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文化产业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文化产业论文:文化产业扶持资金绩效审计论文
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绩效审计的目标和内容
政府文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各地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本地区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意见、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为文化产业发展搭建起了比较完整的政策框架;各级政府每年从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量的文化产业扶持资金,重点引导扶持发展势头好、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的文化类企业以及具有高增长点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下面从合理性和有效性方面就文化产业扶持资金绩效审计的目标和范围谈一些看法。
一、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绩效审计的基本前提
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绩效审计是财政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审计。从具体审计对象的评价来看,审计包括扶持资金配置的经济性、资金管理活动的效率性和资金投入的效益性,是一种最终评价,而资金投入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评价是绩效审计的前提,审计活动脱离了资金投入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绩效审计就缺乏的依据。要实现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投入活动真实性和合法性需要具备三个基本要素:
及时,健全的资金投入内部控制系统,是做好绩效审计的基本保障。健全的资金投入内部控制系统是财政财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保障,对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的运用,不仅要求建立健全主管部门的内部控制系统,同时也要求被扶持单位也要建立和完善各项控制系统。对专项资金的收入、分配和使用实行集体评审制度,防止个人主观臆断,缺少制约机制,使资金在阳光下运行使用,以保障专项扶持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为资金投入活动的合规性、合法性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第二,被扶持文化企业财政财务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公允性,是绩效审计的基本条件。审计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通过对会计资料的审查,从中发现企业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合规、有效。文化产业扶持资金绩效审计涉及的企业面广量大,必须要求被扶持企业所提供的财务信息是真实正确的,运用的信息,才能判断专项扶持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公允性和有效性,才能对相关的经济活动做出有效性评价。
第三,对申请扶持资金企业申报资料的性是绩效审计的重要基础。对申请扶持资金的企业提供的材料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会得到不同的评审结果。对此,如果评审过程缺乏必须的评审程序,对申请扶持资金的企业提供材料的真实性缺乏正确的判断或做出一些主观判断,其结果将造成财政资金的损失浪费。
上述三方面工作的完善性,都会对文化产业扶持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产生影响,并会影响资金投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文化产业扶持资金绩效审计的目标
文化产业扶持资金绩效审计的目标,主要是对扶持资金这一公共资源分配是否正常、回报(社会性)是否丰厚、效果是否显著等等。实质上也就是文化产业所扩展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扶持资金配置的经济性目标
在市场经济体体制下,文化产业扶持资金是以政府为主导,它通过制定扶持资金政策,利用具有优先配置资源权利的优势等各种手段来引导扶持资金的方向,左右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扶持资金配置要实现的经济目标,必须是坚持依法、公平、有效的原则和公共资源的配置结构的科学、合理、经济的原则。
影响扶持资金分配使用的主要问题是因领导干部疏忽或缺乏经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足、水平不高等造成的,这一矛盾的存在必然会引发资源配置的失误,产生巨大浪费。在审计方面,对扶持资金的经济性评价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主要体现在国家审计机关对扶持资金配置过程的审计。主要检查扶持资金在配置中所采用的程序方法和手段是否透明化,不同扶持对象是否形成最有效的配置,扶持资金的运用能否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扶持资金配置的效率性目标
扶持资金的配置效率体现了各级政府部门密切配合协调水平和处理各项经济工作的能力。扶持资金的效率性评价实质上就是一种管理活动的审计或称管理审计。在绩效审计中,对具有支配文化产业扶持资金的有关政府部门或主要负责人履行情况的评价,一是要对其扶持资金在配置过程的决策效果进行评价,二是要对其工作效率进行评价,以检查其勤政情况。在当前经济发展状态下,一些高科技技术的广泛动用,市场发展的不断变化,要求管理者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和制度创新,使扶持资金及时、、合理地得到优化配置,提高扶持资金的使用效率。所有这些靠领导干部的主观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具有高超的经济管理水平,熟练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扶持资金效率性目标审计实质上也就是对组织该项工作的领导集体经济管理水平和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审计。
3、扶持资金配置的效益性目标
财政文化产业扶持资金配置投入是对这一地区需要做大做强的文化产业所进行的一项战略性投资(扶持),进而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力。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被扶持项目建成后能否达到生产设计能力,能否达到预计的经济效益,同时产生辐射效应,带动产业链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决策管理水平和科技运用水平。
对文化产业扶持资金的投入的效益性评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这是因为目前所处的经济环境相对文化产业而言总体处于粗放发展、数量扩张阶段,集约化程度低,错位竞争能力不强,对外 宣传仍有提升空间,高端创意人才匮乏。也就是具有核心文化产业链尚未成型,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有效解决,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整体偏低。无论是体制上还是技术上,要对文化产业扶持资金的使用效益性审计难以得到保障,但是文化产业扶持资金的使用效益性问题是一个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有待进一步实践探索。
三、文化产业扶持资金绩效审计的内容
文化产业扶持资金绩效审计内容,一是政府为扶持文化产业所组织的经济行为过程和结果;二是对文化产业扶持资金进行绩效评价的审计内容。根据上述二个基本因素的特征和基本涵义,文化产业扶持资金绩效审计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产业扶持资金财政预算草案审计
文化产业扶持资金预算安排是财政预算编制过程的组成部分,这项工作分为两个环节:一是财政部门组织预算草案的编制;二是人大在审议通过财政预算草案前,由审计部门对财政部门组织预算草案编制过程的审计。财政部门组织的财政预算草案在编制过程中最能体现财政活动绩效的是预算草案编制程序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直接关系到预算草案编制的效率性、科学性和效益性。文化产业扶持资金预算能否体现对文化产业的引导和扶持,在不同文化产业之间体现公正、公平,这也是体现预算草案编制的合理性。财政部门将预算草案编制完毕,经政府讨论通过后直接由人大会议审议,事前未经审计机关进行审计,审计部门可尝试就单项财政预算编制草案进行事前审计,如文化产业扶持资金等。随着我国审计工作与人大审计预算草案制度的逐步完善,财政预算草案编制将成为财政绩效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2、文化产业扶持资金配置过程的审计
文化产业扶持资金配置过程的审计是对该专项资金投向的审计。它应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文化产业扶持资金的投向是否符合文化产业行业要求。充分发挥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规划、引导、服务和管理作用。目前归入文化产业的行业有创意设计业、文化旅游业、出版发行业、新闻传媒业、数字内容和动漫业、会展广告业、印刷复制业、工艺美术业、演艺娱乐业、影视制作业等十大行业。从某市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中可以看到,文化产业扶持资金支持的重点已涵盖上述全部行业,未体现优先发展的文化产业方向,只是在重点文化企业认定和考核管理暂行办法中设定企业规模。如:研发型企业收入100万元以上、中介服务企业300万元以上、生产服务型1亿以上、经营服务型20__万元以上。新注册企业,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等等。这就要求审计部门在审计过程中从绩效角度审查被扶持企业是否达到一定的文化水准并可产业化运作,在被扶持企业对象和扶持资金量方面,审计部门必须做出客观、科学、合理的判断。
(2)企业申请文化产业扶持资金是否符合规定程序。对这一程序的审计依据是政府出台的有关办法或者规定,如某市出台的重点文化企业认定和考核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文化产业类企业在申报文化产业扶持资金时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申报,其程序由以下步骤组成:1.填报《重点文化企业认定申请表》;2.企业营业执照正、副本和法人代表身份证明;3.会计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4.连续两年的审计报告;5.主营业务收入专项审计报告;6.税务机关出具的完税证明;7.产品或技术鉴定证书、专利证书、产品质量检验报告、信誉证书等;8.其他相关材料。上述八项内容是构成审计内容的关键部分,主要包括申报程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申报资料是否齐全;有关材料是否与申报主体匹配等等。由于在申报阶段,每个文化类企业都有申报的权利,因此审计的主要工作是加强申报企业的审核认定工作。
(3)申领文化产业扶持资金认定是否符合规定程序。以某市认定申报程序为例,其步骤是:1.填报《重点文化企业认定申请表》;2.文化产业办公室初审,并对列入初审合格企业,组织相关专家现场考察;3.根据考察情况,进行评审,下达批准文件和证书。同时规定经认定为该市重点文化发展项目的,可以持该市《重点文化企业证书》优先享受市文化产业相关扶持政策。从这一程序来分析,是否对某一文化企业进行扶持,关键是专家的评审,取决于专家的主观判断。基于这一情况,审计首先是对专家的评审、认定结果进行检查。从某市已获批文化产业扶持资金情况结果发现,专家人员结构不合理,评审组多数由政府部门人员组成,缺少行业内专家和投资方面的专家。造成被扶持的企业在主体、投资项目的成本核算、扶持方向等方面问题都没有全部得到纠正,没有发挥扶持资金应有的效果。因此在文化产业扶持资审计中,一要根据有关档案资料,检查参加考察的行业专家数量符合规定,一般应包括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该领域(行业)专家、投资方面专家、财务会计方面专家。其次对专家评审的标准、依据进行检查,判断有关专家评定程序是否合规,评定依据是否充分,书面记载是否等。再次是审计部门还要对企业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进行鉴别,必要时应调取申报企业的会计资料进行检查。
3、文化产业扶持资金使用过程的审计
文化产业扶持资金使用绩效审计,主要是对被扶持企业在运用该项资金过程中的效率和效果,以及效益性进行审计。主要是对被扶持企业的某一项目运行效率是否提高,项目的预计目标是否保质保量的实现。如文化艺术服务类企业,主要审计其是否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是变相从事餐饮、宾馆业务,或就是房地产开发;对以文化创意产业园命名的企业,要实地查看是否为文化产业提供服务平台,还是鱼龙混杂,实为房屋出租;动漫类和影视制作类企业,应以经济效益为依据,是否通过扶持资金的注入,形成动漫类企业的产业提升,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取得实效。要通过对产业扶持资金的使用过程审计,及时调整被扶持企业的对象,使扶持资金的使用符合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符合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将文化优势转变为创意潜能、进而转化为经济成果,为社会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综上所述,国家审计将围绕国家对文化 产业发展的各项要求和政策规定,通过对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的预算草案、配置过程和使用过程的绩效跟踪审计,规范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为全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和经济效益,真正发挥国家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稳定社会发展中保驾护航的作用。
文化产业论文: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金融危机下涉农文化产业的发展
摘要:我国如何走出当下的金融“寒冬”,农业的基础作用显然不可忽视。而涉农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具有产业价值,还是“三农”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成都涉农文化产业发展较具规模,现已摸索出“古镇文化”和.
c型威客的代表淘智网摘要:我国如何走出当下的金融“寒冬”,农业的基础作用显然不可忽视。而涉农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具有产业价值,还是“三农”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成都涉农文化产业发展较具规模,现已摸索出“古镇文化”和“农家乐”两种模式,本文结合成都涉农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和当下实际情况,旨在为农业 “过冬”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涉农文化产业 成都亮点 产业价值 未来建议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急转直下之际,稳定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国内消费,成为决策层维稳中国经济寄予厚望的政策取向之一。这是自1982年以来中央第11次将目光聚焦在“三农”领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除了传统的粮食生产以外,文化产业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另一重大途径。
成都市是西部大省四川的省会城市,20xx年人口总数即已超过1249万,位居全国第四,其在涉农文化产业的发展上可谓成果显著。据市统计局公布,成都20xx年在遭受地震和金融危机双重冲击之下,前三季度生产总值仍达到了2821亿元,同比增长12.2%。(1)20xx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成都举办,成都市签约项目31个,总金额126.3亿元,占签约总额的57%,充分显示了成都文化产业的辐射力和规模效益,所以成都在文化产业上的实践探索对其他城市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和带动作用。
综合来看,成都在发展涉农文化产业方面具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创意产业,涉农文化产业市场潜力大。
成都有“天府之国”的雅誉,古蜀文明还给她留下了许多传奇人物和故事,而浓郁的川西民俗和客家文化更是为其增添了许多人文沉淀,资源相当丰富。
另一方面,成都的总体消费实力常年位居全国前三甲。而在20xx年,成都市城市居民人均教育、娱乐、文化服务消费为968元,占整个消费性支出的14.0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其城市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中国创意产业,预计到2020年,成都城市人口比重将达到64%,庞大的城市人群是涉农文化产业的潜在市场。
二、主题鲜明,涉农文化产业特色较为突出。
成都涉农文化产业围绕“休闲”二字展开,讲究“付费休闲”、“休闲体验”,其特色可归纳为“古镇文化”和“农家乐模式”。
“古镇文化”:早在20xx年多媒体创意产业,成都市规划局等部门就完成了《成都市域古镇形态研究及利用》等规划,提出将对大邑悦来古镇、邛崃平乐古镇等10个文化古镇进行保护上海创意产业园,将其打造成为成都周边具特色的古镇旅游文化风景带。如今“古镇旅游文化”规模已成,十个文化古镇分别寻求自己的营销诉求。如黄龙溪的“千年水码头,古镇黄龙溪”、洛带的“世界的洛带,永远的客家”、平乐的“茶马古道及时镇”等。古镇的盈利能力不容小觑,如洛带古镇仅在20xx年1至6月份,就接待海内外游客160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超过8000万元。
“农家乐”模式:成都是农家乐的诞生之地,最初只是一些农民利用自家庭院和责任田从事旅游接待活动,以此作为增收手段,大多单打独斗,未能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经营。在政府的引导下,锦江区农村纳入了统一规划,打出了“五朵金花”的品牌——“花乡农居”、“东篱菊园”、“幸福梅林”、“江家菜地”和“荷塘月色”。“五朵金花”特色各异,但又相互支撑,形成整体联动的文化产业模式。而中国农家乐的发源地农科村,利用自家川派盆景、苗圃的优势,丰富了农家乐的休闲方式和赢利亮点。在20xx年,农科村旅游收入达到1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万元。(2)
三、政府引领到位,企业主体保障产业运作规范。
成都市委、市政府于20xx年就提出和制定了“文化强市”发展战略。先后采取了改革文化体制、创新投融资机制、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健全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净化文化市场发展环境和提高产业服务水平等举措。同时,成都市还打造了一批文化阵地健全、文化生活丰富,农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健康素质有新提高的文化建设示范乡镇和村,以点带面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促进涉农文化产业市场的发育。(3)如20xx年,全市各区(市)县建立了群众文化辅导员制度,先后对全市1000余名农村业余文艺骨干进行了各类艺术培训,培育了农村文化队伍杨浦创意产业,也为涉农文化产业发展开启了新思路:农民组织了腰鼓队、舞龙队等,活跃于广大乡村。仅20xx年,双流县农村文化队伍就创造产值200多万元,利税超过40万元。(4)
成都市涉农文化产业的开发注重产业运作机制的长效性和职能化。基层政府成立文化产业公司,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如洛带古镇,镇政府于20xx年5月1日成立了一家集体所有制企业——成都洛带客家文化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以来,一是通过“修旧如旧”,恢复了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客家民居;二是积极选择大公司、大集团合作创意产业发展,推动古镇景区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三是推动文化旅游产品的研发、加工、展示、销售、交流与体验;四是抓大项目建设,先后引进新西南艺术陶瓷厂、洛带——女红坊、中国文博公园、“创库”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5)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知名度,积极进行资本扩张、扩大企业规模。
四、注重对涉农文化产业的创新探索。
从最初单打独斗、内涵粗糙的早期农家乐到后来“五朵金花”的集群效应;从对10个文化古镇的初步保护到筹划打造“天府30大文化古镇”品牌。成都涉农文化产业的创新精神始终强烈,越来越多的涉农文化产业开始着力摆脱产业模式单一的束缚,着眼于深度化、立体化的产业发展,注重尝试新的产业管理模式、开拓新的涉农文化产业市场。
如洛带镇除客家特色外上海创意产业,还规划4500亩,投资1.86亿元人民币,开发培育自然风光游、农家健身娱乐游等六大系列农业旅游产品;
又如成都首创企业出资编制涉农社区发展规划——“成华区龙潭和成涉农社区新农村建设概念(项目)规划”。此规划由工商企业共同发起杨浦创意产业,聘请专家编制,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重点,以社区生态旅游为方向,建设大型餐饮娱乐休闲中心,同时发展蜀绣等旅游工艺产品生产。
我国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早在20xx年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就已为此指明方向: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政策调控,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建设提出了更加细致合理的规划方案,而且4万亿刺激内需的投资计划更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做了战略性的政策倾斜。当前财满街创意产业,涉农文化产业应敏锐地把握住这个信号,思考如何变危机为契机。
以成都为例创意产业园,笔者认为西部创意产业文化节,涉农文化产业要发展,需要政府和市场两块动起来。在产业发展初期可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做好评估规划工作。政府需清楚认识到涉农文化的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明确责任,积极鼓励社会办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学,安排专项部门落实对其的资金、政策等支持。其中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不可忽略的,它是发展农村文化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重要组成,也有利于涉农文化产业“反哺”农村,形成与农村基建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例如成都打造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的完善的交通体系,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中关村创意产业网,同时也提升了当地农村的生活环境和致富能力。而宏观来看,政府则要调整好经济发展水平与文化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我国的政治、经济重心,多在东部。而西部蕴藏着丰富的涉农文化资源,却因经济等因素,面临着融资难、消费难的两重难题。所以在目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抓住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给予政策倾斜,在西部建立文化改革试验区,对于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将具有深远的影响。比如,适当放宽资本进入的门槛,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涉农文化产业,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
而从市场来看,目前整个文化产业都欠缺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对于涉农文化产业而言更为突出。很多掌握涉农文化资源的个人或组织未能充分意识到其产业价值,导致“捧着金饭碗要饭吃”的局面。所以要发展涉农文化产业西部创意产业文化节,还需注意启蒙教育工作,一方面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注重涉农文化产业的培育。此举不仅可以给教育行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更有利于涉农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涉农文化产业与城市文化产业的重要不同在于其“三农背景”西部创意产业文化节,所涉及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多,市场轮廓尚不够清晰。所以笔者认为,在涉农文化产业发展中,对于一些背景和市场都不够明朗的业务上海创意产业中心,涉及企业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一则有“投石问路”的功效,二来“船小好调头”,中小型企业在实验阶段的灵活性与恢复性是大型企业无法比拟的。并且,中小企业还拥有中央强有力的财政支持:今年中央财政大幅度增加了用于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资金,总额达到18亿元财满街创意产业,其强大的优势不言而喻。同时,在涉农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不宜跟风建设、盲目上马。需注重对本土文化的深入挖掘,与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多媒体创意产业,与城乡统筹实践有机结合,从而打造出特色品牌。在区位的选择上要科学、相对集中化,不宜远离城市进行布局,而应围绕城市郊区而建。
总之,发展涉农文化产业要服务好三方主体:一是文化,任何形式的开发必须是基于对原有文化资源的继承与开拓,不能与文化原有内涵背道而驰,致使所开发的文化丧失原有特色;二为产业,文化产业具备产业追求利润的本质特征。所以在思考文化产业如何发展的同时,除了注重对文化资源的保护以外上海创意产业园,还需提高产业的盈利能力,在产业发展中注重开发特色、深化发展;三乃农村,涉农文化产业的本质还是开发农村、致富农村、丰富农村。所以在涉农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中关村创意产业网,当地的农民的权力利益和带动作用不可忽视,农民理应成为涉农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其具体解决途径多样,可参考洛带客家文化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模式加以改进,以当地基层政府牵头,当地农民采取参股或是经营等方式加入到产业发展中来
文化产业论文:经济区文化产业人才管理论文
一、文化产业的品牌构建需要创新人才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劳动力的技术结构相对简单,许多人未经训练即可直接参入到工作中。工业革命以来,工种日益繁多,技术也日趋复杂,但只要经过长期的培训锻炼,大部分职工都能使自己的技术达到熟练的程度。而在新兴的文化产业中,工作人员的创新能力逐渐成为主宰行业命运的关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理区位优势明显,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但要发展具有良好品牌的文化产业,离不开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在传媒产业中,随着电子网络的出现及迅猛发展,科技在该行业发展中的意义日益凸显,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也日显急切。以江西省出版集团为龙头企业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媒产业,以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电子、网络出版、印刷、发行以及影视制作等为主业经营内容,近年来不断壮大,是该地区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继续以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传媒产业无疑要落后于时代,更不用说形成自己的品牌。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的版面设计需要不断创新,随着出版量的大幅增加,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机器和技艺也需要不断更新,而网络出版中的页面设计更需要有创意的人才。总之,在文化产业的各项门类中,创新意识都是产业发展的灵魂,高质量的创新人才更是产业品牌得以建构的重要保障。
二、文化产业品牌的构建需要获取创新人才
文化产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借助本区域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及各种企业培训机构,培育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专业人才。相对而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高等教育并不是很发达,尤其是与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相比,本区域的高等院校数量较少,具有雄厚的科研和教学力量的学校更为少见,如何借助有限的教学力量来培育具有创新意识的专业人才,更是我们必须深思的难题。文化产业人才的引进,主要是以工作平台和生活待遇为筹码,吸纳本区域以外的人才为我所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理位置的优势和劣势同样明显。在自然环境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长江及其重要支流赣江的相关水系滋润了这块肥沃的土地,这里山川青翠,物种丰富,一直是适宜于人类居住的绝佳之地。庐山、鄱阳湖的自然风光使其闻名国际,更兼其距江浙、福建、广东等发达地区距离较近,海陆空交通均十分便利,对于其他区域的人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相比于许多地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经济还不是很发达,工作人员的经济收入并不是非常理想,如果针对本身的条件吸引外来的创新人才,就成为我们必须探究的重要问题。结合本地区的自然优势,营造清新自然的生活环境,形成轻松而具有发展潜力的平台,应是招纳外来人才的重要举措。
三、文化产业品牌的构建需要用好人才
千百年来,举贤授能本是历代管理者的通识,但历代都出现过大量的妒贤嫉能的事例,这是因为并非所有的管理者都具有宽广的胸怀,肯于任用人才。江海不择细流,是以能成百谷王,如果嫉恨他人才智,自然难以信用贤能。正因为此,信用人才的首要条件是管理者必须提高自身修养,养成虚怀若谷的高尚情怀。信用人才的另一个关键在于了解人才。人才的广泛流动导致不少伪人才的出现,不少江湖骗士混迹人才市场,如何在众多的人群中发现人才就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为了更好地辨认人才,就必须在招聘环节加大考试力度,既考察竞聘者的知识广度,也考察他们的思维深度,选优汰劣,从中发现真正为我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信用人才不等于放纵人才。做好人才管理,必须制定良好的管理制度,尤其是考核制度,以此奖勤罚懒,激励人才不断开拓自身的发展潜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品牌的构建需要人才,尤其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与发达地区相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文化产业还相对落后,基于创新意识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特殊意义,本地区的文化企业要做强做大,就必须努力开拓具有新意的文化产品。正因为此,在制定奖惩制度时,尤其要重视对创新意识的奖励,同时要大胆舍弃落后的技术产品和陈旧的管理思维,对于创新意识不足的各项工作在评估时予以更多的否定,以此激励各种人才的创新意识,从而不断开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型产品,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文化产业打造良好的产业品牌。
作者:柯达 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第七零七研究所九江分部九江七所精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文化产业论文:高校艺术复合型人才文化产业论文
一、在促进文化产业市场发展背景下现阶段我国高校艺术复合型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1.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与高校传统艺术教育专业设置产生矛盾。
文化产业市场的加速发展,对具有艺术专业背景的经营型、管理型等复合型人才需求量大大增加。我国开设的艺术专业课程大多以艺术教育、艺术学为主,既懂艺术又了解艺术市场、懂经营的人才不多,高校设置的学科交叉课程很少。文化产业复合型人才的匮乏制约了文化产业市场的发展。
2.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数量较少、层次不高,不能有效促进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大多分布在高等职业院校,对于艺术本科院校而言培养的多为专业、技术性人才,综合性大学艺术专业培养的多为教育、应用型人才。但高校在人才的培养、教育、应用技能等方面离市场的需求、就业单位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而文化市场不仅需要这些人才更需要能够参与到国际市场激烈竞争,具备较为人文、经管、艺术集于一身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3.由于地域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差距,复合型人才分布区域不均。
经济、文化发展较发达的地区如上海、北京、广东等地无论是从文化市场建设、文化产业规模、文化产业结构等都优于全国其它地区。全国多数著名高等院校也分布在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这些院校在文化产业基地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其他经济文化水平不高的地方院校要多。上述这些现状和问题反映出现代文化市场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国际型艺术人才的教育摇篮,能否与文化市场紧密对接,树立市场需求导向,决定着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出路,是高校艺术教育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培养多层次复合型人才,高校艺术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在以文化市场为导向,更好地应对艺术教育蓬勃发展,使高校艺术人才培养能够更好地去适应社会需求,适应更快的经济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高校艺术专业设置要结合现代文化产业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新需求
根据我国文化产业现阶段快速发展所需的人才结构模式,艺术复合型人才的素质构成是多方面、多层次、多元化的。高校应培养各类人才来为社会服务。专业设置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高校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就能充分体现出来。随着文化市场发展所需,新的领域不断出现,高校艺术专业就要不断更新专业,使原来的专业或新开设专业更好适应文化市场的发展。例如:高校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常年进行毕业生就业去向、发展调研,使高校能在正规渠道中获得正确信息,艺术各专业课程有效有序的进行调整,从而促进和满足文化市场各行业的需求。
(二)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要适应现代文化产业市场的新发展
现代文化产业市场既需要专业知识扎实、技能水平过硬,同时又需要掌握多学科知识,具有管理、经济、人文等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大多企业对具有知识结构合理的复合型人才有大量需求。从国家教育部首批的山东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创办文化产业本科专业开始,这近几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已开设60多个文化产业专业及其相关专业。“各院校相关专业教学资源、学科优势呈现参差不齐,学术支撑和学科设置不尽合理,文化产业专业的所属院系也是五花八门,包括经济类、管理类、艺术类、文史类及传媒类等。学生毕业授予的学位也是管理、文史皆有。这种杂乱无章的学科归属现象反映了当前文化产业专业建设的不成熟性。”由此可以看出高校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统一。文化和教育行政部门应作出相关的决策、部署、规划,在适应文化产业人才市场发展趋势带动下,促进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事业拓展相关专业,培养相关人才。建立由熟悉艺术教育规律的人员所组成的部门进行有效监督管理。
(三)高校艺术专业教学内容、师资水平等要积极调整、提升从而适应现代文化产业市场发展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艺术教育应坚持与文化产业市场的结合,从市场中吸允养分,根据市场的不断变化来调整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中除了传统的教授学生艺术技能外,还应加入一些综合性课程如经济管理方面、社会人文环境方面与艺术学科相交叉的专业知识。在师资方面,可以让大学艺术专业教师到相关的行业去挂职锻炼,使艺术与市场相结合,打造出一批有思想、有艺术、有观赏性水平的作品。比如在艺术设计领域,教师带领学生可以去策划、制作、推广,参与到整个产品设计到投放市场全过程,并把在实践中所学到的不同领域知识带到课堂,不同专业方向的院系间也应多交流好的经验;在音乐领域,教师可以参与到不同类型的演出、创作,不断更新演奏(唱)方式和风格,使更多地人欣赏到高水平音乐,普及大众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也可有意识地增加综合类课题,让学生做为课题组成员共同参与到课题实践研究中。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大力培养艺术复合型人才对于现代文化产业市场发展起到有力推动作用。文化产业市场也同时为高校艺术教育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市场与高校艺术复合型人才教育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师资等方面要及时有效地衔接,充分运用所学知识,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校艺术教育为支撑,着眼于文化市场对艺术人才、相关产业的需求来及时调整教育模式、教育内容等,从而促进和满足我国现代文化产业市场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宏伟目标的指引下,我们必须认真解决影响文化产业市场发展的不利因素,解决高校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市场大繁荣、大发展。
作者:师毅苗 王庆 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文化产业论文:科技创新文化产业论文
一、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进展
科技创新是驱动发展的新引擎,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可以追溯至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此问题,经济理论界的研究在传承中不断发展。Smith(1776)认为资本、劳动和土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这一经济思想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被大家广为接受。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变革,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传统经济增长因素理论难以解释的经济现象,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经济现象就是国民收入的增长除了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贡献之外,还出现了一个“余额”。那么这个国民收入增长的“余额”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呢?经济学家经历了长期探索。Solow(1957)认为这个因素就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现代经济突破传统模式增长的根本原因。Denison(1962)也认识到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要素,另一类就是提高生产要素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即广义的技术进步。以Lucas、Romer等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通过建立人力资本溢出模型(Lucas,1988)和知识溢出模型(Romer,1990),把技术进步作为经济的内生变量纳入了增长模型的理论框架之中,认为各个国家或各个地区经济增长的差异是由其技术进步水平差异所致。因此,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要想实现经济赶超,必须要依靠各种形式的创新。之后,以Young(1991)为代表的技术扩散模型,Aghion、Howitt(1998)为代表的Schumpeter主义增长模型等对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拓展,深化了科技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认识。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Kydland和Prescott认为宏观经济的波动是技术的冲击变化所引起的。迄今为止,科技创新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已成为人们的普遍性共识,并深深影响着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我国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就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十二五”规划也强调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未来将要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目前,我国学者更多的研究焦点不是侧重从理论上阐释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的关系,更多的是围绕着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估算,进行量化研究。如,刘伟、张辉(2008);袁堂军(2009);胡宗义(2010);陈诗一(2010);高昌林等(2012);何锦义(2012);张浩然、衣保中(2012);邹心勇、赵丽芬(2013),以及周绍森近几年的一系列成果等。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由于学者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测算函数形式不一、科技进步的内涵界定不一、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假设的前提不一,以及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方法不一,导致科技进步贡献率的估算结果还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大多数测算结果都在30%-50%之间,这一方面进一步说明经济增长中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反映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不同侧面的贡献,能起到互相补充或交叉验证的作用。
二、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演进的理论研究进展
产业升级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产业结构逐步高级化的一个过程。Clark(1940)通过经验分析揭示出了三次产业逐步演进的内在规律。那么这个规律是如何形成的呢?Clark研究发现这个规律形成的原因除了需求因素之外,不同产业的技术进步效率才是关键。Schumpeter(1942)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重要贡献,并认为科技创新不是孤立事件,在时间上也不呈均匀分布,先是一些企业科技成功创新,经验丰富市场,之后是大多数企业争先跟进、模仿;产业发展的实质就是由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一个不断破坏旧的、创造新的内部经济结构的一种创造性破坏过程。20世纪50-60年代,Kuznets在研究产业演化规律时指出单一产业部门的兴衰往往是与科技创新紧密联系的;Rostow(1963)认为主导产业部门是区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主要指标,而由科技创新所带来的产业持续增长则是这些产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主导产业部门的一个关键原因。Porter(2008)认为产品创新、过程创新和专有知识的扩散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产品的创新可以扩大企业的市场范围,实现产品差异化,进而增加企业利润;过程创新或者工艺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专有知识的分享或扩散则会影响到整个产业或行业的持续竞争优势。由此可见,科技创新是产业演进发展的根本原因。当前,更多学者对科技创新作用和影响产业演化的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以1978年哈佛大学的Abernathy和麻省理工学院的Utterback提出的描述产业技术创新分布形式的A-U创新过程模型最为典型。Abernathy和Utterback指出创新类型和创新程度取决于产业发展的成长阶段,形成了以产品创新为中心的产业技术创新分布规律。A-U模型为我们更好理解技术创新和产业生命周期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线索,它不仅考虑了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之间的关系,而且指明了在单一产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应如何对创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变迁。吕明元(2009)运用A-U模型对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成长的路径及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不同产业的创新演化规律有其自身特点,应该结合产业的自身属性以及特定的国家和历史阶段进行具体分析,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A-U模型。除此之外,众多学者还探索了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内在作用机理,如,张倩男(2008)、赵玉林(2012)等;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如,施建军(2009)、江可申(2011)、孙冰(2012)等。近年来,个别学者开始从科技创新的需求侧,即从需求空间、需求异质性和需求条件、需求约束等视角出发勾连市场需求、科技创新以及产业发展,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如,孙军(2008)、孙晓华(2012)等,从而改变了以往过于侧重如何改变技术创新的供给,进而推动产业发展的传统研究范式或路径。从上述研究文献可知,学者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演进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不同产业的创新演化规律有其自身的特点,还应该结合产业的属性以及特定国家和历史阶段进行具体分析。
三、现代科技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进展
以“文化产业”、“文化与科技”、“文化产业与科技”为关键词进行CNKI检索,之后再经过筛选,发现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文化产业概念的层系研究(段莉、胡惠林,2013);文化产业集群的研究(雷宏振,2012);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分析(朱智文,2013;冯根尧,2014);文化产业国际比较研究(郭玉军,2012);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和战略研究(金元浦,2012),等。仅有部分文献围绕文化产业和现代科技的融合问题进行了一般研究,但大多是理论的可行性辨析,或者散见于数字产业、内容产业等新兴文化业态的零星论述中。如,胡惠林(2007)就认为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产业革命和发展的主导性力量,正是现代科技的不断更新与突破决定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解学芳(2007)、张培奇(2010)、祁述裕(2011)等在研究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融合的重要性。解学芳(2010)进一步深入地对现代科技发展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的逻辑演进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现代科技发展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形成了互动和谐的逻辑关系;但短期内,文化产业管理制度与现代科技进步之间往往存在时滞性,现代科技的反文化特性以及管理主体的利益之间会存在明显的时间差。顾江(2010)通过构建赫芬达尔指数对我国大多数省域的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程度进行了测算。张京成(2011)、朱自强(2012)等在研究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内容产业等过程中纷纷认为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是这些新兴文化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典型特征。近两年,个别学者还对文化产业的科技贡献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如郑世林和葛珺沂(2012)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但由于我国文化产业统计工作起步晚,统计口径不一致,导致数据收集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总体来看,当前国内外有关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交叉研究的文献规模相对而言较少,且比较零散,亟需开展系统化的研究。当前研究更多侧重于理论可行性辨析,实证研究还非常薄弱,也有待今后加强。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综上,国内外学术界围绕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产业演进以及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发展等这些相互粘连、逐层递进的研究内容进行了较为宽泛且有益的探讨,在部分领域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迄今为止,从文化和科技交叉融合这一全新视角,将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同一理论分析框架,进行交叉性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已有的部分研究多是一般理论可行性辨析,或者散见于创意产业、数字内容产业等文献的零星论述,还没有形成系统,尚未厘清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驱动机制,更缺乏对此问题更为深入、更为的定量研究。所以,今后研究的重点是探究文化产业发展的现代科技驱动机理,定量分析现代科技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驱动效应,以及提出符合国情的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体系。在研究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动态结合,加强理论创新,力求以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来指导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
作者:罗序斌 张卉 单位: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
文化产业论文:学生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下文化产业论文
一、“学生学习主导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
“学生学习主导课堂”教学模式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教育科学理论的要求,符合教学实际和规律。在实施过程中,作为学习组织者的教师,基本任务在于向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设计好相关讨论的问题,以引导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特别是通过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的设计,引入本学科近期的研究成果,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层面对理论知识展开思考,激发学生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兴趣点和学生提出的新问题,积极调整教学的进程和课堂教学中讲解的重点,真正做到以学生学习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学生学习主导课堂”的教学模式为《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课程的改革和优化提供了新视野,也是现代思维科学的新成果。
二、《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课程是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一门传统的课程,但目前的主要问题在于:
1.课堂教学方式比较传统
这门课主要以教师讲授、学生记笔记为主的方式,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了强势地位,对学习起着的主导性,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都由教师说了算,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学习也只成了一种工具。
2.学生学习成效评价方式单一
这门课主要以闭卷考试为主,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和政策知识掌握程度为中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以考前背知识点的方式进行学习,平常课堂学习走过场,考完试以后知识就忘记。这样的学习违背了大学课堂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精神,压抑了学生的创造力。
3.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推进比较缓慢
一方面,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已成习惯的教师授课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力比较强势;另一方面,该课程教学计划中要传达给学生的知识量比较大,容易导向教师讲授、学生记录的课堂教学方式。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既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只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被动接受,限制思维的拓展。作为高校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因此,“学生学习主导课堂”的理念就具有很好的指导性意义。鉴于此,笔者以《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课堂教学改革为任务,试图改变传统的教师主导课堂、学生和学生的学习只是课堂教学的工具的模式,转变成为学生学习为主导的课堂,以学习成效的提升为核心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体性,充分转变教师只作知识的传声筒的角色,完备课程学习质量评价体系,以“只有有效的学习、没有有效的教学”为指挥棒,建构学生学习主导课堂、教师教学成就学习的教学模式。
三、“学生学习主导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
《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的“学生学习主导课堂”模式的建立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作为教学质量的主要评价标准,教师的教学围绕着学生的学习而进行,实现以学定教、教学成就学习的目标,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革:
1.教学目标上的改革
以往的教学目标简单地以教师是否在课堂上讲完了知识点为依据,不管学生听没有听懂,也不管学生听的过程中是否发现了一些有意义的、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则以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点并且能学以致用为目标。具体而言,根据《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这门课程的特点,有三个层面的目标:一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二是要求学生学会本学科的一些的学习方法,如案例分析的方法、比较分析方法等。三是要求学生对知识能够进行分析和运用,能够发现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
2.教学项目上的改革
以往课堂教学项目主要着力于教师对政策与法规知识的讲解或传授,学生在课堂上记录知识点,考试前背诵知识点,考试后就忘记。本课程的教学改革首先要改变这种单向度传送知识的教学内容,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引导继续推进学习,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并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作为重要教学目标,具体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课前对学习的引导。课前学习的引导是为了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和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可行性,完善整个学习过程。具体做法为教师针对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分为几个单元,在每个单元上课之前,设计单元学习目标,学生进入单元学习之前,为学生如何学习这个单元的知识提供学习线索或学习指导,这个引导主要包括一方面提供给学生学习的线索,告诉学生看教材的哪些内容,使学生明白所要掌握的知识目标;另一方面,适当的布置思考题,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并提升思考问题的能力。即根据单元知识点设计针对性的问题(项目),提供阅读材料,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准备,在课堂中对问题进行讨论,以达到先学后教。二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课堂中引发学生积极提出新问题,将自己学习中的疑问和见解展示出来,将获得问题作为学习的重要项目。新单元的课堂教学开始之前,进行单元测试,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具备了多少有关学习新课的知识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等情况,以便在新的学习中为学生安排适当的学习任务,实行因材施教。同时,教师根据单元测验的结果,进一步确定一些可供选择的学习材料,或供学生进一步探讨的学术问题,对于单元测试结果没有达标的同学,通过小组学习、个别辅导等矫正手段,强化学习。课堂教学中,强化讨论式教学的方式,讨论的问题包括课前布置的问题和课程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三是课后延伸。课后对学生学习中发现的有价值的问题,鼓励学生查阅资料,深入探讨,形成读书报告或小论文。
3.教学方式的改革
教师在教学中,围绕着学生的学习而教,担任学生学习什么的指导者、学生讨论问题时形成对问题的正确理解的引导者、学生学习中遇到疑问的解答者的角色。以此,在整个教学的方式上,改变单向度的知识传送模式,充分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在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之间形成一种互动的关系,两者都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随时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习的情况强化学习效果,或者让没有及时掌握阶段目标知识的同学进行知识的补充学习,或者让已经掌握的同学进入更深层次的下阶段目标的学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体而言,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一方面,根据不同单元的知识点,或针对同一问题组织所有小组代表发言及全体同学讨论的方式,或者将一个问题进行多层面分解成几个小问题,每个小组针对一个小问题进行材料准备,老师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另一方面,小组的成员在学习上形成互助和推进的关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为中心,压缩教师讲授的时间,教师起到引导和组织的作用,并根据学生讨论或发言的情况,适时地提出激发学生思维拓展力的新问题,以及补充新的知识,形成一种学生学习为主体,导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式。
4.学生学习效果考核方式的改革
学生学习效果考核方式的改革实质就是从终强性评价转为过程性评价。过去主要依赖期末闭卷考试认定课程成绩,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引入形成性评价的机制,加大日常成绩的考核比例,单元小测试、课堂发言情况、期末成绩以3∶3∶4的比例设置。为了强化学生课前预习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主动性,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并保障每一阶段的学习效果,加强学生学习的过程监督。考核方式将最终的课程成绩认定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日常表现的分值,一部分为期末考试的分值。日常分值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单元小测试,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单元测试通过的学生,阅读辅助材料,并准备相应的问题。单元测试没有通过的学生,阅读指定教材的内容及指定材料,继续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于重新学习后是否最终完成了指定的学习任务的这个考核,放到学习小组中来进行。同时,教师根据单元测试反应出的情况,调整下一步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以便有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展示出他们的学习成果。二是课堂参与讨论的情况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评估,根据学生发言的次数和见解,计算分值,作为成绩的组成部分,激励学生多参与讨论,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期末考试,则以考察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为主,主要考一些能够体现学生的思考能力的主观题,以及学生写作读书报告的能力。期末的试卷考核中,加重主观问答题和学习报告的比重,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多方面的思考问题,并形成平常多看阅读材料的习惯。《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的“学生学习主导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关键点在于改变教与学的关系,通过先学后教来实现教的针对性,以学定教来成就教的有效性,改变学生将学习视为听课,视为记录教师讲解的知识点的观念,教师组织学生积极地投入课程的学习中,并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以实现学生学习成效来评价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作者:张黎敏 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文化产业论文: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文化产业论文
一、从实际出发,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顶层设计,是人才培养的定海神针,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之所以就业遇冷,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高校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脱离实际,盲目跟风,导致大而无当,笼统空泛。因此,制定目标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既要讲共性,又要讲个性;既要顶天立地,又要具体明了。
1.制定培养目标应充分考虑文化产业管理的学科定位。
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尽管目前文化产业管理的学科归属还不明晰,还存在争论。但经过十来年的实践,学术界和教育界还是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大家普遍认为文化产业管理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型的边缘学科,必须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要求,培养国际型、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根据山东大学博学教授王育济老师的说法,高校文化产业管理毕业生既要有“纵贯古今的文化视野”,还要有“策划经营的文化理念”,同时也要有“现代产业意识和经营思路”。因此,高校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还要加强对学生知识获取能力和创意创新能力的培养,彻底改变以往大学教育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的积弊,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动手能力差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低的痼疾。无论学生以后从事何种文化产业,这些都属于宏观层面上的共性要求,当然也都应在我们的培养目标中予以体现。
2.制定培养目标应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文化产业的内涵非常广泛,有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之分,涵盖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销售等方方面面。如果我们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贪大求全,眉毛胡子一把抓,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会成为无用武之地的“四不像”,貌似什么都知道,其实什么都不精。因此,只有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做好专业细分,才可能培养出“适销对路”的合格产品。这一点对省属高校尤显重要,因为省属高校的生源主要来自省内,将来毕业生就业也以省内为主。倘若脱离省情,忽视本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人才需求状况,自然难以突破就业瓶颈的制约,专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将受损。以地处西南边陲的贵州省为例,《贵州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民族民间文艺演出业、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民族节庆与会展产业、山地体育与户外运动产业、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艺术与休闲娱乐产业、网络新媒体与动漫网游、创意设计产业等10大文化产业领域。与此相应,贵州高校就要及时跟进,以培养立足贵州、服务贵州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为己任,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时予以充分考虑。
3.制定培养目标应充分考虑办学母体的优势和特色。
省情与省情各不相同,校情与校情也互有差异。由于没有明确的学科定位,各高校当初在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时,有挂靠文学院的,有挂靠历史学院的,有挂靠经济学院的,有挂靠管理学院的,也有挂靠新闻传播学院的,虽无一定之规,但基本上都与办学母体长期形成的优势和特色有关。因此,各高校在制定培养目标时,也应立足校情,百花齐放,充分发挥办学母体的学科优势、专业优势和师资优势。挂靠历史文化学院者可突出文化资源开发与研究,挂靠文学艺术学院者可突出艺术市场经营管理,挂靠理工科类学院的高校可突出网络文化产业管理或数字媒体文化产业管理,挂靠传播类学科的高校可突出媒体产业运营及相关产业,挂靠经济管理类学科的高校可突出文化企业经营管理等。近年来,一些高校依托自身优势,根据专业细分要求,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进行了大胆探索和积极尝试,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例如,在人文学科方面颇有建树的山东大学依托历史文化学院,开设了会展、演艺管理等方向,强调文化的培养和积淀;以经济学科见长的中央财经大学,开设了文化产业投融资和公共文化管理等方向,重点培养资本运作人才;中国传媒大学则开设了文化经纪人和制片管理两个方向,着力培养影视管理者和文化经纪人。各高校只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才能充分发挥办学母体的优势和强项,也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和效益。
二、围绕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专业建设的基石,也是落实培养目标的关键。高校只有紧扣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核心课程,强化特色课程,增加实践课程,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并不断优化提升,才有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关于核心课程设置。由于各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挂靠院系不同,核心课程的构成和侧重也有所区别。例如,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的核心课程涵括文化资源学、文化传播学、美学、艺术基础、宗教文化、中外文学艺术、中国传统艺术、应用民俗学、文化产业学、管理学、文化经济学、文化投资学、文化贸易学、文化产业管理、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案例、人文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传媒经营管理、经济法学、文化法规学、知识产权与文化产业、中外文化体制与产业政策比较、文化法规案例分析、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网络设计与管理等。同为教育部首批试点招生专业,中国海洋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的核心课程主要有文化产业概论、世界文化产业概要、世界文化史、文化政策与法规、管理学原理、文化市场营销学、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案例研究、音像与多媒体技术、项目策划与管理、平面设计、三维动画设计等。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管理挂靠历史文化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文化产业管理挂靠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其专业核心课程也因此有所不同。尽管各高校在专业核心课程的具体设置上互有差异,但大家对核心课程的总体分类则基本趋同,大致区分为文化基础与文化资源类、一般管理类及文化产业管理类、经济学类、政策法规类、现代信息技术类等几大模块。关于特色课程设置。文化产业范围广、类型多,在横向上可划分为各种不同的行业门类,在纵向上又可拆分为不同的市场运行环节,因此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也应根据不同行业门类和市场运行环节而有所侧重,充分体现大专业、小方向的专业细分原则,以增强专业识别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色课程设置就是要在核心课程突出通识教育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细分,强化专长教育,避免千校一面。各高校应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自身学科基础、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和学生兴趣爱好出发,不断丰富各自的特色课程或课程模块,培养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专门人才。例如,同济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着重于文化创意产业、新媒体和城市文化三个方向,其特色课程就包括文化发展规划专题、创意设计概论、新媒体经营与管理、互联网文化概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专题、文化创意项目管理、新媒体策划与写作、城市文化专题、艺术市场与文化消费、文化艺术策展实务、互联网传播专题、新媒体广告等,总体定位明确,专业特色鲜明,充分体现了同济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的办学特色。关于实践课程设置。文化产业管理培养的是既懂文化又懂市场,既有宽广人文视野,又有精深产业理念,具备较强组织策划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因此,课程设置就不能简单地从理论到理论,而应理论联系实际,大幅度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完善实践课程的内容,丰富实践课程的形式,提高实践课程的效果。凡适合在实践中讲授的内容,都应从传统课堂向实习实训室转移,让学生通过实践参与和亲身体验,理解和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增强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至于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也应转变观念,不拘一格,充分用足校内校外两种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好更多的实习实践基地,实现政、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和联动发展。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例,高校可以针对合作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专业方向,按照工作流程改革专业课程设置,并把课堂延伸到实践领域和生产一线,实施“订单式培养”,使学生走进企业就能胜任岗位工作。企业则可以通过给学生发放奖学金的形式支持学校共同教育学生,通过定期培训或讲座形式给学生灌输企业文化和行业精神,通过工学结合实习场地完成对学生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当然,高校还可以聘请社会上文化企业经营者、管理者和实践者,请他们走上讲坛,给学生传授近期的实践经验和具体操作流程。
三、根据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
文化产业管理实践性很强,重在培养学生的市场运作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显然难以为继,不仅无法落实既定培养目标,也很难体现新课程设置的核心价值。因此,高校应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以课程设置为依据,勇于探索,敢于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目前各高校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来看,以下方法可资借鉴和参考: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企业实际生产活动的模拟,针对某个基本原理,提供相关案例及背景资料,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经过分析案例、小组讨论、教师指导等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生动化,为学生提供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案例教学重视的不是能否得出正确答案,而是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通过学生的分析、思考和教师的引导、启发,培养一种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技能。不仅如此,案例教学还是一种很好的群体活动,藉此可以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例如,在《文化创意与策划》课堂教学实践中,针对德尔菲法,也即专家意见法的案例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模拟创业项目策划大赛,让学生在掌握理论方法的同时,锻炼提升自身的创意策划能力。
2.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在老师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从信息收集、方案设计到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交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藉此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个环节的基本要求。项目教学法主张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让学生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教师由主角退居配角,不再是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仅供学生检索利用的资料库,而是一名现场导游和顾问,帮助学生在独立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与老师的地位变化相对应,学生上升为主角,回归真正的学习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既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还培养了合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老师也会在观察、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激发灵感,开阔视野,提高专业水平,有利于教学相长。例如,在《景区规划与管理》教学实践中,就可以让学生深入合作企业,针对企业委托的景区规划任务,组建项目小组,按项目要求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再由师生共同完成项目论证和文本撰写。
3.分组教学法。
分组教学法是在老师带领下,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主动参与课堂教学,通过知识学习和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兴趣,掌握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增强参与意识,发展个性特长,使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协调发展,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分组教学的关键是把整块教学操作内容通过有机分割化整为零,交由学生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以《文化产业项目管理》教学实践为例,纵向来看,一个项目的运作由调查、策划、运营、管理等不同环节共同组成,因此就可以组织相应的学习小组分别进行探究式学习,形成一个完整的运作体系。当然,各小组成员要明确分工,避免推诿扯皮,老师也应根据课程教学进度,加强对各小组的跟踪指导。横向来看,文化产业项目管理有演艺项目运作、影视项目运作、节庆会展项目运作等不同类型的项目运作,因此可以组织相应的学习小组根据各自兴趣爱好分别完成一个整体项目的策划运作。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文化产业管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都有别于传统专业,对人才培养质量也提出了很高要求,需要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化师资队伍。然而,由于文化产业属新兴产业,缺乏相应的师资储备,大部分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都是从相关传统专业转入,还存在一个学科转向问题。至于“双师型”教师占比,也有待大幅提升。因此,现阶段仍需着力加强文化产业管理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在岗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
各高校应通过制度建设,鼓励教师主动从原有专业转向现在岗位。应根据课程模块组建专业教研室、课程小组,通过专题研究和集体备课等形式,密切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强内部挖潜,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同时,还应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联动发展,广开渠道,多搭平台,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去文化产业发达地区或当地文化企业短期实践、考察或挂职,深入生产经营一线,参与文化企业运作与管理,参与各类文化产业项目研究,掌握文化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提升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当然,也应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种跨学科的学术活动和文化产业实践活动。
2.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
为解决校内师资不足、实践型教师匮乏等问题,各高校还应根据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需要,充分利用社会人力资源,打破以学历和资历衡量专业水平的积习,积极聘请文化产业管理研究机构、行政主管部门、文化企业以及各类社会文化团体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文化素养的实践型专家担任兼职教师,通过专业研讨、课程教学、实践指导等形式,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还应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在课题研究、教材编写、教师互访、培养目标制定、课程设置等方面互通有无,互相学习,甚 至实现一定程度的替换式教学,力求达到专业优势互补、相关资源共享的状态。
五、完善评价激励机制
文化产业管理突出的实践型、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特征,要求各高校必须改革原有的评价激励机制,针对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标准入手,建立健全新的评价激励机制,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1.针对学生的评价。
传统评价机制主要通过考试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估,而对于文化产业管理而言,更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一张考卷见高低的评价方式显然已不合时宜,必须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双重评价标准。定性指标可侧重于对学生综合知识的考察,定量指标则更适用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测评,甚至可以用社会认可度部分取代应试测评成绩。
2.针对老师的评价。
由于历史原因,高校在教师考核、职称评定、课时计算、学科评估等方面,对所有学科都实行简单的“一刀切”评价模式,忽视各学科专业尤其是新兴专业的差异化特点,忽视实际教学效果和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导致许多专业教师迫于考核晋级压力,不得不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题申报和论文撰写中去,严重影响了学科教学和专业发展。因此,必须制定一套针对文化产业教师队伍建设的评价激励机制,以稳定军心,激发斗志,促进高校文化产业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
六、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归根到底就是要更好地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培养人”的问题。针对新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并紧扣目标,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评价激励机制,逐步构建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特色人才培养体系,满足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作者:张全晓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
文化产业论文:投融资体系下文化产业论文
一、黑龙江省文化资源禀赋
江河湖泊分布范围广泛,湿地类型多,面积大,西部和东部草原辽阔。除此以外,黑龙江省有着得天独厚的冰雪旅游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属于冰雪旅游开发最早的省份。在冰雪旅游方面有着优厚的地理资源,冬季降雪量大,雪期长达5个月之久。此外,黑龙江省的少数民族资源也十分丰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赫哲族鄂伦春族的生态文化资源,是目前为止现存的可供考察的原始渔猎文化形态的“活化石”。除了上述的自然资源以外,黑龙江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非常丰富的,在黑龙江的历史上,建立了北魏、辽、金、元、清等王朝。所以说黑龙江省不仅具有的自然环境还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使得黑龙江省文化资源禀赋。这些文化都使黑龙江文化产业丰富,可开发资源比较多。
二、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主要资金渠道
在黑龙江文化产业改革之前,主要是依赖政府的拨款,所以资金渠道比较单一,难以发展扩大。为了保障黑龙江文化产业的发展,实施了文化体制改革。自从文化体制改革以后,黑龙江省不断的拓宽文化产业资金来源,不断的寻找各种各样的融资渠道。就目前来看,除了国家财政拨款以外,还增加了直接融资、外商投资、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从总体来看,主要分为两部分,及时部分是财政投资,第二部分是社会投资。具体如下:及时种是国家财政拨款,这也是黑龙江文化产业资金渠道的主要来源方式,随着发展步伐的不断增大,国家逐渐认识到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也就随之加大。国家对黑龙江文化产业也越来越关注,对黑龙江文化设施的建设不断加大,通过最近这几年的投入对比,发现每年国家对黑龙江文化产业的投入增长都在百分之十七以上。所以说国家对于黑龙江文化产业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对比于其他投资形式,国家投入的特点是投入大但是收益低,短期利益不明显,所以一般都是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中。第二种就是社会投资,也就是说通过市场直接进行融资。现如今,文化产业备受关注,也有越来越多的文化产业类型公司上市了,形成了一个文化产业板块。文化产业类型的公司以盈利为目的,来促进文化产业的推广、宣传,从而形成了一个以文化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链。这种社会投资的方法是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资金渠道的一个辅助渠道,而且社会投资的作用在不断的增强。
三、黑龙江省文化产业融资的主要问题
虽然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多元化融资情况已经基本建成,但是仍然不能有效推动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原因是在政府投资方面,政府投资力度较小。在社会投资方面,虽有各种各样的投资渠道,但是投资额度过小,难以满足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首先是国家财政拨款的问题,国家财政拨款在最近几年确实有很大的提升,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需求。而且国家文化产业在我国财政支出所占的比例很小,没有超过百分之零点四,跟其他发达国家不能比较。就跟韩国相比,韩国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投入就很大,韩国在2000年,对于文化事业的投入不到百分之一,到十年以后,投入是2000年的十倍,而到2013年,韩国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又创新高。文化产业的投入不足,会影响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也是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最主要问题。除了资金的支持以外,黑龙江文化产业的发展还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因为文化产业是一个产业链,除了国家财政的投入以外,还需要其他社会环节的投入,所以需要国家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来保障社会投入的权益,促进社会资金投入的加大,增进黑龙江文化体制改革的速度。其次是黑龙江省文化产业融资中其他渠道的融资存在很多问题,具体来说就是融资难度大,资金投入小。譬如说企业的直接融资,及时就要面对的是如何在保障文化产业安全的情况下,利用已有的资本市场来获得发展的资金,这是现如今文化产业企业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第二就是目前的大部分文化产业企业并没有独立的自主权,大部分是政府职能的延伸,无法独立决策,这也是现如今文化企业所面临的瓶颈问题。企业缺乏创新理念,思想单一,就难以获得成功。综上所述,社会投资融资难度大,融资规模小,根本无法满足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需求,不能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这也是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一直很难有大的发展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四、支持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针对上述所提到的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在此,提出几点对应的改进措施。首先,用国家财政拨款做好基础性工作。基础工作是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只有基础工作做得好,后面的发展才会更加顺畅,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及时,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产业环境,规范黑龙江文化产业市场,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这样就可以建立一个规范的黑龙江文化产业市场,这也是黑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第二,加大文化产业产品的创新工作,文化产业是传承下来的,但是不能死守,应该在文化产业的精髓之上进行创新,变成更适合我们现在发展的文化产业,这样才能做到古为今用。再次,是加快文化产业的信息和资本的共享,尤其是政府、文化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应该建立一个文化产业信息共享的平台,保障各个单位都能及时得到消息,实现利益较大化。一点是政府应该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对重点的文化产业发型引导基金,从而引导社会个投资部门对黑龙江省文化产业进行投资。其次,拓宽融资渠道。虽然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融资方式相比于几年前来说,已经丰富了很多,但是还存在着融资规模小的问题,所以就要拓宽融资渠道。在拓宽投融资渠道方面,应该从各个方面进行考虑,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参加文化产业市场,并且不断的进行创新,寻找适合文化企业发展的模式。为了拓宽融资渠道,应该适当的降低文化企业的门槛,引导企业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培养多元化的文化产业市场主体,有助于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国家应该给予社会其他渠道对于文化产业的融资,给予和国家企业一样的待遇、资金资助以及其他的政策支持。
五、结束语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在最近几年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跟其他发展先进的企业比较起来,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投融资方面,投融资问题直接影响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所以为了黑龙江文化产业能够更好的发展,应该找到问题的所在,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本文中,主要提出做好基础工作、拓宽融资渠道等主要措施,希望在以后黑龙江的文化产业发展中,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丁玲 纪璇 单位:佳木斯大学
文化产业论文:精神特质与文化产业论文
一、湖湘文化爱国传统与湖南文化产业
爱国主义、经世致用是湖湘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责任感。屈原忠君爱国、贾谊忧国忧民的动人事迹及悲惨境遇深深地感动着一代一代的湖湘士人,在湖湘文化的悠久历史上写下一篇篇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南宋末年岳麓书院师生“登陴抗金,死者大半”;湖湘学派创始人胡安国、胡宏父子重“夷夏之辨”,明民族国家主义;张栻随父从军抗金,“内赞密谋,外参庶务”;明末清初湖南是南明政权抗清的主要战场之一,出现了王夫之、夏汝弼等一批抗清代表。进入近代,湖湘文化的爱国传统得到进一步发扬。一方面是坚决反对西方列强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另一方面是前赴后继敢于奋斗的牺牲精神。从鸦片战争爆发到甲午战争结束,形成了以魏源、曾国藩、左宗棠等为代表的经世派、洋务派代表。魏源撰《海国图志》是“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曾国藩创办洋务,虽“剿发捻”,但也有富国强兵,巩固国防,抵抗外来侵略目的;左宗棠晚年完成了收复新疆的伟大功绩。从甲午中日战争开始到辛亥革命结束,造就了以谭嗣同、黄兴、蔡锷、陈天华等一批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人物。谭嗣同甘为中国变法而流血,拒绝出逃;黄兴的伟大革命牺牲精神;蔡锷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完成了领导云南辛亥革命和反袁护国运动,书写了“反清、抚袁、拥孙”的光辉人生;陈天华为传播反帝爱国思想,抗议日本《取缔清国留学生规则》而奋然投身于日本东京大森海湾自杀。从辛亥革命到前后,形成了以、蔡和森、李达等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中国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综上所述,湖湘文化自古以来就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传统,有着丰富的爱国文化素材,这无疑为当代湖南的文化产业提供了全国乃至世界极富历史意义和教育价值的特殊资源。首先,一代代爱国志士的功绩、思想极大地激励和鼓舞了后人,而精神传承需要物质载体,当代湖南以爱国为主题的文化产业日益受到重视,2009年提出《文化圣地、精神家园———湖南省汨罗屈子文化产业园规划案》,包括屈子祠与屈原有关的物质遗存,这将成为全国纪念屈原的古建筑,也是教育部、文化部等确定的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考察时表示“建设屈子祠有利于落实中央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承载国家精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留住民族记忆,培育爱国情感”。同时,长沙辛亥革命烈士祠遗址、新民学会旧址、中山亭、及时师范纪念馆、烈士纪念塔、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宁乡刘少奇故里、三兴街李富春故居、徐特立故居、贾谊故居、曾国藩故居、杜甫江阁等具有地方特色和保护价值的遗址成了历史沿革的光辉遗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再次,素有“革命摇篮、伟人故里”美誉的湖南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发展红色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10年来湖南红色旅游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逐渐成为湖南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特别是韶山“一号工程”和一大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兴建,湖南红色旅游已经进入“提速、加速发展”的新阶段。2012年韶山共接待了游客752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高达18.5亿元。这也证实了红色旅游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产品,将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增加正能量。综上,湖湘文化的爱国传统深深地影响着当代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成为文化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爱国主题的文化产业也是湖湘文化爱国主义传统现实中的具体存在,同时也丰富着湖南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开放精神与湖南文化产业
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是湖湘文化的另一主要特征,也正是由于这一特征才成就了湖湘文化博大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湖湘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一,自其形成之日起就融汇了百家的精粹。周敦颐创建理学,就是以孔孟儒家思想为核心,吸收了老庄的道学、释家的佛学而形成的,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开“三教合流”的先河。明末清初湖南思想大家王夫之,其治学领域涉及政治、经济、哲学、经学、伦理、史学、宗教、科技、教育等多个领域,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到了近代,魏源所著《老子本义》《墨子章句》《孙子集注》《董子春秋发微》,集兵家、道家、墨家各派学说的精华。另有曾国藩以兵家治湘军,名家“重法治乱”镇压太平天国,理学“尽人事”以挽救清王朝危亡,道家“清静无为”看待自己仕途的升迁成败,更是集百家于一身的典范。维新志士谭嗣同则广采中国的孔孟庄墨及周张陆王等各家思想学说,并吸取西方哲学人文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印度文化哲学而著《仁学》。后来的黄兴、宋教仁等人对民主革命救国道路的探索,易白沙、杨昌济、、蔡和森等人对湖南新文化运动方向寻求,以及等人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尝试等等伟大的实践活动,都蕴含着湖湘文化博采众家、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湖湘文化的开放精神特质不仅丰富着湖湘文化的内涵,也深深影响着当代湖南文化产业,为其注入了无限的新血液和活力,使得湖南当代文化产业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态势。“十五”以来,湖南确立了以广电、出版为龙头的产业框架,初步形成包括出版、广播、影视、报刊、文娱演艺、动漫等在内的产业体系,以及被称为“动漫湘军”“出版湘军”“广电湘军”和长沙歌厅现象等各种文化产业成果,形成了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出版集团、潇湘电影集团、长沙广电集团、三辰卡通等一批在业界举足轻重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除了文化产业内容多元化发展,湖南还积极推进与国际国内各文化产业团体合作。2013年12月10日,湖南演艺集团与好莱坞(中国)投资集团在长沙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引入好莱坞影视城和好莱坞主题乐园的文化创意、科技制作和运行管理模式,联合美国电影艺术学院建设尖端的影视创意人才孵化基地等内容。2013年9月18日,“2013湖南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周”在台北华山文创园开幕,这是湖南首次在台湾举办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题的大型交流活动,突出“湖湘韵味、湘台情缘”主题,会后长沙市天心区文化产业示范园与台湾华山文创园开展合作,长沙市文化产业协会与台湾亚太文创产业协会进行了交流,长沙市望城区和台湾新北市莺歌区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为湘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敢为天下先、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与湖南文化产业
创新是文化持续发展的动力,湖湘文化饱含着丰富的创新基因。在古代,屈原创造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的骚体,东汉蔡伦改进了传统纸张,创造出“蔡侯纸”,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师心独往,以一人之意识,经纬成一学说,遂为两宋道学不祧之祖”。钱基博在《近百年湖南学风》中称“抑亦风气自创,能别于中原人物以独往”。杨毓麟在《新湖南》中赞王船山“进退宋儒自立宗主”;赞郭崇涛“谈海外政艺时措之宜,能发人之所未见”;赞谭嗣同“无所依傍,浩然独往”;赞王闿运“能蹂躏数千载大儒之堂奥而建立一帜”等等。这些都说明了湖南人独立开拓的创新精神。湖湘文化的创新精神使得湖南文化产业不断地更新进步,保持着青春与活力,走出了具有湖南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创造了一种“湖南文化现象”。在观念上,早在2001年,时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的文选德就提出“发展文化经济,建设经济文化”、“把文化作为产业来发展”的思路。2006年省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思想观念上的先行让湖南文化产业很早抓住了机遇,抢得了先机。在技术上,以动漫卡通行业为例,三辰卡通集团引进国外动态捕捉系统和运行速度每秒达亿万次的集群渲染设备,使得动漫产品直逼好莱坞高科技大片。武侠卡通片《虹猫蓝兔七侠传》则采用二维和三维相结合的制作技术,在卡通市场上独树一帜,创造中国卡通文化产业上的奇迹。在产业机制上,为适应市场化的需求,湖南文化产业不断寻求体制创新,实行政企分开,1995年,湖南率先打破省内电视由卫视一统天下的格局,成立了湖南经济电视台,全部面向市场,大大活跃了湖南电视文化产业,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湖南广播电视栏目实行末位淘汰制,随时调整电视节目播出安排,促使电台工作者不断创新和改进。在品牌上,湖南文化产业初步形成品牌化效应,“广电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影视湘军”、体育湘军、文学湘军等湖南产业品牌在业界名声大振。在数字信息膨胀的今天,又创造了红网、湖南在线、华声在线、星辰在线、女性在线、金鹰网等有影响的品牌。促进湖南产业文化的发展就必须大力弘扬湖湘文化的创新精神,用科学的态度去提炼出适应现代的精华,让湖南文化产业不能被别人克隆和模仿,这也是推动湖南文化产业前进的不竭动力。以上是笔者认为与当代湖湘文化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三种主要的湖湘文化精神特质,当然,湖湘文化的其他精神特质,如无所依傍、浩然独往的独立根性;关注现实、体用结合的经世学风;实事求是、勤勉笃实的务实作风;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等也在某一方面会推动着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湖湘文化的传统精神深刻地影响着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形态反映着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
四、湖南文化产业如何弘扬湖南传统文化的建议
1.一定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
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传承与发展为基础的产业活动,既包括满足社会精神需要的产业活动,也包括满足社会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领域需要的产业活动。因为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属于上层建筑,文化与经济相结合的文化产业就必然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因此,当代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统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体现代表我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在满足大众多种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发挥引导文化消费的作用。
2.整合文化资源,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率。
湖南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有丰富的天然资源,还有博大精深的楚文化、湖湘文化以及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等,但是由于资金不足、资源分布不均、观念缺乏创新等原因,开发利用效率不高。因此,在湖南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和各文化企业应秉承湖湘文化的传统精神特质,深入挖掘丰富的湖湘文化资源,加大优势资源的开发力度,凸显自身特色,并对已开发的文化资源进行创新式的战略重组,进行深度挖掘和利用,并把先进文化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力培植有文化底蕴,有知识内涵的新兴混合文化产业。突出主导产业,发展相关产业,谋求合作产业,力争将文化产业做大、做优、做特、做强。
3.为产业文化的发展提供一个健康的文化生态环境。
及时,文化内容应多元化发展,不同的思想观点和文化理论,要通过正常的渠道表现出来,并交流碰撞,融会吸收,实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第二,营造一个开放、平等、竞争的市场。放宽市场准入,充分整合社会的参与意愿,鼓励民间资金和外资对营利性文化部门的投入,增大政府对非营利性文化产业部门的投入,放开生产和经营。而对于进入市场的所有文化产业部门应平等看待,享受同样的权利和尽同样的义务,市场规则对所有文化产业都应该是一视同仁的。再者,创立竞争机制,打破垄断造成的“优不胜劣不汰”的局面,文化产业只有通过公平的竞争才能做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改善服务。第三,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体系。依法治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选择,发展文化产业就必须根据改革发展和加强管理的需要,加强法规建设,推进湖南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管理法制化,引导文化产业规范发展。
4.提高科技含量,重视人才培养。
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质量,是文化产业发展十分急迫的重大课题,因此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及时,应该注重科技创新,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科技进步,使其自身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第二,应注意运用其他领域现代高科技手段,加大文化制作、包装、传播等环节的科技含量,改善文化形象,以适应现代人不断提高的审美品位和心理期待;第三,在信息化时代,应加快进行文化科技管理信息网络系统,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文化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湖南文化产业要处于优势地位就必须培养一大批出类拔萃、德艺双馨的文化专业人才。一是培养既懂意识形态工作规律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管理者,形成一批文化产业的领军人物;二是培养精通某一领域、能够把知识转化为文化生产力的拔尖人才,形成一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推动提高湖南文化竞争力的骨干队伍;三是培养掌握文化专业知识和生产技能的职工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的文化产业劳动大军。
作者:胡娟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文化产业论文:数字技术下传媒文化产业论文
一、传媒文化产业的内涵阐述
从广义上角度而言,传媒行业可以分为移动媒体、传媒媒体以及网络媒体。如果将其进行细分传统媒体还可分成电影、书籍、报纸、电视、广播等;而网络媒体以电子商务、社交媒体、搜索引擎等为主;移动媒体则以微博、手机终端、PAD终端等多元化的形式划分。
二、数字技术视域下传媒文化产业的发展困境
(一)数字产品较少
在英国、美国、新加坡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在文化产业方面早已有了深刻的认识,这些国家在发展国家经济时都将“文化创意立国”作为基础。如果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这些发达国家进行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大多数传媒业都还延续着传统而单一的媒体形态,数字媒体技术、信息媒体时代还未真正的到来。例如我国电视、广播、网络、卫星等数字媒体技术并未实现的融合,虽然目前已经逐步实现了报网融合,但是其形式也是“新瓶装旧酒”经常出现传播信息重复,未实现全媒体传播的情况。
(二)市场相对不成熟
由于我国国民思想长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在看待文化传媒产业时经常有偏见,加之我国传媒文化消费并未成为居民的自觉消费项目,这些情况都造成传媒文化市场不成熟。目前我国居民的主要消费还是以吃、穿、用为主,对传媒文化产品的消费热情低,这就对传媒文化产业结构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三)缺乏原创,数字资源不足
每个国家对文化产业的理解都有所不同,创新对于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形式看,许多在国内大受欢迎的传媒文化产品都是模仿、引进或者抄袭国外的结果,例如电视栏目《中国达人秀》,网络游戏《魔兽世界》等。这使我国传媒产业出现缺乏创意的问题,并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产品的一大缺陷。
(四)缺乏品牌效应
品牌对于传媒产业文化来说是品质和实力的象征,随着传媒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传媒产业定位不明确、品牌塑造能力差,这不仅影响了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进程,而且使我国传媒产业失去了市场的保障。
(五)科技含量低下
传媒产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不论是移动传媒、传统传媒或者网络传媒都需要在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的基础上受到推动,而就我国目前传媒产业现状来看,传媒产业的基础设施不够齐全,在信息、网络、传播手段以及技术升级方面由于科技含量较低受到了限制,提高我国传媒产业的技术含量迫在眉睫。
三、数字技术视阈下传媒文化产业的发展困境之突破
(一)加强数字产品开发
要想使我国传媒产业中数字产品得到开发,首先应当改善传统单一的媒体形式,将电影、卫星、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多媒体形式进行深度的结合,从而搭建出信息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共享以及资源的相互配置;其次,我国传媒文化产业领域应当认识到数字技术是推动传媒文化产业的根本,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丰富传媒产业中的数字技术形态,并且拓宽数字技术的使用渠道,从而在总体规模上扩大数字技术的使用力度。
(二)积极进行变革
为了更好地解决我国传媒产业市场消费不成熟的情况,需要将旧的传媒产业体制进行改革,提倡并发展全新的传媒产业发展体制非常关键。例如传媒产业下报纸一般有时政类和非时政类构成,我国非时政类报纸经常由于未触及时政而得不到宣传和推广。面对这种情况就应当转变其管理体制,加大非时政类报纸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从而改变传统的市场格局,使市场消费的整体理念得到转变,最终达到由“生存型、温饱型”市场向着“精神型、文化型”市场前进。
(三)加强创新
传媒产业走向世界的目的就是为了向世界传播国家的传统文化,我国作为拥有深厚传统文化根基的国家,在进行传媒产业创新时,可以将我国的传统元素以及深厚的文化资源融入到传媒创作之中。例如将美国传媒产业作为借鉴,美国在制作电影《功夫熊猫》、《花木兰》时就将我国的民间故事以及国宝充分利用在其中,我国在开发新的传媒产品时也可以大量的发掘我国这些传统的文化,使传媒产业作品得到充实,也使我国文化得到传播和发扬。
(四)构建品牌效应
随着传媒产品不断丰富,首先应当重视传媒产品的品牌效应,明确开发出的传媒品牌在整个市场中的定位;其次,应当在数字技术的引领下不断提高传媒产品的技术水平,打造出品质、技术、形象的传媒产业产品;,以的产品作为基础在市场范围内为品牌塑造并且开拓出全新的市场,使我国的传媒产业品牌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一席之地。
(五)强化网络生产,提升科技含量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提升传媒产业的技术含量迫在眉睫,要想突破其科技含量低的困境,首先应当在网络媒体以及移动平台方面进行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为传媒产业提供一个坚实的科技发展平台,使传媒产业也能走向科技产业化之路。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传媒产业在品牌、科技、创意、结构、规模方面都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只有根据相应的对策不断进行改善,才能使其走出困境,向着数字技术传媒产业的路线发展。
作者:马金 单位: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文化产业论文:投融资效率下文化产业论文
一、陕西省文化产业投融资效率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选择及指标选取
本文选择了输出指标Y文化产业总产出,输入指标X1财政支出,X2员工人数,X3固定资产投资,X4项目支出,选取了全国25个省市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自各省及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后,删去X3。可以看出在10%显著性水平下,所选变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对数据进行White异方差检验,结果表明所选数据不存在异方差。综上所述,本文选择了文化产业产值作为输出指标,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财政支出、从事文化产业的员工人数以及对文化产业的项目支出为输入指标来分析文化产业投融资效率。
(二)对文化产业投融资效率的实证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可知,陕西省在四项指标中,文化产业产值643.40亿元及财政支出91.81亿元达到了全国的平均水平,员工人数6.8万人和项目支出6.64亿元均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四项指标均与全国较大值有较大差距。Deap2.1软件分析之后,得到样本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效率评价表。
1、技术效率分析
2012年陕西省文化产业投融资的技术效率既θ值为0.729,全国排名第八,超过全国平均值(0.414)。但是陕西省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效率与DEA有效仍有很大的差距,陕西省的文化产业输入指标存在投入冗余的问题。
2、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析
2012年陕西省文化产业投融资的纯技术效率θ值接近1,为0.949,在全国范围内为第12名,规模效率为0.769,在全国范围内为第8名。技术效率等于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乘积,则陕西省文化产业方面的投融资效率较低,主要是由于规模效率的影响。陕西省文化产业规模效率低下,即假定在达到的生产规模时,现阶段的投入也不能满足产出的需要。陕西省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过程中,应该增加投入,使文化产业的规模达到生产函数中的规模报酬不变点。
3、对投融资的投影分析
由表2可知,2012年陕西省文化产业的投入转化为产出效率较低,输入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投入冗余。2012年财政支出,员工人数和固定资产投资的理想数值分别为:25.89亿元,6.45人和6.28亿元,分别有65.92亿元,0.34人和0.34亿元没有有效的转化为文化产业产值。结合上文分析可知,陕西省应增加对文化产业的投入,但现实中,投入指标出现投入冗余,投融资没有有效的转化成产值,投融资效率较低。
二、结论与对策
综上可知,陕西省文化产业投融资效率不高。由描述性统计可知陕西省文化产业存在投融资不足的问题,由数据包络法得出陕西各项指标均达不到DEA有效,同时投入指标均出现了投入冗余的状况,没有很好的转化为文化产业的产出。针对陕西省文化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分层管理。政府应该依据企业所处阶段,规模大小等对企业实行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细化税收分级政策、财政补贴政策,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二是发挥金融创新优势。创新贷款形式,依托文化产业特点,以创新带动投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三是整合资源,发展。杜绝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以及产业不配套的资源浪费型问题,提高投融资效率。四是提升从业人员技术水平。把从业人员数量优势变为从业人员质量优势,同时应该引进和一些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大胆启用,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作者:王芹 杨旭 单位:西安工业大学
文化产业论文:法规建设下网络文化产业论文
一、法规建设及其制度分析
作为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深度结合的产物网络文化产业,在具有市场化、现代性特点的同时,还天然具有开放性、动态性的特点,这些特点要求社会以创新性前瞻性的制度建设视角来关注他,如此,使网络文化法规自身及其建设具有战略预见性,紧跟时代。借以更好的引导、促进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网络文化法规是指涵盖网络文化产业的产业政策、管理制度、相关法律条文与规范的宽泛综合称谓,而网络文化法规建设则是指有关该类产业法规制定、试行、重建完善、运行等环节的法规保障具体历程。在实践中,它既可以是一部产业法律制度的运作历程,也可能指一个部门具体管理法规的创新路径。世纪之交以来,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在与社会互动中,紧扣国家发展战略、时代特点,积极回应社会需求,在与国际同行业相比较而存在、相竞争而发展的过程中,为助推和扶持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获得长远进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部门已经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网络文化产业的制度规范、国家政策、地方或部门法规。这些法规,零零总总、卷轶浩繁。其共同特点在于,他们在对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全局中某一专项问题或某一地区网络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做出制度安排和规范管理的同时,无一不是洋溢着引导、扶持、推动、包容的制度情怀和人文精神。对于我国网络文化产业法规建设之制度关怀情怀和人文精神的理性把握与考察,可以从下列哲理因素及路径来展开。
(一)时代与社会因素
技术与社会互动相关原理表明,社会需求是技术进步至关重要的因素,网络文化产业作为与网络相结合的文化产业,应该回应时局的召唤紧扣时代的脉搏;作为与文化相结合的网络(技术)应回应社会的需求。从技术与社会互动原理看,发展网络文化产业的对策及政策着眼点只能是看社会效益、有无社会需求及如何激发社会需求,作为社会及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从网络文化产业与社会互动的视角来考察,他的发展,不应是一个单一的线条式的历程图式而应是和社会彼此影响交互前行的双链图式。社会对于网络文化的发展,有意无意之间会施加诸多的影响。而有关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因素是比较复杂的,实际社会事务也是多头绪的。化解这些事务与社会影响因素则既需要理论探索,也需要付出艰辛的实践努力。如,一方面从政府和社会综合的群体层面来讲,努力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积极培育和繁荣健全多样的文化消费市场、普及国民的网络知识和技术等等,这些事关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事业与事务性工作都是相当繁杂、需要花费相当力气和心血才能干好的,而且要干出成绩和起色更是要历经千辛万苦、动员方方面面;另一方面,从国民的个体层面来看,“要把群众潜在的文化消费需求激发起来,培育居民网络文化消费习惯!提高网络文化消费水平”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勤劳节俭、重生产轻消费是千百年来每一个中国农民传统的持家美德。所以网络文化法规假设的制度策略在程序和思想路线上,应该首先是扶持、促进和帮助,然后才是观察、评价和管理、精约、提高。当今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综合国力的比拼中,文化软实力和文化霸权的因素日益占有重要地位,在当前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较之西方,尤其欧美,他们还占据明显的优势。然而我国作为传统的文明古国,中华之大,魅力无穷,文化资源却相对丰富。自古是人杰地灵,名胜古迹、历史文脉文人骚客、山川河流,无不应作为我们和西方文化软实力的较量中,可以凭借的资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文化霸权的较量中,这东风就是机会和平台。现在,这机会来了。作为文化一部分和重要表现形式的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理应在国际文化霸权的比拼中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做出应有的贡献。“文化部在2012年颁布的‘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中提出,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至少要翻一番,其中网络文化产业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产业自身特点
从网络文化产业数字内容的特点看,数字娱乐业及网文产品具有即时性娱乐性、非传统性、起点高、市场化程度高。由于这些特点,网络文化产业,具有一开始和市场紧密联系的可能性,不像传统文化产业,从发端时就要和行业规范、行业、产业机制、产业体制不断互动、不断磨合、不断碰撞,因而少了羁绊,少了规约。这是网络文化产业发展轨迹的一般特点,自然适用我国网文产业发展过程的起始阶段。那么,在直观上,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所需的环境与社会政策条件,应该只求养眼性、注目率,不需要过高的市场准入条件,针对其规范政策不宜过细切过严密、过繁琐,只要大的政治思想、政治方向合格、有市场、有效益就应助推、鼓励其发展。网络文化产业与传统各产业甚至传统文化产业自身相比,包括传统文化产业在内的传统各产业具有各自严格的产业独立性,互不贯通性、彼此制约性等。如,各行各业各自独立的运营范围、运营方式招揽顾客特点等,人们对各传统产业甚至传统文化产业内部各行当如,戏剧、说书、电影等的业态独立性的特点有着许多大众式的哲理认识“隔行如隔山”“、行行有状元”、“传统文化产业的产业价值链独立运行,互不交叉,如广播、电视、报纸等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各自的流通环节运行。网络的跨媒介传播,打破了传统业态间的束缚,贯通了传统文化产业的价值链,推动了文化产业的生产、传播和消费。网络与文化的结合诞生出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而网络文化产业作为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具有表现平台的高技术性和新兴性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跨媒体特点使网络文化产业具有的跨业态性、贯通性。这使得他在各产业间和文化产业内部各业态之间具有较强的整合性、包容性。这个特点,也自然需要一个包容、开阔的制度空间来对待网络文化产业。人们常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因素及时,强调的就是人才对一件事物发展成长的极端重要性。从网络文化产业的自身特点看,他属于知识密集性、技术密集性产业,甚至具有高科技产业的特点,从业人员自然应该以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据统计,目前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只有2万余人,其中高端人才仅占5%有经验的专业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整个网络文化产业继续发展的瓶颈”。从现实我国网络文化产业人才储备与产品产出质与量的客观现状看,“(我国)网络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国内外高素质的动漫与网络游戏设计、研发、制作等方面的人才和企业落户(中国)的少”。我国该产业相关人才及其储备相对于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来说缺口很大。这主要是因为,发展网络文化产业所需要的人才与其他产业明显不同,这个产业的发展需要的是特殊的复合型的、多层次、高水平人才,首先网络文化产业所具有的时代性、全球化和市场化特点,要求这支人才队伍必须是具有产业战略预见性、紧跟时代特点紧扣时代要求的战略管理专家,如此,才能快速应对国际产业行情与动向、并分析相关资料、处理危机,这些专业人才还必须具备基本的信息网络技术和创意内容知识。因而,这三个行业方面兼具的高素质懂行专家实属凤毛麟角,即便是擅长和精通其中某两方面、甚至某一方面的专业人才也极为稀缺和难得。市场实际情况也表明,“网络动漫培训市场的火爆从侧面反映了相关人才的奇缺。兼通多个行业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网络文化产业教育界面临的难题”。现时的网络文化产业法规、政策的制定和建设只能是从扶持、支撑和助推的角度出发,才能有利于当前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各种实际难题。
(三)哲理透视
作为新兴产业它的发展必然具有新生事物发展的哲学特征,因而,新生事物在量的扩张既是事物发展进程中首要的特征,也是客观必然性的要求。为提高和增强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我国网络文化产业法规政策的制定策略,在现实性上应是以鼓励、推动为主,设限规约为辅。从网络文化产业要素构成的内在逻辑关系看,文化是内容,网络是形式、条件;文化是本质,网络是表象和表现平台、技术。二者结合的基本哲学关系应为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扩展关系,也可以是,内容和平台、条件的关系,现实性上就是中国文化与科技相结合以求适应时代快速发展的关系。因此在此视角下我国网络文化产业法规建设必须着眼于扶持推动。
二、结语
近期,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强调了新时期文艺和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号召广大文艺和文化工作者为繁荣文艺文化工作做出新的贡献。作为文化、文艺工作一部分和表现形式之一的网络文化产业也自然与时俱进,具有极端的现时重要性,因而,作为对会议精神的响应,为理解和把握我国当前适用的网络文化产业法规政策的精神实质和制度安排,并推动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和现时发展,对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当下的法规建设、和政策制定进行哲理考量和审视尤为必要。经过从时代因素、自身特点及哲学理性三个视角和进路分析,现时我国网络文化产业法规建设采取助推、、引导、重构、扶持的产业政策与制度情怀,确实有现实必要和理性基础。
作者:刘星冉 单位: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化产业论文:文化产业学科建设论文
一
值得强调的是,文化绝不是产业的修饰语,从现实来看,更应着重的是文化。“文化性是关于文化产业更为本质的一种属性,文化产业相对于其他产业形态的一个较大的属性区别,就在于它的文化性。”我国文化产业的困境就在于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内容”不足,这对于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中国来说实在是一件让人难以启齿的事情。就众所周知的电视剧行业来说,愈演愈烈的韩剧持续占领着我们的市场,甚至连粗糙肤浅的泰剧也在中国大笔捞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世纪以来不断的文化变革、以科技和经济发展为中心导致人文学科被边缘化、教条化的结果。至今,文化产业也更多的是被关注在是否可以获得经济效益这一层面。一旦某部谍战剧、抗日剧获得成功,便立即引发一批同类题材的剧作,其目的就是要借势捞金。再如流行多年的“文化搭台,经贸唱戏”,这样的口号仍时有耳闻。更有甚者,一些院校在没有展开充分调研、缺乏师资的情况下,受利益驱动,打着文化产业的金字招牌设立所谓文化产业学院,跑马圈地,吸引招生对象。文化产业固然是产业,但文化绝非可有可无,无足轻重,它关系到文化产品的健康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承载着民族振兴、公民教化的重大任务。过度的拜金导致文化产品缺乏文化含量,难以获得本国消费者的认同,更遑论产生文化影响。因此,就地方普通高校来说,要想建设好相关文化产业专业,就应当总结经验,遵循教育规律,结合自己的优势学科,设立方向明确的专业,并突出专业的人文属性,同时引入经济类、管理类等课程,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我国本是一个内部文化资源极为丰厚的大国,就文化的任何一个层面或领域来讲,都有浩瀚的历史资料可以挖掘。地方高校的文化产业专业要想具有自己的特色就应当突出文化的地域色彩,只有做足文化的功夫,才能使专业得到扎实的发展,才能承担好自己的使命和职责。
二
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学科建设的目标定位,从目前的学科框架上来看,文化产业本身还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没有任何一门学科从整体上研究文化产业。“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文化产业学’还很年轻,年轻到不知道究竟应该把它放在什么位置上,归属到哪一个学科内。”将文化产业建设成什么样的学科,还有争议:一种观点是将文化产业学科建设成为一级学科,建立文化产业的本科、硕士、博士培养体系;另一种观点就是将文化产业学科作为一个学科群来建设。不过能够公认的是,文化产业的学科建立在许多基础学科之上,其特色就是跨学科、跨行业和创新性、交叉性。从学科建设的科学性视角来看,将文化产业看作是一个学科群,从各个学科角度去进行研究和建设,这样做是比较现实的,更符合办学规律和现实情况。事物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脱离特殊性的抽象“普遍”。文化产业包罗万象,实际上已经成了一种很抽象的“普遍”,但是,文化产业终究还要依影视、出版、动漫、艺术设计、旅游管理等具体行业的发展而发展。对于基于跨学科进行整合和创新的文化产业来说,固然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创意理念的培养,但高校首先还是要利用自身的优势学科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只有如此才可以较好地利用已有的实习基地,进而与市场实现对接。实习基地建设是不容忽视的。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专业理论教学与产业实践教学的结合。一些仓促上马的高校文化产业专业教学基本上是由教学单位在课堂上完成,缺少实习基地,缺乏实践;而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应用于实践本是文化产业教学的重要宗旨,通过实践平台,可以让学生们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参与市场、了解市场、适应市场。地方院校不仅可以利用优势学科原有的实习基地,而且应当努力开拓新的更具产业性质的实习基地,这是大有可为的领域,如果做得好的话,高校不仅仅是文化产业的教育主体,还可以发展成文化产业的实践主体。由于地处非中心城市,很多文化消费形式———比如话剧、戏曲、音乐会、展览会等比较缺乏,导致一些低俗演出占据了地方寥寥无几的文化场所和舞台,而地方群众和大城市的人们一样是具有较高文化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的,这种市场是地方院校较之中心城市院校发展文化产业学科的一大优势。地方高校可以和诸如演艺公司等地方文化经营单位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利用自身的智力优势,使的文化产品进入到市场中去,通过成果的转化过程,既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内在化,也提高了学生创意、经营等方面的能力,还起到了服务社会的效果。地方高校还可以还要结合地域特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文化产业实践活动。比如在与俄罗斯的长期经济贸易往来中,双方都认识到对方文化上的吸引力,进而可以开展具有产业性质的文化交流活动,如定期的进行艺术展、音乐节、博览会等多种形式。在多民族省份,少数民族文化同样也提供了实践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总之,文化产业学科建设要求打破以往的学科常规,做到产学研结合。
三
文化生产是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投入的是智力资源,产出的是知识产权和的文化产品,满足的是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一切都要落实到人本身,人才是先进思想和文化的生产者、传播者,是推动文化繁荣、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要培养出具有良好文化底蕴、富有创新意识和经营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终究离不开良好的师资队伍。叶舒宪指出:“中国是一个外贸出口大国,但又是一个文化贸易弱国。经贸上的巨大顺差,与文化贸易上巨大逆差,形成鲜明的对比。究其根本是文化生产力的智力基础薄弱,文化产业的学术知识基础薄弱。”在文化产业研究刚刚起步不久的情况下,地方普通高校若通过师资的良好配置,和重点院校、艺术院校在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差距还不会特别大。尤其是综合性院校,可以发挥人文学科、艺术学科、经济管理、技术科学等的综合优势,成立文化产业研究中心,通过对文化产业的研发与创新予以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通过组织承担部级或省级、企业和社会的文化产业科研课题,提高文化产业的研发水平,有计划的进行师资培训,造就一个高水平的研究人才队伍是可能的。通过合理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的教学科研队伍,强大的实践平台才能够形成完善的文化产业教育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的品质化。就人才培养层次来看,地方高校可以实行本科生、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与此同时,也可以进行网络教育和订单式培训等适应文化产业市场需求的非学历教育,满足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学科的建立与完善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文化产业学科刚刚起步,正在发展,假以时日,未必不会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地方普通高校要深思熟虑自身的办学条件,放弃大而全的发展思路,避免利益驱使急功近利,依托传统的汉语言文学、艺术学、旅游管理等专业,结合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来理性设置文化产业专业,因地制宜地将重点放在建设一个或几个具有明确针对性的、有现实可操作性的专业上,进行专业细分,同时注意文化产业学科与文化专门学科的区别,重视实习环节,多方向、多层次、重实践开展文化产业教育,利用后发优势,做超前考虑,结合地域文化,明确教学目标,明确学生的职业导向,才能使学科稳步发展,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学科建设,服务地方文化产业发展。
作者:邹文贵 许铁汉 单位: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
文化产业论文:园区发展文化产业论文
一、宁波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历史与特征
(一)宁波市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历史
文化产业园区有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要经历一个由粗放向精致化、由文化泛化向文化特色化发展的过程。宁波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也不例外,回顾发展历程,宁波文化产业园区主要经历三个阶段。虽然早在2000年5月宁波就成立了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业园,但当时主要出于经济发展需要,并没有真正地以文化产业园区的定位去有意识地推动建设。宁波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真正发端于2008年6月“新芝8号”文化产业园区的建立。自此之后,宁波市以及各县(市)区政府联合社会相关力量,先后建设了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同时,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业园等一批前期园区也顺势进行了转型调整,在业态类型、发展方式、产业服务等方面也越趋成熟规范,从一般的经济发展园区转向了文化产业园区;但这一阶段的发展主要偏向于园区数量的扩张,在园区发展内涵上还比较欠缺。当前,宁波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总体上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这些园区虽然初具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产业集聚效应,有力地推动了宁波文化产业的发展。然而,由于受文化产业发展阶段和资源条件的限制,目前宁波文化产业园区主要还是处于地理空间意义上的集聚、产业构成泛化的时期,各园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不能同时满足园区发展的三个要点。但可喜的是,随着园区数量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后,宁波正在将发展重心放在园区质量提升方面,更加注重提升园区发展内涵和集聚水平。
(二)宁波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特征
到2013年11月为止,宁波已建成形式多样的文化产业园区24个左右,其中部级园区5个。此外,还有11个园区正在建设中。其具体特征为:
1.园区的业态类型丰富多样
从行业分布看,基本涵盖文化产业中所有的内容产业。在已建成的24个园区中,以“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行业所占比例较大,达到42%,其次为文化信息传输类、文化休闲娱乐类。同时,大多数园区兼具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复合业态。虽然已建成的24个园区尚未涵盖工艺美术品生产类,但在建的“慈溪周巷天元古旧家具(古玩)一街一城”以工艺美术品生产类为主,将进一步丰富宁波文化产业园区的业态类型。
2.园区的区域特色鲜明
宁海等地较多地利用当地的民风民俗相应地开展文化艺术类园区的建设,如宁海大观园文化园,象山则利用较好的海洋资源,结合原有的影视产业优势,积极推进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余姚、镇海、北仑等地工业制造比较发达,因此,这些地方则结合产业发展需要,有意识地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类、文化信息传输类等园区的建设,如阳明188文化创意、宁波市国家大学科技园、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数字科技园等。中心城区虽然不具有土地资源优势,但作为城市发展的中心地带,具有良好的人才、科技、创意等县市区所难以企及的资源优势,因此成为多类文化产业园区的主要集聚地,主要是文化创意和设计类、文化信息传输类等园区,兼及文化艺术类、文化休闲娱乐类园区,如江东的和丰创意广场(全市工业设计中心),鄞州国家动漫游戏原创产业基地(所产动漫作品是宁波动漫业的代表),宁波文化广场(宁波休闲娱乐的新地标)。
3.园区的开发由政府主导
根据开发主体的不同,产业园区主要分为政府导向型、企业导向型以及艺术家导向型三种。政府导向型园区的开发主体以政府为主导,这类园区一般业务类型多元,规模大,有区位优势。企业导向型园区的开发主体主要是企业,一般是由主导企业联合多家企业进行园区开发。艺术家导向型园区主要是艺术家集聚自然形成的产业园,如北京798,这类产业园区是艺术家自发集聚的结果,艺术家在园区内自由创作,作品富有创意,对年轻的消费者有吸引力。目前,宁波文化产业园区中以政府导向型占据优势,约占总数的70%,如宁波和丰创意广场;企业导向型园区则占到30%左右,如创新128园区;尚无艺术家导向型园区。
二、宁波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亮点
(一)园区文化企业占比较高
文化企业数在园区全部企业的占比是园区“文化”定位的直观说明,按照《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中的要求,园区内文化企业数量要占到园区企业总数的60%以上。综观宁波文化产业园区的企业构成,文化企业的主体地位是明确的,其企业数总体占比在60%以上。在一些已形成规模的园区中这一比例则更高,以5个具有部级园区为例,经初步统计,文化企业数平均占比在80%以上。由此也可看出,宁波文化产业园区的未来发展具有较好的可持续力。
(二)政府支持力度较大
目前,国外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大致可分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和以韩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客观而言,总体上园区的发展应该更倾向于市场主导型的发展方式。但考虑到当前宁波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阶段情况,对于尚处在发展初期的文化产业园区而言,来自政府的主推力量不可或缺。因此,宁波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有70%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和推动。政府成为主要推动力,对于园区初期的发展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一是有利于资源的整合,在立项审批、发展资金、政策优惠等传统保障方面更易获得较好支持;二是有利于统筹规划,对于园区发展主业、发展方向以及发展途径有较好的规范和引导;三是有利于保障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三)园区发展业态以内容性产业为多
从上述园区的业态类型可以看出,宁波园区发展业态以内容性产业为主,其中又更多地体现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和“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上。这一业态特征总体上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符合文化产业将以内容产业为重点的发展导向。内容产业以高附加值、低能耗为显著特征,是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目标所向,同时也是对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以制造业为主,内容产业为辅”这一结构性缺陷的纠正和补偏。因此,内容性产业(尤其是信息消费、信息传输服务)获得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优惠保障;其二,体现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大趋势。无论是“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还是“文化信息传输服务”,都缺少不了科技的支撑和文化的创意,这两个业态既得益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成果,也进一步推动了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从发展效益来看,也是那些以文化产业与高新科技产业相互交融、和谐共存的文化产业园区更胜一筹。
三、宁波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问题分析
近几年,宁波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园区建设存在同质化倾向
目前宁波市文化产业园区虽然在业态类型上较为齐全,但各业态占比很不平衡,从业态分布情况中可以看出现有园区中,文化创意和设计类、文化信息传输类占据了71%。在5个部级园区中,这一比例进一步放大,达到。在县(市)区园区建设中也存在这种功能定位雷同、业态同质状况,如余姚市5个文化产业园区(含1个在建园区),主要业态也是文化创意和设计类、文化信息传输类,同质化倾向较为严重。虽然作为内容性产业,这一发展方向是值得肯定的,但园区定位过于集中在同一业态,势必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同时也不利于产业园区集聚化、规模化的形成。
(二)集聚效益和经济贡献值偏低
从集聚的角度而言,目前园区的集聚主要是地理意义上的集聚,未能有效形成产业链。在现有园区中,无论是在园区内部企业之间,还是在园区之间,都缺乏较为清晰的产业关联性。此外,同类型文化产业园区数量过多,但大多数园区间缺乏沟通,尚未建立科学的分工与合作体系,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从经济贡献值而言,园区总体规模有限,企业平均产值不高。园区内文化企业基本上属于小微企业,产出有限。以市内5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园区为例(表4),除鄞州国家动漫游戏原创产业基地的企业平均产值略高外,其他都在1000万元以内。根据近期版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中所列的划分方法,即使发展较好的园区企业,其产值也基本属于小微企业类型。
(三)园区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
一是扶持政策缺失。早在2010年,国家文化部就出台了两个关于园区的专项政策文件——《关于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管理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对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和管理提出了相关意见。一些文化产业先发城市则对这项工作进行得更早,如早在2008年,杭州制定了《关于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圳颁布了《关于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实施意见》以及《深圳市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但宁波目前除了2014年出台的《宁波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外,还未见其他关于园区的专项政策文件。二是服务平台缺失。据统计,上海77家创意产业集聚区共建有121个公共服务平台,深圳目前有109个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并且体现出专业化分类,例如,高新技术的园区侧重技术服务、信息服务、人才培养与交流服务,高端工艺美术的园区则侧重展示展览、交易服务。而迄今为止,宁波专业化的园区服务平台还较少。服务职能主要是由园区管理者承担,但多数园区在服务园区企业上只起到了“房东+物业”的作用,而在科学规划、招商引资、产业链拓展等专业化经营管理方面偏弱,忽视园区公共信息平台、公共技术平台、投融资平台、法律平台等服务体系的构建。
(四)园区发展不平衡
一是中心城区与县市区之间的不平衡。园区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指海曙、江东、江北、鄞州以及宁波国家高新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占比56%。各县(市)区(指余姚、慈溪、奉化、宁海、象山、镇海、北仑等地)园区数量相对有限,占比44%。二是各县(市)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目前,余姚的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最快,已初步建成4个文化产业园区,还有1个正在建设中。北仑目前已建成2个园区,还有1个园区在建中,在县市区里发展仅次于余姚。宁海、象山、镇海等地拥有的园区基本是1-2个,数量有限。而慈溪虽然有3个在建园区,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已建成的园区。
四、推动宁波文化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现阶段,宁波文化产业园应通过理顺管理体系、强化规范建设、提高集聚效应、夯实发展保障等做法,推进可持续发展。
(一)成立自上而下的园区管理机构,理顺园区管理体系
当前对园区的建设管理,主要以县域统筹为主在操作,今后应在县域统筹的基础上加强市域层面的规划设计以及园区层面的自我管理完善,按照“市县(区)共建、属地管理”的原则,形成自上而下的三级管理体系。一是市级层面管理。参照深圳、杭州等地做法,进一步增强市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加强对全市文化产业园区的统筹管理,主要职责包括:负责制定园区发展的指导意见、认定标准及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负责对园区的认定、授牌和年审等各项重大问题的决策;负责每年对各县市区建设管理工作进行督察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对各地文化产业发展考核范畴。二是县(市)区级层面管理。各县(市)区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为本区域内园区管理的及时责任人,根据市级要求,研究制定相应的认定管理办法,加强对区域内园区的指导,并协同相关部门对园区运行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情况以及经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等进行考核。三是园区级层面管理。在园区内成立相应的管委会或者办公室,加强园区自我管理和服务。其主要职责包括: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运营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园区专业化、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建立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提升交流合作、宣传推广、产业融资、产权保护、后勤保障等综合配套服务功能。
(二)完善宁波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相关政策,强化园区规范建设
当前着重要完善总体实施意见和专项考核等政策:一是制订出台《关于加快宁波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具体围绕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目标(包括总体目标、阶段目标)、组织管理、认定程序以及优惠政策支持等方面予以逐项明确,以使宁波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有章可循。此外,对于一些重点园区,可以实行“一园一策”,作为总体实施意见的配套政策,以推进园区的差异化发展。二是制订宁波市文化产业园区评估考核指标体系。文化产业园区评估考核指标体系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经济效益而言,应重点围绕产业增加值、资产负债率、产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等方面考核,从社会效益而言,应重点围绕增加值占GDP比重、就业人数、员工收入增长率等指标考核。
(三)推动园区产业链的形成和完善,提高园区的集聚效益
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要以龙头企业或品牌产品为依托,以利益为纽带,把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链接为一体,形成从创意源头到终端消费有机结合的产业链条。大凡成功的文化产业园区都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利用文化资源的投入及对内容深入挖掘从而达到反复产出的目的,相关产业均可以形成较高的市场附加值。一要重视引进不同环节上的企业。在招商引资时,应注重园区内各企业的协同效应和上下游链接,避免文化企业类型单一化。如对于动漫园、影视园,其园区内好有出版(漫画、剧本)、影视和动画节目制作、影视动画技术企业、衍生产品开发等,不能仅仅是几家动漫企业或影视企业的集聚。对于宁海民俗文化园、茅洋民俗文化村等,可以引进与民俗相关的一些技艺制作、民俗表演、宣传营销、票务经纪、旅游中介、艺术培训等企业,而不仅仅是民俗展销。二要重视两个“战略环节”——创意设计和品牌营销。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低。因此,产业链要特别重视这微笑曲线的两端。其一,要加大对创意设计、品牌营销的支持力度,注重培育和引进高级创意人才、文化营销人才;其二,要注重园区文化品牌的建设,通过“一园一品”等项目引导园区完善品牌发展规划。
(四)完善园区配套公共服务,做好园区发展保障
一是搭建园区服务平台。当前对于园区发展而言,最需要人才、资金及信息的配套,因此,服务平台应主要围绕这几个重要方面来构建。具体包括:一是人才服务平台。通过引入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为园区企业提供人才招聘、培训以及人才托管等服务;二是投融资服务平台。积极引入金融服务组织,为园区企业提供担保贷款、股权交易、政府基金申请等投融资服务,大力培育、辅导并推荐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三是信息服务平台。园区内企业可以通过公共信息平台产品信息,也可获取其他企业信息或行业政策等公共信息,园区管理者也可为园区企业提供网上管理端口,为企业提供信息支持服务。二是建立园区服务水平动态监测体系。在明确园区服务内容的基础上,对园区的服务部门或单位实施服务绩效考核,通过问卷调查、经营数据统计分析等手段,对一定时期内园区的公共服务质量与满意度、企业经营情况、行业发展态势等进行科学研判,为不断加强园区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英 陈建祥 单位:宁波市社会科学院
文化产业论文: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论文
1科技支撑对文化产业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意义
纵观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文化科技一体化”是当达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显著特征。作为一种经济形态,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是一种血脉相依的关系,我国经济发展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的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节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而文化产业就是新的增长点之一。我国近年来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科技元素的支撑,方能产生巨大的市场效应。文化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繁荣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力,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因此,当前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政产学研用等各部门各主体联合起来,进一步加强政府对文化科技发展的支持与引导,加强文化科技发展的战略研究与机制体制创新,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文化与科技进一步融合、提升文化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为目标的文化产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研究,可有助于提升该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有效促进该区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提升它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范围的竞争力。可以深入认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发展规律,丰富生态型经济区的区域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相关理论,拓展生态型经济区和我国中部地区各省份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实践视域。
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2012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所在的江西省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文化出口增速居全国第5位、中部第2位,这标志着江西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出铿锵一步。2012年,江西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400亿元,达1460.25亿元,按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3.4%;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407.3亿元,按同口径和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0.1%,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6个百分点。同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吸纳就业能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特点鲜明,文化产品制造业占据了优势地位。各地区文化产业均保持了较快增长,呈现出均衡发态势。但是,在充分肯定江西省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问题与差距:文化产业经济规模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服务业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不足,市场化程度低,文化消费水平不高;产业发展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不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行业影响力不强等等。
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3.1以项目促进科技发展。
全省投资规模上千万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有近50个,上亿元的项目有近20个。这些重点项目,大部分分布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不仅加速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而且促进了产业内的科技创新。
3.2以园区促进科技发展。
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加快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集群的建设,正在培育或已经培育了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这些产业园区或示范基地将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中科技发展与创新的中坚力量,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
3.3以市场促进科技发展。
经过多年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经形成门类较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体系,文化市场不断发展。成熟的市场将促使文化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就是与时俱进,加强科技创新和不断发展新技术应用。
3.4以人才促进科技发展。
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和领军人才,是科技创新与发展的源泉。为促进科技发展与创新,江西省正加快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开展高校与企业间合作的尝试,这标志着江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开始进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阶段。南昌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先锋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等众多高校均坐落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经形成了由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构成的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进入企业,并最终投入市场,必将对科技创新提供强大动力。
3.5以改革促进科技发展。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体制改革正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由试点向面上推开,大力推进出版发行体制、文艺院团体制、新闻媒体和电影体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等方面的改革,不断增强活力壮大实力,不断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随着改革的步伐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日趋旺盛。
4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支撑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支撑文化产业保持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势头,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4.1艺术创新能力差。
造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文化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低的一个直接原因,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文化产业链尚未形成。在新兴文化产业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主研发的软件及服务外包、创意设计、动漫网游等文化产品很少,在产业链的上游缺乏竞争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跨越传统媒介的新兴文化艺术样式不多,传统文化形式与数码、网络、电信、制造、中介、营销等领域的渗透力不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艺术创新能力不仅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我国的先进地区,原创能力薄弱,竞争力必然低下。以动漫行业为例,杭州市2010年原创动漫作品生产量达到3万分钟;而江西全省到目前为止长篇原创动画仅生产出一部《十万个为什么》,艺术创作能力的差距可见一斑。
4.2企业创新能力散。
现代文化企业的产业集中度过低,主要是低在企业规模偏小,尚未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的优势互补的集群发展态势。企业创新能力分散的现象特别突出,例如景德镇的陶瓷艺术业的创新,仍以大量小作坊式生产方式为主;动漫行业的创作与创新,以十多家动漫公司和工作室分散经营为主,未能形成合力,更缺乏龙头领军企业。现代文化产业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它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种知识密集型、能产生高附加值的产业。产业集中度高,才有利于科技发展与创新的实现。
4.3技术创新能力低。
造成该问题主要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的增加值主要得益于文化旅游等传统文化产业,科技含量偏低,而高科技文化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二是文化品牌产品的延伸和多元化开发不够,文学、影视、广播、舞台艺术等不同文艺形式之间的互动不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虽然拥有一批文化品牌,但还未能有效利用高科技力量,还没达到自身品牌的多元化商业开发。由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文化产业起步比较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因此发展速度落后于发达地区。
4.4创新队伍人才缺。
现代文化产业的科技发展与创新,需要技术和艺术两条腿迈进,而技术和艺术的载体是人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现代文化产业,不仅缺技术人才和艺术人才,而且缺管理型人才和经营型人才,缺乏高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与人才引进方式。这明显制约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与发展。
4.5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少。
科技发展与创新是以资金为后盾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明显缺乏资金的支撑。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地和各有关部门对文化的投入虽然有所增加,但大都重点投到了文化旅游等传统文化产业,很少有资本进入现代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在现代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方面投入更少。对于现代文化产业及其科技创新,江西省的财政、税收支持力度不够,社会资本参与度低。为现代文化产业提供强有力的融资支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
5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科技支撑体系的完善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科技支撑体系的完善,应分别围绕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优化、文化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建设文化与科技融合先导产业和产业集群、科技项目引领带动作用发挥和文化科技专业人才队伍汇聚等五个方面展开:
5.1优化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
鄱阳湖经济区内各级政府应制定适合当地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计划,积极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强法规建设。深化文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体制创新,积极探索跨部门、跨地区合作新机制;建立统一的文化科技指标评价体系,客观评价文化科技发展速度、水平、潜力和效益;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文化科技创新服务保障的各项政策,保障各项财政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法,坚决打击盗版行为,肃清盗版市场,统一稽查,管理文化市场。
5.2加强文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依托南昌、景德镇、九江、赣州、萍乡、抚州六市文化及创意产业基地,着力构建共青城影视基地、南昌市综合型创意产业基地及传统书画艺术基地、景德镇陶瓷艺术创意基地、抚州传统工艺基地。依托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干线,培育和壮大沿京九、浙赣、昌九、沿江、环鄱阳湖为主轴的生产力布局,构建全区点线面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综合现代文化产业空间格局。从而带动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文化产业集群,优化文化产业结构。规划一批带动性强的文化科技创新型领军企业上市,建设文化产业基地,创立自主文化品牌。充分发挥各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资源聚集优势,搭建公共技术服务支撑平台,促进产学研用合作,实现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要素深度互动、有效衔接。
5.3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建设文化与科技融合先导产业和产业集群。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目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创意产业发展也应该走与日本相似的路径———注重产业和文化的结合,但现阶段更应注重产业发展。选择富含江西元素、积累规模效应、充满科技含量、具备发展潜质的五大行业———出版、旅游、动漫、陶瓷艺术品业、软件及服务外包业,作为科技创新重点关注和重点扶持的行业,形成区域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关联产品、衍生产品的商业化开发,通过产业链延伸,带动高端产业的规模化经营,尽快形成产业链条长、集中度高、专业化水平高、科技含量高的八大产业集群:红色及军事教育文化产业群、动漫游戏产业群、戏曲文化产业群、宗教文化产业群、陶瓷艺术品文化产业群、中医药文化产业群、客家文化产业群、休闲文化产业群。
5.4发挥科技项目引领带动作用。
经济工作要强调抓项目,文化科技建设同样要十分注重抓好项目。大力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抓项目要有龙头,为统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科技项目,须建立省级重点文化科技项目库。并将这些重点文化科技项目纳入中国文化产业网项目库。同时对入库项目通过各类媒体、文博会、招商会等形式统一对外进行宣传推介、招商引资,并优先给予产业政策扶持。继续积极推进江西数字出版产业基地、“江西慧谷、红谷创意产业园”、“泰豪动漫产业园”、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基地等投资5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精心实施文化科技招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继续利用中国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这个重要平台,积极开展文化科技招商引资活动。
5.5汇聚文化科技专业人才队伍。
拓宽人才引进的渠道,完善人才引进的柔性机制,坚持“人才引进与智力引进并重”,逐步丰富人才引进的途径。完善文化科技人才考评管理机制,拓宽创意人才的发展空间,破除不合理的人才限制,打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企业文化,做好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创新出灵活实用的人才管理机制。营造有利于发挥各类人才的发展环境,吸引国内外高层次文化科技人才。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龙头骨干企业培养文化科技人才,并将其纳入人才安居工程。
作者:许其高 廖智华 何金莲 李志刚 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商学院
文化产业论文:石油产业融合文化产业论文
1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条件
根据学术界对产业融合条件的研究,结合石油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自身特点和属性,我们认为,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条件主要有政策条件、技术条件、市场条件和文化资源条件。
1.1政策条件
国家从宏观方面制定的一系列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为二者融合提供了外部条件。十七大以来,我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政策,从文化体制、财政、税收、金融等各个层面支持文化产业,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如,国务院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5)》,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2011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南》提出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产业关联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传统石油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推进能源体制机制创新,加快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强化节能优先战略,严格行业准入管理,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系列政策文件的颁布标志着国家从宏观战略决策、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行业管理和产业管理等多个层面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振兴,鼓励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互动融合。宽松的宏观政策环境降低了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壁垒,使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相互渗透、融合和作用成为可能。
1.2技术条件
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程度,与文化生产技术和设备的现代化程度密不可分。文化产业是最依赖于科学技术创新的产业,而科技革命必将带来一场变化深刻、激烈的产业革命。根据马克思主义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没有先进的文化生产技术与设备,就没有先进的文化,就不能为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融合提供技术保障。在新型工业化的背景下,产业融合实质上是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作用于传统产业,使两种产业合并为一体,逐步成为新产业的过程。技术工艺与设备是生产力状况与水平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先进文化的前提条件,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创新研发、引进和使用,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优化整体结构,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审美情趣和文化需求,为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提供技术支撑。有效整合知识、技术、信息、资金等资源的能力,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能力。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使油气文化产品以多种方式和形式得以传输,并从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互动;照相摄像机、投影仪、计算机、手机等终端设备为文化产品生产的数量和质量提供了设备保障;等离子电视、电影院线、视频网站、网络游戏、微博、微信、微视、期刊等传播渠道的拓宽,满足了人们对网络文化产品和油气电影电视、杂志精品的个性化、特色化、精神化的需求;电信业、传媒业、影视业、音像业、出版业等产业在技术上的创新与联合也大大促进了产业间的业务交叉与合作,使文化产业的生产模式与经营模式更加多样化。先进的文化生产设备、处理技术及传播渠道为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提供了技术条件,拉动着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推动着文化产业与石油产业整合发展。
1.3市场条件
石油文化市场的消费需求是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源泉,推动二者不断改革创新,重塑市场结构和产业组织,催生大量新产品与服务、新技术与设备。石油产品消费者对石油文化产品巨额而高品质的需求为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提供了市场条件。一方面,石油市场规模巨大。石油是中国经济和国防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和原料,目前,以石油为原料的石油化工产品已达7万多种,石油产业带动了军事、国防、机械、化工、运输、医药、建筑等产业的发展。作为较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石油市场需求和规模十分巨大。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化进程加快、汽车生产量和消费量不断增加,大量工业品消费和出口,都需要强大的石油能源来驱动。从石油的产业链与供求两方面来看,我国的石油市场规模和需求十分巨大。另一方面,石油文化市场前景广阔。进入21世纪,人们的收入水平逐步提升,闲暇时间逐步增多,生活观念不断改变,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逐步得到满足后,对精神层面的文化产品需求日益强烈。我国巨大的石油文化市场需求赋予石油产业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向,要求不断开拓石油文化市场,推动石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4文化资源条件
文化资源是可供主体利用和开发,形成文化实力的各种文化客观对象,包括前人创造积累的文化遗产库,今人所创造的文化信息和文化形式库,以及作为文化活动、设施与手段的文化载体库等。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形成的基础条件和核心。经过时间和历史的沉淀,石油产业在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管道运输、机械制造、工程技术服务,产品销售等产业链中积累了丰富的石油文化资源,为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提供了丰富的、可利用的、可深入挖掘的基础元素和源泉,能有效拓展石油文化产业的发展广度和深度,为二者融合发展提供基本保障。文化资源包括:以石油企业多年的发展历史,石油工人传承下来的民俗风情、企业宗旨、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管理理念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化资源;以高水平、高技能、高素质的员工的知识、技能、智慧和创造力等汇集的智力文化资源;以油气产品及企业员工遗留的生产工具与生活用品等文物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为新形势下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深入融合提供了充裕的基础元素,石油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是石油文化产业形成的基本过程,通过对石油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开发、利用与创新,实现二者的互动与融合。
2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路径
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路径指能够实现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与方式。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鼓励,国家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制定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来支持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融合与协调发展。以国家主导形式促进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文化产业、石油文化产业投融资管理等产业融合;以市场主导形式促进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中的网络文化市场、娱乐文化市场、演出文化市场、电影文化市场、艺术品文化市场等组成的文化市场体系的融合及融合成果的市场转化。
2.1以国家主导形式促进产业融合
以国家主导形式促进产业融合强调从公共服务角度出发,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撑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融合。
1)塑造核心价值观。国家应从宏观层面塑造石油产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铁人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建设石油企业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用石油产业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凝聚社会共识、推动产业发展。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包括自然环境,企业生产和经营相关的所有物质设施,员工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种设施等,是石油文化产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体现石油文化的个性特征,是石油产业文化的外在形态。国家应积极投入资金加大石油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优化文化企业的物质配备和设施条件,搞好文化产品生产与传播的技术系统建设,积极利用现有文化资源、现代信息技术及先进手段创造出新的文化产品。
3)培育公有制试点企业。从市场主体的角度入手找到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和发展点,政府推动建立具有较强实力、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部级石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通过融合兼并、战略重组、区域合作等方式和手段组建新的石油文化产业集团。通过打造公共服务平台,通过规模集聚、协同创新及先行企业良好的示范效应,促使整个行业观念及企业行为的转变,提升石油文化产业融合创新能力,在石油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做出引领和示范,树立榜样与标杆,并提供决策、信息、管理、政策、人才培育等方面的咨询与服务。4)提供经费支持。通过采取多种方式鼓励、扶持石油产业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如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石油文化产业,制定税收优惠与资金支持政策,降低石油文化相关产品的税收,建立石油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直接注入资金支持,鼓励贷款利息补贴、无息贷款、融资担保等方式提高石油文化产业融资能力。
2.2以市场主导形式促进产业融合
以市场主导形式促进产业融合强调从市场角度出发,消除产业限制和地区分割,形成开放、竞争、有序的成熟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降低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障碍。
1)允许私有企业进入,打破地域分割。通过鼓励私有企业与民间组织尤其是文化企业进入垄断产业,打破地域分割,鼓励跨地区发展,实现地区与地区,行业与行业,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公平、有效竞争,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与效用。
2)降低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相互渗透的壁垒。适当放松文化产业规制和干预,建立顺应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规制,特别要搞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工商行政、物价管理、税务税收、海关、商检、公安机关等部门的管理与协调工作,为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3)政府行政各个部门应该积极遵守执法公平、公正、公开的规定,严格禁止国家执法人员利用手中的公共权力和个人职务,用不正当手段和方法为自己谋取私人利益,阻碍石油文化企业产生与运作的正常竞争机制。4)保护技术创新专利。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激励技术创新,规范市场秩序,促进企业的公平竞争。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本质是创新,因此,应重视和鼓励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交叉部分的技术创新,从国家层面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个人和企业专利申请,提高知识产权自我保护的能力,加强专利保护,创造良好的石油文化产业共性技术平台,推动文化在石油产业上的应用和发展,抓住知识经济的主动权,掌握市场的制高点,提升石油产业的竞争力,通过更好地利用知识产权为个人、为企业、为社会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石油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3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模式
产业融合模式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而是该模式是否适合并有利于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互动与融合。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需要合适且可行的操作模式指导,本文提出以互补增值型和开发创造型两类模式实现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由互补增值型融合模式实现石油产业文化价值体系建设与文化产业中的设计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品牌营销产业及文化保护产业等产业融合;通过开发创造型融合模式将石油产业的各类资源与文化产业中的电影产业、文化艺术服务产业、群众与社团文化服务产业、文化研究产业及文化休闲娱乐产业等产业进行融合,发展石油文化产业。
3.1互补增值型融合模式
互补增值型融合模式要求充分挖掘石油产业和文化产业各自的优势,突出各自的产业特色,相互影响,互相促进,互利共赢。
1)石油产业可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始终把继承与弘扬民族文化,修复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促进民族融合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文化产业是文化的载体,潜移默化的渗透在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石油产业拥有巨大的文化资源和技术条件,可以给文化产业中的影视业、文学创作业、媒体业、文化演艺业等产业提供充足品质的文化养料、创作素材、物质基础与技术支撑,丰富文化产业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魅力,供其迅速发展,在相互扶持和促进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文化产业可以指导石油产业实现文化升级。新时期的石油产业发展将以文化引领为指导方向,将彻底贯彻国家的大文化发展战略,文化产业为石油产业提供连续不断的文化创意,包括品牌建设、形象塑造、产品包装与宣传、发展模式创新等文化创意,石油产业利用文化产业的平台整合石油文化资源,开辟新的消费市场,传播石油文化,塑造良好公众形象,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例如,建立石油产业品牌;加强石油产品宣传;提高石油文化对舆论的引导能力。
3.2开发创造型融合模式
开发创造型融合模式要求石油文化产业建设者具备开阔的思维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打破石油产业和文化产业自身的运作惯性,对石油产业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开发和再利用,提炼石油产业文化、石油产品文化及石油工人文化品质,实现传统石油产业与新型文化产业的对接,使得石油文化底蕴为新的竞争优势。通过对石油产业所拥有的石油勘探、开采、储运、处理工艺与石油精神、石油文化底蕴合理的保留和运作,使之转化为石油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元素。例如制作石油题材的小说、电影、电视剧等文学影视作品;打造石油类综合性网站;策划石油文化活动或赛事;开发相关旅游产品;建设和开放石油文化产业博物馆。通过深化石油产业文化,展示石油企业形象,弘扬石油工人精神的同时,围绕着石油文化,衍生出更多的周边产品,增加石油文化产业经济和社会效益。
4结论
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互相融合发展研究是站在产业融合发展的角度来探讨二者的关联发展问题。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为灵魂的产业,有文化的地方就有可能发展文化产业,而石油产业拥有巨大的文化资源,因此,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具有互动与融合发展的可能性。研究文化产业与石油产业的相互融合发展问题有利于对高壁垒型国家垄断产业与低壁垒型文化产业的融合问题进行理论探讨;有利于拓展文化产业的文化资源;有利于增强我国石油产业内部凝聚力和归属感,塑造良好的石油产业公众形象,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目前,针对文化产业和石油产业的融合问题,几乎还没有相关研究发表于公开的刊物,希望本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期待更多更高的研究成果,为石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成熟的理论依据。
作者:杨茜淋 张淑英 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文化产业论文:创新科普文化产业论文
一、发展河北科普文化产业的创新模式
(一)以科普文学优势,促文化产业发展
它可以有许多种表达方式以及写作技巧。科普文学包括科普小说、科普散文、科普诗、科普戏剧,除此以外还应包涵科普童话、科普寓言、科学家传记、科普游记、科普文学通讯、科普民间故事等体裁。基于科普文学尤其是科普童话和科普小说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且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因而为公众所喜闻乐见,符合广大少儿的兴趣,迎合游客的娱乐心理,能够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因而不乏进入市场的优势。科普文学的发展可有效带动科普文化产业的发展。科普文学与特色资源相结合,尤其是与地方文化及旅游资源相结合,形成产业链,既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又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是提升河北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硬实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发展科普文化产业是一项创新工程。基于原创科普文学作品的影视制作、动漫制作、科普展教、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和生产等都属于创新。发展科普文化产业也是一项环保工程。科普文化产业属于非污染性产业。由于河北的空气污染问题严重,原创科普文学作品应突出环境保护主题。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河北科普文化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河北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提升。创建“河北科普文学创作与产品研发示范基地”是发展河北科普文化产业的首要环节。依托基地可以培养一批科普创作与产品研发骨干,提升其在科普创作与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发挥其在科普事业和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基地可由河北各级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科学技术协会、作家协会、科技文化类型的杂志社和出版社、科普创作协会等部门联合组建。基地可每季度举办一次科普文学征文大赛,并着力支持获奖作品的刊登和出版,继而支持企业界把获奖作品开发成科普文化产品。获奖作品的创作素材应取自河北丰富的自然资源、历史资源、地理资源和文化资源,获奖作品应凸显作家发现美、感悟美、表现美的能力,应从河北传统文化的精髓中汲取向上向善的精神营养,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强调,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做到落细、落小、落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科普文学,是实现“三落”的实招。在创建示范基地方面,“绵阳市仙海科普创新基地”可被视为“他山之石”。它是四川绵阳市首家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业务主管部门为绵阳市科技局。它是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为特色的科普创新基地,有绵阳科学小说和科普创作博物馆、绵阳科学传播研究院、科技开发部、科普影视中心、保健咨询服务中心等。基地受托协助组织编辑出版《中国少儿科学小说选》系列丛书,并积极推动基于科普文学的广播影视、动漫、口袋书等多种科学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基地创办了国内首家“科学小说网”,是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科普联盟成员,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二)加强政策支持
发展科普文化产业离不开政策的鼓励、支持和引导。总的来说,政策导向应坚持公益性科普和经营性科普相结合,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以各种形式进入科普文化产业领域,既重视经济效益又重视社会效益,既重视政府引导又不轻视市场推动,既重视自主创新又不忽视引智引资,既重视培育龙头企业又不忽视扶持小微企业。各级政府应该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园区、基地、产业群与产业链建设为重点,引导企业在内容和形式上加大科普文化产业的创新力度,鼓励广大从业人员创作开发承载河北文化、展示当代河北形象、面向国际市场的科普文化产品,大力支持与科普文化产业直接相关的文学创作、艺术创作、出版、翻译、设计、编导、配音和市场推广,等等。支持入驻河北的科普文化企业参加境内外重要国际性文化展会。鼓励科普文化企业借助电子商务等新型交易模式拓展国际业务。支持科普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鼓励科普文化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加大科普文化产品的研发投入,保护企业及个人的知识产权,支持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或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在资源和政策方面对省内科普文化企业跨省、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和上市融资给予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水平,保障科普工作顺利开展。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科普工作。”河北省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整合河北省科普和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引导投入,对科普文化产业实行政策倾斜,扩大扶持范围。不仅注重“见绩奖励”的扶持方式,还要注重“见业帮培”的扶持方式,注重项目补贴、贷款贴息、奖励配套、减租减税等多种扶持方式。
(三)重视引才育才
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赵致真认为,从历史上讲,中国缺乏崇尚科学的传统;从现实看,人们片面追求“商业化”,科普领域缺乏吸引人才的机制。所以,河北省人力资源部门应结合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大力引进、培育发展科普文化产业急需的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具体地说,要发展科普文化创意产业,必须大力引进和培养相关领域的高端人才。相关领域包括科普文学创作领域,科普影视、动漫制作领域,科普网络游戏开发领域,科普信息服务领域,大众科普广告及教学片制作领域,科普教育培训领域,科普文艺节目的编导及演出领域,等等。从海外引进人才可以促进河北科普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河北科普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美、日、韩等国的科普文化创意产业都比较发达。要积极从这些国家引进人才。引进海外人才可借助海外华人协会、国内各海智组织、各高校校友会的资源,开展河北的引才政策宣传。引进海外人才还可通过本省举办的或者通过其他省份(如江、浙、粤、川)举办的大型引智会议进行政策宣传、机遇宣传和项目引进等活动,增强河北在海内外引才的吸引力。河北政府应加强与企业、作协、科协和京津冀各高校的合作,充分调动河北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作家、企业家和教授引才荐才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引荐海外相关项目在河北落户。总之,要积极发挥河北临近京津的地理位置优势、整合各类资源,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不仅要大力引进人才,还要重用和优待人才。各级政府应大力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创造良好条件,提供品质服务。可以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建造专门的创业园区和生活园区,使之产生人才集聚效应,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河北政府部门应注重选派省内专家去国外考察调研,围绕美、日、韩等文化强国的科学文化传播、公众参与科学、科学教育开展、科普文化产业开发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考察和交流,并与国外高校及科研院所进行科普文化开发项目的合作。
(四)整合资源、创新载体
《河北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各种报纸、刊物应当开辟科普宣传专栏、专版;电台、电视台应当开设科普专题节目;影视生产、发行、放映单位应当加强科普影视作品的制作、发行和放映。各出版单位应当多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少年儿童科普读物及音像制品。这里强调的是整合资源、共同关注。同时,文化行政部门管理的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文物和艺术品业以及艺术培训业等领域的各类所有制的文化企业,还有教育厅管理的各类学校,都可以关注科普,助推河北省科普文化产业的发展。
1.组建科普艺术团。文化部门及学校应积极组建科普艺术团,定期派科普艺术团服务城镇、乡村和学校。政府应鼓励科普艺术团通过“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等形式,把科普文化产品直接送到受众家门口,方便广大群众通过这种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方式学习科普知识,提高文化素养。科普艺术团应把科普话剧、科普小品和科普相声作为重点演出内容。
2.成立科普文化产业促进会。河北省科技、文化、科协部门应联合成立科普文化产业促进会。科普文化产业促进会可以在机关、院校、企事业单位、文艺团体、学会等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之间搭建起协调、沟通、合作的平台,有利于推进河北省科普事业和科普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科普文化产业促进会可以聚集科技界、文学界、艺术界、商界、政界的智力资源,为科普大众化、多元化、艺术化、产业化提供智力、资金和信息支持,并组织开展科普文艺作品的征集活动,负责科普文化研究项目的管理工作。
3.建设河北科普文化传媒网。河北文化部门应着力建设河北科普文化传媒网,以发挥新媒体在科普传播中的作用,推动科普文化产业进入“数字化”发展的快车道。河北科普文化传媒网的较大板块应是“科普文学”。通过“科普文学”网络平台可以鼓励民众创作与当地文化特色、科普资源和旅游资源相关的科普文学作品,为进而开发具有河北特色的科普旅游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科普文化产业打下基础。通过科普文化传媒网,还可以推介中外的科普文化创意作品,如科普图书、科普动漫、科普影视、科普文艺演出等活动。
4.创办特色杂志。科协部门应主办并主管以河北科普文化产业为主题的特色杂志。此特色杂志应以提升读者的科学精神、弘扬河北的传统文化、宣传河北的科普文化企业、介绍国内外发展科普文化产业的经验为宗旨。此杂志不仅要重视自然科学的普及,还要适当关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普及。
二、结语
科普属于公益事业,文化产业的研发受国家政策扶持。对科普文化产业来说,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广大受众的需要就意味着广阔的前景和机会。科普也可以是市场行为,不仅可以吸引京津冀文化投资商关注,还可以吸引国内外资本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新动力。以创新模式发展河北科普文化产业可以助推河北省文化与教育、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环保的融合发展,也是河北省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举措之一。因此,政府部门应通过宏观引导、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市场监管等手段,推进科普文化产业创新模式建设,充分发挥科普文化产业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发展经济、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
作者:李翠亭 李杨 李志坤 崔慧玲
文化产业论文:合作发展两岸文化产业论文
一、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发展中的问题
(一)两岸政治互信度低,文化产业领域合作不够深入
两岸政治关系紧张或融洽对于经济交流合作影响重大。文化产业属性的双重性决定了它既是经济产物也是文化产物。经济属性体现在作为一类产业,它可以创造经济价值。而由于文化属性进程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对政治因素变化更为敏感,所以缺乏稳定友好的政治共识基础,文化产业的合作必定受到影响。当前两岸关系发展稳定,尤其在ECFA(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服务贸易协议)签订之后,经济和事务性方面的协商谈判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两岸在政治制度、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别,政治互信度仍然较低,政治关系的发展缓慢,从而对经济合作特别是文化产业的深入合作产生不利影响。
(二)两岸文化产业发展策略存在差异,互补合作模式尚未形成
大陆文创产业以园区模式为主,发展趋同,盈利能力仍处弱势。很多地区将文化产业作为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推动自主创新的重要支柱产业。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14个城市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形成了六个文化产业集群,有超过2500家文创产业园区,每个园区都动辄规划上百亩土地,投资若干亿元,但真正做到盈利的园区竟低于10%,超过70%的园区处于亏损状态。园区资源的不合理配置、集聚区的功能定位不明确使得园区内企业间的关联度较低,无法较大限度发挥集聚优势。台湾采取的是创意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中、小企业为主的模式在发展过程中最缺乏的不是创意,而是资金和政策的支持。目前两岸在提升产业集聚度和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互补性对接合作中仍未找到发展模式。
(三)两岸交流合作机制不健全,合作平台建设不够完善
两岸文化产业合作的顺利开展是以统一、健全、高效、灵活的组织协调机制为前提的。只有突破区域市场建构、区域经济平衡等制度性和政策性障碍的局限,才能扩展文化产业交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才能强化两岸文化产业的互利互惠机制,实现双赢。与此同时,沟通管道的通畅性、市场运行的开放性对于打破文化产业合作中存在的隐秘“壁垒”至关重要,这关系到两岸能否较大限度实现优势互补、降低交易成本、增强内聚力,从而推动合作迈向更高层次。
(四)两岸文化产业相关法律制度不同,知识产权的保护存在差别
大陆文化产业起步晚,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我国现行240多部现行法律中涉及文化领域的法律仅占5部,不少方面还存在立法空白。这使得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制度性问题不能依法进行界定,并且全国各地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各异,其法律的普适性也较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显然违背了法治原则,从而也对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法治化、规范化的发展路径造成消极影响。而台湾文化产业立法更倾向于保护知识产权和维护公平竞争,透明公开的法律依据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
(五)两岸文化产业合作的产业链对接度低、产业带动度低,延伸链较短
根据“微笑曲线”理论,在传统产业链的发展中,越是位于产业链的末端,创造的经济效益也越高。我国制造业始终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所以在其创造的经济贡献上并不具有发达国家的优势。这种产业链低端导致低经济效益的模式影响禁锢着文化产业寻求新的突破。我国文化产业GDP贡献率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平均25%的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两岸文化产业提高合作的互补性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资源优势的充分整合利用是基础,只有不断创造符合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才能打开国际国内市场,不断延伸文化产业链条,实现其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
二、两岸文创产业合作发展的对策分析
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使得两岸在文创产业领域联系更为紧密,优势互补才能合力提升中华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比较成本贸易理论(也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是大卫•李嘉图于1817年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并详细阐述的。比较优势理论区别于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由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也就是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每个国家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个理论同时可在区域文创产业开发上得以应用,坚持比较优势的思想,谋得两岸文创产业的共同发展。台湾文创产业发展较早,相应的配套产业也较完善,同时在创意、人才、研发、营销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却面临市场狭小、资金不足等问题;而大陆有着积极的政策支持、充裕的资金、广阔的消费市场方面的优势,但也存在创意不足、缺乏市场运作经验、经营效率低、品牌知名度不高的问题。这种发展现状的互补性以生产要素的差异为基础,为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与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我们将较大化的利用在市场上的规模优势与台湾品牌创意相结合,共同向西方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魅力。具体对策分析如下:
(一)拓宽合作领域,引导投资多元化
文创产业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以其高附加值、技术密集、高回报率、低污染、低消耗等特点成为一国财富增长的巨大源泉。从文化产业细分的各类别所占比重可知,大陆企业的投资方向主要在于文化产品的生产,所以政府可以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台商在动漫、工艺、影视、广告、工业建筑设计、展演设施及视觉艺术、品牌时尚、等生产性文化服务业领域开展广泛而有深度的合作。加快建立两岸文化资源库,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目前大陆在建筑设计和广告设计方面的发展潜力巨大。能吸引台湾设计类、品牌塑造类等富有创意性的知名企业落户以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实力。同时两岸应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科技合作,目前在生物医药、数控技术等领域已开展相关科研项目合作,可以此为基础拓展新的发展方向。
(二)加大开放力度,交流机制规范化
东南沿海地区经济优势明显,闽南文化在台湾获得了长足发展,我们既要利用地域临近的优势,加强福建省、广东省与台湾的经济联系,大力发展闽台特色文化创意产业。通过举办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会等大型公共活动来招台商引台资,同时台湾方面也要制定一系列措施鼓励陆商投资。随着开放程度的加深,必然会带动文化与科技、商贸、金融等的融合,两岸的交流机制也会渐趋规范化。
(三)发展文化旅游,文创园区集群化
文创园区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产业集聚,实现效益较大化,而旅游文化的良好宣传会吸引更多游客去了解文化内涵,购买文化产品。借鉴台湾文化创意园区优势,发展大陆的文化产业集群,并着重考虑在厦门、深圳、福州这类具有相对丰富的旅游资源、扎实的创意产业基础、较高的台资聚集度的城市建设海峡两岸特色创意产业园区,使之成为聚集两岸创意资源,促进两岸创意交流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四)改善投资环境,行政程序简便化
目前台商投资还存在许多限制,首先要简化行政审批程序,让资金流动效率更高。其次要构建专门化服务体系,积极协助解决在陆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再者银行等金融机构也要对台商一视同仁,较大限度在财税、金融、工商等方面提供便利,为引导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法制和政策环境,建立良性发展机制。
(五)依托高校合作,文创人才精英化
两岸政府可以协商“人才引进计划”,将那些拥有独特创意、高科技素养和杰出管理能力的台湾顶尖创意人才引进,为大陆提供相关领域的专业性指导。同时应加强两岸高校合作,联合培养文化创意产业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例如可以增加公派交换生名额,以学生间交流促进创意互通。将台湾文创优势资源推广到大陆,共同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化进程,这将对发展两岸的文创产业前景大有裨益。
(六)实现跨界融合,融资方式多样化
大数据时代下,互联网的作用不可小觑。“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模式突破了传统产业的融资界限。以往两岸的文创业者过多依赖于政府政策扶持,但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背景下,在信息化、智能化的趋势下,利用互联网进行众筹也不是天方夜谭。目前大陆的大型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的业务拓展皆青睐于文化产业领域,这为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发展项目的资金筹集提供了契机。大陆文化产业发展,发展时间较短,发展基础较薄弱等先天不足急需后天的正确引导和大力扶持。当今世界各国已不再是只追求经济、政治、军事硬实力,更希望透过文化软实力的展现,树立国际形象和威信。一方面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另一方面要提升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发展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的现代文化产业。在丰富传统产业内涵的同时,注重产业体系整体层次的提升,从而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梁漱溟先生曾说“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样法,那一个民族的生活样式”。拥有共同的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底蕴,把握中华文化创新时机,共同发展创造两岸互惠双赢的文创产业合作模式,文化心连接着民族情,相信会走得更远。
作者:方沁怡 单位:安徽大学
文化产业论文:图书馆文化产业论文
1发挥职能优势,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资源支撑
1.1图书馆丰富了可利用资源
图书馆在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将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适应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和总体趋势,这不仅抓住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内涵,而且为突出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延伸和依据,更为文化产业所需要的内容创新、引导消费提供了资源依托。
1.2地方文献建设推进了地域旅游、文博等文化产业的发展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文化的魅力在于其有着自身的与众不同,因此,民族文化或地方文化应成为一个地区发展文化产业最的资源依托。目前,区域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地方文献越来越为图书馆重视并被充分利用。随着本地的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发展,既增强了图书馆收集、加工、传播地方文献的能力,也在诠释地方历史文物、历史遗址的文化内涵等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地域旅游、非物质文化产业发展等诸多方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突出图书馆事业的公益性,以事业促产业的优势日益凸现
文化产业的首要功能就是经济功能,它是当今社会以及未来社会财富积累的重要源泉。许多时候,公共财富的文化都用以转化为可交易的产品,直接或间接地用来赢利,而图书馆作为公益性事业机构,正好是对其产业类型的有益补充,对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具有特殊使命。图书馆的公益事业性质决定了我们要把满足人的文化需求作为基本目标,强调人们文化基本权益的保障,突出文化平等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抵制文化实用主义、杜绝过分商业化忽略文化产品的精神特质、忽视文化发展社会效益以及避免文化财富的分化等有着积极的“纠偏除弊”作用,同时也对文化产业发展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和倾向能有个正确的引导。
3加强自身建设,确保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图书馆不仅是公民终身读书和继续教育的学校,还是实现面向大众的文化关怀、文化享用、文化提高以及文化创新的重要平台。因此,加强自身实力建设,是图书馆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根本保障。
3.1加强硬件建设
图书馆应配备书架、阅览桌椅、出纳台、报刊架、书柜、目录柜、文件柜、陈列柜、办公桌椅、装订设备、安全设备等必要的设施、设备,并有计划地配置复印、声像、文献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扫描仪、刻录机、打印机等设备。有条件的还可设电子阅览室、电子资料室、多功能学术报告厅等。目前,多数按照《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进行新建的图书馆,在硬件建设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优势。如2014年已投入使用的库尔勒图书馆,其建筑面积达7315.8平方米,馆内纸质图书藏书达28万册,电子图书50万册,设有阅览座席500个,日接待读者可达1500人次,是一家面向社会免费开放、集借阅多功能服务为一体的国家一级图书馆。此外,馆内还配备了24小时图书自动借还机,可方便快捷地为广大图书借阅者提供借还服务。
3.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充分利用免费开放的专项经费投放,争取更多的财政拔款来加大图书馆经费投入力度,确保人力、物力等总体投入到位,从而进一步优化总体资源,增加入藏量,加强人才培育,充实人才队伍,加长开放时间,开展多项活动,提升总体服务水平。
3.3为图书馆注入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
在保持公益性原则的同时,加强图书馆的公益服务建设和文化建设通过丰富的主题文化活动,反映和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如:开展经典诵读、热点论坛、英语沙龙、各种讲座、名人典籍分享、传统节庆文化活动、听那过去的故事、下乡进村送图书、文润梨城图书展、说说地方事儿回顾那些年等等,这些喜闻乐见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图书馆文化内涵,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而且通过图书馆公益事业这个坚实的根基,进一步培育和推进了多项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
作者:任红
文化产业论文:生态学理念下文化产业论文
一、可持续的发展观
众所周知,资源、人口、环境、发展的难题既是自然科学的,也是社会科学的,还是人文科学的,协调四者的关系,维系它们的平衡令我们绞尽脑汁而焦头烂额。因为,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上的人口是可控的,人类居住的环境是可以改变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必然而应该有序的。那么,在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很好地控制人口,改善居住的环境,实现较大的发展的问题上,其实质是一个人类文化走向的问题,即人类未来的发展要朝着一个正能量和进化论的方向前进的,那就是越来越美好。因此,一定意义上,这个问题也是一个美学的问题,即追求人的生命美化的美学,如何为人类未来的前景描绘一幅鸟语花香、莺歌燕舞和鸢飞鱼跃的美景。那么,这个生态学的问题又回归为一个美学问题[3]。如果建立如此的理论体系,站在了这样的理论高度,我们就会发现,不论是文化还是产业,也还是文化产业,要做到可持续发展都不仅是一个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的话题。从文化战略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管理的角度来看,很多理论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那么,如何在生态学的视域下,建立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呢?一是只有做好资源的合理开发才能做到环境的保护利用。文化建设尽管不像经济建设那样必须依赖自然资源,甚至要靠损耗、耗费,乃至耗尽资源来发展———当然,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乃至恶果就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被破坏。然而,近年来,在打着文化建设、旅游开发和城市规划的旗号下,一些地方随意立项、恶性竞争,破坏性的保护的事例屡见不鲜。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大量浪费文化资源,像采矿一样滥采或者盲目开发、过度开采,竭泽而渔,不计后果。我们知道,对于文化资源就像对矿产资源一样要利用,要开发,如果不利用就不能发挥应有的社会作用和经济效益,但滥采是野蛮行为,只能破坏资源的整体价值。不管是自然景观还是地区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资源,都是的稀缺资源,容不得半点大意,更不能胡乱开采。它们所处的地方也往往是自然风景区或人文环境处,一般而言是无法再生的,我们不能为了自己眼前的一丁点利益而断送了子孙后代的发展前途。二是只有调整目前的局部利益才能收到长远的全局效益。由于我们国家文化资源的管理权限,分布在多个行政管理部门,如旅游资源属于旅游局管理,体育资源属于体育局管理,传媒资源在广电局,艺术资源在文化局等,造成政出多门,各个部门都看到的是目前的局部利益。然而,社会发展到今天,在经济一体化、信息快捷化的时代,所有的文化资源其实都是一个整体。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互相打架,常常有一些单位或部门为了自己的局部利益,而相互扯皮、相互拆台、相互争夺各种文化资源,要不就以自我为中心实行地域保护;有些文化开发单位满足于小打小闹,不思进取,浪费文化资源,既缺乏公平竞争意识,又没有相互合作精神,为了蝇头小利可牺牲全局大利。三是只有强化产品的质量意识才能扩大产品的营销数量。质和量的关系在这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一定的量变产生质变,对于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而是恰恰相反,只有树立了质量意识,具有了竞争优势,形成了品牌效应,才能逐渐扩大规模,举一反三,连锁加盟,实现整体效益的提高[5]。但事实是有些文化企业只片面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把庸俗当好玩,把低级当个性,把搞笑当幽默。如在娱乐节目中,有的主持人扭捏作态,随意调侃,自作多情,缺乏一定的文化内涵。由此可见,文化产业首先重在产业的文化内涵,必须走以提高质量来换取数量的路子,否则,损害的不仅是眼前的文化产业,而是长远的文化事业。
二、循环式的效能观
“任弱水三千,我一瓢饮之”是传统哲学的辩证法表述,“一滴水反射太阳的光芒”是现代科学的形象性说法。这就是“以少总多”观念,它们共同说明的既是一个艺术创作的典型理论,也是一个经济发展的理想状况。即是说,一次性投入的资源不会随着使用的完毕而成为废物,而是将剩余的物质,或者投入本身产生的成果,再一次作为新的资源继续发挥作用,如此不断地使用,在循环生产的概念中没有传统意义的废物,而是变废为宝。由此形成了所谓的“循环经济”,就是指我们在生产系统过程中,用近期的循环模式来替代传统的线形模式。这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核心,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模式向循环模式转变,并以尽量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相互和谐。文化产业由于几乎不耗费自然资源,不但可以重复生产,如现代出版印刷、风情歌舞表演、影视艺术播放等,还可以带动其他产业或行业的发展,如广播电视、网络通讯和旅游观光等,因此,它比工业生产更具有循环式的效能观。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应该从传统的一次性的单一资源的开发,如历史文物和遗址、自然风光和景色、民间习俗和工艺等,转向多次向和多元化的复合利用,由一种资源衍生出相关的资源,由一种产品演化为更多的产品,形成所谓的有机产业链。在目前的现代服务业中,文化产业是其中的核心产业,起着引领市场的带动作用。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文化产业服务领域,如数字媒体、手机视频等,加上三网融合,对经济的贡献率大幅提高。目前,在国内著名旅游景区兴起的大型实景歌舞表演,就较好地做到了资源———开发———效益———新的资源的循环式效能。如由杨丽萍任总编导、阿宝任艺术总监的《云南映象》,给我们呈现了生动而丰富多彩的云南民族风情。我们知道,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这些民族能歌善舞,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情,将原生态的民族风情搬上舞台,给我们以艺术享受,不仅带来了审美体验,更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其效果是非常好的:一是实现了杨丽萍个人艺术生命的循环延续———完成了由舞蹈到编导的转变,从而使她的艺术生命得以青春永驻;二是实现了民族风情向艺术表演的循环延续。随着云南旅游的日益火爆,原生态的少数民族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改变,而这台常年演出的节目,促使这些年轻的民族后生更好地延续自己的传统。这方面,张艺谋策划导演的《印象•刘三姐》,还带来了当地农民产业的转型,其意义已经超出了狭义的文化产业而扩大至广义的文化经济。
三、和谐性的价值观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一幅人与自然其乐融融的图景,名之曰“天人合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是一幅人与社会其乐融融的图景,名之曰“四海之内皆兄弟”;身泰心宁,顺其自然,这是一幅人与自我其乐融融的图景,名之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就是和谐———人与自然及其环境的和谐,人与社会及其他人的和谐,人与自我及其内心的和谐。赫拉克利特说:“和谐产生于对立的东西。”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和谐中的对立不是势不两立的冲突,而是相反相成、相辅相成、相同相成。和谐性是在和谐基础上升华而成的辩证性、转化性和恒久性。可以说,和谐与和谐性都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阔的概念。生态学视域下文化产业和谐性发展的价值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化”:一是资源的优化利用。从和谐经济学的角度看,资源情况、生产要素、资金流动和生产主体产品的完成,再进入流通的环节,被消费,其间从决策者的顶层设计到管理者的实施运作,都必须根据市场的需求和生产的需要,进行恰到好处的资源调配,做到地尽其利、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和谐性的文化产业经济学在财富增长的基础上把蛋糕做大,必然是和谐经济、双赢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稳定型经济。企业内外荣辱与共,人与自然互相依赖,人与人互相信任,从而实现各方利益的共生共荣,和谐统一。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名人故里之争”,就充分反映出一些地方政府对文化资源的高度重视和片面理解。很多地方在争夺名人故里,就是经济利益在作怪。其实,名人的出生地只能有一个,而这样无休止地争吵的结果,已失去了对名人的应有尊重,纯粹沦为提高地方知名度的一种炒作。二是市场的优化配置。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其中,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方面有着独到的魔力。但在一些领域和方面,这只“看不见的手”也有调节的盲点,如对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看不见的手”是一根失灵的杠杆,需要运用“看得见的手”来调节。因此,市场不是万能的,这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中观调整和微观调配。我们要吸取过去发挥的行政干预文化市场的优势长处,又要避免纯粹的市场经济对文化资源和产品的自然配置,研究与探索实现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相结合的政府主导型文化市场体制,做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比翼齐飞。还是以“名人故里之争”为例来说明市场的优化配置。关于“夜郎古国”究竟在哪里,先后有湖南、贵州、云南在争夺。其实,古夜郎的核心虽在今贵州黔西南一带,但它东至湖广,西及黔滇,北抵川鄂,南达东南亚各国,地广数千里。与其争夺这么一个子虚乌有的地方,不如好好开发本地更好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系统性强、特色鲜明的地方旅游文化市场。三是效益的优化实现。文化经济学的资源优化利用,不仅要看到交易,更要看到效益,不能“只赚吆喝不卖钱”,这个效益不仅是经济的,也是社会的,更是所有参与文化产业活动的人的归属感、成就感、荣耀感。生态学视域下的文化产业经济要着眼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人的发展,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有序与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文化企业,不能只看见眼前利益,尤其是在社会转型和文化建设的今天。因此,文化企业和从事文化产业的人员应该具有全局观念,不能为了部门利益牺牲整体利益;要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既不能竭泽而渔,更不能拔苗助长,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可行规划,合理开发,精心布局,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定的发展空间。
四、结语
总之,在全国上下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强化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不仅有利于重现山川秀美、人与自然和谐的景象,建设我们美丽家园,更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牢固的重文明、重生态建设的伦理道德观。
作者:王绍林 单位:四川文理学院