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文学欣赏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文学欣赏论文:理论基础的文学欣赏论文
科学及其科学化在中国有一个漫长的形成过程,总体上来说,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个重要的标志,“五四”之后,不仅科学知识体系在中国建立了起来,更重要的是科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方式也在中国确立了下来,社会、思想、文化各领域的一切都科学化了,各种社会、文化、思想现象除非不可言说而不言说,只要可以言说就可以进行科学的言说,包括概念、判断、推理、归纳、演绎、分析、论据等一整套严密的“程式”,科学成为一种“主义”、“信仰”,成为意识和思维。与之相对应的是,“五四”之后,伴随着科学主义在中国的确立,以理性主义作为深层基础的“懂”便成为中国文学批评和文学欣赏的基本方式。其具体的表现则是任何一篇文学作品都可以进行内容与形式、主题思想、意义、价值、体裁、形象或者意象、结构、叙事、审美特色、创作方法、写作技巧、细节等方面的分析和解剖,文学成了研究的对象,人们就像物理和化学研究物质等自然现象一样研究文学,文学中的思想和情感变成了可以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的近于物质的客观存在。表现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情形则是,所有的文章都是按照一种模式来解读和欣赏,即介绍“写作背景”、归纳“中心思想”、分析“段落大意”、总结“写作特色”。对于任何一篇文章来说,只要把这四个问题搞清楚了,便基本上把这篇文章读“懂”了,于是,对学生来说是完成了学习任务,对老师来说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反之,就是没有读“懂”,就是学习的失败和教学的失败。中国古代文论中有“解诗”与“品诗”之说,涉及到文学作品欣赏中的理解和感受等根本性问题,也因而涉及到“懂”与“不懂”的现象,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不用“懂”这个范畴来对这些现象进行言说。中国古代文学的欣赏方式无疑是多种多样的,特别是针对不同的文体,其欣赏方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从总体上说,中国古代文学欣赏是整体性的,是体悟式的。中国古代文学欣赏包括文学批评,从来不把文学作品分解成诸如内容与形式、思想与艺术、反映与表现、继承与革新等二元对立范畴,中国古代也讲“文”与“质”、“理”与“趣”、“意”与“象”、“风”与“骨”、“道”与“气”、“形”与“神”等,但它们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和有所侧重,这些概念有时是独立的,有时又可以合并成一个概念,比如“意象”、“风骨”、“理趣”等。其实,中国古代文论中很多概念或术语都可以进行分合组织,比如“情景”、“兴象”、“虚静”、“烘托”、“气味”、“虚实”、“气韵”等,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使用,也可以拆开作为两个独立的概念使用。更为关键的是,中国古代文论的这些术语或概念在意义上并没有严格的限定,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比较模糊,使用也可以是意会的,因而概念在意义交汇时可能会重复,所以,中国古代文论的概念并不像西方学术概念那样形成严密的体系并具有严格的分工和各司其职。与这种文学批评和言说方式相似,中国古代文学欣赏也是这样,总体上是主观、模糊、随意,同一部作品,不同的读者在阅读的感受上大相径庭,有的人可能注重“理”,有的人可能注重“情”,还有的人注重“气”、“韵”、“味”、“形”、“神”等,但从来没有读者把一部作品的“气”、“韵”、“味”、“形”、“神”、“情”、“理”等分解开来,事实上也根本不可能作这样的分解。所以,中国古代文学欣赏虽然由于个人兴趣、爱好以及修养等各方面的差异,不同的读者有不同侧重和追求,但作品在读者那里从来都是整体性的,这一点是共同的。
更重要的是,中国古代文学欣赏不是论证式、分析式的,亦即不是理论形态的。它也可以有结论,但结论不是思考的结果,而是一种感悟,它没有经过严密的论证也无须经过严密的论证,同样也不可能作所谓的严密论证,因为中国古代本来就没有这样一套理论的、逻辑的论证体系和机制,也没有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同时,关于文学作品的结论也不是最重要的,中国古代文学欣赏包括文学批评也会得出一些简单的诸如好坏、品级、风格特征的基本定位或定性结论,但这种结论于文学本体来说,并没有多少意义和价值,不会在欣赏层面上影响后人或他人。中国古代文学欣赏从根本上是体悟性的,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不是独立于人与现实之外的客观存在,不是文学的固有属性,而是文学与人的关系的生成,或者说,文学的价值和审美意义不是自足的。中国古代人读文学作品,一方面是品文学作品,但更重要的是由作品而人生、而社会,即作品能否丰富人的情感,激发人的情感,能否加深读者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感受与体验,是否对生活有积极的意义,是否可以改善人生。也就是说,中国古代文学欣赏更重视文学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不是作品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但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之后,中国文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可以称之为“转型”,文学批评和文学欣赏也发生了现代转型。其基本方式就是“懂”,即理解和明白,表现为逻辑性、可操作性、客观性和规律性等,的结果便是大家的阅读经验大致相同,对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的看法大致相同,当然,更深层的则是大家在思维方式和思想方式上的大致相同。所以,“懂”可以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基本模式,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对文学欣赏的一种言说方式,其深层的背景或思想基础就是理性和科学。
二在中国,理性和科学作为精神活动的基石、作为信念、作为主流的思维方式得以确立,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的事,更地说,理性和科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较大结果就是确立了科学观和理性观,“非理性”也是中国现代思想的一个基本范畴,但“非理性”不是源于中国古代,而是来自西方,“理性”和“非理性”是一种二元对立的范畴,但二者并不是平等的。“非理性”作为“理性”的另一“元”,实际上是理性的衍生物,本质上属于理性的范畴。理性和科学构成了中国现代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基础,也建构了中国现代文化和现代社会的基本类型,正是在理性和科学成为现代社会与文化的基本精神之后,中国现代文化和社会模式才从根本上区别于中国古代文化及社会模式。中国现代社会的一切方面都与此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军事、教育等无不在深层上以科学和理性作为根基。文学和文学理论也是这样。胡适在文学理论领域最重要的建树是其提出的“文学改良”主张,“八条主张”实际上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胡适的这个主张是建立在对传统主义文学判断的基础上的,他认为中国古代有三大弊端:“吾国文学大病有三:一曰无病而呻。……二曰摹仿古人。……三曰言之无物。”有什么话就说什么话,言之有物,这实际上是以一种科学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文学。陈独秀的文学理论更是这样,陈独秀在“五四”时的较大贡献在于其以一种决绝的态度提倡科学和民主,并最终使科学及其精神在中国取得的胜利。在著名的《敬告青年》一文中,他提倡“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他对“科学”和“想象”的解释是:“科学者何?吾人对于事物之概念,综合客观之现象,诉之主观之理性而不矛盾之谓也。想象者何?既超脱客观之现象,复抛弃主观之理性,凭空构造,有假定而无实证,不可以人间已有之智灵,明其理由,道其法则者也。”中国古代大体是“想象的”,最典型的就是“气”之说,“其说且通于力士羽流之术;试遍索宇宙间,诚不知此‘气’之果为何物也!”陈独秀认为,西方发达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科学之兴,所以,“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在《〈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一文中,他的态度更为坚定:“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把这种科学和理性运用到文学上,就是“文学革命论”:“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腐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这“三大主义”归结起来,其实就是要求文学像科学一样面对现实、面对社会。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和文学评论深受这样一种理性主义的影响。我们看到,“五四”之后的文学理论文章不再是简单的、叙述的、感想的、“说理”的,中国古代的所谓“说理”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过是讲“人之常情”。在文体上,中国古代文论具有“散文化”的趋向,这里所谓“散文化”不是字面意义上的,而是文体意义上的,如书信、作品序跋、诗话、小说点评、边缘化的史传,等等。但对于文学理论来说,这些都是附属性的文体。中国古代文论一直到近代裘廷梁的《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鲁迅的《摩罗诗力说》等文章的出现,才开始了本体的文学理论文体。而且,中国古代文论文章篇幅多不长,而理论论证更有限,多是一些观点,且多是感想式的观点,缺乏应有的理论和事实的证据。提出观点是非常容易的,但对于学术来说,重要的不在于提出了什么观点,而在于如何论证观点和观点论证的有效性。中国古代文论并不是不想写厚重的文章,而是因为缺乏理性的逻辑分析和归纳论证,因而文章根本写不厚重。而中国现代文论则不同,文章有观点,有事实根据,有逻辑分析,体现为纯粹的理论方式。这显然是受西方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影响的结果。我们当然也可以把这种现象看作是思想复杂的结果,但理性和科学正是造成中国现代思想复杂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说,科学和理性的输入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现代思想模式,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模式。在西方,理性精神在古希腊时期就确定了。“早在古希腊,人已被看作是理性的动物,人能认识和主宰世界的理性精神被看作人之为人、人高于动物的本质所在。文艺复兴之后,中世纪人对神的依附、盲从、迷信被人对自身理性的发现和肯定所替代。自然科学的一系列新发现不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提高了科学的地位,而且也无限增强了人对自身理性的信心,用理性原则来建立一个新世界成为17、18世纪西方先进思想家的共同理想。从笛卡尔到康德,再到黑格尔,理性主义始终占据统治地位。在那个时代,人本主义与科学或理性主义一致,理性原则可以说正是人本主义的核心尺度。”
文学和文学理论也是这样。19世纪之前的西方文学本质观一直是以“模仿说”为主流,现实主义文学一直是西方文学的传统,伴随着科学和理性在19世纪达到高峰,现实主义文学在19世纪也达到高峰,成为主流的文学。现实主义强调反映、再现、典型、客观、写实,强调文学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其深层的理念便是理性与科学。西方文学理论一直以来的思路都是试图通过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归纳总结与分析,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什么是文学?什么是小说?什么是诗歌?文学的创作过程分哪些步骤、文学欣赏的心理图式等问题,西方文学理论在19世纪之前实际上一直在试图建构一种无所不包的、放之四海皆准的、具有内在统一的、没有矛盾的、宏大的文学理论体系。西方文学理论一直有一个无须证明的前提,即文学现象等同于自然现象,主张像剖析自然现象一样剖析文学现象,文学研究就是通过对文学现象进行细致的解剖来达到对文学的彻底认识。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对于文学评论来说,古希腊时期还非常重视对作品本身的解读,但当解读遇到障碍时,便倾向于求助作者,因为作品是作者写出来的。在理性和科学的世界中,作者被当成了原因,而作品被当成了结果。所以,自文艺复兴以来,作者的意图在作品解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到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兴盛时达到顶峰。19世纪的西方文学评论基本上是在作者与作品之间做文章,直到20世纪的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才开始摆脱作者的控制,专注于作品本身。
中国对西方思想的输入在总体上是滞后的。“五四”所输入的西方文化主要是西方19世纪的文化,正因如此,理性和科学才成为中国现代文化及思维的基本方式。当然,这里面有着非常复杂的社会和政治原因,但科学和理性对西方文明的作用则是最主要的原因。科学和理性作为中国现代文化及思维的基本模式,其对文学批评的深刻影响在于,我们不再以一种“道”、“气”、“仁”、“韵”、“味”、“境”的眼光去审视文学作品,而是以“客观”、“现实”、“反映”、“表现”、“内容”、“形式”、“典型”、“风格”、“体裁”的眼光去审视文学作品,这样便导致对文学作品的逻辑分析、理论研究和意义解析与传统不同。在科学和理性的观照中,作品一旦被创作出来,就是一种的客观,其意义和价值就是固定不变的,只能通过研究和分析给予长期性的揭示。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理念中,文学作品是由作者创作出来的,所以,文学作品所有的意义和价值都与作者有关,考证作者的写作意图或根据作品发掘出作者的意图,便是文学评论的最根本任务。从作品中明白了作者的意图包括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就是“懂”了;反之,如果没有看出来或者看“错”了、看“偏”了,就是“没懂”或“不懂”。所以,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一直在作者和作品的二维的层面上做文章,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红楼梦》研究中学者们一直热衷于考证曹雪芹的生平。
三所谓“懂”,大致来说就是理解或明白,包括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内容,而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内容通常被认为是作者通过作品表现的,它客观性地存在于作品之中,所以,所谓“理解”主要是指理解作者的表现,读者阅读和欣赏就是把作者在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内容“发掘”出来,在“发现”中达到快乐即审美愉悦的目的。梁宗岱说:“一首好的诗低限度要令我们感到作者的匠心,令我们惊佩他底艺术手腕。”这其实就是对“懂”的一种定义。“懂”的反义词是“不懂”,介于“懂”与“不懂”之间的是“难懂”或“晦涩”,朱光潜说:“我以为与其说明白与晦涩,不如说易懂与难懂。”“晦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认同“懂”,只是认为“懂”起来不是那么容易,它实际上是在“不懂”的意义上讨论“懂”。所以,正如“丑”属于“审美”范畴一样,“晦涩”从根本上属于“懂”的范畴,其深层的意识基础是理性,是从理性中衍生出来,仍然是现性言说的产物。臧棣在《现代诗歌批评中的晦涩理论》中认为,中国现代晦涩理论与“人们对‘含蓄’风格的期待和对‘纯诗’观念的倡导纠结在一起”,“和象征主义诗歌艺术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美学联系”。“晦涩理论的雏形实际上是从两种批评意识中脱胎出来的:一是对中国古典诗学的怀念;二是对象征主义诗学的共鸣。”[7]这是在具体的历史层面上而言的。实际上,晦涩理论还有更为深层的理论背景,就是科学的言说,理性的意识,是站在理性意识上对现代文学批评的一种反思。“懂”是一个现代文学理论范畴,是“五四”之后确立的,这从“五四”之后大量文学批评著作中使用这一概念中即可看出来。但有意思的是,翻检五四时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文献,我们找不到专门讨论“懂”作为文学理论范畴的文章,哪怕只是提出一种观点的论文也没有,所以也无从考证是谁最早在文学理论范畴的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的。显然,在科学和理性作为思想及思维方式被确立以后,“懂”作为文学理论的概念似乎是不证自明的,很多人在文章中都使用“懂”这个词,但对“懂”作为概念却缺乏研究和讨论。“懂”作为文学理论问题,其内涵实际上是在反题的讨论即关于“看不懂”以及相关的“晦涩”讨论中凸显出来的。谁最早提出“看不懂”的问题,现在已难以考证。在笔者查到的文献中,最早使用这一词的是鲁迅,1924年1月28日,鲁迅写作《望勿“纠正”》一文,他在文章的说:“有些人攻击译本小说‘看不懂’,但他们看中国人自作的旧小说,当真看得懂么?”鲁迅在这里实际上对“懂”提出了疑问。
“懂”的标准是什么?理解到什么程度才叫“懂”?自以为“懂”了,其实未必真“懂”。这里面值得追问的问题还很多,可惜鲁迅没有深入追问下去。1920年代中期出现的“象征派”诗歌以及1930年代初期出现的“新感觉派”小说,则对传统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欣赏方式提出了挑战,也对文学的理性主义提出了挑战,迫使文学理论探讨一些新的问题,其中就深入地涉及到了“懂”和“晦涩”的问题。而1937年胡适主编的《独立评论》发表的一组“通信”,则是对“懂”与“不懂”问题的一次比较集中的讨论,它对于深入研究和探讨文学欣赏和文学批评的深层次问题显然是有推动作用的,它提出了很多文学欣赏的重大问题和根本性问题,可惜的是,在当时的理论水平和思维条件下,这些问题不可能得到有效的解决[9]。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承认,“不懂”和“反懂”问题提出来之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和文学欣赏的科学、理性模式及其深层的理论基础都或多或少地开始受到怀疑,“懂”的性在一定程度上露出了一丝破绽的缝隙。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科学主义虽然并没有从根本上被动摇,但显然不再那么坚定和自信了,至少在使用的范围上有所限定。事实上,对于现实主义包括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不论是批评还是欣赏,“懂”都是适用的,因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在写作理念上就是“懂”的,写作就是一种表达、表现或反映,写作的一切都是紧密围绕着表达而展开的,具有严密的组织和体系,读者可以对这种组织和体系进行解剖,从而理解和明白作者的表达。但现代主义文学就不一样了。现代主义文学当然也是形态各异的,既有理性主义的现代主义文学,也有非理性主义和反理性主义的现代主义文学。相应地,从阅读和欣赏的角度来说,既有具有明确思想意义并以思想见长的现代主义文学比如存在主义作品,也有无明确思想意义并充满潜意识、无意识的感觉主义的作品,比如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等。特别1950年代之后产生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有些作品本来就没有主题,没有结构,没有思想表达,没有固定的意义,本来就不是“懂”的,我们又如何读得懂呢?比如艾略特的长诗《荒原》,作者自己都没有明确的表达,读者又怎么能知道它表达了什么意思呢?但不管是写作上的“反懂”还是阅读上的“反懂”,都不影响它是世界上公认的杰作。中国现代文学自象征主义诗歌之后也开始了“反懂”的写作,只是它不像西方那样具有明确的“反懂”意识,冯至曾说:“诗首先要读得懂,可是有些诗不容易被理解。”“不容易被理解”更进一步则是“不能被理解”。比如李金发、何其芳的一些诗,它们不过是一种情绪或情感的表达,一种对生活、对生存的感受和体验,有内容但没有明确的思想或主题。对于读者来说,阅读它们不是以寻求对思想的理解和沟通乃至共鸣为目标,而是通过阅读,激活其艺术激情,从而达到以一种艺术的方式对人生、对生命进行感悟,对社会进行思索。读者在这里既是作品的欣赏者,又是作品的再创造者。
在对传统文学的欣赏中也有“非懂”的现象,但传统文学欣赏中的“非懂”性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游戏文学的欣赏,比如对“宝塔诗”、“回文诗”、“藏字诗”等游戏之作的欣赏,主要是赏玩其形式,在把玩其形式的巧妙和机智中得到某种乐趣;二是对文学音韵和旋律的欣赏,比如诗文的咏诵,它主要是在词句的抑扬顿挫中得到一种声音上的听觉快感。这两种欣赏都不考虑文本本身的意义,具有“求乐”性、消遣性,因而是“非懂”的。但这种“非懂”不是自觉的,同时还具有某种特殊性,并不从根本上对“懂”构成冲击,“非懂”的文学欣赏就是陶渊明所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现代主义文学在写作上不像传统主义文学那样具有客观性,不再以社会现实生活作为客观的标准,在手法上多用象征、意象、夸张、意识流、荒诞等,现代主义文学有些作品根本就没有写作意图,有些作品的写作意图非常模糊和晦涩,再加上深刻以至于深奥,因而具有多义性,可以作多种解读。现代主义文学特别是后现代主义文学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模式和欣赏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改变是使“反懂”成为一种与“懂”平等的方式。我们看到,当代中国实际上存在着两种类型的文学,一种是“懂”的文学,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等创作方法的文学都是这种类型的文学,其深层的理论基础是理性,而欣赏这种文学的方式主要是“懂”的;另一种是“反懂”的文学,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中的很多文学都是这种类型,其深层的理论基础是非理性,其欣赏方式则主要是“反懂”的。“懂”即理解,而“反懂”则是感受。“反懂”的文学欣赏对于文学解读的意义是非常大的,事实上,它大大地解放了作品对读者阅读的束缚,也大大地丰富了作品的时代和现实意义,使文学作品变得更加自由。对于“反懂”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对它进行逻辑分析和理性解读,也即以“懂”的欣赏方式来欣赏“反懂”的文学作品。反过来,对于传统的文学作品,我们也可以不按其固有的意义来解读,也就是说,对于“懂”的作品,我们也可以按照“非懂”或“反懂”的方式来欣赏,这同样具有欣赏的“合法性”。
可以说,欣赏的“懂”与“反懂”并不是由文本的特点及性质所决定的,而是与人的文学观念和文学欣赏态度有很大的关系。而解构主义理论可以说为“反懂”的文学欣赏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既可以按照“懂”的方式欣赏传统的“懂”的文学,也可以按照“反懂”的方式欣赏传统“懂”的文学。也就是说,既可以按照作者的意图来解读传统的意义明确的文学作品,也可以不按照作者的意图来解读传统的意义明确的文学作品,即可以“曲解”、“误读”甚至于“戏读”。说鲁迅的小说《故事新编》是后现代主义作品当然是非常牵强的,但以一种后现代主义的眼光和视角来读《故事新编》,却又未尝不是一种新的读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反懂”的文学欣赏方式一旦产生,它便具有超越性,它不仅适用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同时也适用于传统主义的文学作品。对于文学欣赏来说,重要的不是解读所获得的意义是否与作品“本身”的意义相符合,而是我们在解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是否从其中得到某种思想启示和审美快乐,因为从根本上说,文学欣赏的意义和价值是对于读者而言而不是对于作品而言的。在这一意义上,“反懂”的文学欣赏方式是在“懂”的文学欣赏方式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但它在当代越来越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欣赏方式,对当代文学创作以及文学接受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高玉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文学欣赏论文:医学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论文
1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
高职高专学生的群体特点为:获取知识渠道广、知识面宽,但不深入具体,一知半解,渴望被他人认同和自我实现,然而又存在迷茫、消极、矛盾的普遍心理。文学欣赏课程需要根据具体学情加以正确引导,寻找适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认同感和参与感,使学生在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及其发展需要。
2医学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文学欣赏教学是医学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对文学欣赏课程的教改研究和实践,以期加强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促成医学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与人文素养的融通。
2.1精选教学内容,发挥文学欣赏课程德育、美育、智育的功能文学欣赏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庞杂,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找准课程定位,打破教材建构,重组教学内容体系,注重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引导,使有限的课堂教学发挥较大的人文培养功用。在文本选择上,一方面要注重保留经典,扎根丰沃的传统文化土壤,传承灿烂文明,另一方面也要把握时代脉搏,延伸、引入新内容,引导学生从当代文学(包括影视、网络文学)及当下社会文化热点中汲取养分,吸收正能量。
2.1.1德育渗透用情感教育带动思想教育,用的文学作品感染和鼓舞学生,这是德育渗透的途径。(1)爱国主义教育。首先,用光辉灿烂的文学遗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再到明清小说,无不享誉世界、影响深远。第二,用爱国主义作家的事迹感染学生,通过对爱国人士的事迹讲述,学生心中深埋下了爱国的种子。第三,用爱国主义作品进行思想引导,由杜甫的《春望》、辛弃疾的《破阵子》,再到郭沫若的《炉中煤》、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学生受到一场场心灵洗礼,更坚定了爱国感情。(2)道德修养教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传统文化。仁爱诚信、修身齐家、尊老爱幼、互助互爱、言行一致、自强不息、见义勇为等等传统美德在历代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作品和作品中人物、作家的人格力量都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完善自我,增强人生责任感,加强抗击挫折和压力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社会素质。(3)职业素质教育。增强文学与医学的关联性和实效性,精选扁鹊、华佗、李时珍等人的传记,让学生在熟悉古代文案、学习古代医学大家的医德、医术、医理。同时结合当下的鲜活的案例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如央视新闻联播《寻找最美乡村医生》中介绍的乡村医生坚守贫困与清苦,无私奉献的动人事迹,从而帮助医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认知,提高职业认同,坚定职业信念。
2.1.2美育熏陶文学欣赏本质是是一种审美活动,它以文学作品为主要对象,以审美享受为根本标志,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提高审美能力为基本目标。文学作品中蕴藏着的人格美、意境美、语言美、结构美等诸多美的因素。审美的培养是人文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方面,美育是文学欣赏课程最基本的目标。杰出的文学家不仅以美的规律真实地反映生活,塑造人物形象,而且旗帜鲜明地表达出对真善美的追求、假恶丑的鞭挞。成功的文学欣赏教学不仅使文学作品中精湛的语言文字大放异彩,而且其中承载的思想、智慧、情感会伴随着流淌到学生的心中。
2.1.3智育启迪文学欣赏是一种积极的艺术再创造活动,学生以文学作品和文学形象为基础,结合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经验,感受、认识、补充、丰富艺术形象和艺术典型,从而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高其形象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
2.2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文学欣赏是一种重体验、重感受,需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切身融入和参与的文学实践活动,唯此才能发挥其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
2.2.1讲授法讲授法作为最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不可或缺的,用于向学生介绍文学欣赏的基本理论(包括文学欣赏的意义、文学的体裁特征、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和进行欣赏的基本方法,这是学生顺利开展阅读活动、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和保障。讲授法还用于一些重要篇目的写作背景和重要作家的生平介绍,即“知人论世”,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
2.2.2任务驱动法教师提前布置阅读篇目,请同学们课下阅读、查阅资料并记录阅读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教师征集、梳理,选择高频问题和典型问题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学生为证明和阐述自己的观点进行了大量的主动阅读和整理归纳工作,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引导学生发散式思维,不用答案、标准答案限制学生的思路,鼓励其积极思考、勇于发言并善于总结,同时收获集体协作解决问题的喜悦。
2.2.3角色扮演法教师从戏剧和小说中初选几个片段,由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1~2个进行改编与表演,使学生主动地进入情境、体验生活、感受人物,学生分别以“导演”、“编剧”和“演员”的身份进入文本,对其中的结构、情节、人物没置进行删改和重新编排,使学生充分享受文学形象的感染作用和情感共鸣作用,激发再创造的兴趣,学生与作家、作品、角色间的交互作用得以深入,从而丰富自身的艺术经验,提高想象、联想、应变、语言表达及组织协调能力。
2.2.4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案例向学生讲述良好的医学人文素养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对病患的身心健康起到的积极影响,使学生获得直观的印象,从而了解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医护人员的耐心、爱心,全心全意为病患着想的精神,救死扶伤、不计得失的品质以及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是无形的珍贵的医疗资源。这种现身说法式的教学方法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很受学生欢迎。
2.3打破传统考核方式,注重过程性考核首先,在考试目的上,应注重学生个体发展,以素质能力的提高为旨归;其次,在考试内容上,将知识考核为主转变为能力考核为主,注重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检验学生文学感受能力、语言应用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协作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人文素质水平;再次,在考试形式上,可采取口笔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结合等,力求评价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主要包括包括:考勤纪律、讨论发言、朗诵训练、读后感(观后)写作等。
3结语
文学欣赏是一门极富发展性、创造性的课程,在医学高职院校开设文学欣赏课,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审美能力,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素质,增进医德医风教育,提高人文素质。高职院校顶层设计者应将文学欣赏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相结合,任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水平,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同时要学习一定的医学常识,在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能力培养之间找准契合点,积极探索与专业课教学融合的模式,使课程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者:王斯蓓孙浩张金耀单位: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文学欣赏论文:高职课程教学的文学欣赏论文
1.按照突出能力目标、任务训练、学生主体的原则对文学欣赏课进行单元教学设计
传统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是以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为导向,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满足教师讲授和示范需要来组织教学,缺乏有效的职业能力训练。行动导向模式则反其道而行之。文学欣赏课的单元教学设计可依据诗歌吟诵、美文品读、小小说创作、独幕剧表演几个大的项目,将每个项目以任务的形式分成若干个教学单元。围绕学生主体,满足学生能力训练和素质提升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来进行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例如,小说欣赏可以通过完成一篇小小说的写作来进行单元教学设计;而剧本欣赏则可以通过分组角色扮演完成一个短剧或一幕剧的表演来进行单元教学设计。
2.以项目教学“六步法”为主导实施合作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文学欣赏课虽然不像其他专业课可以模拟职业岗位真实工作环境有效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但还是可以按照学生自主获取信息、自主计划、自主设计、自主实施、自主监控、自主评价的过程来组织教学,并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分别运用头脑风暴、角色扮演、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学生要完成诗词朗诵、美文品读、小小说创作、话剧表演等项目、任务,就需要依靠团队合作去收集有关学习资料,进行精心的策划,并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组织实施。在整个教学实施中,教师充当好导演、顾问、裁判的角色,让学生充当好演员,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
3.创新考核方式,多元评价,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为了满足行动导向教学的实施,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必须改革课程成绩的评价方式。一是突出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在合作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发挥的作用、随堂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价,突出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的比重。二是重视过程评价。对文学欣赏课设计的项目、学习任务,在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评价,避免以期末考核单一的方式来确定学生的成绩。三是创新课程学习管理方式。文学欣赏作为一门选修课,学生来自不同班级,比较分散。为了便于管理,可建立课程学习QQ群,由课程代表来协助老师管理,老师可以通过QQ群布置学习任务,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检查任务完成情况;学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提交学习资料,完成作业,反思学习得失,这样可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作者:吴凤莲单位: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文学欣赏论文:高校文学欣赏论文
一、开设意义研究
(一)文学欣赏选修课对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文学欣赏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素质类选修课,应充分利用其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加强艺术熏陶,提高审美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自身人文素质修养的目的。郭俊敏认为文学欣赏课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能力,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学生的认知素质”、“提高艺术修养,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心理素质”。邹积艳在研究中提出了在文学欣赏课中实施人文教育的方法。王秀娟就文学欣赏课程的性质,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及如何有效地在文学欣赏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等问题进行探讨。赵志英、王爱峰从高职院校进行人文教育的意义、文学类公选课蕴含的人文精神以及高职文学类选修课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举措三个方面,探讨文学类公选课与大学生人文精神、人文素养培养之间的关系。
(二)文学欣赏选修课是学生文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从小接受语文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教学重在语言文字基本知识的记诵,真正能在文学世界中欣赏、体味,得到审美享受的机会并不多。王晓彬尖锐地指出“,中国的学校教育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系统的文学教育”“,现行的语文教育充满功利色彩”“,文学教育彻底远离了情与美,文学作品失去了应有的魅力,学生也对文学失去最基本的兴趣”。郭俊敏认为,“利用文学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要远远超过语言教育的价值”,而“文学欣赏课是展示、发挥文学作用的好形式”。文学欣赏课能“通过对古今中外的名作赏析,使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通过作品的感染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健全的人格个性”。罗杰文指出,文学欣赏课应重视培养审美情趣,并与审美文化教育结合,而其关键在于教师。
(三)文学欣赏选修课对学生思想品质、心理素质的积极影响
罗杰文还指出,文学欣赏课要促进健康人格的完善,并与心理健康教育挂钩。教师应注意通过文学作品中典型形象,对学生进行形象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健康人格不断完善。“这种与文学教育挂钩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来得更加深刻和扎实,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形成更具恒久性。”席云玲、袁庆华等研究者具体分析了文学欣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等。谭莉萍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进行了专门的表述,提出在制定课程教学目标时,除了知识素质目标、能力素质目标外,还应树立思想品德素质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有机、有序、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
(四)文学欣赏选修课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出学生的整体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也通过强大的精神感染力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文学欣赏课程在推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当充分利用文学欣赏这一宝贵资源“,不断丰富学生的文化活动内容,于潜移默化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王世银提出,文学欣赏是构建大学校园文化的主流样式,文学欣赏态度与观念是校园文化构建的方向,文学欣赏课程是校园文化构建的平台,文学欣赏活动是校园文化构建的方式。
二、开设现状分析
文学欣赏选修课在高职生学习生涯中充当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但其课程开设现状及实际收到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研究者纷纷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以期改进课程的教学状况。陈萍、李连富认为,深化文学欣赏课程教学改革,首先必须澄清学生在以下问题上的模糊认识:选修课与必修课、文学欣赏课与语文、文学欣赏课与专业课。选修课与必修课之间并不存在孰重孰轻的问题,文学欣赏课的学习对掌握专业知识、习得职业技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付玉东分别从学生自身、学校、社会角度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文学欣赏能力不高的原因,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在文学欣赏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文学欣赏教学应当遵循感性体验和理性启悟相统一的原则,改革的途径主要是吸收传统文学审美教育的“和谐”理念、树立批评意识、把握科学理性的价值取向。朱建宏认为当今文学欣赏选修课开设存在以下问题:选修课发展不平衡、文学欣赏正受冷落;选课程序不够规范、教学环节缺少管理;选修制度不够健全、文学师资力量缺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建议:加强文学欣赏课程价值认识;规范文学欣赏课堂教学管理;加大文学欣赏选修制度管理;配备文学欣赏课程师资;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选编高质量的教材。马春志针对文学欣赏课程实际教学效果下降的问题,提出要针对高职学生特点,重视学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万薇薇则针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刘丽娟指出“,职业技术学院文学选修课的根本性矛盾表现为教学内容与特定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之间的尖锐冲突”,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寻求目的与手段、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三、教学改革研讨
传统的高职文学欣赏课程教学重理论,轻运用实践;重讲授,轻参与。学生学习是被动的接受,失去了学习兴趣。为适应高职教育目标的需要,高职文学欣赏课程需要进行改革。
(一)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王婷认为“教学内容应当突出文学文本的常识性、文学语言的审美性和文学体验的情感性,同时应选取一些贴近高职学生日常生活和情感生活的文本”,“在理论讲授部分,应该注重深入浅出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课程也承担着扩展学生知识面的功用。万薇薇提出当代流行文学作品的选择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讲课篇目的制定,以激发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王丁在概述了不同学者对文学欣赏概念的诠释并阐释了文学欣赏的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形成集师生文本选择互助、课堂文本赏析互动、课后文本创作促进为一体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万薇薇根据教学实践,设计出“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即课堂教学主要由五部分构成:教师讲授、课堂讨论、个人发言、教师评点、书面成文”。
(三)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王婷针对高职学生思维活动较为活跃的特点,提出应该采取和开发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问题讨论分析法、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陈娴娴具体探讨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文学欣赏课程中的具体操作,如“采用头脑风暴法,激活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采用角色扮演法,有利于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何彩霞指出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从“被学习”转为“要学习”,由灌输变为引导,包容不同观点,由“必须”转为“如果”。王晓彬提出要“大力推行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讨论式教学、辩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教学、直观形象教学,以帮助他们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
(四)教学手段改革研究
冯华提出为提高教学效果,需引入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融文学、绘画、音乐、解说、视频技术为一体,声情并茂、图文流畅,使课堂生动活泼”,并介绍了多媒体软件应用于课件制作的案例。
(五)考核方式改革研究
王婷、万薇薇等研究者指出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多元化也需要建立与之相一致的评价机制,注重考核形式的多样化、过程化,综合上课考勤及纪律、课堂活动参与度、课下读书笔记情况和期末考核五部分,从以知识为主向以能力为主转变,让考核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此外,还有研究者将先进教学理论和思想引入文学欣赏课程研究,如樊洁、王芳《对话理论在文学欣赏教学中的应用》、何红梅《高职院校文学欣赏模式化教学探析》等。
四、学情学法研究
还有研究者站在学生的角度,提出要发挥学生在文学欣赏中的主体性作用,掌握文学欣赏的方法,提高文学审美能力。许丽总结了“以文学的眼光赏析文学作品”、“走近作者的世界”、“入其内,出其外”及“体味深层的哲学意味”四种方法。闫灵芝在总结高职学生文学欣赏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提高高职生文学欣赏能力的途径:稳定注意、感知形象、展开想象。万薇薇还提出要有效利用第二课堂等方式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作品并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交流活动。
五、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程研究展望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如何使文化素质类课程在高职院校较大化地体现其意义和价值,承担起应有的教育功能是摆在研究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要进一步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学习教育教学先进理论,系统开发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程,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构建适用于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目前,基于特定专业或院校类型进行文学欣赏课程开设研究的开始增多,如针对工科院校、财经院校、医学院校,再如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高职文秘专业等等。这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文学欣赏课程需要经过一系列专业调研,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调整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同时分析不同专业背景高职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过程中将遇到的不同问题,以期在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能力培养之间找准契合点,人文知识和能力更好地与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教学相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思维能力、就业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作者:王斯蓓李旭张超王英栋单位: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文学欣赏论文:基于审美教育的文学欣赏论文
一.在诗歌欣赏中提升审美感受力
审美教育是教育者用美的对象来教育人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感知美、欣赏美、追求美和表现美的具体过程。提升审美感受力,首先要明确自然美育的教化作用。自然美是最直接、最形象、最生动的美,欣赏自然之美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开阔视野、陶冶性情。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美丽的城郭,馥郁的山谷,凹凸起伏的原野,蔷薇色的春天和金黄色的秋天,难道不是我们的教师吗……我深信美丽的风景,对青年心灵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教育影响,教育家的影响是难和它匹敌的。”文学欣赏课程在审美教育的实施方面,应抓住自然美育的教育契机,用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在古代诗歌当中,包含着大量歌颂自然之美的作品。如苏轼的《春江晚景》一诗,通过竹林、桃花、江水、芦苇、野鸭等意象,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江南仲春时节的优美景色画卷。在诗歌欣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鲜明地感受到诗人眼中的美丽自然物象。对于诗歌中自然之美的欣赏,可以引发学生美的感受,对美的热爱之情亦不断提升。对于幼师生来说,审美感受力的提升不但可以增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鉴赏能力,也为其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幼儿教师提出了以下教育建议:“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如: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美丽的景色和好听的声音……与幼儿一起讨论和交流对美的感受。”幼儿教师在将自身的审美感受传递给幼儿的过程中,间接的也激发了幼儿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二.在散文欣赏中激发审美情感体验
情感教育是审美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蔡元培曾说过:“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作为教师不仅要注重文化知识、技能、技巧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向学生展示一个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世界,通过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积极引导学生的情感价值取向,以达到建立学生高雅生活情趣的教育目的。钟嵘在《诗品•序》中曾提到:“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文学作品体现了作家的真性情,是作家在现实生活中真实体验与感受的直接反映。在诸多散文作品中作家常常将主观情感寄托于外在景物之中,对散文作品内在意蕴的深层挖掘能够调动思考、引起共鸣,从而激发阅读者个人的审美情感体验。如朱自清的《春》就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从初春的山、水、太阳、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们等几个方面来描绘春天的景象,细致的勾勒出江南春天所特有的风貌,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在散文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被带入到这幅优美的春景图中,被春光所陶醉,为诗情所感染,审美情感得以激活。《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建议中提到:“幼儿教师应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审美情感体验在美的感知与欣赏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能够帮助幼师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为日后的幼儿审美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三.在小说欣赏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与审美取向
审美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构建人们美的心灵与健全的人格,它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多种手段,在审美实践中达到对审美对象的认识与反映,以此为参照充分地感受、体验、判断和评价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审美欣赏就是人作为审美主体“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在审美领域当中,真、善、美是人类生活的三大基本价值,美与真、善是相通的,美离不开真、善,美又能达到真与善。在真善美的引导下,美丑观、善恶观、是非观、爱憎观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审美取向得以确立,人们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文学当中的美相较于现实中的美更加典型、更加集中,对人的感染也更加强烈。小说作品是作家对现实的提炼与再造,反映着人类心灵的真善美,小说欣赏即是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与审美取向进行评价与取舍的过程。在《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这个外貌丑陋的残疾人,内心却无比真诚与善良,他将自己全部的生命和热情寄托于爱斯梅拉达的身上,为了她的幸福可以牺牲一切。在极端的美丑对照之下,学生能够真切体会到作家对于真善美的歌颂与假恶丑的批判,作家的价值判断与审美取向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幼师生应明确价值观对幼儿成长发展的导向作用,用积极进取的人生信念为幼儿树立榜样。《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教师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促进幼儿身心协调发展”。幼儿教师应用自身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与纠正幼儿的不良思想,培养幼儿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在戏剧欣赏中促使审美道德的养成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而审美教育在人的自我完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审美与道德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法国文艺批评家圣佩韦认为:“只要深入地认识那些美丽的事物,就可以用它来培养出美的爱好者和成熟的人道主义者”。人的本性中普遍存在着爱美的需求,而美中蕴含着善,受教育者在审美过程中被美所感染的同时,必然会受到善的引导,德性升华,从而实现人的自我完善。正如朱光潜所说:“美育是德育的基础”。审美教育提升了个人的道德修养,为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戏剧文学作为文学艺术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其强烈的矛盾冲突作为区别于其它文学体裁的重要特性。而戏剧人物的内在心理矛盾展示了其情感与理智的冲突,道德与欲望的对抗。在戏剧《哈姆雷特》中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复仇的延宕行为恰恰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克劳迪斯的罪行理应受到惩罚,但以恶制恶的方式势必无法真正消除罪恶,道德与责任拷问着王子的灵魂,使其复仇行为再三延迟。通过戏剧文学的欣赏,学生受到作品中善行的感化,审美活动实现了道德教化的功能,道德修养得到逐步提升。审美道德的养成对于幼师生师德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的言行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会对幼儿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严格遵守师德准则。《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建议幼儿教师:“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具备高尚的师德品质可以确保幼师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包容、尊重与关爱的环境,有利于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五.结语
审美素质的提升已成为当代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幼师生的审美教育应抓住文学欣赏课程这一重要渠道,在文学作品的赏鉴过程中逐步塑造学生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质及美的人格,为幼教事业的发展与振兴夯实基础、输送合格人才。
作者:吕小婉单位: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文学欣赏论文:高职文学欣赏论文
一、合作课堂简介
合作课堂是合作学习的一种范式,小组是合作课堂重要的物理基础。一般情况下,学生分为4~6人一组(以6人组居多)。在实验的学校中,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合作课堂有四个基本的组成模块:预习(导学案)、展示、教师精讲和点拨、当堂测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质是“释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引下,在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激发自我生命的潜能,发展合作学习的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目前,合作课堂已经在广西的一些中小学里进行实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实际中,根据高职学生的学情特点对在广西中小学实验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造,探索高职院校外国文学课程合作课堂的新模式。这个新模式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与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新模式的合作课堂由四个基本模块构成:专题构建、导学设疑、小组讨论、展示点评。由于外国文学的作品数量众多,文学流派纷繁复杂,针对课时有限的情况,合作课堂的新模式不采用传统的语文课或文学欣赏课以作家、国别、体裁、流派等形式来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单元的方法,而是通过专题设置的形式,以专题为主线综合学习文学作品,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课前教师根据专题讨论的需要,投放讨论题,布置各小组自主学习——收集作品与文学评论等的有关学习资源,经过小组讨论,形成本组的讨论意见,在班上进行研究成果展示,师生共同对各组的展示进行点评。通过合作课堂,做到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形成合作的习惯与能力,提高高职院校外国文学欣赏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二、高职外国文学欣赏课程的合作课堂教学
(一)专题设置。
总的来说,专题设置应在课程定位的思想指导下进行。高职学生在高中阶段已经学习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外国文学知识,高职院校的外国文学欣赏课程的要求应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根据高职学生的学情特点和外国文学欣赏的本质,高职院校外国文学欣赏课程定位可做如下设置:从文学本身的角度理解外国文学作品的自身魅力,培养对外国文学作品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学会自主、合作学习。专题设置好了,才能使外国文学欣赏课堂得到优化,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根据以上的定位,笔者在教学中采取的专题设置的原则是:
⒈选择与高职学生学习、生活、思想、专业等息息相关的内容。
例如,高职学生都是17~20岁的青年人,正处在青春期,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是很正常不过的,但这个阶段他们对爱情的体验、经验也明显不足,有时看法可能会偏颇或偏激,以致可能会不太合理地、不太理智地对待爱情。外国文学作品中不乏的爱情主题的作品,外国文学欣赏课可以开设一个“爱情专题”,专门讨论相关的作品,以期在讨论学习中,不仅学习外国文学知识,也使青年学生学会正确对待爱情,树立起正确的恋爱观。
⒉选择学生兴趣浓厚的内容。
高职院校外国文学欣赏课应充分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2013年好莱坞大片《虎胆龙威5》上演,这是由导演约翰•摩尔执导的一部硬汉形象的影片,片中主角约翰•麦克莱恩不仅有着顽强的毅力、超乎常人的技能,更有着俊朗的相貌、发达的肌肉,观众对约翰•麦克莱恩的硬汉形象印象深刻。而且,近年来美国好莱坞的电影中硬汉形象成为一个引人瞩目的类型,学生对这类电影也很感兴趣。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设置了“硬汉形象”专题。
⒊兼顾文种、国别、流派。
外国文学流派繁多,作品风格各异,单靠课时数不多的欣赏课程难以全部学习这些作品,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专题设置时就要考虑到在专题中融入更多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例如“爱情专题”就可以选择不同国别、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分析,例如:英国的《呼啸山庄》《简•爱》《罗密欧与朱丽叶》,法国的《茶花女》、德国的《少年维特的烦恼》、美国的《麦琪的礼物》、匈牙利的《我愿意是急流》,等等,作品风格各异,这样可以较好地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二)导学设疑。
导学设疑是为了更好地完成专题学习的重要环节。在此,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题目设置要合理,覆盖面要广,问题具有典型性。
例如“硬汉形象”专题可以给出如下导学题目:(1)外国文学作品的小说中有哪些引人注目的硬汉形象?(选定范围)(2)外国文学中的“硬汉形象”具有什么特点?(基本的人物分析)(3)怎么看待西方文学中的“硬汉形象”?(深入地的讨论)(4)除了外国小说作品外,近年来的西方影视作品有哪些硬汉形象?(铺陈,扩大视野)(5)硬汉形象的美学意义是什么?(升华,文学本质性的认识)(6)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硬汉”?(联系实际)这些问题覆盖教学内容的面广,也具有典型性,同时问题的设置环环相扣,逐层深入。此外,教师在上课前应提前一至两周将导学方案布置给学生,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予以准备。
⒉根据专题的需要,教师列出学习资源目录。
例如“硬汉形象”专题,教师可以给出下列学习资料单:(1)美国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电影《虎胆龙威5》;(2)朱振武《论海明威小说的美学创造》(《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四期);(3)樊朝辉《浅谈〈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形象塑造》(《作家杂志》2009年第五期);(4)管军、罗小娟《国内海明威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山花》2011年第九期)等。布置学生按导学方案要求去分工合作。教师给出学习资源的目录,能较好地引导学生快速地寻找到相关资料,以节省查找材料的时间,也避免了学生寻找材料时出现的盲目性。
(三)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合作课堂学习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完成得好,合作课堂的学习才能得到有效地保障。笔者在教学中主要运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完成合作探究的任务。要求学生结合导学问题阅读材料并进行小组讨论,形成小组意见。在小组收集资料和讨论环节,要注意引导小组的各个成员都要参与其中,避免出现学习小组中只有少部分或个别同学在完成课题、其他同学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的情况,从而达到共同进步。在学生小组讨论阶段,教师作为“导演”参与其中,对学生的疑惑提示解决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解决,而不是代替学生思考问题。
(四)展示点评。
合作课堂的一个阶段是展示点评。这个阶段的做法是:各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公布本组的答案及研究成果。实践证明,小组代表发言是检验合作课堂学习成果的好方法。
⒈汇报形式灵活多样。
这个阶段各小组汇报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例如,可以进行演讲汇报,也可以采用PPT展示等图文并茂的形式,以促进课堂的生动性。因为高职学生入学后在学校学习了PPT课件的制作等计算机技术,制作PPT课件是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的工作。
⒉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上讲台锻炼的机会。
每次汇报发言轮流进行,使得小组每个成员都有上讲台锻炼的机会。并采用以汇报带考试的做法,推动学生汇报学习成果的积极性。每个代表的发言成绩就是本组每个成员的学习成绩,这样可以激励小组的学习热情和激发代表的荣誉感,从而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⒊师生共同点评。小组汇报后由师生共同进行点评。点评是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点评可以发现各个小组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甚至偏差的地方,及时纠偏。师生共同点评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书面考试由教师一人评判学生的做法,以进一步发挥学生发现问题的积极性。以评促学,带动合作学习课堂的良性发展。
三、合作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外国文学欣赏课程中运用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思考问题、探索答案,都是由学生“主演”。但是,合作课堂教学不是放任学生去进行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下面几个环节上:导学方案的制订环节、引导学生讨论的环节和点评环节上的精讲点拨等方面。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简介作品的写作背景和作品所呈现的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知识讲解来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外国文学作品与国内文学作品较大的区别就是作品写作的文化背景不同,学生学习外国文学作品时,对写作背景不了解,容易导致在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思想意义上的偏差,就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进行外国文学作品的精讲点拨时要注意讲解文化内涵和文化背景,通过教师的精讲点拨帮助学生克服因文化差异造成的学习障碍。再如,教师可以在学生代表发言时的点评环节上进行把控。教师应该有自己的独到、新颖的见解,在学生发言时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对课堂进行及时地把控,以免课堂发言流于形式或出现严重的偏差。
四、结语
高职院校外国文学欣赏课程的合作教学模式体现了先学后讲的特点,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在合作课堂的教学中学生较为容易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与当今的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是相一致的。相信通过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使高职学生形成一种“带得走”的能力,为今后在职场上的发展提供前进的动力。
作者:梁彩群单位: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文学欣赏论文:文学改写欣赏作用管理论文
所谓文学欣赏就是运用自己的思维器官,对文学作品进行感受、体验、想象和思索,从而获得美的感染和愉悦,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它包含感受艺术形象,体味艺术境界,领会思想内容,激起情感反应,玩赏艺术魅力,鉴别作品质量。由于文学欣赏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只在精神层面存在,就使文学欣赏的评价和指导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
当然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多样的,而改写不失为将欣赏活动外化的有效途径。改写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将白话文改写成现代文、古典诗歌改成现代诗歌,小说改编成剧本,诗歌改写成散文、小说……改写不是对原作的翻译或简单的扩充、简略,而是对原作的丰富和再创造。从美学角度来看,改写其实就是阅读过程中依照意象的再创造,它使欣赏文学作品中美成为一种情感体验。它要求学生将自我感悟、自身共鸣乃至自我创见融入作品,得其神韵,再造神奇。
改写可以展示对原作的自我感悟
以诗歌为例,诗歌是含蓄凝练的艺术。它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把繁复的生活现象、浓烈的思想感情蕴蓄到最典型而有最简约的形象中。正因为如此,让学生体会诗歌中那微妙的意境也就成为教学的一个难点。分析诗歌时,教师往往陷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尴尬境地,学生心有所悟,但无法用的语言来传达,从形象到表述形象,从虚到实,本身就是一个难题,如果换成形象到再现形象,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学生用自己感悟的形象来再现原作中的形象的神韵,从虚到虚,虽不可言传却可意会。
比如将《长亭送别》中“一煞”改写成现代诗歌。要求:体会其情景交融的抒情美,尽量用曲中意象,从莺莺的视觉表现离别之情。原作: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有学生是这样改写的:远去了/你怎么忍心让我苦苦思念/连送别都隔着青山/就像我们的艰难的爱情/偏偏生存在悬殊的院墙/疏林/却不能再挽留一会夕阳/或许/你也如我一样的迟疑/旁人怎么知道/我们的害羞与执着/是淡烟与暮霭的融和/他走了/连呼吸也变的安静/夕阳下的古道竟没有人说话/只剩得这听不得马嘶/慢慢行吧/这里有他踏过的痕迹。这样的改写,既保留了原作的诗韵,再现了原作的意象,又结合了作者自己的审美情感,可以说,这样的改写体现了原作的审美意境,从中也可以看出学生的审美能力、欣赏水平也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改写可以实现与原作的自我共鸣
我们都知道“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不同的鉴赏主体对鉴赏客体的理解也会不相同,几乎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偏爱的作品,几乎每个人都会从各自不同的生活经验出发,用不同角度去感悟同一部作品,学生也会在作品中汲取与自己情感相通的共鸣,和作者一起发千古之幽情。从这一点讲,学生就不可能对作品有相同的见解,当他们想各抒己见,却没有那么多课堂时间的时候,改写就当仁不让地发挥它的作用了
例如:改写《山居秋暝》,要求结合自己的想象,摹写自己心中的“空、静”境界。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示例:
雨说停就停了,村庄被冲洗得清清爽爽。袅袅娜娜的炊烟似山间某间寺院敲响的晚钟,在秋天微凉的空气中缓缓游动。
偶一抬头,月亮不知什么时候挂上了树枝。晶莹的光辉,在松针的锋芒下,碎得满地都是。一些清澈的声音,潺潺地淌过石头,然后又隐隐约约地流向远方。
溪边,竹林遥响了几声喧笑,月光下,一群长发飘扬的少女提着浣纱的竹篮,走进了各自的柴门。今夜,又有人会被梦中的王子拥进新房!
一阵渔歌牵动了莲荷,水波荡漾的河心,收网的汉子们,驾着满仓沉甸的收成穿过夜色,沿流而返。他们知道,无论何时踏进家门,总有一盏灯将温暖到天明。
时光如水,春芳消歇;滚滚红尘,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真的好想做一个隐者,从此万念皆寂,醉卧山间,不究世事。惟把这份淡泊,这份淳美,这份幽静而飘渺的景致,留在生命的最深处。
学生在改写中合理想象了景物、人物,摹写了采莲女子、捕鱼汉子恬然自适的生活状态,这是王维与学生在隐居这一事件上的共鸣,尽管他们各自的原因并不一致:学生是“时光如水,春芳消歇;滚滚红尘,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王维是因为“悟禅”。在诗歌教学时,教师只能分析作者的心境,而不能对学生欣赏作品而产生的共鸣做出评价,教师要做的就是鼓励学生结合自身阅历,他为己用,将对他人作品的欣赏融为自身观照,并通过改写展现这种自我观照。
改写可以表现对原作的自我创造
文学欣赏的较大成就在于再创造,就如文学作品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一样,文学欣赏亦可以源于作品又脱离作品。记得2002年高考某考生作品《谏屈原书》,借用屈原之口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弊端,获得众考官的击节叫好,将满分收入囊中。因此学生对作品的再创造可以用现代生活诠释古人行为,可以用旁征博引点化同一意象,也可以用人类的共性点评他人的个性。
许淇先生对苏轼的《西湖》诗就是这样创造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西子妆
“若把西湖比西子”,著妆不著妆都一样。
若是雪黯天,山便昏昏,湖便洁净了。迷离的灯火映着孤山的题诗。
若是夕阳里荡舟,晚风水语阵阵,看岸边的树如人立,簪着半规新月嫣婉的侧影。
若是风潇潇淆漾恣纵,残荷的枝叶声声争响,影响怒于潮,便聆闻空山之瑟了。
若是一路石径上天竺,万竿雨竹。诗僧真能在韬光巢构坞,望见生命之海汹涌么?
多少次在湖滨徘徊,已不记得哪次更令我感动。我总是向游人少处行,我总是寻找独立和你相对的时刻。
你本来应是一个人的风景。
当我是你的风景,我老了,西子却年轻。
还是当年露湿的石凳上,等候朋友逃课出游的柳浪闻莺么?还是当年我辈少年相约买鱼而登的炊烟么?
还是淡妆!依旧淡妆!已非淡妆!
再没有波闲水淡的时候。“神飘忽而无所著”。据说西子终于傍大款陶朱公下海了,如今你浓妆艳抹,世俗红绿,总不相宜。
如将西子喻为中国的司芬克斯,我已是她谜中的三条腿的动物,还是赶快躲开,以免被难解的人生之谜吞噬。
我的西子是我记忆中的一个人的风景。
我爱淡妆。已非淡妆!
在文中,作者只是由苏轼诗的三个信息点西湖、西子、浓妆淡抹展开联想,想到西子的装饰、有关于她的传说,有关于西湖的景象,在鉴赏中揉进了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感情纠葛,又用现代生活来诠释古人的行为。这就实现了自己的创造。此时的改写是取作品之神而不见其形,已非外在意象、事件上的延伸,而是对作品灵魂精髓的再创造,是高层次的文学欣赏,教师应鼓励学生尝试这种欣赏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及时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时,既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情感把作品中浓缩的生活和情感“泡”开,还原回原生态,更要让学生把读出的“自己”的而非“别人”的感悟抒写出来,即让学生对原作进行创造性的补充和发挥,使作品具有更为广阔的意象群,同时使艺术形象得到再造和扩展。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使鉴赏主体(学生)与文学作品统一,真正实现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目的,达到文学欣赏的较高境界。
文学欣赏论文:外国文学欣赏教课的思考
1学生人文素质不高,文学修养难以持续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校园的人文精神受到冷落,学生人文素质下降。大学生群体明显出现世俗化和功利化等消极趋势。学生虽身在教室却心系校外,对专业以外的课程表现出明显的冷漠、厌倦,大量消遣类的阅读麻痹了学生的兴奋点。在欣赏中往往不得要领,没有相应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来欣赏,文学修养水平难以提升。
中外文化差异,不能深入作品内涵。随着西方文学艺术的大量输入,各种文学思潮和流派可谓五彩纷呈,模糊了学生对作品内涵的正确判断。外国文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异质文化,大部分国家文化风俗、宗教信仰、文学形式都与中国大不相同。这使得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时心生恐惧,不能很好地理解外国文学流派,作品内涵理解偏差,人物认识欠缺,影响了学生对作品的进一步探究。
2教学新途径的尝试
外国文学作品往往是经过时间的筛选和亿万读者严格检验的艺术珍品,有着无群的艺术特色和魅力,能给大学生不断的思想启迪,有助于其人文素质的培养。外国文学欣赏教学的成败也必将影响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审美观的定位。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互动的活动,要针对大学生外国文学欣赏学习的具体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重视学生“欣赏情绪”,才能给课堂带来生气。
(1)以经典回归阅读。阅读是提高欣赏能力的关键。学生在没有阅读的前提下进入外国文学欣赏的课堂,只能是被动接受,没有自己的思考参与其中,必然会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鉴于高校学生阅读时间有限,笔者在开课之前,给学生发放了一个经典作品推荐阅读目录,并附以作品内容简介,要求学生在上课前提前阅读本堂课要欣赏的作品。经典作品有着独特的魅力,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兴趣。以经典作品进行教学,更能引起学生的参与热情,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外国文学、阅读外国文学的兴趣。
(2)以影视激发热情。许多外国文学名着被改拍成电影、电视剧,可利用学生的“影视热”,在教学中,采用现代音像资料,有助于知识的传授和活跃课堂气氛。在讲解外国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看外国文学名着改编的电影,从而加强学生对作品的感性认识,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和人物的把握。如《特洛伊》、《威尼斯商人》、《巴黎圣母院》、《战争与和平》、《老人与海》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学习热情。
(3)以话题感知魅力。教学的成败在于“谋”,而不在于讲什么。以话题教学指导学生领略作品内涵,带领学生深入作品。笔者对教学篇目进行了调整,将外国文学作品中反映话题思想相近的放在一起欣赏,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深刻理解,使人物形象的特点更加明晰,进而领略话题的张力,感知作品的无穷魅力。如《简爱》女性独立解放的主题与《玩偶之家》女性束缚自由的主题,《鲁宾逊漂流记》个人奋斗的主题与《老人与海》不服输的硬汉主题,《吝啬鬼》守财奴的主题与《欧也妮?葛朗台》视金如命的主题。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在学习及时篇作品时就初步掌握了话题知识和内涵基础,在学习第二篇作品时就可以让学生大胆地进行自主鉴赏了。
(4)以情景品出味道。教学应着重帮助学生读出文学作品的味道,找到阅读要点,架设桥梁,到达文学的彼岸。的外国文学作品包涵着作者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对于生活的体验感悟,能够给大学生更多的思想启迪和情感触动。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谈论,抒发意见,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活跃起来。如欣赏《老人与海》这部作品时,通过老人捕鱼过程中折射出的自信自强、勇于抗争的思想情感,结合学生生活中的一些挫折或不如意使其深入理解作品内涵,让学生在阅读交流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和洗礼。《少年维特之烦恼》中,通过维特的苦闷和烦恼,让学生了解每个人都会处于某种痛苦之中,从中得到情感的安慰。
(5)以写作加深认识。写作是文学欣赏的进一步延伸,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改编、续写、写读后感、写评论等,以此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将作品与写作结合起来,欣赏的热度也会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使学生由欣赏感悟更进一步到文学创作,调动学生欣赏的主动性。同时,以写作实践中的成功事例来启发学生,进一步强化写作意识,从而促进外国文学欣赏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之,外国文学作品中有着广泛的社会描述和对人性的深刻分析,能够使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理解人性。教师应针对高校学生特点,改革外国文学欣赏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模式,融思想性、知识性、观赏性于一体,引导学生获得更多有益的精神享受,提高人文素质修养,使他们尽快成长成才。
文学欣赏论文:对高校文学欣赏课教学现状的研究
在当代高校中,文学欣赏课的性质大多属于审美素质教育选修课程或考查课程,涵盖了诗、词、曲、赋、散文、戏剧、小说等佳作,完善合理的文学欣赏课程还有助于学生健全自身人格、塑造高尚的心灵世界、陶冶人文情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培育良好的精神世界,营造有益的学习氛围。
一高校文学欣赏课存在的问题
1文学欣赏理解问题
相当数量的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文学欣赏的涵义,没有掌握正确的文学欣赏原则和方法,并且,虽身处丰富多样的文学素材中,却很难分辨佳作,难以理解作品具有文学欣赏价值的原因,难以作出合理的作品判断,更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文学赏析。
2文学欣赏心态问题
部分学生面对文学欣赏表现出一种庸俗化的态度,单纯地认为感性感受就是美感。在当前文学欣赏课的教学中,大多学生在处理文学欣赏问题时,仅仅以表面性的理解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难以从审美的角度、运用科学方法对文学作品作出合理评判,难以有效把握文学欣赏的美感。
3文学欣赏方法问题
相当数量学生没有掌握文学欣赏的正确的常规方法,难以从深层次多角度评判文学作品中的审美问题,并且不能运用评判文学作品美感和价值的标准,以至于妄自揣度、主观臆断,仅仅以自身主观感受或个人喜好评判文学作品的与否,导致不能把握作品的本质,只能得到肤浅的理解。
二高校文学欣赏课问题的成因
1学生文学素养存在差异
院校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十分复杂,学生的文化背景及基本文化素养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其中文学鉴赏能力的差异使学生在文学欣赏课方面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平衡现象,具体表现在与年龄不匹配的理性判断能力和直觉能力,相对于理性评判,更倚重自身对表面层次的理解。
2文学欣赏课教学缺乏科学性
高校文学欣赏课存在的问题在学校层面上表现为缺乏科学性的教学模式。相当数量的学生会更多地将时间和精力置于专业课学习,欠缺对提高自身发展的投资及动力,以至于在文学欣赏方面能力不够,后劲不足。学生在进行文学欣赏时常常以主观感受取代科学方法所带来的欣赏价值,缺乏对文学作品的深层次理解。
3社会需求的影响
从社会环境层面而言,无论是现今的教育体制,还是社会需求,都注重于应用型人才,因此,表现在院校之中,即为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培养,而轻视审美教育。同时,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文化市场和网络文学也空前繁荣,但是此意义上的繁荣与发展受益于商业模式的运作,至于文学作品的质量则难以得到保障,这一现状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正向欣赏。
三高校文学欣赏课教学改革的路径
1多方面培养阅读兴趣
首先,要使学生明确阅读的重要性,从而为培养阅读兴趣做心理层面准备。浓厚的阅读兴趣对个人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教师要针对学生阅读兴趣缺失的问题,着重讲述阅读的意义,为后续教学做铺垫。
其次,对于教学篇目的选择,要侧重于能够激发和提升学生阅读兴趣的文章。教师在选择教学篇目的时候,要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不能仅仅以个人主观喜好为依据,而忽视学生在文学欣赏方面的兴趣所在。
2积极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
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各方面能力难以明显提升,因此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寻求更加有利于教学发展的模式。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较大限度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对于课堂讨论的问题,教师要多花心思进行合理、巧妙的设置,提出符合学生思维水平且有争议余地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及个性发展。
教师点评环节的内容主要面对课堂讨论情况和个人观点陈述阶段。教师在评论课堂讨论时,要依据在课堂讨论时的观察所得,使学生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存在很大差异的问题。
此外,要针对学生书面表达存在的问题,以课堂学习内容为基础,要求每个学生依据课堂讨论内容和教师点评,将个人观点进行凝练总结,写成文章。如此,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其形成个人观点,帮助其建立感受、思考、表达的完整欣赏链条。
文学欣赏论文:文学欣赏课教学理论与革新探新
一、文学基础理论与作品赏析
前言说:本书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为出发点,旨在通过对有关文学欣赏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具体作品的赏析,培养学生审美,提高文学艺术修养水平。正是由于对文学特征有以上认识,并针对文学欣赏的特征和教学要求,我们逐渐发现: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教学模式研究,特别是针对教学主体,要充分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兴趣和能力。
二、文学欣赏课中主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1、注重教学理念的更新
文学欣赏教学理念是社会公众对文学欣赏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文学欣赏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以往的文学欣赏课程可能存在着应付心理,教师通过选择教材作品,开展一定的课堂教学活动,而学生则被动的按照教师提供的教材作品以及教学内容。当前,我们必须认识到文学欣赏的概念和其特征,通过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从教材内容的语言符号、文字信息去想象和体会文学作品所表现的审美意识。从而获得感情愉悦和精神满足,最终达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文学欣赏课程中,并使他们逐步培养起对文学欣赏的兴趣。
2、正确认识文学欣赏的三要素教师、教学内容、学生构成了文学欣赏课程的三大主要因素,只有正确认识这三大要素,将教师、教学内容、学生这三要素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形成集师生文本选择互助、课堂文本赏析互动、课后文本创作促进为一体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发挥文学欣赏课程的重要作用,才能促进学生逐步提高学习兴趣,逐步掌握文学欣赏的方式方法,最终提高学生文学涵养。具体说来:
(1)教师方面:作为文学课堂的教学者,他们是文学欣赏课程的主导者,其教学方式方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文学欣赏课程中,教师应讲授关于文学欣赏的理论知识,包括文学欣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文学欣赏的意义、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不同文学体裁的特征等等。只有教师将这些基本理论教授给学生,并通过一定的引导,学生才能够掌握基本理论并提高文学欣赏的能力。作为教师,在文学欣赏课堂中,应根据文学欣赏的文本,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或观点,并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提问和引导学生想象。同时,相关讨论应具有一定的争议性、没有标准答案,这样能够有效刺激学生充分的展开想象,促进学生形成个性思维。
(2)教学内容方面:教学内容一般是指教材作品,是指文学欣赏课程中所使用的文学作品,是文学欣赏教学活动的主要构成,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学习或欣赏的共同对象媒介物,在课程教学中充当了一个赏析样品,一个教学案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按照阶段性进行选择教学内容,对于初期文学欣赏者,要选择较为简单的文学作品,对于具有一定文学功底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选择具有较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只有选择难易适合、内容丰富的教学作品,才能够促进学生很好的开展学习,并有效促进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学生方面:文学欣赏需要欣赏者发挥想象,可以培养人的想象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先天的、独特的优势。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堂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可以提高他们对文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认识,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思维,提升思维水平。总之,文学欣赏模式化教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教师通过选择合理的文学作品,开展一定的教学活动,充分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掌握文学欣赏学习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文学涵养,达到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文学欣赏论文:幼儿文学欣赏的有效措施与建议
一、根据教材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是感受和理解
文学作品的关键文学欣赏活动,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幼儿对作品的创造表现,而表现的前提是幼儿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理解是表现的基础,只有充分理解了作品,才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对与孩子来说,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老师的紧密结合各个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和规律,根据不同作品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通过幼儿的互动有效地帮助幼儿感受和理解文学作品。
1.图谱法:图谱法是教师根据诗歌、儿歌特点设计的形象符号画面,用于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图谱法是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在文学作品欣赏中适宜的图谱可以将抽象的文字直观地展现在幼儿面前,符合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更能帮助幼儿理解和记住诗歌的顺序。
2.仿编法:当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学习、理解和体验已经到达一定程度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创设机会,让幼儿扩展自己的想象,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对作品进行仿编。例如在中班诗歌《摇篮》和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各种小图片,让幼儿创编,孩子们受到提示,能创编出:书架是书的摇篮,摇着书宝宝,风儿轻轻吹,书宝宝睡着了;汽车是摇篮,摇着小宝宝,爸爸轻轻开,小宝宝睡着了。
3.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在游戏情景让孩子在玩中感知、理解文学作品并且通过动作参与加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运用游戏和表演的方式引导幼儿欣赏,幼儿会进入假想的意境,真实有趣地表现内心对作品的感受。如:小班《好饿的毛毛虫》的欣赏活动中,在故事欣赏的开始环节,进行体育游戏“好饿的毛毛虫”,不仅让孩子感受故事的情节,而且激发了孩子的兴趣,满足孩子参与活动的热情,既紧扣了活动目标又尊重孩子的学习特点。活动以游戏为链接,满足了孩子的兴趣,更激发孩子对文学作品的喜爱。
二、调动多种表现方式是让幼儿创造性表现作品的途径
1.借助动作表现:在文学欣赏活动中合适的道具可以帮助幼儿更深刻的表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例如在小班欣赏《谁会爬》的活动中,老师让幼儿运用鱼尾、翅膀等道具运用动作让幼儿很快理解爬、飞、跳的动作,攻克难点,很好地掌握了诗歌的内容。
2.借助绘画表现:绘画也是一种能很好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对孩子来说,借助绘画的方式可以帮助幼儿在表达和自己想表达内容之间建立有效的对应,教师也可以通过幼儿的绘画来了解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情况。
3.借助音乐表现:以音乐作背景,能极大地提高文学作品意境的渲染力度,增强孩子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在文学欣赏活动中,适宜的音乐能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用生动形象的画面巩固幼儿的表面记忆。
4.借助表演表现:幼儿欣赏文学作品,还可以通过表演来感知、理解和表达作品,在集体表演的过程中感受表演的愉悦、体验角色扮演的乐趣。小班幼儿初步具有扮演的意识,具有简单的表演,多为群体表演,说简单的话,教师为主。中班幼儿表演时要求能较好把握角色,有一定创造性,初步合作、协调,可分小组、个别表演,教师为辅。大班幼儿可在熟悉作品的情况下,自由组合,自主分配角色,自己制作道具,能在教师的轻微指导下设计、组织表演活动。
总之,在文学作品欣赏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各方面的教育联系起来,彼此渗透,灵活运用各种策略,让幼儿的各种感官参与活动,这样既能激发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积极性,又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逐步构建美好的情感,真正达到欣赏的目的。
文学欣赏论文:浅谈接受理论在大学文学欣赏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文学欣赏 接受理论 教学
论文摘要:如何上好文学欣赏课是摆在每一位大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文学欣赏教学只有以学生为审美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文学欣赏活动,获得文学体验,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接受理论无疑是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欣赏能力的行之有效的理论。
文学欣赏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作品来体验和领悟文学美的教学形式,它通过学生的审美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扩大文学视野,提高感受、体验、欣赏、评价文学的能力,并提高想象力、丰富情感,促进学生品德、智力、审美能力的发展。如何上好文学欣赏课是摆在每一位大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文学欣赏教学只有以学生为审美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文学欣赏活动,获得文学体验,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接受理论无疑是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欣赏能力的行之有效的理论。
一、接受理论的主要观点
接受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文学研究中一种新兴的方法论。这种理论把思维的重点放到文学与现实、文学与读者、文学的功能与社会效果等问题上,特别注重把读者作为文学研究的对象。他们认为,文学作品的存在与读者的阅读阐释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不经读者阅读的作品,不过是一堆毫无生机的语词材料。读者以阅读实践使作品从语词符号中解放出来,赋予其以现实的意义。文本的意义既不是作者赋予的,也不可能由文本自动完整地生成,意义的最终完成有待读者的阅读填充。任何一部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实现。正是这种理论强调读者文学阅读过程中的积极性、能动性,所以对于文学欣赏课程培养学生欣赏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接受理论对学生创造性阅读的激发
传统文学欣赏教学强调教师为主体,教师分析、讲解,把作品作为一个封闭的系统,从语言形式_L对之解剖,不厌其烦地分析句法、段落、层次、思想等,单向性传输给学生,让学生在被动记忆中完成受教育,结果排斥了学生的创造性阅读,学生自己对文学作品的体验和看法,被排斥在教师的理解范围之外,教师的讲解就是所谓的标准模式。接受理论能够激发读者对作品的再创造阅读,为转变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法,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并在实践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阅读。
首先是读者期待视野的存在,事实上,作为读者的学生在接触一篇作品之前,一定存在着自己对某种文学作品的理解,这种理解是学生根据自身的阅读经验和审美趣味等,对于文学接受的预先估计与期盼,这就是所谓的“期待视野”。它是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尧斯提出的。简单地说,“期待视野”就是接受者以往在鉴赏中获得并积淀下来的对艺术作品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的认识理解。基于这种期待视野,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必定会产生不同于作品作者原意的理解,
其次是文学作品本身“空白点”的存在需要读者去进一步“填空”,按照接受理论的主张,一部文学作品一旦进入社会,便与作者分离开来,成为一种客观存在。任何文学文本都具有未定性,它的存在本身是一个“召唤结构”,具有很多“空白点”。这种“召唤结构”中的“未定性”和“空白点”,对于读者接受而言就是一种不确定性。不仅如此,他们还认为,读者对文木的接受过程就是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也是文学作品得以真正实现的过程,文学作品不是由作者独家生产出来的,而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读者不只是鉴赏家、批评家,而且也是作家,因为鉴赏和批评的本身就是对文学作品的生产,就是文学作品的实现。事实上,文学作品,由于其语言的蕴藉性、含混性等大量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留给人们大量的想象空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园里的景色到底怎样,需要每个读者去展开联想。根据接受理论,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投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情感,将抽象的文学符号转化为具体的文学形象,“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接受理论在文学欣赏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根据接受理论,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创造性阅读,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
首先是作品形象的具体化,即对作品形象的再现、补充、丰富和改造
对于叙事性作品的创造性阅读,这一点更为重要。读者在阅读此类作品时,可以通过创造性想象复现符合文学作品描绘的形象。事实上,很多文学作品中的形象,都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这一点就为导演可以根据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来挑选剧本的演员提供了可能性。很多观众往往认为影视剧中的演员和自己心目中的作品形象相差很大,就是因为其中参与了导演的创造性阅读。比如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中,郭靖的形象描绘模糊性就很大,这种模糊性正是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创造空间。同样,在擅长白描手法的鲁迅先生那里,其小说中很多人物形象都是粗略勾画儿笔,让你联想万千,“阿Q ”、“孔乙己”、“祥林嫂”等诸多形象皆是如此。因此,教师在进行这类作品的欣赏教学时,应该根据接受理论的精神,让学生进行自己的创造性阅读,不可越俎代庖。
其次是对情感的再度体验,即引导学生将作品中的人物情感与作者情感转化为自己的具体的情感,在情感的共鸣中得到升华与熏陶。文学作品是情感性的,华兹华斯说过:“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列夫托尔斯泰也曾一言:“艺术品是将自己的情感通过它来传递给别人”。通过欣赏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作者喜怒哀乐的情感,或潜然泪下,或荡气回肠。朱自清的《背影》,通过儿个镜头的剪切,描写了父子之间相爱相怜的真挚情感,至今让人回味无穷。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给我们表达了时间无穷,人生有限,壮志难酬的悲歌,怀才不遇的诗人,面对辽阔的山河,前思古人,后念来者,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这种情感也更容易激起抱负远大却怀才不遇者的共鸣。对于文学作品中这类情感的再度体验,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净化白己的灵魂,进而达到文学欣赏教学的根本目标。
第三,允许学生对作品进行合理性误读,接受理论的理论来源解释者认为,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总是一种误读,“哪里有解释,哪里就有误读”,而接受理论要求的误读,是一种合理性误读,即读者的理解虽与作者的原意有所抵悟,但作品本身却客观上显示了这种理解的内涵,从而使这种误读又显得合情合理。在他们看来,这种合理性误读,正是读者创造性阅读的表现。比如鲁迅的小说《狂人日一记》,其本意只是表现一个人内心的紊乱和烦躁,鲁迅对此并不满意,时任《新青年》编辑的钱玄同却读出了“弦外之音”,感受到该作品巨大的反封建内涵,于是当即发表,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此事也从此更坚定了鲁迅走文艺救国道路的决心。再如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本来是表现恋人间的相思之苦,但今天的读者却把它用来比作教师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并被大家广泛接受。可见,这种体现了读者主观因素的误读未必不能让人信服。在文学欣赏教学中,特别对于象征性的作品,比如现代派文学作品,更要注意提倡这种合理性的误读,更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创造性。
四、结语
接受理论,把文学评价的方向从先前的以作者为中心的评论模式,转向了以读者为主体的阅读模式,读者的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因此,在大学文学欣赏教育过程中,提倡这一理论,对当下大学生文学修养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文学欣赏论文:幼儿文学欣赏客体的选择原则分析
摘要:文学欣赏客体是读者获得意义的源泉,是文本意义具体化的出发点,它为欣赏主体规定了欣赏活动的范围、方向和路线,对它的选择至关重要。为幼儿选择文学欣赏客体大体应考虑这几方面的原则:一、选择有幼儿情趣的作品;二、选择含蓄蕴藉的作品;三、注意题材、体裁和形式的多样性;四、注意作品情感的丰富性。
关键词:幼儿文学 欣赏客体 选择原则
前言
幼儿文学的欣赏客体是作家创作出来的适合幼儿欣赏的作品。它是介于创作主体与欣赏主体之间的审美对象,是幼儿文学欣赏的中心环节,因此,选择欣赏客体—文学作品就显得至关重要:既要考虑到作品的审美功能,也要考虑其非审美的功能,还要考虑幼儿的欣赏趣味和欣赏能力。文学欣赏活动中为幼儿选择作品时应注意下面几个原则:
一、选择有幼儿情趣的作品
幼儿作为幼儿文学的主要消费者,其年龄特征制约下的生理、心理、情感等是决定“产品”生产的重要因素。创作幼儿文学作品强调适龄性,欣赏也是同理。适龄性主要指选择的作品适合幼儿的心理水平和相应的欣赏情趣。幼儿情趣是指幼儿文学作品所具有的幼儿情调和趣味,也就是说它制约下的幼儿文学应该同时具有“幼儿性”和“文学性”。
及时,必须是“幼儿”的文学。既然是幼儿文学,作为本质特征,就应具有“幼儿”属性。
首先,是为幼儿的文学,是创作者适应幼儿的审美需要而创作的文学。“儿童文学不等于写儿童的文学。”“写儿童的不一定都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应该是为儿童而写的文学。”幼儿阶段是儿童的文学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现实生成的阶段,语言和表象等符号能力的发展使他们正式步入文学的殿堂,成为幼儿文学的审美主体。但是,由于他们的社会化程度不高,成人社会那些思想习惯、复杂的社会现象、抽象的概念是不能为其认知结构吸收和接纳的。因此,必须本着为幼儿创作的原则,在创作时考虑到幼儿读者的审美需要和接受能力,使作品的深浅程度与幼儿感知事物的规律、年龄特点取得一致。
其次,必须是幼)l能接受的文学。超过幼儿理解水平或者不适合幼儿听赏的文学作品不应该属于幼儿文学的范畴。幼儿主要通过‘听’来接受文学的方式对幼儿文学的题材、主题、情节、结构、形象、表现手法等都有特殊要求。
第二,必须是幼儿的“文学”。由于幼儿文学作品必然要以幼儿的审美趣味和幼儿的文学接受能力作为创作的基础,所以,它所应用的艺术要素总是体现幼儿能适应的特殊规范和要求,呈现出特殊的组合形态和构成状态,表现出特有的幼儿情趣,即具有纯真、稚拙、荒诞、游戏味浓厚等幼儿文学特有的审美特点以及表现形式。
二、选择含蓄蕴藉的作品
即使是幼儿,在阅读时都有自己的期待视野,因此,必须选择那些能给读者留下理解和想象余地的作品。这也是中国文论中所要求的含蓄和蕴藉。事实上,越是含蓄、蕴籍,越是内涵信息丰富的作品,越有艺术生命力,越能被读者接受。这看起来似乎与幼儿文学浅显、明快、童真、稚拙的美学特点相矛盾。其实,幼儿文学照样具有含蓄、蕴藉的美,只不过那是在其纯真、稚拙的外表下隐藏的幼儿似的含蓄和蕴藉,需要孩子们在不断的成长中去感悟。一篇成功的儿童文学作品不应该是孩子们一次就能读懂,或者其美学意蕴一次就被开掘完的,它应该存在着不确定性和空白,具有一个刺激读者去解读、去想象的“召唤结构”。
即使是幼儿文学作品,它的意象结构也存在着各种方向、层次的空白与模糊,包含浅层与深层的不同意蕴,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可以掌握领悟自己能懂的那一层意义。这种意义应该包括:一,基本(或者自然的)意义,它是由作品描写的基本事实和表现的具体感情或情绪形成。二,习俗意义。例如对某一事物的描写,却表现了另一喻义,像青松代表着长寿或者坚强的风格,荷花代表着高洁,小草代表着旺盛的生命力等等,这同民族历史、心理、文化有关。三,内在意义。即作品的深层意义,往往积淀着特定的社会文化因素。一般情况,低段年龄的孩子可以从形象人手去理解具体形象和具体情感,大一点的孩子可以从高一点的层次来理解,甚至可以终其一生来解读作品的深刻含义。比如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幼儿可以读出荒唐皇帝的滑稽可笑,儿童可以理解欺骗的可耻下场,青少年可以看出更深层次的讽刺,而成人应该从皇帝和他的群臣以及百姓的相互欺骗、附和,不敢说真话,共同歪曲事实等表面现象下,悟出安徒生对社会、人生、世相的愤怒和批判!
好的或者较好的作品总是在形象体系和意义结构中留出了较多的空白与不确定点,形成潜在的“召唤结构”,以调动读者的想象力,激发探究的积极性。
所以,为幼儿选择欣赏客体时一定要有意识地选择含蓄蕴藉、有余味的作品。
三、注意题材、体裁和形式的多样性
孩子从婴儿时最早开始接触儿歌到慢慢听讲故事,总是处在与作品的相互作用之中。各式各样的幼儿文学作品一定会通过自身的各种特征来暗示他们:不同的作品存在不同的信息。大量相同或者类似的信息成为审美经验后,会为孩子预设一种特殊的接受方式,一旦在文学欣赏过程中遇到相关作品就会发出特殊指令,唤起他对以往经验的记忆,也唤起由先前欣赏过的同类或者近似作品所形成的准则,使之进人一种特定的情感状态之中,产生对作品的审美期待,形成特定的审美心理定势。因此,为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应该为幼儿选择多种多样的文学作品进行欣赏教育。具体表现为:
(一)选择题材多样的作品
从文学作品多元价值的实施考虑,应选择题材多样的作品,让各种题材包括美学、哲学、伦理、科学、艺术等丰富内涵和多方面的知识经验与儿童相互作用,让孩子通过文学作品更多地了解社会生活。比如对“美”的认识,既是一种感悟又是一种认识。大量的幼儿文学作品本身就是美的典范:美的形式、美的内容、美的音乐,更有直接教育孩子如何认识美的作品,如《谁最美》,形象地告诉幼儿小白兔、小松鼠、百灵鸟、长颈鹿、孔雀的美都是美在外表,蜜蜂的美,是外在美和心灵美的统一,这样的美才最美。有关生活技能、道德认识、科学知识等等题材内容在幼儿文学作品中可以说无所不包,选择题材多样的作品可使幼儿得到立体的熏陶和教育。
(二)选择体裁多样的作品
文学欣赏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在反复欣赏不同体裁的作品后建构起来的。每一种体裁都有自身的风格、独特的审美价值。幼儿诗歌,感情充沛、想象丰富,形象生动,语言精炼、音乐和谐,集中体现了语言艺术的美学特征。幼儿散文,语言精美、描绘生动细腻。欣赏散文,在感受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的同时,可以提高对自然美、社会美的敏感性。幼儿故事有引人人胜的情节,有重复变化、多样统一,均衡完满的整体结构,可以满足儿童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其他体裁各有其自身的美学特点,都可以全身心地陶冶幼儿。
(三)选择形式多样的作品
幼儿文学作品的外在形式多种多样,每一种体裁都有自己特定的形式,诗歌的分行排列、散文的分段排列、图画故事的图文并茂等都有自己特定的美学意蕴以及形式美的法则。形式美的法则包括对称、均衡、重复变化、整齐一律,对立统一等。幼儿文学作品讲究形式美的意义在于:及时、具有对称、均衡、回环、起伏有致的段落结构的作品,像一架架彩虹,一座座山峰,符合情感张弛的规律,容易使幼儿感到生命的愉悦,从而增添美感体验。第二、容易使幼儿从中发现文学形式美的规律,积累故事和诗歌“语法”,以及对故事和诗歌的形态和结构规则的直观把握。儿童对作品语法的积累使得他们在欣赏时产生猜想和预测的愉悦;在运用时也会逐渐产生自发的迁移,获得各种能力。第三、结构工整的幼儿文学作品经常使用反复等修辞手法,这能使幼儿在反复中把握人物的性格情绪,自然记住关键性语词和句型,对语言习得有着很好的示范作用。在具体的欣赏活动中我们发现,虽然很多幼儿不能把形式从形象中分离出来进行理性的分析,但是不意味着幼儿不注意形式。幼儿对艺术表现形式有天生的敏感和理解,他们通常更容易将儿歌、诗歌当成游戏,视为虚构,而将故事、童话等叙事性作品当成真实。当孩子听“丫头丫,打蚂蚌;蚂蚌叫,丫头笑;蚂蚌飞,丫头追;蚂炸蹦得高,吓得’‘头一大跳”时,觉得有趣的是句子的音乐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游戏性,会有兴趣的重复句子,表演动作。这首儿歌其实也有很浓厚的戏剧情节,几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将小姑娘刻画出来,具有明显的故事性,可孩子的注意力不在这上面,在乎的是儿歌整齐对称、充满韵律的音乐性。但如果把这个儿歌变成一个故事,孩子可能关心的就是蚂蚌的命运,它有没有被捉住,小姑娘又怎么样了?
当然形式不能脱离内容,只有形式美和内容美高度结合的作品才是真正的作品,这也是选择作品要注意的一个原则。
四、注意作品情感的丰富性
人在与社会需要相联系而产生的情感中,有最基本的情绪,表现为喜、怒、哀、乐,借此可以表达人当前的需要与愿望,同时也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距离;还有一些高级情感,如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这些高级情感的形成和发展对儿童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作用。儿童通过欣赏文学作品,从人物情绪的展示中,可以学到更多标志复杂情绪的词,同时也促进识别情绪能力的发展,丰富自己情绪表达的能力。因此,重视幼儿文学作品的情感类型,也是选择作品的重要原则之一。这可以从两方面选材,一是按普通情感类型选材,一是按高级情感类型选材。
(一)根据人物普通情感类型选材,要注意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具体情感表现、注重塑造再现生活形象的文学作品,即所谓“再现性”的作品
这一类作品往往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将各种社会情感渗透到幼儿看得见、能理解的文学形象之中,使其感到亲切有趣、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小熊过桥》,形象地再现了小熊过桥的全过程,由胆小害怕到超越自我后的喜悦.还有一类“表现性”作品,即表现作者心灵的作品:不直接描写生活形象,而是通过想象、隐喻抒发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是社会情感的抽象形态。这在幼儿诗歌和幼儿散文中表现得较为集中,它们一般有比较典型的审美结构形式,有较为工整的重复和变化;通过比喻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形象的对应物来抒发各种情感,比如《摇篮》里把母子之情比作摇篮和宝宝的关系,一共四段,每段有四句,四个不同的喻体: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树宝宝,其余是重复。喻体贴近幼儿生活,儿童容易通过类比思维变换喻体,实现部分形象的创造,获得对母爱情感的具体认识。
由于不同年龄的幼儿对情感的匹配、认识能力不一样,应视情况选择不同作品供其欣赏。比如从人物具体情感而言,可以为小班幼儿选择情感比较单一或者两极对比鲜明的作品,《小兔乖乖》可以让小班孩子与小白兔共同体验喜悦、紧张、狂喜的心情。中班幼儿可以欣赏一些人物带有多种情绪色彩的作品,包括喜悦、忧伤、惊奇、渴望;同时还可以有较多的情感转移、情感变化。如,《三只蝴蝶》、《小黄鹏;(金波),《张老师的脸肿了》(朱庆坪)等,这些作品较多地表现出了情绪变化。供大班孩子欣赏的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情绪类型可以更加复杂些。比如幼儿故事《玲玲摔倒以后》,写玲玲摔倒以后其他孩子胆怯、旁观、辩白,就是不出手相助,在老师的启发下终于醒悟,积极帮助玲玲站起来的矛盾冲突,表现了孩子们的内疚感、羞耻感、同情心等比较复杂的情感、情绪体验。此外,由于儿童在4-5岁以后,活动能力提高,认识范围扩大,理智感和意志力得到了明显的发展。所以从中班以后,可以欣赏一些意志和理智成分更多的情感作品,感受同一人物情绪、情感状态(力的模式)在程度上的不断加强。在《花瓶打碎了以后》,妈妈武断地逼迫京京承认他没有做的事情,而京京却一直坚持“不是我摔的”,无论如何都不乱承认。而且借老师说的话“不是自己做的也不要乱承认,那才叫诚实呢。”表明主旨。京京的坚定、诚实、勇敢一步步加强,情感也一步步递进。作品人物情感之间的冲突,是力的表现性之间的差异和矛盾的反映。京京和妈妈的力量对比有较大的悬殊,妈妈一步步紧逼,直至要动手打小孩,是一种武断和专制,而京京虽然弱小,代表着勇敢和诚实,表现了一种反抗的力,在事实真相面前,这个弱小的力量取得了胜利,其情感冲击力是巨大的。
(二)按高级情感类型选材。要考虑崇高、优美的作品和喜剧美、悲剧美的作品
崇高的作品可以使儿童获得仰慕、崇敬、崇拜、自豪的情绪感受,如神话和英雄故事。优美的作品,可以使儿童获得温馨、舒适、安全的情绪感受。比如儿歌、幼儿诗歌、散文等。喜剧美的作品,使幼儿获得轻松、滑稽、幽默的感受。悲剧美的作品,可使儿童获得伤心、难受、气愤、同情等情绪感受。虽然悲剧情感不符合幼儿的审美期待,在幼儿文学作品中这类作品比较少,即使有也通过艺术处理冲淡了悲剧色彩,比如稽雪的《雪孩子》,对雪孩子救白兔的牺牲行为没有过分渲染,而是让雪孩子变成天上的彩云转换了生命形式,使作品获得喜剧色彩,符合幼儿文学浪漫的特点。但是,悲剧情绪是生活中的正常情感,有必要让幼儿局部地体会一些,为未来的个性发展提供情感上的先期准备。可以选择一些只有局部忧伤情节而结局完满、表现手法生动活泼的作品供幼儿欣赏。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接受水平,小班的孩子适宜欣赏优美的作品,中班的可欣赏优美和诙谐、略带忧伤的作品,大班可欣赏优美、崇高、喜剧美、悲剧美的作品。
以上是选择作品的不同角度和原则。但无论从哪种角度都应更多地选择各人名著,因为名人名著的经典性和情操陶冶作用那是一般作品难以企及的。
文学欣赏论文:小学高年段文学欣赏的渗透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处于认知的重要阶段,提高其文学上的修养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学的目的逐渐由原来的培养应试型人才转变为培养具备综合能力的人才。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开始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审美观念。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心理发育上还不够成熟,思想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对其进行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学生良好情操的养成有很大的帮助。
一、充足的课前准备
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不必急于让学生去理解课程的内容,而是要先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对于教师来说,在开展教学前不仅要掌握课程的内容,还要准备一系列的教学材料,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阅读的内容。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并不单纯的针对教师,对于学生来说,这一过程更加重要。充足的课前准备,能够让学生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以便于在课堂上能够与教师一同完成课程的学习。对于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来说,有很多的阅读文章已经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只是利用课堂上的时间,学生往往难以的把握文章的内容,因此,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十分必要。如在学习《草船借箭》一课时,由于事件发生的时间距现代较远,造成学生在理解上出现很大的偏差。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前做好课前准备,对时代的背景和三国中的具体人物做具体的了解,并对人物的性格进行分析,以便于在课堂上更好的完成阅读。在学习《鲁滨逊漂流记》一课时,由于文章所描述的是年代和历史背景都与现代有着很大的差别,且文学名著的表现手法也与现代文章的描述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学习文章之前,教师要让学生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了解时代的背景和名著的写作方式,以便于在学习中能够更好的对文章进行分析。只有做好课前的准备,才能在课堂上跟上教师的节奏,与教师一同完成对文章的学习。
二、有效的课堂学习
文学欣赏并不单纯的指文章的阅读,更多的体会其中的情感,培养自身的气质。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能够对文学作品形成初步的了解。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能够使学生完成岁作品的深入了解。
1.丰富阅读的手段。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课程所涉及到的文学类型十分广泛,有些文章着重于情境的描写,有些文章则着重于情感表达,并不是每一篇文章都适用于同一种阅读方式,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阅读类型,引导学生进行分类阅读。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可以让学生体会勇敢无畏的革命精神,注重对学生思想素质上的培养。在学习《草原》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文章中描绘的景色,注重对学生审美观念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还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来制定阅读的目的,加强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2.加强情感的提炼。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于发展的阶段,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还比较片面,教师要针对学生性格上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情感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文学作品因其类型不同,有些是以情动人,有些是以景引人。教师在教学时,要针对作品的特点,创造教学的情境,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如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单纯的讲解可能让学生无法理解当时的情景。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影视作品,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文章中所描绘的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师也可以改变教学的方法,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就当前的污染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让学生提出环保的建议,学生在讨论中完成了课程的学习,也加强了自身情感的建设,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3.开发想象的空间。文学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的想象,在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想象。在教学中,如果只是让学生完成阅读工作,未免显得过于枯燥,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的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以想象的方式对文学作品进行再创造。单纯的阅读可能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较为片面,无法真正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感受作者所描绘的情景,使学生感受到更深层次的意境,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完善的理性分析
文学作品不仅具有意境上的美感,还蕴含着丰富的哲理,需要用理智的眼观去发现。对文章进行理性分析,能够使文章的主旨更加清晰的展现在读者面前,有助于对文章进行的把握。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剖析,找出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完成对学生思想上的引导,增强阅读的现实意义。如学习《军神》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熟悉文章,并在此基础上想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将将军成为军神。让学生对文章展开具体的分析,并引导学生将文中的表现进行具体分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手术前与手术后的表现进行对比,发现其之所以被称之为军神,是因为其具备勇敢、坚毅的品格,为了整个民族的胜利,宁愿承受痛苦。如学习《匆匆》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学生通过对作者的经历进行分析,了解了作者的情感变化曲线,找到作者的情感源头。学生通过分析,不仅了解了文章主旨,也提升了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在日后的学习中,学生也能够举一反三,运用理智思考方式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和能力上的培养逐渐成为教学中的重点,教师要改变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涵养。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语文教学的特点,让学生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在课堂上要通过丰富阅读的手段、加强情感的提炼以及开发学生的想象力等方式提高阅读的质量,并用理智的角度让学生对文章展开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作者:张东权 单位: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官北小学
文学欣赏论文:语文教学中电影文学欣赏方法
语文教学中,文学欣赏是不可忽略的一块知识。
电影是文学,所以才有“电影文学”或“影视作品”的说法。文学的创作与欣赏者虽千差万别,见解各异,但他们思维方式上大体也有规律有层次可循。电影欣赏也是如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喜欢启发学生思考,经常按照“三么”的思路引导学生梳理文章或进行写作,所谓“三么”,就是“是什么、怎么、为什么”。而在语文学科看来,这三个疑问词体现着一部作品三个层面的内涵。有个说法叫“文学即人学”,文学都要塑造人物形象,或者塑造人格化的形象。电影也不例外。我们欣赏电影的过程,很大程度就是欣赏感受人物的过程,欣赏人物的外表内在,欣赏人类的智慧、精神、情感、价值取向。看《角斗士》,你会崇敬将军马西默思的坚韧勇毅;看《小鬼当家》,你会喜欢小鬼凯文的机灵智慧;看《哪吒闹海》,你会欣赏小哪吒的正气凛然;看《宝莲灯》,你会赞叹沉香救母的执着意志。
所以说,看电影,我们的立足点和终极关注点应该是“人”———人的情感、智慧、思想、精神,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就电影内容来说,观赏者总是可以作如此疑问:这部电影塑造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叙说了什么样的人物故事?电影中故事发生在什么时代?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自然景物环境或社会文化环境?———我们可以将这些全都总结为一个词“What”(什么),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物、什么事情、什么景物、什么环境等等,只有你能够清楚地理解了电影的这些“什么”的具体内容,才可以说你基本看懂了这部电影。实际的情况却是,许多人看电影往往是只为故事情节或者镜头画面吸引,缺少对电影内容的更加细致严谨的梳理领悟,而这样往往就是对电影的理解非常模糊。电影要塑造人物,要讲故事,要表现一个主旨,导演演员们总要考虑“怎么样”将人物表现得更好,将故事讲得更清楚,将主题表现得更加鲜明深刻。
这里就要涉及到方法问题。比如说电影《角斗士》里面马西默思将军对田园生活很怀念,对乡村妻儿很牵挂,怎么表现他的这种“爱”的情感呢?———电影开始就有他幻想的双手抚着麦穗穿过麦田走向家园的景象,然后又是特写镜头:一只小鸟站在枝头,将军长久的凝视小鸟,面露微笑。这些文学化的景物描写对于表现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非常贴切生动。文学欣赏中有一句话叫“一切景语皆情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就方法上来说,这叫做“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再比如电影《雷霆救兵》,整部电影从墓地祭扫烈士开始,到墓地祭扫完毕离开结束,采用回忆式的叙事结构,首尾镜头中,墓地的无数十字架墓碑给人以强烈的时空悲剧意识和悬念感觉,强化了电影的主题效果。而电影回忆镜头的开端就是近30分钟的战场血肉横飞的残酷场面的叙写,不仅引出主人公约翰•米勒上尉和他的几个手下,还通过特写镜头引出牺牲的“瑞恩兄弟”,更是通过惨烈的场面表现战争的残酷,藉此以反衬电影的“救人”的“人性”主题。
当然电影人物塑造的主要手段还是直接表现:如人物的外表、神态、语言、动作等,所以演员的表演、化妆、台词,人物的举止动作、表情细节等都是观看电影的欣赏点。电影的形式结构表现方法,基本上都是基于“怎么更好地塑造人”“怎么更好地展开故事情节”“怎么更好地表现主题”的考虑———我们也可将这些都概括为一个词“How”(怎么)。电影的表现形式有诸如旁白、背景音乐、特写特技、快慢镜头、蒙太奇等艺术表现手段,这也是电影拥有更多的欣赏受众的缘由之一。而对于欣赏者来说,如果能够理解影片中的叙事方法和人物及主题的表现手段,无疑就已经进入了较高的欣赏层次。的影片,其中人物、景物、音效的设计安排都很讲究,讲究到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细节,一个细小的声音,一个模糊的景物。
记得法国大作家福楼拜说过这样的话,意思是:如果你在那屋子里面提到有一把枪,那么下面的故事中一定要有人用这把枪。比如《角斗士》中有个镜头:傍晚,将军在选马时看见太子康莫得斯在树林边和一群武士练武比刀。不会欣赏的人会觉得这个镜头“看不懂”“莫名其妙”,其实如果理解文学的基本原则就可以知道,这个镜头也是表现人物性格的,表现太子“好斗”的性格和“高超的刀术”———而这又反衬了将军的仁厚。这个情节又为电影太子竟然敢于和“无敌的”“西班牙人”决斗作了铺垫,至少让人不会感到“的决斗”来得很突然。
再比如,名导演伊文思的《苏德海》中,有这样的蒙太奇段落:经济危机时期,资本家为了保住自己的利润,不惜把小麦和牛奶倒进大海中。伊文思在资本家倾倒小麦的镜头之后,接上了瘦弱、饥饿的孩子的形象。为什么要这样把两个表面不同的事物接在一起?这就和影片的主题相关了:富人们宁可把食物倒掉,也不给穷人们吃的。也正是由于这样的人性和社会经济制度的丑陋,才造成更多的穷人。而两个蒙太奇镜头连在一起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效果,发人深省,让人感受到深刻的社会内涵。
作者:杨扬 单位:江苏宝应中学
文学欣赏论文:文学欣赏课程教学改革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但是在飞速发展的过程当中还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现如今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认识到了人文课程设置的重要性,有很多的院校相继开设了文学欣赏课程,比如说中外文学欣赏和文学作品欣赏等等,这些课程的设置都是高等院校为了进一步的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感受能力而出现的,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文学欣赏课本理论上是一门调动学生经验的课程,但是我国的一些院校却将文学欣赏课程固定化了,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也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文学欣赏课程逐渐失去了真正的价值和功能,本文主要从文学欣赏课程的本质目标入手,分析文学欣赏课程对学生人文教育的影响。
1.挖掘文学作品的任务内涵
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是多元化的,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面临着很大的诱惑和挑战,怎样找准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文学欣赏视角其实是很难的,因为在文学作品当中有很多关于信仰、理想、现实等话题的,这些话题都是围绕着人进行的,所以我们的教师要仅仅的抓住人这一主题,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文学作品中找到自己的情感思维,在文学作品中感受到自身的柔弱,从而正确的对待自己今后的生活,以更好的心态来面对人生道路上的苦与乐,遇到痛苦的时候不悲观,遇到快乐的时候要能够和别人分享,一般情况下,好的文学作品都是能够表达人类共同的愿望的,文学作品也就成为了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所以我们的教师在文学欣赏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要将一些著名的文学作品作为学生阅读的范本,这样才能够充分的发掘作品的人文价值,作品在出现之后就一直被读者阅读,而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也会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从而产生不同的精神共鸣,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也要对其进行欣赏,因为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方式都是不同的,但是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却是统一的,学生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的时候,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会慢慢的滋润学生的心灵,因此很多人也把文学作品称之为心灵鸡汤,而文学欣赏课程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时候还间接承担着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所以我们的教师应该在这些著名的文学作品中与学生建立起一个桥梁,这个桥梁是以信任为基础的,逐渐的增强学生对著名文学作品的认同,学生此时就能够自觉的在文学作品中吸取精神食粮,我们的教师要在文学作品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找到情感的依托,让学生在著名的文学作品中感受美、发现美。让学生在对美的探寻中不断的完善自己的心灵,创造一个具有人文情怀的自我,文学欣赏课的教师应该是文学欣赏的指引人,逐渐的指引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获得不同的人生感受。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文学作品的欣赏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多运用一些多媒体手段,因为现在大学生基本上都是伴随着影视和游戏成长起来的,因此学生们对现代媒体有着极强的认知需求,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将视频文件和音频文件等资料立体的展现出来,学生对于这样的一种教学手段是非常感兴趣的,这样也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说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文学作品之间的衔接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影视作品中的场景进行设置能够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更容易接受文学作品中的审美体验,学生能够将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进行比较,这样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阅读著作的愿望,一部文学作品的诞生,其实是作者和读者空间联系的过程,教师在教授学生的时候是不能够将自身的感受传授给学生的,刚才我们说过,每一个人对文学作品都有着不同的理解,所以我们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文学作品欣赏的主体,学生才是阅读的主人,我们在文学作品欣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文学欣赏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的方法,学生在知道这些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之后才能够有效的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学生在课堂上要积极的参与问答,让学生对文学的现象以及文学作品的意义进行讨论。这种讨论形式可以使小组讨论形式的,在讨论完之后要对文学作品进行组内的评价,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在对文学作品的自我鉴赏中感受到真正意义上文学的乐趣,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这样有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提高。
3.引导学生成为个性化的自我
我国传统的文学欣赏课程的评价标准都是靠试卷问答的形式来体现学生真实的学习效果,而考试的内容也都是课本当中比较固定的知识和评价手段,这样的方法其实是不利于学生真正体现自身的文学欣赏能力的,而且学生的文学素养也很难形成,其实我们认为文学欣赏课的评价标准应该是以能力为最终的评价标准的,以综合的水平提升作为出发点,让学生能够在文学欣赏课程上获得真正的文学体验,所以说现阶段的文学欣赏课程评价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之前的文学欣赏课程相对比较单调,应该多增加一些多样化的文学欣赏课程内容,因为一篇真正的文学作品是有着非常丰富的情感的,这种作品要比死记硬背几篇文学作品强得多,所以说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大多数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是很多的,但是能够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的能力确实极地的,有的学生甚至不能够对文学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基于此种情况。我们一定要对文学作品欣赏课程进行教学方面的改革,以改变学生不能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的问题。
4.结语
在我国大学教育人文性缺失的情况下,文学作品欣赏课也就成为了大多数高校的选择,高校打算利用文学作品的有效渗透来唤醒当代学生内心的人文情感,而作为文学欣赏专职教师,更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教师的文学素养对学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教师的文学素养的提高能够更好的引领学生,我们要充分的挖掘文学教育资源,在著名文学作品的欣赏基础上,我们可以尝试一些新的有深度的文学作品,让学生阅读并对其进行欣赏,逐渐的丰富教学的内容,为培养当代学生的人文精神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魏娜 单位:哈尔滨剑桥学院
文学欣赏论文:聋校文学欣赏课教学思考
的文学作品以曲折的情节、丰满的人物形象、优美的语言打动读者。文学欣赏课可以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近年来,我们郑州市盲聋哑学校高年级增设了文学欣赏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欣赏内容由老师自行安排。这要求教师熟悉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的高低,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在欣赏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陶冶他们的情操。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聋校高年级文学欣赏课的内容安排和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一、欣赏内容的选择
聋校高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文学积累,学过古今中外一些的文学篇目。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对欣赏的作品选择欣赏方法时,除对某些典型的文学作品进行单一的欣赏外,其余较多地采用了“系列欣赏”“类别欣赏”的方法。也就是在确定一个欣赏主题后,对符合这一主题的一系列作品集中进行欣赏。这不仅在知识上是一个总结和概括,从欣赏的角度看,又能给人以完整、统一的美感。比如“秋的韵味和遐想”———咏秋作品的欣赏,“花的品质与人的精神”———以花喻人作品的欣赏,“美好的爱情是永恒的主题”———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欣赏。这些主题的选择既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又能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
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欣赏就是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欣赏课上要让学生始终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和强烈的欣赏欲望。教师要对欣赏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设计“秋的韵味和遐想”这一欣赏主题时,我是这样想的,在古今中外众多的咏秋作品中,作者所寄予的明显的感情大致有两种———悲秋和颂秋,所以,我就把对这个主题的欣赏设计成两种。及时种,作者由于不幸的遭遇,或人生的失意、或漂泊的凄苦,创作出悲秋的作品。此类作品首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另外还有李清照、柳永的词。从这类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于萧瑟的秋景中抒发的或游子思乡、或愁肠百转的感情。第二种,作者拥有开阔的胸怀、不凡的气度和乐观的精神,欣赏秋的辽阔和其独特的韵味,故而写出颂秋的作品。我把的作品作为此类欣赏重点,从“寥廓江天万里霜”“战地黄花分外香”等高远明媚的秋景中,引导学生体会一代伟人的思想和胸襟。两条线索、两种情怀、两种感受,这样的课堂设计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欣赏的过程突出一个“美”字
美的事物总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身心的愉悦,比如对一丛鲜花的欣赏、对一处美景的陶醉、对一件精美玉器的把玩等。我们的欣赏课也是如此,在整个欣赏过程中都要突出一个“美”字。如果我们欣赏的作品所蕴涵的意境是美的,老师的讲解语言是美的,那么每个学生的心境也就是美的。聋童天生的缺陷导致他们对语言的美的感知存在欠缺。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能直观表现美的手段,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引发他们对美的联想。这可以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实现。
在上课前,教师可以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比如,在欣赏以花喻人的作品时,我从网上下载了各种花的精美图片,制成课件让学生欣赏。学生通过欣赏感悟到各种花的可贵品质,如梅的高傲、兰的清幽、菊的淡雅、荷的高洁等。又如,在欣赏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时,课件上先出现了一对振翅的蝴蝶,它们美的形态、双宿双飞的美的意境,自然让人联想到“梁祝”这段经典的爱情故事。学生带着这种美的心情去欣赏其他的爱情作品,能不断产生欣赏兴趣。
总之,文学欣赏是欣赏美、鉴赏美、感受美的过程,是一个让学生身心愉悦、陶冶情操的过程。上好每节欣赏课,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师应不懈努力的方向。
作者:陈旭 单位:郑州市盲聋哑学校
中职生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
一、信息现代化环境下中职生的阅读现状
随着信息的现代化,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读书兴趣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很多学生对阅读没有兴趣,特别是中职生,最喜欢的事是上网、刷手机。进行一些浅阅读,或叫“伪阅读”,享受文化快餐。对学习没兴趣,尤其是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学生懒得动脑筋去思考。上课无心听讲,更有甚者书都懒得拿,像这样的状况老师讲再好的文章,也是在做无用功。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要么昏昏欲睡,要么玩手机,上课效果极差。问学生为啥这样,学生说听不懂,不想听,听也无用。有些学生自认为,只要会上网,网上啥都有,语文不用学。也许是学生从来就没有体验过阅读的快感,所以在对阅读的认识上产生了偏差,也丧失了欣赏能力。不知道散文美在何处,对于作品欣赏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学生读过什么书,学生也说不上来,说上来的也是乱七八糟,大多是儿童时期读的一些书,名著更不用说了。
越是无知越是夜郎自大,感觉什么都知道,东拉西扯。一到正经事上丑态百出,洋相出尽。语文老师面对这种状况,我认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当务之急。我常告诉学生,读书获得的知识、人生感悟和欣赏快感,是使用其他方式获得的知识、人生感悟所不能比的。因此说,读一本小说所获得的知识和感受,远比看一部电视剧丰富。可以说一百个导演对于同一本书,可以拍一百部不同的电视剧。这就是看电视剧和读书的差别。在没有电视和网络的时代,读书是很多文化人的精神寄托。因为他们知道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见读书是多么重要。现在它仍然是这样,好读书的人和不好读书的人,将来的命运是不一样的。
二、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首先要学生充分认识阅读的意义,阅读可以改变一个人素质中最重要的东西,像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内在气质和内涵。其次,可以利用名人读书的故事,激励学生的读书兴趣。召开流行书籍阅读研讨会,让大家畅所欲言,谈观点、谈看法,让没有读过的同学羡慕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可以让学生的读书生活变得更具体、丰富,有章可循,而不是无所适从,不知从何入手。在活动中学生更能获得读书收获的喜悦,进一步激发读书的兴趣。通过交流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欣赏作品的能力。
三、在兴趣的引导下自主阅读,培养欣赏能力
自主阅读是学生心甘情愿的,有感情投入的阅读,也叫欣赏的自觉。读书如果没有感情的投入,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读书是自己的事情,谁也代替不了。读书的过程是自己做阅读材料的主人的过程,是对作品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是把没有声音、没有色彩的一个个文字,在脑海中幻化成生动社会生活画面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个人对作品再创作的过程,也是通过作品进行精神享受的过程,这就是欣赏,欣赏的较高境界是共鸣,与作品中的人物共鸣。一个人如果对读书没有兴趣,没有情感的投入,这个过程是无法完成的。这也是一些学生对文章读不出美感的原因。经典作品往往是常读常新,这就是经典的魅力所在,有时一个人读了一篇经典作品,会受用终生,会影响他的一生。一个人的阅读欣赏能力的高低,与一个人读书的多少、社会阅历、知识面、价值观等有关联。因此,要提高阅读欣赏能力不但要多阅读,博览群书,开阔眼界,多掌握一些写作方面的理论、文艺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还要多接触社会,多观察社会生活,积累生活阅历,多了解文学史、艺术史,多去品评作品,让阅读欣赏能力在锻炼中提高。
总之,要提高现代中职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培养阅读兴趣,提高对阅读重要性的认识是关键,提高他们的兴趣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要引导他们认识现代信息手段的优与劣,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独特优势。进一步提高读好书的信心,积极投入到阅读中去,不断实践探索文学欣赏的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欣赏和能力,为自己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文学基础。
作者:吴瑞欣 单位:河南汝州平顶山外国语学校
文学欣赏论文:文学欣赏与文学创作的互动
人们可以通过文学作品进行思维的拓展,进一步领悟生活中的真谛。文学作品是人们了解世界,培养自身涵养和文明素质的有效途径。人们可以通过品味文学作品得到个人对人生价值的诠释,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享受。文学作品的创作是为了更好地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在呈现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需要接受专业学者和大众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这样能够有效地进行文学作品的赏析工作,是积极促进高质量文学作品创作的有力措施。本文针对文学欣赏和文学创作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的互动影响力。
一、文学欣赏的内涵
文学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集结了作者的智慧和情感,读者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本身,进行更深一步的体会,在阅读文学作品本身的基础上更深一步地理解和想象,提升阅读的乐趣和意义。文学作品的欣赏是有其固定步骤的,首先是在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前要充分地按照自己的理解能力进行文章的选择。选择的依据是个人的文化素养以及情感领悟能力。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选择,进行基本的欣赏阶段定位,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进一步想象和体会作者的心境。其次,在选择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时,要对自己所选择的文学作品报以热情。充分期待的心情能够激发对文学作品实质内容的更高要求,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并且提出文学作品中的优异之处和弊端。通过文学作品这个载体进行读者和作者的沟通联系,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丰富读者的精神感受,也能帮助作者传递自己的情感。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时的体会进行想象的发挥,提升自己阅读时刻的趣味性。作者则能通过文学作品进行有效的情感传递,在传递的过程中呈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共鸣。人类情感的交融是文学作品价值的较高体现。
二、文学创作的概念
文学作品的创作是一个伟大的精神价值创作过程,是作者精神和情感的有力体现,向读者传递思想的过程中,完成文学和灵魂的交换。文学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要积极地融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完成的艺术形象的塑造。通过具有感染力的文学叙述能力进行感人的传播,能够完善作者头脑中的思想,进而进行作品形象的创作,进而塑造作者的独特思维建立。文学创作具有它的文学特点,首先是整个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是具有变化性的。在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中,作者的思绪会伴随时间、环境,以及周遭人的情绪等诸多原因而产生改变,或者是出现思维上的灵感,在创作的过程中出现的特点都是具有文学创作艺术性的。文学作品的创作者都具有自身的创作周期,在创作的周期里能够满足自己的创作灵感进行文章的想象和发挥,但是文章中还包含着深刻的情感诠释和意义哲理。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作者能够从贴合实际的故事引导角度出发,在创作的过程中添加艺术的创作和想象能力,从而进行深度的情感渲染,在复杂的情感诠释中,进行逻辑和文学思维的融合。
三、文学欣赏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文学创作是文学欣赏的基础,文学欣赏推动文学创作的进展,两者共同进步。文学作品的创作加速了文学欣赏的诞生,为了能够进行文学作品的品鉴,文学欣赏的方式被大众慢慢地所接受,在接受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欣赏体系,促使文学作品更具有艺术价值,并且在保留原有文学构架的同时又增添了文学内涵,促进大众的接受能力和阅读价值。运用文学欣赏的方式进行文学创作的延续和发展,利用文学欣赏的方式帮助文学创作提供动力,使文学创作更加完善和,在充分表达文章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进行文学灵感的创造,体现文学内涵和价值。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是通过文学欣赏的过程被有效传播的,文学作品中的内容能够成为树立读者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者,通过正确的文学作品指导,能够让读者在领会作者文章本意的同时,深刻品位文章中的社会教育意义。
在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不断地完善文学作品的质量,能够有效地提升文学作品的欣赏价值。作者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能够运用适当的词汇来表达自己创作的思路和感情,是非常具有生活含义和社会意义的。的文学作品具有极高的社会指导意义,高质量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够提升国民的认知能力,还能够充分地提升国民的阅读素质。文学欣赏的作用就是能够促进和推动文学作品的再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体验;通过对文章中故事性的解读,帮助学生对社会生活指导思想的理解。文学作品的创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会受到读者的影响,一般作者都会根据读者的心理需求进行文学作品的内容创作,虽然不是的指导中心思想,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作者的选材和主旨的表达。
实际的生活感受是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的重点,贴合实际生活的创作更能够吸引读者。想象力的丰富直接决定了文学作品和文学欣赏的研究价值,更加非凡的体验感受可以促进文学作品的艺术色彩。文学创作能够激发文学欣赏的发展,文学欣赏能够促进文学创作的艺术价值。文学欣赏和文学创作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作用能力。
作者:徐鹏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农业干部中等专业学校
文学欣赏论文:高职生文学欣赏能力提高
一、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文学欣赏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他们的人文修养,使他们通过阅读的文学作品,达到陶冶情操、开阔视野的目的,正确处理好人生道路上可能遭遇的各种困惑,能够有效地借鉴古人成功的经验,为我所用,少走弯路。然而由于读者所处的时代、个人的文学修养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会使他们在同一阅读活动中,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评述,会影响他们做出正确的判断。高职学生有很多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充分利用课堂,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目的是首先要关注的。《文学欣赏》教材由教师自己参与编写,这样能够充分利用教材去影响学生,教材所选篇目大多是文质兼备的好文章,兼有可读性、思想性和审美性。教师可以利用教材积极引导学生从这些美文中汲取营养,并不断丰富发展学生自身的文化素质,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营造一种能让学生全身心参与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使文学欣赏变成学生自己要欣赏、想欣赏、能欣赏的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积累的物质财富已让很多90后的青年学生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他们普遍重物质,轻精神;重结果,轻过程;重眼前利益,缺乏理想和信仰,对金钱物质有一种近乎固执的追逐,更甚者则沉迷于其中,尚不自知,长此以往后患无穷。只有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引导他们从文学欣赏中汲取营养,提升综合素质。鲁迅先生曾经很经典地指出:对于《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可见同样一部作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再比如《长恨歌》,有人认为是讽喻唐玄宗的荒淫误国,为后来的统治者提出忠告,有人则感受到了一段感人至深、至情至性的纯真爱情,也有人把《长恨歌》看成是白居易对自身爱情经历的演绎,借以寄托诗人对自己美好初恋的刻骨记忆,这就是文学欣赏的无穷魅力。
二、把课堂作为培养提高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主阵地
在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时,一定要教育他们端正文学欣赏的态度,站在正确的立场上,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去鉴赏文学作品,只有如此,学生才能辨别文学作品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作品作出正确的评价,也才能通过文学欣赏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和高尚的情操,增强学生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产品消极影响的能力。
1.用活用好《文学欣赏》教材,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教材是根本。从2007年启动语文课程改革以来,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大胆探索新的时期高职语文教育的新思路,从教材编写入手,结合学校艺术专业生占主导的实际情况,为使语文教学更好地为专业学习服务,可以尝试对传统大学语文做些突破,把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审美性目标交由“文学欣赏”这门课程来完成,这样做的好处是能使语文教学与专业学习联系更紧密,学生在学习时也更加主动积极,学习效率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好的教材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沃土,充分了解挖掘教材选文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在教学中灵活使用,不按部就班,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使用教材的程序,选文的顺序、数量、详略、主次在不同专业的教学班级中,尽可能做到有的放矢,真正做到文化课为专业课夯实基础,避免了大众套餐。这样做能使教材真正被灵活地利用起来,发挥它教书育人的作用。
2.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近几年,高职学院的生源之争愈演愈烈,其直接后果是招来的学生素质普遍下降,各院校为争夺有限的生源,只有降低入学门槛,才能基本满足学校的生源基数。因此,招进来的学生普遍文化底子不厚,尤其是像以艺术生为主的学校,高考100多分的占绝大多数,许多学生正是因为高考失利,上不了本科,甚至连一些热点地区的专科也上不上,才选择在省内的高职院校就读。这些学生上课普遍积极性不高,注意力不能集中,上课不能进入状态,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学欣赏这门课程所选篇目大都是文质兼备的作品,其人文性、艺术性之强,需要教师有驾驭语言的高超技巧,通过教师的寥寥数语,画龙点睛的点拨,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作品的意境,渐入文学欣赏的佳境。有经验的教师会运用巧妙的提问、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带动学生积极思考,常常通过形象的想象,把学生引入作品的情境中。组织好学生的注意,利用学生的兴趣和兴奋阀,乘势而发,从心理上读懂学生的心语,能够抓住学生的心,这样组织教学,往往能事半功倍。比如采取讨论式教学,针对人物形象或作品主题存在分歧的观点可以设计一些争论的题目,组织学生思考、质疑、探讨和交流。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所谓教学相长,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再精彩的教学对学生而言都是有距离的,文学欣赏讲究“入乎其内”,不能把学生带入到课堂上来,是不会受到学生欢迎的。在讲小说欣赏这一节时,讲到鲁迅的《伤逝》,可以先告诉学生《伤逝》是鲁迅一生中反映青年知识分子爱情婚姻观的一部小说,它取材于鲁迅与许广平的爱情经历,故事的主要情节都应是鲁迅的亲身体验,所以《伤逝》这篇小说才能如此真实可信,尤其是刻画涓生的心理活动时更显细腻,深入人物的内心,直抵人物的灵魂深处,其感染力是显而易见的,结合介绍鲁迅的家庭、婚姻和爱情,然后要求学生去仔细阅读小说全文,并思考一个问题:造成子君涓生的爱情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任务布置完毕,学生的求知兴趣基本都被调动起来了,在看完了全文之后,很快就有学生主动要求发言,而且在学生中自然形成了两个阵营。一方认为社会环境是造成子君涓生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其理由有:①民国时期,封建思想仍然盛行,像子君这种自由恋爱则被视为新潮,要被当做怪物来围观;②生存环境恶劣,房东小官太太与子君的暗斗,教育局长公子之流对涓生的孤立,涓生伯父的幼年同窗对子君之死的冷漠,子君的胞叔对子君的专制;③涓生的去职失业彻底将这温馨小家庭的安宁打破了,面对生计,子君赖以维系的油鸡成了肴馔,宠物“阿随”也被涓生残忍抛弃;④“冬季火炉就要成为很大的问题”,浪漫的爱情终究敌不过现实的柴米油盐,无法否认正是贫困加速了二人爱情的毁灭。另一方则认为人物自身的性格缺陷才是导致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其理由有:①涓生和子君貌合神离,涓生有思想、有主见、有远大的理想,而子君单纯幼稚,对爱情的永恒盲目乐观,加之无远大追求,爱情成为生活的全部;②涓生对子君的爱,只是因为子君的勇敢,涓生本自私怯弱,虽有远大理想,却无力挣脱现实环境的桎梏,而子君对涓生的爱,只是急于摆脱叔父的专制,而一时迷了心窍,二人的爱不能不说是一个性格互补的结果;③涓生虚伪,善于伪装,子君则单纯坦诚,如子君为其宠物狗取名阿随,征求涓生意见时,涓生只虚伪地应付子君而非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可怕的掩盖才是导致二人关系迅速破裂的原因;④子君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资本和能力,在经济上依附于涓生,而涓生的自私怯弱虚伪又岂是子君所能终生依靠?⑤善良的子君不可能是虚伪自私的涓生的真爱,是子君的善良和涓生的虚伪葬送了二人的爱情。双方论辩的结果虽然是胜负难辨,但学生是从中找到了快乐,尝到了文学欣赏的乐趣。电教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现代社会又是一个网络时代,文学欣赏教学活动也必须运用这一科学的教学手段,传统的黑板演示被现代多媒体取代,学生在愉悦中轻松学习,而能事半功倍。如在向学生介绍苏轼生平和《定风波》的写作背景时,通过播放《百家讲坛》中的《大难临头》让学生了解诗人被贬黄州团练副使的来龙去脉,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增强了作品的感知性,更有助于理解作品的主旨内涵,使学生在对诗人达观个性、旷达襟怀的激赏中,潜移默化中收到润物无声之效,达到了思想教育、文化影响的目的。
3.教学中引入比较欣赏法。为了改变单一的欣赏模式,尝试在课堂中引入比较欣赏法教学,同类作品可以比较,不同作家作品也可以比较,如同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就具有可比性。李商隐和杜牧同样生活在晚唐的政治环境,同样怀才不遇、仕途坎坷,他们的诗作同样充满着盛世末日的伤感颓废,但二者还是存在区别,因此在讲授李商隐的《无题》时就有意去和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作比较,从诗人生平到作品立意、表现手法、艺术成就等各方面展开对比,让学生更好地明白李商隐是如何成为晚唐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终其一生穷困潦倒、抑郁早亡,而杜牧虽也为理想抱负不得实现而抱憾终生,然其出身高贵、恃才自负,又更有多年主政一方的经历,使他自认为在政治上还是有所为,尽管诗人的一生也是难展其才,但还是可以从他的《九日齐山登高》中感受到诗人偶尔小小的得意忘怀和“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的豪迈气概,而在李商隐的《无题》中却只能听到诗人那一声“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的绝望叹息,像这种在比较欣赏中得到的信息,远比单一的阅读要深刻得多,丰富得多。
三、培养提高学生文学欣赏能力要向课外延伸
要持续地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仅靠课内的讲和练是不够的,实践证明把文学欣赏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向课外延伸,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教师只需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博览群书,徜徉于书海,这样学生既可以在课外去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又可以知道读什么书,怎样去读,其探究的欲望定会倍增。为此,如定期开办相关讲座,如美学须知、文学评论、诗词欣赏、名著快读等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修养,拓其视野,高其品位,强其能力,再佐以社会调查,在深入生活感悟生活中逐渐把学生引入到文学欣赏的圣殿,使之渐入佳境,尽兴畅游。
作者:彭圣珠 单位: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