本事项。在事业单位的基建会计核算工作中,事业单位往往会在基本的会计并账体系之外为基建会计核算单独建账,并且这种建账可以表现出以下几种特征:及时,基建投资的收支都应该通过专户进行专业核算,并且将资料统一保存,这种专户单独核算能够更为的向相关需求者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第二,大多数情况下基建会计核算问题会与项目工程同时开展,并同步进行,所以呈现出跨度时间较长、中间处理环节相对较多、涵盖问题较为复杂的特征。第三,基建项目核算在工程竣工或办理交接手续之前,一般不增加固定资产,只有竣工和交接手续全部完成后才会增设固定资产。
二、目前事业单位基建核算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建会计对账难
基建会计核算工作中对账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会计行业的共识。在我国大多数行政性质的事业单位之中,受到基建工程项目资金支付方式和立项问题的影响,会出现上级单位委任几个下级单位共同完成项目建设的情况,隶属于项目代建管理的范畴。在这种建设模式的作用下,一个项目的基建会计核算资料可能会分别由不同的单位进行记录和保存,再加上建设项目的工程周期一般较长,极易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发生财务或管理人员变更的情况,甚至一些财务管理不到位的事业单位日常财务记账工作的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错记、漏记现象时有发生,极大的增加了基建项目的会计对账的工作量和实际操作难度,不利于对账工作的开展。
(二)拼盘项目成本分摊难
从基建项目的资金来源看,如果一个基建项目的建设资金同时具有政府拨款和事业单位的社会筹资,那么这个项目就可以被称之为拼盘项目。对于这一类基金项目的会计核算来说,具有不同资金性质基建项目之间的分摊问题是核算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在传统会计核算制度影响下,基建核算往往会在前期将成本按照既定的标准分摊,分别录入不同的项目之中,并在竣工结算阶段由造价单位进行二次分摊核算。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无法对工程建设期间的各项目成本进行科学的把握。在新制度实行后,基建项目开始实行双轨式并账管理,但是大帐中“在建工程”一项的明细核算也不够,不仅不利于单独建账的实施,也不利于对项目进行科学的成本控制。
(三)基建项目中固定资产折旧补偿成本核算问题
在基建项目完成后会形成一定的固定资产,可以通过会计核算中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方式进行成本补偿。而对于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核算问题,新制度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开创性的提出了“虚提折旧”模式,既能够在获取固定资产时按照全额正式计入到支出项目之中,真正的满足了会计工作中预算管理的需要,又因为资产的折旧展现了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的现实管理需求,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是,这种先进的计提方式在对基建项目进行固定资产核算时却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当基建项目投资出现时,大帐中无法及时计入支出科目;另一方面,项目收支问题也无法形成配比,对资产的成本补偿造成一定影响。
三、新制度视角下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
(一)加强对会计核算的日常管理,提高会计人员的核算水平
基建会计对账难的问题从本质上说仍然是会计工作管理方面的问题,一个事业单位的基建项目从建设伊始就应该对相关部门的责任进行明确并落到实处,端正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在日常的常规记账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基建项目工程的资金支出频率等实际建设情况与各个项目方约定适当的对账周期,如按周、月、年等设定对账周期,以便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此外,一旦在记账工作中发现了错记、漏记等不良现象,则应该对该会计人员进行适当的处罚并组织其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培训,提升其会计工作水平。例如,对极易出现记账问题的“待摊投资”科目,可以明确为工作人员划定核算记账范围和该科目的核算性质,提升工作人员在该科目核算上的实际操作水平,保障会计核算的真实。
(二)细化会计核算,通过多种措施提升分摊工作的性
要想解决基建项目中拼盘项目成本分摊难的问题,具体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步骤着手:首先,进一步提升基建会计核算的精细化处理程度,对能够明确区分的成本进行明细会计核算。例如,可以对建筑类基建项目中产生的直接费用、间接费用按照会计核算中的明细科目进行设置。其次,对于真正无法明确区分并计入到建设项目中的投资支出问题,可以根据资金性质的不同对具体的均摊标准进行合理测算。例如,以建设项目中建筑的面积和实际建设工程量为标准进行测算,较大限度的为每一笔资金支出找到对应的资金来源项目,从而解决基建项目成本分摊难的问题,促进基建会计核算的现代化发展。
(三)将基建项目中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相应的支出类科目
新制度提出的“虚提折旧”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处理方式,要求会计工作人员应该在会计核算中兼顾预算和财务两个层次的管理。但是由于基建并账核算中的在建工程无法及时的在大账中计入到支出类科目之中,所以为了能够切实彰显出这一先进模式的实质精神,可以考虑对基建项目中的固定资产进行“实提折旧”会计核算处理。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对基建项目中尚未形成的固定资产,在进行折旧计提时,借: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贷:累计折旧。这样对基建项目进行折旧计提,既能够将相关的资产成本逐步分摊到支出之中,也能够满足事业单位的基建会计核算管理需要,真正实现了会计核算中收支的合理配比。
作者:朱澜 单位:成都市计量检定测试院
会计核算论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论文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问题
(一)成本核算不真实
成本核算不真实是导致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问题出现的原因之一。众所周知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主要目的在于更好地反映事业单位所消耗的真实成本,即由于事业单位自身并不从事生产活动并且也并不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在其会计核算中并不计提折旧,这导致了其账面上的固定资产价值往往一直是购买时的原价,这会很大程度上导致其成本核算不真实,最终使得其固定资产的应用效率无法得到提高。
(二)核算标准较低
核算标准较低是导致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无法有效提升的关键。由于根据我国相关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标准,其相应的设备单位价值无法得到真实的体现。即相同设备的核算标准事业单位往往是低于企业的。除此之外,核算标准较低还体现在了许多固定单位的大宗固定资产核算标准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这严重的影响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更新与换代。
(三)制度有待完善
我国许多事业单位在其固定资产的核算制度上仍然有待完善。例如许多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在处置过程中往往过于随意,并没有严格的履行相应的审批手续,并且往往还存在着没有经过批准就自行对于固定资产进行处理的问题。除此之外,制度又带我完善还体现在许多事业单位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会忽视固定资产的处置工作。例如许多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并没有设置明确的使用年限,从而使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报废的随意性比较大,甚至有些长期处于闲置状态的固定资产都得不到合理的处理与折旧,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影响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优化的重要阻碍。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优化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优化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了完善核算制度、提高核算标准、提升核算真实性等内容。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优化进行了分析。
(一)完善核算制度
完善核算制度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优化的基础与前提。众所周知在完善核算制度的过程中,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人员应当注重对事业单位提供的公共事业成本进行合理的核算,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固定资产折旧制度。除此之外,在完善核算制度的过程中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人员应当在核算时应采用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核算标准,从而确保相应的会计信息能够更加、更加真实、更加地反映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具体的损耗程度和真实的剩余价值,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优化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提高核算标准
提高核算标准对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优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通常来说虽然我国现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处理规则对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标准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但是仍然需要进行一步的提高核算标准。例如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人员在提高核算标准的过程中应当注重持续的接近企业化管理,并且可以根据市场的价格因素来参照企业制度规定的固定资产标准适当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标准。除此之外,在提高核算标准的过程中,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人员应当对于达不到核算标准的固定资产来以低值易耗品来管理,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有效减少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范围并且有效提升其核算性,最终能够促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优化效率的持续提升。
(三)提升核算真实性
提升核算真实性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优化的核心内容之一。通常来说在提升核算真实性的过程中,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人员应当注重完善相应的固定资产报废制度。即这一制度是规定事业单位的各类固定的资产使用报废年限,同时也规定了固定资产的报废申报程序和报废申报手续。除此之外,在提升核算真实性的过程中,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人员应当注重定期清查并且定期盘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注重借鉴企业会计的做法,例如可以通过增设固定资产清理账户的方式来更好地反映固定资产价值增加或减少以及清理后净损益的情况,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优化性和性的不断进步。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持续进步和事业单位发展速度的持续加快,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工作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这一前提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人员应当对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着清晰的了解,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的有效进行来促进我国事业单位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
作者:杜永杰 单位: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局
会计核算论文: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会计核算论文
一、“重管理”的造血式的医院托管的目标以及方法
(一)“重管理”的造血式的医院托管的目标
我国乡镇卫生院通过采用“重管理”的造血式的托管方式,加快推进我国省市乡镇的医疗事业的发展,有效的协助乡镇卫生院提高医疗水平,通过提高乡镇卫生院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个人综合素质等,来改善乡镇卫生院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满足当地人民的医疗卫生需求。
(二)“重管理”的造血式的医院托管的方法
“重管理”的造血式的医院托管是在保障乡镇各个卫生院所有权以及原有名称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增加XX人民医院分院的名牌,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可信度,通过实行“两块牌子,一班人马”的方式进行经营。例如,重庆市的高镇中心医院由高镇区医院、高家镇中心卫生院、太运卫生院和建国卫生院四个小型的卫生医院组成,这四家小型卫生院在保持自身医院名称不变的前提下,增挂了丰都县人民医院的牌子,利用“品牌”效益在群众心中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据悉,从2013年开始,大连保税区推进“大连市中心医院托管街道卫生院”的医疗管理模式,使保税区辖区内的亮甲店街道和二十里堡街道居民不需进城便能享受到三级甲等医院医疗服务,使当地居民医疗城市化,居民幸福感倍增。实施“重管理”的造血式的医院托管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五不变,一确保”原则在进行市级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卫生院公立性质不发生改变、卫生院非营利性性质不发生改变、卫生医疗职能不发生改变、卫生院所有权不发生改变以及医院职工的身份不发生改变这“五不变”的原则。并且要确保乡镇卫生院的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不会因为进行医院托管而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
二、在市级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的基础上会计核算方式的改变
(一)在市级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的基础上会计核算必须坚持“三个不变”原则
1、保障乡镇卫生院原有的收支渠道不发生改变
在进行市级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后,乡镇卫生医院依然应该坚持原有的收支渠道,继续坚持乡镇卫生院原有的“收支平衡,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原则,将乡镇卫生医院的收入划分为“医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以及“其他收入”来进行严格的管理,严格按照乡镇卫生院的收费标准进行收费。将乡镇卫生院的费用分为“医疗业务成本”、“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科教项目支出”、“公共卫生”以及“其他支出”等。乡镇卫生院的所有的收支都应该经过预算并且严格按照预算来执行,卫生院的全部收入也应该通过银行缴纳到预算专户,所有的乡镇卫生院只能开立一个银行基本账户,确保财政专户拨入的资金、所有的收支以及往来款项能够进行真实的核算。
2、保障乡镇卫生院原有的财务人员不发生改变
进行市级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并不代表乡镇卫生院不需要独立的财务人员进行乡镇卫生院的自身管理。在医院托管的情况下,乡镇卫生院还是需要设立其专属的财务人员。财务人员负责被托管的乡镇卫生院的款项的收支、业务的记账、财务基础资料的保管以及药品、国有资产的管理等工作。被托管的乡镇卫生院的财务人员为被托管方正式员工,由被托管方进行聘任以及调动。
3、保障乡镇卫生院原有的财务管理方式不发生改变
在进行市级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后,必须要保障乡镇卫生院原有的财务管理方式不发生改变。乡镇卫生院的财务会计业务依然要到市级医院会计核算中心进行管理。乡镇卫生院应该设置其独立的出纳账目以及会计账目。乡镇卫生院应该坚持对自身收入的管理,乡镇卫生院的一切收支、债权、权益等进行独立的核算并上报市级医院会计核算中心进行审核监督。乡镇卫生院还应该坚持原有的收费标准以及收费票据管理制度,乡镇卫生院的资金账户、资产、会计业务等都需要交予市级医院会计核算中心进行统一的管理。另外,被托管的乡镇卫生院还应该坚持对其专项资金支出的独立管理,坚持量入为出,专款专用的原则。
(二)在市级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的基础上会计核算必须坚持“四个统一”原则
1、市级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应该进行统一的财务管理方式
为了方便医院托管后的管理,在保障被托管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方式不变的基础上,市级医院应该对其管理的各个乡镇卫生院进行统一的财务管理,将各个卫生院的财务支出,账务等进行归集和分析,纳入会计核算中心核算。例如,各个乡镇卫生院在进行自身财务预算之后,应该及时的将自身的预算报表等资料集中交予市级医院会计核算中心进行审核,市级医院会计核算中心根据专业化的财务管理水平对乡镇卫生院财务预算制定专业、中肯的修改建议,并将全部预算整理下发回各个被托管的乡镇卫生院。每月,市级医院会计核算中心收到各个被托管乡镇卫生院上报的财务报表等会计资料后,可以先审核其正确性,然后集中编制整体报表进行统一管理。
2、市级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应该进行统一的会计核算方式
虽然,在市级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后,被托管的乡镇卫生院必须要保持独立的会计核算资格不变的原则,但是为了方便市级医院的统一管理以及专业化管理指导,托管医院以及被托管卫生院必须要统一其会计核算的方式以及口径,选择统一的会计制度与财务准则。被托管的乡镇卫生院的会计业务需要集中到市级医院的会计核算中心,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实行被托管乡镇卫生院单独设立其自身的出纳账以及会计账,独立核算自身的收支、债务、债权以及权益等。但是,被托管的乡镇卫生院发生的各项现金、转账等资金的结算,各项经费的拨入以及支出,各项往来账目的收支以及各个业务管理的费用收支等业务都应该交由市级医院的会计核算中心进行统一的核算。
3、市级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应该进行统一的资金管理方式
在市级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后,被托管乡镇卫生院的资金应该纳入市级医院会计核算中心统一管理,将其资金统一集中进行调配。但是这些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等都不会发生任何改变。被托管乡镇卫生院的供给渠道、付款渠道、收款渠道等都不发生改变,被托管乡镇卫生院所有的资金收入和支出,依然采用“收支两条线”的方式。
4、市级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应该进行统一的票据管理方式
为了方便市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财务的管理和指导,其财务票据应该进行统一的管理,无论是其票据的种类还是票据的格式应该进行统一。各个被托管乡镇卫生院应该从市级医院会计核算中心统一领取财务票据,并由市级医院会计核算管理中心进行统一的管理。乡镇卫生院的收费必须使用市级医院会计核算中心统一的收费票据。被托管乡镇卫生院所有财务票据须由市级医院会计核算管理中心统一发放和回收,再由被托管乡镇卫生院专人负责,实行领用核销制度。
三、结论
医院托管经营实质上是一种财产所有权的交易关系,就是通过契约形式,使市级医院有条件地管理和经营被托管乡镇卫生院的资产,建立健全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明晰产权关系,确保被托管乡镇卫生院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医院托管是一种使被托管乡镇卫生院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实现形式。医院托管是以被托管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为突破口,由市级医院派管理人才去被托管乡镇卫生院,不断地向被托管乡镇卫生院输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完善被托管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体制,但是,这一过程并不是一味的派出技术力量去支持被托管乡镇卫生院,也不是一味的将资金或医疗设备投向被托管乡镇卫生院,而是授之以渔,提高被托管乡镇卫生院自身发展的能力。
作者:王忠洪 单位:普兰店市中心医院
会计核算论文:会计人员会计核算论文
1当前时期我国企业开展核算工作的原因
之所以各个类型的企业都积极的进行会计核算活动,总的来讲归于其能为单位管控工作的开展提供很好的帮助。在作者看来这种关键的意义体现在如下的几个层面中。及时,通过核算工作能够明确内部核算系统。当前的核算系统涵盖三个层次的要点:单位的负责人的责任,单位的运作人员对单位运作情况要负责,因此就规定单位的运作必须确保信息精准正确;单位部门领导的责任。单位财会机构的领导必须认真的监督核素工作,避免违法现象发生;从业者的责任。身为工作的最基础人员,其平时活动会对核算的品质产生很大的干扰,从业人员要切实提升本身的综合素养以及业务能力。除此之外,通过开展核算活动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存在的不利现象,进而提升管控的能力。经由核算活动,单位可以将很多分散的信息汇聚到一起,对其分类,进而获得所需的内容,该内容能够体现出单位的运作态势,单位的高层人员借助此类信息可以开展合理的决定,更好地带动单位的进步。同时,通过核算活动,与单位利润的有关者等群体可以获取相关信息,这样能够更好的获知单位的发展态势。
2当前核算工作中面对的不利点
总体上来看,我国的企业大多都实行了改革活动。此时单位的核算工作也随之革新。不过因为很多要素的干扰,导致我国的核算活动面对许多的不利点,这些不利点的存在严重干扰到单位的长远发展。作者具体总结了如下几个不利点。接下来具体阐述。
2.1核算的基础不正确
这种问题体现在如下的两个层面中。及时,单位的会计工作者和相关的机构部署不当。许多单位的会计机构当前依旧面对着层次混乱,分工模糊的问题。许多的会计职位在布置的时候未结合相关的法规条例来开展工作,此时就会使得这些职位之间无法互相的制约,从而干扰到活动的性。第二,单位在建立账册时不规范。有的单位连账目也没有,单位核算活动面对许多的问题。还有一些单位根本不按照法规条例建立账目。
2.2当前的内控体系设置不当,监督制度有所欠缺
只有拥有了完善的内控体系才可以确保核算活动正常开展。如果缺少完善的内控体系就会导致核算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单位的内控体系借助自我制约来确保财产不受侵犯。在单位运作时,很多管理人并没有真正的意识到内控工作存在的意义,并未设置该体系,此时就会使得资源得不到合理的使用,导致资金浪费。很多单位在运作时过分关注后续的核算以及监督等活动,没有认真分析过程监督。除此之外,一些单位的内审活动不独立,其结果会受到相关人员的干扰,最终导致核算活动存在很多的不利现象。
2.3核算工作者的综合素养较低
财会工作者是核算活动的具体开展人。其素养的高低会对核算活动的品质产生很大的干扰。只要是正规的单位,在招募员工时,都会审查他们的资质证明材料,只有获取财会资质的人员才可以开展工作。不过在实际情况中,许多单位并未按照上述开展工作,人员的资质太低,而且很多都不会使用电脑,导致无法开展目前的会计活动。很多单位是由其他岗位的人员兼任会计的。其本身不是科班出身,能力有所欠缺,使得会计活动无法有效开展。
2.4没有意识到核算活动的价值
核算工作在单位的运作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意义,不过许多单位的高层人员并未意识到核算的意义。一些机构的核算活动仅仅是基础性的内容,未体现出它们的预测以及分析的功效。一些企业的管理者认为企业的财会部门只能记账,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不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并且增大了企业的成本,在这种错误想法指导下,他们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并没有投入很多的精力,有时还干涉财会部门的工作,使得财会部门的工作受到很大干扰,无法充分发挥企业会计核算的职能。
3完善企业会计核算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在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解决这些问题,以更好地提高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发挥其职能。
3.1企业要重视并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基础工作
企业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规范性程度影响着企业信息反映的真实性,最终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企业规范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在这一过程中,就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必须遵循相关的各种原则,如及时性、客观性等,提高对企业会计资料保管的重视程度,企业必须保护各种会计资料,规范这些基础性的工作可以更好地发挥企业会计核算的基础作用。
3.2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内控制度与监督机制
不完善的企业内控制度与监督机制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出现,企业必须按照我国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企业内控制度,加强对企业财务信息及经营活动的控制力度。在企业会计管理制度中,企业要完善企业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财务处理程序及内部牵制等制度,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企业的会计核算水平。除了内控制度,企业也要发挥外部监督管理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作用。企业要充分借助外部监督管理来提高企业会计工作的标准化,提高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
3.3提高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的素质
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企业要提高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就必须提高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的素质,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其专业素质,同时也要提高其职业道德。一方面,企业要为高素质的会计人员提高福利待遇,吸引他们到企业中工作。另一方面,企业要加强对企业现有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强他们在会计核算理论与技能方面的培训。此外,企业要努力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使得他们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更好地承担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
3.4提高对企业会计核算重要性的认识
企业管理层要充分认识企业的财务工作在企业的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重视企业的财务工作,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以更好地做好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企业的管理者应该为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提供有利条件,制定各种规范的制度,为会计人员获得各种资料提供各种便利,以方便企业的会计人员更好地完成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
作者:孙红娟 单位:陕西建工第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会计核算论文:财务部门会计核算论文
一、财务部门在建设项目担当着重要角色
财务部门在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决策阶段,财务部门应参与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的评审;设计阶段,财务部门应参与初步设计概算的审查,参与施工图会审及施工图预算的审查;招投标阶段,财务部门应参与建设项目的有关经济业务的谈判、招标、评标、开标和合同签订工作;施工阶段,财务部门应负责建设资金的筹集、使用并按预算管理的原则进行管理与监督,控制工程造价,核算工程建设成本;竣工决算阶段,财务部门应参与工程竣工验收、、真实、完整地编制工程竣工决算报告,做好资产移交工作并按规定报送竣工决算财务报表。
二、建设项目中几个重要业务的会计处理
(一)建设项目的资金核算。
及时,项目资本是建设项目资金的必要来源,煤矿企业低注册资本金为总投资额的30%。企业在收到投资者投入的项目资本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项目资本”科目。第二,基建投资借款是建设项目资金的主要来源,本科目核算建设单位为完成基建计划按规定借入的各种基本建设投资借款,包括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投资借款。
(二)设备核算。
设备,是指根据批准的设计文件,为完成工程项目建设任务所购置的各种设备。包括需要和不需要进行安装和调试的各种设备等。需要说明的是,凡是建设单位固定资产目录及折旧年限中列示的设备,均确认为固定资产;没有列示的,虽然初步设计文件将其归纳为设备清单的采购范围,也只能作为材料进行核算。工程领用专用设备,对设备进行安装,物资管理部门与施工单位办理设备交接手续后,根据“设备出库单”,应借记“在建工程—基建工程—在安装设备”科目,贷记“工程物资—专用设备”科目。
(三)材料的核算。
材料,是指为完成工程项目建设任务所购置的各种材料,一般分为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等,另外,煤炭工业企业专用的小型设备,风镐、电风钻、7.5KW及以下的水泵、200A及以下的低压防爆开关、7.5KW及以下的电动机、10KVA及以下的变压器、局扇、矿灯、自救器、综合保护器等,由于使用年限短、数量多、流动性大、更换频繁,不作固定资产核算,而作材料核算。购入材料时,应借记“材料采购、应交税费—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根据工程进度,施工单位领用专用材料或通用材料,根据“领料单”,借记“在建工程—基建工程—矿建工程、地面建筑工程”等科目,贷方记“原材料”科目。
(四)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核算。
建筑安装工程包括矿建工程、地面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等。矿建工程包括井巷工程、井下铺轨工程、特殊凿井工程和露天剥离工程。地面建筑工程包括一般土建工程、金属结构制作及安装工程、金属结构安装(吊装)工程、地面轻轨铺设工程和大型土石方工程。安装工程包括地面安装工程和井下安装工程。建筑安装工程费由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组成。应设置“在建工程—基建工程—矿建工程、地面建筑工程、安装工程”等科目,核算建设单位在建设期间发生的矿建工程和地面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费用。
(五)在安装设备费用的核算。
在安装设备费用,是指在办理出库手续后,交付现场进行设备安装的需要安装的设备实际成本。按照国家财经制度的有关规定,在安装设备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一是需要安装设备的基础和支架已经完成。二是安装设备所必需的图纸资料已经具备。三是设备已经运到安装现场,开箱检验完毕,吊装就位,并继续进行安装。应设置“在建工程—基建工程—在安装设备”科目,核算建设单位在安装设备费用的实际支出。
(六)待摊基建支出费用的核算。
待摊基建支出费用,是指建设单位发生的构成工程建设成本的,应当分摊计入工程项目交付使用资产成本的各项费用支出。建设单位待摊基建支出费用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建设单位管理费、建设用地费、可行性研究费、研究试验费、勘察设计费、环境影响评价费、劳动安全卫生评价费、场地准备及临时设施费、联合试运转费、生产准备及开办费、其他待摊基建支出等。对于能够确定应由某项交付使用资产负担的待摊基建支出,应直接计入该项交付使用资产成本;对于不能确定负担对象的待摊基建支出,则应分摊计入受益的各项交付使用资产成本中。
(七)工程煤收入。
煤炭建设中的工程煤收入,应冲减工程成本。
(八)工程结算的核算。
工程结算,是指负责工程项目矿建工程、地面建筑工程、安装工程的施工单位在完成相应的工程任务后,按照双方签订的施工合同向建设单位办理工程价款结算的手续和过程。会计处理应根据“工程价款结算单”办理工程结算。应借记“在建工程—基建工程—矿建工程、地面建筑工程、安装工程”等科目,贷记“在建工程—基建工程—待摊基建支出—场地准备及临时设施费、应付账款”等科目。
作者:杜慧林 单位: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审计部
会计核算论文:国有企业会计核算论文
一、国有企业在我国的地位和发展状况
1.国有企业在我国的地位。
众所周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占主导地位。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决定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也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国有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其发展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
2.国有企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是全球所拥有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国有企业占领了国民经济各领域之中几乎的所有行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国有企业数量上呈现出了不断减少的趋势,但是,在资产总量上,国有企业仍然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
二、目前国有企业常出现的会计核算问题
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问题国有企业产权制度。
绝大部分的国有企业还未建立规范的公司体制,国有企业股份制的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工作待进一步推进,特别是对于大型国有企业来说,产权改造的力度较弱,同时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也需进一步完善。原因是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法律体系还不够健全,有关国有资产的界定和分类不明晰、国有资本金的预算管理的科学性欠佳,这就导致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问题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不协调。
2.国企内部资金浪费严重,不重视成本控制的不健全体制。
国企的财务管理工作困难重重,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资金,资源的肆意浪费,忽视对的成本控制。“包赢不包亏”在国企中普遍存在,员工认为国有企业资源与经费是来自于国家财政收入,并由国家出资弥补漏洞。经费的使用上,极易出现使用效率低的状况。
3.财务管理人员知识能力不足,作风不正,透明度不足。
我国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财务信息透明度不高,又未能及时向社会展现公司的资金使用状况,使用出处。这就使国有企业的利益与效益受损,以致公信度下降。大多数的国有企业对外的财务状况可以戏称为“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局面,遮遮掩掩,伪造事实。国企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伪造变造事实还有部分工程亏损原因交待不明,最终就会导致国企不良资产的增加。长期下去,国企的持续发展受到极大负面影响。
4.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问题。
与国外企业相比,国企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很大差距,核心竞争力数量少。加强自主创自能力能提高国企的软实力。自主创新工作存在以下四个需要注意的方面:及时,创新的意识弱,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国企科技少。第二,国有企业总体上技术水平普遍较低且待提高。再次,国有企业的在技术引进基础上消化吸收能力跟不上来,引进来的战略未能科学地运用和开拓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5.在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的国有企业改革创新跟不上时代的变化。
首先,我国尚未有真正的拥有国际竞争力且能与国外跨国公司抗衡的企业集团。第二,国外企业集团的并购是一个重大问题,跨国公司善于通过资本经营手段,直接并购中国企业,再次使竞争力下降。第三,我国国有企业正确制定和实施国际经营战略是当务之急,用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来进行针对性管理。从宏观管理角度看,有关对于海外投资的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和金融环境不合适,从微观管理角度看,我国国有企业还缺少国际企业管理精英和具有适合本国发展的科学性经验。
6.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与结构优化问题。
由于国有经济战略性的基本任务并没有实现导致在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结构优化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分布,制度,以及垄断行业是最为重要的三部分。首先,国有经济布局科学性欠佳,行业分布过宽,导致不能针对性培养某一行业导致针对性欠佳;企业内部资源配置不合理,例如极度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且遗留问题多导致负担过重。第二大量的市场进入壁垒和退出障碍就导致了总体上影响生产要素的市场流动性,这就是体制和制度方面的具体表现,阻碍了非国有企业的发展,且不利于劣势企业的退出无法做到企业的兼并和强强联合,第三,垄断行业的问题十分突出,垄断性行业如何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的问题尚未解决。第四,多层次的、规范的产权交易市场工作还在待建立和完善。第五,在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中,对于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缺少着明确的界定。
三、完善国有企业会计核算,财务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国有企业的地位导致了其发展中存在的的问题解决刻不容缓,关于如何才能使国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整个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中心问题。
1.建立健全现有的国企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努力完善与改革的国企的财务管理制度,但直到现在仍然问题还是很多。国企的财务管理部门首先要改善人力资源使用的不合理、单位内部人员杂多、部门分工不明确,会计工作职责不分等现象,要坚决整治,从企业的管理使企业运转发展起来,各司其职,提高工作效率。而对于现有的国企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一视同仁的做出惩戒才能保障其公平性,让国企单位的资金能够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把不必要的浪费降到低,企业在中国甚至世界都具有非凡的影响力,为中国国企树立了榜样,鼓舞了中国的国企发展的斗志。
2.构建一个健全的财务监督管理机构。
国家对国企的保护之下让其很可能不会更好适当目前社会市场的财务管理方式。加大监管的力度从而促进监督体系的更新是另一重要举措,遏制财务信息失真,有力的促进国有企业财务领导和监督机制,这两大举措是适合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的良方。
3.提高管理层面能力。
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管理人员的知识能力,企业领导者要在自身单位的工作中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还要对自身的员工进行科学的培训,从本质上的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达到知识能力的提升。加强对国有企业的人事、财务、资产等管理制度建设,加强透明化的管理让社会人士知道钱花在实处对国企口碑都有改观作用,再以先进的制度来吸引国际化经营精英人才,强化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全方面地管理层面的管理能力。
4.提高核心竞争力。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主体;还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把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克服企业经营行为的短期化,找出自身优势,精益求精找寻一个突破口,抓重点探寻本企业独特核心竞争力,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吸引险投资基金,培养从事风险投资的人才,逐步形成风险投资的良好氛围,与外国企业在竞争中发展,在良性竞争的环境下壮大自己,政府应考虑设立“企业科技创新风险基金”,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政策性融资和帮助,增强企业抵抗科技创新风险的能力。
四、结语
现在的经济飞速发展着,国企稳健的发展是我们共同的期待,同时市场经济潮流之下,国企理应顺应时代的变化紧跟潮流,改善和健全目前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同时加强国企在财务管理制度上的创新,保障公司自身的财务状况透明化,保障财政支出的透明,赢得人民的信赖,国企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之中的不足才能得以解决。
作者:杨勤 单位:贺州市财政局
会计核算论文:房地产业务处理会计核算论文
一、房地产行业会计业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中存在收入确认差异
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中收入的确认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企业的预售销售。
在获取房地产预售许可证后,房地产企业就可以预售上市,其销售所得按其性质可分为预收款和暂收款,是不确认收入的。待办完交接手续后,才能完成收入确认,并且通过“预收账款”直接转到“主营业务收入”中。税法上一般把预收款设定为“预售收入”,然后依据预售毛利率来算出预交所得税;
(2)企业的按揭销售。
只有在开发商账户上收到银行转来的按揭款时会计才确认收入。在税法中的相关规定,则是在收到首付款之后开始确认实现的收入,然后需要到银行去办理按揭贷款并于转账日开始确认收入余款。
(二)附属设施收入间的核算处理问题
企业并没有将地下室、停车位以及销售阁楼等附属设施算到总收入之中;没收客户购房放弃的订购金、违约金、误工罚款、先租后售和政府奖励等均未入账;上房费、采光费和宣传费等费用的收取未计收入。
(三)产品开发中存在的收入核算问题
将本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用于奖励、捐赠、赞助、职工福利、分配给投资者或企业股东等,都没有纳税申报;在旧城改造过程中,给予搬迁户的补偿房面积和拆迁面积之间的差价收入并没有合并到完工后的收入中,影响了企业预售款的及时结转。
(四)房地产企业在成本费用上存在的收入核算问题
成本划分不明确,实行成本配比结转。产品开发成本与期间费用的计算不够规范,尚未完成竣工验收的商品并入营业成本,没有将土地成本、基础设施费、建筑安装工程费等分摊到独立核算的企业配套设施中。期间费用的列支范围的扩大,导致计税的所得额不符合标准。有些企业会把预售款当作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计算基数,并将其算入企业的管理费用;工程竣工之前的开发产品借款利息,也计算到了当期损益之中。企业的各类明细核算科目未按照开发产品的对象进行设置。违规发票入账:经过涂改、已经作废或是自行填开的发票等均属于违规发票;开发成本没有严格依据“工程结算单据”进行结算的,却是依据合同金额列支的,有的甚至白条入账。成本核算的对象被混淆,成本的自用、提前列支以及有偿转让的设施未进行单独成本核算,而将其直接计入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
二、完善房地产行业会计业务处理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房地产企业的票据管理
房地产企业应当强化票据管理,完善票据的领用制度,以此完善纳税业务处理。如:预收房款收据以及代收的各种集资款等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外使用的收据,应当视其为发票对其进行管理,完善票据的领用存的制度,方便相关部门的检查。同时还要严格按照预收款预缴制度,定期缴纳税款。
(二)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以确保税款到位
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对所得收入按照制定的计算标准进行计算,其中要扣除一定的费用,同时也要计入纳税所得,当完成产品开发结算计税成本后才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调节,以确保税收款及时到位。
(三)健全和完善房地产企业的收入核算流程
1、明确企业核算范围
目前,房地产的销售收入主要包括销售商品房所得的收入、自行开发房地产的销售所得、土地转让所得的收入以及配套设施的销售所得。与购买方事前签订的购销合同、房地产的开发按合同内容进行的就属于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其中也包括购买方事前未签订购销合同的房地产。此外,旧城改造过程中所交纳房产安置权款、周转房的出售、超出面积的房产款等也应该包括在“销售收入”的核算范围内。而自用房产应该算作固定资产进行核算。
2、正确采纳收入确认规范和标准
在进行房地产商品销售过程中,一般需要签署交付房款、房产预售合同等,然后还要完成验收合格的工程、房产销售合同、交付买方验收并进行产权过户等程序,在房地产开发产品完成竣工验收的前后进行合同的签订,该合同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仅属于合约的一种,买方认可验收房屋时,买方就尚未接受商品的所有权上具有的风险与报酬,不管款项是否已经完成收付,都不满足房地产开发商的确认收入条件。在办好移交手续、进行开发产品竣工验收之前,房地产预售款只能进行预收或暂收款处理,不作收入确认。仅当客户与企业签订了正式的销售合同,遵循法律手续;当客户确认了房屋的结构、面积和付款方式之后,移交手续也就随之完成。在计量收入金额时,可进行销售收入确认,简言之,就是只有房屋完工并交到购房者手中,才可以由预售账款划入主营业务收入。
(四)加强房地产企业预售流转税费核算
在预售过程中,由于开发产品尚未完成,房地产开发企业得到的价款,不符合相关收入确认的条件,所以其不可计入收入,属于预售房地产款,暂时记入“预收账款”科目;当开发产品竣工验收并与用户办理移交手续后,才能够实现房地产销售收入,其“预收账款”也就变成了“主营业务收入”。在进行纳税申报时,房地产企业一般会贷记“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科目,借记“应交税费——预交营业税(印花税、城建税等)”科目;经过相关收入确认之后,再转出部分税费,贷记“应交税费——预交营业税”科目,借记“营业税金”科目,同时对报表项目进行系统性分析,这样可以更好的实现税费与收入的配比,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
(五)房地产企业具有特殊性,可以适当增补信息披露政策
1、增加土地信息资料,确保使用者能够了解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规模和能力
土地成本在房地产开发成本中占据一定的比例,因此房地产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土地的成本和土地的储备状况进行定位。部分企业获得了成本较低的土地,从而导致他们在市场竞争中获得较大的优势,也具备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利润,此时就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为投资者提供详细的未来发展趋势,使他们能够对企业信息有个多方位的把握,从而产生较高的投资价值。因此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公布的财务报告中加入土地储备量和成本信息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些信息不仅能够定位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且还能对市场有个的评估,推动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2、对于不同的项目要揭露和获取不同项目现金流信息
在进行房地产企业财务报告阶段,每个分项目都需要揭露现金流量的附加信息,并将其详细的陈列在附注中。此过程中,好以企业每一个分项目为单位,列出在开发经营过程中每个分项目的现金流向,其中主要包括采购工程所需物资资金、每一笔销售收到的现金以及支付给工人的工资等,从而确保现金流向信息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我国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开发企业都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但是在房地产企业的会计核算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和缺陷,严重阻碍了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此时,就要求相关部门根据市场发展规律,不断补充和完善管理制度,以确保会计核算的性,从而促进房地产企业的良性发展。
作者:张健 单位:江苏天泉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会计核算论文:利得和损失中会计核算论文
一、利得和损失中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部分的会计核算
(一)投资性房地产
当企业将存货或者是自用房地产变成利用公允价值这种计提模式来计算的投资性质的房地产时,就需要依据转换之日的相关的公允价值来对价值进行计算,如果当天的公允价值没有账面价值高,那么就需要按照其间的差额来对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个科目标记成借记;反之,则应当按照其间的差额对“资本公积”这个科目进行标记成贷记。
(二)以权益法进行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以此种方法进行核算的股权,对于被投资单位将净损益除去之后剩下的所有者权益中的那些其他的变动,企业应当按照持股比例来计算可以享受到的份额,所得结果若是利得,那么就在“长期股权投资”这个科目中标记成借记,在“资本公积”这个科目中标记成贷记;相反若是损失,那么就在“资本公积”这个科目标记成借记,而在“长期股权投资”这个科目标记贷记。
(三)可供金资产出售部分发生公允价值变动
在此情况下发生的利得与损失应当计入与所有者的权益中,结果若是利得,应当在“资本公积”这个科目标中标记成贷记;若是损失则在“资本公积”这个科目标中标记损失。
(四)用权益来结算的股份支付
以这种方式来换取职工亦或是其他方面的服务的,则需要在授予当天,依据权益工具具有的公允价值来对“管理费用”这个科目标记借记,在“资本公积”这个科目标记贷记。另外,在行使权力当天,应当在“股本”或者是“实收资本”中转入用具有实际行权的工具数量来计算得到的金额。
(五)可供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出售的汇兑差额
对于该部分,如果公允价值在期末是按照外币进行反映的,那么就需要依据公允价值对该外币即期的汇率进行确定,并折合成记账本位币,随后同原来的记账本位币进行对比,结果若是汇兑损失,那么在“资本公积”这个科目标记为借记;反之若是收益,那么在“资本公积”这个科目标记贷记。
(六)金融资产的重新分类
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重新分类到可以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中,而且后续的计量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算,并与充分类之日,需要计算出投资的账面价值同公允价值存在的差额,并在“资本公积”中计入,当可供出售的这部分金融资产一旦减值亦或是不再转出时,需要在当期损益中记入。
二、利得和损失中计入当期利润部分的会计计算
(一)关联交易差价
在企业会计准则内,如果涉及到上市公司同其关联方之间由于关联交易存在明显不公允现象而形成差价的,需要将其看作是捐赠资产进而进行会计核算,并将由于关联交易而形成的这部分差价在“营业外收入”这一科目中即为贷记。
(二)资产捐赠
企业在接受了捐赠之后而产生的利得就是捐赠利得,应当对相关科目标记借记,对“营业外收入”这一科目标记贷记;公益性质的捐赠支出指的就是捐赠支出,也就是指企业进行外部公益性捐赠时产生的支出,对于这部分支出应当在“营业外收入”这一科目标记为借记。
(三)政府补助
企业不能将政府给予的与资产相关的补助全部记作当期的收入,而是需要依据相关资产的不断使用而在后续各期的收益中计入,也就是说需要首先将其确认成递延收益,随后从能够对相关的资产进行使用时,平均的将该项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分配,并在当期的营业外收入中计入。当企业取得的政府补助是与收益相关时,那么就需要在产生补偿的相关费用或者是损失式将当期损益进行记录。
(四)非流动性的资产处置
这部分的利得应当包括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两方面的处置利得,对于固定资产处置方面的利得值得就是企业在固定资产出售时获得的价款以及固定资产报废后产生的残料价值或是变价收入等一些将固定资产扣除后得到的账面价值和清理费用并相关税费在处置后的得到的净收益[2]。这部分的净收益应当在“固定资产清理”这个科目中标记为借记,并在“营业外收入”这一科目中标记为贷记;若是清理将损失,那么就需要在“营业外收入”这一科目标记成借记,并在“固定资产清理”这个科目中标记为贷记。
(五)非货币性质资产的交换
该部分的交换利得就是于非货币性质的置产在交换中获得了无形资产或者使固定资产,那么需要对换入资产的公允值与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之间存在的差额,将相关的虽非进行扣除,最终将得到的结果在营业外收入中计入;而该部分的损失就是于非货币性质的资产在交换之后获得的资产公允值比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小,那么就需要用少出的数额减除相关的税费以后在营业外支出中记录。
(六)债务重组
在对债务进行重组时,需要令债务人对重组之后债务的账面价值同支付的现金亦或是经过转让的非现金部分资产的公允价值间存在的差额确认到债务重组利得中,并视为营业外收入对当期损益进行记录。而当转入的非现金资产计算出的公允价值同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视为转让资产损益时,应当在营业外收入中计入。债权人需要按照相应的公允价值将受让的现金或者是非现金形式的资产入账,对其与重组债券的账面价值之间存在的差额划分到债务重组损失中,并在当期损益中作为营业外支出加以记录。
(七)财产清查以及非常损失
对于企业在清查盘点现金等资产时,上报并经过批准的盘盈资产应当记录在“营业外收入”中;而对于一些由于客观的因素而引起的非常损失,需要将保险公司提供的赔偿扣除以后在“营业外支出中”记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在会计算中并没有对利得和损失作出明确的要素界定,因此,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关的探讨,旨在帮助企业对利得与损失之间的不同内涵以及所有者的权益进行的界定,保障企业能够对经营业绩作出正确的衡量。
作者:许珊 单位: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会计核算论文:监理行业会计核算论文
一、监理行业会计核算工作面临的问题
1、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
从行业周期的角度来看,现在的监理行业还处于成长期,在这一时期竞争不断升级,于是乎,行业中的每个个体都在不断地抢占市场份额,争夺“蛋糕”,所以更多的注意力都被放在了业务的发展上,很多管理人员也没有财务核算的概念,更提不上建立会计核算的体系,有的管理人员甚至认为谈下业务才是事关存亡,至于会计核算只是流于形式的“数字游戏”罢了,一个项目收入如何确认、成本如何核算更为,这样的问题并没有提上议程,也得不到恰当的回答。与此同时,监理单位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受托对施工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但是由于委托人出于不同的目的,委托的内容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质,现在监理行业涉及的领域包括了房地产、市政建设、电力、水利、天然气、化工等等行业,再加上建设期长、延期可能性大的情况,导致了监理单位收入和成本的复杂化。收入的确认和相应的成本核算一直都是会计核算中争论的热点问题,监理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目前并没有一个健全而又的会计制度来进行规范,无据可依反过来又加剧了监理单位对会计核算的随意性。
2、项目资金管理不当,成本提供不及时
监理服务通常贯穿于一个施工项目的始终,一年以上的服务期是常有的事情,这样的情况导致了监理单位在项目资金进行管理时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方面,监理费用的收取时间与金额难以预计,一般来说,监理收入包括了预付款、固定监理费、质保金、考核费、奖励金、违约金等,其中预付款在签订合同收收取,占监理费的10%~15%左右,固定监理费是最主要的部分,占比约为80%,是监理公司在提供服务后按照进度向委托人申请付款,一般都是按季度进行,并扣除质保金和考核费,对于监理单位来说,施工的进度是无法掌控的,单位实际付款情况也是无法掌握的,这就导致了监理单位无法对项目的收入资金进行有效管理;另一方面,监理单位进行监理服务时也会有一定的成本支出,由于服务期长,同时监理公司也无法预计是否会遭遇延期的情况,监理单位无法确定费用开支的金额和时间,若是工程的地点较为偏僻,信息沟通不畅,监理单位更是无法对资金进行有效管理,加上部分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虚增费用的情况也并不罕见。此外,监理成本中占比较大的部分是直接成本,其核算依赖于监理人员提供的信息,包括专项费用(如差旅费、住宿费等)的支出、实际人工费用的支出等,而监理人员可能局限于客观条件,也可能习惯于在项目结束后一齐进行费用的报销,导致监理单位无法及时获得与项目直接成本有关的信息。
3、项目预计总成本与实际成本差异大
监理行业也是一个以盈利性为目的的行业,在进行业务拓展和承接时,监理单位都会就收入和成本进行简单的预计分析,监理成本包括监理人员的工资、专项费用(如办公费、差旅费、住宿费、补贴等)、必要的办公设备支出等直接成本和管理人员工资、业务拓展费等间接成本,监理成本的构成具有复杂性,加上监理服务期、服务量的变化无可预计,以及市场价格的波动、监理工程师和监理人员的薪资水平浮动等因素,实际成本往往都不同于预计成本,直接减少了监理单位获得的合理利润,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而过低的成本又将会导致服务质量的下级,这同样是危害企业长期发展的。从长远看来,如果预计总成本与实际成本差异过大,监理单位在进行业务承接和人员分配时将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这显然是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二、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时效性的主要对策
1、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了监理行业的良性发展,针对监理行业的行业特性建立一套健全的会计制度迫在眉睫,会计核算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其中与企业经营最息息相关的当属收入、成本和费用的核算。例如,针对收入确认方法不一的问题,需明确监理行业的收入确认准则,根据相关规定,监理行业的收入确认适用于提供劳务收入的会计准则,应按照完工百分比确认收入,然而目前我国监理行业在收入确认上存在着诸多不恰当的做法,譬如按照收款的金额确认收入、按照开具发票的金额确认收入或者在完工时确认全部收入和成本,这些都是有违准则的,所以明确正确的收入准则十分必要;此外,针对监理成本问题,要明确配比原则的重要性,项目成本的发生与收入密切相关,配比的收入和成本才能为企业的经济决策提供依据,所以,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制十分重要。
2、提高对于项目资金管控
对监理单位来说,虽然无法控制收入的资金,但是监理单位可以针对项目资金支出建立一套制度进行控制。首先,在现金的使用上,单位同样需明确现金的开支范围,针对监理行业对备用金需求较大的特质,监理单位要明确备用金的支用范围、授权权限,建立事后报销制度,并明确使用者的责任,针对不同的项目根据地区、工期时间等确定备用金额,如果要增加金额需进行申请;其次,在费用报销上,监理单位要建立报销流程,只有真实、合法合规的原始凭证才能进行报销,对于一定金额以上的费用要对其经济内容进行审核,避免出现虚假报销、虚增费用的情况,对于成本确实有较大增加的,必须要求相关责任人进行合理解释,以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性;,监理单位应当要求监理人员及时提供相关的成本信息,避免出现跨期或集中报销的情况,例如,监理单位可以确定费用报销期间,要求员工必须完成费用的报销,针对偏远地区可考虑适当延长期限,以及时进行成本的归集。
3、提高预计总成本编制度
虽然在实际中,预计总成本与实际成本差异较大,但是预计总成本仍然在监理单位的经济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监理单位应该着手提高预计总成本的度。一般说来,当前监理行业的成本中,直接成本占比大约为监理收入的60%~75%,间接成本占比大约为15%~30%,其成本的构成各有不同,所以,监理单位在进行预计总成本的编制时,首先要对各部分成本的占比有一定的了解,项目经理和财务负责人都要参与预计总成本的编制,其中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一线管理人员,对实际成本的开支最为了解,所以一定要鼓励项目经理参与预计总成本编制的积极性,要求其根据以往经验就人员开支、差旅费用、住宿费用等进行估计;其次,为提高费用预计的性,监理单位可制定相应的人员工资、差旅费、住宿费、差旅补贴等费用标准和报销规则,例如何种类型的项目适用于什么样的差旅标准和住宿标准,适合分配多少人员提供服务,以此来进行相关费用的估算,提高成本预计的度;,就成本预计中占比较大的人工支出,监理单位可以建立制度对监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和效率进行监控,这样可以获得监理人员完成一个项目所要耗费的时间,以及完成该类型项目的普遍效率,这样有利于监理单位就人员的分配上做出的判断,同时也可以将员工的工作效率与薪酬制度挂钩,有利于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了工作拖沓导致成本无意义地增加;,对于预计总成本与实际成本相差较大的情况,监理单位要建立审查制度,分析哪一部分的成本估计错误,是由于实际成本控制不力,还是由于编制不够合理,对于成本控制不当的情况,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赏罚分明才能使得制度得到更好的执行,若是编制不够合理,企业要及时进行调整,这样一步步完善,才能逐步提高编制预计总成本的性。此外,编制的预计总成本还依赖于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财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的记录,更是经济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编制财务报表后,财务人员可进一步就取得的财务信息进行成本的波动分析,从一个宏观的层面来看待成本问题,有利于对总成本大趋势的把握,这样,监理单位才能进一步地提高预计总成本编制的性。
三、结语
当下中国经济的发展从粗放式逐渐转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良好的会计核算水平也逐步开始显现其作用,监理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想要得到良性的、长远的发展,就不得不正视其会计核算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不是一己之力可以完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监理单位个体、行业自身以及国家,都必须为一个行业的良性发展付出努力,不断审视问题,不断反思做法,不断解决问题,唯有此,才有利于监理行业的蓬勃发展。
作者:赖连英 单位:合诚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会计核算论文:物业公司财务管理下会计核算论文
1新时期物业公司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特征
(1)综合性强。
物业公司作为一个专业机构,接受物业所有人的委托对委托人的房屋以及配套设施进行合法的经济管理。物业公司为委托人提供的是服务,并且是综合性、持续性和全天性的服务。物业公司所涉及的服务比一般服务业更加多样,因此这就要求物业公司必须提高自己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方面的管理水平,应用现代化的动态分析提高对财务预算的控制能力,建立数字化、综合化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体系。
(2)涉及范围广。
新时期的物业公司提供给委托人的不是一种个人服务,而是群体服务,并且是一种即时服务。物业公司在提供给委托人服务的过程中就必须涉及到资金成本的运转问题。物业公司需要对房屋以及配套设施进行环境的维护、设施的日常保养,并支付员工的工资。可以说物业公司每个环节的活动都离不开资金的直接支持,否则物业公司就无法为委托人提供持续的服务。因此物业公司内资金的流动对于物业公司开展各项服务业务都有着直接的影响,物业公司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涉及到整个物业公司业务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物业公司能够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好各部门之间的资金分配,保障资金的合理流动。
2当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物业管理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仍然是物业公司在新时期发展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我国大多数物业公司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都不高,没有在全行业建立起完善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体系,因此各个公司各自为政,导致很多物业公司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难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
(1)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制度不完善。
当前我国很多物业公司都没有建立起与新时期的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体制。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基础资料不完善,财务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对账目进行分类,也没有及时的建立账目,导致原始资料的真实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物业公司中经常出现打白条的现象,没有完善的会计资料和手续。特别是一些重要的物业服务业务都没有签订相关合同,很难入账。由于体制的不健全,会计科目中的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难以区分,没有对公司财产进行定期的盘点或者盘点不仔细。这些问题都会造成物业公司内部的账目不清,影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规范性。
(2)对资金的管理缺乏力度。
物业管理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资金的合理利用和充足的流动性对于物业公司的正常运转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物业公司必须对资金进行高质量的管理。物业公司资金的来源主要是楼房建设的启动资金和维修资金,还有向委托人收取的管理服务费,以及一部分经营性收入,这些收入的数量相对有限。物业公司总体上的规模较小,资金实力有限,而物业公司对资金的重视程度不够,对资金的管理缺乏力度,没有形成资金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3)成本核算方式不合理。
目前我国很多物业公司都没有建立起合理的成本核算方式,大部分都是由公司的财务部门来对成本进行集中核算,设置出成本的明细科目。而相关的管理处和职能部门都没有参与成本费用的核算。物业公司的服务范围和管理区域较广,一个物业公司通常要管辖多个小区,这就要求对成本核算进行精细化管理,根据项目的不同类别设置更为详细的成本账目,包括明细分类账目以及辅助核算账目。合理的成本核算能够为物业公司提供更品质的管理,并为公司的决策层提供更为的决策依据。
(4)会计核算体系不统一。
物业公司没有建立起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难以吸收先进的会计核算理念和经验。目前大多数物业公司的会计核算体系都比较松散,大多根据物业公司的经营情况来决定。这种不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阻碍了物业公司的进一步发展。
(5)陈旧的成本管理模式。
当前物业公司对成本的管理无非是依靠企业的规模效益、与供货商进行谈判、控制运营费用,降低预算等几个办法。这些都只是从初级阶段来降低成本,没有触及成本降低的根源。这种成本管理模式只在物业公司的内部管理中进行,而没有涉及到物业公司的对外服务上,没有充分考虑物业公司的品牌和市场形象,影响物业公司的发展。在整个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管理漏洞,造成财产损失。
3物业公司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方面的改进措施
(1)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制度。
物业公司要满足新时期的发展需求,就必须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制度,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建账,重视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建立并执行严格、科学的会计管理制度和会计监督体系。提高对原始凭证的重视,加强审核和稽查工作,做到保质保量。
(2)对资金进行科学的财务分析,合理使用资金。
资金对于物业公司的发展非常重要,物业公司要对资金和收益进行合理的财务分析,合理调配,确保资源利用的较大化。物业公司的收入主要有几个方面:物业公司向委托人收取的服务费用;物业公司实行多元化投资所得到的投资收益。其中物业公司收取的服务费是物业公司的主要日常收益,也是维系物业公司日常运转的资金。物业公司必须对资金进行科学的财务分析,对财务情况进行调查并及时向委托人公开。物业公司要对自己的资产和负债情况进行了解和核算,以判断未来的运营风险,以决定未来的发展走向。
(3)完善公司内部的绩效考核制度,提升管理水平。
物业公司提供给委托人的不是产品而是服务,这就离不开人才的作用。物业公司在运营的过程中,人工成本占据了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管理成本,因此要提高物业公司的服务水平,减少运营成本就必须降低人工成本,提升公司内部的管理水平。物业公司要建立起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不仅对财会人员要进行绩效考核,更要将绩效考核的范围扩展到所有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以及整个公司的管理效率,节约人工成本,从根源上提升财务管理的水平。
(4)加大资金管理的力度。
物业公司要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趋势,提升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水平,就必须加大对资金的管理力度。对资金的运作水平进行提升,对资金要实行跟踪管理,资金的使用和调度必须规范,绝不能出现挪用和贪污行为。对于应收的账款要及时催收,促进资金的回笼速度。特别是在新时期市场经济环境下,物业公司要对资金的使用情况和分配进行了解,及时将闲置资金用于他用,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控制公司的运转成本。
4结语
总之,在新时期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物业公司必须提高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水平,建立完善的、科学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物业公司只有认清形势,改正问题,做好资金的运作和管理,充分认清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对于物业公司发展的重要性,才能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条件对物业公司的发展要求,提升竞争力。
作者:王洪涛 单位:郑州至远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会计核算论文:煤炭企业环境会计核算论文
1山西煤炭企业引入环境会计的必要性
山西之长在于煤,其被列为国家的新型能源基地和新型工业基地。长期以来,山西的经济发展严重地依赖于煤炭的开采与销售。然而,在为广大人民谋福利的同时,煤炭资源的开采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如国家发改委和山西省组织的煤炭可持续发展专题调研显示,山西每挖1吨煤损耗水资源2.48吨。现阶段,山西每年挖约5亿吨煤,就会破坏12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山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面对上述出现的一系列负面问题,必须及时采取积极措施,以使其在大力发展经济同时,能竭力保护好环境,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近年来,为实现山西煤炭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众多企业已将环境会计纳入会计核算系统。环境会计的引入,使矿区环境治理、资源保护的成本和效益能进行合理的量化,从而使企业财务核算更加,为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2山西煤炭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
据调查,目前山西煤炭企业引入环境会计核算的微乎其微。山西大型煤企甲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仅设有“环境恢复治理保障金”这一专户,最近一年来,由于煤炭行业不景气,该企业将这的核算账户也撤销掉了。所以,非常有必要就山西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一套核算体系,推动环境会计在山西的实际应用。长期以来,关于煤炭企业环境会计核算模式的构建,会计学界始终都存在两种不同的主张:一种是在不改变现有的会计报表体系的基础上加入必要的环境项目,对于非货币化的环境信息,在报表附注及财务状况说明书中进行披露;另一种是在现有会计核算之外单独核算,单独披露。笔者认为,环境会计仅是会计的一门分支,不应该单独列示、单独披露。因此,本文试图将环境会计引入到传统会计核算系统中,构建山西煤炭企业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
2.1山西煤炭企业环境会计核算科目的设置
环境会计要素是对环境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所做的分类,类似于传统会计要素,具体表现为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权益、环境收益和环境费用,共同构成环境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
2.1.1环境资产
环境资产是特定会计主体从己经发生的事项取得或加以控制,能合理计量,并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包括:环境资产:核算环境资源的原始价值的增减变动及期末结存情况。环境资产折耗:类似于“累计折旧”,核算环境资产由于使用、开采等而转移到所生产产品成本或构成企业当期费用的那部分价值的补偿。培育资产:其性质类似于传统会计核算中的“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在建而未完成的环保工程。
2.1.2环境负债
环境负债是指由于企业以往的经营活动或其他事项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影响,而应当由企业承担的、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现时义务。为反映企业承担的这些现时义务,设置的环境负债科目有:环保专项贷款:核算为购置或构建专门的环保设备而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入的特定用途借款。应付环保费:核算煤炭企业生产经营中由于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从而按有关规定应该支付的各种维护、修缮费用,如矿产资源补偿费、环境修复费、排污费等。应交环保税:核算企业因使用环境资源而应缴纳的各种税费。
2.1.3环境权益
煤炭企业的环境权益包括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要求,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用于治理环境的专项资金,以及国家财政拨入的专门用于治理矿区环境污染的基金。设置的会计科目有:资源资本:核算环境资源所有者因拥有该项环境资源的所有权而形成的权益。环保基金:核算国家财政拨入的专门用于煤炭企业环境治理的环保基金以及煤炭企业基于自身的环境要求和任务,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部分。环保留存收益:指通过治理环境企业所获得的、留存在企业中的环境净收益。
2.1.4环境费用
环境费用是指环境污染企业处置废弃物的费用、排污费、罚款等费用。设置的会计科目有:环境治理费用:指煤炭企业为治理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所发生的各项支出。环境预防费用:指煤炭企业为了预防将来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等不良后果而预先发生的环境支出。环境补偿费用:是指为补偿已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煤炭企业所付出的费用。
2.1.5环境收益
环境收益指煤炭企业由于利用煤炭、水资源等自然资源或由于环境的改善所获取的收益。会计科目有:企业治理环境污染产生的环境收益和环境资产产生的环境收益。
2.2山西煤炭企业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
类似于一般会计要素的确认,不同的环境会计要素确认标准不同,因此,要区分不同的要素进行具体分析。
2.2.1环境资产的确认
将某一环境资源作为环境资产加以确认,取决于以下几个确认标准:
(1)环境资源直接或间接带来未来效益的可能性,如:甲煤炭企业购入一项环保设备,该设备能减少企业未来支付的环境污染费,因此,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环境资源计量的可能性,如:甲煤炭企业的一项环保设备,如果是购入的,按购入价格便入账;如果是某投资主体投入的,则其当时的公允价值便是其入账价值。
2.2.2环境负债的确认
环境负债按照偿还时间及偿还金额的确定性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当环境负债的金额能够确定时,按确定的金额直接入账。二是当环境负债的金额不能确定,则要对环境负债进行合理的估计,按照估计值来入账。
2.2.3环境费用的确认
环境费用的确认条件包括以下。
2.2.3.1未来效用的不可能性
有些支出不会带来未来经济效益,或者该支出与未来收益没有充分联系,因此不能将其资本化,确认为环境资产,而应确认为环境费用。
2.2.3.2计量的性
环境会计本身比较特殊、复杂,因此,环境费用的确定,常常需要依靠合理的方法进行估计,这种估计也会被认为是符合计量标准的。
2.2.4环境收益的确认
环境收益包括环境资产产生的环境收益和治理环境污染产生的环境收益,如:国家给予的环保奖励,环境损害补偿收入等。环境收益可按照现有会计收入的确认标准进行确认。
2.3山西煤炭企业环境会计要素的计量
会计计量是用货币或其他量度单位计量各项经济业务及其结果的过程。环境会计要素的计量有一定难度,就山西煤炭企业而言,环境会计仍处于初始应用阶段,因此,环境会计要素的计量更加困难。本文仍然区分不同的会计要素进行讨论。
2.3.1环境资产的计量
对于资源性环境资产,例如企业购入的资源资产,应以其购入的价格作为其入账价值,也就是历史成本;依法认定的资源性环境资产,其历史成本无法取得,应以可变现净值或现值计量。非资源性环境资产,如企业取得的排污许可证,由于在现存的交换市场上,拥有具体产品的定价机制,可类比金融资产,可采用公允价值。而2014年1月26日,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财会[2014]6号),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这一专门的公允价值准则的颁布,无疑为公允价值的确定提供了更加详细的依据。
2.3.2环境负债的计量
环境负债的计量是以货币衡量的、履行环境义务所应支付的价值。如果是履行法律强制性的义务,环境负债应按照法律规定计价;如果企业因保障而应履行的义务,应按照与保障相关的成本计价。对于应付矿产资源补偿费和环境资源税,其计量可以采用现行财务会计和税法中已有的计量方法。
2.3.3环境权益的计量
环境权益的计量相对比较简单,在环境权益形成的同时,总是伴随着资产的形成,因此,它与环境资产的计量关系密切。可以按照企业收到的国家拨付基金或从企业税后利润中提取的金额来计量企业环保权益。
2.3.4环境费用的计量
绝大多数的环境费用应按照历史成本进行计量,但对于其可预见的未来环境支出,如企业尚未进行赔偿和修复的环境损失等也可使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等非历史成本原则进行计量。
2.3.5环境收益的计量
对于通过人类劳动取得环境收益,其收益可按支付的劳动量的货币表现计量。而没有人类劳动的参与产生的环境收益,可按包含效益的货币表现或模糊数学的计量属性进行计量。
2.4山西煤炭企业环境会计报告及信息的披露
现有的环境会计报告的讨论分为两大类报告模式,非独立的环境会计报告模式和独立的环境会计报告模式。鉴于山西煤炭企业环境会计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众多煤炭企业少量甚至没有引入环境会计,因此,建议山西煤炭企业采用非独立的环境会计报告模式。也就是在现有财务报告的基础上增加前述的环境会计科目,科学合理地反映特定企业环境对企业财务的影响,从而弥补现行财务报告中环境信息缺乏的缺陷,使现行财务报告更加完善。关于会计信息的披露,传统会计体系对会计信息的披露只关注经济效益,未对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做任何披露,无法反映企业对生态环境承担的责任以及采取改善环境措施带来的效益。所以,有必要增加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披露。这些新增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应该包括:各煤炭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对环境造成的损害以及企业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对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还应当包括:煤炭企业投入的环境设备信息,企业就环境污染制定的相关政策、法规等。
3结论
综上所述,山西煤炭企业环境会计从引入,局部应用到推广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笔者试图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及具体企业实践的成果,初步建立山西煤炭企业环境会计的一个核算体系。这一体系的实施,不仅要求相关部门大力的进行宣传,对财务人员就相关知识进行培训,还要制定并健全相关法规制度,结合山西省的实际情况,将条件成熟的大型煤炭企业作为案例进行试点工作。对于已经初步实施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企业要鼓励其逐步完善核算,并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比对,对于体系制定不合理的部分及时予以纠正完善。
作者:张晋侠 刘艳萍 薛洋 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会计学院
会计核算论文:自然资源资产会计核算论文
一、石油天然气开采的会计核算
(一)矿区取得支出
矿区取得支出是指为了取得一个矿区的探矿权和采矿权(包括未探明和已探明)而发生的购买、租赁支出,包括探矿权价款、采矿权价款、土地使用权、签字费、租赁定金、购买支出、咨询顾问费、审计费以及与获得矿区有关的其他支出。
(二)钻井勘探支出的资本化处理
根据石油天然气开采准则规定,钻井勘探支出在完井后,应分别以下情况处理:(1)确定该井发现了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应将钻探该井的支出结转为井及相关设施成本。(2)确定未发现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应将钻探该井的支出扣除净残值后计入当期损益。(3)完井时无法确定是否发现了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应暂时资本化,但暂时资本化时间不应超过1年。(4)完井1年后仍无法确定是否发现了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应将暂时资本化的支出全部计入当期损益,除非同时满足以下条件:该井已发现足够数量的储量,但要确定是否属于探明经济可采储量,还需实施进一步的勘探活动;进一步的勘探活动已在实施中或已有明确计划并即将实施。其中“,已有明确计划”是指企业已在其内部管理活动中通过了该计划的实施,例如已拨付资金、已制定出明确的时间表或实施计划并对所涉及人员进行了传达。(5)直接归属于发现了探明经济可采出量的有效井段的钻井勘探支出结转为井及相关设施;无效井段支出计入当期损益。
(三)弃置义务的处理
石油天然气开采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13号———或有事项》,按照现值计算确定应计入井及相关设施原价的金额和相应的预计负债。井及相关设施以外的油气储存、集输、加工和销售等设施,企业可参照井及相关设施的弃置义务进行处理。在计入井及相关设施原价并确认为预计负债时,企业应在油气资产的使用寿命内,采用实际利率法确定各期间应负担的利息费用。企业应在油气资产的使用寿命内的每一资产负债表日对弃置义务和预计负债进行复核。如必要,企业应对其进行调整,使之反映当前最合理的估计。
(四)油气资产折耗、减值及转让
石油天然气开采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产量法或年限平均法对井及相关设施和矿区权益计提折耗。石油天然气开采准则中涉及的资产主要有矿区权益(包括探明矿区权益和未探明矿区权益)、井及相关设施、辅助设备及设施,进行减值处理。根据油气准则,企业应将转让所得与矿区权益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二、自然资源会计核算的特点
(一)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一项重要原则,运用广泛,可防止抬高资产和收益,压低负债和费用,并起到预警风险和化解风险的作用。石油天然气开采准则中谨慎性原则主要表现在:一是计提减值准备,准则规定对于探明矿区权益的减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处理;对于未探明矿区权益,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减值测试。同时《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所规 定,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和井及相关设施计提的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这与国际会计准则不一致的规定主要是从我国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相一致,考虑到我国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转回来人为操纵利润的现象屡屡发生,为遏制这种不良现象而采取的一种反制措施。但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会计核算的油气资产并不能反映出市场的真实价值。二是计提预计负债。企业在矿区内废弃井及相关设施的活动,受《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约束,有时还可能受与所在地利益相关方达成协议的约束,例如在废弃时必须拆移、清理设施、恢复生态环境等。因为资产的弃置义务与油气开发活动直接相关,企业应计提预计负债。
(二)勘探支出采用了成果法
对油气勘探支出的会计处理,国际上有成果法和成本法两种。两种方法的主要差异如表1所示。采用成果法对钻井勘探支出进行资本化,是以矿区为成本归集和计算中心,只有与发现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相关的钻井勘探支出才能资本化;与发现探明经济可采储量不直接相关的支出,作为当期费用处理,强调收入与费用的配比。采用全部成本法对钻井勘探支出进行资本化,强调权责发生制原则,油气勘探成功与否,其已发生的成本都应资本化,以反映获得探明储量所花费的代价。
(三)产量法更符合自然资源价值损耗的特点
产量法,又称单位产量法。该方法认为,油气资产的服务潜力随着使用程度而减退,特定矿区所发生的资本化成本与发现并开发该矿区的探明经济可采储量密切相关,每一产量单位应当承担相同比例的成本。按照产量法对油气资产计提折耗时,对矿区权益以探明经济可采储量为基础计提折耗,对井及相关设施以探明已开发经济可采储量为基础计提折耗。因此,油气资产按照产量法计提折耗比较符合该类资产价值损耗的特点。年限平均法是将资本化支出均衡地分摊到各会计期间。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油气资产折耗额相等。如果各期间油气产量相对比较稳定,按照年限平均法与按照产量法计提的油气资产折耗并无显著差异。
三、思考与建议
(一)统计和会计均为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基础手段
目前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途径有两种:一是会计核算,遵循“资产—负债=净资产(即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恒等式,对自然资源进行产权界定和相关资产、负债、净资产等会计要素的价值量核算问题。例如,石油天然气准则规定油气资产计量采用成果法,而成果法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对于油气储量价值不予确认,但要求披露拥有国内和国外的油气储量年初、年末数据。石油天然气开采准则也规定企业应计提预计负债,这从另一个角度为计量某一类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提供了的依据。二是统计核算,具体又分为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和联合国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2004年国家环保总局提出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研究》,同年国家统计局颁布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年中文本)中新增加了附属账户———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目前自然资源统计和信息披露范围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草地资源、野生动物资源、再生资源和环境统计等九大类别。以SNA为基础,延伸和扩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一条比较可行的方法。而我国以SEEA基本结构为蓝本来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责表的条件还不成熟。一方面该账户体系仅包括金融负债,并没有环境负债概念;另一方面SEEA在我国还是一个全新的核算体系,而SNA在我国已经推行十余年,有比较好的工作基础。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最终目的是,对自然资源资产进行经济管理,定期评估核算自然资源资产的变动情况,综合反映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资产的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而对环境保护乃至整体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形成有效的倒逼机制。事实上,从会计和统计两个维度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能更好地为最终目标服务。
(二)扩展自然资源的会计核算范围
《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指出,石油天然气以外的采掘业企业的勘探和评价活动参照油气准则执行,其他活动应该按照相关准则进行处理。需要指出的是,石油天然气开采准则提出,油气资产属于递耗资产。递耗资产是指通过开采、采伐、利用而逐渐耗竭,以致无法恢复或难以恢复、更新或按照原样重置的自然资源,如矿藏等。所以这里核算的是耗竭性资源即不可再生的资源。可再生资源是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事实上,还有大量的可再生自然资源存在。有些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性受人类利用方式的影响,在合理开发利用的情况下,资源可以恢复、更新、再生,甚至不断增长;在开发利用不合理的条件下,其可再生的过程会受阻,使蕴藏量不断减少,以至耗竭。因而,今后还要扩展可再生自然资源的会计核算。
(三)丰富自然资源价值评估方法
会计计量属性或特征的选择,是会计计量中最富争议的问题之一,对最终财务报表信息也有较大的影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指出,可供选择的会计计量属性有: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值、可变现净值和公允价值。而在自然资源会计核算中,油气资产计量很多情况下选用历史成本,究其原因主要是成本资料易搜集,尤其是在缺乏完善的资源资产市场情况下,更显其优越性,但它没有考虑市场供求关系,只考虑投入而未考虑自然资源的产出,这与价值不太相符。因此,丰富自然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完善资源资产市场,客观公正的反应供求关系和资源状况。此外,加强环境资源的会计核算工作,逐步解决自然资源的生态环境方面的核算和入账问题。
(四)加大支持力度,完善协调机制
目前,从事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的部门和单位来看,国家层面有以统计局为牵头单位,财政部、环保部、水利部、国土部、林业局等有关部门参与,承担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任务,由财政部门主导的政府资产负债表正加速编制之中。目前,财政部门正在抓紧研制自然资源的范围、资产和负债的定义、确认标准和列报方式。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由基本核算表、国民经济账户和附属表三部分构成。其中附属表包括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和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既有其相对独立的一面,同时还需要和政府资产负债表以及现有国民经济核算中有关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联系起来,注意其内在联系,避免重复核算带来的资源浪费。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大力支持。财政部门应在经费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各部门应充实加强编报人员力量,为高质量地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工作提供保障。
作者:张航燕 单位:中国社科院工经所
会计核算论文:企业账务处理及会计核算论文
一、生物资产
(一)消耗性生物资产
1、购置和培育。借:消耗性生物资产,贷: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累计折旧等。
2、转群。借: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贷:生产性生物资产。
3、后续支出及分摊费用。借:消耗性生物资产,贷:银行存款、农业生产成本———共同费用。
4、收获。借:农产品,贷:消耗性生物资产。
5、直接出售。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同时,借:主营业务成本,贷:消耗性生物资产。
(二)生产性生物资产
1、购置。借:生产性生物资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贷: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累计折旧等。
2、自育。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贷: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累计折旧、应付利息等。
3、转群。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贷: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
4、后续支出及折旧。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贷:银行存款;借:管理费用(生产性生物资产发生管护、饲养费用等后续支出),贷:银行存款;借:农业生产成本,贷: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二、长期资产
与企业正常资产购建或研发处理一致,通过“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科目归集,完成后转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
(一)外购固定资产,如外购设备。
(员工培训费不得计入,应计入当期损益)
1、需要安装。借:在建工程、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生产用动产),贷: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
2、企业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具有融资性质的。借:固定资产(购买价款的现值)、未确认融资费用(实际支付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差额),贷:长期应付款(实际支付价款);借:财务费用,贷:未确认融资费用(在信用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借:长期应付款,贷:银行存款。
(二)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如建冷库、厂房等
1、自营方式建造。借:在建工程———某项目,贷:工程物资、应付职工薪酬、库存商品、应交税金(销项税)、原材料、应交税金(进项税额转出)、银行存款等;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
2、出包方式建造(按合同具体条款支付工程款)。借:在建工程(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等),贷:银行存款、预付账款;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
三、农业生产成本
(一)直接费用。
借:农业生产成本,贷: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等。
(二)间接费用。
借:农业生产成本———共同费用,贷: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等。期末,应按一定分配标准对共同费用进行分配。借: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农业生产成本———农产品,贷:农业生产成本———共同费用。
(三)结转(应在农产品验收入库时)。
借:农产品,贷:农业生产成本———农产品。
四、农产品
(一)成本费用归集。
借:农产品,贷:消耗性生产资产、农业生产成本———农产品。
(二)出售。
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同时,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农产品。
五、收到项目补助款
(一)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1、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相关费用或损失的补助,如收到预拨款等。①取得时确认为递延收益:借:银行存款,贷:递延收益。②然后在其补偿的相关费用或损失发生并确认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借:递延收益,贷:营业外收入。
2、补偿企业已发生费用或损失的补助,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借:银行存款,贷:营业外收入。
(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企业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不能全额确认为当期收益,应当随着相关资产的使用逐渐计入以后各期的收益。
1、取得时确认为递延收益;借:银行存款,贷:递延收益。
2、自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起在该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营业外收入。借:递延收益,贷:营业外收入。
3、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时或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借:递延收益(尚未分配部分),贷:营业外收入。
(三)综合性项目的政府补助。
需要将其分解为与资产相关的部分和与收益相关的部分,分别进行会计处理;难以区分的,将政府补助整体归类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视情况不同计入当期损益,或者在项目期内分期确认为当期收益。
六、结语
总之,农业企业在我国城乡一体化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核心构成部分,只有不断促进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规范,才能有利于企业长足进步,才能保障农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晓丽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