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工业设计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工业设计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工业设计论文

工业设计论文:元认知理论下工业设计论文

一、元认知的含义

学生课堂学习、实训技能的提高都是直接对知识的获取和加工,属于认知活动。认知活动的意义在于学生作为认知主体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拓展自己的知识范围,积累经验,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在认知活动进行的同时,元认知活动对学习过程和学习心态和体验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刚刚成人的高校学生,离开了家庭的束缚,摆脱了高考的压力,高校的学习平台更为自由和多元化,学生处处面临选择和自我调整。在学习的时候也会下意识地思考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这个学科是否值得去学,遇到问题的时候甚至对自身的学习有所怀疑。如果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学习的理解或者掌控的程度有一定的感受,或者是有认识这个过程的意识,有目的地调整学习策略,将元认知知识、体验和调整三者的作用发挥出来,对设计教学效果能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教师的教学安排可以从元认知的角度入手,创建一些特殊情景,引导学生主动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二、设计竞赛参与过程中元认知的作用

学生参加设计比赛,首先要面临一个合作问题。教师组织学生参赛之前需要评估学生是否具备完成该竞赛的能力,是以个体完成还是以小组、团队的方式协同完成。参与比赛的过程中,从创意,到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创意表达、外观设计、材料选择和色彩设计,这个过程能将工业设计各个知识融会贯通,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学生参与设计竞赛的过程是学生综合设计能力提高的过程,包括专业学习能力、基础设计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三大部分,学生调用平时所学参与创造性活动,主动性和自主性比较强,更能反映出元认知方面的问题,教师借助这个机会,可以有计划有方法地引导学生调整元认知策略。在参与设计比赛的过程中,认知活动的对象是对设计竞赛主题的分析和理解,以及与主题相关的知识,而元认知活动的对象是学生认知过程的本身。元认知活动对学生参与设计竞赛过程的认知活动进行监督和调节,随时修改计划和策略,使得比赛项目顺利进行下去。元认知的实质是“个体对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的调节”。换个角度来理解,元认知并不是知识体系,它是思维的活动,对认知活动的认识和调节。这种调节活动通过对个体认知的监测和控制两种基本途径实现。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对认知的监测指学生对自己的设计、已有的知识和设计思路中的问题和掌握程度的了解和评价;对认知的控制指学生对设计比赛项目活动作出调整的过程。参与设计竞赛为教学提供了一个较为集中的元认知情境。参赛团队成员之间一起分析比赛,指定计划,选定设计主题,讨论设计方案都是在建设元认知情境。而教师要认识到这是一个元认知的情境,从而引导学生了解他们自己在认知方面的特点。教学的关键是学生对自身元认知的控制。学生参加设计比赛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以赛促教”的意义就在于教师借助比赛项目的平台,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状态中,发现学生的元认知特点,调整各个科目的教学方式,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

三、创新举措

(一)创建以设计比赛为主题的Workshop,引导学生提高自己元认知水平

元认知教学环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环境,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技能和学习的方法都在这个环境中展现。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教师的任务并不只是“授业”,而是将观察和注意力放在发现学生面对学习内容的看法和思路,从而提供给学生一个平台或方向,让他们能够继续思考,调整他们对自己学习内容方法的看法,也就是元认知策略。可以从观察、提问、谈话、针对性问题的解答或者分析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学生的元认知方式和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促使学生有较为明确的对自己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调节能力,在对自身认知过程清晰意识的基础上,促使学生运用元认知去发展他们自己的知识结构。在元认知教学情境下,学生逐步完善这一过程。学生明白自己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己知识体系结构化和充实化的过程,所有的知识都是主体自己的认识活动的结果,通过自己的经验来构造自己的理解,学习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将设计比赛作为一个小型的Workshop教学方式特点是借助设计比赛的综合性和针对性,以具体的设计案例提供反映真实活动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实践环境下,学生会暴露一些理论知识与实践对接所产生的问题;学生在合作过程中还会产生对知识处理方式的异同,还会发生由于学习态度不同而造成的冲突等等问题,教师可以从这些问题入手,来发现学生在元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灵活教学,并引导学生在情境学中逐渐提高自己的元认知能力。“问题”和“情境”是学生自身知识建构过程中比较基础的两个方面。教师创设一种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明确学习需求,产生学习内驱力。教学关键就是这个“问题”,必须是学生自己学习中产生的,足够引起学生好奇心和探究心理。以设计比赛为主题的Workshop创设了一种元认知学习情境,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时学生成了教学的主体,“教”与“学”这个天平才得以平衡,教学效果要大于直接传授。

(二)遵循体验性原则,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认知方式

元认知体验是在认知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情绪和各感官的体验,它可以发生在认知过程的任何一个瞬间或者持续整个认知过程,元认知体验可以影响元认知知识。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体验思维活动水平较高的情况下更容易产生。在参加设计比赛的过程中包含着解决问题、知识调用、创造发明等过程,学生在竞赛积极的氛围中不断尝试和运用自己的知识,此刻的元认知体验要比平时作业当中的强烈,这种强烈的体验可以促进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元认知策略。在参赛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设计方案、制图技术、设计思维以及与人合作方面的各种问题,会产生一些消极、焦躁的情绪。这些负面情绪的正面意义则是暗示一部分学生在元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说明他们现有的认知方式不适用,需要创新,突破自己的思维局限,进一步思考。教师如果意识到元认知这一层面,可以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把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分析抛给学生,引导他们探索自身认知方式的问题,是基于元认知体验的一种教学方式。此刻,元认知体验影响着个体的元认知知识,对个体的认知起到调整的作用,并且刺激认知或元认知策略的产生。

(三)组织学生做阶段性总结和评价,创建合理的评估和反馈

以往的阶段性总结和评价多数是针对知识和技能展开,比如学生通过参与设计比赛学到了什么知识,哪些与专业相关的技能得到提高等等。只对文化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进行评价而不重视元认知知识的提高,在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发展方面是不利的。那么,在元认知的基础上展开的评价更注重提供反馈的机会。也就是说,评价将成为反馈信息的来源,实现有效调整教学的目的。在参与比赛的分析、讨论环节,草图、方案的评估过程以及的设计表达中,教师要留心观察学生的思维,将元认知方面的观察结果反馈给学生。在知识调用和发展元认知调节的过程中,将逐步建立起完善的自我评价能力。

四、小结

总的来说,元认知是一种自我意识活动,是自觉的对认知活动的认识和调节。对于高校学生,提高元认知水平,可以促使学生从根源上认识自己的学习,有效促使学生主动计划、调整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本文借助参与设计比赛这么一个范围较小、较为集中的教学活动,目的在于发现学生在元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比赛的积极心态下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对于教师,获得了教学方案、教学方法的调整的方向;对于学生,获得了不断调整自己学习的内在动力,达到了以赛促教的目的。同时设计比赛的开放性和个性化,学生在合作中能够发掘自身的优势,学习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方式,为日后步入社会奠定基础。但是,任何方法都必须经过实践的层层检验,本文提出的三种方法仍需不断的深入研究和改进,使得设计比赛成为实践教学的重要拓展。

作者:张莹 单位:北海艺术设计学院

工业设计论文:以赛带教教学方法工业设计论文

一、《工业产品造型创意设计》课程背景

《工业产品造型创意设计》课程是我院高职层次工业设计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工业设计体验中心及3D打印实验室,是本课程的实施场所;七间大型的CAD/CAM实训机房,为学生提供电脑设计表现的训练平台;学院还设有实训工厂、圆和方模具公司、压铸创新型人才培训基地,为学生的模型制作提供了综合的平台。

二、《工业产品造型创意设计》课程设计思路

专业技能大赛对学生技能水平、应用能力、综合素质及心理素质具有相当大的考验,也是检验教学质量、展示教学成果的有效方法。“以赛带教”模式鼓励所有学生参与比赛,但并不在于结果如何,而在于参与过程中教练技能。该课程通过学校每年举办的“金点子”创意设计竞赛来进行带动,课程考核方式一改传统的试卷考试为课程设计,同时将课程设计的成果直接与竞赛内容的要求接轨,课程结束以课程设计的作品直接参与校“金点子”竞赛,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改进,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实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第五届校“金点子”竞赛中学生参与比赛获奖率高达60%以上,通过“金点子”比赛的筛选,又涌现出一批好的设计作品,通过教师的指导、提炼进行深入设计,再一次冲击省级、部级的竞赛。通过这次竞赛的带动,学生设计作品“aBT*C4”获得“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并取得了广东省一等奖的好成绩,目前该项目已经申请外观与实用新型专利,并且正在寻找专利转化的机会。因此,“以赛带教”的教学模式,通过“赛”充分将企业生产的新工艺、新技术,生产实际“带”入日常教学环节,能够把专业中所学知识集中、系统地综合呈现,充分体现了专业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是职业院校把握市场脉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向。

三、《工业产品造型创意设计》课程特色与创新

“以赛带教”对高职人才培养各环节的作用可概括为“以赛带教、以赛带学、、以赛带建、以赛带改、以赛带职”几个方面。同时,由于技能大赛是一项全体学生都参与的竞赛,因此技能大赛可作为对学生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这能够带动教学制度的完善。

(一)以比赛任务划分训练专题

把技能大赛的项目、作业规范、评分标准等与企业技术的发展相融合,把现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融入比赛中并带入课堂教学。经过基础理论、专业基础模块的学习后,在对专业有一定了解与认识的基础上,真刀实枪的为企业与社会服务。这种方式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使学生学习过程变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能力水平进行分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的能力。

(二)以比赛项目组织教学,培养学生工作能力

根据《工业产品造型创意设计》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将比赛项目引入课堂。变单一、封闭的课堂为综合、开放的课堂;改变以往课程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题研究,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设计创新与表达能力。

(三)企业行业支持

学院为工业设计专业的建设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其中来自企业、行业的各位专家更是为我院专业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设性意见,不仅如此,他们还参与到各个专业课程的建设中,帮助课程及专业的良性发展。

四、结束语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工业设计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中国的设计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和发展,但是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各种设计思潮纷纷涌入国内,为我们拓宽了视野;另一方面,大量思潮的涌入也造成了国内设计领域的无所适从,甚至难以消化,立足于泛珠三角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全国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从“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转变的呼声,“以赛带教”教学模式的探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专业教师们扎扎实实的上好每堂课,指导好每一份作品。

作者:邝芸 张鉴隆 单位: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工业设计论文:多媒体环境下工业设计论文

一、基于多媒体环境下的实习内容

信息时代多媒体的应用得到最快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新型课程的开展,专业教师应针对于多媒体信息下到企业进行实践。在选择企业的同时应该考虑到如何与教学进行对接。然而在多媒体环境下,手机APP的发展得到充分发挥,所以结合实践选择的公司应是科技软件开发公司。首先了解公司的运作方式、APP的发展趋势,对公司有一个大概的熟悉。随后进入设计部门了解交互设计方式、流程及内容,以及公司如何与客户沟通、修改方案、确定方案等情况。然后进入设计部实习,设计部实习共分为五部分,设计制作ICON、了解APP设计流程、搭建APP构架、实施交互设计、与客服洽谈业务。整个过程涵盖交互设计的各个方面,从洽谈业务(了解用户需求)——APPICON设计(不同系统下的图标制作)——搭建APP构架(实施用户需求,搭建交互界面)——APP交互运用(移动产品平台下的交互设计)——确定方案(AXURE模型的表现,与客户沟通修改并确定方案)——完工,完成APP设计的全部过程。

二、实践锻炼的意义

专业教师为了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得心应手,在教以学为旨的前提下,就必须把专业的理论知识下方在实践中,与实践精密的结合,让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检验并学习。实践带来的效果远远不止于教学上的变化,更多的让自身的专业知识符合社会的需求,让自身的工作有所发展。特别是在信息时代,信息的传播非常快速,计算机也趋于普及,工业设计下开设的新型课程也应到实践中进行学习。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对理论知识的传播,更多的是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能力。

1.真实训练提升教学与行业标准接轨

在以往的教学中,或多或少会出现教学的内容与行业的标准不符。专业教师下企业进行实践深入到生产前线,了解近期的行业标准。这样把培养学生的传统环境转换到生产前线,把专业教师的教授转换为与企业行家的工作交流,使学生能够深刻的了解企业的标准。如针对于计算机交互设计的APP设计流程,图标的设计针对了不同的Android、IOS系统有着不同的标准,把这样的行业标准带入到学习中能够使学生出入社会企业后能够更好的与行业标准结合。

2.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青年教师的工作经验、教学经验不足,迫切的需要青年教师下到企业进行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专业教师应该带着问题进行实践,向最前线的技术人员进行请教,了解新型行业的知识结构、学习新兴行业的新技术新方法,掌握APP设计流程的信息,同时了解新型岗位的现状和发展。让专业教师在企业的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专业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企业发展的能力。

3.提升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接轨

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更能够从实践过程中学习到企业培养员工的方法和需求,了解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迫切需求,希望在工作岗位中能够达到的专业能力。通过深入到企业的实践,把实践中学习到的企业培养模式与日常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校园中就感受到课程所带来的岗位需求。因此专业教师实践之后对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构有着重要的作用。

4.提高了对人才培养的认识

高等院校应转变为应用型大学,这是社会对院校的需求。应用型院校应该从何进行培养学生,这就需要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体现。人才培养方案是针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培养出来的需求在应用型的前提下应该是适应社会的需求。下到企业才能够明白大学生与岗位需求的差别,企业培养员工和院校培养学生的差别。通过这些差别化的认识,使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跟深刻的认识到院校培养学生的目的,进一步使学生能够达到社会的需求。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提出工学结合,让教学模式从传统的教学转变为符合岗位需求的实践教学,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企业实践不仅能够提高专业教师对人才培养的认识,还能使专业教师了解到企业需求员工有一定的心理素质、沟通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5.提高专业实践技能

专业教师下到企业把专业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的工作,能够充分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差距。这样的差距同样也发生在应届毕业大学生身上。要让毕业大学生缩小这样的差距,更好、更快的融入到工作岗位中,专业教师前提就应该把自身的差距进行缩小。通过在企业对APP设计路程的了解和实际的操作,发现整个的制作并不是教学中某一门课能够解决的,而是整个知识体系。学习整个体系就必须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实际的项目才能了解到其中的真谛,这是在理论知识中是学习不到的。参与企业设计流程的实践操作,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技能,也使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大大增强,同时也能够提高专业教师自身的实践开发能力和指导学生解决难题的能力。所以专业教师下到企业实践并不仅仅知识提高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而是提升更方面适应社会需求和岗位需求的实践能力。

三、结语

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不但能够充实教师的专业能力,更是把这样的能力发放到教学中,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前了解企业的需求。更能够进一步的把应用型教学发挥的淋漓尽致。其次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能够了解企业对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学与企业的对接。

作者:汤澜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工业设计论文:食品机械工业设计论文

1解析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作为人类设计活动的重要部分,它集多门学科知识于一身,既包括科学技术知识,又包括美学艺术知识,以及人机工程学、经济学等。在我国,工业设计曾经被称为工业美术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内涵不断地发生变化。工业设计是市场需求、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文化艺术的结合,以现代化工业生产为基础的一门新兴实用学科。具有的前瞻性和普适性特点的工业设计,使传统的产品散发出新颖与独特的个性特征。工业设计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它主要是通过对产品的结构、工艺优化,对材料、形态及色彩的协调来改进产品的品质和功用。也就是用视觉效果来实现设计理念的表达,从而能够为达到某一特定目的而从构思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并能够用明确的手段表示出来。2007年2月13日,总理作出重要指示:“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和2010年8月26日11部委联合发文促进工业设计产业发展,这表明我国政府对工业设计这个领域的重视。就中国的现状而言,如果我们想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就必须大力发展中国的工业设计。企业要想长时间保持竞争力,必须采取创新性产品开发战略,才能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拥有创新性的产品。产品创新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工业设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地位。

2食品机械发展与工业设计的关系

食品机械就是将食品的原材料加工成为成品食品的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机械装置与设备。食品机械也可分为食品的加工机械和包装设备这两种。食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食品机械是为食品工业提供装备的行业。作为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工业进入到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食品工业的发展也带动了食品机械工业的发展。工业设计又是食品机械设计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工业设计能够实现食品机械产品造型、功能结构和材料的科学合理化,在提高产品的整体美与社会文化功能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食品机械产品的功能、造型形象及物质技术条件是构成食品机械工业设计的基本要素。现在一些家用食品机械的外观:简约、时尚、新颖、实用,改变了以前食品机械只能在食品加工厂的现状,现在很多外观造型时尚、操作简捷方便的小型食品机械像面条机、挂面机、和面机等慢慢的进入消费者的家庭,食品机械的发展与工业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工业设计使食品机械产品更加吸引着消费者的眼球。出色的工业设计能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传统的食品机械产品设计是把实现机械产品本身的功能作为重点,以设计产品为目标,在传统的食品机械产品设计工业中,机械工程师是凭借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经验来进行产品的设计,但由于设计出的产品大多外观造型粗糙和使用方式不够人性化,尽管能很好地满足功能的要求,但往往在销售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成为不可忽视的一大弊端。食品机械工业要有一个更好和的发展,就必须在食品机械产品设计时把工业设计的方法和思想纳入其中,这样的食品机械产品不但能够满足功能的要求而且可把产品顺利的打入市场,融入工业设计的产品相比就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食品机械工业的发展。

3工业设计在食品机械中的应用

3.1工业设计创新理念的应用

创新是工业设计的核心理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对食品的追求也多样化起来。利用工业设计的创新理念,设计出新颖的食品机械来满足人们对食品多样化的需求。一方面通过分析人们潜在的需求,明确产品概念,提出食品新机械的功能定位,从而推出新颖的产品,占据市场的制高点,为企业创造高额利润。另一方面,对现有产品结构、材料、生产工艺等进行优化改进,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赢得众多消费者的认可,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3.2外观与功能结构的结合展示出食品机械的美

从外形图上可以看到,整个面条机外廓造型曲线优美,配色细腻和谐,按钮设计人性化。大面积外形对机械结构进行包裹覆盖,可消除消费者对机械结构的恐惧,使用操作简单和拆卸方便,无不显示着工业设计在食品机械中展示出的美。造型设计与色彩地展示了面条机内在的性格。一个能实现功能的食品机械产品,不仅要满足人的使用,还要适合人们的视觉审美要求,工业设计赋予面条机新的内涵。

3.3安全、、人性化设计的体现

食品机械是食品的加工和生产设备,产品必须考虑安全、、人性化的设计。让产品与使用者取得匹配是以人为本设计的根本理念。工业设计的应用,充分考虑如何使设计的机械设备系统、人机系统或人机环境系统较大限度地适合人类的形态、生理和心理特征,以求达到安全、舒适、高效生产和工作的目的。在食品机械领域,主要考虑的有系统的性和人机安全性两个方面,系统性是指在预定的时间内和给定的工作条件下,食品机械能够、有效地进行工作,保障无故障时间和使用寿命达到预期要求。人机安全性是指食品机械设计中采取的技术措施,不仅能够保障人体安全、舒适、卫生和健康地工作,而且能够使机械故障和卫生问题产生的风险或造成的损失降到低限度。工业设计在食品机械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很大一部分体现在人机工程学的应用方面。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食品机械的竞争力不再是仅仅取决与产品技术的先进性和完善的功能,而是要考虑食品机械产品的工业设计。由于传统的食品机械设计以设计产品为主要目标,更多地考虑产品本身功能的实现,而没有把人作为设计的一个目标,没有规范化地考虑人的因素,这就很难保障机器操作效率,也不易判断设计质量的高低。人机工程学强调将人和机器作为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部分构成一个整体,形成人机系统。人机工程设计的是人机系统,是把人作为系统设计的一部分,把人-机-环境三者作为一个系统进行总体设计。目前,我国食品机械行业工业设计还未引起企业和设计人员真正的重视。食品机械在进行设计和制造时,仅考虑功能要求而未考虑工业设计,致使有些食品机械产品表面粗糙,色彩搭配不合理,操作不符合人机工程学原则,许多零部件外露,不但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还显出产品的笨重和丑陋,这些因素极大的限制食品机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食品机械是生产设备,其形态应体现整体的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美感形式,根据需要辅助以局部形态的对比和变异形式,创造符合产品特征的审美意象。这样既有利于标准化和经济性的需要,也有利于表现和谐统一、含蓄丰富的美感,创造单纯、宽松的工作环境和人文气氛,缓解疲劳和压力,可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为此,人不再是被动地去适应机器,而是与机器共同完成一个系统目标,从而可以获得系统的较高综合效能。

4结语

目前市场要求食品机械产品不光是通过技术设计对其功能的单纯实现,还要求食品机械产品外观的美观时尚以及设计的人性化。不只是要求食品机械与工业设计外在的结合,而是相互融合和渗透在一起。设计者要让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并达到“以人为本”的目的。只有将工业设计与食品机械设计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设计出不但拥有的功能,而且还能满足人们的审美的需求并符合时代特征的食品机械产品。

作者:裴学胜 程超然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工业设计论文:大学生创业工业设计论文

一、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为什么会想到自主创业,相比较其他专业有哪些优势

工业设计专业培养的不仅有动手能力、思考能力、还有在一些课程与校园项目中就逐渐培养的团队协作能力。这三个方面的能力恰好是大学生创业者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另外创新是所有学设计最强调和注重的,创新的方法也是专业必修课之一,到高年级后逐渐养成了处处寻找创新点的思考习惯。在大三暑假的实习中逐渐意识到,创新不仅是思考与发现,还要付诸行动,而这些都要与企业的决策层有直接的沟通,因此大四找工作期间坚定了创业的行动。相比较其他专业,工业设计的优势就是在就读期间创业的想法萌生了不止一次,想法太多……

二、为什么选择在成都创办家具企业

成都被称为中国西部家具之都,上下游产业链都很完整,很容易找到供应商。2006年成都经济委员会提出了“成都家具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成都家具产业是中国西部重要的家具制造基地、研发基地、营销基地。成都现有家具生产及配套企业近5000家,从业人员近100万人,主要聚集分布在以新都区为核心的周边地区,汇聚了好迪、双虎、全友等众多家具品牌。再加上我本人是四川人,在成都就读四年本科,因此在成都创办家具企业相对来说,有更多的地域优势、政策优势,还有人力成本优势与人脉。

三、既然成都有5000家家具企业,为什么还要选择创办家具企业

创新不一定是另类或的与众不同,既然成都有这么多家具企业,就说明了以成都为中心的强大的家具产业的产能。所以别人认为这是创业者应该避免的地方,但我们学设计的恰恰看到的是它所蕴含的机遇。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庞大产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市场。家具产品有很多种,森亚的家具产品属于哪一种在学校学习家具制造工艺的时候,我们从专业的角度对家具产品与家具市场进行过调研,去大型的家具厂参观过,大四时有同学还在这些企业实习。成都是与广东乐从,江苏蠡口、河北香河齐名的中国四大家具产业基地和四大家具流通基地,但成都同时是全国较大的板式家具生产基地,家具生产与销售占四川省的80%以上。因此我们对板式家具进行了更深入的工艺了解和市场了解,相对来说创业成本也比较低。板式家具性价比较高,款式多样,色彩新颖同时不易变形而深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有较大的市场受众。森亚家具是以整体衣柜、衣帽间、书柜等为主的板式家具。

四、为什么选择定制化的板式家具

仅仅从事家具设计,靠出售家具设计方案作为企业的商业模式,不仅在方案推广上存在难度,同时在商业关系中容易处于被动地位。板式家具可拆卸、易组装的特性以及相对简单的工艺,决定了板式家具定制化的可能性。再加上板式家具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年轻人,用于较小的室内空间,因此人群的个性需求与空间的限制产生了矛盾,而我们设计师就是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解决这个矛盾就是我们企业与其他家具企业不一样的地方。森亚家具专注于定制化的板式家具,以整体衣柜、衣帽间、书柜等为主,以设计与研发为主的的家具产品销售公司。

五、除了定制化以外,还有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学设计的创业优势

总体上来说,我们把《人机工程学》与《设计研究》课程中所学到“以人为本”设计理念与方法扩展成了服务理念和管理理念。在产品设计之前,我们学设计的都是习惯从用户需求出发,根据客户要求设计产品方案。除此之外还会根据特定的住宅或商业空间进行主动思考,分析用户在这个特定空间的行为特征,把用户潜在需要挖掘出来,把我们设计师的意见反馈给用户,这个建议是用户自己曾经没有考虑周全的或是考虑有欠妥帖的,让用户感到我们是为他而思考,在设计方案阶段就让用户感到物超所值。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和配套企业的选择上,我们也是从用户需求出发,把家具的环保性与经久耐用做为衡量产品质量的及时检验标准,如板式家具基材的选择与处理,这样设计师独特的挑剔眼光使得我们比其他从事板式家具销售的企业更注重质量。饰面和油漆的选择直接跟视觉效果有关系,是我们设计师最擅长的,在尊重用户审美的前提下还会给他们科普一点美学常识与优良产品的设计标准。在产品的安装和售后服务上,我们也相比其他企业要更贴心,比如我们在家具安装完后都有一次性贴膜,这样用户在最终入住前只要撕掉就可以直接使用干净的产品。我们还会赠送一些我们自己研发的小产品,比如鞋架的隔断,部分单身男青年在装修房子的时候没有把未来女主人的需求考虑进去,我们会贴心地赠送一些鞋柜隔断增加高跟鞋的储物空间。在降低产品成本的时候从来不选择牺牲产品质量,即使这些东西呈现出来的时候,消费者可能看不到,但是家具是一个使用生命周期较长的产品,我们坚信的产品更能够获得消费者的信赖,而这种信任关系的建立,有一个长尾效应,我们需要的就是等待。服务类产品在短期内会增加成本,但从长远来看会得到更大的市场回报。成都森亚的企业定位除了是消费者家具的私人设计师,也是好家具的总管家。所以创业是长期的规划,不能总看眼前利益。设计是交叉学科,有很多关于心理学、材料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六、在创业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挫折?能否给后来的创业者一些建议

在刚起步推广特别困难的时候,非但“及时桶金”没有如期到来,连“及时分钱”都很难见到,合伙人逐渐失去了创业热情,都撤了。但我坚信定制板式家具的市场前景,克服各种困难和压力,坚持下来了。所以首先要对自己的项目有信心,亲友的支持尤为重要,内心要很强大。在大学里所有人都把你看做是未成年人,即使早就超过了18岁,但一旦选了创业就要用成熟的心智来处理一切事情,这种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不仅是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更重要的是自己心理上的过渡。一定要把校园力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回头看看自己的创业历程,好像很多道理书上都有提及。坚持、冷静、虚心听取意见,自我充电与学习,不断总结。

作者:孙虎 单位:西华大学艺术学院

工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下工业设计论文

一、“真题真做真应用”教学改革研究实践的总体思路

改革传统模拟型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导入企业真实开发项目,针对工业设计专业就业岗位核心技能需求开展任务型毕业设计。完成具有时代特色和市场生命力的产品。使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能迅速适应企业对实用型、即用型人才的需求;创建教师指导—企业论证—学生设计三位一体的教学链,形成市场—企业—学校一体化教学场,使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提升学生核心技能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企业真实项目背景下开展毕业顶岗和毕业设计,更加贴近中小企业的研发条件,紧扣市场需求,降低生产成本。使学生的设计脱离纸上谈兵,更具有实战性和应用性。

(一)完善课程目标

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的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此次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在原有基础上,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选题上必须符合企业的实际项目;以实习学生为主体,学校为主体项目人单位平台,与企业签订《技术服务开发合同》。在答辩中,包含了用户市场、企业对实际开发项目的认可度。通过答辩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完成课题项目的能力。

(二)建立毕业顶岗、毕业设计的一体化教学体系

改革单纯以学校为中心的毕业顶岗、毕业设计实践教学设置。以实践教学前期的企业与专业培养要求相匹配的对接项目为任务核心,有的放矢地安排学生到有利于项目完成的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并合理安排相关岗位的周期性轮岗。使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紧紧围绕企业项目展开。使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任务有机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三)创建教师指导、企业论证、学生设计三位一体的教学链

企业项目,教师在理论方面给予支持,企业对市场调研、项目实施方案、企业实施能力方面给予实践能力的支持。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实施,促使学生自主地积累相关的知识要素;三位一体的教学链,成为从市场到企业,从企业到学校的一体化教学场。对学生形成多视角、多方位的技术、实践能力的支持。

(四)开展实务导师型实践教学

企业项目的实施过程离不开指导教师、企业技术团队、学生的实践能力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开展实务导师型实践教学,引入企业专家与专职教师,针对性地围绕项目任务进行实践教学。实现“以点穿线、以线带面”教学效果。

(五)毕业设计成果向产品化、商品化延伸

企业项目区别于与教学模拟项目的最主要特征,就是企业项目完成最终要实现设计开发项目的产品化、商品化。以往教学模拟项目以完成开发技术策划、方案为任务完成目标。企业项目完成,要在此基础上,经历技术方案的生产性转化,规模效益性转化,直至实现产品的商品化为最终目标。企业项目的后续转化目标往往是传统意义上毕业设计无法论证和实现的目标。而这点对于毕业生实践能力与企业对人才能力要求相匹配尤其重要。以企业项目为载体的毕业设计可实现向产品化、商品化的延伸。

(六)改革传统的专家型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效果评价

以企业项目为载体的毕业设计成果实现了生产性转化,规模效益型转化,直至实现产品的商品化转化,实现了对设计实践教学效果的多维度评价。评价体系从原有的专家型评价过渡到企业认同、行业认同、市场认同直至消费者认同的多角度评价。

二、实施“真题真做真应用”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

在校企实际项目合作的基础上,制定具有典型意义的校企合作规范文件,包括合作合同模板,毕业顶岗和产品开发管理的组织规范,成果评价鉴定规范,与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合同。建立新的毕业设计评价体系,将学生设计成果与企业产品设计需求挂钩,综合考察设计质量与数量,将市场产品用户的评价和为企业实现的利润作为评价毕业设计教学成果核心指标,提交学生实际开发产品的效益报告。

(一)完善课程目标,提出并实施“真题真做真用”的毕业设计管理办法

在实施教改之前,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效果差强人意,学生的职业能力达不到企业要求。表现为学生就业后,适应岗位时间偏长、就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此次改革课程就是在原有基础上,要求毕业设计选题必须源自企业的实际项目,开展合同制、任务导向型毕业设计。即以实习学生为主体,学校为主体项目人单位平台,指导教师承担项目责任人,与合作企业签订《技术开发合同》。设计成果最终转化为企业设计成果。通过答辩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完成课题项目的能力。实施中,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中有关毕业设计“真题真做真用”的相关规则,修订了《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题完成流程管理办法》,要求毕业设计必须“真题真做真用”才能通过考核,进而达到毕业条件。

(二)建立顶岗实习为合同制、任务导向型毕业设计相互联系教学体系

改革单纯以学校为中心的毕业设计实践教学设置,以企业与专业培养要求相匹配的对接项目为任务核心,有的放矢地安排学生到有利于项目完成的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并合理安排相关岗位的周期性轮岗,使顶岗实习与实践教学紧紧围绕企业项目展开,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任务有机组合,成为相互联系的教学体系。

(三)开展指导老师、企业专家团队围绕项目实现联合指导的实践教学

企业项目的实施过程,离不开指导教师、企业技术团队、学生的实践能力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开展以项目实现为结果的联合指导,有针对性地围绕项目任务进行实践教学。实现“以点穿线、以线带面”教学效果。

(四)考核毕业设计成果向产品化、商品化延伸情况

企业项目的后续转化目标往往是传统意义上毕业设计无法论证和实现的目标。而这点对于毕业生实践能力与企业对人才能力要求相匹配尤其重要。基于企业项目的毕业设计可直观地观察到产品在企业的投产状况,用户反馈情况,市场销售情况,后续改进建议等综合数据。为后续的优化设计提供的设计素材和评价依据。

(五)改革传统的学校单一型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效果评价

企业实际设计项目毕业设计成果实现了生产性转化,规模效益型转化,直至实现产品的商品化转化,实现了对设计实践教学效果的多角度评价。毕业设计效果也可通过企业付款额度,得到企业和社会认可度的综合量化数据。评价体系从原有的专家型评价过渡到企业认同、行业认同、市场认同直至消费者认同的多角度评价,使效果评价富有现实性和科学性。

三、实施效果与持续改善

(一)教学形式从虚拟设计过渡到了面对企业用户的真实设计

毕业设计形式从虚拟的毕业设计形式过渡到了合同制、任务型的企业真实产品项目的开发,使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市场环境下体验到了工业设计产品开发的真实流程。知道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如何面对用户、面对市场、面对企业生产能力和商业模式等条件开发适应的产品。学生面对企业的项目,设计的标准发生了变化。从学校标准为主转向学校标准与企业标准相结合,拓展了在传统观意义上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的内涵,

(二)教学内容拓展到更符合企业职业能力要求

本项目实践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最终目标,与企业的实际需求联系更加紧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遇见的问题也是当前本地区企业遇到的真实问题,包括对市场的认知、企业需求情况、企业研发状况、企业生产制造条件等基本涵盖学生就业所遇到的各种情况,对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学生通过真实项目的亲历实战,体验到从项目论证、项目调研、实质设计、样机试制、营销策划、量产后的市场反馈、调研整合等一整套产品设计开发流程,并且通过一项产品的设计流程体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学习态度从被动接受型向主动参与型转变

合同制、任务型毕业设计,要求以学生为项目实施主体,以学校为单位平台,与企业签订《技术开发合同》。学生为完成合同项目,必须主动自主地积极参与。打入学校财务账户,全程实现商业合同财务监管,其中项目结余资金以劳务支出作为报酬支付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开发创新的主动参与性。

作者:张雁亭 肖国华 单位: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工业设计论文:本科院校毕业设计及工业设计论文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掌握专业核心技能

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树立以能力为本位,专业技能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在社会文化环境、市场环境中掌握产品设计、制造、开发及市场推广的一般知识和组织管理原则,具有解决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该专业学生先后经过专业理论的学习,基础绘画的强化,三大构成的提升,设计软件的训练,设计思维的引导,产品形态的设计,产品模型的制作等一整套从理论到实践的训练,培养具有较强的草图表现、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制作、产品制造与生产等专业核心技能,最终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设计相关工作。掌握专业核心技能,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就业之根本。

(二)强调学以致用的能力

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重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而非发现新知的能力,这是其区别于学术型院校、研究型院校的关键之处。工业设计是工业化时代的创新设计,对创新性和应用性要求较高。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该专业侧重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技能、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学以致用的能力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

(三)传承地方文化、服务面向地方

工业设计是技术、艺术与文化转化为生产力的核心环节,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培养应用所学知识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这表明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不仅承担着培养社会、国家、业界所需的人才,给国家社会带来直接利益,还承担着培养适应地方发展所需的人才,给地方发展带来直接利益,集传承者、创新者、服务者于一体。如何生于斯?长于斯?服务于斯?立足地方(行业)、融入地方(行业)、服务地方(行业)、共享地方(行业),成为推动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使命与责任。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要求

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不同于其他学科专业的毕业论文,也不同于设计类学科中视觉传达、动画等专业的毕业设计。它要求学生针对某一项目,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寻求设计方案以解决实际问题,最终以产品模型和展板等综合形式作为成果展示。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要求。

(一)突出专业特性

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是一项以产品为载体,以社会创新为导向的设计研究与实践。其毕业设计突出体现专业特性,是要区别于艺术类其他专业。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突出专业特性应解决好三个问题:其一,在知识层面体现“是什么产品”;其二,在技能层面明确“用什么技术实现产品结构和功能”;其三,在实践层面反映“产品模型与设计理念之间融合的程度如何”。这三个问题与该专业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紧密相连,解决了是什么、用什么、怎么样三个问题,专业特性才会更清晰、更突显,才能避免与平面、影视等专业的毕业设计作品混乱或雷同。

(二)重视实践应用性

高校向社会输送的工业设计人才只有符合市场的需要才能够获得认可,才能被社会所吸纳。毕业设计作为本科教育阶

段历时最长、层次较高、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性教学,更应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选题、方案构思、方案筛选、计算机建模、模型制作、产品展示是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六个主要环节,这六个环节涵盖了该专业绝大部分理论与实践知识,且每一环节对应一项专业能力。选题测试学生对专业知识宏观把握的能力;方案构思测试学生知识创新的能力;方案筛选测试学生运用专业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建模测试学生专业技能应用的能力;模型制作测试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产品展示测试学生系统把握专业知识的能力。目前,该专业很多学生在毕业设计创作过程中只参与前四个环节,模型制作则找企业或工厂代工完成,产品展示则认为无关紧要而被忽略。应用型本科院校侧重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模型制作和产品展示是最能检验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两个环节,因此,学生需参与到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实践应用环节,以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展示地方特色

应用型本科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其毕业设计也应围绕地方特色展开,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紧密联系的工业设计专业更应如此。其毕业设计选题要切合当地实际情况,与地方企业、文化产业联系紧密,以服务地方发展为目的。如地处闽西北的三明学院,其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朱子文化、理学文化是该校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选题较好的切入点,既能传承弘扬地域特色文化,又能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三、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对策

(一)科学选题

好的选题就是成功的一半,毕业设计选题直接关系到后续毕业设计进展。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可从三方面考虑:首先,选题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结合。从学生角度看,可以避免选题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确保毕业设计后续工作进展自如;从导师角度看,可以确保课题的可行性,还能丰富科研成果。其次,选题着眼于地方企业与产业。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立足地方产业发展,围绕地方特色展开创作,实现学生应用能力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的零距离对接,可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再次,选题围绕社会发展与需求。此类选题能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动态。如毕业设计选题以我国社会发展的三农问题作为切入点,借助新技术、新材料对农村交通运输工具、生活用品等进行改良与创新,试图解决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又如选题以社会弱势群体中的盲人作为切入点,基于无障碍设计理念,通过盲人水杯设计、盲人娱乐产品设计、盲人银行卡设计、盲人出行公交信息系统服务设计等一系列设计方案,为解决盲人生活中出行不便拓展新思路,提供新对策。

(二)组建指导教师团队

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涉及的知识较为广泛,根据教师自身专长,组建指导教师团队,采取分工与合作的方式,能有效整合资源,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组建指导教师团队需注意:及时,指导教师团队中教师数量不宜过多,2~3个。第二,指导教师团队中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所差异,如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师、科研型教师与教学型教师、青年教师与老辈教师、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等多种类型的组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给学生提供针对性较强的建议。第三,团队中个人分工需明确。任务分工可依据教师专长和毕业设计管理中计划、组织、监督、控制等四个环节,共同督促、推进、落实。

(三)落实毕业设计展示

毕业设计展示是毕业设计过程中一个环节,也是很关键的环节。它最直接地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是各个院校更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沟通教学与社会、学院与公众的交流平台,在学生、学校、企业、社会四者之间起着核心纽带的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需从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落实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展。及时,学校需奠实基础、搭好平台。学校为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展示提供场地、设备等硬件支持的同时,还需做好毕业设计展的对外宣传工作,广邀企业界、文艺界、教育界等知名人士前来观看、指导、考察,为学生就业、展示才华搭建平台,创造机会。第二,教师需抓住重点、推选。教师重点抓毕业设计作品的展示工作,通过树立榜样来带动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此外,教师应向企业重点推荐迎合地方发展需求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作品,为企业推荐适销对路的千里马。第三,学生需营造氛围、凸显特色。学生通过展示风格的确定、展示空间的布局、展示灯光的渲染为毕业设计展示营造氛围,并综合展板、模型(实物)、影像等多种展示形式,对设计思路、设计风格、设计成果及其应用前景进行多感官、多方位展示,从而将毕业设计作品的效果以及最显著的特色展示出来。毕业设计是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在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核心技能的基础上,重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服务地方的能力,因此,突出专业特性、重视实践应用性、展示地方特色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要求。提高毕业设计选题的科学性、优化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团队、落实毕业设计展示等对策,对有效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质量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文艳群 李倩 单位:三明学院海峡动漫学院 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工业设计论文:产品符号工业设计论文

一、产品符号及构造

符号(Symbol)一词的意义,即把两件事物并置在一起做出瞬间比较。其具体含义指某种用来替代或再现另一件事物的事物,尤其是指那些被用来代替或再现某种抽象事物或概念事物,即具有具体意义的媒介物。人们日常的交际过程,就是通过符号表现这一手段,进行交流、表达和传递信息。因此,符号是人们一切交往的起点,也是社会的本质。从广义的符号概念来看,现实世界中的每一个事物都反映在人的精神世界中,都可能被符号化。因此人类所面对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符号的世界,卡西尔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产品,作为人工的产物,是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进而创造出来的。因此,产品不仅是物质实体,而且也是为了实现某种使用目的或用来表达其他意义,因此它从一开始的创造和使用自然就融入了各种观念,并被人们用来实现特定的信息交流以及情感表达。产品符号不仅是功能性符号,也是艺术符号,具有构形功能,而且还是表达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产品是由简单的符号直接发展成的另一种复杂符号体系,是由线条、体块、色彩等直接合成的视觉形式。因此,产品、建筑等属于最复杂、最引起兴趣的一种符号体系。此外,作为人造物,产品符号的意义广泛,对于不同的主体其意义的终点也不同,在沟通传递的过程中,从委托者、设计师、生产者到消费者,相对于不同的主体,产品都被赋予不同的意义,从而成为传递信息、表达意义的符号载体。索绪尔提出在符号系统中符号的存在取决于“能指”和“所指”的结合,“能指”是指符号的形象,构成表达面;“所指”则可以理解为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也就是思想观念、文化内涵、象征意义等。皮尔士在1867年出版的著作《符号学的逻辑》中,及时次提出了符号学的中心概念———三合一关系。

1.产品符号

产品符号可以理解为一个物质形式或产品的外在表述特征,依据特定的原则而构成,其表现主要指能对人们产生刺激的视觉、触觉直至听觉形象,是由产品的形态、结构、色彩、肌理、装饰、界面、声音甚至是情境等要素构成的。可以是静态,也可以是动态,是一种存在的特种和认知的表达面。

2.产品符号的意义

每个符号都有代表的心理表象和特定意义,也就是指表现出来的内容及其在符号系统中的作用。产品符号意义一般可以认为是人们对产品实体的理解内容,是人们接受上述刺激后形成的心理概念及印象,即产品的语意(价值)。对它的把握,可以是直觉的,也可以是经验或思考的结果,可引起共鸣、情感的激发或行为的反应。

3.产品符号的解释

包括产品符号的制造者(设计师)和接受者(使用者)。这两者必须就产品符号有大致相同的认识,否则两者之间就无法建立沟通的关系。对产品符号的解释性也是通过设计师和使用者在各自编码中产生的意义所决定的。因此,产品符号的制造者方面对符号的解释如果不能为使用者理解接受,那么这种产品符号就是无效的。

二、产品符号的要素构成

产品符号是一个符号要素构成的系统,是形态、色彩、材质等要素经由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围绕特定的意义结构组合而成,而这些产品的要素,本身也具有特定的符号性意义和研究价值。

1.形态

形态是产品中具视觉传达力的要素之一,也是产品信息的重要载体。产品形态虽然是审美的创造,丰富多样,但是它们首先都是为了表达产品的功能或其他概念,是一种“特有视觉形式”。因此现代产品或建筑的形态丰富而独特,都是功能、结构、技术、美感等在抽象形态的集中表现。形态作为产品功能的合理存在,并非一种功能只有一种形态对应,如同轿车,同样是代步工具,但是形态却多样。产品的形态也是艺术符号的创造,它在一般美学的特征基础上结合了设计师的艺术趣味和审美理解,从而创造出独特的意义价值。对于具体产品而言,具有相同特征的形态,带给人的感受往往是类似的;而同类产品的不同形态,也会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形态的比例关系、运动变化的节奏、制作手段的变化、抽象与具象程度的不同等,都会使人在视觉整体上产生不同的意象和情绪的体验,例如柔和的或阳刚的感觉。形态不仅具有土相性,也具有指示性和象征性意义。产品符号形态也是受人的愿望和行为控制而形成的人为形态,因此其形态价值并不在于它的自然质料,而是它的形式性,即用它来显示传达各种意义。此外,还应注意到,每个形态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通过某种形态常使人产生历史或文化的概念。这种意义概念是建立在特定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约定的关系上的。探讨这些形态的语意,会发现它们背后的广泛的文化内涵。

2.色彩

色彩是产品要素中视觉感受方面最为感性的,变化丰富且感染力强。色彩不仅能够理性地传达某种信息,更重要的是其以特有的魅力激发起人们的情感反应,达到影响人、感染人和使人容易接受的目的。阿恩汤姆在说到色彩时有这样一段论述:“说到表情的作用。色彩却又胜过一筹,那落日的余晖以及地中海的碧蓝色彩所传达的表情,恐怕是任何确定的形状都望尘莫及的。”由于不同的色彩会使人产生不同的刺激效应,引起不同的视觉经验和心理感觉,并带动不同的情感联想,进而左右人的情感。人们共同的生活体验,带动产生了一些共同的色彩情感。此外,色彩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成为特定的文化象征。产品的色彩通常也成为产生联想、表达功能、传达语意的符号要素,或具有直接的功能指示性,或以色彩结合形态对功能进行暗示,或以色彩制约和诱导使用行为。通过特定的设计色彩,可以表现产品的属性(例如消费电子或机械设备等);建立与环境的关系,突出或融入;与产品的品牌形象建立一致的联系;还可以成为纵横系列中的产品群标示并体现企业的品质。色彩作为一种视觉符号,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它的选择和使用反映了使用主体———人的精神和情感,并折射出地域性、民族性、文化性、历史性等特定的社会内容。这使得产品中的色彩符号同样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历史的意义,体现象征特性。此外,色彩符号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意义表达还必须注意到其流行的特性。色彩符号的流行性被认为是“具心理学特征的时尚表象”,代表了时代的潮流和要求色彩变化的渴望,极大且极快改变了大家对产品色彩的传统认知和喜好,它更多代表了一种选择,一种趋势,一种走向。

三、产品符号的设计传达模式

产品符号真正的设计过程不可能是一次性单向传达就完成的,而是要经过设计师和用户之间多次的反馈和调整,才会达到一致的效果。由于产品设计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如果不从传播的整个过程来进行了解,仅仅从以往设计师的部分角度来研究如何进行设计编码的过程,则会备受局限,不利于真正了解产品造型语义有效传播的本质。例如很多后现代设计引发的过度形式化,也正是由于设计师对于用户的解码缺乏深刻的理解。因此,用户的反馈是设计的重要一环,设计后期的原型和修改即是使设计取得效果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方法。产品符号的语境极大地影响了符号的设计和传达效果。如今产品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设计变得更大了,产品设计所关注的视野已经远远超过了产品基本的视觉造型美学或传统的功能使用:一方面设计产品周围环境、市场、生活方式、社会文化等因素,这些关联性因素的介入影响到设计师的思维和用户的接受和评价;另一方面,由于智能产品的大量出现,以屏幕为主的虚拟操作已经成为主要操作行为模式,在极小的视觉空间中改变了传统的可用性和易用性原则。

四、装饰的视觉传达

造型是一种物质性的介体,而装饰是附于结构与造型之外的表征性符号。与造型相比,装饰则具有更强烈的表意性。以图案和色彩为例,中国传统器物和建筑在装饰图案和色彩上的表意性最为强烈。装饰受到现代设计近四五十年的打压后,又再度活跃起来。而在后现代多元审美观下,这种装饰,并非为了装饰而装饰,往往通过图像性符号的有意识提炼、加工、变形或重新组合等,来实现对文化性、民族风格、传统工艺和时尚性的较好联想和表达。装饰的手法,并非只停留于表面的装饰,它往往可以通过装饰构件、装饰图案、雕刻、色彩等多种途径来实现和隐喻。而装饰的来源也较为广泛,来自传统文化、历史典故、卡通或神话故事、社会时尚等。因而可以表达各种丰富的意义,在重视视觉图像和重情感或消费心理的今天,在现代简洁风格的消费电子产品设计上尤为多用。日常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具有意义的产品符号或图形,其中也蕴含着人们的情感体验、生活意义。这些符号以平面装饰的方法进行符号的表达,无疑自然传达出一种生活的感觉,或一种熟悉的使用习惯,或一种久违的情景。

五、界面符号的构建

界面是形成的产品符号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视觉构建涉及产品功能意义的认知并影响具体的操作,影响产品整体的意义以及产品符号的效果,对于当代数字产品而言,更是设计的关键。对于界面符号的形成,原先只是从操作实践出发的可用性和美学的感知,从德国的乌尔姆设计学院开始将美学、造型开发、符号学等知识应用于设计,在造型开发上进一步融合了心理学、符号学、文化研究等理论知识。乌尔姆设计学院相当重视界面指示(标志)功能与符号构建的研究,并指出对界面沟通指示功能始终是设计的重点。与产品造型主要传达形象识别、情感等意义不同的是,界面的符号主要表达实用的功能。因此,这种符号构建的方向必须是使产品的技术功能在视觉上得到正确、恰当的表现,解释其如何进行处理和操作,告诉用户如何去使用产品。在界面符号中,硬件界面符号和软件界面符号具有相同的特点,即可感知性、可理解性、艺术性、效率、体验性。其中可用性设计中的认知是关键。

1.可感知性

即界面的内容易于察觉,包括产品硬体上涉及功能操作的部分应突出、易于发现,确保界面符号作为前景信息与所在背景或者背景图像画面相分离。要实现“可感知性”最终的就是要充分考虑单一感官的对比或多感官途径的互补。一般的界面主要通过视觉层面的对比加以凸显,而多感官的加入,例如材质的不同感触、光感、振动、声音等与符号视觉的结合与协动,也将减轻单一通道认知的符合,提高用户对界面符号的信息感知能力。

2.可理解性

即界面符号的内容和意义必须可认知、可理解、“直观”。具体指界面符号的内容要被正确地解读,以及相关控件能以可预期的方式作出协同反应。可理解性对于的界面实现至关重要,涉及可用性的评价,以往设计师多基于艺术美学,从传统平面设计或广告设计的经验来进行设计,追求视觉美感醒目或夸张效果,而忽视了不管何种界面符号,它们的重点都是“功能性”。例如对于一些手机上网功能符号,尽管图标效果新颖,但要理解如何真正实现此功能却不容易,因违背了“可理解性”而使得这个符号没有价值。

3.效率

即“容易使用”,用户在理解符号及流程的基础上正确实现预期功能与所投入的资源(时间、精力等)的比例。界面符号的认知不仅包括单个符号意义的认知,而且还包括符号系统性的认知,某些具体功能的操作必须经过建立在过程性和顺序性认知基础之上的一系列符号认知理解,虽然没有可用性设计理论的相关性和适用性强,但实际上符号学认知理论与使用的效率密切相关。

4.艺术性

即界面的整体美感。界面符号是产品符号整体表现的一部分,因此它必须配合产品整体的艺术表现。界面符号同样需要注意美感和协调性,这对于用户的认知兴趣和界面吸引力的营造都是必需的。加入创造性元素的界面符号,有时还会成为产品符号的亮点。

5.体验性

即用户观察和使用一个产品的过程中建立起纯主观的心理感受,具体包括符号使用的感受及其得到的愉悦和满足感。这是前面四点的综合应用的结果。界面符号的布局方式、互动的展示及其不同于以往的多感官反馈,都是帮助营造体验的方式之一,例如大受欢迎的iPhone。可见,在当代产品设计中,体验性与可用性具有同样的重要性。基于符号学理论的发展与新的发展背景,应重视相关语境和使用者的认知程度、感知程度对产品符号意义的定义和生成的重要影响。产品作为视觉的符号、互动的符号以及语境的符号,处于远比以往功能背景更复杂的现实中,在这种新的变化下,必须比以往更加关注与艺术如何的视觉图景,多种途径互动形成的意义感知以及产品所处的设计关系。产品设计改变了形式—意义—人之间的传统关联,并且进一步拓展到了社会、市场、传统地域文化等更大的联系之中,从而使符号学的形式与意义的探索拓展到产品设计策略和符号文化的层面,具有了更丰富的意义。

作者:宫婷 金信琴 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工业设计论文:学生竞赛指导下工业设计论文

1竞赛赛情分析

工业设计竞赛往往具有各自的行业特色和组织特点,知名竞赛具有各自倾向性。国际三大知名赛事,美国《商业周刊》工业设计奖(IDEA)、德国工业论坛产品设计奖(IF)、德国红点设计奖(Reddot),这三项赛事历史悠久,在世界范围内征集作品,拥有含跨国企业、知名设计师、学生在内的广泛参与群体,作品质量专业且成熟。国内工业设计竞赛,相对发展较晚,但发展较快,涌现出一批标杆性赛事。如中国设计红星奖(Redstar),评委评审公平、公正和不受外界干扰,评审现场不对外开放,评委对产品进行试用和评估,以评委的独立判断为评审的最终结果。评委来自多个国家,包括博学设计师、院校教授、媒体和经济界人士,均在本领域有出色的表现并同意遵守评审的荣誉准则,代表着奖项的高水平。芙蓉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Lotusprize),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南省科学技术厅、湖南大学等单位承办。大赛已成功举办四届,成为“创新湖南”的国际合作平台,设计、转化、分享工业成果的平台,发现、培养工业设计创新人才的平台,吸引了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的设计师广泛参与。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Cuidc)是面向全国大学生开展的公益性工业设计创意实践活动,旨在深入推进高校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向全社会展示高校工业设计教育与时俱进的面貌,搭建高校工业设计教育成果与经验的交流平台,为中国制造业、创意产业寻找设计新力量提供途径和机会。

2竞赛评价标准

创新性。产品是否体现了设计与科技、人文的结合,产品中是否应用高新技术成果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有效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概念独特新颖、能提供新的问题解决方案;能引领信息化、智能化产品及服务设计发展趋势。实用性。在经济社会、百姓生活中是否具有独特功能,是否解决了实际问题、产生了积极效果,产品性能是否优于同类产品,人机交互是否简便易于操作、使用和维护,产品是否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把企业应用作为根本性的评审标准,能够为企业转化应用、适合工业化批量生产制造。经济性。产品是否通过设计降低了企业成本、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了自身性价比;产品是否被消费者广泛接受,符合当代技术发展趋势,综合高效利用社会和环境资源,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和市场潜力、高性价比的设计与商业模式创新。在材料应用、加工工艺等方面表现突出,是否做到通用性强、质量优异、做工精良。环保性。产品是否应用了清洁能源、环保材料,在设计、生产、选材、制造、使用等环节是否体现了节能环保的理念,是否耐用,零部件是否可拆卸便于循环再利用;绿色、低碳、节能、新能源;考虑生态兼容性、对社会及环境的洞察力、思考力和责任,适应于两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美观性。产品外观和造型在满足实用性的前提下是否体现出独特的设计理念,其外观品质如何,是否具有视觉吸引力。

3竞赛关键词结构

产品是工业设计目标载体,各竞赛的评价标准是以产品的最终形态来衡量,所以竞赛中产品类别的选择至关重要。为了给予参赛者更多的发挥空间,国内外赛事一般不限定狭义的产品范围,因此把握核心产品设计成为竞赛的关键。参赛者一般只针对自己的创新思维进行感性设计,往往的产品设计并未获奖。所以,采用分析方法缩小产品的范围对竞赛至关重要,可对竞赛的关键词进行结构,从而获得的产品方向。如首届湖南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主题之一:创新湖南,围绕湖南“新型工业化”战略,以工程机械、交通工具、电工电器、文化旅游、绿色环保等有湖南特色的制造业为主要内容的创新产品设计。及时层竞赛关键词为“新型工业化”,代表设计概念,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第二层竞赛关键词“工程机械与交通工具”,代表所属企业的关键产品,通过调研可知,湖南省三一集团、中联集团、山河智能、湘电集团、娄底大丰和电动车、乖乖兔电动车等均属此类范围,但重点是大型企业的典型产品;第二层竞赛关键词“电工电器”,代表所属企业的关键产品,通过调研可知,湖南省深思电工、迅达集团、碧波尔热水器等均属此类范围。

4竞赛指导过程

4.1进度把控

国内外设计竞赛周期、时间节点与学校教学时间很难重合,所以在指导时间进度上需要灵活安排。可以基于以下过程进行适当调整。及时时间段:1)大赛主题解读与竞赛关键词结构,获得典型产业、产品。2)大赛主题知识学习,由于学生实践知识与实践操作较少,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产品进行调研与分析,了解产品技术、结构、材料和创新点等,一方面可以获得详细的产品知识,其次可以形成知识累积效果。3)国内外相关赛事获奖作品解读,工业设计竞赛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较快,也是企事业激励创新与发展的良好平台,所以往往会出现同一行业或相关行业同时举办多个竞赛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要对其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分析,特别是对已举办过的竞赛获奖作品进行分析。4)手绘与电脑效果图制作能力再提高和认识的教学,竞赛作品质量要求远高于教学中作业的要求,需要在竞赛过程中对竞赛所需知识、技能、手段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与强化。5)参赛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寻找创新点。第二时间段,设计构思和创作,集中构思连续设计,设计讲评和作品完善。第三时间段,效果图制作、后期处理和版面设计。

4.2指导过程与方法

及时阶段:提案(提出问题、概念、新想法、新思路),这一过程对大赛主题进行思考,采用头脑风暴或发散思维等方法,激发学生思维。此阶段只提优点以及可行性,不否定方案,较大限度展开想象力。第二阶段:完善与提炼,从产品系统设计的角度,对每个想法从功能、结构、原理等进行总结,使方案在产品属性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第三阶段:提案挑选,对一些方案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方案的缺点,淘汰不合适的方案。第四阶段:草图构思,对挑选的方案进行完善,从草图构思设计开始,建议先对相关产品进行了解,可以临摹一些相关设计,提取设计元素,探索造型趋势。第五阶段:草图优化,完成方案的造型、结构形式、比例感、体量感、运动机构或原理设计,使方案更加完整。

4.3竞赛指导思维

工业设计竞赛思维一般有两种,及时种是基于产品改良设计思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产品功能因素改良,包含基本功能、辅助功能、使用功能、表现功能、必要功能和多余功能。此外还有对人机因素的改良,产品形态、色彩和材质的改良等。第二种是产品开发设计思维,基于新技术、新理念、社会主题(环保可持续等)。思维内容紧扣主题,为了征集更多更好的作品、不限制学生的思维,主办方常常将范围设定较广。要针对竞赛关键词进行结构,获取的内容即可缩小范围,同时只要符合或与主题关联即可,就是我们所讲的“扣题”。贴近生活,作品需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不是“科幻”“胡思乱想”,它来源于生活便捷、工作便利、环境宜居、公共设施、环保节能和文化旅游创意等社会主流;关注热点,对国内外的事实动态,如地震、火灾、水灾等的救援方面;城市自身问题的关注,代步工具、设施便捷等。交叉与融合:如工程机械在旅游方面的应用,国家政策或地方政策等方面对产品设计的影响等。

5结语

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竞赛,为本科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但目前没有性指导教材,笔者从多年竞赛教学指导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在多次竞赛实践中获得等级奖项。把握竞赛过程中赛情分析、主题关键词结构、竞赛过程关键点等要素的指导,采用合理的竞赛思维引导,学生即可在参赛过程中掌握设计程序,运用设计方法,增强专业知识和提升设计能力。

作者:王沈策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工业设计论文:项目式教学工业设计论文

一、项目式教学实施过程

(一)设计思路

在确定项目选题之后,就要进一步明确设计思路。在此环节中可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将设计项目相近的学生分为一组展开讨论。所设计的收集利用雨水且半自动清洗式垃圾箱,要实现两个技术思路:一是自动收集雨水,并过滤出较干净的水质,达到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二是利用此水实现半自动清洗垃圾箱内壁功能。该垃圾桶在桶内垃圾被清空之后,环卫工人可以在不接触垃圾桶的状态下完成桶壁清洗,降低工人的工作强度;同时整体结构尽量简单、实用性强、制造方便、造价低廉、外形美观、易于推广使用。

(二)整体方案设计

知识点包括:主要水箱;上托盘;支架;可回收垃圾桶;不可回收垃圾桶;垃圾出口洞;下托盘;过滤网;空心底座;清理按钮。水箱设置在上托盘上,上托盘和下托盘分别与支架上端和底端固定连接,且下托盘设置在空心底座上侧;垃圾出口洞在与支架两侧对称固定连接的可回收垃圾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的底端外侧均有设置;过滤网设置在空心底座上端,构成一个简单的轴承结构。垃圾出口洞处的外面设置有两个金属框,金属框的中间夹设两块橡胶,橡胶的中间设置有一块金属板。上述构成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根据每个方案的差别,教师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学时数进行合理分工。

(三)机械结构设计

1.水箱结构。

这一部分为教学重点,老师指导学生把握机械原理的同时加入自己的创新设计。水箱呈椭圆柱体,上有小孔,可以在下雨时将雨水收集起来。在水箱长轴两侧的下方会加一些出水孔。

2.支架连接结构。

进一步完善结构设计,支架呈竖直条状,是用来支撑和连接上下托盘、垃圾箱等功能的结构。上托盘的下方便是一块竖直支架挡板和一个下转盘,挡板上方是两个肋,用以加固上托盘和水箱的稳定性,支架下方是与其固定在一起的下转盘,转盘、挡板、托盘和水箱通过一根轴连接,这根轴可以使水箱、托盘、挡板和下转盘一起围绕轴做逆时针做圆周运动。

3.空心底座结构。

下转盘空心底座上有橡胶突起和弧形突起,且下转盘设置在空心底座中间圆形凹槽中。过滤网设置在空心底座上表面,两者构成一个简单的轴承结构。

4.清洁水出洞口结构。

按照项目既定思路与常规垃圾桶结合,清洁水出口洞在与支架侧对称固定连接的可回收垃圾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的底端外侧均有设置;清洁水出口洞处的外面设置有金属框,金属框的中间夹设橡胶圈,橡胶的中间设置有金属板,最终完成设计。

二、教学效果总结

(一)方案评价

现有公共垃圾箱没有水源清洁或清洁不及时给环卫工人劳动强度和周边公共环境带来极大的挑战。本设计相对较完善,收集利用雨水适合在户外清洁取水相对不方便的情况,同时将利用过的污水过滤后再排入地下水循环系统中,体现了节约用水、降低污染的低碳环保理念。该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降低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贯彻了以人为本、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倡议,是值得设计和推荐的。

(二)项目式教学对于知识点的掌握

把原有的知识点穿插在具体项目中,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更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自己的设计创作中。

(三)项目式教学对于实践能力的提高

实践能力一直是工业设计类学生在学习时的短板,项目式教学可以明显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设计不停留于图纸、想法不止步于生产。

(四)项目式教学对于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

每个学生都想设计一件独特的作品、与众不同的作品,在这样的项目教学引导下学生们都会自觉主动地去创新,而不是当做一项作业或一个知识点去被动地完成和掌握。在项目式教学过程中涌现出许多类似本案的例子,也证明了这种教学方式的合理性。

三、结语

在工业设计教学中倡导设计的创造性、实践性,但同样不可忽视产品的实用性。如何与实用接轨、与市场接轨,将成为未来工业设计教学的重要部分。需要通过老师的恰当引导与学生对市场的充分了解,之后再适时地传授专业知识才能建立起教学与市场的有效联系。通过项目式教学设计实践,使学生掌握了产品设计的整体流程并传授了相关的知识点,为今后从事产品设计工作奠定基础。

作者:孙芊芊 孙和超 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工业设计论文:工业设计教育教学论文

1、政府加强干预和调控

我省的工业设计协会成立于80年代,是国内较早成立协会的省份,然而协会的工作开展艰难:一没有较自由宽裕的资金来源和财政权,二没有决策权和话语权,这就形成了说了不算,算了也办不了的状况。而省内的工业设计公司自2008年“黑龙江省彩格工业设计公司”成立以来也再也没有出现第二家。在这种状况下,若省政府牵头与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关于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扶植政策,并给予相应的资金等资源投入,必定能使我省的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得到良好的、有效的促进。在2014年7月,由黑龙江省工业设计协会举办的“国家设计政策与促进发展工业设计事业的高级研修项目学习”中,与会人员不仅有教师,还有很多政企代表参加,这说明,我省工业设计的发展正逐步得到政府的重视。

2、灵活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学科,体现的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我省高校的工业设计专业多数设置在“机械学院”、“工程学院”这样的理工类二级学院中,受工科影响严重。其正面影响是培养学生规范性、技术性,但其负面的作用似乎也有不少。例如:受院系教学管理制度规定,很多工业设计系不能按其教学内容自由选择校外实习时间,往往错过企业学习参观或风景采风的时机;有的特色教学模式不能给予学生学分上的承认,也不能兑现指导教师相应的劳动报酬,打击了师生的创新性。针对这种现实问题,学校层面上如能针对本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中各种需求,从专业特殊性出发、学生出发、从市场需求出发,灵活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制度,不走形式、不走过场,让学生真正能够从中受益,提高专业水平。

3、加强校企交流

工业设计专业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然而,学校资源有限,往往不能满足学生实践训练的要求,学生就业后通常需要很长时间来学习新技能。校企合作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途径,一方面能利用学校和企业的资源与环境,发挥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训有机结合,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在浙江、广州等工业设计发达的省份,这一模式早已启用,企业甚至还向学生购买设计专利,进一步实现了互惠互利。

4、不断提高教师水平

教育质量的高低,关键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这看起来似乎是老生常谈,但真正做到这一点不仅要靠政策的扶持、资金的支持,还要靠教师自身的积极性和不断的努力。教育教学机构为专业教师提供机会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教师自身调动专业教师学术研究积极性,转变部分教师工作、教学观念,不等不靠不抱怨,从小处积累,不断地壮大我省工业设计的教育事业发展。

作者:张佳贺 单位:东北石油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

工业设计论文:专业教学工业设计论文

一、开放式、模块化的工业设计专业教学

在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不管我们需要处理的对象是软件或是硬件,是界面或是形态的,是系统或是个体的,是物质或是非物质的,最为关键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到目前为止,工业设计中仍然坚持的教学本质。掌握了这个本质就不会因为教学的对象变化而不知所措。在工业设计教学中也应以此为标准和依据。作为一名成功的工业设计师,其个人的才干和能力是在长期不断的实践生活中获取的。因此,在高校目前的工业设计教学中应提高学生的实践课程,根据处理不同类型的设计问题设置相应的课程,建立一种全新的开放性、模块化的教学体系,以及加强与国际合作的教学课程。

二、抽象化的工业设计专业教学

抽象化的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手段重视物象本体结构规律。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充分考虑到产品的创造性、功能性和市场性以及产品的材料、造型、色彩等因素,在此基础上需要学生运用软件将产品的三维形态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突出物象的本体结构和重点,抛开一些非本质的绘画因素。这是工科学生自身的一些思维优势,有必要加强与机械制图、几何画法等课程内容的联系。这些课程中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都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研究各种物质形态的组合,从而进一步掌握较为复杂物质形态的产品设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将千姿百态的具象由表及里的归纳、概括,抽象成为简单的物象结构组合。在整个教学训练过程中,由具象转变成抽象,再由抽象转变成具象,给学生提供一个设计思维、设计创意的良好教学氛围和环境。

三、图示思维工业设计教学

视觉是思维的一种最基本工具,视觉形式又是创造思维的主要媒介。在长期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视觉思维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通过图示展开思维想象,进行思维创造。所谓的图示思维,就是语言化图形、图形语言化的交换过程。整个过程的重点就是形象化的思维和分析,设计者们将脑海中的抽象思维活动通过图示的方法延伸到可看到的媒介上,并进一步具体化。从而能够使人们能够直观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根本出发点。图示思维是抽象思维活动的一种辅助手段,因而能够将设计者脑海中的抽象思维活动展现出来。图示的自由性、随意性以及不确定性也非常符合设计初级构思阶段的思维活动,在创造过程中不可能像电脑软件一样,拥有的数据概念,不能够用明确和肯定得点、线、面进行图示,而是要有思维活动的空间和余地,让模糊的概念通过不确定的图示彼此产生碰撞,来激发内心的设计灵感,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概念产品。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工业设计提供了新的应用领域,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应该努力跟上社会进步发展的步伐。对于高等院校现有的工业设计专业教学而言,如何跟得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转变工业设计的教学模式和体系,探索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且又有民族文化特点的工业设计是当前的重点所在。此外,由于工业设计教学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最终是要和国际接轨,融入全球化的竞争中,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探索上还要坚持不懈地做出努力奋斗。

作者:殷攻晖 李韧 单位:怀化学院艺术设计系 邵阳学院艺术设计系

工业设计论文:云服务科技资源工业设计论文

1工业设计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概述

1.1工业设计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云服务功能

工业设计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通过标准的虚拟化与基于面向服务架构,利用资源即服务(R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的思想,采用可扩展语言(XML)技术,提出面向服务的资源描述标准,即将平台中共享的科技资源视作能够提供服务的单元,并按照定义服务的模式进行标准化描述,从而实现异构平台中的资源和服务,能够通过统一的标准接口进行访问和组合,只要遵守架构中提出的标准接口,其他科技服务平台均可实现与本系统的对接,并与本项目平台进行资源和服务整合。在此基础上提供资源搜索引擎,实现科技资源的垂直搜索和数据挖掘,结合科技资源呼叫中心,以达到快速、高效的跨系统、跨平台的资源和服务精准匹配,以此实现工业设计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集成化、智能化的管理和运营,通过智能化的共享和协同,为工业设计供需双方提供可随时获取的、按需使用的、安全的、品质廉价的云服务功能。

1.2现有工业设计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存在的问题

①现有的工业设计科技资源共享平台虽然也集成了大型仪器、科技文献及科技数据资源,并建立了呼叫中心,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设计师的很多需求,但是其仍为多功能的独立系统,彼此之间无法实现智能化信息交流,也缺乏与其它系统间信息的输入输出机制。②目前国内大多数工业设计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提供的远程租赁服务模式由于技术成熟度不够,虽然也能提供工业设计信息与软件解决方案,但是鉴于托管平台安全性技术、用户身份管理技术、企业内外数据集成技术、企业内外应用集成技术等多方面的问题,其实际应用中信息化程度仍然较低,导致无法进一步推广。③目前国内工业设计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缺乏合理的商业运作模式。工业设计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理想的运作模式是将工业设计相关的大型科学仪器与文献资源、技术评估与转移服务、工业设计共性技术支撑、科技检测服务等方面的相关资源集成,并通过互联网交付给终端用户,以流化收费的方式获得收益。而目前国内这类型共享平台大多数的做法还是依赖用户自身的软硬件基础,通过在线检索,租用服务等方式进行对外服务,这些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服务模式,因此提升企业的工业设计能力帮助不大。

2云服务平台及其体系架构

云服务平台采用面向服务的开放架构,利用Web服务和本体(Ontology)技术对科技服务的质量进行系统、标准的描述,包括通用描述(如服务提供商的信誉、服务所需的时间和服务价格等)和特有描述(如对仪器而言,包括其用途、性能参数和已使用年限等)。基于上述描述,设计相应的资源匹配算法,实现根据用户提出的服务质量需求,快速、高效的跨系统、跨平台的资源和服务匹配,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基于服务质量的资源搜索引擎,从而实现科技资源的垂直搜索和数据挖掘,结合科技资源呼叫中心,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工业设计科技资源共享增值服务。

2.1云服务平台

针对工业设计行业所需的关键共性设计技术,将现代设计方法(模块化设计、智能设计等)融入数字化设计中,建立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及资源信息库,形成一套贯穿与工业设计、中试和制造的一体化支撑系统。主要包括高精度、高效率大规模仿真计算方法与分析技术、CAD/CAE/CAPP/CAM/ERP一体化技术,KBE理论与方法,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和制造过程技术等。基于面向服务的架构的技术路线,通过标准化的数据和服务接口,实现异构系统和平台的数据共享和服务整合。该平台通过承接工业设计、中试项目、试验测试、技术引进、租赁委托等方式开展工业设计共性技术服务,建立“项目开发费+服务费+技术转让费+销售收入”的多元化盈利模式。

2.2云服务平台的体系架构

基于云服务的开放式工业设计创新技术服务集成平台,重点突破了科技服务垂直搜索与精准推送、大型仪器动态数据采集与监控、基于SNS的技术专家协同咨询、技术价格评估、技术技能在线交易等技术,用户通过SSO单点登录享受大型科学仪器与文献资源、技术评估与转移服务、工业设计共性技术中试开发、科技检测服务等所有子平台的服务,系统根据用户需求动态选择和匹配相应服务,并实现服务收入的按需分配,从而创造了一种清晰的商业运营和利润分成模式。引入C2B(需求者-技术方)等商业模式,提供仪器租赁、科技检测、软件与资源等团购服务,通过降低服务消费单价,提高用户使用度,增加平台收益;通过平台会员费、技术供需对接及成果转移佣金、服务资源租用费用、信息定制费、平台广告费等多元化创收模式,确保平台可实现可操作性强、可扩展性好、可持续发展性高的规模化运营。云服务平台包含大型科学仪器与文献资源、技术评估与转移服务、工业设计共性技术中试开发、科技检测服务等4个子平台。

2.2.1大型科学仪器与文献资源子平台

该子平台采用C2B模式,通过与工业设计产业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充分收集聚合这些企业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需求,通过筛选分类后,将形成一定规模的相同需求,以团购方式寻求资源提供方,并积极与担保、保险公司加强合作,建立服务质量保障体系,形成公信力,构建“资源需求方———资源提供方———担保机构———平台管理方”共赢的商业运行模式,将有效解决需求分散、资源供需双方信息不畅的问题。

2.2.2技术评估与转移服务子平台

该平台基于SAAS这种软件即服务模式,提出技术转移应用服务模式的理念,并针对工业设计业的产业链结构,制定该行业的技术转移服务业务电子化标准,研究并开发支持技术供需者和中介的技术转移应用服务,构建一个具有强大功能的技术转移推广平台。用户可通过低廉的价格获得先进的技术数字内容制作、主题技术展示、技术精准推送、技术转移渠道拓展、技术专家协同咨询、技术科学评估、技术在线交易等强大的服务功能。同时,面向工业设计的技术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技术价格、先进性、成熟度、转化可行性等评估指标等,为工业设计领域的技术价值量化提供科学和系统的评价依据。针对技术评估流程进行深入研究,开发支持流程化业务管理的在线评估管理系统,实现技术评估工作的科学化和信息化,有效地提高技术评估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主要包括用户管理、项目信息管理、项目评估流程管理、在线评估等子系统。

2.2.3工业设计共性技术中试开发子平台

针对工业设计模块标准化与模块的划分方法,根据产品各零部件的不同功能,将零部件进行模块分类,综合考虑设计、工艺、制造和采购等多方面的需求,形成一套具有较宽应用范围内产品模块设计与制造方法。在此基础上,搭建模块化设计与制造系统,为零部件的模块化设计与制造提供技术支撑。

2.2.4科技检测服务子平台

该子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并规范科技检测领域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形成检测资源信息管理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构建“网上检测超市”,制定科技检测服务平台准入机制,制定检测机构加盟“超市”的规范性制度,进一步扩大科技检测超市加盟户数,聚集更多的品质检测资源;利用现代物流技术,完善“检测超市”物流配送体系,打通检测及关联服务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依照电子商务模式改进“检测超市”运行手段,建立检测超市信息管理系统,提升服务能力与水平。

3结语

鉴于目前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和目前国内工业设计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提出通过集成工业设计有关的检测支援服务、仪器与文献共享服务以及技术转移服务,以资源及服务的理念,搭建的跨系统、跨平台的科技资源的云技术服务平台,从而促进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加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作者:高超 杨帆 李雷霆 单位: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工业设计论文:多媒体环境下工业设计论文

一、基于多媒体环境下的实习内容

信息时代多媒体的应用得到最快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新型课程的开展,专业教师应针对于多媒体信息下到企业进行实践。在选择企业的同时应该考虑到如何与教学进行对接。然而在多媒体环境下,手机APP的发展得到充分发挥,所以结合实践选择的公司应是科技软件开发公司。首先了解公司的运作方式、APP的发展趋势,对公司有一个大概的熟悉。随后进入设计部门了解交互设计方式、流程及内容,以及公司如何与客户沟通、修改方案、确定方案等情况。然后进入设计部实习,设计部实习共分为五部分,设计制作ICON、了解APP设计流程、搭建APP构架、实施交互设计、与客服洽谈业务。整个过程涵盖交互设计的各个方面,从洽谈业务(了解用户需求)——APPICON设计(不同系统下的图标制作)——搭建APP构架(实施用户需求,搭建交互界面)——APP交互运用(移动产品平台下的交互设计)——确定方案(AXURE模型的表现,与客户沟通修改并确定方案)——完工,完成APP设计的全部过程。

二、实践锻炼的意义

专业教师为了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得心应手,在教以学为旨的前提下,就必须把专业的理论知识下方在实践中,与实践精密的结合,让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检验并学习。实践带来的效果远远不止于教学上的变化,更多的让自身的专业知识符合社会的需求,让自身的工作有所发展。特别是在信息时代,信息的传播非常快速,计算机也趋于普及,工业设计下开设的新型课程也应到实践中进行学习。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对理论知识的传播,更多的是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能力。

1.真实训练提升教学与行业标准接轨

在以往的教学中,或多或少会出现教学的内容与行业的标准不符。专业教师下企业进行实践深入到生产前线,了解近期的行业标准。这样把培养学生的传统环境转换到生产前线,把专业教师的教授转换为与企业行家的工作交流,使学生能够深刻的了解企业的标准。如针对于计算机交互设计的APP设计流程,图标的设计针对了不同的Android、IOS系统有着不同的标准,把这样的行业标准带入到学习中能够使学生出入社会企业后能够更好的与行业标准结合。

2.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青年教师的工作经验、教学经验不足,迫切的需要青年教师下到企业进行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专业教师应该带着问题进行实践,向最前线的技术人员进行请教,了解新型行业的知识结构、学习新兴行业的新技术新方法,掌握APP设计流程的信息,同时了解新型岗位的现状和发展。让专业教师在企业的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专业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企业发展的能力。

3.提升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

接轨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更能够从实践过程中学习到企业培养员工的方法和需求,了解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迫切需求,希望在工作岗位中能够达到的专业能力。通过深入到企业的实践,把实践中学习到的企业培养模式与日常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校园中就感受到课程所带来的岗位需求。因此专业教师实践之后对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构有着重要的作用。

4.提高了对人才培养的认识

高等院校应转变为应用型大学,这是社会对院校的需求。应用型院校应该从何进行培养学生,这就需要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体现。人才培养方案是针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培养出来的需求在应用型的前提下应该是适应社会的需求。下到企业才能够明白大学生与岗位需求的差别,企业培养员工和院校培养学生的差别。通过这些差别化的认识,使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跟深刻的认识到院校培养学生的目的,进一步使学生能够达到社会的需求。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提出工学结合,让教学模式从传统的教学转变为符合岗位需求的实践教学,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企业实践不仅能够提高专业教师对人才培养的认识,还能使专业教师了解到企业需求员工有一定的心理素质、沟通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5.提高专业实践技能专业

教师下到企业把专业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的工作,能够充分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差距。这样的差距同样也发生在应届毕业大学生身上。要让毕业大学生缩小这样的差距,更好、更快的融入到工作岗位中,专业教师前提就应该把自身的差距进行缩小。通过在企业对APP设计路程的了解和实际的操作,发现整个的制作并不是教学中某一门课能够解决的,而是整个知识体系。学习整个体系就必须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实际的项目才能了解到其中的真谛,这是在理论知识中是学习不到的。参与企业设计流程的实践操作,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技能,也使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大大增强,同时也能够提高专业教师自身的实践开发能力和指导学生解决难题的能力。所以专业教师下到企业实践并不仅仅知识提高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而是提升更方面适应社会需求和岗位需求的实践能力。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不但能够充实教师的专业能力,更是把这样的能力发放到教学中,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前了解企业的需求。更能够进一步的把应用型教学发挥的淋漓尽致。其次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能够了解企业对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学与企业的对接。

作者:汤澜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工业设计论文:中国文化工业设计论文

一、工业设计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设计的过程中,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被物化也可以当做一个精神,中国文化与工业设计之间可以看成一种源与流的关系,也可以看成是总与支的关系,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关系。

1.中国文化是工业设计

汲取营养的源泉设计是一个将各种理念,技术,文化糅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自然的共同体的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可以将我们的文化融入其中,在设计中展现精神文明和文化色彩,增强设计的感染力,给设计作品增添更加浓郁的民族色彩。

2.工业设计是中国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业设计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涌现出文化的色彩。北京奥运会的一些建筑设施已经演变成一种中国文化,成为中国人的经典,我们热爱这些新鲜的文化。鸟巢、水立方、奥运场馆、世博会场馆都展现出一种中国文化同样也是一种中国精神。

3.中国文化与工业设计的相互融合

在中华文化和设计结合的过程中,进行设计之间的融合,交流与思想核心的碰撞,从中转化为一个整体性设计。在创新产品设计的过程中,文化与设计相互推进,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设计文化,我们在进行创新设计道德过程中,就要寻找设计和文化的结合点。

二、中国文化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及启示

1.中国文化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古代的窗户的设计演变成我们现在的时钟上的花纹设计,在这样的结合中,我们可以看出从形态到结构、色彩都过渡得很自然,这个时钟摆在家里的墙上的时候,会感觉很自然,闲逸。中国的太极文化,太极文化是武当创立的,是黑白两种颜色代表天地万物糅合在一起,浑然天成的感觉。用太极文化来转化为书柜设计,看上出显得家庭的文化气息很重,浓雅。在设计的过程中,文化与创新设计的融合。

2.中国文化对于工业设计发展的启示

在对于文化的设计的过程中,也给予了我很多的启示。在设计的文化中要吸取文化的精髓,才能有好的创意设计。在设计中推动文化的发展。在设计中推动文化的发展文化与设计相互交融。

三、结语

在撰写此次论文的时候感慨颇多,清楚的认识到今后在认识文化产业以及文化产业的价值挖掘方面自己应该更加努力。努力进行文化产品的创新,同时也进一步加深对文化的了解。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也使我深深的喜欢上文化创意设计。生活中充满着文化,我们这一代人也在创造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细细留心。

作者:陈旭单位: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工业设计论文: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工业设计论文

一、机械设计制造技术概述

作为机械工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的机械设计和制造技术直接影响并决定着机械的性能,它包括产品设计、加工制造、产品销售、维修和保护以及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机械设计制造企业通过综合运用现当代的各种计算机技术、数学规划知识、虚拟和仿真技术及纳米及智能制造技术等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机械设计和制造技术,还将环保理念运用到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各个环节。然而,我国的机械设计制造技术自我研发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上很薄弱,多以在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或者直接的使用。虽然,我国的机械设计和制造工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占据着世界机械制造业的绝大部分,然而,事实是我国依托丰富且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优势进行各种机械设计和制造生产,这些项目大都属于技术层次很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真正可以归为自主研发的高技术、精工艺类的产品很少,这就使得我国机械设计和制造的产品在质量、设计外观、使用性能及可替代性等方面无法与国外先进技术作比较。另外,我国多数的机械设计制造企业对机械设计和制造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其在实际经营和成产过程中没有将大量的资金及精力用在设计的改善和技术的提高上。

二、工业设计及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应用分析

1.工业设计及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应用中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分析工业设计和机械设计制造技术虽然属于不同的范围,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制约的紧密关系,而这种关系又对工业设计和机械设计技术产生相应的影响和作用,具体来说:一方面,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和影响。工业设计作为一门复杂的、综合性的技术和学科,在实际的研发和运用过程中离不开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支持。首先,工业设计的产品需要以严谨、科学和合理的机械技术作为指导,否则就无法实现其现实意义,这就表明,在工业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遵守更要利用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相关规律和成果,这样才能使得设计出来的产品在结构、力学、生产、外形、性能等方面得到有效的保障,进而更加适应人们的要求,促进其产品价值及企业效益的实现。另一方面,工业设计在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应用中的作用和影响。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会涉及到大量的人和机器等问题,这就需要借助工业设计中人机工程学的指导,只有综合利用人机工程学的相关知识才能帮助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生产出符合人们需求、具有市场价值、协调好消费者、市场、机械产品等多种因素的机械设计和制造成果。

2.工业设计及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综合运用分析鉴于工业设计和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只有将两者在相互的应用过程中进行合理的融会和贯通才能促进各自双方的设计和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在进行工业设计时,相关负责企业或人员应当不断的学习和掌握机械设计制造结束相关的基本知识,并利用该知识具体的指导和规范工业设计的各个环节,主要包括工业设计思路和理念、产品结构、外观形式及色彩等方面,使得设计出来的产品不仅符合机械设计和制造技术的要求,增强其实际操作的可行性,还可以更加的适应人们各种需求,增强对其的接受容易程度;在进行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实践过程中,应当充分的利用工业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知识,保障机械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各个方面做到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不对环境产生破坏,进而实现在对人、环境、制造技术和机械、市场等相关因素的综合掌握的基础上进行最合理、科学的机械设计和制造技术的运用决策的作出。工业设计和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相结合的运用还需要广大的相关企业的积极配合和参与。具体来说,各相关企业应当不断的改变传统的仅仅依靠劳动力资源进行生产呃经营理念,应当将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为主要的手段来增强企业竞争力,不断的增加相关设计和技术研发的人才、资金及物质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并制定和实施各种鼓励措施激发员工进行研发和改进技术的各项活动;同时,我国的政府部门应当积极的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不断地指导工业设计和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不断的朝着高技术、高水平、节能环保等发现发展;另外,国家应当更加重视对工业设计和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并鼓励和扶持工业设计和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各项科研活动的开展。这样才能促进工业设计及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增强。

作者:王思硕单位: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工业设计论文:人才培养模式下工业设计论文

1现阶段工业设计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

现阶段,工业设计的相关专业通常都是沿用比较传统的设计模式以及课程安排方式,也就是从大一就开始进行色彩、素描等基础性训练,然后学习工业设计方面的专业课程。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合理性,但对于学生层次不齐的班级来讲,在学习的实际过程中,学生会产生很多的矛盾。一方面,工业设计这个专业要求学生有美的欣赏能力以及一定的手绘功底,但是在招生时,仅有非常少的一部分人有绘画方面的经历,绝大多数都没有美术方面的基础,造成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大大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更深层次的专业课的学习。另一方面,基础性的教学和专业性的教学有很大的脱节,使学生不能充分认识到工业设计的专业性,不能很好地吸收专业知识。这就会导致在之后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运用基础性知识时,显得非常力不从心。

2培养工业设计人才的影响因素

2.1学生自身的一些因素

首先,现在是商品社会,信息和科技有了非常大的发展,这就造成目前的学生普遍存在比较浮躁的心态。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学生的学习,阻碍设计的发展。其次,严重缺乏忧患意识,这种意识是一种鼓励人生的精神动力。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在面对任务时,往往是马马虎虎,没有非常强的耐心和责任心。再次,学生没有足够的民族文化底蕴,再加上崇尚国外,导致缺失民族文化。,学生普遍没有非常强的动手能力。在校期间,学生更为注重学习理论知识,经常忽略培养动手能力。

2.2学校建设方面的因素

及时,相对来讲,国家不是非常重视艺术教育。中国采用应试教育模式,从小学开始,美术课就成为摆设。所以,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严重缺乏创新意识。第二,师资力量非常薄弱。目前,学校在不断地扩大和扩招,导致专业老师严重缺乏,没有足够的经验丰富的教师。这会造成学生只是学习课本当中的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提高创新能力。

3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

3.1有关工业设计的基础教学和专业教学进行穿插式教学

为有效增强学生对工业设计专业的认识,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让学生对工业设计方面的知识有一个比较宏观的概念。因此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应该设置专业方面的一些基础课程,比如工业设计的概念等,与此同时,穿插进行艺术基础训练,比如色彩和素描等。使学生充分掌握专业相关知识,了解课程设置的原理,进而更加注意基础知识的吸收。之后,在专业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补充并回顾需要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实际设计技能。

3.2实践性和开放性相结合进行教学

所有的学科教育都应该采用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个方法非常有效。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应该充分体现开放性以及实践性。学习可以和企业合作,工业设计相关人才的培养目前还只是处于校园的模拟设计层面,应该让学生到企业内部去实践。校园和企业合作,对项目进行研发,企业可以得到相应的利益,同时学校也能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而且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并学习企业新产品实际开发过程中,目标人群、市场调查、市场营销、消费需求以及设计开发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进而有效提升设计方面的能力,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3.3实现教学体系的项目化和课程化

在一定程度上创新教学体系,将思维和工程意识的创新作为目标,利用课程的设计以及项目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设计的原理以及技能。学生在实际的设计实践中,应有效结合其他学科相关知识,懂得设计和学会设计,努力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利用课题形式来有效开展专业课的教学。师生应该共同探讨课题,对个别案例进行深入研究,老师应给予细致的辅导。完成课题过程中,充分挖掘并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以及创造思维方面的能力,特别强调团队中的协作精神和市场观念,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

4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工业方面的设计。相关工业设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肩负起有效培养工业设计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应该不断探索,逐渐改进不足。相信经过一定的努力以及尝试,工业设计一定能够顺利健康地不断发展。

作者:段伟单位: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