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民族文化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民族文化论文: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文化论文
一、民族音乐启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知
民族音乐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共同创造的音乐文化,它是劳动人民对生活的感情表达,通过此种方式表达出自己的心声和愿望,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乡土气息,由于贴近劳动人民的生活,所以为他们所接受和喜爱。中华民族音乐作为民族精神的支撑,激励着国人在民族文化的指引下坚强前行,已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在音乐教育中,向中小学生讲解和传授民族音乐的过程实质就是对民族文化进行宣扬的过程,也是让小学生对它认知的过程。例如,现在我们在音乐课中,安排有“民族文化”主题,向学生介绍中国各地的民歌,为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提供了平台。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和效率,学唱前可以让学生了解这首歌的社会背景、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及相关的一些有趣的故事。如唱《茉莉花》时,我就先向学生介绍其委婉中带着刚劲、细腻中含着激情、飘动中蕴含坚定,似乎向世人诉说:《茉莉花》的故乡———古老的中国正在阔步向前,让学生在歌唱时更能体会此民歌的独特魅力。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域都有各自独特的绚丽文化,通过不同的民族音乐让学生感受各个地域丰富多彩的文化。此外,我国民族音乐中还包括一些传统的民族乐器,如琵琶、唢呐、笛子、胡琴、笙等,小学音乐课中,加强对这些我国民族声乐知识的讲解和演奏,对于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民族音乐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
在我们的民族音乐中,蕴藏着民族气魄、民族气概、民族感情等,它凝结了各族人民的智慧。民族音乐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对于中小学生有着一系列积极意义,它促使中小学生在坚韧顽强、自信向上的民族精神的指引下燃起爱国情怀,在青少年时期增强自身的民族意识。当前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应将民族音乐和民族精神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民族精神的魅力,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如在演唱《黄河大合唱》时,可以通过讲解、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如临其境般感受到船夫们与大风大浪搏斗的激烈场面,感受到我国人民艰苦顽强的精神;在演奏《狼牙山五壮士》时,先通过电影片段给学生还原一个当时的情景,让学生在演奏时,用自己的真情去演绎出五壮士英勇善战、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节,从内心深处表达对先烈们的敬意。总之,在民族音乐的学习中,要让学生从内心觉得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让学生从这其中深刻体会到一种无法抗拒的中华民族精神;理解歌曲中所包含的中国华夏儿女的民族感情,让学生自己去认识作品的内涵;在音乐作品的学习中,让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学习我国中华儿女视死如归、前赴后继、英勇顽强、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将音乐作品与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强学生向先人学习的动力,使之怀有拼搏向上、不怕困难、热爱祖国的坚定信念,让他们具有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三、民族音乐树立学生积极的人生观
当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显得更加频繁,在教育学生汲取他国文化元素的时候,也会被一些不良因素干扰,让他们无法分辨“好”与“坏”,不能积极有效地对待周围的事物,缺乏正确的人生观。我国民族音乐以其丰富的内涵被认为可以“正身行”。因为高尚优美的音乐蕴含着一定的高尚情操和情怀,它独特的声情并茂艺术形式对于塑造小学生的灵魂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能够对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升华的作用,对学生的心灵起到净化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还能够让他们具有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此外还能够提高他们对“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的分辨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此外,高尚的音乐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塑造良好的性格和陶冶高尚的情感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生《我的祖国》这首歌曲时,通过独唱、混声合唱、男生合唱、女声合唱等多种演唱方式,去表达出气势磅礴、展现出我们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精神,流露出爱国主义的光辉形象,给人一种向往真善美、战胜苦难的信心和力量。让民族音乐以其超强的正能量去感染学生,让他们产生一种正义的、高尚的、积极向上的情感,充满了对人生美好的向往,对生活和整个世界充满了挚爱,增强自己为之不懈奋斗的力量。
四、结语
如今,新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已经明确指出,小学生需要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这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传承和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各大高校和美体已开始重视这一问题,众多社会学者也呼吁社会要给民族音乐更大的支持和发展。但是普通基础音乐教育才是民族音乐发展的基石,所以,发展民族音乐,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应从小学基础音乐教育做起。
民族文化论文:民族文化与中国企业文化发展之我见论文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将民族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才能创造出企业文化的品牌,才能显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才能展现企业文化的生机和活力。人们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诚如是也。
一、对文化及民族文化的理解
要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就必须先从解读“文化”的含义入手。从汉语的角度来看,我国《周易》曾载:“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天文,是指天道,即自然规律;人文则是指人伦社会规范,即指“以文教化”。后来,“文化”一词一般是指“以文教化”。从西方语言的系统来看,“文化”一词,最早源于拉丁文“Cultura”,意指耕作、培育、教育等。其实,“文化”的实质性含义应是“人类化”。这是随着19世纪中叶民族学和人类学的发展而逐步明确的。其代表人物就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B·Tylor),他于1871年曾对“文化”一词作过这样的表述:“文化就其广泛的民族意义来说,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任何其他能力的和习惯的复合体。”这里,他首次把文化与民族联系在一起。由此可以看出民族文化的发端。
可以说,文化是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与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是一个民族的整个生活方式,它包括了人类通过学习获得的法律、文字、艺术、语言及其创造和传承的信仰、价值、道德、风尚等。
当然,文化就其概念而言,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包含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包括了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关于广义的文化结构,可以进行多种分类,譬如把文化分成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即二元结构说;有将其分为物态文化、关系文化与心态文化的三元结构说;也有将其分为智能文化、物质文化、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四元结构说等。
单讲三元结构说吧。物态文化,亦称物质文化,它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物态文化的内容较多,包括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园林文化、日用器物文化、舟车交通文化等。它反映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
关系文化,包括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两个方面。所谓制度文化,是指人类在其社会实践及社会生活中所组建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的文化层,包括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庭制度等。所谓行为文化,是指人类在人际交往中以礼仪、风俗、习惯等形态出现的行为方式。因此,行为文化更多地活跃在各种社会风尚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心态文化,即精神文化或社会意识,包括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它是由人类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主体因素构成的心态文化,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狭义的文化,则专指知识和信仰的有组织的系统。它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精神文化的总和。实际上,它也属于心态文化的范围。当然,人们通常所讲的文化,一般都是指狭义的文化,亦即单指人类的精神文化。
需要指出的是,人类社会目前对于文化的认识和对文化概念的表述,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仍然处在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之中。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一个民族的人们长期共同生产生活的产物,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发展和延续的重要因素。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该民族智慧的结晶,体现了该民族的精神,是构成该民族的重要标志。文化对民族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了解一个民族,就要首先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尊重一个民族,也应当首先尊重这个民族的文化;发展一个民族,更要发展这个民族的文化。
二、民族文化必须与企业文化相结合
在物质文化生产中,民族文化必须与企业文化相结合,才能创出企业文化的品牌,才能显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才能展现企业文化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企业文化必须突出民族文化之特色,这是毋庸置疑的。[1]
就以民族服饰文化来讲,人们早期的服饰文化先后经历了文身(纹面)、草裙及遮羞物、兽皮及披风、批毡与贯头衣、交领(或称大领)衣、大襟衣等演变过程。现在,服饰加工已成为企业文化中最富有文化韵味的一种企业。因为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服饰文化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审美要求的核心实际上是对文化的品味。
(一)民族服饰具有族徽作用
服饰文化本身就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如传统服饰的族徽作用。这种族徽的作用,已超出了服饰本身的御寒、护身及其审美功能,是一种与民族心理素质密切相联的特殊功能。民族服饰对于群体的作用,很重要的一条是凝聚其族人的精神,吸引其族人心理的向心力,以形成其民族集团的团结、统一、秩序,增强其集体为生存而拼搏的战斗力。也就是说,民族传统服饰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功能,就在于它对于族人的凝聚力,这就是我们所讲的族徽的作用。任何一种传统的民族服饰,都是一种标志,对外用以区别于其他民族;而在本民族内部,则是相互体认的旗帜,是结成整体的可视性、可观性较强的纽带。
在我国各民族中,传统服饰的族徽作用是非常突出的,它往往通过不同的服饰款式、五花八门的头饰与首饰、装饰工艺或各种典型的花纹图案等表现出来。各具特色的传统服饰早已同各自的民族形象融为一体,成为一个民族的重要的形象特征。甚至可以说,民族服饰是各民族穿在身上的名片。如蒙古族的蒙古袍与蒙古靴,满族的旗袍、大头翅与高底鞋,朝鲜族的交领短衣和长裙,鄂温克族与鄂伦春族的狍皮衣,赫哲族的鱼皮衣,维吾尔族的袷袢与绣花帽,回族的白帽,哈萨克族的白色男毡帽与缀羽毛的女帽,苗族的交领绣花衣、百褶裙与花披肩,彝族的批毡、披衫与宽脚裤,藏族的藏袍与氆氇围腰,纳西族的“披星戴月”披肩,景颇族的织花长筒裙,黎族的对襟长衣、织锦筒裙,傈僳族的珍珠帽等等,都成了各民族的鲜明标志。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各民族的典型服饰已经有所改变或正在改变,但传统的东西已经给人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已经为人们所认同。所以,现在如果要发掘或弘扬民族服饰文化,就必须要将传统的民族服饰文化与人们的现代审美理念相结合,才能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创出崭新的时代品牌。
(二)民族服饰是写在民族身上的历史
有些民族的传统服饰上所反映出来的图案往往是对历史上重大事件或重大历史变迁的一种朦胧记忆。特别是那些没有本民族文字的民族,其传统服饰上的许多图案则被称为“无字史书”。如不少苗族的传统图案就反映了苗族历史上的大迁徙。以贵州赫章、水城、威宁一带的苗族为例,他们不论男女都佩戴花披肩,披肩上或挑或织,均装饰着各种精致的几何图案。据传说,这些图案是其先民为纪念迁徙前故乡的田园、树木等而留下来的。而妇女蜡染麻布裙上段的红、黑两条花纹,则象征天地,中部三圈黄、蓝、绿色条纹,则代表黄河、长江和平原。四川南部的古蔺、叙永、筠连一带的苗族女裙上,也有黄河、长江一类的装饰纹样。这些,无疑都是古代先民在大迁徙时留在人们观念中的痕迹。在滇南哈尼族的支系叶车中,女青年均戴尖顶白巾;少女梳12条长辫;15岁前将发辫挽成一个发髻盘在头顶。这12条辫子表示古代先民在部落战争中突围时的12条路线。而头上的尖顶白巾则是当时为躲避追杀而用来遮脸的伪装物。当然,并不是所有民族的传统服饰都有类似的图案。这种典型的图案 只保留在为数不多的民族之中。但是,它却能从某个方面揭示出民族服饰文化的史学价值,甚至能为民族的发展变迁提供某种佐证。
(三)民族服饰是穿在民族身上的艺术
传统民族服饰往往也被人们称为是穿在民族身上的工艺美术,是人类最早的装饰艺术之一。同时,它也是综合性的装饰艺术。据考古学家考证推断,北京山顶洞人就知道戴项链装饰自己了。远在五千年的新石器时期,我国远古人就有了戴手镯的习俗。目前已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的手镯,有石、玉、陶、蚌、牙、骨等多种,还有骨及玉质指环等。河南偃师二里头还出土了四千年前的绿松石项链。可见,人类早期的装饰艺术,多半与服饰有关。人类美化世界的及时步可能首先就是从自身的装饰开始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与服饰艺术相关的工艺美术,发展成了独立的艺术门类,如刺绣、挑花、蜡染、织锦、玉雕、银器等,大都是从服饰艺术派生出来的。有些地区的剪纸,也是用绣花底样。这说明,剪纸艺术与服饰艺术也有着某种渊源关系。应该说,我国民族地区的各种传统服饰文化,给人们展示的是一个绚丽多姿、熠熠生辉的艺术世界。它也为现代艺术家、企业家们美化生活、进行艺术创作、加工、创造财富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源泉。而现代社会的人们,也开始认识到服饰文化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值得注意的是,当今世界上越是现代化程度高的国家,越是喜爱传统的、民族的、民间的东西。所以,我国的传统民族服饰文化艺术,在国外受到了异乎寻常的欢迎和赞赏。如以苗族挑花能手王朝珍、蜡染高手杨金秀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家的许多作品,都已走出国门,受到世界各地艺术家们的青睐。还有许多少数民族艺术家也不断到国外去传艺。
三、应用战略眼光看待民族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在如何看待民族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时,无疑应有战略的眼光。具体到服饰文化上,不仅要在深刻认识我国民族服饰文化丰富内涵的同时,还要用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来看待我国民族服饰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发展的价值及其意义。因为服饰是人类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精神文化的载体,是人类审美观念在服饰文化上的外化形式。古代服饰是人们了解古代物质与精神文化的一面镜子或窗口。但是,由于古代服饰本身大都是以麻布、绸缎、兽皮等一类不易长久保存的材料为原料的,所以能够保存至今的就非常少见。尤其是历代的民间服饰,能够保存下来的就更难。人类服饰从简到繁的各个发展阶段,各种形态的服饰几乎都可以在现代各民族地区流行的传统民族服饰中找到其相对应的款式。如有人将古代楚人的服饰同现代苗族的传统服饰作了对比,认为现代盛行在黔东南一带的右衽大领衣同考古发现的楚人上装基本形态相同。在传统服饰的制作方法上,楚人与苗族均保持着较原始的“缝合型”特征。再如,东北地区的朝鲜族传统女装,在很大程度上,则保留了我国唐代女装的鲜明特点。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不论哪个国家或哪个民族,在其服饰文化上都有许多共同的特点。特别是在服饰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上,更是有着许多共同的规律可循。而流行在我国各民族中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恰好从人类学、民族学的视角向人们揭示并展示了人类服饰文化的发展脉络及早期形态与功能等,使我们能够更清楚地窥见到人类从山顶洞人到近代以来的近两万年间的民族服饰的主要类型及其演变。可以说,我国各民族地区保存了当今世界上最完整、最丰富、最珍贵的民族服饰文化发展史的活资料。它为我们进一步认识、研究、开发、利用民族服饰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无论是精美的刺绣作品、蜡染作品或各种织锦等,都是各民族数千年来传统文化的积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技艺。这些艺术品能给人们带来一种古雅、质朴的美感,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得到放松和休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很多艺术家从传统的民族服饰文化艺术中吸取营养和灵感,并进行某种改革或创新的尝试,推陈出新,赋予它以新的生机和活力,使传统服饰文化艺术业,从原来狭小的空间里解放出来,运用到美化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直接为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服务。譬如,有的设计出蜡染壁挂、蜡染与扎染时装。有不少风格独特的民族图案,被成功地运用到现在流行的各种纺织品之中,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有些来自民族地区的某些古老的服装款式,如旗袍、百褶裙、宽腿裤等,也被服装设计师们巧妙地用于时装设计上,打破了都市时装款式单调、呆板的缺陷。也有的通过现代设计师的手,把原来只属于某一个民族的服饰文化艺术,变成了全社会、全民族甚至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在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传统文化的领地日益缩小。而作为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服饰文化的艺术价值却越来越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为进一步适应人们快节奏、高效率的现代生活,人们不再愿意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服饰的加工制作上面。各种简洁、轻便、舒适、美观的时装应运而生。这种现代服饰,打破了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格局,用现代化手段成批生产出来,使整个社会甚至整个世界都连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大的服装市场。从前表现在传统民族服饰上的种种个性,诸如丰富多彩的款式、色彩纷呈的图案及各具特色的穿着习俗等,都在迅速地淡化或部分地消失。与此同时,我国民族传统服饰加工业作为我国企业文化的一种形式,正以万紫千红、方兴未艾、生机勃勃的态势展现在世人面前,前景看好,令人鼓舞。
因此,将民族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用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来开拓民族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的新途径、新品种,是民族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的未来发展之路。本文以民族服饰文化如何与企业文化相结合的见解,只是如何将民族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之一例。还是人们常说的那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只有将民族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才能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才能将企业文化发扬光大,才能实现民族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双赢
民族文化论文:民族文化基础包装设计论文
一、民族文化和审美意境的比较
禅宗传入日本后,在以幕府为首的武士支持下得到相当大的发展。日本的信徒认为禅宗的一些宗教特质符合武士的精神准则。而武士的精神准则与又与日本本土的神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武士精神准则与禅宗思想的融合,产生出一种被称为“纯粹”的美学意境,因此,可以看出,日本的禅宗受本土传统思想影响,呈现出不同于中国的美学意境:与武士的精神准则相结合所产生出的“纯粹”之境;以“寂”为情感基础、注重无常的悲伤情绪,呈现幽玄的空寂和风雅的闲寂之美。这些审美意蕴均具有禅意,讲求韵味和余情,体现出自然中有妙谛、简易中含深趣的审美特色。总之,中国的包装设计整体上追求和谐的美学意境,而日本包装设计则更追求“纯粹”的美学意境。
二、图案的比较
中国包装上的传统图案一般较为具象且含有寓意。如,蟠桃象征长寿,牡丹象征富贵、幸福,等等,人们利用包装图案表达各种各样的美好祝福。中日两国的传统图案中有许多共同的题材,但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大不同。中国传统图案多呈连绵回旋之势,喜用曲线,在纹样的组合上也多追求饱满、充实。这种形式结构更能表现气韵生动的审美意境。雷圭元先生曾谈道:“中国图案构成上哪些是中国自己的民族特色?当我看到了出土文物中有不少彩陶纺轮,上面有着最原始的图案格局,很显著的一类是相反相成的太极图形或两个太极图形相交的形,这一类的构图一直流传到近代的民间剪纸、民间挑花的图案格局中,真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形成了中国图案自己的民族风格。”如,旋涡形图案造型使画面的内在结构保持平衡,使一切对立、复杂的形态在和谐、平衡中展现出内聚力和向心力,体现了和谐之美。日本传统纹样一开始受中国绘画的影响较大,到了近代,更多地借鉴了西洋画风的表现特征。其纹样中的线纤细、优美;色彩喜欢运用白、青、晕色等朦胧、清淡之色;构图多视点,这些形成了优美、装饰化的艺术表现特征。另外,日本的传统纹样有明显的几何化、秩序化的归纳痕迹,特别是家纹。从时间上看,家纹起源于平安时代,开始是家族的标志,被装饰在贵族的车、家具、服装上。进入武士社会之后,原来仅为贵族拥有的家纹在武士间迅速普及,且外形变得简单明了,以便在战场上更好地区分敌我。到江户时代,寻常百姓也可以印制自己的家纹,这一时期的家纹左右对称的样式和圆形边框的加入明显增多。很多家纹成为衣服布料、包装上的图案,从而走进了千家万户,可以说家纹为日本现代包装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两者相比,中国的图案纹样自由、随意、灵动,日本的图案纹样则细腻、工整,有几何化的简约特色。
三、文字的比较
在包装设计中,文字一方面能传递商品信息,另一方面能进一步美化商品。文字的书写形式和排列组合能直接影响画面的整体效果。其中,书法文字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能够充分体现商品的地域文化特色。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曾提出“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可见中国传统书法艺术讲究和而不同,追求多样统一,强调书法应求异求变:优美的线条、丰富的笔锋、平衡的构图,在多样变化的笔画中考量着平衡,总体上产生自然随意、出神入化的和谐之美。中国的包装设计在字体设计中常结合书法,借鉴其风格和韵味,引进书法艺术的点画线条、结字、布白手段,通过对比、均衡、韵律等手段营造或气势奔放或笔墨飞溅或苍劲有力的形态,产生气韵生动的意境美。这样,既增强了包装字体设计的韵味,又使包装设计具有现代感。中国书法传到日本之后,日本人在汉字的基础上进行取舍,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书法艺术形式。日本包装设计常用“墨象派”“勘亭流”,以及由平假名、片假名演化而来的书法字体。文字的排列组合也有所突破,如,日本片假名与汉字排列、与英文排列等,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为画面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中日两国包装设计的文字设计各具特色,均能让人感受到本国传统文化的神韵。
四、色彩的比较
色彩作为一种设计语言,在包装设计中是一个重要的表现要素。色彩具有视觉冲击力,同时,又极易引起人的情感反应与变化,是宣传商品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体现了民族文化心理。中国人的色彩观从单色崇拜,或丹红无比或青碧异常,发展到五彩彰施:青、黄、赤、白、黑。这些颜色相互混合又能形成千万种色彩,形成了具有浓郁传统文化特色的五色体系。五色体系的形成与中国哲学思想中的阴阳五行学说密切相关,木青、火赤、土黄、金白、水黑,五色构成了中国最基本的色彩组台。鲁道夫•阿恩海姆说:“色彩能够表现情感,这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使传统色彩具有了一定的固有属性特征。如,黄色代表着高贵、、财富、奢华;红色历来是喜庆的象征色,每逢婚礼、庆典、佳节等场合必会见到红色;等等。色彩已不仅仅是色彩,更包含了传统色彩文化的象征性、寓意性和吉祥观念。中国的色彩观整体上彰显出个体生命的活力与意义,大气醒目,表现出一种自然灵动的活泼生气,体现出生命本应具有的生生不息、活泼洒脱的特质。日本美学崇尚自然之美,它的美常表现出闲寂、沉静等状态,如草木枯荣、落花流水等,这是日本传统美的主要形态。正因为如此,复色在日本的包装上得到广泛运用,特别是那种雅致柔和的色感,日本包装的色彩设计往往拒绝华丽和繁缛,追求清、净、淡、雅的艺术境界。这两种色彩体系不分优劣,设计师只要将现代的美学元素与传统色彩文化和谐地糅合在一起,相信就能设计出的,既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又融入传统文化内涵的包装。
五、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包装设计的风格日趋多元化,用现代手法演绎传统元素已成为一种潮流。在东方文化氛围中,中日两国设计师需要相互借鉴、共同努力,从而做到既能体现现代包装设计的潮流趋势,又能折射出自身民族文化的特点和审美追求,在各自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包装设计水平。
作者:程莹佳 单位: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民族文化论文:民族文化旅游海报设计论文
一、传统艺术元素
传统文化艺术是拥有蕴涵富足的宝藏,它所蕴含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审美角度、立异精神和艺术作品都对现代海报设计有着深刻的启示与借鉴作用。中国富含深厚的文化特性决定了现代海报设计独特的东方文化韵味,也形成了大量具备东方神韵的海报设计元素,这些元素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早已渗透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元素运用在旅游海报设计中就可以被更多的人所认可,由于在中国这个特定的区域里,这些具有深刻涵义的传统文化也只是自己本民族的人们才能理解读懂。在现代旅游海报设计作品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浓浓的传统中国味。如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人们对中国红的喜爱、对祥云、龙图腾的认可等等。的传统艺术丰富我们视觉艺术语言,是我们探索和发现新的视觉语言、创新视觉文化的源头。首先,确定“天人合一”的审美标准。“天人合一”思想在自然观上强调的“浑然天成”“物我为一”。这样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世界观造就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统一性、辩证性、因果循环的整体思维方式,强调事物各方面辩证统一和相辅相成,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观念。将这种特殊的思维方式,运用到艺术创作当中,则形成了中国当下特有的审美习惯和美学标准。同样,“天人合一”的抽象观念并没有停留在哲学的理念中,也渗透到我国古代旅游文化观念中,强调在旅游过程当中不光注重山水的自然特征,更多在意的是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境界。晋代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反映出来的归依自然、物我两忘的境界,正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因此,旅游海报设计要根植于传统艺术精华的土壤中,把设计思维糅合到中华民族传统的自然观、哲学、思维方式中,取得意想不到的审美效果。其次,追求“发于天然”的艺术造诣。唐代张璪则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意在把绘画艺术融入自然中,以自然为师,结合创作者心理情感,并将情感与写实融合在一起,两者交融呈现出好的作品。这种追求“发于天然”的艺术精神反映在旅游海报设计中,则更多的是强调人们通过海报视觉符号而达到身临其境、置身其中的感受和体验,缩短游客和旅游地之间的空间和心理距离。再次,符合“美善统一”的价值规范。“美”与“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因此产生的传统审美形态就必定带着极高的道德意识。也就是说,艺术作品不但是视觉刺激的产物,也是社会价值规范的产物,包涵了人对自然生命欲求和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松竹梅象征友请与坚贞,大象宝瓶象征太平吉祥,石榴桂圆象征多子多福,仙鹤青松象征延年益寿等等,它都表达了人们求美求善的和谐愿望。因此,旅游海报设计不仅要表现旅游景区美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而且不能脱离人们的审美标准和道德规范。孔子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君子比德”之说就是寓道德修养于旅游审美活动的突出表现,对旅游者的道德感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宗教文化元素
“宗教情感与艺术的审美情感存在一定的差别,宗教中的如痴如狂的崇拜、义无返顾的献身、惊心动魄的自残行为,往往是与个人的生活目的、人生的价值等道德观念直接相联,而艺术审美情感与道德观念的联系则是间接的。审美活动本身只诉诸人的感情,通过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认识,获得精神上的愉悦。”由此可以看出,宗教与艺术两种思惟方式在运用想象和幻想把握世界的过程中异曲同工,相互共存,异同结合,使它们在对世界的认知和反映中,形成了相互浸透、相互交融的现象,使宗教中融入了艺术元素,艺术中渗透着宗教因素。同时,宗教与艺术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本领与方法又是同根共源,相辅相成,都运用了丰富的思维方式。黑格尔在《美学》中说:“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而民间传说,图腾符号,原始歌舞、艺术与仪式等宗教活动同样使用了丰富的想象,并且较大程度的利用与发展了这种想象。丰富的联想和幻想,既是艺术思维的首要特征,也是宗教活动的主要方法。在现代社会当中,当宗教与旅游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时,旅游成了宗教传播、交流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宗教则成了旅游活动的重要动力和目的,宗教蕴涵富足的旅游资源,旅游则增进这一资源价值的完成,将其转变为现实的旅游产品。在漫漫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宗教造就了绚烂的精神文化和光鲜的物质文明,开辟了丰富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许多宗教文化的景区已成为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宗教文化资源与文明旅游行为充分结合,更好地宏扬传统宗教文化的精髓,尽显宗教规范人道德、净化人心灵、升华人境界的积极作用,更好地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宗教文化元素在现代旅游设计中的运用,首先要建立在对宗教理解的基础之上,而绝非的轻易挪用对某个图形符号。只有宗教思想与旅游海报设计语言结合,传达设计理念,才是宗教文化与旅游广告互动关系的体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宗教思想的逐步认识,使得宗教信仰中图腾符号的利用价值得到不断延展,虽然图腾的原始意义发生了本质的改变,但体现宗教意义的图腾符号或宗教传说也已成为某个宗教旅游的象征或标识,给现代旅游海报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如中国联通标志,选用的是源于佛教八宝题材的“盘长”造型,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之意,通过其文化的气息与亲和力来传递企业的精神理念。
三、民俗民风元素
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目的也向文化旅游发展,以展示民族地区风貌、弘扬民族文化的民族区域旅游愈来愈受到大家重视,地位日趋提升。一些具有民俗文化特点的旅游区将该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吸收并加以发展利用,开拓了通过旅游发展,开发宣传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通道。通过旅游开发,政府大力加强对当地民俗文化宣传的扶持,加强对旅游目的地的重视和保护,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参观,在资金和管理上的投入,将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和条件。如屈原故乡每一年端午节前后举办赛龙舟活动,已成为三峡地区主要的民俗文化旅游活动,并利用这一特殊性主题开拓其它更多的旅游活动。现在对旅游地的欣赏更多的人已经开始转向民俗文化的审美。春节期间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农村,关注那里的腰鼓、社火、庙会。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民族,因为生存讲条件、历史境遇的差异,构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民风,这是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一笔具有极高价值的民族旅游资源。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文化、民间传统、古老风俗的情景再现,更加迎合和丰富生活在现代多元文化社会中的人们的求新、求知、求同、寻根等心理满足感。民风民俗指那些突出表现每个民族特点和他们所居住地区的地方性特征的因素,从服饰、饮食、礼仪、节庆活动、婚丧嫁娶、文体娱乐、乡土工艺,到需要细心观察、深入体会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审美趣味等。在相应的旅游广告中应突出民俗文化元素,如刺绣、剪纸、年画等都是带有民俗特色的民间装饰风格的饰物,了解各个装饰饰物的特点、风格、寓意,就可采用其特征进行艺术提炼。以现代的审美意趣对已有造型和文化元素加以提取、改造和运用,使作品保存了传统艺术的神韵,带有鲜明地域特征,同时也更富有时代特色。面对日趋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旅游即将进入销售导向的营销主导时期,旅游海报在广告宣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把旅游海报作为跨文化交流的营销工具,进行系统的营销规划和运作,抓住民族文化传统视觉符号所蕴含的精神方式与审美内涵,汲取外来的思想意识、方法手段,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创作一批既具有民族化特色,又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旅游海报,不断推进民族地区旅游广告产业化进程,带动我国内陆开放的生动局面。
作者:张莉 单位:宁夏大学美术学院
民族文化论文:民族文化道德教育论文
一、道德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
从文化的本质上看,道德是人类的一种人文创造。这里说道德是一种人文创造主要是基于人类创造的道德较好地处理和维持了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人类社会中有着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道德就像一种粘合剂,改善着人类社会的各种关系。道德对人类社会的调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道德可以引导人们深刻地认识自身与外界。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以担负起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并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各种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自然生活。二是道德可以调节社会之中人们各种关系与矛盾。人类社会是一个群居社会,群居的人们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在这之中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各种矛盾,这些矛盾需要借助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特有形式,通过道德来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臻于完善与和谐。三是道德作为衡量社会关系中的善恶标准,可以促成个体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道德教育主要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和幸福等观念,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人。道德对人类社会的这些调节作用既显示了人类创造道德的智慧,也突显了道德本身的人文特征,道德是人类的一种人文创造。从文化的结构上看,道德是人类文化结构中的深层要素。道德是人们对事物所持的善恶、好坏、优劣的根本看法,在其本质层次上它是一种价值观。价值观是人类文化的深层要素,是人类文化的基础和核心。价值观念是行为规范的内在根据和理论基础,行为规范是价值观念的外在表现和必然要求。道德作为一种价值观,它是人类文化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克拉克洪指出,价值观最为重要,因为对人类各种族、民族文化而言,价值观念是其文化得以存在延续复制的核心因素,而价值观恰恰是道德的关键所在。对人类社会而言,人的发展是一种文化传承与延续,其核心是德性的培育与生成。道德作为道德主体在理性层次上对客观存在着的道德关系的一种自觉反映,是文化结构中的深层因素,是人类品性和人格的沉淀物。总体来说,道德不但本身是一种文化,而且道德更是文化结构中的深层因素、是文化的核心。
二、文化对道德教育具有决定意义
文化传统决定着道德教育的内容。道德作为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反映,受制于一定的生产关系和文化传统,有什么样的文化传统就有什么样的道德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及其价值体系是文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也即文化系统制约着道德教育的内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往往具有其不同道德观念和道德文化传统。从世界上看,世界不同民族因其文化背景差异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内容和道德精神。西方信仰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道德具有一种追求自由、博爱、民主、平等的道德原则,而又把这种道德归于上帝或神的启示。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其道德内核体现为“仁”,孔子说仁者爱人,中国传统文化决定了“仁”这一道德教育特定内容。所以古代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之说。世界各民族如此,一个国家内部各民族也如此。在一个国家内部由于各民族地域和生产生活差异,各民族内部形成了各自不同道德关系和道德内容。文化传统决定着人的思维方式。因为人是文化性的存在,语言、神话、宗教、伦理和艺术等文化样式既是少数民族理解和把握世界的方式,也是少数民族自身的生存方式。不同人类群体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是独特的,有时甚至让人难以理解。这不仅是因为某一群体把握世界和自身生存的方式与我们有别,更为根本的是这一人类群体在理解和把握世界中蕴含着不一样的思维方式。一般而言,一个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是相对定型的,并为这个文化群体共有。因此在道德教育中,需要深入教育对象的文化传统,把握教育对象及其群体的思维方式,只有深刻把握教育对象思维方式的特点,根据教育对象思维方式的特点采取有效的道德教育措施,才能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道德教育包含着道德知识的培养和道德情感的熏陶以及道德意志的磨练,因而贯穿着一定的思维形式与思维方法。在道德教育中,不能仅停留在对某一群体把握世界的方式及其自身生存方式的把握,更为重要的是要透过这些把握世界的方式对隐藏在这一方式背后的思维方式的理解。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实践活动方式是怎样的,人的思维方式大体也就是怎样的,个体的思维方式取决于个体所处的环境以及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道德教育需要深入教育对象文化之中,把握教育对象群体思维方式,才能有效地开展道德教育。文化传统决定着德育环境。一般来说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产生的法律、道德等社会意识形态及其社会风俗习惯,为人们设计出道德行为规范,形成道德环境,制约和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个体的道德品质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的。不同的文化传统形成了不同的道德教育环境。对少数民族来说,由于各自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风俗、风土人情和语言文化,其独特的文化环境影响着个体道德品质的生成。由于道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而道德教育环境又决定于一定的文化传统,因此道德教育必须植根于这种文化传统,深入文化传统内部才能把握住道德教育环境的特点以及影响环境的因素,以更有效地开展道德教育。文化传统决定着道德教育的方法。道德教育方法就是教育者在对受教育者开展道德教育过程中,为实现道德教育目标、传授道德教育内容所采用的与其相适应的方式和手段。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方法去达成,如果只是制定了道德教育的目标,甚至有了科学的教育理论,但是如果方法不正确,就会导致预设目标难以达成。道德教育实践也反复证明道德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到道德教育的效果,在其他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由于教育者各自采取不同的方法,最终形成的道德教育效果不同。只有在具体道德教育实践中采用适合教育者、适合教育内容的方法才能使道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总体来说,在道德教育中道德教育方法对于消化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效果、促成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总体来说,道德教育是将一定的道德标准、道德原则及其价值内涵传递给教育对象的实践活动。在这过程中由于道德及道德教育本身属于文化的一部分,道德教育需要深深扎根于文化之中,有意识地从文化的视角开展道德教育,才能促进教育对象道德素质的生成,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洪雁 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民族文化论文:高校民族文化美术教学论文
一、有利于健全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操
美术本身就具有陶冶情操、培养审美素养的功能。现在一些大学的美术教学更注重艺术创作技巧的传授,忽视了美术对学生修养的重要性。因此,高等院校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加强美术自身功能的体现。美术教学中包含了大量的人文知识,正因为如此,高校的美术教学一定要与我国的民族文化紧密联系起来。美术能够将人们的思想、感受、内心形态展示出来,能够展现一个民族的整体性格,它是历史的真实写照。因此,将高校的美术教学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紧密联系起来,能够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涵养和价值观展现给学生,从而健全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操。
二、高校美术教学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1.发扬了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我国的传统美术作品包含了大量的真实情感,每一幅的传统美术作品都经过历史的积淀,如今保留下来的我国传统美术作品都是精华。近年来,我国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飞快的发展,在这快速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由于我国的传统美术作品中包含了大量的民族文化,因此,高校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以传统美术作品作为教学工具,可使学生在学习美术创作技巧的过程中学习民族文化精神,使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得以发扬。
2.激发了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高校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多种资源,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教学资源的使用,能够有效充实高校的美术课堂。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保留下来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含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在美术课堂上能够给学生带来非常有价值的内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深化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认识,从而能够激发其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之情。也正因为如此,我国高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引入美术课堂的做法具有很大意义。
3.有助于大学生实际艺术素质的培养
现阶段,我国一些高校的美术教学中更倾向于西方的艺术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在形式上注重艺术表现的手法和视觉美感的培养,而对我国民族美术技巧的教学较少,这种教学思想和方法导致学生创造出来的作品往往与我国实际生活不符。我国民间艺术充满了智慧与技巧,民间艺术作品既能够作为艺术进行欣赏,也可以作为工具使用,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包含了作者的真实情感。因此,在高校美术教学课堂中增加民族文化,增加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作品创作手法教学,能够使大学生的创作更加贴近实际生活,不仅可以传承我国的民族文化,还有助于大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的发展。
三、结语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民族文化的宣扬和传承,重视高等学校美术教学与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结合,其根本目的是用美术真实反映并向学生宣传我国的民族文化。不仅如此,美术教学与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相结合还能够提高我国高校的美术教学质量。因此,对高校美术教师而言,其要更好地掌握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并将其与美术相结合,这样,在课堂中为学生展现出来的不仅是美术欣赏,还有更深层的我国的民族文化。
作者:王艳艳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
民族文化论文:幼儿园课程中本土民族文化论文
一、为什么要将本土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
1.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
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很多少数民族开始汉化,许多珍贵的民族文化濒临失传。学校教育是文化保存、传递的主要渠,而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启蒙阶段,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内容大部分以汉文化为中心,少数民族文化极少得到体现,对于幼儿,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来说,会渐渐丧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接纳与认同感。幼儿园要探索利用本土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幼儿园课程内容,使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这是幼儿园发展教育的责任,也是幼儿园应尽的义务。
2.增强幼儿民族认同感的需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在社会领域方面的发展目标提出,让幼儿“能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并为此感到高兴”;“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团结友爱。”这些文件体现了本土民族文化和幼儿园课程结合的重要性,也提供了政策保障。幼儿园课程内容应当同时体现主流文化和民族文化,不仅让幼儿增强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且让他们在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同时学会去尊重、包容其他民族。
3.园本课程开发和幼儿园发展的需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施素质教育”,为园本课程的开发建设指明了方向。园本课程,是立足于本园实际,体现本园特色,符合本园社会文化背景的,以促进幼儿各方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课程。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其办园特色,包括在办园质量和效益两方面。而幼儿园的课程和教学工作是创建幼儿园特色的关键。因此充分利用本土民族文化资源,形成园本课程特色,是促进幼儿园发展的重要途径。
4.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本土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方面丰富了幼儿园课程内容,使其更多样化,另一方面能够更新教师的课程观念,提高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而不是一味依赖于教材来组织教育活动。对本土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包括了搜集素材、筛选材料、合理组织材料将其融入幼儿园课程中并实施评价等一系列活动。这不仅改变了教师教材至上的观念,拓宽了教师教学工作的操作空间,也是对教师的专业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二、幼儿园课程中本土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从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来看,有丰富的民间文学,比如神话传说、富有哲理的寓言和歌谣等,还有独特的民族风情、节日习俗,形式多样的音乐舞蹈、民间工艺等。如何筛选出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课程资源呢?我国学者吴刚平从课程理论的角度提出了三点原则:一是教育哲学,即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办学的宗旨,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二是学习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儿童学习的内部条件相一致,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儿童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三是教学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开发本土民族文化课程资源需要遵循上述原则,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幼儿园教育的现实需要。以下从民族性、兴趣性和教学价值三个方面谈谈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1.能让幼儿获得民族文化知识和增强民族认同感的资源。
什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民族文化资源?应该是能增加幼儿对自己生活的地区和社会文化认同感,获得与生活经验相关的民族文化知识的资源。广西是壮族自治区,除了山歌,还有铜鼓、壮锦、民族服饰等都是壮族特色民俗文化。南宁市作为广西的首府,社会文化中蕴含着浓郁的壮族文化特色,在建筑和城市建设方面也突出了这一点。比如广西民族博物馆的主体建筑外形便取材于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铜鼓,在城市内也随处可见铜鼓造型的装饰。南宁市的幼儿园在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融入课程的过程中,便可以选取以上与幼儿生活经验贴近的内容。比如组织户外活动带领幼儿参观民族博物馆,参观完之后可以就“铜鼓”这一壮族特色开展一次教学活动。这样可以让幼儿进一步获取生活中有关本土民族文化的知识经验,在感受民族文化的的同时体验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2.让幼儿感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的资源。
幼儿园教育要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切入点,才能激发他们主动探索学习的内在动机。兴趣来源于生活,因此幼儿园课程内容需要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出发,回归孩子的生活世界,教师对活动的设计也需要向真实的生活情境转化。幼儿生活中耳闻目睹的本地民族风俗、饮食、歌舞和传统节日等都是幼儿园课程中可利用的重要教育资源。比如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不仅是广西壮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当地汉、瑶、苗等民族的共同节日,除了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外,还举行祭祀宴饮等活动。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这个节日里家家户户都要做呈黑红黄白紫五种颜色的糯米饭,寓意农家当年五谷丰登。即便是在南宁百色等现代化的城市里,大街小巷也会卖这个节日所特有的五色糯米饭。教师可以从幼儿生活中出现的五色糯米饭入手,开展活动引导幼儿认识和了解广西“三月三”节日的风俗。
3.与主题活动相关的资源。
主题活动是指幼儿园围绕某个中心内容,引导幼儿主动、积极参与的具有一定时间跨度的系列学习活动。从幼儿的学习特点来看,主题活动打破学科、领域之间的界限,更符合幼儿的经验和身心发展规律。幼儿园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本土民族文化选择主题活动资源。比如每年的三月三从2013年起已经成为广西的法定节假日,幼儿园可以在节日前以“三月三”为切入点,设计一个民族特色主题活动。这个节日里壮族男女有赶歌圩的传统,除了对唱山歌,还有抛绣球、打铜鼓和抢花炮等民族特色活动。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可以设计以下几个二级主题活动:“对歌乐”、“赶歌圩”和“铜鼓舞”。这样的主题活动在引导幼儿了解民俗风情的同时,让幼儿感受广西山歌的魅力,激发爱家乡的美好情感。与民族传统节日相关主题活动的开展,给幼儿提供了一个认识了解本土民族文化的契机。
三、幼儿园课程中本土民族文化资源的应用
1.融入幼儿园教育的五大领域。
幼儿园课程的实质就在于提供适宜幼儿的又能促进幼儿发展的知识、经验和活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首先必须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依据,符合幼儿的知识经验和原有水平,还要着眼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其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因此,广西幼儿园课程可以适当融入一定的本土民族文化内容,反映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知识经验的少数民族文化传统、节日习俗等。在语言领域,可以包含民间神话传说、儿歌、寓言、谚语等内容;在社会领域方面,可包含节日、民族风俗、礼节等内容;在艺术领域,可包含音乐、舞蹈、服饰、工艺等内容;在健康领域,可包含饮食、民间游戏等内容;在科学领域,可包含建筑、民间工艺、历史人物等内容。在幼儿园教育的五大领域体现本土民族文化资源,使教育内容和幼儿生活得以接轨。
2.用于主题教学活动中。
主题活动选择主题的依据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能引发幼儿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本土民族文化与幼儿,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幼儿的生活紧密相关,可以为幼儿园主题活动提供生活化的素材。幼儿理解和接纳文化不能简单地通过老师的“说教”而达成,而是要在教育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广西的幼儿从小或多或少都会从生活中见闻、从成人口中或电视上了解到壮族人节日对唱山歌的传统,自然对广西的山歌喜闻乐见,想听想唱想表演。基于幼儿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幼儿园可以以“歌圩乐”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包括观看经典电影《刘三姐》对歌片段、让幼儿了解山歌对唱的民族风俗以及表演对歌的场景、改编歌谣等。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实际情况调整课程内容,把幼儿不感兴趣的、脱离其生活经验的内容加以修改或删除。
3.用于幼儿园环境创设中。
幼儿园课程有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种类型。所谓的隐性课程,主要通过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影响等)得到知识,形成态度和价值观。幼儿园的环境布置就是一种隐性课程,相对于属于显性课程的教学活动而言,其教育价值在于潜移默化影响着幼儿认知、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添加本土文化特色的教育内容,一方面可以向幼儿传递民族文化相关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其潜移默化中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以壮族文化为例,教室内外门窗、墙面和走廊、楼梯等空间环境都可以充分利用起来,放置吸引幼儿注意力的色彩鲜明的壮族服饰、乐器、饮食等图片和民族特色工艺品。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教室里设置“民族大家庭”的区角,用我国56个民族娃娃的图片装饰,让幼儿感知我国多民族的大家庭的温暖和团结,由对家乡的热爱延伸至队祖国的热爱。
作者:欧惠中 单位:广西教育学院
民族文化论文:民族旅游中民族文化论文
一、企业民族文化责任
以保护民族文化之名行追求经济利益之实,这是很多民族旅游企业的真实写照。虽然单纯出于保护民族文化之目的来开发民族旅游的企业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但以保护民族文化的名义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却无疑也是让人难以接受的,它不仅使民族文化在社区居民的美好期待中转瞬成为经济理性的工具,而且更严重的是,它深深地伤害了社区居民的民族情感,这种伤害显然违背了在任何情形下都必须持守的底线伦理原则,即不伤害。“按照康德的命令,一种行为是道德的,当且仅当该行为准则可无条件普遍化。照此,伤害他人的身体和精神从而引起疼痛和痛苦的行为,就不可能成为普遍化的准则。因为如果承认这是一个普遍化的准则,就等于允许别人去伤害他自己。所以,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伤害是人类社会所不能接受的。”不伤害伦理原则是基于人的脆弱性而提出的,人的脆弱性不仅表现在人的生理方面,人的心理和精神方面也同样脆弱,甚至更为脆弱。而由人所组成的民族和由民族所创造的民族文化在受到冲击和面临伤害时,其脆弱性也暴露无遗。民族旅游企业对社区居民民族情感的伤害属于精神的伤害,虽然不像经济利益等物质层面的伤害那样显见,但这种伤害更深入,更具杀伤力。民族旅游企业到民族社区开发旅游项目,虽然会对民族文化带来一些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但企业至少应确保其自身的开发行为不会对民族文化及其主体社区居民的民族情感造成伤害,这也是保护民族文化责任的低限度的要求。如果连这一低要求都不能达到,企业所谓民族文化责任便是欺世的空谈。保护总是包含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责任之意味,也正因为如此,更加重了强势群体的责任负担。在民族旅游中,企业显然处于强势地位,而民族社区则处于弱势地位。民族旅游企业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就凸显了强势对弱势的责任。这也就意味着,企业因为强势而对民族文化的保护责任更显重大并不容推卸。然而,强势与弱势又总是相对的,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汉族岂不也是弱势?所以,不伤害原则是适用于所有人、所有群体、所有民族的。其实,强势与弱势本身可视为被一些所谓“睿智”的人们制造出来的“事实”,并在此“事实”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价值”推论:民族之间和民族文化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强势“应该”帮助和保护弱势,等等。照此推理,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汉文化在美国人的眼中同样也是需要保护。“正如我们很少听见少数民族对汉族说要保护好汉族的文化,但却可以听到美国一些学者在中国的讲坛上大发宏论说要‘保护好汉文化’一样,这和我们冠冕堂皇地对少数民族说要‘保护好少数民族文化’的言论是同出一辙的。”如果按照“强-弱”的思维模式,中国的汉文化应欣然接受美国的保护,犹如中国的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应欣然接受汉族的保护一样。但显然,这样的“宏论”是在中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面前“强势”的汉族所不能接受的,也使汉族深感“受伤”。如果“强-弱”的对比是一个事实的话,也应更多地被理解为或被看成是经济方面的差距,而这一差距与文化无关。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并无强弱优劣之分,无法也无需做出这样的区分。因此,对任何民族文化的保护责任应该是对所有民族而言的,不存在所谓强势对弱势的保护,这是在民族旅游中企业对民族社区的民族文化的保护责任方面首先应明确的价值观念,因为那种以“强—弱”思维为模板所塑造出来的价值观念已经造成了,如不加以纠正,还将继续造成对所谓弱势的民族文化及其主体的民族情感的伤害,而这样的伤害是应被制止和禁止的。履行保护民族文化的责任,首先应摒弃传统的所谓强势对弱势的居高临下般姿态的保护的误导性价值观念。这种对民族文化保护的不应有的姿态,本身就已经潜在着对民族文化伤害的可能,且易造成对民族情感的伤害。摒弃这种误导性价值观念之后,民族旅游企业将会发现,其所肩负的民族文化保护责任实在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因为它所保护的民族文化与任何其他民族文化都是平等而应受尊重的,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根据利益相关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民族文化旅游企业的文化保护责任的对象分为直接对象与间接对象两类:(1)直接对象:少数民族。原因在于少数民族是其传统文化的直接创造者与所有者。(2)间接对象:人类社会。这是因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社会财富。”也就是说,民族旅游企业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既是对作为民族文化主体的该少数民族负责,更是对由具有差异性文化传统的各个民族所构成的人类社会负责,其伦理价值无疑远远超过因为保护民族文化给企业本身所带来的经济收益,这一伦理价值不是用经济价值能够衡量的。
二、政府民族文化责任
政府应在民族旅游中对民族文化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这不是一个通过丰富想象力想象出来的理论问题,也不是一个需要通过严密推理推导出来的问题,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民族文化就在民族旅游中,政府若只关注民族旅游的“表”,而看不到民族文化的“里”,这肯定是不负责任的搪塞推脱之辞。政府的责任是通过政府官员的行政责任表现和展现出来的。政府官员的责任,用传统的说法就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开发民族旅游的经济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是品质的脱贫致富资源。当地政府官员的责任就是尽较大努力保护好这一能够造福当地民族社区居民的宝贵资源,并将其发扬光大。这不仅是政府官员对其为官一方的负责,也是对这一方所孕育和蕴涵的丰富独特而又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负责,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当下负责,也是对民族文化的历史和未来负责。但政府毕竟也是民族旅游中的一个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其相关利益同样是通过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得到反映的。民族旅游既是一项文化活动,也是一项经济活动。对于民族旅游者来说,他们到民族旅游地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希望能够体验到民族旅游的开发者、经营者以及民族旅游的社区居民为其提供不同于其惯常地的“文化风光”,而不是令人沮丧的似曾相识的“千游一面”。对于当地民族社区的居民来说,他们希望通过民族旅游将自己民族的特色文化向旅游者,并通过旅游者向世界展示和呈现出来,在获得经济利益回报的同时,也收获只属于他们的那份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对于当地政府行政人员来说,他们希望通过发展民族旅游,一方面可以提高当地民众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他们的政绩指标。如果关系协调,统筹兼顾,各利益相关者均可从民族旅游中有所获益。政府究竟应在民族旅游作为商品消费的活动与文化体验的活动之间扮演什么角色,起到什么作用?当然,理想的情况是对二者的兼顾,使二者各得其宜,各如所愿。鉴于政府在社会中所拥有的强势地位及其无可比拟的影响力,在民族旅游中充分发挥政府对民族文化的保护至关重要,这既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也可被视为政府不容推诿的道德责任。民族文化攸关民族旅游发展能否持续有力,以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运行能否健康有序,可见政府所肩负的民族文化保护责任之重大,影响之广泛,意义之深远。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变迁是不可避免的,也是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政府所能做和所应做的就是顺应需要,因势利导,充分利用民族旅游的良好机遇,既促进民族旅游经济的增长,又促进民族文化的良性发展与变迁,实现双赢乃至多赢的局面,从而为责任政府的执政理念交上一份取信于民的满意答卷。“在对待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变迁的时候,应该充分尊重本民族对如何继承发展自己文化传统的意愿,特别是充分理解各民族文化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自我意识和自身特色,让各民族自己决定文化保护、传习和发展的路该怎么走。这不仅是道义上的需要,也是民族文化良性发展的需要。”毕竟,各民族自己是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变迁的主体,民族文化在他们身上一脉相传,源远流长。他们有权根据自己民族文化的发展历史、自我意识和自足特色选择如何在民族旅游背景下保护、传习和发展。这样的权利是不能被剥夺的,因为一旦被剥夺,就意味着不能自主,而一个不能自主的民族是名存实亡的。对于政府来说,将选择民族文化的保护、传习和发展的道路的决定权交给各民族自己而不是代替或僭越他们做出决定是明智的,而这样的明智既是政府民族文化责任的体现,也是政府对各民族充分尊重的表达。“值得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尊重,并不是指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尊重这样一种所谓‘微观伦理’的问题,而是指政府机构、作为整体的社会组织对公民是否尊重这样一种‘宏观伦理’的问题。人们关心的不只是尊重准则所包含的道德价值的内涵,而是社会公民不被政治机构所侮辱的这样一种道义上的权利如何能够在政治上得以保障以及如何使这种保障得以机制化。”显然,这里的尊重,含有对政府为实现公民道义上的权利而提供机制化的保障的道德要求。作为民族旅游中各民族文化之主体的各民族成员就拥有这样的权利。从消极意义上来讲,这首先是一种不被侮辱的权利。所谓被侮辱,通常是指处于弱势地位者在面对处于强势地位者的无端或无理侵犯时的无可奈何和无力反抗的一种状态。具体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习和发展的道路选择问题上,政府可以利用自身的强势对其做出干预,而处于弱势的被干预民族则显然是既无可奈何又无力反抗的。但这样的干预对该民族来说即意味着侮辱。政府首先应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否则其合法性就应受到质疑,因为一个对其所治下的民族进行侮辱的政府的合法性无论如何都是成问题的。从积极意义上来讲,政府应通过为民族文化的保护、传习和发展的道义上的选择权提供机制化的保障,来体现政府对处于民族旅游背景中和影响下的民族文化之主体的各民族自身的尊重。政府民族文化责任,正是在政府对民族文化的不侮辱的消极责任与为民族文化提供体制化保障的积极责任的践履中得以实现的。
三、社区民族文化责任
如果说旅游企业和政府对民族文化的责任更多地表现在保护的层面的话,那么,民族旅游社区所应该和必须承担的民族文化责任则除了保护之外,还有传承和发展。作为民族文化的主体,社区居民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意识是自内而外的,而非某种外部力量的强加和迫使。“旅游是能促使社区居民直接认识到自身文化价值的工具,能够增强社区内部的族群文化保护意识,这种由内而外的保护才是最有效的保护方式。”旅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社区居民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起到激发和调动作用,不仅因为旅游可以使社区居民直观地感受到民族文化所具有的经济方面的工具价值,而且对于社区居民来说,保护民族文化犹如保护民族和族群的存在一样,是一种原始的本能冲动。这种动力是不假外求的,是自然而然的,又是蕴藏着无尽的潜能的。民族旅游是以拥有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的民族社区为基础和依托的,这也是民族旅游地吸引旅游者的最为关键的要素。如果没有民族社区的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甚至核心的吸引物,而仅靠景区静态的民族文化展示和讲解员背得滚瓜烂熟的民族文化解说词,很难想象这样的民族旅游地对旅游者有多大的吸引力。“从旅游供给的角度来看,文化传统是接待地发展旅游的基本财富,强调和维护本土文化的传统性实质上等于强调和维护接待地的旅游吸引力。”要想保持民族旅游地对旅游者的持久吸引力,就必须切实保护和维护民族旅游地社区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不仅对旅游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且对其本民族成员更具有内在的恒久的吸引力、向心力和凝聚力。正是这一文化传统以一种无形而无穷的力量将民族成员紧密地聚合统摄于一体,民族文化的历史越悠久,内容越丰富,表现形态越多样,在此基础上所开发的民族旅游就越具有神秘和神奇的吸引力。民族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代代相传、世世沿袭的影响力甚至堪比市场经济条件下似乎处于“统治地位”的经济的力量。如果没有底蕴丰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拥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外来投资者断不会到民族社区开发民族旅游。民族社区虽然经济相对落后,但却有民族文化的独特优势。虽然经济与文化是两种属性不同的东西,在某种程度上不具有可比性,但民族旅游将二者奇妙而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民族传统文化确实为各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开发者带来了经济上看得见的“善”,从而打通了长期存在于人们心中的经济与文化之间的那层“阻隔”,也使民族社区居民更加珍惜和珍视自己祖祖辈辈用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并承继延续至今的民族文化,并将保护民族文化看成自己分内之事,把这份责任看成是当然之责。社区保护民族文化的责任是伴随着一种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沉甸甸的历史使命感的,他们将继承和发展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视为神圣的职责。随着民族旅游的开发和日益深入的发展,由于景区本身容纳和吸纳当地居民就业的规模和能力都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在这种情况下,民族社区的一部分年轻人就开始走出社区,外出打工或另谋职业,这无疑给民族文化的传承带来一定的困难,甚至危机。但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民族文化传承的危机不是因为发展民族旅游,也不是来自市场经济,而是来自民族自身。民族文化传承是民族自身的传承,是民族前辈往下的传授,民族后辈向上的继承。”也就是说,民族文化传承的危机是民族自身的危机,如果因为民族旅游的开发和市场经济的冲击而造成民族文化传承的危机,那么,这一危机只能说明该民族文化本来就是如此的脆弱和不堪一击,以至于根本就不需要民族旅游和市场经济这样的外部因素就可能自行消亡。民族文化之传承是持续的接力,富有生命力的民族文化之上传下承的过程,绝不会因为民族旅游的不速而至或市场经济的大潮涌动而嘎然中断。民族社区既承担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又肩负发展民族文化的使命。在民族旅游中,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在与异民族文化的碰撞和交往中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民族文化既得到了传承,也得到了发展。“事实上,民族文化是一种持续建构,民族文化并非某种自我规定,它取决于与异族文化的相互关系,发生于具体的历史情境中,是多种力量互动的结果。在现代语境下,任何文化为了更新自己或影响其他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失去一些自身的东西,但这并不意味着民族文化的特质———民族性的去除,而是表明民族文化的发展。”民族文化与异族文化的相互影响所导致的一些自身东西的失去,可被视为民族文化的自我更新,或民族文化不可避免的新陈代谢的自然结果。这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常态。对于民族文化弥足珍贵的东西,就是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更何况在现代语境下,保守封闭已无可能。保守封闭状态下的对民族文化的“不舍”不但不能有所得,而且还会失去更多。在民族旅游这一特定的开放而非封闭的场域中,民族社区承担着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责任。民族社区与民族文化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这就决定了社区民族文化责任必然是当仁不让的和“强制”的。企业一般不会对社区提出这种强烈的要求,而政府即使提出一些要求,通常也是以倡导性的表述或“软约束”的形式出现。因此,这是民族社区的一种自我强制和自我设定的义务,每个社区居民都成为自我设定的义务主体。虽然在民族旅游的开发与发展过程中,由于每个社区居民所参与的具体工作和所面对的具体对象有所不同,从而产生民族文化责任实践中的差异,但总体而言,可以肯定的是,社区民族文化责任的实践效果绝非民族旅游中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可以比拟。
作者:冯庆旭 单位:宁夏大学政法学院
民族文化论文:旅游资源开发保护民族文化论文
一、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现状
(一)相关的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保护法律不完善
对于少数民众旅游资源的保护来说,政策和法律是制度上的保障,起的是基础性的保护作用。政府在制定相关的政策及法律法规时,各个地区几乎不存在差别,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就会存在执行力度上差异,进而导致旅游资源保护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另外,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方面,还存在着不完善的问题,无法真正的发展法律保障的作用,导致旅游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不注重保护,破坏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整体价值。
(二)横向有效的合作机制作用不明显
在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进行保护时,我国采取的合作机制为非横向有效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及时是对于特殊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政府采取的措施加强与文化部门之前的沟通,为旅游资源的保护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第二是加强政府之间的合作;第三是加强政府与社会团体的合作。通过这三方面的非横向有效的合作机制,良好的保护了旅游资,但是在横向有效的合作机制方面,还未能充分的发挥作用,未起到真正的保护旅游资源的目的。
(三)整体保护概念模糊
在整体保护概念中,要求旅游资源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实现和谐发展,在保障少数民族文化完整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在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时,整体概念模糊,只重视开发,不重视保护,造成了文化价值的破坏。
二、加强少数民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有效策略
(一)坚守民族差异性,挖掘民族文化内涵
民族差异性是啥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存在的主要原因。不同的少数民族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如果没有这种差异性,那么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也将不会存在。在传统的旅游规划中,更多的考虑市场需求、经济条件等,忽略了文化的考虑,这使得旅游业的辉煌只是一瞬间。因此,在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时,首要考虑民族文化,将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挖掘出来,并进行多角度、多形式的展示,将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性保存下来,实现开发与保护并行。
(二)提高少数民族居民保护的自觉性
在过去,我国经济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今天,人们在享受较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受到了环境的惩罚,因此,如果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注重生态文化及环境的保护,那么人类所面临的将会是环境更多的惩罚。在开发少数民资旅游资源的过程中,要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宣传教育,让少数民族居民认识到保护的重要性,从而有效的提高其自觉性,主动地保护本地的少数民族文化。
(三)变静态保护为动态保护
在过去,对少数民资文化旅游资源采取的保护措施为静态保护,也就是在实施保护的过程中,通过一些静态的方式来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静态保护方式已经不满社会的需求,继续建立更为完善的保护机制,将少数民族文化价值保存完整。另外,在保护的过程中,要实行动态保护,对于某些少数民族文化来说,可以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及内涵,因此,政府可以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对其进行科学开发及保护。
(四)开发与保护并举,实现可持续发展
之所以要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是为了实现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以便于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是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要避免盲目的开发以及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不过,也不能过分的强调保护,限制旅游业的发展。因此,要同时发展开发与保护,实现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论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逐渐的被开发出来,然而在开发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究其原因,是保护的力度不足,因而,为了实现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加强保护,实现开发与保护共同发展,进而有效的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及旅游业的发展。
作者:王曦 单位:邵阳学院
民族文化论文:民族文化资源旅游文化论文
一、民族文化是罗平旅游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
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有着密切的关联性,“旅游是文化传播的平台和载体”,对一个地方来说,旅游不仅仅是一项经济事业,它同时也具有强烈的地方文化性质,因此,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成为现代旅游业越来越重视的资源。首先,借民族风情搭建旅游文化平台。在国内旅游文化建设格局中,云南素以多样化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旅游发展中独具特色。罗平旅游文化建设要走出省内,也需要借助民族风情,“以美丽的自然环境为载体;以独特的民俗民趣为形态;以鲜明的民族气质为核心;以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为见证。”展示自己独到的区域民族特色,吸引省内外游客。所以,通过开发民族民俗、节庆文化等资源,如西双版纳傣家泼水节那样,可以打造精品旅游文化平台,以带动整个区域旅游文化的建设,其次,以民族文化形成旅游文化品牌。民族地区各民族有着自己丰富的民俗风情,在区域差异性中形成民族文化的异质性。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情韵,以丰富多姿的风俗民情与特色鲜明的文化景观,对游客产生吸引力,从而形成旅游文化品牌。如昆明的民族村、楚雄的彝人古镇,以及云南印象、丽水金沙等,都是通过民族文化独特性而打造的旅游文化品牌,在旅游事业中形成影响力。再次,以民族旅游产业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民族文化中体现着本民族的特色服饰、饮食、生产工艺用品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元素,为开发旅游商品提供了文化内涵,是形成旅游产业链的源泉。民族旅游商品不仅能满足游客的需求,还能将民族文化元素借助旅游商品得以保存,这种民族文化含量越高,旅游产品越具有吸引力,越能使其产业链增值,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越加明显。随着互联网发展,以及人们出行方式多样化,那种以“看”的旅游资源越来越满足不了人们旅游的需求目的。现代旅游发展的趋势,已经摆脱了单纯的自然、人文景观观赏,逐渐向文化体验转型。因此,民族文化丰富的文化意蕴转化为旅游资源,人们不是能够通过“看”就能感受其魅力的,只有亲自参与其中,才能真正体验到民族文化的魅力。民族文化的旅游,既能满足人 们旅游中新奇的体验,又能展示民族文化风貌,对促进民族文化交流与了解,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罗平旅游文化建设中的民族文化资源
罗平境内,居住着占总人口13%的布依、彝、回、苗等少数民族,相对于云南其他民族地区,罗平的民族文化资源并不具有太强的优势,但在滇东依然有着它的独到之处。罗平各民族服饰、节庆活动、民族舞蹈等民族文化元素,为罗平的旅游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资源。
1.多样化的民族节庆活动文化。
节庆活动是每个民族的民俗与文化集中表现形式,带有浓郁的区域和人文特色。罗平除了汉族传统节日外,还有丰富的少数民族节庆活动文化。如布依族的对歌节、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祭山节,苗族的踩山花节等,无不体现着群体的参与性,又呈现着差异性,以及狂欢性,表现出鲜明的区域特色,因此,“节庆的组合与协作是塑造旅游目的地品牌的良好方式”,开发民俗节庆旅游,不但能丰富区域旅游资源,还能从文化内涵上传播当地形象。
2.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罗平在饮食文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首先,罗平独到的地理与气候条件,盛产黄姜、白果等“三白三黄”特产;其次,形成一些有特色菜肴,如白果炖猪脚、百合水晶球、云腿水晶靓白薯等;第三,地方小吃风味浓郁,如卷粉、凉粉、面蒿粑粑等,也为罗平的旅游文化建设提供了旅游产业开发资源。旅游目的包括了休闲、娱乐、度假,为此,良好的食宿环境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打造出独具特色、物美价廉的风味佳肴,将进一步丰富着罗平民族文化旅游的韵味。
3.丰富的民族音乐舞蹈。
罗平民间有着花灯等艺术形态,在少数民族中也有大量的民族音乐舞蹈。如,布依族的蚂螂舞、竹竿舞等,彝族的山歌小调、“跳把式”、“箩箩舞”、“摆马”舞,苗族芦笙舞等。每逢节庆、婚嫁、丧葬、祭祀等活动,各族男女盛装云集,或对歌,或舞蹈,体现出别具风味的民俗传统,对开发旅游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4.绚丽多姿的服饰文化。
“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符号载体,它的内涵是丰富的,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情况下,服饰就是形象的史书”,罗平的彝族、布依族、苗族等民族服饰也是一种民族文化景观,也是一种形象的史书。在民族服饰文化中,布依族的蜡染,布依族和苗族的手工刺绣,体现了各民族的审美与精湛技法,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经济效益,有利于开发为民族特色的旅游工艺品。所以,民族文化既是人类最普遍的文化形态,也是一个地域的文化符号和精神特质,在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罗平民族文化与旅游文化融合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罗平县委政府、旅游文化部门注重开发民族文化转化为旅游资源,先后举办了油菜花节、开发了多依河布依族文化景区,建设了布依族风情园等,在旅游业发展与旅游文化建设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使罗平成为滇东的旅游精品与代表。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罗平旅游文化建设在深入开发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民族文化旅游精品不多。目前,罗平布依族文化旅游已初具成形,多依河景区已较成熟,进入景区品质转型升级阶段,但布依风情园还未展现旅游功能,长底乡还需要开发打造。同时,旧屋基、鲁布革等地彝族、苗族文化资源也需要开发打造。因此,民族文化旅游显现得过于单一,大大制约了民族文化旅游特色的彰显。其次,民族文化体验、参与性项目太少。罗平旅游总体上仍偏向于自然生态观赏,文化旅游形态较为单一,加之,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分散,资源挖掘深度和整合利用不够,文化体验、文化休闲娱乐项目极少。再次,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规划布局与整合发展滞后。随着经济观念的转化,一些民族村落自发开发了许多旅游、休闲项目以发展经济。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布局,加之利己观念意识主导,忽略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导致旅游项目重复建设,特色不突出。同时,民情风情旅游,各自为政、单打独斗,旅游品牌效应、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都大打折扣。第四,民族文化旅游工艺产品水平不高。虽然布依族制作了竹制风车、水桶、水车等民族工艺品,但由于文化意蕴挖掘打造还不足,技术落后,资金缺乏等因素,整体上罗平的民族特色文化商品和旅游工艺纪念品水平不高,缺乏观赏性、收藏性的文化旅游工艺产品。
四、罗平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旅游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推进民族文化的研究与挖掘
民族文化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逐步枯竭和消亡。因此,罗平应建立相应的文化政策与机制,推进民族文化的研究与挖掘。只有盘清家底,为旅游规划部门提供现实依据,才能确定哪些需要拯救和保护,哪些可以开发、如何开发。
(二)定位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价值取向
旅游业在开发地区民族文化资源时,也会给民族文化带来负面影响,如满足游客“猎奇心理”而交易化,过度“文化表演”而庸俗化,甚至因经济需求而导致民族文化的退化。因此,定位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价值取向,才能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既可保持民族文化特色,又能满足旅游发展需要。罗平的民族文化基础不厚,生态脆弱,如果急功近利、过度包装,则会颠覆民族文化价值观与生活方式,改变其文化结构与生态环境,那么,要打造有特色和竞争力的旅游品牌就会力不从心。所以,罗平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定位为休闲、体验的生态文化,结合新农村建设,通过民族村落休闲项目,让旅游者更多地滞留罗平,引导游客参与、体验罗平民族文化的魅力。
(三)加速民族地区旅游规划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罗平的少数民族多居住在山区,民族文化旅游受制于山区交通,因此,改善民族地区旅游交通设施是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条件。首先,做好整体规划。一是结合罗平区域位置条件,联通昆明、广西、贵州交通,拓展旅游辐射空间;二是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整合师宗五龙民族乡,连贯罗平八大河、多依河、鲁布革、旧屋基,再到板桥、长底、九龙的旅游路线,形成乡镇村落“小而精”的旅游品格,提高旅行通畅性,缩短旅行时空,延伸游玩时空。其次,科学规划,结合地方经济实力,逐步推进基础建设。再次,给予政策支持,吸引民间资金投入,以旅游项目方式推进基础建设,从旅游效益中产生回报。,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纳入地方政绩考核而形成保障。
(四)加大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
罗平的民族文化传统,目前更多地处于“待在深闺人未识”,因此,在组织挖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也应加大罗平加大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要借助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宣传罗平民族文化旅游特色;也可借助文化节庆活动中,以民族文化专题的文学、摄影、绘画展示罗平民族文化旅游特色;甚至开展专题旅游广告,以印刷、广播、影视、户外等广告形式,强化罗平民族文化旅游特色宣传,以整合的宣传阵势推销罗平民族文化旅游特色,从而获得旅游者较大程度的认同,推进罗平民族文化旅游。
(五)强化监督管理,提升服务质量
民族文化不仅是一种旅游资源,同时它对提升旅游品质、旅游形象与旅游品牌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对旅游景区饮食、住宿、社会安定及生态环境加强指导与监管,一方面给予政策扶持,鼓励与引导自筹经费,开发旅游产业,另一方面也要设置进入门槛,强化监督与管理,在有序化竞争中提升服务质量,留住游客,提高社会声誉。罗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具有较强的人文性与独特性,科学合理地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对罗平旅游文化建设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马继明 单位: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民族文化中招贴设计论文
一、民族文化是招贴设计的创新基础
设计师通过民族文化这片沃土吸收传统符号和传统色彩,发挥传统思想带来的设计观念,进而更好的设计符合大众审美的作品,民族文化也像化肥一样滋养着、充实着招贴设计的发展。中国传统审美强调一个“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思想为招贴设计的基础。在《新时尚》里,设计师用中国传统的环形发髻为基础,利用发髻的形状与奥运五环相似,加以变成彩色;一位中国女性穿着端庄典雅的旗袍盘着中国传统的发式带着红色圆形耳坠,凸显出浓浓的中国风。这幅招贴设计独具匠心将中国元素与现代语言相结合,体现着中国民间文化的特征。此招贴设计不仅得到世界各个国家的认可,也充分展示中国文化的特征。
二、招贴设计渗透着民族文化
一个国家的文化历程离不开这个国家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通过对设计领域的深入了解,设计是人与图的对话,如何让设计深入人心,就必须对人的思想意识有深入的认识,人的生活习惯和人的甚或情趣。例如在德国农业中土豆是德国人不可缺少的食粮。冈特•兰堡在土豆文化招贴设计中,把土豆原来的特点做一个“小手术”,改变土豆的属性,并用土豆创造一个独特的意境当中,通过视觉语言改变我们的心理感受。还有日本的现代设计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较高的水平,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可以把日本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利用传统文化,结实际各民族特点,使其设计具有创造性、供人类使用,给人类带来方便,让设计永葆生机。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招贴设计中的图像上的体现和影响
这里所谓的图像有三种含义:由视觉感官传播的;具象、直白、灵动的形象;可以起到沟通作用的符号。大家经常把这里的图像称为图形语言,它在主体与外界间扮演桥梁的角色。视觉元素的范围内,色彩和点、线、面等元素形成某种图形和外观,并通过这些暗示和引导受众,在视觉的感官中达成沟通的目的,这就是图形语言的作用。现如今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形形色色的文化资源可以迅速的传达到任何一个人的手里。对招贴设计而言,能否从更深层次理解和解构民族文化资源,并将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现代的招贴设计理念紧密的结合,使用明喻、暗喻的图形深化民族文化内涵,是中国招贴设计是否可以与时俱进,是否可以在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的关键。例如,“中国红”是外国对中国产品质红色颜料的称谓,也反映了中华民族钟爱红色并善于使用红色的传统。然而,古代中国的红色象征,会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场合处于流变之中,或表示尊贵,或渲染吉庆,或用于辟邪。这一切使红色与中国人得民族情感连为一体。再者,道家思想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多多少少又一定的影响,老子宣扬的“天人合一”体现着中国人普遍的审美情趣。“天圆地方”是汉族阴阳学说的一种体现。这些元素不仅影响着中国人,同时也是中国在全世界的名片,是中国的审美法则。这些审美法则正是从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中锤炼出来的。为现代的招贴设计提供着丰富的图形语言。
(二)现代招贴设计和中国传统文化间的融合、沟通
著名艺术学家、民艺学家张道一先生曾说过“中国的文化实在是太丰富了,不论东方或西方都在汲取着她的智慧,作为一个中国人,在为她的博大精深自豪的同时,也背负着一个沉重的包袱”。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这个“文化包袱”,怎样通过符合现代审美的招贴设计让人们能够深层次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其中的关键是去粗取精,也就是精简。东方中国的文化是“和”的文化。道家宣扬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宣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而西方文化是一种“争”的文化,与自然争、与他人争;从这里我们发现东西方文明的差异,这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封建社会时期东方人主要靠种植为生,素食为主;西方人靠打猎、放牧为生,肉食为主。从几千年前我们生活方式的不同,造成了文化的不同,性格的不同。中西方文化互有不同,相互补充,形成了世界多元化文化的格局。中国的招贴设计应该着力于领悟和精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形成中国特有的符号。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信息传达的方式多种多样,招贴这种传统的方式依然没有衰落,说明它有其存在的理由。它以静态的形式展示出要表达的主题,内容精简,主题明确。就像靳埭强先生的招贴设计“德国中西画廊”,这幅招贴的画面主元素是太极图,辅以水墨和油彩上色,不仅结合了现代的设计手法,而且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出中西方融合的主题。
三、结语
在设计一体化和全球化的今天,探索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和哲学思想是我们现阶段的首要任务也是主要责任,把中国独具一格的本土文化符号与具有现代感的设计方式相融合,这才是中国设计。想要更好的做出属于中国特色的设计,就必须了解中国古文化与工艺美术,从历史的长河提取传统工艺的精华,并把中国的“大同思想”和“仁、善”渗透在招贴设计之中,最终将设计升华为带有中国韵味。只有融入了民族个性的招贴设计才能够被全世界认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能够被传承。
作者:杨钢 李智 单位:中原工学院
民族文化论文:民族文化现代包装设计论文
一、民族文化中的材料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影响
作为商品包装设计中的重要的物质载体,材料能够直接体现包装的设计风格。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都会有独特的民族材料,对现代包装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中华民族对于天然材料有着心理上的偏差,丝绸、麻、木、竹等材料在中国包装产品中比较广泛,葫芦茶、粽子等中国的传统产品都选用了天然材料进行包装,这不仅由于天然包装具有合理的功能因素,更由于与金属材料和塑料材料相比,这些包装能够给人更多的亲切感,拉近人的心理距离,体现出自然、乡土、温馨的风味。在我国的现代包装设计中仍然有很多品牌选择了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的包装材料,例如,“酒鬼酒”就选用了麻袋和麻绳最主要的包装材料。由于“酒鬼酒”属于湘西民族的特色品牌,选用这些民族包装材料更能够体现出崇尚自然、崇尚天性、纯朴无忌的民族心理,在包装中展现鲜活的湘西文化,又在包装设计中体现出了宁静质朴、崇尚自然的中国酒文化,能够更好的引起消费者的共鸣。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工材料进入到包装设计领域,如金属、玻璃、塑料等。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越来越多的将人工材料和自然材料结合起来,体现出现代文明和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例如金属与竹的搭配、给玻璃酒瓶配备手雕的木塞等等。这种设计方法能够在充分发挥现代人工材料的实用功能的前提下巧妙的加入民族文化的元素,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民族文化中的色彩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影响
色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设计语言,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色彩能够使人产生视觉刺激,引发人们的联想。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色彩文化,在现代商品包装设计中应用色彩,能够使商品的可识别性增强。例如紫色、绿色和蓝色使人产生寒冷的感觉,黄色、色和红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甚至鲜红色会让人感到辣味,褐色会让人感到苦味,桔红色、粉红会让人感到甜味。因此很多甜味的糖果、饼干都采用了粉紅色、橘红色的设计,给人一种温馨、童趣、甜美的感觉。而绝大多数的月饼盒、粽子盒都使用了红色,给人以喜庆吉祥的感觉。颜色同样是企业文化的代表,更是民族文化的代表。百事可乐的包装运用蓝色和红色,可口可乐的包装运用红色和白色,这两种色彩的搭配既体现了企业文化,更是美国文化的象征。不同民族由于历史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不同,对于同一种颜色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审美倾向。东方文化偏好红色和黄色,以红色作为积极、喜庆、热烈的象征,以黄色作为高贵、亮丽、典雅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以红色象征血液和牺牲,以黄色象征耻辱。伊斯兰文化热爱绿色,认为绿色具有除邪祛病的功能,而法国文化中由于举行葬礼时需要铺设绿叶,因此将绿色视为忌讳。颜色与政治文化也有紧密的联系,例如巴拉圭的三大政党分别以绿色、深蓝色和红色作为象征,中国封建皇室以黄色作为象征。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对颜色的运用要考虑到用户的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
三、民族文化中的图形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影响
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绝大部分都要用到图形来表现产品的内容,包括摄影、绘画和图案。如果能够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合理的运用各种图形,不仅能够使画面变得更美,还能给消费者带来良好的审美体验,使消费者对产品产生兴趣。由于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的不同,民族对于图形的文化寓意都有着不同的解读,体现出一种特有的文化审美和定位。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如果能够对图形背后的文化寓意进行很好的把握,就能够将文化寓意更好地传递给消费者,赋予商品同样的文化信息,提高商品的文化定位。例如,中国书画能够体现出高雅、脱俗的文化气息,而茶作为富有文化历史内涵的特色饮品,向来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茶叶的包装设计中,如果能够使用到中国古典的书画、诗词等,能够通过书画体现出深厚的茶文化内涵,营造出高雅、脱俗的民族茶文化氛围,给人一种学识渊博的感觉。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民族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对于同样的图形往往有着不同的文化解读。例如大象图形在中国是强大、温和的象征,而且佛教文化中白象还是普贤菩萨的坐骑,是吉祥、智慧的象征。然而英语和英属国家认为大象虽然体型巨大且无用处,因此而禁用大象无形。这就导致中国的白象牌电池在英语和英属国家难以打开销路。日本皇室以菊花作为象征,认为菊花高雅、高洁,中国文化中菊花是气节的象征,然而拉丁美洲国家的文化中却厌恶菊花。这要求设计者在进行包装设计时对用户所属民族对一些特殊图形的好恶进行深入的了解,以免造成适得其反的包装效果。
四、民族文化中的文字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影响
文字在商品包装设计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商品的宣传标语、生产厂家、用途和品牌名都要靠文字来传递给消费者。文字作为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其形势能够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底蕴和特色进行反映。良好的字体设计风格能够使商品包装具有独特、高雅的格调,体现出民族品位和特色,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如在商品包装中使用中国传统书法,能够拉近消费者与商品之间的心理距离。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要立足于本国文化,并积极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因素,进行渗透和交流,发展出特有的包装设计文化。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现代包装设计为本国民族文化中的文字进行挖掘,挖掘文字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五、结语
现代包装设计只有充分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立足于本民族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即吸收他民族的民族文化,现代包装设计更富有内涵和文化气息,抓住消费者的审美心理,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促进现代包装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使现代包装设计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
作者:于飞 单位: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系
民族文化论文:古老抒情民歌中颜色词民族文化论文
一、俄汉古老抒情民歌中颜色词蕴含的民族文化语义
《诗经》中的颜色以黑、白、红、黄、青为主,《库尔斯克省方言学和民歌札记》中以黑、白、红、黄、蓝、绿为主。美国人类学家柏林(Berlin)和语言学家凯(Kay)认为,在每种语言中被认知的颜色词都是黑、白、红。综合语料中的颜色词及其被人类认知的先后顺序,本文对黑、白、红三种最早被认知且在两部民歌中集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颜色词的文化语义进行探析。
1.俄罗斯古老抒情民歌中颜色词蕴含的民族文化语义
红色是太阳和火的颜色,给人光明和温暖的感受,因而красный在民歌中常表达晴朗、明亮的语义,如красныесолнышко。此外,俄罗斯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昼短夜长,因而古代俄罗斯人认为光最为漂亮,红色是太阳的颜色,因而美好漂亮的意义突出,如:аленькийцветок。另外,东正教的神灵在许多神话中总是披着象征皇权和英勇的红披风,因而受宗教文化的影响,красный具有了神圣的语义,如красныйугол。因此,俄语中красный表达晴朗、美丽和神圣的含义。白色使人产生一种纯洁无瑕的联想,如лилия和ландыш因其雪白的花朵,成为纯洁、美丽的象征。此外,在俄罗斯人眼中,昼是白色的,由于白天给人以光亮、温暖,белый渐渐就象征着光明,如белыйсвет。另外,历史上俄罗斯总是试图征服周边国家,战争加速了民族间的交往、通婚,因而纯正的俄罗斯人越来越少。然而俄罗斯族认为只有自己才是等的民族,因此белый具有了高贵的语义,如белаякость。,俄罗斯人认为双手白净的人通常很少劳动,因而белый获得了懒惰这一语义,如Белыеручкичужиетрудылюбят。因此,俄语中белый表达纯美、光明、高贵和懒惰的含义。黑色让人联想到“黑暗”,违法犯罪的事情常在暗地里进行,因此чёрный具有了邪恶的语义,如чёрныемысли。此外,黑夜给人的周围世界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人对周遭世界无法清晰辨认,内心缺乏安全感,渐渐地黑色就使人们产生了不祥、恐怖的感觉,чёрный获得了恐怖、死亡的语义,如чёрныедни。另外,与белый高贵的语义相对立,чёрный具有了低贱的语义,如:Белыйестананасспелый,чёрный—гнильюмоченый。因此,俄语中чёрный表达邪恶、恐怖、低贱的含义。
2.中国古老抒情民歌中颜色词蕴含的民族文化语义
红色是太阳和火的颜色,给人光明、热烈的视觉效果,预示生活红火,因而红色具有喜庆的语义,如“灼灼其华”。此外,诗经时代受生产力的制约,人常借动植物的色彩美来渲染人的容貌,对女子容颜的描写多借用花色,其中最普遍、灿烂的颜色要属红色,因其常给人以美的享受,因而红色获得了鲜艳、美丽的语义,如“用女同车,颜如舜华”。另外,花开之时,艳丽夺目,总能唤起人心中莫名的兴奋和热情,象征赤心和热情,因而红色代表了赤诚,如“彤管有炜”。相传炎帝神农氏以火得王,又称火帝,因此红色获得了政治上的正统之位,红色也就代表着尊贵,如“赤帝金局”。,原始人崇拜火和血,认为火可驱邪逐魔,鲜血是生命的象征,二者可驱兽、护身,因而红色具有了避祸求福的语义,如“骍牡既备……以介景福”。因此,汉语中红色表达喜庆、美丽、赤诚、尊贵和避祸求福的含义。白色让人产生纯洁无瑕的联想,与俄语相同,汉语中白色也代表纯洁,如“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此外,白与其他鲜艳的颜色对比鲜明,不妖娆、不炫目,因此象征着朴素、淡雅,如“缟衣綦巾”。另外,白色纯净、不掺杂任何杂质,古代祭祀中洁净白嫩的白茅常被用作祭品的衬垫物,以凸显其圣洁、庄重的氛围,久而久之白色获得了庄重的语义,如“白茅包之”。,白玉无瑕,常用来承载超越其自然品质的道德意义,成为理想人格的化身,因而白色获得了品行贤德的语义,如“皎皎白驹……其人如玉”。因此,汉语中白色表达纯洁、朴素、庄重和贤德的含义。儒家文化认为,“质素”之美美于文饰之美,道家强调“道法自然”之美,反对雕琢和绚丽,无色之感为最美,所以道家主张“玄学”,“玄”象征天,本是天青色,因接近黑色,后来成为了黑色。道家在承袭原始黑色色彩美感的同时,升华了人类原始色彩的精神品质,把原始的黑色变成了可供观赏品味的理想色彩,将黑色推到了最重要的审美形式上。受儒道精神的影响,黑色成为了庄严、肃穆和尊贵的象征,如“玄衮赤寫,絛革金厄”。因此,汉语中黑色表达尊贵典雅的含义。
二、俄汉古老抒情民歌中颜色词蕴含的民族文化语义的对比分析
1.颜色词反映的俄汉民族尊卑观念的异同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和沙皇俄国时期,社会生活都被森严的等级观念所笼罩。由汉民族对服饰颜色、俄罗斯民族对血统颜色的重视,可以发现俄汉民族意识中的深刻的尊卑观念。汉民族服饰的颜色是区别尊卑的重要标志,如“玄衮赤寫,絛革金厄”,诗中黑色的礼服都为贵族所用;为了区分百姓和官员,统治阶级规定普通百姓的衣服为青色和白色;红色在古代是特权阶级的专用色。俄罗斯民族服饰颜色所代表的尊卑观念不那么明显,主要区别于血统。十月革命前血统高贵的人被称为белаякость、голубаякровь,出身贫贱的人被称为чёрнаякость、чё-рныелюди。
2.颜色词反映的俄汉民族审美意识的异同
俄汉两个民族有着相似的审美取向,都用红色形容女子的美貌,都认为白色是纯美的象征。红色在俄语中美丽的语义尤为突出,16世纪以前,красный在俄语中并不代表颜色,只是性质形容词,相当于现在的красивый和хороший;белый的审美意味早已积淀于俄罗斯民族意识之中,是美的代名词,任何事物或民俗图画,一旦出现白色,马上能激活人的审美心理,如“Онабыланежна,бела,синеглаза”。《诗经》中白色同样是美的化身,有关女性容貌的描写,具有以白为美的审美观,如“手如柔荑,肤如凝脂”。不同之处在于受儒道文化的影响,汉民族崇尚黑色,黑色具有尊贵、庄重的语义,然而俄语中黑色并无此语义,这种差异体现了因文化背景不同汉民族拥有着独特的审美观。汉语中黑色蕴含的尊贵、典雅的语义主要体现在服饰上,如“玄衮赤寫,絛革金厄”,诗中黑色的礼服,用金黄色金属装饰的车马队伍,庄重的深黑、鲜亮的金黄相互映衬,给人辉煌富丽的审美感受。
3.颜色词蕴含的民族文化语义的变迁
颜色词的语义特点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影响,颜色词不断地获得新的文化语义。红、黑、白除了原有的语义外又派生出新的含义。белый新增了“正当的、合法的”新意,如белыйбизнис、белыйдоход;汉民族传统观念中白色总让人联想到丧葬和不吉利,但如今婚礼上新娘常穿象征着纯洁爱情的白色婚纱;белаякнига指政府、议会等公开下发的有关政治、财政等重大问题的文件。红色是鲜血的颜色,由红色产生了一系列有关革命的词语,如краснаяармия、краснаявласть。然而随着苏联的解体,красный有了负面意义:красныйсовок指苏共的狂热支持者,这个词进而转义为“愚蠢的人”;随着共产主义运动从苏联传入中国,“革命”的象征意义开始成为现代汉语中“红”的一个重要义项,及时支军队称“红军”,及时个革命根据地瑞金被称为“红都”。颜色词所蕴含的民族文化语义虽然只是整个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但颜色词作为一种语言符号反映了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延续性,并且反映了文化的民族性,文化的民族性正是文化传承的核心问题。
作者:赵秀玲 梁影 单位: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民族文化论文:保护工作信息化民族文化论文
1民族语言语音语料库的建立
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最直接的反映着各少数民族同胞在历史长河里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各种文化积淀,是民族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国家为我省没有文字的一些民语创造了拼音文字,如苗语、侗语和布依语。过去在各个相关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的努力下,我省出版了一批民族语言文字研究书籍、双语教材和扫盲识字课本,如《苗汉词典》、《布依语常用词汇选编》。这些书籍和材料对保护和研究民族语言有着重大意义。然而,这些文献书籍多以国际音标或者汉语拼音来标记注音,有的地方不能反映实际语音,对民语中独具特色的各种语音语调的表示更是力不从心。语言是活的交流的工具,它的声学特征是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注重语音的保护和记录,口头应用不得以重视,语言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语言研究就成了纸上谈兵,实际意义微乎其微。现今掌握纯正少数民族语言语音的人越来越少,而且多为老年人、少数民族青年从长辈那学到的语音由于受到周围现代文化和环境的影响,也越发像是多种语言的杂糅,使得纯正的民族语言语音有失传之虞,对此的保护工作是迫在眉睫。传统的保护方法,将一些语言片段录制下来,以磁带或者光盘加以保存,由于其形式单一,语音语料检索定位不便,给研究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当前国内外语言学研究的潮流之一是利用信息技术,以计算机为载体,构建语言的语音语料库,以文本、语音、声学参数等多种形式还原语言语音,关于语言的发音机制、语音特性及语音语调在言谈交流中的变化规律,都可以在数据库中得以记录和保存。此种方法将人类以模拟信号形式存在的话音数字化,不仅便于长期保存,更有利于检索、研究。民族语言语音语料库的建立主要工作有:
1)发音人的选择和发音素材的设计。此项工作是整个建库工作的基础,发音人应由相关专家审慎评选,除了发音应标准纯正外,还应有积极和良好的合作意愿。发音素材也应该由民语研究专家精心设计,在有限的词、句、篇章中较大限度的反映民族语言各个方面的特点及声学特征。
2)录音及整理过程。此工作需要召集精通录音软件如cooledit等专业软件使用,掌握一定声学处理技术的专业人才完成。将采集到的数字声音信噪比尽可能地提高,保障音讯的清晰低噪,然后将声音元素与文字相结合,一一对应。
3)语音标注过程。用国际音标、汉语拼音或者SAMPA码对民族文字进行注音,是国内对少数民族文字研究的最常用方法。在语音语料库中对民族文字标注发音,以便用户结合预存系统里的语音语料相对比,系统功能将更完善,使用将更方便。
4)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将语音语料、文字、注音准备好后,对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是一个关键步骤。利用计算机成熟的数据管理技术,召集懂得程序设计的相关人员,设计出相应的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良好的人性化交互接口,将使得对信息的把握更、更简捷,研究人员开展工作也将更加得心应手。
2少数民族文字的信息化建设
语言文字要想真正意义上不消亡,就必须存在于应用当中。在今天的社会,人们接触和使用信息化的文字的机会越来越多,如计算机、手机等电子设备也成了重要的文字存储、传播媒介。为了适应时代需要,跟上时代步伐,我们需要大力开展民族文字的信息化工作。让少数民族同胞在电子设备无处不在的环境里,也可以见到和使用到自己的民族文字。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2004年就已推出了我国及时步维吾尔文的手机,在国家信息产业部的支持下,新疆开发了很多维吾尔文接口的计算机软件,让维吾尔同胞们感受到了维吾尔文字在信息时代的环境下同样有用武之地,不是过时的、被淘汰的语言。民族文字信息化建设所对应的主要具体工作有:
1)民族文字的信息编码。民族文字信息编码也就是让计算机等电子设备能够正确显示出独特的民族文字,人们可以通过输入设备简便的将民族文字输入电子设备。目前贵州省内拥有自己文字的民族语言不多,现在主要的苗文、侗文和布依族文字都是建国后在党和政府帮助下用拉丁字母为基础建立的。由于拉丁字母的编码问题早已解决,拉丁字母可以非常简单的在现在的各种电子设备上轻松显示,这些文字的编码工作相当于已经解决。至于一些拥有自己传统的独特文字的语言如彝族、水族语言,由于文字书写方式、文字组成结构十分独特,对它们的编码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其中,彝文的编码工作早已告一段落。四川彝语协和中央民族翻译局早在1989年制定完成了《信息交换用彝文编码字符集》,也成为了国际标准。而国内90%以上居住在我省的水族同胞的民族文字信息化工作基本上没有开展过。对独特的水族文字的信息编码进行研究,建立标准方案,从技术上而言是可行的,但是由于此项工作的复杂度高,需要大量和不间断的投入,是一场持久的攻坚战。例如国家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大量的投入,才使藏文、维吾尔文、蒙古文等有较多群众使用的文字得以信息化,可以在各种电子设备上处理。所以从现实的角度考虑,是否需要对水文进行数字编码以便能在电子设备上显示和处理,以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与将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能否平衡,是政府决策部门需要考虑的。
2)民族软件产品的设计开发。现今,计算机早已不再是少数人手中的独特工具,随着计算机进入千家万户,计算机价格的不断降低,计算机的日常使用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同胞们来说不再不可企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和使用计算机。计算机的使用必须有丰富的软件支持,目前针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开发的软件或者用户界面为民族文字的计算机软件几乎没有。国家信息产业部娄勤俭部长曾言明,在十五期间,国家将积极推动少数民族地区软件产业发展以及支持具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信息技术开发和产品应用。在这样有利的大环境下,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政府部门加大支持力度,鼓励民族软件的开发。
3少数民族门户网站建设
贵州省是少数民族大省,是一些少数民族的主要聚集地。比如,全省布依族人口284万,占全国布依族人口的97.3%;仡佬族人口49.4万,占全国仡佬族总人口的98.2%;水族人口37万,占全国水族人口的92.3%。对这些民族的文化研究成果上,文化展示上,是其他省份所不能望其项背的。所以,做好这些民族文化的研究保护和展示,促进我国少数民族研究工作的交流,使独特的民族文化为世界所了解,是贵州省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今的Internet发展越来越成熟,人们也越来越习惯于通过因特网来学习。所以,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宣传,可以选择建立门户网站这一途径。建立少数民族门户网站的两点意义:
1)少数民族门户网站是民族文化宣传的前沿阵地。比起传统的方法和手段,在Internet上建立网站来宣传自己是一个投入少、见效快的选择。然而Internet浩如烟海,网站何其之多。要想让人所注意,在网站定位上就必须与众不同。通过政府部门的大力护持和参与,建立关于某个民族文化的门户网站,因其官方背景、设计科学、知识系统、及时反映民族研究的近期成国等亮点,必然吸引很多的民族文化研究人员,少数民族文化爱好者纷至沓来。
2)少数民族门户网站是民族文化在Internet上栖息的一席之地。民族同胞们在Internet上可以得到海量的信息,但用自己的语言文字组织的信息着实少之又少。民族门户网站可以选择多语言设计,针对研究学者和文化爱好者可以将内容用汉字、英文书写,而少数民族同胞则可以在网站上选择民文浏览方式,用上自己的语言来接受信息。甚至可以在网站上设计可用民文参与的聊天室、论坛、留言板等,让民族同胞可以通过民文来交流。这样,有了实实在在的使用,民文在Internet上的也就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不会与世界脱节,不会与时代脱节。
4民族文献的数字信息化
很多的少数民族同胞在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各种历史文献。这些民族文献是文化的载体,是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的呈现。对民族文化研究工作来说,是不可多得的重要研究对象,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然而,这些文献多数由于数量少、价值高、易损坏,一般多由各民族地区图书馆收集后作为重要资料馆藏,不轻易示人。另外,研究工作者为了掌握详尽的资料,必须在各地之间奔波辗转,必然浪费了人力物力。这样做确实保护了有形的文化遗产,保护了文物,却又阻碍了民族文化研究工作的开展,有违对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初衷。所以,将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数字化,使学者可以在计算机上研究其数字化的副本,既保护了文献,又促进了民族文化研究工作者之间的交流。
5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引入CAI多媒体教学
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两种语言开展的双语教学是少数民族地区保护民族语言的一种较好的模式。这样做既使民族同胞不放弃自己的语言,也使得他们在这个以汉语为主要通用语言的国家里不会被孤立、被隔绝。这种模式过去在不少民族地区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新疆和西藏。然而现在在一些省份和地区遇到了困难。在贵州,目前坚持双语教学的民族地区中小学校不足10%,双语教学愈发难以开展,除了双语教材老旧单一等原因以外,双语师资紧缺是最主要的因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贵州省在各相关部门的合作下,曾开展了一些双语师资队伍建设的活动,如2006年8月,在贵州民族学院组织了及时期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普通话和民族语言培训班,对100多名双语教师进行了培训。通过开展培训班的方式由于培训时间较短,学习人员的学习效果可能不够理想,又因为参与学习的教师的数量与实际的双语教师缺口还有很大差距,从质量和数量上,可能都还有待提高。我们可以通过引入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设计制定新的双语教材。其好处有:
1)通过声音、动画、图片以及文字的方式用民族语言向民族学生解释课堂内容,不仅形象生动,使得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便于自学。
2)配合了双语教师的教学,一定程度上分担了教师的负担。
3)帮助一些民族语言发音不够标准的老师矫正自己的语音,起到指导的作用。所以有了多媒体教学材料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对专业双语教师的需求,缓解了供需矛盾。
63D技术对少数民族风格建筑、历史古迹的模拟实现
苗族的吊脚楼、侗族的风雨桥、布依族的石板寨等少数民族风格建筑举世闻名,反映了少数民族同胞的聪明才智,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朵朵奇葩。另外一些少数民族的历史古迹对研究少数民族而言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保护这些民族风格建筑、人文景观、名胜古迹,是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建筑和古迹由于在地理位置上不可移动,在保护方面虽然人为的破坏可以避免,但风雨的侵蚀、建筑古迹的正常老化是人力所不可遏止的。利用计算机3D技术,将建筑实物、古迹景观在计算机中建模,然后通过照片贴图,从三维的角度重构虚拟的现实场景,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可以真实地反映现实。不仅保护了自然场景,还使得学者的研究工作更加方便甚至更加容易。比如我国就对故宫博物院进行了三维建模。在Internet上可以通过对虚拟场景的访问,让从未到过中国的外国朋友身临其境地“参观游览”故宫。在这些有形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未消亡之前,如果我们及时通过对实物的把握,建立它们的三维模型,将来就不用像现在人们在构建当年被八国联军摧毁的圆明园时,大部分只能依靠想象来实现了。
7互联网游戏、动画对少数民族歌舞的传播和诠释
苗族芦笙木鼓舞,侗族大歌等民族歌舞是无形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同样需要我们不遗余力地去保护和推广。目前,少数民族的年轻人在被西方传来的现代舞蹈、流行歌曲的包围下,越来越少人对自己民族传统的歌舞、游戏感兴趣。缺少了继承和发展,必将出现文化的断层。在强势文化的进攻和包围下,弱势的民族文化要想得以生存,就要求我们必须拓宽思路,使用一些新颖的方法。设计互联网游戏、动画,除了能传播和诠释民族文化外,又因其娱乐性强,易于接受,符合青少年追逐时尚的方向,还可以在文化阵地上争夺回一些年轻人的心。不仅可以激发本族青少年的兴趣,得到他们的支持,还可以得到一些其他民族甚至其他国家的年轻人参与。这种方法获得失效的实例不鲜。比如日本的漫画在各国都非常流行,在给其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实现了其民族文化、民族思想的扩张;韩国通过一些互联网游戏,促进了本国的街舞文化、流行歌曲的传播。以上所阐述的是信息技术助力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的几条思路,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可以立刻投入立即实现。然而在现实中,必须要相关机构、研究人员的大力配合,得到政府决策部门的支持和投入。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要使其得以可持续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用新方法、新手段。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是各行各业的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得力助手。我们民族文化保护工作者也可以有效利用,使之成为我们的有力工具。
作者:姜毅 单位:贵州人民武装学院
民族文化论文:大型音乐舞蹈晚会民族文化论文
一、新疆大型音乐舞蹈晚会创作的四个时期
(一)20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传统形式,时代内容
新疆大型音乐舞蹈晚会的“起步”,是“1952年新疆军区文工团创作演出了大型歌舞《团结建设新新疆》,六军文工团创作演出大型歌舞《把旗插向祖国边疆》,可谓开大歌舞之先河。”。而起步时期的代表作是《万岁》,这部作品由新疆歌舞话剧院(新疆艺术剧院的前身)等十多个专业和业余文艺团体联合创作,于1962年开始创作,并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6周年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10周年之际,于1965年在新疆人民剧场举行了首演。这部作品“主要运用了《乌夏克木卡姆》的歌舞音乐素材及其它木卡姆中的一些片段。采用双管编制的交响乐队和民族乐队伴奏,从色彩和功能上相互补充,充分发挥了混合乐队的作用。舞蹈部分则以(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为基本素材,吸纳其它民族舞蹈的精华。此剧在十年后又以《好》为题被重新编排后搬上了舞台,但此次排演,内容有扩展也有压缩,如:加强了‘兴修水利’这部分内容的创作,并增加了民族大团结的内容,体现各民族互帮互助,共同协作,共同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精神。”除了上述作品,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新疆军区文工团创作的《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等音乐舞蹈晚会。题材多是反映人们的生产、劳动的火热场面和民族团结等内容。由于舞蹈音乐仍沿袭传统的木卡姆等,舞蹈语汇仍然沿用传统,多是在编排上有所凝炼。队形调度也根据舞台表演的需要有一定的发展。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关系是比较自然而清晰的,以较为传统的民族舞蹈样式,反映时代的新风貌。这种创作倾向与《人民胜利大歌舞》、《三千里江山》、《东方红》等“大歌舞”的创作是互相呼应,既相对忠实地继承了民族音乐舞蹈的样式,又在表现内容上反映新生活。而与其它地区所不同的是,新疆少数民族的歌舞结构本身相对完整、凝炼、统一,“再加工”的程度较其他地区歌舞要弱,这也成为日后创作的“突破口”之一。
(二)20世纪八十年代:“传统”与“当代”的双向深化
20世纪80年代,随着“寻根文化”的兴起,“中国艺术家们本着弘扬民族文化的精神,深入挖掘民族音乐舞蹈的宝贵遗产,努力探索和扩展音乐舞蹈的艺术功能与表现领域,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依据有关文字史料、古代服饰以及古代遗存的壁画、岩雕和墓室石刻中的舞蹈姿态,在悉心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再创造。”这一时期,新疆艺术界立足于本地区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创作了一批向本地传统文化深度挖掘的音乐舞蹈晚会。其中以《龟兹古韵》为代表。自1982年起新疆歌舞团的舞蹈编导、音乐家、美术家们三下库车、沙雅、新和、拜城等原龟兹所在地,进行了长期的田野调查,在结合有关史籍记载、石窟残存壁画以及出土文物中有关西域乐舞的形象资料,以研究带动创作,创作了大型乐舞《舞乐龟兹情》,又名《龟兹古韵》,并分别于1983年、1984年在新疆人民剧场演出。这部作品以“复古”和“复兴”为旨归,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古龟兹乐舞图”,可以说是对古西域乐舞一次模拟创作的尝试,从开始构思到公演,历时近十年的时间,可谓“十年磨一剑”。同时,伴随着这一作品的创作,周吉等音乐、舞蹈编导还对新疆地区的音乐舞蹈史进行了深度研究与挖掘,形成了一系列的学术成果,为后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奠定了一定的学术基础。这样严谨、慎重,对文化高度负责的创作态度,以研究带创作的创作思路值得后来者学习。而同一时期,舞蹈界在创作理念和创作方式等方面有所推进,在“当代”审美的倾向比较明显,这也影响了新疆大型音乐舞蹈晚会的创作。198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30周年之际,以新疆歌舞团的老中青三代编导为主,集自治区相关艺术团体的力量,创作了大型歌舞《天山欢歌》。这台大型音乐舞蹈晚会的主题是反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以来的社会建设成就。这个作品首次采取分场创作,以“系列歌舞”的形式,汇集了相当数量的经典节目。这部作品后来在2001年9月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中,获得创作金奖、演出金奖、舞美金奖等18项大奖。2001年赴朝鲜参加“四月之春”平壤国际艺术节,获得8项金奖。从创作的角度来看,这个作品对民族文化更倾向于“当代阐释”,当代新疆各民族的生产、生活状态成为主要内容。在这样的创作理念下,编导和音乐家们以“当代审美”对传统音乐舞蹈有所突破。音乐“运用现代和声配器手法,运用旋律的发展、重复、变奏等手段和和声、复调等多声部技巧”。舞蹈除了以传统舞蹈语汇为素材进行编排,还运用“拟物”手法创作了《香梨舞》、《石榴舞》、《电子计算器舞》等,“利用舞台的推拉升降和现代灯光音响效果,使这部大歌舞色彩斑斓、气势恢宏、紧凑严密、千姿百态,给人强烈的时代感和美的享受”。这部作品代表新疆大型音乐歌舞在“当代”方向上的突破性进展,虽然创作倾向是“当代”,但创作者并没有全然舍弃传统,传统音乐舞蹈仍然为创作的主要素材如《木夏吾莱克木卡姆》等。从两部代表作品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新疆大型音乐舞蹈晚会的创作向“传统”和“当代”两个向度不断深化,这一方面受到国内不同创作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新疆本地编导对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思考。《龟兹古韵》在选材、呈现方式等方面都以实践体现了本地编导在继承民族文化的内容、方式以及挖掘“传统”的方向与深度等方面的思考:一是可以通过挖掘文物、文献、田野中的音乐舞蹈资源,使创作在内容上达到“对话历史”的深度;二是继承民族文化,并不等于只继承现有的、“田野”的民间舞,可以通过历史纵向的挖掘,丰富创作内容;三是在继承传统的大前提下,研究“复古”与“复兴”的方式与方法,其实质是推进民族文化沿着传统的脉络继续发展。《天山欢歌》则在创作的理念与方式上体现了本地编导对“当代”与“传统”之间关系的思考:一是由于作品主题是反映当代,因此“当代”是这个作品的主位,在这个主位立场下来思考传统在当代的呈现;二是在创作手法上,吸取了80年代的舞台创作经验,使传统音乐舞蹈在特定创作手法中呈现出当代的气质。这两部作品体现出的创作理念、手法与水平可以说开辟了新疆大型音乐舞蹈作品在“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上的两条“路径”,在日后的诸多作品中均有体现,是新疆音乐舞蹈创作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三)20世纪九十年代:创作方法的新探索
1990—2000年这十年时间,创作方法的新探索使得大型音乐舞蹈晚会的表现层次更加丰富,而民族文化的“传统”与“当代”仍然是创作的重中之重。这一时期有两点突破,一是在创作上,意识到了作品结构与主题之间的关系,强化作品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使主题的表达更加统一而有层次;二是编导“继承与发展”的关注点仍是音乐和舞蹈,但开始探索“传统”与“当代”两个向度在大型音乐舞蹈晚会中的融合。这一时期涌现出《万紫千红满天山》(1992)、《天山彩虹》(1994)、《走向辉煌》(1995)、《我们新疆好地方》(1999)等作品,其中代表作为《天山彩虹》、《我们新疆好地方》。1994年,新疆歌舞团创作演并出了大型民族音乐舞蹈晚会《天山彩虹》。晚会首次采用篇章式的结构,分为上篇(历史篇)和下篇(现代篇)。上篇(历史篇)包括序:天山之泉;一、西域古风;二、龟兹舞韵;三、丝路明珠,表现了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先民寻求美丽富饶土地的理想,展示了古代西域乐舞的艺术魅力。下篇(现代篇)包括一、大漠劲舞;二、草原柔歌;三、绿洲欢潮;尾声:天山腾日,充分表现了新疆各族人民与严酷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在斗争中萌发了美好真诚的爱情,在丰收中洋溢出欢愉和自信的内容,讴歌了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和理想。音乐运用了《潘吉尕木卡姆》中的音乐素材,舞蹈部分有《顶碗舞》,《迎新娘》、《刀郎舞》等,“整部作品贯串始终的是西部人的坚韧顽强、奋发进取和乐观开放的精神,洋溢着阳刚之美。为了地表达创作意图,仅用写实、渲染、集纳、抽象等手法已远远不够,便大胆采用象征、写意的手法。总体上虚实结合,把情与景、动与静、音乐与舞蹈、继承与创新、再现与表现有机地融为一体,相辅相承,相得益彰。”这台晚会还获得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文华音乐创作奖”。1999年3月,由新疆歌舞团和新疆军区文工团联合创作演出了当代大型民族歌舞《我们新疆好地方》。该晚会浓缩了20世纪以来新疆歌舞艺术的精华,展示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将多部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重新编排、配器,并运用了现代化的包装。在北京参加中国国际歌舞系列活动的首演。10月,再次赴京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献礼活动。晚会反映了新疆各民族人民,在祖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人们幸福和睦,安居乐业。以奔放的舞姿和热烈的情感,表达出新疆各族人民对自己故乡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表达出他们对走向新世纪的自信与豪迈。这一时期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基本沿袭了上一时期“传统”与“当代”的两个向度,但由于创作方法的新探索使得在这两个向度推进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融合。例如,在《天山彩虹》第二场中,周吉运用了黄翔鹏先生解读的宋传唐曲的龟兹大曲《舞春风》中的《瑞鹧鸪》曲牌作为音乐素材。而舞蹈则以“(在序和尾声)男子刀郎舞与现代手法编织的有象征意义的女子群舞巧妙糅合,传达了历史在与现代的衔接与契合中进入了新的纪元”。《我们新疆好地方》则是保留了传统的内容,但强化了视听效果,使得“传统”有着“旧貌换新颜”的呈现。不管是以“当代”为主位,还是以传统为脉络,“融合”的趋势已经日趋明显。
(四)21世纪的新十年:“现代”的舞台与多元的创作
进入21世纪后,舞台技术的发展使得新疆本地编导意识到音乐舞蹈晚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舞台艺术,应充分调动多种舞台艺术,表现新疆各民族以及民族文化的特色。同时,一方面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兴起,其理念也对创作有一定影响,如何在舞台上“原汁原味”地呈现新疆传统民族乐舞,表现新疆民族文化之独特,也是编导们在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受到现、当代舞蹈编创思路与手法的影响,编导们在题材、立意、动作语汇的处理以及审美上日趋多元化。外在上日益“现代化”的舞台和内在上日渐多元化的创作倾向构成了21世纪新十年新疆大型音乐舞蹈晚会的创作图景,也使得对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问题的回答与阐述有着更加丰富而复杂的空间。2008年由新疆木卡姆团推出的音乐舞蹈晚会《木卡姆的春天》,分为两部分,及时部分以十二木卡姆中的《乌夏克木卡姆》的结构为作品结构之依据,引用维吾尔族古典诗人的诗词与民间叙事诗为唱词,咏叹爱情,并穿插了对木卡姆艺术有重要发展的历史人物。第二部分是以《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为主。这个作品是在十二木卡姆成功申请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对木卡姆艺术一次较完整的、有主题的当代舞台呈现。晚会尽管调动了许多舞台灯光、舞美、视频等技术,但始终以木卡姆的本质性特征为主体,以木卡姆的作品结构为晚会结构,使整个作品虽有“现代化”的舞台包装,但仍以呈现民族文化为主线。由中国东方歌舞团、新疆艺术剧院歌舞团等单位联合编排的大型音乐舞蹈晚会《大美新疆》2012年6月19日晚在新疆艺术剧院上演。这台大型音乐舞蹈晚会以维吾尔十二木卡姆艺术的传承和“感动中国”人物阿里木的事迹作为两条线索,以歌、舞、乐、多媒体影像、戏剧表演、舞台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为手段,以空间蒙太奇的手法,视频和人物的结合,包括舞台舞美的推拉升降,车台的运用,对音乐的处理,演员和视频的互动等做了很多设计上的准备,是近几年来在新疆大型晚会中又一个新的尝试。从舞美到整个舞台效果,把新疆各民族的舞蹈文化、歌舞文化展示给了全国的观众。这台晚会也代表新疆参加了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这一时期还涌现出《洒满阳光的新疆》、《天山礼赞》、《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美好家园》等,作品大多以绚丽的服装、华丽的舞美和演员精湛的表演征服了观众。
二、新疆大型音乐舞蹈晚会中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特征
在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方面,首先要从“继承与发展”的主体———人说起。从《万岁》到《大美新疆》大部分作品都是新疆各民族编导创作,部分作品与其它地区的编导共同创作。在这样的编创群体中,“民族文化”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是处于一种“自然”的状态。编导们在音乐素材的选择,动作语汇的编排上自然地按照“民族习惯”或者“天赋”进行,使得民族文化的“继承”自然而然顺理成章。自80年代起,随着国内外文化交流逐渐兴起,编导们开始对“民族文化”有一定的自觉意识,其中音乐创作表现得更为明显。而舞蹈由于艺术门类的独特性,基本上仍然保持了“自然继承”的状态,但开始吸收部分文化相近地区的舞蹈元素,这意味着在吸收的过程中是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和分析民族舞蹈自身的特性。随着八九十年代舞蹈本体意识的兴起,舞蹈编导与表演家们更加意识到民族舞蹈在本体层面上的特点,非常注重舞蹈语汇的特性,运用新疆传统音乐与传统民间舞蹈的元素,吸收了国内外舞蹈的编创手法,进行不同程度的编排、提炼、凝炼,使其在作品层面的呈现上有了“当代审美”的品质。由此也涌现出一批的舞蹈编导和表演艺术家,如海力且木•司迪克、王晓云、乌买尔•赛都拉、孙佩禄、库来西•热介甫、艾力•阿布都热依木、李维维等。大型音乐舞蹈晚会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与其独特的艺术体裁有关。与一般的小型舞蹈作品、舞剧、舞蹈诗不同,大型音乐舞蹈晚会更像一篇散文,只要“神不散”,就可以容纳丰富的舞台表演艺术的语汇与形式。从另一个角度说,大型音乐舞蹈晚会的这种体裁更加适合新疆的民族音乐舞蹈作品的舞台呈现,以《十二木卡姆》为代表的传统民族艺术是很难在其他体裁中呈现的,大型音乐舞蹈晚会在“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方面有着更为丰富的容纳空间,而且,其前期投入、调动艺术家的数量较其他舞蹈体裁更加大,多是集体创作,因此往往喻示着一种“风向”,更加能反映新疆本地艺术创作者对“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思考与阐释。近年来,大型音乐舞蹈晚会的创作有向“舞蹈诗”靠拢的倾向,强调结构上的更加完整,“音画”、“歌舞剧”等概念不断推出,然而其本质还是“大歌舞”。随着前段时期国内“印象”系列、“风情歌舞”的泛滥,新疆的音乐舞蹈创作也一度受到了影响,注重风情的呈现而忽略对民族文化内在的挖掘,注重视听效果而忽略创作表达的有效性,大型音乐舞蹈晚会更易受到薰染。随后的非遗工作的兴起,使这种“时尚”之风受到了一定的扼制,编导们开始注重艺术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深度,由文化内涵与深度引申到对这一地区族群独特的生命内在体验上。就创作的理念而言,新疆大型音乐舞蹈晚会并未将“传统”与“当代”视作二元对立,而是不断寻找二者融合的切入点。从起步阶段的“旧瓶装新酒”、到“挖掘历史”,再到以当代为主位,以传统为素材,再到近期的以传统文化为基石的当代呈现。这就可以看出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主要处理的就是“传统”与“当代”之间的关系。但是回顾整个历程,重视传统民族舞蹈、重视挖掘的民族舞蹈文化依然是创作的主导。可以说,对传统的重视就如同栽树需要“深根”,只有根扎得深,“树”才会更加茁壮,“枝桠”才会更加多元而有依据。传统与当代,继承与发展并非简单的叠加和“体用”关系,需要以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为根脉,发现、深究特定文化语境中的生命体验与人性,选择、创新适合表达的创作手法,才可以发展出有“新疆”特点的大型作品。近些年,有人提出新疆的大型舞蹈作品内容单一,舞蹈动作陈旧,缺乏时代感和现代气息,很少能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舞蹈创作理念,几乎一直处在一种缓慢的发展状态中,必须创新等等。随之而来的现象就是编导在大型音乐舞蹈晚会的创作中,在创作上对传统与民族“不尊重”,在未能深入了解民族风格、民族文化特性以及民族审美特征的情况下,一味“求变”,追求所谓的时尚,导致了诸多无谓的嫁接、杂交,使得创作的核心———“艺术语汇”失去了民族特色,甚至出现了“同质化”的现象。应该说,我们鼓励创新,但创新不是空穴来风,或是一味对传统的舍弃,创新的前提是“求实”,根据具体的创作主题、创作内容,扎扎实实地了解民族文化,了解舞蹈的风格,体悟民族舞蹈沉淀千百年的人文内涵,再行创新,笔者相信,那才是一种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都高度负责的创新态度。
三、结语
回首新疆大型音乐舞蹈晚会的发展历程,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始终贯穿于创作过程。笔者认为,继承与发展并非二元对立,继承不是守旧,而是在自觉民族文化特性的基础上有意识的传承,而发展也不是脱离事实的求变,是要在继承传统的特性上,在“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的框架内进行发展,不能因为发展而丢失了宝贵的民族传统舞蹈文化精神。弘扬和传承新疆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精髓、促进新疆少数民族舞蹈多元文化的交流、增强民族情感、继承和发展新疆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将是大型音乐舞蹈晚会未来的发展以及我们新疆的舞蹈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任务和责任。
作者:古扎丽·肉孜 单位:新疆艺术学院舞蹈系
民族文化论文:民族文化产业论文
1内蒙古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综合考察内蒙古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将阻碍其发展的问题归结如下。
1.1从民族文化产业的规模上看
从业人员少、资金短缺、生产规模小是基本问题。从全区范围来看,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这同样成为该地区民族文化产业贡献率低的最根本原因。
1.2从民族文化产业的项目开发上看
“零、散、乱、小”是主要问题。民族文化产业中重复开发现象屡见不鲜,在众多文化产业中真正具有竞争实力的、集约化的大型文化产业的运营企业只有极少数的几家。多数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流于形式,并没有创造出民族文化应有的社会价值与经济利益。在文化旅游方面,尽管景点大量涌现,但景点开发过于简单,文化元素不够突出。
1.3从民族文化产业体系上看
产业体系不完整,行业发展不协调,科技开发力度薄弱是内在问题。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并没有与餐饮等其他服务业实现对接,这就使得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缺乏持续性,试问谁肯去一个吃饭睡觉不便利的旅游景点度假观光呢?
1.4从民族文化产业的管理上看
粗放式经营管理是基本问题。在管理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缺乏标准意识,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缺乏专利保护,政府政策无法和民族文化产业市场同步更新,这就使得民族文化产业的管理得不到制度、机制的保障。而制度的缺席又难免造成民族文化资源的浪费,使民族文化产业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更不必说长足发展。
1.5从民族文化产业的外部支持上看
民族文化产品缺乏展示平台,宣传力度欠缺,市场狭窄是关键问题。我们对以上所揭露的问题加以分析便会发现,内蒙古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与政府配套政策、机制的落后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因为没有相应的扶持、管理政策与机制,使得内蒙古地区民族文化产业缺乏产业引导和支持,并且无法形成分工协作、配套发展的产业格局,从而导致了自治区丰富雄厚的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最终没有转化为相应产业优势的问题。
2以机制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针对以上所分析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切入点应该放在政府完善与落实配套的政策和机制上,并且,在实施过程中要更加“接地气”。由此,推动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从以下几点进行。
2.1激励机制带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要想使内蒙古地区的民族文化产业形成产业优势,就需要将其做大做精。然而,做大做精就离不开资金与人才。民族文化产业的规模壮大需要资金为其资源开发提供可能性。民族文化产业的“精”,需要加强民族文化产业的创新,这种创新必然离不开相关的专业人才资源。所以,由人才资源匮乏与资金短缺造成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问题应“对症下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1增加对民族文化产业的财政开支。这一举措不仅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产业规模的扩大,同样会带来一些无形的社会效益,如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意识的增强等等。
2.1.2拓宽民族文化产业的融资渠道。政府必须为民族文化产业拓宽融资渠道,以此来保障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远离资金匮乏的问题。
2.1.3实现资金与人才的交接。政府应该充分地意识到,仅依赖资金是无法彻底解决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的,还要从根本上解决人才资源问题,人才资源的短缺不仅会造成资金的浪费,同样会造成民族文化资源的浪费。实现资金与人才的交接,要求政府着力吸引专业人才,聘请、“引进”外来人才。另外一方面,要创造人才成长环境,为专业管理人才提供更多更宽广的发展空间,让专业管理人才在本地区有施展才华的机会,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培养出专业管理人才,同样可以有效防止人才资源外流。
2.2监督机制保障民族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保障民族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做好以下2方面的工作。
2.2.1政府把好“质量关”。政府的监督机制不仅应包括对于民族文化产业的市场监管,即实现特色文化资源的产权化,同时还应包括对民族文化产品的准入门槛的把握,为本地区民族文化产品的质量把关。
2.2.2政府需以“有形的”手净化市场环境。对于已经进入市场的歪曲和庸俗化“文化产品”严格处理,恢复因此而受到影响的本地区的民族文化产业的国内与国际声誉,尽快扭转和改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开拓更为宽广的市场。
2.3管理机制促进民族文化产业持续发展
有学者指出,政府应该尽快为民族文化产业制定中长期规划,但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不仅忽视了民族文化产业的主动创造性,同时也没有考虑到政府所制定的中长期规划是否适于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笔者认为,政府在完善管理方面应做到以下几点。
2.3.1加强建设民族文化产业园区。政府对民族文化产业的管理离不开加强建设民族文化产业园区这一重要举措,政府通过这一举措实现对民族文化产业的空间管理。以民族文化产业园区为孵化基地,完善基础设施、增强集聚效应、促进各民族文化企业之间良性竞争,同时也有利于解决民族文化产业人才匮乏问题。
2.3.2促进区域合作。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带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地区可以通过合作,实现双赢效果。政府在此过程应发挥搭建平台的作用,创造区域民族文化共同发展的条件,以此实现区域民族文化的交流。
2.3.3加强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管理。政府一方面要树立有效开发的意识,即保障本地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防止重复开发,另一方面加强宣传力度,真正实现民族文化产业的“走出去”。
3结束语
把内蒙古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做大做精,一方面要求民族文化产业充分利用本土特色的文化资源,挖掘本土少数民族文化优势,强化地域特色,另一方面需要政府搭建平台,以机制为支持,推动文化资源与金融资本融合,探索特色文化资源资本化实现形式,最终实现特色文化资源与资本、人才的对接,保障特色文化资源产权化,保障民族文化产业市场稳定有序,民族文化产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郭明珠 单位:内蒙古大学
民族文化论文:博物馆民族文化论文
一、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困境
(一)传统语言的退化
敖鲁古雅鄂温克的鄂温克语与其他鄂温克的鄂温克语是不尽相同的。鄂温克的语言分为三大方言,及时方言叫辉河方言,这一方言的使用人约占总人口的90%;第二方言叫莫日格勒河鄂温克语,使用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第三方言叫敖鲁古雅河鄂温克语,使用人口占1.5%,使用敖鲁古雅河鄂温克语的鄂温克人主要居住在根河市、鄂伦春自治旗境内。辉河方言和莫日格勒河鄂温克语的差别不大,而敖鲁古雅河方言与其他两种方言的差别是很大的,它除了一些外来语、物品名称及部分日常用语与另外两部分鄂温克族语言相通外,其他绝大部分是不同的,有着自己独特的发音和用法。生态移民后,对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语言的保护工作启动较晚,除2008年开设语言传承班外,没有采取任何保护传承语言的措施。随着汉语的越来越普遍,敖鲁古雅鄂温克语渐渐销声匿迹了,敖鲁古雅河鄂温克语的保护工作已经迫在眉睫,所面临的不仅是语言的同化问题,更是文化的主体———人的融合和同化,敖鲁古雅鄂温克的青少年近些年来在文化融合的大潮中,正在逐渐丢失本民族自己的文化甚至是语言,这样的情况对于保存敖鲁古雅的鄂温克文化来说是极为严峻的。
(二)驯鹿的现状
敖鲁古雅的鄂温克又被称为使鹿鄂温克是因为他们独特的驯鹿文化,驯鹿是敖鲁古雅鄂温克所特有的驯鹿文化,不仅是其他少数民族所没有的,而且是索伦鄂温克和通古斯鄂温克所没有的,这是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的特色之一。驯鹿是半家半养的动物,一般俗称“四不像”(鹿角、牛蹄、马耳、驴身),性情温顺,适宜居住于寒冷地带,善于在沼泽、森林、深雪中行走,产于西伯利亚“列拿”河一带的沼泽山林地区,是一种寒带动物。驯鹿在鄂温克人的生产与生活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也是主要的生产工具之一。驯鹿善于在森林中穿行,被誉为“林海之舟”。驯鹿不仅是生产资料也曾是生活资料,过去打不到野兽时也杀吃驯鹿肉。近几十年来不吃驯鹿肉了,一方面由于提高了生产,生活资料增多,另一方面则是驯鹿头数也比过去少了。但是,驯鹿作为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的一大特色,其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并成为游客观光旅游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但是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的定居生活对喜爱森林和苔藓的驯鹿是不适宜的,同时定居后的驯鹿不断遭受意外,圈养使得驯鹿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品种退化严重。同时,随着近年来鹿茸价格的持续下降使得驯鹿的收益持续偏低。这一系类的问题都困扰着如今的驯鹿产业,能否较大程度的保留驯鹿原有特性和保障驯鹿的健康是敖鲁古雅的驯鹿饲养点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传统工艺的商业化
敖鲁古雅鄂温克的独特手工艺品不能说是巧夺天工,但是也是精美绝伦,独具特色。尘封在博物馆里的桦树皮船、桦树皮婴儿摇篮做工都十分精致。但是这样的手工艺制品不仅没有广泛流传,现在的鄂温克人也很少使用。倒是有很多小模型放在旅游纪念品的门店里售卖,把融有民族文化的手工艺品变成商业买卖和旅游纪念的招牌。这样的趋势我们并不能说不好,毕竟文化只有流传才能发展,但是这样的一种文化发展模式让文化的发展失去了纯粹性,被利益化、商业化,真正的民族文化被封存进了冰冷的博物馆,不能融入到社会主义的阳光下。
二、敖鲁古雅鄂温克特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一)敖鲁古雅鄂温克语的传承
语言是敖鲁古雅鄂温克族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文化之一,它的传承对于敖鲁古雅鄂温克族具有重要的意义。1.双语教学。虽然在当地学校教学中有开设鄂温克语课程,但是由于当地的孩子缺乏应有的语言环境,导致孩子们一学就会,不用就忘。但是当地的鄂温克族居民除一些年纪较大的老人以外,在平时的日常交往中一般采用汉语,很少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因此,可以在课堂上实行双语教学,敖鲁古雅鄂温克语和汉语同时授课,这样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练习本民族语言的环境,使敖鲁古雅鄂温克语得以传承。2.发挥现代传媒的优势。2011年鄂温克电视台“跟我学鄂温克语”栏目正式开播,这项工作是由鄂旗民族宗教事务局、旗电视台和旗民族少年宫(鄂温克语言培训基地)共同负责完成的。每晚播放五分钟,通过电视教学形式普及和发展鄂温克民族语言,为鄂温克孩子传承母语、使用母语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驯鹿文化的传承
敖鲁古雅鄂温克又称“使鹿的鄂温克”,是三支鄂温克中一个饲养驯鹿的鄂温克部落,驯鹿作为敖鲁古雅鄂温克曾经的辉煌,现在也是敖鲁古雅鄂温克的特色和重要的经济支柱。1.山上驯鹿与旅游业相结合。驯鹿的圈养不利于驯鹿自身的发展,因此,可以按照季节恢复山上驯鹿活动。由于当地的气候条件使得当地在夏秋季节成为旅游旺季,因此,可以在春秋两季将驯鹿带回山林,同时让游客到山中体会鄂温克人的生活,在秋季结束中将驯鹿带回山下。2.山林中划归驯鹿保护区。驯鹿也是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的符号和标志,世界上仅有9个国家、22个地区饲养驯鹿,而敖鲁古雅乡就是其中的一处。驯鹿已经适应了几百年来的生存方式,它们不像人类能够尽快适应变化的环境,而它们本来就是林中自由的动物,将其圈养会使得它们本身的优势逐渐退化。因此,可以在山林中划出一部分区域作为驯鹿保护区,在保护和繁荣驯鹿产业的同时也传承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的驯鹿文化。3.加大政府扶植力度。现今还在根河市敖鲁古雅乡聚居的鄂温克居民告诉我们,现今,他们还有1000多头驯鹿,养在阿龙山、金河和根河的山上,政府对他们所养的驯鹿也是大力扶持,不但帮助他们拓宽驯鹿副产品的销售渠道,“还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猎民点帮助猎民接羔、锯茸,2012年由乡政府统一锯驯鹿茸333.1公斤。猎民自主锯茸165公斤。由乡政府代为销售76.6公斤,自主销售421.5公斤,鄂温克猎民驯鹿茸收入为40万元。而且为8个驯鹿放养点的驯鹿接种卡介苗,以提高驯鹿对结核病的特殊抵抗力”。②“2013年在根河市敖鲁古雅乡举办第五届国际驯鹿养殖者代表大会大会主题为‘人、驯鹿、自然可持续发展’,③”大力扶持和帮助驯鹿养殖业。在此基础上,政府要继续加强科技投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三)特色手工工艺的传承
在政府的帮助下,“2012年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熟皮子技艺、桦树皮技艺、萨满舞获得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人获得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④但是仅仅靠申遗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应该从本民族自身想办法,据此,提出以下两点建议。2.设手工工艺教授课程班。一方面开设专门的手工工艺的教授班,因为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的猎民们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受教育水平相对要低,因此他们不能很快的掌握先进的生产技能,导致职业转换比较困难。可以开设专门的手工工艺教授班一方面可以吸收一些劳动力,解决当地一些人的就业难问题。同时也可以促进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传统手工工艺的传承。2.手工工艺的学习与旅游业的相结合。由当地的居民开设简单的手工工艺品制作间,教授前来旅游的游客们简单的民族工艺,改变以往仅仅依靠出售民族工艺品的状况。在增加旅游收入的同时也促进本民族特色传统文化的传播,让游客们更好地了解博物馆中美丽工艺品的制作流程。
三、结语
我们通过对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的语言、文化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总结并分析了其民族特色文化的现状与亟待解决的困境,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有针对性的方案,希望可以促进敖鲁古雅鄂温克特色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让其文化走出冰冷的博物馆,并且避开旅游化、商业化的大潮,使其文化既避免在文化冲击中消亡的命运,也走出博物馆的橱窗,走向新中国民族文化的前沿。
作者:郭琳 胡娟 单位:内蒙古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